历史文化传承

2024-09-28

历史文化传承(共12篇)

历史文化传承 篇1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简称“七化建”) , 成立于1964年10月, 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 (股份) 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03年起, 七化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先后确定了企业文化理念内容与推进载体, 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估暂行办法, 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大力弘扬先进企业文化, 让企业文化传承、发扬企业精神, 使企业精神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衔接起来, 更好的为七化建事业发展而服务。当然, 七化建企业文化多年来能够传承下来, 得力于公司一大批员工的辛勤努力。如果不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良好的成绩, 如果不是他们的努力, 企业文化是不会这么理直气壮的。历史是要前进的, 文化也是要不断进步的。但是, 无论何时, 我们的企业文化都要沿着民族精神的主线,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这才是七化建应有的文化之路。

历史文化传承 篇2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生活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我们拥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该做的。

中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在二百多万年以前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北方,中原,南方三种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我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众多。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魄”,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和精华。中华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民族统一,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五千多年灿烂文化始终蕴含着一股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品格,是发展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相当于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历史宣言。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暴,百折不饶,愈挫愈奋的自强自立精神。历史上有许多遭遇艰辛而奋发有为的仁人志士,为后代子孙所传颂。中华民族信奉“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建奋发,矢志不渝,多难兴邦的阳刚之气。

打开历史行囊传承文化宝藏 篇3

今年5月,北京电台启动了“非遗时光”大型报道,开展对北京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专访,因为很多传承人已经八九十岁高龄,可以称作是抢救性采访。节目邀请传承人讲传承、讲历史、讲艺术、讲人生、讲故事,音频、视频、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和形式相结合,真实记录国家级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技艺流程、代表剧目节目、仪式规程等信息,传播非遗知识、非遗理念、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时光”大型报道分为20分钟版和3分钟版,10月19日起分别在新闻广播《资讯早八点》(周一)和《大城小事》(周三)、交通广播《新闻晚知道》(周四)、文艺广播《早安北京》(周日)、故事广播《传奇书场》(周日14:30档)、外语广播《听世界》(周六)等栏目播出。北京广播网开设了“非遗时光”主题页面,推出相关音视频内容和文字、图片等。

北京电台将把这些采访素材作为珍贵的资料留存开发,并适时播出节目的外语版,出版相关图书和音像产品,扩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社会影响。

历史文化传承 篇4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总面积647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32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河流属淮河水系, 主要有滚河、淃河、韦河、甘江河等。舞钢旅游秉承了优美的山水风光, 开发了多处山水风情旅游景区景点 (如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二郎山景区等) 。另外根据本地风俗民情, 也举办了不少节庆活动 (如端午节龙舟赛、水灯节、二郎山大型特色篝火晚会、民间文化活动等) 。近年来, 舞钢市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绿色生态城市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舞钢水灯节

近年来, 舞钢市着力打造城市旅游品牌, 实现旅游、文化互动发展。其中, 传承中国水灯文化的舞钢水灯节, 集水灯观赏、文化娱乐、民俗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 已经成为全国独有、全省闻名的主题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已经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水灯节之城”, 并建立“中国水灯文化研究中心”。

1、水灯节概述

舞钢水灯节是舞钢市继承淮河上游民众燃放水灯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避祸祛灾、平安幸福的民俗而举办的大型节庆活动。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二届, 举办时间为每年中秋节至次年元宵节, 活动辅以大型文艺演出、燃放烟花、民俗表演、书画奇石根艺摄影展等形式做充实, 水灯展示为主的民俗节庆形式。2010年, 第十届“舞钢水灯节”升级为省级节庆活动, 由河南省旅游局、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 平顶山旅游局、中共舞钢市委、舞钢市人民政府承办。2011年5月, “舞钢水灯节”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连续举办水上景观灯展示届数最多的活动”。

2、水灯文化历史起源及传承

舞钢水灯最早起源于河灯, 放河灯民俗由来已久。渔猎时代, 人们以木板编竹为小船, 放祭品点上蜡烛, 彩纸做帆将灯笼放水中任其漂流, 向河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当地渔民中流行。古代河灯一般用木板、高粱秆做底, 灯体为防水纸, 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灯型主要是以莲花灯为主, 也有南瓜灯、茄子灯, 有的还要在灯上写上祈福的话语。新中国成立后, 在滚河上修建了治理淮河的第一座水库——石漫滩水库 (又称龙泉湖) , 于是水库周边群众制作水灯后在石漫滩水库放灯的习俗便长久盛行。2001年, 政府决定传承淮这一习俗, 举办了首届水灯节。近年来, 水灯节档次不断提升, 内容日益丰富, 已经在省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水灯节文化元素运用

舞钢水灯节除了对河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之外, 在制作水灯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不少古代和现代文化元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 2012年第十二届水灯节中, 共有水灯21盏, 其中运用古代元素的有9盏, 分别为龙凤形象、铁山传说、鲤鱼跳龙门、百鸟朝奉、二郎神传说、灯笼、花好月圆、吉祥灯树、禹王斩妖;现代元素共11盏, 现代流行元素 (4盏) :神龙飞天、现代农业、喜迎十八大、文化强市, 现代实际元素 (5盏) :高楼大厦、荷花、工业兴市、生态之城、互联网络, 卡通形象 (2盏) :冰河世纪、灯宝迎客。

对比前几届水灯节, 不难发现除了每一届都会有传承已久龙凤等经典形象之外, 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同时, 水灯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水灯形式由最初的木板、高粱秆做底, 防水纸做灯体, 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到现在的用钢筋, 防水纸、通电展示的形式。而且现代水灯从前几届举办时的静止状态, 慢慢加入运用灯光的闪烁来展示活力, 和通过旋转呈现动态。

三、旅游宣传方式

1、舞钢旅游宣传现状

第一, 利用各大媒体宣传。自舞钢开始创办旅游城市起, 就不断利用本地媒体进行宣传。如在报纸 (舞钢晚报、大河报等) 、电视 (舞钢电视台、河南卫视、中央一套等) 、网络 (舞钢旅游局网) 以及广播等各大媒体上不断涌现。特别是首届舞钢水灯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播出, 引发了良好的节庆效应。

第二, 使用辅助性宣传。例如, 在召开水灯节期间, 举办奇石展、根雕展等等活动, 吸引更多的人群;举办舞钢旅游摄影节, 邀请众多摄影爱好者来参加, 不仅收获了许多优秀的照片, 而且成功的将舞钢优秀的旅游形象宣传出去。

2、对于舞钢旅游宣传的建议

第一, 媒体范围选择上, 舞钢旅游的宣传大多出现于舞钢晚报等等本地媒体之上, 省级媒体如大河报等等在河南省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上面鲜少有类似的报道。扩大旅游宣传的力度, 就要扩大媒体报道的范围, 可以从周边地市的媒体入手, 逐步向省级媒体、国家级媒体扩散。

第二, 充分利用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网络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舞钢旅游局网站的建立就是利用新媒体的表现。但是在网站中, 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资料不完整、网站特色不明显等等诸多问题。网站是外界认识舞钢旅游的一大窗口, 应该有专人负责, 及时补充资料、更新信息。另外可以增设舞钢旅游官方微博, 利用粉丝转发、微博互动的方式达到宣传的目的。

第三, 其他宣传方式。由于旅游宣传需要好的广告点子, 在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内, 可以与各大广告奖项建立联系, 广征好的文案及策划。如可以与河南省的金帆奖、全国范围的学院奖等等建立合作。由于这些奖项面对的是各大高校学子, 一方面可以收获好的创意, 为舞钢旅游宣传增辉;更重要的是这些奖项有全国性的, 可以给全国高校学子们传达舞钢旅游的讯息, 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四、小结

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地区整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时代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又不断的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技术支持。舞钢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为传承文化提供了多种方式, 其中独特的水灯节是其中特别的一部分。通过水灯形式来宣传文化, 既成功的吸引大众的目光, 又为拉动舞钢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摘要:“南有苏杭, 北有舞钢”、“休闲胜地, 度假天堂”, 这两句宣传语是对舞钢这一旅游城市的形象描述。近年来, 旅游的开发对舞钢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为舞钢传承文化提供了内容和技术上的支持。但是由于宣传方式的局限, 舞钢旅游只是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将从众多旅游形式中重点突出舞钢水灯节, 以此为切入口, 分析旅游以及旅游宣传对文化传承所作出的影响。

历史文化传承 篇5

共筑精神家园

当我读完《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时,心中充满自豪、充满骄傲。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是不屈的象征,她是坚强的诠释,她是胜利的誓言,她是华夏子女心中不灭的太阳。在繁星璀灿的星海里,在奔腾不息的大海里,在灿若银河的灯海里,我总会想起你,我亲爱的祖国,听到颂你的歌谣,我慷慨激扬,我深情的呼唤着你,我对你的情谊像白云眷恋着山岫,似江河依偎着海洋。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孝悌友爱的黄香、张英,尊师重教的杨时、唐太宗,诚实、守信的晏殊郭伋,明理、守法的包拯刘秀,勤学、好问的司马光苏东坡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篇6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与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学校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关系紧密,一方面,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文化自信培养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传播、选择、创新文化的功能,是培养国民文化自信的基本手段。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既是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要群体,又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生力军,因此,中小学校必须重视文化传承,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成为学生共同的精神财富。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立足学生现实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学生从心底里认可中华文化,具备理性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才可能实现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前社会价值多元,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如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可能急功近利地翻阅名著节选版本,不能静心感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受日、韩文化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出现“哈日”“哈韩”一族,盲目追随,不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各种文化现象,学会甄别,吸收各文化的有益养分,比如对于学生的“哈日”“哈韩”思想行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日、韩文化的渊源,认识到其实日、韩文化产品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烙印,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各学校要将文化自信培养与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明确文化自信培养的目标与内容,有序开展文化育人工作。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把握课堂教学阵地,挖掘各学科的文化教育价值,完善文化认知教育体系。课堂教学是实现文化自信培养的主要途径。国家课程的各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自不必说,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也具有宝贵的文化教育价值,如《九章算术》、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就是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僵化,影响了教育效果。例如有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授课时以理论灌输为主,不能帮助学生从源头上认识历史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对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感到迷茫。各学科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到文化自信的培养依据,以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构建适应各学龄段学生的文化认知教育体系,以多元课程涵养学生精神品质。

重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开发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动作用。学校应开展校园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组建文学、民乐、书法、绘画等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技艺,树立对于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众多文化名城、文化名镇、文化名村、文化名山、文化名人,如明清两代桂林灵川江头村的两百多名周氏为官弟子,以青莲(清廉)文化作为立身处世规范;又如广西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奋勇杀敌,获得镇南关大捷,等等,这些文化遗产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依托周边文化资源,与相关单位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灿烂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自觉自信,增进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

教育阵线是传承中华文化与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力量,从文化认知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都需要学校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中小学校应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积极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成长为拥有中国灵魂的接班人。

历史文化传承 篇7

教学领域内的“显”与“隐”早见于课程研究关于“显课程”和“隐课程”的讨论, 前者指学校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形式课程”, 有固定教材、规定内容、明确目标, 是可以量化测验和评价的课程形式;后者指透过学校的制度、组织、师生交互作用、社会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规范等的陶冶, 是一种暗默的“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武术教学由于“内外兼修”的特点, 在“显”和“隐”方面矛盾突出, 一方面要进行踢、打、摔、拿、击、刺等身体动作形式的授受;另一方面又有心、神、意等内在心智活动的训练, 既有规定的礼仪要求, 还有引源于阴阳、太极以及五行等东方传统思想的理论, 单纯的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划分武术教学难以将其剖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但是从武术文化的结构来看, 物质要素和制度要素是可见的, 精神要素是内隐的, 不易察觉的, 我们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 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大胆的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 前者侧重于武术活动存在形式上的内容, 是看得见的部分, 文化层次上的物质层次和制度层次显然包含其中;后者是武术活动内在的精神、价值及思维方面的内容, 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部分, 文化层次的精神层次即是这部分内容。显形武术与隐形武术示意图如下 (图1) 。

2 武术教学活动中武术文化的“显形传承”和“隐形传承”方式

我们将武术文化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解离为“显形”和“隐型”两种比较直观的形态后, 就为我们分析教学活动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承的方式提供了思路, 为回答“如何传承”和“怎样做”提供了方向。

2.1 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的“显形传承”方式

武术教学的显形武术内容, 就是武术文化显形传承的内容和结果。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的各种风格不同, 技法不同的拳种、器械、技击方法等技术体系的内容, 以及作为知识载体的武术教材等, 就是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物化传承, 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可以进行检测, 评价。我们把这种直观形象的武术文化传承方式称为武术文化的“显形传承”, 通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武术的技术和方法, 起到育体育智的作用, 还能通过武术礼仪、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2 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的“隐形传承”方式

学生习武的过程, 也是解读武术文化的过程, 武术文化中的思想和内容,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性格、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诉诸于生活实践中, 这种传承, 事关文化精神层面, 传承的正是武术文化最深层、最本质的“隐形”内容, 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传承”, 这种通过“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过程, 就是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隐形传承”方式。学生在身体参与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融入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实现武术教学在育德, 育心方面的教育价值。

2.3 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的统一

武术教学通过“显形传承”传承了武术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内容, 保证了武术的技术体系在教育过程中的物态基础和持续发展;“隐形传承”传承了武术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 是武术文化构成要素中核心, 本质的内容;两者有各自的特质特性, 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互相制约, 互相推动的, 保证了武术文化传承的整体性, 在武术教学活动中, 这两种方式的文化传承必须统一, 缺一不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武术作为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内容由来已久, 武术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内外兼备”等融通精神, 和现代人、现代社会和谐思维的基点相吻合, 体现在我们教学中, 就是借武术教学将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形成学生“人化”的价值和理想。武术中儒家“仁”的思想, 我们可以借以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公正、诚实、仁爱的理性良知。武术中蕴涵的关于健康机理、保健原则、锻炼原则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引申, 为健康教育服务。

3.2 建议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单纯对中国传统文化下位的武术文化做挖掘性传承, 是不能承担教育要适应现代化要求和为现代化服务的重任的。学校是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场所,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必须在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中转化与再生, 其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改造过程, 最终将其纳入世界文化体系中。武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武术文化, 还要让相关文化融入学生个体中, 帮助学生在面对现代社会时持有积极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审美意识等, 这是武术教学中文化再造和组合的过程, 也是文化发扬的过程。

摘要: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 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 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 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武术文化,教育传承,显形,隐形

参考文献

[1]旷文楠, 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历史文化传承 篇8

1 园林艺术与历史文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基。文化的传承载体包括历史文物、艺术文化、传统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其中很重要的传承载体就有园林。园林中的亭台楼榭、花卉植物、园石水景等无一不被赋予传统文化的印记。

时代的发展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渴求拥有绿色,拥有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公共绿地、城市水体景观等的新建满足了人们游玩、休闲的需要。但人们的视野正在不断开阔,园林景观的塑造不仅仅局限于游乐的功能,人们更需要园林能在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入当代,学习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工作中优秀遗产,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人们更加注重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相融合,传承我国园林设计中的固有特质,满足当代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以期达到历史、自然、人的和谐统一。至此,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园林规划设计与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如何使园林公共空间的休闲娱乐功能的发挥与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相融合。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园林花卉布置,园林中富有特色的建筑小品设计,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氛围的传统历史文化意向设计,以及在园林中设计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表演、宣传、集会等等都是园林规划设计与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最好表达方式。

太原市城西水系是太原城历史上留下来的,在其周围分布了历史上太原城的许多遗迹和城市记忆。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再造秀美绿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太原市提出改造建设太原市城西水系绿化美化工程。工程伊始,城西水系的改造设计就明确提出园林绿化与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丰富体现晋阳文化,以民俗文化为主,挖掘文化遗存,保护历史踪迹,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为太原市公园绿地建设创新了思路,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2 太原市城西水系的历史传承

太原是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境内遗留了大量文物古迹。近临原明清时期太原古城西城墙,历史上形成了由北向南连续的几个“海子”,分别是龙潭、饮马河、西海子、都市水巷、南海子5个公园,周边绿树成荫,形成北方城市尤为珍贵的“城中之景”,是现在的城西水系的雏形。

城西水系沿线遗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沉积了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龙潭公园西北方向至今保留有明清时期太原的古城墙段落,它是太原古城范围内留存的为数不多的城墙之一。东面城隍街上保留的城隍庙一条街,东至古代晋王府杏花岭公园,寺庙、公园、居民建筑融为一体,构造精巧,气势雄伟,为中国民间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北宋国君赵光义火烧水淹晋阳城,在新址建了一座城池,这座新城池便是宋太原城,宋太原城西门——金肃门,就是后来明太原城的“振武门”。由于地形低,汾河水患常由振武门流入城内,造成水害,故振武门又名水西门,现南海子公园所在地。除此之外,城西水系本身为原有旧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见证了太原市发展的漫长历程。

城西水系文化长廊建设就是要把城西水系建设成反映太原历史文化的长廊,达到水通、路通、船通,真正实现“人、城市、生态、历史文化”的战略构思,反映太原历史文化的史实依据,钩沉和复活太原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区域文化,建设寓意祥和、易于理解、雅俗共赏、让绝大多数市民喜闻乐见、乐于接受城市文化、休闲、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长廊。

3 太原城西水系文化长廊的历史挖掘与园林设计

城西水系从规划设计理念到原则,从环境协调到细部设计,都充分反映出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的历史,以“城西水系”为中轴,尽力挖掘水系周围的历史文化内涵,将众多的历史景点串联起来。例如,挖掘旱西关、水西关古城门内涵,附近城隍庙、大关帝庙历史景点介绍,现有街巷地名的由来,采用古城墙遗址公园、碑文、图片、雕塑等手法反映历史文化。形成5个公园,显现5个不同功能的区划。

4 五个公园,五个主题及五个场景

龙潭公园结合古城墙遗址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展示区;布置民俗文化博物馆,陈列太原地方特色的民俗作品和民间艺术品,如泥塑、炕围画、剪纸等,介绍我省的民间艺术,组织民间艺人进行现场展示活动,出售拍卖民间艺术品;组织大型灯会、元宵灯会等展示。

饮马河公园以地方传统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为特色。构建地方戏剧演出和票友演艺交流的场所,在四周临水系建筑物的戏曲历史展览馆,举办介绍戏剧历史和山西戏剧名人的艺术成就展览。

西海子公园利用宽敞的室外活动平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开设社区活动站、楼宇文化、家庭文化、家庭才艺表演、生活小常识展览、健康生活讲座等多项活动。

庙前公园借鉴江南古镇水上人家的做法,两岸建筑以连廊相接,茶吧、咖啡厅、西餐厅林立,犹如秦淮河畔,营造起江南水上人家氛围。

南海子公园设置画廊、雕像、碑文,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气氛文艺室内的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展览、交流、拍卖活动,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活力四射的现代文化。

城西水系的5个公园,5个主题,由此深化到公园设计的每一个角落,尽可能多的扩大沿河绿化用地,形成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大都会的新形象。在绿化种类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感,增强滨水空间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活化的水系。

城西水系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和便利,处处体现水系环境中的人文关怀,设计中可以大量进行亲水、近水的处理,水边的亲水步道、平台、桥头、滨水建筑物等,都可以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其中既有静态观景点(如平台、亲水步道等),又有动态观景点(如人、车、船等)。同时还可分为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观景点,相互穿插,给市民和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为方便两岸联系,设计栈桥,并在各景区均设置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小游园,并考虑了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5结语

城西水系的区位、环境、形态、文化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历史文化性、休闲娱乐性等的特点。城西水系文化长廊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缓解了中心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描画出一条蕴含悠久文化的生态风景线。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历史文化传承 篇9

所谓“历史”, 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对历史的认识。我们通常的用法中, “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文化是人类把握人与天道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 并且自觉地应用于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 文化又是文明的过程, 使认识不断深化, 推动社会进步的, 就是文化。真正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过程中的, 并被这个历史传承的 (有时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 , 并且客观地存在于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的那些相对稳定所谓, 不易变易的, 被人类的自觉意识发现, 而且经常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那么, 说到音乐、历史、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一首好的音乐作品, 传承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 传播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 并传递着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歌曲《五月的鲜花》相信大家都听过, 并且传唱过。它的音乐行为, 包括它的创作背景、动机、过程, 创作后的传唱, 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影响, 都体现了音乐对历史的传承作用, 对文化的传播作用, 更准确的传递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五月的鲜花》初开时, 正逢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当时, 流亡在北平的原东北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阎述诗, 亲眼目睹了反动政府镇压爱国青年的法西斯暴行, 内心充满了悲愤。他是个教员, 同时还是一个业余作曲者。他曾在故乡——东北沈阳创作过许多不满黑暗统治的歌曲和小歌剧。因此, 他想把亲眼目睹的真实、悲壮的一幕用歌声表现出来。就在阎述诗酝酿创作的时候, 他收到了一位学生转抄的, 由诗人光未然创作的诗歌《五月的鲜花》。他反复吟诵了这首爱与恨、悲与愤的诗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念着念着, 他的脑海中立刻又浮现出北平青年学生惨遭反动派血腥镇压的情景, 创作的灵感终于被触动, 他决心用歌曲控诉反动派的暴行, 很快谱成了这首《五月的鲜花》。

不久, 他在迁移到北平的东北大学操场上, 开始教全体学生演唱这首新歌。当时, 他边教、边流泪, 炽热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东北大学学生的心。于是, 在场的学生们也都情不自禁地边唱边流泪。一时间, 涕泪如雨, 泣不成声。东北大学学生歌唱《五月的鲜花》, 使整个北平也受到了强烈感染, 人们纷纷唱起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以后, 通过东北、天津流亡学生的传播, 全国都响起了《五月的鲜花》的歌声。

由于《五月的鲜花》等救国歌曲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上演唱、传播,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极大的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爱国热忱。正如著名的文化战士邹韬奋在一篇题为《民众歌咏会》的文章中所赞扬的那样:“这是以暗示整个民族一致团结抗敌救国的伟大力量的象征, 能够培养并增加我们艰苦奋斗的勇气……”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 这首歌曲仍被爱国的人们传唱着:尽管我们从未见过《五月的鲜花》的作者一面, 也不知道他住在何方?然而, 人们已从这首传遍全国的《五月的鲜花》的深沉、悲愤的旋律中, 听到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跳动。这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为挽救民族的危亡, 唤醒民众抗日的精神而谱写的一曲“反抗之歌”。这个名不经转的业余作曲者, 在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已令人信服地建成了一座非人工树立的纪念碑了。尽管曲作者已停止了生命的歌唱, 然而, 这首在血与水的冰冻中开放的《五月的鲜花》, 仍保持着它那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永远的记载着那令人难忘的历史, 还在继续教育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爱国志士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我们清楚地看到, 也深切地感受到, 这首音乐作品在当时这段历史时期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和人文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且, 音乐在传承历史、传播文化、传递作者思想方面的作用是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任何一个民族当中都有明显体现的。例如, 意大利代国歌《我的太阳》;中国的“革命现代样板戏”;“侗族大歌”等等, 都在传承着那一时期的历史, 传播着当时的社会文化, 并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 我对音乐、历史、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是:音乐——传承历史, 传承文化, 传递思想。

参考文献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

新疆音乐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篇10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类型与各民族的生产方式、信仰、礼仪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以特殊的方式诉说着各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的艺术感悟。新疆的少数民族按着其不同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以及生活在绿洲上创造了绿洲文化的维吾尔族, 另外一些人数较少的民族, 文化受到周边文化的渗透, 在音乐文化上也呈多元、包容的特点。

一、新疆少数民族的分类

新疆的世居民族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2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新疆的少数民族按着其不同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从事其他行业的少数民族等。

1. 游牧民族。

新疆传统的游牧民族包括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 其中哈萨克人口共计有125万余人, 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和塔城地区, 另外在昌吉州和哈密地区还有有两个哈萨克的自治县, 分别是木垒和巴里坤。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中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依赖这种古老、原始的社会状态也慢慢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草原文化。伴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牧民逐渐过渡为定居, 向着“农牧结合、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生活方式迈进。社会的变革, 催生了文化的变迁, 这些变迁同样反映在游牧民族的音乐文化中, 从而也派生出具有游牧民族自身特点的音乐文化, 与这些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草原音乐文化。

2. 农耕民族。

新疆传统的农耕民族有维吾尔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维吾尔族是新疆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和东部, 南部聚居在塔里木盆地四周的绿洲, 东部的哈密、吐鲁番也是维吾尔族聚集的地区, 另外位于新疆西北边陲的伊犁河谷有一部分人数的聚集, 另外的少数一部分在全疆各地州的中小城镇中均有分布。达斡尔族是一个西迁民族, 西迁之前狩猎也渔猎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 他们渐渐过渡为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 居住在新疆塔城地区是少数的一部分。锡伯族较为完整的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居住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农耕民族的文化始自唐代末年, 受汉族人的影响, 并向汉族人学习, 逐步建立了本民族的农业文化, 与游牧民族生活的空间比较广阔不同, 农耕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生产的方式比较简单, 环境相对单一,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受农耕文化的培养和熏陶, 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类型。

3. 从事商业和其他产业的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包括乌兹别克族, 他们较集中地居住在喀什、叶尔羌、阿克苏以及北疆的一些城乡里。乌兹别克族在19世纪中叶迁居新疆, 大多数为商人, 还有手工业者, 少数的农民。塔塔尔族是新疆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 散居在新疆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的各个城市及乡镇, 城市里以从事商业的人数居多, 在农村以农牧结合的生产经济为主。回族散居在新疆的各个地方, 很难以游牧民族, 或是农耕民族去界定回族, 因为回族从历史上就形成了经济结构和职业结构多元化的产业特点。

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及其传承

1. 游牧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

新疆的蒙古族包括卫拉特蒙古、察哈尔蒙古、土尔扈特蒙古人, 他们共同创造了新疆蒙古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同时又各具特色, 大型的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是蒙族人共同的文化遗产。蒙古族的音乐按类型分为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呼麦尔。长调音乐是蒙古族特有的具有鲜明的游牧性质的演唱形式, 字少腔多是其显著特点, 受到蒙古人的推崇和喜爱, 经常用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中;短调民歌是发展较早的一种演唱形式, 泛指短小、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 爱情歌曲占了其很大的比重, 短小即兴, 便于传唱;呼麦尔又名“浩林·潮尔”, 是一种古老的演唱方式, 需要很高超的技艺才能演唱, 演唱者通过喉咙发出一个持续的低音, 同时在上方有金属色彩的旋律声部。蒙古族的传统的具有代表性舞蹈“沙吾尔登”男女老少经常在传统节日、仪式、聚会中表演[2]143。哈萨克族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 由许多部落和部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逐渐融合而成。他们创造了优秀的草原音乐文化, 正如他们的一句谚语所说“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哈萨克的音乐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由于哈萨克族是一个跨界民族, 他们的音乐兼有欧亚的特点, 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两部分, 民间音乐丰富多彩, 可分为“安”——有固定的歌词和曲调, 泛指旋律优美且节奏规整的歌曲。“月令”———是一种长篇具有叙事性的民歌类型。“吉尔”———则是曲调固定, 歌词的即兴性较强, 演唱的场合包括各种仪式中。哈萨克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就是冬不拉, 一种弹拨乐器, 由于它携带方便, 演奏具有即兴性, 几乎成为哈萨克人都会演奏的乐器, 成为极具民族象征功能的一件乐器, 除了冬不拉之外, 哈萨克族的乐器还有吹管乐器———斯布孜额、口弦乐器———斯尔乃依、打击乐器———达布勒等[3]2。塔吉克的民歌分为“叙述性民歌”、“习俗性民歌”和“歌舞性民歌”三大类。其中习俗性的民歌多为宗教体裁, 常运用于各种仪式典礼中, 例如“凯苏伊德”、“台勒肯”、“夏合依曼·阿麦德”等;叙述性的民歌已抒发情感的歌词见长, 包括“艾尔卡提鲁”、“法拉克”、“柔巴依”等;歌舞性的民歌则是载歌载舞的“恰甫素孜”和“玛依力斯”。

2. 农耕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

由于维吾尔族聚居的地理环境, 位于广漠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所有也有很多学者把维吾尔的文化作为绿洲文化的代表而进行研究。早在中国的隋唐时代, 丝绸之路的畅通就为中原带去了古代西域的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 这些优秀的艺术传统传承至今成为维吾尔族丰富的民间音乐。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包括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三大类。其中古典音乐以十二木卡姆为主要代表, 由十二套大型套曲构成, 每一套包括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普三部分。琼乃额曼意为“大曲”, 分为叙诵歌、器乐曲、歌舞曲三部分;达斯坦是叙事歌曲;麦西热普歌舞曲。民间音乐则包括民间说唱、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宗教类音乐主要为宣扬伊斯兰教义, 常用于各种仪式以及与伊斯兰信仰有关的宗教节日中, 包括阿希克、歌舞艾尔开-萨玛、巴克希等等。维吾尔族的器乐种类很多, 包括弹拨乐器:弹布尔、都它尔、热瓦甫;击弦乐器:卡龙;拉弦乐器:萨它尔、艾捷克;打击乐器:达普 (手鼓) 、纳格拉 (铁鼓) 、库希克 (木勺) [4]3。达斡尔族是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 经历了渔猎文化、狩猎文化, 西迁至新疆后, 逐渐过渡为农耕文化, 很少与原来的民族联系, 独立的保存了固有的文化传统, 并在与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中传承发展,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达斡尔音乐文化。达斡尔的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是:类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扎恩达勒”;具有载歌载舞性质的歌舞音乐哈库麦勒·呼苏菇;民间叙事歌曲“乌钦”、用于萨满教的音乐, 也就是巫师跳舞时的音乐依若。

3. 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

塔塔尔族的音乐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兼容并蓄的特点, 他们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 宋元时期, 著名的舞蹈《鞑靼舞》;乐曲《额寽苏》与《锡里森》就作为每次朝贡庆典时必跳的民族歌舞。塔塔尔族的民间歌曲按着其功能和演出场合划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颂赞歌和习俗歌四大类别, 其中劳动歌曲和爱情歌曲从字面意思就比较容易理解歌曲的内容;颂赞歌则多为歌颂家乡, 歌颂大自然的歌曲;习俗歌曲则经常在各种仪式中演出, 婚礼、丧葬、出生礼仪等等。自唐代以来, 新疆就有了少数回族的定居者, 回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现代音乐三大类型, “花儿”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 根据“花儿”的演唱形式又分为“漫”、“对”、“合”、“联”等四种。宗教音乐有招祷音调、咏经音调、礼拜音调和赞主音调四类。回族常见的乐器是“口弦”, 有竹制与铁制两种。

三、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传承

音乐是具有独特魅力的, 它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 从表面意义看, 是有组织的音符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 从深层意义看, 音乐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 它传达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 是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的、文化的观念来看,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这个概念, 不仅仅是传承民族的音乐类型, 它承载着更深层的意义。音乐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概念, 更能体现一个社会的物质、制度、社会观念。蒙古族的长调、蒙古族的呼麦、回族的花儿、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都陆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至此, 自上而下形成了保护与传承新疆各族人民音乐文化的良好氛围和传承机制。如何在有效的传承机制下, 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的生态文化圈, 提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是民族音乐学界急需解决的学术问题。

参考文献

[1]柯达伊.论匈牙利民间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

[2]金少萍.中国蒙古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 (6) .

[3]阿达里·玛汗.用命运吟唱[J].昌吉师专学报.1999 (1) .

传承改革创新历史 篇11

2013年2月26日,中关村管委会曾在裕龙国际大酒店召开《创新中关村》专家咨询会。会议由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王汝芳主持。会议邀请了赵慕兰、王思红、孙晓峰、张士运等9位专家出席。会议讨论《创新中关村》这本书的目的、结构、选材等问题。

201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指出:“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驱动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魂,也是中关村示范区30 余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所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了传承这份改革创新的历史,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关村管委会史志办公室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合作撰写了这本《创新中关村》。该书的撰写原则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据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王锦介绍,《创新中关村》一书所收录的资料以《北京志·中关村科技园区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志资料长编》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鉴》等为基本素材。该书的收录时限是:1981 年1 月至1988 年4 月,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1988 年5 月至1999 年5 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1999 年6 月至2009年2 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2009 年3 月至2012 年12 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创新中关村》的体例按编年体进行编写,即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事实。采用记叙文体,直陈其事,开门见山。全书约70 余万字,另配有150 余幅插图。

《创新中关村》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创业服务创新、科技金融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创新等5部分;下篇则是技术和产品创新。全书力求全方位、多层次记述中关村示范区创新驱动的历史。《创新中关村》记述涵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范围内的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石景山园、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通州园、大兴—亦庄园、顺义园、房山园、平谷园、怀柔园、延庆园、门头沟园、密云园等“一区十六园”。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第一主任,原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说:“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中关村早已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品牌,是创新的代名词。”从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起步,中关村初步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经历了北京市新科技产业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发展阶段后,中关村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创新中关村》一书的出版,不仅是见证中关村的创新历程,更是在于弘扬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探索精神,弘扬中关村锐意进取创新创业的精神,让创新创业成为时代的潮流!

传承书香文化 篇12

丁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优秀办学成果,他说:“190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了我国首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学校创办百余年来,弦歌不辍,代有发展,文化积淀丰赡,教学成果斐然,优秀人才辈出。学校先后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一代名师王国维、陈师曾,无产阶级革命家与革命志士刘瑞龙,党政领导干部顾秀莲,知名专家学者袁翰青、严志达,还有以李吉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和教学能手,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中,有80人成长为特级教师,占南通籍特级教师近一半的比例。”

谈到对文化遗存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丁校长说:“我们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保留了建校之初的建筑群,是我国师范学校中原有风貌唯一保存完好的物质文化遗存,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学校把名人学者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希望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化遗存的魅力。在社会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把曾经的文化摒弃,而是要学习和传承下去。”我听了连连点头。

丁校长还带我参观了学校。我来到名人学者的读书处,走进古老的藏书楼,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味道和厚重的历史气息。我看到了丁校长所介绍的书香文化的实况,更加感受到了文化遗存的重要性。

这次采访,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更要把这些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可以整理和收集文化遗存的情况,将其形成文字和影像材料,汇总起来,收藏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在社区举办展览,号召大家关注文化遗存。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号召大家保护那些名人学者读书的地方,组织大家去参观学习;还可以把学者们的学习故事编进教材,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总之,文化遗存需要我们保护,文化需要我们学习与传承。

上一篇:脉冲中子测井技术论文下一篇:怎样让数学作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