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延续与家族传承

2024-07-13

文化延续与家族传承(精选3篇)

文化延续与家族传承 篇1

1 景观的概念及分类

景观大致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基本不受人工影响的资源, 保持原有的生态的自然环境景观特征, 而自然景观又分为地质地貌景观资源, 水文景观资源, 气候景观资源, 生物植被景观资源, 不同的自然景观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和意境。人文景观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科学、历史、文化的概括, 并通过景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包含地域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 民俗文化景观。人文景观追求立意, 也就是追求文化性, 艺术性。

2 景观在生态的延续上起着重要作用

2.1 自然景观对生态的延续

自然景观的类型多样, 包括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规模宏大、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 也包括现今生机盎然的生物景观和生态景观。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 也是由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的同时, 也反映了景观中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动植物物种所形成的生物群落, 在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 也在改变着自然景观的面貌, 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体系。这种生态体系中的各种元素千百年来互相影响, 生态体系影响着自然景观, 产生了各具特色自然景观美学元素, 同时景观也延续着生态。

2.2 人文景观对生态的延续

早在古代, 中国的哲学家就阐发了“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的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的自然式山水景观艺术也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园园林讲求“虽为人造, 宛自天成”天人合一的意境, 其所想要表述的也是人文景观融入到自然生态中, 成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现代景观中, 我们也常常将景观作为一种生态的延续。同时, 它在一定程度上, 既是一个独立生态体系, 又与周边的景观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发挥着对生态的影响与延续作用。

3 景观在文化传承上起着重要作用

3.1 自然景观对文化的传承

在自然景观对文化传承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景观看历史, 透过历史看文化。无论是哪种自然景观, 都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自然景观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生活创造了文化。例如: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峨眉山, 峨眉山地势陡峭, 风景秀丽, 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 它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法中有普贤菩萨鉴于峨眉山秀丽的自然景色, 垂迹西川, 现身峨眉的说法。也是人们将文化镶嵌入自然景观的美好意愿。峨眉山在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的同时, 亦包含了文化属性, 我们在欣赏这些景色的同时, 也体验着它所附含的精神文化, 这种文化随着景观的延续, 也的到了传承。

3.2 人文景观对文化的传承

人文景观, 又称文化景观,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 添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分类多中多样, 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各具特色, 例如我们古人所留下的一些文物古迹, 如, 北京故宫、陕西兵马俑, 四川的乐山大佛, 敦煌莫高窟石刻以及明长城等等,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又如, 我国的各种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劳作习俗、民居形式、服饰、节日活动等。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铜鼓节、各种民族的具有美丽传说的特色景观等,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传承这我们民族的生活文化。这些国家与民族千百年产生的独特精神与生活文化正靠着这些人文景观得到传承与延续。

4 总结

我们在研究景观的生态延续性与文化传承性的同时, 亦在研究景观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自然景观需要人文景观来传承文化, 人文景观需要自然景观来延续生态, 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只有同时做到对文化的传承和对生态的延续, 才能做出好的景观。我们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现状, 挖掘潜力, 规避问题, 传承文化, 延续生态, 继而才能借自然环境, 创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协会、景观设计师培训考试教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张惠远.景观规划:概念、起源与发展[J].应用生态学报.1999

[3]吕惠进.自然景观赏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文化延续与家族传承 篇2

一、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回顾

2 0 0 8年4月,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分别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条例》自2008年7月1日实施以来,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 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2008年以来,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先后组织了第四、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公布工作。目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了350个 (其中名镇181个, 名村169个)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00余个, 使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二)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章规范制订工作。

《条例》颁布后, 我们着手完善名镇名村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研究起草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这些办法分别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 这两个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 并已于近期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省的意见, 待修改完善后发布。

(三) 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我部2009年、2010年先后在上海市枫泾镇、江苏省周庄镇召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与全体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共同议定了《枫泾宣言》、《周庄宣言》, 汇集众多代表的意见, 表达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因地制宜, 保护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心声。同时, 各地也分别加强了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力度,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条例》, 河北省起草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山西等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 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南省开展了“十大古村落”的评选, 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列入了地方重点保护的范畴。

(四) 在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 坚持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精神。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灾害, 对一些古镇和古村落造成了严重破坏, 我部在指导地方对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基础上, 在指导地方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时,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 坚持在重建工作中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特色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地方古村镇的完整性, 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 加大了国家专项资金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 在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 全国共实施了7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中央直接投资2.7亿元, 主要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 对于改善镇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保护街区、村镇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 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形势机遇和迫切性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 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把历史名城 (街区、村镇) 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6年,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2008年,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应该说,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清醒地看到, 尽管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重建设, 轻保护, 没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拆除后兴建仿古一条街, 这种做法就像将不断增值的祖传古画换成了一文不值的现代印刷品。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随意修改保护要求, 结果导致部分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格局被破坏;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被拆毁。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保护工作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重视个别“点”的保护, 而忽视对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 导致镇和村庄的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 古村镇和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全面维护。一些古镇内人口密度大, 基础设施落后, 建筑年久失修, 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缺乏专项保护资金, 这类地区的建筑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整治和建设改造, 由于商业利益的急功近利, 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 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 以经济效益为单纯的追求目标, 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 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 导致保护管理缺乏科学的安排, 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目前, 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如何在这一时期,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 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发现, 一些地方以推进城市建设土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 搞大规模的村庄迁并, 不少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被迁并和拆除, 不但造成了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复存在, 一些有价值的民居院落遭到破坏, 而且严重损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 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 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 不能急功近利, 注意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误, 在保护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要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不仅要将保护规划纳入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之中, 而且要使编制的保护规划与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相衔接, 共同指导当地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 做好老区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衔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建设发展已经与核心区保护产生矛盾时, 要主动采取开辟新区、保护核心区的措施, 将一些体现新居住功能的建设引向新区, 以避免新建筑在高度、形式上与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冲突。

第三, 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衔接。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 鉴于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的不可再生性, 应未雨绸缪,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管理游客的行为, 防止过度旅游开发或其他不合理活动, 做到不削山、不砍树、不拔草、不填河, 以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机遇和形势,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 尽快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

各地要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 要因地制宜,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注重体现地方特点。建设部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的制定步伐, 争取尽快以部令形式下发, 以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 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

及时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 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等。通过调查, 发现问题, 掌握情况, 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单元,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近期, 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地方法规制定、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等情况。希望各省先对照《条例》做好自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检查过程中, 对保护不力的要提出整改要求, 对那些整改不力、并已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 可取消其称号。同时, 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逐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员制度, 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监督管理, 保护脆弱的历史文化资源, 确保名镇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 抓紧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度。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 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 要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 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划定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 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四) 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十二五”保护资金的申报工作。

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希望各地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的要求, 规范上报材料, 做好基础申报工作。将申报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 注重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水平。为了确保“十二五”中央预算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我们将适时出台相关的管理监管办法, 利用好国家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 切实发挥国家专项资金保护真实历史遗存的作用。对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改变用途的, 一经查实, 要先行冻结, 再作处理。

(五) 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下, 加强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与培训。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建设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建设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 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六)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保持传统格局、历史和自然风貌以及空间尺度, 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 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 结合名镇名村保护实际, 突出重点, 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

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延续与传承 篇3

传统民居建筑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汗水,体现出丰富而朴素的“绿色”思想。它的价值不仅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传统民居没有空调等耗能设备,却能够依靠自身建筑上的处理,巧妙应用被动技术营造出相对适宜的生活环境,倡导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居住观念。

传统民居广泛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天井的构造、狭窄的巷道、各式的门窗等均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风的高效利用。还有绿化遮阳的巧妙应用,既增加了建筑的美学价值,也极大的满足了居住者对温度、湿度的舒适性要求。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资源,避免材料辗转运输,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1]。

现代建筑存在缺少新意,设计千篇一律,形式趋于一体化等问题与缺点,更别说体现各地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建筑风格。现代建筑主要是人工控制室内环境,能耗极大,而传统民居建筑则处处体现出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北方庄严、凝重、朴素的徽派建筑,封闭、清幽、素雅的四合院;南方清秀、精细、活泼的江南民居,坚固、沉稳、朴实的泉州民居……虽然这些建筑的具体建造形式由于所处地气候环境与居民生活习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却传递出相似的传统民居符号和建筑精神,凝聚着前人相同“制天命而用之”的智慧,身临其境便能感受到蕴涵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底蕴。

2 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

2.1 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与热工性能

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明显区别表现在建筑材料上。传统民居多使用原始材料,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就地取材。即使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如烧制的砖、瓦等,也保留了明显的原始痕迹,表现出一种质朴的特性。传统材料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性,在操作过程中,更加考验建筑者的生态智慧[2]。原始建筑主要的建材有夯土、木材、竹材、砖瓦等等。

用土作为主要材料在传统民居中较常见,东北汉族传统民居中大到房屋基础,墙体,屋面,小到火炕,锅台,烟囱的砌筑都用到土。夯土建筑主要具有抗压性强、热稳定性好、吸湿性和可再生性好的特点,而且施工技术灵活。[7]因草类有较好的柔韧与保温性,也常与土混合应用于民居建造中,甚至连墙体抹面的材料也多是用粘土加拌碎草而制成,俗称“草泥墙”。“草泥”粘附性好,用其做成的墙体不易开裂,将其作为装饰层使用也不易脱落,而且操作简单容易,降低用料成本,又能取得更好的保温效果[8]。

图1:http://sace.imust.cn;

除了夯土建筑外,另外常见的就是俗称“墙倒屋不塌”的木框架建筑。此时木结构是建筑承重结构,构件间通过榫卯连接,这种连接方法的抗震性较西方石材更优越[2]。木框架建筑中,叠梁式木结构和穿斗式木结构可以说是现代框架结构的雏形,传统建筑中特有的斗拱构架,其受力合理,充分利用了木材的力学性能。

另一种传统建材为青砖,传统建筑采用的砖多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焙烧和窖窑工艺制成的青灰色砖[9]。传统青砖由于是手工烧制,受泥土中不同金属成分的影响,各砖块颜色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层级的青灰色体系,色彩丰富而自然,而且青砖表面凹凸不平,给人坚实可靠的原生感觉[9]。青砖具有实用性强,强度高,耐水性和抗冻性好的优点。青砖运用灵活多变,一种是直接以砖砌墙作为承重结构,但由于砖的承重能力有限,往往造成建筑层数不高,尺度就更小。而另一种是以木材作为建筑的梁柱,构成整个房屋的受力体系,而砖作为墙体材料,围合以形成室内空间[10]。这类建筑在传统民居中非常常见,为防止梁柱跟脚变潮腐烂,还会做石墩。表1传统民居围护结构典型代表及借鉴意义。

屋顶热工性能对室内热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民居的屋顶一般为坡屋顶,由普通的瓦片或秸秆遮盖。铺瓦片或秸秆之前先用椽子铺设好屋架,然后从上而下,将瓦或秸秆挂在椽子上,或者直接铺1寸多厚的木板,板上铺瓦或秸秆。这种屋面构造热阻较大,有利于建筑屋顶隔热保温。至于屋面的散热通风处理,有的屋脊部分升高,做成通风气楼,称通风屋脊,可以排除室内屋顶下的热湿气体,以加强房间的通风换气。有的用双层瓦屋面隔热,这种利用双层架空土瓦之间形成的间隔,使空气对流,隔热效果较好。有的在歇山山墙部分开敞,以此来通风换气与采光。此外,还有的在屋面上设置天窗,如拉动式天窗,撑开式天窗等来通风换气。

2.2 传统民居绿化与遮阳技术

夏天有些建筑或遮阳物外表面温度有时可高达80℃左右[11]。绿色植物在调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滞尘、降噪、抗污染等改造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行立体绿化的方式有庭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内外廊绿化、墙面绿化、架空层绿化、中间层绿化等。

实践证明,有屋顶花园的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室内温度相差5℃左右,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11]。夏季屋顶绿化可以起到吸热防晒作用,加强屋顶隔热性能;冬季屋顶的植被层又起到了保温作用。同时,屋面覆土种植可防止热胀冷缩、紫外线辐射等给屋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延长建筑物寿命。

墙面绿化泛指用爬藤类植物装饰建筑墙面的垂直绿化形式。外墙绿化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主要的优点是投资少、占地小、绿化面积大、效果显著。通过墙顶花槽、墙面花斗,在住宅基脚处种植爬藤植物,使之沿墙攀援生长,形成绿化幕墙。这种做法在南方传统民居中较为常见,一般垂直绿化墙设置在建筑的西面,防止西晒。

当建筑完全实现立体绿化后(屋面绿化,墙体垂直绿化,阳台、屋内摆设悬挂阴生植物),绿化覆盖率可达到70%以上,夏天日平均温度比原来降低3~5℃,而冬天日平均温度可升高3~5℃[12]。夏季,此类建筑由于植物遮阳、蒸腾、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对太阳辐射热具有控制、调节、削弱等作用,能使围护结构得热量和外表面温度显著降低,因而室内环境温度将有所降低,进而减少建筑空调能耗。冬季,绿化起风屏作用,进而减少冷空气的渗入量,降低建筑热负荷。

传统建筑的遮阳通常是利用外廊、阳台、挑檐或百叶窗来挡住太阳直晒。传统民居檐口出挑比较深,有时可将半个墙面的阳光遮住。外墙面上通常没有明显的遮阳构件,主要通过建筑自身的凹凸来形成大面积阴影,把主要的采光窗都置于阴影之中。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应用的悬挑骑楼为临街底层挡去太阳直晒,这也是一种通过建筑自身设计来起到遮阳效果的方法。北方民居为了在冬季获得充分日照,房屋一般都为低矮平房,避免建筑间遮挡,院落南北窄长,且在南面开大窗,以接收较多太阳光线;南方民居则是天井窄耸,夏季阳光射入减少,利用天井两边建筑相互遮阳。这些都是通过建筑结构的巧妙利用,人为调节室内光环境,成功地实现了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2.3 自然通风的利用

通风换气可以调节空气温湿度、改善空气清洁度,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卫生要求,从而满足人体的舒适性要求。南方夏季湿热,良好的通风可以将多余的热量带走,防止室内过热;而北方冬季严寒,控制通风,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避免热量散失。自然通风的利用与建筑物的朝向、建筑总体布局、门窗的开启形式、天井等均有很大的关联。

1)建筑整体布局

传统民居建筑整体布局体现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的低姿态[13]。传统建筑布局讲究依山为障,房屋建设顺应山势,形成前低后高的格局;注重择水而居,并对天然水系加以改造利用,在便利生活、安全防火的同时,也起到调节微气候,改善风环境的效果。传统民居注重整体性设计,在村落周边合理分布绿化及水池,当风经过植物和水体之后,再吹入室内,其温度下降。房间布置灵活多变,不像现代设计中房间功能分区明确,其围合相互贯通渗透,相互借景,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14]。

图2:http://img.9191.cn/tour/;

2)建筑物朝向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东西向多层建筑的围护结构耗热量要比南北向的高5%左右[14],南向或东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选择。因此,住宅朝向最好选择南向或东南向,夏季顺应主导风向,有利于自然通风,冬季有利于自然日照。

3)建筑门窗开启形式

门窗作为建筑的重要构成元素,关系到建筑内部和外部的交融,是建筑物从外界获得良好通风、采光的重要途径,是建筑用来联系和营造其内外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传统民居中的门窗种类多样,如平开窗、下旋窗、上旋窗、垂直拉窗、下滑旋窗等,各式门窗不仅起到通风换气的效果,而且增加室内采光。

“穿堂风”是最佳的通风形式,能最大程度的利用通风换气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传统民居通常将门窗布置成南北相对或东西相对形式,利用门窗的布置来组织“穿堂风”,并在门窗处设置可调节的活动遮阳,如遮阳棚、窗盖板、窗帘、百页等,以便减少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冬季有充足日照。

4)天井式住宅

天井是一种组织自然通风的措施,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重要作用。它的处理手法一般有四种,即前天井、中天井、后天井、侧天井。前天井是利用荫廊、通风围墙以取得进风口;后天井则解决出风口;中天井、侧天井则尽量缩小间距,以遮挡日晒。

图3、4:罗卿平,钱涛.求传统建筑材料的再生之路——对青砖魅力的挖掘和发展[J].华中建筑,2006,24:70-73。

天井通常呈筒状,是一个外封闭,内开敞的独立空间体系。天井与纵横交通的廊道形成了一个气流循环系统。当风向正常时,天井既是引风口,又是出风口,它起着组织和枢纽的作用。风从天井吹向厅堂,进入廊道,从后天井或侧庭院回归自然,形成对流。当风向为偏东、偏西或为正东、正西时,由于主厅堂空间高大,山墙也较高,两旁的侧房又较低矮,风从侧庭院吹来,遇到山墙,拐弯回来进入廊道,吹向厅堂,又形成另一种对流。如果夏天天气异常炎热,风力极为轻微,甚至静止时,这时天井与通道的引风、出风职能刚好相反。因为天井在阳光的曝晒下热气蒸腾,热空气不断上升,而两侧的冷空气就通过廊道,向天井不断补充,形成冷热空气的温差对流[15]。另外,堂屋厅高且宽,室内净高一般达6~7 m,不设门,与天井同处于中轴线上,形成“穿堂风”,能使空气对流带走热量。

3 现代建筑的传承借鉴

鉴于传统建筑的众多优点,现代许多建筑都很好的沿用了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西北、东北地区出现的生态草板房,就沿用了草泥墙的智慧,330mm草砖墙传热系数为0.3W/(m2/k),只为370mm普通砖墙的1/3,不仅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而且施工简单易操作[6],在秸秆等原材料充足的地区可大力推广该技术。传统民居中的骑楼、挑檐演变成了现代建筑外立面的可调节式外遮阳设备、遮阳百叶。可调式外遮阳装置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个人需求调节遮阳设备的开启程度,这不仅可调节室内的采光度,更有利于节省空调能耗。传统建筑中的天井有的演变成了上下通透的封顶式中庭,不仅使建筑格局美观、多样,而且大大满足采光要求。有些建筑则是直接设有天井,用于采光和通风。夏热冬冷地区村镇坡屋面采用通风瓦屋面构造,其由上、下两层屋面组成,下层作为主要屋面,满足结构需要,保温层采用100mm厚稻草,上层铺设120mm页岩空心砖,构成通风孔,坡屋面通过通风间层内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通风隔热的作用,该类建筑很好的继承了传统通风屋顶的智慧[6],在小城镇和农村可大力推广。传统木框架建筑中出现的榫接技术根据材料之间的摩擦力相互咬合,应用得当整个结构可以结合的相当牢固,现代木框架建筑和家具的连接方式多是沿用了这一原理。

图3、4:罗卿平,钱涛.求传统建筑材料的再生之路——对青砖魅力的挖掘和发展[J].华中建筑,2006,24:70-73。

笔者认为传统建筑就是现代建筑的雏形,现代建筑的各个方面是在传统建筑生态智慧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改造和创新,每个角落都存在传统建筑的智慧缩影。随处可见的便于屋顶排水的坡屋顶、由传统木框架结构表面彩绘技术而发展来的各种防腐技术、由最老式的落地式炕改造成的架空炕、由原始的和土墙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混凝土墙、由原本的木框架门窗而演变来的铝合金、钢结构门窗……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地区民族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民居作为民族建筑的“有形的文化”,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蕴含着生态智慧和绿色节能理念,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几点。如何展开对传统民居文化的研究,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文化,使它与现代设计有效结合,洋溢生命的气息,仍是每位建筑设计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4 结语

许多传统民居中的被动节能技术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而努力的结果。但由于其受当时科技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围护结构热性能差,室内空气品质低,空间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需求等。仅靠这些被动技术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对热舒适的要求,但如果将这些被动技术与现代空调采暖技术相结合,衍生出符合当代审美价值、节能环保和健康舒适要求的新型建筑艺术。这就如同鲁迅的“拿来主义”,“拿来”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需要立足在现代文明和需求的基础上来加以改进和创新,从而延伸出一种新的文明。另外,国内许多农村,并没能每家每户都装上并用上空调,节能改造农村,依靠被动技术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的被动节能技术亦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上一篇:三段式下一篇:法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