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24-11-06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12篇)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1

摘要:尤勉人口占瑶族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研究尤勉的历史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 本文就如何进行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分析。

关键词:瑶族,尤勉,刺绣文化

在我国, 瑶族人口约有279万人, 其中自称“尤勉”的支系占瑶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国外, 居住在老挝、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瑶族人, 大多数自称是“尤勉”。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瑶族, 均是“尤勉”支系。可见尤勉人口占瑶族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研究尤勉的历史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

一、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足轻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以科技为先导、以文化为引领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传统科技文化面临风险与考验, 尤勉刺绣文化存在没落与消亡的危机, 因此, 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 增加人民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贫困问题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提高尤勉刺绣的知名度,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进军商品市场, 尤勉人民可以直接从中受益, 增加经济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实现脱贫致富,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 减少人口流失, 实现社会稳定。

尤勉人民通过刺绣文化的开发使经济得到发展, 就会回乡返迁, 减少外出务工的数量, 为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人民有了刺绣的工作, 有事可做, 长此以往, 就会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风气, 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容易进行社会管理, 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三) 促进学科研究, 填补理论空白。

尤勉刺绣文化不仅是一门需要我们学习的工艺技术, 更是一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传统文化。对尤勉刺绣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避免后继无人, 组织专家学者到实地进行考察, 不仅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理论框架, 丰富刺绣文化知识, 还可以为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 增强保护意识, 提升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其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美, 还要学习别人的美, 互相包容, 互相学习, 实现大同社会。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唤醒尤勉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 引导尤勉人民自觉保护本民族的刺绣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取长补短, 吸取精华, 确立尤勉刺绣文化自己的地位。

二、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步维艰

(一) 尤勉刺绣文化概述。

尤勉刺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技艺,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它们大多体现在花帽、头帕、花袋、围裙、脚绑、伞套、婚服、披肩、定情荷包和香袋等上, 服装饰品上的刺绣不仅是尤勉民族独特美的象征, 更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文化史诗。刺绣历来都是女性的专长, 也成了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象征, 尤勉的很多女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刺绣, 这门技艺世代相传, 逐渐发展。

尤勉刺绣的特点突出, 其针法有网绣、错针绣、乱针绣、叠针绣等种类, 在配色上极为讲究, 以黑色的棉布和麻布做底, 以红、青、黄、白、黑线为主色, 再通过搭配、拼接、分割来配色, 用三寸长的绣花针绣出精妙绝伦的作品。尤勉刺绣的题材丰富多样、色彩斑斓, 有恭敬虔诚的神灵纹、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纹, 有惟妙惟肖的植物纹、有寓意丰富的象征纹, 还有标新立异的几何图文, 在刺绣的过程中交叉使用、互相渗透, 用质朴淳厚的方式带给人美的享受, 也感受到尤勉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 尤勉刺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1. 保护意识缺失

由于尤勉民族远离大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不少尤勉青壮年外出务工, 一些女性与外族通婚, 学生都渴望走出去学习深造, 尤勉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外来思想对当地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直接反映在衣着服饰审美观上。现在有很多尤勉人宁愿花钱买也不愿意自己刺绣, 穿衣打扮都是现代装, 思想观念都很现代化, 传统刺绣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 反而还乐此不疲地追逐时尚, 丝毫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刺绣文化的重要性, 也不会采取措施制止。于是, 传统文化慢慢消失, 近年来刺绣工艺被外国人珍藏和收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 现代科技冲击

刺绣文化是尤勉民族记载历史的独特记录方式, 这一传统技艺之所以保存至今, 与尤勉民族居住偏远, 少与外来接触有很大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 在现代科技的强烈影响下, 要闭关自守是完全不可能的。再加上尤勉刺绣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手工, 不能与大机器生产相抗衡, 目前没有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尤勉刺绣就会由自生自灭走向衰落消亡。

3. 传承出现断层

尤勉刺绣文化之所以珍贵, 是因为其古老的技艺。当代社会, 除了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外, 更让人想到的是陈旧与过时。“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更骚数百年”, 当前是年轻人的天下, 当老一辈掌握刺绣收益的艺人去世后, 年轻一代尽管很欣赏传统文化技艺, 但并未参与其中, 没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于是尤勉刺绣的传承就出现断层, 更可怕的局面是后继无人、手艺失传。

三、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一方面进行资金扶持。资金支持是尤勉刺绣开展一切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物质基础, 政府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尤勉刺绣文化的专项基金, 还可以动员社会各界筹集资金, 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进行科研智力支持。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除了自己要有自觉保护的意识外, 还需要外界的支持, 政府应要求相关部门动员专家学者参与其中, 真正发挥出他们的科研作用, 为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二) 加紧立法建设和政策保障。

第一, 尤勉刺绣文化在保护工作开展的同时, 也要注意加强立法建设, 建立地方性乃至全国性的一系列相关法律保护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 使保护工作具有合法性,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好尤勉刺绣知识产权的保护, 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觊觎, 保障尤勉刺绣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在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上, 要加大力度、下狠工夫, 确保尤勉刺绣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在社会上进行大力宣传, 加深公众对文化保护法律政策的了解, 为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 在各地设置展馆。博物馆中的展馆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最好平台, 不仅可以在当地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的博物馆设置尤勉刺绣展馆,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 让尤勉刺绣文化走向世界各地, 用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 让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都慕名而来。

其次, 扩大民间影响力。尤勉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刺绣工艺从人民中来, 我们就要回到人民中去,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通过刺绣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 扩大尤勉刺绣在民间的影响力。

(四) 注重刺绣人才培养。

任何一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人来完成,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勉刺绣的传统传承方式是老人传给年轻人、母亲传给女儿的家庭作坊式的方法, 不仅范围狭窄, 更没有文字记载, 一旦传承出现断层, 就很难重拾或恢复, 存在技艺消亡的危险。因此, 要让尤勉刺绣文化可持续发展, 就要着重培养一批既具有传统文化观念又具有现代专业技能的年轻刺绣人才, 将这门技艺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不仅有理论文字记载, 请专门的学者进行详细记述, 可供后代查证, 更要有大范围的实际授课, 将传统工艺有家庭搬到学校, 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学习到尤勉刺绣技术, 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促进尤勉刺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不断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

(五) 实现刺绣文化经济化发展。

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而且希望通过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大尤勉刺绣文化的开发和创新力度, 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通过恰当的营销方式, 发挥刺绣技艺的品牌效应。尤勉刺绣文化进入经济市场, 是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力, 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释放出文化中蕴藏的潜在商品属性, 增加文化的造血功能, 促进尤勉刺绣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结语

尤勉刺绣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历程而演变至今。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但是因为保护意识欠缺、受到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和传承出现断层等, 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要实现尤勉刺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部门学术组织、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 政府开展多种方式的帮扶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学术组织积极参与保护传承工作, 民间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实现刺绣文化向经济化的发展。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是相信在政府、学者、尤勉族胞、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 这一极具潜力的文化瑰宝必将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焕发夺目的光华。

参考文献

[1]赵胜男.瑶族民间刺绣工艺的科技美学研究[J].科技中国人, 2014 (5) :178-179.

[2]赵胜男.美国瑶族身份认同的物化表达———以“尤勉”刺绣与服饰为例[J].民族论坛, 2014 (8) :85-88.

[3]王孔敬.论苗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8 (6) :38-41.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2

保护与传承家乡优秀民俗文化资源

调查目标:由于年轻一代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家乡中的很多优秀民俗已被年轻一代遗忘,通过这次调查,提供事实,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家乡中的珍贵民俗资源,明白保护与传承家乡优秀民俗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达到保护民俗的目的。

调查时间:2013年1月5日——2013年2月5日。

调查对象:家乡资深长者、一些对家乡民俗有深入了解的学者、网络。调查方式:访谈、网上调查。

一、保护与传承家乡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家乡,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寄托,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永远都在牵挂着家乡。在我们各自的家乡中,都有许多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引以为豪。其中,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自豪。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近年来它的内涵与外延日益成为学界热衷探讨的问题,本文是对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和原则性作出一定的思考。民俗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智慧宝藏,在构建多元文化和展示中华民族特质文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民族文化精神建设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只有做到保护与传承好优秀民俗文化,才能创造和谐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社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的民俗也渐渐被冷落,这是一件令我们失望的事。所以,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我们只有学习祖先的智慧,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主要表现在民俗传承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已日渐突出,民俗文化遗产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构建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球是一个文化生态村,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已受到当今世界强势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强烈冲击,处于弱势和边缘的民俗文化遗产危在旦夕。物质的共享与文化的多元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则才是符合人类共同的发展利益的。当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在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积淀、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民族本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所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的丧失,也就如同民族的灭亡。因此,保护、继承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正经历着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转型期,文化分层现

象明显,流行文化占据了年轻人的精神空间,老年人是传统民俗的坚定捍卫者和实践者,中年人则在中间徘徊。几千年来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消失和消亡。文化样式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文化基因的灭亡,但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创造性的发展需要我们自觉深刻地认识我们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潮汕,至今还有很多古老的习俗沿袭了下来,因为这是我们维系我们更好生存下去的精神纽带。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有很多的优秀民俗被年轻一代冷落了,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如果连乡民都不愿去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优秀民俗,谁还会来拯救这些宝贵资源呢?因此,我们必须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二、潮汕民俗文化的简介

我们潮汕人创造的潮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与明清,创新于现代。潮汕最具有特色的是潮汕文化,是潮汕民间习俗的总和。潮汕昔因客家人南下,宋室南迁,眀室南来避难,战乱较少,是中原文化的卧虎藏龙之地,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岁时节俗、礼仪习俗、用品服饰等均有特色,自成体系;“既有潮汕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如驷马拖车、下山虎、四点金等民俗建筑;又有水布、市篮等习俗用品;既有新年烧龙、“人节”、吃七样羹、中秋烧塔、冬至食冬节圆等饮食习俗;也有做四句、吃丁酒、食红桌等婚娶、生育习俗;有赛花灯、游标旗、“营老爷”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成奇等交际礼仪;有“三山国王”、“天后宫”等的神文化;有抒情优美,潮汕味重的潮语歌曲、潮剧等民间曲艺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潮汕功夫茶;最具特色的传统成人节是“出花园”。从某些层面上通过对这些民俗的考察了解,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族群的精神内核。

潮汕文化对潮汕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如何传承并弘扬潮汕文化,提高潮汕人人文素质,这就成为我们应该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思考课题。

三、新时代对潮汕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立足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营造继承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以此稳固我们的文化根基。

(2)政府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和研究,完善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加强对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把优秀的民俗文化集,打好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

(3)保留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传统文化不是一味的固守继承,而是要批判的继承。

(4)挖掘、整合潮汕民俗文化,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民俗文化的发展靠保护和传承,二传承必须依托于教学。潮汕青少年是潮汕的未来和希望,应注重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5)当今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碰撞,相当部分青少年感情淡化,厌世、自私、懒惰。对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中丰富的生命意识、生活观的教育资源,加强青少年的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生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美学资源。节日喜庆中开展的民间歌舞、民间游艺等,都是精湛艺术,它的没是有声有色、充满动感、自然流畅的;刺绣、雕塑等民间工艺品,是人赏心越目;潮曲、潮剧,也同样令人陶醉;还有

入口回味无穷的功夫茶;具有地方特色的门神、年画、供品、祭祀品、花灯等,也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某种观念和风俗的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喜庆活动中,不仅得到身心的娱乐,还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情趣。

(7)作为一个潮汕人,特别是有意识的潮汕人都应该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与时俱进,高度重视,不断对潮汕民俗文化进行思考、学习、研究、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潮汕民俗优秀文化,加强对潮汕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提升潮汕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推进大潮汕的文化建设,从而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振奋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潮汕优秀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开创潮汕民俗的新局面。

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篇3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羌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四川省也专门启动了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工程,并被列为文化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地震过去六年后,人们对羌族地区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而羌文化的保护却仍然有许多问题。笔者虽是羌族,但对此并无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文化的传承问题,顿感忧心忡忡。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存在,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集聚区,现有羌族人口30多万,是四川省三大少数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极为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正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但客观地讲,当前羌族文化的传承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羌族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羌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淀并经世代相传的文明成果,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化、释比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乐舞文化等,羌族文化的标志物主要有羊、白石、羌笛、羊皮鼓(舞)、莎朗、羌碉、羌绣、羌红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地域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能否认,羌族文化(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如此)在传承演进中,要随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不断创新、变化和完善。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受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羌文化本身也必然经历一个自我选择、变迁融合的历史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羌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除了大的历史变迁不可回避外,羌文化的传承还有几个特殊而重大的困境:

第一,文字语言的障碍。羌族没有文字,主要通过语言来传播文化。羌语又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两个方言区中又有12个土语区。没有文字,语言差异又较大,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羌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致命的硬伤。

第二,羌族释比消失的危险。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延续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释比,是羌族中最主要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可以说,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羌族文化活着的灵魂。然而,时至今日,在30万羌族人口中,能被称作真正释比的,屈指可数,仅有四十余人。

第三,“汉化现象”十分突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羌文化的一些历史背景都会发生变化。阿坝州的汶、理、茂和绵阳的北川县是羌族分布的核心区域,地处交通沿线,汉族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长时间的。在整个羌区,会讲羌语的不足2万人,现在除高山村寨使用羌语外,河谷平坝地区的羌族基本上都用汉语进行交流。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不愿意回来,也不愿意学习羌族文化。

第四,汶川地震和旅游开发的影响。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地区的人口、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自然、人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人、文化实物、史料损毁严重,这是灾难性的。震后国际国内高度关注,国家举全国、全社会之力,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使灾区很快告别了废墟,灾民很快走出了灾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外来援建对羌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派生出来、近几年很红火的旅游开发,也会给羌族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4

一、以文化生态的视角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在共存和相互作用下推动着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不断的改变, 人类过去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这巨大变化,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使得文化资源在不断减少, 文化生态面临着失衡的危机。同时,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 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使的一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正在走向衰亡。鉴于此,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从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去进行研究, 将会使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研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都各有其固有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形成了无比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是根植于古代社会的一种历史文化, 又是经历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代文化。当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西方多元文化涌入国门, 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 国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也随之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西方音乐文化不断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过去的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使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部分甚至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生态趋于失衡, 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危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上的, 因此, 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维护音乐文化的生态平衡迫在眉睫。探寻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之路, 实现其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不但有助于人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1. 文化生态理念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在保护和传承时要考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 贯彻整体性原则,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以生态学的角度将其放置于所生存的环境和背景中去, 重视其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及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形成整体性的保护和传承。

2. 扩大开放力度, 促进交流合作。

当今的是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在封闭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开放水平, 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借鉴国外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的理念,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 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同时, 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国际, 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1) “基于文化生态的相关理论,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 将传统音乐文化原装的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和环境中, 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 在传统音乐发源地、流传地加强保护基地建设, 调动政府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 把对传承人和传统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关键。

(3) 重视学校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专业艺术院校并纳入其教学体系, 以艺术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去保护、挖掘、整理, 以专业的视野开展研究并形成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 作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使过去单一、错误的保护方法得以纠正。以整体性保护的理念, 把传统音乐文化放到其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及背景中去, 不仅保护其外在表现, 更要重视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挖掘其蕴含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传统音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2]杨学义, 徐经贵.基于模拟生态系统的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11) .

[3]矫海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消费伦理观[J].理论月刊, 2011 (12) .

[4]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J].学术探索, 2002 (4) .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5

保护与传承业: 名:级: 号:

2014年 4 月

现代化城市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被逐渐忽视,在追求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乡土文化出现了退化和断层的严重危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挖掘和开发乡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弘扬乡村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时下,面对城市化浪潮,乡村文化的价值如何、前途何在?在政策层面,乡村文化是否应该为城市化低头让路,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应对的大课题。

城市化应该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乡村文化的价值是始终存在的,无论我们的社会处于工业化甚或后工业化阶段。那种认为农业文明必将为工业文明所取代、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被淘汰的简单线性思维是错误和有害的,必须抛弃,与之对应的是,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思维,必须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

首先,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指出,即便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再高,也总是存在绝对数量不少的农民群众,为这些农民群众利益计,乡村文化显然不应遭遇灭绝和淘汰之命运;何况,绝大多数农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尤其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化生活中,主要受求同律的支配,渴求、亲近、热爱源于乡村社会生活、反映乡民价值追求的乡村文化,这一现实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也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证。

其次,城市化应该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至少还有两方面的必要性支撑:第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内核,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由于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积淀升华而成,中华文明的主要特质和内核是农业文明,无论是至今称颂的和谐文化、天人合一观,还是被视为中国文化代表的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等等,都与先民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所习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而这些不同形态的中华文明精粹在乡村文化中大量存在和较好贮藏,故而,为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计,乡村文化必须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据有自己的足够空间。第二,乡村文化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正如在物质世界中任何一种物种基因都有其珍贵价值,物种基因越丰富物质世界越多彩和安全一样,文化或文明领域同样是越具多样性就越安全,越有创造力。许多文化也许现在表面看起来无甚价值,但是一旦处于特定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汇融合碰撞,它们便往往作用甚巨,催生出新的文化果实,孕育出新的优质文化。这就好比有了在海南岛发现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才有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一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文明“轴心时代”命题不正揭示了久远之前的文明在后世尤其是危机或飞跃之时的巨大价值和强大创造力吗?至于以文艺形态表现的文化或文明,同样处处可见陈中出新的现象。近年来原生态歌曲大受追捧,并给许多音乐工作者以创作灵感,就是典型例证。往国外看,著名学者秋风多次著文指出,在美国制宪过程中,乡村向美国宪法注入了自由、个人责任、限制权力的精神;20世纪以来,乡村不断向美国政治注入保守主义的刺激力量;过去一百年美国乡村音乐和“blues”等几乎所有流行音乐样式都来源于乡村。在东亚近邻——日本,著名学者薛涌也指出所谓“日本精神”,在大都市已经消失,但保存在偏远农村下层百姓的生活起居之中。

总之,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乡村文化始终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一旦中国乡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大量优秀文化基因加入中华文化母体中,我们同样可乐观期待,未来中华文化将结出更多鲜艳之花,中华文化将更具生机和活力。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现实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推进,直至其达到一定的合理限度。在这一进程中,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总体上变为城市中国后,如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成了既紧迫又具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单纯从文化保护角度而言,中国实践中已有博物馆式文化保护和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两种路径,前者包括建立各种各样与文化相关的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运用录音、拍照、摄像、文献收集整理出版等手段保存文化等,后者的保护对象则涵盖了某个特定区域的所有文化空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不脱离原住民、不改变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保护。显然,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更具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成效更显著,而博物馆式保护由于保护对象和内容不够原真和完整,基本属于一种退而求其次、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手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乡村文化都可纳入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范围,目前的现实乃至将来的实践只能是针对那些直接关系到某种文化生死存亡或者具有极大价值和重大意义的文化,才能施以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这一保护策略和路径,否则,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范围无限扩大,直至囊括中国所有的乡村文化,既不现实,又不可行。

事实上,在采取上述两种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路径之外,我们亦可跳出单纯的文化保护框框,进行其他的尝试。例如,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我们便可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村。由于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人脑加电脑之类的产业,所需物理空间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不高,不必走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建工业园区的老路,完全可以取得既提供现代工业发展空间、创造经济财富,又较少改变破坏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较好保护乡村文化生态的良好效果。除了这种可称作文化创意产业嫁接乡村社会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路径外,我们还可实行城市居民无障碍地流向乡村,进而接受乡村文化熏陶和教化的乡村文化保护策略和路径。

具体言之,在乡村文化的存在空间既定的情况下,我们亦可通过扫除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障碍,促使更多的城市居民在乡村定居生活。一旦有更多的国民进入乡村,更长时间地与乡村文化拥抱接触,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教化,其结果就是乡村文化得到更多社会成员的重视和自觉保护,乡村文化的基因被输入到更多的国民身上,一句话,乡村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具体实践中,只要确保乡村拥有较好的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较好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此外,更重要地是,确保城市居民能够在乡村拥有立身下榻之所,众多城市居民奔往农村生活定居自然不在话下,进而这一新的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之路取得成效也在预料之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在对其进行继承与保护的同时,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更高层次生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凸显地方特色,提升当地乡土文化的影响力,孕育出既有乡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这寂静成为对乡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丰富乡土文化的内涵和智能,逐渐开发成新的旅游资源成为著名观赏点并对自身的优秀文化进行更广范围内的传播。

浅谈苗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6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99-01

苗医药文化遗产,是苗族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与巫文化关系密切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苗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祖国医药文化的优秀文化之一。但传承过程又有悖于国家的《执业医师法》和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本文就苗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粗浅的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苗医药文化遗产的复杂性

苗族祖先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潜科学”的苗医药文化,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到今天。苗族人民使用治病的药材品种多达2000余种,形成了诸多的苗药祖传秘方、单方、验方,能够治疗许多疾病和多种疑难杂症,素有“苗药三千,单方八百” 和“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誉。由于苗族医药在人类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在2002年组织的民族医学调查中,全国有162个苗药(贵州占154个)已经上升为国家标准,苗药已被列为我国六大民族药之一。

苗医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祖传性、神奇性。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法普遍存在,但与巫文化紧密结合,治疗疾病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苗医药师不光是懂得用药治病,还懂得用非药物治病,如掐背、抹肚等手疗法,针刺、拔罐等器具疗法,水火疗法等等,还认识到气候、环境、饮食、情绪等均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甚至对由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运动、静默、想象等引发的疾病都有所认识。有的苗医传承人丰富和发展了古人的经验技术,内科、外科均通。他(她)们在治病时总是因地、因病、因人、因势而异。在治疗疾病中,苗醫药师常常施以咒语、喷水、吼骂等手段配合药物治疗;认为疾病是有鬼神作祟,常用到“请来”、 “送去”的方法治疗。在巫医结合中,“好人”和病人的情绪稳定了,病魔被“送”或被“追杀”跑了,再施以药物调治,病人就很快康复了。不难看出,苗医很早就发现并运用了暗示、诱导、转移等方法治病,疗效显著,只是无法用现代科技的语言来表达罢了。

尽管博大精深的苗医药,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但是,苗医药在开发利用方面已日见成效,苗医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共识。我们坚信,明天会有更多的人认识苗医药,利用苗医药,赞叹苗医药,传承苗医药。

二、苗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苗医药,历来主要用于苗族民间,也有跨地区跨民族使用的。根据张厚良先生对黔东南州的9个县市调查测算,该州农村中懂一个以上的苗药单方或复方的约有10万人之众;能看病、采药和给人治疗疾病的有1万人以上;开有诊所或在城镇定点摆摊卖药、给人看病,且以行医为主,亦医亦农的4000多人。苗医药的特点是:用药简单、采药方便、疗效快捷、效果显著、方法奇特。苗医药具有隐匿性、神秘性,无论是祖传,还是师承,都有保密的规矩。苗医药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内涵丰富,值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执业门槛过高。在对黔东南州的民族医生进行的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在民间行医多年,经验丰富,在当地的群众百姓中享有很高声誉的民间“高级苗医”都是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这跟国家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没有对民族民间医生的执业和管理做出特别规定不无关系。

(二)管理脱离实际。正是由于国家现行的法律不准无证的苗医行医,有“真本领”的苗医药传承人胆怯怕事,弃医改行,老的不再传授,小的不再继承,断层现象突出,“保护”与“传承”变得苍白无力。

(三)监管严重缺位。根据苗医药的传承方式,我们不难看出,世世代代都行医的苗族民间医药师,他(她)们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名望。他(她)们的宝贵的医药文化表现在医德、医术、巫术等多个方面。这些苗医药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但有一部分懂得点医药(不是苗医药)的人,看到苗医药走红,就千方百计装苗医,制造假象,浑水摸鱼,甚至有的自称苗医专家,自己则半句苗语不懂,一根苗药不识。

(四)多头管理突出。目前,对于苗医药,卫生部门和文化部门都从各种职责的角度分头进行管理,造成交叉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三、苗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能路径

(一)设立专业机构,促进苗医药文化遗产的传承

没有文字或有而不用,缺乏医药方面的典籍,没有本民族的医药理论,没有培训考核标准,任你秘方、验方怎么好,对疑难病的疗效如何高,法律是不允许你治病的。因此,成立苗医药研究机构势在必行。组建苗医药专家团队,及时地系统地发掘、整理、整合苗医药基础理论,界定苗医药师的标准,成立“地道”的苗医药学会、苗医药研究机构、苗医医院。

(二)尊重苗医药传统的分类体系域价值理念

苗医药文化与苗族的诸多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就生老病死而言,苗族认为,病有“好病”、“坏病”,而人有“死好”、“死坏”,并有“鬼”或“神”参与。容易治愈的疾病,叫“好病”,反之“坏病”。癲痫病、麻疯病、精神分裂症、癌症等疑难杂症统称为“坏病”。因各种意外导致或其他“坏病”而死亡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将之称为“死坏”;老后生病而死亡的,均称为“死好”。将疾病推给“神”和“鬼”,认为是他们在作祟,或利用“神”来解“鬼”,这个方法,把“神”和“鬼”拟人化,在治疗疾病中,往往用到“请来”和“送去”的手段,请它们来把“事情”办完了,才送他们回其原地。这就是巫医的治病形式。要充分了解苗族的文化底蕴,注意扬其精华,弃其糟粕,科学地总结、归纳,编写富有特色的苗医药基础理论,千万不能套用中医或其他医学的理论架构来整合苗医药理论。

(三)充分发挥民间苗医药的作用

简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7

其一, 政府的推动, 可以为民间文化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由于民间文化的表现内容常常与祭祀有关, 有许多仪式性的表达, 如宰牲、供奉、祭拜等等, 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因此, 我们在反对封建意识的同时, 也将民间文化一并牺牲掉了。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许多地方文化传统都被当作四旧、当作封建残余给清除掉了。其实, 到了今天, 当我们以一种更为宽容、更为平和、也更为理智的心态来看待它们时, 就会发现, 这种仪式性的表达, 更多的还是先民的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亡灵的抚慰。民间文化与这种仪式性的表达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 如果抽掉了这种仪式性的表达, 民间文化就会无所附着, 就难以生存下来, 也很难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根在乡村, 村民们在娱乐的同时, 更多的还是要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如果没有这种虔诚意识, 就不会有表演时的热情与冲动, 就不会有那种如痴如狂的献身精神。其实, 仪式也是文化, 也是传统。我国许多传统节日, 如端午、中秋、寒食节等等, 正是因为仪式的缺失, 而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这是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的。因此, 政府在推动民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要给民间文化以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发展空间。政府的推动, 还可以为民间文化提供必需的动力。一个地方是否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 文化生活是否活跃, 与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溧水区民间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早在1991年, 为了庆祝溧水建县1400周年, 举办了全县性的庆祝活动, 当时全县16个乡镇都组织了自己的民间文艺节目参加。1997年, 为了庆祝澳门回归, 又组织了大型民间文艺行街表演, 使散落乡间的民间文艺得到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整理。进入新世纪以后, 溧水又连续举办梅花节、广场文化宣传月和社区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民间文化人才得到了重视, 民间文化也有了展示的舞台。由此可见, 政府在地方的文化建设中常常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政府具有政策、组织、人力、资源等优势, 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动员和发动。正是由于有了政府的推动和积极介入, 民间文化才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呈现出一种蓬蓬勃勃的景象。

其二, 民间文化要继续生存并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 单纯依靠政府的外部推动显然不够, 还必须吸引民间资本加入, 以便强化民间文化的活力。这种加入可以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赞助式。资本持有者完全出于对某一类或某几类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的喜爱, 从而无条件地拿出资金, 赞助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第二种是广告宣传式。通过购买民间文化活动的冠名权, 或者以广告赞助的形式, 既间接支持了民间文化的发展, 又宣传了企业, 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许多大型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大多由当地政府部门主办, 影响大, 受众面广, 因此, 广告商对这类活动的赞助热情颇高。溧水县连续举办过四届广场文化宣传月活动, 头两届全由政府部门包办, 费时费力, 经费投入巨大。后两届尝试通过拍卖冠名权、广告位招租等方式, 缓解了资金的压力, 也动员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组织。第三种是对民间文化进行投资。随着对民族的、地方的和历史文化传统认识的深入, 随着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投资商所关注, 文化正在成为一项深具潜力的、收益丰厚的投资行为。北京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演出引起轰动, 第一张唱片在日本上市后, 其销售量直线上升, 只经过短短四周时间, 就排在了畅销唱片的榜首, 达60多万张, 给中日双方带来了20余亿日元的利润。但这仅仅还是个开头, 据日方称, 由于唱片成功销售, 日本的丰田汽车、三得利酒业公司等大企业纷纷要求女子十二乐坊为其做广告, 仅广告费一项就可收入千万日元。而由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 走出了成功的运作模式, 不仅为民间文化开辟出一块新天地, 而且他们还以《云南映象》为平台, 打造云南映象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 开发以云南映象为系列的文化、经济、旅游产品。类似的成功事例表明, 文化产业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将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 也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其三, 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 还应当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 才能使民间文化在新时代里重新获得活力。那么, 民间文化的市场在哪里?又如何让市场这样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作用呢?河北沧州有一支农民舞狮队, 起先当然是业余的, 自娱自乐性质的, 但他们的演出最终引起了某文化经纪人的注意。这名眼光独到的经纪人看到了发展的潜力和蕴含着的商机, 并带领他们走出乡村, 走向了城市, 他们每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达到了200场以上。农民不用外出打工, 通过表演舞狮, 就可以挣钱养家, 这对于农民来说, 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因此, 积极性更高, 表演起来更精心, 对技巧的钻研也更加自觉和刻苦。反过来, 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说, 过去时代的民间文艺表演大多是出于祭祀的需要的话, 那么, 如今要调动农民的表演积极性, 吸引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从事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 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市场。农民通过这种演出活动, 可以得到好处, 得到实惠, 弥补家庭收入之不足, 甚至还有可能超过他从事其他劳动的收入, 他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起来, 就会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认真加以对待。

因此, 说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需要政府和专家们的重视, 但最终的着眼点在乡村, 在乡村里那些胼手胝足的草根阶层, 在那些农民兄弟身上。如果不能让广大的农民兄弟在这种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最终获益, 那么, 农民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 政府和专家的重视都将成为一纸空谈, 一切目标迟早也将会落空。溧水区在民间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演出活动和赛事推出相对成熟的民间文艺节目, 组织相对稳定的农民艺术表演团队, 并在各类文化旅游节庆上进行展示;一方面又为他们和企业联姻牵线搭桥, 让他们在企业开业、庆典、产品发布会等活动中登场亮相, 不仅宣传了企业形象, 也为自己增加了收入。同时, 又与旅游景点联系, 在旅游旺季到来时, 在各景点表演民俗节目, 展示当地文化内涵, 招徕游客。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不仅稳住了农民表演艺术团队, 使他们的艺术表演水平逐年有所上升, 同时也活跃了地方文化气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看到了民间文化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市场, 使他们有了信心, 提高了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8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地杰人灵,文化厚重。 历史上出过9个尚书、240多名进士。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A级景区江郎山,古镇廿八都,以及清漾毛泽东祖居地,保安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2]。婺剧于清朝中后期传入江山民间,传入后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变脸”、“耍牙”等招牌技法,江山婺剧也以此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一、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婺剧扎根于农村,发展于农村[4]。婺剧在江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喜爱者众多,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江山婺剧仍得以较好的传承,并深受当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视。

为切实做好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2007年,江山市成立了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婺剧促进会,以抓普及、抓挖掘、抓精品为手段, 切实承担起江山婺剧传承、振兴、繁荣的职责。并在多个小学、乡镇开展婺剧传承基地建设,组织婺剧团老演员现场授课,推动婺剧艺术在青少年及农村中的传承和普及。同时开通江山婺剧网,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爱好者展示宣传江山婺剧文化,传递交流婺剧信息,扩大江山婺剧影响。

2008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江山婺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和众多传统戏剧种类一样,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江山婺剧也面临着电视、电脑游戏、互联网娱乐等等或传统或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的挑战和挤压。 而且,受限于地区局限性,江山婺剧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老化、师资力量缺乏、支持资金短缺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山婺剧更好的发展壮大。

(一)从业人员老化

江山农村目前活跃着150多支农民吹打班,多为婺剧的业余爱好者自发组成。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民间爱好者中, 年龄最长的已79岁,50至60岁之间占多数,30岁以下的则廖廖无几。这充分反应出婺剧在普通群众中影响力的弱化趋势,年青一代中喜欢婺剧、愿意投身其中的日趋减少,婺剧有群众基础流失的危险。

同时,在更专业化的演出团体中也面临着人才断档、后继乏力的窘境。以成功参演过2010年戏曲春晚的江山婺剧团为例,现有在职事业编制25人中,40岁以上的22人, 40岁以下的仅3人,年龄均已到或超过了最佳表演期。这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陈出新和艺术精品的打造,也间接地限制了影响力的扩大。

(二)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在全市农村仍拥有许多婺剧戏迷、票友,凭着对婺剧的一份执着的热爱,他们经常唱、奏婺剧,婺剧已融入生活,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手段。然而多年来,这些婺剧爱好者大都是自发地开展活动,虽然有些单位设立了婺剧传承保护基地,但限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只能针对少数人开展专业培训,无法在更大范围开展专业指导,满足更多人群提高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能的需求,也因此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婺剧向更多人群的渗透和潜移默化。

(三)资金支持短缺

婺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举办培训班及学习交流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撑,然而目前婺剧传承保护尚未有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保障,依靠民间自发力量仅能勉强维持。这不但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广,更不利于婺剧新一代的培养。

三、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反思

(一)传承和创新并举

在江山农村一批婺剧传承人出于对婺剧的热爱,利用空余时间义务带学徒,手把手地传递技艺,毫无保留地指导学员,在婺剧的道路上默默奉献着。但这些前辈大都已年过花甲,很多人健康状况堪忧。婺剧是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呈现, 它的魅力来自于演员的活生生表演,对江山婺剧的保护首先是要对这些宝贵的婺剧传承人的保护。要深入挖掘建立现存的农村婺剧传承人名录,一方面要关照传承人的身体健康, 尽可能的延长其艺术生涯,培养婺剧接班人和爱好者;另一方面要整理收集传承人保存的婺剧曲谱、掌故,并利用影视设备在传承人现场演绎时同步摄录,以免遗失婺剧经典。

同时也要利用江山婺剧团等专业剧团的人才优势,在保留传统特点和技艺的同时,向京剧、越剧等发展良好的剧种学习,探索创新婺剧曲目,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特点和人们普遍审美需求的新曲目、新技艺,推陈出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

(二)校园和农村同步

江山婺剧是极具江山特色的传统文化代表,它的传承需要更多青少年的参与,才能厚实基础。可以通过“婺剧进课堂”等方式,将婺剧作为学校选修课或兴趣班,与音乐课深度结合,在中小学生心中撒下婺剧的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集中专业培训,培养婺剧在校园的师资力量。

另外,要加强婺剧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和市场培育,通过举办婺剧卡拉OK大奖赛、民间婺剧戏迷联欢等活动,推动婺剧的传承与普及。同时,定期邀请婺剧专业人员下基层、 进农村,与农民面对面的开展培训辅导,加强农村现有人才的学习交流和技艺提高,同时吸引农村年轻一代的兴趣,不断扩大和坚实群众基础。

(三)政府和民间呼应

婺剧的传承和发展不但要民间自发的投入,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作为江山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江山婺剧应该成为一项地方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在资金、 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工程。具体可在三个方面做努力:一是将江山婺剧传承保护经费纳入正常性财政预算;二是增加江山婺剧非遗专项投入,保障婺剧传承基地有效运转;三是由于江山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涉及到宣传、财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乡镇,婺促会应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协调督促各部门、乡镇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四、总结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谓全媒体的盛宴, 北京奥运会的媒介传播对于体育全球化和媒介全球化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给世界留下了最具价值的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本文拟以北京奥运会媒介传播为例, 探讨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保护策略。

一、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解析

国际奥委会高度重视奥运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 《奥林匹克宪章》第1章中明确规定:“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专属财产, 国际奥委会拥有与之有关的全部权利, 特别是可以不加限制地涉及该运动会的组织、开发、转播、录制、重放、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 不论以何种方式或以现存的或将来发展的何种手段或机制。”第5章中又规定:“奥运会组委会为了国际奥委会的利益, 必须在国内和国际上确保维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徽记和吉祥物的产权。”

早在2002年, 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4次特别全会上, 国际奥委会就把“奥运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国际奥委会采取措施促进奥运会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留下积极的遗产, 包括对奥运会的规模和费用进行合理控制, 并鼓励主办国的奥运会组委会、公共管理机构和隶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个人或组织据此采取行动。”文化遗产的价值, 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即它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也就是对历史价值的传承和保护, 并且这种保护要求绝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 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 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媒介的重要作用, 即媒介的最大功能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完整地见证历史。这一点刚好契合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 所以媒介本身就是一种遗产。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记载、记录了一切与奥运会有关的文字、图像、音频, 并且由于科技进步, 媒介的记录手段也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因此, 保护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1. 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第一, 媒介扩大了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奥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凝结了该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是多领域、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之一。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概念不仅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 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贡献。[1]同时, 奥运会文化遗产具有多维度的价值属性。媒介作为奥运会文化遗产的传播者, 作为国家舆论的公器, 能够全方位、多视角、广渠道地对奥运会文化遗产进行国际化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 承载着保护与传递文化遗产的功能。媒介对奥运会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加深了社会对奥运会文化遗产现状的认识, 促进了奥运会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

第二, 奥运会文化遗产的高质量传播提升了媒介知名度。追溯远古, 古希腊人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小镇长途奔跑到雅典宣告和平的信息时, 就意味着体育与信息传播的不解之缘。当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以后, 媒介就开始对这一伟大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 因为各媒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奥运会自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经济价值、美学享受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价值, 从而开始对体育进行重点宣传与报道。而且早在100年前, 普利策就把体育作为媒介吸引受众接触的三大法宝之一。

大众传媒对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青睐有加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各国再度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窗口, 而媒介则是推开窗户的第一人。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媒介对奥运会情有独钟的根源正在于奥运会文化符合大众奥运会需求的价值观念。奥运会文化拓宽了媒介的传播视野, 提高了媒介的知名度。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建设理念, 这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价值观。北京奥运会已经给世界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但在后奥运时代的今天, 如果缺乏媒介传播, 这些文化遗产就会被人淡忘, 而媒介作为北京奥运会文化的传播者, 承担着传播文化遗产的重任。由此可见, 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非凡。

2. 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构成及其内涵

从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 长达数年的奥运会筹办工作, 繁琐细致的奥运会组织工作, 到气势恢弘的奥运会开幕式、数量繁多的各类赛事, 直至奥运会落幕后的余音绕梁, 方方面面, 点点滴滴, 无论是赛场建筑、人文精神、体育成绩还是音乐宣传等, 无一不是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直由媒介主导着。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通过各大媒体对奥运会申办历程、火炬传递、开闭幕式、奥运会赛程等文化进行了宣传报道, 避免了文化碰撞与文化误读,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 增进了世界各国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树立了我国的国家形象, 这些媒介行为都非常有利于奥运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 不仅仅限于取得了伟大的体育成就, 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更重要的是给中华民族和人类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奥运会媒介文化传播的遗产。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先生曾评价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 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的形象,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呈献给世界各国的是最完美的记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在奥林匹克史上也续写了最华美的奥运篇章, 同时更为中国媒介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各种媒介除了对北京奥运会传统的赛事进行报道外, 还对吉祥物的设计与销售、场馆设计与建设、志愿者的培训、圣火传递、开闭幕式筹备工作、门票销售等进行多样化制作, 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多角度宣传报道, 树立了我国的奥运形象。

萨马兰奇先生曾这样说过:“奥运会成功与否是由媒体做出评判的。”的确, 奥运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会, 也是媒介传播的盛会。早在2004年6月, 北京奥组委就成立了媒体运行部, 建立了北京奥运会媒体运行组织体系, 仅仅登记在册的记者就已接近4万人。国际奥委会一共提供2.16万个注册记者名额, 其中1.2万个名额由中央电视台、欧广联、亚广联和美国NBC等持权转播商使用, 4000个名额由主转播商BOB使用, 其余5600个名额则归属平面媒体以及没有转播权的电视广播媒体。这无疑创下了奥运会全媒体传播历史之最, 相对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屈指可数的12家平面媒体而言, 已不可同日而语。

二、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价值说

保护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 实质上就是弘扬和传承北京奥运会媒体报道所涉及的政治见解、经济实力、文化内涵、社会价值、教育功能、纪念意义等。每届奥林匹克盛会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与传播, 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是通过诸多媒体的宣传报道才得以实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存在形式多样化、报道内容多元化、覆盖范围全球化等特点, 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可见一斑。

1.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概述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 是指以奥运会为传播视角, 采用不同的媒介先进技术, 对奥运会文化理念和精神产品进行连续报道, 体现不同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思想内涵的奥运会媒介产品, 这种产品表现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可持续性影响。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 作为奥运会历史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 推动着整个人类奥运会文化发展的进程, 记录了整个奥运会历史的文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我国各路媒体在申办历程、赛事运营、志愿服务、开闭幕式等众多领域积极传播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 树立了良好的民族形象。外国媒体在通过北京奥运会向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 也积极传播了我们的国家形象。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 俄罗斯各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加大了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力度。俄通社—塔斯社、俄新社等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媒介手段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俄新社在奥运会报道中实现了多媒体信息传输共享, 在莫斯科红场附近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奥运日志”图片展。《独立报》《共青团真理报》和《生意人报》等俄罗斯主流报纸也以主要版面报道了俄罗斯奥运会代表团到达北京和入住奥运村等活动, 并在报道中积极评价了北京奥运村的住宿条件、餐饮服务和文化服务。俄罗斯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派出摄制组前往北京, 积极报道有关北京奥运会筹备情况, 并给予积极评价和正面报道。法国广播电台前主席罗兰·福雷表示, 数字革命使得北京奥运会的转播数量和质量都超越了以往的奥运会, 全球累计有47亿人次收看转播, 创历史新高。美国NBC电视台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都刷新了纪录, 17天里有2.14亿人次收看了比赛。北京奥运会的收视率比起雅典奥运会的收视率增长了20%。同时, 网络视频和手机等媒体也在转播奥运会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可见, 各路媒体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报道堪称历史之最和世界之最, 并给我国各族人民带来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2. 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传播的文化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以“和谐”为题, 跨越五大洲, 是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在国内, 每条传递线路的制定, 每个传递城市的选择, 每次直播火炬传递时所铺陈的大量背景资料, 都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民族特点、精神理念, 也描绘了中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 让人在视觉、听觉上完成了一次贯穿古今, 遍及大江南北的中华之旅。在国外, 我们也精心挑选了火炬传递的国度和城市, 媒介转播中的点点滴滴, 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热情好客, 也向国人介绍了今日世界。

代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盛会上功不可没。焰火打响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礼炮, 北京上空相继出现了29个由巨型焰火组成的脚印, 其寓意有二:一是意指第29届奥运会如同一个巨人迈开坚定有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在古老火药与当代高科技手段激情燃烧的瞬间, 我们感觉到了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元素流淌, 这是焰火表演史上的一大创举, 是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二是这29个焰火脚印象征着29届奥运会的历史足迹, 这种通俗易懂的象征手法使观众真实地感受到了历史, 并创造了全新的历史视觉。

鸟巢正中央的场地上, 897块活字印刷字盘所变换出的不同字体的“和”字, 既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 也深深地表达了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人文理念———“和为贵”。巨幅的水墨写意山水画, 太极八卦的“天人合一”, 众鼓齐鸣时高声吟诵“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激情, 漫漫丝绸西行路和郑和七下西洋的无畏, 四大发明的轮番登场, 《我和你》的悠扬韵律, 无不深蕴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上下五千年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髓在世人所关注的奥运会开幕式上酣畅淋漓地展示给全世界。

开幕式历来是电视转播的高潮, 8月15日, 尼尔森公司估算全球约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观众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这个数据已接近世界人口的1/3。在日本,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平均收视率为37.7%, 瞬间最高收视率约为48%, 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收视率最高的一届。据法国多媒体研究公司的统计, 西欧各国的收视率都达到了20%左右。在澳大利亚, 据转播开幕式的电视七台统计, 8日当晚全国收看开幕式的有432.6万人。英国广播公司体育部全程4个多小时直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美收视率达到18.6%, 创非美国举办奥运会开幕式收视率最高的纪录。8月8日开幕式当天, 奥运会官方网站访问量达到了2400万, 共有400万独立用户通过官方网站了解开幕式盛况。

奥运会媒介传播的文化价值在于它全面地记录了主办国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所展示出的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并借助于媒介的传播功能将之传播到所有的受众面前, 实现一次文化的传递。

三、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分类

媒介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注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媒介是最形象、最真实的一种文化和一种历史记载手段, 是最直观的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再现方式, 尤其是科技的进步、媒介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拓展, 让媒介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从最传统的文字记录到形象的图片展示, 从声光一体的视频到传播最为迅捷的数字媒体, 这都是不同的媒介载体形式。融合北京奥运会媒介传播的涉及面, 我们认为, 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大类。

1. 赛事信息传播类

赛事组织。37个竞赛场馆和56个训练场馆全部按时或提前竣工, 奥运村和媒体设施被普遍誉为历届奥运会中最出色的;近乎完美的调度和交通运输系统;共有50万名志愿者在赛场和主办城市进行服务。

赛事数据。北京奥运会的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为204个, 创历届奥运会的纪录;女运动员占参赛运动员总数的43%, 首创女运动员参赛纪录;获奖牌的代表队87个, 为历届最高纪录;巴林、阿富汗、毛里求斯、塔吉克斯坦和多哥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巴林、蒙古和巴拿马3个国家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印度首次获得个人项目奥运会金牌。

2. 媒介运行类

传统媒体依旧主流。中国94%的家庭观看了或至少观看过奥运会的部分节目;北京奥运会官方转播商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公司制作了超过5000小时的实况节目。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后, 平面媒体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大, 几乎所有的纸媒都创办了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报道的各项筹备工作的专刊、专版。例如, 从2005年开始, 《人民日报》就开设了《全景奥运》专版, 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和报道。《人民日报》2008年7月1日正式推出《奥运特刊》, 7月21日开始, 《奥运特刊》由每日2个专版扩大为4个专版, 8月9日又升级为12个专版;在奥运会期间, 《人民日报》的“奥运启示录”和“奥运提升中国”的深度报道得到海内外受众的一致好评。

新媒体运行抢位晋级。北京奥运会是首次进行全球数字媒体报道的奥运会, 首次提供网上图文直播和手机信息;近600万网民访问过国际奥委会官网, 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2倍;所有奥运会相关网站 (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 的访客量也创了新纪录;国际奥委会设在You Tube上的数字频道, 将奥运会的信息传到非洲、亚洲和中东78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印度、朝鲜、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

媒体参与。北京奥运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8万名记者参与报道, 是世界任何事件或活动中报道人数最多的一次。这次参加奥运会报道的媒体数量、使用高技术水平的机器也是历届所无法达到的。许多媒体不仅建立了专门的媒体运行机构, 而且还配备了相当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参与媒体运行, 使得奥运赛事等相关报道能以高效完成。

3. 奥运会视频类

奥运会视频是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媒介文化遗产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对奥运会28个大项和残奥会20个大项全部采用高清标准制作国际信号, 并采用5.1环绕立体声音频信号, 第一次让数十亿电视观众享受到了高清视觉盛宴。北京奥运会是迄今为止奥运历史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次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高清声像档案。

2008年11月12日下午, 北京奥组委已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时视频素材带等珍贵资料正式移交给了北京市档案局, 在市档案馆奥运档案库永久保存。据悉, 此次移交的赛时视频素材带共4165盘、近5000个小时, 全部为高清信号, 内容涵盖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精彩的开幕式、闭幕式和全部比赛项目。北京奥组委在交接时骄傲地说:“这些珍贵的资料让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就有幸成为第一个拥有全部赛事录像资料的国家。”[2]这4165盘高清磁带承载着的写满光荣与梦想的北京奥运会, 自此走进北京悠久厚重的历史。

而在地方档案馆, 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视频资料也得到了系统的存档。昌吉———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城市之一, “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已成为这里各族儿女的共同心声。昌吉州档案馆十分重视这一重大活动, 积极主动派档案业务人员到州火炬办参与火炬传递各项工作, 并对活动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时将反映昌吉火炬传递路线编制说明、火炬传递总体运行方案、火炬传递安全保卫方案、新闻宣传方案、火炬传递工作总结、表彰决定等重要的文件、光盘、实物等共计453件档案资料全部收藏进馆。这部分档案资料详细地记载着圣火在昌吉传递的全貌, 不仅为自治州档案馆丰富了馆藏内容, 而且为自治州的发展历史增添了新色彩。[3]

四、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北京奥运会诸多的文化遗产是通过什么渠道让世界人民认可的呢?媒介在传播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媒介文化遗产该如何传承与保护, 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式体系, 使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经久不衰。另外,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制定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纲领, 并以此轨道运行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工作。由此, 我们认为, 应该对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实施如下策略:

1.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 联合多部门分类保护

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内外文化遗产精神, 以政府部门为核心, 以合理保护为根本原则, 坚持多部门共同研讨, 坚持保护重于开发利用,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与保护小组, 按照媒介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级分类保护和逐级管理。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靠单一部门管理是不可能的, 而且对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也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因此, 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应加强政府部门引导, 多部门联合成立保护小组, 按照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价值性分级管理, 实现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

2. 加强立法保护, 建立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节

完善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是实现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根本保证。2008年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缺乏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这是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弊端。我们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 为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确保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另外, 在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 可以建立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法定节日, 沿革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3. 投放专项资金, 完善资金保障制度

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合理保护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应纳入我国的发展规划总体战略中。目前, 经费支撑是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没有经费支撑, 任何奥运会媒介文化保护活动都无法展开, 这也是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困境。只有在财政上划拨专项经费来支持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才能顺利开展。

4. 将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

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功能是传承奥运会文化的一项根本举措,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也应该依靠教育的职能。让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真正实现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教育。这种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最佳手段。例如, 在基础教育中可以设置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课程、校园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文化节、校园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全国巡讲等, 使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保护保持可持续发展步伐, 让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实行活态传承。

5. 因地制宜, 发挥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资源的最大价值

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管理不应该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纯的档案资料进行保护, 而是应该发挥它的文化遗产作用, 合理并充分地让这些奥运会媒介变得活跃起来。例如奥运会场馆的声像资料。奥运会场馆的声像资料指在奥运会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形成的, 以各种形式的媒介为载体, 所记录下的场馆项目立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 以及在场馆内进行的项目测试和正式比赛等内容。此类承载着奥运会建设历史和比赛历史的奥运会媒介遗产是一笔重要的媒介财富, 它的生命力实际上与奥运会场馆紧密相连。鸟巢和水立方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 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运用了新技术新材质。世界瞩目的开幕盛典在此拉开帷幕, 田径、游泳、跳水这些金牌大项的激烈赛事在这里上演。在后奥运时代, 我们对这些标志性的奥运会场馆需要加以维护, 同时也应该把奥运会场馆的相关媒介遗产的保护与之相结合。

6. 加大宣传力度, 选拔专业人才

在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人, 一切都是由人来操作的, 所以培养专人、进行专门培训, 才能保证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专业监管。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保管者不仅应该包括单纯的档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还应该包括专门的奥运会媒介文化的研究人员和宣传普及人员。另外, 我们还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奥运会媒介文化新闻产品昨日重现, 使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深入人心, 使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深入社区、深入学校等公共场所, 强化人们对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观念。奥运会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的管理、开发等人员也应该加大培训力度,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使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五、结语

北京奥运会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建立自身地位的信心, 奥运会的经历给成千上万年轻志愿者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联合国秘书长、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特别顾问威尔弗雷德·勒姆克在奥运会后的报告里说:“通过奥运会, 我们知道中国所展示的友谊、领导力与和谐精神会继续成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桥梁。”

毫无疑问,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中, 媒介文化遗产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奥运文明历程中占据着非常显赫的地位和主体优势。媒介进行的大量报道与调查让人们穿透了表象, 穿越了时空, 直接接触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 这海量的信息、众多的媒介都是奥运会媒介文化的无形遗产。因此, 加强对北京奥运会媒介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开发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成, 等.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

[2]千龙网:http://report.qianlong.com/33378/2008/11/12/1520@4743977.htm.

浅谈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1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应阻止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殆尽的步伐。但我国幅员辽阔,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不均, 在管理保护方面仍存在许多差异和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商业化的浪潮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外遭抢夺的现象不断涌现, 文化权益受到侵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确立、建档、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的措施不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分类、鉴定整理困难;法律规范涉及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全面, 存在纰漏。另外, 人们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 对遗产文化漫天要价, 从中获取高利, 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有的为了迎合时尚, 严重扭曲遗产意蕴, 失去了文化原本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

还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传统技艺人存在而存在、人亡而艺绝, 呈现出无人继承的现状, 或者说一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风俗和礼仪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 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正慢慢的推出历史舞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 传统的静态保护模式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摸清“家底”, 做好查漏补缺、建立成档案, 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把科学收藏与专业保管两个主要方面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重点来抓, 同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文字和图谱把普查资料完整的记录下来, 最后印成文本以便保存。还可以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 然后再将一部分文化事项用录音录像、多媒体制作成影音视频, 进行立体的保护。这样既便于查阅又得到了更好的保管。

(二) 多形式的动态保护模式

原产的人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各种集会,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比如在“文化遗产日”举办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手工技艺, 艺术花会、杂技、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一系列大型的民间展演活动。既愉悦观众, 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宣教作用。

(三) 利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保护模式

树立全局意识, 增强兄弟部门广泛合作, 做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多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 努力争取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帮助支持, 再逐步将优秀的、具有民间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相关教材中,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联手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单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知识进行宣传展示, 培养保护意识, 达成全社会全民族共识, 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营造出更加浓厚的氛围。例如, 在全国范围内对重大历史遗址、遗迹、遗物进行抢救保护、开发利用。还可以组织全国多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古典籍、古文献、古文物进行整理出版、研究利用,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课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根本举措, 这种举措在国外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举措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 加强传承人的良好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来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以及现有老艺人的逐步老化, 而如今的青年人又不愿拜师学习技艺, 致使许多遗产品种濒临消亡甚至已经消失。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制度, 确保一些具有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更好的保护。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面比较广, 且数量比较大, 仅仅靠少数人来传承与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文化自醒, 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来做好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着完整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员, 和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培养后继人才者这两个层面的含义。而要把培养继承人落到实处, 也应有新的思路与办法。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具有高超技艺的大师和老艺人积极申报传承人并授予称号, 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 帮助解决困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已纳入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程中, 而在某些项目上也许更具有成效性和持久性。也正因为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近些年来, 国家和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 并把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到了实处。只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的更好的保护, 才能建构起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因此采用加强继承人培养的方式来传承, 为保护工程的创新思维之一。

(五)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模式

现阶段我们的文化保护主要把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视为任务的重中之重, 无形遗产相对于有形遗产而言的, 具有着可传承的物质遗产的概念。其主要它包括各个类型的民间传统知识、民间民族音乐、风俗习惯、各种语言、口头文学、、舞蹈、礼仪、手工艺、及多种文化艺术。而民间的文化不仅仅包含口头的和非物质的这两种形态, 更重要的是把物质与非物质、有形和无形、口头与行为结合成整体。做到保护传承并进, 我国民间文化底蕴丰厚, 有着许多的生态习俗, 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是相依附的。它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 有着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性的特点,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针对的具体文化事象加以保护,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1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华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屹立不倒,不仅是因为其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同时还因为其在历史更迭的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在这个历史文化当中,非物质文化则是最具代表性、时代性以及传承性的文化之一。非物质文化通过世代传承而产生的礼仪、风尚以及習惯等在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着缓慢的发展,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根基,不但汇聚着华夏民族祖先的为大智慧,并且还不断继续发扬华夏民族的伟大精神[1]。现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大潮在国内引起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在这样关键的时期,我国各个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正在不断被侵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也极为困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璠曾经提出过:“文化遗产属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根本,如果失去文化,这个国家与民族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自然就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提升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所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基本职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保护

通过法律途径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本的措施。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与指导关系。全国各地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充实与增加,同时必须要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工与职责。首先,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其次,必须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这巨大的差异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必须要构建一个传承人命名与保障体系,在专项资金当中划拨出一部分进行专项管理。最后,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奖惩体系。通过立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与流失的情况。必须要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规,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够在法律的轨道上稳步开展。

(二)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1、增加投资,组织活动

要想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度,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正确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还欠缺一个有效的载体。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宣传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2、协同合作,共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属于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各级政府、地方文化机构、宣传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专家进行协同合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认识。此外,还应当及时、主动发现并利用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传承规律,通过不断的积累、积极的探索,寻找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2]。

(三)科学利用,开发旅游产业

旅游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当中能够得出,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比如我国景德镇瓷器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地方手工艺品都是旅游购物当中十分热门的工艺品。从某种特定的层面来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因为旅游产业的带动,使得其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延续,生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科学的利用,旅游业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为良好的生存条件与空间。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在不断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当今社会,保护并传承形式丰富的文化基因,不断健全我国的文化基因库,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凌燕,柳建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法律思考——以福建省为主要分析对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201-202

[2]吴平.传承场域重构语境下非遗多元保护主体与合作共治——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04):419-420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12

一、当代“花儿”的生存现状

20世纪以来, 作为民族集体记忆、民族精神文化而传承至今的花儿, 在伴随新时代浪潮迈入新世纪的百年中, 面对中国社会体制、形态的深刻变革, 经济结构的转型, 生存方式的变迁, 强势文化的冲击, 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则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 外界强势文化经由现代交通、传播媒介开始源源不断输入乡村, 将一个精彩纷呈、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呈现在村民眼前, 面对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现代文明, 深处西北偏远村社的年轻人普遍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闯出去才有未来”, 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外来音乐文化吸引着他们的眼球, 加之“花儿”地区人民婚恋观念和传统风俗的日渐改变, 对于“土得掉渣”、陈旧呆板, 翻来覆去就几个调调的“花儿”已无多大兴趣。

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也不再如往昔般四处飘荡着此起彼伏的“花儿”声, 曾几何时人们由不漫“花儿”变为了不会、不懂“花儿”, 逛山场的人们多是来凑凑热闹, 赶赶集市, 烧香许愿, “花儿”迷们拿着录音机、相机、MP3等设备, 遇见某个“花儿”唱家则一哄而上, 而唱家则普遍“谦虚”, 深怕唱得没磁带、光盘里的好, 听者由于有了对比, 兴趣普遍不浓。当地政府搭台举办的“花儿”歌会、歌赛也多半是应应景, 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唱完给钱收工, “花儿”文化与新时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契合点越来越少, 漫“花儿”不再是村民社会生活、文化交往、精神娱乐、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民间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使得“花儿”仅仅是众多娱乐活动中可有可无的一种, 缺乏现实意义而显得无足轻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花儿”保护与传承的反思

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建议各成员国加强立法, 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涵盖范围。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形成, “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同年12月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决定自2006年起, 每年6月底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这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我国政府和地方系统工作日程。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各级党委、政府文化部门, 在积极协调、配合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 响应“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过程中, 相继制订了“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努力搭建“花儿”平台, 打造“花儿”品牌, 稳步贯彻“花儿”保护工作。通过对“花儿”传承人的扶持, 鼓励其带徒授课, 加大对“花儿”歌手的培训力度, 举办各种形式“花儿”会, 开展各类比赛、演出、讲座和宣传活动, 不断拓展“花儿”研究领域, 采集、归纳、整理各类“花儿”“原生态”资料, 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通过政府、大众、学校、传媒的通力合作, 积极推进“花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自2004年起, 临夏州、康乐县、和政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文化委员会挂牌成立, 一批“花儿”学著作集成出版, 各类“花儿”研讨会、采风活动接踵而来;2006年6月, “花儿”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花儿”作为我国申报的22项文化遗产之一,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重点保护与关注的对象, “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在“非遗”申报成功这一大背景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传承保护”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各行各界又纷纷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中来, 这再次为西北“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文化契机, 我们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主导、媒体炒作和各类误导下, 通过学习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条例精神, 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做出理性思考与质性反思, 避免实践操作的误区, 这也是当前“花儿”学术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对于“花儿”保护与传承观念的反思

当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于“花儿”的保护往往集中于延缓其消亡, 加大记录和研究保护力度, 开展大量演出、讲座、宣传等活动, 借助高校研究机构的力量, 以期对传统乡土“花儿”进行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 部分地区政府部门为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需要, 通过走“花儿”的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道路, 来实现其自身的转化、更新和现代化。这使得“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出现两种较普遍的观念和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对“花儿遗产”重在“保护”, 既对“花儿”文本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既然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已遭到毁灭性破坏, 那么当前保护重点则应致力于对文化的保存与研究上来, 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导力量, 学校研究机构的协助, 媒体的适度宣传以及在群众中的推广, 在保持传统本色的基础上延缓其死亡的速度。而对于现代社会现实需要而言, 古老守旧、淳朴简单, 充斥着乡土气息的“花儿”早已过时, 我们应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成“花儿”文化自身的转型和更新, 使之更适应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而传统的生命力也在对自我的不断扬弃、选择、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得以实现。

以上两种观念与认识的碰撞引来学术界不少争议, 问题争论的关键并不在于保护的观念和方法是否正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提出了“保护”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 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 (“花儿”的传承, 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和振兴。事实上二者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并无实质性分歧, 只是研究的出发点、侧重点不同。而传统乡土社会的土崩瓦解, 现代信息社会对传统本能的排斥, 大众文化取代了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则在现代社会的夹缝中奄奄一息, 尽管“全球化”、“多元化”思潮隔年翻新, 但偌大的地球越来越缺乏传统生活和文化交往的容身之地, 这迫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保护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设立相关公约、条例、名录制度, 来保护那些濒临失传和消亡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在保护和研究中, 无论我们持怎样的观点, 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都应当客观且清醒的认识到, 当传统社会离我们远去时, 我们所做的一切充其量是在延缓其陨落, 实现对已有传统的保存与记录。而对于“花儿”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振兴, 则需要以新的文化来更新旧的传统, 或重新点燃旧有传统文化中的“活性因子”, 开启一个新的文化起点。现代“花儿”的发展正在寻找着这一新的起点, 尽管现实情况是民间艺术活动被大量地用以为创作材料而遭到掠夺性开采的同时, 它们本身却仍然被视为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 被视为必须以精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拥有艺术价值的对象。

1、对于“花儿”保存与保护工作的反思

当代传统“花儿”的保存与保护可谓是有史以来搜集范围最广、调查规模最大、参与最多、研究最深、耗资最多的一次, 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于文本、录像、影音资料的保存, 传承人的普查与保护。研究者和田野工作者深入地方, 只负责将这一传统文化进行搜集存档, “花儿”文化被视为一种“素材”、“资料”、“音乐知识”被整理加工, 或放入数据库、资料室中供做历史性、片段性、知识性的学习和参考, 保存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似乎也在于此。然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 杨民康指出音乐文化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这些变异都是“合理的”, 并且都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 保护应该加入“文化变迁的印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 被不断的创造, 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 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的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变迁性”等点, 使得我们在保护和保存传统“花儿”文化时, 不能只是“固态”、点状的存储和提用, 而应考虑到文化自身的属性, 将传统“花儿”衰败的全过程、新兴“花儿”的出现和崛起充分考虑在内, 加以保存和纪录。此外, 在对“花儿”的保存工作中, 应杜绝单面线状式的保护, 考察和田野工作需立体化, 在对音乐本体进行搜集的同时, 需兼顾对“花儿”文化生活空间、生态环境、区域历史、风土人情、民族信仰等相关内容的考察与保存。

2、对于“花儿”文化空间保护的反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中“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指“定期进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 兼具实践性和空间性。……它首先是活跃文化生活的载体, 同时又具有周期性和短期性的特点。”通过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仍在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表现形式, 但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化空间”, 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 依赖特定族群的培育世代相传, 与“音乐”本体共同构成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我们无法挣脱地域文化而空谈地方音乐, 同样“非物质”的音乐必须具备物质空间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因此, 当前对山歌“花儿”的保护, 首当其中是对其“文化空间”的认识、理解和保护, 其保护的路径不是将“花儿”从其“文化空间”中抽离出来, 盲目投入现代社会新的文化空间中, 更不是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式的“圈地”, 而是如何根据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适应机制, 以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中的稳定因子为根基, 借助现代媒介、市场、文化的催化作用, 实现“花儿”文化的自然更新和转型。

3、对于“花儿”保护与传承话语权的反思

当前, 政府部门在“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具有主导权力, 进而对遗产保护也拥有优先管理与经营权。具体而言, 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市场成为国家推销经营遗产的场域, 由此遗产进入消费领域, 并逐渐发展成“遗产工业”。然而, 从实际来看与遗产相伴而生的地方文化持有者却只是国家资源配置和行政政策的被动接受者, 是迎合市场的“遗产商品”贩卖者。“花儿”流行地的群众普遍对“非遗”不了解, 对于“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则抱着“事不关己”的心理, 遇到政府普查宣传, 研究机构采风调研, 多是采取被动接受的姿态;当地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抱着“应付上级”、“按章办事”的态度, “消极”应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工和检查;部分当地政府和群众, 凭借“非遗”所带来的一系列文化资源, 大搞“花儿”产业化、商业化经营, 各类变质变味的“花儿”演出、活动层出不穷。面对政府在遗产保护中的话语霸权以及地方文化主体群众话语权缺失所造成的被动迎合, 传统“花儿”的生命价值被湮没在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诚然,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主导优势, 但话语权的严重倾斜所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花儿”保护需要“保护者”与“传承者”之间构架起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真正体察和了解“传承者”所思所想所需, 以及“花儿”对其生命、生活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传承者”也需要密切关注与“花儿”相关的各类政策、条例和信息, 达到二者间的共识与互补, 实现信息交换的畅通无阻, 这才能真正解决保护中话语权倾斜的问题。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伟大且复杂的文化工程, 它包括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考察、确认评定、立档保存, 对其文化价值的考证研究, 对传承人的扶植与保护, 对遗产的宣传、弘扬和振兴等内容。遗产的确立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实现各民族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最终维护世界秩序的稳定与和平。因此,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中我们需坚持“本真性”、“完整性”、“活态性”、“可持续性”、“可解读性”原则, 提高自身“文化自觉”, 更新保护观念。本文对“花儿”生存现状的简要分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 对当代“花儿”保护与传承所面临困境的反思, 正是基于以上的基本原则。

摘要:本文以流传于我国西北多民族地区的山歌“花儿”为研究对象,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话语下, 对当前“花儿”的保护传承观念、保存与保护工作、文化空间保护、保护与传承话语权进行了反思, 以期为“花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抛砖引玉。

关键词:花儿,生存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反思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446, 445.

[2]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A].草根的力量[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156.

[3]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J].音乐研究, 2006, (3) :15.

[4]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236.

上一篇:VOD点播学习系统下一篇:煤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