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共12篇)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1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民俗文化渗透, 高度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民俗文化的智育效果, 并充分利用地方民俗资源, 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教育,民俗精神,民俗知识,民俗资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 是一个民族的标识,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 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 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因此, 语文教师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渗透, 高度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 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
一、思想上重视民俗精神的德育作用
1. 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 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不变主题。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 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著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 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著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如“独立不迁, 横而不流”的爱国主义操守;“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执著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信念。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 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 人生道路相对平稳, 经历的事情太少, 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 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 应有目的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力教育。如教学《史记》时, 让学生收集有关司马迁的生平资料, 通过阅读《报任少卿书》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他在遭受宫刑之后, 没有一蹶不振, 而是选择奋起, 以超人的毅力完成《史记》。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 还是顽强意志的精神财富。
二、在课堂上发挥民俗知识的智育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 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注意把民俗教学作为分析课文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学习《孔雀东南飞》为例,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丰富, 情节较为繁琐, 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 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刘兰芝和小姑告别时说:“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指七夕, 也可称乞巧节、女儿节。教师可以顺便讲解七夕节的风俗,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七夕节大概起源于西汉, 每逢七月初七, 人们会举行节日活动。按汉朝习俗, 这一天要晾晒衣服和书。乞巧节的习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而来。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课文中。另外,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 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刘兰芝被遣回娘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求婚?教师就可以介绍汉朝的婚俗:汉朝时对妇女的贞节不是特别看重, 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 男子对女子是否曾经结过婚不是特别在意。如我们熟悉的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 才女蔡文君也曾改嫁多次。汉末有些不仁的叔伯、兄长为了钱财或者占有寡妇的儿子, 就逼寡妇再嫁, 这些寡妇为了抗争甚至被逼死。刘兰芝以死抗争兄长的逼嫁, 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可见, 教师拥有丰富的民俗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民俗资源的教育作用
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 教师应把对学生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 因为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 这种形式比简单讲授教材知识更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因此,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 收集和整体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各种神话传说、有趣的俗语、俚语等。如河南地区各种有特色烙印的民俗文化:刚健勇猛的少林功夫、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司马懿得胜鼓、三门峡地区的百佛顶灯、淮扬的太昊陵庙会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 并采用讲座、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报告汇演、征文等形式对所调查的民俗文化做总结, 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使学生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如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 目的是表达生者对祖先或者死者的深切怀念, 找回民族之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还可以搞一些采风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特色节庆活动, 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效果显著。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所以, 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冯汝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2008.[2]袁媛.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学习语文古典诗词蕴涵的民俗文化[J].语文学刊, 2012, 11.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方节日,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一些地方节日和当地的环境、资源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方言”和地方节日,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感受我国文化的区域性;知道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富裕。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区域存在着“方言”和地方节日,理解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我国地域性节日的图片和资料。
2.侯宝林的相声“戏曲与方言”。3..搜集有关“方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说两句话,但这两句话与众不同,你一定要认真听哟,看自己是否明白它的意思。教师用方言讲话,学生认真倾听。
教师用方言表演“老师(si),我腿(tei)疼。”“你的鞋(xiai)子呢?”“我投(tei)出去了。”
教师导入新课:前几课,我们了解了祖国各地不同的衣食住行,今天我们来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节日文化。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二、新授课
(一)谈方言
1.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了有关方言的资料,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方言?(大屏幕出示方言的定义,并指名读)
2.谁能说一说本地有哪些特色方言?(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3.师讲述一些外地方言引起的笑话。
4.然后出示书本上的案例:我们班有同学嘲笑新转来的郭化,嫌他说话有口音,太难听。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做?
师生互动、讨论、小结。
明确:中国各地方言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不能歧视地方方言,对同学的乡音不能嘲笑,要真诚交流、帮助,同时要知道国家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我们要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二)欣赏相声《戏曲与方言》
1.通过刚才一系列围绕方言的活动,大家对方言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2.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讨论“方言”的利与弊。(利:体现家乡人的亲情,海外游子倍感乡音的亲切。弊: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4.教师小结:乡音,体现了家乡人的亲情,但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5.那么推广普通话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3-
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地域性节日
1.学完了普通话,我们现在就可以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看有什么特色节日?课前,老师留了作业,让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我国不同区域特色性的节日,不知同学们搜集的怎样,现在把小组资料汇总分类一下。
2.小组讨论,汇总资料。
3.(大屏幕出示地方性特色节日的情景图片:龙舟节、风筝节、冰灯节等)提问:知道这是哪里吗?
4.根据大屏幕图片与查找的资料对号入座,并介绍该节日。(师随机给予表扬、肯定和补充。)
5.把这些节日放在一个统一的地方,那肯定玩儿得很痛快呀!这样做,行不行呢?
这些节日能不能成为全国性的统一节日呢?(不能,地域性节日和当地环境、资源有密切关系。)
6.学生讨论回答。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呀?(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不同地域的方言:
利:体现家乡人的亲情,海外游子倍感乡音的亲切。
弊:不同区域人们之间交流困难。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
民俗文化视角与古代文学教学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视角 古代文学 教学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其沉疴已久的教学弊端和不容乐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古代文学教学的落后状态,将改革创新意识与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已逐渐成为学界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正是在此背景下,笔者拟从民俗文化视角出发,探讨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以求教于同仁。
一、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总是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文学又是人学,对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正是文学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学和民俗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和心灵感应:民俗不仅是文学起源的中介,也是文学样式的源头。作家不仅常常取材于民俗活动中的民间文学并在此基础上加工提升,而且文学作品更是多层次多角度渗透和展现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文学与民俗的这种相互依存、交融的关系正是我们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古代文学教学并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
对于古代文学来说,其与民俗的关系更为密切。首先,古代文学的诸多文体样式如诗、词、小说、戏曲几乎都来自民间文艺的“母体”,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孕育诞生。鲁迅的观点最为人所熟知:“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己有”。无独有偶,胡适也持同样的看法:“我们的韵文史上,一切新的花样都是从民间来的。三百篇中的国风、二南和小雅中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来的歌唱。楚辞的九歌也是从民间来的,汉、魏、六朝的乐府歌词都是从民间来的。词与曲子也都是从民间来的,这些都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学范本。”[2]此外,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样式不仅从民俗民间文艺中衍生和发展起来,其本身就是对民间生活、民间观念及民间理想的集中展示。其次,古代作家文学更是受到民俗民间文艺的滋养和养育。众多文人作品直接取材于民俗活动、民俗事象及民间文学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升华的例子俯拾皆是。如汉代司马迁编纂《史记》时对民俗材料的汲取,唐代刘禹锡对巴蜀竹枝词的化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编著也是建立在大量搜集民间传说、民间奇闻异事及趣谈故事的基础上。再次,民俗学知识对准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关系极大。正确的训诂离不开民俗学的帮助。古民俗知识常常帮助现代读者及学习者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生活细节、人物心理、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为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接受中的障碍和隔阂。最后,在当代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传布和应用,其本身也为古代文学教学中相关民俗内容的讲授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早在20世纪前期,顾颉刚、孙作云对《诗经》的研究,闻一多对《楚辞》的研究,即以民俗学观点来解读,其相关理论成果和观点已经有意无意地被运用到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中,而新时期所涌现出的一大批研究成果更需要一线教师有意识地自觉注入古代文学教学中,如郭必恒《<史记>民俗学探索与发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赵睿才《唐诗与民俗关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翁敏华《古剧民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及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关照》(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民俗文化视野关注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文赋、诗词、小说、戏剧等)还是对古代文学的现象、本质、审美、规律等加以阐释和研究,研究成果都能为课堂教学的引用和运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由于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由于民俗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以此为视角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以民俗文化视角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途径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民俗视角切入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恰当渗透和运用民俗文化因素,在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文化素养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改善也随之取得成效。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民俗视角的切入与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
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
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3]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
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4]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发布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发布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
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
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结语
总之,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的交叉研究不应仅仅作为学术领域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生长点而存在,更应该成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对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和应用也在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科技学院2014年教改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SJYYB32]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3]李晖:《唐代捣衣风俗考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48-49页。
[4]郑传寅:《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民俗学解读》,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3-10页。
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4
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它能向世界其他民族展示本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极具传承的民族文化。中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国家中的一员,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滋养了极具内涵和魅力的民族文化,而且是世界上拥有民族最多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有着自身特质的社会生,创造和几点了不同内容和不同风格的生活文化,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后,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炼,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十分耐品的民族文化。这种中国民俗可以说是各民族几千年社会生活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一种生活模式。譬如中央电视台组办的《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在这个节目里。我们会看到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的差异,再在中央电视台组办的《远方的家》的节目,在这个节目里,我们会看到民俗文化中吃穿住行很多方面的文化差异,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说起那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如同节目录制和播放的那样各具风采,因为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学习汉语也会包容这些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成分,所以它也就合理成为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基础。在进一步说,民俗文化是在各个地方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不同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固有的社会实践的文化,它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活动,尤其是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形成,影响人际交流活动,涉及到在人际交流中能不能够相互了解和理解,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具有对民俗文化鉴别和筛选的能力,要导入民俗文化中的最具有内涵和魅力的精髓部分,这样能帮助外国学生理解中国人日常的行为方式的习惯和心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从而减少在与中国人交流中所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而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汉语,理解到位了,那么使用也就会得心应手了,也就不会在交流的时候犯啼笑皆非的歧义错误了。可以这么说,无论任何与语言的学习者,要想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要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去了解。对外文化的传播不仅仅只是把本民族的文化教授给特定的人群,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让本民族的人去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保护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魅力是从深层次的地方散发出来的,是具有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有着必然的自身特色,中国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圣诞节,也知道圣诞节不仅是西方基督教的节日,而与圣诞节相关的内容也发展到了世界各地;万圣节的南瓜不仅在西方的国家可以看到,现在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年轻人也喜欢佩戴有万圣节特点的南瓜饰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前最重要的是让这种节日民俗所产生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去吸引和感染全世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并且要怎样才能用不同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知道中国的节日习俗。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现如今,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都很快,中国的国力正在迅速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也吸引了很多国家尤其是有志于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学者所重视,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学生源源不断的来中国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面临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他们的肤色身材与我们不同,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及宗教都与我们大相径庭,当然,他们的汉语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这些外国学生会依据自己的习惯和风俗想当然地学习汉语,在不恰当的环境中应用一些俗语和习语中,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他们的汉语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也会产生所谓的文化负迁移。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位刚到中国的外国学生,它会在社交过程中用汉语与人交流,可是面对我们一些热情的寒暄和问候的方式,在外国学生眼里,这就变得有些匪夷所思和理解甚难。当他们听到“你吃饭了吗?”、“你刚刚吃饭呀?”、“你是不是要出门?”、“你准备上哪啊?”等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寒暄语就会感到特别的莫名其妙:知道我要出去为什么还要问呢?我吃饭的时间是我的个人隐私,有必要向你汇报吗?你打算单独请客吗?对这些问候语的错误理解让他们的回答和我们的寒暄,会显得前言不搭后语。但是假如他们能够理解这是和“嗨,哈喽”一类一样的意思,他们也会像我们这样打招呼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一味的模仿所谓的中国本土化打招呼和寒暄——不管见到谁就说“吃过饭了吗?”这句话,他身边的朋友就会觉得他很奇怪,怎么莫名其妙地就冒出这么一句话呢?什么意思?甚至会觉得很唐突和没有礼貌。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会在特定的场合去使用这一类的话。比如“你吃饭了不?”这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其实在平日里的使用是分场合的:第一,这句寒暄话要在一天的三餐前后才能使用;第二,一般是在你遇见的那个人在他经常用餐或者他拎着食物时;最后,在你们偶然碰见,恰好走对面时才可以用,两个人假如恰好呆在一起这样的寒暄是不可以用的,也就是会显得十分唐突;最后就是和他人的亲疏关系,就我们的习惯而言,这句话只有是面对我们十分熟悉而不是十分陌生的人时,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或者条件下才可以用,否则若是单单地打招呼这样则会显得特别唐突。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和语言是一个“唇齿相连”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处在不同的生活和语言条件下,即便是在人们互相寒暄问候的时候,如果学习者不了解“你吃饭了没”“还要出去吗”“干啥去”等这些具体民族文化闪光点的寒暄语以及其蕴含民俗文化精髓的语句,单凭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套用他们本民族的交际习俗,这会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惹出很多乱子,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学习者自身也会迷茫,因此也就达不到学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效果了。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王德春.国俗语义学略论[A].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5
题 目: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学 号:200907564349 姓 名:于雪华 指导老师:陈鸿
摘 要
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恢复传统,传承文化”的呼声越发高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然而,在全世界都再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哈日哈韩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知道的却寥寥可数。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语文素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既是复杂的,又是具体的。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围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的关系,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希望从发展的角度为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整体的研究框架和认知背景,为后继的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多元开放的思维视野,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方法,促使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更为合理地发展。
(写文章的主要观点或创新(200字以内)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现状 途径方法(2-3个)
一、传统文化
1.1 传统文化概述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化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呢?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质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时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1.2 正确看待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
首先,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要与现实相结合,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毫不犹豫的“拿来”继承。其次,对待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部分,我们要辩证的分析,提取其有用的部分,为我们所用,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服务。再次,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1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固然有知识学科的属性,但是如果只是把它当做知识学科来教学,单方面注重它的工具性,那就只能固守知识教学的小天地,抛弃语文的文化内涵,丧失语文的育人功能。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两个特性。一是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都较全面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诗歌、文章,他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大体系,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二是艺术性。没有谁能否认,教材中所选的范文绝大多数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深邃的思想,美的形式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时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
2.2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给下一代,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这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通过诗词歌赋来领略祖国语言的优美神韵。从《诗经》到《楚辞》,从建安七子到李杜,从唐宋八大家到桐城遗风。无数的文人墨客,穿凿的灿若星辰的诗文,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在这浩如烟海的诗文中,随手拈来展开在面前的就是一幅幅美妙的画卷。
二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爱国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的源泉,是维系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的精深纽带。被放逐身在汉北仍不能忘怀君国故都的屈原,身居匈奴十九载不辱使命的苏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临死时写下《示儿》的陆游,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这些人与事离我们远或近,可他们的满腔的爱国热诚,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明白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当然,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的同时,也要跟他们讲清楚,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封建的忠君思想,这种爱国是与祖国建设事业,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概括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与精神。语文教师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方块字,学会解方块字,还要发掘出语文教材中强大的育人有时,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服务。语文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仁人志士的精神像春风化雨一样渗透给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情节,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
四是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特别是青少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所受影响更大,这就需要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负担起拯救功能,从青少年抓起,用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逐渐提高国民道德素养。
五是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净化学生的心灵,再造辉煌未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那时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责任把这种辉煌延续下去,把这种光明发扬光大。“少年轻则中国强”,我们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使民族文化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趣,有民族精神与气结,才能保证我们的青少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迷失方向,再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三 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3.1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按部就班,以文解文,进行枯燥无味的、空洞的、使人厌烦、使人昏昏入睡的授课;不能以“一切为了考试过关”作为授课的目的;不要“填鸭式”的教学;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在教学时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3.2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国历史上,通常是由官方公布标准化的学习文本,来推进官学和民间的基础教育,如魏晋时期刊刻“三体石经”,隋唐以来陆续公布官定的“九经”、“十三经”和“四书”等教本;在民间,几乎同时推出了“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普及读本;在宫廷还有《文选》、《古文观止》等范本;即便是在科举时代,基础教育读物也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工具性和传统性。这些经验和资源为今天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某种借鉴。
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当然,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要认真加以取舍,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国家“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目前考试仍采用让学生选择ABC填充式,把作品思想、美感、意境、韵味破坏殆尽。我们认为,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老师勤于耕读,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学生就会敬佩你。反之那些只会背背教学参考书、敲敲电脑查查资料的老师,让学生佩服你是不可能的。
3.3 重视作家背景,找到文化源头
例如讲授《过零丁洋》时,教者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的情况。教者通过简单易懂的言语描述,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古代诸如《过零丁洋》这样的爱国诗词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有文天祥一个。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1276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群众的救援,由海路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击元军。曾一度收复了一些失地,后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转战海丰、潮阳一带。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迭经威逼利诱,受尽百般折磨,始终不屈。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文天祥的后期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相信,经过教者这样“点拨”,学生在课后一定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曾深深地震撼于文天祥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当中。
3.4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学会知识,学会做人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传统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 “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户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缺少参考文献
略谈语言文化教学与“文化体验” 篇6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体验;教学分析;建议
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必须要与文化相互结合与传授,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语境,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很密切的关系,这样导致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时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针对文化教学的概念,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身的见解,在教师的语言文化教学中,文化体验的观念很强,利用文化体验能够促进语言文化的学习。同时语言文化也是体验文化实践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语言文化与文化体验的教学,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语言文化教学的发展分析
1.国外的文化教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文化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见解。从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相互交织与相互影响的。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对文化教学的称谓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在英国就将其称之为是背景研究。在法国则将其统称为文化。而在德国则将其直接命名为国家概况。
2.文化教学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最早提出文化教学则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而在早前的八十年代时,就将其统称为文化课程。主要是针对学习外语的学生来开设的。此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之间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不再以独立的学科存在了,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语境中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要素。在研究语文文化教学的起源与发展后,教学方法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开展语言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文化的目的与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做好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共组,积极倡导体验式的教学,促使学生学习好文化知识。且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语言文化教学的教学之路更为的宽广,所以这种体验与实践教学就要渗透到语言文化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好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二、我国基础外语教学以及文化教学
1.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状
现今很多教学方式都应用了文化教学的理念,而教学法则是关于语言本质以及学习方法的相关理念。现今来看我国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主要是建立结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充分说明语言属于一种封闭的系统,要重视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识。现今语言翻译教学法主要是向交际法教学方向转变,从而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传统的语言学习中仅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在语言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语言文化的重视程度,能抓紧从封闭的环境向开放的环境转化,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交际能力。
2.基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语言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一大障碍,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必须要克服文化差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言文化教学必须要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文化意识要与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充分结合在一起。这要求教师要教学中必须要充分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将会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语法,同时也要充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语言技能。另外,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掌握,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能够结合差异性来不断调整自身的语言掌握自觉性。并且学生能够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运用。
三、语言文化教学与文化体验
1.文化体验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本质上讲主要指一种文化教学现象,跨文化交际主要是不用文化背景下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并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参与人员都要将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并且对别人的话题进行理解,若是文化存在较大的不同,那么很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进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文化的传授与教学,让学生掌握以及区分不同的文化,从而来引导学生去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认知。在文化教学中,文化体验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概念,学生能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相互接触,从而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意识。在文化体验中,主要有:首先是文化内涵,学生能够在内涵中实现学习结果,学生与教师之间会形成关联实质。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鼓励学生体验与外语的文化关联。可以往学生经常与外教交流,或者是上网去与外国朋友相互交谈,观看一些外国的影片等,以此来让学生在一些情境中感受外语,去学习英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文化体验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获取相关的文化体验之后,将有效提升跨文化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
2.体验性文化学习的结果
在经过文化的学习后,学生将会对文化有一个的深入的理解,并且也会提升学生的社户籍适应能力。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属于核心概念,语言水平则是则是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也是在新课改要求下的重要规定。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文化学习的基础便是语言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才能够真正去深刻分析文化差异,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体验,促进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语言的学习属于一种有意识以及有目的的过程,学者文化以及目标文化的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学习以及发展,学生的性格以及环境师生关系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文化的文学与进步。
3.体验性文化教学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进行文化的体验,在体验中对文化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因此可以说体验文化学习时直接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以便于获取有效的文化信息,最终形成文化的理解意识,从而来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认知,提升文化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选择构建不停的学习内容,以便于让学生在各个学习内容中感受文化体验。简单地说文化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对话,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促进学生扮演不同的表演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文化分析,不断反思,从而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在我国的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应注意中国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实际要求。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既要学习英语和获得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信息,又要通过英语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介绍自己的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内容方面,由于随着英语覆盖人群、语境、语域乃至功能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文化学习内容也会日趋宽泛。对于学生学习英语而言,一味追求本族语的文化立场,或一味迎合目的语的文化立场都不可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作为学生还是首先要认清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从而就具体的交际情景、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得体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当我们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则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配置不同文化教学素材,重视体验性文化教学,采取适当的文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现今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校的语言教学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的语言知识,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有效的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文化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从而来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雪飞. 简析文化体验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科技展望. 2016,(07):50-51.
[2] 韦璐. 基于“文化体验循环”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 才智. 2015,(26):55-56.
[3] 石莹. 文化体验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 现代交际. 2016,(10):30-31.
[4] 刘佳婷. 文化体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 2015,(32):40-41.
[5] 王治江. “文化体验”大学英语——编写理念、形式、内容上的一次新突破[J]. 留学生. 2016,(06):50-56.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7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文化素质为基础, 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所谓人文素质, 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 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 最根本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 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同时, 在我国由于办学体制上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 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因此将文、理、工科等人为地分割开来, 各自封闭、自成体系。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有以下缺陷。
1人文知识匮乏
人文知识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语言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 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 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使得大学教育和大学生个体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了第一位, 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当前高校的学生 (包括硕士生、博士生) , 尤其是理工类学生, 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 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 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对世界各民族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 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
2社会适应能力低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 缺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 加之社会生活环境存在着不良因素, 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而导致一些大学生人格的非理性化、价值观念的庸俗化。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 整天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 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 有些学生甚至不懂如何与人交往等等。
3缺乏民族精神
由于缺乏对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 使得大学生缺乏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 造成民族精神的流失, 其结果势必使大学生盲目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盲目追崇别国的文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不足。特别是高校长期以来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倾向, 使得大学生虽不缺乏技能、专业和学历, 但缺少的是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是对社会的了解、参与、融入、调适能力, 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爱。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民俗文化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教育家顾明远提出,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民俗文化, 因为民俗文化蕴含着族群意识, 可以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我国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 都以隐形的方式蕴含着族群意识,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 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通过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活动, 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2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和大学过窄的专业教育, 导致大学生文化视野狭窄, 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知之不多, 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 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需要的通才、全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是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渠道。学习民俗文化, 可以使学生跳出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 广泛接触博大精深的民族民俗文化, 增长人文知识, 开阔文化视野, 夯实文化基础, 为提升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反映了该民族的审美情趣。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情感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并从审美活动中获得创意和灵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承的民俗因为与久远的历史、人民的生活伴生而发展, 它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 显示出它的质朴、刚健、清新之美。通过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世俗生活的人情美、人性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塑造健全的精神人格。正如列宁指出的, 每个民族都有大众文化, 民俗正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质朴清新对培养学生感知纯正品位的文化, 陶冶健康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修养是重要的人文素养。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 也充满着道德的感召力, 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力量。比如, 壮族等民族有敬老爱幼的礼仪习俗, 相遇都互相打招呼、问候。还有一些民族节日, 也包含深刻的道德内涵, 如壮族三月三歌节, 是纪念歌仙刘三姐不畏强暴, 用山歌机智勇敢斗地主恶霸, 争取个人幸福自由的纪念活动。傣族的“泼水节”, 其起因是纪念七位勇敢的姑娘战胜恶魔胜利归来, 人们泼水为她们洗涤身上血迹和庆贺胜利, 也是弘扬勇敢的斗争精神。还有松佬族的“依饭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坡节”等等, 都有深刻的道德涵义。了解这些民风民俗, 会使大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 “一则神话, 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 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 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3]
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民俗文化教学, 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点滴融注于学生心田, 使其了解祖国优秀民俗文化, 热爱优秀民俗文化, 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民间工艺制作, 使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 受到民族情感和民族艺术的感染, 使他们成为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在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结, 在快乐学习、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通过探究、实践活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新世纪的大学生, 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承担起民族和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 从民俗文化的精华中汲取营养, 借助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开设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
民俗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 唐代诗人王维如此描述自己的重阳佳节思亲之情。然而, 今天的学生, 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 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每年的二月十四日, 青年人买玫瑰不辞辛苦, 却鲜有人知道中国的“七夕节”。对民族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 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课堂教学无疑是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 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很严重, 只有二十几所设有民俗学学科点的高校设置了民俗文化课程, 而将民俗文化课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高校屈指可数, 这一点在理工、农、医类院校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各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 完善课程体系, 开设以中国民俗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教授说, 对民族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 从中小学到大学, 这种现象都存在着。一些民俗与民族的东西因为商品化而变得空洞, 教育如果不把民俗和乡土的内容纳入, 民族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将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教材, 大学则应该把它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4]
2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提升民俗文化的价值
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风民情等民俗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 对于培养大学生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意识, 使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统合能力,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开设民俗文化综合活动实践课
近几年来, 我国课程结构中开设了综合活动实践课。开设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打破学生逻辑组织的界限, 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和参与一系列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培养人的目的。民俗文化也应该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 可以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月、文化周活动, 开设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等, 利用国庆、清明等节假日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利用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的诞辰、逝世等周年纪念活动, 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大量的文化、科技名人的主题活动, 来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事业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 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尼迪克特·露斯·文化模式[M].何锡章, 黄欢,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69.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8
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民俗文化教学呢?上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历史教学也可以结合民俗文化的特点,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时间去体验、感悟、探究, 感受民俗文化的美好, 体现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民俗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已往人类活动的客观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时间和地域, 时间的不重复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复再现。“这就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 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 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 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在民俗文化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特点, 创设或再现历史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感受民俗文化。
1. 用历史照片创设历史情境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 历史已成为过去, 后人无法直接感知, 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史料间接去了解已往人类活动的过程。照片是一种很好的有助于历史学习研究的载体。照片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照片所提供的信息, 比很多文献记载都清晰、准确、生动、细腻。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 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在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材中, 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插图, 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照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中的《走进家庭》呈现了多幅照片和插图。在课堂上,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照片所提供的这段“凝固的历史”当中, 以主人翁的角色去体验那段历史, 去感受历史的灵魂, 感受民俗。例如:在讲述“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时, 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112页的插图《清代与民国女装》和《清代官服与民国中山装》, 学生的视线随着这些历史照片慢慢进入保守的清代、开放的民国时期, 感受到那些时代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感受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民俗气息。
2. 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插入相关音乐或影视资料, 创设历史情境, 使课堂富有生机, 充满活力, 学生如身临其境, “体验民俗, 感悟民俗”,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现以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陈小华老师的《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的教学设计为例。
(导入新课时播放《好汉歌》, 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千多年前的北宋)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朝时期梁山好汉的英雄故事。不过今天, 老师可不是要你们“路见不平一声吼”, 而是要去“风风火火闯九州”。好不好?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去闯一闯。
(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 引导学生体验民俗)
师:汴京, 也就是今天的哪座城市呀?对, 就是河南开封。当时的汴京是怎么样的呢? (播放视频) 大家说说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 (讨论后回答) 店铺、小摊、杂耍、染布、马车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现代城市进行对比)
师:这些是汴京街头繁华热闹的景象。茶馆、酒店、街头的小摊、赶车的马夫、行路的商人, 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是老百姓的生活, 也就是世俗生活。 (播放视频《蹴鞠》片断) 好, 再让我们来看看, 这些人是在忙什么?
……
师:在宋代, 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就叫“瓦子”, 在瓦子里, 一块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地就叫做“勾栏”。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当时瓦子里会有哪些娱乐活动?
生:杂剧、杂技、舞蹈、“说话”等。
师: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呀?
(播放皮影戏《梁祝》, 了解皮影戏怎么演)
师:在瓦子里, 除了好玩好看的东西, 还应该有些什么?
生:还有许多小吃摊点、饭馆、茶楼等。
……
师:由此可见, 瓦子是当时人们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这里, 不管是演出的人们, 还是看演出的人们, 台上台下都乐在其中。而当时瓦子分布如此之多, 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社会经济发达, 商业繁荣。
……
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 使学生体验了两宋时期“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 是历史的创造者。
3. 用角色扮演形式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的教学内容, 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 编写历史剧本, 分配角色演练, 然后在课堂上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 以此体验和感受历史”。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它的特殊性使许多过去的历史情境已无法一一再现, 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 用角色扮演形式虚拟一个个历史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 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感受民俗文化。
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生活中的变化”时, 可以结合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材料, 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 (如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 , 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火车或有轨电车的态度, 虚拟历史情境, 体验20世纪前后“生活中的悄然变化”, 体会“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的辐射和过程”这句话的内涵。在讲述“头脑中的变化”时, 可以安排四位学生, 两人为一组, 一组扮演清朝时期的一位地主乡绅和普通百姓, 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另一组扮演民国时期的一位政府职员和普通百姓, 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若时间允许, 可以多叫几批学生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虚拟历史情境, 让学生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时的不同感受。
二、开展体验民俗文化的其他实践活动
1. 进行社会考察、参观和调查访问方面的体验
社会考察、参观的内容一般涉及文化古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在地点选择上应是就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例如:在讲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时, 山西可以组织学生考察金融中枢平遥, 安徽可以组织学生考察中国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古民居, 广东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开平雕楼, 杭州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西湖文化的考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成兴趣小组, 由教师指导的方式。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活动步骤一般是:集体制订考察方案─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准备用具─现场考察─撰写报告─汇报交流。
调查、访问活动就是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 了解他们目睹的历史, 间接体验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给他们的真实感受。例如:旧中国女子缠足的陋俗, 早在50年前就已基本上消失了。到目前为止, 中国估计还有100万小脚女人, 她们大多是8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在讲述上述内容“头脑中的变化”时, 可以走访这些老年妇女, 记录她们缠足的悲惨经历, 以及小脚给她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从而体验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改变的意义。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 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好访谈对象, 同时还须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在访谈时, 要如实做好文字记录, 有条件的可以录音或录像。在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后, 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民俗文化的理解。
2. 开展操作性强的实践体验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琦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动手操作, 亲身参与实践可以成为学生体验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春联、贴春联, 从而体会过年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文化。
民俗资料是活生生的历史, 是反映历史现象的重要材料。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保护、整理民俗资料, 直接体验历史发展的变化过程, 探索历史发展的变化规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三课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时, 可引导学生收集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 从中体验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低和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 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开展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来体验民俗文化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是指在体验过程中, 敏锐地捕捉问题, 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结果, 是对历史的叩问。”探究式学习是中学历史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历史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出发, 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 学会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利用, 从而作出自己的解释”。
“探究民俗, 反思民俗”的教学过程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激疑启思 (创设问题情境) ─确定问题─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启迪反思。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教材中, 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 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和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中, 每一课都配有1~2个专题探究, 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第三课的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和有感于休闲方式的变化。
体验民俗文化的综合探究活动形式多样, 有资料搜集探究、社会调查探究、活动设计探究等, 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 在专门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民俗, 反思民俗”。小组合作学习中, 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探究的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 接着分头查找资料, 集思广义, 提出各自的观点, 然后各组在课上派代表对问题和观点进行阐释, 与全班同学交流。
例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春节组、元宵节组、中秋节组,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 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相关民俗活动, 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倡导的团圆之情;以小组讨论、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 体会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 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倡导健康的节日文化。
总之,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有力载体, 需要历史教师转变观念, 运用智慧和艺术, 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方法, 才能使民俗文化教育更有价值, 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兴趣盎然, 更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付堂.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3 (5) .
[3]张静, 李晓风, 姚岚, 孙楠.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9
作为语文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具体活动方案的一系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去领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感悟传统道德风尚。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我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开展“戏曲知识擂台赛”综合性学习活动
戏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有着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魅力。开展此次活动前两周, 我就安排部署, 让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戏曲剧种、派别, 戏剧的表演行当, 著名的戏曲人物及戏剧片段等相关知识。在活动中, 同学们开展戏曲知识竞赛, 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脸谱, 学唱戏曲著名唱段, 整个活动沉浸在戏曲文化氛围中, 以说唱脸谱将活动推向高潮, 通过此次活动, 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知识有了基本了解, 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情操。
二、参加“少年儿童书信文化征文活动”
借助我省书信文化征文活动的契机, 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书信写作, 以此来增强青少年儿童与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情感沟通, 并养成规范书信写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对每一位学生的书信习作悉心指导并写出评语, 并选出优秀篇章报送年级备课组长处, 参加校内评选。然后将优秀作品推荐上报。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们感受到了书信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虽然没有手机、电子邮件等快捷方便, 但他能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流泻于笔端, 说真话诉真情, 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许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述说了真话, 流露了渴望与期待, 表现了真实的自我, 所以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姚江奇同学获得了陕西省级二等奖。衡艺馨同学获得了汉中市级三等奖。吴来奇、赵子涵同学获得了城固县级一等奖。
三、以手抄报形式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 自办了手抄报, 手抄报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有“古诗阅读与鉴赏”“诗词千古名句”“诗文趣味问答”“诗词配画、谱曲”等。学生开展活动兴趣高涨, 活动效果显著, 有不少学生的手抄报已在学校报栏予以展览。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 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诗文化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了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利用传统节日,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这些年, 国家对传统节日规定了公休假, 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传统节日, 传承民族传统精神, 培养爱国情怀, 不仅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而且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 多渠道了解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
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的途径, 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典故。另外结合课文诗词等作品, 了解传统文化。如学习《雷电颂》一课, 在了解主人公屈原的生平经历时, 渗透了“端午节”的来历,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精神。关于中秋节, 有大词人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通过学生们探究学习, 背诵, 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也了解中秋节寄寓着一种团圆、美好生活的意义, 学会了在节日前夕向亲朋好友送去问候、送上祝福来表达感情。
2. 多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在春节来临之际, 我告诉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和热情感受新春气息。同学们利用寒假搜集春联、拟写春联、大扫除、贴窗花、贴对联、吃饺子、吃元宵, 亲自感受了节日的气氛, 感受了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进一步知悉了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清明节时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与家人共同祭拜死去的亲人, 表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家乡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都体现着一种传统文化, 它是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也是我们将要探究的内容。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篇10
目前, 传统文化现状不容乐观, 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已经越来越淡了,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古代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经常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 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学生在灵魂深处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 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 然而, 时至今日, 当现代化的海量信息与各种文化扑面而来的时候, 它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 因此,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学习与弘扬民族文化仍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2.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 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如果脱离了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 语文素质教育则不可想象。 据此, 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化自身的特征, 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
3.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及相关理念得以全面实施, 语文和活力又得以充分体现, 从而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 首先, 我们确立了研究的理论依据,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古今中外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把研究内容适时、适当、适量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认真挖掘文本内涵, 利用现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来支撑课题的研究。其次, 我们还重视校本开发, 结合家乡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 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 明理启智,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再有, 我们还注重开展实践活动, 把这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课前古诗文名言诵读, 举行古代诗文名著背诵及知识竞赛, 开展各种传统文化内容的讲座、成果展等。
本课题是一个应用性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 通过新课程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 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 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使他们铭记传统文化, 承担起复兴民族文化的责任。
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并借助相关文献、个别案例, 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年来, 密山市十所实验学校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构建了一种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氛围, 师生的人文修养、文化底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 课题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 密山市参加立项的10 所学校分别确立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 这10 个子课题分别是:《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 密山市实验中学) :《 传统古诗文探究》 ( 密山市兴凯湖中学) 、《 怎样丰富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 ( 密山市二人班中学) 、《 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 密山市第三中学) 、《 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 ( 密山市第五中学) 、《 初中语文教学规范字书写》 ( 密山市杨木中学) 、《 开放性阅读与写作的研究》 ( 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学) 、《 传统古诗文教学探究》 ( 密山市兴凯镇中学) 、《 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结合》 ( 密山市当壁镇中学) 、《 语文教学新思路探索》 ( 密山市裴德中学)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但如今外来文化大量涌入, 再加上浅文化、俗文化的泛滥, 导致传统文化边缘化。 因此, 重视传统并传承弘扬势在必行。
1. 挖掘文本内涵。 现行教材、读本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篇目, 如《 论语》《 木兰诗》《 出师表》《 桃花源记》 等,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名篇, 不仅贮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 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浓浓的鲜活血液。 重视并挖掘文本内涵, 对我们学生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增强民族自信心乃至人格修养都大有裨益。
2.营造文化氛围。 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充溢着文化的精华, 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力求在语文课上多些文化气息, 在校园中多些文化魅力。 为此, 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当适量引用古代诗文, 播放有关影视资料, 利用校园内的展板、文化长廊等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湛与美妙, 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3.重视校本开发。 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 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 校本课程将以弘扬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 结合家乡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立足学生的文学积累, 情感熏陶, 明理启智,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境界。
4.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活动兴趣, 我们还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研究内容, 如开展古代文学常识竞赛、名著故事会、古代诗词曲的鉴赏专题、学生作品展、书法展览等活动, 并把这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在多项语文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感染。
5. 开发阅读与写作资源。 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强有力支撑,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读写研究, 贯穿着整个研究过程, 它必须是以新课改理念为统帅, 把握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关注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丰富、完善、发展阅读与写作成果。
三、创新特色与实践效果
《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这一研究成果, 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彻底转变观念, 确立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的语文教学基点。把这一观念渗透到每位教者和学生的心中,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处处、时时渗透民族文化内容, 树立起传统文化教育强大舆论氛围, 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出最大的努力。
2.以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子课题研究为出发点, 有侧重地开展研究工作。 由于传统文化内涵深远, 包容博大, 不可能面面俱到,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成为课题研究重点, 如古代诗文教学的探究、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传统文化内涵研究、 综合性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中的规范汉字书写等。这样的分解使得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特色纷呈。
3. 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执行团队。 有强力的制度保障。 此项课题在立项之初, 就确立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学校校长为课题负责人, 各学校的教学校长或语文学科组长作为课题组长, 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的教学科研团队。 并有健全的实验制度作为保障。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 使课题研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实验中, 我们坚持把传统文化研究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 还借助学科教研会的形式来呈现优质教学课, 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各种竞赛、诗歌朗诵、名著荟萃、传统文化内容的演讲等多种活动, 促进课题研究进程。
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视频教学优势, 丰富教学手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借助教研会议让实验教师出示课题研究方面的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 在课上, 实验教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或展示历史画面, 或借助音频视频片段再现民族精神, 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同时, 我们还在研究中通过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充实我们的研究, 实验教师们撰写了具有相当理论高度的教学论文, 留存了大量的实验资料。
此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在指导教学方面效果明显。《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与探索, 现已顺利结题, 经课题组验收, 取得“ 优秀”的成绩。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 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还丰厚了文化底蕴, 进而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和西方文化对话, 并以此来启迪心智, 修身治学。
2012 年, 密山市实验中学以成果报告会的形式面向全市初中学校做了汇报, 会上, 课题组长那丽伟对实验做了全方位介绍, 实验教师张冬梅出示了“ 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为主题的展示汇报课。
2013 年, 为了更好地传播实验经验, 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现场会。 会上, 除了由实验学校介绍实验进程及具体做法外, 还把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撰写的论文进行了交流, 优质资源在会上做了展示, 并号召全市各中学继续开展以“ 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深入研究。
到目前为止, 我们陆续把这项研究推介到了全市各中学。 10 所实验学校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中, 让研究充分发挥了作用。其他没有参与课题立项的学校借鉴实验学校的成功做法, 选取实用性强, 便于操作的成果, 以提高本学校的语文教学整体水平。 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以“ 传统文化”为主打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密山市杨木中学以“ 规范汉字书写, 传承文化瑰宝”为支撑, 打造了自己的文化氛围, 并申报了国家及省级成果奖。 相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 传统文化”这朵文化奇葩将盛开在密山市语文教学这块沃土上!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 篇11
一、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外围因素,是语文教学的横向拓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等。
语文教学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因素,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不难想象,没有了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和有效辅助,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会是极其困难的;同样,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有利保证和积极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在外部作用于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有效完成起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外部手段;语文教学则在校园文化内部起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它始终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二、运用语文教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提升校园文化环境质量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为了给孟子找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孟母曾三次搬家。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们的校园建设有了显著的改观,一批批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建设设施等,都出现在我们的校园之中。在充分肯定这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校园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更新和发展,但校园人文情怀等文化环境建设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这一门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在点化整个校园的人文气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推动校园的文化建设;让学生参加校风、校训、校徽的编写和设计;为学校的道路和教学楼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按照班级顺序,每一个班级负责一期学校橱窗的展览等等。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全县有着较好的声誉。虽然学校坐落在山区,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了一个“给我们的校园风景起名字”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学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在整个活动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实践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自己充分阅读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等特点,分层次向他们推荐优秀图书。学校举办诗文朗诵比赛、古代成语故事表演、读后感优秀作文评选、阅读明星评选、图书排行榜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针对教师展开“四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理论专著;精读一本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的书籍;精读一种教育教学杂志;每个月写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针对学生开展的“我为图书馆做贡献”的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向图书馆捐赠一本图书,要着重说明自己为什么捐赠这本图书的理由,把自己的书跟别人分享,享受助人为乐以及与人同乐的快乐;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喜欢阅读、亲近阅读,享受阅读。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听话和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我校语文教研组统一布置安排了各年级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每天语文课的开始阶段安排三分钟的演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情况,演讲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从简单的开始,以后逐步深入,如先从“自我介绍”或“名言名句介绍”开始,然后是主题演讲或古诗词鉴赏等;先有稿演讲,再脱稿演讲,即兴发言等。这些训练借助语文教育的具体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也增添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这使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采用有组织的全校集体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在语文教育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点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更可以引领、提升校园的精神文化。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这种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是相互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促进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西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篇12
一、中西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现象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 现就比较典型的几种冲突简单列举并分析, 然后找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对策。
(一) 关于时间观
西方人的时间观是很强的, 往往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并按时赴约。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 在时间的安排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 不少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二) 关于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较西方人薄弱, 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 注重集体主义精神,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 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讲究私人空间,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私事, 更不愿让他人干预。因此, 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例如:中国人首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甚至收入等, 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关切, 而在西方人则会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三) 关于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喜欢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自谦, 而且把这看做一种美德,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受到别人赞扬时, 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示谦虚。而西方国家的人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文化的差异,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否定自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虚伪。
(四) 关于餐饮习俗
中华民族素来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宴客时,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粗茶淡饭”、“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给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所以他们不会强人所难, 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他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劝酒, 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二、中西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因
造成中西交际冲突的原因很多, 究其根源, 是由于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
(一) 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 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 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 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 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他之甘露, 我之砒霜”。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推崇谦虚知礼, 追求随遇而安, 不喜欢争强好胜, 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 所谓“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 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随遇而安”被看做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 被阐释为消极、堕落, 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心中, 人们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二) 行为规范不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简单地说, 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 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 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 (When in Rome, doas the Romans do.) 的原则。
(三) 思维模式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 因此, 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 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 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 久而久之, 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
(四) 语用迁移造成的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上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 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 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迁移的影响。文化不同, 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 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 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 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 改进教学方法
应改进教学方法, 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 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 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出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二) 授课老师要转变观念
授课老师应该要转变观念, 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 还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 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 由于课时有限, 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材料, 多欣赏一些西方优秀影视作品, 开阔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 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 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 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 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 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 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西方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于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 导致在现实交际中出现文化“冲突”或“碰撞”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交流障碍, 甚至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及隔阂。因此, 了解和分析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于克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障碍,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许果, 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VOL8, (6) :121-123.
[4]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印度文化与民俗09-04
湿地生态与民俗文化08-20
民俗文化与室内设计09-19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1-06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11-19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07-18
民俗文化05-21
文化遗产之民俗文化06-24
陕西民俗文化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