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2024-11-19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精选12篇)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1

绪论

近年来我国“韩流”盛行, “韩流”指的是韩国的大众文化在我国流行。“韩流”在中国的兴起最初起源于一部名叫《爱情是什么》的韩国电视剧, 出演剧中女主人公的金喜善清纯靓丽、楚楚动人, 一时迷倒了许多中国观众。随着越来越多的韩国电视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出现在中国的荧屏上, 韩国流行文化由涓涓细流逐渐发展为滚滚“韩流”。韩剧向我们展示了它的魅力。

一、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韩剧风

自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概念至今, “全球化”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共同背景。随着全球化文化交流的冲击, 各种文化自觉不自觉地修正了对其他文化的态度。一种文化允许其他文化的各种特质向自己的文化渗透, 把这个渗透过程看作自然的过程。文化的渗透带来了积极的后果, 它使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导致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吸收, 丰富了文化的共同内容;大众文化产品的传播和全球销售, 导致了各种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出现同质性;文化渗透冲击使一种文化得到多种文化刺激, 更加活跃和具有活力, 加速了文化的变迁和文化的适应。今天, 文化显得更宽容, 它对其他文化的包容作用越来越大,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文化提供了一个共同发展、互相交流和碰撞的舞台,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这种交流又时常是不对等的。电视剧大举进入——发达国家以“强势文化”的姿态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 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

客观地说, 韩剧的进入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此外, 这似乎也印证了国际文化交流中一个有趣的规律:从世界流行文化这一大系统来看, 就等级而言, 起步较晚的大陆流行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弱势, 而欧美的流行文化处于强势, 日本、韩国和港台流行文化介入强势与弱势之间, 姑且说它属于中势文化。但在与弱势文化的交流中, 不是强势文化, 而是中势文化更容易受到青睐。可能是因为中势文化更亲切、更便于消化的缘故。

在我国, 不仅韩国偶像迷倒了我们的少男少女, 韩剧还吸引了很多中年人的眼球。在收稿大陆流行文化发展史上, 与韩流一样, 印度风、拉美风、日本潮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 印度电影大量引进, 《流浪者》、《大篷车》等风行一时, 其中的电影插曲传唱大街小巷。紧接着印度风的是拉美风, 包括以《叶塞尼娅》、《冷酷的心》为代表的墨西哥电影, 以《女奴》为代表的巴西电视剧和以《卞卡》为代表的墨西哥电视剧。然后便是几乎长盛不衰的日本潮。日本潮又分两个阶段:一是以《追捕》、《血疑》、《排球女将》等剧、山口百惠、高仓健等明星为标志的日本现代流行文化;二是《东京爱情故事》等偶像剧、小室哲哉音乐、木村拓哉、常盘贵子统领的日本后现代流行文化。如今后者仍与韩流交汇在一起, 冲击着我们的大众文化。使我国现在的大众文化呈现出与之融合的、同质化的东西。

美国《新闻周刊》曾以《怎样彻底酷起来》为题, 给亚洲的新生代画了一个像。只见一个妙龄女子, 头发染得红白黑相间, 颈戴项圈, 鼻串鼻环, 耳挂耳环, 低胸上贴着hello kitty, 腕缠念珠, 脚踏新式滑板车, 腰悬玩具似的手机, 身穿黑色背心和多袋工装裤, 手中是“溜溜球”, 足下是松糕鞋……一眼就可以看出, 这个亚洲新新人类姓“日”, 更姓“韩”, 是日韩时尚尤其是韩流的最佳范本。如今, 真不知有多少国内的新生代在照着这幅画像来装扮自己呢!平心而论, 韩流总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是不高的。明星缺乏个性, 作品也是缺乏深度的, 而且夹杂着许多花里胡哨、矫揉造作的东西, 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过火”的迹象。比如“过火”的服饰:松糕鞋、滑板裤、超肥裤;“过火”的身体装饰:染发、打耳洞、戴鼻环;甚至剧集中的人物和情节也有“过火”之嫌。这一风格正好与韩国人的饮食风格相呼应, 同样都是辛辣、火爆。

而从我国自身现状来看, 我们正处在从温饱生活向时尚生活的转型期, 文娱领域一时没有完全跟上, 日本潮 (第二阶段) 和后来居上的韩流, 正好展示了东方人的生活和意识形态逐渐国际化、时尚化后的图景, 也就有了被引进的理由。而且由于血缘上和地缘上的关系, 比起印度风和拉美风来, 它们具有更强的亲和力。日本偶像剧集已经成为时尚生活的晴雨表和指南针, 其中所宣扬的意识大都也还是昂扬向上, 充满着青春气的, 这从剧中常常出现的诸如“努力啊”、“加油啊”等台词上可见一斑。相反, 欧美不少影片的基调是灰色的, 对人性的理解是悲观的, 虽然这或许更深刻, 但往往并不讨巧。以《爱情是什么》为代表的韩剧, 则反映了现代时尚对儒教伦理道德的强烈冲击。这恰恰是同属儒文化圈的我们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 无疑能引起共鸣。同样, 大多数韩国偶像也是健康、明朗的, 还时时散发出韩民族积极进取的强悍性格, 不像某些欧美偶像那样与性、毒品纠缠不清, 当然更对我们的追星族的口味。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朴宰雨教授日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举办的“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国际会议上提出:“韩流在中国吹起, 跟中韩文化之间的相近或同质感有关。两国都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和宰割, 痛定思痛, 有着对民族命运的共同感受。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 中韩两国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都很相近。自然, 韩国的文化产品就很容易打动中国人的心。他们会对韩剧里呈现的家庭氛围感到亲切和产生共鸣;对人物之间似曾相识的言谈对话、举止行为, 发出会心微笑。”

二、从审美、文本、理想角度看韩剧风行

近年来, 日韩剧尤其偏重爱情题材的电视 (连续) 剧风靡中国, 给无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以无比强烈的视觉冲击, 甚至在其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这可谓“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然而, 作为西风东渐的日韩剧成功登陆中国, 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一言能蔽之的。毕竟, 一种大众文化模式在跨民族的异域传播过程中能够得以广泛地解读和接受, 这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我们可以从受众的审美体验、文本的戏剧情节以及人生的理想模式等几个层面阐述其成功的可能之因素, 同时企图以受众的文化心理角度切入, 对其文化认同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一定的探索。

(1) 受众特征和文化心理:韩剧模式之接受基础分析

应该说, 受众的特征与文化心理大家一般是比较熟悉的, 但在考察国际传播现象时二者却又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因素。

笔者认为, 受众的特征一般是显性的、易变的, 其形成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多;而文化心理则是隐性的、稳定的而不易察觉的, 主要是在长期的历史时空条件下形成的, 具有可继承性。同时, 二者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共同对电视收视与文本解读产生影响。换而言之, 受众特征与文化心理是韩剧得以成功抢滩中国收视市场的客观基础。

其一, 受众特征分析:

西班牙的大众社会学者奥特伽在《大众的造反》一书中认为, 工业革命和大众传播造就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 而独有强烈的欲望和权利意识的集合体, 而这种平庸的集合体就是大众。

作为大众而言, 在“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的情况下, 他们渐渐“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 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 从而不再具有公众那样稳定、积极、理性的特征。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指出大众的主要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以及同质性。因此, 大众往往作为一种被动的、沙粒般的存在, 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操作或者环境作用的影响。事实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作为人的角色和地位却逐渐的边缘化。万物主宰的中心已经不再, 价值裂变和人格危机正接受着严峻的挑战, 他们“不但不拥有任何资产, 而且仅仅作为大企业组织这架机器上的零件机械地承担着‘非人格化’的作业和服务”。社会化大生产、生活快节奏、欲望的不可满足性、前途的不可确定性等所有这些压力都令人无所适从。往往这时, 抱着失落感或者无力感的大众则无可避免地“逃避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 企图在传媒提供的虚拟空间寻找自己的生活寄托和精神慰藉。那么, 作为传媒精英此时乘虚而入, 对受众进行控制和影响则显得易如反掌。

当然, 受众之特征已成共识, 其论述也汗牛充栋, 故不再赘述。

其二, 文化心理分析:

在笔者看来, 社会的一定时期总是存在着相应的人类心理特征的, 而这种个人心理特征的叠加和积淀, 就是所谓的社会心理或者社会思潮。一般而言, 它应该表现为人们价值观念、人生理想、社会情绪、社会风尚、风俗习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情趣, 在通常意义上主要是指社会上大多数人共同尊奉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化心理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心理, 是人们经过长期的文化传统的熏陶而形成的固有特质。毋庸置疑, 电视及其文本是作为文化成品而存在的, 受众对其的解读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接受与认同与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寻找能够满足自身消费的文化成品, 自然也就存在一个收视与解读的心理期待问题——是否能找到传播之内容与受众之审美的相似点?

在社会文化大众化的过程中, 文化成品的生产与形成势必包括一个心理感受的体验过程, 而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亦然, 因此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心理过程。实际上, 传媒精英所处的社会环境特有的心理气氛即文化心理与他们自身特有的社会知觉定势决定着他们的审美意识, 而这又直接决定他们的文化成品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同样作为文化成品的消费者——受众的审美意识也是由他们所置身于其中的文化心理与本人固有的社会知觉定势决定的。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具有主观性, 故凡是文化成品消费过程比较顺利的, 那么在传受双方之间的审美意识的构成因素中一定存在着某些相似点、契合点。

而且, 在受众的消费过程中, “由于事物的形式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大脑中引起相同的电脉冲, 所以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合拍一致, 主客协调, 物我同一, 从而人在各种对称、比例、均衡、节奏、韵律、秩序、和谐中产生相互映对符合的知觉感受, 便产生美感愉快”。这样一来, 受众的审美愉悦得到满足, 自然觉得物有所值, 必然促使其进一步消费的必要和可能。

因此, 文化认同与审美愉悦是受众在解读与接受电视及其文本时, 其文化心理上的必然要求。

(2) 内容为王与理想至上:日韩模式之成功解读分析

以上对受众特征与文化心理所做的一定分析, 实际上只是奠定本文的一个理论基础而已。笔者一向认为, 任何优秀的文化产品, 其内容与形式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一旦结合就形成互为补充、水乳交融之“境界”。不过解构《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等文本时, 笔者试图从审美体验、戏剧情节与理想模式三方面阐述:其中审美体验是从内容角度来分析的, 而戏剧情节虽则与内容有关却主要体现媒介精英 (譬如编剧) 对结构形式与戏剧冲突的摆弄, 至于理想模式分析超脱文本之外直至受众的理想人生。

实际上, 在这样一个文化大量“复制化”的时代, 真正的能够沁人心脾、感人至深的文化成品必然是在内容上描写人类之共同情感的, 同时又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并非‘个性解放’之类的情感, 而毋宁是人际关怀的共同情感, 成了历代儒家士大夫知识分子生活存在的严肃动力”, 自然作为当今大众同样需要作为共同生活方式的人文关怀和集体认同以求得一种文化归属感。

作为韩剧模式成功之代表作品, 《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情定大饭店》不可谓不匠心独具, 严格遵循“内容为王、理想至上”原则, 不失其经典、独到之处。 第一, 共同的审美体验:

文化是有差别的, 但作为大众文化或者说文化心理是有相通之处的, 譬如人类对爱的追求和对战争的痛恨。

众所周知, 爱情作为文学的永恒主题而存在着。时至今日打开任何一个频道, 受众收看的电视 (连续) 剧甚至包括动画片, 都依稀可见“爱情”痕迹。究其因, 或许爱情是人类永远渴望并追求的, 而或者爱情是理想的, 难以美满的。因之, 爱情题材已经作为一种共同的审美体验, 而使受众趋之若鹜。韩剧模式正好抓住受众这一审美期待, 于爱情题材上大费周章。

总的来说, 韩剧模式的成功首先是文本的成功, 因为实际上电视的接受过程也就是文本 (剧本) 的解读过程。首先是文本表层, 在直觉上生动感人, 韩国所拍摄的爱情片往往凭这一点吸引着受众的热情。“接触的本质——打动的本质——才是问题的关键”, 只有这时受众才能真正接受并产生认同感, 一种对虚拟时空或者情境的认同, 最终达到寻求到审美的愉悦的目的并因之而乐此不疲。 其次是文本本身, 韩剧模式给予受众更多的是与他们自己生活和体验相关的节目, 从而让他们拥有一种文化归属感。其实“所有的文化认同, 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地域的或地方的, 都具有相等的内涵, 它们都是归属感的象征”, 受众从中可以获得集体的认同而不至于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而且, 这些认同不可能在日常行为譬如工作、购物等领域产生, 而“更有可能从‘私人’领域产生, 亦即家庭、性的关系等等‘边缘’领域”, 因此爱情题材是吸引受众、形成文化认同的泉源。最后是文本内层, 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必须经得起思考而回味无穷, 给受众以最亲近的物质空间和话语场景, 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 对物象造成距离, 使自己不沾不滞, 物象得以孤立绝缘, 自成境界”, 因此经典的文化产品之所以经典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给受众一种如己所感所想却非己能说能写的审美快感。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任何有爱、知道爱的人在听到这样的表白或者叙述时, 无一不同感而为之动容的, 但这样的话语境界是他们不能创作的, 其中便存在一个大众与精英之间的鸿沟问题。

需要补充的是, 共同的审美体验必须远离杂念, 能够充分调动主体的心理能动性, 于刹那间体察到宇宙人生之谜, 达到绝对的审美境界。对于韩剧, 现实观赏过程最好是于寂静处邀一二同志, 如细细品茶的过程, 受众可于刹那间进入主客合一的境界, 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第二、巧合的戏剧情节:

韩剧情节的戏剧性实在是比较刺激受众的感官。“当代的文化在大众媒介的彻底渗透之后, 我们再也不能够区分当下的真实文化经验, 以及我们从电视荧屏这个平面所体验的文化究竟有何差别”, 我们无可想象在现实世界如此的巧合, 可在电视中它们实实在在存在着却又不会让人觉得累赘, 往往吸引着你继续守候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期待。

第三、夸张的理想模式:

电视文本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人的情感、道德、理想等等一般性的思考, 而这正是大众文化的核心内容。因之, 韩剧存在着媒介精英对现实生活的文化的、人性的关照, 同时也在解读的过程中被受众赋予了其对人生理想认同与超越的新的意义。

细而言之, 受众在现实收视与价值接受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移情的倾向, 产生融入故事角色的期盼甚至等同, 从而生活在虚拟现实中并因此产生审美快感与精神愉悦。实际上, 受众已经将电视与自身生活模糊起来, 这就是“媒体等同——把媒体等同于现实生活——经常出现, 非常合乎情理, 并且适用于任何人”。实际上, 这一点从文艺学上来讲亦通, 西方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 “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 死了心做退一步想, 创造出文艺来, 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 借幻想来过瘾”, 一切文化成品都是对理想尤其是共同理想的关照与反映。

韩剧模式的成功之处, 即通过对超现实性和超功利性的审美关照, 来阐释生活、爱情的真谛。毕竟, “最能够与个人亲身经验契合的媒介之再现内涵, 从某方面来说, 将最能够让人认为‘爱’的文化实体就是如此”。事实上, 受众通过收视中的“文际互换”, 将现实生活的百般遭遇与电视构建的虚幻世界互通有无互相补足而最终臻于一个完满的内心世界。

三、中国市场引进韩剧的前景

与中国相比, 韩国更早地为电影所困惑、苦恼。在中国还是用政策宣传的工具对电影进行评价的时候, 韩国却始终坚持把电影作为大众艺术而制作电影, 不是制作西欧人眼中的亚洲人, 不是制作西欧人所盼望见到的亚洲人的脸孔, 不是从把自己看作他人化的角度出发, 而是需要从主人的角度出发, 韩国电影经历了艰难险阻, 才使这样的时代来临。

韩国的影视作品都是以韩国观众为第一对象制作的, 之后再进入到亚洲各国与那里的观众见面。即使是刮起韩流热风以后, 韩国影视剧的制作也并非是要完全向亚洲市场进军而制作出来的。就像电视剧《夏日香气》就是在拍摄之前, 版权就被买走以后才开始在拍摄过程中不断考虑向国外市场进军的。电视剧具有每天都和观众见面这样的特性, 以及韩国国内的收视率都成为左右电视剧出口价格的因素, 所以韩国的电视剧还是以韩国观众为中心的。但这却使亚洲人产生了共鸣, 韩国人的日常生活开始在亚洲具有普遍性。在自由宽松的制作氛围中, 韩国影视剧所反应的生活其实就是观众自身的日常生活的影像化。

韩国走过与中国相似的历史进程, 虽然在现代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但从精神史上留下了大量伤痕这点来说, 这两种不同的道路可以看做是类似的。韩国苦痛的现代史留下了许多阴影, 战争、分裂、左右派理念的对立、经济开发的阴影、 政治上的不合理引发的市民义举和抗争、在以经济为主的政策下日益深化的男女不平等问题等, 这些都是韩国现代史上遗留下的阴影和伤痕。

与经济发展成比例地或先于其发展的韩国人的市民意识和民主意识一直渴望文化方面的发展, 为了文化的发展要紧的是打破阻碍其发展的脚镣。

到目前为止的韩国电影中还包含了韩国影像文化的方向性, 并不是特定的民族或国家的大话题中被埋没了的抽象的人物, 而是我的邻居也就是我自己这样一种具体的应该以人为本的非常平凡的真理。当确定具体的我自身就是文化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成为可能时, 韩国影像大众文化也就可能成为向中国向亚洲扩散的文化融合的一个基地。超越心胸狭隘的文化帝国主义, 发生在韩国人身上的问题越过韩国人而使之还原成亚洲人、全人类的问题时, 当韩国电视剧能够获得如此的普遍性时, 那么也就开拓出了广泛引起共鸣的大众文化的作用。另外观众也就不再是为美国人自身操办的筵席、被边缘化了的观众, 而是但凡参与都会感受到无比的兴致。

李相禹阐述了21世纪与20世纪相比构造和驱动原理本质上的不同, 下面将预测四种大的趋势, 即你争我夺的时代已远去, 携手合作的时代将来临, 全体主义的团体理论将衰退, 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民主主义秩序将变得普遍化, 与组织相比, 更愿意与人们一起存活, 国境将越来越模糊, 势必迎来这样的新游牧时代。因为21世纪不是以组织和团体为中心, 而是以人为中心这样的以人为本互相协作的时代, 所以在21世纪人本主义的框架中, 大众文化必然会有说服力而且生机勃勃地进入到其他文化的领域。

四、结论

韩流风潮形成伊始, 对于韩流在中韩两国只不过是一时流行过后便会终止这样的预测更盛行, 这是由于只把韩流当成了中国人更深一层次了解西方文化的桥梁。近年来韩流广泛而有基础的扩大, 显示了与此预测相悖的观点, 这是对韩国大众文化过低的评价。 韩流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生活化的趋势, 而且作为韩流分支的电视剧也将进一步地将韩流扩散开去。

中国大众影像文化整体上呈现比较落后的局面。韩国的大众文化并不是通向西欧文化的桥梁, 其自身才是目的地。这种目的地换句话说就是中国透过韩国的大众文化这面镜子去寻找的自身的文化。

摘要:近年来, 韩风热煽, 作为“韩流”之一的韩剧更是大火特火。这可以说是全球化使大众文化产品广泛传播的结果。从受众的审美体验、文本的戏剧情节以及人生的理想模式来说, 韩剧风行绝不是偶然因素, 而有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市场, 韩剧热潮可以维持多久?没有人可以大胆断定。不过观乎种种条件, 韩潮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应该透过韩国的大众文化这面镜子去寻找的自身的文化。

关键词:“韩流”全球化,大众文化,受众特征,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3]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汤姆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6]巴伦.李维斯, 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7]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2

——以《云南印象》为例

摘要:

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自己独特特质和风貌的民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根基成长发展的灵魂。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泛滥已经对我们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严重的侵蚀。然而《云南印象》的成功不光是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的风潮,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与手段后依然可以发展壮大,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本文将以《云南印象》进行案例剖析,得出在大众传媒为社会主要传播手段的背景之下如何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及措施。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national collec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 into their own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the peopl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nation live and breathe the soul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wever,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have on our old tradition of culture had a serious erosion.However, “Yunnan Impression” is not only the success of the land in China has stirred up a wave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o demonstr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mass media in the moder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still be able to grow, continuously be preserved.This will “Yunnan Impression” for case analysis, obtained in the mass media, the mai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for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w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measures.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产业 标准化 产业链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全球各种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然而这种看似公平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却只是掌握着先进传播技术及工具的发达国家想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的文化输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这场实力不对等的文化较量中,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侵蚀,日渐呈现出萎靡之状。一时间,传统文化何去何从一时间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进攻下,纷纷丢盔弃甲之时,《云南印象》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一条以古老传统民族文化为内涵,同时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为工具,让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一《云南印象》的成就

2003年8月8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在昆明首演大获成功。该剧分为“太阳”“土地”“家园”“神祭”“朝圣”“尾声”六场。原汁原 1

味的少数民族舞蹈,富有色彩的乡土歌舞,气势磅礴的鼓阵,动听的人生和音乐给人以心灵的触动。【1】

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2005年,《云南印象》入选第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使云南告别了舞台作品在全国舞台艺术作品工程的评选中落选的历史。从2003年8月8日在昆明开始公演到2004年十月在全国首轮巡演结束,《云南印象》先后在昆明、杭州、上海、绍兴、北京、广州、南宁、成都、重庆等25个省、市,30余座大中城市进行了演出,创造了中国舞坛上的奇迹。,在后在巴西、阿根廷、美国演出700余场,行程10万余公里,观众多达70余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云南印象》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标准,植根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土壤。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是民族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感 一种体现。无论社会发展 如何之快,受外来文化冲击又多大,这种审美的传统性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而是带有相当长时间的延续性。只有符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的文化产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民族的独特代表,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都属于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虽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其真善美追求上都是一样的,情感是相通的。这样的话,放到到艺术上,艺术形式虽有不同,但是表达的艺术情感是一样的。正是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世界不同语言风俗的各地区音乐舞蹈可以相互流传的原因。以《云南印象》为例,其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云南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整台歌舞共分七段落,序幕(混沌初开)、太阳(包括太阳鼓、芒鼓、铜芒、铜镲舞、象脚鼓、神鼓)、土地(包括月光、花腰歌舞、烟盒舞、女儿国、打歌)、家园、火祭(包括甩发舞、葫芦笙舞、纹身、面具舞、东巴舞、牛头舞、涅磐)、朝圣(包括藏族舞、玛尼石、转经筒、童谣)、尾声(雀之灵)。从歌舞的内容到表现形式,从演员的服饰到舞台道具,甚至演员本身都是来自野地乡村,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所有的这些都是杨丽萍历经15个月在云南民间收集来的,构成了《云南印象》最基础的艺术元素。【2】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让人领略到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和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生命,爱情 信仰 抗争都是人类共同的原始的情感,也是世界通行的沟通“语言”,文艺团体通过民族歌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最古朴的歌舞语汇将其诠释和 表达。同德情感的诉求无疑是最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迎合受众在经历都市快节奏,单一机械运作的生活生活之后,追求原始复古,崇尚自然心理,回归文化自然传统的心理。可以说《云南印象》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魅力的内在品质,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的文化市场定位,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云南印象》提供了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凸现,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人们更是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充斥着浓厚商业气息的社会氛围给社会大众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困扰,而传统的娱乐节目和文化产品要么充满了商业气息,要么是粗制滥造,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演出市场上对于真正能够满足大众空虚心灵的文化产品可谓是少之又少,原生态文化产品 市场前景广阔。《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对于它的市场定位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从一开始,《云南印象》就被定位为艺术产品,而不是艺术作品。对此,杨丽萍面对媒体时坦言:“我把《云南映象》定位为艺术产品。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艺术也要有商业价值。”必须要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就是不能单靠演出来养活自己,要做大,做成文化产业。别的音像制品,书籍,一旦成了品牌就会派生出许多东西。《云南印象》并不满足于目前在演出市场上的成功,它的产业化之路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宏伟的计划。【3 】

经过杨丽萍三年间精心打造,费劲心血的大型歌舞集《云南印象》的出现无疑是让大众感到眼前一亮,仿佛一阵来自田野的清风,给长期以来充斥着华而不实、浮艳轻佻的晚会舞蹈的舞台带来勃勃生气,也给因终日沉浸在光怪陆离的声色娱乐中,感觉和心灵逐渐麻木的城市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风情迥异的文化奇观。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同时庞大的演出队伍和宏大的演出气势让观众的心灵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原生态文化的震撼。

(三)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作为制作与宣传工具,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人类文化的传播在经历过语言,文字,印刷术之后已经进入了大 传播媒介为主流的时代,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前几种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云南印象》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产物,那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笼罩着浓郁的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异彩纷呈的节日庆典以及那天、地、人、神共同在场的文化语境,就是民族传统舞蹈赖以展开的舞台,它们是民族舞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存在的基础。

因此,要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表演过程中运用了一百多万的帊尼灯,用尽五百盏灯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并通过民族服饰,祭祀道具礼器的运用使的整个舞台变得空灵,为观众创造了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整个舞台将原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的相融合,创造出时空错位的感觉。《云南印象》耗

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

(四)品牌也是硬道理

在《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中,企业和剧组可谓是充分发挥了品牌效应的威力。在《云南印象》的宣传中杨丽萍 作为这个节目品牌代言人,一反往日的低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云南印象》的商业推广活动,和整个团队一起,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个公众场所,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电视台专访,上网站和网友聊天,一抛其往日的冷傲和矜持,笑容可掬地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和质疑。显然,杨丽萍的出场是《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的最好品牌,也是任何其他人所无可替代的。其次获奖无疑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云南印象》在首演之后,相继在各省市上演,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成就斐然,这些都成为了它的主打品牌。

三 大众传媒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措施

(一)建立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起步晚,经验少,是在被动的外来文化产业的冲击下开始萌芽发展的。直到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未能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国内文化市场也还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庞大的文化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外文化产业公司的重视,并不断对中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和侵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着手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推动尽快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4】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要想让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健康发展只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植与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该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旧体制,让其由企业来运作,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将原有的输血模式变为造血模式。《云南印象》在其成功的发展过程中云南政府对其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剧组聘请了专门的经济演出公司帮其策划推销。正是这种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保证了其运营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促使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媒体革命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本体的革命,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广播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音像文化乃至网络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迅猛扩展以往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觉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将文化生产带入一种新境界。在这种、大众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新的展现,为其插上走出地域飞向世界的翅膀,就成为我们开发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云南印象》的歌舞作为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的田间舞蹈,如果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帮助其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耗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例,也为人们展示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三)发挥名人效应,借鉴国外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在今天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名人不光是新闻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品质的保证。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里,各个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往往带有其地域性的特征。民间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民间文化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有一个身怀绝技又被大众所知晓的中心人物来向大众展示其艺术的魅力,让大众所熟知接受,喜欢。东北二人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期间赵本山可谓是功不可没。赵本山在央视的宣传与表演让二人转这个原本流行于黑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得以迅速火遍全国,并在能够在09年将《刘老根大舞台》建到北京,打入北京这个竞争激烈文化市场。《云南印象》表演初期,大部分观众就是冲着杨丽萍这个品牌去观看演出。

另外,艺术品产业化意味着其是可复制的,大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复制得以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相对于国外已经成熟的表演,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云南印象》的表演过分的依赖杨丽萍这个舞蹈天才,存在 “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性。在这一点上,《云南印象》需要向国外的《大河之舞》、《猫》等剧目学习其标

准化的表演模式。《猫》自从1982年第一次上演以来,已经以14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50个城市近300个剧院上演,演出版本超过40个,拥有观众超过6500万。《猫》剧今年春天在北京上演时,其舞台总监蒂姆•麦克法兰司自豪地说:“现在大概有6个剧团在全世界演猫。【5】音乐剧《猫》的演出模式的标准化让我们看到文化产业的传播速度与创造的效益。

(四)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文化产业与别的产业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大,二是高附加值。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别的物品不能替代的,这种需求有排他性,而且还具有无限性,比如好歌可以不断出新、一直出品,人们百听不厌。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内容为王、产业链形态的延伸,一本书出版后,可拍电影,可制成DVD、影碟、游戏,还可授权,其价值会延伸。美国动画大片《超人特工队》,里面有300多种产品卖(授权)出去,而票房只占总收入的20%。一般好莱坞电影其全球票房只占其总收入的25%-27%,动画片的票房则仅占20%左右。【6】我国文化产业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程度是相当粗放和原始的,不仅没有反映出文化产业强大的创意和想象力,体现“内容为王”的特点,而且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很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产业链经营的格局。一个文化产业作品的成功,能取得的价值不止仅仅是在演出的剧目,还包括对其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区域文化品牌的建立。《云南印象》的成功不仅仅是单个剧目的成功,也是云南文化产业以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云南地区的旅游及其他产业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结语

在今天这个大众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极大的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同时也给当前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扩张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在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才会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发展开发传统民族文化不能仅仅依靠老的传统模式 和技术,只有学会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壮大,传承给子孙后代,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豆丁网《论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与保护——以<云南印象>为例》

【2】载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原生

态舞蹈云南印象为例》

【3】新浪网 杨丽萍专访

【4】摘自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5】摘自维普资讯《猫》的成功对于文化产业的启示

【6】留学生论文网 《中美动漫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参考书目: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刘玉珠 柳士法著《文化市场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3

关键词:商业性;技术性;审美性

一、商业性

大众文化是典型商业文化,其运作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简单来说就是“消费文化”,消费群体是人民群众,所以投其所好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多讲究“情怀”。徐克《智取威虎山》(以下简称《智取》)选取的就是抗战背景题材,这首先是他自身情怀所在,其次也代表了老一辈人的记忆,同时也抓住年轻一辈对那个时代故事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同年龄段对于该题材的不同情感使这部电影收获了极高关注度。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林海雪原》的电影改编是能够唤起受众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的,这也是徐克这类电影人的传播意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的多元杂糅性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如外国司机谩骂传统节日圣诞节等,而新加入的叙事者韩庚这个角色带着探究与敬畏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到最后回家团圆,徐克想要传达的意图就是,红色经典是历史的内在根基,我们对信念的坚守必须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作为基础。电影《智取》将商业性与民族性进行了一次巧妙结合,同时也是对大众文化内涵的一次正确解读。

(二)明星加入

中国电影市场现今呈现出的最奇特之处就是巨大的明星效应即“粉丝经济”,尤其是对8090后的市场主力来说,偶像即使是客串或只唱一首主题曲都能去影院刷无数遍电影,无论其本身好坏。徐克《智取》归根结底也是一部商业片,他邀请了林更新、陈晓等“小鲜肉”前来助阵,效果极好。

(三)感情纠葛

暴力和性是当下社会视觉消费两大主题,与70年样板戏对于情欲的刻意回避和压制相反,徐克走向情欲的张扬,既再现了白茹与少剑波的爱情,更呈现了青莲与威虎山众男人间的暧昧情感,充分迎合了大众的窥探欲。但青莲阴冷的表情和深色装束是影视化中象征诱惑的“蛇蝎女人”化身,完全不符合东北农村妇女的外表与气质,此角色的出现缺少本土化改造,过度迎合大众娱乐。

04电视剧,杨子荣落入“婚外情”的俗套; “座山雕”死在杨子荣初恋情人与其丈夫的孩子手上,这两处改动使得原著中精彩的敌我斗争转向恶俗的个人恩怨。打着人性化的旗号消解红色经典中的共通精神和生命力,不仅误读 “红色”, 更误读了观众。

二、技术性

(一)商业元素

技术性更好地表现商业元素。

现今的特效与3D技术打造奇观电影。现代大众追寻刺激与释放,而奇观电影就是当代消费社会快感文化的产物。我们都说好莱坞的超英大片深得观众喜爱,这其实也可以称之为另类的样板戏,徐克利用3D技术,对好莱坞式电影桥段进行拼贴并充分展现于电影中:肉搏东北虎段落酣畅淋漓,老虎毛发逼真;枪战段落的子弹采用定格、慢动作等特写。但在技术愈发成熟的同时,电影理性叙事的能力被弱化,人物呈现出扁平化倾向,如土匪的脸谱化特征明显,表现为整体的低能与猥琐。

(二)传播媒介

现代化科技手段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而大众媒介正是科技发展的代表,其应用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对象、范围。没有不同形态的红色经典,其力量及现代记忆不会如现在这样强烈与深刻。《林海雪原》的影视剧改编,让它从小说的文字空间发展到现今信息社会的视觉图像空间,构建了一个立体、多样、开放的媒介传播平台,使《林海雪原》获得了意义增殖的空间,在国际上更好地传播中国的民族故事和文化,丰富、激活了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与认同。除去国内票房,《智取》在国际收获三千九百万票房(922-883),充分体现出大众文化背景下媒介的功能与作用。

三、审美性

在大众文化视野下,受众的审美变化主要体现为审美的通俗化、时尚化。

(一)通俗化

70年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改编处在高度政治化时期,在叙事上:首先,杨子荣代替少剑波成为主要英雄人物;其次,突显了主要人物的阶级仇恨和革命的迫切愿望(常宝父女);最后,摒弃情欲。

姚文放说,当代审美文化已经厌倦那种过于累人的思想重负,已经不愿向深邃幽暗的精神极地作艰苦的跋涉,也无力承受过于沉重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徐克《智取》则刻意淡化革命与政治倾向,注入普世价值观,转战通俗美学叙事:

1.国共-共军与土匪

徐克以“共军”与匪徒之对立改写了样板戏的“国共”二元对立,匪徒们在山下的烧杀掠抢成为小分队剿匪除奸的内在原因。因此本片中自然消解了政治敏感元素。而村民们则被塑造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成为小分队的拯救而不是动员对象。

2.单线叙事-双线叙事

60版电影以时间为线索,可简单表示为“起因-开头-高潮-结尾”的因果叙事。此结构叙事优点是人物、情节连贯,结构紧密,但线性叙事的封闭性极大压缩了让感知者对叙事作品进行重构和联想的空间。14电影则采取双线叙事策略。电影伊始,A线围绕少剑波展开,展现小分队在敌强我弱、敌多我少的困境下与土匪奋力搏斗的正面战场;B线围绕杨子荣展开,呈现其斗智斗勇的个人空间。这满足了观众的不同需求:想重新回味战争现场的,可从A线中体验历史重现;而对宏大叙事不感兴趣的观众,杨子荣游离于组织之外,以一己之力瞒天过海、兵行险着,也满足了他们对个人主义英雄的崇拜心理。

(二)时尚化

中国戏曲中脸谱文化的巧妙运用,使得这部电影在浓重的民族审美情结之中体现出多元杂糅特点。影片中,杨子荣扮演者加上浓重的黑色眼影,体现出戏曲脸谱中以黑色表示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小白鸽以面若桃花的妆容呈现美丽善良的人物特点,青莲以浓艳的戏妆表现“祸害了多少兄弟”的妖媚气质,座山雕大面积隐去演员真容实现脸谱化。但这不是完全继承以前的改编作品造型,旗袍、妆面、发型等设计带有强烈的现代感,这就使我们在观看时并不会产生明显割裂感,反而会产生一种熟悉又新奇之感。此外,对女人偏执的座山雕,重义气的老八,人物性格的多元化让故事与形象更趋合理化。

四、结语

随着社会转型,“消费经典”成为一种时尚,商业化、娱乐化浸透到红色经典改编与主旋律的创作中。“人们对于革命时代的激情,丧失了认同的欲望,却保留了猎奇的幻想。如何让今天的人们了解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崇高美,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在大众文化视野下,如果说,04年电视剧改编是一次懵懂且不成功的探索,那么14徐克版《智取》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开端。虽然存在着人物扁平、刻画不合理等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特殊符号,它的成功让电影界对于红色题材改编与传播如何与大众文化的特性巧妙、合理融合有了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周春霞.“红色经典”重构:英雄、青年与民族文化认同——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的叙事学解读[J].新闻知识,2015.

[2]刘洪,赵步阳,章澄.后现代视域下的“红色经典”改编——以3D电影《智取威虎山》为例[J].电影评介,2015.

[3]孙宜君,王辉.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审美阐释的差异——论《林海雪原》不同文本的叙事及传播话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

[4]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1996.

[5]周志强.红色文化空壳化忧思[J].人民论坛,2011.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4

长期以来, 音乐学大多数学者往往聚焦于对音乐文化具体形态与内容方面的研究:如词曲作者、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唱奏表现方式、古籍考证等等诸如此类。忽视了中国音乐文化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大众性的社会生产与流行传播, 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大众”作为研究音乐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思索和解析的音乐学专著。它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其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的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中国大众音乐》全书的结构总共八章, 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前四章, 可概括为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的“大众音乐”, 是曾教授通过现有历史材料或实地考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梳理、归类和总结;二为后四章, 可概括为“大众音乐”的“传播”和“流行”, 是曾教授在梳理了前4章内容后, 对中国大众音乐的一个独特思考。

本文从以下四点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曾遂今教授《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粗浅认识和读后感想。

一、创新性

《中国大众音乐》中对于流行音乐的考察, 则并未囿于这种狭义的流行音乐观, 而是表现出其独特的视角。作者重新梳理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分类, 例如:他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三类体系以及它们相交互动形成的多种型态的音乐文化体系, 并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的观念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切入点来考察、解析以大众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各类音乐文化在社会运动中的传播与链接。另外, 作者在第五、第六章中指出, 无论是音乐的自然传播或是技术传播, 作为音乐文化在形态、意识领域中的特殊性, 音乐传播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品质的人际关系, 即“传求必通”“传而相通”的人与人之间的音乐关系。因此, 作者的这些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大众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 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社会行为。作者在第7章中还提到:音乐商品具有特殊性。音乐商品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外, 还具有其它自身的特殊性。这种区别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殊性, 是由音乐商品性质的二重性、音乐商品艺术价值的永恒性、音乐商品艺术品质的创造性这三方面构成。

二、通俗性

此书用大众音乐的概念、范畴重新考究了我国历史上从远古传说中的原始乐舞到清代民间音乐、乐舞等等所有音乐文化形态与生俱来的大众音乐文化内涵, 鲜明地指出大众音乐是一个涵盖多方面音乐文化成分的文化范畴, 无论是历史上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儿童音乐、军旅音乐, 还是现当代的革命音乐、20世纪的中国城市流行音乐都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历史性有机组成因子。曾遂今教授选用音乐 (这种社会文化) 的不同功能目的作为切割线, 将无数个历史横截面所组成的音乐文化形态划分为三种类别:统治集团的音乐文化、市井庶民的音乐文化、文人的音乐文化。在对此三类音乐文化的对比性研究论述中, 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大众音乐文化由于其循本、自由、宽容的特性, 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 它包含了除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之外的一切生存于民间的音乐形态。究其音乐的社会接受环节而言, 由于大众音乐的本质目的是再现大众的多种价值观、实现大众的多种精神追求、体现大众的多种生活方式, 因此, 大众音乐的参与主体是全方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历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也是从大众音乐文化中寻求有用的东西。这个论断使广大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对古代民间音乐文化有了特别的亲近感, 认识到离我们现实生活久远而为之陌生的郑卫之音、乐府民歌、宫廷乐舞等古代音乐文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 而是饱含生活气息和庶民风情的“下里巴人”, 此谓通俗性。

三、时代性

阅读本书时, 读者们能感受到纸页里处处洋溢着信息时代的学术气息。在书中第一章第三节中, 作者把中国音乐文化分为3个体系:政府音乐文化G, 大众音乐文化P、学院派音乐文化, 并引用三相型如GPA型AGP型、双相型如GP型AP型、单相型A型P型G型三个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在第六章“大众音乐的技术传播”中, 作者更是将内容与现代信息社会紧密结合, 介绍了唱片、无线电、音乐电视广播 (MTV) 、音乐的数字化网络传播。与此同时, 书中也提到了如对当前流行歌坛“走穴”“营业性演唱” (第四章) “假唱” (第六章) 等的社会学分析;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两个极端” (第七章) , 对电视晚会“三多” (声乐多, 声乐中独唱多, 独唱中流行歌曲多) 现象等的批评。这体现出了曾教授在传统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变型的时代背景与宏观环境下, 勤于追求、勇于探索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文化与大众音乐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这种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开阔性

《中国大众音乐》对于中国大众音乐从时、空两方面作了宏阔的“鸟瞰性”“概览性”陈述和深入地探索性研究。如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方面, 囊括了远古乐舞, 先秦民歌, 秦汉乐府、相和歌,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吴歌西曲, 隋唐曲子, 五代两宋唱赚、鼓子词、诸宫调, 元代杂剧、散曲, 明清小曲、戏剧等等 (第三章) :横向的空间上则包含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儿童音乐、革命音乐、当代流行音乐 (第四章) 等等, 从而在时空交错、经纬纵横的大视野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构成方面的宏伟图景。

总而言之, 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大众”作为研究音乐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思索和解析的音乐学专著。它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中国大众音乐》一书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具有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摘要:《中国大众音乐》一书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本文从四个方面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曾遂今教授的《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粗浅认识和读后感想。

关键词:《中国大众音乐》,曾遂今,读后

参考文献

[1]曾遂今, 《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篇5

《从娱乐节目看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班级:新闻与传播三班

姓名: 贺玉婷

学号:120130801104

从娱乐节目看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近两三年来,各种各样的综艺娱乐节目大批涌现在荧屏。本文主要选取《奔跑吧兄弟》作为素材,从而分析大众传播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奔跑吧兄弟》这档综艺节目与大众传播的概念。《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有7个固定的主持人,每期会邀请一些嘉宾或者不邀请,让主持人和嘉宾通过做游戏的形式比赛,游戏里撕名牌为其节目的特色。在比赛的过程中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矛盾冲突达到搞笑的目的。关于大众传播很多学者给出过定义,这里介绍一下郭庆光先生对其的解释: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简单点说大众传播主要是以报纸、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我认为像《奔跑吧兄弟》这类综艺节目,它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下面我通过对《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中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说明其对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首先,很明显的是《奔跑吧兄弟》作为近几年来收视较好,关注度较高的综艺节目,它的成功对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发展以及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的多样化都是一个推动力。现在与这档节目类似的节目有很多,比如像《极限挑战》、《挑战者联盟》、《全员加速中》等等这些节目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这些节目,受众可以及时迅速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在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方面表现为,现在很多学校会模仿《奔跑吧兄弟》中的一些游戏开展活动,包括现在孩子们在平时的休闲玩耍中都会模仿《奔跑吧兄弟》玩撕名牌。其次,我们可以从它的节目名称《奔跑吧兄弟》以及节目中大量的体能竞技看出它所传递给观众的“奔跑”“兄弟”的这种思想观念是积极向上的,有很多人因为看这档节目而喜欢上奔跑,爱上健身。节目中7个主持人在做游戏或者比赛时所表现出的兄弟情义也给观众传递了一些正面的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及《奔跑吧兄弟》中7位固定主持人在做游戏中,那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通过节目传达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奔跑吧兄弟》在韩国、澳门、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录制,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我认为《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对社会文化环境最有利的影响,就是它所传达出的助人为乐、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例如节目中有为贫困地区或者贫困的学生所设立的公益项目,他们大多数的比赛奖金也都拿去做了公益。这为其他的节目和个人树立了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使助人为乐这种精神品质在这社会中广泛传播,引导了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奔跑吧兄弟》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利影响。我认为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青少年的影响。综艺节目一般都将近一个多小时,严重的占用了人们的时间。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自制力差,一旦开始观看节目一般很难从节目中抽出来,造成了对时间的浪费。其次,我认为节目中由于主持人个人文化水平和个性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个人性格的形成。比如邓超因为其英语水平差,将family读错,虽然确实有笑点,但确让这个错误的读法红了起来且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特色大力宣传,致使现在的小朋友以为family原本就是读这个错误的音。在节目里,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个角色设置,因为节目效果的需要,节目中经常会有一些背叛、言辞侮辱、投机取巧等等低俗不好的戏码,一味的用这些迎合大众口味。这些不但降低了节目的质量,也大大的降低了观众的审美,使社会文化环境变得庸俗不堪。最后再说一点,节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节目中插入大量的商业信息,使观众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却不知该如何取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单方面赞助性的商业文化信息的传播,实际上制约了人们接触其他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6

关键词 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发展 图书馆

分类号 G258.2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大众文化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迅速发展起来。这是一种在社会生活完全商品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化现象,对生活现实表现出强烈的泛审美性、个人性、消费性、商品性、体验性、生活化和世俗性[1]。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变革和价值观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2],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都产生了一种新的直观上的感性认识。它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也促进和推动了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对多元文化的传播发展。

1 大众文化在公共图书馆文化信息交流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不仅肩负着搜集、整理和保存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同时它也是传播社会公益文化的服务窗口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作为社会环境中参与人类文化活动的主体之一,图书馆就是以其公共性和公益性的本质属性而服务于公众”[3]。自从大众文化兴起以来,它的普众性迎合了社会大众对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化形式的喜爱,从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范畴来看,这种文化形式也势必引起公共图书馆的注意,成为公共文化信息交流平台的一部分。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理性地面对和接纳它?首先要肯定的是它在公共图书馆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这种文化在传播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人类社会中,“公共领域是一个不受权利约束,为公众提供思想交流、信息交换、政治社会参与的平台”[3]。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社会文化的服务窗口和信息交流平台,可接纳、整合来自社会不同形式的文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文化形式将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一公益服务平台传播开来。大众文化在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传播平台中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有着相融性。各种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兴起的文化形式,也必将加入到社会公益文化体系之中,成为社会公益文化家族中的一员,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个文化公益服务平台传播给社会。从大众文化自身创新来看,这种组合式模块化工业文化产品进入到公共图书馆,其新颖的文化形式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将让更多的读者享受到文化快餐的愉悦和快乐。这种多变灵活的文化形态从传统文化的藩篱中走出来,以他特有的别样方式来吸引读者,那些在特定年代里、在特定环境中被打压了的文化,在这种新兴文化的催生下,以其多姿多彩的姿态出现在文化园地里。在这种大众“流行”文化的创新和感召下,这种不守文化原体的创新形式,使文化不再单调、乏味。这种“大众性”文化的既可广泛传播也可以进行文化共享的特质就像一杯清水,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一公益文化服务平台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乃至每个角落。

2 大众文化在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传播领域里的生存环境

大众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生存空间里虽然很宽泛,但它没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基础,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以拼凑手法组合而成的大众文化产品,“它只是对文化进行了简单的复制,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低层次文化的需要”[4],没有太多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要想改变大众文化的这种生存环境,需借助公共图书馆对大众文化加以过滤,保持大众文化的正义性,剔除大众文化中的糟粕。对于文化的融汇与创新,不能信手拈来,我们应该既要考虑这种新兴大众文化的生存环境,也要考虑含有的糟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2.1 大众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阶层里属于“草根”文化

正因为大众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体系中所处的尴尬位置,因而对整个社会文化的上行推动力是有限的。大众文化来源于社会底层,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阶层里,属于“草根”文化。这样的文化一旦进入到公共图书馆传播领域,一时间难以得到认同。从长远来看,这种文化对公共图书馆现有的文化传播形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文化产业中像商品一样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公共图书馆无法阻止这种新兴文化的渗透,其中所包含的糟粕内容同时也会进入到了公共图书馆中,并可能对整个社会公益文化的传播进行二次危害和传染,所以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梳理,去除糟粕,让其有益的文化内容转变成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再交流传播出去。

信息服务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它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及其形式对当代青年人的意识形态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乃至改变他们的精神需求方式。不同阶层的人们也会从大众文化中寻求到更多自己所认同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经验,不断修正自己观察这个客观精神世界的眼光,重塑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获得“进入社会、在社会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各种实际生活的实用证书”[5]。人们的意识形态虽然不主要取决于大众文化及其发展的影响,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判断和认知。因此,切实调整好大众文化的发展姿态,让公共图书馆在传播现代文明的同时,尽可能展现和揭示大众文化中所蕴涵的另一种美,使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展现出多彩纷呈的文化形式。

2.2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理性淡薄,很难深度地影响公共图书馆所传播的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性,是典型的现实流行文化,人们在直观的感受上可以不假思索的接受它。大众文化属于一种文化消费品,如现在众多的影视文化作品,它们被生产创作出来就是供人们进行文化消费。例如,人们在观看众多的历史事件被演绎成“戏说”的影视作品时,模糊了文学作品和文化历史原本的真相,淡漠了理性,不能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全社会进行公益文化服务的窗口,在文化的搜取和交流上都有固定的模式,所传播的文化是确切的文化信息,就文化的理性核心而言,大众文化的理性就相当地淡薄。从传统文化的理性结构来看待文化,文化的理性润含在文化的核心层面,对文化的影响是从里到外的。大众文化追求的是表面上的繁华和娱乐,而不是对文化理性的雕琢,从理性文化结构上看,属于理性淡薄的表层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把大众文化对文化理性的影响理解为从上到下,也就是由表及里,这样就很难达到理性文化的核心层面。

nlc202309041005

2.3 大众文化繁杂的混同性,导致人们对大众文化存在防范的谨慎态度和戒备心理

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大众对文化的组合也是多种多样和千姿百态的,凡是大众需要的,它都可以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来适应大众对文化的需要。大众文化这种对文化不加选择、随意拼接组合的拿来主义,势必造成文化品位不高,结果就会使一些低级、庸俗、迷信,甚至是色情、黑色、暴力的不良文化混杂在其中。“我们正处在一个视觉文化和人为符号发达的时代,形象的狂欢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仪式,追求视觉的快感和愉悦则成为我们对生活的基础需求”[6]。尽管大众文化丰富多彩,让人们目不暇接、各取所需,但它追求利润的商业性和功利性,导致其在对文化品质的取舍上降低了要求,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虽然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和世俗性,不会妨碍人们对主流文化的追求,但对提升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虽然大众文化这种混同的拼接和组合,满足了大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往往在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整体上顾此失彼,具有有限的感召力。这种文化在进入到公共图书馆这一公益文化服务平台后面临着尴尬两难的境地,一部分人会欣然接受,另一部分人却退避三舍、不肯接纳。由于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文化产品,可以说大众需要它就接受它,否则,就放弃它。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文化也就存在非大众化和非文化的非议。持这种非大众化和非文化观点的人们所疑虑和担心的是,一旦某种不健康的大众文化进入到了像公共图书馆这种公益文化的传播领域里,通过公益文化渠道传播出去,势必会给文化的纯洁性造成二次污染,使公共图书馆传播主流文化的基本职能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大众文化这种防范的谨慎态度和戒备心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影响到大众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因此,在将大众文化纳入到公共图书馆这一公益文化交流服务平台中时,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在使文化多样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正确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夫人所言,“文化就像个人一样,是一套大体一贯的思想及行为模式。每一个文化里都会产生某些特殊的需要,且可能是其他类型的社会所无者。在这些需要的推导支配之下,需要的迫切性愈大,则相关的行为愈能达到相一致的情况。只要一个文化具有高度的统合性,则纵使最不调和的行为经过不可思议的转变之后,也会在此文化里成为满足固有需要的策略”[7]。

3 如何加强大众文化在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发展中的平衡性

如何去评价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对其所持的态度,是平衡大众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积极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他持肯定与否的态度,就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肯定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时,既允许大众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也要制约它。当今,在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领域里,各种文化形式共同充斥其间,各种文化需要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地发展和转换。

3.1 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间的发展和转换

要理解大众文化,首先要从“大众”和“文化”的根本意义上去理解“文化”。费克斯在《理解大众文化》里从两个特定主体给大众下了定义:即大众是一种“集体性对抗主体”和“流动体”[9],“对抗性与差异感,要比类似性和阶级认同更有决定性,因为正是种种共享的对抗,造成了流动性,而流动性乃是复杂社会中的流动性”[8],这里的“大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下层民众,而是指社会学概念中的人的“群体”,是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亚群体。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就可以大致分成社会主流文化和通俗文化。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在1930年所著的《大众文明和少数人文化》一书中就指出: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威廉斯则认为文化不应是以高雅艺术为代表的高级文化,而是对某一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从根本上说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的生产者,而公共图书馆所孕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利维斯所说的那种,一切文化来源于底层的大众。从文化的本源来看,它的母体来源于生产生活,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并没有特权的文化和独立的文化,只是掌握特权阶层的群体把文化从大众中分离出来,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工具”。现如今大众文化的兴起,使这种更贴近大众的文化又重新回归到了“大众”之中,使这种文化又开始成为大众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这种理性的认识把文化的“工具性”向“文化性”转变。从文化长远的发展来看,可以说,大众文化对社会公益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文化转换,既消解了两种文化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次分层,又消解了两种文化占有群体之间人与人的文化对立和决裂。现代社会在自由交往的文化空间里应该淡化对文化雅与俗的界定,这不仅体现了当代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样,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各种文化形式相融并存及文化志趣多样性的渴望。通过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平台来传播大众文化也就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通过文化的相互转换达到文化的平衡。如果我们一味地批判和阻碍大众文化的发展,那么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势必将会失衡。社会发展到今天,大众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其他的文化一样,人们已经离不开这种世俗文化了。

3.2 提升大众文化在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传播中的品质

大众文化所产生的效应如何,是以它自身所拼接的母体文化品质的好坏作为前提。这种拼接文化的母体文化自身就带有极其复杂的文化品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量的集合,是同质的多数,确切的含义是“乌合之众”。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大众是文化的生产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他不认为创作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是“文化傻瓜”,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存在。

不能否认文化品质所产生的作用,如果文化品质低劣,那么对整个社会文化的传播还会起负面作用。作为传播文化正能量的公共图书馆如何甄别大众文化的品质,比用什么方式接纳它更为重要。为此,作为传播社会文化的公共图书馆就应该积极主动地从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把文化思想的正能量传导渗透到大众文化的精髓里,让大众文化表达出社会文化的正确意识,提升大众文化的品味,同传统文化一样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把大众文化融入传统文化之中,让更多的人去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也是社会文化相互交融发展和转换的需要。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融入到大众文化里,借鉴大众文化的“大众”性,把文化的大众形式借鉴过来,对已有的文化体系进行适度再改造,创造展示出不同文化的新姿态。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种文化的交融,而各种文化的交融又势必促进文化的繁荣,在这种繁荣中,公共图书馆的传播作用无可替代。

nlc202309041005

3.3 公共图书馆在传播文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大众文化的作用。

大众文化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形式,公共图书馆不可忽视其在社会文化中所承担的积极作用。大众文化要想健康地发展,就要根植于一个良好的母体文化培养基上,这需要有各类文化的人才,既熟悉传统文化,又善于在各文化之间交流沟通,这种即了解传统文化,又善于接受大众文化的人才,可以在两种文化体的传导和疏通中架起文化的桥梁。其次,把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把大众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放在一个文化大舞台上,彼此互相嫁接、相互磨合、取长补短,能产生出综合的创新的文化模式。这种对各个社会文化的整合,对于整体社会文化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4 结语

尼采在论及大众与其文化的需求时曾经说过,“高级文化是少数人掌控、创造和欣赏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低层的凡人也有了对文化的需要和意识形态的追求,这些低层的非高级的文化形式,严重地冲击着高级文化”。虽然大众文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不是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和代表,但它不会永远和传统文化相对立而独行,“大众文化对整个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积极促进作用由于受到大众文化自身特点的影响,又有其局限性。实际上,“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9]。这两种文化的融合才是中国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 1 ] 韩书堂.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中国美学的转型[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130-131.

[ 2 ] 金元浦.大众文化兴起后的再思考[J].河北学刊,2010(5):200-201.

[ 3 ] 王晴.论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特征及优化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3(2):83-86.

[ 4 ] 刘洋,赵丹.“大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理论”:从西方到中国[J].中国科技财富,2009(8):242.

[ 5 ]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03.

[ 6 ] 侯斌英.大众文化形式特征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7(1):100-101.

[ 7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58.

[ 8 ] 约翰·费克斯.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9.

[ 9 ] 李玉林.大众文化对文化发展的促进及其局限[J].求实,2008(5):78-79.

林德义 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黑龙江鸡西,158100。

(收稿日期:2013-10-17 编校:刘勇定)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7

地方主题性博物馆是一个地方与族群的共同记忆, 从符号学的视角看来, 博物馆内的一件件藏品象征着一个地区特征的“标识”, 而“藏品体系”则代表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和隐喻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代博物馆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收藏、展示、研究与教育功能, 它被吸纳进地方文化的立体传播系统, 并且迫切需要与地方媒体强强联合, 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 它也急待融入文化产业体系, 与相关行业共同提炼标识性的城市品牌与城市人文精神。因此, 在全球化与大众传播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博物馆功能至少从以下方面得以扩展:

一、地方文化朝圣地

博物馆文化是“物”的文化, 物与人无法交流, 虚拟的历史与人无法交流, 只有将两者进行转化, 才能与人交流。这一转化, 并非能传统意义上所谓的藏品展示就能完成。同时, 中国博物馆自2008年陆续向观众免费开放以来, 它在传播地方文化的功能上被空前的放大, 当与广袤的大众相结合时, 博物馆展览藏品须经过两次编码转化才能抵达大众:物转化为文化信息, 文化转化为生活方式。韩国博物馆设计师李遇权在其《博物馆·美术馆设计》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及文化的地方。”香港作家也斯在《博物馆的长夜》一文中记述了在德国参加柏林举办的“博物馆的长夜”这一活动的见闻:“普格蒙神殿的石阶和前面的广场上, 密密麻麻坐满了人……一年一度的“博物馆的长夜”, 柏林几十个博物馆在同一个周末晚上开放, 准备了音乐、舞蹈、演讲、木偶戏、民族节庆的仪式、爵士乐、酒吧、小吃, 有小巴接送, 让观众从一所博物馆到另一所, 一直过了午夜……”如此鲜活的场景, 将古典的、时尚的、世俗的种种多元、多层次的文化以及消费有机融合, 观众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博物馆与欢乐“连”在了一起, 一改博物馆在英文的语义中代表的静止不动、无聊、没有精神之义。代表地方文化的博物馆正是处于这种复杂的语境之下。文物的“在场”和历史的“不在场”, 在展现历史和处于当代这样的混合情境之中, 博物馆承担着地方文化朝圣地的功能。当地方文化精髓, 如川剧昆曲、龙舟竞渡、骑马射箭渐渐浓缩为区分西方与东方的象征符, 或置于赤裸裸的商业用途, 而非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时, 地方“巫术与仪式”的神秘感荡然无存, 人们种族的归属感自然被无限削弱。然而, 远离商业尘嚣的博物馆让众人在日常生活中重新找到了某种“通神”的渠道, 在这里默读与拜谒、洗礼与深思, 通过“物”寻求曾经逝去的生活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 这样的寻觅来自于生命本源的冲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一种朝圣。

二、整合传播时代电视人文节目资源站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众文化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 是由文化工业塑造和支撑起来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取向的商业文化。因此, 传统经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难做到行动上的“复兴”, 而只能做到观念上的“复兴”。然而, 地方历史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合谋则是整合地方资源的有效手段。央视的《探索发现》、《国宝档案》、《走遍中国》、《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鉴宝》、《寻宝》等栏目都做着积极的探索。这些节目混合着娱乐元素, 展示着地方文化的广博多彩、考古发掘现场的探秘、收藏文化民间的悄然兴起、艺术拍卖的投资趋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博物馆展示、传播的功能在大众媒介上得到了延伸, 而文物资源的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得以更大范围的挖掘和展示。有这样的观念意识, 我们就得充分重视, 博物馆每策划一次展览, 通过大众传媒的演绎, 就可以从一次“媒介景观”, 转化为“文化盛宴”。2009年5月至8月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展览从全国范围内遴选260余件 (套) 楚文物精品, 分四个部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奇”、“好巫祈福”全面展示楚国的政治、军事历史、礼乐文明、艺术成就、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在展出前, “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部分展品走进了湖南卫视知名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录播现场。这本是一次“媒介事件”, 却被湖南卫视精心制作与提炼, 成为一次“文化盛宴”。

三、城市文化品牌及文化产业策源地

多年以来, 博物馆一直被局限的认为是展示文物主要机构, 而忽视了其所展陈的文物艺术品代表着一个地区独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属性。在市场化浪潮下不断推进的“城市品牌运动”让人们更深层次的去思考一个城市独有的历史、地理、人文、规划、景观、精神与人格。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地方性的博物馆里寻找和提炼, 因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博物馆衍生功能的开发及利用。在1993年夏天在芝加哥举行了一项“行动中的文化”项目, 由国家艺术基金提供资助, 将艺术带到了城市的街道和居民中, 一名艺术家在自己所在的西城拉丁区组织了一个“街头录像”项目并以此提出青年帮派的问题。艺术家帮助孩子们制作他们自己的录像纪录片, 然后将居民组织起来, 发挥每一个家庭的力量, 在一块空地上创作了装置艺术《街区派对》。这一作品将许多显示器联接为一个令人惊奇的、有些超现实主义的雕塑式组合作品。这种公共艺术项目参与到了城市个各个方面, 将在博物馆展示的艺术品创造放置进城市与生活, 这不仅是城市鲜明的个性体现, 更为我们创造性的找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契合点提出策略。09年热映的《博物馆奇妙夜2》, 取景于世界最大的历史博物馆——史密森尼博物院,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保管着一亿多件艺术珍品和珍贵的标本。主人翁在历史的虚拟背景和超现实的时空中历险, 赚取着观众的钞票和对史密森尼博物院的奇思妙想。每一座博物馆都有各自的地方故事、每一件藏品背后更是凝结着历史的悬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此取材, 将历史故事的解构, 再艺术化的重构, 制作成装置、行为艺术、公共艺术, 影视作品、3G动漫、打造城市标识系统、城市故事主题公园等, 不仅是一个城市个性化的彰显, 更是通过博物馆功能的衍生, 整合地方文化资源, 打造联动文化产业链的创新举措。

以上三方面, 并非说现代地方主题性博物馆要削弱其“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传统功能, 而是呼吁一种强强联合手段, 整合大众传媒、创意产业等地方文化资源, 形成立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并让观众真正参与其中, 成为地方文化的创造者, 将共享的文化变成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寻找文化的契合点》参见:http://w w w.bjww.gov.cn/2004/12-7/3718.html

[2].《寻找文化的契合点》参见:http://www.bjww.gov.cn/2004/12-7/3718.html

[3].“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顶级国宝亮相《天天向上》参见:

[4].Cynthia Freeland著, 黄继谦译, 《西方艺术新论》, 译林出版社, 2009年1月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 杨渝东译, 《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2].Cynthia Freeland著, 黄继谦译, 《西方艺术新论》, 译林出版社, 2009年1月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8

关键词:大众传媒,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播,文化特性,传播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从大众传媒角度来看, 民族文化的核心在于民族精神和基本的价值取向, 正是这些核心的东西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促进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是大众传媒的必然使命。然而, 多民族的文化差异使得传媒介入的途径需要加以商榷, 推动民族融合、创新,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的现代化, 是大众传媒任重而道远的使命。那么, 着眼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 立足多民族文化差异的现实, 开辟针对性的文化传播路径是十分重要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都是在本民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 其特性与本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生活习性、历史传统等都息息相关。不同的民族文化就意味着生产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差异, 比如思维习惯、消费习惯、社交心理等等, 这就对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上提出了挑战。我国地大物博, 56个民族数量众多, 民族聚居、混居已成为普遍现象, 多民族地区较为典型的在新疆、西南、西北等地区。

多元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 这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和不断创新进步的源泉。正是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人类文明多姿多彩, 并常常成为文化革新的动力。尊重每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 平等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是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上的指导精神。文化传播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的介入, 文化的介入一方面使得本民族文化不断地吸纳新的文化内容, 另一方面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稀释。

传播中华文化———保亭民族歌舞团新春演出亮相阿拉木图

三亚黎族打柴舞魅力尽显, 传承保护意义重大

为此, 大众传媒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传播内容上兼顾各个民族, 传播方式上照顾各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心理, 针对性介绍先进文化,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注重传播内容的审核, 传播外界先进文化的精华, 在尊重本民族文化、保护已有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实现文化的传播。

以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现状为出发点, 从大众传媒角度来探讨, 这既是对民族问题, 也是对文化问题的研究。大众传媒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 对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的引导, 其重要性都是极其明显的。所以本文要关注的问题是, 在民族地区, 尤其是在多民族地区实现文化传播, 以何种宗旨去引导多民族地区文化的求同存异?哪些是大众传媒不容忽视的细微之处?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文化的传播?这是本文要尽力解答的问题。

二、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现状

多民族地区人口占到我国总人口9%左右, 各地方民族自治区的总面积约为64%, 比重相对较大。大众传媒以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目的, 为此形成独有的文化传播的现状及特征。

(一) 以多种文字形式进行传播

由于历史的变迁, 多民族的聚居区与混居区相互交错, 居住形式多样。其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既有本民族的语言交流, 也有多民族语言文字相互交流的情况。

为适应多民族地区民众接收信息传播的实际情况, 大众传媒采取的文字形式也相应的多种多样。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 只有语言的民族聚集区, 主要采用汉文字和汉语言传播, 例如陕西、宁夏和广西等地, 其主要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都采用汉字形式。但是对于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并存的地区, 则采用交叉传播的形式。一种报纸同时采用多种文字, 一个电台开办多种语言栏目。以新疆为例, 其电视台采用汉、维吾尔、哈萨克3种语言进行传播, 而广播电台则采用汉、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5种以上的语言。

(二) 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大众传媒在跨文化传播时, 都以兼容并包的姿态来展现多民族的文化特色。传播内容主要从信息受众的需求来考虑, 涉及全社会和本地区的实时新闻, 同时针对性较强的提供实用的信息。在农林牧业、科技知识、卫生医疗、教育、法制等多领域开办栏目。栏目形式包括讲座、宣传片、专题等, 交流形式从原有的单一灌输到双向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 在传播民族文化艺术方面, 电视等传媒取少数民族之长, 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 结合地方特色与民风民俗, 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既保护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精华, 又增添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大众传媒在多民族地区传播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媒在多民族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其传播策略、传播手段都是值得仔细商榷的。现存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 进而分析改进。

(一) 文字上的传播障碍

多民族地区必然存在着多种语言或者多种文字并存的状况。大众传媒需要策划、取材、制作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语言不通, 沟通障碍都会对传媒的实现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从制作的性价比考虑会省去很多贴合少数民族的内容, 但这种文化传播方式也影响到少数民族的媒介接触, 语言障碍可能将部分少数民族受众排除在外。

(二) 少数民族身份的传媒工作者数量较小

据调查显示, 在多民族地区, 多数的传媒机构的记者、编辑、制作等, 汉族人员仍占到80%-90%。如此大的比例, 使得少数民族的传媒从业者数量就显得捉襟见肘。汉族工作人员的大量存在, 必然主导着节目的主基调, 使得节目很难真正切合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价值和行为取向。同时, 汉族传媒工作人员会不自觉的推行汉文化, 采取推测的防范来评估少数民族的价值观社会观等, 难以达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融合的实效。

(三) 民族特色及民族心理展现存在困难

如何全方位地展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 如何挖掘题材展现民俗风情, 这都需要传媒从业人员对一个民族有着深入的了解, 更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更为困难的是, 涉及到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 民族价值取向, 社会认同感等深层次的文化时, 如何表现就更需要功底了。对此, 深入挖掘民族素材, 表现民族心理, 多形式多体裁的传媒栏目的实现需要付诸更大的努力。

四、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播路径探讨

传播路径的探讨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的问题, 即文化融合、民族问题和多元文化传播三个方面, 具体探讨如下。

(一) 文化融合层面

文化的融合才是各民族真正有认同与归属感的根源。大众传媒对文化融合应该积极的提倡和引导。在多民族地区, 文化融合表现在方方面面, 包括物质层面、文化制度层面、文字语言、风俗习惯。其中最为本质、最为稳定的融合是民族心理的融合。从价值取向到思维方式再到道德伦理、宗教观念。中华民族的观念到各民族的尊崇,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价值认同都是凝聚我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基础, 传媒应以此为着力点多加引导。此外, 民族性格、审美心理、消费心理的融合都需要大众传媒从诸多生活细节之处加以提炼和展现。

(二) 民族问题层面

首先在于多做关于民族团结、社会认同的宣传和引导, 开辟多种形式的栏目增强各族人民的沟通理解。力图引导各民族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情绪, 使民族平等、自由、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在宗教信仰方面, 要对狭隘的宗教观进行引导。

一旦出现影响较大的民族摩擦事件, 采取及时、客观、追踪报道的策略与原则。力争用真相安抚不明真相的参与群众, 用及时的报道遏制流言的传播, 防止事态被恶意利用, 扩大影响, 扰乱人心。对于事态的连续报道也是必要的, 群众不仅仅关注事态的本身, 更注重事态的处理结果以及相关责任方的态度。对民族纠纷处理的跟踪报道对于巩固政府的民族政策、引导民族情绪大有裨益。最后, 对事件发生的动机、危害、影响等的深入分析也是极为重要的。民族纠纷处理得好, 报道得到位反而有助于增强民族情感。

(三) 多元文化传播层面

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文化上“多元”, 这一基本特点必须得到尊重和重视。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 要重视深入民族聚居地, 采编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语言的障碍是客观存在的, 加强记者对多元文化尊重与积极报道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大众传媒除了要从外界向少数民族受众传播价值信息, 同时也要向外界和其他民族介绍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这些工作的达成都需要对一个民族有着深入的了解。多吸收少数民族成为传媒工作者, 采纳少数民族关于文化传播的想法与建议。适当地改变节目语言流动方式, 在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中实现信息共享。

其次, 针对民族实际, 分众传播。同样的文化传播内容, 不同的受众在接受的时候有着不同的理解, 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偏差导致接受吸纳的东西不一样。所以, 了解受众的习性特点是十分必要的。文化的差异带来的传播效果的迥异是明显的。因而, 传媒要有分众传播的意识, 针对性的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再次, 新闻传播当以民族实际为参照。传媒的文化传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民族的发展, 推动其与先进文化的融合。比如, 在引进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式的时候, 针对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产习性等, 介绍引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才能达到很好的引导效果。

最后, 对民族心理的展现方式需要多加创新。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心理, 难以用语言直接描述出来, 属于民族文化中最为细腻部分, 这需要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表现的基础应在于深入到民族内部记录其生产生活实际, 运用镜头的组合、细节的展现来揭示为民族的文化心理内涵。

总而言之, 当前大众传媒已经深入到多民族地区的角角落落, 也成为这些地区所依靠的文化传播途径。大众传媒担当着向多民族地区传播先进文化, 促进民族发展、民族融合, 加速民族现代化的使命。多民族地区在历经着近代历史的强烈冲击, 其民族心理以及产生深刻的变化。大众传媒要从宏观角度把握民族文化的总体变迁, 更要深入到民族中, 挖掘民族生活的细节和本质, 使文化传播更富有时代意义和深刻的历史记录意义, 呈现出立体的文化传播结构。

参考文献

[1]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

[2]龙运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战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2011 (01)

[3]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

[4]Ren Xiao-jian, Cui Jiang-ning, Zhang Jin-xi.A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the mass media on Physical Fitness[A];2013

[5]Baran, S.J, Davis, D.K.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A];2003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广东梅州是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形成、迁徙与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总和与精神文化总和。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梅州作为客家人最主要的聚散中心和集聚地,有“世界客都”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区域。2011年审议的《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梅州将打造中国知名文化产业城,打造“全球客家文化的心灵家园”。[2]可见,客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是非常重要的,梅州对客家文化也越来越重视。

但是,由于当下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导致多元文化的冲击及学校对学生在客家文化传承的认识程度不够等,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身上并没有很好传承,出现对客家文化界定不清、探求客家文化自觉性不高、对客家美德认识不深刻等问题。因此,研究大众传媒环境下客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增强中小学生的客家文化底蕴非常重要。

(二)研究现状

1. 著名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认为,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走到一起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精神[3]。

而这些具有独特稳定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精神,就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因而,客家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客家文化不断创造、积累、沉淀的过程。客家文化作为客家人的精神沉淀,是客家人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2. 近年来,客家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推动客家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一些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2009年5月8日,由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出版印刷的《客都梅州》系列乡土教材,正式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的广大师生使用。在对某小学六年级某班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均表示喜欢上《客都梅州》这门课。但对一些基本的客家文化知识测试,不少学生的作答却显示出他们还有待进一步学习[4]。

广州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立项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总体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度较低;二是语言“建筑”饮食在客家文化中代表性比较强;三是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四是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5]。

3. 目前关于客家文化的作品,多为书籍类,一些内容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很难弄得懂;

另外,太多文字记叙,降低了学生阅读、钻研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客家文化发扬与传承的效果。一些新兴的客家文化微电影、访谈录等,让客家文化具体化地呈现出来,引起了人们对客家文化的关注,但很多作品并不能吸引中小学生的眼球,一些情节虚构的微电影也不适合中小学生观看。

(三)研究意义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可以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独特而珍贵的瑰宝。对中小学生传承客家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为了避免客家先贤留下的光辉业绩和绚烂多姿的客家文化被时光淡化、被多元文化掩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年轻一代更好更容易地接触优秀传统文化。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从师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情况、了解方式、内容偏好、师生对梅州教育城域网的浏览频率等内容出发,共设计了19道题目。其中,学生完成第一到第十四题,教师完成第一到十九题。共发放问卷800份,实际回收783份,有效回收783份,回收率为97.88%。

三、中小学师生对客家文化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1. 中小学师生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本次调查中,90%小学生、97.16%中学生都对客家文化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了解不深入。63%教师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客家文化,即有较深入的了解。而“非常熟悉”客家文化的人数并不多,占全部接受调查人数的8.30%。总体上,36.91%师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客家文化,48.75%师生认为自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知道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及“完全不了解”的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28%,说明生活在客都梅州的师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客家文化是一件平常事。但从数据结果可看出,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并不够深入。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学生没有时间顾及自身客家文化的传承问题;另一方面,说明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了解的主动性不高,对客家文化的物质、精神教育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了解不足。该题中,教师的答案集中“比较了解”这一选项,即中小学教师对客家文化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在客家文化的传播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客家文化和增强探究客家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如图1)。

2. 中小学师生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主要是“听家人说”“去博物馆了解”“电视节目中了解”和“相关书籍的阅读”。小学生是“听家人说的”“电视节目了解”和“生活环境中体会”。而中学生是从“听家人说”和“电视节目了解”中了解客家文化。

总体来说,中小学生和教师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从“听家人说”和从“电视节目了解”方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相关书籍资料”“去博物馆了解”“电脑上浏览”三种方式所占比例较低,可见,中小学生自觉了解客家文化的主动性还不够高(如图2)。

3. 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传播方式的偏好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更偏好“看视频”方式去了解客家文化,“看动画”“听广播”“其他方式”所占的比例依次降低。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让信息传播愈加便捷,传播的受众也不受限于时间空间,且视频和动画比书籍更直观、更具趣味性,因此以这两种方式作为传播载体,不仅符合师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心理特征,还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特点:让客家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如图3)。

关于客家文化的有趣动画和视频作品,调查数据显示,答案集中在“一定会看”和“应该会看”两个选项。因此,融入客家文化的视频及动画精美作品会得到师生的关注,也会成为受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4. 当前客家文化在传播上的欠缺之处

通过调查发现,在中小学生及教师看来,在客家文化传播上,欠缺易于推广而又有吸引力的作品。因为限于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客家文化作品的创作,在作品语言、画面表现技巧上,不应该过于专业化,而应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征。中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如果创作的作品没有趣味性,就会吸引不住学生的眼球,即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念头,最终作品就会失去传播的效果。所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选择,语言应简单易懂,表现技巧应加入具有吸引性的内容,表现形式要生动灵活、易于理解与接受(如图4)。

四、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在客家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有待提高,传播的方式还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中小学生对客家优秀文化认识不够深刻

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内容不够明确,了解层面不够深入,客家文化精神体会不深。如调查发现,48.32%中学生认为学校有开展过关于客家文化活动,而51.68%认为没有;22.30%小学生认为学校有开展过关于客家文化活动,而77.70%认为没有。当问及自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时,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但没有深入了解。“完全不了解”客家文化的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28%,说明生活在客都梅州的师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客家文化是一件平常事。这说明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客家文化传统美德的现实重要性理解还不够深刻,还须加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二)中小学师生自觉接触客家文化的主动性不高

即使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各种信息触手可及、即便生活在世界客都梅州,中小学生也未能主动去接触客家文化。从师生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看,日常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听家人说”和“电视节目了解”方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相关书籍资料”、“去博物馆了解”和“电脑上浏览”三种方式所占比例都次于前两者。家人口述的和电视节目里了解的客家文化,都属于客家文化的精髓部分,但其内容不一定为中小学生想要了解的部分。相关书籍资料的阅读,可以加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亲自到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可以亲身体验客家文化的氛围,感受客家文化的厚实;电脑上浏览客家文化的内容,则可以更具针对性地搜索想要了解的内容,这三种方式是自觉地了解客家文化表现,但从被调查者平时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来看,还偏向于被动接受方式。说明中小学生自觉了解、学习客家文化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厚实丰富,若单凭被动的接受方式来弘扬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生从家人口中了解到一些客家名人先贤的事迹等,但主动地发现和自觉地接触客家文化的意识还处于薄弱状态。可见,中小学生对自觉了解客家文化的主动性不够高。

(三)家庭、学校对中小学生了解客家文化的引导不到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从家人口中听到的客家文化内容越来越少,显然随着父母亲接触客家文化程度的降低,中小学生从家人口中听到客家文化内容的机会越来越少。说明客家文化在家庭里传播的氛围呈现消减的态势,而这种态势将影响到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另外,学校的教育是按照相应教育标准来进行的,举行的活动一般都与当前社会的教育环境相适应。根据梅县中小学的校园官网的公告,可以了解到关于客家文化的活动并不多。学校对客家文化的引导还是有欠缺的,学校引导学生去了解客家文化方面做得不到位。因此,家人、学校对中小学生的引导还须加强。

(四)中小学师生缺乏一个共同了解客家文化的平台

从调查数据来看,72%小学生、98%老师、76.75%中学生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客家文化。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中小学生对于客家文化书籍资料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博物馆的文物与文字记述,没有长辈的陪同、解说,中小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并不能很好体会客家精神的内涵;计算机上内容齐全,可网上也有其他很多吸引中小学生的东西,他们不一定会主动去搜索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且在不同网页上,客家文化讲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一定适合中小学生接受的心理特征。另外,学校举行关于客家文化内容的活动不多,师生间关于客家文化方面的互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即使是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小学师生间,缺乏一个共同了解客家文化的平台。

五、促进客家优秀文化传播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创造学习客家文化的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传播一些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内容,营造学习客家文化的良好氛围。利用大众平台如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传播关于客家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客家名人故事等。鼓励学生学习客家文化,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以不断加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

(二)教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适当在课堂上运用

教师应重视自身对优秀客家文化的学习,加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调查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对客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和研究。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思想引领者。言传身教,教师对客家文化的掌握程度将影响着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将影响着学生对客家文化学习兴趣的高低。教师在课堂上,合理穿插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客家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学习气氛、丰富课堂内容,而且会给学生树立学习客家文化的好榜样,促使学生注重学习课本的文化知识外,还注重课外知识的汲取。

(三)家校共同引导中小学生主动了解客家优秀文化

家长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孩子思想的启蒙者和培养者,所以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分数上,而应结合本土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全面发展。对于学校举行的关于客家文化的活动,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并和孩子一起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组织参观客家景点的活动,可以陪孩子一起去。家长要和学校积极配合,和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引导中小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客家文化。

(四)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增加中小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版块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体,在教育、经济和娱乐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教育城域网是一个对上连接省、市有关单位和CERNET、Internet主干网,对下连接各区/县教育局、学校,沟通全市教育系统各事业单位和学校;对外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大型综合性信息网络。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学校、县(市、区)教(体)育局、市教育局三级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形成辐射全市各县(市、区)和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技术学校、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放的、具有现代远程教学功能、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功能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换功能、实现实时视频信息传输的高带宽的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6]。梅州教育城域网是由梅州市教育局主办的覆盖全市中小学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的综合性教育信息和资源平台,是全市教育系统唯一的教育公众信息平台,是互联网上代表梅州教育权威的官方网站和专业的门户网站[7]。

调查发现,74%的教师都浏览过梅州教育城域网。被调查的中学生中,浏览过教育城域网的学生占49.35%。而且,超过半数的教师会在日常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城域网。其中,“经常”引导占9%,“有”引导占46%,“很少”引导占30%,“没有”的占15%(如图5)。

如果在这样一个公共教育公共平台上增加客家文化传播版块,将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小学生及教师都较支持在梅州教育城域网上增加客家文化这一版块。其中,支持的小学生占小学生人数的76.90%,支持的中学生占中学人数的80.62%,而教师支持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增加客家文化版块的支持率达到了100%。从数据分析来看,中小学师生对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增加客家文化这一版块,持有较高的支持率。因此,在梅州教育城域网上增加客家文化的版块,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客家文化学习氛围,并让客家文化的传播更有效。

(五)合理开发并丰富中小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版块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对梅州教育城域网的中小学生客家文化版块的开发与丰富,应是带有设计性、建设性的开发与丰富。

接受调查的教师都支持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内增加客家文化版块,并建议在该版块上加入客家习俗、民间故事、客家饮食、客家人文古迹等内容或视频内容。另外,希望该版块内容丰富且具有趣味性,多增加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客家文化视频内容。而且希望可以由客家老人讲述等方式来传承客家文化,或通过一些知识竞赛、现场活动来让大家关注、了解客家文化。

因此,在对客家文化版块的资源开发与丰富的过程中,不仅要紧抓客家文化的精髓,以客家文化精神内涵为内容核心,而且要以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为设计核心,关注客家文化资源的表达设计技巧和中小学生对信息加工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让中小学生在趣味性学习客家文化的过程中深层次思考,高度促进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有意义的学习与迁移。

合理开发并丰富客家文化版块,保证客家文化传播的质量,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该平台了解客家文化,加强学生群体对客家文化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起到大力弘扬客家文化,把客家文化做大做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的作用。

摘要:为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笔者对客家人集中地域广东梅州的客家师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涵盖大众传媒环境下中小学师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方式、偏好等内容。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师生在客家文化的传承方面尚有待提高,传播的方式有待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以促进中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大众传媒环境,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

参考文献

[1]罗艾桦.李莹.广东梅州客家文化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http://news.cntv.cn/20101223/109423.shtml.

[2]唐林珍.扬草原.梅州将打造中国客家文化产业城.http://www.chinanews.com/df/2011/01-15/2790748.shtml

[3]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A].上海文艺出版社,1933.

[4]王宗强.《客都梅州》系列乡土教材.http://www.meizhou.cn/news/1101/10/11011000011.html.

[5]吕延明,周海兵,李静媚,阮小华.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A].学理论,2011,(15).

[6]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 Pc97Wt8Cvn-FA f HGTl GZig WScz2IB9EVB5HBHli Ppg U5R2Ex0y Xhpp F3t3pbep MY8f XIJn Eo Fr HFp FINs8_yq.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 篇10

《武林风》栏目是河南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电视娱乐节目, 它以武术散打作为栏目的主要表现形式, 着眼于中华武术的传播和推广, 从时代的角度出发, 以娱乐节目的演绎方式对武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包装, 从栏目开播到现在, 其受众人群不断扩大, 收视率不断攀升, 据CSM传媒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 《武林风》栏目的收视率最高为18.04%, 平均市场份额占22.93%, 位列此时段全国卫星电视第四, 中原五省第一。这档栏目一方面迎合了观众寻求刺激的好奇心, 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该栏目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向大众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增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从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开篇有关武术的三个重要话题。本文旨在通过从分析《武林风》栏目的成功元素入手, 并以此为例对传统文化背景和大众传播时代背景下的武术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武林风》栏目为现代武术发展提供的新视角

中国武术门派林立、拳种繁多, 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相较其他项目而言, 无论是健身性还是观赏性都独具魅力。但是, 在武术对外传播和国际化发展传播过程中, 其受众人群和受欢迎程度却与跆拳道等同为东方体育的项目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造成该现状的各种原因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今时代,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需要文化传播者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传播途径, 传统武术口耳相传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高科技产业应运而生, 电视、网络、广播、平面广告等大众媒体借新技术革命之东风发展极为迅猛, 新的传播形式为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 如何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去传播武术, 让更多的人去认识我们传统的文化魅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武术人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南作为久负盛名的武术大省, 作为少林拳与太极拳的发源地, 深具武术文化的浓厚意蕴,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下, 《武林风》栏目以此为契机, 打造出了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以武术为主题的娱乐栏目, 栏目从开播至今, 已由省内延伸到省外, 短短几年的飞跃式发展, 其受众数量不断增加, 使人们对于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武林风》栏目的热播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外, 也表明一个事实:中国武术是具有极大魅力的。那么, 如何去发掘这种魅力, 如何用全新的视角增加人们认识武术的途径和方法, 使之不仅作为河南省的文化符号, 更要走向世界, 成为传播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 其关键因素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认识它和喜爱它,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武林风》的成功运营模式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那就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吸引大众, 先从大众认知开始培养, 只有人们对其有一个基本认识, 才可能产生兴趣和学练动机, 这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原理。因而作为一个电视栏目, 通过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不断使更多的人开始接受和喜爱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 完成其传播行为的第一步。

这就促使我们在武术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学会用新的途径传播武术, 因为文化的输出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接受行为, 而是自然内化的过程, 当人们试图开始接受一种文化、一个体育项目的时候, 才可以体现出其价值所在。《武林风》栏目虽然是一个娱乐节目, 但是为武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视角, 确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武林风》栏目的传播功能

目前, 中国武术的健身性、养生性、竞技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的大众所熟知, 但真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仅是一小部分人。中国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技击招法中所体现出的哲学价值及艺术性, 多数人未能感觉到, 甚至很多人无法将武术与跆拳道、空手道等竞技项目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因而, 扩大中国武术的影响力, 需从文化战略方面入手。

《武林风》虽然是一档电视娱乐栏目, 但是, 为了体现栏目的观赏价值, 栏目组将竞技武术散打和开场时的套路表演有机地融合起来, 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的形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武林风》为提高栏目的影响力, 打破常规, 量身设计了“立足河南, 遍及中国, 走向世界, 步步为营”的战略方针。栏目受众人群的不断扩大, 也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武术。施拉姆将大众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三:第一为政治功能, 第二为经济功能, 第三为一般社会功能, 娱乐功能包含于一般社会功能之中。各大卫星电视的各色节目是大众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 《武林风》栏目的成功传播事实上存在于以上三种功能当中。从一般政治功能来看, 《武林风》所打造的英雄体现了武术所包含的那种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属于政治范畴, 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从经济功能来看, 《武林风》栏目的成功塑造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收益, 毫无疑问地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手段;从一般社会功能来看, 《武林风》作为一档黄金时段播出的具有娱乐性质的栏目, 起到了愉悦大众、丰富大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功能。因而, 《武林风》栏目在不断的探索发展过程中, 在传播功能上达到了最初预计的战略方针, 从一定层面而言确实对于提高大众对于中国武术的认识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

武术未来发展的多重视阈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大众传媒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 它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着重大影响, 它将一个庞大的世界拉得更近, 使“地球村”现象日益凸显。由于一档好的电视栏目能够很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 因此, 武术的传播要特别重视大众传媒的力量。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武术的未来发展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以多角度的方式宣传包装。大众传媒是传播武术很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武术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武术与传媒的契合点, 以内在文化背景为武术传播的根本, 使之着上具有时代文化因子的靓丽外衣, 真正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 这样才可以体现出大众传播对于中国武术的价值。《武林风》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它将体育、文化、娱乐有机地宣传和包装, 其对于扩大武术影响力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等现代化传播方式是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也是在推广和发扬中国武术中一个有效的途径之一。

以中华文化为根走多元文化结合之路。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能够渗透于各个领域并无所不在的软实力存在。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根, 是事业发展的内动力, 是国家综合发展的软实力。特别是在今天全球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传播不能仅仅局限在物质和技术层面, 而应该从中国文化中挖掘具有普适性、具有民族特色、可以为世界所接受和认同的文化价值, 以此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因此, 发展武术、传播武术不能单纯依靠其外在技艺, 而是要在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 彰显武术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只有以文化为根才能持续释放其夺目的魅力。

现今, 我们不断强调武术走出去的方针, 但是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 “走出去”需要依靠一个好的对外传播模式和策略。武术的对外发展要以文化为主导, 文化的对外输出就是一种魅力的输出, 如果一种文化媒介在传播的时候彰显不出其自身魅力, 受众群体是不可能被强制接受的。美国传媒学者D·麦奎尔和S·温德尔早在上世纪就提出了著名的“受众中心模式”, 他们认为:媒体受众才是传播的主动者, 而传媒终端却是被动者。现代社会的传媒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消费“接受”信息, 而是积极地寻求自我心理满足和实现, 这种现象在传播学上被称为“受众本位意识论”。受众与传媒的关系, 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致的, 受众因某种心理欲求选择传媒并“购买”其期待产品, 传媒离开受众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而, 对于受众期待心理的满足, 是广大传媒探索的永恒主题。

《武林风》栏目的运作模式将武术所具备的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很好地推销出去, 这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吸收的。武术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文化形态, 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魅力, 不仅具有健体防身的作用, 更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能够培养品德和意志力, 提高个人的精神修养, 以达到“德”与“艺”的统一为最终价值取向, 武谚中的“以和为贵”“武德比山重”等都体现了此种价值。中国文化对外输出需要一个过程, 此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要求我们以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向其他的优秀文化学习,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其精华, 摒弃其糟粕。因此传播武术应以武术中所具备的文化价值为根本, 如此才能彰显出中国武术的独特性, 使其具有鲜明的、可识别的信息元素。

中国武术总是和中国其他文化形态相伴发展, 武术与兵家、武术与佛家、武术与道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因为武术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 才更加显现其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价值所在, 使武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而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随着多文化实体、学科门类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武术也应该适应这样一种形势, 与其他学科的优秀学术成果有机融合起来, 找到武术与多文化实体之间的契合点, 才更能体现出武术的价值性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引入符号识别理念。所谓的文化符号一般指的是一个企业、地域、民族或国家独特的体现方式, 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丰富的内涵。文化符号不仅凸显一种文化事物显著的特点, 还是该文化事物是否被大众认知和识别的标志性对象, 是凝聚着精神内核的文化元素。《武林风》作为一个娱乐节目, 在获得收视率的同时, 对于文化符号的塑造也十分成功。栏目开始前的《武林风》主题歌、《武林风》开场舞、运动员的出场等, 将武术的内在意蕴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外化, 包括与该栏目相关的裁判员服装、栏目中的武术明星王洪祥、武僧一龙等, 都成为代表该栏目的一种宣传手段。武术文化符号在《武林风》栏目强有力的外在表现过程中不断给予大众以理解性强化, 大众在此强化下逐渐对武术产生视觉和理念的符号识别, 反过来又促进了该栏目的持续发展。

该栏目对于草根英雄的打造同样很成功, “百姓擂台”打造出了“中华英雄”王洪祥, 他使大众对于武术的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化, 这些强烈的武术文化符号不仅成为《武林风》栏目发展的支撑, 更使大众以新的视角了解和认识武术。中华武术的发生和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口传身受让大众接受已经捉襟见肘了, 只有依靠现代化传媒把代表一种事物的文化符号凸显出来, 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包装, 才可以让武术向着更加合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这可能也是《武林风》成功的因素之一。

促进传统文化与大众参与相结合。武林风栏目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受到观众的好评并非偶然因素所致, 而是在栏目定位与走向方面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可以说, 大众的参与是《武林风》成功的元素之一。《武林风》栏目的“武侠梦工厂”“百姓擂台”等为大众参与节目提供了一个途径, 使更多热爱武术的人有一个接触武术对抗的机会和平台, 这对于激发基层平民的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价值。受众在娱乐中认识武术文化, 并从中汲取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营养, 培养了人们对武术的爱好情趣, 这便是《武林风》能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巧妙之处, 也是《武林风》的成功所在。《武林风》在宣传投入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宣扬也是使自身成功的另一个元素所在。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化包装, 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摆在大众面前, 良好的文化因素、合理化宣传和大众参与的热情与文化的浸润, 使得《武林风》的成功成为一种必然。

结语

中华武术的传播和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 利用现代传媒、网络工具等多角度、多途径地进行传播和推广是当前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武术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大众参与力度为传播先导, 使更多的人看到武术具有传统文化价值而并非简单的一项体育运动。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使武术融入新时代中成为独具浓厚中华文化气息的时尚文化实体。

摘要:中华武术的传播和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 利用现代传媒、网络工具等多角度、多途径地进行传播和推广工作是当前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分析《武林风》节目的成功元素入手, 探寻武术未来发展的多重视阈, 并以此为例对传统文化背景和大众传播时代背景下的武术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武林风,武术传播

参考文献

[1]栗胜夫, 李富刚, 等.中华武术发展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2]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祝凯.论中华武术国际传播中的武术文化传承[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0.

[4]张震, 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田晓霞.社会行为的多向度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 2009.

[6]王跃, 等.全媒体背景下武术传播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为例[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 2012 (4) .

大众媒介与女性主义传播困境 篇11

关键词: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新闻传播学

前言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努力和斗争从未停止过,从18世纪末的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到女性主义融合进各个学科领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批判和发展,并最终成为世界性的政治社会文化思潮。新闻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自然不可避免的受到女性主义思潮的冲击,这同时也给新闻传播学开拓了更高深的领域,提供了更丰润的滋养。二者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跨学科研究——“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研究传播现象及其本质。它是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现象,从而得出与主流学界完全不同的研究结果。

一、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6世纪一位女诗人在爱琴海一个叫LESBIAN的小岛上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这是女性主义思想在历史上最早的记载。但直至18世纪末,女性主义才作为一种思潮开始在欧洲兴起。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从19世纪后半叶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统称为传统的女性主义,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很快掀起波澜。这次浪潮规模宏大,涉及了各主要发达国家,各种妇女组织纷纷成立。在美国最有影响的妇女组织是成立于1966年的全国妇女组织,到八十年代末,该组织已拥有15万会员,176个分会。第二次浪潮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蓬勃兴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开始开设有关女性的课程。

二、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一)女性主义与媒介研究的对接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批评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随着大众传媒理论的不断发展,女性主义的触角也伸展到媒介,成为一种新的学术动向。1978年美國传播学女学者盖尔·塔奇曼与他人合作出版的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目前,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一种秉承女性主义的传统批判路线,认为当今媒介中尽管充斥着各类各色的女性形象,但它们并未展示出真实的女性面貌,话语权仍掌握在男性手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新闻已经出现了“女性化”的表象,但它所掩盖的却是更加隐蔽的性别不平等的实质。约翰·哈里特在《从权力到识别:大众新闻与后现代性》中就认为“女性化”是后现代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女性主义主要研究领域

1.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中的性别描绘因其对受众的潜在影响力而被看作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大众传播通过提供信息环境形成意见气候,来影响社会心理和引导舆论,而广告通过金钱又垄断了信息环境。以2000年8月正式上市的减肥产品“曲美”为例,产品上市后,公司投放广告几千万元,第一年销售额达3亿元。这足以说明以女性为主体的减肥药透过媒体广告产生强大的效果。

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层出不穷,《末路狂花》、《穿普拉达的女王》都呼唤着女性新时代的到来,然而都是由男性叙事完成的事实。女性形象依然是被动地由男性话语支配的,依然没有摆脱被支配的命运。

上世纪60年代的陈染、林白、张抗抗等人的“女性写作”打破旧思维,带来全新的女性思想,重视女性心理状况。而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卫慧、棉棉的“身体写作”显然是对“女性写作”的颠覆,她们“并不拒绝男性的趣味,而是竭力体现出配合的趋势——她们不仅不反对男性的‘窥视’,而且主动地‘展示’。”

2.女性传者。

(1)中国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生存现状。

据调查表明,在中国,广电行业、报业以及通讯社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7∶3,而传媒的领导层中妇女的比例更加微乎其微。直至近年来女性从业人数增长到了媒体从业人员总数的1/3,但是数量的增加并没有给女性形象带来根本的改变,这就好像沉默的螺旋,主流意识、多数意见、强势群体的男性观念,压倒非主流意识、少数意见、弱势群体的女性观念,女性在媒介中的边缘地位说明了媒介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

(2)女性报道者的作用。

因战地报道而荣获“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人物评选的候选人”的闾丘露薇,各大媒体不是去关注和报道有关她的战地报道所取得的成就和突破,而是将目光焦点放在“战地玫瑰”“全世界最美、最性感的女人”。将女记者贴上性别的标签,而忽略其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成就,歪曲女性传播者所发挥的作用。

三、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困境

1.女性在媒介中被忽视现象。

在造人说中,女人只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而已。“人”其实只是“男人”(man),而人类繁衍发展不可或缺的另一性别“女人”(woman),其存在的意义仅限于“男人的配偶”,是处于沉默失语的、被历史所遮蔽的缺席者。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次播报会议参加人员的时候对女性参加人员都要加注其性别,如今女博士也被当做第三类人,这就在无形中带有明显的性别倾向。

2.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

“媒介反应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念,从而对女性或她们不予表现,或用刻板印象对她们进行描述,一次象征性地贬损妇女。”大众传媒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存在刻板印象,女性通常被表现为家庭妇女的形象,即使是职业女性,也多以秘书、护士等服务型、辅助性职业为主。这种现象表明了至今媒体仍存在降低女性的重要度甚至忽略女性对社会贡献的倾向。

3.媒介对女性描述歪曲现象。

大众传媒通过各种方式制造了大量的美女形象。除去面向女性读者的《瑞丽》、《女友》杂志以女性形象做封面,而像《男人装》等专供男性阅读的杂志焦点却在每期的封面女郎,穿着越暴露越受追捧。大众传媒实际上是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化,似乎就只是美丽的包装品。将女性色情化的广告也常常出现在媒体中。

四、结语

女性主义者追求两性平等必须运用好新闻传播媒介。要致力于如何找到被男权媒介所遮蔽的女性的表达方式,彻底地解放女性自身,用女性敏锐力来解读媒介文本。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所要做的,是要在传播之林中为女性开辟出一片语言的空间,揭示女性与传媒的深层关系,改善传媒对女性的报道,促进女性的发展,争取大众传媒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之中真正的两性平等。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1.

2.黎信译,载马戎,周星.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2001.245~246.

3.单波,周灏.新闻“女性化”的真相——解读〈时代〉的女性封面.武汉声屏.2003(3)27.

4.徐敏,钱宵峰.减肥广告与病态的苗条文化——关于大众传播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控制.妇女研究论丛.2002.(3)22~29.

5.荒林,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No.2.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281).

6.林林,张玉川.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现代传播.2003(3).

7.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56).

广告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探析 篇12

1 大众文化与广告

在很早以前, 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定义都还很模糊, 众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随着社会在发展, 这一定义越来越清晰。在《大众文化教程》一书中提到, 大众文化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的兴起而形成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的传播方式, 进行大量的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在这定义中, 我们可以发现给大众文化下定义时都会提到大众传媒, 这就是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大众传媒的定义在当代学者看来, 就是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还是要提到大众传媒这一词, 因为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核心存在。

大众传媒在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 有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广告。广告这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是耳熟能详, 它就是一种付费的大众传媒活动, 是一种商业性活动、经济活动。与此同时, 广告的发展也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广告的插入, 不仅影响了大众生活, 而且无时无刻影响着大众文化的传播。

2 广告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这两个特点是其得到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 它在帮助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的同时, 也相应的对普通大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广告的传播也是如此, 有着其独特的两面性, 即积极和消极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1)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

广告是大众文化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内容上以最直接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关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很好地迎合了人们重人情的这种社会心理, 不断地得到大众的喜爱。在创意上更是把广告的特性展现的淋淋尽致, 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 开拓创新, 加入很多传统文化的血液, 让人们不仅仅感受到广告是一种商业化的产品。与此同时, 广告的创意更是在很多方面引领者社会的潮流, 传播着一种时代性的文化, 这种广告所传播的文化具有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因此, 广告在潜移默化的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同时, 逐渐的成为了大众文化的缩影。

2) 广告的投放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物质和技术的支持。

现如今, 广告的投放已经成了大众传媒盈利的主要方式, 大众媒介把广告的时间段卖给广告主, 在这个时间段帮助其把商品信息向广大人民群众播放, 达到传播商品信息的效果。倘若大众媒体没有了广告这项收入来源, 在受到各方面物价上涨的情况下, 大众观看电视就将不会是免费的, 因为媒体的运行工作也需要成本支出, 没有广告的来源, 就相当于切断了媒体的经济来源, 它就不能正常的运行。如果真是如此, 那么大众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好的传播媒介——大众传媒。从以上角度看, 广告真正的为大众传媒的运行提供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持, 即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支持。

广告收入反过来是可以促进优秀的大众文化的传播的, 经济实力是坚实的后盾。目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媒体行业的竞争也相当的激烈, 这就迫使它们不得不创新自身的形式和内容, 才能保证在媒体行业站稳脚跟。湖南卫视在国内的收视率之所以高, 是因为它走在了媒体改革的前沿, 引领着时尚的潮流, 突破了之前的形式和内容,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切的操作, 都离不开广告收入给它带来的经济后盾, 所以说广告是有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的。

3) 广告能够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

广告是依靠媒体进行传播的,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它会对大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倘若商业广告能够有意识的插入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进去, 这无疑能够很好地宣扬道德文化知识。我国很多传统的优秀观念比如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爱国主义等, 都能够通过广告的形式, 对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人民大众很好地吸收优秀的思想和观念, 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

2.2 消极影响

1) 广告挤占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

受众对于广告的接收是处在两种方面的, 第一就是作为文化的广告接收, 受众花费一定的时间去获得广告中的一些商业、物质信息, 形成物质观念、消费观念的单一化。第二种就是广告作为宣传消费品的有力工具, 也会对大众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接触广告导致消费行为的产生。现如今, 很少的人打开电视机是为了寻找广告文化, 而是将广告文化和其他内容区别对待, 把广告文化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 从而逐渐的忽视了广告文化。在这样看来, 广告的大量挤入和长时间的广告播放, 确实影响了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

2) 广告助长了大众文化的麻醉作用。

广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的, 这个不可忽视。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 达到宣扬企业的文化的作用。为了将商品的价值抬高、影响力增大, 广告就将意识上的东西物质化, 为物质、享乐主义披上精神和文化的外套。在广告的长期影响下, 人民群众极容易将现实和虚拟混淆, 最终就变成了消费意识形态的俘虏。长期以往, 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将会趋同, 即失去自身独有的思想。大众文化本身的娱乐性和消费性就极容易将人民群众引入虚拟的世界, 而如今加上广告的助推作用, 这无疑将娱乐性的虚拟思想推向更高的境界。所以说, 广告是大众文化麻醉作用的助推剂。

3) 广告强占了受众的时间, 阻碍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

人民群众对于广告的态度总是那么的不厌烦, 接受广告也是出于自身的目的, 即受众与广告具有相关性。然而大部分时间, 受众是不愿意看广告的, 特别是在看某个精彩节目时, 倘若看得正兴时, 来个广告, 只会让受众更加的讨厌广告, 甚至痛恨。现实中, 当你看得正兴时, 广告都会如期而至, 这是不可避免的, 很多人会选择换台, 但是极容易错过精彩时刻。这时候, 广告扮演的角色就是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障碍物。从这点来看, 广告强占了受众的时间, 阻碍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

3 结论

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广告的文化性和商业性使得它在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产生了双重效果,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广告的利弊, 不能一棍子打死。倘若广告在影响人们的审美和道德观念的时候, 突出其在文化层面的作用, 使得广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 广告也将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7-18.

[2]蔡艳山.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广告文化[J].新闻爱好者, 2009 (7) .

上一篇:参数自适应PID控制下一篇:发电机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