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

2024-09-13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共8篇)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 篇1

一、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传播与文化产业分为出版、声像、广播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传播业等5个大类。传媒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一样,属于高风险、高智力、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

传媒产业各媒介“产品”具有相同特征,盈利模式、收入构成相似,集中表现在信息服务增值更多地体现于媒体所生产的“产品”之外(即广告收入上),发行需求弹性较大和规模效益显著和集中度高。

1、对广告依赖性强。传媒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节目或者栏目附加的广告,这与其他产品的经济特征有明显的不同。广告是传媒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70%左右。广告商为了追求广告效果,便会对收视率高、受众面积大或发行量大的媒体产生偏好。

2、当同一细分市场中有两家以上非常相似的媒体存在时,处于第二位以后的媒体处境便十分不利,大量的广告会不按比例地给予优势地位的媒体,而广告商并不考虑第二位的媒体在发行量或者收视率上与第一位的接近程度。

3、规模效益显著。收视率越高,即受众规模越大,其广告收入就越高,而且广告的单位时间价格也越高;纸质媒体则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高,广告的单位收益越高。因此,增加收视率或者受众规模即意味着单位广告价格的超比例增加,也意味着广告收入的乘数效应。

4、集中度高。电视、广播、报纸三大媒介广告收入居前的媒体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北京、广东三个地区广告营业额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3.71%,前十名地区的广告营业额占全国市场总量的78.91%。

我国的媒体广告业已经从初创期的高速增长向相对高速的稳定发展期转化。从1991年的35亿元猛增到XX年的712亿元,年均增长39.73%;从90年代初的每年翻一番,到90年代中期每年40%-50%的增长,到1998年至今年增长速度稳定在15%-20%的水平上。

有线电视网络经营业务是另一收入来源,目前我国拥有近8000万有线电视用户,年收益基本稳定在100亿元左右。

二、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宏观情况和国家产业政策

XX年中办发17号文明确了要积极推进媒体集团化改革,组建跨地区、多媒体大型新闻集团的目标。报业、出版、广电集团的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股份公司形式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可以进一步吸收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

目前全国省级网络公司均已成立并投入运营、区域内的干线网也基本建成;全国数千家地、市、县的有线电视接入网已连结1亿家庭用户。国内已经有26家报业集团。

在市场竞争机制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传媒产业将形成以广电传媒、报业和网络传媒为主的多模式的跨传媒产业化集团;

国家对传媒机构的管理法制化。国家将制订大量的法规制度来约束传媒的行为,逐步减少对传媒的行政干预以保持对传媒管理的连续性;

国家仅控制少量的全国性传媒机构,并且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其覆盖率,大量的社会资本将进入传媒产业,传媒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部分传媒机构将实现直接上市融资;

3、国家政策监管和准入障碍。省级党报、广播电视台为核心的集团,实行行政和事业分开的新管理模式,如出版局与出版社、广电局与广电集团分开等。提高行业集中度,如推动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职能转变。发展频道频率的专业化,加快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有效整合,如推动报刊种类和布局的调整,压缩总量,对大量的同质媒体实施兼并与联合等。市场整合,以集团为龙头,积极组建书报刊、音像制品的连锁营销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

(二)专业面

1、管理阶层的素质、公司的竞争力、运用债务的可能性、对附属公司的处理、与监管机构的关系、以及在各项影响公司长期信用的基础因素下公司的定位等。

(1)策略性方向。投资回报的准则、公司预期的盈利,及其地域分布相对于公司的管理情况及外在经济环境,公司的政策是否稳健?管理阶层对于潜在的环球竞争有多清醒?他们采取什么策略以面对这些挑战?是否有能力控制增长、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否广阔的视野、策略,是否有深度和远见?能否及早辨认出问题业务所在以及比市场快一步洞悉有利的契机?

(2)财务理念。管理阶层对于使用借贷来进行合并、收购、以及资金重组(如股份回购和杠杆收购)的理念,均可反映债权人会否受特发事项所影响。公司对股东的承诺、公司资金分配的方法。

(4)往绩。管理阶层过去如何处理重大事项,如银根紧缩、法律诉讼、主要对手挑战和监管机制的压力。

(5)管理策略和公司的组织结构,董事、大股东、或主要的资金来源(如主要往来银行)影响管理决策的程度。

(6)管理层的团队作用。

2、公司基本经营及竞争地位。

(1)市场占有率展望。过去五至十年间市场占有率的改变,公司业务的增长趋势。

(2)分散业务支线和收益来源。各项业务对于公司整体盈利相对的影响,稳定的销售合约和公司顾客的分布情况。

(3)改善经营效率以提高在国内竞争力所需的投资,特别是未来用作研究发展和引入新产品所需的支出。管理阶层就未来成本和生产效率的预测对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效率提供重要的线索,并可显示公司资金要求对其短期和长线资金架构的影响。

3、财务状况和流动资金来源。

(1)财务弹性。保持充裕的流动资金以准时履行债务,流动资金主要是公司创造现金的能力,其次是公司从资本市场取得额外资本的能力。相对于销售预测额的应收帐款和存货周转期,以评估公司对短期营运资金的需求。

(2)备用流动资金。包括银行承诺的贷款额或可即时套现、抵押的短期资产。公司经营制造的流动现金周转,公司的借贷能力。

(3)评估备用流动资金的需求。短期借贷的性质和款额相对于资本的结构。公司跟银行关系的特色、历史和稳定性。

五、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主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传媒资产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新闻宣传职能的采编部门,为非经营性资产;另一类是节目制作、发行、印刷、广告等不直接涉及宣传的部门,为经营性资产。国家重点监管的是采编类的非经营性部门,而广告、节目制作等经营性资产更多的是引入市场机制。

(一)基本问题

1、网络不统一。广电网络的有线电视接入网都是由全国各盛地、市、县分散建设并拥有的,全国大大小小的有线电视接入网有近3000家。这些接入网的投资主体混杂,技术标准差异性较大,各接入网之间互不统属,业务衔接困难。

2、双向改造、机顶盒入户问题。

3、广电网络分层收费,有效的收费管理系统协调网络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利益协调环节主要有:节目源和信息源、运营服务平台、国家干线网、省级干线网、各地接入网。

4、广电网络的投资压力、网络业务的机遇成本、用户的经济承受力;同时推进网络的双向改造和机顶盒入户,投资额太大,广电网络难以承受。双向改造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时间长。

(二)财务风险

1、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迅速,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速都突破了100%。一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折旧,主要是有线电视网折旧金额较高;二是利息收入减少、利息支出增加。

2、会计政策的相应调整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XX年各传媒公司的年报数据来看,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主要会计政策变更和调整包括:开办费在发生期一次性列支,不再在以后分摊;其他应收款计提坏帐准备;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无效申购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列入营业外收入的调入资本公积;计提“新四项”减值准备等。另外,有关上市公司取消减半税率优惠,统一按33%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公司净利产生了压力。

3、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获利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一方面公司募集资金仍有相当部分没有产生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传媒类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多用于有线电视网的收购改造或节目及电视剧制作,这些项目通常投资回收期长、前期成本支出大,投入初期获利能力较差。

4、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相应的行业限制出台对媒体广告业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制约效应。XX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从XX年起,企业每年广告投入金额超过销售收入2%以上部分将不能税前扣除,无限期向后结转。8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行业的广告支出税前扣除比例提高到8%,包括制药、食品饮料、日化、家电、通讯、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等行业。4月份,xx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处方药不能在大众性媒体上做广告的禁令。这些相关规定对房地产、食品、医药等广告大客户的影响很大,相应的媒体广告收入也呈现单边下降趋势。

(三)债权优先次序

(四)合约执行性和履约时间性

(五)协议期限和条件

声明规定在所有债务完满履行前,合约任何修订不能生效,合约亦不能终止;

例如:维持资产负债表关系的要求,如杠杆要求、资产净值。

(六)担保

(七)政策风险

1、大众传媒与资本的错位。作为国家所有的大众传媒,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只是内容的提供者,而生产内容的许可证是党和政府特批的,是不能在市场上交由资本控制的。

2、传媒经营的稳健性与资本的扩张性相冲突。作为中国传媒的主体的大众传媒,即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都属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健康稳定的发展。

3、目前还没有就系统外资金进入媒体而制定相关的法律及法规,现有政策对于媒体经营中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也没有明文规定,因而各项合作协议本身难以具备相应的法律保护。一旦发生违约的情况,投资者很难保护自身的利益。投资媒体在具备获取暴利可能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风险。在于政策风险和经营风险。由于受政策限制,投资方只有经营权,不能拥有媒体的品牌。一旦双方的合作出现问题,投资企业就很可能最终一无所获。

六、传播与文化行业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时间的广告收入

收视率

发行量

受众面积

七、传播与文化行业其他应关注的问题

广播电视媒体成本构成: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以一个电视栏目的制作、播出为例,电视栏目的制作成本包括了设计、准备即制作产品的成本,这一部分成本与节目发行数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属于固定成本,这一部分成本集中了栏目生产成本的绝大部分,甚至对于部分节目而言是全部成本,这部分成本构成的产品称为“母带”,母带的成本不因节目受众的数量大小而发生任何变化。相对于纸质媒体而言,广播电视媒体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而增加一个观众与减少一个观众一般都不会影响其成本的大小,因此观众的数量或者说受众的多少对其成本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增加观众却可以大比例地增加收入,包括单位成本的附加值和整体的广告收入。所以,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在成本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单位时间的广告收入是增加盈利的主要途径,而提高单位时间的广

告收入需要收视率的提高和受众面积的扩大。可变成本在广播电视中占有比较小的比例,一般增加发行数量在表象上只能摊销很小部分的固定成本,因此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可变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纸质媒体其成本按照生产流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收集、准备产品的成本,一家报纸本质上生产的只是一份报纸,“母报”汇集了获娶汇编信息和印刷前的生产成本,“母报”的成本并不随报纸发行量变化而变化,即固定成本;二是印刷、发行成本,这部分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印刷、发行环节人工劳动成本、设备折旧等构成固定成本,单位报纸固定成本随印刷、发行量的增加而减少。而报纸的印刷、发行费用则形成变动成本,总变动成本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而变化。

传媒产品的规模效益体现在固定成本大而变动成本小,媒体发行量或收视率的提高将增加可变成本而摊销固定成本。因而在媒体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要求媒体的发行量或者说受众具有一定的规模,换句话说,媒体具有规模效应。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 篇2

1、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

长时间以来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 在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的影响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便显得过于保守, 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其传播与发展呈现出了滞后性。因而, 在其传播与发展的道路上, 亟需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要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运用各种传播手段, 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相关赛事来对其进行广泛的传播。

1.2、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当前, 其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没有很好地做到从产业的整体角度作为出发点, 来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优化, 从而使其在竞争当中的优势以及特色没有凸显出来, 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全面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就应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形式, 要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融合, 以当前市场取向为指引以优化各项资源配置, 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能够得到延伸, 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1.3、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

在举国体制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也是在政府的调控指引下发展的。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就应制定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首先在加强政府监督的前提下, 还需根据该产业当中各个层面以及意识形态关联度的不同, 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其次, 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 制定一些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政策, 从而使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最后, 应该建立一个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体制, 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1.4、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

在完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应该做到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并且有效利用;其次, 要不断促进开放, 除政府参与传播之外, 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 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 使其实现双赢;最后, 还必须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经验, 走上一条外向型产业发展之路。

1.5、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人文差异, 不同民族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在宏观上全面把握以及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前提下, 还必须要在微观上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进行挖掘、开发、宣传, 使其作为一种微观力量, 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1.6、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毋庸置疑, 专业人才资源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却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 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才的培养, 培养出一批既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又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 同时还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人才。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有效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现如今, 随着大众传播的不断发展, 传播媒介也在不断丰富, 因而首先必须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 然后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对其信息进行广泛传播。通过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

2.2、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产物,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遵循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 当前大众传播学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分别为社会协调、环境监测、文化传播以及娱乐四个方面。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进程中, 应该从社会整体以及宏观的角度出发, 综合运用多项学科理论、充分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传播, 从而构建出一个跨学科、跨产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性体育文化产业集团, 在此背景之下来促进其经营理念、运作机制、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 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能够朝着一个科学、有效、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

2.3、培养出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当前的国际竞争, 最根本的便在于人才的竞争, 为了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 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培养人才, 还需要大力引起人才, 并且努力留住人才, 要防止人才的流失。因而我们需为这些专业人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而需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机制, 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首先, 需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评估机制, 要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人才的社会地位;其次, 还需加强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以培养出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又善于经营管理, 同时还能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传播与发展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总而言之,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当中, 人才因素是一大关键性因素。

2.4、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 任何社会行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够得到更为有序地开展, 因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道路上也必须要建立并且健全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要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为基准, 还需同国际体育产业、 国际体育服务业以及国际体育市场的规则相接轨, 在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时, 在开展国际性体育服务的时候遵守国际惯例。

2.5、加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革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生产企业, 在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的时候, 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思路, 做到科学管理, 加大科学技术含量, 做到规模化经营, 对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地调整, 努力缩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之间在技术标准、质量、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不断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并且积极向外出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

3、结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它是同人类社会文明共同衍进与发展的“新兴产业”, 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它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无形资产作为产业核心,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物质产品进行传播及开发, 从而创造出相应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 不但能够更好地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 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有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从保守僵化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健全的产业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产业政策、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有待开发、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六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产业,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海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2) .

[2]麻江利.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01) .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 篇3

关键词:公共信息;文化产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增加,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目前,我国已出现了一批人口过千万的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信息化是未来城市管理的一大方向和趋势,透明开放的信息环境对于完善城市管理、彰显城市形象有着特别意义。当前,城市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都有赖于畅达的信息传播系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和传播区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涵养的重要战略。石家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化的产业环境和政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设施建设多方位缺失等问题。石家庄文化产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应积极实施全方位协同,文化品牌塑造,骨干企业带动,金融创新扶持,“走出去”和人力资源支撑等六大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以石家庄市正定县为例,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名县、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这就必须建立强大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将文化产业信息推广传播。经过分析,正定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1)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正定县是国务院1993年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俯拾皆是,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保5处,县保26处;有馆藏文物3812件,古碑刻300多通,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79株以及大量保留完整的诗、词、歌、赋、名人逸事等。2001年又投资5100万元建成了长达1478米的明清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光客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优势,正定县以建设“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京外名刹之首、世界冠军摇篮”为抓手,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增加文化名城内涵。“京外名刹之首”隆兴寺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6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以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业已享誉海内外,从这里走向世界大赛并夺得冠军的运动员有100多名。为进一步扩大赵云文化的影响,正定县近年扩建充实了赵云庙、复建了赵云故居;在文化中心广场矗立起了赵云雕像。依托临济宗在世界上的影响,多次筹办正定临济宗国际佛教文化节,研究整理临济文化,扩大了正定佛教文化的知名度。

(2)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区域文化氛围浓厚。“十一五”以来,石家庄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以打造城市新亮点、增添群众悠闲新空间、塑造名城新形象为中心,重点实施了城恒公园、常山公园改造、文化广场、天宁苑广场二期和体育广场5项公园广场工程,计划总投资近7000万元。另外,总投资达2512万元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向游客介绍乒乓球知识、展出珍贵的历史照片、音像图文资料以及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用过的实物,弘扬中国乒乓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还有,在44个村建立了“村民中心”和科技服务明星站,新建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为村民搭建起一个学习、娱乐、交流、议政综合服务的平台,让农民也在精神方面充实起来。

(3)民营文化企业基础扎实,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正定民营文化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旅游、印刷、古玩、音像、书画、剪纸等经营人数不断增加,经营范围不断拓宽,逐渐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促进正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定县抓住省会批发市场向二环以外和卫星城转移的契机,积极承接省会大型批发功能的物流带建设,搞好原有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国际小商品市场建设进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流通搭建了大型的市场平台。

(4)艺术协会组织活动频繁,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正定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相继成立了民间艺术、书法美术、作家、收藏等10个协会,通过协会积极组织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常山战鼓作为河北省民间鼓舞表演的重要代表,多次在重大的庆典场合表演,1990年应邀参加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之后便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和表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很高的声誉,今年6月又受邀请参加了在唐山举行的全省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大型表演。另外,我县柏棠竹马、新城铺高照等民间艺术已成为价值较高的古典艺术形式,在传统节日、民间庙会、重大庆典场合进行演出。目前,常山战鼓、柏棠竹马、新城铺高照均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文化产业优势必须经由公共信息平台发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文化信息,无疑是更符合时代特点、更具普及性的渠道和手段。所以,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是当务之急。具体措施要以网络设施为基础,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公共信息网络平台还应体现出趣味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特点。网络平台公布的文化产业信息明白易懂,使访问者能轻松查找所需的内容,并且保证所有的信息来源都安全合法,不存在浏览盗版信息的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经济和其他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时期。而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公共信息影响下的公众信任与行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公共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连接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调整与控制着整个社会活动。公共信息对于公众的群体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有利的公共信息会强化公众的正向行为,不利的信息则会强化公众的负向行为,而公共信息对公众行为的影响又是以信任作为基础的。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发布者,又是最大的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所以,公共信息对公众信任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曹静,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艺术设计。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 篇4

夏光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可以说,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泾县是文化大县、文化名县,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必须紧紧依托自身传统文化优势资源,打好文化牌,唱响主旋律,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近日,由县委政研室牵头,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名闻遐迩,学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诗人许棠,宋代文人吴份,明代文学家查铎,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皆为一代鸿儒。当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著名教育家查谦等民族精英。现代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并称“泾川三吴”,音乐家朱践耳、散文家张拓芜等名流,皆蜚声海内外。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遍布全境,水西唐寺宋塔,桃花潭中华第一祠、扶风会馆,查济明清古民居群,黄田洋船屋,章渡吊栋阁……历代骚人墨客游踵不绝,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慕名而来,盛赞“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并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句。县内有国保单位4处(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水西双塔、查济古民居、黄田洋船屋)、省保单位8处、县保单位32处。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我县有不可移动文物863处、馆藏文物3000余件,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陈村古镇),历史文化名村1处(查济)。特别是我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是国宝宣纸的发祥地和正宗产地,宣纸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书画热的不断升温以及宣纸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辐射作用,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县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出台了《泾县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建了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着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认知、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全县正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产业体系初显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初步形成了以宣纸书画纸、宣笔油画笔、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一是宣纸书画纸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宣纸、书画纸生产加工企业250多户,从业人员15000多人,整个行业年销售收入3亿多元,年产宣纸、书画纸6800多吨,占全国书画用纸生产总量的6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纸生产基地。二是宣笔油画笔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宣笔生产企业及个体作坊30多家,宣笔品种达200多种,年产各种宣笔50多万支,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黄村镇获得“中国宣笔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油画笔生产加工企业31户,从业人员2100人,年产值1.5亿元,产品主要出口西欧。三是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新四军红色文化之旅、山水生态绿色之旅、历史文化和古建筑徽色之旅、宣纸文化白色之旅“四色”旅游,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分别被列入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桃花潭、查济古建筑群成为国家4A级景区,A级景区数居全市首位、全省第三。2010年,全县文化旅游共接待游客195.68万人,实现总收入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04%、28.26%。四是广播影视业方兴未艾。广电系统坚持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果,2010年广播电视共发稿3500余条,43件作品分获市级以上广播电 视作品创优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17件作品获得省二、三等奖,实现广播电视产业收入500余万元。同时,我县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山水,也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制作,《渡江侦察记》、《月亮湾的笑声》等影片多年前就被人们津津乐道;近年来,央视热播剧《叶挺将军》、《监察局长》及赵薇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等摄制组均前来泾县拍摄。2007年,我县与上海文广集团正式签约,成为该集团的唯一影视外景基地。2009年,由县委宣传部与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集团三方联合拍摄电影《春风化雨》,获省“五个一”优秀作品奖,并获国家电影局颁发公映许可证,此片的拍摄发我省县级拍摄电影之滥觞,也是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探索。

(四)文化市场更为活跃。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化市场。目前,全县有歌舞娱乐场所12家、电子游艺场所15家、台球经营场所1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37家,年营业收入2100余万元,年上缴税金100余万元;印刷企业15家,打字复印单位21家,从业人员240余人;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33个,从业人员40人,销售收入1500万元;2010年,全县广告行业营业额1400万元,上缴利税70万元。

(五)民间艺术蓬勃发展。全县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员在200人以上,主要包括包括文学方面诗歌、小 说的创作、出版,艺术类的美术、书法、摄影、根雕、奇石、剪纸和其他民间艺术的创作、交流、交易,以及古玩交易、字画装裱、艺术品收藏等。全县文学爱好者创作的诗歌、小说、小小说、杂文等每年在省、市报刊发表800件以上,近年来创作出的《青弋江边是我家》、《笔墨情缘》、《四色泾川》、《天窗》、《走读泾川》、《跟我出发》等精品力作,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每年组织开展送戏、送春联等送文化下乡活动,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以及叠罗汉、舞狮子、舞龙、灯会等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县收藏家协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利用苏红广场建立起一个占地700多平方米的“泾县古玩工艺品交易市场”,每逢周三进行集中展示,交易十分活跃。

(六)文化企业日益壮大。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加快,中国宣纸集团逐步摆脱原材料短缺、宣纸技工减少、经济效益下滑等困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利税37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36%,销售、利税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并跻身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其所产“红星”牌宣纸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泾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自组建以来,在树立品牌、整合资源、开拓市场、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实现经营收入246.5万元,同比增长52.6%。与此同时,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宏达、双联、艺达、春雅、凤凰画材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并涌现出“好日子”、“环球影院”、“精彩印刷”、“25小时体育健身”等一批新的文化业态。

(七)项目工作切实加强。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精心编制储备文化产业项目,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云岭新四军史料陈列馆、皖南事变史料陈列馆、宣纸文化园、茂林“三吴”纪念馆等建成对外开放,宣纸传习基地、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皖南两山一湖旅游接待中心、泾川三百里影视长廊等一批项目有望落户泾县。这些项目,将是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势发挥不够。我县有宣纸文化、桃花潭历史文化、新四军文化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利用、创新、包装、宣传,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转化的能力较弱。如:宣纸产业链没能得到很好的延伸,宣纸加工业、衍生品制造还刚刚起步;文化产业还没有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别是在旅游行业销售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产业规模不大。全县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结构单一,市场主体规模较小、实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其中,文化投资者主要以低投入、少风险、快回报的短平快项目为主(如KTV、茶座、网吧和歌舞厅),具有科技含量和创新内容的文化产业较少,在全国、全省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不多。

(三)基础设施滞后。一是场馆建设滞后。我县文化馆、体育馆、电影院等文化产业经营场所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空间狭小、设施简陋,加之年久失修,既不符合产业经营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市场建设滞后。我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却不是“书画之乡”,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字画、古玩交易得到较快发展,但大多还处于“地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尚未建立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专业交易市场。

(四)文化人才匮乏。我县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管理型人才、经营型人才、创意型人才、市场推广型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更为缺乏。县文化产业主管部门人员老化,队伍活力不足,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体制有待优化。一是缺乏长远规划。尚未出台符合我县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各自为阵现象。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较为淡薄,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三是管理机制不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在管理中往往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急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三、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立足泾县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规划编制上下功夫,形成科学发展的最大推力。产业要加快发展,规划必须先行。可抽调专门力量,组建专门班子,对我县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精心编制出台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是高点定位。把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加速泾县崛起、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层面,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来培育,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到十年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进一步明晰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县文化产业有大规模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跻身全省文化产业强县前列。二是科学布局。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我县文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文化产业功能区块。可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沿205国道和322省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合福高铁泾县段,以建设中国文房四宝核心区域文化中心为目标,将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划分为宣纸书画纸产业区块、宣笔油画笔产业区块、文化旅游产业区块、影视制作产业区块、文化娱乐产业区块、书画工艺品交易产业 区块等六大功能区块。即:丁家桥镇、泾川镇要大力发展宣纸书画纸产业,黄村镇、榔桥镇可集中发展宣笔油画笔产业,云岭镇、茂林镇、桃花潭镇、蔡村镇、琴溪镇、昌桥乡、汀溪乡要花大气力着重发展文化旅游业、影视制作业,县城则要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业、书画工艺品交易。三是统筹推进。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协调,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改革与发展相促进,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统筹文化产业内部发展,统筹国有文化企业和民办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品牌名优、具有泾县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二)在体制改革上出重拳,激发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一是加快行政职能转变。积极整合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职能,进一步理顺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推进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加快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加快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度,优化组建县文化产业市场管理队伍,切实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二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推动建立有规模、有实力的新型电影院线公司。加快广电产业资源整合,推进县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改变单纯的自制自播模式,引进竞争机制,组建面向城乡市场的节目制作公司。加快县业余体校剥离转企工作,盘活国有文化 资产,适时组建文化国资公司,推进国有文化资本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产业。各类文化企业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三)在结构优化上做文章,增强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泾县文化产业要在竞争中发展,必须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走发挥优势特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新兴业态的发展道路。一是做优特色产业。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思维,突出泾县资源优势,以宣纸书画纸、宣笔油画笔、文化旅游、影视制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动形成一批优势特色文化产业。宣纸书画纸、宣笔油画笔产业要充分利用当前文化传承不断升温、艺术创作加速兴起的大好时机,紧紧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着力在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宣纸书画纸产业要充分发挥宣纸、书画纸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地位,不断丰富宣纸、书画纸产品文化内涵,大力发展衍生产品。文化旅游业要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增加旅游文化内涵,着力提升“红色泾县、宣纸之乡”旅游形象,积极构建以桃花潭为品牌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宣纸传习基地、中国宣纸博物馆为载体的宣纸文化旅游区,以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史料陈列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为重点的红色文化旅游区,以蔡村月亮湾、水墨汀溪、江南第一漂等为环线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查济古村落、黄田古民居为亮点的古建筑文化旅游区,不断提高泾县文化旅游业的美誉度。在发展文化旅游业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开发地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使龙舟号子、采茶戏剧、舞龙舞狮表演更具地方文化特色,茂林八大碗、云岭方糕、章渡酱菜等风味饮食四方飘香。影视制作业要紧抓我县作为上海文广集团唯一影视外景基地这一突破口,主动寻求与著名影视制作公司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把我县打造成一个知名的影视基地、高产的“演艺工厂”。二是做强龙头企业。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泾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文化产业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努力培育一批能够面向全国市场的品牌文化企业。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适时培育和组建一些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壮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三是做活新兴业态。学习芜湖等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做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宣纸、桃花潭这两大世界名片,切实放大“泾川三吴”等历史名人效 应,以举办中国宣纸文化艺术节为主平台,通过市场运作的办法,努力把节庆会展业办成我县文化产业的一个品牌;以宣纸传习基地为主阵地,围绕书画创作、艺术写生、书画拍卖、书画交易、古玩收藏,尽快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努力使泾县成为书画、工艺美术品等文化艺术产品重要的区域性生产和交易中心。

(四)在项目带动上求突破,提供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项目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一是积极抓好项目编制。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深入研究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深入研究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走向和产业转移的梯次结构,加快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编制项目要敢于捕风捉影想项目,善于匠心独运编项目,精心包装储备一批优质文化产业项目。二是积极抓好项目争取。抓住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衔接争取,大力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工程项目,不断改善我县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提高综合使用效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三是积极抓好项目引进。面向苏浙沪地区,以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依托我县优势文化资源、特色文化产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规模地开展宣传推介,切实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的对接合 作,努力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上取得更大突破。尤其要抓紧推进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可采取“园中园”的模式,在开发区内设立文化产业园,对入园的文化产业企业,依据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分别实行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使之成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四是积极抓好项目建设。将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纳入全县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之中,把为文化产业项目服务植入到项目建设的谋划、规划、立项、用地、融资一直到建成竣工的全过程之中,切实加大调度、通报、考核力度,确保项目早日产生效益。

(五)在工作推进上务实功,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应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一个负责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赋予必要的权限,建立督促检查、会议协调、项目调度、考核评比等相关制度,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全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大文化”的观念,坚持正确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各方互动,共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局面。特别是文化管理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文化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同时,充分发挥县文联及其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适时组建泾县文化产业协 会,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二是着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我县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在政策上强力扶持。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尽快制定出台我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担保平台和投资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建议县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对龙头企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可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进行大力扶持。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电子出版、动漫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单位,可参照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对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可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开放文化市场空间、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等措施,给予鼓励引导。三是加快形成人才支撑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泾县职高的教育主体作用,并通过送高等院校深造、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等办法,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学有专长的文艺原创人才、文化研究人才、文化产业创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2007年2月,时任省长的王金山同志莅临泾县召开省长办公会,决定以泾县职高(现为宣城市工业学 校)为基础,筹建中国宣纸书画技术学院。建议请求上级加快组建中国宣纸书画技术学院,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培养宣纸书画纸专门人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传统的宣纸书画纸行业,逐步解决技术员工面临断层的问题,使技术员工形成梯队,从而避免“人走艺绝”,让宣纸书画纸生产技艺薪火相传。同时,重点引进一批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富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及文化经纪人、主持人、会展策划等人才,形成多层次、梯队化、立体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对高层次文化人才,可积极探索资本、艺术和管理要素等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XXXXXXXX

专业:XXXXXXXX

2016年7月28日

关于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

通过文案调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程颢书院、星美加盟院线、皇城相府产业园区、相关文化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经整理分析发现,晋城市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且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较为突出。

关键词:文化产业;市场;衍生产业;核心竞争力

引言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东南,地处津要,物产丰饶,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条巨龙奔腾缠绕,沁河、丹河两条玉带蜿蜒贯通,镶嵌于三山两河之中。这里,是神话的故乡,神农躬耕、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尤其是晋城由来已久的凤凰传说,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里,是围棋的发源地,隐居棋子山的商朝大臣箕子夜观天象、推演天文,创造了围棋;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战争——长平之战的发生地,至今诉说着千古悲凉;这里,宋金时期古建汇集,建筑艺术精美绝伦;这里,民俗文化丰富,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泽州鼓书、磁性剪纸、焙面娃娃、八八大筵席„„让人们品味最原汁原味的晋城、一个繁华的晋城!

这点点滴滴的色彩,经过历史长河的晕染,共同描绘成了晋城的文化长卷,这长卷人文荟萃、色彩斑斓,唤起人们对古老晋城最原始的印象!

晋城市政府,在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做出了迅速反应,紧密结合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一争三快两率先”的战略方针,为晋城的城市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印象晋城文化休闲综合体概念规划项目,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开展和进行的,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将本项目打造成为中原乃至华北地区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休闲综合体!调研分析

一、现状特点

1、产业种类较全,但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9大类和24个中类,80个小类的分类标准,文化产业各个门类在晋城市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旅游、图书零售、电影院线、广告制作、出版印刷、网吧服务、休闲娱乐活动、工艺美术品制造、文化用品销售等文化产业体系。产业总类齐全,但企业规模偏小,除了几个文化旅游景区,多数文化企业是个体经营,且生产经营带有盲目性,没有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呈弱、小、散、乱状态,而且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据调查的及家文化企业来看,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仅有3家。比如晋城市的广告制作,投资数万元就是一个门店,一条街上数十个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致无序经营,缺乏协作,没有集群效应。

2、核心文化产业较少,居多传统产业。晋城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旅游产品生产这些方面,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领域对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支撑带动作用。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而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网络服务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少之又少,目前全市只有一家正在注册的动漫公司——泽州二十八宿动漫公司。富有晋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如陶瓷、剪纸、刺绣等因其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存竞争状态欠佳。而且对于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挖掘只是拘限于表层,没有深层次的开发。如皇城相府,仅限于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产品开发,而没有围绕皇城相府形成影视、动漫、皇家饮食等产业集团。

3、产业群体多,但缺少引导性企业。晋城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从全市各县(市、区)报告粗略来看,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众多,仅陵川县就有文化经营单位425家(包括个体经营户),高平市有各类演出团体300余支。演艺娱乐47家,印刷企业30余家,图书市场50余家。众多的文化经营单位,除新闻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文化旅游服务之外,其它都是资本少、服务对象少,吸纳就业少的“三少”单位,呈现出技术差、集约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点。就此次调查的几家文化企业,虽然是各门类的优势企业,但仍不能引领本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不能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更起不到龙头带动作用。

4、市场发展空间大,没形成规模产业链。无论是文化旅游还是工艺品生产,市场开发空间很大,但没有做大做强,产业链短是其中重要因素。比如全市的旅游业,诸多的旅游景点,只是“门票经济”,简单的参观游览,没有发展有吸引力的诸如文艺表演、娱乐之类的附加产品,更没有产销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次调查的旅游景点,71%的旅游纪念品来自外省市,本市仅占29%,就连白马寺山、青莲寺用的香也主要来自于河南。游客来去匆匆,使真正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餐饮、住宿业、旅游衍生产品业发展不起来。再比如刚刚起步的动漫产业,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通过创作获得播出权和票房收入,而对动漫所衍生的相关产品开发、生产则缺乏研究。如城区自己制作的《白马少年》动漫片,与白马少年相关的产品仅限于玻璃笔筒、邮票等简单的开发,没有作为衍生产业去研究和运作。这就使得可获利点大大减少。

制约因素

1、群众观念守旧,没跟上时代潮流。在晋城,由于长期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从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到位:从管理层来看,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定义模糊,搞不清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究竟包含哪些类别?很多人仍用传统观念看待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别界限不明,想到文化事业的多,想到文化产业的少;重视文化政治属性的多,重视文化经济属性的少;知道文化事业属性的多,知道文化产业属性的少。疏于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直接导致对发展文化产业头脑中没有思路,难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从市场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看摊守本的思想,认为自己现有的规模很好了,不需要再花功夫做大做强了,更谈不上对企业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观念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至关因素。

2、文化产业市场发育滞后。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过程,必须要经过市场运作来形成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既要研究市场、培育市场,更需要的是借助别人的市场来拓展自己的市场。

晋城作为文化资源大市,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产品不能尽快形成规模,上档次上效益。一是缺乏用市场的眼光、市场的机制来经营文化、发展产业的意识,存在着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不好、潜力尚未挖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二是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很多的文化企业只把目光锁定在本地市场,缺乏对本土以外市场的研究和开拓,只开发能满足本地人需要的文化产品,比如我们的潞绸、剪纸、黑陶、印刷品等,绝大部分消费群体还拘限于晋城或者晋城周边这个小市场。在这方面,晋城飞点磁性剪纸就做得很成功,一方面,它将晋城的传统剪纸文化与现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发展起磁性剪纸这一创意产业,使得产品便于剪、贴、放、存。另一方面它借助义乌这个大市场来开拓自己的市场,目前在全国开设了200多个加盟店,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每年还带动300多名农民实现增收。

3、相关专业的人才资源匮乏。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文化附加值的产品来体现的,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创作性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在晋城,一方面,各类文化艺术生产人才短缺,比如城区的九洲玻璃厂,工艺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过去多年它主要依存于国外市场设计、来件加工,平稳度日。但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海外市场急剧下降,国内市场无法尽快形成,去年近乎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目前晋城市尤其缺乏的是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比如城区制作的动漫片《白马少年》,专门跑到福建省请人家的制作公司来做。泽州县的动漫片《老子安天记》,三年前剧本就写好了,因缺乏动画设计和制作人才,一直被搁置至今。专业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晋城市新兴产业无法落地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特别是既懂专业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少得可怜。

4、缺乏创新创造能力。文化产业既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产业,更是创新型产业。晋城文化总类齐全,却没有很高的文化市场份额,没有知名的文化品牌,缘于文化产业缺乏创新能力。比如陶瓷行业中的高平黑陶,有着千年的历史,至今却没有打开市场;二是没有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既没有宣传策划拓市场,也没有在产品上搞创新,使得几十年产品不变,只能满足低端的小范围的农村市场。

结论与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知。为了让全市上下人民真正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快晋城市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我们一要通过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从舆论引导上营造氛围。其次要组织各相关部门学习习近平年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同时各县市区要多开展文化产业相关调研,真正做到思路清晰,知根知底。还要组织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外出调研、学习,通过学习,来发现自身不足,启发思路,奋起直追。最后要通过组织各县、(市、区)宣传部门负责人及各文化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文博会,了解市场前沿、开阔发展眼界。与此同时将从浙江等地请旅游产品开发、工艺品创意、旅游市场开发等专家深入企业进行指导,汇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把晋城市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2、强化品牌,加速进程。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一个普遍规律,现在各省市都在致力于研究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已经步入了一个以品牌为核心的“第三代竞争”时代。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资源本身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合重组,树立独特而有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支撑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八百里太行的雄奇峻美风光汇聚于此,人文古迹星罗棋布,并且这些自然人文景观,都孕育和产生于太行山的怀抱,都体现和展示了太行山的文化精髓。“太行山”就是晋城独特的优势资源。

我们应该先着眼于国内市场,突出打造“两大品牌”:一是优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整合围棋文化节、“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等节庆活动,整合人文古建、自然风光等文化资源,启动“中国太行山文化旅游月”活动,集中打造“太行山”这个文化品牌,以此来扩大晋城的文化影响,吸引文化产业投资,推进文化产业交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把晋城建设成中国的优秀旅游目的地。二是全国旅游产品集散地。据调查已经组建晋城市聚鑫文化旅游品研发中心,并且开始研发新的产品,特别是之前又和浙江义乌创意园进行合作,引进义乌市场所需旅游产品的创意理念、创意策划,加大对全市黑陶、琉璃、刺绣等行业的研发力度,并借助义乌这个国家级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平台,真正把晋城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力争五年内满足全省,十年内在全国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

3、紧跟政策,加强引导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撑。,晋城市政府在全面开展对文化产业的统计的同时,也应加快制定出台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市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产业重点、产业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园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设计和科学规划。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强化资金扶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增加对文化企业的贴息贷款,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建议市政府参照太原市政府的做法,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正在积极同土地、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积极协商制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要积极制定针对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四是制定鼓励本地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

3、专注研发,提升根本。要立足于晋城文化资源,通过研发立足于本地特色的文化产品提高吸引力,用经营经济产品的理念来经营文化产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研究、捕捉市场的变化。一方面放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将在各个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比如在工艺美术产业中,成立陶瓷琉璃研发中心、玻璃工艺研发中心、潞绸艺术品研发中心,通过整合历史传说、人文景观、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水平,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的载体,转化为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放在现代文化的开发,善于把历史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现代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原创性特色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通过高新技术的整合,不断开发出有品位、高档次、有市场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皇城相府,在充分挖掘历史内涵,开发相府传统资源的同时,将与现代文化对接,细分旅游市场,加大景区旅游休闲项目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消费需求,着力建设晋城的“深圳东部华侨城”。

参考文献:

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康吉仁:《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6

文化产业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由于文化产业明显地涵盖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和服务三大领域,该产业的统计预测工作也就具有复杂性和高难度。清晰定义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内容有利于研究分析和政府决策。文化产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包括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流通业和文化服务业。其中文化产品制造业根据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书报刊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等。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主要包括文具用品批发业、工艺美术品批发业、图书报刊批发业、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文化体育用品零售业、图书报刊零售业等。文化服务业指专门从事文化工作的服务部门,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广告业、旅行社、旅游酒店、游览景区管理、摄影扩印服务、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动漫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等。

湖南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一军团的地位。与排在前5位的广东、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发展趋势良好,潜力巨大。在中部6省中综合发展水平排第1,旅游收入排第2。2006年,文化与旅游产业总产值可望达到123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325亿元),比2005年约增长20。在宏观经济环境向好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增长在15—20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可望达到375亿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664亿元。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目前存在的4个问题:即政企不分、激励政策不完善,竞争激烈、利润下降,民族地方特色淡薄、地区发展失衡,以及国际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一、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湖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产值与规模

2005年,湖南文化与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大文化)总产值为1037.8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71.08亿元,旅游总收入453.5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9亿美元。2005年末全省拥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公共图书馆120个,省内广播电台1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82.47,省内电视台15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42;2005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82.8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2。2006年上半年累计旅游总收入260.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56.8亿元。产业发展突出特点是:①多数企业产值规模偏小。2005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文化企业基本集中在长沙,而长沙市产值过5000万元的28家,过亿元的12家,过10亿元的2家。②集团化快速扩张的要求明显。目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出版、广播影视、报业等八大文化产业集团。其中,省级出版、报业、广电、电影四家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占法人单位资产总数的32.1。

2、结构与速度

2005年,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7.71,预计2006年底,这一比重将在10以上。大文化产业2005年的内部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支柱行业中,旅游产值占产业的比重43.7,新闻出版产业12.92,广播影视集团1.93,文化娱乐29.3,动漫画1.90;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4.56。

“十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累计投资额约300亿元人民币;2000年大文化产业增加值163.86亿元(其中旅游约75.2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速度为22.9(剔除旅游后为17.3),与“九五”期间年均增速12相比,2006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呈显加速度增长态势。

3、优势行业特点

进入21世纪,大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的第1大优势产业,到“十一五”末,其产值比重将占湖南GDp的15。文化产业中,优势突出的行业有五: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报业、文化娱乐业、动漫画。

银行信贷创新与文化产业融资 篇7

1 银行信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逐步放开, 一大批的文化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银行信贷为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2009年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后, 国内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一是通过银行与政府合作, 打通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通道。近年来,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 积极采取包括融资扶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等在内的各种措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银行通过与各级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凭借政府平台引入政策支持, 进行宏观布局, 携手搭建各类文化企业融资服务网络。2008年, 中国银行与文化部签署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采取“文化部组织推荐、中国银行独立审贷”的合作方式, 中行已为多个文化部推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项目涉及文化园区、工艺品制造、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2009年9月, 国家开发银行与上海市签订了《推进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 将在5年内为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300亿元融资规模。2010年10月, 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中国银行湖北分行与湖北省文改办签署协议, 为湖北文化企业提供220亿元的授信额度。银行业通过与各级政府的合作, 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贷款融资, 还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 尝试在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整合并购、上市、“走出去”和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等更高层面进行深度合作, 探索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二是初步尝试创新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方式。针对一些文化企业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担保, 只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的实际, 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 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如北京银行从2007年以来, 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中小型企业, 推出了“创意贷”文化创意升级系列产品, 积极研发集聚区商圈贷款、集聚区内文化创意组合联保贷款等新产品;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则面向政府重点支持的影视、出版、演艺、艺术品经营、动漫与网游六大类型文化企业, 开展专门用于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 贷款资金服务于融资项目的创作、制作、生产、销售、推广、衍生品开发等整个经营过程。

同时, 一些银行还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 尝试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金融产品, 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对接。一些商业银行还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行业细分, 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如中国银行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文艺演出等若干子行业, 对于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不同领域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 有针对性地为文化企业提供具有良好适用性的金融产品。

2 商业银行信贷服务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尽管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一些银行已开始逐步摸索专门为文化企业开展信贷服务的新途径, 但实际的信贷支持力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障碍如下:

2.1 银企信息不对称

由于银行和企业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相同, 企业作为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 在缔约过程中将处于有利位置。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 贷款企业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损害银行利益, 从而为自身谋求额外利益。文化企业作为新兴产业, 银行往往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系统性研究。银行在贷款前, 可能会面临贷款文化企业隐瞒重要信息, 这一情况, 银行缺乏了解贷款申请企业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 如果银行在基础利率上增添“风险补偿费”, 风险较大的借款企业可能愿意接受贷款, 风险较低的借款企业往往放弃借款申请, 致使逆向选择产生。出于上述原因, 商业银行在对文化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 一般将采取谨慎原则。

2.2 信贷配给制度

信贷配给是指贷款人对于信贷风险与利润的考查, 不完全依靠利率机制, 往往还附加各种贷款条件, 通过配给的方式来进行信贷交易。斯蒂格利茨和韦兹 (Stiglitz&Weiss) 指出, 由于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在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及资金实际使用方面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信息, 如果贷款利率的上升, 则将促使信贷资产风险增加和配置效率恶化, 因此, 银行应采用非价格手段, 即信贷配给来配给资金, 以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目前, 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实行的是实质上的信贷配给制, 在实施存、贷利率国家严格管理的同时, 信贷主体开始追求自己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些其技术和效益处于领先地位, 企业发展步入成熟期的企业在信贷融资过程中, 会得到银行优先考虑和扶持;而像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些企业, 由于多数仍处于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发展前景不明朗, 从银行或等信贷融资的仍然存在很大难度。

2.3 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要求, 商业银行在对企业开展贷款业务时, 必须用企业的有形资产或金融资产进行抵押。许多文化企业特别是出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自身资产规模较小, 且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更加有限, 这对文化企业的信贷融资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与此同时, 文化企业所拥有的大量文化创意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则面临市场价值难以准确评估的难题。这些因素使得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评估难度加大, 尽管少数银行对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抵押开始了初步探索, 但大多数银行仍然缺乏权威的方法和体系, 对文化企业惜贷也是无奈之举。

此外, 商业银行还存在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系统规划、与文化企业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 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针对文化产业信贷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

3 创新银行信贷服务文化企业融资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影响文化企业信贷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 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 现就创新银行信贷服务文化产业的融资提出如下建议:

3.1 创新文化企业信贷评级制度

商业银行在确定内部评级要素, 设计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模型和计分标准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的特点, 针对性地为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特有的授信风险评价工具, 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模式。对文化企业融资项目进行分类, 通过专业化的授信工具解决项目风险评价、项目价值评价以及版权价值评价等文化融资项目信贷准入问题。在贷前阶段, 深入考察文化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及项目主创团队等产品价值要素, 组织包括项目风险评价、项目价值评价、版权价值评价等内容的融资项目评价, 从专业角度估测出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市场价值;在贷后阶段, 银行信贷人员与担保公司专业人员密切配合, 进行融资项目监理, 对文化创意企业的项目进度、预算执行等情况重点监控, 并形成定期项目监理报告, 同时采取严密的融资项目资金监控措施。同时, 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考评体系, 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和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3.2 创新文化产业信用担保体系

商业银行应从制度创新上探索新型授信模式, 不单纯依赖抵押物, 充分调动文化企业在贷款申报和贷款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可利用资源 (如私人信息资源、社会资本等) 来增强企业的还款约束力。如:联贷联保授信模式等。可以要求若干授信文化企业志愿组成一个信贷互助责任小组, 小组成员协商借款金额, 联合向银行申请授信, 联合对贷款提供担保, 小组成员均对授信承担联带担保责任。通过联贷联保模式, 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转化为企业间的相互监督, 减少降低企业道德风险, 减少授信调查和监督的成本, 保证还款安全。

3.3 创新文化企业贷款模式

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资产构成多种多样, 对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和创新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 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如: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 可以优先考虑信贷发放;对于具有稳定的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 可采用以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形式来发放贷款;对于以演艺、展览、动漫、游戏等为主营业务的文化企业, 从事出版内容的采集、加工、制作、存储和出版物物流、印刷复制的出版类文化企业, 以及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传输、集成和电影放映等相关设备的企业, 可考虑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 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通过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陈立旭.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审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3.

[3]段兵.信用风险管理的工程化趋势及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 2002, (6) .

[4]龚明华.论完善我商业银行的金融咨询服务功能[J].新金融, 1997, (2) .

[5]周新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以浙江、湖北、山西三省为例[J].经济问题, 2005, (1) .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 篇8

摘 要:红色文化指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的革命精神,同时赋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红色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了解当前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红色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存在的根本问题,以及当前人们喜爱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

一、前言

“红色文化”即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指的是在革命时期为革命做出贡献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指的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指的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当前红色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地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调研基本情况

红色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纪念馆的发展与红色文化的振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通过纪念馆中收录的“人,物,事”体现文化的“魂”,是当代为纪念红色人物,传播红色故事,继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建川博物馆是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民俗、抗战、抗震救灾、红色年代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5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本次调研针对红色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以建川博物馆群落中的红色革命纪念馆为调查范围,以红色革命纪念馆有关的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博物馆周边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宣讲、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在建川博物馆群落里的工作人员、游客,博物馆周边居民以及各大高校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下,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9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性别特点:男生55% ,女生45% ;年龄特点:25岁以下44%,25-50岁31%,50岁以上25%,在调研中中,青年游客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基本都是属于安仁古镇老一辈的原住居民。

本次调查问卷(见附件一)共10道题目,分别从游客的个人情况以及构成情况,游客们对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的了解渠道、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设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设问。通过有效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到一些当前红色革命纪念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川博物馆群落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对红色革命纪念馆如何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红色文化及其价值认识不足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宝贵财富,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知关系着整个民族今后的发展及壮大,是推动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邑县的许多老一辈居民对革命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都深有体会,而对于来建川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有51%的人并不是很了解馆内所陈列物品的意义以及背后的故事;有79%的人表示在自行出游的时候都不会主动雇佣讲解员。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建立是为了使革命遗物更好地保留、宣传以及利用这些红色资源研究红色文化,它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义务,给予后人警示与教育。

2.传播渠道有限,传播力度不大

红色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我们的调研结果中98%人都认为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对大家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很有帮助,但传统的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有76%的人认为纪念馆的宣传缺乏新意,特别是在内容上,还是仅仅停留在一些客观的物品与图片展览上,尽管图片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革命气息,但是缺少群体参与性与趣味性,大大降低了人们对革命精神的接受度,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是当前所有博物馆及纪念馆都会存在的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新兴的互联网宣传方式也随之兴起,通过官方网站传递景点信息及动态是我们常见的方式。在宣传的力度上,虽然有66%的人表示能从官方网站上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知识,但还是有70%的人认为其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的传播模式,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的东西也比较片面,在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上还未见其身影,各大红色革命纪念馆的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保守,宣传形式也缺乏创新性,不能与当下新型的媒体很好地结合。

3.年龄阶段不同接受方式不同

大邑县安仁古镇是一个极具古朴文化气息的休憩、旅游胜地,有很多游客都远道而来,古镇上仍然居住着大量的原住居民,形成了旅游与当地原住风俗古镇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由于古镇的特殊性质,年龄阶层相较复杂,而如何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展开相应的宣传活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对于这些老一辈的居民我们大都采用访谈的形式,他们能够接受传播红色文化的方式大多都与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形象的戏剧、舞台剧表演、专题讲座、电视电影等此类传统的方式。而在我们调研当中的青年游客们,对当前的各种传播媒介都很熟悉,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传播形式。

四、新形势下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建议

1.充分利用新时代传播技术,整合馆区功能,有机提升传播效果

现在是信息时代,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微博、微信等渗透我们的生活,革命纪念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结合现代新媒体的传播技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在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上定期发表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动态。建川博物馆群落的官网对该景区定期做了动态的更新,重要节日开展的活动在官方网站的新闻中都有很好的体现通过传播红色人物的故事,弘扬红色人物的伟大精神;整合馆区功能,明确馆区传播主题和纪念内容,在馆内设置电视影片、电子书本、语音讲解等形式对历史进行演绎,重现革命历史,让来访游客能更加直接地了解到纪念馆纪念的内容和想要传达的思想,提升传播效果。

2.共建传播互动系统,优化传播效果

建川博物馆群落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与各大高校和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共建关系。当前红色文化传播的对象主要在于青年学生,他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铭记历史遗留的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红色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形式,要充分利用自身存在的优越条件和资源,联合各高校和单位,形成红色文化传播共同体,可以在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各种重要纪念日以及寒暑假期间,主动与高校及单位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活动方案及其内容,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的合作方式。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多多听取参与者的建议,共建传播互动系统,优化传播效果。

3.提高纪念馆讲解人员素质,联动各高校志愿者

提高讲解人员的素质,使其能够准确的表达纪念馆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能够让游客们感受到红色革命领军人物的伟大壮举,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让红色革命故事深入人心。调研的结果中,仅有5%的人认为当前红色革命纪念馆的讲解人员素质不高,但是解说员的形象关系着游客对景区纪念馆的印象,因此对于纪念馆讲解人员的素质把握至关重要。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问及有关讲解员的问题时,有很多青年学生游客都表示并不会主动请讲解员,有一部分原因是费用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纪念馆可以推出相应的纪念讲解耳机,可以跟随游客的脚步讲解有关内容,这可以降低纪念馆的人工成本,同时对于游客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品,可以节省一定的旅游费用,也有95%的游客表示在宣传的同时希望有纪念品的赠送,虽然纪念讲解耳机不能够免费赠送,但作为宣传的资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放假期间,可以联动各高校的志愿者,对青年学生进行培训,在相应的馆区内进行志愿讲解活动。让青年志愿者们在充分学习红色革命知识文化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和游客们共同学习中国红色革命精神。

4.以多种形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

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建川博物馆群落的游客年龄各异,不同年龄段的人接受的方式不同,更加青睐的宣传方式也不同。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不同的受众人群,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宣传纪念馆的红色革命内容,让大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游客们的参与积极性。要将传统与创新的方式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现在很多博物馆都会有的专题展览、放映抗战电影、定期的座谈会讲解等这些传统的方式能够在时代的变化中沉淀,无论是新青年还是老一辈的人都能够接受。对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还可以将活动更多的通过网络及新媒体进行传播。

五、结语

这次红色革命纪念馆的走访、调研,旨在革命纪念馆能够结合自身特点,以更好的形式开展文化传播交流活动。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铭记革命精神,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每一个革命纪念馆,每一件珍贵的文物,每一种宣传素材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今天的我们要更加的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把握学习的机会,不忘先辈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丽琼,浅析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传播. 新西部[J].2015(32).

[2]张志松,南湖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文化传播.《观察与思考》[J]. 2012.04.

上一篇:禅师经典名言下一篇:大学开学典礼新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