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大众文化(通用8篇)
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1
网络红人现象分析
“网络红人”现象炙手可热,从2003年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二月丫头、天仙妹妹、芙蓉姐组、小胖等等,至少也有数十个。而且,这些“网络红人”们,到今天有很多已经不是单纯的网络上的红人了,已经开始逐步涉足传统媒体,尤其是越来越多地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了。他们从最初的“网络红人”已经慢慢发展到了“传媒红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可以算是“名人”了,即吸引了一定数量人群的注意力,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有些普通人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从麻雀到凤凰”,传媒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下面我们就从传播学的角度作一解析。
一、网络红人的大致分类:
网络红人虽然多,但一般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正面形象类。首先就是网络歌手,比如唐磊、庞龙等一大批流行音乐歌手。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传统媒体的歌手大奖赛之类的选拔,但因自身比较出众的才华——大多是能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凭借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们能迅速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可以说是“一夜成名”;他们进而得到整个社会的承认,顺理成章地登上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的舞台也在情理之中。因他们大多都有着较为专业的素质,且以后都成了歌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红人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在此不把他们列为研究的对象;即以后本文中所指的网络红人,不包括他们在内。比较典型的正面形象类网络红人就是天仙妹妹,她的成名虽然可以说是“网络推手”一手策划的结果,但就其自身而言则是靠自己清纯朴实的“自然美”的形象吸引了大批的网友,以正面形象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以至于连央视都前后9次采访她。
二、负面形象类。从最早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流氓燕、竹影青瞳等,她们或以文字曝光自己的“性爱日记”,或以图片展现自己裸露的身体,总之是通过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自我暴露”来吸引人的眼球,满足人们的“窥私欲”,进而在网上一举成名的,属于较为负面的一种类型。
三、比较中性类,这一类的数量比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如比较自恋的芙蓉姐姐、山东二哥,还有被别人恶搞和靠搞怪表情成名的小胖等等,这些人在网络上的表现多少有些“另类”,满足了人们的一些猎奇、戏谑、搞笑等心态和欲望,因而也在网上成了名。
网上走红,一般不外乎通过这几种媒介,要么是文字(如木子美),要么是图片(如天仙妹妹),要么是视频(如宝贝小雨),要么是兼而有之(如竹影青瞳)。总之他们是依靠了网络这个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或兼而有之的媒介手段主动或被动(被网络推手操作或被别人恶搞)地“展示”了自己,吸引了比较多数量人的眼球,从而走红,成为“网络红人”的。
二、网络走红的原因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其中人的这种“本我”的状态,在一些匿名的状态下比较容易表露出来,因为这时他容易逃避社会规范的监督和约束。网上论坛里人们的集群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它不但符合勒庞等所说的“乌合之众”的条件,而且符合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条件。在网上论坛里,广大网民的审美、猎奇、恶搞、窥淫、乃至审丑等心理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只不过这种心理需求正如马斯洛所划分的五个层次那样,有高下之分。人有审美需求表明人更接近于“超我”的境界,有猎奇需求表明人处于自我的状态,而有窥淫的需求则表明人更接近于本我的状态。虽然境界有高有下,但都是人的需求。这就好比一个人爱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因为他有高尚的情感需求,他爱看武打片是因为他有一般娱乐的需求,而他也爱看低俗得有点黄的有些东北二人转,是因为他有一些比较低俗的趣味。从高雅需求到低俗趣味,从天使到魔鬼,人就是这么一个复杂体。这样一来,无论是正面类型的、负面类型的还是比较中性类型的一些网友的自我展示,只要能够满足上述几种心理中的任何一种,就能吸引相当数量网民的注意力。又由于网络人们集群的情绪化、低智商化、易暗示和传染等特点,使得这些帖子能够被网友们迅速地复制粘贴到各大网上论坛之内,从而能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力,引起很多的讨论、评论,不论它们是在被叫好、被欣赏、被取笑、被起哄甚至是被叫骂,总之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网络红人就这样形成了。
其实,这种网络红人的现象跟新闻的娱乐化可谓是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娱乐受众。所不同的前者是“网络红人”、“网络推手”或有些网民(如恶搞小胖照片的网友)在网络上主动地去推出带有某种“看点”的个人,而后者则是记者或编辑们主动地去把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娱乐化的包装与处理。简言之一个是网民对人(自己或别人)进行娱乐化处理,一个是记者或编辑对“事”进行娱乐化处理,虽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娱乐受众,但间接目的则一个是借此成名,一个是提高收视率或扩大发行量,即一个是为名,一个是为利;而名的最终目的还是利,它们二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被视为商业行为。当然,娱乐有高下之分,有审美的娱乐,有猎奇、搞笑的娱乐,也有窥淫乃到审丑等的娱乐,娱乐受众只是他们成名或获利的一种手段。
三、传统媒体对“网络红人”现象的跟进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
境的认识和判断。”①大众传媒议程的设置要通过“新闻报道”,但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所以议程的设置也就有硬新闻的议程设置和软新闻的议程设置之分。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98年底对美国16家重要媒体进行了1977年与1997年新闻报道对比研究,发现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则颠倒过来,这个比例为25%比40%。“美国三大新闻网1990年一年花在娱乐性新闻上的时间比前两年增加了一倍多”②。这种软新闻增多的现象是新闻娱乐化的一种表现,到今天,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媒介为我们设置了越来越多的有关软新闻的议程,哪怕很多的软新闻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也同时指出,议程设置理论只是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程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也即是传媒不但能够设置议题,而且能够反映社会议题;不但能够制造和影响舆论,而且能够反映舆论。这也可以理解为:传媒能为社会设置议题,而社会(人、事物、事件等)也能够为传媒设置议题。如果“网络红人”的形象比较好的话,一些企业、组织和个人便会看中他们身上的“注意力”这种在当今信息时代十分稀缺的资源,开始找他们拍广告、做形象代言人等;他们甚至还能进一步出唱片、接拍电影、电视剧,进军娱乐圈。
造成这种“网络红人”现象的有很复杂的原因,如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社会上人才成长机制的不健全等等,但单从传媒来说它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教授陈卫星认为,“网络红人”展示自己是一种纯商业行为,在整体社会文化走向低俗化的倾向下,选择低俗化的方式展示自己成为他们有市场需求的前提。尤其是许多“网络红人”背后的“网络推手”们,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这一“新兴职业”的无疑是可观的商业利益,如他们可以从“网络红人”的代言费中进行提成。商业化与低俗化在当今许多传媒身上面简象是一对孪生儿般如影随形。正如娱乐化的新闻中有很多是低俗的一样,“网络红人”的现象中也有很多是低俗的。
正如传媒为社会设置过多的娱乐化软新闻的议程会对社会带来危害一样,如果任由这种“网络红人”现象泛滥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网络走红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跟广大网民的“乌合之众”以及“本我”、“自我”等状态的非理性、低俗娱乐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难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网络恶搞”发展到恶搞英雄人物、红色经典作品就是明证。而不幸的是,许多的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对这种非理性、低俗娱乐的因素又不恰当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仅具有知名度而缺乏美誉度、仅具备一些注意力而缺乏影响力的“泡沫化”“网络红人”们,和一个非理性、低俗娱乐蔓延的社会,更多地彰显出的是浮躁、苍白、感官化和反智主义,这和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八荣八耻”是相违背的,也是值得警惕的。“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的思维。”(恩格斯语)同样,如果这个社会大量地充斥了非理性和低俗娱乐的东西,“如果这个社会不能了解到需要知道的关于自我的事情,那么同那些拥有好的新闻机构帮助面对自己的需要和失败,同时对于自己的成功给予认可的社会相比,这个社会将是缺乏活力及更少成功的。”
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2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 通俗文化 (Popular culture) 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并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 每个社会都拥有它自己的通俗文化。由于今天的通俗文化都是大众化生产的, 并且是借助于大众媒介而大批量传播的, 因此诞生了另外一个词汇, 即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 ;在他看来, 大众文化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中的那些大众化产生的, 并且/或者通过大众媒介共享的一切东西”。由于现代通俗文化无不是经由大规模生产或由大众媒介推动的, 因此他认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这两个概念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并认为通俗文化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包括人们司空见惯的所有物质、风俗、时尚与活动。也就是说, 这两个概念所指的对象实际上是一致的, 它们的差别在于使用者对所指对象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 (1) 笔者认同对大众文化这样的描述性界定: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 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和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简化为一句话, 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 (2)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依赖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工具, 媒体的物质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最早的口语媒介、原始壁画、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纸的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书籍的产生、近代新闻报业的兴盛、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壮大, 直到现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数字媒体的崛起, 媒体的形态处于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演化的历史中。
在媒体发展的历史中, 每一次媒体技术的变革, 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 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技术更新迅速的今天, 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 新媒体的外延更是不断地拓展。在信息时代, 不仅是新的技术变革和物质形态的变化可以产生新媒体, 新的软件开发、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推出, 都可称之为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可以肯定, 今天的新媒体在未来同样会被归为“旧媒体”的范畴。
本文所界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从技术界定上看, 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根据这个定义, 新媒体的种类非常繁杂, 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新媒体不下几十种, 包括网络电视 (Web TV) 、网上即时通信群组、对话链 (Chatwords) 、虚拟社区、博客 (blog) 、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 (RSS) 、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 (各种大屏幕) 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属于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新的信息服务方式。 (3)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超媒体。超媒体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美国学者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 超媒体是超文本的延伸。所谓超文本是一种按照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文本中含有指向其他文本的链接, 受众不需要顺序阅读,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点击”链接选择性地阅读文本信息内容, 受众完全掌握了信息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虽然并未真正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任意转换和链接, 但超媒体信息服务却是新媒体发展的方向。随着计算机芯片微型化和网络融合, 手机、数字电视等装有微型计算机芯片的新媒体也可以同电脑一样连接至互联网。
交互性。交互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电话就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 其信息的传播具有单向性, 信息反馈不方便, 交互性比较差。交互性则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网络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 的普及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人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 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发送者, 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的超媒体性, 使交流双方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传播。
超时空。新媒体利用连接全球电脑的互联网和通信卫星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 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接收设备, 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收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此外, 无线网络的发展, 还使新媒体摆脱了有线网络的限制,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接收信息。
新媒体还大大缩短了信息交互传播的速度, 甚至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 受众不能即时反馈, 即使有反馈也是延时的。新媒体提供的在线评论功能使信息反馈的时间大为缩短, 电子邮件可以将任何信息在几秒钟内传至全球任何一部联网的信息终端, 即时通信服务则完全消除了交流双方之间在时间上的间隔, 使信息的交互传播突破了时间限制。
个性化信息服务。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 使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 如IP地址、手机号、电子邮箱、QQ号码等, 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向其传播特定信息。另外, 受众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控制权, 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这样, 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发布和接收完全个性化的信息, 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
虚拟信息传播。数字化信息以比特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 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比特的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利用各种软件, 人们可以方便地毫无痕迹地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响, 也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新媒体的虚拟信息传播, 不仅指信息本身的虚拟性, 还指传播关系的虚拟性。在新媒体下, 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是虚拟的。
新媒体的发展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大众传媒紧密联系的。新媒体的发展, 给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和气象。传播媒介本身既是重要的社会惯例构成, 也是工业体系的延伸, 与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政体有着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媒重新组织日常生活交给人们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加强人们新近形成的日常礼节和习俗, 为人们重建认同感和记忆提供新的素材……在组织和倡导新的相互竞争的意义体系及其再现方面, 大众流行传媒对普通老百姓来讲, 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大众传媒给人们提供各种话语、形象和解释框架, 供他们在理解身在其中的社会变化时作参考, 并帮助他们拿出个人的行动对策。 (4)
在这种媒介化生存状态中, 人际交往也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演化为可以全天候与世界各地保持连线的人———互联网———人的间接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超时空、高密度、现成并且获得便捷的各类信息, 在给人们提供切实帮助和服务的同时, 也自觉不自觉地使人们逐渐漠视了自己拥有的思维与行为自由, 形成了人对于物、对于现成答案的过分遵从和依赖, 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疏远。日甚一日习惯于闭塞的环境, 习惯于以大众传媒来排解内心的寂寞, 沉溺于在大众传媒信息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中, 满足于在大众传媒牵引下自我营造的色彩斑斓且子虚乌有的交流幻觉, 而忽略甚至放弃与外界的真实接触与交往。 (5)
传播会把公众塑造成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的单面人、一维人, 只顺从并认同媒介传播出来的现实世界, 缺乏对其进行思辨的能力;同时媒介为了各种利益迎合受众, 而降低鉴赏品位, 导致大众文化水平下降;媒介以诱人的声色占用并“窃取”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6)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丰富与快捷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是文化的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化的步伐,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了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在大众文化日益流行的语境中, 从“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到文化商品化、文化产业化, 文化越来越走向了市场化。书籍、电影、戏剧, 文化产品是影响人的思想———或者增加知识, 或者提高审美素养, 或者使人颓废甚至犯罪, 它们对社会来说不是中性的, 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分, 一旦被作为商品来炒作, 行为则以商业利益为宗旨, 而不是以充实知识、娱乐大众为目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已成为人类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文化产业不仅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 而且与社会发展处于全面的互动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 使得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也使得文化生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直接关系。人们在文化产业中的参与程度和享有程度, 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也标志着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正是这种实现程度的差异, 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所达到的现代文明程度的差异。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二是文化的娱乐化。在市场商品化与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 文化已渐渐摆脱了历史的重负, 历史的、批判的、教诲的色彩越来越淡, 休闲的、消遣的、戏谑的色彩越来越浓。到了新媒体时代, 娱乐不但普遍化、大众化, 还呈现出一种仪式化的现象。《新周刊》中“娱乐新世纪”有一段话, 说现代的娱乐是一种哲学范畴的娱乐, 这种娱乐的本质蕴涵着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认为21世纪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娱乐, 工作本身就可以说是娱乐。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的应运而生, 便充分阐释了文化的娱乐化特性。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新媒体时代下各媒体的一种倾向, 搞笑戏说、娱乐至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独特现象。在极端娱乐化的追求中, 在渴望被关注渴求成名的心态中, 伦理的道德的意识隐匿了, 自我的个人的追求凸显了。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三是文化的符号化。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大众文化越来越流行, 消费文化格外兴盛, 文化成了一种符号。有时, 以金钱为主要衡量价值标准, 文化的诸多内涵往往被弱化了, 文化的丰富性往往被简单化了, 凸显留下的仅仅是其外壳。在铺天盖地的包装与广告的声势中, 文化的符号化日益突出。在消费文化的左右下, 文化的生产也就具有了符号化的特点, 传统经典的文化遭到忽视, 平面化的、浅显化的、官能刺激的文化产品得到青睐。在媒体的策划包装中, 在大肆的炒作与宣传中, 文化产品的符号化特征更为突出。媒体以诸多影视明星、文化名人、成功人士作为报道、出镜的重点, 竭力打造传媒红人, 使其成为某种文化符号, 吸引众人的目光, 以扩大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的市场化、娱乐化、符号化, 可以说成了一把双刃剑, 既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满足了文化需求, 但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品位、消解了文化深度、弱化了文化理想, 造成了文化的低俗化和趋同化。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并非新媒体时代没有了传统文化、经典文化, 而是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被弱化了, 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被强化了。
注%释:
参考文献
①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②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③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格雷厄姆·默多克:《媒体参与的现代性:本世纪末的传播与当代生活》, 引自《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 第1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⑤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 人民文学出版社。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篇3
【摘 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互相促进发展。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 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
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
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而且,虽然大众传媒是手段和工具,但是大众媒体自己本身也是沟通本体,人们通过多样的大众媒体看世界,从情报中开发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曾任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长的斯图亚特·霍尔说:“无论是就质和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与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多了。”
1.报纸与大众文化
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等所定义的物质实体和现象,而是为了传递信息、情报,所携带的一种符号状态。特别是报纸这一印刷媒介,就是一种以活字的形式,为传播世界范围的情报,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是大众文化的载体,以文字的形式将大众文化传播至每一个角落。报纸的特点为受众广泛、内容丰富、更新迅速、覆盖能力广泛。人们读了相同的报纸,如果看到同样的情报信息,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认知。尤其是报纸上具有评论性质的文章,代表着报社的立场,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大众文化得以创造和传播,没有大众文化就无法得以传播,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
2.电视与大众文化
随着电视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具有传播的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等,能够满足大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近年来可以称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理念,新闻内容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镜头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全部是大众关心的内容报道,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极高,建构着以大众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且,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是大众文化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省级电视台对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制作大力投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断创新、题材新颖、层出不穷,促进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发展,满足了大众审美和欣赏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3.网络与大众文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新兴角色,冲击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近年大众文化的盛行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的发展速度飞快,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变得飞快,使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是大众文化延伸的重要源泉。网络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其传播的情报信息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所熟悉、所喜爱,甚至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新兴动力。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高,信息大量涌现。例如,大众使用较多的微信、微博的盛行,其评论、转发功能的运用,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流行手段。而且网络媒体具有能够保存的特征,将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大众文化永久并良好地保存下来。
三、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成就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影响着大众传媒,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使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和传播信息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使得大众传媒自身得到了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愈来愈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群体,是大众的文化消费形式。随着大众文化的扩散,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也从都市扩展到全体大众,具有了平民化、世俗化、标准化的特征。而且,从内容上来说,随着地方都市报纸的不断增加,其言说空间得到了扩展,从之前的政治、经济为中心扩展至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中心。大众文化也使得电视传媒具备了平民化的特征。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促使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壮大,内容不断丰富,愈加能满足大众的欣赏所需。其中,日益增加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所蕴含的大众文化也备受人们所青睐,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放松、压力释放。在网络传媒方面,使得本身内容就极其丰富的网络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例如,大众文化中动漫、音乐、游戏等内容与网络媒体结合,使得网络媒体中增加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大众文化与网络传媒的结合,加速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网络文化,网络传媒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大众文化属性。
总之,大众文化的盛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传媒在其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它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时,大众文化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武小红.试论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02).
大众传媒与文化课程 篇4
###
什么是传媒?
传媒,即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也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什么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一般来说,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社会主要的媒介。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传媒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人(如马拉松的来历)、马(驿站)、画等种种方式。以上种种无不促进了人类文化生活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在现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有了更便捷更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互联网这一现代媒介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对民众的知识观有一定的塑造功能;同时,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范围不只是局限在某一个局域,应该可以说实现了普遍化。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上,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了,从政治、经济到全球化、文化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凸显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首先,大众传媒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例如,由中国国家汉办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汉语桥”比赛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不仅让我们国人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通过来此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的眼睛了解到他们各自国家的文化,了解到世界。也有助于选手们借助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以快乐学汉语的形式,充分挖掘个人潜力,成为汉语能人。再如央视十套节目里面的历史文化科教节目,让人们认识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风俗文化。
大众传媒不仅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在此过程还形成了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同化大众传播成功的转移了公众的群体意识,化解了之前一直纠缠的政治情绪。突显了人的生命、尊严、精神的关注,肯定了作为精神个体的价值。而且大众文化抹去了文化特权,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可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在丰富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其次,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得到传播和发扬,如通过电影媒介,李小龙的功夫为世界所熟知,世界也看到了中国功夫这一中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日本尤其注重文化的传播,如动漫文化,已经在中国得到传播,许多人的童年也多了动漫的陪伴,西方的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中国,让中国更加开放透明,中国儒学文化以和为贵的精神也对世界和平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融会与交锋,然而在文化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处于强势和主要受益者的地位。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让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台成了美国电视的转播站,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九成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提供,这种现状会导致文化帝国主义和媒介霸权主义,对人类民主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以上种种说明大众传媒之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同水之于生命,缺少了大众传媒,文化无法得以传播,必然会消亡。然而大众传媒呈现的大众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人们抱怨报纸上信息太少,有限的版面上的新闻也是“炒作”,多家报纸经常出现内容的同质化。广播电视的娱乐性、广告性、和商务性节目占据了许多时间段,很多节目趋向媚俗。文化传播公司在娱乐至上和利令智昏下,夸大甚至歪曲事实,误导大众,“外国的水是甜的”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也在阻碍着文化的传承,甚至曲解文化的现象也常常可见,一如于丹庄子心得、论语心得,用浅显的话语解读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反而受到热捧,无不说明了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心理,是大众传媒造成了这种文化自卑的现象。试问一个完全抛弃了自己文化的民族,还有什么内核可言,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就这一目的就达到了,文化就变成了一个统治工具,我们只能被牵着鼻子走了。
大众传媒不能堕落成为低俗庸俗的场所和温床,大众传媒塑造的是整个社会的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影响的是整个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希望,因此大众传媒的从业者责无旁贷地需要有职业的良知和道德以及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正如教师担负了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希望,而大众传媒从业者肩负的是整个国家未来的文化走向。国家也需要积极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去让人民更加透明更加真实的了解历史,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秀,让文化得以传承。
一个国家的兴盛衰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这个国家的文化是否昌盛、大众的思想水平是否高,简单的解释就是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篇5
关键词: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基础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晚期资本主义是对后工业化、充分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总概括,其基本特征是工业化的组织管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农业、商品流通领域,并进而渗透到文化生产、娱乐消费等领域,其主要特点是跨国资本的全球扩张和纵深发展。”1杰姆逊认为文化理论的构建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近期出现的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揭示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并且文化也是理解时代特性的重要手段。由此说明了经济现象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逐渐消失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杰姆逊引用厄内斯特.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能力科技发展中的基本革命――透过机器来生产机器引动器的科技――这正是科技革命史中最关键时候。1848年以来蒸汽引擎的机器生产,19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发动机及内燃机的机器生产,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及核子能量机器的生产――这三种生产的成功,乃是人类社会自18世纪后期经过‘原本’的工业革命以后因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所驱动而形成的.极为普及的科技革命。”2曼德尔依据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三次不同的阶段,并且不同阶段资本运作的特点也不一样,每个阶段发展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深化和扩展。第一个阶段是与蒸汽机时代相对应的市场资本主义,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还是自由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为现实主义;第二个阶段是与电力发动机及内燃机相对应的帝国主义下的垄断式资本主义,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是高竞争导致的垄断资本,该时期的文化表现为现代主义;第三个阶段则是当下人们所处的阶段,是与电子及核能量机器对应的跨国资本主义阶段,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是资本的跨国运作,文化表现形式为后现代主义。杰姆逊大体上认同曼德尔对资本主义历史分期的划分,正如杰姆逊在文中指出的那样:“既然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会从一个时期演化到另一个时期,则社会文化跟机器的关系以及它对机器的再现的方法形式,自然也会因时移世易而辩证地转变。”3杰姆逊根据曼德尔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分期理论。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分期了理论相继产生,既相互关联又有其不同的文化风格。
二、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因素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大众文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说大众文化的繁荣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功能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精神。深入分析大众文化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今的发展。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产生深刻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大众传媒的普遍性日趋广泛,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及广告工业的急剧扩张等使文化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这就是真正的形象社会时期,从此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主体面临每天多达一千多个形象的轰炸。”4人们就这样生活在一个影像世界里,影像文化以视觉为主,各种不断变换的影视形象代替了纸质文化带给人的思维想像。第二,消费社会的出现使得消费成为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动力,生产规模的大小受制于消费力的水平,资本主义社会在文化产品与商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化开始入侵到文化范围,文化产品进入到市场领域,映入消费者的眼帘,文化被市场化了,成为大众的消费品。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纯粹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严格的界限也日益消弭。大批量的生产指向消费、闲暇和服务,消费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动力和主流,也成为后现代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杰姆逊认为它是指凭借现代高科技手段大规模地进行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这种文化工业不是产生于大众本身,而是‘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的。是一种典型的商品文化。”5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深度感的平面文化
大众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商品生产紧密结合,生产的逻辑受到商品的逻辑的影响。由于晚期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已经被商品化,因而一味地重视效率,追求时尚和流行,以往的文化是被理解为音乐、绘画、纯文学之类的有自律性的高雅文化,而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文化则为一些无深度感的平面文化,与金钱、利益、市场挂钩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消费品,人们不再挖掘作品背后所拥有的深刻含义,追求的只是即时消费和当下体验给人们的身心带来的快感。随着文化在生产方式和存在形态的改变,文化价值由其商业价值来衡量。由于受到资本商业运作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多表现为形象化,因此,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和缺乏深度是形象化的结果。
(二)大众文化使人们的主体性消失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得大众文化有了众多的消费者,过去具有主体性、批判性、反权威和创造性的艺术家被大批丧失主体意识的制造者所取代,城市文明显示出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人本身被“物化”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丧失,大众文化消解了主体至上的原则,创造力是艺术家在作品创造中的关键因素,一旦创造力消失,也就体会不到艺术家在文化作品中独有的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召唤、真理意义的追问、价值追求的体悟,在文化层面上提高对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艺术家的思想为市场而生,他们也意识到如果想在金钱利益至上的社会中获得交换价值以维持生存,他们制造的产品就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追求的不再是个人风格而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和市场,在追求大众化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不再是传统经典文化的塑造者,也不再进行精神创作的活动,不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者,而是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大众文化丧失了现代主义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化风格,因此,大众文化的繁荣不仅使文化产品的创造者丧失了主体性,也使得消费者丧失了主体性。
(三)大众文化的创作的手段是“拼凑”
“今天,拼凑作为创作方法,几乎是无所不在的,雄踞了一切的艺术实践。”6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之前存在的现代主义文化创造的是新风格、独特的文化产品,而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生产者由于缺乏创新性,以迎合大众为主,被资本所控制与市场相关联,因此,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所做的工作就是简单的模仿过去的文化风格,这是一个缺乏文化创新的时代,当通过拼凑的方式将原本无关联的文化艺术形式组合成不同效果的大众文化产品投入市场,再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正是由于“拼凑”手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参考文献:
[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3]刘梅.詹姆逊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倾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6).
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6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大众媒体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篇7
今天我的主题是媒体与食品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长远、复杂的问题。我会谈谈自己在中国的经历, 以此作为实例来和大家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我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努力
我自己是个意大利人, 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3年, 我与其他生活在中国的意大利人有些不一样。我来到中国, 就要忘记自己是意大利人, 认真地学习中国人的生活, 这样才可能真正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也十分高兴, 在自己多年的积累后, 目前成为了一名中国公司, 更确切的说是中外合资公司的总裁, 这样我有机会能和中国搭档一起合作, 在不同的行业里施展拳脚。
其实最早我从事的事业是与时尚有关的, 在意大利时, 我是时尚行业的一个厂商。在公司成立的四五年以后, 我们与一些大的品牌合作, 逐渐扩大了经营范围, 将触角延伸到媒体、食品等行业, 包括农业, 我们都有参与合作。今年上半年, 我们与上海文广合作, 完成了一个时长30分钟的电视节目, 该节目的内容就是有关食品与时尚的。在这个过程中, 又成立了欧商联合中心, 进行了一个以推进欧洲市场为目标的项目。这是一个系列项目, 而其中最重要项目之一, 就是带入了欧盟食品检测, 这个项目的名称是意大利文, 意思是“生活的质量”, 是有关食品和媒体的一个综合项目。在这个项目中, 我们将自己所拥有的许多资源进行了整合, 最终以一本小册子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里面刊登的都是所有被欧洲认可的、具有顶尖质量的食品, 通过这本小册子可以让大众了解到所有最高质量的食品。
二、媒体:消费者与食品行业的桥梁
目前, 欧盟食品检测着重于将中国高端食品也列入被认证的食品行列。由于现今的经济状况, 欧洲有许多厂商都选择通过媒体宣传中国产品质量问题这样的手段, 来达到他们对于自己产品正面形象的宣传, 为了不让这样的局面继续下去, 我们力求使中国的产品达到认证。
当我们谈到食品与食品的质量, 就一定会有媒体介入, 因为媒体介入对食品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谈到食品安全。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吃, 是我们每天必须的行为, 通过媒体让大众了解如何吃得安全健康是必要的手段。为什么我们会用欧盟的项目来对食品质量做一个说明呢?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媒体之口来传达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消费者需要的是安全的食物, 而绝非可能安全的食物。消费者、食品行业与媒体这三者之间关系, 其总体的源头是消费者。在研究中, 我们了解到“市场主导一切”, 这是在任何行业都通行的法则, 包括食品行业。若消费者需要低成本的食物, 行业则提供低成本的食物;若消费者需要多品种的食品, 行业必会为了满足该需求而做出调整, 这更说明了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行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在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必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 否则是很难了解到消费者、食品行业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的。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在同一地点的时代了, 整个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范围更广、更复杂、更全面, 这就是食品行业的全球化。现在有许多国际化的食品, 例如蔬菜、水果等, 通过进口进入不同的国家, 而不像从前, 只是在短季节固定地供应给某个地区。
但全球化供应在增加利润的同时又会带来很多风险, 所以食品行业必须重视的不仅是供应全球化, 安全也需做到全球化。而现在因为媒体的全球化, 通过媒体的曝光, 全世界许多负面案例让我们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导致产品在实现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对于消费者来说, 他们越来越怀疑食品的质量安全, 对于其他国家的外来食品所寄予的安全信任度则更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 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建立消费者与食品行业之间信任的桥梁。所以在我们启动欧盟这个项目之初, 我们就启动了媒体。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媒体与行业专家之间的交流是有歧义的。科学家和专家对于新闻这样一个手段持有怀疑态度, 他们发现自己对于食品安全的说辞和媒体的说辞有出入, 很难交流。如果我们仔细研究,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科学家和媒体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很少有记者有机会能真正和科学家、行业专家进行讨论, 代表媒介传达正确信息。业内专家也很少与记者交流。所以我们就尽可能多的让业内专家与媒体交流, 让媒体的传播更准确、更充分、更客观。当然, 这样的交流是有前提的。记者首先要尊重、信任业内专家的信息, 业内专家和科学家也需要意识到媒体的重要性。在我们启动项目前期, 就邀请食品安全业内专家和媒体专家进行频繁交流。
这样的研究和交流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具体都体现在了我们这本高端食品质量认证的册子, 这本册子不仅传播了食品质量的高端, 同时也解释了他们之所以高端的原因。在业内专家与媒体频繁交流后, 他们达到了共识, 因而传播的信息是十分准确的。不管我们是涉及食品行业链里哪一个环节, 通过哪种手段获得最终的盈利, 我们都需要找到联系消费者、食品安全、媒介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恰当方式, 建立消费者对于食品的信心。我们在这个项目上获得了很多经验, 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让中国高质量的食品走出中国, 真正实现全球化, 我们希望能通过行业与媒介的频繁交流来共同完成这一项目。
最后, 我很荣幸能花几分钟时间与大家交流, 同时这次的交流也显示了我们的项目是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认可的, 再次感谢。
媒体与大众文化 篇8
关键词: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创意;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在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其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消费水平,使其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创意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介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时代与文化创意的概述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处于大众以及职业传播者之间的一种媒介体就是所谓的大众传媒,包括对信息进行复制和传递的广播节目、影视节目、出版物、团体和组织等。一般来说,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杂志以及报纸等,而且这些传播媒体具有较大的影响、较广的范围及较快的速度等特点。
创意人通过对自身天赋、技能以及智慧的利用,并且对高科技进行积极地借助,创造兵提升文化资源,从而最终生产出的产品就是所谓的文化创意。必须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够进行文化创意活动,然而创意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传统的文化,其必须要通过对人的想象力和灵感的借助,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利用,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立足于产业领域方面来讲,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立足于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从而最终将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出来的这样一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中被认为必须要囊括智能产权、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产品这三项主要的内容[1]。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广播、杂志、报纸、电视等各个媒体在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积极的开展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合作,从而能够保证实现共赢的目的,总之,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大众传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融合互动的关系。文化产品的灵魂就是创意,如果一种文化产品没有创意,其就不具备生命力。与新经济产品相同的是,很多文化创意产品都具有较低的传播成本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等特点。所以大众传媒必须要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地利用丰富的传播手段从而能够将更多的受众吸引过来。然而在传播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真正的使广大受众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作为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的媒介,大众媒介必须要立足于宣传细节以及创意多元化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
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创意的影响。从大众传媒的层面来说,不能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进行创意,必须要真正的在实践中对创意进行利用。现在创意在大众传媒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首先是创新传播技术,也就是通过对现代传媒技术的充分利用从而能够将更多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其次是创新传播内容。大众传媒通过对具有较强创新性文化产品进行积极的传递,就可以将很多受众吸引过来,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这样就能够实现采用吸附力经济的方式来取代注意力经济;再次是积极地整合大众传媒的内部资源。大众传媒通过对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积极整合,将信息资源的协同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保证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最后,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制度,从而使自身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2]。
三、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创意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对符号性信息和商品的消费就是所谓的文化消费,其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名胜古迹、自然山水、体育赛事、文艺传播、电视、电影、音乐唱片等。上述的这些都属于理性认知以及情感的符号性载体。人们利用这种消费就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水准、认知能力以及情感体验 等得到充分的满足[3]。
各种新的媒介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开始迅速的对接各种文化艺术,因此也使得大众文化也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受众范围,精英文化的话语权已经出现了逐渐被消解的趋势,这样就将一定的群众基础提供给了大众文化的精神消费。由于大众文化教育的商业特征,因此其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现在文化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文化的消费逐渐取代的愉悦式的消费, 现在人类除了对工业产品附加愉悦功能的追求之外,同时还通过消费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行积极的追求. 比如人们对瑞士表的佩戴,其除了属于一种商品的消费之外,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和品位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人们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开始对在维系社会中媒介发挥出的作用具有越来越多的认识,人们往往通过消费文化符号的方式对归属感进行寻求,而且文化创意在大众传媒时代下的特点适应了现代文化消费的趋势,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产品将更多的眼球吸引了过来,因此其在文化消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在受众追求的一个新目标就是创意和差异化的消费,比如最近几年上海的创意产业就出现了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其通过大力开展国际设计展、艺术节、音乐节、世界级电影节,因此其现在的创意产业已经颇具规模,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创意设计集聚效应。
四、结语
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传媒时代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媒介利润的最大化在社会效益目标的约束下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创意已经被大众媒介经营的范畴全面的囊括,而且已经成为大众媒介获取利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而文化创意也会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雅,傅琳晶.大数据时代的营销革命——一场席卷全球的商业变革[J]. 中国商贸. 2013(35)
[2]邹龙妹.科技与文化融合进程中的知识产权制度变革[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媒体与大众文化】推荐阅读: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06-16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论文09-01
大众媒体视野08-23
大众传播新媒体09-04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08-29
浅谈大众媒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05-29
广告与大众文化10-18
都市文学与大众文化08-04
后现代与大众文化09-22
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论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