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众媒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精选3篇)
浅谈大众媒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篇1
浅谈大众媒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毋庸置疑,当下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传媒形式,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并驾齐驱的传播格局。大众传媒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社会化的社会主体之一的身份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演变至今日,其影响更加凸显。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在这里为了通俗起见,我们姑且将大众媒体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理解为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产生的使得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的影响。很显然,大众媒体产生的影响有好有坏,社会化的作用也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不管是人们熟烂于心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被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各种知识,还是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谈资的休闲娱乐方式,它们都是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变成为广大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的价值理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众传媒以其不可比拟的多样性、丰富性、广泛性来扮演人们价值观念的向导,指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这个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的传媒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展现形式,以海量的信息做铺垫,迎合了人们追求形式多样化和内容丰富性的心理需求。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社会所提倡的价值理念和媒体所代表的观点,这些附加于新闻报道之上的舆论往往是媒体或权威人士对特定社会成员角色扮演的要求,这些要求经过受众的内化形成每一位受众的个人意识,进而对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大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树立各行各业普通人学习的楷模,通过揭露贪污腐败等社会阴暗面,对越轨行为进行积极性控制,潜移默化地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以此来对受众进行教育,完成社会化过程。从这点来说,大众媒体处于全民教育重要的一环,其报道的客观公正与否和其隐藏在报道之下的倾向直接关系到受众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而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所以大众媒体担负着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大责任。
重大的社会问题都是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媒体通过对社会问题的不断深入报道大大加深了受众对问题的理解,尤其是媒体间的掐架行为,各执一家之言在公众面前交锋,互相争夺受众,有时候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谓的争论,却真正逐步涉及到事物的本质,带领受众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和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化上也可见一般。传媒通过对政治事件的报道和渲染,增加青少年对其关注和了解,与此同时传达着政治观念和态度,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政治判断。如今的传媒通过各种形式与受众形成良性互动,搭建受众表达政治观点的平台,让受众有了表情达意的渠道,通过与各方观点的争论提高了公众的政治素养和参政能力。
大众传媒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和其他社会化的主体相辅相成的。其他的社会化主体诸如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等在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换句话说,大众传媒通过影响这些社会化主体来间接影响着社会化的对象。比如大众传媒通过对暴力家庭教育方式的批判来引导家长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从而使得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良性的社会化指导
大众媒体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应的消极作用。
公平公正是大众媒体一直秉承的原则,但媒体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才能树立品牌形象,这样就容易产生一个问题——认知的偏差。这往往与报道作者本人的认知态度有关,在撰写报道的同时加入了个人的情感因素。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新闻报道经常出现的“贴标签”行为,只要有一丁点的符合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纳入某一类群体之中,类似的如“富二代”“贫二代”“官二代”“拜金女”等等,好像事件的参与者没有标签的话就不成为新闻事件,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吸引大众的眼球,满足人们强烈的刺激,迎合人们普遍的仇富心理,这和标题党有“异曲同工”之处。大众媒体的这种定性行为会让青少年形成惯性思维,固定对社会的错误认知,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更谈不上解决社会问题。
而事实情况是这样乱贴标签的行为并没有遭到受众的唾弃,反而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虽然这些报道中不乏真实的情况存在,但是这这种一棒子打翻的行为会把某些群体妖魔化,严重扭曲事实的真相,引发社会强烈不满情绪,激化社会矛盾。这就使得媒体一边扮演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角色,一边又在不停地催生着社会不稳定因素。
新闻之所以为新闻,就在于以前没有过,或者以前有,但是还没有达到现在的程度,大众媒体好像把精力完全放在发掘新闻角色的突破上,至于报道出来带来的社会效应全然不顾,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发行量和点击率才是重要的,至于对受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不在考虑范围之类。媒体逐渐摒弃规范来追求功利,冷静想想这是很恐怖的事实,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不对受众负责,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误导受众。尤其是当受众绝大多数是青少年时,更是对他们健康的社会化提出了挑战。
“以海量的信息做铺垫,以刺激的信息做门面”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必然选择。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充斥眼球的都是一些敏感词汇,各种诱惑性十足的言语公然出现在大标题上,成为点击率的最有效的保障。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把媒体本身一步一步逼向庸俗的边缘,这是他们自吞苦果,是罪有应得,但是那些为他们的点击率做贡献的抵制力差的受众怎么办?有谁愿意站出来对他们负责?也许你会说,谁让他们没有把控住自己,如果自制力强一点就不会去点击了,但是我要反问一句,咱们传媒的作用就是不断挑战受众的意志极限吗?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去引诱受众堕落吗?这种不反思自身推卸责任的行为就是在否认大众媒体自身带有的社会化主体的功能,不但没有达到对受众进行健康的社会化,还在他们社会化的路上增设拦路虎。
铺天盖地的好人好事受到人们的质疑,越是报道多的越是受到质疑,即使没有质疑也会让受众产生厌烦心理,这就是这个社会很难再出现像当年雷锋那样全民学习的榜样的原因。这种非正常现象与大众媒体的固有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为社会树立榜样的迫切的责任心使得出现的报道往往会神化人物,二是刻意拔高主题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不管动机是什么,造成社会对媒体信任的缺失进而对真正楷模的不信任这一后果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会让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失去榜样的力量从而迷失方向。
转载是不如信息时代到来的捷径,这个百试不爽的方法被各大媒体采用。对经过多方核实确保真实的信息进行转载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是肆无忌惮地盲目转载则会大大增加错误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趋之若鹜的表面之下经常存在隐患。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等到事实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的时候媒体才发现前段时间的报道有失实的地方,但是报道已经被无数家媒体转载过了,不得不联合起来大发道歉信。虽然态度真诚,但是对当事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却是不可弥补的。媒体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往往先入为主,给青少年留下错误的信息,在做出判断时有失公正性。
综上所述,大众媒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消极一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是不可避免的,它能做的就是尽量还原事实真相,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这就要对记者的提出过硬的素质要求。此外国家加强对媒体的立法管理,使其规范化运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附:
论文选题来源:
作者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考虑到当下接连发生的有关媒体报道的问题,比如对城管的妖魔化报道和对校园凶杀事件的过分渲染等等,这些都对我们这一些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者本人就想借此机会反思一下媒体在当下的社会上对与青少年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利与弊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弊端,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负面影响等等。由于作者本人资历有限,所以在此只能浅尝辄止。
论文相关知识来源:
论文主要参考了《社会学概论》上对于社会化那一章的主要知识,结合了我们专业上对于媒体各种功能的分析形成了此论文。
浅谈大众媒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篇2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发展的, 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 有利于健心健体, 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对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是其它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 我们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要培养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就不能不重视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 即美育, 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道德的培养。儒家经典《论语》的核心内容就是“仁”, 讲人的道德修养, 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 他说“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 即是说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 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又说“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即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 不帮助和不赞成同别人做坏事。即美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所讲的“仁”并不是空洞的说教、灌输, 而是寓教于乐, 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 孔子把礼、诗、乐三者并立, 看作是成就仁人君子的重要条件。成于乐就是“通过乐的学习来造就一个完全的人”, [1]肯定乐教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在“乐”的欣赏、体验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诚如贺拉斯在《诗艺》中所言, “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 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现在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强调理性教育, 着重知识的灌输。德育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中华民族之所以饱经沧桑而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是因为我们有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如“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屈原, “穷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的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 这些古往今来的文化精英的动人事迹比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更能影响人、教育人。正如康德所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 通常是一个人的信仰、情操、价值观、态度、习惯、气质的总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知、情、意的统一。美育是一种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 其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素质, 培养和造就健全而高尚的人格。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中, 人的感觉、性情逐渐失去狭窄的维持生存的功利性质, 个人感性、直观的东西, 变成社会的、理性的东西, 人的情感也由肤浅性向稳定性和深刻性发展, 进而丰富高级情感 (社会性情感) , 即理智感、道德感受、美感, 从而使人的自由感受、自由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和塑造, 心理结构得以完善, 潜移默化的进行人格塑造, 近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艺术鉴赏活动中, 更能陶冶情操, 丰富精神生活, 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丰富情感, 开发感性能力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 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它同感觉、知觉、想像、直觉等构成了人的感性方面的能力。情感的因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2]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和真理的过程中, 不畏艰难险阻, 百折不屈, 或最终成功, 或饮恨悲歌, 就是因为有热情在作动力。情感是艺术的重要因素, 凡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包含情感的。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 因而审美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和提高, 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情感作为人类重要的心理现象, 以其一系列独特的功能特征影响教育活动。心理学实践证明, 当个体出现乐观情绪时, 整个智力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如果情感感受者与刺激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 则引起“情感共鸣”, 相互之间必将产生感染作用。“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乃至“物我同一”, 说得都是这种感受。情感的产生起于形象的直觉。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它不需要借助概念、判断, 不需要经过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也不需要增加意志的成分, 它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是在对事情进行凝视观照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是自由的、无私的、有无穷的意味, 所以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喜悦和享受。这种“精神的喜悦和享受”, 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审美观照时, 以情感为主, 通过感知、想像、联想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或愉悦、或悲伤的情感。在这种审美愉悦和享受中, 可以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与净化, 心灵更高尚, 精神境界更纯洁、更完美, 也更丰富。审美教育使人在自然、文学、艺术以及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使人的这种审美情感升华, 从而提高感性能力。
三、激发生命活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如需要、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写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但现代文明处处以规范、纪律约束人, 有些呆板的条条则压抑人的个性, 使人的生命力日益枯萎。蔡元培说:“我以为现在的世界, 一天天往科学路上跑, 盲目地崇尚物质, 似乎人活在世上的意义是为了吃面包……物质愈发达, 情感愈衰颓, 人类与人类一天天隔膜起来。”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 市场经济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挂上了钩, 人际关系日益冷漠起来。失业、疾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恐怖活动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人类, 使人的生命活力也日益脆弱。而审美教育则能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从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中我们看到了顽强的生命意识的张扬, 一往无前的气概, 奋斗不息的精神, 一种不屈不挠的人生。通过这幅画的欣赏, 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 不自觉地与作
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刘敏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六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六艺教育的宗旨是明德, 而不在于是否掌握高深的技术。六艺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思想, 同时也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医术、天文、算数等技术技艺都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 而是由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世代相传有利益于文化的传承性, 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六艺的教育思想;美术教育;启示
引言
奴隶制时期统治者夏启把歌舞“登天而窃以下用”, 《礼记》是艺术书写成文字变成后世典籍。六艺教育《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资料。六艺教育中乐教也是古代的艺术教育形式, 虽然与美术教育没有直接的紧密联系, 但乐教对艺术的发展, 尤其是对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以及对艺术作品鉴赏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因其对人的审美观和能力有积极影响, 所以对后代的艺术教育, 尤其是对当今的美术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六艺教育概述
六艺之名, 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乡三物”中就包括“六艺”, 它由礼、乐、射、御、书、数组成, 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夏商时代六艺教育内容的雏形就形成了, 但不完备。到了周代, 内容才基本稳定下来。它以礼为首, 蕴含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礼由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而发展成为宗法等级制度, 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的典范, 为的是能够符合封建社会统治的需要, 所以六艺的教育就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的强有力的法宝。
乐配礼, 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在我国古代, 乐有愉悦的功能, 更有感化教人陶冶情操的功能;射是射箭, 可以作习武和行礼讲;御是驾马车, 在古战争中不会驾驭战车是绝对不行的;书指识字写字;数是指算术。古代人认为书和数是才能和智慧的最基本条件。贵族的子弟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同时有比较完备的
者形成“情感互动”, 增强了他们的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又如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在欣赏其饱满的构图, 强烈而又单纯的色彩, 张扬着的个性的笔触, 感受其勃勃不息的生命力及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外, 更感受到他在现实生活中虽饱尝磨难与打击却从未放弃对生活、对生命的信念和信仰, 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全部意义, 就在于不畏艰难, 奋斗不息。
“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周易》) 审美教育能激活人的生命活力, 使人养成刚健、上进、独立前行的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
美育被公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具成效的途径, 而创新来源于想象。美育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创造力。正是美育的形象性使人易于接受教育, 美育的愉悦性使人乐于接受教育, 这样我们才能使青少年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和情感体验中,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 促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美育还有助于创新潜能的挖掘。科学家认为, 科学的创造发明离不开艺术的情感和艺术思想, 离不开人文主义的关怀。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日子里, 常在书房里用小提琴演奏莫扎特的学校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合理有效的方法, 它的影响力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正是因为这样, “六艺”教育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教育内容。
六艺教育内容中与美术联系最多的就属“书”了, “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的识读与书写, 由于中国汉字具有象形性和意象性, 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汉字的识读和书写对于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书”的教学对中国的古代美术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当今, 人们对书法的学习和追求更加强烈, 并没有被五彩的视觉文化所淹没, 而是略显出一些淡雅和从容。
二、六艺教育的教育思想
(1) 因材施教
“六艺”教育的思想是古代教育实施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但近些年来, 由于某种原因, “应试教育”成为了主导, 我国的美术教育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例如很少有美术课程, 占用美术课的时间, 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虽说不是有美术课就是素质教育, 但美术课程的设置会对素质教育开展和全面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主导, 并传承着六艺的思想精髓。因材施教是孔子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是指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兴趣的不同而制定的教学方案。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内容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并且平衡了社会各个阶级的利益关系。六艺的教育重视把人培养成为君子, 也重视会国家的安定, 本质就是把国家的繁荣稳定建立在全民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之上, 这非常符合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周代的“六艺”教育就比较完善了, 其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古代六艺教育强调教育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以一概全片面地理解教育, 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 有没有兴趣, 听明白听不明白, 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有目的地安排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对色彩特敏感, 有的对形体结构掌握的好, 有的学生有独特的创新能力, 所以美术教育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偏爱和能力不同而进行设置, 更好地挖掘他们在美术专业
曲子, 工作之余弹奏贝多芬和巴哈的钢琴曲。地质学家李四光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钱学森在谈科学与艺术思维的关系时说, 四十多年来, 他的夫人给他介绍了音乐的艺术, 正是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 才使他能够避免事物的局限性, 避免机械唯物论, 想问题能够更宽更活。钱学森不是艺术家, 而是科学家, 但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 他认为形象思维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缺少它, 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事实证明, 大凡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都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个清泉就是美育, 美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要作用。
摘要: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也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具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丰富情感, 开发感性能力、激发生命活力、培养创造力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情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112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论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 篇3
摘 要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体育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是其他社会化主体不能替代的。本文应用社会学主要理论分析体育中有关人的社会化问题,从三个阶段来认识作为主体社会化的人在体育活动中决策、遵从、更改及适应过程,使我们加深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对体育价值的思考,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让更多的人体验体育,享受健康的生活,并为体育如何促使人的社会化问题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社会化 体育 人的社会化
一、前言
社会化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通过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教育手段,对人实施社会化,使人习得各种知识、技能和规范等。体育是使人达到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的大多数人,主要是青少年出现体能下降、肺活量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等现象,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沉思的大事,不过,归根到底还是体育锻炼不足造成的。因此,体育在人的社会化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竞争力。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虽然使我们的社会财富在短时间内急速增长积累,人类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与提高,但是随着高产、高效、高节奏的社会化进程,人类不但认识到被带入一个仿“机械人”的阶段,而且逐渐在被物化的过程中认识到:“本我”及“超我”的需求与重要性。同时人类在有序的回归本性的追求中认识到,体育是伴随一生,充满理想的活动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是社会的缩影,而且在体育里人们处于自愿、互动,非强制、压迫、抑制的情境中。因此,通过体育进行的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教育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领域。本文侧重分析人类、体育、社会化的关系,以互动论为基础的指导下,结合结构功能主义论、冲突理论和认知理论等社会学理论分析人们参与、维持、深化、退出体育领域的社会性问题。体育社会化不仅包括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自身社会化的过程,而且包括作为体育中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本文侧重于人们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探讨的是人的问题,是个体自我反思、社会支持、社会认可与文化内化的决策的过程。
二、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概述
(一)体育的简要概述
自从1904年“西洋体育”的传入,我国就出现了“体育”一词,广大前辈们为探讨体育的真谛而做出过不懈的努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中所提及的体育是指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具有教育功能(改造人的经验、发展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变人的行为)、健身娱乐功能、培养竞争意识的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及传递文化等功能。可见体育不但可以健身、健心,还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化
目前对社会化的解释纷繁复杂,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阐释,但是围绕的主体都是人,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化问题。美国社社会化是人们获得人格、学习社会和群体方式的社会互动过程,它从出生就开始,并持续一个人的整整一生。人类相对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使得社会化成为可能,而我们在本能方面的缺陷使得延长社会学习的实践至关重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需要不断的调试自我,使其从有机体的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终身接受社会文化、行为模式、群体要求,是一个不断更正、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三)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研究人的社会化,可以有三种角度:文化的角度,认为人的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个性发展的角度,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角色的学习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四)体育社会化
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凯尼恩及麦克弗森等人开始的。他们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划分为“进入体育的社会化”和“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这两个方面。“体育社会化的落脚点应在与人的社会化,应从体育所具有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的角度,去研究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我们通过参考社会化的解释结合上述表述,可以得出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就是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们适应社会、环境、他人,从物质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从个体的人发展成为群体社会的人,并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体育、对身体的正确认识,而且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相互尊重协作,善良的性格,是人类的自主性与规范性,竞争性与适度性,自然性与社会性辩证统一发展的过程。我国体育社会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体育变革的必然结果。体育社会化的提出,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体育面向社会,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服务,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来办体育,促进体育在新的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体育进行社会化的特征
(一)社会化过程的持续性
处于社会中的人,虽然家庭已经成为人们活动的核心领域或主导领域,但是人们在不断的扩展自身活动领域的外延,寻求自我平衡的系统与领域,体育自然不明而愈。在体育活动中人们不断地解决“我是谁”,“我在哪”的问题,在角色扮演中不断的调整、适应、更改,人们是有意识的积极思考生活的其他方面与体育的适应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受到人们所处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因此体育社会化过程具有持续性。不但使人们体验体育活动的真实性,而且会对体育、对社会、对自身有不同的认识。
(二)社会化过程的互动性
这里强调的是体育、人、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体育为人们提供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而是在体育中找到自我,重新定位去适应社会。同时体育也在人们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中不断的变化。在主导文化的影响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主导文化为社会的稳定、为社会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必要的保障,否则人们的思想无法统一,人们的行为无法统一,社会会是什么样的呢?),体育世界里的体育的本质不会改变,体育的崇高精神不会质疑,体育的本体信仰不会偏离,保证体育对人社会化的积极的影响。体育社会化最终是通过伴随着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关系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参与本身这一纯粹的事实,也就是说,与体育运动相联系而产生的关系,要比参加体育运动更重要。
(三)体育文化与所处社会规范的统一性
体育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虽然他的功能、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类赋予它活的动力。体育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竞争精神;信奉民主、平等、和平、协作、参与、友谊的道德准则;发展体能,掌握生活技能,展示自我的要求;及体育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都与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模式相互一致。体育帮助人们完成社会化过程中的每一次适应,是人类自我创造的一个自愿、愉快、自由的社会化领域。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它产生起就有明确的目的性。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从追求物质生活逐步转化为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人们日益认识到体育对过健康快乐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们自觉自愿地选择了体育,在经济发达国家,体育已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第一活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从品质和情感诸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价值观需求,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和丰富情感享受的价值观。而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对群体价值观和个体人生观的培养和形成过程。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具有共同的内涵,对建立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都是卓有功效的。因此,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在生活目标、人生价值观形成上具有共同性特征。
四、结论
体育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统一体,是推进人社会化进程的积极因素。同时我们在研究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问题时,不因忽视体育的异化现象对人社会化的影响,如对力量、速度的极度崇拜,侵略性的支配对手以获取胜利的行为,以牺牲个人健康为代价的行为等。这就要求体育组织者、体育教育者在指导个体从事体育活动时,积极引导与疏导;体育工作者积极的宣传体育的正面价值、体育的精神、体育的文化等,竭力制止、消除体育的负面现象对人的消极影响等,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体育、社会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32.37-40.
[2] 戴维波普诺.李强,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Jay J.Coakley.管兵,刘仲翔,刘穗秦,等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乔纳森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 韩鹏伟.论体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3):151-153.
[7] 刘宇.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8.31(5):18-21.
【浅谈大众媒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大众媒体视野08-23
大众传播新媒体09-04
媒体与大众文化11-13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06-16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论文09-01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05-26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05-31
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作文教学的作用06-09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06-01
谈电教媒体在说话课教学中的作用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