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通用12篇)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1
浅析多媒体在美术课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金萍
关键词:美术教学
多媒体教学 课堂示范
内容摘要:作为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美术教育,教师的直观演示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示范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它作为美育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潜能,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学习动机i,但在具体的课堂示范中,部分美术教师会面临现场示范效果不佳、对现场示范教学的随机性驾驭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应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录像、后期处理等方式可以把教学示范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如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直观的展示出自己的示范过程。同时,教学示范的视频可以作为资料保存,多次使用,从而减轻美术教师的负担,有利于节约资源。
新教改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发展。部分教师怕当中示范丢不起脸,于是课堂示范渐渐少了,教师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普遍存在ii。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们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现场示范作用还是很有必要的,是科学把握美术学科的本位。但术业有专攻,美术学科所包含的种类繁多,国画、油画、版画、设计、动漫等,每个领域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也相隔甚远。作为美术教师的个体很难做到类类通、样样精,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对于自身不熟领域做现场示范,是比较胆怯的。本文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经验及观摩课中的一些感想,从美术课堂的教学示范方面,谈谈有效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对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美术课堂教学示范的重要意义及各种示范方式
从事美术教学一年多了,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们没有艺术细胞,不会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更直观的传授绘画技巧----示范,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平,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把美术课设计的直观形象,除了大量的图片冲击以外示范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
美术课堂教学示范的手段有很多,最常见的有现场动手示范、多媒体课件示范等方式。
二、现场动手示范方式的优缺点
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现场动手示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灵活性、现场性,它直接便捷的特点是其它示范方式难以企及的,但现场示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中存在各种缺陷。
一方面,现场示范容易造成美术材料的浪费,增加美术教师的工作量。在中小学的师资队伍中,由于现实的客观原因,美术老师的数量较少,通常情况下美术老师需要带整个年级的美术课,一个年级的课上下来,美术老师需要做至少六次或十次教学示范,一些美术教学示范需要消耗美术用品,比如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第8课《大嘴怪》中,教师需要准备的美术工具有:油墨、墨滚、彩色卡纸、吹塑板等,这些作为消耗品的美术材料,美术教师在整个年级每个班上这一课时,需要大量的彩色卡纸、油墨、吹塑板等美术材料,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现场示范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过高,部分美术教师对美术各类专业难以达到“类类通”的高水准,因此出现部分美术教师面临现场示范效果不佳、对现场示范教学的随机性驾驭能力不足的情况。中小学美术教材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概括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具体的造型类课程就包含国画、版画、油画、装饰画等各个门类,课程之间跨度大,部分美术老师擅长国画的但又不会版画,版画专业的老师又没接触过油画,这种现象致使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有老师遇到自己不了解的美术领域的课程选择“跳过”的态度,或者课堂中的教学示范也仅仅依赖多媒体教学中网络资源,于是不敢在大众面前进行现场教学示范,怕丢脸。
二、多媒体教学对美术课堂教学示范的帮助。1.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优势。
应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融入课堂,有利于诱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唤起学生的情感。多媒体软件提供了多种教学演示方法,可以插入演示视频、Flash、实物投影、photoshop等展现教学演示过程和方法,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美术教学总,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叙述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教学,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完整的美术课堂教学示范过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视频或者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涂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2.巧用投影,优化教学
实物投影是美术课上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美术课不同于别的科目就在于需要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美术教师课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示范,iii或者是将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示范的过程录制下来,学生通过大屏幕上的视频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师每一个示范步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为学生进行采访录制,课堂上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这样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对后进生的激励特别大。3.利用多媒体设备可进行教学示范资料存档,使用时方便快捷
在中小学的师资队伍中,由于现实的客观原因,美术老师的数量较少,通常情况下美术老师需要带整个年级的美术课,一个年级的课上下来,美术老师需要做至少六次或十次教学示范,一些美术教学示范需要消耗美术用品,比如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第8课《大嘴怪》中,教师需要准备的美术工具有:油墨、墨滚、彩色卡纸、吹塑板等,这些作为消耗品的美术材料,美术教师在整个年级每个班上这一课时,需要大量的彩色卡纸、油墨、吹塑板等美术材料。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在课前做了大量示范训练——反复练习“大嘴怪”制作示范过程,最后上镜录像,将这一教学示范过程详实、清晰的录制下来,经过后期处理得到这一教学示范的视频资料,如此一来,三年级各班的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播放教学视频。同时,美术教师在彩排示范过程的训练中,对自己不熟悉领域的美术知识、技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4.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示范,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课堂上,教师的现场示范固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毕竟受到空间和时间客观原因的限制,学生从网络、书籍当中会经常接触各类手工、绘画步骤示意图,仅仅依赖教师的课堂示范,学生缺乏从视频、文字说明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用教师自己提前录制的示范过程视频以及教学示范过程文字说明让学生观看,有助于锻炼学生自己学会在这些资源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总之,在美术课堂的教学示范中,无论是教师现场做教学示范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过程示范,这些示范方式都是是教师给学生的是授之以渔,一个广阔的渔场。愿我们的美术老师在今后的课堂中用最基本、最直观、最有效的示范教学方法,发挥各种示范方式的优势,尽情挥洒才情,展示美术美丽,提升课堂教学品味。现在的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几乎所有参评选手都运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进行教学,这种新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和所产生的显著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参考文献及注释
i 林春琴《浅谈美术课堂中的示范教学 》2011年6月8日《新教育》 ii林春琴《浅谈美术课堂中的示范教学 》2011年6月8日《新教育》 iii
刘巍《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2008年8月3日《中国论文联盟》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2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 是师生凭借教材进行的最初的信息交流。开篇导入, 常常用于一节课的开始和一个问题的开头。导入虽然在一堂课中占很少时间, 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抓住导入这一课堂环节, 一开头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符定准了, 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要使学生在教学开端就产生极大的兴趣, 就必须在“情”和“趣”上下功夫。运用电教手段导入美术课的教学, 大大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的重复劳动, 使学生在眼观画面, 耳听音乐故事的情境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激发了学习兴趣, 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所谓想象力, 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进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美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时会有思维火花闪现。这种思维的火花, 往往是在特定教学情景中学生的直觉反应。这种未经逻辑推理的直觉反应, 是教师无法设计与预期的, 它包含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 适时捕捉学生的这种具有创造性因素的表现形态, 关注学生个体的认知倾向, 让学生的这种直觉反应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达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运用电教手段能够通过形象、直观、惟妙惟肖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运用电教手段已成为美术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捷径。我曾听一位老师上第五册第十二课《自己的漫画像》, 她充分运用了电教手段。首先, 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 利用教学课件, 先播放了一段动画, 展示了一些他们耳熟能详的明星漫画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这些明星是谁?你是怎样认出来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分析, 同时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漫画的特点, 使学生产生浑厚的创作欲。在讲述作画步骤这一环节时, 这位老师充分利用课件, 将本课中的“漫画步骤”的静态图象以动态的方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漫画的过程:写生———外形特点的夸张———表情夸张。再在屏幕上出示了一幅生动典型的艺术作品“鲁迅的漫画像”, 再次引起学生的创作欲。这时,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漫画的方法。老师请学生上台, 利用实物投影仪将该生的正面头像投上屏幕, 让学生找出该生的面部特征, 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些特征夸张变形。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活跃, 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具有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可通过多种途径。而小学美术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特殊途径, 是沟通学生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桥梁。且通过正确的审美观念,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在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之中, 主要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在感知美、创造美中, 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在美术欣赏课中, 运用幻灯、投影、计算机出示一些画家的名画, 这是不可缺少的。用幻灯片展示法国画家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 日出时的海边, 朝霞掩映, 雾气朦胧, 波光粼粼的天光水色, 激起了学生的由衷赞叹, 把学生带进了审美世界。然后再根据画面内容, 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进行分析、讲解和评价,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 时代背景和思想及艺术美之所在, 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如画种介绍、雕塑介绍、工艺美术介绍、摄影作品介绍……这样一些鉴赏介绍, 运用电教手段, 既能给学生感染和熏陶, 又利于知识的传授,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能教出画匠, 已经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而运用电教手段的课堂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 不仅鼓励了学生不断地寻求新创作理念, 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为此,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电教手段, 把学生带进课堂。老师们千万不要小看这块小石头, 它会令你的课堂翻起层层浪, 学生的心中波涛汹涌!
摘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可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鼓励了学生不断地寻求新创作理念,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美术教学;有效示范;意义;发散思维;创意作品
一、有效示范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示范,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教师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行举止所散发的艺术魅力、艺术激情,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和超越。教学《线条的魅力》时,学生在看到老师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时发出了赞叹声,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因此,教师课堂中要适时向学生展现其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绘画功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敬。
2.有效的示范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冲动
示范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心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美术《表情丰富的脸》让学生初步观察人的表情,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特征。设计里加入示范环节,即对自己写实自画像进行夸张,改变成漫画人物形象。学生有了直观感受,看到老师思考表现的过程。在老师范画的基础上胆子变大了,能最大限度地夸张人物五官,画出来人物漫画让人忍俊不禁。
3.有效示范,能促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艺术史上大师们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作品。对学生来说那是陌生的,示范中老师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是与现实直接对应,给课堂带来无穷乐趣,这种师生互动才更有意义。究竟怎么做才能有效地起到作用呢?适时恰当好的示范,可以直接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教师应给学生以高质量的示范。只有示范路子正,学生的入门才能正,从而感受到美术特有的魅力。
二、有效示范应遵循的要求
1.示范要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示范不能只顾自己画,要在示范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表情丰富的脸》一课,教师在对自画像进行改变时可以向学生征求意见:“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的脸哪个部分适合夸张一下啊?”决定权一下子就交给了学生。这时课堂气氛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肯定非常乐意给老师提建议,很新颖的想法应运而生,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2.示范要有目的性
针对小学生,示范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一节课能掌握一到两个要点就足够。比如,《相同图样排排队》一课,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二方连续”的定义,学生肯定觉得有难度,本课教师采用小鱼和小猫为单独纹样,学生接受起来容易得多,教师示范再参与进学生排列,深入浅出,学生既感兴趣,又学到了知识。教师示范的目的效果也就达到了。同时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语言也需简练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再配上示范画面,让学生觉得原来如此简单,自己准能画好。
总之,教师的有效示范,具有“授生以渔”的功效,学生观摩示范的过程,也就是观察、分析、设计的过程。所以,在教师做好示范,学生积极参与的双边活动中,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把握好美术本体的东西,实现美术课程的价值,让有效的示范为美术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05.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4
文明乡中心小学
黄小刚
朱小程
示范性是指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浙江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说过:“在书法写字教学中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则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可见,示范在写字教学中的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变抽象为具体,直观的了解范本中的技巧及技法的表现程序。笔者现就示范在书法写字教学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直观性。直观性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表象。直观性教学的巧妙实施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书法写字教学中,老师的示范,能让学生直接感知。例如,指导学生写捺画,一般先要向学生讲清楚运笔过程: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至收笔处微顿,提笔出锋。说说简单,做好却很难。教师要在讲清要领之后,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起笔、顿笔、逆锋、出锋是怎样书写完成的。通过教师的示范,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提、按、逆、转、轻、重、缓、急的用笔动作及特征。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对上述运笔方法,不再觉得抽象,而是一个可见的运动过程。
二模仿性。书法写字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不论是仿影、描红、还是临摹,其实都是一种模仿。由模仿到入规入帖,然后广涉博取,最终形成自家面目。模仿是学好书法写字的一般
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教师应适当应用这一特点,在书法写字教学中认真示范,让学生模仿。
三激励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作示范,除了在黑板上范写,也可以到学生中间单独示范辅导,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示范辅导,让其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另外,教师要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多穿插讲述一些书法家学书轶事,这些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客观上的激励作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5
[摘要]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阐述了一些经验和感受。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25-02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采用“讲授示范、临摹练习”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所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必然。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立体表现信息,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课堂教与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要求学生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容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欣赏可激发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唤起他们的创作意识,必然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情感是审美行为的支柱,也是审美认识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审美情景,把静止的教学信息与具体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使具体生动的审美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在《美丽的染纸》教学中,除向学生展示染纸作品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利用染的方法所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如扎染和蜡染的衣服、围巾、帽子、桌布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再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这种感受不仅只是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而且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深化了审美感受。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的灵活性、交互性
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设计课在美术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方法,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课的内容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就方便、快捷多了。比如图案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都是比较容易的。计算机的优越性能,不仅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减少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学习推理、归纳、组合的方法,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屏幕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可尽情体验成功的愉悦。
多媒体作为双向媒体,既可以用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用来采集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向全体学生清楚地展现,让学生交流评议、互相借鉴,提出意见、共同修改,加深理解、不断完善。也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提供了方便。
三、美术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强化审美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纽带,用现代教育技术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发现美,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美、理解美,探究产生美感的原因,想象创造美的方法,最终创造美的形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材与小学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在这类课的教学上,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金山画王”等绘画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学生不用带颜料、调色盒、笔、纸等工具材料,只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达到其他绘画工具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种近乎游戏式的手法,特别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尤其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设计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电脑来进行绘画,无非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好办法。这种整合,发挥了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为美术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四、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轻松地进行创作。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现实的逼真显现,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表现力,提升了审美能力。
另外,在美术课上利用多媒体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利用电脑给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配插图。也可以用电脑彩绘等方式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还可引导学生借助电脑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墙报、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展示,这一系列的教学互动,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已经进入了每一个幼儿园,许多老师也通过学习掌握了现代技术教育的基础知识。但现在是很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是跟上形势的必需品,还可以打字复印。确实带来很多方便。为了使我们的教育真正现代化,我们应该尝试着将多媒体运用到我们的各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美术教学时着重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教会孩子对美的欣赏和创造。在美工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可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便于幼儿理解。以前,一些优秀艺术作品,往往缺乏相关的配套挂图,使准备工作变得复杂而烦琐,我们在选择教材时也不得不忍痛割爱,让孩子们失去了感受和欣赏优秀作品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选好教材后,利用电脑制作课件或从网络上下载资料,让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还提高了审美能力。因此,多媒体技术运用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已势在必行。
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是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教评,对幼儿来说,这种枯燥的形式缺少声美的感知,缺少创作的灵感,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而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例如,《水果大集合》,虽然孩子们都见过很多水果,可要他们自己画却不免会感觉太枯燥。我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课件,不但从网上下载了许多资料,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吃过的,没吃过的,见过的,没见过的,我还摄下了孩子们自己吃水果的情景让他们观看,这可让幼儿兴高采烈,兴趣大增,轻松地画出了一幅幅色彩鲜艳、品种繁多的水果图。
二、积累感性经验,培养审美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除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的经验,还应设法帮助他们扩展经验,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等,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加深对绘画表现力的认知和理解,对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大班有一节美工制作活动《有趣的大树》,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合作,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四棵大树,从树上要体现出四季的变化。由于幼儿感知水平较低,对于四季变化很难理解,而且对已过去的季节特征已经淡忘,因此这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若只凭教师口头描述四季特征及树的变化,必然会枯燥无味,引不起儿童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好多了,我们利用多媒体把四季轮换制做成动画形式:春天,天气转暖大树开始慢慢的从枝头冒出小芽,并从枝头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天空撒下片片雪花,在枝头积了许多白雪。同时加上老师的贴切优美的讲解,使幼儿在几分钟之内就感受到了四季轮换的明显特征,丰富了关于四季树木的感性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和准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方法和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不同季节的大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活跃思维,激发创作欲望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会模仿,不懂创新的人要被淘汰,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海底世界》的绘画课中,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描绘海洋的生物,但是幼儿对海洋的了解欠缺,有的甚至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画面上大都是三角形的热带鱼,再点缀上几根水草,作品内容单调,大同小异。那如何创作出富有童趣、想象力丰富的海底世界的幻想画呢?就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特征,制作一个动画课件,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蔚蓝的大海、碧绿的水草、斑澜的珊瑚、五彩的贝壳、美丽的热带鱼......画面色彩艳丽,丰富多彩,动感十足,让幼儿大开眼界,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海底世界,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为幼儿提供了优美的视听享受,使幼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幼儿便举一反三,思路开阔,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当孩子们一幅幅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作品展示出来,真不敢相信那是他们画的。
四、提高教学的灵活性、随意性
1、多媒体示范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往往是通过手绘,这种示范存在图像小,速度慢,教师背对幼儿易挡住幼儿视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图像大而清晰,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
2、使讲评效果更好,以前在讲评幼儿作品时,特别是泥工作品,由于体积较小,教师在结合作品评价时,一些细节问题幼儿很难看清楚,但有了多媒体中的大屏幕,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 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产生的。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则能够营造出愉悦的教学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 在教学“表情丰富的脸”一课时, 首先, 我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在音乐的伴随下, 一系列表情丰富的脸部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当他们看到那些神态各异的表情时, 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声:“多么有趣的表情啊!”然后, 我提出问题“你们能把看到的表情画下来吗?”最后, 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样做, 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丰富了他们的视觉体验, 使其快速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运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 通过声音、图像及文字等多种呈现形式, 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为学生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 “人的五官”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人五官的位置和特点。常规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借助挂图或请某位学生上台做模特进行讲解, 但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运用多媒体, 能够制作出三维立体的人物头部模型。教师在讲解五官的比例、位置时, 可以将各部位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在讲解“头部转动引起五官比例改变”的内容时, 首先,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头部转动的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 并适时提问。然后, 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 对相关知识加以总结。这样一来,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增强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运用多媒体, 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系统性, 还可以将不同的创意成果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学生通过设计实践, 能够增强自身的设计制作能力。如, “我设计的书”一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设计书籍封面。在教学该课时, 笔者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如何设计书籍封面, 并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从而打开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在作业设计方面, 我也进行了一些创新。通常来说, 学生在做美术作业时, 往往是用画笔在作业纸上作画, 这样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效果时常难以令人满意, 而利用计算机画图程序来进行设计创作, 既能够解决“形象画不准, 色彩涂不匀”的问题, 又可以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图设计文字、图形等, 从而提高绘制质量。如果对完成后的作品还不满意, 需要改动一些地方, 只要运用画图程序中的某些工具就能轻松办到。这样不仅省时省力,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25-01
由于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直接进行绘画、设计,使创造力发挥得到普遍进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促进美术教学向最优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画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收益。因为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可塑性。另外,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能,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全方位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收集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利用光盘和网络查找了大量教辅的资料,我还用计算机将课内让学生欣赏的图片复制下来,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摄象机进行资料收集,经扫描进入电脑存放,配上音乐,解说词和画面文字提示,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随用随取,既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在乡土教材
《寨英滚龙》一课中,我自制了课件。首先,我录制了寨英滚龙制作过程作为课件的序曲,课题的书写也由计算机处理,这样既表达了本课的主题,又使人感到亲切。接着我选择了滚龙在古镇街道、城墙上表演等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伴随着背景音乐和我配上的解说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我就寨英滚龙的起源,编扎特色及表演等组织课堂讨论。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到的制作过程或事件场景缩小后放在屏幕一角,在讨论中学生提到时,我就用放大程序及时进行全屏显示,形象清晰,人机配合,协调自然。本节课,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话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上课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课后同学们对这一新的上课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学生表示:"用计算机上课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无限宽广。"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让学生轻松的进行创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也会异常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跟着高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学生审美心智成长的促进主要来源于直观可感知的美术创作体验,直观可感知的形象让学生获得体验更为直接有效,也是人的人知过程的必然阶段,因此要注重直观感受和直观教学原则,利用丰富的视觉感知形象,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受刺激开始,获得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原动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在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现实的逼真显现,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起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表现力。总之,直观的教学手段可将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做法;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三、美术教学方法越来越依赖现代教育技术
美术教学方法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它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各类型美术课业的教学任务而特别组合在一起的教和学的活动的成套化、系列化、结构化的总称。新的美术课程打破了单一的知识结构框架,必须配适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广大教师的摸索,基本形成一种“在活动中学”的教学模式,其过程通常包括: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探究合作、评价交流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现代教育技术凭借本身强大的信息搜集和处理功能,逐渐形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演示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平台
美术教学中的技法仅用语言讲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获得体验,在一目了然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新技法。教师的现场演示具有示范性、鼓舞性和直观性、真实性,但在演示时,总有一部分学生被教师身体遮挡住视线而看不见,或者演示制作小作品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应用实物投影进行演示,既保持了真实性,又能使全体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交互方式进行学习。能更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实美术教学之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是美术教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9
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由于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动人的图像和画面,视听相结合,富于直观性,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情境的创造,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幼儿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录音磁带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做往往使得幼儿在欣赏音乐、演唱歌曲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课堂上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那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就能使幼儿轻松舒畅的发展个性,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的学习,调动起幼儿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幼儿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幼儿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片段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且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当幼儿进入教室时,教师应提前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使幼儿感到进入音乐世界,与周围环境很快融为一体,然后用音乐师生问候。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而且是很好的组织教学形式,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感情。为提高幼儿兴趣,我们可以把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如大班欣赏活动《蓝色的多瑙河》时,让幼儿们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多瑙河的粼粼的波光和沿岸的美丽风光,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这样,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便犹如身临其境,使幼儿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欢音乐的兴趣。
根据幼儿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效率。因为通过多媒体教学,幼儿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上 《动物狂欢节》 时,要求幼儿主要听的音乐和主题音调。因为 在此曲中每种乐器及其组合所奏出的特点音调均代表了一个角色,如:长笛 —— 夜莺、大号 ——狮子。幼儿通过多次的录音听辩,可能增强对每种西洋乐器音色和表现力的了解,并对音乐模拟功能有所认识。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还能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一)多媒体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幼儿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幼儿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幼儿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如民歌欣赏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我国的民歌,感受不同民歌的风格特点。无论从内容和要求来看并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会有难度。因为幼儿所处的成长阶段恰好是我国流行音乐兴起和发展阶段,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中,幼儿在音乐方面,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忽视了民族、民间音乐,这样在学习上很容易产生被动心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主动感受作品的风格。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通过图、文、声、像结合,把幼儿的注意力调整到最佳状态。首先我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照片收集、扫描,根据欣赏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制作文本,用动画效果旋转或飞入背景画面中,及时引导与提示,吸引幼儿注意力,开拓幼儿的思路。通过视听结合,幼儿从思考和回答问题中,找到了各有关学科知识与民族音乐的联系,找回了了解民族音乐的自信心,缩短了幼儿同民族音乐的距离,进而使他们自觉进入到感受音乐的状态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意境,把幼儿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幼儿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 2 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所以,通过聆听可以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在幼儿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后,就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这是一首什么情绪的乐曲?什么节拍?什么速度?歌中唱出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准确的内心节奏,音高的组合,即内心听觉。没有正确、敏锐的内心听觉,就不可能理解音乐。在教学中,我告诉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画面,听歌曲或乐曲,一要想曲子的速度是快是慢,二要想曲子的力度是强是弱,三要想曲子的情绪是欢快,优美,还是深沉,悲伤。每首曲子产生的音响效果不一样,反应的情绪也就不一样。在教学中,我引导幼儿多听、多看,听后要多联想,在头脑中要有故事情节,要有音乐画面。在想中感知音乐美的蕴含;在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想中引发心灵的火花;在想中充分理解音乐。
通过初步实践,我体会到针对不同音乐欣赏内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辅助手段,能给学习的主体——幼儿带来新的感受、乐趣,促进他们的参与意识,开拓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在美的境界中净化心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在唱歌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幼儿唱歌,而且要教会他们演唱好歌曲。这就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现代教学媒体对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则起着重要作用。在教会幼儿唱一首歌后,还要引导幼儿处理歌曲情感。但是,如何处理歌曲情感呢?如果单靠老师讲解是非常抽象且枯燥无味的,幼儿也不易感受得了,这时就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录像并集视、听、唱于一体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情感,把主要精力放在音乐表现上,让幼儿边听、边看、边模仿,这样,就能促使幼儿从简单的练习起步,初步学会处理歌曲情感。因此,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幼儿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唱《春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的优势,根据歌曲的内容选取几幅表现“春光明媚、鲜花绽放、鸟语花香”的优美画面,把它们与歌曲的录音编辑在一起,使声音、画面连成一片。幼儿在演唱歌曲的同时 3 又能欣赏到绚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优美景色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幼儿的演唱更入情、更真切,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唱歌兴趣。
《小兔和狼》是一首加有衬词的合唱歌曲。此前,幼儿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幼儿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课件上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指导幼儿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再如,教学《小鼓手》时,由于此歌曲中的音乐记号较多,幼儿不易掌握,有V(换气记号)#(升调记号)等,在歌单显示时,把它们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并不停闪现,提醒幼儿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变换。如《鸭妈妈和鸡阿姨》中的后十六节奏,《小老鼠打电话》中的间奏等等,都可以用闪现、移动、颜色变换、放大显示等方法来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深化美育功能,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通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对音乐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审美教育。多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音乐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一)教育功能
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幼儿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录像来指导幼儿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国歌》这首歌,除制作、演示《国歌》的课件外,我还给幼儿放映了长征和抗日的录像画面。在观看中,让幼儿感受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幼儿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功能
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景后,幼儿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比如教《歌唱春天》这首歌,在课件展示出的“青山、彩霞、红花”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幼儿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幼儿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美感功能
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幼儿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浅谈多媒体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在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今天,从街头巷尾到商场车站,人们随处可看到设计新颖的网站宣传广告,在人们的言谈中也时常听到“网络”、“网校”、“电子商务”等名词,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气息。在信息社会里,人才的竞争用“白热化”这个词来形容是不过分的。那么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教授在《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即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在论述中何教授特别强调的是“信息知识与能力”。
此时此刻,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以作文教学为例,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考作文。尽管书市上这“精品集”那“宝典”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我们拿来细细研究一下,每篇文章的风格几乎同出一辙,内容大同小异。等到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踏进社会,连一般的工作总结、求职信也写不好。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我们被搞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我们不禁要问:作文教学,社会需要的你给了没有
2. 从学生个性发展看传统作文。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中国教育因压抑个性已造成了无形的内伤。”从作文教学这个方面来看,何尝不是呢。学生每写一篇作文,无不是按照书本的范围,考试的要求,教师的指导完成的。要求写记叙文就不能写成应用文,而且还必须做到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生动感人。为了考试,教师千方百计地传授“作文秘技”。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被牵着鼻子走的,没有自由的空间。作文内容的单调,写作格式的刻板,作文要求的成人化、文学化,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厌烦。作文中自然看不到学生个性的发挥,也就谈不上“敢为天下先”的去创造了。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传统作文的种种弊端,已经阻碍了社会与学生个体发展的步伐。作文教学需要重新定位。让我们高兴的是,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一个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它必将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内涵。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代的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正如北师大的何教授说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网络作文就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3. 对多媒体网络作文的认识。
多媒体网络作文不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只是把多媒体网络当作辅助写作的工具,具体一点来讲,它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指校园网和internet国际互联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信息)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作文与传统作文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1)多媒体网络巨大的网上资源,为学生进行网络创作提供快捷的服务。无论是校园网,还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都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比如:在学习《旅行家树》一课后,学生就提出想到植物王国去看一看。于是我就给学生留了一个作文:植物王国漫游记。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打开校园网的电子图书馆去查,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有位同学到“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心”观光了一圈,还有位同学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百科大全”网站。漫游之后,同学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写入自己的文档。可见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写作的能力。
(2)多媒体网络作文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便于学生创造。
传统作文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由。写出来的作文完全是程式化的“新八股”,这不能说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内容太死,框框太多。多媒体网络作文则不同,在网络作文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作文时有可选择性,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次作文,老师都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然后进行讨论。老师在网上看后做一些补充或提示,每个学生就可以到网上创作了。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创造。同时,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另外,在讨论中也展露了学生的个性和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感情与协作精神。
(3)多媒体网络作文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注重实用,形式灵活。
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同样,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而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是日新月异的。在传统作文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单一、缓慢、刺激度弱,使得学生作文内容陈旧、千篇 一律。多媒体作文则不同,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细化,各类专门的网站,特别是关注儿童成长、大众生活的网站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多媒体网络作文注重实用。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正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并不一定都需要,都适合,即使是同类信息,也要会判断哪些是当前要用的。所以网络作文经常会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信息搜索与处理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作文形式上灵活多变。教学中我把网络作文分为以下几种:(1)主题作文。就是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网络创作。例如,学生曾经写过的“关于海”的主题作文,学生根据“海”这一事物从网络中找到各种各样海的资料,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后展开写作。有的写看大海,有的写海的童话,有的写海底世界,有的写关于海洋环保的论文。(2)无主题作文。这里所说的无主题,主要指教者并不给学生定主题,学生可以自由从网络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创作,老师不做任何限制,是一种休闲式的写作。例如,一位学生有一次课间,从网上下载了一幅图片,整个图片是蓝色的背景,地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白雪,雪地里有一辆落满白雪的自行车。他就此展开想象,写了这辆自行车如何为爸爸提供方便,想到爸爸工作如何辛苦,又想到爸爸是如何爱他,想到这些,他就想把这辆自行车搬回家去,怕冻坏了爸爸不能上班。可见,一幅富有感情色彩的图片,也能激起学生创作的灵感。
另外,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网络作文之所以在前边加上“多媒体”是因为作文的创作并不一定只局限于文字,学生可能通过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继而写成一篇散文,或者可能是通过观察一幅乃至多幅精美的图片或动画,了解一个现象,更有可能是进入虚拟社区,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企业生产、销售的过程,从而为企业起草一份可行性营销计划书等等。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多媒体网络作文关注社会,注重实用。
总之,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设置的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说、视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并可以进行多角色扮演和体验,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性,是出色的情境教学能手。多媒体网络作文必将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中一面闪亮的旗帜。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 信息技术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当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借助电脑多媒体,不但可以用常规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态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演示,让建筑作品旋转活动起来,让学生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使用这种手段在中年级的《立体构成》与高年级的《组合形体写生》一课中,可以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浏览路线,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浏览一座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又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欣赏课《各种各样的建筑》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不同类别的电子图片和指导性的网页浏览路径,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种类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这种效果是一页美术建筑图片,无法比拟的,也是空洞的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欣赏其他种类的美术作品时,如雕塑,工艺美术等,教学效果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优越性:
1.光盘资料信息容量大,选择性强,学校可以用有限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电子图书室。
2.电脑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有机结合,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二、工艺设计方便快捷
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欣赏课、工艺课、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电脑软件中提供了许多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学生在电脑中可以进行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业。
又如传统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转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利用绘画工具呈现出来。以重复构成为例,在电脑中用绘图工具如(直线工具,曲线工具,圆形工具等)绘出一个基本形后,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选择某些编辑命令,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避免了徒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复劳动。
三、绘画教学的多样化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是另外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手工绘画和电脑绘画两种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脑绘画有很大优势。小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是不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他们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
1.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
2.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方法。
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实用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4.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
浅谈“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发达,很多美术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忽略了“范画”的作用,甚至认为范画是美术课可有可无的东西,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对美术教师不再崇拜,学校对美术课不再关心(因为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其他学科老师在相关课件的辅助下,完全可以替代美术专业的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笔者在近二十年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一直在探究范画对学生的影响与美术教学的作用。
一、扬范画之长,避范画之短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绘画基本功较差,还未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因此教师的范画,尤其是课堂的示范就显得很重要。事实上,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如果仅在课前准备一些范画,学生的潜意识就会跟着教师的范画走,画出来的内容自然也就受到很多的束缚,甚至不少的学生还会临摹教师的范画内容。自然,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作空间。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第16课《对称美、秩序美》(苏少版第五册,下同)一课时:第一天在三(1)班,笔者现场画了个小兔子吃胡萝卜的二方连续图案,结果,这个班的作业几乎有2/3是画小兔子;第二天,我吸取了教训,在三(3)班教学本课时用剪刀剪了个对称的蝴蝶,结果有学生照样子剪了蝴蝶,还有学生为了省事画出蝴蝶,基本没几个学生从别的东西入手去作业,很是让人苦恼。后来想想,干脆还是用课件得了,可以大容量地让学生见识到各种手法、各种内容的创作方法。但思考再三,还是觉得不甘心,难道自己在师范美术专业中学到的东西就这么没用吗?后来,经过多次实验,我发现用视频演示结合课堂范画效果最好,甚至有时候为了充分活跃课堂,加强师生互动,我还让学生指定视频演示中的某种方法,由我在课堂上现场范画。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不仅学生们开始佩服起他们的教师,更愿意去上美术课,就连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也认识到了美术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二、突出范画的过程与细节
美术范画正如一出戏,学生不但看到了整部戏的结局,也见识了画作的产生、变化、完善、诞生的全过程。众所周知,有时候当我们面对一幅美丽的作品时,如果教师不亲自当面示范,学习者就不可能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整个绘画、创作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就永远是个谜团,自然也就不可能了解艺术的真谛。那种因过程缺失的视频式范画就不能满足教学的现实需要了。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水墨游戏——山水、园林》一课时,刚开始为了节约时间,给学生播放了课前录制的视频,结果当学生面对宣纸进行作业的时候,往往刚画了几笔就画不下去了,整个画面一塌糊涂。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笔者只好耐心采用最原始的对比示范方法:先将一张宣纸刷湿,再用墨汁在上面绘画。结果,虽然画面效果不错,但稍不注意纸就烂了。而再采用在调色盘中用水调和出浓、淡笔触并作画,则不仅墨色变化自然,作业也不再“开天窗”了。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在围观笔者作画的过程中真正掌握了各种运笔方法,画出了美观的画。
实际上,在整个示范中,我们除了需要关注过程与具体的细节,有时候更要突出范画过程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带有一定命题性的、自主性的、创作性的任务中,教师更应该结合自己示范的作品,将整个设计创作范画的体验、构思、绘制过程及技法详细地讲授给学生听,以便于他们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扩散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意识。
三、从范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说:“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确实,美术以视觉形象为表象,承载着我们的各种现实需要,自然这种视觉形象需要我们在范画中得以体现。通常,绘画或美术活动(设计、创作)需要一定的专门技术,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古代人讲求个人的“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诚然,这种修行是导致了一代代美术大家的涌现,但事实上,假如没有最初的教师(师傅)的示范、范画,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范宽、徐悲鸿、毕加索……由此不难看出,对美术技能的掌握依然是实现工具性认知的主要途径,虽然现代技能的学习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但最直接、最主要的方法依然是教师的范画与传授。事实也证明,很多技能性的东西,确实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明了”。当然,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在其示范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的范画,更是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宣泄与诠释,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思考,进而模仿,最终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方法,达到了一定的绘画水平,在自由的表现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个体的情感,传承着艺术的趣味,为丰富个性化的生活而表现并阐释各种事物,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自然就会将这些艺术素养呈现出来。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08-03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05-31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08-24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06-01
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07-15
多媒体课件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08-31
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09-23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1-06
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作文教学的作用06-09
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