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2024-07-11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共12篇)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1

摘要:策划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效益, 而对于电视节目而言, 进行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从整个电视传播链条角度进行分析, 受众拥有选择媒体的主动权, 因此大众媒体的节目策划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大众媒介要想获得最优效果, 需要接受大众的选择和大众文化的引领, 实现对节目收视率的保证。本文从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关系角度分析电视节目策划。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传媒视域,电视节目策划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构成其传播链条的“两极”是受众和传媒。伴随着当前我国各大卫视间节目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 各大电视台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收视率问题, 而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又与电视节目策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 作为电视节目的创造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节目的策划人要承担其沟通受众与传媒的责任, 实现传播链条的完整。对电视节目进行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节目收视率, 为此在电视传播链条中不能单纯将受众作为靶子, 将受众作为信息受众。因为受众作为独立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复杂性特点, 所以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要认真分析受众喜好, 同时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要遵循自身策划底线, 不能为了提高收视率而盲目播放受众需要的内容, 否则将会把电视媒体置于被动的位置。因此, 电视节目策划人要准确把握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电视节目塑造大众文化的作用, 对受众产生积极影响。

一、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分析

(一) 大众媒介引导和塑造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实现传播和继承。大众媒介在传播大众文化的同时促进了价值意识形态的构建, 这是因为大众媒介通过发挥自身议题设置功能, 可以让受众认为其传播的文化内容便是主流文化。此外, 当今时代对大众文化消遣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大肆渲染, 促进各种文化资源被融入文化市场, 经过重新包装和挖掘变为新的文化消费品。

(二) 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基础和方式是大众传媒

由于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和不断复制, 大众文化在大众媒介时代下成为一种扩张文化。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的文化具有传播途径大众化和文化受众大众化的特点。因此, 在大众媒体时代背景下, 文化真正实现了量的增加, 真正实现了面向大众化。另外, 大众媒介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让受众获得更多的信息, 缩短受众与外界的距离。可见, 大众文化依托于大众媒介, 各种文化现象组成了大众媒介的文化形态。

二、宏观立场下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策略

(一) 注重对大众自觉意识的唤起

正是大众媒介具有吸引广大受众的强大力量才发挥出良好效果, 但是人们却无法获知媒介强迫受众接受信息的原因, 这是因为一般受众对从媒介获得的东西缺乏批判动机, 乐于被动接受媒体提供的信息。虽然受众从传媒中获得了许多繁杂和无意义的信息, 但是却可以借助这些信息对世界进行了解, 满足自身情感和知性需求。可见, 大众传媒可以让受众毫无选择地接受其提供的信息并深信不疑。因此, 宏观立场下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要注重对大众自觉意识和辨别能力的唤起, 减少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提升自身正面效果。当今社会受众虽然无法避免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学会对传媒进行利用, 并选择可信度高且高水平的娱乐和信息, 利用媒介提升自身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和概念化能力。同时, 受众要积极提升个体鉴别能力, 间接促进大众媒体的改良, 虽然希望大众向高雅文化转变有点脱离现实, 但是个体对媒介的选择作用多少可以对媒介内容进行修正, 督促传媒节目要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 注重对社会力量支持的唤起

大多数国家的大众媒介与市场直接挂钩, 传媒生存的资本来源于商业利益。虽然我国政府控制着我国主要核心传媒, 但是我国大多数媒体的经费仍然需要借助商业广告, 如果大众传媒为了一己私利盲目进行商业利润的追求必然会导致大众文化发生变质, 对严肃文化和高雅文化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为了有效遏制这种不良行为的侵害, 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抵制作用, 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要积极参与此类行动。比如英国的BBC和日本的NHK通过开展“艺术赞助”活动, 引导公众对严肃文化和大众文化进行投资, 减少广告对大众文化的不良影响。知识分子作为社会力量中传播精英文化观念、赋予大众文化人文提升、给予大众文化人文关怀的重要力量, 要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尽最大努力提升大众文化道德品位、文明素质、精神价值和思想内涵, 促进大众文化在汲取和摒弃的过程中实现升华。

(三) 注重提升传媒社会责任感

传播媒介在融入公众生活的过程中, 媒体分化发展呈现出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导致媒介文化朝着病态的、庸俗的方向发展, 另一种则是促进媒介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中第一种可能的表现形式是出现重商倾向、社会责任感下降, 虽然媒介追求经济利益是有必要的, 但是单纯将收视率和发行量作为衡量媒介的标准必然会对媒介文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为了实现借助媒介提升公众智慧、人格和理性的目标, 需要电视节目策划人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和品格。另外, 传媒要努力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 要促进多元化社会格局构建, 实现多元文化声音的传播;另一方面要促进社会的融合和团结, 鼓励公众对高尚品格和道德的追求, 同时要保持自身的人格独立, 避免受到社会主导力量的影响, 从而创造出各种独特文化视角。

三、中观效应下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策略

(一) 电视节目策划要深入了解受众特点

为了使电视节目策划获得成功, 需要了解电视节目的目标观众特点。电视节目目标观众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数量众多。由于现代传播工具的应用实现了信息对广大观众群的覆盖, 让更多受众可以观看电视节目。第二, 差异性。观众个体间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不同, 造成观众之间对不同节目的偏好不同。第三, 分散性。观众无法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层面上实现集中。为此, 针对如此复杂的观众群, 电视节目策划人只有真正熟悉观众的观赏喜好, 对电视节目进行准确定位, 才能真正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

(二) 对电视节目的风格和形式进行调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受众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此电视节目要根据受众品位的变化, 进行电视节目风格和形式的调整, 要么增添新的电视栏目, 要么采用新的节目形式, 获得观众的心灵共鸣和节目感染力的提升, 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为此, 在中观效应下电视节目策划要注重对电视节目整体性的把握, 积极面对和了解受众, 准确定位行业人群, 打造目标观众群, 为电视台的生存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从整个电视传播链条角度分析, 受众拥有选择媒体的主动权。可见, 大众媒介要想获得最优效果, 需要接受大众的选择和大众文化的引领, 实现对节目收视率的保证, 大众媒体的节目策划就必须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因此, 认知分析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关系, 从中提出电视节目策划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刚.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D].西南大学, 2006.

[2]蒋红.中国当前媒介环境和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2

目 的

班级:09主持与播音

姓名:范宇晖

学号:200930182011

内容摘要:伴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纷纷出现,它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大部分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与观众的互动越来越多,节目内容也越来越通俗。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种大众化并不可取,因为这样会使电视节目庸俗甚至低俗。因此,本文就娱乐节目的大众化进行论述,并探讨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正确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发展方向

大众化 正文: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 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节目形式:综艺类娱乐节目、音乐类娱乐节目、娱乐咨询类娱乐节目、谈话类娱乐节目、游戏类娱乐节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要求的不断变化,娱乐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至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其模式和内容在不断更新,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

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真人秀”节目。

我国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还没有完全从第三阶段和地四阶段分离开来,可以说两者都拥有一定的受众,齐头并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了一个平民娱乐时代。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的口号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的大众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传媒阵营中,电视娱乐节目自身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目前,毫无疑问,娱乐节目的好坏已直接影响或关系到一个电视台的生存。

1.日益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帮助人们舒缓身心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可以说很多人都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放松,于是电视娱乐节目就成为了人们发泄放松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更确切地说轻松热闹的娱乐节目迎合了人们的普遍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

2.日益重视与观众的互动

今天电视节目的价值还主要是由收视率来决定的,收视率决定了广告费,而收视率又是由观众决定的,因此对于当今的电视传媒来说观众就是上帝,观众才是衣食父母。为了不流失观众,节目就必须让观众参与进来。

同时,现在的观众也已经不满于单单地看别人“耍宝”,他们也都想进入节目中参与节目,各大电视台,不管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卫星电视台抑或是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都想方设法满足观众的参与欲望,让观众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节目的一份子。像《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众多娱乐节目都很注重观众的参与度,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环节让观众与明星和主持人近距离接触。

3.借鉴外国形式,融合多种元素

西方媒介的传播经营理念对我国的传媒有很大的影响,从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看到了《美国偶像》,从益智博彩类节目《开心辞典》看到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较晚,因此也就需要借鉴国外的多种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然后再融入多种元素,包括带有本土色彩的中国元素。像09年的《超级女生》就将中国的很多元素融入其中,每期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而且这些主题中绝大多数包含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内容,比如有一期的主题就类似于“红歌会”,选手必须唱中国的民歌或者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歌曲,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由此可见,如今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不仅仅是只借鉴外国的形式,也能够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使节目能够更好地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和喜欢。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诸多问题

1.受众高度参与,拉拢了受众与传媒人之间的距离,但部分节目立意不高导致舆论导向错误

以电视选秀节目为例,很多节目为了让观众参与进来,不惜降低节目内涵,从而就导致了节目立意不高,甚至还会导致舆论导向错误。电视节目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背后作引导,不明白其传播主旨是什么,选取的题材立意不远,最终会“告知”大众一些错误的认识,传播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从而带来一些隐形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地发展。

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为了博得观众一笑不惜一切代价,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尽情地“展现”自己,任何出格的行为只要是想得出他们就做得出。中国的电视现在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鼓励纵容满足观众内心不太健康的阴暗面,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的尴尬痛苦之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到处都是游戏、作乐、捉弄人,到处都是主持人港派十足的张牙舞爪、山呼海叫,一点正经没有,一点文化没有。

2.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节目中的文化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很多娱乐节目都注意引进的同时加入中国元素,最多的就是把中国文化融入到节目当中。但是有的娱乐节目虽然也在试着传播一些中国文化,文化含量却并不高,像有些选秀节目中的文化含量就较低,比如最初的《超级女声》,节目中除了比赛还是比赛,看不到一点中国文化,整个节目由于缺少内涵看上去要档次就低了很多。

3.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克隆抄袭之风导致节目周期性短、生命力弱

如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正处于生机盎然的阶段,每一档好的娱乐节目推出后都会掀起一股“龙卷风”,比如湖南卫视今年推出了一档名为《我们约会吧》的男女速配节目,马上很多电视台也跟着推出类似的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但节目形式却跟湖南卫视的差不多,整个过程都如出一辙,就连用灯决定男生去留的形式都是一样的。

如今的电视台为了降低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不断模仿红火的电视娱乐节目,热衷于追风赶潮,像最开始的《超级女声》就是把《美国偶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除人变了,其余的都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只是模仿,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元素,总有一天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会走进一个死胡同,因此要想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一棵长青树,就得在模仿中创新,走出别人的模版,真正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三、中国娱乐节目大众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即便目前中国娱乐节目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娱乐节目的大众化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电视媒体自诞生以来,秉承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传统,高度强调电视的认知教育和正面宣传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电视的媒介方向性有所转变。当前,市民社会崛起,而市民社会的主要组成是基层民众,是他们引领了大众文化走向。周恩来曾说过:“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大众喜好,就有价值,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就可以允许存在,没有权利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只是面对领导。”

从理论上来讲,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极其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电视娱乐节目的大众化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反映了受众的文化意愿。

在此基础上,娱乐节目应该满足观众的参与、求新、收视欲望,同时,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在让观众放松的同时能让观众学到知识。例如《天天向上》让观众在笑声中学到知识,这样受众进步了,节目自身的品味也提高了。

结语:

娱乐节目的大众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不断创新,从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迈向追求形而上的“美感”,使节目与观众进行双向的交流成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电视娱乐节目。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3

关键词:舞蹈类电视节目 大众审美文化 传统舞蹈艺术 电视镜头语言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167-02

一、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情况

谈到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就不得不提起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第一次全国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正式将剧场艺术——舞蹈引入全国性的电视节目中去,成功地开创了以歌舞、小品、相声为主要内容的综艺性晚会电视直播的先河。自此,舞蹈艺术以电视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播至今的三十多年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舞蹈剧目,例如:《双回门》(1985)、《舞之魂》(1989)、《两棵树》(1993)、《醉鼓》(1995)、《千手观音》(2005)、《小城雨巷》(2007)等这些作品的播出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的电视综艺晚会,舞蹈类节目依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演绎越来越精良。

近年来,明星参与的舞蹈综艺节目以及舞蹈造星选秀类节目强势来袭,自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播出后,各电视台的舞蹈类电视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席卷荧屏,如东方卫视的《舞林争霸》、湖南卫视的《舞动奇迹》、中央电视台的《舞出我人生》等。这些舞蹈类电视节目多以博人眼球为主要目的,邀请大量的明星“导师”,运作模式着力以迎合国内大众的审美需要来进行改造并形成固定模板,进行商品化的大批量生产。大量的舞蹈类电视节目不断涌现,形成趋于“饱和”的态势,“程式化”的节目流程让观众逐渐开始对这些节目失去了期待感。越来越多的专业舞者开始登上舞台,与非专业舞者打成一片,几乎每个参与节目的舞者都要打一张“温情牌”,像这样大量“套路化”的内容让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随之逐渐衰弱。

二、大众审美文化对于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中的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电视刚开始普及,整个电视媒体行业还处于电视功能不健全,电视业尚不发达的状态,社会文化因政治、经济生活的单一、文化信息尚处于一个相对静止和封闭的状态,文化形态也相对单调,个体文化就审美价值需求而言差异不大。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国80年代的大众审美文化尚处于追求单纯的诙谐、幽默的娱乐形式,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1983年赵青与徐川一同表演的汉族秧歌双人舞《节日》作为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唯一一个舞蹈节目出现在荧屏中,这是最早面向全国直播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观看双人舞《节日》的影像资料时,从它朴实地镜头语言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地发现整个节目表现形式与传统的舞台化的舞蹈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节日》作为舞蹈类电视节目它抛弃了复杂的舞蹈动作和舞步,取而代之是舞蹈演员丰富的戏剧化、生活化的表现形式。这说明了电视节目导演在对《节日》编创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当时的大众审美意识以及大众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单纯的娱乐,对于舞蹈作品欣赏的重点并不在于追求专业性的高精尖,而在于节目能够通俗易懂。而《节日》中热闹喜庆的戏剧化表演形式正好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大众审美文化质朴的娱乐特性。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自身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发展使他们对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附属于综艺节目中的单一舞蹈节目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1999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舞蹈世界”,次年,举办了两年一届的“CCTV舞蹈大赛”。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大众审美文化的推动下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形式随之开始转变,从综艺节目中脱离并独立,形成新的专题普及推广式和竞赛式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更具知识型、专业性。

如今,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政治、经济生活的活跃,网络信息化使我们的文化空前繁荣,文化形态空前的多样也刺激着大众审美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类电视节目迎来了又一次的变革与发展,自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播出后,批量化生产的舞蹈类电视选秀节目开始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从这些舞蹈类造星、选秀电视节目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特征留下的明显印记。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商品化、快餐化,它们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产物,大众审美文化以紧张工作后轻松原则参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它以丑化、夸大人物形象的释放原则缓解社会的紧张,它以自然淘汰的选择原则不断地推动文化媒体产品的更新。与传统的严肃文化或曰精英文化追求高精尖的永恒魅力相反,它只求瞬间的快感,与精英文化追求思想探索不同,它更注重感官的刺激与快适。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大电视台的选秀类舞蹈电视节目,虽然参与节目的选手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节目流程甚至明星团队的“导师”都极其雷同,像这样大批量地生产加工的电视节目俨然已经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一种商品。舞蹈作品的形式化,導师们的频频“互掐”,这些都是电视导演想要追求的节目效果,从而削弱了舞蹈作为节目主题的地位,让当代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成为一种快餐化产品,而这正符合了注重感官刺激,瞬间快感的当代大众审美需求。所以,如果从大众审美文化特征这一视角来看的话,近几年舞蹈类电视节目所出现的制作质量平民化、形式单一化的现象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三、对未来国内舞蹈类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的思考

nlc202309081809

电视媒体不仅仅是大众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它还应该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桥梁”。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在创作时应该在考虑节目效果以及收视率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如何将舞蹈的精华体现在荧屏上,让电视镜头与舞蹈艺术进行完美融合。在电视创新与舞蹈创作结合之时,两者应该相互借鉴、融会贯通,优秀的舞蹈类电视节目一定是既可以欣赏到舞蹈的精华,也可以享受到电视赋予的画面节奏与镜头美感,这也应该是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未来发展的趋势。舞蹈类电视节目在创作时,要着重表现舞种的风格性特点,通过传递不同的舞蹈审美文化来引导观众对舞蹈艺术进行正确的欣赏。而不是像第六期《中国好舞蹈》中的古典舞作品《彩云追月》明显在用“炫技”的表演以及“俯首弄姿”甚至“媚俗”的舞姿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当然这样外在而肤浅的表演形式在现代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作品在中国舞蹈类电视节目中绝不是特例而成为了一种常态,从而误导了大众对舞蹈艺术或是中国古典舞的理解,认为舞蹈就是女生抛着媚眼地“踢腿”“劈叉”,男生就是展露肌肉地跳、转、翻,這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的舞蹈作品无非是在夺人眼球而忽略了本我的表现,真正舞蹈艺术韵律的内在审美价值在节目中寻不见踪影。所以,在面对大量的肤浅的作品内容、炫目的技术表演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我国舞蹈类电视节目的市场也随即开始衰弱。我们应该要明白舞蹈类电视节目在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更有义务成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楼梯”,通过一定文化性,思想性的作品去引导观众接受更为专业化的审美熏陶,从而促使大众审美文化不断提高。

电视镜头语言对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舞蹈类电视节目来说,它的镜头语言相对于普通的新闻类、访谈类电视镜头语言来说是应该具有更高的要求的。这是因为舞蹈艺术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舞者的运动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且多方位的,一个情感的表达是需要舞者借助身体的起承转合与空间调度来完成的,所以当舞蹈与电视像融合之后,如何用镜头来准确地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情感,从而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在舞蹈类电视节目创意体现中,镜头的景别、运动、构图等都必须对舞蹈动作语汇的捕捉相当准确。电视是时空艺术的载体,好的舞蹈类电视节目更能将舞蹈时空的表演精彩地呈现给观众。如1989年杨丽萍的《孔雀》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就是其镜头的运用,在从全景、近景、特写等拍摄过程中,镜头对舞者手臂与手的特写强化了作品的审美特征,将孔雀灵动、孤傲的气质近乎完美地呈现在荧幕上,更重要的是特写镜头在给观众带来美的震撼的同时更让观众意识到舞蹈除了热闹的、戏剧化的表演形式之外,还有如此的安静、纯美的呈现方式,这在很大意义上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意识。

如今,网络信息时代把国内外优良的舞蹈类电视节目以另一种方式传播,从而使观众形成一种“排差存优”的审美心理,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差距。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以及网络文化,我国的舞蹈类电视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着重于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普及和宣传真正的舞蹈审美文化,多一份内在的底蕴而少一份外在的浅薄,在符合我国观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创作出将专业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张晶,周雪梅.论审美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林同华.审美文化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王楠.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及特征[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01):72-73.

[4]马强.浅析舞蹈类电视节目的问题与趋势[J].传媒,2015,(04):61-62.

[5]韩珂.论电视媒体与舞蹈艺术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1,(12):93-94.

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关系探析 篇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化趋势的加强,再加上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探索分析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以及它与电视传媒媒介的关系,越发成为当下的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2. 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

2.1 当代大众文化的的含义及特点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商品性;具有通俗性;具有流行性;具有娱乐性;具有依赖性

2.2 大众文化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科技和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社会文化力和综合国力。大众文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并保持发展脚步,因为它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文化形态,需要时刻吸纳全新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并以此来整合当代大众文化的科学精神,从而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3. 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交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3.1 大众文化兴起和电视传媒传播的盲目性

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市场经济是造成其具有盲目性的基本原因。在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往往具有至上而下性,在某种意义上基于一种文化形式,并且致力于建立一种适合于大众的普通文化范型,虽然它也希望生产一些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却由于它启蒙、灌输和引导的目的,而让大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3.2 大众文化中传统不良习俗对大众文化的腐蚀

畸形的物质消费观念侵蚀着大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人情投资、阿谀奉承等等。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阻碍着大众文化进步和完善。

4. 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4.1 引导大众文化利用电视传媒传播,确立基本思想原则

(1)确立基本思想原则的必要性。大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传媒是国家的重要舆论机器,它对文化的传播往往就是国家意志的象征。因此,确立广播电视对大众文化传播引导的基本思想原则,是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任务。(2)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针。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注重发展具有“正能量”的、健康的大众文化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4.2 弘扬时代主旋律,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传播

把握时代的主题。根据国家的文化政策,电视传媒应当着眼于国家普遍提倡,并且能够积极引导大众精神层面的文化节目,把握时代主题,创造出轻松愉快又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

4.3 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推广中要不断提高格调和品位

要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渗透高雅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从而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这样才有更光辉的前景。

5. 结论

5.1. 积极发挥电视传媒对于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手段

电视传媒是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正面的角色,理应秉承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较高层次的思想和创新理念,通过对信息的整合,文化内容的整合来报道传播大众文化。电视传媒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坚决抵制负面的、消极的、阻碍社会正能量发展的低俗平庸文化,应该引导低俗文化向内涵文化方向发展。大众文化的主体文化意识和人文意识不容动摇。

5.2 电视传媒要为创造时代所需要的大众文化做好舆论引导

当今社会,舆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舆论传播的主要媒介的电视传媒,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好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电视传媒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大众文化,并做好相应的传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最终是要提高社会公众的大众文化修养和文明意识。

摘要:在传播学的领域内,大众文化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将其结合电视传媒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更有利于探究它们二者的存在关系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大众文化和电视传媒关系的探索和分析,为其结合发展提出切实的措施和建议。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5

汪:纵观我们原来的栏目设置,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栏目都用了传统的专题这种形式。比如《经济半小时》不断地做各种大专题,名为深度报道。如《千秋万代话资源》、《世纪呼吸――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秋天的故事――再就业的人们》、《跨世纪的转变》(为“两个转变”而作)等。《生活》内部也是一个个小专题,有解释性的“背景”,有调查性的“消费驿站”等等。而专题这种形态是不具备先进性和可视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传统专题的方式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式,它把鲜活的事实切碎之后,按照逻辑的需求重新码砌。

李:专题往精里做,结果就做成论文了。传统的专题节目就是这个问题――所拍的形象和声音都被拿来作论据了。

汪:所有我们拍摄的东西都被作为论据来使用。它有自己的结论,而且结论已经先天就有了。鲜活的东西仅仅是为了论证它要论证的东西,而为了论证它要论证的东西,鲜活的东西完全被它弄死了,被它切碎了,最后鲜活性没有了,生动性也没有了,而很多内容本身,可视性就没有了。因为故事是感性的,而逻辑是理性,而电视恰恰是长于感性而弱于理性。包括最重要的一点是时效性没有了。

李:专题做下去的弊病就在这里。专题就是专门的主题,这就有得琢磨了。而电视要快速反应,有人就只好说我搞的是新闻性专题。

汪:对。有人说电视是粗糙的,其实说明电视是最要时效性的。当我们以大专题方式来报道时,第一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的说法是要抢第二落点,可是已经慢了三拍,最后时间间隔越长,只能往制作上怎么更精良、更深刻上做文章。你既然不能在第一时间里,让它最快,那你只能做最好的。当你往这条路上去追求的时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把它做成了一篇文章式的东西,然后所谓的可视性就没有了,因为故事性没有了,最后呢,它完全按照逻辑推进的方式来结构你的报道,而非故事性的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符合电视的优势、规律。

李:传统的专题节目说到底,其实就是过去老新闻纪录片那些东西。

汪:传统的专题节目并非就是说――我说它是落后形态的时候――并非是说可以消灭,它对有的内容是合适的,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栏目全采用同样的形态,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而且传统的专题节目成本是极其昂贵的,一个很小的专题,可是需要的画面呢一个要到新疆去拍一个画面,另一个需要到海南去拍一个画面。

李:这个非常要命,它不是传播,它是构造一种形式,塑造一种形式。

汪:把故事性去掉以后,其结果是画面配解说,“两张皮”的东西会出现。传统的专题节目是最典型的两张皮。而且成本很高。由于大量是主题性报道,所以我要把每个主题分成若干单元,若干段落,每个段落我尽量把它故事化,但是主题本身确定你是个专题节目,所以再故事化,也需要逻辑把它串连起来,否则主题怎么能充分地体现呢?点上故事化,线上逻辑化。

李:这是为了使专题也好看起来。

汪:结果是我们的节目费了这么大牛劲,但是效果不理想,这是传统的专题性节目的先天性缺陷所导致的。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6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奥运向前冲;电视媒体;大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31-03

Fusion of TV media and mass s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 Olympic Games!”

LIU Jun-wen1,WEI Shu-min2,NIE Ji-lin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gyang Normal Institute,Hengyang 421008,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Hengyang Normal Institute,Hengyang 421008,China;

3.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hua University,Hengyang 421001,China)

Abstract: Mass sport should be an important subject reported by TV media, while TV media is the best promoting and reporting carrier for mass sport. “Go Olympic Games!” has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V media and mass sport. “Go Olympic Games!” provides mass sport with a platform for presentation, whereas spectacular contents of mass sport provide “Go Olympic Games!” with basic materials. “Go Olympic Games!” has interpreted the Olympic spirit for the masses in a civilian orientated way, established a fitness conception for the masses in a direct way, and guided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 activities in an artistic way.

Key words: sport sociology;“Go Olympic Games!”;TV media;mass sport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健儿在奥运会上的崛起以及体育职业化的深入,中国的体育新闻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不容忽视,即对竞技体育报道如火如荼、竭尽全力,相反,对大众体育的报道却日趋式微。

2008年5月,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联手打造了迎奥运特别节目、大型户外竞技类活动——“奥运向前冲”。节目一经推出,连续13次获得了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1]。继“奥运向前冲”后,湖南卫视又推出多档大众体育类节目、大型户外竞技挑战类节目——“步步为赢”、“我是冠军”、“智勇大冲关”等,全面抢滩荧屏。有人说“奥运向前冲”就是体育版“超女”!当“向前冲”的主题歌响起,当观众为选手们一致呐喊鼓劲时,当种种传闻和议论在网络和纸质媒体中传播,我们会发现电视媒体和大众体育的关系已翻开了新的一页。

1电视媒体与大众体育的关系

1.1大众体育是电视媒体重要的报道对象

当前电视媒体之所以忽略对大众体育的关注和报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媒认为报道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无法引起最大范围内的观众的“共同兴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有调查显示,广州市民观看电视体育节目的主要目的依次是:消遣娱乐、关心我国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学习有关体育的知识、缓解身心疲劳[2]。由此可见,观众并非跟媒体想象的那样,偏重获得竞技体育信息而忽视大众体育,相反,人们对身体锻炼方法同样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其实,在现代社会,在数量对比上,大众体育均占绝对优势地位,精英体育则永远是极少数的。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体育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31.20%[3],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如果媒体一味报道竞技体育,长此以往将失去报道平衡,失去大众趣味和社会责任,最后必将失去受众和市场。所以,不管是专业的体育媒体,还是主流媒体的体育板块,都需要将大众体育活动特别是本地大众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的报道内容。

“奥运向前冲”策划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而且挖掘到了这一潜在的社会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按照设定的程序运作起来,并获得了成功。

1.2电视媒体是大众体育的最佳宣传与报道载体

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大众体育不是孤立自发地开展,它必须依靠媒体的宣传和推广。电视媒体具有视听兼备的特点,能为受众提供真实、直观的动作画面和营造运动必需的社会氛围,聚敛人气,从而扩大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力,还能借此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电视媒体通过对大众体育活动的宣传与推广,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推广易于普及、行之有效的各类体育活动的技能和方法,使最大多数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队伍中来;通过对大众体育活动积极的报道,能提高人民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大众体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所以,大众体育离不开电视媒体的宣传推广和有效指导,电视媒体是大众体育的最佳宣传与报道载体。

2“奥运向前冲”实现了电视媒体与大众体育的成功联姻

一直以来,电视媒体都偏重报道竞技体育而忽略对大众体育的报道。我国的电视媒体对于国内外竞技体育的报道可谓不遗余力,无论是体育新闻节目还是专业体育频道,它们的报道内容绝大部分是竞技体育,即便在竞技体育运动的淡季,媒体宁肯处心积虑地搜集一些竞技体育明星的绯闻轶事凑足时段,也不肯给大众体育运动上镜的机会。观看电视上的体育新闻,我们不难发现,传媒对大众体育的报道可谓惜墨如金,通常只是用短促的画面再配上几句解说词,大众体育新闻一般被当作软新闻或花絮来作调剂。据研究者观察与分析,大众体育与电视媒体之间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在消费主义与商业主义的侵蚀下,电视媒体过度追逐NBA、欧洲五大联赛等职业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明星赛场内外的行踪与表现[4]。反过来极度忽视大众体育。但“奥运向前冲”却成功地实现了电视媒体与大众体育的联姻。自播出以来,连续13次获得了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奥运向前冲”的观众有效到达率已经超过60%,意味着全国收看该节目的观众已经超过4亿人次。它的成功让其他卫视看到了大众体育类节目的大好前景。

2.1大众体育的精彩内容为“奥运向前冲”提供素材

大众体育涉及的内容很多,涵盖的范围很广,有正规项目,也有民族体育、传统健身术等等[5]。大众体育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能丰富电视媒体的报道资源和内容,以及促使宣传形式的创新,并能以此吸引大家的眼球,促进媒体自身的发展。

“奥运向前冲”正是取材于大众体育。具体比赛项目与规矩是这样的:在一排水坑上设有各种需要跑、跳、爬、跃方能过去的障碍,比如爬上能滚动的台阶、撑杆跳过水坑、过有干扰的独木桥、从浮在水上的一排油桶上跑过去,走45°的斜坡、借助绳索攀沿90°的陡坡等,运动员必须在规定时间越过这些障碍,而在这些关卡中的任何一关出错,后果就是掉到水坑中……这是一项展现体力与耐力的体能竞赛活动,比赛环节既惊险刺激又趣味连连,吸收了众多的观看者与参与者,也带给了节目很高的收视率。

2.2喜欢体育的大众是“奥运向前冲”的忠实观众

喜欢体育的人群是不分民族、国界以及性别、年龄的,一旦喜欢体育,这种兴趣爱好很可能伴随他的一生,并很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奥运向前冲”以别出心裁的创意、精心独到的策划牢牢抓住了这一群体,使他们成为节目的忠实观众。

观众为什么要看这节目?一是人的移情心理。将自己不能做到的事,通过别人的表演来实现自己满足的心理。此时的电视屏幕,打破了一贯思维里“表演-观看”与生俱来的二元对立。表演者和普罗大众的身份心理进行了平等互换,使得屏幕成为一面哈哈镜,每个观众都在其中寻找到了自己,甚至有所触动。节目对观众的聚拢效应自然得到扩张,从而回报电视台期待的高收视。二是释放内心的压力与无聊。这个节目的刺激性与趣味性可以使观众摆脱生活的压力,愉悦身心,将压力释放,将无聊消融。三是满足观众轻松、娱乐的心理。因为每个人特色不一样,而且闹的笑话也不一样。参与者在节目中常常伴有摔倒、入水、被呛、湿身等过程,这些过程不优美不优雅,却总能带来爆笑声和掌声。这不仅仅是“幸灾乐祸”的心理,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一种认同快感。这成了节目的最大亮点。

2.3“奥运向前冲”为大众体育提供了展现平台

孔庆翔的影响力让中国的电视业开了窍,让普通人站到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奥运向前冲”之所以能办,是因为在中国民间,积蓄了大批量的、潜在的有此能力、有此需求的运动爱好者。“奥运向前冲”设置了一套完美的流程,将这批人运作起来,给他们展示运动才能提供了平台。来参加比赛的人,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带,一切费用全部自理。媒体仅仅是一个平台,除了平台的功能,它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是。如果没有潜在的喷薄欲出的这些需求,节目是不可能办起来的。

3“奥运向前冲”对大众体育发展的意义

有人说看电视最多的观众大都是低知识阶层,高级知识精英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很少,不可高估这个节目的意义。笔者却以为不可低估这个节目的意义。它对于我们的文化观念、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冲击是不可小视的,它赋予中国电视新的要素,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3.1用最平民的方式,为大众诠释了奥运精神

“奥运向前冲”是一档全民参与的节目,只要热爱运动,就可以参加。节目中体现出的最重要的便是那种坚持到底、勇于拼搏的精神,每位参与的选手无论自身身体素质如何,都会咬紧牙关尽全力拼一次,争取走到最后一关。许多人都是多次参加、多次挑战,虽然不断失败,但是仍不放弃。“奥运向前冲”就是以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式、全面参与的精神,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让更多人体验到体育的魅力,感受到参与的激情,也更加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对奥运的支持中去。节目中的“冲锋”精神,用最为平民的方式,生动地诠释了奥运精神。

3.2用最直接的方式,为大众树立了健身理念

“奥运向前冲”是一档集娱乐与体育运动于一身的节目,说是体育运动,那就不仅要有勇敢与勇气,还得有体育运动的基础。比赛所设关卡对选手的身体平衡、速度、弹跳、手臂力量以及胆量都是考验。要想在节目中很好地表现自己,要想一次又一次地战胜自己,就需要跑、跳、爬、跃等各种体育运动能力。它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让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更加深刻,并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认识到体育运动是与生活、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3用最艺术的方式,引导大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奥运向前冲”是一档全民参与的节目,不分职业,不分男女,也不论年龄。只要报名就可以参加。据电视台统计[6],“奥运向前冲”自播出以来采取电话、短信、现场报名等方式参与到节目中的群众已超过数万人。其中年龄上至60多岁的小学老师,下到十三四岁的小学生,更是囊括了天南海北许多热爱运动、愿为奥运加油的人们,江西、海南、厦门、上海、山西等省都有群众积极参与。

“奥运向前冲”正是将那些想法朦胧、跃跃欲试的人调动起来,积极参加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从“奥运向前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惊险、刺激、有趣的赛道,还有大众体育和电视媒体的成功接触。可以预计的是,电视传媒和大众体育之间的联手,必将开启电视传媒和大众体育之间合作的大幕,同时也必定会极大地促进电视传媒和大众体育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继“超女”之后“向前冲”成为湖南文化现象[EB/OL]. [2008-10-25] http://www.hn.xinhuanet.com.

[2] 张德胜,姜晓红,张伟,等. 小康社会大众体育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研究[J]. 新闻知识,2007(11):39-41.

[3] 廖玫. 媒体与全民健身运动关系辨析[J]. 体育与科学,2007,28(2):57-59.

[4] 崔冬霞,冯立华. 中国体育传媒市场发展前景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16-18.

[5] 于文谦,王小媛. 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方向[J]. 体育学刊,2005,12(4):37-39.

[6] 新赛道重装上阵 报名人数超万人[EB/OL]. [2008-07-02] http://ent.wst.cn.2008-7-2.

论电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篇7

人们往往沉浸在电视创造的色彩斑斓的图像世界里, “视觉媒介为人们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 因为其和人们情感的需要, 以梦幻的快乐让人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极具诱惑力和欺骗性”当人们沉溺于电视传媒所展现的生活时, 已经很少有人考虑这种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现实生活本身, 而电视传媒为了制造出快乐梦幻的表象, 常常有意回避现实生活的艰难。电视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神话”和现今社会最具支配力、影响力的文化力量。

在大众文化时代, 人们本着消遣休闲的需求收看娱乐节目理所当然。“娱乐、放松、无目的玩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说是保证旺盛精力、刺激和强化活动能力所必需的。”电视大众文化极力迎合公众的流行情趣, 表现大众的生活愿望, 利用轻松快意甚至带恶作剧式的搞笑形式, 为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身心疲惫的人们带来丝丝快慰和调节。

电视大众文化在呈现娱乐化倾向的同时, 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引人深思。形式雷同, 仿造成风。近年来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形式雷同, 缺乏创意, 这股抄袭之风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而且也损害了电视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和受众的多元文化诉求, 难以树立优质的栏目品牌。媚俗化倾向。为了赚取观众注意力, 一些主持人对时尚的渲染与夸张、对逗笑的刻意追求、明星的作秀等等,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尤其会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在节目收视率和市场效益的驱动下, 一些娱乐节目片面追求新、奇、闹, 淡漠了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人文关怀。全民狂欢娱乐的混乱局面使得有些节目格调低下, 审美意趣淡化, 人文精神缺失。这些低俗之举带给大众的只是一时的感官刺激, 长此以往, 不仅会弱化大众的审美能力, 而且还会影响格调高雅的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

在虚假繁荣的表象背后, 娱乐节目所表现出诸多弊端令人忧心忡忡, 这就要求电视人与时俱进, 具备媒介生态和媒介竞争意识。建立受众与节目互动的反馈机制。娱乐节目本质上在于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在受众积极参与娱乐节目时, 节目创作主体也应该与之建立全方位的交流机制, 从而形成“受众—媒体”的互动传播模式, 更好地提升节目的品质。而《开心辞典》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加强人文内涵。当前的娱乐节目迫切需要将纯粹的娱乐追求和文化内涵的培植结合起来, 不要为娱乐而娱乐, 而要在娱乐中增长智慧, 提高修养, 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在这方面《非常6+1》值得称道。平衡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娱乐节目需要坚持娱乐性与引导性的统一, 以渗透着鲜明的精神特质和蕴含着富有建设力量的娱乐, 自觉抵制简单、低级、庸俗、功利化的劣质娱乐节目, 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电视传媒为大众制造了一个减轻现实生活压力的欢乐世界, 同时日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又为社会大众构筑了一个追逐自我愿望的平台, 充分满足人的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从这一点看, 它的娱乐化倾向无可厚非, 然而它应在充分满足大众情感需要的基础上, 进一步升华人们的精神追求, 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大众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文化批评界不应放弃自己的冷峻批判责任, 应引导公众警惕其可能携带的文化消极因素, 做明智地抵制性欣赏, 既有肯定又有批判。这也应成为我们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所应持有的态度。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电视文化正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在这种消费社会的语境下, “快乐”、“游戏”成为电视节目流行的标识, 重视感官娱乐而非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电视文化,娱乐化,忧思与应对

参考文献

[1]朱羽君殷乐.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J].现代传播, 2001 (1) .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9.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8

一、选“秀”节目的失衡

(一) 选秀节目的概念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通常把自我的表现欲通过娱乐化、游戏化的手段进行提升。国家广电总局曾多次提出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整改意见, 并发文对选秀节目进行规范, 促使选秀节目规范有序的走上轨道。在当前社会下, 电视媒体追求的不仅是自身的利益, 还要满足观众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这样才能促使电视文化不断发展与兴盛。

电视选秀节目, 在传统意义上表现的是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拔;但从文化的本质上来说,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选秀, 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是一种单纯的针对文艺性的演出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 这些活动体现出了选拔的两种效果:

1. 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中, 每位参赛选手都是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 才登上舞台进行演艺技能方面的比赛的, 只有在舞台上不断地提高参赛选手的水平, 才能使观众满足于对其欣赏的乐趣。

2. 传统的文化艺术, 它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应,

还能使电视媒体与艺术团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参赛选手与组织构成来看, 电视选秀节目, 它是一种对文艺技能的比拼, 它是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对其过程进行记录。在这些组织中, 不仅包括参与者、观众、各个文艺单位, 还有电视台等组织。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需要保持着一个宗旨:将电视媒体的风险降低, 利益最大化, 参赛选手的付出与回报最大化, 使其选手的利益最大化。

(二) 选秀节目的文化范畴

诚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曾提到过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时尚,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喜欢文艺的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中产阶级人们也是享乐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与社会转型, 文艺也从单一性不断向多们性发展, 最终在大众文化中形成了多元文化。

当前, 我国大众文化不断推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 但在其中也体现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问题所在:

1. 选秀节目的文化性质转变。

较为传统的文化在广大群众的品位不断变化下, 理性地对文化进行启蒙熏陶已经不再出现了, 而是被一些比较随意、喧嚣的、狂欢的形式所代替。

2. 选秀节目标准的迷失。

在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下,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干扰, 其收视率、集体利益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其收视率应当尽量避免一些选手、评委和观众的质疑与谩骂。

在众多争议中, 推动电视选秀节目提高收视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就是有效地对选秀节目的市场进行推广, 聘请一些优秀、风趣的节目主持人。

二、“选”秀体系的重建

(一) 加强电视传媒人的职责

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中, 主办方都会将娱乐作为活动的宗旨, 这样不仅打消了参赛选手对艺术梦想的追求, 还错误地导致了群众对电视选秀的认知。

所谓的娱乐, 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个人行为, 它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集体精神重构。

1.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所谓的娱乐精神不仅需要体现在文艺表现中,

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起到导引作用。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具有主观、客观的传播元素, 它就是传媒娱乐。

2. 电视选秀节目, 它并不是只能够满足参赛选手的欲

望, 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它还是关系到广大观众、一个国家、电视媒体等的一个有关娱乐的系统工程。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其不仅承担着传媒业的使命与职责, 还是娱乐精神的全面的体现。

(二) 增强选手的专业素养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参赛选手的水准的不同。因为电视选秀节目的门槛较低, 它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舞台的同时, 也为电视媒体带来了困扰。在选秀节目中, 很多参赛选手抱着相当大的激情和希望来参加比赛, 但参赛选手的心中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在这些选手中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学习而来, 有些是为了娱乐、游戏而来, 还有一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而来。

众多参赛选手, 在比赛中激情地施展自身才华与魅力, 这样不仅使无聊乏味的选秀节目体现其娱乐性, 更能将这些艺术与能量传递给观众, 因此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三) 对观众的鉴赏意识进行正常的引导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观众不仅能够学到有关艺术的知识, 从节目中体会到欢乐, 还能在观看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情趣。电视选秀节目是否能够健康地传播发展下去, 也与观众的审美水平与情趣息息相关。对于观众健康的、有鉴赏性的审美水平, 需要从自我接受的意识开始培养, 使其能够正确对待明星的出现, 要培养观众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 做艺术欣赏的门内人, 更要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婧婷《平民当偶像麻雀变凤凰》, 《新闻周刊》2008年9月8日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傅铿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10年版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9

关键词:大众文化,甄嬛传,文化定位,价值导向

从2011年末以来,古装电视剧《甄嬛传》在全国范围多家电视台和网络媒体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收视狂潮,收视率一路飙升,其受众可谓是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与此同时,各类媒体包括网络上的各种讨论甚多,学术争论与评说观点各异,莫衷一是。目前,《甄嬛传》持续热播渐趋冷却,作为一名影视研究工作者有必要以冷静的理性的态度对该剧进行解读。

1《甄嬛传》的文化定位

《甄嬛传》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其价值评价问题。从受众的角度,就《甄嬛传》的定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宫斗剧。《甄嬛传》最大的看点就是勾心斗角,把女人的绝妙写到了顶点,把宫斗戏做到了顶峰和极致[1]。此种观点也代表文艺评论界的观点。二是家庭伦理剧。《甄嬛传》中涉及夫妻关系、婚外情、孩子、婆媳关系等问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对现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三是爱情教育剧。《甄嬛传》以“爱的葬歌,情的颂歌”为主题的[2]。在封建制度下,任何女子都不可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和自由,专制皇权下的爱情是一袭爬满虱子的旗袍,外表光鲜,内里不堪[3]。四是职场剧。《甄嬛传》通过清代的宫廷故事,直射现代职场规则,从该剧中可以感受职场的腥风血雨[4]。五是女权主义作品。随着《甄嬛传》的热播,真正牵引这部剧的不是后宫女人的争斗,而是以甄嬛为代表的那些宫廷女性向几百年前的清朝发出的强有力的呐喊,该剧以独特的视角谱写了一曲女性的赞歌[5]。剧作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自主意识、精神独立意识在当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6]。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甄嬛传》不同的定位,但笔者认为应从创作本身的角度进行定位。郑晓龙导演希望通过该剧将历史的真实与原著的想象融合在一起,把后宫争斗与朝廷政治结合起来,以批判的视角揭露封建王朝对人性的摧残与迫害。从这个意义上,《甄嬛传》应定位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古装剧。

2《甄嬛传》价值导向是非之争

目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学者们关于《甄嬛传》的价值取向问题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种不同观点,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之别。

否定说认为,《甄嬛传》所表现的宫廷倾轧内斗集中了中国专制的封建帝王文化中最不堪内容之一的那部分“恶的文化”,人性中的恶在该剧中一再被放大和强化[7]。“真可谓是一部中国后宫‘厚黑学’、‘阴谋史’集大成之作[8]。”文艺作品应该来源于生活现实并高于生活现实,与韩剧《大长今》相比,两者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没有通过比坏的方式战胜后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作品的主题反映了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相反,《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是只有做到更坏才能战胜对手,这种比坏心理腐蚀了社会道德,导致观众把不正确的生存理念带入现实生活[9]。《甄嬛传》没有弘扬善与美,道德底线不断被击穿,从该剧中很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或者当今时代精神的体现[10],从根本意义上将,《甄嬛传》缺失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引导和终极关怀。

与之相反,肯定说认为《甄嬛传》不是在歌颂权属和阴谋,而是对权谋文化的揭露和批判,是以否定的方式使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得到肯定和再生。《甄嬛传》以批判的视角揭露了封建王朝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体现了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批判精神[11]。此外,《甄嬛传》为当下社会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参照。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激烈变革时期,传统的社会秩序日趋消解,而新的社会规范尚且阙如,在这个过程中,封建社会的等级文化残留与现代社会平等博爱观念交织在一起,观看《甄嬛传》感叹等级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也得以窥见我们所处时代的进步[12]。这部古装戏让现代人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看完该剧,人们更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才是《甄嬛传》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为此,《甄嬛传》弘扬的是一种主流价值观[13]。对于上述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可通过大众文化角度对《甄嬛传》进行解读。

3《甄嬛传》大众文化视角审视

电视是当下影响力巨大的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电视剧是大众心理的晴雨表”[14],当前“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5]”。“一部电视剧拍成,总有其优点、缺点和特点,播出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社会反响,恐怕就意味着失败;倘若让多种层次的观者都感到有许多话可说,不论说好说孬,说的是对是错,都可视为它的成功。也就是说,它的播出已不仅是一种艺术产品及其反馈,更是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传播现象[16]。”从这个意义上说,《甄嬛传》不仅是一部成功之作,而且是大众文化的范本。

王一川教授把当前中国文化样态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四个层次,其中主导文化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代表政府及各阶层群体的共同利益,高雅文化代表占人口少数的知识界的理性沉思和批判,大众文化突出数量众多的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17]。大众文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以来,适应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受众群体的文化品位,在冲击、消解主导文化的同时,也打破了精英文化的层级界限。一方面,娱乐文化是大众文化的根本特性,其基本功能是使受众获得情感愉悦。为此,不能站在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立场,以主导文化或高雅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来分析和评判大众文化。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不能只剩下“乐”[18]。也就是说,大众文化要获得生存必须在娱乐受众的同时,体现价值引导力。当前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低俗化倾向,格调低下的大众文化产品影响了大众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社会理想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背离[19]。大众文化作为当前一种中国文化样态,天然地承载了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和文化品位的使命。

《甄嬛传》的娱乐功能从其受众群体的数量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无需再赘述。关于《甄嬛传》的价值引导力问题,笔者认为否定说的观点是站在道德理想主义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道德理想主义把道德的自我确认和自我满足视为人生的最高要求,将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体人格的完善放在一切的首位。用道德理想主义的标注去衡量,大众文化必然要背上乱人心性,伤风败俗的恶名[20]。文艺作品诚然要承担疗就、修复社会道德的责任,但观众并不是给什么吃什么,吃什么吸收什么,因此要传达其作品正确价值取向的时候务必要讲究方式方法。文艺作品的道德影响,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语境决定。如果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不健康,即使停播《甄嬛传》代之以《大长今》,也矫正不了观众的价值观。物质毕竟是第一性的,反倒是社会道德对文艺作品的价值观有深刻的影响,文艺作品并没有“扭转乾坤”的强大力量[21]。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10

一、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发展观, 引导大众文化传播

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她自诞生之日起, 一直是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而存在发展的。不言而喻, 她的力量和生命在于她的先进性, 在于她能够把握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和世界进步潮流, 与时俱进, 站在时代前列。一是我们媒体的党性原则决定了她务必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们的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我们媒体的党性原则决定了她必须与时俱进。二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务必更加自觉、自主地坚定自己的“喉舌”性质。新时期, 我们的媒体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更加自觉、自主地明确和坚定自己的“喉舌”性质。要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全面反思, 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如何认识、贯彻科学发展观, 是摆在每个新闻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新时期, 面对新情况、新特点, 我们要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 “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 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 “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 使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为群众所乐于接受, 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突出时代主旋律, 引导大众文化的传播

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 要突出时代主旋律。要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这个标准, 要特别对大众进行阅读、收视引导, 但这种引导不是强制性的, 提倡什么, 强制什么, 要靠理论和舆论的力量提供社会的指向。

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 要突出时代主旋律。主旋律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代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 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它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围绕这一根本任务, 凡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 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以及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为主题的, 由大众创作的通俗文化作品, 都是广播电视要积极倡导和传播的。大众文化现象进入广播电视传媒首先要用以上这个尺度来衡量, 凡符合这个标准的, 就积极扶持引导。

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社会主义事业面临考验的情况下,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既是党和人民的强烈要求, 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 需要全国人民形成统一的意志, 按照统一的步调, 为实现统一的目标而奋斗。这就需在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引导上和其他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样, 通过弘扬主旋律,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三、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大众文化的传播

时代特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民族特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大众文化, 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问题。抹杀了民族性, 时代性则为无本之木;忽视了时代性, 民族性难以升华。所以, 我们所要扶持和倡导的大众文化, 本身就应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先进的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

胡锦涛在对宣传提出政治要求的同时, 也提出了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的要求。宣传的规律不是几句话, 而是一门学科。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诸如新闻价值、受众接受心理、对信息传播中规律性现象的认识、传播技巧等等, 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已经形成了许多职业工作的规范。如果不尊重这些人类传播中共通的东西, 粗暴地干涉、违背信息的生产、传输、消费的规律, 形式上可能能够达到具体的目的, 但可能传播的实际效果是无效或逆向效果。

任何大众文化, 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问题。时代特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民族特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抹杀了民族性, 时代性则为无本之木;忽视了时代性, 民族性难以升华。所以, 我们所要扶持和倡导的大众文化, 本身就应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先进的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广播电视要突出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和扶持, 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发扬光大, 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激发民族的进取精神。同时在节目选题制作播出上, 还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主体, 丢掉了民族文化, 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就会丧失殆尽。吸收外来文化精华, 会给民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使民族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如果一味拒绝外来文化, 民族文化只能固步自封, 同样没有前途。总之,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 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大众文化更加适应民族振兴的要求, 焕发出更加旺盛的活力。

四、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 引导大众文化的传播

广播电视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现象及时给予扶持, 不断提高它的格调和品位,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广播电视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 走雅俗结合的路子。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 对大众文化既不要横加干涉, 又要防止疏于引导。高雅文化可以向大众文化渗透, 但不能用高雅文化来取代大众文化。在当代,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共荣, 是文化生态发展的必然格局。有人认为大众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来说, 谈不上什么格调和品位, 甚至提出要“儒学复兴”。这是不全面的。从广播电视传媒看, 这些年来将电视讲堂搬进银屏, 优秀的大学讲师教授为电视观众讲述历史, 用雅俗共赏的形式, 类似说书一样, 让各种文化层次的受众都能够欣赏。从而弘扬了传统文化, 把大众文化引导、提高到高雅文化的地位。高雅文化可以向大众文化渗透, 但不能用高雅文化来取代大众文化。

提高大众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 对大众文化既不要横加干涉, 又要防止疏于引导。广播电视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 走雅俗结合的路子。一方面高雅文化在保持高品位文化追求的同时, 也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 向大众靠近, 这样才有更光辉的前景。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在保留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娱乐性、大众性的同时, 也要借鉴高雅文化的优长之处, 强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 不断提高品位, 推出一批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

胡锦涛在强调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同时, 也要求注意传播的方式方法。其一, 善于用事实说话。他要求:“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 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其二, 提高新闻的感召力。在视察解放军报时, 除了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外, 胡锦涛要求:“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其三, 注重改进文风。胡锦涛要求“切实改进文风, 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 切忌八股习气。”相信经过努力, 广播电视会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引导上创造出时代文化精品,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1月11日。

[2]《胡锦涛接见电影工作者时的讲话》, 2005年12月28日。

[3]《胡锦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5日。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11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高潮,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作者简介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 篇12

1 大众文化概述

与精英文化相比, 大众文化涵盖整个文化领域, 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它发展迅速并逐渐渗透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时代精神和个体享乐的过程中也开始涉及到大众式的文化传媒消费方面。大众传媒就好像一个空间, 包含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在媒介之间的斗争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电视属于一种传播载体, 以声音为基础, 并结合画面, 使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文化是多元文化形态的一种, 其本质是大众文化, 在我国文化建构的过程中,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主导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2 电视导播的素养

影视传媒体系是图像传播的途径之一, 在大众文化的需求中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近些年, 电视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 而电视节目团队的核心就是导播, 电视媒体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杜绝低俗文化, 服务于大众文化的需求, 使电视的大众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导播属于特殊的岗位, 因此对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素质潜力和人格魅力才可以使节目高品质地展现出来。电视导播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艺术、技术以及电视意识的结合。电视导播创作思维的最终的呈现需要借助电子设备, 通过电视荧光屏, 使电视观众接收到自己的思维意志和行为意志。导播和导演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 都是利用镜头语言, 使观众接收定向思维。但导播具有一定的自由和潜在意识;导播在可控范围当中, 需要对节目的内容和方向进行把关。大众文化自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集众性, 因此导播要具备很强的政治敏感和嗅觉, 节目在编辑的过程中, 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导向。大众文化属于一种商品和消费品, 既要满足观众的审美文化需求, 还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此外, 导播要对大众起到娱乐和教育的作用。在可控范围当中, 如果导播在整个事件中没有突出局部细节和亮点, 这样的电视节目就会变得平淡无奇, 无法吸引观众。

3 分析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电视导播及其素养提高的措施

当前, 电视节目分类不断细化, 节目之间具有分支化和独立化的趋势, 导播队伍也开始向单元化和专业化方向方面转变。导播不仅要熟悉电视制作技术,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还要熟悉某一类节目的专业知识和表现特点, 从而将这种类型的节目准确地诠释出来。技术素养包括摄像、剪辑、调度等。除了技术素养外, 还要具备视听语言素养。导播需要对视听语言元素的构成和语法规则进行全面了解, 并能充分利用视听语言, 可以准确地利用声画设计表达。节目直播现场并不是完全在导播的掌握当中, 面对各种突发的情况, 导播需要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及时做出应对, 保障节目的顺利进行。此外, 导播需要了解工作对象的性质和目的以及人物特点, 这样才能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4 结语

本文在大众文化视域下对电视导播及其素养进行了全面论述,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可对导播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洪.论电视导播在节目录制和转播中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4) .

[2]于晶, 杨晨.政媒关系生态:政府与媒体在导播间中幕后角力过程:以“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为例[J].电子政务, 2016 (5) .

[3]骆中成, 徐晓昀.认识·甄别·应用:基于高中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 (6) .

上一篇:传统会阴缝合术下一篇: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