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视角

2024-08-24

大众视角(精选10篇)

大众视角 篇1

开心农场是近两年才兴起的一款社区游戏, 游戏模拟现实中的农场, 玩家通过种菜、收菜获得虚拟货币, 也可以用偷取好友农场果实的方式来赚钱, 通过为好友除草、杀虫和自己种菜来升级。在享受“乡间”情趣的同时, 当然还有偷的乐趣。

这款游戏对象的年龄跨度从只会运用鼠标的七八岁的小学生, 到不会打字的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都乐在其中。

开心农场传播速度之快, 普及范围之广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那么,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 站在大众传媒的视角下, 开心农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

传播学角度下的受众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经济条件、技术手段以及思想观念等各种现实条件的束缚, 我国刚刚从过去那个缺少正常文化娱乐活动的特殊历史时期走出, 业余文化生活枯燥贫乏。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中来, 人们的社会心理从传统向现代不断转化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也使得人们接触外界的渠道不断拓宽, 原有的思想观念迅速发生了改变, 人们需要更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日益强大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心农场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且居高临下, 傲视人们。而且受众的参与始终贯穿其中, 受众在其传播过程中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 而是一个“农场主”, 充分拥有主导权, 自由掌握自己的开心农场, 真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民众找到了一个感情宣泄的渠道,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新奇事件的猎奇心理。这里的新奇性, 是指事件非常规的变化, 蕴涵着大众对神秘、私密的窥视欲望。麦克卢汉将“求新”本能和“好奇”情绪列为人类主要的本能和情绪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威廉·托马斯也认为“新鲜经验的欲望”是人的最主要的四大基本欲望之一。所以, “好奇”和“窥视”是受众心理的本能需求。大众媒介为了把握受众、吸引受众, 就需要把握受众的这两个本能需求, 开心农场游戏抓住了这一点, 让人们徜徉在开心农场虚拟的社区里。

“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开心农场现象

“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 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人们的需求刺激出更适于他们的内容供给, 或者说大众媒介有选择地提供那些能吸引人们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大众媒介视为一种回应, 一种对国家社会、地方社区和既存社会群体普遍需求的一种回应。” (1)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 一个更高级需要出现。”当人的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时, 就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五种需要是并存的。越是低级的需要越广泛, 人首先得满足起码的物质的需要, 然后才可能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大众媒介作为现代生活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信息系统, 无疑在某些方面承担着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任务, 这正契合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

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 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 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 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 使用与满足理论特别强调受众的作用, 而受众使用媒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 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 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 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 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使自己的某些需求获得满足。

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从微观上来看又体现为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个人。在现代社会, 接触大众媒介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 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这个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媒介的积极作用, 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 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在开心农场游戏中, 数以千万计的用户为什么会对这款简单的游戏如此痴迷?回答是:第一, 城市居民虽然渴望在乡间拥有一片蓝天一块菜地, 却永远成不了现实, 只能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满足;第二, 偷菜充满了成就感。

适度的娱乐让受众在欢笑中得以宣泄。娱乐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 它既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 也是一种行为表现。一切能够让人放松、获得快感的情感体验方式都可以进入娱乐的范畴, 包括宣泄、消遣、游戏等。

开心农场的出现, 正好迎合了我们城市化之后, 年轻一代的心态。他们浮躁、空虚, 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 渴望绿色的大自然。而在游戏中, 自己做一个农民, 种种菜, 却正好满足了年轻人回归自然的追求。是啊, 城里人或在办公室里的人, 由于不能出去自己开一块菜地, 现实的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所以大家积极参与网络上面的种菜游戏。爱上种菜游戏, 也是理所当然, 因为网络种菜可以满足人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

“农场”的一个亮点就是每收获一季作物会得到相应的经验, 经验值不断积累, 就可以升级。个体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汲取能量, 最后实现质的飞跃。当虚拟中的“农场主”等级不断增加时, 仿佛看到自己付出了一系列努力, 种着种着, 自己的菜长大了, 非常有收获感、成就感。成就感是人们毕生去追求的东西, 认为它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开心农场对受众的需求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使受众在玩开心农场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心理的愉悦和满足, 进一步突出了受众的中心地位。开心农场游戏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巨大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满足了受众的多种情感需求, 使人们压抑的心情得到宣泄。在这一现象中, “农场主们”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新的审视, 以此为基础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无论是什么阶层的受众, 男女老幼, 都从其中得到了某种满足感。

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制的推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播者。

社会的发展与传媒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传媒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前提下, 需要给予媒体较多的获取信息和自主处理信息的权力, 激励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自身协调社会的功能。虽然开心农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 但是开心农场游戏中, 虚拟与现实不对接。种菜种得再好, 也不是现实意义的活动。相反, 有不少人通过在虚拟网络上获得某些满足, 却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如提高工作业绩、改善人际关系, 久而久之, 还是处于困惑之地。

也有人说, “开心农场”病毒对社会、经济、家庭包括个人都带来了巨大危害。截至目前, 这个游戏已造成若干家庭不和, 情侣分手, 白领解职, 数十万名网民身体亏损。据权威人士声称:“开心农场”病毒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神经衰弱、丢掉饭碗甚至患上偷盗癖。虽然虚拟的网络不代表现实社会, 但是游戏中的潜移默化还是会影响网民思考, 从而形成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负责任等行为, 网络游戏的过分娱乐化肯定会影响到正常生活, 必须要加以管理和引导。比如硬性规定10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触带有偷盗、暴力等因素的网络游戏;通过对游戏程序的改造和规则的修改, 使得网络游戏成为为玩家排解压力的帮手。

“开心农场”现象给大众传媒带来了深思:如何才能真正地体现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呢?

在时下新媒体的洪流中, 媒介显然应该比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受众的感受, 互动营销也才能使得受众和媒体关系更紧密和平等。一个和谐的媒介环境应该发挥更有利于社会的媒介价值, 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化为实践的微笑行为, 而不是教导人坐在电脑前对着虚拟的世界痴迷地傻笑。

参考文献

[1].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

[4].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5].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大众视角 篇2

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在当今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女性,作为社会结构中弱势群体的代表,在大众传媒中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依然享受的是不平等的权力,这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媒介行业中从事的大部分都是边缘工作、大众传媒依然将女性形象刻板化。大众传媒语篇所透露出的女性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依然受着男权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形象建构。本文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表明了媒介文本所建构的女性在当今社会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权力 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

1.研究渊源

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早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性别则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石。自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对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就生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在学术界,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社会性别分析常常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大众传媒、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等概念相联系,检验媒介中的文本建构方式,揭示了媒介潜在鼓励女性在父权社会结构中的从属地位的本质”(刘利群,2004:4)。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然处于较低的地位,媒体行业中男女两性的关系仍处于“核心”与“边缘”的关系。以女性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媒介也仍然有限。这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媒介与女性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还可以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批评语言学“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2007:23~24),它以语篇为中心,而大众传媒是语篇的一种形式。女性在大众传媒中无论作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体现。女性在大众传媒这一实现和产生意义的场所中,是弱势群体与被统治阶级的代表。即便是在新闻媒体从以“传播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部分传媒受经济利益等驱动,忽

视包括女性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从现实的语篇(这里主要表现为大众传媒)中批漏出隐蔽的不平等权力和带有偏见的意识形态,为弱势群体(这里主要表现为女性)说话,是本文的一大目标。

2.权力和意识形态

根据福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力的解构,“权力不再是以统治主体为中心而单面实施,它也不再是只限于政治和国家活动的范围内,而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实际社会问题。”(高宣扬,2005:1115)我们可以看出,权力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众传媒对女性施加的不平等权力尽管隐藏在不同的话语场景中,但只要仔细分析便会很容易发现,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定义以及女性在媒介行业从事的工作和所占比例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不对等。

在批评语言学中,有些批评语言学家(比如福勒,引自辛斌,2005:9)将意识形态理解为一个中性概念,指出它与“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关”。而汤普森关于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的看法更具有参考价值:“意识形态可用来指意义在特定情况下为权力服务、帮助确立和维护不对称权力关系的方式„„从广义上来说,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重引自辛斌,2005:

10)。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描述其实就是男权制度下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的表露。

3.女性媒介形象分析

现今学术界在文本领域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电视、电影、女性杂志和广告的内容分析上。在这些媒介语篇中,女性大都被赋以固定的刻板印象(英文为stereotype)。

在现实社会中,性别的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刘利群,2004:156),比如男性往往是理性、勇于探索、坚强的代名词,而女性往往被冠以感性、柔弱、被动等形象。而媒介的刻板印象是指媒介对这种刻板印象的再现、复制甚至强化与夸大。如琼瑶小说中好女人一般都是温柔、善解人意型的,古装电视剧里也常常出现“红颜祸水”这一宿命的结论。女性杂志内容不外乎是时装、化妆品,好像女人天生就只懂得消费、赶时髦„„而广告中出现的女性要么就是一个时尚、跟随潮流的靓

女,要么就是一个为全家“鞠躬尽瘁”的贤妻良母。广告中的职业女性,多以秘书、护士等服务型、辅助型职业为主,大都是“温尔文雅”的“现代花瓶”。即便是遇上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也往往被描绘成家庭或个人生活不幸。而这种不幸又是由于她们忽略了家庭责任而出现的不幸结局。就算是素以客观真实而著称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对待。有学者曾对各国黄金时段新闻事件的消息来源作了调查,大约3 /4的是以男性为主要消息来源,仅有6%的新闻以女性为主要消息来源,并且她们大部分以亲属或妻子的身份出现,女性仍然扮演着边缘的点缀角色。这是因为,报道的事件是客观的,而报道这些事件的人却是主观的。正如相机不会说谎,但拍摄照片的人会说谎。媒介控制者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强加于这些媒介语篇中,在当今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依然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

以上种种大众传媒文本的构建其实都是处于同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在这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权势关系(男性的强势,女性的弱势)以及维持这些权势关系的价值观念(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一直根深蒂固而从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媒介中女性刻板印象所折射出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物质形式或中介(大众传媒),产生与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中(男尊女卑),与一定的主客体相联系而存在并得到解释: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的倾向,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其处境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结构和权势关系是社会典型的构成方式”(丁建新,2007:4)。两性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构成结构也表明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时代。就以媒介行业为例,在媒介集团的领军人物几乎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据《广播与有线电视》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最大的25家媒介集团中,首席执行官无一女性。女性群体仍是媒介行业中的弱势群体。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兴起,女性在媒介作品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媒介作品还是经常把女性的生存空间限定在家庭内,限定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上。无论是广告,还是影视作品,女性的价值很多时候都界定在美丽、温柔、依顺和性感上。实际上关于男女性别的宣传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女性的优秀体现在道德品行的完善上。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

《渴望》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它一经放映便引起很大的反响。女主角刘慧芳隐忍、忘我、默默承担一切的形象回归了中国传统的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男观众择偶的标准。影片创作者讴歌女主角的善良,并且把这种善良推向了一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却是否定女性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刘慧芳放弃了一切自我发展的机会,作出利他的选择。在消解自我的过程中创作者将慧芳推向善良的极致,推向最为传统性别角色认可的母亲位置,从而将两性性别角色更加定型,成为一个最为男权文化认可的母亲角色。传统文化包括男权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消解在慧芳形象的塑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创作者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好女人就是成功男人身后的默默支持者和帮助者”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的诠释。总结

大众传媒在担负提供信息、娱乐等产业功能的同时,还应肩负起宣传教育的功能和社会责任。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媒介传播对于提供男女平等的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为受到偏见的传媒中的女性说话,是本文的目标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利群,曾丹娜,张莉莉主编.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大众视角 篇3

关键词:大众文化 传媒业 产业化

近年来,传媒产业化规模已初显雏形,成不可逆转之势,其发展的原动力则是媒介的商品属性。大众文化则是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

一、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

1.商品性和通俗性。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因此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应运而生,它所“产下”的文化产品进行销售活动本身就具有一种固有属性,即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文化是精神产品,大众文化不单单是某一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各个阶层和个人服务的多样性文化。

2.依赖性和娱乐性。大众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即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书籍、报纸、杂志等)和电子媒介(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两大类。因此,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大众文化对大众媒介有一定的依赖性。同时,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它旨在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从而使得公众在进行消费、娱乐或休闲等行为时,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二)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1.科学化和国际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注定了其所在的位置是时代的浪尖,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必然紧紧与先进科学方法和当代科学精神相联系。另外,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国际文化主潮流相接轨、把握住国际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大众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使得自身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姿,更好地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2.人文化和民族化。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深深扎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各个方面,同时以此为出发点、归宿点的一种人文文化形态。纵观其发生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大众文化自始至终具有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化以及人类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公众自身的文化属性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再者,大众文化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里,它的蓬勃发展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

二、传媒产业化现存问题

现阶段,传媒产业化发展十分迅猛,但在高速运转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形成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以大众文化为视角,传媒产业化凸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传媒业经营单位众多,但是集约化程度不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传媒大鳄“大兵压境”,给我国传媒业经营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我国传媒业经营单位大多成型于计划体制之内,被各项政策保护和行政体制分割的“包围圈”包裹,以致于经营单位众多,但是集约化程度不高,所形成的传媒企业大多规模狭小、重复建设严重和效率不高。如果不加快资源重新配置,我国传媒业在国际传媒巨头面前将竞争乏力。

2.传媒媒介区域发展失衡,盈利结构单一化。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较之沿海发达地区、城乡之间差异悬殊,这在媒介广告上同样如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告资源的匮乏程度日益加剧。同时,就产业结构而言,传媒的产业链尚不完善,传媒集团的基础产业不够扎实,支柱产业不够突出,这就使得传媒产业在对传媒信息进行生产、交换、消费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有效依托各种产业链将传媒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目前,大多数传媒产业仍然主要依靠广告宣传的盈利模式,而其他更为新颖合理的模式尚未开发,网络媒体中的增值业务也仅占小份额的市场,这种单一化的盈利结构对传媒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3.传媒的文化原创能力低下,纸媒“如履薄冰”。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也早已步入了“快车道”。自1998年开始,国内的2000余家媒体就走上了产业化道路,不再与各个政府机构直接“挂钩”,而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克隆”之风屡见不鲜,很多新闻传媒业借着“走出去”的口号照搬别的国家和地区传媒集团的成品,这极易导致传媒机构片面追求娱乐化和利益最大化,使得庸俗甚至低俗的节目“哗众取宠”,因而传媒表现出原创能力低下。再者,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报刊杂志等纸媒可谓是“如履薄冰”,发行量每况愈下。由此,纸媒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扩展新的业务,亦或调整重心探索新的出路,这样纸媒才能早日度过“寒冬”。

三、传媒产业化之路

传媒产业化之路在如火如荼的态势中必须要牢牢把握住前进方向,更进一步凸显传媒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

1.构建产业链横向系列化的格局,大胆地“走出去”“引进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朝着国际化方向不断发展,而传媒产业化之路同样需要保持此种态势,构建出产业链横向系列化的格局,通过品牌的横向系列化和对外国际化扩张的横向系列化开展传媒产业化之路。品牌的横向系列化主要是从内容制作、产品开发、销售、版权等各个方面全盘考虑,打造出具有自身固有属性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对外国际化扩张的横向系列化指的是大胆“走出去”“引进来”,保持大众文化的国际化的特点,通过横向扩张,实现资源的多环节利用和价值最大化,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警惕“克隆”之风的蔓延。

2.依托自身民族化优势,围绕多种传播渠道拓展新业务。在《默多克的经营之道》一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内容制作和传播渠道的特有地位,前者不可动摇,强大的制作能力给传媒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后者灵活多变,宽阔多样的传播渠道给传媒业市场价值开发夯实了基础。而我国传媒业发展之路也必须要吸取此类经验,把握住大众文化民族化的特点,以此挖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传媒优势,依托于自身的优势,围绕多种传播渠道,进一步实现传媒价值的最大化。

如上所述,以报刊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行业正受到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可以说是“破而后立”的最好时机,要是纸媒行业能够抓住机会,大力进行行业结构优化和和行业升级,那么纸媒迎接的并非是“冬天”,而是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

3.创新经营方式,重组或整合资源优势。在创新传媒经营方式,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向,以人为本,重组或整合资源优势。例如传统期刊以集群方式改变弱势地位就是创新经营方式的典型。2008年4月,万方数据与中华医学会在北京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华医学会在这次合作中一改以往单家杂志签约数字内容发布商的形式,提出了系列杂志电子版资源独家合作的战略构思,以期刊集群的方式在广大信息内容服务商中选择合作伙伴。而在电视媒体中,2009年10月,湖南电视台和青海电视台进行深度合作,开创了体制内电视媒体跨区域合作的先河。这些都标志着传媒产业化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东西有待开发,其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

四、结语

总之,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在深化改革的社会潮流中,以大众文化为“放大镜”窥探传媒产业化过程,传媒产业链横向系列化、多元化发展是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5).

[2]喻国明.中国传媒业三十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J].北方论丛,2008(4).

大众文化视角下休闲体育发展策略 篇4

关键词:大众文化视角,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相互适应的市民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慢慢成为引导休闲的重要理念,而休闲体育作为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因此,积极探析大众文化视角下休闲体育的发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1 大众文化与休闲体育之间的关系

大众文化诞生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现代性,商业性,世俗性,标准化,时效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休闲体育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而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无论是亲自参与的体育活动,还是竞技体育比赛观看都应该隶属于休闲体育范畴。从概念范围来看,体育隶属于大众文化,休闲体育又是大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首先,休闲体育的诞生和发展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实现的,是大众文化中比较活跃的部分;其次,休闲体育能够在培养人情趣,品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大众文化的特点,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2 我国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

我国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休闲体育,不同与西方国家体育发展历程,这与我国基本国情,历史发展,社会性质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来讲,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精英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此使得我国的大众文化一直处于边缘,这是无可厚非的。自从我国将社会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大众文化慢慢具备了其生根发芽的土壤,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大众队伍不断扩展,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加强,形成我国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体系。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也开始了自我的蜕变和升级。从建国到女排夺冠,从女排夺冠到职业体育发展,从职业发展到休闲体育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透漏着向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其功能也在不断深化,不仅仅作为大众锻炼的重要方式,还是休闲娱乐,释放排遣宣泄情绪的最佳途径。作为部分的休闲体育也对于大众文化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休闲体育的独特性,不仅仅能够满足强健体魄,健康心理的需求,还慢慢成为文化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成为大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部分。

3 大众文化视角下休闲体育发展策略

相对于我国传统生存方式的封闭性,狭隘性和单一性的弊端,大众文化有着开放性,宽容性,多样化的特点,其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大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人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自我觉醒。简单来讲,在参与大众文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休闲消费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冲击着政治伦理一元价值结构的同时,使得人们慢慢梳理休闲权利意识。也就是说,是大众文化催生了大众休闲意识。另外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处于社会转型的期间,可以激发出文化和人性的关系,从而塑造一种心灵的态度,人们可以通过休闲时间活动,更加清晰的去面对人性欲求和性格弱点,以找到心理平衡的最佳途径。可以说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现阶段大众的休闲心理。在深入理解大众文化对于休闲体育的影响之后,积极去探析如何在大众文化视角下实现休闲体育发展。

3 . 1 树立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观念

意识反作用实践,处于大众文化背景下,休闲体育的发展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发展观念。那么,对于现阶段休闲体育来讲,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念呢?结合以往的体育发展策略来看,传统的休闲体育发展还局限于实现经济与体育的融合,发挥体育的经济效能,很显然这样的理念忽视了体育的主导性,难以在促进休闲体育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效能。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大众文化渗透到各个社会角落,此时就需要转变以往的体育发展策略:不仅仅包括消费需求的满足,还应该高度重视体育的休闲性的特点,以营造健全的休闲体育市场体系为最终目的,使得休闲体育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主体,而不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去实现寄生式的发展。虽然在调整和转变市场化休闲体育发展观念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存在的阻碍因素也比较多样化,但是,相信随着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转型与休闲体育发展关系之后,一定可以为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实践中去。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鼓励企业参与到休闲体育赛事举办中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对于休闲体育进行宣传和教育,以便营造良好的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氛围;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得休闲体育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由此引导休闲体育朝着市场化理念的方向发展。

3 . 2 健全休闲体育民间化的发展机制

从观念上应该认识到,休闲体育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政府部门的号召和支撑,更多的是应该积极利用民间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健全休闲体育民间化的发展机制。这是因为,休闲体育本来就源于大众,有着比较浓厚的群众基础,以这样的方式去进行,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民间大众文化资源,使休闲体育朝着民间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讲,在此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积极探索职业体育的发展道路,从观念上进行更新,从支持力度上进行强化,以便促进体育自身体制的不断转换,从而使得体育在大众文化时代的关系得以协调;其次,在民间资源融入到休闲体育市场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这样的民间化发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进行,避免因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的行为,否则将难以发挥民间资源在促进休闲体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再次,不断学习西方国家休闲体育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其在实现休闲体育民间化方面,应该积极去总结和归纳,由此实现休闲体育事业理论体系的健全;最后,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过度的行政干预造成民间化发展受阻,也应该避免因为忽视调控而造成民间化发展的混乱状态。

3 . 3 不断完善休闲体育的自我功能

由于大众文化的多样化特点,也难免会在其中存在很多良莠不齐的文化属性,比如:文化媚俗化、文化滥情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体育,就应该不断调整自我功能,实现自我完善,以发挥其在促进大众文化发展方面的效能。具体来讲:首先,发挥休闲体育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功能,强化教育和宣传,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锻炼中去,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其次,发挥休闲体育在丰富生活方面的功能,深入挖掘休闲体育方面的文化因素,以便展现出休闲体育在文化方面的效能;再次,发挥休闲体育在愉悦身心方面的功能,积极通过参与休闲体育娱乐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宣泄自己的情绪;最后,发挥休闲体育在自我教育方面的效能,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方式,找到内心不平衡的原因,并且在此过程慢慢去实现自我升级和自我提升。当然,休闲体育的功能多样化发展,在不同时间会有着不同的体现,是难以形成固定模式的。随着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功能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在功能发展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4 结语

大众视角 篇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主力,也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超女”作为中国带有强烈“自我”特征的审美典型特别是对于传统的选秀方式有着历史性的颠覆,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自古至今,大多数选秀活动,仍是一种等级形式,并未形成“大众全民参与”的热潮。然而,作为较早开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湖南卫视“超女”,国内很多电视“真人秀”节目都是围绕这一节目的文化审美符号、隐喻、审美品位的方式进行制作模仿,标志着中国电视是娱乐文化由等级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超女”节目与大众文化密切联系,形成文化品牌互动艺术传播。

关键词:大众审美;中国电视真人秀;本土化文化;品牌互动艺术传播

在我国电视“真人秀”对于“超女”娱乐艺术方式的制作基本上是沿袭国外成果较多,而对于本土“平民选秀文化”的创新理论研究仍显不足。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发现和总结“超女”社会文化特点和规律,并把握国内大众对超女节目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取其对中国电视娱乐发展的积极因素,去其对社会文化观念的消极因素,并要不断提升其创新意识和文化品位。

一、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超女”现象概述

当我们在看电视娱乐节目时候,最吸引人们关注的莫过于“选秀”节目了,如《星光大道》、《梦想中国》、《非常6+1》等这类节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这些节目最早起源于《超级女声》,发展至今《超女》节目已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牌,如何提高《超女》节目的创新及品味及不断满足我国大众的文化需求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选秀”的发展与新时期中国电视“超女”艺术节目起源

中国电视选修娱乐国内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96年广东台《生存大挑战》开创电视娱乐先河。并加以本土化风格以“PK”“晋级”“民间造星”“全民参与”等节目制作节目,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这一轰动全国的平民造星运动。由于“万人海选”节目的特色新颖,“超女”节目很快形成了影响力,也是“平民选秀”成功的典范。也为大量娱乐机构输送大量有潜质的人才,这个平民选秀的方法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赢得大众的青睐,并由此引发更多综艺节目效仿,如《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选秀传统,著名红学研究家刘心武曾说:《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也是超女,热衷宫廷选秀。以薛宝钗从年龄到才学再到容貌都是有资格参加选秀女的是个“超女”。那时候的“超女”主要从官员的女子中选出,目的保护贵族的特权,要求该女子有较好的容貌文采书画等,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对“超女”美的追求文化符号与标准。

随着在电视节目发展中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不务正业”“旁门左道”,降低传统节目严肃效果。所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长期未得到发展,随着国内大众传播的提升,人们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专业人士发现在大众传播中“无论赛事多专业,最终要落在观众这个终端“超女”节目正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个终端从中得到启发,并使得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发展,“超女”的出现也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二)“超女”节目在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迅速发展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火爆的形成都有其背后的成因,都有其形成热点的必然性。“超女”节目成为热点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包括其经济利益的驱动。如:1、超级女声节目本身更象一部悬疑电视剧;2、超女粉丝也非常强大;3、改变以往“自买自夸”形式,体现一种的亲民,零距离的效果;4、活动独特的整合营销方式,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超女”节目品牌文化

中国电视真人秀“超级女声”和“超级女生”虽一字之差但体现了节目的创意点。很久以来,娱乐电视节目大多采用了自给自足封闭生产方式,很多电视节目没有在市场获利而在超级女声品牌形成、盛行的同时,一条巨大产业经济链条也悄然形成。“超女”也成了一个品牌文化的象征,蒙牛已通过赞助超女活动和借助超级女生们喊出的“酸酸甜甜”的口号,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超女与蒙牛的品牌组合,实现了双赢。

“超级女声”开创了娱乐事业新时代,美国一期的《时代周刊》,超女冠军李宇春赫然出现在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在文中表示:《超级女声》这个节目代表着一种民主运作的模式,由观众自己选出心中的偶像,挑战了中国传统的规范,在中国来说很不容易。在“超女”的品牌文化中如“PK”“玉米”“宇迷”等都形成了流行的文化用语,可见超女的品牌效应。

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超女”节目的互动传播表现形式分析

“超女”节目表现出一种超强的互动参与性,这是大众文化内在体现。所谓大众文化,即大众参与的文化。由“超女”节目进而产生了许多其他电视选秀娱乐节目,同时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与品牌的包装增加了受众对品牌的记忆度和关注度。

(一)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节目种类

由于湖南卫视“超女”节目的火爆,引起国内荧屏“选秀”愈演愈烈,《超级快女》、《超级巨声》、《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红楼梦中人》等等,选秀活动花样百出。让普通人走到央视舞台上来,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本土电视选秀节目——“超女”节目效果形式表现

具有美丽的嗓音并不代表能被观众喜欢成为超女,还应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在气质。改变一种“王婆卖瓜”的一种自夸式的表达,“精英”在这里往往形成另类。除了节目现场选手与评委的互动外,还在如下活动宣传把节目推向高潮:1.立体化传播:循环播放的“超女”宣传片,强刺激深化了观众对“超女”品牌的识忆度和关注度。2.完整、系统的整体形象包装方案:超级女声的形象CIS设计;视觉:品牌标志,理念:想唱就唱。3.强劲的整合营销推广体系,与蒙牛的结合全国巡演等活动的策划宣传。

三、“超女”现象与大众文化文化互动审美传播研究

对于“超女”现象,体现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庶民文化和草根阶层的胜利,而超女是标志性的事件,是大众文化的崛起。“超女”节目也有创新精神,强调了互动性,而作为大众娱乐节目传播时也需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提升“超女”节目品位,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超女”现象代表大众文化和时代内涵

超级女声经过主办方的精心策划、观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媒体的炒作,"超女"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有人说“超级女声”属于大众文化,由于它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大众传媒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无论娱乐节目多么精彩最终会落在大众这个终端。“超女”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大众流行语形成特定的大众流行文化。

(二)“超女”节目与社会审美文化分析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大众参与主要包括调动大众参与、全民参与、电视海选、淘汰赛、电视直播、短信投票、开发优胜者。“超女”这一节目的平民性,使它成为大众文化再好不过的表现形式,从而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审美需求的平台。

审美表现体现“中性美”,这些更像男孩子的女孩们身上所具备的双性气质颠覆了一直以来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李宇春的走红,使得很多人认为超级女声生产的是中性女星,都有点不女人的味道。在“超女”节目中出现的这种两性模糊化现象可以说是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与突破。

(三)中国电视真人秀“超女”节目与大众文化品位分析

当中国电视真人秀“超女”节目闯入人们的生活,不可避免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大众文化具民主多元化贴近老百姓生活。但平民化并不意味品位不高。我们习惯将古典音乐称为“传统”音乐。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中其实非常注意对文化元素的吸收,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传统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会增添其文化品味。包括周杰伦的《七里香》、《菊花台》,像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都是很好地结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要提升“超女”文化品位我们所提倡复兴传统文化不是盲目地重复以前,而是要振兴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要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由等级文化走向大众文化。但在思想内容方面“超女”节目品位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平民选“秀”不应以选手“出丑”的节目吸引眼球,也不宜以拜金文化为节目主题。而在节目内容表现上也不是简单复制西方而须立足中国的文化土壤。

总之,如果我们能很好将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品牌与本土传统文化作适当结合,调整好节目的创新形式及文化品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选秀节目创新之门将会被打开,并会有成千上万的成功优秀的选秀节目涌出,而不再是“层次不高的娱乐化”现象。这将会使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未来世界市场中占据强有力的位置,对弘扬中国本土文化也起着推动性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选秀节目才能更好地引导大众审美观,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电视“真人秀”艺术节目在大众审美文化中积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黄式宪.“选秀”狂欢与电视人文生态环境之忧思[J].艺术评论,2007(11)

[2]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02)

大众视角 篇6

一、选“秀”节目的失衡

(一) 选秀节目的概念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通常把自我的表现欲通过娱乐化、游戏化的手段进行提升。国家广电总局曾多次提出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整改意见, 并发文对选秀节目进行规范, 促使选秀节目规范有序的走上轨道。在当前社会下, 电视媒体追求的不仅是自身的利益, 还要满足观众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这样才能促使电视文化不断发展与兴盛。

电视选秀节目, 在传统意义上表现的是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拔;但从文化的本质上来说,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选秀, 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是一种单纯的针对文艺性的演出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 这些活动体现出了选拔的两种效果:

1. 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中, 每位参赛选手都是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 才登上舞台进行演艺技能方面的比赛的, 只有在舞台上不断地提高参赛选手的水平, 才能使观众满足于对其欣赏的乐趣。

2. 传统的文化艺术, 它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应,

还能使电视媒体与艺术团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参赛选手与组织构成来看, 电视选秀节目, 它是一种对文艺技能的比拼, 它是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对其过程进行记录。在这些组织中, 不仅包括参与者、观众、各个文艺单位, 还有电视台等组织。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需要保持着一个宗旨:将电视媒体的风险降低, 利益最大化, 参赛选手的付出与回报最大化, 使其选手的利益最大化。

(二) 选秀节目的文化范畴

诚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曾提到过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时尚,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喜欢文艺的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中产阶级人们也是享乐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与社会转型, 文艺也从单一性不断向多们性发展, 最终在大众文化中形成了多元文化。

当前, 我国大众文化不断推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 但在其中也体现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问题所在:

1. 选秀节目的文化性质转变。

较为传统的文化在广大群众的品位不断变化下, 理性地对文化进行启蒙熏陶已经不再出现了, 而是被一些比较随意、喧嚣的、狂欢的形式所代替。

2. 选秀节目标准的迷失。

在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下,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干扰, 其收视率、集体利益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其收视率应当尽量避免一些选手、评委和观众的质疑与谩骂。

在众多争议中, 推动电视选秀节目提高收视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就是有效地对选秀节目的市场进行推广, 聘请一些优秀、风趣的节目主持人。

二、“选”秀体系的重建

(一) 加强电视传媒人的职责

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中, 主办方都会将娱乐作为活动的宗旨, 这样不仅打消了参赛选手对艺术梦想的追求, 还错误地导致了群众对电视选秀的认知。

所谓的娱乐, 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个人行为, 它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集体精神重构。

1.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所谓的娱乐精神不仅需要体现在文艺表现中,

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起到导引作用。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具有主观、客观的传播元素, 它就是传媒娱乐。

2. 电视选秀节目, 它并不是只能够满足参赛选手的欲

望, 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它还是关系到广大观众、一个国家、电视媒体等的一个有关娱乐的系统工程。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其不仅承担着传媒业的使命与职责, 还是娱乐精神的全面的体现。

(二) 增强选手的专业素养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参赛选手的水准的不同。因为电视选秀节目的门槛较低, 它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舞台的同时, 也为电视媒体带来了困扰。在选秀节目中, 很多参赛选手抱着相当大的激情和希望来参加比赛, 但参赛选手的心中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在这些选手中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学习而来, 有些是为了娱乐、游戏而来, 还有一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而来。

众多参赛选手, 在比赛中激情地施展自身才华与魅力, 这样不仅使无聊乏味的选秀节目体现其娱乐性, 更能将这些艺术与能量传递给观众, 因此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三) 对观众的鉴赏意识进行正常的引导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观众不仅能够学到有关艺术的知识, 从节目中体会到欢乐, 还能在观看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情趣。电视选秀节目是否能够健康地传播发展下去, 也与观众的审美水平与情趣息息相关。对于观众健康的、有鉴赏性的审美水平, 需要从自我接受的意识开始培养, 使其能够正确对待明星的出现, 要培养观众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 做艺术欣赏的门内人, 更要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婧婷《平民当偶像麻雀变凤凰》, 《新闻周刊》2008年9月8日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傅铿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10年版

大众视角 篇7

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主要突破口, 而文学语言的转型是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先导, 这点已被大多数文学研究者所认可, 本文以大众话语视角进行探究, 并结合众多文献, 研究“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意义。

一、从大众领域到大众话语

“大众领域”的德语翻译为“Bevölkerunggebiet”, 曹卫东教授在他的翻译作品《大众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对大众领域的理解:“哈贝马斯在社会与思想的层面上都运用这个词汇, 在社会层次上的‘Bevölkerunggebiet’将其理解为大众性与公共性, 在思想层面上应当理解为大众领域”。尽管哈贝马斯在《大众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在思想的意识形态中展开批判, 然而由于从资产主义的社会转移角度来抽象与提炼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笔者从中得到较好的印证:公共性展现为比较公共领域, 并与私人领域形成相对之势, 大众领域也是社会舆论的主要部分, 并与公共机关形成直接抗衡的状态。

哈贝马斯曾表示大众领域, 主要包括封建时期的大众领域与资产阶级大众领域, 然而后者是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典型, 他强调大众领域是由主体特性的私人来组成的, 资产阶级的大众领域是由私人组合而成的大众领域, 然而资产阶级的大众领域受到上层控制来反对大众权力机关, 而真正的大众领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与国家权力保持较为独立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

对文学研究人员来讲, 哈贝马斯提出的大众领域是政治大众领域的前身与先导, 公众舆论作为媒介来调节对社会与国家的需求, 并以文学大众领域作为纽带, 与大众相关的私人经验关系融入政治大众领域, 文学大众领域中的人性则成为政治大众领域发挥影响的载体。

大众话语的“大众”也可以这样认为, 然而大众话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 一方面是组成大众领域的重要条件, 由于大众话语是大众领域中民众交往对话的主要方式, 并通过大众话语, 群众才能充分表明自己的心声, 也能容易了解对方的想法, 才能展开讨论与对话。章宏伟教授曾指出, 大众领域的外在组成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是物理形态的大众空间, 第二是媒体形态的大众舆论领域, 第三是社团组织形态的大众领域, 第四是社会发展形态的大众领域。同时大众话语成为了大众领域的组成部分, 在这一方面大众语言与话语具有的主要功能是一致的, 然而大众话语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能被公众所掌握、理解、运用的话语, 同时也包含了大众意识形态的色彩, 即平等、民主、科学、自由等精神, 而这在传统社会所代表的大众领域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 大众话语也是公众交流与讨论的对象、内容、话题, 从某种意义来讲, 大众话语同时也是大众讨论的共同事务, 即大众会追问成为大众话语确立以及大众话语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的作用等问题。

二、营造大众话语与中国文学大众性的诞生

倘若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是具有代表型的大众领域, 而语言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就掌握着这个文学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文言文是排斥民众的, 并且在传统技术水平极不发达的情况下, 接受与传播文言作品都是较为有限的。由于构筑文言经典, 是后人学习经典的主要事物, 然而写作文言文, 是后人膜拜先人的重要途径。

从这一内容上说, 文言不属于真正的大众话语, 确定文言地位, 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发挥作用是一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 崇尚学则优而仕的理念,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根据许纪霖先生所说, 在古代士大夫阶层是封建王权宗法制度与社会制度相互联系的纽带与中枢,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 士大夫阶级尊崇传统儒家的价值观, 其不仅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也是封建家族统治社会的重要文化传统;第二, 士大夫阶级往往是身兼二职, 即在朝廷士大夫辅助帝王管理天下, 在乡间为地方精英与道德表率来管理民间, 即以士大夫充当社会重心, 古代中国的社会阶层与国家融为一体, 表现为有效整合。

封建社会末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 即可理解为创建大众领域的努力。在中国古代是否出现大众领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而封建社会末期即在这数千年从未有之大变局, 则引起了这一时期的大众领域前所未有。中国以往士农工商的社会层次结构瓦解了, 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出现在社会体制以外, 从而使得知识分子能对民众、社会的需求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国家体制, 从而提升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反思。

封建社会末期, 知识分子提倡白话文运动与文字改革, 就是致力于创造大众领域的具体表现, 把文字语言置于大众讨论的重心。假如对汉字进行改革来创造大众话语一直显得较为模糊, 发动白话文的运动主要是直接改变以往文言的统治地位, 以白话文为大众话语, 那些积极知识分子提倡反对文言文与发表大量白话文的文章, 这不仅仅是对语体进行变革, 更是开启民智、启蒙民众, 进一步实现了广大人民成为大众。

三、重塑大众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观念主要包含对民众、平民的认可, 充分体现出了大众知识分子的广泛性, 这也是“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所持有的立场, 在一定程度上极大超过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文学立场。但是胡适对文学语言的理解, 仅仅停留在工具方面, 这直接影响了他对“五四”时期对语言变化的理解。鲁迅与胡适对文学认识不同, 他对这语言变化的问题有着较为深刻的思考。鲁迅对于现代文学的理解与认识达到一定深度, 尤其对传统思想与文言文化形成互为表里的联系。在现代文学转型时期, 文言对处于该时期的每个人来讲, 都是一种固有的儿话语, 所以改变与传统意识形态固为一体的文言, 将这充满平等、自由、民主、理性、科学的白话成为大众话语, 这也是“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承担的历史任务。

汉字与文言所形成的汉语言文学体系成为传播传统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的关键载体, 鲁迅积极感受到传统的文学体系束缚对人的天性, 极大地扼杀赤子之心, 所以鲁迅先生提倡改用拼音、废除汉字, 提倡青年人不读或少读中国书。对变革传统文学, 鲁迅是提倡白话文最为坚定的支持者。鲁迅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打破无声的中国, 即通过自己的、现代的、活着的白话来推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四、结束语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 在这极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明确的国家民族认同色彩, 同时也具有浓厚的向西方学习、世界大同的意味, 一直在西方与本土、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夹缝进行延展。这与在17、18世纪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创建早期大众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后者包含的, 恰恰是对国家以及民族内涵的认同。

摘要:民国初期的“五四”的现代文学变革, 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展开传统文学转型的具体表现, 这种大众话语, 不仅是大众领域的重要组成内容, 同时也是现代文学形成的基础。清朝末期广大知识分子建立的大众话语局限于二元化层次, 而现代的“五四”运动期间创建的大众话语真正形成了一元化的现代文学雏形, 依托大众话语, 才能产生公共文学领域, 具有社会大众性的现代文学才能得以转型。

关键词:大众话语,中国文学,变革转型

参考文献

[1]崔鑫婷, 丁颖.回漩与突进——论苏曼殊文学中的现代性品格.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06) :123-125.

[2]叶诚生.从小说界革命看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指向.东岳论丛, 2010, 31 (07) :95-98.

[3]李岚.中国游记体小说的现代转型与文化想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7 (10) :126-128.

[4]姜异新.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国民性话语的错位性.东方论坛, 2006 (06) :57-62.

大众视角 篇8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受传统档案思想“重管轻用”的影响, 档案常被束之高阁, 严重脱离社会, 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手段, 探索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使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 成为档案部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档案是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性信息, 以第一手资料见长, 其真实性不容置疑,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档案尽管作为一种社会信息资源, 但具有一定的机密性, 因此在民众中形成一种神秘感, 民众对档案内容长期存在猎取心理。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 档案的机密程度逐渐减弱, 这就为档案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能。档案部门与传媒行业建立合作机制, 一方面, 档案部门可为传媒行业提供丰富、真实、权威的历史素材, 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和猎奇心理;另一方面, 传媒行业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加工、整合、传播手段协助档案部门进行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传播。当下, 电视媒介与纸质媒介、手机、互联网呈现全方位的融合趋势, 挖掘传媒合作潜力, 整合传媒整体资源优势已成为必然之路。档案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也应充分利用当下不同媒介融合的趋势, 加快建立与传媒行业长期高效的合作机制, 借鉴传媒资源整合、产品制作和传播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 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水平和质量, 最大化地服务于社会。

1. 创建档案品牌电视栏目。

作为大众传媒之一, 电视媒介是我国城乡最基本的信息接收载体, 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指出, 中国的电视用户已经到达13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82%, 位居全球第一[2]48。电视媒介以其极广的覆盖面、极高的收视率、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有利于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目前, 从国内各大省级卫视到部分地市级电视台, 以“档案”为题材的电视栏目不少于20个, 但就现在的影响来看, 北京卫视的《档案》栏目是最为成功的。根据《中国档案报》2009年底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收视率位居全国卫视节目同时段收视率第5名[3]12。《档案》栏目从2009年开播至2012年3月以来, 除去重播内容共播出304期, 选题范围涉及国际国内的军事档案、公安档案、安全档案、传奇人物档案以及中外外交档案等方面, 以“层层揭秘”的手法揭示档案中不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借助电视声像结合的传播方式, 打造精品栏目, 将尘封的档案通过形象生动的媒体手段呈现给观众, 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窥探心理、扩大了观众的知识面, 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观众的档案意识。

2. 建立电视栏目官方宣传网站、微博, 网站中设有档案馆的链接。

在电视取得不菲的收视率之后, 借助网站巨大的流量, 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优势将电视节目通过网络播出, 以达到播出效果的最大化。在电视栏目组上传电视节目视频的同时, 档案部门应配合节目内容在网站上提供相关完整、专业、权威的档案资料, 并设有档案馆链接, 欢迎观众查阅档案。

3. 完善信息反馈渠道。

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的传播是单向性的, 即信息由传播者发出, 受众接受, 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后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信息的处理当中。然而, 建立与受众有效的互动关系有利于缩短电视栏目与受众的距离, 及时了解受众的兴趣方向, 扩大线索来源, 针对性改进节目。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 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发展, 与受众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完善信息反馈渠道, 促进与受众的沟通交流。 (1) 设立短信互动平台。短信互动是指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栏目指定的号码编辑和发送短信, 从而参与到节目中来的形式。电视栏目组可以有选择地将观众的意见通过电视屏幕下方滚动条播放出来[3]47, 也可以设立幸运观众抽奖, 激发观众参与的热情。档案部门应认真收集、整理观众意见, 及时回答观众所提出的档案性、历史性的问题。 (2) 设立网络互动平台。利用网络互动具有参与度高、回复便捷、易于控制等特点, 在官方网站设立“留言板”、“观众互动台”或者开通微博, 扩大与受众的直接交流。档案部门应高度重视观众的意见, 避免网络平台开通后处于荒废、摆设状态。同时, 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主动地向观众宣传档案思想, 介绍档案工作, 提高民众的档案意识。

4. 挖掘纸质媒介传播潜力, 开发电视栏目衍生产品。

相对于数字媒介而言, 纸质媒介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内容的专业性、分析的深度性, 它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信息载体。因此, 档案部门在充分发挥数字媒介声像结合、跨时空、高速海量传播的优势下, 应探索与报纸、期刊、图书等纸质媒介合作的新模式。例如利用档案电视栏目的品牌效应, 在社会形成全民关注档案、全民保护档案的热潮, 在此热潮推动下, 适时进行品牌栏目的衍生产品开发, 与出版行业合作, 编研档案电视栏目丛书, 注重丛书规模化、专业性。配合电视栏目的播出和栏目丛书的发行, 档案部门还应适时地举办高水准的相关档案展览、图书展览、影视展览, 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宣传效应。

5. 利用手机、楼宇媒介、移动数字电视等新媒介开展轰炸式宣传。

如今, 新媒介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多媒体化的传播方式全面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 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 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 用户可通过手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8年发布的《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 手机报用户普及率达到39.6%, 手机报无疑成为人们一种全新的读报方式。2012年, 济南世博动漫嘉年华举办前期, 济南移动手机报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宣传, 活动期间, 又实时报道了其动向, 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期间参观的人数达三万余人次, 超过去年的20%。档案部门也应积极寻求与手机报运营商的合作机会, 借助手机报较高的普及率, 介绍近期档案展览、档案精品、档案栏目, 吸引潜在的参观者、消费者。公交数字移动电视是以公交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数字电视接收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在地铁、公交车等空间封闭、频道固定环境下, 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广告优势;另外, 在乘车途中、等候期间产生了一系列时间和空间片段, 引发了人们对板块媒体的需求[4]17, 而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短小、片段化的内容刚好满足了受众的此类需求。档案部门应利用公交移动数字电视的强迫收视性、乘客等候时的无聊心理, 与媒体合作制作短小、精美、创意性的档案宣传广告, 同时, 也应注意宣传广告的更新, 避免因循环播放而造成乘客审美疲劳进而导致抗拒心理。

6. 分析受众的需求差别, 细分受众市场, 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档案产品。

在播出档案电视栏目、出版档案丛书、举办系列档案展览、轰炸式宣传档案工作的同时, 档案部门应从受众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以及对档案产品的了解程度、态度、使用等方面出发, 认真分析受众的特点、需求, 把受众分割成不同群体, 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不同群体消费偏好和水平的档案产品。例如在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受众的前提下, 向特定精英群体提供档案手机资讯、数字电视专业频道、付费网络电视等服务, 实现档案产品的分众化, 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

虽然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潜在价值的挖掘, 但是我们应看到, 目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一直处于被动开发状态, 即媒体因节目需要而主动查询档案史料, 档案部门被动提供档案的状态。此状态不利于档案部门转变思想、改善工作, 同时因缺乏档案部门的主动参与, 也可能导致档案的真实性、历史性被篡改、扭曲。因此, 档案部门应主动与不同媒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在合作过程中, 做好档案的提供、咨询、开发工作, 借助现代媒体的力量, 提高档案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文科.传媒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小军.电视媒介视阈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山西档案, 2010 (2) .

[3]张相涛.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传播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 2011.

大众视角 篇9

一、主题为先导, 定位力求大众化

主题选定是我们在从事新闻报道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基础问题。一般来说, 新闻作品在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 也承载着特定的思想, 表达着特定的主题, 专业新闻同样如此。专业新闻在主题的表达上不应拘泥于专业领域, 而是要将视野放宽, 仔细分析专业的社会内涵、社会特征、社会意义, 从而选取能够吸引受众兴趣的新闻主题进行表达。

第一, 主题选定应力求社会化, 找寻专业新闻与社会热点的对接点。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 专业新闻在主题确定上更有难度, 由于其报道的对象为专业领域内的特定内容, 因此其在主题确定时很容易与社会脱节。而通过将专业内容与社会热点结合, 探求专业的社会内涵, 专业新闻既可以服务于社会, 又可以实现自身的大众化表达, 扩大社会影响。如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运动盛会, 同样也是媒体的盛会, 在这场媒体大战中, 很多专业新闻媒体表现优异, 他们成功地借用奥运会这一社会热点表达本专业的相关内容, 既体现了专业新闻的专深, 又切合社会化主题。第二, 主题选定应生活化, 竭力服务受众日常生活。新闻报道是面向大众的, 我们必须选取能够与大众形成共鸣的主题进行报道。如测绘行业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方便人们日常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普通大众对其工作内容与性质并不是十分了解, 怎样将测绘成果与大众日常生活结合, 是此类专业新闻报道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大众日报在报道“天地图·山东”上线运行这一重大新闻时, 没有过多关注该系统的建立情况与运作原理, 而是将主题定位为作为国家“天地图”省级节点和山东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 其上线运行会为公众带来哪些便利, 收获了良好效果, 目前已有很多公众通过天地图来查找路线、了解食宿情况。

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 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这是专业新闻在定位主题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我们要通过对专业新闻进行社会化、生活化的分析, 找出专业与受众生活的结合点, 才能做出专业主题的最佳定位。

二、选材为支撑, 兼顾专业性与社会性

任何新闻报道在写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素材选取与处理问题, 选材的内容和角度往往决定着该篇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接受度。专业性与社会性是专业新闻的两大基本属性, 素材的选取一方面要服务主题, 另一方面要贴近受众日常生活, 做到巧妙取材、量“材”适用。

服务专业主题是专业新闻在素材处理时的重要使命。为了体现主题, 需要有足够分量的素材来支撑, 没有素材的支撑, 主题也就无从表达。主题定位要求社会化, 素材选取也必须生活化。新闻媒介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文体, 从本质上讲, 新闻选题就是针对听众的需求而做, 为使受众满意而设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平民的视角观察生活, 搜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信息, 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视角选取素材。

大众化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专业性是专业新闻的根基所在, 一篇好的专业新闻, 素材选取和处理既要具有专业深度, 又不能有失社会化, 既要能深入, 又要能浅出, 使专业性与大众性在新闻报道中相得益彰。

三、语言为渠道, 增益通俗性与生动性

语言是新闻的灵魂, 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专业新闻报道要想吸引受众目光, 实现自身的新闻价值, 语言表达在保证准确、简明的基础上, 还应着重做好如下两点:一方面用语要通俗易懂, 另一方面用词要生动有力。

所谓通俗, 就是朴实晓畅、语言大众化, 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语言只有做到了通俗晓畅, 才能使自己的报道广泛地传播开去, 拥有属于自己的受众。专业新闻中涉及许多专业知识、专业名词、专业术语, 导致语言的生硬、艰涩, 不够通俗易懂, 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流畅, 不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需要我们对专业新闻语言进行通俗化处理, 通过精准翻译, 用公众熟悉的语言表达同样的内容, 努力谋求语言的通俗化。

所谓生动, 就是真切动人、语言有活力, 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专业新闻的语言表达如果枯燥无趣, 就无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宣传效果差, 自然不是一则成功的新闻报道。在专业新闻中, 我们不可能完全将专业性内容规避,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使其更生动, 更容易为大众接受。

总之, 一篇好的专业新闻报道, 必须“深入挖掘自身的社会相关性、百姓接近性、生活针对性”, 主题既要涵盖特定的专业内涵, 又不能偏离社会化方向;选材既不能违背专业性特质, 又要兼顾生活化内容;语言既要承载专业知识, 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 如此, 专业新闻报道方能突出重围, 实现自身专业价值和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建云.浅谈怎样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J].教育教学论坛.2010 (33) [1]梁建云.浅谈怎样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J].教育教学论坛.2010 (33)

大众视角 篇10

总而言之, 当代的情境化设计是一个通过对物理环境进行改造, 最终使人们确认所处的空间环境并与之产生共鸣的过程。

设计师在思想上就要站在空间使用主体的角度上进行构思, 由于当代居民缺乏对于公共空间的话语权, 拥有一定话语权的设计师就应该坚持追求平等的空间话语权, 努力沟通实际并不平等的话语者, 建构一个真实的、没有被异化的生活情境。着力使设计概念贴近百姓生活, 并使使用主体——人成为整个建筑或景观空间的一道风景。设计成果达到空间尺度宜人, 功能合理, 让使用主体感觉舒适, 并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 产生场所精神这些原则上的要求。这样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交流, 感觉自己被需要, 主动参与监督设计和后期成果的实施管理。[1]

2. 理论基础

2.1 情境主义国际

情境主义国际是20 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波社会文化思潮, 《景观社会》是情境主义国际创始人——居伊·德波从事情境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被西方学者誉为“当代资本论”。该书创造性地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社会”改写为“景观社会”。最重要的思想是:“资本主义业已超越了它的生产阶段, 利用饥饿来实现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已经是资本主义上个阶段的陈年旧事了。”[2]他明确指出, “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 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活中常见的新闻、广告、表演等是景观特有的形式, 而这也成为主导日常生活的特有模式。简而言之, 景观社会就是由资本、商品、消费者和媒介幻觉编织成的世界, 景观社会就是一种视觉欺骗。

《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的力作, 此书可以说是情境主义国际理念的源头, 情境主义国际成立不久, 列斐伏尔有关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就已经影响了康斯坦特等人。列斐伏尔认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和不幸, 就必须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 重新回归自然界”, 这与情境主义国际的思想主张是不谋而合的。列斐伏尔在对日常生活的概念进行辨析时说:“日常生活是由重复组成的。”“任何东西都被计算着, 因为任何东西都被数字化了。”[3]即日常生活是一种重复的、量化了的日常物质生活过程。情境主义认为人们无法看到生活的真相, 因为最真实的一切都被隐藏起来, 在这个已经被异化了的社会, 虚假的景观代替了真实的生活。对此, 情境主义者就是要通过一系列行为去消除景观幻象的影响, 建构一种真实的没有被异化的生活情境, 来恢复正常的生活。

所以, “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撕开已经异化了的生活的假面孔, 让人们看清真相, 而“日常生活的革命”就是要重新占有并主导日常生活。

2.2 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理论由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于1979 年提出, 是建筑现象学的一个主要流派, 舒尔茨认为建筑现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和场所三个方面。[4]他认为城市景观规划师的工作就是在全面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模仿和发展。比如重庆的典型自然环境特征是“山城”, 将高差全部填平是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 因地制宜, 保留原有高差、丘陵与植被和水体的设计就能很好地反映自然并对其进行发展。而场所就是自然环境和人造景观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 它不仅反映了人们所处的实地的自然环境, 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

因此, 人们只有确认了所处的环境之后, 才会有进行深层次的认识的欲望, 从而产生归属感与场所感, 也就是说场所精神所强调的不仅从感官上, 更重要的是从心灵上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空间及其特征。在本文关于步行街的情境表达研究中, 赋予街道城市自然环境和传统艺术等人文意象是一个重要方面, 对此场所精神理论在情境化设计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6]

2.3 早期实践——康斯坦特“新巴比伦”规划

“新巴比伦”是康斯坦特在理解情境主义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建构的一座乌托邦城市, 是他理想的表达, 被视为情境主义城市的典型代表。在康斯坦特看来, 新巴比伦绝非普通意义上的城市, 它占地20 到30 公顷, 是一个介于建筑综合体和城市之间的空间形态。这样的尺度既能实现功能分区, 又可以兼顾城市的其他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

同时, 康斯坦特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是城市空间建构的基础, 为了增加交流空间, 为此他将新巴比伦设计成一个由柱子支撑、面积巨大、空间丰富的网络空间结构。在这个空间中每层提供不同的功能需要:支柱距地面高度约16 米, 底层专为交通、绿化和公共集会所用;中间的主体空间用于居住、生产、消费和娱乐;顶层则是公共广场、运动场等。在新巴比伦这个网络空间结构中, 建筑可以移动, 可以随意组合, 可以无限生长, 任何情境都可以发生[7]。《雅典宪章》中所强调的居住、工作和交功能在新巴比伦中让位于游戏与创造。新巴比伦强调人的认知心理, 认为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环境下会对该环境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正是这些多种的组合构成了生动的城市生活。

3. 商业步行街空间情境化表达的案例分析

在外国学者眼中, 商业步行街中“虚假的景观”充斥人们的视野, 但在中国当代社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环境下, 发展步行街是符合国情的, 但脱离群众的虚假的景观和异化的生活情境亟待解决。重庆市乃至中国其他各城市政府都将建设商业区, 建设商业步行街作为工作重点, 同时采取各种情境化、人情化设计的措施, 改善步行街在百姓眼中的形象, 着力消除历史遗留的“虚假”景观。 主城区分为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沙坪坝和南坪五大商业区, 每个商业区都以中央商业步行街为中心进行发展。

五大商业区中, 观音桥商圈是算是年轻有活力的商圈, 经济效益常年位居第二, 2011 年观音桥商圈实现社零总额254.4 亿元, 比上年增长27.0%, 占全区社零总额的87.4%。作为“重庆两江新区”的核心商贸功能区, 今年, 观音桥商圈的销售总额已经突破1000 亿, 率先跻身全国一流的千亿级品牌商圈。

观音桥商业步行街是中国著名商业街, 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宽敞、绿化率最高达40% 的步行街, 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步行街由占地3 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及一条长400 米、宽40 米的商业步行街组成, 是本文主要分析的区域, 步行街北端与面积达20 万平方米的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嘉陵公园相连。据调查, 在重庆市观音桥商业步行街在重庆的很受市民喜爱, 在设计方面也十分讲究, 对于空间情境的表达也是可圈可点的。该步行街的人文情境主要通过街道空间形式、尺度、铺装、景观等方面进行表达。

3.1 通过街道空间形式进行表达

观音桥步行街为直线型, 这种形式是我国当前大多数步行街的一种空间形态。其特点是轴线感强、纵深较大、景观布置单一, 人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外就可以感知到视线范围内的景观、建筑以及行人等, 这多少会削弱人对街道的期待感。这种线型的步行街大多为在原有城市道路上改建后封闭交通而成, 且以商业购物为主。但观音桥步行街在简单直线型的基础上作了调整, 对空间稍加处理形成错落的直线型, 将沿街建筑进行了凹凸处理, 增加了空间的层次, 在建筑凹进后退之处设计了颇有趣味的小型园林与步行街紧密相连, 步行街的北端尽头又为一大广场, 通过台阶与坡道紧邻嘉陵公园绿地, 视野瞬间开阔, 消除了单一直线的乏味。同时, 400 米长的步行街本身也通过古树屏风、景观带、树阵与喷泉、雕塑等景观元素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层次与趣味。

3.2 尺度对情境表达的作用

尺度的情境化设计分为物质尺度和行人尺度, 物的尺度是客观规律下的一种平衡状态, 落实到步行街的物质尺度就具体地表现在街道的宽高比上, 即D/H值。行人尺度即人对空间尺度的第一感觉也就是由眼睛观察到的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

3.2.1 物质尺度

在美国城市设计师海德曼的视域理论中, 符合人体最佳视域的空间才会使人产生舒适感。在垂直的视域范围内人眼视域上限为55 度, 下限为-75度。D/H之比较适用于步行街情境主题的讨论, 一条步行街给人的第一情境感觉就是在一定尺度的空间范围内环境营造的结果对人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影响, 而街道本身的物质尺度就是设计师在以行人为尺度进行设计时的基础。

当D/H=1:1 时, 人的视平线和建筑立面最高点的夹角 ( 即仰角) 为45° , 此时, 还有10°左右的空间可以看到天空, 并且空间的围合感很强;当D/H=2, 仰角为27° , 经多方验证27°的仰角是人类可以清晰辨别事物的最大视角, 此时行人不用费太大力气就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天空, 空间的围合感依然存在, 只是不太强烈;当D/H=3 时, 仰角为18° , 建筑已经失去了对空间的界定, 人无法对空间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因此一般认为D/H=2 是比较合适的街道高宽比。

3.2.2 行人尺度

以行人尺度为出发考虑的步行街情境化设计就是在街道的宽高比合适的情况下, 为营造对行人来说尺度宜人、安全舒适的空间的创造活动。人对空间尺度的第一感觉是由眼睛观察到的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 设计者在考虑街道本身所具有的视觉感外, 还要了解行人的视觉规律, 在研究步行街尺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就是人的视线范围。

在有着明确购物目的时, 人们希望一眼望去能看到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商店或商品。一般当人的视点固定时, 两眼在水平方向上的视角约为120 度, 并且在54 度以内为视觉舒适区。

据此, 在以商业购物为主题的步行街上, 街道的宽度稍宽一些较好, 但不能产生疏离感。观音桥步行街的总宽度为45 米, 在中心线上的人们54 度的视觉舒适区内可以看到的立面长度为23 米, 视力较好的人可以看清足够多的店面, 但绝大多数人群视力一般甚至患近视眼, 则无法看清橱窗中的商品和招牌上的小字, 而且如此宽的距离会使人产生疏离感, 觉得自己和周围环境对比十分渺小, 这并不是舒适的空间感受。因此设计师使用了两条小桥流水景观带将步行街分为两侧各10 米, 中间25 米的3 个长条形部分, 增加了空间的层次, 这样两侧长条形部分中的绝大多数人可以看清店面的橱窗与标牌, 可以边走边看橱窗中的商品, 不会被急行的人撞到, 中间部分足够宽阔供南北人流来往。三个部分相辅相成, 尺度宜人, 足够宽阔又不会产生疏离感, 可同时满足人们仔细观看和着急赶路的多种空间尺度需求并使之互不干扰。设计者将使用主体的日常活动作为设计的核心, 充分表现了对生活情境的构建和重视。

3.3 铺装对情境表达的作用

事实证明, 一条好的步行道并非仅限于行走舒适, 还要富有趣味性和人文关怀, 才能使步行者喜爱而产生归属感。路面铺装更是街道步行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铺装设计手法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境感受。传统街道铺装多就地取材, 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建筑特征融合在一起, 既具有观赏性, 也不失空间的导向性。

现代城市街道步行系统采用的铺装形式主要分为导向性、聚集性和节点性三种, 步行街部分采用的简洁的横条纹铺装点缀在浅色铺装中, 在空间上很有纵深感, 对人流有导向性。

观音桥广场部分同样是横条纹为主, 但用深色铺装将广场划分成一个尺度很大的圆形区域, 所有横条纹一端在圆周上, 另一端在该圆的中轴线处断开。这就形成了向中轴聚集性。

在嘉陵公园部分的小径比较多, 铺装多采用石材铺地, 排列错落有层次, 非常自然, 充满趣味性。使人产生走向深处一探究竟的感觉。在公园区小径和园路的交界处尝试用节点性铺装方式, 材质与小径的石材相区分, 多采用彩色面砖圆形放射式排列, 颜色多样相间, 十分有趣味性, 引导人们在此停留。

3.4 景观的情境表达

步行街部分的绿化、水体和雕塑等景观都不会单独出现, 均与其他景观类型相结合。如步行街入口处的古榕屏风, 既是有普通绿化净化空气, 贴近自然的作用, 是设计师在理解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的发展和改造, 又是观音桥步行街的“招牌”, 每逢节日总会配合着灯饰和花卉盆栽将其装扮得流光溢彩。还有限定空间, 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

步行街中最能体现情境化设计的景观就是行道树与小桥流水景观带结合成的贯穿全长的绿化带, 集绿化、雕塑、水体和休憩空间于一体。既合适地划分了步行街庞大的空间, 又符合人们亲水的天性, 给休憩与观光游览的人们带来舒适自然的感受。

这种景观不仅仅是“只可远观”的观赏性景观, 如普通的植被雕塑等, 人们更可以参与其中, 走上小桥, 坐在小桥两旁的栏杆上, 置身于“树木葱郁, 小桥流水”的自然环境中, 更能引起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的共鸣, 唤起人们的归属感。

可以看出设计师的意图不是创造让人欣赏的景观, 而是引入了一种都市人憧憬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情境和生活态度, 并将它提炼出来加入到景观的营造中, 让人们得以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空间进行品味。

步行街上一些体型精致的小型店铺也与绿化景观、休闲设施相结合。这种设计理念立足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情境, 使人们可以参与到景观之中, 而不仅仅是观赏。既增加了人们休憩的空间, 也使在此停留休憩的人们更有可能光顾店铺。

在观音桥步行街, 也有市政设施与景观紧密结合的成功案例, 如步行街南端小桥流水景观带端头的江北龙雕塑喷泉与轻轨站出入口的结合, 既没有造成市政设施破坏景观的完整, 又让市政设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轻轨站中的旅客初到观音桥便置身于“小桥流水”的美景之中, 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种人性化、情境化的关怀也更能提高观音桥的形象。

4 . 对步行街进行情境化设计的作用

情境化设计是一种站在使用主体的视角上, 对主体最基本的生活情境进行提炼从而进行设计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目的是引起使用主体精神上的共鸣, 并唤起其归属感, 这样的设计更容易成为大众喜欢的设计, 人们在情境化的空间中身心都是愉悦的, 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 空间中也就形成了场所精神。

一个吸引人的街道环境会让人产生更多的停留意愿, 因而促进更多的群众消费, 增加其商业利益。商业开发采用临街的形式可以使更多数量的街道和门面得到利用, 商业的利益也可以达到最大化。同时, 在街道上尤其是步行街, 人们的步行方式比机动车的渗透性要强, 因此人流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更多, 进而促进经济更有利的发展。同时也会整体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的好感度, 解决人们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从而增进公共空间的人群交流, 改善社会风气。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公众购物、集会、步行与交流最主要的空间, 更是一个城市区域的精神与文化窗口, 最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当属商业步行街。情境化设计是一个通过对物理环境进行改造, 最终使人们确认所处的空间环境并与之产生共鸣的过程。对典型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情景化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吸引人流, 促进经济发展, 并满足大众的公共生活需要, 打造城市中心的窗口形象, 重庆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了五个比较成功的商业步行街。其中观音桥步行街年轻而充满活力, 情境的设计与安排也较成功。本文将以此为案例, 阐述比较成功的公共空间如何采用大众化的设计视角并表达情境。

关键词:步行街,情境,大众,视角,共鸣

参考文献

[1].朱海波.情境主义国际评述与城市空间再解读[J].华中建筑, 2009, 27 (2) :136-139.

[2]. (法) 居伊·德波著, 王昭凤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挪威〕诺伯格·舒尔茨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北:尚林出版社, 1986.

[5].姬林.商业步行街景观的“意”与“象”[D].无锡:江南大学, 2004.

[6].宋之云.城市步行商业街区情境化设计研究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 2003.

上一篇:汽车维修与运行专业下一篇:现代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