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服务

2024-08-29

大众服务(精选12篇)

大众服务 篇1

山两维尔生物乳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同科技产、丨k创新示范站地, 是山西省生物研究所下域的科技型企业, M时也是我省唯一的乳品发酵中试基地。1958年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创建, 这是我省唯一对生物发酵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的机构, 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fi和先进的科研设备。1997年, 为使各项研发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 实现发酵技术的产、丨k化, 在几十年专、丨k技术积累的基础丨:, 成、X丫山西省山西昝乳品发酵中试基地一一暨山西维尔生物乳制品有限公…, 多年来专业研发发酵技术, 并始终引领我省乳品研发技术的先进水平。现在还是教育部丁.业微生物丁.程研究中心“维尔食品发酵研究所”对微生物丨:程领域尤其是微生物在乳品应用技术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大众服务 篇2

病理科 潘超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患关系愈加紧张,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艰难局面下,科室如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更好地面对机遇与挑战成为摆在每个科主任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2009年3月7-8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了2009年干部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多名著名的医院管理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家,作了数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对医院管理与发展、科室建设等敏感问题作了深层次的探讨与剖析。通过学习,理清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收获良多。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医院以更强的竞争力来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各个科室作为医院最基础的工作单元,学科建设也就随之而愈发重要。这突出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在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医院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解除患者的疾病困扰。而若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在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中为其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相应地各学科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严格的流程管理。因而要加强各个专科的学科建设。第二、建设品牌科室,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医院的竞争力包括医院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及亲和力。医院的重点专科就如同医院的品牌,是扩大医院知名度,提高医院信誉度的最有效途径。我院的重点学科如消化中心、心脏中心在闽南地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扩大了我院在本地区的影响,奠定了我院在本地区医疗机构中的地位,为我院提供了稳定的病患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这些学科的建设对于巩固我院现有的医疗基础,拓展医院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同时,这些学科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又必须建立在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之上,如心脏专业的发展就很大程度上依赖影像、超声等相关专业的均衡发展。因而加强其它专业的发展又是非常必要,甚至是十分紧迫的任务。第三、加强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竞争力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每个员工的竞争能力,而每个员工的竞争力又取决于其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态度及医德医风的建设。良好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能够提供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能够在科室内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我院病理科在2006被评为厦门市规划重点学科,此后的几年里,在医、教、研各个环节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一举改变了过去不参加教学工作、对科研重

视不够的局面,对医疗工作本身也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强势发展的势头,在本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形势,扩大了我院的影响,提高了医院总体竞争力。

二、学科建设是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学科建设对医院的发展,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学科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从医院到科室各个层面上的努力。病理科从定为规划重点学科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发展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这其中既有科室自身的原因,也存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制约。如分子病理实验室的建设,受制于场地及设备等诸多因素,进度非常缓慢,远未达到原定的计划。再如病理专科的发展,肾脏病理专科、皮肤病理专科等专科病理工作的开展因人力、设备的不足,一直处于协调乏力,举步维艰的局面。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寻找原因,探索解决之路。

三、医疗流程管理是科室的无形资产

佛山医院谭院长在“如何做好科主任”的专题讲座中讲到:佛山市第一医院是三流的人才,二流的技术,一流的流程。学习班结束时,邹书记总结到:我们医院的管理理念是技术与流程并重。二位医院管理的专家不约而同地把流程管理提高到医院管理理念的高度,可见流程管理的重要性。谭院长甚至不无自豪地说:别人可以挖走我们的人才,学会我们的技术,但没办法学到我们环环相扣的流程管理。由此可风,流程管理不仅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一种管理管理经验与意识的积淀。不仅在医院层面上,在科室层面上也是如此。建立好的流程管理对科室十分重要,而要对流程管理持之以恒地不断改进与优化则尤为困难。以病理科为例,在三甲医院评审前,医院专门设立了门诊病人取检查报告处,既方便了患者,又节约了人力成本。但随着各科工作量的增加,原有的设置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但又未及时的进行新的调整,只是简单地撤消了这一设置,使原本已经建立的比较理想的工作流程又退回到了旧有的模式,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并引发了新的安全隐患。

四、医疗服务质量是科室的生命,现代化服务理念是发展的保证

现代医疗服务的概念已由原来的单纯医疗专业服务延伸到满足病人多样化、个体化需求,包括院前的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院后的电话随访、心理咨询、社区医疗服务等。这就要求科室不仅仅要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全方位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以适应人性化服务的要求。只有以最精湛的医术,最满意的医疗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认可,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妇产科主任李娜所介绍的妇产科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经验值得所有科室学习、借鉴。

五、科室文化建设是核心竞争力

科室文化建设是由科室创新机制和外在形象的树立体现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科室自身生长力,包括科室内聚力、人才激发机制、科室不断的延续机能。二是科室形象推进市场竞争力。科室文化建设对许多科主任而言是一个新的课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与探索。

六、创新精神是科室发展的灵魂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学术的更新在已加速度的进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诊断标准、新的治疗原则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医务人员传统的知识体系。因此个人要想提高,科室要想发展就一定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认知水平,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发展,并加以改进创新、改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才能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掉队。即使是目前已形成品牌优势的专业,也不能墨守成规,失去创新意识。科室必须鼓励创新,并允许在创新中犯错误,做好为创新买单的思想准备。总之,创新能力决定着医院、科室、个人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地进行的创新,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局面,才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巩固竞争优势。

七、团队精神是医院执行力的源泉

在现在医学发展的背景下,医疗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地依赖团队的合作,只凭个人的力量实现大幅度地提升医院竞争力已成为不可能,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赢得竞争的胜利。名医不代表名科,有名科不代表名院,只靠一二个名医,一二项技术是不可能在医院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无论是科室,还是医院都必须强调团队精神,依赖团队精神。医院的团队精神包括二个不同的层面,其一是全院范围的团队精神。只有各个科室精诚团结,相互帮助才能高水准地完成医疗任务。必要时还要有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不躲避的精神。其二是科室小范围的团队精神,一个和谐团结的科室,能够使每个员工感到温暖,增强干劲,强化职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不折不扣完成医院部署的任务,更好地完成医院的管理目标,实现医院的经营和质量方针,同时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同样在医院品牌建设中,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建设名科、名院的基础。

八、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品牌科室的基石

名医、名科是医院的品牌,这个品牌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叫得响的服务,还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谭院长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医德医风建设对在提高医院竞争力中的作

用,名医可以因各种原因离开科室,离开医院,但良好的医德风范必须永远保持。试想一个收受红包、回扣的医生,一个医德医风很差的科室,如何能够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交口称赞呢?

最牛基金经理和大众服务 篇3

王亚伟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目前执业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在这个行业已有13年。在他之前,已经有无数的明星基金经理跳槽到私募,离开了公募行业。公募与私募的区别之一在于薪酬待遇,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是每年收取1%-2%的管理费;而阳光私募的激励机制更到位,管理人可以提取20%的业绩回报。不难想象,以王亚伟十倍于上证指数的业绩,如果身处私募,可以获得巨额的业绩提成。打个比方,如果公募基金是为百姓服务的公交车,那么王亚伟以天纵之姿,却甘于做公交司机整整13年,这份执着与坚守,令人感佩。

曾有一位基金公司老总对笔者说,纵观全球,那些凤毛麟角的投资天才不可能为公募基金服务。对于有投资天赋的人而言,要么自己操盘,赚来的钱全部装进自己的口袋;要么去私募为富人管钱,收取高额的业绩提成。不论如何,犯不着去公募行业,为散户服务,赚这点辛苦钱。

的确如此,任何一个行业,谁不是嫌贫爱富?小到银行排队,手持VIP卡的贵宾客户可以享受专有通道,而普通客户只能干瞪眼;大到医疗健康,最好的专家往往出入领导官邸和富豪府邸,岂能坐在地段医院的嘈杂环境中悬壶济世?

按照这个逻辑,难免让人感慨,难道老百姓就不能享受优质服务和优质资源?这个问题,理论上就不可能实现。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优质资源必定是稀缺的,因而必定是昂贵的,必然配置到出价最高的人手中。这就好比所有投资者都希望把钱交给王亚伟管理,但他管理的两只基金,从2007年以来就长期暂停申购。也就是说,虽然王亚伟钟情于公募行业,但也只有极少部分的幸运投资者,享受到了他的服务。此前,很多基民曾带着羡慕嫉妒恨,要求华夏放开申购。对此,华夏基金一位高层以幽默的方式进行了回答:如果全中国男人都想娶章子怡,您说这可能吗?

显然,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是VIP,真正的VIP肯定是少数。这么说,老百姓就只能喝西北风?

当然也不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衣食住行等等各个领域,都制定了一个合理的标准,并且要求服务提供商必须达标,使得大多数人可以享受到合理、甚至还不错的服务。比如,没钱的人也能住上廉租房,也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教育、养老。当然,如果您有钱,可以购买更好的服务。

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仅食品安全领域,各种问题就层出不穷,让普通百姓觉得吃什么都不放心。近期,一大批食品事件被曝光:药用胶囊竟然是用皮革废料甚至废旧皮鞋做成的;去年闹得满城风雨的瘦肉精,如今有了毒性高2000倍的新版“瘦肉精”(沙丁胺醇);而明胶冰棍、甲醛白菜等也令人不寒而栗。不仅如此,在海外诚实守法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竟也搞起了双重标准:国内生产的可口可乐含氯门曝光18天后,可口可乐公司才出面道歉;号称“全球最大茶叶品牌”的“立顿”,在国内生产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均含有严禁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

这些事件,在国内见怪不怪,然而只要放到国外,都是要被问责的重大事件。我们不敢苛求每个行业都出现王亚伟这样不侍权贵、钟情大众的高人,但不是说大众只能“享受”拙劣的三流服务。政府应该确保每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恪守规章制度,即使面对普通百姓,也要确保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做不到这一点,政府就难辞其咎。

大众服务 篇4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它具有一般商品的本质特性。同时,电力在生产,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性又使它区别于一般的商品。电力营销与一般商品营销的区别在于,电力营销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因此,电力营销的目标包括:对电力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实时满足客户的电力需求;在帮助客户节能高效用电的同时,追求电力营销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供电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与电力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打造供电企业市场形象、提高终端能源市场占有率等等方面。

二、大众营销理念与一对一营销理念

传统的大众营销理念主要强调市场份额的争夺,比如说电力与煤、油、天然气等其他替代能源的竞争。在大众营销中,企业的份额指向为市场份额,即企业销售占总体市场销售的百分比。这一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迅速传播并成为企业营销活动中追求的重要目标和最常为运用的分析工具,在营销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市场份额的营销合理性在于:随市场份额的提高,规模经济、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将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率。在电力行业等其他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并且用户群相对集中的行业中,通过规模化大生产,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可以给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一对一营销的理念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唐·佩珀斯首先提出了基于“顾客份额”的思想,与传统的“市场份额”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被公认为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宗旨所在。在顾客份额的思维中,强调更多的不再是企业在一个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而是企业在一个顾客的同类消费中所占据的份额,这也就把着眼点从单纯的营业额转向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占据更多的顾客份额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顾客忠诚度,意味着企业将持续的获得顾客的终身价值。因此,顾客份额要求企业与客户建立学习型关系,通过不断的与单个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的消费偏好、习惯等等方面,并对收集来的客户信息加以积累和加工,从而能够单独为个别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三、电力营销中两种理念的结合

电力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因此不加选择地对所有客户全面开展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显然是不实际的;另一方面,供电企业承担着为全社会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重任,所以营销工作同样需要加强和普通用户的联系,为广大的普通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传统的大众营销仍然应当作为电力营销工作的主要思路。但是供电企业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也需要考虑其自身的经营效益。通过对实际销售情况的观察就不难发现,某些工业企业客户的用电规模无论是在电压等级上,还是在容量和用电量上,都大大的超过普通的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由此可以认为,在供电企业的众多客户中,存在着少数的大客户,他们的能源消费在供电企业的销售业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在保留大众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应当对这部分工业用电的大客户予以特殊的重视,通过与其建立学习型的关系,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提高提高大客户的忠诚度,开发大客户的终身价值。

一对一的理念强调的是差异化的服务,但是需要认识到,一对一的营销和目前的我们所采用的大众营销之间并不矛盾。一对一营销强调的是在不同用户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事实上,用户之间的差异性也就促使供电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这就牵涉到细分的程度。一对一营销所探讨的是一种将市场细分到单个客户的思想,按照这一思路,自然就能够为单个客户量身定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但考虑到营销成本的因素,对于所有的客户都进行一对一的营销对于供电企业将产生一笔很大的投入,甚至导致入不敷出。因为不同的客户对企业的利润贡献是不同的,这其中存在着用电规模很大的工业用电大户,他们的能源消费在供电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也在供电企业的盈利中占有较大份额;然而另一些客户,比如普通居民,其生活用电在供电企业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对于供电企业的盈利影响也小得多。当然,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规模较大的社区或小区视为大客户。因此,市场细分是将客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用电量,或者按照电压等级等进行分类,寻找能够供电企业的最具价值客户,并对他们单独进行重点服务和一对一的营销,而对于其他的用户,可以对其进行大众化服务。

四、对普通用户进行大众化服务的措施

对于普通用户提供大众化服务并不等于降低服务的标准。相反,由于供电企业肩负着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电力的责任,所以用电规模偏小但数量众多的普通用户也构成了供电企业加强客户服务管理的重要一环。此外,除了供电企业所肩负的为全社会提供电力普遍服务的义务,还有供电企业的规模经济特性的因素。对于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的行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将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供电企业要想与煤、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展开竞争,就必须在重视大客户的顾客份额的同时加强对市场份额的争夺。

在为全社会提供大众化客户服务方面,世界各国的供电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利时的供电企业在大众化服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与业扩报装的业务相结合。在接到用户的业扩报装申请之后,客户服务中心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客户的要求做出答复,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情况,和客户面对面的了解用电要求及特点,并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给出建议性的合理的线路施工方案,同时为客户推荐适当的电气设备,并提供用电安全和节能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法国电力公司向社会提出客户服务的满意度目标,并由社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客户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将定期公布在媒体上,接受公众监督。

联系国外供电企业大众化客户服务的相关经验,对于国内大多数的供电企业而言,客户服务中心应当主要负责营业报装及相关服务工作,下设4个分中心:(1)用电营业报装分中心,负责受理用户业扩报装申请和无工程业扩项目的管理等业务;(2)项目管理分中心,负责有工程业扩项目从接受业扩需求信息到工程竣工合格送电的全过程管理,由客户项目经理对客户用电工程进行跟踪服务;(3)客户呼叫分中心,通过电话(95598)、传真、短信息、寻呼、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各类客户提供电力业务咨询、查询,并受理用电业务、电力故障报修、投诉和建议等;(4)信息管理分中心,负责业扩资料、供用电合同、投诉处理的管理,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发布停电信息,承担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运行管理。客户服务中心可根据客户分布及业务需要,下设若干营业网点。营业网点受理业扩报装、抄核收、故障报修等业务。客户服务中心及所属营业网点业扩报装和故障报修分级负责的具体范围由供电企业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五、对大客户进行一对一服务的措施

国外的供电企业在引进并应用一对一理念方面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加拿大的供电企业为了加强同客户的交流,其客户经理要定期走访所负责范围内的工业和商业大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调查市场信息,把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并通过和地方政府的定期交流,及时了解潜在的市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营销部门能够迅速对客户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做出反应,纠正客户服务设计中的偏差。

在国内,上海的供电企业也在这方面也有着先进的经验。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将大客户从普通客户中分离出来,于2003年年底成立市区供电公司大客户服务中心。市区供电公司的这一举措旨在对大客户管理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索和实践,通过整合公司资源、优化营销服务流程,为大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一对一服务,并以此来完善公司的服务体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更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大客户和供电公司的“双赢”。

在借鉴国内外供电企业对大客户开展一对一营销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供电企业针对大客户的营销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大客户设立专门的客户代表负责集中办理大客户用电报装的供电方案确定、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电力工程施工安装、电力工程监理等服务的商洽以及工程项目收费、工程项目验收、装表接电等业务,并对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跟踪、协调管理,实现“内转外不转”的一站式服务。客户代表要定期与其所负责的企业就用电质量和服务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联系,收集大客户在用电需求方面的意见,从而分析得出大客户目前的用电需求,为大客户提供廉价而高效的用电方案。此外,客户代表还应当不断收集大客户企业生产销售的相关基本情况,以及相应的大客户企业发展的隐性需求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积累得到的大客户生产经营状况,探求大客户企业未来的发展导向,对大客户今后可能的用电需求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大胆提出超越大客户目前期望的用电产品,拓展电力营销空间。另外,客户代表还应当与地方政府建立积极的联系,及时了解新建的企业和新上的项目发展动向。

六、结束语

引入一对一服务的理念对大客户进行重点服务,深度开发大客户的终身价值,这已经成为电力营销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加强大众化服务的建设,为普通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也是电力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的另一重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将重点服务和大众服务两者相结合的思路,并分析了供电企业在大众化营销服务和一对一营销服务的具体举措,就今后电力营销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陶涛:浅析电力市场营销[J].中国电力教育,2005,(S1)

[2]王侃张连华: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初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03)

[3]赵洪庆慕振学:电力市场营销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4]张香兰:顾客关系管理——E时代的管理新理念[J].经济师,2003,(01)

[5]胡勇军王启华:一对一营销[J].企业管理,2003,(01)

[6]梁云:顾客份额:营销新理念及实践[J].企业管理,2005,(06)

[7]马瑞婧:一对一营销浅析[J].财贸经济,2005,(11)

[8]尹柳青:关于电力市场营销战略的设想[J].大众用电,2002,(04)

[9]江志明:理性认识一对一营销[J].商业时代,2004,(26)

[10]傅春林:互动时代的一对一营销模式[J].商业时代,2004,(18)

[11]王伟娅:对“一对一营销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江苏商论,2004,(10)

大众服务 篇5

-山西检验检疫协会在中部六省检验检疫协会第四届联座会暨会刊研讨会上关于《山西检验检疫》办刊情况的汇报

一、《山西检验检疫》办刊概况

《山西检验检疫》作为我局机关的一份刊物,担负着积极正确全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知识,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水平,促进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和山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我局系统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2003年7月,局党组为加强山西检验检疫与社会各界、与各省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为使检验检疫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更好的为广大外贸进出口生产经营企业和出入境人员提供服务,决定由协会承办这个刊物。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经过近两个月的认真准备,省新闻出版局注册登记后,与2003年9月28日正式出刊,发行数量千余份,发行范围扩大到全省各进出口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各有关部门和全国各省检验检疫机构。截止到现在,《山西检验检疫》共出刊28期,其中一期增刊,每期48个页码,14万字左右,6个合订本,总计发表400多万字的文稿。七年多来,我们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和为山西经济建设服务,为外贸进出口企业、经营单位和出入境人员服务,为检验检疫工作服务的指

导思想,努力使《山西检验检疫》成为宣传政策,开拓视野的窗口;成为输送信息,联系感情的桥梁;成为借鉴经验,把握技术的渠道;成为攻克壁垒,促进出口的指南;成为增长见识,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在塑造检验检疫形象,扩大检验检疫影响,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山西检验检疫》办刊导向

紧紧贴近时代脉搏,突出检验检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山西检验检疫系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工作业绩,展现国门卫士把关服务、无私奉献的品格,多层次、多渠道为广大外贸进出口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积极探讨和研究产品质量问题和疫情疫病防范问题,使之成为检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交流学习、增长见识的良师益友;使之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检验检疫、全国检验检疫了解山西检验检疫的一扇窗口。这就是我们的办刊导向。《山西检验检疫》是行业性刊物,既不同于政治理论类的党刊,又不同于休闲类的期刊或晚报,应当是以行业技术特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刊物,所以必须办的有用,人们才看我们的文章。近几年来,我局同志立足实际,深入调查,写出一大批有份量的好文章,特别是有些同志善于抓重点产品,抓热点问题,有理有据有见解,专业性强,说服力强,对于指导地方经济建设,进一步做好检验检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些同志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理论研究,监管手段探索,以及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等

方面撰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有些同志还积极总结经验,反映和报道检贸战线的闪光点,有些同志善于收集和整理资料,针对许多热点问题撰写了许多知识类的文章;还有一些同志在政治文化交流方面畅谈学习体会,介绍外部世界,启迪人生智慧,给人以新的感受等等,使《山西检验检疫》的含金量不断提升,感染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呵护。

三、《山西检验检疫》办刊原则

1、坚持真实准确。一切媒体都是公共信誉的传播载体,一切媒体产品都是社会公共产品,一切媒体都是公共舆论阵地,它的最大特点是传播性、共享性和公开性,文稿一旦错误或信息失误,则会对社会、对某些公众产品产生不良影响或引发严重后果。特别是检验检疫以技术为支撑,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建议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

2、坚持公正客观。从专业技术角度讲,许多文稿难免要对一些情况或事件进行评价或议论,而不论什么样的评价和议论都不能受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利益左右,更不能有个人偏见以免产生误导。

3、坚持严谨细致。一是加强与作者的沟通,要求作者尽量采用电子文本,发稿前要认真核对;二是认真审核,对拟刊发的稿件要进行认真审核,修改后的稿件付印前返回作者征求意见; 三是每期稿件至少要校对三次以上,确保差错率不超过1/万。

4、坚持内外有别,检验检疫有其行业的特殊性,有些属于

商业秘密的不宜往外传出的,或属于保密事项的内部情况不在文稿中透漏;有些属于正在工作中或暂时没有结论的情况亦不在文稿中披露,属于探讨中的敏感性问题,也要注意负面影响,正确把握。

5坚持形式多样.

一是在栏目设置上要科学合理,尽可能照顾到各个方面,如:领导论坛,法律园地,特别报道,地方经济、把关服务、工作研究、专题讲座,文化苑林等,在栏目的设置上尽可能引人入胜。二是要突出重点,每期都要有些有份量的针对性强的文章,可以根据中心工作重点约稿或专题采访,使刊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三是灵活多样,可根据情况组织些摄影或书画活动、人生哲理性文章或知识性的讲座等,使人感到开卷有益等,不断增强刊物的可读性。

纵观众多媒体,百舸争流,景象万千,惟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真正办得有用,值得人们一读,我们的刊物才能在众多刊物之中独树一帜,受到群众和读者的欢迎,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为此,衷心希望通过参加这次会议:研讨办刊问题,学习办刊经验,强化办刊理念,提升办刊质量,使我们的刊物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检验检疫工作服务,在质检文化建设和质量提升活动中发挥应有作用。

大众创业服务体系结构分析 篇6

一、创业障碍分析

尽管目前在我国对创业的要求十分紧迫和必须,但是,创业成功率却不高。据统计,我国新创企业的失败率在70%左右,远远高于世界新创企业失败率的平均值34%。

创业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具体包括:识别创业机会能力,包括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市场机会评估能力;策划能力,包括经营设想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制定经营方案能力、企业筹建能力、制定营销方案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包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和人、财、物等资源的获得能力;经营能力,包括产品经营能力、资本经营能力、品牌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风险管理能力,包括风险的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创业能力不足导致创业常遇到三道门槛,或称“创业三难”。

第一,选项目难。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好,找不到商机。创业是一个市场推动的过程,创业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创业者发现市场机会并利用各种资源抓住市场商机的活动过程。很多想创业的人,不知道做什么好,总觉得所有商机都已被别人抢去。其实创业商机既在于识别、发现,也在于创造,对于想创业的人,找不到创业机会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缺乏发现、识别乃至创造机会的方法。

第二,融资难。创业者寻找外部资金支持困难的原因不仅在于创业活动的高风险性,还由于金融体制和所有制歧视等制度原因,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渠道非常不畅。创业者开发合适的商机需要资源,但可以直接控制的资源很少,因此,必须通过整合外部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整合资源有时需要围绕创业机会设计出清晰的商业模式,向潜在的资源提供者陈述清晰的有吸引力的盈利模式,有时还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创业计划。刚开始创业缺乏资源整合的知识和经验,创业者白手起家倍感艰难。

第三,经营难。如何面对客户开拓市场,如何有效竞争,如何与供应商服务商打交道,如何利用政策和政府的支持,这些都是初创企业必须考虑并且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动态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巩固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企业才可能存活下来。另外,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有的具有破坏性,有的可能暗示了一个未被识别的市场,要求企业在一定计划的基础上,有比较灵活的措施以化解风险,或者借势开拓新的市场。创业者没有这些方面的经验,即使企业创建起来了也会觉得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二、创业服务体系的组成要素

(一)创业研究体系

创业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存在很大争议,如创业的定义、创业者的本质、分析单位、研究目的、促发条件等等,同时研究工作没有在理论上获得进展,缺乏有用的概念性框架,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了创业研究领域的建设中。在我国一些知名大学成立了创业研究机构,如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

在我国,除了需要对创业的一些基本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对不同区域的创业问题进行研究,因为不同的区域商业环境不同,人们的创业意愿和心智模式也有差异。立足于区域角度在理论上至少应研究进而明确或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状。全过程、定期性研究本地的创业活动状况、创业环境优劣程度、影响创业的关键因素。二是导向。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和发展规划,应鼓励民众在哪些领域创业,不同知识层次、智力层次的人适合的创业领域是什么,以达到促进创业成功、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三是政策。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创业者成熟度的不同如何调整促进创业的政策。四是方法。微观上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与创业有关的各种具体问题、各个环节,共性的常态的问题提供一个标准答案,特殊的动态的问题提供一个思维方法。建立创业研究体系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科研机构的作用,引导科研力量往创业研究方面倾斜,优化配置,突出重点。

(二)创业培训服务体系

对创业的研究,最早的流派就是特质论,其基本判断是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创业者的个性特质甚至是天赋。基于这样的判断可以得出,创业没有规律可循,创业技能也无法学习,除了通过改善环境以允许和鼓励具有创业特质的人才展示其创业才华外,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这种假设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人们开始从管理的视角审视创业活动,发现创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业者及其团体的素质,但也可以被管理;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但存在内在规律。基于这样的判断,创业研究从过程和行为的角度迅速展开,创业过程被基本上界定为:决定成为创业者、识别和评价创业机会、创建创业团队、创业融资、创建新企业、管理新企业成长、收获回报等,并进一步细分出几十项相对独立的活动。这就为创业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从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

让想创业的人掌握实用的创业技巧,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创业培训。好的创业培训能够应用优秀的创业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群体创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培训方案,增强创业意志,提高创业技能,甚至会对社会创业环境、创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创业培训主要由政府部门或其他一些非营利机构举办,也有一些民间培训组织。但这些创业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且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政府要继续组织免费的创业培训,同时要鼓励和扶植一些营利性的培训机构,其培训效果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优胜劣汰。

(三)信息与中介服务体系

干什么项目是创业者要迈出的艰难的第一步,在决定做还是不做一个项目时,至少应考虑三个方面:项目本身所包含的产品或服务的优劣、项目的市场潜力如何、创业者从事该项目是否有优势。

初次创业者缺乏经验和知识,创业失败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入错了行”,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有关创业项目的广告铺天盖地,哪一个项目真正好又适合自己,许多想创业的人缺乏判别力。为减少因项目选择不当导致的创业失败,一些从事项目推介的中介机构就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和趋势、明白人口和消费的发展趋势、具有专业的项目评估能力、拥有庞大的创业项目信息库,且对每个项目本身的优劣和市场潜力有较准确的把握,对从事该项目的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资源有明确的标准。项目推进要做的就是创造人与项目的最佳匹配。

(四)投融资服务体系

按照传统的投融资观点,创业者在融资条件上处于明显劣势。首先,创业者缺少甚至没有资产,既有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资金时,可以用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而创业者几乎没有可以提供抵押的资产,银行为创业者提供资金面临更大的风险。其次,创业者没有可供参考的经营情况,对既有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分析其已有的盈利能力来预测未来的经营情况,银行或其他投资人向企业提供资金时也都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而创业者所提供的资料不过是一份商业计划书,未来的情况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最后,创业者的融资规模相对较小,以贷款规模比较,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所以银行更愿意向大企业而不是向创业者贷款。

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也说明了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不适合于支持创业的需要,现实要求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2006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创立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因以银行贷款的方式帮忙穷人创业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用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及金融运作天赋证明,不需要慈善,也不需要政府养活,穷人完全可以借助市场的合作体系所形成的金融服务,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中国一定也能找到适合广大创业者的融资方式,不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单向的对创业者帮助,而是创业者与金融机构的双赢。

(五)管理咨询服务体系

新的企业创立后,能否生存并发展下去就在于如何经营管理。而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差异较大,传统管理的出发点是效率和效益,创业管理尽管也要注重效率和效益,但更侧重于通过找寻机会来取得成功。传统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实现生产经营,而创业管理则是在不成熟的组织体制下,更多地依靠团队合作、创新和冒险来实现新事业的发达。

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的创业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经营管理方面的帮助,这就需要社会建立管理咨询服务体系。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小企业管理署(SBA)就致电退休的商业人员,邀请他们成为小企业的顾问。1964年,SBA为了将社会上的退休经理人资源和其他资源整合起来,成立了专门为创业者服务的公司SCORE,对申请帮助的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导师服务。我国的科技部等政府机构也在2007年启动了“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第一批39位导师分布在不同城市。但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调查,实施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还有不少成名企业家把辅导创业者当成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提供服务都是免费的。虽然创业导师可以为创业者牵线搭桥,带来一些机会,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相对而言,有盈利目的的VC、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在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上,做得反而比公益活动的创业导师们得心应手。所以,建立管理咨询服务系统既需要“免费”服务,也应该有“付费”服务,用市场机制来鉴别优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创业服务体系从大的方面分析,包括以上五个方面。如何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促进每个方面以及整个体系的高效运转,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浅析大众化的云计算服务 篇7

何为云计算?目前行业当中对于云计算的概念众说纷纭,有很多种概念的解释,每个人于云计算的理解和认知都是不同的。按照目前较权威的说法,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我们举个比较好的例子解释云计算服务,比如我们曾经使用的单台发电机,可以供单个家庭或者单个企业组织使用;之后的互联网时代云服务,则是将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进化为发电厂式的集中供电。这就意味着,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功能成为一种市场中流通的商品,进行买卖和换取。就好比现代生活中的水电、煤气一样,由几家大的组织或者机构进行专门维护和售卖,每个用户都取用方便,费用也比较低廉。云服务与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云服务是通过互联网网络进行传输的。云计算服务通过集成大量的软硬件资源形成基础,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每个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需求,合理科学的借用或者租用互联网的云服务,并且可以随时灵活的调整使用的量,不再需要购买大量高额的存储硬件,不再需要付出高额的维护资本,就可以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的云服务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为企业或者个人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能够实现资源的高度利用,将不再使用的互联网云资源收回,避免资源空置,从而循环利用。

二、云服务的特点

(一)减少对硬件设备的依赖。

云服务的普及将会对硬件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众多的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资源和信息存放于云端,并且可以实现存储时间长期化,存储资源安全化等性质。对于身边使用的移动硬盘、U盘等硬件设施将逐步减少,部分企业或者大数据用户,将通过互联网租用云服务器和云硬盘,避免购买硬件和维护的高昂的付出。使用者无须知道云服务的原理和内部的技术,只需要了解由软件虚拟出来的“硬件”,即可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繁重的硬件设施,享受互联网的资源。

(二)资源集成提高计算能力。

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对互联网中的计算机资源聚拢,形成一个巨大的计算公共资源池。平衡资源池中不同计算机的载荷,对达到计算峰值的计算机进行分担压力,同时提高冷却空闲的计算机的运行频率。实现资源的高度利用,同时在集成庞大计算能力的公共资源池内,也可以实现分布式作业,集合多方的计算机资源,大大提高互联网计算机的运行能力。

(三)云服务具有弹性和人性化。

云服务的特殊之处在于“云”,就好比远远飘在天边的云朵,普通人触摸不到,云朵的形状又是庞大而没有规则的。云服务正形象地反映云朵的特点。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的收缩,不拘泥于固定的分区,通过用户规划进行合理的动态调整。用户在使用云服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借用”或者“使用”等手段,享受云服务,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一定的空间或者计算能力,或者是购买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增值服务。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付费,用多少则付多少,云服务商可以实现资源的自动分配,同时将监控用户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计费。

(四)云服务的安全性高。

云服务的提供商,将用户的数据存在在分布式的主机当中,相互之间实现隔离。用户同时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信息存放于哪个确切的地理位置。这个特征使得网络病毒或者黑客因不能确定攻击地点而无法准确地攻击数据备份中心,大大提高云服务数据备份的安全性和容错率。云存储成为受用户欢迎的一种备份方式。

(五)接入端无限制。

云服务商将自己的服务存放于互联网当中的云端。用户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利用电子终端,包括手机、电脑甚至智能电视等,就可以实现与云计算之间访问。没有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让用户享受到云端的高效服务。

三、大众化的云服务

(一)QQ空间。

伴随着腾讯公司的即时通信产品“腾讯QQ”的普及,面对着日益成熟的QQ用户,用户对QQ的需求不断提高,互联网的普及导致QQ用户的年龄越来越小。腾讯公司在2005年推出了QQ空间,该产品是为了丰富用户的互联网体验,为用户提供具有撰写日志、发布照片、定制音乐、个性化布置等功能的私人空间。在QQ空间发展的初期,用户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自我展示的渠道,将自己日常的照片或者各类写作文字发到互联网空间,供网友互相传播。

随着网民意识的发展,QQ空间成为我国人民最早接触到的,也是用户最广泛的云服务产品。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QQ空间不仅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好平台,更多的用户把它当做一个存储照片的备份系统。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电脑硬盘已经更换或者损坏过好几次,但是自己上传的照片和文章,确实保存在QQ空间,不会被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觉得数据保存的珍贵。用户只需要创建自己的空间,本质上即申请自己的存储量,设立自己的账户密码,即可以享受云服务。在QQ空间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可以满足用户上传图片、文字甚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这些数据保存在腾讯公司的某个主机当中,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在不同的终端设备,都可以访问自己的空间,并且随时随地上传或者下载数据,调整自己的空间。QQ空间实现最浅层次的云服务,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大众化的云服务之一。

(二)电子邮箱。

中国最早的电子邮箱出现在1992年,由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成功。在两所学校当中出现一种奇特的“邮电所”,寄信既不用邮票,又无须信封,通过网络,即可将信件内容传递到收件人的面前。进入21世纪,电子邮箱已经非常普遍,许许多多的用户通过邮箱传递信件、邀请函或者是办公文件。电子邮箱的容量不断扩大。许多用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大体量的资料、软件等文件传递给对方。

刚开始,电子邮箱作为一种高效办公手段和低廉环保的方式,受到各类公司企业和个人的欢迎,更快捷、更先进的邮件传递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邮件寄送,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慢慢地,人们发现电子邮箱也可以用来存储数据,不同的电子邮箱供应商会提供给用户不同的网络容量,有的电子邮箱供应商会限制用户上传附件,部分电子邮箱已经能实现无限容量的功能,并且可以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用户往往可以将自己需要携带的文件资料上传到电子邮箱,通过邮箱的方式发给自己或者其他个人邮箱,当有需要的时候,只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通过下载的方式,从电子邮箱服务商的主机当中下载文件资料。这是云服务大众化的一个体现,电子邮箱通过自己的优点,让云服务走近我们。如果用户不打算继续使用电子邮箱,或者长时间不再使用电子邮箱,那么电子邮箱的提供商会回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容量,清除用户的数据。平衡云端资源池,将池中的资源分配给更需要的用户,实现云端资源池的高度利用。

(三)软件服务。

计算机发展到现在,丰富的软硬件功能已经让用户感到琳蓝满目。如今,云计算服务为我们带来新的互联网体验。云服务商为我们开发了许多功能不仅可以代替硬件的使用,而且可以用来代替软件的使用。例如,当下十分流行的图像处理软件“美图秀秀”,用户们可以不下载软件,不再需要为安装该软件而保留部分存储空间。只需要一台设备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美图秀秀的官方网站上,即可以实现在互联网端对图片进行修改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技术和程序将由云服务提供商在“云端”进行布置,并且提供高效的处理能力。用户完全可以不安装美图秀秀图片处理软件,也不需要对用户的设备终端提出过高的要求。

四、结语

云计算服务是一门新型的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优秀产物,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云服务向全球大众化的普及已经是势在必行。云计算服务已经慢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当中,虽然现阶段云计算还存在诸多不足,很多网络用户对云服务概念还非常陌生,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云计算服务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请我们敞开双手,拥抱云计算服务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吕枚芹.浅谈云计算及其应用[J].电脑技术与知识,2014(36).

[2]郑宇.云技术服务及其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2(12).

大众服务 篇8

一、上海大众4S店服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1. 汽车服务理念落后

目前上海大众4S店部分服务营销意识严重滞后, 对服务缺乏真正地理解和把握, 仅仅停留在短期效益与追逐利益的基础上, 没有将“以人为本, 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落在实处。例如, 只是将服务局限于接受订单、送货、处理投诉和维修上, 未能开发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类型。以及在服务过程中, 出现唯利是图的不良服务态度, 丢失了老客户, 同时也将新客户挡之门外。

2. 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有许多前来上海大众汽车4S店的顾客普遍反映, 4S店内员工有些专业知识还不如客户, 对于汽车的问题不能及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从而导致服务水平的严重缩水, 甚至造成反作用。另一方面, 服务行业更看重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4S店顾客多次面临员工对提问表现出不诚恳、马虎、厌烦等工作态度, 给顾客带来饿了很多不良的心理情绪。

3. 服务流程不完善

上海大众4S店目前在售车服务过程中, 顾客需要办理相当多的手续以及其相关的收费, 令部分购买者望而却步。在售后维修过程中, 出于报修程序不合理和接车员数量有效的影响, 使得接车报修过程冗长耗时。服务过程没有按照企业规定严格执行, 完成维修后没书写维修报告、签字等, 对客观的不满意记录漠然忽视等等。

4. 服务水平不高

有些上海大众4S店服务人员仅仅只是传统的电、机、油漆等工种, 难以适应现在汽车的服务水准;同时, 在具体服务过程中, 部分4S店缺少与汽车同步的维修机器和设备, 使得作业难以正常进行, 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另外, 有些品行败坏的员工, 以次充好, 维修过程中以低质配件隐瞒新车主, 甚至盗取原装配件进行牟利, 不仅伤害了顾客, 也损害了上海大众汽车品牌的信誉。

二、完善上海大众4S店服务营销策略的对策

1.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对具有强烈个性的上海大众汽车而言, 其多年来实施的“用户满意工程”, 在汽车4S服务中提出“卖品更卖服务”的口号等, 都是很好的经营理念。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只有服务才是汽车4S店真正的产品。在经营服务的具体操作中, 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4S店的经营理念。在这些基础上, 唯有切切实实地执行自己提出的服务宗旨, 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

2. 培训员工且提高服务素质

首先是对其汽车专业能力的培训, 应汽车的快速发展要求, 技术类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者维修心得, 都可以适时集中起来进行老员工与新员工的交流学习, 或者聘请其他有经验人士对员工实施培训, 以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其次是对员工服务规范的培训, 无论是对其工作服装还是语言规范, 都要通过企业专业的培训要求。尽力做到统一、规范、人性化的服务标准, 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树立客户对品牌的信任。

3. 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体系

经过这么多年来的行业发展, 上海大众汽车在中国取得很高的行业地位, 期间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 但这些仍无法满足顾客需求。鉴于此, 上海大众4S店应该统筹规划, 适应市场需要,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制度, 优化服务流程。例如, 在4S店成立呼叫中心, 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信息咨询手段, 让客户能准确的找到所需的信息, 减少中间环节。在服务过程中, 强调客户与各关键部门的互动,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对服务过程的人员参与和服务信息进行全程记录, 保障后续的检查校对反馈服务。

4. 提高服务水平

上海大众4S店需要适当升级设备、规范服务细则来提高该店的服务水平。盲目的同步4S店内的维修设备, 对于某些上海大众4S店难以承受, 在迫不得已或能实现盈利的情况下, 店内应该适当同步设备, 以提高服务水平。在引进新设备之前, 要做好认真的购前调查, 谨慎合理地购入机具, 以降低其服务成本。对于店员有些员工, 违反职业道德的做法, 要严厉处罚,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规范和惩戒。

三、完善上海大众汽车4S店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1. 完善服务项目

传统的汽车消费理念只会认为汽车本身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而往往忽略了伴随汽车消费过程中汽车服务带来的收益。对于汽车服务也仅限于汽车维修和保养, 而忽视了基于汽车消费延伸的一系列服务。从目前购车的调查统计, 现阶段消费者购车趋势是越来越趋向于汽车的品味和人性化, 购车的主力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基于这个趋势, 上海大众4S店一定要注重促进服务产品组的多样化, 通过多样的服务产品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上海汽车4S店代理的汽车系列款式比较多样, 有多个不同价位的汽车系列, 所以应该要对不同客户对于汽车需求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 更好地做好汽车营销的工作。

2. 改进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服务态度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成败。4S店的工作人员是直接面对顾客的, 他们的工作态度也是顾客直接所能感受到的。员工的工作态度不仅仅是由员工个人所决定的,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 设立合适的奖惩措施, 这样员工才会有工作的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所以企业的内部营销与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3. 对价格权限进行分解

汽车的价格除了市场的变动, 各大是受到汽车产家的控制。上海大众汽车4S店作为汽车经销商来说, 从厂家提车至销售给客户中间, 车价是从批发价到零售价的转换, 一般来说, 从厂家的提车价是一定的, 而某一特定车型的零售价也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而4S店需要做好的地方就是在这一个区间之内对汽车价格制定一个价位, 既保持4S店的竞争力也可以保证获得的利润。所以上海4S店在制定价格策略时, 应该做到层层分解权限, 相应地做出销售激烈政策, 保证销售量得到保障从而获得盈利和员工收益。

4. 对车价实行调整

引起车价产生变动的原因有很多种, 例如新车新款式的冲击、清除积压的库存、经销商的返利等等都会引起车价的变动, 可以说车价的变动是影响顾客购车行为的主要因素。经销商可以从整合厂家资源、积极收集市场信息, 加强销售预测和订车计划安排等进行应对, 对市场进行充分客观的考察, 为了能够更好地占得市场先机, 应该科学地对车价进行调整。

5. 注重对成本的缩减

汽车4S店的成本利润不仅仅和销售的成绩有关, 还和本身对销售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4S店为了追求高档次的建筑, 造成了店面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要实现对成本的缩减,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应该要从内部管理和内部流程着手。

6. 通过服务的有形化实现服务的超值性

众所周知, 服务是没有办法用实体去描绘出来的, 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吸引顾客进入店里服务。上海大众汽车4S店已经要设计出让服务有形化的方法, 例如提出具体的口号, 把虚拟的服务变成实际的可以把握的东西。口号要充分体现自己店里的特色和优势, 向社会每一个阶层的顾客展示自己亲切、优质、方便的服务, 这样才会让顾客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服务特色和诚意

7. 建立整体识别系统, 提高服务形象

上海大众应该要效仿外国的许多成功企业, 积极引入CI、VI等, 对服务营销工期起一个全面提高的作用。CI、VI的目的是通过企业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来表达企业的理念文化, 运用自身的行为活动、视觉设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态度准确地传递给顾客, 能够让顾客更好地接受服务的企业环境, 对企业形象有一个良好的塑造。

四、结束语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由原来传统的价格竞争变成了现在的服务质量之间的竞争。汽车4S店除了关注汽车的品牌之后, 一定要建立好自己的服务招牌, 注重汽车消费系列的服务消费带来的巨额利润。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 4S店应该要结合店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竞争战略, 保持持续竞争的优势。本文就上海大众4S店应该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展开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汽车4S店的服务营销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英.GW汽贸公司上海大众汽车4S店营销战略研究[J].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9[1]刘英.GW汽贸公司上海大众汽车4S店营销战略研究[J].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沈滔.基于汽车4S店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9) [2]沈滔.基于汽车4S店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9)

[3]张礼军, 陈荣章.国内外汽车4S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汽车, 2010 (6) [3]张礼军, 陈荣章.国内外汽车4S发展模式研究[J].上海汽车, 2010 (6)

大众服务 篇9

一、河南省大众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

目前, 河南省政府及各地市各级相关部门围绕强化创业扶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众创空间、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 相继出台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的系列文件, 全省建立了全覆盖的大众创业政策体系。河南省拥有各种创业服务平台不低于200家, 包括综合型和专业型的, 而且正在快速增加中。拥有国家级孵化机构20多家, 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达74家, 在孵项目数量也逐年上升, 达到8941个。河南省郑州创客空间、黄淮众创空间等6家“众创空间”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成为河南省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南省政府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引导、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和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等。省财政筹集专项资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2013年有2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了研发经费的支持, 这些企业在接下来一年的营业收入和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22.57%和21.39%。河南省每年都划拨专项经费来进行创业方面的师资培训。为了进一步规范创业培训管理, 河南省人社厅确定了首批40家河南省创业培训机构, 提升符合条件的人员的就业技能或创业能力。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 打造“互联网+”创新平台。2015年5月, “创新创业引领中原”——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

二、河南省构建大众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创业政策扶持力度较弱

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近年虽然也出台了关于支持创业方面的各项政策, 但对于创业意愿的催生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相对缺乏, 创业政策的惠及对象多集中在大学生、高科技人员等, 对一般性群体和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支持较弱。

有些政策缺乏配套体系, 缺乏对创业主体利益的切身考虑。很多人虽然有创业意愿, 但考虑到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 可能就放弃了创业的想法, 这不仅增加了创业成本, 也会影响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另外, 创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配合初创企业的良性发展, 导致有些创业项目中途“流产”。

(二) 创业相关政策的宣传不够广泛

相关调查分析显示, 很多创业者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 或者不知道政策是否适用于自己。一方面反映出创业者缺乏寻求政策扶持的意识, 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的宣传渠道有限, 现有的宣传主要局限于产业集聚区及其孵化器等产业体系内部, 创业者也无法时刻关注相关政策, 即使通过媒体能够了解相关政策, 但具体的细节也不清楚。创业者需要一个更有效的途径及时了解扶持政策, 特别是基层社区的信息传递, 能帮助创业者知道如何享受这些帮扶政策, 了解这些政策的细节。

(三) 创业激励和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河南省对创业方面的经费投入总量较高, 但其投入的强度和人均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无法满足大众创业的实际需求, 也没有促进大众创业的专项资金。调查发现, 大多数创业者反映资金问题是创业过程中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由于创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缺少资金时, 大多数创业者首先会选择向亲友借款, 政府的各项贷款支持的含金量较低, 程序复杂, 操作的难度较大;到银行借款也面临诸多困难, 如缺少抵押物或担保人、贷款利率过高、手续烦琐等。外部独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会由于创业的高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受到阻碍。

(四) 创业平台建设亟需加强, 资源整合有待提升

河南省创业平台建设还很不完善, 对创业企业和创业者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辅导、培训、咨询、技术、融资等服务措施还很缺乏, 缺少有效的手段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中介机构缺乏整合, 力量分散。对大学生创就业指导缺乏专业的教师和系统的创业指导工作, 基本上是一些创就业政策、创就业形势、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创业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不完善, 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外, 现有的创业服务都注重对创业起点的指导, 忽视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研发技术的全程跟踪指导, 这样, 创业者在后续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而导致产品无法更新, 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导致创业的失败。

三、河南省推进大众创业的服务体系构建

简单来说, 大众创业服务体系就是以政府为主导, 高校和社会共建的全方位服务于创业者创业的支撑体系。河南省构建大众创业服务体系, 要以政府为主导, 充分发挥政府在大众创业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 促进和保障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 高校和社会中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也是大众创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通过政府与高校、社会各方的融资平台、信息平台、孵化平台及培训平台的搭建, 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体”为政府。政府作为大众创业“一体两翼”服务体系的主体, 通过双创体系建设、孵化载体建设、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及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等的制定, 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让各类主体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是推动大众创业的重要抓手。

“一翼”为高校。相对而言, 大学生群体对双创政策的认知和实施更为有力, 是因为高校的宣传做得好, 并且在高校有一大批理论经验甚至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企业家。高校可以承担创业前期培训 (创业通识课、创业模拟等) 、创业素质评估 (素质能力测评) 、创业素养提升 (创业管理课、创业实践) 等一系列基础的理论和实践课程, 使得受众面更广、覆盖人群更多。越来越多的高校建成了或正在建设科技园、创客空间, 这使高校成为大众创业服务体系的“一翼”更有说服力。

“一翼”为社会机构, 包括创投机构、孵化器、创业园区、金融服务机构、社会创业培训机构等。这些部门和机构旨在鼓励和引导大众自主创业, 从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开始, 经过项目的具体指导、项目的融资、创业政策的咨询、企业管理营销直到企业上市, 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构建河南省大众创业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 面向全民宣传创业理念, 培养创业精神

理念决定方向, 思路引领出路。从一定程度上说, 思想观念是最重要的, 但其转变也是最困难的。河南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一直以来都是农耕文明, 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环境也不够宽松, 豫商的称谓也一直不响。创业精神的培养, 欲速则不达, 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 还是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 都应该接受创业理念的宣传和教育。社会和高校应努力发挥诸如《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等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以及关注量较大的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 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 帮助创业者树立创业信心, 解决创业中的难题, 化解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宽容创业失败, 最大限度地调动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通过理念的引领, 转变从党委、政府领导到大众的思想观念,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实践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 提高政府的协同化和系统化水平

自2013年以来, 河南省政府、省政府主管部门、各地市已经出台了“双创”相关政策文件100多个。在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 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政策的制定, 优化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之间的协同化水平,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及全产业链演进的需求, 强化政策的无缝对接及系统化水平。

(三) 加强全面创业培训, 选取优秀课程与师资

创业培训的实施, 离不开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与优秀的师资队伍。创业者, 尤其是在其创业初期, 是需要学习的。

创业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创业过程事半功倍, 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目前, 创业培训对象的覆盖面较小, 培训内容的层次也较低。要想完善创业培训体系, 可以利用高校和社会机构构建高校导师和企业家导师“双导师制”, 建设公益性创业大学。在创业课程的选择上, 优化课程设置, 摒弃落伍的、陈旧的课程和教材, 增加诸如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企业数据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跟时代相适应的、有生命力的课程。创业者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大概可以分为常识类、行业技能类、管理营销类等。因此, 创业前期的通识类课程可由高校教师完成, 增强其与其他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使创业者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创业中后期, 可以邀请有具体创业经验的导师对创业者进行辅导, 加强其营销管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其对市场的敏锐识别度。

(四) 设立有效的创业投融资平台

针对创新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 构建多层次的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一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创业园区设立投资基金。引导社会创投资金投向初创期企业和创客团队, 支持企业家、创业导师对创业团队和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二是完善孵化器投资功能。鼓励孵化器及其管理人员持股孵化, 建立孵化体系内的天使投资网络, 建立河南省孵化体系内资金和项目共享机制。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创新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债券市场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融资担保等多种金融服务,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四是支持创业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对中小企业改制和上市辅导力度, 积极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 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再融资。

参考文献

[1]曾一军.优化河南省创业环境的政府行为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23) .

大众服务 篇10

一、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的需求供不应求

为充分了解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 以及人们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接受情况、消费情况等, 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群体进行了深入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0岁以下和31~45岁年龄段市民最看重自身形象, 30岁以下约90.5%的人认为个人形象对生活工作影响很大, 31~45岁年龄段市民中约有92.7%的人认为个人形象对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其中, 女性在个人形象方面的投入占月消费额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针对高校表演团体调查中发现, 演出团体对形象设计的整体性的需要也是迫切的。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的市场需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针对需要面试的应届毕业生以及需要出席公司年会的广大白领人员等有特殊需要的个人, 急需一种相对便宜而且又整体的形象设计。二是社会小型表演团体和高校的演出社团对整体型形象设计这一方面的需求很高, 而且不断增加的高校社团和民间演出团体也带来了很好地消费群体。三是现在的形象设计相对比较分散, 发型设计、服装设计、妆容设计和礼仪培训等独立出来, 而且单项收费较高且缺乏整体性。四是社会上缺少能够出借大量演出服装、提供发型设计妆容设计等具有“一条龙”服务性质的形象设计公司。五是现代人们对自己的形象更加重视, 并且更加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

二、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如今我国形象设计市场过于分散, 缺少集“服装搭配”、“发型设计”、“妆容设计”和“礼仪培训”为一体化的公司, 而已成型的形象设计公司普遍服务价位过高, 远离了大众消费需求。市场上“发型设计店面”、“化妆公司”、“服装租赁公司”过于分散, 顾客往往需要东奔西走, 而由于店面租金过高, 且过于分散, 往往顾客进行全部服务所需要的费用高昂。

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类的消费者群体庞大, 每年参与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司年末聚会的公司职工、广大民间表演团体与各高校的演出团体等, 缺乏专业廉价整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对于表演团队而言, 还需要联系不同的厂家 (比如化妆店、理发店、租用服装的厂家) 来保证演出的成功, 组织执行工作复杂。但是, 由于人们对形象设计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 人们一般认为形象设计公司就是简简单单的发型设计等认知, 很多人对形象设计存在很多误解, 所以需求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象设计类公司就目前发展状况来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形象设计服务类市场发展状况还是很良好的。

三、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潜在竞争激烈

个人形象设计师的职业诞生于欧美, 很快风靡全球。纵观国内近几年来, 个人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得迅速, 在各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厦门, 还有广州的市场, 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形象设计公司或者机构对此行业缺乏正确认知和有效开发, 造成现行的形象设计市场无序、冷淡、消费人群少等尴尬局面。

项目公司预计主要经营方向和业务包括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咨询与培训、各业余演出团体化妆承包。其中个人形象设计又涉及化妆、发型设计、服装搭配与租赁等业务。因此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各连锁理发店或发型设计中心、各大美容院、各大形象设计及礼仪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和礼仪服装销售行业的各大公司。

个人形象设计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行业, 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民众物质水平的提高, 整个社会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会不断增强,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 势必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这一行业, 这将是一股潜在竞争力量。与此同时国外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早, 目前已十分成熟, 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 国外形象设计业势必会开发海外市场, 而我国势必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国内形象设计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形势下势必会给国内刚起步尚无领军力量的形象服务行业以巨大的冲击。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 目前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一是口碑好, 在一定区域, 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二是服务质量好, 所雇员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 服务环境优越。三是从业多年, 资金雄厚, 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和服务环境开发。

四、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的合理定位

经过深层次的考虑和多角度的比较, 项目主要面对大学生、公司职工、广大民间表演团体与各高校的演出团体, 同时也服务于有个别需要形象设计的个人。这些表演团体缺乏专业的形象设计人员, 而且还要联系不同的厂家 (比如化妆店、理发店、租用服装的厂家) 来保证演出的成功, 对于表演团体来说, 实行起来很复杂。针对这个方面, 公司提供集化妆设计、发型设计、服装租借于一体化的服务, 以方便广大顾客。而对于成本来说, 可以联系各方面的厂家, 把成本降到最低, 也实惠了广大消费群体。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 公司可以在各高校设立代理和办公室, 与各民间团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来保证公司长期的运行。

建议项目公司可以是一个以提供形象设计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公司。主要由发型设计、服装搭配、妆容设计、礼仪培训等构成, 主要针对民间表演团体与各高校的表演团队打造省事省力省心的一体化服务。公司的组成人员每人对自己负责的一方面要做到在岗负责制。打造铁一样的纪律和公司的管理模式, 保证公司的管理体系能持续有效地运行下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个人形象在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高的地位, 形象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经过调研分析, 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的需求供不应求, 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潜在竞争激烈, 必须做出合理的市场定位。

大众服务 篇11

其实在没去上海大众斯柯达4S店体验之前,我一直不解为什么上海大众斯柯达能在进入中国短短的几年内就能获得那么多消费者的亲睐和满意,在一番体验过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如果你和我一样有所疑问,那就随我一起去体验一下上海大众斯柯达4S店的服务吧。

轻松购车

上海大众斯柯达自2005年进入中国建立销售网络以来就十分重视4S店的建设和服务,统一的店面风格、标准划一的专业流程、人文化的服务和高效率的办事速度都是斯柯达引以为傲的。这次我们造访的是北京页川斯柯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大众北京页川的旗下的分公司,成立于1991年的上海大众北京页川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是专业服务于上海大众汽车品牌的销售服务商,这支团队拥有17年大众品牌的销售及维修服务经验,而页川斯柯达4S店也是北京地区惟一一家上海大众斯柯达F级旗舰店。

在还没进入页川斯柯达4S店之前,就被它绿色的外表吸引了,大多数品牌4S店都以红色或者暗色作为主题色,而斯柯达采用绿色,让人从远处就能一眼开到。进入页川斯柯达的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上海大众斯柯达颁给页川斯柯达4S店的奖杯,标榜着4S店的荣誉,同时也给来看车买车的消费者心理暗示:“我们可是荣誉品牌,买我家的车绝对保证质量”。当然我们来4S店绝对不是来看奖杯的,展厅内摆放的各个车型才是主角,晶锐、明锐、昊锐各个型号的车型在展厅各据一隅,形成一个半开放的独立的区域,这样让每个来看车的消费者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销售的讲解和自己的思绪才不容易被打乱,斯柯达这样的设置真是别出心裁,让每一个客户都能得到尊重,客户的每一种需求都能得到重视。

在展厅的周围,我注意到有许多像是咖啡屋一样的座椅,原来那是销售工作人员用来做咨询聊天的地方。其实从一进门我就留意到了斯柯达的销售特点,朋友式的聊天让人全程无压力,无论是言语上还是咖啡屋座椅的设置,都像是在外面和朋友轻松的聊天,买车的需求、买车的顾虑等等的问题都在这些朋友式的聊天中自然而然地谈到,即使不买斯柯达的车也没什么压力,就当是和朋友聊了会儿天,这种充满了人文化的销售形式让人倍感舒心。

便捷售后

斯柯达一向推崇高效便捷的服务理念,我们在维修区的体验更是验证了这个说法,斯柯达推出的预约服务让高效便捷的售后服务成为了可能。只需拨打斯柯达的预约电话,就可进行预约,服务顾问会对车辆的状况做详细记录,以便为车主安排合适的技师,专用工具和工位,然后将预约信息输入SVW-2系统,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系统制作预约流转单,安排维修工位,并准备预约配件,放置在预约料架上,这样从车辆接车到维修完毕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在车主没来之前就准备好了,大大节省了车主的时间。

车辆到达到页川斯柯达门店后,门卫会扫描车辆的条形码。再通过预约维修的SVW-2系统,直接把车辆的基本信息扫描到店内的显示屏上,也会通知服务顾问,并指引车主前往专属预检工位。此刻,服务顾问也从SVW-2系统上得到有关车辆的详细信息和历史记录,为给车主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好准备。维修保养的区域分为预检区,维修区和接车区,页川斯柯达4S店保证是最专业的维修技工保质保量地对车主的爱车进行检测和维修。从预检到接车,通过我们的计时,整个过程不超过一个小时。

就在我们在维修处体验时,正好有位已经预约过的车主并没有按时到来,服务顾问立刻在约定的时间打电话过去询问原因,因为预约的维修车位是无法预留的,不过还好这位车主及时赶到,要不然就要重新排队。通过斯柯达有效地时间利用、标准的流程化作业和高效的服务团队真正让整个维修保养过程不再漫长,真的实现了高效便捷。此外,斯柯达还专设了快速维修保养通道,为简单维修保养的车辆提供专业服务,为车主节省宝贵时间,提供便利。

完美休息区

同其他4S店动辄二、三个小时的维修保养相比,斯柯达的效率让车主摆脱了漫长的等待时间,在时间并不算长的等待过程中,车主完全可以到休息室内放松一下。

页川斯柯达的休息室在展厅的后面,虽然不大,却也处处温馨。休息区内的电视墙可以供车主们观看,电视墙上方也有显示屏在显示车辆保养维修的进度,方便车主随时关注自己车辆维修保养的进展。如果对电视节目不感兴趣,还可以去上网区上网,实际体验过斯柯达4S店的网速,可真的不是一般的快。斯柯达4S店的休息室也分为无烟区和吸烟区,难得的是经过页川斯柯达巧妙的设置,吸烟区和无烟区都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车辆维修的状况,这种贴心的设置,便免去了吸烟的车主两面跑的劳累。向休息室吧台一杯自己喜欢喝的饮料,不用着急,慢慢欣赏一下电视节目,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身处斯柯达4S店的休息室,深刻地感觉到无论是电视墙上显示屏的设置还是吸烟区和无烟区的设置,无不都透漏着斯柯达人性化服务的特点,一切以人为本,力求让每个来斯柯达4S店的车主都能享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怀。

维修保养任务的完成当然不是斯柯达服务的结束而是开始,上海大众斯柯达还会对车主进行跟踪回访,为您提供多项增值服务和真诚关怀。在维修咨询区我们就碰到了斯柯达专门设置的客户关爱专员,他正在负责客户回访工作,从他和客户的沟通中就不难发现斯柯达的服务特点,一切为了客户着想。不仅定期通过电话、电邮、书信等各种方式提醒、回访车主,更会组织车主进行体育活动,在休息之余锻炼身体。

大众服务 篇12

在体育大众化和信息现代化的背景下, 结合当前体育信息服务体系日益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现实矛盾, 对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进行分析, 以期促进大众体育的信息化, 建设符合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

3 研究结果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布, “全民健身”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8月8日“全民健身日”设立, 《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 全民健身作为关乎民生的事业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推动了全民健身信息化的进程, 也决定了大众体育的信息化趋势。然而, “丰满”的理想总会遭遇“骨感”的现实, 需要健身信息或者服务时, 公众常常面临“提供的不需要, 需要的找不到”的尴尬, 在体育大众化和信息现代化的背景下,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体系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成为当下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因此, 促进大众体育的信息化, 建设符合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 是时代之音, 更是民生之需。

3.1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

3.1.1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整合体育信息资源

随着大众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推陈出新, 由过去常见的跑步、武术、球类、瑜伽等传统项目逐渐发展出跑酷、游泳、攀岩、铁人三项、自由搏击操、潜水、冰上运动等新兴体育项目。通过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 全面整合相关的体育项目资源, 促进单项运动项目信息资源基地的建设。

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将能够深度开发有关体育项目的人文、历史、文化、艺术资源, 充分挖掘各个项目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服务于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产业。通过信息资源的建设, 按运动特点和性质分门别类, 将能够整合各个体育项目以及赛事相关的人才、知识、信息、技术、市场和自然等信息资源, 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和信息保障。

3.1.2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大众参与体育的结构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出席全国第七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时强指出:“逐步缩小公共体育资源分布差距, 不断增强群众健身意识、促进体育消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开创全民健身工作新局面。”[1]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满足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成为大众体育工作的新重点, 进一步开展大众体育运动, 首先在于“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2]不同层次人群的体育价值观不同, 这就要求分析群众需求、诉求和意见, 采取必要措施对体育活动进行普及和宣传, 让民众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充分了解体育的意义, 自愿参与适合自身需求的体育项目, 主动咨询、交流参与体育活动的感受心得等。

任何形式、任何地区的体育项目的全面推广与开发, 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积累这一重要环节, 离不开迅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宣传与支持。目前, 与包括电视、广播、书刊、报纸、政府文件、学术会议在内的大众体育信息平台相比,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受众面最广、交互性最强、信息传播最为快捷高效的现代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建设专业性强、内容丰富、受众群体准确的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 宣传科学健身知识, 动员更多的人群参与体育运动, 运用灵活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健身锻炼, 有效满足公众健身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进而由点带面, 提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广度和深度, 优化大众体育参与结构。

3.1.3 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健身信息服务水平

目前主流的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有政府主导性体育网站和开放式体育论坛两种, 如:国家体育总局门户网站、新浪体育、虎扑体育等, 这两类平台的优点是信息量大且内容丰富, 但从整体上看, 现有信息服务平台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供需不对称的问题, 诸如“健身网站少、系统化程度不高”[3]“简单发布资源、新闻报道多, 商业性过重”[4], 不了解公众需求, 直接导致有信息, 无服务的形象工程。

大众体育信息化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务, 建设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 就是根据用户的整体化和差异化需求, 强调平台对于用户的服务定位。通过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和专业网站等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避免平台内容的同质化和繁杂化, 提高信息供给的系统性和供给效率;提高群众接受运动技术指导的合理性以及整套健身方案制定的专业性等;例如:在运动参与过程中公众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得到运动项目科学的指导, 而且能实现与全国各地兴趣爱好者的互动交流, 及时得到体质状况的评价与反馈等等。

3.2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

3.2.1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信息资源与健身服务的建设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为民众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信息的传播、存储、检索、获取和利用的服务, 是以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存储技术等为基础, 以大众体育的信息化为体现, 为大众体育事业提供信息资源和健身服务为内容的建设。

在信息服务平台中, 首先提供综合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 整合冗余体育资源, 消除“信息孤岛”, 推动群众体育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集成体育健身场馆、组织、活动、方法等各类体育信息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区域信息、运动项目信息 (对所有大众体育项目汇总分类) 、场馆设施分类信息 (场地设施的属性等) 、推荐查询信息 (体制测试、社会指导员基本信息等) , 群众足不出户, 就可以获得所需体育运动信息, 拓宽人们获取体育运动信息的渠道, 满足大众健身需求。如城市全民健身数字地图的制作, 在场馆设施查询方面, 首先就应该满足以下信息的获取:“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质量、位置、开放时间、价格、负责人、联系方式、指导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 基本情况, 交通指南, 周边环境等等。”[5]

其次, 挖掘群众的行为习惯和运动喜好, 主动向群众介绍产品和服务, 实现由信息资源的查询跳转到体育服务的预定等, 真正做到从群众需求和体验的角度提升体育服务质量, 实现信息获取、服务供给与用户体验的良性循环, 使大众体育信息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3.2.2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虚拟网站与移动终端的建设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体育健身信息门户网站和移动终端的建设, 并在兼顾专业性和便捷性的前提下, 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网络平台对内容进行体现。

国内大众体育信息服务网站主要以体育指导网站和政府体育门户网站为主。“健身指导网站一般由政府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组织, 以增强科学健身指导为目的, 为广大健身锻炼者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工具”[6];政府体育门户网站作为公共体育的政治喉舌, 则以舆论宣传为主要内容, 有关全民健身信息的版块则相对较少或更新较慢。因此, 大众体育虚拟网站的建设可以通过二者的技术和理念融合, 在网站的整体形象、网站内容、网站设计等方面取长补短, 打造一个既具备真实性和权威性, 又能实现互动性和实用性的高影响力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使人们获取信息和服务的路径更加便捷化与多元化, 而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结合更为体育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体育移动应用能够“更便捷地满足体育人群对体育的传统需求, 实现传统体育新的优化与提升”[7]。可以预见, 以可穿戴设备、体育APP为代表的体育移动终端在未来大众体育事业发展中必定扮演重要的信息服务角色。据悉北京市体育总会的一款集线上线下比赛活动、体育社团服务、全民健身资讯、路跑应用、线上支付为一体的APP已经正式上线, 体育爱好者可以通过这款APP“随时随地了解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动态和信息、加入体育社团组织、参与APP线上路跑活动, 还能通过线上虚拟活动赢得名次, 累积积分, 换取奖品, 报名参加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8], 这种移动终端的示范平台不仅优化了大众体育平台的信息服务能力, 而且可以为其它大众体育项目信息的宣传与服务提供一定借鉴。

3.2.3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注重投融资的建设

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前期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资金的投入, 但运行过程中又难以获取足够的资金, 甚至会产生大量的亏损, 同时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又具有极强地公共产品的特性, 所以为保证信息服务平台健康持续性发展, 应探索建立数字化公共信息平台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资金的科学机制。

首先对于具有示范意义的大众体育综合服务平台, 如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政府应鼓励大型体育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对于公益性强、正外部性突出、服务范围广的大众体育公共信息平台, 应由政府直接投资,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于有一定盈利能力的软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 可以依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投资建设。

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今年又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 》的收官之年, 按规定新的计划应该在2016年1月份颁布, 全民健身工作进入新阶段, 大众体育也呈现勃勃生机。而万达、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巨头亦纷纷跨界投入体育产业的举措, 无疑在刺激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 会给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注入相关融资的助力剂。

4 讨论与分析

发展数字化信息服务, 对大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来说, 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和必然的选择。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方便公众健身、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信息参考的作用, 当前的大众体育活动亟需高效、便捷、畅通、即时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分析建设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的基础上, 认为整合信息资源、定位健身服务导向、结合虚拟网络与移动终端、注重平台投资融资应当成为现阶段大众体育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摘要:大众体育的深入开展, 离不开迅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对当前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方便公众健身、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信息参考的作用。建设大众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意义在于整合相关体育信息资源、优化大众参与体育的结构、提高健身信息服务水平;优先着眼于信息资源与健身服务的建设、结合虚拟网站与移动终端的建设、注重投融资的建设应当成为现阶段大众体育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众体育,体育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8/08/content_2910199.htm.

[2]刘国永.机遇和挑战: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3) :1-6.

[3]赵雷鸣.全民健身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20 (12) :19-21.

[4]高晓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站的信息供需问题与策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4 (5) :113-115.

[5]郑小风, 张朋.城市体育健身电子地图的构想[J].体育科研, 2013, 34 (4) :72-76.

[6]邱淑敏, 江崇民, 武东明.健身指导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2, 33 (6) :81-87.

[7]王子朴, 药婧瑶.体育移动应用的形成、发展和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 (6) :113-121.

上一篇:皮肤老化下一篇:中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