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普及

2024-10-03

大众普及(精选4篇)

大众普及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并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加强科普工作, 提升大众科学素质, 能够为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能够为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夯实群众基础;能够提高群众防灾避险的能力, 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能够增强群众获取和利用科普资源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1 科学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科学文化普及简称为科普,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中呈现了多种方法、多种途径, 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 通过科普提高大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

科学文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发展中的“序参量”, 人口素质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人口素质内涵的认知与所处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因而没有全面的、准确地概括出人口素质的真正含义。中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 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 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1]。科普是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文化, 也是时代的创新文化基础所在, 首先应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前提, 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使大众更好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科普以提升大众的公民科学素质为目的:一是提高大众对人类已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认知程度, 即掌握科学知识的水平;二是培养大众自行学习、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方法和能力, 即常说的授人以渔, 而不是单纯的送人以鱼, 给人一把能不断自行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三是使大众能够基本把握科学的思想和态度, 正确认识科学与人生、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思想观念上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四是不断增强大众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正确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与文明程度, 促进全社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一个人科学素质的高低不能单纯从科学知识的多少来衡量, 还应包括是否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正确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而后者最为重要, 如同人体的干细胞一样, 体现了再生的能力, 使大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所以科普宣传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强化科普宣传, 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2]。

2 焦作市科学文化普及现状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可谓是提高焦作科学技术总体水平的一体两翼, 但是科普宣传活动因为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不够大, 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科普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 科普资源状况不清, 科普资源的利用率不够高。目前焦作科普资源现状:一是科普理念和最新的资源不足, 缺少大众乐于接受和欣赏的科普作品, 甚至脱离了市场和用户需求。科普资源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由之前的图文静态式表达逐渐被移动化、视频的方式所代替, 但其相应的研发、制造能力却有局限性;二是科普队伍力量薄弱, 专职科普人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人员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 需要建立完善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科普服务队;三是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作为一项涉及领域宽庞大持久的公益事业, 科技人员投身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经济和物质上的支撑不足。

随着焦作建设的发展大众对人居环境科普、文化科普、科学知识、医疗卫生科普等产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原有的单一的、呆板的科普服务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在面向大众开展科普工作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 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不能单靠千篇一律的传播和普及,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针对不同的科普需求组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焦作市抓住契机和机遇大力推进, 把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伴而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做好新时期科普工作, 提高大众科学素质, 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科学普及。举办了一系列科技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开展科技赶场、各类现场科技会、培训班, 开展技术咨询、科普讲座、科学传播等大型科普宣传服务。其中, 送科技到企业, 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和现场对接非常受企业欢迎;送科技进校园, 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知识令孩子们大开眼界;送科技到农村, 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民朋友解疑释惑;送科技到社区, 科技与生活密不可分, 群众拍手称赞。科普宣传成为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活动和重要载体, 是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对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和倡导科学方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科普工作, 提高大众科学素质, 给焦作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 培育大众的创新精神;动员大众力量,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把科普工作做实, 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 加强科普工作, 提升大众素质的几点建议

3.1 因地制宜, 合理整合, 推动科普

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短时间内很难产生明显效益。由于在认识和发展上存在不平衡, 因此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社会、公众几方面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做好这项事业。各地应因地制宜发挥各方面的人力资源的作用, 通过新媒体, 进行资源集中、信息整合, 采取多种方法, 共建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载体, 科普活动共同开展, 充分利用学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社会资源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 建设多样化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充实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力量。科普队伍可以聘请学界、业界知名的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到科普讲学和培训活动;根据当地科普情况积极动员大专院校, 科技型企业共同参与科普公益事业;加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力求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与驻辖区单位联建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等等, 使科普活动经常化、社会化和群众化。

科普资源的状况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应当定期调查科普资源的状况。调查应涉及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人力资源, 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宣传员、科技辅导员等的具体情况;科普设施、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场所、科普画廊等的分布、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科普传媒、科普网站、电视科普栏目、报刊科普栏目、科普印刷品等的信息制作、信息发布和信息利用情况, 以便获取最新科普资源信息数据, 并及时加以研究分析。这对系统地了解研究科普资源发展变化状况、制定科普工作规划、相应的科普政策、探索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载体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3.2 制定“大众素质提升计划”

大众素质提升计划希望通过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为每一颗为理想奋斗的心, 提供一个用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机会。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学习成才路径, 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为当地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服务, 同时提高大众的归宿感、幸福感。

在全社会倡导大众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提高大众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 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可以采用“政府主导、机构运营、中心监管、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根据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开展定向培训, 为重点企业培养输送大量急需的技能人才。各类涉及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法人单位, 尤其是教育业、科学研究业、卫生业等, 在组织开展科普活动中应该因需施教, 把宣传的重点放在生态、资源、环境和生产上, 引导大众树立健康生活、循环经济、合理消费和应急避险的科学意识, 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 是一项基础性社会工作, 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 应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开展科普教育机构、大专院校、文化活动场所向公众开放实验室、 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等科普资源的配套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制定鼓励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科普活动的配套政策措施, 尤其是政策奖励, 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予以表彰和奖励, 以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形式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不断完善当地的科普服务功能和科普基础设施, 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促进科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3 建立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科普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重在实效, 贵在长效, 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正确处理定期科普工作与长期科普工作、专业科普队伍与兼职科普队伍、传统科普形式与新型科普方式的关系, 多运用新的科普渠道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科普工作应建立科普联动机制, 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 鼓励科研人员投身科普资源研发, 大力培育科普产业, 扶植新兴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要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大众科学素质, 增强科普服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科普工作的开展要顺应党和国家的要求, 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提高大众素质服务, 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普工作为促使大众广泛参与, 可以在国家科技计划中设一个专项, 对科普展教品的研制开发给予经费支持, 以全面提高大众科学素质服务, 积极开展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步入新常态, 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 鼓励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供给, 坚持提升大众素质, 保障民生的进步, 为加快经济发展助力, 进而成为涵养政府财力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于国民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大众普及 篇2

艺术,在国人看来是很专业、高大上的事物,享受艺术教育更是有些奢华的想法,仅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兴趣班就搞得小孩苦不堪言,家长怨声载道。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年后的今天,人们很高兴地看到艺术教育终于要更贴近大众了,艺术教育的新发展已经到来!

教育部强调“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工作的主体内容,应加强大众化普及和发展,开发全民艺术感,提高艺术教育和艺术的活力,丰富人们生活,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幸福感提升的需要。

首先,德、智、体、美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方针,接受艺术教育是人们的发展需要和基本权力,加强大众化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切实的以人为本。

《意见》所指美育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是以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艺术教育,应加强大众化普及、发展,通过审美教育来提升个人修养,实现“艺术教育,成人之美”,达到育人的作用。

柏拉图认为“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只有充分重视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才能最广泛的美化一代人的心灵世界,而不能把艺术教育仅仅当作部分少数专业人士的特权,从而损害的整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青少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从人的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来看,艺术教育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主要路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技法的教学,而且是通过艺术視觉、艺术思维的训练培育和艺术创作实践,来增强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艺术欣赏和批评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是一个开发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学生人格逐渐完善的过程。

同时,艺术经验和审美能力是需要时间的学习、实践来不断提升的,所以艺术教育应该贯穿我们人生每一个阶段的,艺术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更应该面向更广大的群众,艺术教育应加强大众化,重视普及,通过艺术课教学和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第二,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发展有利于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保存中华文明财富,提高艺术教育和艺术的活力。

《意见》要求学校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情况与表现要作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内容。

而加强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和发展,在提升全民的艺术修养的同时必将极大激发民众对各类优秀艺术的喜爱和学习兴趣。提高民众对艺术的参与热度和水平,为艺术教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各类艺术活动提供更大舞台,提高艺术教育和艺术的发展活力,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发展热潮。

第三,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和发展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创造力,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而艺术教育就是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可以充分培养人的想象力。通过理性的科学思维和感性的艺术思维的结合,可以更加完整地理解世界。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而艺术教育本身也是注重启发式、实践式和批判性的,艺术创作则更注重原创性,这都有力进行创造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也证明了“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

加强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和发展,让更广大的人们不断接受创造力和艺术思维的培养训练,将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水平,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极度依赖,转向注重人文生态文明的发展,推动国家创新发展。

第四,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和发展有利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升幸福感。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去功利化看待所见事物,用艺术的视觉直接感受事物的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用艺术的视觉去看待世界,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熏陶提升全民审美能力,人们将自觉抵制娱乐艺术的庸俗化和低俗化,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和发展可以最广泛地通过艺术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调动广大人们的兴趣,以心灵交流和情感的触发,让人们在快乐中接受社会主义道德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人们感受社会发展脉搏和时代精神,“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让人们在愉快的艺术的视觉感受中体会所在世界的美,提升幸福感,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和希望!

总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无须赘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对关注物质生存以外的精神文明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关乎人文、艺术修养提升的艺术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视。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急需,也是广大人们群众的迫切需要。大众化的艺术教育不能长期停留在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兴趣班”水平,人们身心健康和国家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和发展,实现艺术教育的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艺术教育,成人之美》——新教育第14届年会主报告文摘.

[3]腾守尧.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大众健美操在榆林市的普及与发展 篇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时尚的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健身与健康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大众健美操的普及更提升了人们对健身的兴趣与积极性。大众健美操是以音乐的伴奏为主题,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的手段, 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并能够达到增进人体健康、塑造优美形体、改善气质的一项健身性运动。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大众健美操的特点和优势

大众健身健美操是按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心理、生理特点及不同需要和要求, 是为广大群众健身、健心、康复、娱乐为一体的一种健身性运动项目。大众健美操具有强烈的节奏性, 在学习动作时简单且易学能懂, 适合于不同年龄层次, 并强调动作对称且重复练习, 强调大幅度动作练习, 并以集体练习为主, 具有明快的节奏, 形成具有韵律风格的动感性的特点和优势。

2.2、在榆林市练习大众健美操的场所

榆林市处在发展时期, 对体育投资也比较少, 体育场馆设施不足, 且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也比较落后, 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一些设施比较完备的大型场馆主要也用于比赛和专业的运动训练, 且绝大多数场馆不对外开放, 真正能够让大众活动的场所很少。现如今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推进但是, 我们不能等各项条件成熟了再普及, 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 针对榆林市的现行情况, 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大众健美操对场设施的要求不高, 只需要一台音响和一块场地就可以练习, 动作优美而且易学, 通过教练的带领, 学员模仿很快就可以掌握动作。

2.3、大众健美操在榆林市学校的发展情况

大众健美操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二十余年。随着不断深入的教育制度改革, “美育”教育以不断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重视, 此时, 大众健美操的引进与兴起为我国美育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其起到代表性的就是高等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 健美操以被正式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大众健美操以逐渐向规范化, 系统化, 普及化方向发展。教师在体育课中按一定的教学大纲安排大量的健美操内容, 并改变了以往体育课枯燥无味的状况, 在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同时, 学校还充分利用了体育场馆等设施, 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致使大众健美操在学校的开展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2.4、大众健美操在榆林市俱乐部的发展情况

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也对体型气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榆林市健身俱乐部里, 大部分的健身会员都能够参与到大众健美操的练习中, 80-90年代时期, 健身房在国外已经流行几十年了。在健身方式刚刚传到中国的时候, 仅有可数的几家。健身场馆在我国各地迅速的发展起来, 并且各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健身娱乐市场的不断成熟, 大众健美操俱乐部规模的逐渐扩大, 健身的常速也有着翻倍的扩大, 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大众健美操也都脱颖而出。全国性的和全市性的健身俱乐部已初步发展起来。从投资方上看, 主要有外商独资性、中外合资性、国营性或私营性等几种形式。从其运作模式上看, 有酒店式性、综合商业式性、连锁式性和独立式性等。无论在何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 大部分设有大众健美操这一项目, 同时大众健美操也是各俱乐部的支柱项目。在榆林市其分布在市区里的健身俱乐部较多, 各个县区也有不少的健身俱乐部是以其单独经营大众健美操而发展起来的。基本榆林市大小也有100余家大众健美操俱乐部, 这也充分说明了大众健美操在俱乐部市场化的同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榆林市大众健美操已基本上形成了由社会办性质、国家办性质、个体办性质、集体办性质、中外合资办性质等, 现已经具有了全方位经营的一个多层面的经营性管理模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县区发展严重不平衡, 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市场经营模式。

大众健美操在榆林市市场潜力还完全开发, 这与榆林市体育方面工作者的宣传和普及之间有着很大关系, 其榆林市主管部门应该对学校和社区加大投资力度和完善其培养机制, 从最基础抓起, 争取能够早日实现榆林市大众健美操市场化的全面发展, 为我榆林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建议在建设榆林市自身创新发展的过程中, 要不断借鉴我国其他发达城市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及成果经验, 这对加快榆林市体育健身性市场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推进作用。大众健美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健身性娱乐项目, 其具有一定的潮流性和时尚性, 一定不能盲目地去发展已经被淘汰掉的经营方式, 要时刻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锦芳.论大众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 1997, (l) .

[2]金彤.关于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前景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1, (5) .

[3]王锦芳.论大众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 1997, (l) .

大众普及 篇4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是我们党基于当今世情、国情、党情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所作出的理性关照与回应。

从世情看,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作为国家重要软实力的社会意识形态, 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党用以争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的重要工具。从国情看, 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深化,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 对大学生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从党情看, 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 执政党的历史地位赋予我们党双重任务:既要把党建设好, 又要把国家治理好、发展好。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既对我们造成了压力, 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要求我们必须以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中心, 进一步开拓视野,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迫切需要。

有学者认为,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体现, 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而现时代, 社会发展迅速, 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交融激荡, 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交织缠绕, 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显著增强, 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一些大学生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产生了动摇, 这迫切要求高校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够普遍具有的理想信念, 成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

3.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当前, 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反映在高校层面主要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疑虑增多和现实中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等。这就要求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 从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在解决诉求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大学生解疑释惑、解决问题, 统一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并增强信心、凝聚力量, 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用科学的理论和坚定的信仰指引自己健康成长。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源于其主体意识的觉醒, 无论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来看, 还是从创新人才培养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来看, 尊重其思想的自主性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因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恪守的原则。然而, 他们的自主性却是需要引导的, 原因在于作为受教育者, 许多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都还不成熟, 应强化其理性发展的向度意识, 引导他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 在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 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观照”下, 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合理定位, 在发挥其思想自主性优势的同时,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功能, 在提高大学生作为“大众化”主体自觉性的同时, 努力消除他们作为“大众化”主体和作为“大众化”对象之间的“角色”冲突, 引导他们在“被大众化”中增强主体意识和思想的自主性, 在其思想自主性的增强过程中充分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养分。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性体现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是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民群众的内心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使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达到普及的程度, 也是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当前, 影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很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习惯于运用理论“灌输”, 对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作用发挥的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内在的需求, 没有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实现的能力, 也就是说对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发挥的不够。因此, 高校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参加理论社团, 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必要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积极地审视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主动地纠正偏差, 增强学生的先进意识;有必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以使其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培养自己的品质。

1. 开展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在课堂接受的理论知识要借助于社会实践来加以强化, 利用社会实践来形成新的认知理论。在高校大学生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大学生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而社会实践则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来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 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 增长才智。

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各类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 参观博物馆等, 接受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 用革命先烈以身报国的英雄事迹感染青年, 使广大学生了解艰苦的革命历程, 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自觉把爱国之志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 发挥课外活动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和内化功能;通过深入边远山区, 走近弱势群体, 深化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总之, 要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 通过实践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 去发现真理, 体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真谛,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 加强社团引导, 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才的重要载体, 不少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现在的学生社团活动明显存在重学术、重交际、重娱乐, 轻理论学习和理论研讨的倾向。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团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 主动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领学生社团这一思想文化阵地,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自我教育作用。

为此, 一要积极支持和扶植理论性社团, 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 以保证理论社团的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二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制度建设, 切实维护会员权益, 提高会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制度机制。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培训, 特别是对社团骨干队伍的培养, 充分发挥社团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这一方面, 高校应为其选配好指导教师深入到理论社团, 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提高理论社团的整体水平。四要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理论座谈会,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参加, 通过现实的案例使学生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五要防止自由化思潮侵蚀和占领学生社团这一思想文化阵地, 指导和帮助学生社团提高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识别力、抵抗力和免疫力。

3. 注重朋辈互动, 引领大学生“真学真信真用”。

列宁曾经说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建设中, 我们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青年学生更能现身说法, 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更易于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首先, 我们必须善于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 对青年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由于心理方面的特点, 尽管主张标榜自我、张扬个性, 但还是容易深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榜样、尤其是身边鲜活的人和事, 将会对大学生产生强烈且持久的影响。在校园中评选道德模范和学习标兵, 不仅对当选学生是莫大的鼓舞与鞭策, 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身边的大学生向榜样学习, 还能通过了解模范事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些“带头人”, 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通过他们的光环, 照亮大学校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宽阔道路。其次,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本着主体多元、层次多样化的原则, 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干部和党员、理论学习榜样和道德模范等不同层次、范围中树立先进典型, 在高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注重抓主流、发掘正面事迹和典型。同时要重点发挥各级党、团、学组织的先进学生代表和党员典型, 比如:定期进行“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学生”等评选, 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 特别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摘要: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上一篇:激励电流下一篇:颜色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