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的可行性(精选7篇)
普及的可行性 篇1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于民航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 并带动了民航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民航业与国际接轨已是大势所趋。面对不断密切的国际往来, 民航运输业对英语基础口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 在当前的民航专业中, 由于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 加之自身英语基础能力的限制, 使英语口译人才在教育培养方面比较滞后, 无法满足民航运输业对相应人才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民航运输业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 民航人才对于英语的掌握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交际中, 更趋向于专业用途英语的发展。鉴于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在培养教育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对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普及培养的可行性展开探究, 以期为相关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教学的对象和目标
对于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教学来说, 学生居于主体地位, 尤其是学生对于英语基础口译的需求更应成为教学的相应目标。为此, 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教学的教师应当在实践中掌握教学对象的特殊情况, 从而有的放矢, 促使教学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这也是促进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目前, 在大学生和民航运输业内进行再培训的员工, 是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教学的主要对象。而对象不同, 相应的培训方案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文中, 在校学生是主要的培养对象。因此, 在英语基础口译教学中, 虽然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目标, 不过为了适应民航运输业的实际需要, 除了口译能力的培养之外, 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知识、专业英语的速度、交际口语会话等能力也需要在教学中适当体现。尤其是专业英语的速度能力更是快速口译能力的基础, 民航运输业的新形势也要求学生可以直接、快速阅读其专业英文资料, 比如飞行手册、检修手册等英文原版资料。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普及培养的核心是口译能力, 并涉及到相关英语知识的培养。
二民航专业英语口译课程的相关理论基础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 西方在口译理论的研究对象上依然是职业研究员, 后来释义派理论开始出现,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塞莱斯科维奇。释义在理论上强调“交际与释义理论”, 该学派认为翻译不是交际的结果, 而应作为交际行为来开展研究。对于口译这种双语交际而言, 口译员在听到有声语链之后需要结合相应的认识知识, 同时在意义判断上依据交际环境和记忆, 尽快在理解含义之后使用另一种语言来重新表达。为此, 在民航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前, 教师首先应掌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 在此基础上开展编班促进和分层教学。在专业英语知识上, 笔者曾对我校的毕业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98.8%的毕业生是在民航运输业或者与民航存在关系的行业内工作, 在口译认识上, 96%的毕业学生认为应当把口译列为民航专业必修课程, 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认识到英语口译与民航专业紧密联系。
另外, 在英语口译任务的理论上, 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认为其注意力总量应当低于大脑的注意力总量, 一旦超过的话势必会下降英语口译的质量。因此在民航专业英语口译教学中, 任课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在有限课时内连续实行集中形式的口译练习, 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饱和, 并妨碍口译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对民航专业英语口译及其普及的重要性认识不高
当前, 民航业意识到英语教学在民航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过, 从民航专业英语大纲设置的情况来看, 尤其是在课程目标上, 过去强调英语词汇的了解和掌握, 也包括词汇相关的情景设定。进行专业英语口译课程培养的情况不多, 即便开设了英语口译课程, 其核心也是非民航英语口译, 不能有效满足民航专业的需要。因此, 很多民航英语专业学生就算接受了专业英语的教育, 但是不能准确传递民航专业术语的情景语意, 更遑论普及了。
2民航专业英语口译教材资料不足
市面上缺乏多样化的英语口译教材, 即使在一些专业图书网站, 仅仅存在不超过三十种的商务英语口译教程, 其他如计算机英语口译教材、会计类英语口译教材则更加匮乏;此外, 虽然存在二十多种金融英语口语类书籍资料, 但是没有相应的口译教材, 并且超过80%的教材资料倾向于职业培训。以上问题给民航专业英语口译教材的选取增加了难度, 加之民航专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更亟需符合民航运输业特征的英语口译教材等资料。
3对学生要求过高
英语口译的教学大纲以及课程要求, 通常存在对学生要求过高的问题。考虑到大四学生往往忙于实习、就业或者考研考编等, 加之英语口译课程涉及层面过多, 造成该课程的培养定位偏离了民航专业学生实际需要, 反而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译能力的提升。
4实践环节安排较少
由于我国民航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对外民航的发展, 对于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不少民航院校都认识到英语口译人才不足的问题, 并且通过延长英语口译教学课时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口译能力的提升。课时虽有增加, 仍然偏向于理论课时, 实践环节安排相对较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民航专业英语课程超过80%为理论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仅仅要求学生模拟民航英语口译现场。以上问题说明当前的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培养中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对于英语口译而言, 其培养环境必须贴近民航的实际情况, 通过口语交际等方式来训练口译能力, 并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从而适应民航运输业对于口译人才的实际需要。
四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普及性培养的可行性
目前, 国外不少民航院校已经广泛开展专业口译课程。笔者也对我国三大航空运输公司进行调查, 并结合民航相关行业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如果民航的人才具备实用的专业口译能力, 那么相对于普通员工, 不仅在工资待遇上相对较高, 升职空间也比较大。很多民航专业的学生, 虽然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地较好, 不少学生都达到了英语六级水平, 但是英语交际能力不高, 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不高, 往往制约了其就业发展。另一方面, 笔者发现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英语口译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认可程度。
五对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培养的建议
1明确民航专业英语口译与口语培养模式的区别
口语训练虽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口语训练与口译培训存在明显区别, 尤其是二者具备不同的内在机制和培养目标。其中, 口译活动主要是为了传达他人的思想, 而口语练习则侧重于自己想法的表达, 所以两者不能混淆, 这也要求相关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区分二者的课程性质。根据国外成功经验, 民航专业英语口译在教学中可以用“译”来促进“说”的模式, 并且将母语作为依托, 激活学生长期记忆中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法, 借助于即时快速的口头翻译练习, 强化学生大脑中的相关图示和记忆, 在有效结合民航专业与英语口译的基础上, 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类型的扩展与大纲的设定
对于各个民航院校来说, 在民航专业英语口译类型与大纲的设定上, 应当紧紧围绕市场需求, 充分考虑院校的行业背景和办学层次, 在大学生英语高级阶段, 分层次开设英语基础口译课程, 并设置相关的选修课。在民航专业英语口译课程中, 可以超出民航商务的范畴, 避免将民航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定位过高, 比如同声传译人才和会议口译人才, 而是注重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3大量实践环节的设定
英语口译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所以实践是主要的训练方法。民航业的实际口译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需要应用的翻译技巧相对有限。通过设定大量的实践环节, 有助于学生口译训练中惰性的消除, 促进民航专业口译实际经验的提升。本文强调的实践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情景训练, 必须借助于真实的民航场景训练。所以, 民航院校应当积极和校内外的企业合作, 为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训场地, 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 帮助学生在真实口译情景下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 从而累积实战经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强化训练, 学生必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 并自觉纠正相关的语用失误,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 为将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 民航专业英语基础口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该类人才的培养, 需要社会、院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但是, 为了适应我国民航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对专业英语口译人才的需要, 普及培养相关人才是大势所趋, 在民航院校中也具有可行性, 应当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白龙, 李金珠, 隋雨.试析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 2011 (30) .
[2]黄艺.论专业型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兼论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教学模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 (5) .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普及的可行性 篇2
【职场励志小故事】促使普及的力量
阿哲在初中毕业之后就上了两年技校学数控,然后就到江苏常州打工,可是当时的私人企业还没有数控,没有办法自己只有干普车,可是一干床就是一十年,
后来数控车床逐渐出现,阿哲就向老板“威胁”:如果再不买数控机床,我就不干了!
老板想到自己的骨干力量开始“威胁”自己,就开始妥协问这数控机床究竟有什么优点?
阿哲说:这数控机床只要把程序编好,这机床就自动运行,不用再管它,而这加工尺寸也异常精准!
老板一想,这也不错!于是又问,这机床要多少钱?
阿哲说道:现在6150数控机床也只要11万!
什么?要11万,普通的6150也就是要四五万,这一台就要花我两三台的价格,老板心疼极了!
对于阿哲这个人,老板是绝对放心的。
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然后最后一个走,还有这人对工作认真负责,也为自己教出了十几二十个徒弟,现在这一群员工支撑着这个企业的生产,如果这老师傅一出问题走了的话,以后又有谁来管这一群人,必定引起整个员工队伍的人心晃动,这将严重影响公司生产。
老板只有做灵活的处理,心想自己也可以买一台数控来试一试,在者这11万也不是很多!于是他又找到阿哲,问道:“要买数控,这绝不是问题,可是谁能操作?”
阿哲笑着说道:“放心吧!我在学校学了两年数控,操作这机床绝对不是问题!老板你要相信我——”
老板一拍胸口说道:“只要你这句话,马上就买!”
很快这整个企业的第一台数控车床就安装到位。这天老板对阿哲说道:“这机床我已经买回来了,现在就看你的了!”
阿哲笑了笑,说道:“老板,你放心好了!”
接下来阿哲就开始钻研数控技术,一周之后自己每天的产量远远超过普车的同事,而且每次检验员检查产品质量时都赞道:“就是阿哲数控的尺寸稳定,没有任何的质量问题!”
老板知道高兴极了,找到阿哲说道:“阿哲,你的表现我非常满意!也相信了你以前的说法——”
阿哲高兴的说:“老板,我没有骗你吧!”老板高兴的`说:“很好!这样吧,我们立刻再买五台数控机床,另外你负责把车间里的一些比较新的普车全部改装成数控——只要能直接提高产量,这钱不是问题!”
于是阿哲就又多了改装大量数控机床的责任!
人们看到了数控机床的优势,也就逐渐接受了,数控机床就逐渐开始普及了起来,同样阿哲的徒子徒孙队伍就越来越多——
三五几年之后,这数控机床就逐渐在大大小小的私人企业中普及了起来!
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时代的改变和发展是必须“给力”的,必须在外界使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果没有外界施加的压力,这改变就不会发生——
因为“主动改变”很多时候都只是“传说”,而现实中基本上都是“被动改变”的!
其他浏览者还查阅了下面的职场励志相关文章:
四个人与一个箱子的故事
普及的可行性 篇3
1 游泳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基本概况
游泳在中国出现很早,据说在大禹治水时已经发明不少游泳的方法。然而那时游泳只是一门重要的生存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游泳的时间和机会增多,游泳才开始作为一种运动逐渐在民众间普及并发展开来[2]。
中国近代的游泳运动首先开始于香港和广州。它以中国最早的游泳池,即1887年英国人在广州沙面修建的25 m游泳池为开端,从此游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游泳场所等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使得游泳这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然而,游泳运动作为一门课程迄今为止还在发展阶段。不必说大多数没有开设游泳课的高校,即便是有,它的发展也不尽完善。所以,游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推动游泳运动在普通高校发展的因素
据悉,目前高校体育运动教学项目中最常见的是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健美操运动、体育舞蹈以及民族体育运动等项目,而集健身性、娱乐性和终身性于一体的游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还未得到充分发展。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游泳运动也成为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之一。新时期的大学生体育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高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为目标。教育内容会依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学校的教育设施而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游泳运动的周期性特点以及高校课程的灵活性也为游泳运动的普及推广提供了良好契机。
2 . 1 社会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群体,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都将促使大学生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全面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对人才数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未来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他们不仅要具有知识、学历和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社会需要能够长期并且稳定创造社会价值的人才,所以游泳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2 . 2 学生健身方式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和学校高楼林立的状况迫使学生的体育运动从户外转向户内,加之各大高校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备,为学生的健身活动提供了多种选择。有需求就会有发展,通过对比,这种凭借自我支撑力和推进力在水里活动的游泳运动,其运动环境的改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众不同的运动方式也给了他们更多新的感官体验,因而更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2 . 3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游泳运动能够使肌肉匀称发展,增强身体耐寒能力。它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内脏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从小学会游泳,不仅可以为竞技游泳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掌握生活、劳动中的一项技能。
游泳运动需要借助自身肢体的动作和水的作用力进行。经过长期训练能够增强全身肌肉的协调能力。人们在游泳时,身体必须要保持平卧的水平姿势,于是,这改变了人们平常运动,如跑步、打太极、跳健美操等站立运动的空间定向。加之在游泳池内,受水的浮力影响,初学游泳的人所受到的水压,让他们的呼吸比在陆地上困难。然而就是在这两种不同环境的作用下,经过一个长期的持续训练,学生的有氧耐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游泳需要学生不断地克服困难,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游泳运动是实现“健康育人,终身受益”这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
3 游泳运动在高校普及推广的有效措施
在对众多因素的分析中,游泳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从学生方面来看,有些学生具有畏水心理(特别是在北方);从教师方面来看,师资力量比较欠缺;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全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还没有完善的游泳教学基础设施。为了促进游泳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有效推广,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可采取如下建议措施。
3 . 1 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开展游泳运动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之知识素养,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然而纵观大部分高校游泳运动的教学现状,教授游泳运动的教师大都是非专业出身,他们只是迫于学校课程任务的压力,暂时代理游泳课的教学工作,可这在游泳运动的标准化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目前的游泳运动教学中相对缺乏专业老师。同时,这也是游泳课在普通高校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因而,教师的专业性培训成为普及推广游泳运动的重中之重。
重视教师的专业性培训,这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在游泳运动方面的专业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游泳运动的学习是一个综合过程,包括游泳技能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当下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对象中有一部分学生群体,他们来自农村,自小接触水较少,也就是俗称的“旱鸭子”。对水的天生畏惧性使得他们在面对水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恐慌[3]。面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游泳的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悉心教导,耐心讲解。
3 . 2 完善游泳教学的基础设施
游泳教学基础设施是普及推广游泳运动的物质保障。但是在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游泳的基础设施严重脱节,一些深处内陆、且资金缺乏的高等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游泳馆,甚至是游泳池。部分有泳池的高校也因其安全设施的缺乏影响了游泳运动的顺利开展。
鉴于这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投入相应资金用于游泳池或游泳馆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场地和良好的环境。如果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标准化的泳池建设,可以考虑和当地的俱乐部合作,让他们提供训练所需的场所,而学校负担一定的费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新时期,大量惠民、便民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与应用也给未来高校泳池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如经济实用的拆装式泳池,它能够灵活利用已有场地,像操场、广场、闲置的厂房等,既不用大规模动土、消耗资源,又能节约资金、重复使用。其投资成本低、建设效率高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游泳运动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3 . 3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已有游泳课的高校中,游泳运动的教学方式单一,常常教师只是简单教授动作和技能;课堂教学以班为单位,组织混乱,教学效果低下;课时安排不足,学生缺乏实践练习。
因此游泳运动的教学实践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教师改变教学策略,从原有传授理论知识转向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与学生实际课堂的需要,如集体练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等。其次,由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课时安排的局限性,很多学生的练习仅限于选修课上的学习与练习,因而往往是浅尝辄止[4]。所以开放专门的游泳场地,为学生课后练习提供时间和场地上的保证。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专业的示范视频,如专业运动员比赛的精彩视频,这在调动学生参与游泳课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游泳动作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当然,组织业余的小组比赛,实行积分的考核制度都可以丰富游泳课的教学活动。
所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游泳运动,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游泳的自信心。总而言之,要实现游泳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就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结语
义务教育的知识普及 篇4
一:思考一下
小明:我妈说城里的一家工厂正在招工,月薪不低想让我去那里上班。这段时间我很忧虑 小兰:我们还是初中生,正在义务教育阶段法律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利。你妈是侵犯了你的权利,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小明,我们都是学生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再说了国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还给以“两免一补”的政策呢,月月有补助。我们现在就去劝劝你妈吧!想想:(1)义务教育指的是什么呢?
(2)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适龄青少年的义务教育的?
(3)小明妈妈这样对不对?你该如何劝劝她?
1:义务教育的含义: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2: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强制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3: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部分省市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她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
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二:相关链接: 请阅读以下内容:
各级财政助力城乡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困辍学
2006年开始,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逐步推开。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西部的12个省份、新疆和中部地区享受西部政策的部分县市全面实施了改革,2006年秋季,中部的各个省开展了试点,而从2007年起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并用三年的时间重点巩固。这次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根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不同内容,建立中央、省、市、县(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除教职工工资在现行体制下加大保证力度外,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经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经费等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由中央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力状况,对西、中、东部地区实行不同的分担比例予以保证。
2008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
问题:你知道“两免一补”吗?你认为这样做对学生、国家的意义有哪些?
三:探究园
小张:我学习成绩不好,最近又考了倒数第一名。老师说不想让我来上学了,净给班级抹黑,我好难过呀。上不了学,我将来该怎么办呀?
小兰:我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无权随便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利,我们找老师好好聊聊吧,我们大家都愿意帮助你把成绩提高上来
1:大家都来帮助小张解决现在的问题。
老师的行为是不是违反了法律?是哪部法的规定?
2:该法律对于学校、家长、社会关于保障未成年人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都做了何种规定?
3:对于老师对小张的处罚,你会如何调解?
相关链接:《义务教育法》
第五十七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第五十八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三)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动动手
学习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开动脑筋发挥特长,制作一张宣传义务教育及《义务教育法》的海报。让更多的人来理解义务教育的有关内容,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五:演讲会
“让义务教育之光照亮我们的未来”主题演讲活动
请同学们收集相关资料,认真思考义务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和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意义。准备一篇演讲稿
普及的可行性 篇5
1 问题的提出
OA (办公自动化) 是Offi ce Automation的简称, 一种结合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新型办公方式。在OA环境中, 在办公室内使用新技术, 新设备, 新理念进行办公, 实现办公自动化, 网络化, 数字化等, 最终提高办公效率, 保障办公质量。OA (办公自动化) 的特点是:简单操作, 可持续发展, 透明公开, 保密性良好。办公自动化结合各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外部硬件, 外部硬件则包括了常用外部设备、通信设备与信息传输设备、复印与复制设备、影像设备、投影设备、其他办公设备等。
随着社会进步, 生活节奏加快, 社会上的信息高速运转, 受众也不满足于落后的信息传播节奏。报社是信息传播的媒体, 用纸质媒介的形式将信息编辑、整合, 并印刷发、行出来, 工作信息量十分巨大, 而且要实现信息的真假, 良莠的评判, 要求报社个层面工作人员的严谨, 高效, 协作配合。报社的产品——报纸的数量和质量都需要严格的监管, 但就目前的保守办公室方式来看, 传统的办公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极大地束缚了员工的工作, 也束缚了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员工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报社繁杂、重复的工作, 造成很多时间延误和手工差错, 对报社运行发展带来很大威胁。报纸产生过程的监控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检测速度, 版面信息更换等。从业人员背景不同, 工作分工不同, 薪酬的计量也不同, 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另外, 报社的工作跨度很大, 办公室是不唯一, 但却很重要的的工作场所, 如何实现工作的统一协作也是目前报社面临的重要问题。
诸如此类, 普通办公环境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报社的工作的需要, 先进的、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无疑是报社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办公室内偶尔的混乱会直接影响报社报纸的发行等, 致使更大的工作失误。报社工作需要和时间赛跑, 需要和同行竞争, 更需要报社内部的合理有效的运作, 报社的日常办公问题必须及时得到解决, 从而在社会洪流中不断发展进步。新型办公方式OA (办公自动化) 系统的出现是否就是报社所面临的困难带来转机?问题的解决需要实际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
2 报社OA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高科技设备、技术进入人们的视线, 而新型办公方式就是将新科技整合在一起, 实现更有效的办公。Offi ce Automation, 简称OA (办公自动化) , 实现结合报社个性化的功能和服务, 建立各种分支平台, 划分用户权限等, 使报社办公更人性化,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OA (办公自动化) 平台支持各种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 另外, 结合报社实际情况, 还会连接控制一些迎接设备, 使整个报社处于同一协作中。
纵观整个系统, OA (办公自动化) 技术可以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层面, 其中又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进行使用。第一层面是基层办公层面, 在个人计算机上处理文字信息、电子表格、数据库等, 再由局域网上传, 实现文件资料公开, 当然, 文件是有用户权限的, 这保证的文件资料的保密性。报社的文字处理、报纸排版、信息校对、信息收发、账目物资、人力资源管理等日常工作都有需要, 所以, 这一层面涵盖了社的各个如常工作部门。这一层面也被称为事务型系统, 直接面对办公人员处理报社日常事务, 有助于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质量, 为报社人员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办公环境。第二个层面是数据信息管理层面, 针对办公系统中各种数据信息的处理操作, 优化系统内部的环境, 监管系统内秩序, 执行这个层面的人员是有一定权限的高层人员, 目的是维护系统内部的安全、稳定等。第三个层面是高层决策层, 这一层面则是总编辑等高权人员的专用。用于整体把握整个报社等, 决策报社的重大事件。例如, 报社的最重要的决策就是报纸的发行, 总编利用OA (办公自动化) 系统平台整体的信息同步, 及时对报纸的数量、内容等信息作出决策。另外还有一些工作层面是子系统特有的, 例如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资源详细数据库, 财务部的报社账目数据系统, 销售系统等, 将报社原有的复杂业务, 合理安排, 基层到办公工作流程中, 加快报社运作速度。值得注意的是, 在报社整体运营过程中,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需要涉及, 例如报社收发室、保卫处等, 报社作为一个整体, 所有员工都是办公的参与者。
仔细来看, 每个层面都将有各自的平台进行实际运作。信息交流平台, 旨在建立学习型报社, 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 提高报社的整体的专业能力, 在局域网内员工或领导将文件、通知、资料等上传共享, 改进守旧的开会学习的模式, 报社工作时时刻刻都能进步。日常办公平台,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 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安排、任务等合理安排, 甚至可以使用远程系统在户外对办公系统内的信息进行更改, 提高工作效率, 让工作有条不紊。信息通讯和发布平台, 这个平台通过网络邮件、即时消息等进行操作, 主要目的是报社的信息发布、各部门交流工作进程和安排, 通知公告等, 员工和领导能及时有效的获取工作信息、流程安排及发展动态等, 提高报社整体效率, 同时, 也能保证报社工作的协同进行。公文处理平台, 有时报社工作需要响应上级领导号召, 或内部签发一些公文文件, 在OA (办公自动化) 系统平台中处理这些文件, 可以保留下电子备份, 同时, 报社内部可以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 节省时间又环保。
新型的平台型OA (办公自动化) 办公系统开发十分灵活, 技术支持较为简单, 但是想要获得功能完善, 服务周到的系统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有很多公司可是实现产品化的OA (办公自动化) 办公系统, 系统有较强的实用性, 性能稳定且可以升级换代。随着办公系统的实际使用, 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 满足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如此一来, OA (办公自动化) 开发周期短, 性价比高。同时, 又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增加办公协作统一性, 创新办公理念, 各种设备、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结合运用使报社工作更加人性化, 也更便于管理。所以, 报社的OA (办公自动化) 是切实可行的, 具有一定的普及意义。
3 报社OA普及的意义研究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工作节奏逐步加快,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求不断加大, 报社的数字化, 科技化也逐步发展, 目前OA (办公自动化) 系统已经渐渐深入寻常企业, 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报社的OA (办公自动化) 普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对于报社员工来说, OA (办公自动化) 的普及提高了日常办公的效率, 方便快捷的实现不同部门, 不同地点, 不同事务的协同作业, 增加业务流畅性。尤其是针对报纸的采编人员, 时间就是价值, OA (办公自动化) 大大节省了他们的工作时间, 随时随地收发工作流程安排、变更等。同时, OA (办公自动化) 给了员工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报社的动态、规章制度、通知公告等信息可以及时上传下达, 提高报社执行力和凝聚力。另外, OA (办公自动化) 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 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 便于提高员工能力。由于系统的透明性, 很多工作都可以互相监督, 减少因为粗心大意而产生的错误, 及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以更好的改进工作。
对于报社高层面的领导来说, OA (办公自动化) 提高了报社的监督力度, 减少工作失误。OA (办公自动化) 系统中, 工作一项一项清晰明确, 提升了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 便于领导多维度了解报社发展, 从而做出更大改进。
新型办公方式的出现给了报社工作机遇和挑战, OA (办公自动化) 办公系统自产生以来,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其技术和服务不断完善, 功能呈现可持续发展趋势, 逐步实现对组织内部的各项环节的管理, 使得报社更方便、快捷地实现内部各部门以及人员之间的协作、办公室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为员工提供高效的协作工作平台。OA (办公自动化) 平台支持各种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 不仅在报社内内可以使办公信息的运转更为紧凑有效, 而且也有利于和外界的信息沟通, 使信息通信的范围更广, 能更方便、快捷地建立远距离的办公机构间的信息通信, 并且有可能融入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报社需要新兴的办公方式, 使报社在社会洪流之中扬帆远航, 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1]柯仰杰, 张再越.信息化办公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梯云著.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普及的可行性 篇6
1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普及的意义
有需要才有市场, 传统电缆有线监控方式的种种弊端和移动视频监控方式的各种优势, 决定了移动视频检测技术的普及必然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是极为方便的。视频显示终端的可以移动, 彻底解放了监控工作人员的人身自由, 而且影音只能可以对突发状况进行分别, 提醒, 使工作人员对突发状况的反映更加迅捷。
然后,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不仅仅是提供了方便。道路的全路段监控不仅可以有效的查出违章驾驶, 更重要的是给路上的司机一种约束力, 防止违章驾驶。而且可以为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问责提供重要的证据 (现如今必须通过现场保护后轮印分析还原当时情形) 。而传统的监控方式的电缆成本, 布线规划等制约这它的全路段覆盖。因此只能在城市路口, 重要路段实施监控。城市郊区, 高速路段就有极少, 甚至没有监控。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因网络信号覆盖面广, 无需走线, 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难题。由此看来, 社会上对移动监控设备还是极为需要的, 而不仅仅只是因为方便。一项理念在未来可以得到普及的第一大先决条件是有所需。通过分析, 要实现全路段视频监控, 它是必须的。
2 限制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技术难题及其弊端
难题:一项好的理念经提出和几年的发展, 迟迟未能普及, 必然存在其未能攻克的难题。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理念主要是网络传输代替电缆传输, 实现其可移动化。实现移动视频监控的主要难题在于传输方面对带宽要求高, 相应高清解码器的落后导致图像分析无法用大屏幕独立观看。无线网络易受干扰, 现如今还无法用手机进行高分辨率观看。
弊端:网络传输的重要弊端有传输问题和安全问题, 网速不给力会导致延时, 以致监控人员无法迅速做出反应。网络传输还易造成信息泄漏, 或被黑客攻击成为病毒源。
3 难题和弊端下的普及可行性分析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提出伊始, 必然存在各种意想不到的缺点。只有在投入应用中才能逐渐发现, 然后改进。再说, 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我们应该认清它的优势, 尽量优化它的缺点, 不能因噎废食。比如网速不给力问题随着4g网络的到来, 网速, 网费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信以后必有更为先进的5g, 6g出现。而且, 现今比较流行的云服务平台的出现, 让移动视频监控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因此, 随着时代的进步, 传统监控技术的弊端和缺点将逐步呈现或放大, 而这项新理念的优势必将更加明显, 缺点也必将逐步弱化和解决。海量存储, 高清解码, 系统操作等等将不是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障碍。
从可行性角度分析来说, 现如今网络费用, 速度, 安全性能方面还不能达到相应要求, 在国内, 也只有一些小的场合比如一些小区, 厂房等, 而且因清晰度达不到还得需要文字内容辅助解释。所以就现皆段而言, 基于目前的技术,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普及与道路交通检测领域还是不可行的。
4 国际上本项技术的发展
美国AT@T公司与美国杰尔系统有限公司合作, 将数字家庭的智能监控服务送达到远端的用户PC或手机上, 公司还在美国推出了面向家用的视频监控设备, 用户可使用手机或者PC接收来自家中的警报或实时视频信息。用户需要一次性支付199美元, 用以购买摄像头、无线门磁探测器以及相关软硬件, 之后每个月需支付9.95美元作为服务费用。对于这个价格, 若平价换算成人民币, 也进入到了我国大部分家庭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美国巴顿公司公布的VisualityTM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记录和存储来自多个领域的高清晰度视频, 同时通过标准的3G和4G蜂窝网络现场直播视频、音频和全球定位信息。当安全受到威胁时, VisualityTM能够提供充分的、实时的且直接从外部获得的环境感知。
5 结论
还有很多国家在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方面有着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在这项技术的研究上还是非常落后的。各种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在国外成功试验实行的实例, 更佐论证了此项技术在我国可以得以发展, 普及。尽管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的落后, 但在我国现今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支撑下, 必将取得巨大的进步。现如今,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还主要应用与家庭, 厂房等等, 未曾应用与道路交通。但我认为, 此项技术随着网络技术全面改革发展后, 应用于道路交通的监控检测是必然的。虽然现阶段想用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取代传统的电缆传输是不可能的, 但在网络技术改朝换代如此频繁的今天, 经过几年的发展, 移动视频监控逐渐普及, 在道路交通监控检测方面取代传统技术必然可行!
参考文献
[1]朱得旭.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及其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6.
[2]周文.城市道路交通监控解决方案[J].中国公共安全 (市场版) , 2007 (12) .
普及的可行性 篇7
1.1 新农村贫富差距的根源迫切需要太极拳的锻炼
众所周知,富裕和贫穷相差只是一场病,那就是贫穷和疾病往往就好似一对孪生兄弟,家庭之间贫富差距的根源在于家人是否健康,是否进入因病而贫、因贫而无力负担医疗费用的恶性循环中。调查显示: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中80%是因为家有病人,因此,疾病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非常具体和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用社会福利的方式提供全民的免费医疗,又不能仅仅通过采取社会献爱心的方式来解决。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建立一种防病和治病机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治病方面缓解了农民一部分压力,但还是要以预防为主。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农民非常赞成习练太极拳;20-40岁之间的人30%赞成,42%的人无所谓。
太极拳能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骨骼肌肉系统等方面的强身功能,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病者康,弱者复壮,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太极拳对呼吸的要求也符合现代医学、生理学的要求,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注意呼气对神经系统有较好的影响,以意运气、丹田充实经络畅通,人的气血运行必然旺盛,免疫力必然增强,人的身体也就必然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身心调适可以改善社会老龄化人群的生活质量。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威胁迫切需要太极拳的科学锻炼,太极拳运动最大的经济功能就是减少大量的医药费用,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太极拳是农民防病、治病的最好的运动方式。
1.2 新农村生产、生活状况及休闲方式迫切需要新的有针对性的休闲娱乐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家乡实现乡乡通客车,60%的同学表示城村之间通公交,85%的农村大学生家庭在农忙季节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进行耕作,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体力劳动强度和量都有了大幅度的缩减,以至于所谓的“文明病”开始威胁着农民的健康和生命。而对农民日常休闲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扎堆闲聊、赶集、下棋、喝酒等,而体育活动排序非常靠后,说明人们休闲娱乐方式单调、不科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1.3 新农民的价值观念需要科学的引导
新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民的思想波动状况迫切需要传统哲学的引导,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和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当前农村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新旧文化进行碰撞、交流、变革和融合,呈现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摩擦与融合同在。西方的一些恶习和思想观念逐渐侵蚀农民的传统观念,见利忘义、互相欺诈;兄弟、妯娌、婆媳、街坊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程度呈下滑趋势;家庭离婚率上升;竞争加剧了亲属间感情疏远。太极拳以我国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为拳理依据,以戚继光的《拳经》等技击经典为借鉴,反映出“以柔克刚”的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崇德”、“尚礼”、“处谦”、“守下”等阴性文化特征。在战略思想上,追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真意上“物我同观”、“公而无私”、“返璞归真”、忘记自我,凡事从客观事物出发,去掉个人意识,实事求是,心平气和,柔化矛盾,诚实守信、使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有利于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对形成和谐的农村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4 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对形成新型农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房、新路、新车、新景象,还要让农民树立新观念、接受新知识、表现新的精神风貌,把美德引进家庭、把文明融入生活、把教育渗透到村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代医学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还包括精神(心理)卫生方面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精神是否饱满,心情愉悦;是否能宽容别人,有自信力;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智力正常,言谈举止符合年龄特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尊重他人,不狂妄自大,自暴自弃;讲文明、懂礼貌;不盲从,不迷信;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挫折面前保持清醒冷静;乐于和人交往,不嫉妒,不猜疑,不忌恨别人;能不断地调整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太极拳心身双修,在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理、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不信鬼神。所以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造就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健康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稳定发展。
2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中普及太极拳的可行性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推广简便易行的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康方法”。太极拳发源于农村———河南省焦作温县的陈家沟,其精髓在民间,其生命力的源泉也在民间,它有很多特点适合在农村推广普及。
2.1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符合农民组织状况和农村体育人口现状的需求
被视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第五大发明的太极拳是流传很久的优秀拳种,是内外兼修的拳术,它动作柔和、风度潇洒,不受年龄的限制,也不受体质强弱的限制,因而深受世人喜爱。由于农民数量多乡镇干部数量少,组织方面难度大,自然组织、家族组织较多,组织状况不够严谨,制度不够完善;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管理,但农民大多不乐意或者没能力支付管理费,他们选择加入组织的标准是能否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而太极拳的传授特点恰好适应农民的传播及组织形式。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体育人口职业以体力型为主,尽管农民占43.92%,位居第一,但是对于占总人口的70%的农民来说,体育人口比例相对较小,体育基础较差。太极拳运动为提高农民身体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众多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在人们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中名列前茅,因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易记易学,对场地、服装、器械没有特殊的要求,不分年龄、性别,对是否具有锻炼基础要求不强,适合不同年龄结构和不同基础的人群,是广大群众健身的好运动,并且被广大余暇时间多的中老人喜欢,因此,对组织管理费用需求较低,符合农民的组织需求,非常有利于组织管理、操作和普及,长期以来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和推荐。
2.2 人力资源丰富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无论是体育专业院校还是师范专业的体育系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和太极拳,因此,体育教师中无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学过太极拳,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大部分学过。另外,我国还有众多武术学校的师生及民间爱好者。城市社区有很多公共健身场所义务传授太极拳,可见在农村普及太极拳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只是需要开发和引导。
2.3 借鉴焦作太极拳推广发展模式
根据统计,目前焦作地区共有80万人练习太极拳,现有太极拳武馆、学校50余座,基层太极拳协会200多个,仅太极拳发源地温县练拳人数就达10万多人。但是在2000年以前练习人群的规模并没有现在这么大,只是温县练习的人相对多些,特别是陈家沟附近的村镇人数较多。焦作地区太极拳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最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3.1 领导重视,积极做好太极拳普及工作
近年来,焦作市为推动太极拳活动开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1999年,焦作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太极拳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学习太极拳作为一项制度定下来,并把每年的五月定为“太极拳活动月”,开展太极拳比赛、表演、讲座、咨询等系列活动。太极拳作为焦作旅游业发展的特色项目之一,被列为焦作市“十五”规划重点开发对象,将太极拳作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内容予以推广。2002年市委、市政府再次行文,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太极拳的通知》,并进一步阐述了推广太极拳的意义和实施步骤,要求通过推广普及太极拳活动,占领业余文化阵地,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和文明意识,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又确定2005年为太极拳健身年,把推广普及太极拳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专人主抓,把练习太极拳活动作为一项制度,常抓不懈,并做到天天有安排,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同时开展多种评先创优活动,奖惩分明。
2.3.2 成立组织,健全网络
2005年4月,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座谈研究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推广、太极拳产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太极拳协会的作用,利用它开展太极拳习练,组织比赛,不断壮大、推广、普及社会队伍,发挥协会集体和个人的力量推广普及太极拳。到2005年,焦作全市在公园、广场、街心花园、社区设立的太极拳辅导站点达120多个。
2.3.3 举办培训班,建立骨干队伍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从各太极拳团体和太极拳辅导站中选调太极拳师,创编简化陈式太极拳,制作光盘、录音带、挂图发放到各单位,先后举办15期太极拳辅导员培训班,市直各单位分期选派800名热心体育工作且有太极拳基础的人参加培训,为机关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支太极拳辅导队伍。
2.3.4 广泛开展活动,推广普及太极拳
每年,体育行政部门都要组织太极拳大赛,从村镇开始层层组织选拔,每队100人,市运会、机关运动会及各行业系统的运动会都把太极拳列为比赛项目,并且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参加,通过太极拳在领导层的普及,继而影响全市人民。学校把太极拳列为体育课的一部分,利用课间操和体育课进行练习。农村庙会和农闲时节,农村乡镇都组织太极拳比赛。目前不仅市直机关各单位每天上班前坚持集体练习太极拳,许多办事处、宾馆、商店、个体企业等单位也在上班前练习。每天早晚都能看到众多群众学练太极拳的场面,一些企业把它作为一项培养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体育活动来抓,不仅增强了职工的体质和素质,也树立了企业的文化品牌。
3 结语
在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的同时,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我国有9亿农民,占总人口的70%,农民是农村生产力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农村普及太极拳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执行和顺利完成,有利于提高农民及农民工的精神文明素质、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在农村普及太极拳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并有利于中国体育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继承,有利于化解中西方文化的摩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展开放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建设和谐农村。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太极拳能够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具有诸多可实施的条件,若加大推广力度,将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不可限量的作用。只是缺乏政策的支持、舆论导向和广告宣传,希望能够尽快把这一文化项目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以村委会为单位在中老年群体中进行普及,使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阮纪正.太极文化的内涵[J].岭南文史,2002(2).
[2]杨黎明.论太极拳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
[3]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主编.武术研究(第二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李群林.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的五大原因[N].攀枝花日报,2006-07-24.
[5]杨文轩,杨霆主编.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田雨普.体育功能的辨证认识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8).
【普及的可行性】推荐阅读:
普及普通话的小报08-25
制约电子书普及的因素06-09
关于开展应急救护普及的打算08-11
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论文05-17
捷豹普及汽车自燃的急救方案06-06
普及十五年教育的意义06-16
关于足球运动普及情况的调查报告06-28
普及技术08-08
普及实践09-23
普及措施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