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与普及

2024-05-09

科技传播与普及(共4篇)

科技传播与普及 篇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国民素质则是第一国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2006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10年第八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2],但与美国1990年的6.9%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便是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1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现状

我国大众传媒具有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优良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大众传媒便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普及工作。科普的方式主要是在报纸上办科学副刊,在广播电台开办科普节目,放映科学电影等[3]。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我国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科普工作的重要工具。表1列出了我国2008年7种主要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状况。另据中国科协统计,大众传媒已成为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表2列出了我国6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公众从不同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统计结果。

注:上表是根据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编写出版的《中国科普统计(2009年版)》提供的原始数据整理而成的

注:上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有关网站和期刊论文中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公众从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最高,近四次的调查结果都在90%左右。近年来,科技传播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关注,各种科技节目、科普栏目甚至是专业化的科教频道不断涌现,播出频次和时间也呈上升趋势,使电视科技传播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中央电视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每周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科技(科普)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走近科学》等,并在公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由表2可知,我国公众从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呈快速增长趋势,已从2001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26.6%。截止2008年,互联网上大小不一的科普网站个数已有1899个,其中影响较大的综合类和专业类科普网站有数十个。

2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意识较淡薄,科技传播所占比重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科普没有注重发挥传媒的作用,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不够到位,科技传播自然也就难以引起传媒的高度重视,很多传媒把科技、科普当成了配角和陪衬。相比之下,国外媒体则把科技新闻当作四大主流新闻之一。有关调查表明,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总节目量的20%,日本占15% [4];我国是一个拥有三亿多台电视机的国家,但科技节目占电视播出量的比例仅有6%,很多地方电视台甚至没有开设科技频道。

2.2 大众传媒科普内容较陈旧、结构欠合理,传播模式单一

一直以来,大众传媒普及的科学知识枯燥而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且更新不及时。就知识内容而言,一般科学知识普及多,高新技术知识普及少,远远不能满足大众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就内容的结构而言,现在的科普文章、图书、节目等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知识型、技术型的,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普及。面对当今求新、求异、求特、求精的多元受众消费心态,即使有很好的科普内容,如果不采用有效的传播模式和普及方法,也会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但事实上,大众传媒大多采用以授者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单向传播模式,与现代信息社会参与式、交互式的平等传播观念和双向传播模式相去甚远。由于受条件限制,科技传播尤其是科普出版,还很少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新的制作和传播方式。

2.3 缺乏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栏目),科技传媒面临受众规模小、生存压力大的困境

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受众是全体国民,但由于媒体科技节目(栏目)缺乏创新,存在选题平庸、形式呆板、题材单一、内容枯燥、模式雷同、制作粗糙等方面的通病,导致受众数量难以上规模、发展空间受限、生存压力增大,进而降低了大众传媒传播科技的积极性。例如,电视关注更多的是时事焦点、文化娱乐、体坛新闻类节目,地方台科教频道的黄金时间也大多让位于热播电视剧和广告节目;现有科普报刊、图书的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制作质量不高、发行量小、影响面窄,缺少像《科学美国人》那样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品牌科普期刊,一些科普报刊甚至连生存都难以保证。

2.4 科技传播行为失范,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众传媒存在较严重的猎奇炒作、哗众取宠等行为失范现象和急功近利、泛娱乐化等商业化倾向,致使像法轮功、“水变油”之类的反科学、伪科学以及一些粗制滥造的科普产品、虚假新闻能堂而皇之地占领科普阵地,利用大众传媒在科普大海中“浑水摸鱼”,破坏了科普的良好声誉,损坏了传媒的科学形象,也消解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为了迎合公众的猎奇心理和浮躁心态,一些媒体多年来总是热衷于炒作诸如“神秘失踪与时空隧道”、“章鱼预测世界杯足球赛胜负”等故弄玄虚、有违科学精神的伪科学信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伴随社会转型,传媒开始走向市场化,部分媒体抛却社会责任、疯狂逐利,一切运作均以经济利益为最高追求[5]。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任意撤销或缩减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版面、栏目和节目,把它们让位给那些能提高收视率的娱乐节目和有高广告收入的世俗化节目(栏目)。

2.5 科学家重视科普程度不够,科技界与传媒界以及媒体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热心科普工作的科学家太少,更缺乏像高士其、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董纯才那样的老一辈科普大师;许多科技工作者只注重发表高深学术论文和出版专著,以获取相应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而轻视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认为搞科普是“小儿科”,登不了大雅之堂。媒体更重视的是轰动效应、新闻价值和时效性,而轻视科学的真实性、严谨性和积累性。在我国,也很少有专门机构或召开有关会议来促使科学界与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影响了大众科技传播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此外,虽然每个媒体本身的覆盖面都有限,但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各媒体宁愿各自为战,也不愿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效果。

2.6 媒体科技传播人员科学素养偏低

传媒界从事科技传播工作的编辑、编导、记者等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接受过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教育和系统训练,有的从大学中文系或新闻学专业一毕业就去当科技编辑或记者。由于他们的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欠缺,对传媒新技术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科技传播的要求,更难以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3 加强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纲要》的颁布,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国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全民、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性、战略性社会工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普及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众传媒只有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克服上述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才能依法担当起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

3.1 转变观念,引领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主导和支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逐渐从“科技引领生活”、“科技推动生活”、“科技改变生活”的层次提升到了“科技创造生活”的至高境界[6]。科技发展的“时新日异”和公众对科学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关调查显示,经济、科技、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是21世纪初受众最主要的需求。随着近年来都市类、财经类、娱乐类媒体的相继“热销”,专家预言科技类媒体将会一枝独秀、异军突起,成为传媒业的下一个热点和潮流,这点也是国外传媒业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大众传媒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合理定位,引领潮流,推动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2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国内传媒存在着行业集团化、传播分众化、产品品牌化和功能实用化的发展趋势[6]。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工作也要树立资源整合观和品牌发展观,将有限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各种媒体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发挥整体优势和品牌效应,扩大受众面。

由表2可以看出,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传统媒体应该和现代媒体实行资源整合,如开办报纸、广播等的网络版,建立科技电视网络播出平台等,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各自拥有的地域和人群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资源互补。此外,品牌是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美国在打造品牌科技传媒方面做得最为成功,如《国家地理》、《发现》、《科学新闻》等都是全球闻名的优秀科普期刊;美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实现了联网化,公共广播网上的《每日科学》、《科学星期五》和电视上播出的《新星》、《发现频道》等都形成了品牌效应[3]。我国也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科技传媒,如选择一些质量高的科普报刊加以重点扶持,将其进一步打造成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品牌科普报刊。

3.3 加强合作,促进交流

要保证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误读科学”和常识性错误,就离不开科学界与传媒界的良好合作。科技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沟通与对话是减少两者间信息传递的扭曲和失真、提高科技传播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机制,双方应共同肩负起科学技术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并建立起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密切合作关系。例如,双方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通报会,建立科技传媒专家顾问组或专家咨询制度,邀请科学家作为节目嘉宾等。科技传媒还应形成一套报道科技新闻的规范程序,报道中使用的重要科技概念和大众化表述方式,需要经过有关科技工作者的核查和认可。科技管理部门还要明确规定,科技人员完成科技项目后,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一篇科普摘要,提供给科技媒体。

国内传媒之间以及国内外媒体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起信息交换、经验交流、技术协作和资源共享网络,或组建跨媒体、跨地区的战略联盟。比如,可以在中央台和地方台的科普节目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围绕像“嫦娥奔月”这样的重大科技事件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国际活动日,共同策划、联合制作和组织实施一些声势浩大的科普行动、科普活动和科普节目。

3.4 丰富内容,创新方法

在信息化社会与经济转型时期,必须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具体而言:

一是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要由重视知识传播转向“四科”(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并重,特别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与普及。比如,时下正在一些电台播放的《袁隆平传》,就是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理性精神、求真精神、务实精神、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褒扬和传播。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还要针对不同科普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

二是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要想让媒体科普吸引更多公众,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必须讲求趣味性和娱乐性,打破目前国内媒体科普节目的沉闷、枯燥局面。比如,电视科普节目可以引入娱乐节目的传播观念和节目形态,根据不同的内容制作成故事片、专题片、直播节目、竞赛、辩论会、情景剧、游戏等。

三是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互动性。要借鉴国内外新的、好的媒体表现形态、形式和手段,不断创新科技传播的形式和方法,如电视科技传播可采用纪实、再现、参与、直播、表演、演示、动画等多种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科普节目还应形成与观众的互动,使之成为一种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四是运作方式的市场化、产业化。科技传播虽然是公益性事业,但许多传媒科普节目也可以走向市场,让媒体科技节目(栏目)的选题“面向市场、面向科技热点”,并引入营销理念和对节目(栏目)进行适当的商业化包装,或争取科技企业的赞助,这样就会在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5 优化结构,提升素养

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兴衰成败,能否变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变专家语言为公众语言、变高深学问为通俗知识,都得依赖于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理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当然,我们并不要求传媒从业人员像科学家那样具有高深专业科技知识,而只是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与素养,掌握科技传播的规律与方法,还要求他们能以科学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和处理好科技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为此,传媒界要采取得力措施,优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人员的队伍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平。具体措施如:其一,从理工科高校招聘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等专业的研究生,作为传媒科普版和科技节目的编辑、编导或记者;其二,与高校合作,加强对在职科技传播人员的继续教育与知识更新工作;其三,媒体自身应该建立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发掘、培养和引进专业科技传播与普及人员,遴选和培育著名科普主持人、记者、编辑和科普节目制作人员,从而扩大科技传媒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其四,在高校开设科技传播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新一代科技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包括从事科技传播学、科普学研究的硕士、博士人才。

3.6 加强监督,有效激励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的监督力度,完善科技传播法制环境。一方面,在对大众传媒贯彻落实《科普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普法规,特别要对传媒的科普时间、科普比例和传播能力做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要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媒体机构自我评估或委托权威中介机构进行专业评估,确定媒体科普投入的方向和力度,并为传媒进一步改进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提供依据。

大众科技传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要依法增加对媒体科技传播与普及方面的投入,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对科普出版、科普影视片制作等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将科普期刊、图书、科教片等纳入国家相关评奖系列,表彰和重奖在大众科技传播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大众科技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10):25-34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2010-11-25)[2010-11-29].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3][8]编写组.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333,402

[4]牟慧玲,蒋宏.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J].新闻界,2007(2):19-21

[5]姜昕.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研究需要转换思路[J].新闻界,2006(6):42-43

[6][7]应向伟.集聚各类资源,促进有效的科技传播——试论科技传媒的跨媒体整合[J].今日科技,2005(10):28-31

科技传播与普及 篇2

1 “一院两体”建设和关联企业发展

吉林省农科院现由长春院区和公主岭院区组成。内设12个管理机构和1个非常设管理机构 (院国家植物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5个研究所 (中心) 、1个良种繁育实验场、2个综合试验站。另外, 设有以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关联企业13个, 承担着院科技成果的转化任务;主管1所大专学校——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科技体制改革, “一院两体”建设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吉林省农科院的框架下, 建成两个体制、机制不同的主体, 即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产业化主体,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主体是以国家拨款为主的, 以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非营利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产业化主体则是以技术成果转化和大规模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赢利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企业群体。两体间主要通过两条纽带联结。一是资产纽带。经省政府授权, 院对投入的国有资产享有出资人的地位, 由于院是主要出资人而成为企业的最大股东, 从而使院在企业选择经营者、实施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 确保院和企业的有效联结。二是技术纽带。创新主体是全院的技术创新平台, 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主要来源;企业则是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平台, 技术、成果的熟化平台, 技术、成果的扩散平台, 同时, 也是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器。

2004年, 吉林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依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省政府把吉林省农科院确定为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 为创新主体进一步体制机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 主要任务是科技创新, 多出成果, 出重大成果, 同时也要参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要紧密地为“三农”服务, 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

2 探索新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式

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手段, 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实行“直播式”、“嫁接式”和“外接式”3种成果转化方式, 促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1 直播式转化

即在成果完成后, 属于公益性的技术成果, 由院专门机构负责推广、扩散, 或转交给政府推广部门进行推广。

2009年农科院在省政府支持下, 积极与各市、县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合作, 推广赤眼蜂、白僵菌防治玉米螟面积分别达到66.7万hm2和30.0万hm2;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范家屯、梨树万发、四棵树等乡镇建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或体系示范区;广泛开展测土施肥;重点开展了高频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完善及其处理技术研究, 同时扩大种子处理技术示范推广面积, 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

2.2 嫁接式转化

即在成果完成后, 属于物化的、营利性的科技成果, 与院关联企业有约定的, 由院关联企业直接转化;没有约定的由院科研处组织向院外转让、推广。

2.2.1 依托院关联企业推广转化

院关联企业承担院科技成果转化的任务, 具有5项功能:即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平台;自主创新成果的中试车间;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源;农业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孵化器;接受农业科研单位及科研领域转制分离的受体。

目前, 院关联企业开发的玉米品种80多个, 年生产玉米种子能力2500万kg以上;开发的水稻品种40多个, 年经营400多万kg;开发的豆类品种30多个, 年经营200多万kg;具备了年产300t农药、3万t多元复合肥、3000亿头赤眼蜂的生产能力, 生产经营的种衣剂占吉林省市场的50%以上;投资1700万元建成的现代化苜蓿草块、草粉加工厂, 年产量达3万t。现企业总资产达到5亿元, 年经营额超过4亿元。

2.2.2 与大型企业合作推广转化

一是与长春大成集团合作。2006年, 根据大成集团加工企业对专用、特用玉米的需求, 研究开发高淀粉、高油、高蛋白等加工专用玉米, 为大成集团建设专用、特用玉米原料生产基地, 提供专门化品种及其种子, 协助完成生产基地的规划、农民培训和生产技术指导。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专门化品种, 可以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大成集团, 由大成集团自行建立加工原料生产基地。

二是与长春皓月公司合作。自2004年起, 与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肉牛良种繁育、胚胎移植、科学饲养方面开展合作。已建立试验示范小区21个, 所养殖的肉牛全部与皓月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 实行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整体运作模式。项目区年肉牛发展量达到90万头, 可繁殖母牛达到35万头, 出栏育肥肉牛37万头 (其中优质育肥肉牛11万头) , 肉牛出栏体重平均520kg以上。皓月公司育肥肉牛收购价格达到8.5元/kg。

三是与吉林华正公司合作。自2003年起与吉林华正农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优质猪肉生产技术及标准研究方面开展合作, 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种猪场和吉林省公主岭华正种猪繁育场为重点示范基地, 年完成饲养测定优质肉猪500头以上;为企业建立育肥猪生产基地, 年出栏育肥猪35万头。

四是与草原兴发集团合作。从2001年起, 与草原兴发集团长岭县肉羊屠宰加工厂开展合作。2004年以来, 院联合该屠宰加工厂等企业和生产基地, 完成了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肉羊舍饲半舍饲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建立了肉羊小区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年为企业生产优质育肥羊30万只。

五是与益海种业公司合作。2006年8月, 与益海集团的益海种业有限公司正式合作。益海种业以吉林兴农大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建立联合体 (合资公司) , 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原则推广大豆研究中心的大豆新品种等成果, 同时每年给农科院一定的研发经费。

六是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2005年12月, 与富华集团签订了有效期20年的《开发菲律宾玉米杂交种科技合作协议书》。2006年以来派出多批科技人员赴菲律宾进行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在菲律宾南岛的布吉农、北岛的达拉克和伊萨贝拉不同生态区域进行优良玉米杂交种引种试验、高效施肥技术试验和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试验, 同时还开展了高粱杂交种引种试验工作。引种玉米杂交种76个, 引种高粱杂交品种6个, 引入玉米品种、高粱品种及长效肥等在试验点均表现良好, 明显优于当地品种。

2.3 外接式转化

即在成果研制阶段, 主要由专家、课题组、研究所在试验、示范基地完成转化和推广任务。

2.3.1 结合基地县、新农村建设、基点建设推广成果技术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院积极与地方开展农业科技合作, 支持地方农业发展。先后建设了4个示范基点县, 即双阳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镇赉科技示范区、桦甸市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伊通县玉米良种繁育基地。

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进行农作物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帮助齐家镇建设了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卧龙村建立水稻种子扩繁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使示范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6000元。

与镇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3个示范基地, 即:镇赉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镇赉县畜禽 (猪、牛、羊) 养殖基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围绕镇赉县10.7万hm2水田开发, 共投入50万元进行科技试验和示范;在五棵树镇、嘎什根乡、莫莫格乡共建立了15hm2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在哈吐气新开水田区建立了1333hm2新开水田示范基地, 当年产量达到7500kg/hm2, 成为新开水稻的科技样板。

吉林农业科学院通过关联企业在伊通县建立面积为6667hm2的标准化玉米良种繁育基地, 年繁育玉米良种2000万kg, 带动农户5000户, 基地农民年累计增收1000万元以上。

此外, 与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及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以及畜禽优良品种、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双方共同申报相关项目, 开展宏观决策咨询、技术诊断、科技情报服务、农民培训等;互相为对方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双方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 各自成立领导小组和设立办事机构。

2.3.2 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进行成果转化推广

按照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布局要求,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四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中的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在公主岭市。农业科技示范区总体框架设计为“一区三园十个基地”,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示范区主要责任单位, 负责实施示范园玉米、水稻、大豆三个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任务。从2008年开始, 用5年时间建设完成, 进行玉米、水稻、大豆良种试验示范作用。同时还在综合展示园、技术集成园, 以及在节水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全程机械化农业示范区进行我院成果技术推广转化, 发挥成果技术的试验示范效应。

2.3.3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的精神和要求, 结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实际, 确定2009年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推广年”。制定了《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方案》, 提出了任务, 明确了要求。针对吉林省农业生产迫切需要, 筛选农业科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100项, 组织全院200名科研专家, 开展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在农村建立专家示范户和博士联系户。组织全院164名独立研究岗位专家和36名博士, 每人建立一个科技示范户或联系户 (可以是种植业大户、养殖业大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 。每人每年至少带给示范户一项农业新技术;提供无偿服务, 并将这项活动作为院一项重要工作, 坚持长期开展下去。

开展这项活动, 对全院独立研究岗位专家和博士深入农村, 更好地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情况、掌握农民的需求, 从而增强热爱“三农”、服务“三农”的情感和积极性, 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好这项活动, 可以使院的技术成果能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通过示范户、联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直接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同时, 专家可以根据“三农”实际需要, 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任务和计划, 有利于快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各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专业和技术专长, 在为示范户和联系户服务的过程中, 直接给农民带去实用技术成果, 并向他们传授科技知识,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促进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3.4 通过开展“三项工程”进行技术成果推广

2009年, 中共吉林省委决定, 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简称“三项工程”) 。为贯彻落实省委这一重大举措, 院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 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落实方案。

2.3.4.1 发挥人才优势, 切实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

围绕“素质提升工程”和“固本强基工程”, 充分发挥院各类专家集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 搞好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一是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组织专家参加各县 (市、区) 集中授课。二是组织专家及时深入农村基点、党员干部和农户家中, 开展一对一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三是结合农村党员干部致富项目实施, 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四是通过参与院相关课题研究, 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 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所需科技素质培训, 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术与管理人才。

2.3.4.2 发挥项目优势, 努力满足农村党员干部致富项目需求

立足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中的“项目支书”计划和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中的项目需求, 充分发挥院科研项目优势, 积极扶持农村党员干部, 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 带头创办致富项目, 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

2.3.4.3 发挥技术成果优势, 着力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带富

适应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成果转化需求, 围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 把院的成果、技术嫁接到农村党员干部创业带富的需求上, 把院的专家示范户与博士联系户中的农村党员干部, 培养成为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使院的各类试验和示范基点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创业致富的示范区或创业培训基地, 发挥其辐射与示范带动作用。

2.3.4.4 发挥农业工程咨询资质优势, 充分提供农村致富项目支持

充分发挥院农业工程咨询评估资质优势, 对农村致富项目进行立项论证, 为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创业致富项目提供服务。结合农村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 一方面, 组织专家对农村党员干部准备自行开发的致富项目进行可行性及发展前景论证;另一方面, 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要求, 提出可行的项目建议, 为他们提供支持。

2.3.4.5 发挥基点优势, 重点促进各类农业示范区建设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各类试验、基点、示范区遍布吉林省农村, 既担负着研究课题试验、示范的职责, 同时还要承担试验示范的任务。依托这一优势, 按照农村经济发展和党员干部创业致富的实际需求, 以基点引领和促进农村各类示范区建设, 推动项目区域内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

3 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民科技培训

3.1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近年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吉林省实施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技“110”、农牧“120”、远程培训、星火科技“12396”等信息化研究与建设。其中, 通过在全省大力推广星火农村科技网、12396电话语音网、12396远程视频咨询诊断网、触摸屏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四位一体”的多终端星火科技12396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能力的加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农友网”、“吉林玉米网”, 管理的“吉林星火计划网”以及与省农委共建的吉林农村信息中心, 其内容涉及农业综合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近30个领域。农友网、吉林星火科技网两个网站2008年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协会、农业部农村信息中心评为“百强网站”, 农业网科技文化类“十强网站”, 现在日访问量达1000余人次。在全省55个市 (州) 、县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建成农村科技信息平台56个,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示范基点12个, 引进开发各类型教学课件800余套, 研制2个远程培训系统平台。目前, 全省星火农村科技信息平台总访问量每年55万人 (次) , 提供的网络咨询服务15000人 (次) 以上, 科技信息、产品交易信息11000条左右。

3.2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科技传播与普及 篇3

关键词: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0 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2003年底, 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 (行业) 博物馆为辅助、社区 (乡镇) 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此可见, 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 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 (曹振全, 林爱兵, 刘颖, 周维丽, 彭玲玲, 冯敏, 莫扬) , 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 许剑 (2007) , 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 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 王殿华 (2006) 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 民间力量正在崛起, 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 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 包括党, 政府, 社团, 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 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 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 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 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 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 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 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 由市领导 (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 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 主要是强调“3+X”模式, 即科委、科协、教委, 是科普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 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 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 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 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 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 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 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 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 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 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 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 实现上下联动, 市区联动 (2006, 蒋宏) 。除此之外, 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 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 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 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 到达街道, 这样整个规划, 整个工作体系, 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 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 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资源来源单一, 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 (2006, 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 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主要包括科协及其领导下的各类协会, 学会, 研究会等、民间科普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私营公司的科普项目、草根公益类型的民间科普团体和从事科普事业的个人 (包括民间个人的科普工作室) 等。据统计, 上海科协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189个, 会员16万余人。组织网络还包括全市17个区县科协和100余个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行业科协和大专院校科协。在全市所有个乡镇、街道建有科协或科普协会。从框架结构来看,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网络已是纵横交错, 较为完善。各类科技组织对我国公民科学紊质建设贡献很大, 特别是中国科协及其所领导的各种学会,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还有各地社科联组织及学会, 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国的科技组织有很多优势, 如荟萃了众多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 学科齐全, 同行认可, 学术权威;地位超脱, 价值中立,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等。但我国的科协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式都是官方在操作,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团体。民间科普组织主要由科技传播类的社会团体, 基金会,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组成, 而个人主要是科学家、教授 (教师) 和志愿者。据统计, 上海共有24家科普类的社会组织, 其中有包括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菇菌科普馆, 上海风电科普馆,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在内的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科委) 和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科协) 2个基金会, 其它均为社会团体。我们有选择行的对其进行了调查, 所有的民间组织都是挂靠在政府或事业单位, 其中除了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为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主管,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为黄埔区教育局主管外, 有4家单位为市、区科委主管, 18家单位市、区科协主管。

由此可见, 虽然在上海也存在和NGO定义上非常接近的大量民间科技传播组织, 但他们的地位并非完全独立, 在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吸引公众参与的能力很低。这些社长期沿用“挂靠体制”而生存, 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导致严重的依赖性。“挂靠体制”建立的初衷本是想使它们得到挂靠单位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的支持, 由于专职科技传播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不受社会团体供养、不受群众监督, 难以从体制上保证他们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组织成员负责自觉地结合起来:脱离社会的支持、参与, 仅靠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开展工作, 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

3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与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比较

3.1 从整体布局看, 官方力量体系完善, 而民间力量分布零散

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官方来体系来看, 以市、区、县的科委、科协、教委、科技馆等实体力量为主要支撑, 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一个较为完善、分布规律且有规模的强势网络, 在整个上海的科技传播力量中占有主流地位;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数量较少, 总体分布较为零散, 同时, 各自之间彼此独立, 沟通较少, 未形成合作力, 总体上其发展处于弱势。

3.2 从传播手段看, 官方力量传播形式固定化, 重展示, 而民间力量更加灵活, 具有特色

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科技传播力量, 在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的手段上看, 官方组织的科技传播力量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以展示为主,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 更具特色。

3.3 从传播效果看,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影响较大, 而民间力量的科技传播影响欠佳

除了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方面, 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传播的效果来看, 二者也存在差异。官方的科技场馆由于规模大, 数量多, 且能较为长久的维持, 在整个科技传播中还是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虽然民间的科技传播形式更为灵活, 方式多样, 但是整体的数量有限, 参加人数的限制以及难以持续性的问题, 在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3.4 结论

综上所述, 从整体而言,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强大, 而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不占主流, 这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限制, 政府管得太多, 管得过严, 束缚官方科技传播手脚的同时也限制了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从传播手段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有待于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而民间科技传播虽然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大多数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都不是很不专业, 专业的限制也成为了限制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传播效果效果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效果较好,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大都需要自负盈亏, 如果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则会生存困难, 不能持久的从事科技传播的工作,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密切相关。

4 进一步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把科技传播当作纯粹的公益事业来发展, 国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从发达国家科技传播网络建设的经验来看, 以科技企业、民间社团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在国家科技传播的整体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一一非政府组织一一企业三方在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 相互促进, 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民间科技力量作为整个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科技传播更多样化, 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解决政府、传统科技社团所覆盖不到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能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科技需求, 如农业科技培训, 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在抑制迷信、培养人才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此外, 民间力量还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因此, 在官方科技力量发展的同时, 需要促进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改革目标, 应是促其向能自主活动,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传播力量转变。只有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使得科学的种子在中华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 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真正实现国人长久的夙愿——“科教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民间科技, 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5 (12) .

[2]黄友直.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J].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006 (3) .

[3]朱进宁.我国民间科技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学会, 2006 (6) .

[4]蒋宏, 许剑.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 2007 (7) .

[5]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理论探讨, 2006 (6) .

[6]李建民, 徐杨, 林巍.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普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 2006 (6) .

[7]Bucchi, M.&Trench, B. (2008)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ingdon:Routledge.

科技传播与普及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日益重视, 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提高。但是,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薄弱, 学校的管理者对科技教育的不重视, 呈现“三无”状况 (无专职科技教师、无固定科技课程、无科技教育经费保障) , 民办学校科技教育水平相当落后,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公办学校学生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根据厦门市有关部门了解, 厦门市历届科技创新大赛, 民办学校均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状况。可以说科技教育在民办学校和城市公办学校之间构筑了一道需要很长时间追赶的数字鸿沟!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和公办学校的孩子一样, 站在科技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 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 (原厦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 在科技教育上进行了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具体做法

云顶学校是一所由市关工委、市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创办, 非营利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市关工委 (促进会) 和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科技教育, 在市科协、市老科协的支持下, 学校建起了戴尔学习中心、戴尔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工作室、科普阅览室。近两年来, 学校依托这些科技设备及活动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学校科技教育朝着良好发展方向发展。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上好每一堂课是学校各种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科技教育同样离不开这一基本途径。学校高度重视科学、信息课教学, 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 仍然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这两门课。学校把科学课与实验、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等相结合, 信息课与编程、设计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确保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 巩固课堂学习成效, 拓展课外实践能力, 学校创造条件, 安排科技教师专门进行课外辅导。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到戴尔学习中心学习编程和设计、到机器人活动室组装及调试机器人、到科普工作室搭建积木、到科技阅览室学习科普知识等。机器人教育是学校起点较早的项目, 目前, 学校拥有戴尔公司赠送的25套乐高9797机器人和8箱9648配件设备, 为机器人教育提供了条件。为扩大受教育面, 科技组教师把机器人教育引入课堂, 通过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机器人训练;同时开辟第二课堂, 在中午和傍晚时间增设两节兴趣课, 学生以自愿参加为原则。截至2012年9月, 学校有近300名学生参加了机器人学习和训练。课内知识课外巩固, 课外实践课内消化。课内外有效结合, 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向前发展。

2.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1) 校内资源。学校科技教育主要依靠本校科技教师力量, 同时有效利用外部资源, 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办法, 进行校内外资源整合。近两年来, 学校先后派了四位教师到上海、苏州等地学习FLL机器人比赛程序设计;2012年暑假, 又组织了六名科技教师参加由厦门市老科协举办的民办学校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学习。通过到外地学校学习和参加培训, 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目前, 学校拥有机器人专职教练2名、科幻画指导教师2名、课题指导教师1名、科技小制作指导教师1名, 科技教师配备基本齐全。

(2) 校外资源。 (1) 厦门市老科协拥有一大批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 他们非常热心到学校开展科技辅导, 针对学校FLL机器人训练、课题研究等安排了固定的专家进行指导。例如厦门大学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物理系、生物科学院等多名教授以及原厦门疾病控制中心张群主任来校指导训练, 市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叶青老师多次参与了学校多项课题的指导工作。 (2) 市关工委老领导拥有崇高的威望, 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特别是热心民工子女的科技教育, 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 为学校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如2010年4月, 学校科技课题小组深入殿前路口, 对这一带交通拥堵状况进行了调查, 搜集了高峰时间车流量情况, 走访了摩的司机和附近居民。2010年6月, 课题组深入中铺台湾水果集散中心调查, 了解台湾水果销售集和散存在的问题。2011年4月, 课题组深入厦门登特口腔医院, 了解儿童龋齿的有关问题。2011年5月, 课题组到厦门科宏眼科医院, 了解青少年近视的有关知识。这些课题调查和研究的顺利进行都得益于市关工委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协助, 得益于市关工委丰富的社会资源。

通过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有效推动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3. 活动与竞赛相结合

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的学科活动。每年12月, 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科技节。各个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科技绝活展现出来, 推出自己的科技小成果。学校在开展好校内科技活动的同时,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厦门市少儿图书馆非常关心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 从2003年暑假开始, 少儿图书馆都为学校一些计算机爱好者举办计算机培训。截止2012年暑假, 已有200位小学生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一些参加培训的学生在word运用、电子板报设计、网页制作方面都显示了较强的本领。2012年7月, 市老科协、市科技馆与学校共同举办了首届“农民工子女机器人夏令营活动”。包括学校在内的20名农民工子女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在竞赛方面, 学校在校内搭建平台, 创设竞赛舞台,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社会团体组织的竞赛, 活动与竞赛相结合, 使学校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活动成果

1. 比赛成绩突出

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 以近两年为例, 学校参加全国以及市级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

2. 学科学的氛围浓厚

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成果喜人, 在几次重大的比赛中学生都能载誉而归, 给全校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学习科学、尊重科学、使用科学的氛围在学校蔚然成风。课堂上, 做做小实验、搞搞小发明;课间里, 玩玩纸飞机、做做小风筝;放学后, 做做小调查、翻翻科技书……学生的科技意识增强了, 科学兴趣更浓厚了, 动手实践机会多了, “为什么”的疑问增多了。

3. 社会影响力增强

(1) 媒体的关注。学校实施科技教育,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以及取得的良好成效, 引起了广大社会媒体的关注。《海峡导报》《厦门晚报》先后报道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情况。2012年暑假, 在四川省成都市比赛期间, 《光明日报》记者报道了学校参赛情况。新闻媒体的报道, 使学校科技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厦门市关工委还特别向市领导汇报了学校在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2) 社会的关心。2010年10月, 由厦门市关工委牵头, 与厦门市文明办、厦门市科协和厦门市老科协四家单位在学校联合创办了“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拟以基地为载体, 推动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科普知识活动的开展。接着, 2010年12月, 市关工委和市科协斥资6万多元人民币在学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青少年科普基地。至此, 学校拥有了戴尔学习中心、戴尔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工作室、科普阅览室等科普活动基地。

2010年10月, 在厦门市关爱联盟大会上, 学校参加比赛的两个团队共8名学生每人获得了500元的奖金。2012年9月26日, 厦门国贸集团得知学校学生参加FLL机器人比赛再获佳绩, 特地来学校为10名参赛学生及10名优秀学生每人颁发了500元的奖励金。

(3) 领导的关怀。2011年5月26日, 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一行在厦门市调研期间, 来到学校参观科普基地, 听完学校领导关于开展科技教育情况的汇报后说:“你们在办学条件这么简陋的情况下, 还那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 而且成果那么丰硕, 非常了不起呀!你们的经验值得向其他民办学校推广。”

(4) 家长的支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来自家长的阻力相当大, 一部分家长科技意识淡薄, 只关心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 对于文体及科技活动却漠不关心, 甚至剥夺孩子参加这类活动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 科技教师一方面深入家庭耐心做家长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 通过比赛成绩来感染家长, 转变家长的观念。从2010年至今, 学校共组织学生参加了三次大赛, 均取得了好成绩, 给家长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特别是厦门市关爱联盟、厦门国贸集团给予参赛学生丰厚奖励之后, 家长更是为之振奋!现在, 家长十分乐意支持孩子参加诸如机器人训练、科技小课题研究、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活动。2012年4月份, 外出作课题调查时, 一些孩子的家长义务开车接送。2012年8月, 学生从成都比赛归来, 不少家长组成了阵容庞大的亲友团, 在机场等候。家长们从原先的反对到现在义务帮忙, 不仅是想法的改变, 更是观念的转变。家长的这种转变增强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四、实践启示

厦门市云顶学校办学经费紧张, 生源素质偏低, 在办学条件这么困难的情况下, 学校依然坚持走科技兴校的道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观念才是落后的根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科技知识和能力整体落后, 归根到底是农民工子女科技教育的起跑线低, 并非先天的科学素养不如公办学校的孩子。随着公办民办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科学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时, 千万别忽视了民工子女。要对农民工子女开展科技教育给予物质和人力、政策的支持, 实现科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上一篇:中间业务风险差异性下一篇:城市物流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