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2024-10-13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通用8篇)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1

新媒体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新闻传播技术,是一种集成了数字、网络、通讯技术,通过联网、无线通讯网以及卫星信号等渠道传播的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客户终端进行信息显示的一种新兴技术。科技期刊的使用与传播也广泛借鉴了新媒体技术而得到了大力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环境下,科技期刊本身的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增强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兴科技本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最大范围内的推广,促进了全球科技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但是,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也凸显出很多问题,需要全体科技人员共同努力,推动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

1 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现状

1.1 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传播

数据库系统以其庞大的资源覆盖范围和便捷的文献检索方式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喜爱。目前,国内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科技文献数据库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百科等都是应用范围和用户访问量较多的数据库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具有传统纸质化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覆盖面积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维护成本也大大减小。目前网络数据库已经成为国内和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用户可以自由浏览各大数据库网站搜索自己需要的文件和数据,从而满足自身的使用需求。

1.2 通过创建科技期刊网站进行传播

第一,科技类网站的搭建为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学术融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为国内科学家与世界上更高水平的学术团体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条件;第二,数据库系统特有的检索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目录、摘要、关键词以及作者等的信息检索,便于访问者更加便捷的检索到自身需要的文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三,科技期刊在网站上明确机构设置、办刊理念、栏目设置等相关信息,这无疑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期刊的办刊目的,提升了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效果。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总量已经达到了5 000多种,基本覆盖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信息工程以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其中物理类的期刊数量最多,约占样本总数的27.1%,之后依次是化学、数学、地理科学等学科。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比较缓慢,信息化和共享程度不高,且没有建成比较完善的用户信息反馈机制,出版社对期刊质量的控制力不强。

2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信息传播过程中凸显的不足之处

2.1 信息传播方式比较单一

从本质上讲,科技期刊所呈现的共享方式与传统的纸质化传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由于我国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和设备建设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科技网站和数据共享平台的系统本身存在做多漏洞,且网络数据系统的资源非常庞大,现有的网站建设技术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科技文献共享的需求,科技期刊的特点难以凸显,同质化的问题非常严重。另外,科技期刊门户网站上为受众展示的摘要、目录等重要信息已经无法真正体现出科技期刊本身的价值,甚至出现主题与期刊内容割裂的现象。因此,传播方式的单一无疑给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度和国际认可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2.2 新媒体技术的互动优势没有充分凸显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典型代表,微博、微信、QQ等客户端软件的优势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进行交流互动的新渠道,便于用户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当今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中仍然沿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没有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充分结合,导致科技期刊在广大用户中的影响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其真正的实效。一个优质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需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科技期刊这一科技信息的重要传播者与广大受众普遍接触的新媒技术之间的结合效果并不明显,无法实现与社会生活的完美对接,民众特别是非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期刊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相去甚远,这就在客观上在科技期刊与民众中间出现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影响力也必然受到影响。

3 在新媒体时代下科技期刊建设新策略

3.1 丰富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和设备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热点信息。因此,科技期刊为了扩展自身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并结合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丰富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

首先,要实现科研成果报道的新闻化。在当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往往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章,因此将重要的科技成果制作成新闻的模式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展示是十分必要的。科技期刊应该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特点,与主流的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站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专业媒体进行信息互动。

其次,要实现科研信息的碎片化。新闻信息碎片化传播是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科技期刊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纸质媒体长篇大论的报道方式,根据科技期刊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发掘不同的传播形态和途径。

最后,还应该实现科研信息的科普化。网络时代下,科技期刊需要将发表的科技研究成果进行具体化和通俗化的解读,使得科技成果尽可能的被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增强广大受众对科技成果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在群众的影响力。

3.2 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增强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增强互动性是保持科技期刊生命力的关键,期刊创办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首先,编辑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优势拓宽信息服务的新渠道,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媒体网站的信息检索和文章归类功能,突出本期刊的创办理念,展示出其中的交互性的价值。

其次,要增强信息交互功能。信息交互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该过程具有创造性、构建性以及可变性,科技期刊要准确立足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寻求与其他交互性强的信息传播技术或是信息传播软件之间的结合,充分挖掘出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新的价值和意义。

3.3 强化网站资源建设,拓展信息覆盖范围

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拓宽信息覆盖的范围,并强化网站资源建设。

首先,科技网站要充分融合多种资源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融合与集成,通过统一的专业化平台进行信息的充分整合与整理。

其次,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者要善于利用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对科技信息的相关成果进行阐述,并给予读者正确的引导和深层次的解读。

最后,专业性和创新性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的根本。科技期刊要想实现长久化发展就必须扩宽文本信息的维度,扩展信息检索能力和可利用途径,充分发挥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检索、浏览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和推广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的创办部门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究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扩宽覆盖面积,增强其互动性与共享性,进而延伸科技期刊信息的内在价值。

摘要:新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新产物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重点探究,并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策略,希望进一步促进全球科研事业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科技期刊,新媒体技术,传播与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华,朱强,宋敏红,等.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编辑学报,2014(6):589-592.

[2]夏登武.新媒体时代科技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路径拓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129-132.

[3]刘清海.全媒体出版协同传播立体化营销对科技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859-862.

[4]汪宏晨.新媒体形势下科技期刊传播与出版流程探微——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新媒体应用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5-148.

[5]金甦.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出版广角,2016(11):54-55.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2

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介绍了我国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科技期刊对我国消防工程学科建设和消防科学研究以及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作用,讨论了消防科技期刊对我国消防工作的影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 者:王铁强 邢玉军 WANG Tie-qiang XING Yu-jun 作者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300381刊 名:消防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4(4)分类号:N1 X92关键词:消防 消防工程学 科技期刊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3

关键词:科技;农村发展;调研;天津;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65-0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科技作为其中一个子系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改造农业、培养农民、塑造农村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也证明,科技在农村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它关系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与成效。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更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多年来,天津依托独有区位优势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比较优势,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科技创新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用现代发展理念武装农民,在改变农民思维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农村生活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笔者在调研中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农村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基层群众对农业科技信息、民生科技、科技创业等方面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形式下,深刻认识科技对天津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天津农村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对天津农村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1 发展现状

1.1 現代都市型农业有新发展

近年来,天津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诠释、发展天津现代农业,以“现代科技 、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为主线,不断迎接新机,开拓创新,切实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13年天津农业增加值达到188.45亿元,同比增长3.7%,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建成2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5个养殖示范园区,全市135个乡镇有八成以上乡镇依托已建成的4万 hm2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食用菌栽培;有七成以上乡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有近三成乡镇大力发展高效益的花卉及观赏养殖业。近八成乡镇现代都市型农业有新发展,其中发展水平较好的超过三成。农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兴农效果明显,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2]。另外,从实际调研中了解到,天津农村土地流转初具规模,且成效明显,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可以预计,高效农业规模化经营将成为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

当前,天津农村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三级平台、四级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综合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作进展顺利。“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民致富刊物、电视台《气象万千》栏目等,不断扩大信息服务内容,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农业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农村全覆盖。此外,作为全国物联网3个试点之一,2013年天津农业物联网总投资接近1亿元,建立了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销售末端全覆盖的信息采集体系。其中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工程建设核心试验基地总面积超过667 hm2,建设了约1 000栋节能温室、5 万m2的工厂化养殖车间、70 万m2的养殖水面、30多个大型企业牧场,提高了水产养殖、设施蔬菜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监管10个区县、50个乡镇和122个基地[3],实现了生产档案全程在线采集管理。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开展网上销售,完善了天津农产品电商平台功能。

1.3 农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自2007年实施设施农业“4412”工程以来,天津累计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4万 hm2,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设施农业提升工程。2013年提升种植业设施3 333 hm2,累计提升1万 hm2;提升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2个,累计提升22个;提升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17个,累计提升37个[4]。以蓟县为例,蓟县提升的5 400 hm2设施农业,可实现经济效益6.9亿元,新增效益5.7亿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50元。农业合作社达到117家,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田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同比提高2百分点,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面对面访谈、实地调研发现,农户中,除了部分规模较小、零星分散的地块采用传统方式之外,耕地基本实现了机耕、机播、机收。

1.4 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有新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多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基本入户。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城乡公共资源逐步均等化。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加快,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栏、改浴得到推广普及,畜禽养殖场(户)普遍应用沼气利用技术,部分地区实现了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建筑节能”在农村推动实施,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基本普及到户,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及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优先在农村新建住宅中开始使用。

nlc202309010035

1.5 农民培训成效初显

2004年以来,天津先后实施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等大规模农民培训,累计培训160多万人。2010年天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仅2013年围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等行业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有2.7万人取得了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在农民学历教育中有4 477人取得了成人大中专学历证书[5]。此外,天津不断探索培养农业高端人才新途径,组织本市13名骨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赴台学习精致农业。另外,2013年启动了基层农机推广骨干“前任培训”计划,将用3年时间培训1 000名农机推广骨干。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天津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从表1可看出,整体上,天津人口文化程度虽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北京和上海相比,文盲或半文盲人口所占比例偏高;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比16.87%,远远高于北京和上海小学人口所占的比例;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偏低,分別低于北京和上海14.5百分点和0.22百分点。另外,通过走访调研和梳理发现,在被调查农户文化水平中,初中文化水平占35.1%,小学文化水平占18.5%,文盲仍占98%;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仅占17.1%,其中,中专文化水平所占比例仅为3.9%,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仅占4.9%(表2),农户文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关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不高是导致许多农民想获取信息而不能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6],新的发展形势下,这些情况必然影响天津市农村劳动力经营决策能力、职业技能学习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观察、接收和传播推广能力。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

农村劳动力发展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农民工数量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推进,目前农业比较效益相对偏低,加之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天津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渐增多,就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2013年天津乡村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占比36.3%,与2012年的36.9%相比,仅下降了0.6百分点。农业劳动力比重居高不下的现象使天津农村面临的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课题组对村民的调查走访发现,除了从事农业所得收入,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户家庭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去打工者月均收入在3 000元左右;且村民优先选择就地打工,当地不能吸纳劳动力的村庄再外出(在天津市的居多)务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果界定劳动力的范围是位于18~60岁的适龄人口,且不包括经常在外上学的在校学生,按此计算,调查户共有劳动力137人,常年外出打工人数20人,占总劳动力的29%。此外,根据调研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们的普遍反映,当地劳动力大量过剩而村民创办的企业极少,招商引资难度又较大,这是诸多村庄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2.3 农业科技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在农业技术宣传方面,天津市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具体推广机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些还远远满足不了大多数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渴求和期盼,距离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目标及城市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目前还是被动接受技术,主动找技术、主动学技术、主动用技术的风气还没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调研发现,首先,不同行业之间农业科技推广程度存在偏差,从事种植业的50户农户种植业良种推广率较高,10户从事养殖业的良种推广率偏低。其次,从农户获取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途径来看,80%以上的农户是通过政府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技员获取,11%的农户是通过各类科技下乡活动获取,6%是通过邻里获取,只有3%是通过媒体网络获取的。再者,调查户中,70%的农户承认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后农作物产量会大幅增加,但55%的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持怀疑和观望态度,面对农业科技可能的潜在风险,更多的农户愿意模仿别人已有的成功经验从事农业生产。

2.4 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天津财政对三农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依旧不足。2012年天津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仅占4.7%,如果再具体到农业科技支出该比重就更低了。实地调研中,访谈有关专家发现,首先,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环节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大、对自然的依赖性比较高,而推广环节虽然风险有所降低,但市场主体接受程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使得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一般而言,仅靠财政投入,而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等其他来源途径的投入很少。其次,从投入结构上看,对粮食补贴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多,而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相对较少,尽管支持的总量逐年增加,但是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资金需求相比,相对量仍然不足。再次,县级财政资金多数用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8],对于拿钱搞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更显得力不从心,而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多数是从上级财政争取到的项目资金,这显然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

2.5 民生科技需求强烈

伴随着天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作为解决民生问题重要手段的科技问题已经成为天津科技发展的重点。由于全市农村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和资源情况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民生科技需求导向也不尽相同。被调查户对炊事设施、乡村道路、电力通信设施、厕所等设施的满意度达100%。对村庄饮水设施、排污排水设施满意率达82%,主要是因为部分村庄限制自来水的供应时间,而有些村庄污水排放处理设施仍然不完善,给村庄环境的整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文化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95%。对取暖设施满意率最低,仅为58%,被调查的大部分村庄缺乏集中供暖设施。在医疗保险方面,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设点覆盖范围仍然偏小,如宁河县俵口乡兴家坨村,在当地村庄没有定点的医疗机构,农户看病必须要到距离村庄比较远的俵口乡才有指定医疗机构,这给农民带来了不便。

nlc202309010035

2.6 村集体主导产业发展薄弱

通过访谈当地村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发现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与村庄建设陷入了恶性怪圈。首先,村集体对农村建设投资较大的农田改造、自来水、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投资成本过高,而且限于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等多方面的压力,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难,这使得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少,导致原本薄弱的集体经济增收更加困难。其次,虽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农业产业园区促成了土地集聚规模发展,但是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同时,村村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村庄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再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普遍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装备差,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 现象严重,无收入来源的情况较为突出。

3 对策建议

3.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科技興农、科教兴农”为主线,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天津高职院校优势,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急需人才。围绕重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鼓励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机构青年人才开展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推广,通过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培育农业科技后备人才。三是培育技术骨干农民队伍。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创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训作用,搭建专业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培训平台,针对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信息等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和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农民队伍,为未来农业的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从城市和农村2个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出路。立足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农业现代化为支撑,以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市郊区、城镇转移,不断拓宽生产领域,促使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二是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全市建立起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就业创业组织体系,市人社部门成立市劳务合作社指导中心,各镇成立劳务合作社指导站,各行政村成立劳务合作社,形成以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为源头、市镇劳务合作社指导中心为调配枢纽、村劳务合作社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体系,实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无缝对接。三是鼓励引导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自主创业。积极培养和扶持创业带头人,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方致富”,形成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循环[9]。

3.3 推广构建农业科技示范新模式

一是建立全方位科技信息传播体系。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10],健全网络化科技信息传播体系,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微信、报刊等途径收集、筛选、整理、发布、反馈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及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实现信息网络与农户畅通联络,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获得所需农技信息。二是创新产品推广模式。建立以基地和科技示范户为支点的示范推广体系,在宣传的同时,建立区有示范园、乡镇有示范方、村组有示范户的三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更多的农民通过身边的示范掌握并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推广。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下乡、科技兴农的长效机制。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以市场效益检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科学考评机制,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挂钩;完善农技推广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由上级主管部门、本级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构成的技术推广服务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与科技人员收入挂钩,逐步推行农技推广服务承诺制。

3.4 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主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用法律制度来保障农业科技资金的刚性供给,统一农业科技资金的管理应用,科学优化配置农业科技资金[11],保证农业科技财政投资的效率。二是拓展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渠道。一方面,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强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12];另一方面,加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科级单位各种投资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活动,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系[13]。三是加强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的使用监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农业科技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体系,深化农业科技资金管理机制体制创新,加强资金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坚决制止、严厉查处侵害农民利益和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和资金安全有效[14]。

3.5 大力实施民生科技行动工程

一是实施民生科技示范项目解决民众基础需求。加强科技资源的集成与整合,把民生科技项目列入全市科技计划中,选取不同地域的典型乡镇,开展农村能源、农村饮水安全、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示范行动,总结和探索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技术和服务模式。二是帮助农民树立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利用现代传媒载体,以及通过开展讲座、科普资料等活动,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教育,以农村知识青年、农村能人、经营大户为重点,扶持他们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能,帮助他们增强现代生活理念,树立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三是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民生科技行动中。调动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区、企业、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民生科技工作,鼓励开发民生科技产品,发展农村民生科技产业,引导社会科技资源进入民生。

nlc202309010035

3.6 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制定村庄发展规划,结合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等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盘活土地、资本等闲置资源,按照“一村一策”的发展目标,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可支配收入”的发展之路,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增强对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思想教育,更新观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村民考察学习,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形式,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大力宣传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加强集体经济观念和氛围;以农民股份合作、村村联建、村社联建为纽带,按照“以强带弱、以富带穷”的思路,发挥强村的优势,扶持和带动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国业. 农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EB/OL]. (2009-05-31)[2014-07-23]. http://www.doc88.com/p-6058165048499.html.

[2]人民网.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13-05-30)[2014-07-23]. http://leaders.people.com.cn/BIG5/n/2013/0206/c58278-20448196.html.

[3]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农委副巡视员毛科军在全国农业物联网成果观摩活动上作经验交流[EB/OL]. (2014-06-16)[2014-07-23]. http://www.tjaci.gov.cn/getnews?id=4980&tid=9.

[4]今晚网. 天津实施农业提升工程,种植畜牧渔业园区全面升级[EB/OL]. (2013-05-18)[2014-07-23]. http://news.jwb.com.cn/art/2013/5/18/art_179_2924949.html.

[5]何会文. 今年3万农民将持证务农[EB/OL]. (2014-07-14)[2014-07-23].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4-07/14/content_7124333.htm.

[6]赵洪亮,张 雯,侯立白,等. 新農村建设中农民信息需求特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0(1):391-392.

[7]中国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967.

[8]杨伟坤,李巧莎,杨 蕾,等. 农业科技创新亟待财政金融支持——以河北省为例[J]. 银行家,2014(4):121-124.

[9]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 (2012-12-06)[2014-07-23]. http://wenku.baidu.com/view/2567bb737fd5360cba1adbcd.html.

[10]唐于银,张晓青,魏国平,等.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J]. 江苏农业科学,2011(1):456-458.

[11]商五一. 新时期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1-97.

[12]于 奎.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投入新机制[EB/OL]. (2006-01-26)[2014-07-23]. http://www.gmw.cn/01gmrb/2006-01/26/content_367079.htm.

[13]张利永. 对进口农产品申请反倾销调查之主体缺位问题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1-40.

[14]韩 洁,徐 蕊. 财政部解读一号文件:确保支农资金花在刀刃上[EB/OL]. (2012-08-08)[2014-07-23]. http://www.farmer.com.cn/news/jjsn/201202/t20120209_696662.htm.高 云,赵跃龙,李树君,等.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569-572.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国民素质则是第一国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2006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10年第八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2],但与美国1990年的6.9%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便是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1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现状

我国大众传媒具有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优良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大众传媒便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普及工作。科普的方式主要是在报纸上办科学副刊,在广播电台开办科普节目,放映科学电影等[3]。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我国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科普工作的重要工具。表1列出了我国2008年7种主要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状况。另据中国科协统计,大众传媒已成为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表2列出了我国6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公众从不同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统计结果。

注:上表是根据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编写出版的《中国科普统计(2009年版)》提供的原始数据整理而成的

注:上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有关网站和期刊论文中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公众从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最高,近四次的调查结果都在90%左右。近年来,科技传播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关注,各种科技节目、科普栏目甚至是专业化的科教频道不断涌现,播出频次和时间也呈上升趋势,使电视科技传播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中央电视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每周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科技(科普)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走近科学》等,并在公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由表2可知,我国公众从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呈快速增长趋势,已从2001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26.6%。截止2008年,互联网上大小不一的科普网站个数已有1899个,其中影响较大的综合类和专业类科普网站有数十个。

2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意识较淡薄,科技传播所占比重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科普没有注重发挥传媒的作用,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不够到位,科技传播自然也就难以引起传媒的高度重视,很多传媒把科技、科普当成了配角和陪衬。相比之下,国外媒体则把科技新闻当作四大主流新闻之一。有关调查表明,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总节目量的20%,日本占15% [4];我国是一个拥有三亿多台电视机的国家,但科技节目占电视播出量的比例仅有6%,很多地方电视台甚至没有开设科技频道。

2.2 大众传媒科普内容较陈旧、结构欠合理,传播模式单一

一直以来,大众传媒普及的科学知识枯燥而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且更新不及时。就知识内容而言,一般科学知识普及多,高新技术知识普及少,远远不能满足大众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就内容的结构而言,现在的科普文章、图书、节目等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知识型、技术型的,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普及。面对当今求新、求异、求特、求精的多元受众消费心态,即使有很好的科普内容,如果不采用有效的传播模式和普及方法,也会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但事实上,大众传媒大多采用以授者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单向传播模式,与现代信息社会参与式、交互式的平等传播观念和双向传播模式相去甚远。由于受条件限制,科技传播尤其是科普出版,还很少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新的制作和传播方式。

2.3 缺乏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栏目),科技传媒面临受众规模小、生存压力大的困境

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受众是全体国民,但由于媒体科技节目(栏目)缺乏创新,存在选题平庸、形式呆板、题材单一、内容枯燥、模式雷同、制作粗糙等方面的通病,导致受众数量难以上规模、发展空间受限、生存压力增大,进而降低了大众传媒传播科技的积极性。例如,电视关注更多的是时事焦点、文化娱乐、体坛新闻类节目,地方台科教频道的黄金时间也大多让位于热播电视剧和广告节目;现有科普报刊、图书的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制作质量不高、发行量小、影响面窄,缺少像《科学美国人》那样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品牌科普期刊,一些科普报刊甚至连生存都难以保证。

2.4 科技传播行为失范,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众传媒存在较严重的猎奇炒作、哗众取宠等行为失范现象和急功近利、泛娱乐化等商业化倾向,致使像法轮功、“水变油”之类的反科学、伪科学以及一些粗制滥造的科普产品、虚假新闻能堂而皇之地占领科普阵地,利用大众传媒在科普大海中“浑水摸鱼”,破坏了科普的良好声誉,损坏了传媒的科学形象,也消解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为了迎合公众的猎奇心理和浮躁心态,一些媒体多年来总是热衷于炒作诸如“神秘失踪与时空隧道”、“章鱼预测世界杯足球赛胜负”等故弄玄虚、有违科学精神的伪科学信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伴随社会转型,传媒开始走向市场化,部分媒体抛却社会责任、疯狂逐利,一切运作均以经济利益为最高追求[5]。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任意撤销或缩减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版面、栏目和节目,把它们让位给那些能提高收视率的娱乐节目和有高广告收入的世俗化节目(栏目)。

2.5 科学家重视科普程度不够,科技界与传媒界以及媒体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热心科普工作的科学家太少,更缺乏像高士其、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董纯才那样的老一辈科普大师;许多科技工作者只注重发表高深学术论文和出版专著,以获取相应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而轻视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认为搞科普是“小儿科”,登不了大雅之堂。媒体更重视的是轰动效应、新闻价值和时效性,而轻视科学的真实性、严谨性和积累性。在我国,也很少有专门机构或召开有关会议来促使科学界与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影响了大众科技传播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此外,虽然每个媒体本身的覆盖面都有限,但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各媒体宁愿各自为战,也不愿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效果。

2.6 媒体科技传播人员科学素养偏低

传媒界从事科技传播工作的编辑、编导、记者等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接受过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教育和系统训练,有的从大学中文系或新闻学专业一毕业就去当科技编辑或记者。由于他们的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欠缺,对传媒新技术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科技传播的要求,更难以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3 加强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纲要》的颁布,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国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全民、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性、战略性社会工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普及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众传媒只有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克服上述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才能依法担当起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

3.1 转变观念,引领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主导和支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逐渐从“科技引领生活”、“科技推动生活”、“科技改变生活”的层次提升到了“科技创造生活”的至高境界[6]。科技发展的“时新日异”和公众对科学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关调查显示,经济、科技、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是21世纪初受众最主要的需求。随着近年来都市类、财经类、娱乐类媒体的相继“热销”,专家预言科技类媒体将会一枝独秀、异军突起,成为传媒业的下一个热点和潮流,这点也是国外传媒业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大众传媒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合理定位,引领潮流,推动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2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国内传媒存在着行业集团化、传播分众化、产品品牌化和功能实用化的发展趋势[6]。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工作也要树立资源整合观和品牌发展观,将有限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各种媒体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发挥整体优势和品牌效应,扩大受众面。

由表2可以看出,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传统媒体应该和现代媒体实行资源整合,如开办报纸、广播等的网络版,建立科技电视网络播出平台等,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各自拥有的地域和人群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资源互补。此外,品牌是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美国在打造品牌科技传媒方面做得最为成功,如《国家地理》、《发现》、《科学新闻》等都是全球闻名的优秀科普期刊;美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实现了联网化,公共广播网上的《每日科学》、《科学星期五》和电视上播出的《新星》、《发现频道》等都形成了品牌效应[3]。我国也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科技传媒,如选择一些质量高的科普报刊加以重点扶持,将其进一步打造成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品牌科普报刊。

3.3 加强合作,促进交流

要保证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误读科学”和常识性错误,就离不开科学界与传媒界的良好合作。科技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沟通与对话是减少两者间信息传递的扭曲和失真、提高科技传播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机制,双方应共同肩负起科学技术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并建立起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密切合作关系。例如,双方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通报会,建立科技传媒专家顾问组或专家咨询制度,邀请科学家作为节目嘉宾等。科技传媒还应形成一套报道科技新闻的规范程序,报道中使用的重要科技概念和大众化表述方式,需要经过有关科技工作者的核查和认可。科技管理部门还要明确规定,科技人员完成科技项目后,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一篇科普摘要,提供给科技媒体。

国内传媒之间以及国内外媒体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起信息交换、经验交流、技术协作和资源共享网络,或组建跨媒体、跨地区的战略联盟。比如,可以在中央台和地方台的科普节目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围绕像“嫦娥奔月”这样的重大科技事件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国际活动日,共同策划、联合制作和组织实施一些声势浩大的科普行动、科普活动和科普节目。

3.4 丰富内容,创新方法

在信息化社会与经济转型时期,必须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具体而言:

一是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要由重视知识传播转向“四科”(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并重,特别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与普及。比如,时下正在一些电台播放的《袁隆平传》,就是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理性精神、求真精神、务实精神、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褒扬和传播。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还要针对不同科普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

二是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要想让媒体科普吸引更多公众,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必须讲求趣味性和娱乐性,打破目前国内媒体科普节目的沉闷、枯燥局面。比如,电视科普节目可以引入娱乐节目的传播观念和节目形态,根据不同的内容制作成故事片、专题片、直播节目、竞赛、辩论会、情景剧、游戏等。

三是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互动性。要借鉴国内外新的、好的媒体表现形态、形式和手段,不断创新科技传播的形式和方法,如电视科技传播可采用纪实、再现、参与、直播、表演、演示、动画等多种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科普节目还应形成与观众的互动,使之成为一种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四是运作方式的市场化、产业化。科技传播虽然是公益性事业,但许多传媒科普节目也可以走向市场,让媒体科技节目(栏目)的选题“面向市场、面向科技热点”,并引入营销理念和对节目(栏目)进行适当的商业化包装,或争取科技企业的赞助,这样就会在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5 优化结构,提升素养

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兴衰成败,能否变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变专家语言为公众语言、变高深学问为通俗知识,都得依赖于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理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当然,我们并不要求传媒从业人员像科学家那样具有高深专业科技知识,而只是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与素养,掌握科技传播的规律与方法,还要求他们能以科学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和处理好科技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为此,传媒界要采取得力措施,优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人员的队伍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平。具体措施如:其一,从理工科高校招聘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等专业的研究生,作为传媒科普版和科技节目的编辑、编导或记者;其二,与高校合作,加强对在职科技传播人员的继续教育与知识更新工作;其三,媒体自身应该建立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发掘、培养和引进专业科技传播与普及人员,遴选和培育著名科普主持人、记者、编辑和科普节目制作人员,从而扩大科技传媒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其四,在高校开设科技传播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新一代科技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包括从事科技传播学、科普学研究的硕士、博士人才。

3.6 加强监督,有效激励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的监督力度,完善科技传播法制环境。一方面,在对大众传媒贯彻落实《科普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普法规,特别要对传媒的科普时间、科普比例和传播能力做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要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媒体机构自我评估或委托权威中介机构进行专业评估,确定媒体科普投入的方向和力度,并为传媒进一步改进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提供依据。

大众科技传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要依法增加对媒体科技传播与普及方面的投入,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对科普出版、科普影视片制作等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将科普期刊、图书、科教片等纳入国家相关评奖系列,表彰和重奖在大众科技传播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大众科技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10):25-34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2010-11-25)[2010-11-29].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3][8]编写组.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333,402

[4]牟慧玲,蒋宏.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J].新闻界,2007(2):19-21

[5]姜昕.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研究需要转换思路[J].新闻界,2006(6):42-43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5

摘要: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号召下,我国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也有了很大改观,教育活动质量也在逐年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与我国实际的教育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科技馆的建设发展有所助力。

关键词:科技馆;展品;教育活动;定位;方向

引言

科技馆的职能就是展览和教育,近些年,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现阶段我国科技馆教育的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同时其中还存在特色教育资源少;展品教育项目少;教学活动水平不高等问题,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并结合当前现状,做好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这是当前科技馆工作的首要内容。

一、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现状

1.取得的成绩

1.1科技馆教育活动的类型、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化,基于传统展览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提升了教育的互动性、系列性与针对性,积极引入互联网辅助手段。

1.2引入更多现金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结合“探究式”模式开展教育。

1.3科技馆与学校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向学校开放了教育资源――以展品为基础,能够结合学校教材、教案以及学习单等内容进行教育资源的丰富,积极开发和探索新的教育合作模式。

2.存在的问题

2.1展品是科技博物馆最大、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比较少。

2.2我国大部分的科技馆在教育项目方面,数量还是不足的。基本没有实现常态化运行。科技馆开展的教育活动,还是以小实验、小制作以及科技竞赛为主,能够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普遍化的场馆还不多。同样的,参加培育和展品的教育活动项目也不能实现上常态化开展。

2.3教育活动水平不高,以灌输为主,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缺乏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馆校结合项目未能结合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校和学生多将参观科技博物馆视为春(秋)游,走马观花看热闹。

二、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的定位

1.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的功能定位

实现展物馆最重要品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科技博科技博物馆展览运行的核心工作。

2.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的特征定位

基于展品的体验式、探究式、多样化学习。

3.展教人员的职业定位

需要较高科学素质与专业技能的科技教师,其首要职责是开发和开展教育活动。

三、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发展方向

1.创新讲解形式,提供必要的答疑

对于科普辅导员而言,不仅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展品的技能,还要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能够像老师一样讲解群众所提出的疑问。讲解时语言又不能太过专业,这样会使解答过于学术、死板,这样的解答方式不适合所有的公众,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及关注。现在的解答过程与过去不同,过去的讲解主要是由科普辅导员讲解,现在则更多的是让公众参与其中,通过交流与讨论,共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观众通过参观、实践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后再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自主发现及学习能力,让观众能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再是科普辅导员单方面的讲解或灌输,而是大家共同探讨与交流。讲解问题时也可以选择移动式或固定式答疑,移动式需要科普辅导员在展厅中巡视并为公众解答,而固定式则是在展厅设置专门的讲解台,在固定区域为公众解答。通过这些解答方式的运用,除了起到了为观众讲解的作用,还能够解决其他管理展厅的问题。

2.拓展展教空间,探索新的展教模式

快速发展的科技,需要创新展览模式以跟上科技馆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科技馆的优势,开拓科技馆的多种表现方式,比如:表演科普小??验以及科普互动剧等等,引发观众的共鸣,让观众进一步走向并了解科学,通过有趣的表演以及奇幻的实验效果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并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体验和深刻的印象。

3.以科技教育培训为平台,多措并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鼓励科技辅导员参加培训及活动,加强辅导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这次的活动的主要对象为中小学生,让青少年能够参与到科技实践活动中来,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鼓励青少年勇于探究科学、自主创新,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主题活动,比如:节能、节水在身边;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等。科技馆与学校相互配合,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这次活动。

结束语

充分利用科技馆资源,服务于当代教育,这是科技馆的重要职责,从以往的科技馆教育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科技馆教育已经取代的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尚未步入常态化。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为科技馆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从构建科技馆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发展方向入手,能够使科技馆开发更具活力,也能够提升科技馆该工作的效果。本文对当前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的现状、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科技馆未来的建设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农民 科技 教育 培训

农民素质的提高对推进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远远适应不了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农民科技培训现状

全国现有农民2亿多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的占2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35%。由此可见,农民对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掌握的很少,加之自然条件恶劣和耕作技术的落后(农民习惯广种薄收),长期以来一直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因而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又十分强烈。农业部门和农民培训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科技兴农的战略决策,始终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能源、农技、种子等部门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加大实施力度,并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青年农民以及产业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做出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目标任务明确、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使培训工作有章可行。在培训方法上,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适时与及时相结合、音像与面授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尽量保证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随着各省、市“两基地一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现有的农民科技培训模式,无论从观念、方法、形式、手段、规模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要求极不适应,广大农民群众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捷的途径获取最新的科技知识,掌握最科学、最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必须符合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探索一种适合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新路子,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成因

1、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不重视,认识不到位。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教育又是弱势单位,社会鄙视农业和农民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不少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需要有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理解上不准确、不全面。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盖新房,发展特色农业就是多打粮食,没有把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保持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很大一部分乡镇基层干部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持有应付、走过场的态度,甚至存在畏难情绪。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规划,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认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使一些地方的农民培训成为无规划、无人管、无经费的“三无教育”。在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2、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由于农民在思想观念、劳动力外出、工作方法、资金投入、领导认识水平、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甚至出现“零培训”现象。目前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推进。

3、体制不顺,部门协作不紧密,有各自为政的现象,不能有效发挥自身优势,直接影响农民的培训效果。

农民素质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对学习培训的需求具有多样性。而对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作为实施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和单位,有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培训形式不灵活等问题。一是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培训需求的多样性,缺乏针对性。二是在培训组织上忽略了农民的特点、农业的特点。农民对培训学习的要求一般是“短、平、快”,而农业这一产业四季分明,季节性强。那种不分季节,不调查农民的需求与愿望,盲目安排培训和内容的做法,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还存在着培训工作无调查,无研究的问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无记录、无档案、无总结,对农民科技教育没有考虑从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拿出具体的规划和措施。在管理体制上,各培训机构和实施单位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混乱、各自为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农业、科协、教育四个部门,其它如财政、妇联、共青团、组织部门也有所涉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多头管理、责权不明、资金分散、监督弱化、盲目性、无序性突出,严重制约自身优势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效果。

4、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法律保障。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量大面广,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教育最薄弱环节。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规范农民科技教育的法律性文件,投入、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这与农民科技教育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符。

5、有限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利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优势难以发挥。

教育培训资源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现有的一些乡农技站、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广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在对农民培训与服务上还存在着潜力挖掘不够,培训设施不完备,师资结构不合理,理论研究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难以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的整体效益。

三、思路与对策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民科技教育大培训工作。

各市、县(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之所以在困难中成长,在曲折中前进,在竞争中发展,靠的就是解放思想。靠解放思想,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知难而进,克服了种种困难。靠解放思想,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理清了办学思路,坚定了办学方向,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取得了一次次骄人成绩。由于思想上的解放,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市场办学,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项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逐步健全和完善,从而加快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步伐。

解放思想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的是如何发展更快、发展更好的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始终指导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方针。在事业生存,兴衰的关键时期,大家都应当冷静思考,认真研究,明确新形势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参与和配合,必须加强领导,统一筹措。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民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府任期目标,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放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科技教育的培训规划。确定各阶段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责任制,逐级签订任务书,夯实农民培训责任和任务。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建立建全由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教资源,促进农业科技教育的有效结合。积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为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农民科技教育教训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其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其引进,增设主要的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培训的落实。同时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投入体制,鼓励社会、企业、个人捐资助学,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氛围。对农民参加培训所需费用实行补贴和减负政策。降低培训成本,减轻农民负担,使更多的农民不仅愿意参加,而且参加得起培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另外建议各省、市应把涉农资金、计划多农业综合形式项目中的经费按一定的比例单独划拨一部分用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单独管理使用,保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四)制定农民科技教育的培训专项立法,为农民科技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农业法》、《种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职业教育法》等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虽然进行了一些规定,但不具体、不明确、不系统,缺乏成体系的规范农民培训责任、投入、激励、监督的法律规定和其他一些有效保障措施。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的权利责任;规范培训机构行为、手段、内容等,明确农民接收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强调依法行政,依法科教兴农。从根本上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彻底改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无规划,无人管,无经费的“三无”状态,切实保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建设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体系要以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以满足新时期,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和信息服务需求。实施农民培训,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民,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开放式的培训格局形成的同时,又形成了各部门分项目分割培训的格局,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了培训资源和内容的重复浪费,也形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成的局面。为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建议各级政府要理顺农民培训体制,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归口管理,成立专门机构,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使各行业有限的培训资源真正为民所用。而各级培训中心的职能发挥历来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支持和技术配合,所以,建议成立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加强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相互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结构合理的“五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现真正的整合和有序发展。

(六)强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自身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各省、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各级培训机构要把握好各种机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科学发展观要贯穿农民培训工作的全过程。首先认真自觉查摆问题,及时总结、弥补、完善自身工作的不足,研究改进工作措施。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找准农民培训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其次加强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改进办学条件,完善培训设施,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现有媒体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一些最先进、最快捷、最方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播新知识、新科技和市场新信息,搭建科技创新与应用,传播和示范,推广的桥梁,解决农民科技培训师资不足,素质不高和受训人员规模难以扩大边远地难以覆盖的问题。第三要根据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业这一产业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多渠道、多层次、多主题的培训,真正做到培训与农时季节相结合,与当地的资源优势,与一村一品产业相结合,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结合,让每一位受训农民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使其成为致富有一技之长,管理有过人之处,经营有妙方良策的新型农民。

(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7

作为新闻舆论的引导者, 党报更应锐意改革, 趋时而变, 加快媒体融合步伐,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党报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 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

1 以科技理念提升党报引导力

1) 以科技理念为引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提高传播能力”的重要命题。这是党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思想认识的高度, 决定融合发展的深度;理念创新的程度, 决定融合发展的力度。党报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牢记职责, 不辱使命,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党报需要构筑自己的媒体阵营, 通过媒体融合, 让发出的声音更响亮、传播更广泛、影响更有效。

2) 以科技理念为方向。观念就是价值, 思想就是力量。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作为纸质媒体的党报, 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是势不两立还是相互融合?

孝感日报传媒集团 (以下简称孝报集团) 给出的答案是:以顺应促逆势。集团确立了“媒体融合, 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大思路, 积极应变, 与时俱进,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真正让媒体融合产生化学反应,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互融, 形成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经过融合发展的蜕变, 集团综合收入在4年时间内翻了两番。真实的数据充分证明了融合发展的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3) 以科技理念为动力。媒体融合既是技术革新, 也是观念更新, 更是体制机制创新, 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

近年来, 孝报集团按照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力推进各项改革, 实现体制机制全方位颠覆式创新, 通过拆除壁垒, 借助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新闻采编平台, 大胆实施采编流程再造, 改造升级生产要素, 完善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 调动了全员参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了媒体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个阵地由“相加”到“相融”的转变, 使孝报集团的传播力实现几何级倍增。

2 以科技投入提升党报传播力

1) 突出“设施+”, 巩固融合发展的基础。孝报集团按照“集团式运作、全媒体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思路, 把发展新兴媒体作为其发展升级的重要工具与战略目标, 为其提供资金、人力、内容、品牌等全方位的支持, 使传统媒体继续巩固新兴媒体蓬勃发展。

近年, 集团在科技传播设施建设上不吝财力, 先后投入资金2 500余万元, 建成全媒体采编系统、移动采编系统、电子阅报屏、便民资讯等新媒体平台。升级报纸印刷设备, 抓好报纸发行, 巩固传统传播方式。新设立孝感网、电子阅报屏编辑部, 进一步扩大新媒体平台。同时, 配套人才力量。2013年以来, 集团共引进各类技术人才67人, 其中本科46人, 研究生5人, 海归硕士2人, 中级职称6人, 副高2人。

2) 突出“互联网+”, 开辟融合发展的阵地。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 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现代人的阅读方式转向了移动电子阅读, 接受偏好转向了互动、视频和直播。这些, 都对传统主流媒体形成巨大挑战。

报纸是传统传播媒体, 互联网是新兴的信息载体。党报要及时发声、适时发声, 就必须用好互联网这个利器, 通过多元传播, 让党报舆论宣传彰显主流、有效传播。

孝报集团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 加强传播力建设。在融合发展上, 延伸产业链条, 重点打造两报、两微、一网、一屏、一端的互联网+媒体的传播矩阵, 使主营业务大为拓宽, 整体运营模式更加多元, 实现内容、品牌、价值、服务、经营的互联互通。

事实证明, 让新闻传播拥抱互联网, 为新闻传播插上科技“翅膀”, 才能满足人们的“抢鲜”需求, 才能成为传播“主角”。

3) 突出“新闻+”, 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对于路径的探索, 孝报集团进一步挖掘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 围绕主流新闻生产者和区域信息提供者的行业定位, 一手抓新闻宣传, 一手抓信息服务, 促进从单一新闻生产向“新闻+服务”的跨界融合。

通过构建以孝感日报为主导、孝感晚报为补充的传统新闻传播矩阵, 孝感网·槐荫论坛为基石, 形成两报一网一屏和“两微一端”为重点的新型媒体政务发布及社区服务矩阵, 逐步实现从传统的报纸出版到全媒体发展、从单一广告经营到多元化产业布局、从新闻生产到“新闻+服务”的跨界融合, 并取得了“两个效益”双丰收。

3 以科技应用提升党报影响力

1) 科技在网媒传播中的应用。在网络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今,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大众传媒的主力军。无论是在人们工作和学习中, 还是在休闲娱乐中, 网络媒体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孝感网·槐荫论坛是孝报集团旗下的社区网站。网站作为“党网”的角色, 精心铸造新媒体品牌, 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既激活了人气, 又弘扬了正气。通过突出地方特色, 合理设置栏目、加强报网互动、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创办12年来, 现拥有注册网友超过46万, 每天访问人数超过2万, 网站牢牢领军孝感网络舆论。《孝感网》及“槐荫论坛”先后获得“全国最具本土传播力品牌”“全国地方网络媒体十大最具价值品牌”等荣誉。

2) 科技在户外传播中的应用。孝报集团利用传媒文化属性, 全面推进报业战略转型, 构筑一个以新媒体为主导、多种媒体协调发展的舆论引导新格局。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融合发展, 建设党报电子阅报屏, 打造新型互动电子媒体, 提高党报的阅读率, 扩大舆论引导覆盖面。

目前已建设安装室内电子阅报屏近200块, 户外电子阅报屏21块, 发展楼宇阅报屏127块, 覆盖12个大型住宅小区, 固定受众100万人, 流动受众200万人以上。初步形成了以电子阅报屏为主体, 楼宇电视、电子竞技、文化交流等多元并进的复合型户外媒体平台。

3) 科技在分众传播中的应用。加强党报的传播力, 还需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 挖掘立体传播深度, 突出整体传播效能。

有数据研究表明, 占据我们阅读和观看时间的主要平台是微博、微信、各种手机客户端。因此, 孝报集团高度重视当今这个“信息无缝隙时代”的重要载体—手机, 根据信息阅读差异化需求, 适时推出“两报一网一屏”的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 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

2016年, 集结集团两报一网一屏的精干力量, 以通讯、消息图片、言论等多种题材, 通过“两微”直播全市县域经济暨“双过半”推进会及拉练活动进程, 反响良好。在抗洪抢险和“五城五跨”主题宣传中, “两微”更是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通过平台形式多样、容量丰富的报道, 实现信息传播从可读到可听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华, 实现多终端传播和满足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科技发展与传播生态平衡问题分析 篇8

另外, 融合了先进传播技术的新媒体的使用人群的普遍年轻化也着实说明其比较符合新一代人的传播观念:快捷、直接、方便、沟通性强,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 新媒体以其崭新的科技魅力重塑并创造着我们的时代精神。在高速运转的信息环境中, 单一的传统媒体技术不能同时应对多项挑战, 这就必然要求媒介之间强强联合, 打造强势力的新传播理念。总之, 种种变化都是因为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导致传播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传播技术的繁荣, 传播技术的繁荣使得传播生态发生变化, 其所带来的传播生态平衡问题也不容小觑。所以, 从媒介传播的层面分析科技发展与媒介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科技, 掌握传播生态规律从而造福人类。

1 现代传播中的媒介生态位———偏向新媒介的亚健康传播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 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的概念是由Joseph Grinnell于1917年首次提出的。国外媒介生态学的兴起直接源于多伦多学派、纽约学派和麦克鲁汉的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 北美开始研究媒介生态学。作者想借用生物学中“生态位”的概念来阐释传播学中的相关问题。

传播活动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运行的。科技的发展导致传播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 打破的相对平衡的传播生态环境, 使得“内容为主”的传播偏向了“技术为主的”传播。目前的媒介环境已经偏向单一的传播环境, 对新媒体传播的过分重视已经超过了其本事带来的利端。当人么怀着别样的心情浏览网站时会发现千篇一律的口径, 这让原本期望的心情一下子坠入谷底。网络事业的徐速发展壮大与网站内容的更新严重失衡, 网站对传统媒介的资源免费占有已经让传统媒体醒悟, 于是, 更多的传统媒体加入到网络电子版的行列之中, 把纸质媒介的内容放置于网络当中, 试问, 这样的重复建设有什么意义吗?

我们姑且把这种有失偏颇的传播称为“亚健康传播”。从生物学看来, 物种越接近, 竞争越激烈, 就可能使某种物种灭绝。虽然在媒介的更新演化中不存在“优胜略汰”, 但是“优胜略弱”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当媒介一股脑热衷于新媒介技术的使用, 这势必会使得有限的资源枯竭化, 从而产生媒介垄断, 这样就不利于媒介公正;从生物学的层面来说, 这种状况也不利于媒介的更新演进。

科技的发展让原本处于平稳状态的传播环境掀起了涟漪, 新技术的过渡衍生密闭了传播的人文理性, 传播手段的极端技术化路线使得原来多样的传播方式变得单调, 这种既不利于竞争也不利于进化的单一生态位就是一种“亚健康”的传播状态。另外, 对于广大受众来说, 一味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快捷让他们变得“不耐烦”与不愿思考, 长此以往, 人的意识必定受制于媒介技术环境, 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2 利用科技发展构建传播生态保护

众所周知, 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介在大众传播中的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 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我们在看到新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不得不警惕其负面效应:现代人依赖媒介和媒介技术的传播, 缺少独立的思考意识, 混淆了“拟态环境”和现实世界;谣言传播扩散的速度比以前更加快了, 手机短信、网络消息等等, 这些新的传播方式为谣言的传播速度提供了好的温床, 不实的、片面的、虚假的谣言在关键时刻闹得人心惶惶。所以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技发展与传播生态的构建:

1) 适度控制“注意力经济”, 创建“绿色传播生态革命”

1997年, M.Goldhaber发表的《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首次提出了“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注意力经济”就是在信息量剧增的环境下, 围绕争夺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而进行的经济[7]。但是这个概念在被中国引进后, 面目全非。如今在中国媒介的理解中, 注意力经济等同于“眼球效应”, 这种效应使得“星、新、性”被过度放大, 用低俗、劣质的口味迎合部分受众的阴暗的心理。就那2008年伊始的“艳照门”事件来说, 明星本来的私人事件被无限制地扩大化, 一时间所有媒体纷纷对千余张“艳照”大肆渲染, 成为轰动2008的头等媒体事件。更令人惊讶的是, 作者在网上看到, 不少青少年竞相模仿“艳照门”!看看我们的媒体, 在传播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大力倡导绿色环境的今天, 我们的传播环境为什么还是一片污浊?

网络的普及化无疑给低级趣味提供了蔓延的渠道,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对低俗的、不健康的传播内容予以坚决抵制。新媒体的瞬时化与快捷化, 就决定了它们不得不以“眼球效应”来吸引受众, 倘若建立完善网络实时监控, 把不健康的传播内容控制在最低, 这样才能保障传播的健康发展。另外, 要从“人本位”出发, 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 真正发挥“把关人”效应。只有技术和人文的双管齐下, 才能确保传播生态健康运行。

2) 多元化发展保障生态相对平衡

多元化发展是生态的平衡的基础保障, 传播生态亦是如此。眼下的传播, 对于新媒介的开发蜂拥而上, 作者不否认新媒介所带来的便利, 但是过多沉溺在新媒介领域, 难保整个传播系统的正常化、秩序化。

其实任何一种新媒介都是相对于以前的就媒介而言的, 这不是绝对化的。Jakob Nielsen曾在《传统媒体的终结者》里说“未来的五到十年间, 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都寿终正寝。”对于这样一种大胆的、武断的预言, 作者真的不敢苟同。纵观人类传播史,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使旧媒介灭亡, 而是旧媒介借助于新的技术重新整合发展。这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 符合生态规律。目前的传统媒介, 比如报纸杂志, 并不会因为网络的兴起就趋于灭亡, 相反, 报纸、杂志有着一般网络媒体所没有的优势资源, 在对于重大事件的分析报道中, 人们往往偏重于对传统媒体的选择, 因为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的品牌保证是媒介公信力的最佳见证。

新、老媒介谁主沉浮, 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有人支持新媒介, 说新媒介代表未来的媒介之路;有人力挺老媒介, 认为老媒介的信誉度和可信度高, 稍加整合, 更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作者认为, 无论新媒介还是老媒介, 都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之间谁也代替不了谁, 它们之间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 而是“互存互利”的关系——“竟合”。竞争是合作的竞争, 并非对抗性竞争;合作是竞争的手段, 竞争性的合作。现代传媒, 在兼顾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要保持传统媒介跟上时代脚步, 只有这样, 均衡发展, 才能确保整个传播生态的稳定。

3 结论

科学技术仍然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着, 新的科学发展、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 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愈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科学技术推动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 推动传播生态发生转变, 未来还会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传播领域我们不得而知。只要我们在新技术引进中把握“新尺度”的概念, 就能在日益刷新的传播生态环境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来平衡技术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沃纳·J·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5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0.

[2]单波, 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甘布尔夫妇.有效传播.7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希光.畸变的媒体 (修订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6]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的发展现状下一篇:医学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