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2024-08-30

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精选6篇)

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篇1

(一)

进入20世纪以后, 伴随着美国大众报刊的空前繁荣以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相继问世和运营, 以其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为对象的传播学也开始产生。逐渐地, “带着不同学术背景、抱有不同课题关心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探索传播问题” (1) , 总的看, 传播学得益于当时一系列学科的发展和支持, 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如果说, 这些还仅属于行为科学的话, 那么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统计学等构成的“信息科学群”, 则是奠定传播学理论基础的另一个基础学科群。 (2)

施拉姆确立的“四大奠基人”, 是有关传播学产生过程的公认学说之一, 从这些奠基者的学科背景来看, 也可以发现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质。其中的拉斯韦尔来自于政治学领域, 其早期的研究多涉及战争及政治宣传, 他由此出发, 为“传播—宣传”确立了一个“五W”直线模式,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此后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以传播效果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第二位奠基人卢因原是柏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 因为在欧洲受到希特勒反犹主义活动迫害而流亡到美国, 他研究的领域主要是群体心理, 他由此出发, 关注二战时期美国民众的群体传播现象, 并由此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这个概念后被引入到新闻传播过程考察之中, 成为一个非常具有解释力的概念。

而霍夫兰则是耶鲁大学杰出的实验心理学家。在美国参加二战以后, 他以控制实验的方法, 研究战争动员宣传片对美军参战士兵的传播效果问题, 进而为传播学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甚至开拓了美国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拉扎斯菲尔德的学术背景则是数学, 这位上世纪30年代流亡美国的犹太人加盟哥伦比亚大学, 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 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 研究广播等媒体的受众情况及效果。他与著名的社会学家默顿等人合作, 在伊里调查中提出了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等概念, 形成了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新学说。

四大奠基人的传播研究及其丰硕成果, 标志着传播学在美国的产生。他们确定了以效果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开创了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的传播学应用, 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学科的尊重。当然也使传播学具有了多学科交叉的特征, 传播学理论正是来源于宣传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于弗洛伊德的富有争议的理论。

到了20世纪60年代, 批判学派在欧洲的产生, 不仅使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得到重要开拓, 而且也丰富了理论研究的面向, 进一步突出了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质。批判的传播学的研究, 最早也发端于美国的传播实践。同拉扎斯菲尔德一样流亡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早期领袖阿多诺等人, 在30年代就对拉氏等美国式经验性传播研究十分怀疑, 他们自己则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批判理论, 从人道主义关心出发, 对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进行整体性批判, 开启了大众文化批判的传统。

到了二战以后, 尤其是60年代起, 英国学者将批判性的传播研究进一步推向了深入和繁荣。一方面, 他们继承了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另一方面又吸取了欧洲社会科学研究的当代成果, 如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学科理论。批判理论使传播学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宽, 此后的传播学,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兼具, 既看树木又要看到森林;行政研究与批判研究争锋, 既服务现实又指出了超越的维度。当然, 这些重大发展、完善和普及推广, 也使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质达到了新的水平。

传播学的多学科性质, 甚至使其自身的制度化和合法性面临质疑, 比如许多学者都认为, 传播学不是一门学科, 而仅仅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由是传播学太多元了, 但又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

(二)

传播学自身具有多学科的性质, 而传播学关注的范围又非常宽泛, 如新闻传播、政治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等等, 这种从学科基础到学科对象的“双重多元”性质, 使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本科阶段的传播学理论教学面对很大困难和挑战。

首先, 是学生的认识不足, 对理论课的学习探讨缺乏准备。新闻院系的定位一般是应用性学科, 学生报考乃至进入大学后, 都以增加实战技能、为将来从事新闻实践做准备, 因此心理上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摄、录、评等方面的应用性课程高度重视, 对与此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充满激情, 而对传播学理论等理论课程则认识不够, 对各类传播现象的研究, 则往往被视为畏途, 或认为与己无关, 从而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其次, 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 难以接受和理解多学科资源构建的传播学理论。新闻院系的本科课程大多属于应用类和实践操作类的, 构成传播学基础学科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都没有学习和涉猎。这就使学生对一些具体的理论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 也增加了授课的难度。特别是批判学派的传播学理论, 对本科学生而言难度更大。约翰·费斯克在自己的著作中, 将传播学分为过程学派与符号学派 (3) , 大致对应于以往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划分。而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不仅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学习创见, 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学科之一, 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

第三, 难以把握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全部面目。现有的本科传播学教材, 重点是经验学派的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与学习。这些研究是具体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研究, 方法则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等, 量化特点明显, 与大学生比较接轨, 比较而言是易于学习的。而批判的研究, 则没有充分的篇幅和介绍, 这就使学生可能对传播学的认识不够全面, 缺乏对传播现象的批判超越维度的养成。

最后, 理论与现实的对接不足。一是现有传播学理论主要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传播实践, 是外国学者研究的成果介绍, 这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隔膜, 产生了距离感。二是传播实践和传播技术发展太快, 使传播学理论与现实也有一些距离, 让学生感到陌生和疏离。比如, 由于自媒体、移动上网媒体的普及, 以及新媒体内容的私人化、娱乐化, 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机会减少。这就容易导致教与学脱节, 理论与现实分离的局面。

与此相关的是, 在国内高校新闻院系中, 传播学专业多年来一直是到研究生阶段才设立的专业, 本科阶段一般是不开设的。其中原因之一, 也是传播学研究理论性强、对基础和研究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 传播学专业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已经制度化了, 但其内容定位则主要是公共舆情调查和受众调查等应用能力的培养, 主要的并不是学理化和研究性的教育。

(三)

传播学理论具有多学科性质, 使该门课程的教学面对较多的困难与挑战。教学中, 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并正视困难, 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 同时积极不断地寻找克服这些困难、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

第一, 围绕教材, 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外围延伸, 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解的材料。笔者讲授传播学理论课程, 使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 作者是郭庆光教授。近年来, 笔者在授课期间, 组织学生对该教材的注释进行开掘与延伸的整理, 每讲完一章, 即将注释的整理工作布置给若干学生。两周以后, 再将学生的整理进行验收, 然后以电子版形式分发给全体学生, 供大家复习和消化该章的知识和理论, 待一轮课讲下来, 全书所有注释都进行了整理。对外文资料还要关注和提供其中译本情况。这些注释涉及的文献材料来自于多个学科, 通过熟悉这些材料, 能对相应的学科、成果有所了解, 尤其是有助于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传播学理论和观点, 不仅能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指导。因此成为学生学习和深化的重要辅助材料。

第二, 注意了解学生的知识地图, 在传播学理论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 去打通新知识, 掌握新理论。在这一方面, 笔者首先了解把握学生的历史知识情况。传播学理论涉及到印刷术产生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知识, 尤其是二十世纪初以来, 传播学在与社会历史的互动中的产生和变革情况, 更要求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中学时代的历史学习, 也可以结合学生大学期间的现代史与中国革命史学习, 来形成理解传播学理论的路径。

其次就是结合学生的新闻理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的学习, 来进一步理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传播学理论的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 此时学生已经有了新闻学的基础, 应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积累, 使其成为理解传播学的进身之阶。

此外, 要利用学生思政课中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观, 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角度, 特别是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和批判学派的理论时, 要动用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打通其知识体系。

第三, 采用多种方法,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资源, 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延伸学习。一是为学好这一门课程, 结合注释整理和教师提供的书目资料开展自学阅读。二是指导感兴趣的同学修读与传播学理论相关的课程, 包括跨院系的选修课程。三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包括音视频资源进行学习和知识拓展。四是教师通过学校的网络共享教学平台, 将传播学方面的新成果、观点和热点及时发布给同学, 激发大家关注实践和学习理论乃至研究传播现象的兴趣。

摘要:传播学理论课程具有“双重多样性”, 即多学科的理论来源和多领域的现实关切。甚至一些研究者认为, 传播学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科, 而仅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这就给高校本科阶段的传播学理论教学带来了困难, 因为学生并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尤其是作为批判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知识。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中心, 积极进行延伸阅读, 同时教师要理清学生的知识地图, 尽量寻找新知识与学生现有知识的结合点, 引导他们从已知的领域向未知的领域推进。

关键词:传播学,多学科性,教学,延伸阅读

注释

1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页。

2 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28页。

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篇2

关键词:知识图谱 新闻学与传播学 CSSCI 共引分析 共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3-0110-07

Visualiz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Based on CSSCI(2000-2011)

Abstract Knowledge Mapping technology is the application of bibliometrics theory and methods. It can be used to show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research evolution. The paper utilizes knowledge mapping tools to display the research evolution, core documents,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based on CSSCI (2000-2011).

Keywords knowledge mapping;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CSSCI; co-citation analysis; co-occurrence analysis

1 引言

通过对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文献的计量与评价,可以展现学科的发展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建立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1]的提出,遴选了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以这些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与评价可以获取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变化。

白云将CSSCI(2004~2006)收录的15种新闻传播学来源期刊进行了统计与评价,从文献类型、语种、篇均被引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2]。段京肃以CSSCI收录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数据为基础,从引文类型、引文文种、基金项目等方面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计量与评价,并列出了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学术机构和著作[3-5]。胡媛帅等从被引次数和被引广度两个方面,对CSSCI(2004~2006)收录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进行科学评价,并对这些期刊进行了层次划分[6]。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对CSSCI(2000~2011)收录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进行多角度计量,从研究热点、被引文献、被引作者以及作者合著等方面展现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情况。

在可视化分析前,文章对2000~2011年间CSSCI新闻学与传播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用数据进行了清洗,去除公告、通信、未标注作者文章等无效发文和网络引用及未标注作者引用信息。接着从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作者合作图谱进行具体分析,图谱中主要指标为频次、中介中心度以及突变值。频次为当前评价知识单元出现次数,中介中心度为当前知识单元在网络连接中过渡作用的重要程度,突变值表示当前知识单元在某一时间片前后的重大数值变化。此外,图谱中点的数量由聚类参数Modularity Q控制,在0.4~0.8之间表明图谱较好。

2 新闻学与传播学来源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分析

2000~2011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整体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1)可以揭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

为了显示效果,本文将所有关键词标签字体大小进行了一致化,标签的显示数量由频次进行控制。图中关键词对应圆环大小与其频次成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相关关键词共现情况。为了更为详细的讨论相关关键词,文章列出上图中出现频次200以上的关键词28个(见表1)。

可知,科技期刊、书评、新闻报道、中国出版业、编辑工作、编辑和学术期刊是这12年来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们使用频次最多的关键词,由于图像节点较多,因而中介中心度值均接近0。从整体来看,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大部分热点关键词在2000年就已经出现,对于这些关键词突变情况不予考虑,将其突变值设为-。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及其出现的年份信息,特绘制关键词Time Zone视图(见图2),该视图是由一系列柱形区域构成,这些时区按照时间顺序从左向右排列,节点的位置代表其出现的年份信息,由此可以直观的演示和发现关键词变化情况与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1)新闻研究在这12年里一直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研究的核心领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纽带。包含的主要关键词有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新闻媒体、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等。这部分研究在图谱中位于中心位置,是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重点。

(2)编辑工作与出版研究一直是这12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编辑、编辑工作、出版、中国出版业、图书营销、图书出版等关键词,这部分研究位于图谱的右下方,相关关键词频次较高但数量较少,表明这部分研究相对集中。在2004年左右,出版改革成为学界关注点,相关关键词包括图书出版业、出版企业、经济效益、文化体制改革等,这表明国家对于出版业的调整成为学界的重要关注点。

nlc202309031241

(3)图书评论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相关关键词主要是书评,作为图书出版重要传播媒介,书评与图书出版、图书质量、著作权等关键词具有较大关联,在图谱中位于下方。由于其研究内容与图书密切相关,因而主题相对泛化,与其他学术热点关联较少。

(4)科技期刊研究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关键词包括科技期刊、学术期刊、期刊编辑和期刊质量等,这部分关键词位于图像右下方。其中,科技期刊在12年间出现频次逐渐增加,表明对于科技期刊的研究是今年啦新闻学与传播学稳定增长的研究点。

(5)传播研究。主要关键词包括传播学、广播电视、大众传媒、电视新闻、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等等,这部分研究位于图谱的右上方。由图谱可知,对于传播媒体的研究是十二年间学者关注的重要组成,而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称为近年来的研究增长点,其中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在2006年产生较大增长。

(6)数字出版研究。数字出版在2006年成为学科较大的研究增长点,相关关键词还包括出版改革、出版产业等,这部分关键词位于图像右上方。虽然与其他关键词连接较少,但这部分研究在近年来的增长较大。

3 新闻学与传播学文献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2000~2011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文献共被引图谱(见图3)可以揭示在十二年间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根据文献的被引频次来控制节点标签的显示,节点大小与所代表文献的被引频次成正比。同时,为了更为详细的讨论相关文献被引情况,文章列出了被引频次大于30的23篇文献(见表2)。

为了更好地理清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引文随着时间的推演进程,文章绘制了文献共被引时间线视图(见图4),并按频次的大小来控制节点标签的显示数量,图中节点所在的位置表示所代表引文的发表时间,各条横向粗线的长短代表各个聚类所跨时间的长短。

由图可知,引文发表年份分布在1955至2009的时间段内,并主要集中在1985到2009年间。通过综合信息,结合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分析,可以将2000~2011年间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引文归纳为以下五大领域:

(1) 新闻学相关文献。1983年毛泽东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1992年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993年甘惜分的《新闻学大辞典》、1994年徐宝璜的《新闻学》、1998年徐耀魁的《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999年李良荣的《新闻学导论》、2000年郑超然的《外国新闻传播史》、2001年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2002年魏永征的《新闻传播法教程》、2005年黄旦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2006年杨保军的《新闻活动论》,这11篇引文组成了新闻学基础理论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2) 传播学理论相关文献。1984年施拉姆·威尔伯的《传播学概论》、1987年麦奎尔·丹尼斯的《大众传播模式论》、1993年李彬的《传播学引论》、1995年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1997年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1999年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000年赛佛林·沃纳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2001年埃默里·迈克尔的《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2004年陈卫星的《传播的观念》和费斯克·约翰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2006年麦奎尔·丹尼斯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这11篇引文组成了传播学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3) 科技期刊研究相关文献。1995年李兴昌的《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1998年陈浩元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1999年王利群的《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2)》和蔡玉麟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议》、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2004年戴龙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和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任胜利的《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2006年游苏宁的《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郭玉的《我国科技期刊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游苏宁的《科技学术期刊收取论文版面费合理合法》、2008年姚远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2009年郑筱梅的《期刊网络化趋势及科技期刊应对策略》,这16篇引文组成了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4) 编辑研究相关文献。1995年李兴昌的《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和王立名的《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2000年格罗斯的《编辑人的世界》、2001年胡传焯的《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2002年雷群明的《编辑修养十日谈》、2003年任火的《编辑独语》和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的《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2006年游苏宁的《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8篇引文组成了编辑学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5) 传播媒介相关文献。2000年麦克卢汉·马歇尔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2000年菲德勒·罗杰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000年戴扬·丹尼尔的《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2000年波斯特·马克的《第二媒介时代》、2000年喻国明的《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2000年黄升民的《重提媒介产业化》、2001年埃默里·迈克尔的《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2001年张国良的《新闻媒介与社会》、2001年史蒂文森·尼克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2002年梅罗维茨·约书亚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2004年张惠民的《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这11篇引文组成了媒介文化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nlc202309031241

4 新闻学与传播学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作者共被引图谱(见图5)可以展现对2000~2011年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从另一角度揭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动向。

可以看出,陈力丹、喻国明、郭庆光、陈浩元、任胜利、游苏宁、方汉奇等学者分别位于图谱相应区域的中心,是这12年间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是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机构作者。麦克卢汉·马歇尔、赛佛林·沃纳是被引较多的国外学者,同时附上其译著翻译作者。为了更详细的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中的引用的相对重要的作者,文章给出了被引频次大于130(包含130)的23位作者(见表3)。

可以看出,陈力丹、喻国明和陈浩元是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者。为了更直观的辨清这些被引作者的具体影响领域,文章通过自动聚类标签LLR算法来对图中各个聚类进行标注(见图6)。

图6中带“#”号标签为聚类标签,该标签是引用了相关作者的发文关键词聚类中心词汇,以此为依据,综合表3、图5和图6,并通过查证这些被引作者对应的高被引文献内容,作进一步的归纳、合并和分析,将这些被引作者划分为以下三个领域学术群体:

(1)新闻学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良荣、方汉奇、任胜利、甘惜分、杨保军等。其中,部分学者发文数量虽不突出,但其论著的被引数量却很大,如方汉奇、任胜利、李良荣等;

(2)科技期刊相关研究。代表人物有陈浩元、李兴昌、王立名、金碧辉、戴龙基、格罗斯、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雷群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等。这些学者在这个领域又可以继续划分为期刊编辑研究和期刊评价两个领域。

(3)传播学研究。像陈力丹、喻国明、施拉姆·威尔伯、麦奎尔·丹尼斯、李彬、张国良、胡正荣、郭庆光、赛佛林·沃纳、埃默里·迈克尔、陈卫星、麦斯克·约翰等这些人都有较高的引用频次,这个研究领域国外学者相对较多,表明了在传播研究中国内学者较为重视对国外研究的引用。

5 新闻学与传播学作者合作图谱及分析

作者合作图谱(见图7),通过学者间科研合作状况揭示了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动态。为了更为详细的讨论相关学者,文章列出了2000~2011年发文量大于25篇的33位学者(见表4)。

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有连线表示作者间有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作者间合作的强度。在图中满足阈值的学者中,多数没有与其他学者产生较强合作关系,学科整体合作不理想。在图谱中,在中心位置上,可以清晰观察到以游苏宁和陈力丹为核心的两个较大合作团体。以游苏宁为核心的团体包括刘冰、石朝云、金东、吕相征、袁桂清、钱寿初等学者,该团队主要以医学期刊研究为科研合作对象。以陈力丹为核心的团体包括郭镇之、王晶、钟紫红等学者,其研究主要是新闻学研究。此外,图中还存在:以胡智锋为核心的四人团队(包括:孟建、杨乘虎、顾亚奇);以张国良为核心的三人人团队(包括:朱春阳、李本乾);以任胜利为桥梁的三人团体(包括:曾建勋、宋培元);以喻国明为连接的三人团体(包括:王斌、张佰明);以童兵为核心的三人团队(包括:张涛甫、张晓锋)。

通过综合查证分析,可知上述各个小团体的内部成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其中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科学杂志社等,各个小团体内部合作紧密,较多的存在着师生关系,但团体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6 结语

可以看出新闻研究、编辑出版研究、传播研究、科技期刊研究是十二年间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图书评论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数字出版是近年来新闻学与传播学增长较快的研究点。通过文献共被引图谱,理清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并通过时间线进行展现。通过作者共被引图谱分析,结合相关研究领域,展现了对学者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最后,从作者合作图谱展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合作情况,本学科内学者合作多以小团体出现,团体间的联系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苏新宁.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J]. 东岳论丛, 2008, 29 (1): 35-42.

[2]白云. 基于CSSCI 2004~ 2006 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论文及引文的分析[J]. 新闻界, 2007,(4): 7-10.

[3]段京肃, 白云.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 学术机构和地区学术影响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7,(6): 25-34.

[4]段京肃. 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 CSSCI 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4(5): 79-87.

[5]段京肃. 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作者和机构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 CSSCI (2005~2006 年) 数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6): 74-82.

[6]胡媛帅, 邓三鸿, 王昊. 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被引次数和被引广度分析——基于 CSSCI 的统计分析 (2004~2006)[J]. 出版科学, 2008, 16(5): 47-56.

作者简介:白云(1970-),女,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研究馆员;许建平(1993-),女,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本科生。

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篇3

新闻传播学试卷

Ⅱ.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横三民”2.《法兰西共和国公报》3.“黄色新闻”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5.媒介控制6.意见领袖

7.购买决策过程8.地方性广告9.《舆论明鉴》

10.危机公关的“3T”原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传播制度如何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简述群体传播的社会功能。

3.我国当代广告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简述公共关系传播的模式。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以埃德加·斯诺为例,简述早期外国记者对中国社会的客观报道及其积极作用。

2.以快速发展着的新媒体为背景,阐述你的“受众观”。

四、实务操作题(30分)

1.请仔细阅读案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叫春门”事件,分析广告活动与消费者及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如何相互影响。(6分)

(2)从品牌定位和广告创意的角度,评价“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这则广告语的成败之处。(9分)案例资料:

江西宜春的“叫春门”事件来源于一则城市广告:“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该广告出现在宜春市旅游政务网和宜春旅游网上,是本宜春的城市旅游广告语。

说到“叫春”,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它来源于“猫儿叫春”,引申可泛指性爱中的“不雅”的方式。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通过广告来塑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有的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的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宜春市用“叫春”这样的词汇来宣传自己城市品牌的行为,却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论。持支持观点的人认为,用“叫春”一词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歧义”产生“争议”,充分利用“人们习惯上的理解错误”或者“潜意识”,既独具匠心又能产生轰动效应,广告原本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看来这则广告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这种暧昧的双关语让人误以为宜春是全国第一个红灯区城市。宜春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却被冠以“叫春”的城市,不仅让宜春千古名城失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价,让宜春一方百姓深深为此汗颜,更为严重的是这则广告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从“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出笼,不难看出,广告发布者法律意识的缺乏和道德理念的出轨,反映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哗众取宠的浮华作风。

宜春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就“叫春门”事件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告口号是国内一位知名的旅游专家在宜春调研时提出来的,该口号寓意宜春的温暖,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他同时也坦承,当初制定口号的时候也有些疑虑,但因为宜春不被大家认识,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宜春,就采用了专家的建议。这位工作人员认为旅游本身就带有娱乐的性质,这则广告语在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宜春。

2.请仔细阅读案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公关原理对肯德基“秒杀门”事件进行分析。(8分)

(2)假如你是肯德基公司的公关人员,请重新撰写一份网站声明。(7分)

2010年4月6日,上海上班族不少人的电子邮箱里,纷纷收到朋友转发的肯德基超值星期二特别“秒杀”电子优惠券。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全家桶优惠券——原价售64元的外带全家桶,持券仅售32元。很多人打印了这张优惠券,赶到肯德基门店试图享受此优惠,不料却被店方告知优惠券为假券,肯德基官方已经宣布暂停此项“秒杀”优惠活动。

由于对电子优惠券的真假争执不下,上海部分肯德基门店店员和消费者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争执,有的消费者甚至拨打110报警求助。而在北京、南京等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对此,网友嘘声一片,各大论坛里网友的抱怨此起彼伏。更有网友将自己的“血泪史”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公布在论坛内,网友“susanchow”认为,肯德基此举涉嫌欺诈消费者。

上海某报114新闻热线当天接到数十条投诉,读者从浦东、静安、杨浦等地的肯德基店来电反映,自己下载的优惠券被告知不能使用。不少顾客情绪激动,坐在店内讨说法,更有顾客拨打了麦当劳的订餐热线,叫来麦当劳外卖在肯德基吴江路店内享用以示抗议。

与情绪失控的顾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肯德基的态度。4月6日,肯德基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全文如下:

尊敬的网友:

肯德基推出第一轮“秒杀”活动后,得到广大网友热烈欢迎,但个别网站上已出现该活动的假电子优惠券。肯德基郑重声明,为此肯德基临时决定停止第二轮、第三轮“秒杀”活动。凡是目前市面上关于第二轮、第三轮“秒杀”产生的优惠券均为假券,肯德基餐厅一律拒收。由此给您带来的任何不便,敬请谅解。后续活动,请关注肯德基优惠网的预告通知。

2010年新闻传播学试卷参考答案

II.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民国成立之初“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包括《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民

权报》三家报纸。

评分说明:3分题。第一句1分,三份报纸中缺一报扣1分。

2.原为梯也尔政府机关报,1871年3月18日起被法国国民自卫军接管,巴黎公社成立

后成为公社机关报。

评分说明:3分题。每句各1分。

3.1895年,威廉·赫斯特接办《纽约新闻报》之后,将《世界报》作为竞争对象和超越目标。两报“黄孩子”漫画专栏之争的结果,是新闻界将它们称为“黄色报纸”。两报以煽情手法炮制的新闻也被称为“黄色新闻”。评分说明:3分题。每句各1分。

4.将“5W 模式”与“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通称为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到传播的反馈因素和体现社会传播因素的双向性。

评分说明:3分题。第一句2分,第二句1分。

5.媒介控制通常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传媒的内部控制等。

评分说明:3分题。少一种扣1分。

6.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和建议,并对他人施

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评分说明:3分题。每个分句各1分。

7.购买决策过程一般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购买后行为五个阶

段构成。

评分说明:3分题。少一个阶段扣1分。

8.地方性广告是针对本地的广告。地方性广告强调价格、可获得性、地理位置以及营业

时间等信息。地方性广告主是积极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倡导者。

评分说明:3分题。每句各1分。

9.1923年,爱德华·伯奈斯(或译为爱德华·伯内斯)所著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公共关系学科研究的开始。

评分说明:3分题。每个分句各1分。

10.以我为主提供信息,尽快提供信息,提供全部信息(Tell your own tale,Tell it fast,Tell

it all)。

评分说明:3分题。每个分句各1分,未写英语者不扣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传播制度是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播制度反映着现代社会的诸种社会关系;

(3)传播制度以特有的方式体现着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的复杂性。

评分说明:5分题。每点1分,适当分析加2分。

2.(1)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

(2)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3)形成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秩序的连续性;

(4)完成个人力所不及的社会协作。

评分说明:5分题。每点1分,适当分析加1分。

3.(1)初步恢复阶段:广告解禁、广告管理逐渐规范化、国有大型广告公司组建、广告

研究和广告教育起步;

(2)补偿性发展阶段:低起点、高速度发展、企业经历广告“蜜月期”、外资广告公司

登陆中国;

(3)转型发展阶段:市场增幅趋缓、广告管理依法进行、媒体格局变化。

评分说明:5分题。前两点各2分,第三点1分。

4.对于公共关系实践中所形成的传播模式,美国的葛罗尼格(或译为格鲁尼格)和亨特

把它概括为四种模式:

(1)宣传型

(2)公共信息型

(3)双向非对称型

(4)双向对称型

评分说明:5分题。第一句1分,四种模式各1分。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0世纪20年代后期,不少同情中国人民及其革命斗争的外国新闻工作者陆续来到中国,本着真实客观、公正的立场,报道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斗争,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不仅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还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表现得最为突出。

斯诺于1928年夏来上海,1936年7月至10月赴陕北采访与报道中国工农红军及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突破了国民党政府对根据地整整10年的新闻封锁,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真实情况的外国记者。在所采写的报道的基础上,斯诺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10月出版。该书中文版以《西行漫记》为书名,于1938年2月在上海租界出版。

评分说明:10分题。背景介绍及综合评论5分,举例说明5分。

2.(1)阐述已有受众理论的基本观点: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也作为

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或公众,拥有各种正当的权利;

(2)分析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媒介环境变化;

(3)阐述由于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受众观”(如“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传播”)。

评分说明:10分题。每点各3分,适当分析加1分。

四、实务操作题(30分)

1.(1)对消费者的影响:提供信息、影响消费等;

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引导、文化品位等;

(2)定位评价角度:价值传递、独特性、可延展性等;

创意评价角度:主题、冲击力、受众兴趣、告知并能使受众接受有关信息、激发

购买欲望等。

评分说明:15分题。3每小题各6分,适当分析加分。

2.(1)此题涉及的公共关系理论包括消费者关系、危机传播管理等理论。分析中应对信息时代企业在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如何利用互联网与公众进行沟通、有效地预防

或应对危机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网站声明中应包括诚意致歉、换位思考、澄清事实、承担责任、作出承诺等方面的内容。

评分说明:15分题。第一小题8分。未能运用公关理论或运用不当者,评分不超过4分;

未对信息时代互联网环境带来的特殊挑战与特殊应对进行必要分析的,酌情扣2~3分。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篇4

1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从传播学被引进, 30多年来, 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引入阶段、困难阶段、发展阶段。

在传播学刚被引入中国时, 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国外有名的传播学作品。1982年11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揭开了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序幕。1982年, 在中国传播学历史上, 有两件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一件是当年6月至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进行举行地区新闻受众调查, 这是自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进行的受众调查;另一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开始编辑一本介绍传播学的著作, 并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传播学正在我国逐步发展, 但1989年下半年却因我国形势发展问题遭到了困难, 开始走下坡路。传播学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学”而批判, 被批成“精神污染”, 有些老教授评价传播学否定阶级斗争, 应拒绝接受, 接着又有人撰写文章批判传播学无关阶级与阶级斗争。传播学因此暗淡了几年。然而1991年传播学研究逐步走出低谷, 重新活跃于社会。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后发表讲话, 从此, 我国传播学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后, 各类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以生产信息并为之传播为基础的传播学也日益发达, 逐渐兴盛, 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更是明显。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始将传播学加入大学学科目录, 2001又将传播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相继开办传播学院 (系)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也改名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人们对传播学的态度, 由最开始的好奇, 期间经历一段时间的盲目崇拜与诋毁, 最后恢复理智。学者们开始普遍认为, 我们的传播学研究不能总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而应该走专门属于中国的特色创新之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为传播学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 传播学在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困境

引进传播学到中国主要走的是群众道路, 但是尽管如此, 由于人们头脑中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定势, 这使得传播学的引进和发展之路布满荆棘。传播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 已经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确定了初级地位。在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官方通过学科目录的方式给了传播学一个应有的名分, 无论是本学科还是非本学科,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钟情于研究传播学, 但传播学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像其他相关学科一样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学科内外都在怀疑传播学的研究和学科地位。

传播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三个方面的困境。其一是教育的困境。传播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是已经确定的, 可是无论是针对整个传播学专业而言还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而言, 都一直存在着一个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传播学究竟是干什么的?甚至专门从事传播学教学的老师, 也对传播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问题充满了担忧。在教学任务中很难将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别开来, 学生从刚刚进入传播学的学习阶段起就被带入新闻媒介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 而传播学基础且重要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演讲、谈判等理论知识以及专门培养学生个人传播能力的课程往往没有安排进教学计划。最终,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就业去向集中于大众传播媒介, 如果脱离专业媒介, 学生们就无从下手解决问题, 导致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目前就业难的问题。其二是运用的困境。在我国, 传播学的社会运用遇到了非常尴尬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形成的传播学理论和知识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环境, 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 但并没有出现真正既适合中国实际国情又适合当代传播学规范的传播学成果。导致在运用已有传播学成果时出现许多同中国传播体制和传播实践无法接轨的窘境。其三是方法的困境。传播学作为一门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 经过了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于西方的研究来说, 这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是合适的。但在中国进行的传播学研究却不可以直接模仿西方的研究方法。

3 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未来展望

虽然传播学在我国仅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却已经作为热门学科引入大学的学科建制。各所高校纷纷新设传播学院 (系) 、开展各类传播学课程, 但在繁华过后反思, 却发现鲜有研究本土传播学理论。分析传播学的发展现状, 传播学如果想从热门学科逐步成为成熟学科, 必须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来加强符合本质的话语权。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传播学在未来很有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与其他类别学科相结合, 比如像哲学那样成为每个学科和专业, 甚至每个大学生都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即基础传播学;另一个方向, 作为一门针对性学科, 传播学不仅将在新闻传播、媒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传播和广告传播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发展, , 还将增添新的专业领域, 比如政治传播学、医疗传播学、体育传播学等。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已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创造的悠久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言喻的贡献。虽然传播学属于外来文化, 但在中国五千多年的的文化历史中, 对传播问题的分析和描述也有很多。要谦虚、沉稳、客观地看待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 既不要妄自菲薄, 也不要骄傲狂妄。事实上, 在虚心接受、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学理论的同时, 用心研究我国文化宝藏中有关传播理念的珍宝, 向全世界公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传播智慧, 开辟研究本土传播学的新天, 成为接下来我们的责任和目标。

摘要: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 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传播学在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 传播学的研究遇到教育、运用和方法等困境。本文对发展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审慎展望。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阶段,困境,展望

参考文献

[1]徐耀魁.传播学的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 .

[2]段京肃.传播学在中国遭遇的困境[J].新闻大学, 2008 (2) .

[3]池岩.对传播学发展及其理论贫乏状况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 2009 (3) .

[4]明安香.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J].现代传播, 2005 (1) .

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 篇5

一、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原因

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有许多共通之处,历史学科常以文字为载体进行表述,语文学科常以历史材料为背景进行表述。一般来说,教师只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比较了解,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太了解,这就会使各个学科之间显得比较孤立,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二、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实践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鲁迅先生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这是因为这部史书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与历史学科有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文学中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我设计了一节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大放异彩的文学艺术》。在这节课“千古吟咏的唐诗”部分,我通过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借文释史,以文学史。

以下是《大放异彩的文学艺术》教学过程。

上课前,我调查了学生对唐诗的了解程度,并指导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唐诗。

教师:唐朝的哪个时期最为繁荣昌盛?

学生:开元盛世。

教师:唐诗发展的高峰也出现在盛唐时期,唐朝都有哪些诗人?

学生:岑参、孟浩然、王维、高适、李白、杜甫……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唐诗拉力赛”,要求学生必须背出题目、作者、内容。

教师:这里有几幅画(多媒体展示),每幅画都代表一句诗,请同学们猜猜每幅画都代表哪一句诗。

学生纷纷参与竞猜。

教师:那么,唐诗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唐诗繁荣的原因。

教师:唐朝诗歌繁荣、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白和杜甫。

引导学生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歌,并思考:为什么二者的诗歌风格特点会有差异。

教师: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经典诗句有很多。在《将进酒》中,李白描写军营的奇寒,描写冰天雪地的景色,描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无不透露着浪漫的气息。李白的诗歌非常豪放,从中你可以看出他主要活跃在唐朝的什么时期吗?

学生:盛唐。

教师:李白重友情、爱美酒,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的诗歌中是无处不美的,这说明当时唐朝的国力极其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外交流频繁,可以说诗歌就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文学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教师:后来,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强盛走向衰弱,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少诗人都经历了这场由于统治者昏庸而造成的地方军阀叛乱。在残酷的战争、艰苦的环境中,少数诗人不再追求浪漫的生活,转而正视惨淡的人生,借诗歌抒发心中的愤慨,而杜甫就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

教师:杜甫的诗歌多取材于人民生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蕴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充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文学讲解历史,使历史教学充满了趣味性,帮助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认识历史。

三、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意义

谈美术学科的发展问题 篇6

关键词:美术;发展;学科建设

1美术史论与多学科融合

美术学是一门研究和考察美术活动和美术现象的学科,探究其人文规律,是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工作者须将其对美术现象的感知和体察转化为理性认识,确立和整理为一种知识体系。所以,美术学是一门从理论化、知识化的人文学科。既是学科体系,涉及美术风格、艺术家的活动,注重作品和人的精神性、个体化和审美观念,就必定有学科交叉化倾向,关联到与他学科融合问题。

本文中心主题“融”,这里第一个层次是指美术理论研究的多学科的融合,其它人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交叉方向,起到丰富美术学科体系之效。美术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结合的举措在西方早已历史悠久,学术化体系相当成熟。进入20世纪初期,西方的美术史研究就开始向文化史目标拓展,学者们坚持美术史应该利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使美术史成为文化史的一部分,他们将目光注视在艺术、文学、学术研究和自然科学等这些被视为“高层次”的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他们的工作是将美术作品置于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力图分析艺术家与他们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关系。广泛的学术领域得到高度关注,凡与美术史有关的学术资料得以大量收集,这无疑扩宽了学科知识面的广度,其作用就是使美术史研究迈入缪斯的神殿。如美术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形成美术考古学、美术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形成美术教育学、美术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形成美术管理学,还有诸如美术人类学、美术文献学、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经济学、美术翻译学等,这些新的学科可以属于美术学科之下,也可以属于其它学科之下。国内现有一批博士论文从艺术学角度来研究交叉学科,如孙长初的《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董占军的《艺术文献学论纲》等等。这些学科的交叉为美术学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丰富了美术学学科体系建设。

美术作品图像中大量涉及他学科知识内容,如敦煌壁画艺术中存在大量的飞天乐舞形象,相关联有佛教音乐、少数民族舞蹈等,其中包含了乐器种类、演奏样式、仪仗乐队、仪式活动等内容,皆是中华文化的旁支之一,为文化学、音乐学、民俗学和艺术史学研究提供了天方夜谭般的奇妙世界。音乐是一种活性文化现象,诉诸听觉的乐音在时间中有规则地运行是其存在的第一特征。音乐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为凝动的音符,被概括成一类符号形式、从而得以神奇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舞蹈的情况与其一样。当然,这种停滞式的保存方式能否有益于后世者,就在于后世者的研究方法和角度,能否结合文化史、艺术史等人文学科做出理论研究,挖掘蕴涵其中的文化和人文历史等信息,就能够从固定不动的图像材料中解读出丰富的“画外之音”。

“融”的第二个层次,是指中西研究者学术研究的融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研究中国美术史的美术理论家的学术交流只限于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则排除在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方学者的著作和研究方法以及流失海外的美術品被逐渐引进到中国大陆,中国美术理论研究逐步迈向中西交融之路。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大致归属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西方研究中国美术的学者,从大量的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品入手,从西方学术视角、审视着中国的美术,研究多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强调人文学科的角度,用西方学术研究方法进行探究。这类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深度上都非常到位,但是由于没有中国生活的体验,对中国文化或中国美术创作的研究大多存在隔膜。其二是建国以后在中国大陆本土的美术理论,这类理论研究建立在对本土文化、历史和中国美术创作的基础上,尤以美术考古、历史考据和作品真伪鉴定为主导,第三类是指80年代以后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美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中国学者,他们在国内受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其中很多人后又出国留洋、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这部分学者在知识结构、学术眼光、研究方法上都具有相当的高度,属于中西融合型,他们现在正逐步成为中国美术理论的主导力量,但是关键在于,这些学者在中西融合现状的面前,是否采取全盘西化或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两种态度。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最好能逐步相互影响和借鉴。

对于西方的学习和借鉴,可以促使中国美术史论由原来的以绘画史为主、以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研究为主的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所有美术门类的史论研究,进行改革式的转变。寄希望于中国现代美术史论能够融会西学,初步建立了学科发展框架,以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方式,在新的框架中逐步建立、充实和发展,并能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延续。

在美术批评理论方面,亦要求与多学科融合,创立新型的美术批评理论。这一方面要考虑对传统画学的继承的日益重视。中国古代画学自成体系,“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对于中国古代画学的研究,既是研究本身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中国美术史论体系的需要。然而,在此基础上,史论界还需要开拓出新的活动方式和领域。西方美术理论界也已做出很好的榜样和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是中国史论界适应21世纪美术学科发展新局面最为需要的理论类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美术批评家承担起独立策展人的角色,运用宏观的思维,从学术的角度,在美术展示方面发挥着史论的力量。

中西文化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拿来”的西方美术史论如何能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中国几千年的画学文脉如何传承延续,美术史研究如何和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甚至音乐学、艺术学等学科相结合,美术批评如何保持本身的独立性云开拓性,史论与创作如何才能更好地互相促进。在探索中建立延续传统画学文脉的中国当代美术史论体系,这是21世纪美术史论界对于中国美术的成就所在,更是一个意犹未尽的课题。

2美术创作与多学科融合

当今的美术创作,已不是纯粹的架上艺术、画家在画布上挥动画笔的行为,而是和当代先进科技高度结合、发展新型视觉艺术的工作。从这一层面而言,美术创作须要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融合的趋势显而易见。当代的艺术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体现出媒介多变、文化多元、观念多样的特征。面对数码媒体及网络艺术的强烈冲击,“架上绘画已经死亡”一论也许并不为过,面临这种时代的新趋向,美术创作应该自动修正自身的状态,如创作观念、制作方式的转变,因循旧路肯定会走向没落。其实,这种艺术没落现象并不只在美术一域,戏剧、舞蹈表演艺术亦是如此。所以,绘画要不死,就要在生态、在理念、在表述方式上推行巨大变革。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快速流动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以数字代码的关系存在,进行着存储、提取、复制和传递,绘画创作也可以向其借鉴和取材,吸收其传达视觉形式的元素。数码媒体的使用,不仅使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变,同时也使视觉艺术远远超出了传统视像(绘画)的具体范畴,充分和视觉艺术门类相结合成为不可或缺,如电影艺术。相对于历史悠久的美术传统,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绘画一直被认为电影艺术的母体艺术,是不同时代和流派的美术作品为电影的视觉造型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养分。彼得·格林纳威曾说:“我从来都深信,几个世纪以前,无数在电影家之前的画家们对绝大部分问题已经提出并解决了,大批载着问题与答案的绘画作品构成了我们集体的记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一切关心画面,渴望制作画面的人都应回过头来挖掘这座不断更新的巨大宝库。”一部电影的视觉风格由构图、色彩、光影、运动等元素构成。优秀的电影导演在影片视觉结构的处理上独具匠心,创造出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影像画面,并体现出独特的视觉风格。在电影不断向美术吸取养分的当前情况下,美术应该怎么去回应,如何借用电影学的专业知识来焕发美术这一传统文化形态新的生命呢?这一问题,值得中国美术家认真深思。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安享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时候,是否思考过它所蕴涵的精神价值?对于当代绘画创作而言,即使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能将摹本做得与原作酷似,但也使艺术的经典性遭遇了技术的解构。所以,现代科技文明的产物也应该与传统美术一样,向哲学文化、美学文化、艺术美学汲取养分,保持一份弥足珍贵的人文文化精神,去表现科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进程形态、人类的精神世界,还有哲学的深思和历史的悠远,美术家所要做的工作何止千万!艺术创作观念的变革,是否值得我们当下的美术工作者去思量?

3吸收与借鉴:融会中发展的美术学科

当今的美术学科与多学科融合的趨势已然鲜明确立,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点,无可置疑。在21世纪,经济和信息的全球一体化撩动着人文学科的神经,催进全球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的互动,也催生出一个多元文化的平台。那么,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就需要发展多元化的学科,只有在学科领域上求变、求进,才能在人才和文化建设上领先于国际同行。

可以说,要建立中国新型的美术学科,一要注重吸收传统的文化,立足于自身的传统平台,二要向西方美术学界求取经验。中国美术史学与美术创作一样,都存在与世界先进美术学研究方法接轨问题。美术史学家史学眼光的陈旧、美术家创作观念的落伍是制约中国美术发展的根本因素,而观念的及时转变又是推陈出新的根本动力。回归复兴呼声和向西方学习都在美术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回应。对于美术创作的新动向,史论界也能否做出积极回应,或冷静反思,或热烈探讨,偏重于美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史论研究值得蓬勃展开。美术史论在美术创作的带动下,美术创作在美术史论的引导和推动下,实现互动中共生,就能够向着多元的格局发展。

4结语

上一篇:留学生就业前景下一篇:重庆物业管理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