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发展论文

2024-09-25

传播学发展论文(共8篇)

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梳理,发现传播研究的重要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播理论、WTO与中国媒介产业、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网络传播与新媒介等几个方面。与以前的传播学研究相比,学者们在对传播研究百年成果和传播理论基本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的同时,注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和以不同取向对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构建华人传播学体系和建立中国学派的创意将有利于中国传播学走向成熟、走向世界;中国媒介管理学正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作方兴未艾;网络传播研究继续蓬勃发展,广告公关研究小有成就。但是在传播批判研究、实证研究、文化研究、新媒体研究和追赶世界学术潮流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中国传播学,现状,回顾,总结,2001-20

在对2001-年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时,我们是以大陆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重要传播学著作和著名传播学术网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适当关注这两年召开的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然后依据学术价值、创新程度和现实意义,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传播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客观评判,并描述和勾画出两年来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大致轨迹和生态状况。经过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传播研究界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以下议题:传播理论与媒介、WTO与中国媒介产业、媒介集团化与资本运营、广告与公关、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分析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得失,指出优劣,不论是对今后的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还是对当前或今后的传播实践,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传播理论与媒介

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所以,在新世纪的头两年,学界对传播理论研究尤为关注。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层面研究传播理论的文章主要有:《媒介神话化:从〈泰坦尼克〉神话看传播致效》(曾庆香,1/2002/2)[1]、《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郭镇之,2/2002/1)、《文化帝国主义传播模式浅析》(戴铭,11/2002/4)、《潘多拉的魔盒:大众传媒作为世界》(潘知常、林玮,1/2001/4)、《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杨伯溆、李凌凌,1/2001/1)、《大众媒体的经济分析》(李新立,12/2001/6)、《新闻传播媒体演进的文化思考》(钟瑛,13/ 2001/4)等论文。潘知常、林玮(1/2001/4)认为,对于大众传媒的根本缺憾的讨论,应当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的角度入手。作为一部欲望机器,大众传媒只有在人类的手中,按照人类的意志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只有作为人类的朋友、只有作为“你”,而既不是作为人类的工具、不是作为“它”,也不是作为人类的敌人、不是作为“他”,才有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杨伯溆、李凌凌(1/2001/1)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媒体一直起着引导和制造消费需要的作用;不同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和扩张,也是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文化的扩张为先导;如果没有大众媒体,现代消费社会也就不会形成,全球化也就无从谈起。李新立(12/2001/6)的论文同样值得关注,文章指出,大众媒体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经济含义不仅仅是一个“谁拥有媒体”的问题,而且,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绩效以及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构成媒体所有权的关键所在。

在媒介理论研究方面,张咏华在《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括及特点》(7/2001/12)一文中对我国大陆学术界媒介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大陆媒介理论中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动向,指出我国大陆的媒介理论研究应该通过不断积累向纵深挺进。尹鸿、周星、胡正荣、胡智锋、喻国明等学者在一组题为《传媒研究如何面对传媒实践》(2/2002/1)的笔谈中,论及了传媒研究与传媒实践的整合关系,以及传媒研究的方法论和着眼点问题。还有传播学者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层次的对媒介的自身效果、媒介技术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的研究上。

两年来关于媒介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张国良主编的《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张咏华的《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卜卫的《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刘华蓉的《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译著方面的成果要比专著丰富一些,主要有熊澄宇等译的《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美]斯特劳巴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张毓强等译的《西方传媒与战争》([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新华出版社2002 ),卢大川等译的《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这些著作在更宽广的视野上讨论新世纪的媒介问题,对推动传播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2

1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从传播学被引进, 30多年来, 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引入阶段、困难阶段、发展阶段。

在传播学刚被引入中国时, 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国外有名的传播学作品。1982年11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揭开了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序幕。1982年, 在中国传播学历史上, 有两件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一件是当年6月至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进行举行地区新闻受众调查, 这是自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进行的受众调查;另一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开始编辑一本介绍传播学的著作, 并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传播学正在我国逐步发展, 但1989年下半年却因我国形势发展问题遭到了困难, 开始走下坡路。传播学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学”而批判, 被批成“精神污染”, 有些老教授评价传播学否定阶级斗争, 应拒绝接受, 接着又有人撰写文章批判传播学无关阶级与阶级斗争。传播学因此暗淡了几年。然而1991年传播学研究逐步走出低谷, 重新活跃于社会。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后发表讲话, 从此, 我国传播学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后, 各类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以生产信息并为之传播为基础的传播学也日益发达, 逐渐兴盛, 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更是明显。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始将传播学加入大学学科目录, 2001又将传播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相继开办传播学院 (系)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也改名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人们对传播学的态度, 由最开始的好奇, 期间经历一段时间的盲目崇拜与诋毁, 最后恢复理智。学者们开始普遍认为, 我们的传播学研究不能总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而应该走专门属于中国的特色创新之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为传播学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 传播学在中国发展中遇到的困境

引进传播学到中国主要走的是群众道路, 但是尽管如此, 由于人们头脑中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定势, 这使得传播学的引进和发展之路布满荆棘。传播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 已经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确定了初级地位。在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官方通过学科目录的方式给了传播学一个应有的名分, 无论是本学科还是非本学科,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钟情于研究传播学, 但传播学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像其他相关学科一样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学科内外都在怀疑传播学的研究和学科地位。

传播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三个方面的困境。其一是教育的困境。传播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是已经确定的, 可是无论是针对整个传播学专业而言还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而言, 都一直存在着一个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传播学究竟是干什么的?甚至专门从事传播学教学的老师, 也对传播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问题充满了担忧。在教学任务中很难将新闻学与传播学区别开来, 学生从刚刚进入传播学的学习阶段起就被带入新闻媒介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 而传播学基础且重要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演讲、谈判等理论知识以及专门培养学生个人传播能力的课程往往没有安排进教学计划。最终,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就业去向集中于大众传播媒介, 如果脱离专业媒介, 学生们就无从下手解决问题, 导致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目前就业难的问题。其二是运用的困境。在我国, 传播学的社会运用遇到了非常尴尬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形成的传播学理论和知识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环境, 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 但并没有出现真正既适合中国实际国情又适合当代传播学规范的传播学成果。导致在运用已有传播学成果时出现许多同中国传播体制和传播实践无法接轨的窘境。其三是方法的困境。传播学作为一门西方的现代社会科学, 经过了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于西方的研究来说, 这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是合适的。但在中国进行的传播学研究却不可以直接模仿西方的研究方法。

3 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未来展望

虽然传播学在我国仅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却已经作为热门学科引入大学的学科建制。各所高校纷纷新设传播学院 (系) 、开展各类传播学课程, 但在繁华过后反思, 却发现鲜有研究本土传播学理论。分析传播学的发展现状, 传播学如果想从热门学科逐步成为成熟学科, 必须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来加强符合本质的话语权。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传播学在未来很有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与其他类别学科相结合, 比如像哲学那样成为每个学科和专业, 甚至每个大学生都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即基础传播学;另一个方向, 作为一门针对性学科, 传播学不仅将在新闻传播、媒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传播和广告传播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发展, , 还将增添新的专业领域, 比如政治传播学、医疗传播学、体育传播学等。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已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创造的悠久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言喻的贡献。虽然传播学属于外来文化, 但在中国五千多年的的文化历史中, 对传播问题的分析和描述也有很多。要谦虚、沉稳、客观地看待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 既不要妄自菲薄, 也不要骄傲狂妄。事实上, 在虚心接受、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学理论的同时, 用心研究我国文化宝藏中有关传播理念的珍宝, 向全世界公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传播智慧, 开辟研究本土传播学的新天, 成为接下来我们的责任和目标。

摘要: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 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传播学在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 传播学的研究遇到教育、运用和方法等困境。本文对发展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审慎展望。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阶段,困境,展望

参考文献

[1]徐耀魁.传播学的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 .

[2]段京肃.传播学在中国遭遇的困境[J].新闻大学, 2008 (2) .

[3]池岩.对传播学发展及其理论贫乏状况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 2009 (3) .

[4]明安香.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J].现代传播, 2005 (1) .

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3

摘要:全面阐述了近年来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包括学术专著、教材、论文的出版发表情况,介绍了国内有关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队伍建设情况,并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289-03

1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1.1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出版情况

1.1.1体育新闻传播类学术专著数量激增,领域拓宽2004年7月,成都体育学院郝勤教授所著《体育新闻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中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学开始登堂入室,进入高校学科体系行列。仅2004-2007年三年半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译著即达到了21部之多。这些专著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体育新闻理论、体育传播理论、体育新闻业务、体育媒介营销、奥林匹克传播、体育媒介研究研究领域。

1.1.2实证性研究受到关注实证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最推崇最重视的研究方法,也是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近年来,在08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国内学术界开始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体育新闻传播问题。这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是2004年出版的《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申奥篇)》与《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雅典奥运篇)》。这两部书均由北京传媒大学柯惠新教授等著,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与方法模式。

1.1.3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类专著处于空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是本学科的基础与出发点。但截止到2007年7月,我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有关这方面的学术专著更处于空白。

1.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2004-2007)发表情况

2004年以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数量成倍增长,研究领域与范围从体育新闻研究拓展到体育新闻传播史、体育媒介营销、体育传播与新媒体、体育广告、体育电影等。

1.2.1发表核心学术期刊上体育新闻传播学论文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发表在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上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共278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传媒观察》、《新闻战线》、《新闻界》、《新闻大学》等12种新闻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78篇;占64%;在《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00篇,占36%。

1.2.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选题范围与分类情况

1.2.2.1体育新闻基本理论研究从2004年始,我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从1997-2003年期间,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开始起步,但每年论文不超过20篇。而从1994-2007年上半年,在新闻类和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方面的论文达到120篇,其中绝大多数是2002年以后发表的。2003年后更呈现出急剧上升的势头(图1)。

图1 1994-2007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

从选题结构来看,目前主要涉及的八个领域中,体育赛事报道研究和体育新闻教育研究的论文也占了一定比例。体育新闻价值与报道效果研究成果很少(图2)。

图2 2004年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分类

1.2.2.2体育传播学理论研究2004-2007年,有关专家对这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体育传播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现状——兼论体育的传播特征及其信息符号理论》(陈伟,郝勤,体育科学,2006年 06期)、《现代体育传播的特征、价值及其发展取向》(肖焕禹; 冉强辉; 陈玉忠; 体育科学2004年 09期)等。总的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不多,研究的问题也待进一步深入。

1.2.2.3体育新闻教育研究2004-2007年,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教育类论文15篇。学者们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对国内新生的体育新闻教育状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手段、措施、专业建设、课程设制、教材编写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为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科研成果与改革依据。

1.2.2.4体育新闻媒介研究在2004年以来发表在国内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中,研究体育媒介的论文占了很大比例,超过了50%以上。其内容涉及媒介组织、媒介生态、媒介市场、媒介与体育、媒介与奥运、媒介与社会以及媒介自身之间的关系等等。

1.2.2.5体育文化传播研究据对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仅32篇。从研究范围来看,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奥运文化传播研究上,而对当代体育传播,尤其是国外同行所高度关注的体育媒介传播中的效果、社会、受众、阶层、民族、性别、权益、思想、精神等问题则鲜有涉及。

1.2.2.6体育新闻业务研究在2004-2007年6月体育类和新闻类核心类期刊中,体育新闻业务类论文数为73篇,远远少于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数量(表1)。

比较2004年前体育新闻业务类论文发表情况,有以下明显变化:1) 体育新闻业务类的学术论文数量呈增长态势;2) 体育新闻报道类论文大幅增加;3) 2004年之前体育新闻编辑策划和体育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但现在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图3 2004年至2007年6月体育新闻业务类学术论文数量统计

1.2.2.7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是体育新闻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体育新闻史学论文发表数量较之2004年基本是空白的状态有一定突破,但相对其它领域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2学术组织、学术会议与学术队伍建设情况

2.1体育新闻传播学学会的成立与三次全国体育新闻传播会议的召开

2005年7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在成都体育学院成立,并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最大的学术组织与团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国内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至2007年,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成功召开了3次全国性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一书,编发了《体育新闻传播通讯》共6期。

2005年7月,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了全国首届体育新闻传播研讨会暨讲习班,并举行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挂牌仪式。2006年7月,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体育新闻传播的创新与发展”。2007年7月,第三届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会议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问题进行了研讨。

2.2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新闻传播参选论文情况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首次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学分会场。这是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新闻传播学正式成为中国体育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科学大会,共收到申请论文4 925份,其中体育新闻传播学类论文161篇。从数量上来说,在体育科学学会17个分会中位居第10(图4)。

图4“八科大”论文申报数量统计

从论文研究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包括了体育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体育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及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研究三个部分的内容(图5)。从这三部分内容分布的情况来看,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161篇参会论文中,有关体育新闻史学领域研究的论文不足5篇。

图5“八科大”体育新闻学论文分布

从论文的关注的热点来看,主要是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新闻传播与媒介服务,体育媒体的发展现状等。尤其是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议题,如关于手机媒体的研究、奥运会吉祥物符号传播研究等等。

3当前体育新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3.1大力拓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目前,体育新闻学研究主要分为理论,业务和史学研究三大板块,体育传播学主要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两大板块。总的看来,目前的研究还基本是追随母学科的研究路子,缺乏对体育新闻与体育传播本身规律、特点及运作方式的深入研究,对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介绍与引进不够,对国内外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敏感,对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对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影响研究不足。另外,对当代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在现有的研究理论框架下很难去解释。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拓宽我们的视野与思路,拓宽研究的范围与领域,建立起具有独立学科特征和研究领域的体育新闻传播学。

3.2加强与母学科联系,深入研究本学科的规律、特点与问题体育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具有鲜明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它既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注重对母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体育新闻传播本身规律的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轻视对新闻学和传播学母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以至于对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无法深入下去,也得不到母学科学界的认可与支持;二是对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本身的规律与特点研究不足,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体育加新闻或体育加传播的层面,既不能解决体育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问题,也无法确立自己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3.3学术研究与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体育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品种,体育传播之所以能成为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主要是由这一新闻品种和传播现象的“体育”特色所决定的。研究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必须深入研究现当代体育运动特殊的规律与特点,了解当代体育的发展与变化,研究当代体育运动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与媒体报道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现阶段,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者应把自己的研究与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问题与各类传播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应关注大众传媒与中国体育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以及中国体育传播过程中的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性问题。

3.4加强与媒介的联系与勾通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价值。我们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当代体育媒介,研究体育报道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媒介组织紧密合作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和空中楼阁。目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学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不少研究者没有媒介从业经历,也没有和媒介建立密切的联系,对媒介制度、组织、规律、特点、行为、活动、操作方式以及体育记者都缺乏了解,对当前体育报道与体育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不足,从而无法确定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研究。

3.5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应具有批判的精神随着体育与媒介的商业化成为世界体育传播发展的主流,无论是体育新闻报道还是媒介体育传播都产生了大量新的问题,亟待理论界学术界予以研究并提出对策。这赋予了体育新闻传播学以新的重要职责。一方面,我们要研究新闻媒体如何担当体育运动“把关人”角色和职责,推动媒体对体育运动中再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媒体监督社会,谁来监督媒体”这样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新闻理论界学术界具有强烈的“媒介监督人”角色意识,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影响和促进媒体的发展。

3.6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也有一定差距。目前我们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不多,对国外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成果缺乏了解,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和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大力引进和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重视国外体育新闻传播专著和文章的翻译与介绍,吸取和学习国外学者专家的经验与研究方法,扩宽我们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完善中国的体育新闻学科体系。

3.7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体育新闻传播学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目前国内本学科研究队伍主要是由一批各体育院校新建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的年轻教师组成。同其他学科相比,这支队伍具有年纪较轻、事业心强、富有朝气、普遍学历层次较高等优势,但也表现出教学科研经验不足,媒体经历不够,学术研究功底尚浅等不足。应当看到,这批30岁左右的年轻学者决定着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大力扶持和鼓励青年学者的科研活动,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搭建成才的平台。另外,我们还应吸收和引进业界和其它学科的人才加入我们的研究队伍,加强业界与学界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以此来加强我们的学术队伍建设,优化我们的人才结构。

4结束语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论文 篇4

综上所述,建立主、客体协调的认识论是社会人文科学的可靠前提,它影响到在什么样的方式上看待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客观的社会理论直接关系到传播理论的根基问题:个体既是社会制度的结果,又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这样,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同样,非主体解释的文化理论旨在说明文化共时模式的存在,表层文化现象的对立和无序并不反映内在层次的共同模式,如果我们做深层分析,各种文化可以找到普遍的共性。

结语

近50年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往许多被认为是经典的理论和命题,现在被看作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知识的不断综合和更新要求我们的思维与时代保持同步,特别是像传播学这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如何使其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近代科学反复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在于其基础理论的成熟与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态的丰富,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传播理论,相对于传播理论的应用理论来讲,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更为重要。

目前,传播学界对狭义的传播理论讨论较多,而对广义的传播理论讨论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传播理论的深化理解。如果我们仅仅讨论狭义的传播理论,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解释体系。问题在于对传播理论基本观念的讨论常常会将问题引向更基本的问题,例如,信息问题、语言符号问题、意义问题、传播的存在及目的等等。对任何一个问题完整的回答都会涉及到人的问题,涉及到人对世界的理解,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属基础理论的范畴。这样,借鉴基础理论的成果,无疑会强化传播理论的解释力,使狭义的传播理论更为健全。

本文谈到的传播理论的创新和

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论述的。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我们建立什么样的传播理论。主体哲学曾在哲学史上产生过长期影响,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愈发证明了其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只有从主、客体相协调的途径上来看待主体意识时,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主体意识,我们只有恰当地说明了主体,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恰当地说明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我们探讨广义传播理论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探讨传播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所在。

注释: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②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22页。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厅新闻研究所邮编:250011)

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现状和发展 篇5

人类自二十世纪发明电视以来,它已经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从电视中获取生活信息,从电视中欣赏文艺节目,从电视中知晓天下大事。人们把看报纸的时间给了电视,把读书的时间给了电视,影视传媒已成为当今人们文化生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平台。

当代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人们提高到有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影视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引导性的欣赏影视作品,是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最有效的途迳之一。

我国的影视创作,自上个世纪初叶诞生以来,尽管经历了几度兴衰,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三、四十年代的人文主义起步,五、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八、九十年代的纪实主义创新,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无数经典佳作。中国电影已经越来越了解市场,越来越了解观众需求。

从运作上来说,从《英雄》开始,制作公司就开始从市场运作上吸引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制作的预告片精美华丽,影片也气势如虹,景色唯美。后面的大制作电影,也逐渐的从制作的精良程度上,电脑特技的应用上下大功夫,来使电影趋近于好莱坞大片。另一方面,相比之下,低成本的电影开始从电影的故事情节和思想上更加注重与观众的融合,让观众有现实感,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比如《左右》,故事情节、内容思想,都比较完善,给人很多的思考。像《三峡好人》,故事平淡、细腻、朴实,虽没有太多的对白,但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有很强的认同感。在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上屡见中国电影的出现,大多是相对低成本的制作,有很多也是独立电影制作。在美国及欧洲电影界罢工不断的时候,中国独立电影的崛起是对世界电影很好的支持。

然而,我们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并且是很大的不足,目前我国影视文化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无论是大制作,还是独立制作,中国电影都还在探索中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进、完善和发展,我认为中国电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化贸易逆差巨大、影视产品进出口国家及类型过分集中、影视产业地位较低等。

通过与美国等世界影视大国进行对比,我认为中国影视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文化产品本身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缺乏完善的融资机制;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一、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现状

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贸易顺差高达1775亿美元。然而这些顺差主要来自货物贸易,而服务贸易的逆差竟达88亿美元。作为服务贸易的组成部分,作为最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影视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状况大体如下:

(一)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巨大

2005年中国电影、音像制品的出口额约为1.3亿美元,而同年的进口额约为1.5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2005年,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总额约为4.67亿人民币,其中进口总额约为4亿人民币,而出口总额只有0.67亿人民币,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贸易额在世界文化产品贸易中所占比例很小,与称霸世界的美国影视产业不可同日而语。

(二)中国影视产品进出口国家及类型过分集由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美、英、法、日、韩等影视大国;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港台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与中国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出口的电影、电视剧的类型主要是古装历史片(剧)、武打动作片(剧)。而电视节目和栏目的进出口类型主要是综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卡通动画等。

(三)中国影视产业地位较低

从国内来看,中国的影视产业仍十分弱小。2002年,影视产业创收仅占全国GDP的0.5%。2003年至今。国产影片的票房也只是略高于进口影片,而上座率、平均票价均低于进口影片。

二、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发展

2003年以前,中国电影总票房每年在9亿元以下,5年后,票房已经超过了33亿元。正是这种增长势头,让国产电影在投入上更有信心。从《英雄》开始,中国进入了大片时代,这些大片创造的票房也一直改写着过去的纪录,而随着院线的改建,电影观众越来越多。

2009年,四川电影公司总经理张北川做客“四川新闻网嘉宾访谈室”时,预计今后10年,中国电影产业将有长足的发展,中国的电影市场票房应该比现在翻两翻到三翻。他分析,有很多国外电影将拍摄地选址中国,就是看好中国的电影市场,所以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可以预见的。

近几年来电影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电影产业发挥潜能的大幅度释放又恰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叠加在一起,从而“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成长战略”,以国际化的视野,顺应电影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6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上节课我们讲了传播定义以及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都是什么样的一门科学。这节课我们谈一下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

我国清代大儒章学诚,在其历史哲学的巨著《文史通议》里开篇就写下一句名言——“六经皆史”,意思是所有的学问都是历史。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前后相继的时间上展开的,传播活动以及对传播活动所做的理论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传播学乃是人类传播活动演进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我们有必要谈一谈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就其本质而言,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上节课我们谈到,信息的流动是借助一定的信道展开的,这就是媒介。媒介就是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方式方法或工具手段,任何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同样任何媒介也都服务于传播。由此说来,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正是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我们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划分成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一、口语传播时代

1、口语的产生

口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个媒介,口语传播时代也就成为人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致是从人类摆脱“与狠共舞”的状态而组成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简单地说.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样一个漫长时期。F·威廉斯在其《传播革命》一书里绘制了一个传播史表盘,直观地显示了这个时期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所占的时间比例:

这个表盘上的24小时,代表着西方晚期智人即克罗马农人以来的360个世纪,故被称为“一天等于360个世纪”,在这个象征性折射着人类传播活动历史个程的时间表盘上,从00:00的语言产生直到20:00的文字出现,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口语传播时代,差不多占了这—天的5/6。其余的4个小时里,文字传播时代约占2个半小时,即从20:00到22:38印刷的问世;印刷传播时代只有不足1个半小时,即从22;38到23:57,至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电子传播时代,则仅限于最后的3分钟,口语传播时代的漫长,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这个传播史表盘,人类的语言出现在3万6千年前。而事实上,对人类何时开始说话这个问题,学术界并没有—个明确的答案,而且看起来也不可能有什么明确的答案。就像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精辟比喻的那样,追问语言起源于何时,无异于在问儿童何时首次认出自己的母亲。而亚里士多德的描述,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点。他说,语言产生的时间可用—支军队逃跑的情形来说明。起初他们由于恐慌而逃跑,后来不知是谁停下来看看敌人是否还在紧迫不舍,最后发现危险解除全军终于都停了下来。这里,我们不能说全军是在某个士兵停步时停住的,同样不能说是由于另一个或一些士兵的停步而停住的。那么,这支军队究竞何时停住的呢?语言何时产生的问题与此类似。我们不能说语言是在某个人开口说话时产生的,它也不是由于另一个或一些人开口说话时产生的。

音韵史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口语最早是用不同的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开始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发展与劳动工具的演进有关,社会学家则认为语言的发展同人类群居与联合谋生有关。无论是觅食、避灾,还是御侮、交往等都推进语言的逐步进化与完善。

关于语言产生的诸多说法,我们不去追究哪个更为科学合理,我认为,语言的产生是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不能将语言的产生孤立地认为它是由于某种原因才形成的,而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在人类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需求不断涌现,语言才应运而生。

2、口语产生的意义

【1】语言一旦产生,便成为人类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信息传播媒介。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重要性即使在通信卫星上天,网络媒介入户的今天,也不曾有丝毫的减弱,对此我们只需设想一下电视里的人都不说话会成什么样就清楚了。口语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也是最基本的媒介。也就是说只有口语是独立的、自主的,其他任何媒介——无论是古代的烽火还是当代的网络.都无不以口语为基础,都是口语媒介的变形与延伸伸。举例来说,文字仿佛是一个自成—体的媒介,但实际上文字不过是口语的代表,是代表口语在表达,人们总是先有要说的什么话,然后才能写下来。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用过一个比喻,比较恰当地阐明了语言与文字的相互关系。他说。语言是货真价实的商品,而文字只是便利商品买卖和流通的货币。

【2】语言产生后,人才和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德国著名的释意学家伽达默尔指出了“人类驾驭了语言,就拥有了一个动物类所没有的丰富的‘语义世界’”。

3、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不过语言或口语的重要件虽然无与伦比,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愚见的。【1】出于口语只能直接依靠人体自身的发声功能,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到了限制;【2】而由于口语转瞬即逝,除了依靠人们的记忆就再也无迹可求,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在—个小国寡民的时代,在一个生活原始的社会,这些根本不构成什么漳碍。而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以及出此导致的社会信息系统的日趋复杂,仅仅依靠口语媒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交往的现实需要,于是一种新的媒介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文字。

二、文字传播时代

1、从结绳结事到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人类传播史止的第二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传插活动进人到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

我们现在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句话说完了,单靠记忆不能完完整整的记录并保持下来,一些生活中的大事,需要记住,怎么办呢。原始人发明了通过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的事件,结绳记事。《易经·系辞下》记载: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半坡村,发现了生活在距今6000年以前的原始居民村落的遗址,那时原始人已经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并且在他们使用的陶器上面绘制着各种图案、动植物的形象,还包括一些形状规则的符号,考古学者推测,这些很有可能就是用来记录事件的符号。虽然不能断定这就是文字,但是相比“结绳记事”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关于文字的产生,有一种说法是文字起源于绘画,正所谓“书画同源”。

(如右图)这幅画与其说是供人欣赏的美术作品,不如说足一组含义确定的图画文字。画面上边的半圆形,代表地平线上初升的朝阳,意为“清晨”;三个人体草图表示“三人”;接下来的图画代表“三人离开了住的棚屋”,棚屋旁边有他们留下的一串脚印;棚屋边上有个湖泊,说明他们住处所在的方位;他们离开棚屋是去猪鹿,这个意思是用一支箭射向鹿来表示的;而猪鹿的原因,是“肚子饿了”,即下面那个人体的肚子上画了一道线。把这幅画的意思连贯起来就是:“清晨。三位印第安人离开湖边的棚屋去猪底,因为他们肚子饿了。”

随后,人们逐渐完善了这些图案符号的表意功能。如左图。

我国到了殷商时代,中国的文字逐渐定型了,产生了甲骨文和金文。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不仅包括记号字、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而且还包括了既照顾到词义的理解、又考虑到发音记录的较高级的形声字。学界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的文字符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而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关于文字产生的时间,多数学者推定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2、文字产生的意义

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即使传播活动又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如果说语言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最终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类的转变;那么文字的发明,就使人类社会得以实现从原始到文明的飞跃;没有语言,“人类”就只能生活在动物世界;没有文字,社会就只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一句话.语言是人类的证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其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里写道: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个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它使人们能够把行政文献保存下来.把消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也就使中央政府能够把大量的人口组织起来,它还提供记载知识并使之世代相传的手段。

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这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此外,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才学渊博的思想家斯宾格勒,在其皇皇巨著《西方的没落》曾这样论及文字的意义:

书写是有关远方的重大家征,所谓远方不仅指扩张距离,而首先是指持续、未禾和追求永恒的意志。说话和听话只发生在近处和现在,但通过文字则一个人可以向他从未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还没有生出来的人说话;一个人的声音在他死后数世纪还可以被人听到。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体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如我国汉字载体的演进。

3、文字传播与话语垄断

文字的产生不同于语言,口语的产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文字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这样一来,文字传播时代就由于种种人为条件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传播阶层,如王公大臣、祭司神甫、文人土子等。由于他们垄断着文字媒介,因而也控制着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话语。而从传播的角度看,统治权其实就是话语权。按照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英尼斯的理论,古代帝国无论东西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统治,原因就在于拥有以文字为核心的、轻便易携的所谓“空间媒介”。如我们所熟悉的、秦始皇统——天下的“车同轨,书同文”。

这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语垄断,与当时普遍存在的“专制”政体是相互吻合的。这一局面直到印刷媒介的出现才开始逐渐打破,此后文字及其话语才逐渐进人千家万户,从而在促进社会信息系统进一步趋向发达的同时,也就一步步地瓦解了大—统的社会格局,一点点地融化了坚冰一块的专制统治,正如英国思想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里所言:“发明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

三、印刷传播时代

1、印刷技术的演进

印刷传播时代,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一直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一般来说,印刷媒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虽然印刷术的目的在于复制印刷品,而印刷品的生产来自印刷术。但是,有了技术发明不见得就有社会需要.两者并不—定契合。比如,蒸汽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发明,而这种技术的社会需求却是到近代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才具备的。印刷也是如此。从技术上讲,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至北宋毕只发明泥活字印刷而臻于成熟;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印刷品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如岩石间的小草,得不到充分的发育。一般认为,印刷术与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所以作为开启印刷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只是到了近代才真正登上人类传播活功的历史舞台。

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有两大硬件,一为纸张,—为印刷机。而这两个条件,均在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于欧洲,正如科学史权威丹皮尔所描述的: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末,中国已经发明了纸,据说这是蔡伦的功绩,而木版印刷则出现于八世纪。造纸的技术随着后期十字军输入欧洲,约一百年后活字版的发明就使旧式磨版印刷变成了实际而有用的技术,因而取代了在羊皮纸上抄写的笨拙方法,使书籍得以广泛流行。

我国的造纸术,是从唐代开始经由阿拉伯人而逐渐西传的,“1150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两班牙开设欧洲第一个造纸厂。法国、意大利在13世纪,德国在14世纪,英国在15世纪末,荷兰在16世纪,美国费城在1609年先后造纸。”

近代印刷术是在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基础上产生的。15世纪中叶,德国美因兹的一位工匠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明了一套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铅活字、油墨、木制印刷机等工艺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他就是象征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的人物——约翰·古登堡。《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古登堡及其印刷术做了这样的评价:

印刷术披称为德国对文明的伟大贡献;在其发明之初曾以德国技艺而著称。它是由美因兹的一位全匠约翰〃古登堡发明于1440—1450年之间,此后便伴随着传教热情以及精明的商业意识而传播开来,其间主要是由德国人并主要是沿德国人的贸易路线进行传播。古登堡本人.则以其印行的42行版《圣经》(1456年)、36行版《圣经》和一部畅销的百科全书而知名当时。

2、印刷技术与现代文明

【1】印刷术发明的直接意义,在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以书籍为例,以前都是手抄本,得来不易,据说13世纪有人曾用相当于今天3000美元的高价,买了部手抄本的书送给法国公主作为生日礼物。而古登堡的印刷术发明后,情况大为改观,仅仅半个世纪欧洲的书籍注量便激增丁将近1删倍,即从15世纪中叶的约1万册达到1500年的删万册。

【2】从世界范围看,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这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一方面,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用传播学者J.赫伯特·阿特休尔的话来说:

正是印刷术的发明使历史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这期间,能够阅读的大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的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终推翻了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了崭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制度。

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比如,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需要吸纳和传播大量的知识与信息,这就促进了报刊业和出版业的繁荣;同时劳动者所需具备的素质与技能越来越高,又带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普及,面这些都构成了印刷媒介充沛的社会需要。所以,现代文明与印刷媒介的之间颇似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一对同甘共苦的难兄难弟,而它们的相互作用便使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运动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多彩多姿。

3、新闻事业在印刷时代的发展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一项显著进展就是新闻事业的兴起。大略说来,在15、16世纪,新闻事业尚处在似有若无的萌芽状态,可谓“草色遥看近却元“。到了17、18世纪,新闻事业开始发育成长,特别是在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新兴的报业启迪民智、影响舆论、登高一呼、四方响应,发挥了引人瞩目的作用,由此新闻事业也就开始“乱花渐欲迷人眼”了。19世纪后,随着生产的工业化、生活的城市化、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的民主化,又出现了以赢利为目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以各种新闻为核心的现代大众报业,其代表就是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三大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与此同时,与大众报业相辅相成的通讯社随之诞生。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是法新社的前身、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社,不久美联社(1848)、路透衬(1851)也相继成立。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美国报业大王普立策和赫斯特竞相掀动“黄色新闻’浪潮时,新闻事业已是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繁盛景象了。用《纽约时报》名记者詹姆斯·赖斯特的话说,19世纪是文学作家的时代,20世纪则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而20世纪正好也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四个发展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的诞生

首先应该说明,所谓电子传播时代并非电子媒介一手遮天的时代,它不过是在既有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和印刷媒介上面又盈加了一个电子媒介而已。事实上,整个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都可视为这样一种新兴媒介叠加而非取代既有媒介的复线的发展过程。

电子媒介有广义、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手机等,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而狭义的电子媒介,则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酌是狭义,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电子媒介都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千里眼”、“顺风耳”不再是神话传说。“天涯若比邻”也不再是诗人的美丽幻想。

在整个电子媒介的发展历程上,发生过一系列里程碑似的事件,其中每一件在某种意义上都有资格为电子传播时代开幕剪彩。

举其要者有如下这些:

——I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子时代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受电磁理论的启发,研制成了有线电报机,1844年又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的第一条电报线路上,成功地拍发了第一封电报,内容是《圣经》里的一句话:“上帝,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t858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沟通了欧美两大洲的电讯联系: ——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的研究基础上,确立了现代电磁波理论; ——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研制的电话获得专利,成为电话问世的标志;

——1885—1889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实验室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计算出了波长,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波长单位“赫”就是为了纪念赫兹的功绩;

——l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同时运用电磁波理论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因而被誉为“无线电之父”;

——1904年,英国人弗菜明发明了二级管,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又发明了“无线电心脏”——三极管,解决了无线电通讯上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1906年圣诞节前夕.美国人费森登首次用自己的实验电台播出了一段广播节目;

而在这一系列的重人事件里,广播的诞生无疑最引人注目。因为,正是通过广播,电子媒介所蕴涵的社会功能与历史意义才第一次得到充分的展现。所以,有人常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开端,我们姑且以此作为开启电子传播时代的大门。

2、电子媒介的三次飞跃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过三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特别是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网络,更使社会信息系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对此,意大利雕塑家波切奥尼甚至惊呼道:“我们是一种未知文化的原始人。”正是鉴于网络这种迅猛的发展态势和独特的传播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将网络命名为“第四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就广播、电视和网络三者的传播功能而言,广播只延伸了人的听觉,电视又延伸了人的视觉,而网络则延伸了人的所有感觉。所以,这三次飞跃一次比一次更全面地显示出电子传播的神奇与魅力,一次比一次更真切地将人类带人全球一村的生存环境,一次比一次更神奇地加速了社会信运行,电子传播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信息时代:

3、信息时代与信息社会 【1】信息倍增加速度进行

美国学者H·H·弗菜德里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推算:如果以公元元年人类掌握的信息量为单位1,那么信息量的第一次倍增,花费了1500年;第二次倍增,花费了250年:第三次倍增,花费了19年;进入20世纪后的第四次信息量的倍增,所需时间进一步缩短为50年。其后,倍增速度骤然加快,在50年代,10年就实现了倍增;接着在60年代和70年代,时间周期进一步缩短为7年和5年。根据现在的推算,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的时间仅仅需要18个月。

【2】信息社会

不难看出,一部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也就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完善、不断活跃的历史。而以解剖人类传播活动和探究社会信息系统为主旨的传播学,就是上述人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日渐凸显的结晶。

电子媒介的不断发展,促使了信息社会的到来。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信息社会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3】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最早对信息社会做出理论解释的,是美国让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贝尔出版了一部知名当世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这里的“后工业社会”,其实就是信息社会。在这部书里.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是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人们或刀耕火种,或愚公移山,反正是靠自身的劳力从自然里谋生存。而工业社会,则是依靠机器制造业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追求利润,所以其产品通称为商品。至于后工业社会,轴心又从生产转向管理,由机器转向信息,整个社会开始围绕知识亦即系统化的信息而运作,其主要特征就是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与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上升到社会的主导地位。简言之,这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农民——工人——职员”的变化过程。

【4】阿尔温·托夫勒的“三次浪潮”概念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过,这一理论真正普及开来广为人知,还得归功于那部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此书作者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他以其未来三部曲而著称:其中第一部是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第二部就是1980年问世的《第三次浪潮》,第三部是1990年的《权力的转移》。三部曲中尤以《第三次浪潮》反响最大,真可谓一激石起千层浪。在这部书里,托夫勒遵循贝尔的思路也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革命性阶段,他称之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这次革命使人类告别了原始的渔猪时代,进入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它以群体化、标准化、同少化、集少化、大型化和集权化为特征(如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模式就体现着这些特征),把人们的生活一劈两半,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分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危机.如拜金主义。至于第三次浪潮,就是人类当下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其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和小型化如现在的网络传播,社会生产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和信息,同时生产与消费将重新合二为一:“以一半生产用于交换,一半生产自己使用为基础的新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现实。”

总之,如果说农业社会是以农牧业为基础,工业社会是以制造业为基础,那么信息社会就是以信息业为基础了。所谓信息业或信息产业,是指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生产、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5】美英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今天,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个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所以,各国都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1993年,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引起举世隔目。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乃是俗称,其正式名称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按照这一计划,美国将在10年至15年内,在全国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建成一个集广播、电视、电话、电传、网络等各种媒介于一体,能对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高速传翰的多媒体信息系统。之所以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信息在这个系统里传输,就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样.没有路障,没有管制,可以畅通无阻。此举一出,立刻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许多国家都相继提出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计划,如英国决定从1994年起,用10年时间投人380亿英镑的巨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6】我国的“三金”工程与信息化进程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踏步迈进。1993年。启动了以“三金”(即金桥、金卡、金关)工程为代表的——系列信息系统工程。1997年,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相连通。”同时,确立了信息化建设两步走的目标:第一步在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第二步在2010年以前,建立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1998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钟声敲响.—个高度信息化社会正向我们走来。·黄色新闻浪潮 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

黄色新闻的典型特征包括:

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2、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

3、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异的标题和版式;

4、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

5、报道内容流于肤浅;

6、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

7、专挑耸人听闻的事件进行报道,甚至假造骇人的新闻;

历史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界报》以严肃的报道言论结合煽情主义策略,取得巨大成功。赫斯特为在竞争中迅速取得优势,将便士报时代的煽情主义传统发挥到极致。他以金钱购买新闻,大量报道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并煽动贫苦人群发动民权运动。

漫画:黄孩子

为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赫斯特重金将《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全班人马挖至《新闻报》,其中包括著名专栏画家理查·奥特考特。奥特考特在《世界报》的著名漫画专栏“黄孩子”也移至《新闻报》。“黄孩子”是奥特考特所创作的著名连环画系列,主人公为一仅有几根头发、没有牙齿的小孩,穿着一件又长又大的黄色衣服,到处游荡,发表观感,在当时的纽约很受欢迎。

“黄孩子”被《新闻报》挖走后,普利策十分恼火,他重新聘请画家乔治·拉克斯继续在《世界报》续画“黄孩子”,并将赫斯特告上法庭。于是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两报借人们对此事的关

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争夺受众。彼时的《纽约客》的著名记者华德曼将两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戏称为“黄色新闻”,很快被人们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专门的新闻学学术用语。

在《新闻报》和《世界报》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以及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引起了全国报纸的效仿。1899年至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美国的新闻学者埃德温·埃莫里曾评价:“赫斯特制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坏的新闻,将美国新闻事业的水准降到了最低。”

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是黄色新闻进入高潮的开始。在战争打响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竭尽所能鼓吹战争,大量刊登西班牙在古巴暴行的报道和图片,激发群众对西班牙的不满。1898年2月15日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被??言是西班牙人所为,并在报纸上公开悬赏五万美金征求犯罪证据,此举引起各报效仿,美国国内人声沸腾,要求政府宣战。4月29日,美国终于对西班牙宣战。战争一开始,赫斯特即特派数艘汽艇和拖船,率领20余名记者到战地采访,《新闻报》销量由100万份迅速增至150万份。

尽管如此,美国仍有不少报纸坚决抵制黄色新闻的泛滥,主张维持严肃的风格,如《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等。

1901年,赫斯特因支持落选总统(参考:美国总统)的共和党领袖白里安而公然在《新闻报》上煽动刺杀总统麦金莱。同年9月,麦金莱遇刺身亡,从凶手的口袋里搜出这份《新闻报》。赫斯特随即遭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新闻报》销量大跌。1906年,赫斯特不得不将《新闻报》解散,创办新的《美国人报》。

随着《新闻报》的陨落,黄色新闻逐渐衰落。而风格庄重的报纸《纽约时报》则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的主流大报。

影响

总体上看,“黄色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派,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色新闻使严肃报纸与大众报纸的分流在理论上具备了可能性。尽管目前美国目前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黄色报纸,但黄色新闻理念在西欧和亚洲等地发展逐渐成熟。如英国的《太阳报》、德国的《图片报》、香港的大部份综合报章(包括《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三份畅销报纸,以及《新报》等),均是具有黄色新闻性质的大众报纸。这类报纸通常面对社会大众,发行量巨大,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如英国《太阳报》2004年的日均发行量超过450万份,而严肃的《泰晤士报》仅不到50万份。

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7

1 信息革命带来广播电视时代

在产业技术革命之后 , 被人们称作第四次革命的信息革命缓步而来。作为信息革命的基础和最主要的载体, 广播电视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和发展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 , 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前苏联等国家相继成立国家广播电视台。此后几十年 , 电视技术迅猛发展 , 伴随着电视机生产、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 广播电视行业进入成熟发展期 , 成为大众媒体最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在此期间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在探索中前行 , 通过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 , 逐渐走出了一条深具中国特色的传媒之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台式到液晶 , 由单领域到多领域 , 广播电视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着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播音主持行业从业者的智慧和汗水。

2 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传播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播音主持行业在技术领域、专业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 , 我国便确定“四级办”的广播电视发展方针 , 即广播、电视四级办、四级混合覆盖。在此之后 , 我国各省市纷纷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 , 与此同时 , 县级电视台的崛起也使得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逐步形成中央台、省台、地市台以及县级台的结构模式。上世纪80年代 , 我国推出了将录播方式改进为直播方式的节目形式 , 1980年5月 , 《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 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 直播类节目主持人开始活跃在电视荧屏。在90年代后半段 ,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重要的发展与转型时期 , 各类节目在思想观念以及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 更加适应和贴合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信息、娱乐资讯的需求 , 具有更高艺术价值、更加务实、纪实 , 拥有高度参与性的广播电视节目陆续出台。

作为我国纪实栏目的元老之一 , 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的出现标志着品牌意识进入电视节目 , 中国电视事业正式进入栏目化的发展阶段。1996年 , 《实话实说》开启了人机对话的先河 , 电视单方“诉说”、受众被动接受的播放模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参与电视节目 , 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 , 这标志着我国电视台访谈、对话类节目的崛起 , 培养出了如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柴静等一批优秀主持人。上世界90年代末 , 在全国走红的娱乐节目得到迅速发展 , 普通大众开始走上荧屏 , 广播电视事业正式进入向高参与性发展的轨道之中。进入21世纪 , 随着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逐渐强化 , 法律纪实节目应运而生 , 满足了广大受众纪实、务实的需求。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 人们更加渴望财富和成功 , 并迫切想知道富人发家致富的方法 , 并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 思考方式以及行为观念 , 这期间 , 央视《对话》节目的出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烈追求欲望。在这之后 , 甚至人才招聘类节目也被搬上了大屏幕 , 这一系列节目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参与热情 , 在发起制作、节目收视率等方面都获得了成功。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加速了人们在精神层面、对于艺术世界的追求 , 在这一背景下 , 湖南卫视《超级女生》应运而生、红遍全国 , 创造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一段传奇。在这之后 , 娱乐选秀节目《星光大道》《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等节目记录了一个个从平凡走向星空的奇迹 , 做明星不再是垄断和高不可攀的事情。这些节目的出现 , 不仅挖掘出了一大批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主持人、默默无闻却饱含才华的音乐人才 , 还使电视节目真正意义上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了一起 , 在主持人的带动下 , 使得观众的参与性和参与热情发挥到了极致。

3 广播电视主持人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在日前上映的《痞子英雄2 :黎明升起》电影中 , 有这样一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犯罪分子利用科技手段侵入当地电视网络 , 控制网络在电视台发出了一组由多段视频拼凑而成的恶性视频 , 使得整个海港城陷入了恐慌之中。剧情虽说是虚构的 , 但通过这样的例子我们不难理解 , 广播电视媒体迅速的时效性、广播电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言谈举止对人们在心理上和社会上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

其实 , 现实中出现的事情经常与电视中播放的内容重叠 , 而电视播放的内容和现实情景也会出现重叠 , 这被称作人与电视的密切的共振心理关系。由于广播电视节目早已深入千家万户 , 在接收传播过程中 , 人们因社会地位、财产、身份等方面所造成的差距就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 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使社会全体公民获得了传播平等和信息共享的权利。同时 , 广播电视媒体 , 节目制作人、主持人亦作为社会的“观察兵”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 如《焦点访谈》节目 , 在主持人深入、细致的解读和设问下 , 深刻反映出了与道德、伦理相背驰的社会阴暗面 , 纠正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 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向着更美、更好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广播电视的出现是20世纪的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对当代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辩证的作用与功效。广播电视媒体自出现以来 , 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 而广播电视主持人的出现与成名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而丰富、有趣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在茶余饭后的文化生活 , 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需求 , 更降低了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门槛 , 由主持人在节目与受众之间穿针引线 , 使得荧屏内外 , 整个地球村大家庭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 让人们足不出户便晓天下各事。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 1996, 6.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 篇8

【关键词】传播科技;现状;发展

1.传播科技

革新信息的传播技术,是为了改变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语言是人类的独有的特质,也同时成为了人类进行交际与传播的工具。人们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信息的传播。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迅速而又真切地得到远方的信息是传播科技发展的方向,对于信息传播来说每一种传播科技的出现与发展都在缩短着时间和空间,消弥着文化差异,扩展着思想观念。

信息传播的演变与传播科技有着深层的密切联系。具体来说,信息传播的每一次重大的演变都是由传播科技发展导致的。因此,传播科技的发展史也同时意味着信息传播的演变史。同时,传播科技和信息传播的发展演变二者相辅相成,它们总是朝着一个目标进行的。就是不断地满足受众需求,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只是便利与速度,对人际互动、思维方式也有所影响。媒介是人的延伸,新的传播媒介往往会带来一种新的互动方式。传播工具再将我们的身体纳入已经延伸出去的神经系统后,便会扩大我们的生活或者传播范围,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2.传播科技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里,传播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个传播领域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人類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

第一次革命是无线电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电波调制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改进。这次技术革命使人类发明了电视和广播,这两大电子传播工具,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讯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运输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第二次是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的运用。这次技术革命使广播、电视、报纸的传输速度迅速提高、范围迅速扩大,广播和电视更是迅速普及,特别是广播、电视一旦插上卫星转播的翅膀,这种传播就已不再是通常的大众传播了,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全球传播了,而与此同时电视和广播的传播的覆盖人群也远远超过了印刷传媒;第三次是互动传播,具体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将以往的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我们对信息传播有了新的定义,它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主体,使用数字压缩技术将各种传统信息传媒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的高速处理,并为用户提供双向信息系统。这次技术革命使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向全新的国际信息互联网络传播方式转变。在这一次的传播革命中,电脑加上各种软件和多媒体将成为人们综合处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

伴随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到来,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并且即将进入一个信息综合性传播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借用网络技术发展网络传播的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新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原有的传播结构被打破,传统的媒体面临着重大调整与变革。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新闻事业必须应对新的形势,争取新的发展。每一次传播革命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新的空间。

3.传播科技的现状

传播科技的现状无疑是竞争激烈的,互动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除了具有其它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和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容”,传播者积极地将信息推向受众,受众则消极地打开“开关”等待信息的来临;而互动传播中的人则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寻找信息、追逐信息,向资料库、电子图书馆、影视中心索要信息。在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强大冲击下,对于传统传播技术不得不考虑其发展方向。传统媒体虽然存在着劣势和不足,但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被时代所淘汰,这就说明其本身还存在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也只有扬长避短才能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报纸的优点在于廉价、方便使用和容易保留,并且报纸对新闻事实信息的深度挖掘能力强;广播所拥有的听众覆盖率具有广泛性,同时它还具有快捷的传播速度,收听方式以及观众参与也极为便利,节目种类和服务功能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对于处在流动和运动状态下的听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公共交通设施上,广播一般是主流媒体;电视具有视听兼备、声情并茂,现场感强的传播特点,参与观众广泛、传播迅速、功能齐全的传播优势,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传播都是处于主导地位,也因此产生了一些依赖性较强的受众群体。

传播科技的革新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无疑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但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却不能坐以待毙,对这种现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长远来看,传统媒体毕竟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性,在未来的传播领域,一些传统媒体可能不再是主要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手段。因此,传播媒体的未来发展应该是与新兴媒体相融合,相互整合,以发挥综合、整体的优势,从而创立新的发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正是这些高新技术的运用,使互联网在同传统媒体的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特殊优势,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现代科技文化传播方式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科技文化传播与当代社会应该完全交融在一起。这样一来科技文化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才会有积极作用。

4.结语

科技的发展制造了各种成果,这些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升级致使传播科技也日新月异。每一次的传播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传播能力,而且从物质到精神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如今信息传播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互联网的作用毋庸置疑,互联网将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各种信息富豪交织在一起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整合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经过整合都应该融会贯通成为一种多媒体,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为达到这一目的,相互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是媒体整合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郑保卫.论传播科技与世界传媒业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04.

[2]孙发友.传播科技发展与新闻文体演变[J].现代传播.2004.

[3]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朱羽君,付晓光.创新与现代媒体的核心竞争力[J].现代传播.2009.

上一篇:网络教研方式培训下一篇:怀念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