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

2024-09-05

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通用8篇)

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 篇1

一、填空题

1.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大众传播机构)。

2.目前在网络世界里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传播主体依然是那些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包括(专业的新闻网站)和提供新闻传播和大众信息服务的(大型商业网站)。

3.“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4.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专题刊播;编辑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

5.1644年英国思想家、诗人(约翰·密尔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并认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6.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四条标准是(自由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报纸和自由批评。

7.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用(私有企业制度);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比较严格。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公有制)。

8.《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到的四种理论是(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9.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 (“自我修正过程”)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0.除了弥尔顿以外,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还有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密尔)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人。

11.社会责任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12.在民主参与理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学者J.A.巴隆的(《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和B.H.巴格迪坎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3.列宁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二、选择题

1.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 D )

A.内容分析 B.议题设置 C.媒介研究 D.控制研究

2.“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 C )提出的。

A.巴斯 B.怀特 C.库尔特·卢因 D.麦克内利

3.1950年,传播学者( B )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A.巴斯 B.怀特 C.库尔特·卢因 D.麦克内利

3.(A)理论的内容包括: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思想来源为1644年(B)的《论出版自由》。

A.洛克 B.弥尔顿 C.密尔 D.杰弗逊

5.美国政治家(C)是新闻自由的“至上论”者,他曾说过: “如果无报纸而有政府与无政府而有报纸,二者之间必选其一,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A.亚伯拉罕·林肯 B.乔治·华盛顿 C.托马斯·杰弗逊 D.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6.英国和日本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A)的制度。

A.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 B.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C.公私合营 D.私营制

7.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B)的制度。

A.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 B.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C.公私合营 D.私营制

8.意大利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C)的制度。

A.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 B.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C.公私合营 D.私营制

9.英国学者(A)曾将各种传播规范体系中所含的主张称为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并归纳了六种主要类型。

A.麦奎尔 B.罗杰斯 C.施拉姆 D.杰弗逊

10.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 “自我修正过程”是从( D )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A.黑格尔 B.柏拉图 C.密尔 D.弥尔顿

11.媒介接近权的概念是由(B)提出的。

A.洛克 B.巴隆 C.密尔 D.德弗勒

12.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理论是由(C)提出的`。

A.洛克 B.巴隆 C.麦奎尔 D.德弗勒

三、名词解释

1.传播者

传播者是发起传播行为的人,是利用某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以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2. 传播制度

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内容包括:大众传播活动与政府的关系;大众传播活动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及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3.《报刊的四种理论》

是由美国学者弗雷德西伯特(Fred S. Siebert)、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 Peterson)和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在1956年出版的一本著作。曾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4.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这种理论,是在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术发明后不久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本第140页。

5.“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是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第二,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第三,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四、问答题

1.简述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组织的特点。

课本第127页。

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不但是‘原子’信息的最大提供者,而且正成为‘比特’信息的最大提供者?

这是由大众传媒的优势决定的:第一,大众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是一般个人和非专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第二,大众传媒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要大大高于处于“匿名“或”半匿名“状态的其他传播者;第三,大众传媒在其百余年的传播实践中,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形成了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模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以上这些优势,决定了大众传媒组织在未来信息社会中依然会是影响力最大的传播者。

3. 国家和政府对大众传播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课本第136-137页。

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控制传播事业?

课本第137页。

5.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的手段有哪些?

课本第138页。

6.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答案要点:(1)自由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与主要观点;(2)社会责任论产生的背景与主要观点;(3)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与主要观点。

课本第141-144页。

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课本第147页。

五、模式分析题

1.画出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并以这个模式说明把关的过程。同时请分析怀特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课本第131页。

六、论述题

1.请结合实例论述大众传媒组织新闻信息把关的标准。

参考答案在课本131-133。

2.请结合传媒组织的组织目标论述其组织性质。

参考答案请结合课本第128-130页的内容与课件上的内容。

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 篇2

关键词:社交网站,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融合

2009年6月, 新华社进驻开心网寻找“粉丝”群, 不久之后, 上海文广、北京晚报等30余家专业媒体机构也随即进驻开心网, 开心网注册用户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这一新平台获取传统媒体的新信息与自己的好友分享和交流。社交网站的高人气反映出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多元化, 也带来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积极融合。

1 SNS向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

1.1 两级传播理论

两级传播理论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一大发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传播效果研究上, 传播学界盛行着一种“魔弹”理论, 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 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对此, 拉扎斯菲尔德持有异议, 并进行了传播学史上有名的“伊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 人际接触的影响似乎不仅比大众媒介更经常, 而且更有效。研究者认为, 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 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 他们是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群体, 拥有更多的主观兴趣, 他们比一般的人更多地接触媒介, 比一般的人知道更多的媒介内容。他们把所知道的东西, 通过自己头脑的加工, 使其再次“流”向“人群中不太活跃的部分”, 以至对这些“不太活跃者”产生决策上的影响。据此, 研究者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 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 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理论”模式, 它强调人际传播的绝对重要性。拉扎斯菲尔德明确指出, 受众在媒介面前不是没有个性、消极被动的, 而是积极活跃、被人际影响其态度的。

社交网站的兴起充分体现了舆论领袖的力量和两级传播模式, 社交网络中的每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信息义务的再传播者, 每个受众都有成为舆论领袖的潜质, 社交网站通过无数个链式的小众传播形成了如大众传播般的广泛传播效果, 同时对传播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 舆论领袖凭借其自身的生活阅历、社会地位使受众对其产生了超越大众传媒的信任, 从而促进了人际传播的大众化。

1.2 六度分割理论

SNS-Social Network Site, 即网络社交平台。它的理论来源于哈佛大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教授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 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 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 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 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 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种方式。现在一般的SNS, 如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带来的传播效果已不仅仅是熟人对熟人, 而是将其扩展成为一个广泛的实名制社交圈。

2 传统媒介进驻社交网站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介与社交网站的融合已成为当下媒体寻求网络化、互动化发展的大趋势, 国内外知名媒体都纷纷进驻社交网站, 通过社交网站这一舞台弥补自身不足。2009年1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社交网站Facebook联合推出了网页报道奥巴马就职, 合作双方共同推出集成双方内容的网页, 左上侧展示来自CNN的直播视频画面, 右侧是Facebook网友的个人状态信息, 在页面下侧, 则是其他好友和有关就职典礼的信息。CNN的这一报道方式既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专业性特质, 同时又融合了社交网站人际互动的优势, 使传播效果达到了最优化。国内媒体也纷纷效仿国外, 推出了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的新形式, 2009年7月,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SMG) 率领旗下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新闻综合、ICS、星尚、纪实频道等九个电视频道及广播频率动感101、Love Radio和上海交通台三个广播频道, 正式进驻开心网, 成为开心网的机构用户, 按照这种趋势发展, 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站融合跟进这种新的模式,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站融合后产生的良好的互动性上, 社交网络涵盖了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 是一个真正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在这里, 用户的参与性更强, 信息发布者与信息阅读者的互动性更强, 由于传播和接受信息的用户之间本身就存在某种关系, 因此, 相互之间正好可以通过发布的信息作为“话题”来沟通和交流, 因此对信息的关注更多;而传统媒体发布信息时, 媒体一方与受众不存在任何关系, 故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只是单纯的订阅关系, 同时, 由于发布信息者和阅读者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关系, 不可能在同一个平台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导致用户参与度不高, 而社交网站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大大提高了用户受众的参与度, 这正是传统媒介一直追寻的目标, 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进入社交网站发展。

3 SNS的传播优势

社交网站 (SNS) 拥有的庞大用户群和独特凝聚力, 使其作为信息传播介质的潜在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 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You Tube大出风头, 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Facebook上拥有一个包含300万拥护者的群组, 在网络上募集小额捐款;他还在Twitter上开辟了个人网页, 并形成15万粉丝的规模, 进一步塑造了其亲民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形象, 这种非大众传播的形式带来的传播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传统大众传播。国内的微博网站, 如做啥、滔滔、贫嘴、新浪微博等, 可以说是美国Twitter的山寨版, 新浪微博现在成为国内注册人数最多的微博网站, 以下以微博为例分析SNS的传播优势。

3.1 前所未有的传播机制

3.1.1 零时间的信息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

新浪微博的内容发布限制在140个汉字之内, 内容的简短降低了大众的写作困难, 而且微博不但可以用电脑进行信息发布, 而且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更新、关注, 发布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同步化。信息源传播也不再像传统媒介一样经过一系列采写编评过程, 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同时也可以成为再传播过程中的接力员。

3.1.2 基于社交关系的传播

长期以来, 传统媒体一直沿用点对面的传播模式, 以媒体为信源, 向广大受众发出信息。这种单向传播的模式在拥有广覆盖的优点的同时, 也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 与传统媒介相比之下, 社交网站依托的是人际传播点对点的模式, 点与点的纵横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信息可以通过多重路径到达受众那里, 而且点对点织成的人际交往比单向传播更具有凝聚力, 传播效果也更加稳定和可控。借着互联网平台的超时空性, 社交网站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的局限, 将人际传播的互动性和精确性与大众传播的广泛性结合在一起。

3.2 开创新闻传播的新纪元

3.2.1 为传统媒体提供重要的信息源

微博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闻源通道, 信息流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微博上的信息几乎每分钟都在更新, 改变了人们只能接受传统新闻媒体在突发新闻上一般所采取的插播快报作法。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高效性、便捷性满足了网民对于获取即时新闻的强烈需求。在大事件发布方面, 微博更凸显出其它媒体无法企及的迅速性和灵活性。微博作为自媒体, 其专业性的确无法与专业新闻机构相媲美, 但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在用户群越来越庞大的发展趋势下, 微博因其及时性已成为社会化媒体, 微博能发挥广大网民的力量,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 利用便捷的发布工具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 这让人们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媒介、接近新闻领域, 培养了人们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使微博成为了一个全民新闻活动的实践基地。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 许多第一手信息都是先从微博上发布的, 值得注意的是, 微博在为传统媒体服务的记者中越来越流行, 记者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博获取最新的信息。CNN早在2008年就已经在其网站头条承认微博客的社会化媒体地位, 实际上不用它承认, 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

3.2.2 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

微博还丰富了传统媒体采访的手段, 记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 就可以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地进行采访。微博客140个字符也足够准确而清晰地提问和回答。美国广播公司2009年3月采访前美国总统候选人麦凯恩, 采访的方式就是微博客对话“Twitter view”, 问题都通过Twitter发出, 这种新型采访方式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大讨论, 其关注程度甚至超出了采访内容本身。这印证了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观点: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微博超越传统的便利性更新了传统媒体的采访方式。

微博客也可能改变编辑部的环境。编辑记者的选题会或者谈判会可以利用微博客随时随地召开, 参与讨论的记者可以一边做别的工作, 一边通过微博客参与讨论, 实现信息共享, 改变了传统的编辑部工作环境。

3.2.3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的虚拟性

网络的虚拟性为人们的交往蒙上了“乌托邦”的色彩, 人们在利用网络交往时, 常常因其匿名性而发生脱离常规的双重角色, 偏离了正常社会交往, 而微博等社交网站以实名制为依托, 增强了交往的真实性,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传播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碧珊.论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学思想[J].东南传播, 2009 (1) .

[3]能向群.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 2006 (2) .

[4]王楞晓.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J].中国传媒科技, 2008 (12) .

浅议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关联;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097—03

目前,网络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又时尚的信息传播工具。那么,相比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又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下面从以下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传播技术的发现和创新为前提和基础的。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依靠的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高速转轮机的发明使报刊等印刷物的大量出版成为现实;电子通信技术使广播、电视成为远距离大量传输信息的媒介;通讯社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更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大众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并使它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出现开辟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使网络传播得以成为可能并极快发展。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在美国诞生,它是从根本意义上对传播媒体的优势整合,成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之后第五次传播技术革命。1983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标准通信协议,从此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有人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后大众传播时代”,也称为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由军事、科研领域转入商业、民事用途,依托其自由开放的系统结构和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快速崛起,成为一个整合新闻、娱乐、商务、教育、科研、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信息传输平台,大大超越了以往新闻媒体的范畴。可以说,宽带技术、数字技术及Internet的开发利用,使网络传播在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更为及时,传播面更广,交互性更强。而且,它突破线性的超链接方式,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这种海量信息的优势是大众传播无法比拟的,网络让全世界的人民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从目前来看,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技术手段在某些方面有相互融合的优势。网络传播借鉴大众传播媒体的经验,力争使网络信息编制得更精彩更快捷。大众传播媒体也积极创办电子版、网络版,使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在网络传播方面有立足的一席之地。不过,网络上的E-mail、BBS、博客、QQ聊天,已经突破了大众传播的范畴,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在网络上得以实现。

二、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拉斯韦尔的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功能说”;美国学者赖特的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四功能说”;施拉姆则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则提出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等。

从以上介绍看,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任何一种分类都不能概括它所有的功能。其实,大众传播既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的社会功能。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有:

1.信息生产传播功能。这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鲁迅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和最新变化,以便获取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有关资料表明,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引导舆论和监督功能。一个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力量、法律力量等硬控制,还要有舆论在内的软控制。大众传播能够以“议程设置”的方式,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不仅是报纸,广播、影视、书刊都能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此外,大众传播还能发挥监督社会的功能。通过揭露批评社会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不正常的社会心态和错误的社会意见、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消极丑恶现象、人为的安全事故和灾难等等,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监视监督,推动社会向民主、法制、进步的良性方向发展。

3.富脑增智功能。大众传播不仅传播信息,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大众传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其成为最富有潜力、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者,发挥着“延续文化”、“充当教师”的功能。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世界各地》、《探索·发现》以及《百家讲坛》等栏目,人民日报的《科教周刊》、《国际博览》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各类知识竞赛、讲座等,都直接向大众提供新知识、新成果、新科技、新理论,带动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消遣减压功能。大众传播的娱乐、文艺性内容,以其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声画并茂、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形式吸引广大受众,使大众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调节生活氛围,减轻工作学习压力,怡情悦目,裨益身心,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繁荣经济功能。实践证明,大众传播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一极。广告收入、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制作播出收入、多种经营收入、不但使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壮大,而且推动和带动了与传媒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为繁荣社会经济、增加社会财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 900余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6%,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从消极的方面看,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

1.诱导破坏功能。可以经常看到,由于对信息真实性缺少把关审查,致使大众传播内容出现虚假甚至误导受众的现象,给社会和公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破坏作用。轻者使大众接受错误的信息和知识,重者扰乱或涣散人心,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如,2008年发生的广州《信息时报》的“香蕉染癌”事件。

2.腐蚀污染功能。表现在大众传播中一些黄色新闻,色情、凶杀暴力、颓废内容,不良或非法广告等。这些东西腐蚀人们的心灵,毒害人们的思想,助长道德错位,造成道德颓废、道德迷茫,污染社会风气。特别对青少年危害甚大,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麻醉瓦解功能。大众传播使公众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公众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且,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挫伤人们的信心和精神,瓦解人们的心理防线,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使人出现精神崩溃。如某些媒体成天连篇牍地报道抢劫、凶杀、诈骗、事故等负面消息,会让人们觉得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其社会功能有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不同的特点,主要是:

1.人际交流功能。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充分表达各自的情绪。既可一对一,也可一对多进行交流。网络交流比较人际传播的交流来说,具有匿名性、偶然性、异地性、虚假性、广泛性、多重性等特点。

2.解构功能。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上网的人群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因民族、地位、学历、年龄、身材、官职大小等因素受到干扰,大众的言论自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传播时代。加上网络信息的芜杂低俗,对传统观念、经典文化、政治权威都形成了一种解构。网上侵权、诽谤行为时有发生,有的乃至引发官司。

3.远程教育功能。与大众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的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不需要与媒介直接面对面的接触,而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教育。选择方式多样,如视频会议、网上课堂、网上办公等。这样,减少了开支费用,却收到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并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自由、内容上更为丰富。

4.商务经营功能。网上购物、网上商务洽谈、网上招聘考试、网上政府采购,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交易更加及时方便。部分商业网络的建设,使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组织内、外传播的信息流动,提高了组织目标的完成效率。

三、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近代大众传播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的。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发行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其受影响的群众,且发行量均在数千份以下,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直到美国《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创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廉价“便士报”以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几万至几十万份) 为特点,赢得了读者大众的喜爱。

1838年,电报机的发明使通讯社得以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就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进化成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1911年,纽约的电影院有400家,每周观众人数达到1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是电影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传媒是广播。但是,1906年广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广播是作为军事、政治需要而使用的。直到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执照,商业广播开始后,广播才得以较快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前苏联、日本、中国先后建起了广播电台。1946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起了新华广播电台。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家庭收音机普及率达到80%。二战后,收音机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美国开始进入试验播放阶段,20世纪40年代试制成功彩色电视,20世纪50年代电视迅速成长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大众传媒。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电视的发展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模拟信号到数字化的变革进程,每一次变革都大大加强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广播电台总数为282座,电视台30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1%。报纸发行种数为1 931种,比1978年的186种增加了10.3倍,平均期刊数达到19 548.86万份,普及率为每千人132份。就出版而言,我国2008年共有出版社573家,出版图书233 971种,总印数达64.08 亿册(张),期刊9 468种,平均期印数16 435万册,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大众传播相对发达的信息社会。

网络传播是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产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美国宾文法尼亚大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的通讯社、报纸开始采用计算机装置发布消息,开创了新闻媒体走向数字化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198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近年来,报纸、电视、广播及许多企业纷纷上网。1999年,国内上网的报纸达273家,全国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达700多家。网络的信息传播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它作为一种多媒体综合性的信息服务者,在信息传播和服务大众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据我国《新闻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资料表明,我国已有手机报刊300多种,网络报纸1 000余种,网络期刊超过两万种,网络出版机构5家,网络数据库经营企业近10家。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四、结束语

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网络传播既包含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又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庆.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33).

[2]张永霞.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道[J].新闻爱好者,2009,(24).

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 篇4

一.比较电视、广播、杂志、报纸、路牌等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局限。报纸优点:1.制作简单 费用低廉

2.反应及时 信息量大

3.细节具体 较有深度

4.阅读自由 选择性强 报纸局限性:1.持久性差

2.报纸内容因信息量大而显得庞杂,往往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3.对于文化程度低的人来说,无法充分使用和享用这种媒介,这就大大限制了报纸的传播范围。

电视优点:1.覆盖面广 时效性强

2.形象逼真 参与感强

3.电视家庭化 有利亦有弊

电视局限性:1.信息保存性差

2.观众缺少选择性

3.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要求很高的技术手段,影响了电视的传播范围。

广播优点: 1.覆盖面广 渗透力强

2.传播迅速 时效性强

3.内容丰富 制作灵活

4.富裕想象 接近性强

5收听方便 个人性强

广播局限性;1.消息流失性

2.权威性较差

3.听众的收听率难以确切统计 杂志优点:1.内容专门化,读者群体化 2.解释充分 指导性强

3.连续性强 影响力深

4.印刷精美 保持性好 杂志局限性:1.时效性差

2.灵活性较差

3.杂志的专门化发展方向使其阅读范围受到限制,传播的覆盖面不够广泛。

路牌优点: 具可控性 针对性 目的性

1.在形式上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

2.其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受众行为的操纵

3.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反复刺激

或者说 1.到达率高

2.视觉冲击力强

3.发布时段长

4.成本低

5.城市覆盖率高

路牌局限性:1设计

2.大小

3.位置

二.网络时代,公众传播面对怎样的变化? 公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传播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是在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们自身交流的内在需求的促使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流传播模式,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之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特点:1.拥有强大的消解力量

2.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

3.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

4.每个参与者,无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和相互的控制。

局限性: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2.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

3.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传播效率低下

4.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

对《超级女生》的大众传播学分析 篇5

一、事件 一个小房间里,各种各样打扮和长相的参赛选手报上自己的编号,清唱 30 秒,评审按铃中 止,点评,选手聆听,感谢,然后离开。这就是湖南卫视娱乐频道的《超 级女声》 今年的“超级女声”继续。进行,其热烈程度比去年有过之 而无不及。它的广告语是“没有门 槛,没有距离的大众歌会”,“超 级女声,想唱就唱”,号称是一场 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zigui.org)

二、对《超级女声》的大 众传播学分析

1、传播学的二次售卖理论 媒体出售的信息商品有不 同于一般商品之处,在媒介盈利 模式中,最终买单的人,并非广 告主而是受众。根据电视节目的二次销售理论,节目第一次销售即在电视上播出,为受众提 供信息或娱乐产品。根据卡茨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处于某种社会条件中的受众根据不 同的心理倾向对大众媒介产生期望,并对媒介产生接触行为从而得到信息需求的满足。[1] 在中国受众获得这些信息产品的代价是每年交付的很低的收视费和付出他们的注意力。电视 节目运营者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打包卖给广告商。这也是麦克鲁汉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曾指 出过的:传媒所获的最大的经济回报来自“第二次售卖”──将凝聚在自己的版面或时段上的 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关注感兴趣的政治宣传者、宗教宣传者等等。根据 此一理论,媒体能否盈利的关键在于能否集聚起大量的受众注意力。2﹑注意力资源的稀缺及信息以指数函数的速度集聚增 在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媒介发达带来信息绝对量的增加是惊人的,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 息海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另一方面注意力资源又是是异常紧缺的。现代社会信 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严重不对称性正在不断加剧,对注意力的利用使得争夺注意力资源变 得疯狂,也使得注意力的稀缺性更加突出。所有的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冲着受众高喊“看我!别走开!”。同时,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集聚增长造成信息资源的相对过剩,因此生产 信息必须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否则信息产品很快就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3、《超级女声》为受众提供的价值(即卖点)如何在信息海量中凸显卖点?媒介的卖点如何构成?施拉姆提出,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它被受众注意和选择的可能性,是与信息能够提供给受众的价值成正比,

与受众获得它的费 力程度成反比。在这种竞争中,媒介向受众充分展示自己的“卖点”的过程,即为受众提供“价值”的过程 就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过程。笔者认为《超级女声》这档娱乐选秀节目为受众提供的以下五点特殊的价值(即该凸显

卖点),是该节目走红的“内容”保证。(1)卖点一:平民化和鼓励“意外” 长期以来,中国观众习惯了精心编排的综艺节目,传统的电视节目都属于完美观念下的 产品,观众看到的是经过精心计划安排好的电视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是这种副产品的集 大成者。而《超级女声》放下过去电视崇高身份和引导大众的角色,引入中国电视节目目前所缺 少的元素:平民化和鼓励“意外”。海选却不设主持人,评委和选手的原始状态被放大并推到 了前台,这种没有过滤的棱角被保留下来,带给观众很强的真实感和意外戏剧冲突,节目真 实而且笑料迭出,令人耳目一新,带来了高收视率。而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大家需要通过这种窗口观察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需要对自己 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更本色的认识。而所有针对这些电视操作手法的批评,我觉得都是对这种 生活中的新元素的不适应造成的。从我本身来说,我比较认同这种创新。[2] 长期以来,中国的受众把电视看的太崇高了,老百姓常无限敬佩地说“某某都上电视啦” 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他们认为只有一个人特别出色别人优秀(当然也有特别坏的人)才能 上电视。而《超级女声》让我们看到原来像自己一样最最平凡的人也能上电视去秀一把,这 样给了众多少女上电视露脸的机会。电视信息的接受者在这里成为了内容的传播者,位置的 互换极大调动了选手们和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将娱乐的平民化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把原来的以电视媒体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变了“去中心”的传授互动的模式,在这里电视所扮演 的角色也从以前的教育引导转化为社会生活的自我关照。(2)卖点二:紧抓大众心理 《超级女声》 借鉴了一档海外娱乐选秀节目: 美国 Fox 台: “American Idol”(美国偶像),2003 年的时候出了个挤进《福布斯》百大名人榜的华人走音歌手孔庆祥,他在节目选秀时 因五音不准舞姿笨拙而被三个评委中的一个羞辱,但他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热情却让 他一夜成名。孔庆翔的影响力让中国的电视业开了窍,让普通人站到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确是 个不错的主意。“内容为王”是电视人的第一准则,《超级女声》把“内容”对准了占社会绝大 多数的平民阶层,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牢牢掌握了这一从众心理

与忠诚度都很高的群体。利用人们喜欢看别人出洋相的心理,(即某些专家所谓“审丑”)达到娱乐大众,提高收视录 的目的。在大多电视仍抱着“美丽产业”这一口诀不放时,超级女声反其道而行之,挖掘了“审 丑产业”这一形式,正契合了人民隐秘的心理需求。选手参赛不加任何限制,通过选手现场 的洋相来博得大家的笑声。正如有观众坦言:他喜欢这个节目就是因为选手的洋相百出,什 么样的人都可以看到,什么笑话都有,多数观众都是图两个字:“娱乐”。“在亚洲卡拉 OK 向来就流行。在一向不敢轻易表露自己亚洲社会,这种唱歌的游戏的 确是最好的表露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超级女声》正好是这种心理的最佳的呈现。正是《超 级女声》的大卖点。”[3] 人们似乎更加渴望看到的是失败。这种失败不是仅仅唱得跑调或忘词,而是一种“不得 体”的表现,一种在电视镜头前的难堪和尴尬。我们看到许多真正吸引人的场面都是这种出 乖露丑的行为。目前已经有选手聪明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有意迎合。成都赛区的黄薪如今已 经比她参赛时身穿的红皮衣还要红。5 月 18 日海选时,身为某公司董事长的黄薪以一身恶 俗的红皮衣裤、唱不上去的高音、夸张的下跪动作笑翻了所有的评委,她在让电视机前的大 众大大地娱乐了一把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超强的人气。她自己坦言到话剧团借衣服开始,就 知道自己一定会受到瞩目:“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有点出丑。如果换身衣服换首歌,平平淡 淡也许就过去了。但我不后悔,至少这样我的表演不会被剪掉。”[4](3)卖点三: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人人平等的机会 笔者以为专家们所谓的“审丑”,其实也是观众对电视放开自由度的惊喜,以及对追逐梦

想的认同。自由与梦想,曾经是国人最想追逐,却又不敢追、被压抑的东西。节目正是“秀 出真实的自我”,打动了观众。海选是这个节目能轰动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它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 了所有人机会展示自己。什么出身家境身材都不问,来了就唱。虽然胜出机会很低,但平等本身就是魅力。它存在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社会稀缺的资源———平等。[5](4)卖点四:成为明星的诱惑 “超级女声”的运行机制其实不过是老套的“浮士德”原型:把你最粗糙真实的一面给我,我给你一个出名的机会,哪怕只有三十秒。去年,四川德阳 15 岁女孩张含韵得了“超级女声”季军,一下子从名不见经传变得炙手 可热。上一届超级女声的冠亚季军,全都签约娱乐公司,出专辑、拍广告、做代言人。“当 明星”永

远是青春期男孩女孩们的梦。现在一夜成名成了超级女声最具诱惑力的招牌之一。在笔者对报名参加《超级女声》的女孩的随机采访中,有无数个女孩认为“张含韵挺一 般的。”她们都自信不比去年最有人气的季军张含韵差,她们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超级 巨星。从她们的发型、声调、笑容里或多或少的模仿痕迹里,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对成为偶像 的企盼。这样一个看得见的明星梦刺激更多的人蜂拥而至。参赛者一多,亲友必然会看,收 视率自然会高。海选聚人气这一招很自然地就成功了。(5)卖点五:骂人的痛快 “骂人”有什么好看的?关键是本来观众们在家自己琢磨,顶多也就是拿到小范围讨论,如今把大家想说的刻薄话都说出来放到镜头面前,那多舒服,多有共鸣感。丑的、走音的、胖的,随便讽刺。这一招也是对在今天的强工作强度虽压力社会中,大众需要解轻心理压力 这样一种心理需求的利用。“嗨,你跳的是第几套广播体操?”“好好学习,前途无量;要想 唱歌,死路一条。”“你以后穿得规矩点,好不好!你是不是该考虑减肥?”“啊……逃啊!(做 捂耳状)”[6]

三、《超级女声》整合行销传播的成功范例 整合行销传播: 整合行销传播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使 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 费者的双向勾通,速迅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心中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 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7] 超级女声的整合营销模式分为: 屏幕营销和非屏幕营销齐头并进、互为支持的连锁式营 销方法。具体表现为:节目的广告营销、品牌延伸营销、衍生品牌的营销、短信营销、网络 营销“五位一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构架。

1、节目的广告经营 《超级女声》的播出时间绝大部分都设置在中午或下午,这个时间段的收视率提的大幅 提高,直接提升了湖南卫视白天时段的广告价格。根据央视索福瑞对全国 31 座城市进行的收视调查,广州赛区淘汰赛的收视份额最高值 突破了 10%,而郑州地区“五一”期间在白天播出的海选比赛,就达到了 10%,也就是说当“超 级女声”播放时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每 100 个人就有 10 个在收看这个节目。从湖南卫视公布的 2005 年广告价格表单价上看,其他节目价格最高的是“快乐大本营” 每 15 秒 5 万元的随片广告,而“超级女声”的广告价格,每 15 秒高达 7.5 万元,总决赛 的报价更高达每 15 秒 11.25 万,超过了中央电视台第 1 套最贵的 19∶45

时段 11 万的电视 剧贴片广告。通过《超级女声》节目,湖南卫视突破了省级卫视频道比央视低的广告心理价 位。

2、节目品牌的延伸营销 美国电视综艺类节目总收入中约有 40%来自于广告收入,60%来自于对节目品牌的延伸

营销。[8]由电视节目品牌所带来的延伸性的相关品牌产品的开发才是节目投资方关注的战 略重点,这就要求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和资本运作为突出特征的电视节目品牌的产业化经营。以前中国综艺术类电视节目做不长远,很大程度上在于太过依赖广告收入,至于电视节目的 品牌延伸营销几乎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如曾经火红一时的综艺术娱乐类节目《快乐大本营》 和《玫瑰之约》正是由于太过依赖节目单一的广告营销收入,而缺乏对品牌的后续开发和利 用,在其它电视台对该节目大量复制的情况下。导致对观众吸引力下降,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衰退。对于“超级女声”的品牌持有者:天娱公司来说,它的最大收益是与湖南卫视的权益 置换,天娱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华说“我们得到了一个平台和一个品牌。[9] 目前天娱公司将营销的战略重心放在做超级女声品牌的延伸拓展。天娱公司已经为“超 级女声”进行了相关的商标注册,并尝试用于相关产业的开发上。品牌转让、产品开发、节目制作和地面广告,是天娱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天娱公 司还将推出以“超级女声”为品牌的服装、饰品等相关产品。天娱公司艺人总监王柯对于“超级”系列品牌的开发十分在意。“天娱”公司还将“超级”系 列铺开来发展,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针对低幼人群的《超级女声———快乐记事本》,下半 年计划推出深度分析超级女声现象的书籍; 借着超女的势头,还将陆续推出“超级男声”、“超 级童声”的超级系列家族;[10]

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 篇6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

(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传播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第二节

传播与语言学、符号学研究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

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掌握和运用,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

(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

共同性:指说性

3、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教材缺,参见大纲)

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

第五节

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

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

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 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第五节 传播的种类

A.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

B.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

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

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

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选择性、协同性、组织性。

E.大众传播:利用传播媒介对大众进行的传播(社会大众的传播)

特点:

1、有专门传播媒介(机构)

2、受众多无组织性

3、反馈不易获得

4、速度快、时效性强、规模大。

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政治角度)

传播的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传播技巧:

要求:

1、目的隐蔽

2、诚实可信

3、指向明确

4、内容真实

5、手法灵活

技巧:美化、丑化、印证、认同、详略

第二章 传播者分析

1、传播者:传播活动第一要素,最活跃要素,主要指人员或机构。

2、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

(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

(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

3、传播者的地位和任务(卢因理论)

(1)搜集信息(2)加工制作(3)筛选、取舍(4)控制(5)收集、处理反馈

4、传播者的素质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 2)专业知识 3)新闻敏感性 4)政治敏感性 5)勇于献身的精神

5、传播者的社会责任:(1)国家、民族利益致上(2)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6、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传播制度理论。

第三章 信 息

第一节 信息的定义 本书采用香农的定义。什么是信息:(香农语)“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小或降低不确定的任何事物” 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存在物。

第二节 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概念:了解信息的几种分类

从哲学角度:客观信息、主观信息

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

从传播学来看,有以下几种分类: 信息的表现形式:语言、符号、图像

信息的内容: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

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第三节 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1、信息流量过低或过高会造成的后果与解决之道

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后果是:

⑴信息量过低: ①信息的匮缺,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②信息匮缺,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便处于愚昧状态。

③信息匮缺,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④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 ⑵信息量过高:

①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不安,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

②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也是一种人为的噪音。

③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掏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

对策: 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①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多种需求。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③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

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当信息低量时,实行正反馈。

2、信息革命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①就大众传播领域,传播新技术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以至个人化局面。“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正逐步转向“点对点”双向传播,即把受众细分化和向特定受众提供内容非常专门化的特定服务。

②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的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整个社会带来很大好处。以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会,将出现三种转换形态:

三大传统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三大新兴工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

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第三、第四产业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占优势—→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占优势

第四节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编码。

译码:把通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第五节

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

第六节

新闻与信息

一、(1)新闻是公开的 有些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如机密情报

(2)确定了的事实不是信息,但可以是新闻(3)传播途径不一样(4)信息专业性强

二、具体说,信息和新闻关系表现为 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

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信息的概念非常大。

三、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主要特点有: ①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②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

③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大传播”的信息。

④新闻有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

从信息理论来看,新闻是一种信息,那么: ①新闻中的信息量是可以度量的。

②控制论提出了信息反馈这一重要原理,即信息的流动多半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③新闻的提取、制作和传递,和其他信息一样,需要物质和能量,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和载体才能进行传播。

第四章 传播媒介

第一节 媒介发展历程

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A、网络化、B、有线非大众化、C、高度商业化。

蔡伦 东汉 造纸 毕升 宋 活版印刷

戈登堡 德国(15世纪中叶)印刷机

1956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最早现代意义的报纸。;1827年美国第一架动力印刷厂,大量印刷。;1846年呼式轮转印刷机。;银板法照相术—-真正意义的报纸。;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广告出现。

电子媒介发展史: 无线电的有声传播,标志着无线电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

底特律8MK电台有关该州初选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

第二节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广播、电影、电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发射台。印刷媒介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称为旧媒介,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称为新媒介。

印刷媒介特点: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5)能形成一定的权威。电影特点:

(1)视觉性和逼真性。广播特点:

(1)速度快、时效性强;(2)声情并茂;(3)群众基础。

电视的特点:(1)视听兼备;(2)真实性和现场;(3)参与感节目主持人。

电子媒介总的特点:速度快、时效性强;很强现场感,亲切感人。

新媒介特点:(1)依赖高科技;(2)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3)网络化;(4)速度更快。

第五节 媒介与大众文化关系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众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

(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本节要求观摩一下两部专题片《流行乐坛》、《法国新浪潮电影》)

第六节 主要的媒介理论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批判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

1、“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他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观点是: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传播系统分不开。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他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

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3、“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

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介臵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他们的理论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麦克卢汉的著述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

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①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

②《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英尼斯的理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

③“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④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二、英尼斯偏向时间、偏向空间

偏向时间的媒介: 有利于保存文化遗 偏向空间的媒介: 有利于帝国的扩张

三、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1、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2、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同上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理论及评价)要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

在承认受众重要性同时,梅罗维茨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梅罗维茨理论的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第五章 受 众

1、概念及要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

特点:(1)人数众多;(2)广泛样、复杂性;(3)分散性、无组织性;

(4)不固定、不确定;(5)隐匿 教材中,参予性、积极性

2、受众理论:

德福勒归纳为四种:(1)个人差异论:大纲中心理差异;

(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4)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

3、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参见大纲)

4、反馈:受众对传播信息的一种反应,这一反应传回传播者以供参考。

具有延迟性、间接性、零散性和累积性。

5、受众调查:

(1)、受众来函、来电进行简单调查获得反馈的最好方式;

(2)综合调查;

(3)、专题调查:当面询问、电话、日记、机械;

(4)、民意测验: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

第六章 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理论: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

(2)有限效果论: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3)适度效果论:创新扩教论、使用满足论、议程设臵论,文化规范论、创扩: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4)强大效果论:伊丽莎白、内尔《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对舆论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沉默的螺旋”

2、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

(1)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

(2)团体规范、组织关系;(3)受众个人差异;(4)社会类型;

3、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1)传播的信息来源;(2)传播的媒介;

(3)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4)传播的内容。

4、传播的社会影响: 正面:认识功能、教育、宣传功能、娱乐功能。反面: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传播与现代化:

1、讲解三代范式: A、早期的现代化理论 罗杰斯:现代化的定义;

勒纳:“倍加器”“加速器”; 施拉姆:推动者 ;

B、拉美学者的世界新体系理论 弗兰克等的“依附理论” C、国际新秩序理论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口号的提出

2、早期研究的得失:(参见教材“回顾与审视”)

3、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教材第33页“告知、决策、教育”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学习说明:本章开始进入到传播过程5W的研究,社会控制属于对传播者的研究。本章在5W的研究中属于相对次要的部分,主要内容也比较简单。重点掌握“把关人”概念的发展和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关于传播社会控制的论述。

第一节 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

一、媒介的双重角色及控制研究的三方面主要内容

媒介的双重角色: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①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②分析传播者的受近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第二节 把关与把关人

一、概念:

1、把关人(守门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把关人概念及理论的演变及各个理论的不足之处

3、把关: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

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

怀特的把关研究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

三、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它是对怀特单一化的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关人。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然后分别发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于是,便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作出修正。

四、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正如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的发展一样。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

他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上阶段、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他会进行取舍和加工。

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

总之,在信息的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

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2)

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3)

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垢干预。

4)

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来源于集权主义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与政府合二为一。来自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传播内容对传播行为的制约、行业团体、传播业职业道德自律。

国家政府对意识的管理和控制;

1)

制定法律; 2)

检查内容;

3)

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 4)

暴力干预

5)

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受众对传播的控制;

传播业职业道德的自律;

控制的方法(大纲)

第九章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方式:

1)

对外出版:《中国时报》、《北京周报》、美国《交流》;

2)

对外传播:苏联最早; 3)

对外电视;INTERNET 4)

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

1)

媒介分布不平等; 2)

信息量不平等: 3)

资源利用不平等 国家传播机构: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塔斯社、新华社、安莎社;

1)

美联社:1848年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组成;

2)

合众社:1858年合众新闻社和国际新闻社组成;

3)

塔斯社:1917年;

4)

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5)

法新社:1835年;

6)

共同社:日本,1945年; 7)

传播学视野下的大众武术 篇7

1 大众媒介对大众武术传播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从武打片《少林寺》上映后,又推出了《武松》、《武林志》等武打影片,使武术的名声大震。地方武术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掀起了全国的习武热潮,这与电影、电视艺术的强大而独特渲染作用密不可分。当时曾有不少青少年不远万里去少林寺学武,这虽然是盲从现象,但的确也说明了影视艺术对人们习武的影响。当时报纸、广播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有关习武健身、娱乐的信息。特别是《武林》、《武当》、《中华武术》等武术刊物的相继出现,把有关武术的新闻、信息、功法等内容都清楚、细致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使人们既能受到习武人事迹的鼓舞,又能方便地满足习武的要求,有效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3]

1.1 图书:最古老的大众媒介

正是由于图书的出现才使武术得以传播发展,使武术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武术图书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代的武术理论能够流传至今,武术图书的贡献是最大的。现代人可以从武术典籍中研究古代武术的经验理论,使其更好地促进武术的发展。例如《纪效新书》、《手臂录》、《武备志》、《耕余剩技》等重要典籍在现代武术研究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武术更好地传播。武术图书在现代社会出版很多,但大多数为技术解释性书籍,理论性尚有不足,缺乏经典性论著。当然,也出现了许多对武术传播起重要作用的图书,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武术》教材、《武术理论基础》、徐才先生主编的《武术学概论》、康戈武先生编著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邱丕相教授主编的《中国武术教程》等都属于现代武术图书中的重要著述。武术图书中还有一类是武侠图书,它对武术的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古龙的武侠,使更多的大众从中了解武术,进而习练武术,从而促进武术的传播。

1.2 影视:大众媒介霸主

武术影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少林寺》,曾是当时“武术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武术影视对人们武术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作用,因为武术影视中的超现实效果会对现实社会中的武术形成反差,从而使人们对从武术影视中获得的神秘感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的现实传播。我们应多拍摄一些贴近实际,有利于武术发展的影视。

1.3 报纸:最早的大众媒介

报纸的实效性好,覆盖面广,在社会上影响大。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对事物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在报纸上有关武术的报道较少,和足球、篮球相比,真是微不足道。适逢重大赛事可能有所增加,但和其他项目比较还略显不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经常性的报道能够形成人们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从而占据人们心目中的一席之地,报道的少则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可见,武术界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记者,并与报业多合作,对武术进行长期的报道,这对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 杂志:知识的仓库

杂志又称期刊,它有以下要素构成:(1)刊名(或具有同一标题);(2)连续出版;(3)每年至少出一期,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或注明出版日期;(4)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成册。武术杂志大致分三类:一类是纯粹型武术杂志,如《中华武术》、《武林》、《精武》、《武魂》、《武当》、《少林与太极》等;另一类是混合型杂志,如《拳击与格斗》、《搏击》等;最后一类是学术期刊,其中刊登了有关武术的学术论文,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从武术文化的积累来说,它们是武术文献资料的载体,是武术发展的记录者。武术在历史的发展中,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理论出现,需要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这种文化积累的作用虽然图书也可以做,但实效性得不到保障。报纸只能做简单报道,保存性差,而杂志兼有两者的优点。从武术文化传播来看,武术杂志在传播武术知识、介绍武术技能、促进武术信息的交流与提供休闲娱乐方面有重要作用。

1.5 广播:耳边的伙伴[4]

广播可以说还落后于报纸,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武术传播途径。因为广播具有很多传播的优点,实效性强、覆盖面广、群众性好等,广播对武术的传播具有很好的效果。

1.6 网络:信息的渠道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外的不断普及,网络武术也在迅速发展。现在国家武术主管部门已经有了官方网站,地方有地方的武术网站、网页,他们都通过网络传播武术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在传播武术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网络传播代表了今后信息传播的一个趋势,因此必须得到重视。体育部门要重视网络建设,应该把加强武术网站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对待。一方面我们巩固传统领域,不能丢弃传统媒介对武术的传播,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开拓网络阵地。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采用声音、图象、漫画、卡通、影视为一体的表现手法,潜移默化地开展武术的传播活动。

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大众媒介之中,大众武术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听收音机、看电视、看电影,阅读报纸、杂志,参与这样那样形式的媒介文化。因此,媒介文化开始主宰日常生活,成为无处不在的背景,而且也是对我们的注意力和行为极具吸引力的前景,一些人认为媒介文化正在瓦解人的潜能和创造力。”[6]可见,媒介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重要功能发展大众武术,促进大众武术的普及推广。

2 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促进

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一种社会性行为,作为一种新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广泛传播于社会大众之中,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现象,即为流行。[7]大众武术在当今社会的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武术普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求的综合社会心理表现。它标志着我国人民生活观念、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大众武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其流行有人为制造的可能,但大众武术的流行与社会传播有直接的联系。

2.1 社会传播与大众武术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大众武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流行也已不再是仅停留在有关职能部门的计划与实施的单一途径上。因为人们总要创造新的生活,丰富生活内容。作为一种新文化、新观念的追求,人们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去确定自己的“流行色”。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2.1.1 人际传播与大众武术

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8]它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特点是:(1)传播通常发生在熟人之间;(2)信息的交流直接、快速、集中;(3)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对个人而言,在他学习、参与大众武术,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家庭、教师、同伴等都对其行为的发展和心理的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人际传播对大众武术参与者的态度、行为起引导和定向作用。而且,大众武术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既能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又能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因此,人际传播可以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大众武术也有利于人际传播。

2.1.2 组织传播与大众武术

组织传播即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9]组织传播对于大众武术的流行作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为,社会传播可以向组织提供大众武术的有关信息;组织传播可以为成员开展各自角色行为提供信息,给成员的大众武术行为增加动力;并由此促进成员对组织活动的参与,使组织目标容易达成。同时,宣传组织的大众武术形象,颂扬大众武术骨干的模范作用,就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大众武术流行。大众武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相互交流,增强凝聚力,形成群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任何组织的稳定、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2.1.3 大众传播与大众武术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等媒体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1)传播对象面广量大,分布广泛;(2)传递信息快速、公开;(3)对接受者的立场、观点、态度、行为等产生影响。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复杂化和现代化,以及具有的生产信息和复制信息的能力,使得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大众武术的流行和普及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大众传播服务于国家而言,它可以传播、执行、宣传国家的有关武术的法规、政策,协调社会行动。从服务于大众而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国家的政策,学习大众武术的知识、方法,改变生活观念。实际上,大众传播为大众武术提供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使人们了解全社会大众武术的发展,获取各种有关大众武术的信息、知识。特别是在大赛期间,大众传播会对人们的习武态度、行为将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大众传播要真正取得促进、普及大众武术的效果,必须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为补充。只有把这几种传播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合理使用,传播活动才将富有成效。

2.1.4 网络传播与大众武术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传播。传播速度快,影响较大。网络传媒把社会舆论当作传播现象,引导社会潮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公众心目中可以形成舆论标准。网络传媒通过对人们观念、态度的影响,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人们的某种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刺激产生需要,进而从事某种行为的过程。网络为武术的传播提供更大的空间,把人们无法亲身体会的信息、知识、图景动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激发了人们对武术价值的认同,扩大武术的传播范围,形成了“花钱买健康”的新型消费观和从众行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普及。网络是促进武术发展流行的“好风”。

2.2 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作用

2.2.1 社会传播是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10]

现代传播媒介能使大众武术的流行现象昭示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将其流行现象转换成各种各样的信号,以声、光、电、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刺激,增加了人们了解流行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刺激、诱导人们与之相适应,形成从众行动,使其流行现象得以成立。可以说,没有传播,大众武术行为的流行既“流不动”,也“行不了”。这样,社会传播就构成了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

2.2.2 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传播的推动力

社会传播不仅提供有关大众武术的新信息,还及时报道其流行被采用的实际情况,告知人们进行大众武术活动的实用性及效果,指导人们的行动。这样就会促使那些关心大众武术流行但仍未参与的人们尽快参与,从而扩大参与者的队伍。因此,社会传播具有促进大众武术流行普及,造成更大规模流行现象的推动作用。

2.2.3 社会传播影响着大众武术流行现象的兴衰

新奇性是大众武术流行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同时又是保证社会传媒获得更多的接受者、更大的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导致社会传播媒介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地搜集新素材,提供新信息。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是制造流行的工具,它除了助长已被社会认可的流行现象之外,还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设置议题”来制造流行。传播信息要科学、真实,使人们要对传媒有起码的信任感,树立社会传播的权威性。否则,将引起反作用,导致流行的褪色。因此,要发挥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从流行到普及的作用。必须遵循社会传播的基本原则。

2.3 促进大众武术流行的传播原则

科学、合理的传播原则,对大众武术的流行和大众武术的普及,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因此,只有掌握并遵循传播原则,才能实现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促进作用。

2.3.1 传播可信性

为了大众武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武术的流行队伍中来,以促进身心健康,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就要求传播活动中的信息,内容应真实可靠,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应详尽地介绍、客观的评价锻炼效果、方法,使大众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和参与的成就,才能有效地促进流行。如当今在公园、街头及各社区开展的太极拳(剑)、木兰拳(扇)等大众武术项目就是在人们信任、认可的情况下得以流行的。

2.3.2 传播针对性

在进行武术科学知识、方法的传播中,因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养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需要,所以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和认识水平,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形式和技巧。这才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和吻合性,有利于增强大众武术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河南武林风”栏目由于在内容、形式上很大程度地满足了武迷的需要,就真正成为了“武迷每周的节日”。

2.3.3 传播有序性

社会传播媒介应根据大众武术信息的特点、结构,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传播。有序性原则反映在传播内容上,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反映在传播过程上,应循序渐进,有张有弛;反映在传播组织上,要求在传播活动时应有计划、有领导、有检查、有总结。总之,不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还是网络传播,都应按照一定步骤、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等,都是较好地按有序的原则进行的,使人们能普遍的接受,而得以普及。

2.3.4 传播协同性

各种社会传播形态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并处理好传播与接受的关系,使传播活动处于协同操作、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大众武术的普及。因为,大众传播虽然能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的、全方位的大众武术信息,以及大众武术流行的情况,对大众产生影响。但真正促使人们参与大众武术某种项目时,更多是受朋友、同事等周围人对大众武术评价的影响。而组织传播能有领导、有组织的进行,并具有这一事实上的规模性和同一性,故有利于大众武术的流行。象《全民健民计划》的家喻户晓,都充分体现了各种社会传播形式的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的作用。

2.3.5 传播适量性

社会传播中所传递的大众武术信息量一定要适合人们的感知、消化能力,应尽量避免信息量的过多或不足。因为,人们面对的信息量愈多、愈复杂,所需要的感知、消化的时间就愈长,并难以做出判断,也就愈容易引起厌烦;相反,面对的信息量少、单调,又不能引起人们对大众武术的重视和足够的了解。所以,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和尺度中的信息量,才是最适合的信息量。比如对“世界杯”的宣传、报道,成了所有传播媒介的热点,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不遗余力;在机关、单位、学校、街头巷尾,人们见面无不以此为题。这虽然满足了球迷的需要,但未必就能为我国的体育运动普及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人们对此的拮抗行为。为了能够真正利用各种社会传播形态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和普及,必须要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原则。

3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行为方式也好,思维方式也好,人们都是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赋予概念,通过对环境的适应,判断其效果后再付诸行动。因此,社会传播首先利用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武术赋予了新的价值概念,然后利用组织传播形式进行引导、教育;最后利用人际传播的吸引、鼓励,使人们采用、参与大众武术的流行,并从中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而逐渐养成习惯,以最终达到大众武术的普及。所以,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和推动力,可以说没有社会传播,就没有大众武术的流行,更没有武术的普及。

摘要:媒介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大众媒介之中,大众武术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大众媒介在大众武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社会传播是大众武术传播的基础;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传播的推动力;社会传播影响着大众武术流行现象的兴衰。

关键词:大众媒介,大众武术,传播

参考文献

[1][4]邵培仁,海阔著.大众传媒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于春岭.20世纪80年代形成武术热的原因[J].体育学刊,2001(5).

[5]郭玉成.武术传播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6]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日]川本胜,郭玉锦译.流行的社会心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8][9]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汉语国际传播与大众媒介 篇8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汉语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近年来,随着中国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站稳脚步,整个世界的日益进步着,但是中国在其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其中之一,这股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也带动着中国汉语在全世界各地的流行,世界人民对于中国的好奇度日益增涨,如此一来,也更加推动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前进。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如何更好的发展汉语国际传播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这时,汉语大众媒介与之的结合,不仅加大了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度,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开出了一条新的途径,有效的在推广汉语的同时促进了文化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

经调査研究发现,目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汉语大众媒介。因为在现代的汉语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能够以各种形式把中国内容与国际表达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国际受众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情节来学习汉语,从而把汉语的国际传播也推向一个高度。近些年的种种实践表明,汉语大众媒介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更强大的力量。

现阶段,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还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采用了先进的传播手段、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被广为流传,因此这些国家也就具备了影响世界、掌握话语权的能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

同样,汉语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上进行推广时也需要丰富的传播手段和较强的传播能力。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可以在国外建立各种汉语学习机构、文化组织或者科研机构等国际传播工具,或者拓展其他渠道,如借助在海外从事商业、艺术、宗教活动的机会向国外输出各种资料、图书、音视频等文化产品,有效地推进汉语言的国际推广及传播。而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普及以及新闻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世纪的汉语国际传播不仅要依赖于这些传统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更需要重视汉语大众媒介的四大主要渠道,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

21世纪,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卫星技术、无线电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革命正朝着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高速化、全球化和人性化的更高阶段发展,互联网也已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这一独具声像图文并茂、受众多向主和及时快速同步,集多媒体、互动式、实时性等特征于一体的新兴媒体,开创了传播领域的新纪元,也为汉语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途径。现在,随着汉语热狂潮的兴起,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见,互联网即将成为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一支不容忽视的话语力量。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信息集聚功能,它的音频、视频、文字等可以为我们提供任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同样,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更好地将汉语传播到国际上。现在,随着汉语热的掀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很想学习汉语,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的干扰无法来中国学习,而在这时,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的人员就开始在网上创建一些汉语网络学习课程,如网络孔子学院等,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中国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以及汉语学习基本知识等,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从另一层面上也推动了汉语的国际传播。由此可见,在汉语国际传播领域,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内容优势、传播优势、制作优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世界。

从总体上看,汉语大众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汉语大众媒介能够极为有效地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而汉语国际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汉语大众媒介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上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开展汉语国际传播工作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一种语言成为国际性强势语言至少需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强大的国力——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的强势,形成语言传播的推动力;二足要有良好有效的传播途径,比如采用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介提升语言声望,形成对其他语言使用者的吸引力。

随着中国实力的继续增强,汉语热也在不断地升温,我们的政府应该加大对汉语的传播力度。而截至目前的种种实践表明,借助各种新闻媒介进行汉语的际传播与推广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所以,在汉语国际传播的道路上,新闻媒介将会继续充当其必不可少的角色。

汉语国际传播,足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其前提足世界人民对汉语及中国的亟待了解,其目的在于向全世界推广汉语,并使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最大限度地让他们认识、认同、尊重中华文明,这样既能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又能为世界的和谐进步贡献一份力量。而在当今的社会中,新闻媒介主导着社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新闻传播比较发达的西方社会。所以,借助这种优势,我们可以把新闻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结合起来,通过在国外设置一些媒介机构或者与国外主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为国外的汉语学习者营造一个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良好氛围,成功地把汉语推向国际,走向世界。目前,随着国际局势日益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新闻媒介在推动汉语国际传播的道路上正面临着一个大好的发展机会,其前景足十分广阔的。事物总足在曲折中前进的。汉语国际传播的前途虽然一片大好,但通向成功的道路足曲折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求突破。同样,汉语大众媒介作为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尝试的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闲难,我们要及时总结,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一步步迈向成功。

上一篇:新时代美少年实践活动下一篇:年终检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