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2024-10-30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精选9篇)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1

一、何谓摄众传播?

2007年7月,旭日因赛广告公司和智威汤逊正式提出“摄众传播”(Engagement Communication)理念,这一新的传播理论正式进入人们视野。旭日因赛总裁王建朝认为“在未来,互联网、通讯网将结合得更紧密,让消费者随时处于信息网络之中,所以,如何去竞争消费者的时间,‘摄服’受众的兴趣,使受众对我们而不是对竞争对手的信息更加关注,这就是决定市场成败的非常关键的因素,这样一个营销时代,我们将之称为摄众传播时代。”[1]摄众传播更注重的是从心理层面上给予消费者心灵的震撼,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花时间融入到与企业品牌的沟通中。

二、摄众传播的关键环节

摄众传播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关键环节(图1),它们是消费者洞察、品牌远景、摄众意念、联通计划。[2]

1、消费者洞察。指通过调研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体验,洞察出他们的情感利益点,找到他们内心的真正需要。

2、品牌远景。指品牌长远的发展,也就是品牌所独有的价值能否帮助消费者解决内心需求,从而促使其成为品牌忠诚使用者,推动品牌以后的发展。

3、摄众意念。品牌远景确立后,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好的沟通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用新颖的创意赋予品牌远景生命力,这个创意就是摄众意念,它必须能够在不同媒体上实施。

4、联通计划。指摄众意念运用不同的媒介载体去传播。联通计划并非各媒介之间的简单叠加,它更注重的是对新媒体或传统媒体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使各媒体传播效果相互影响,从而引起消费者共鸣,产生实在的消费需求。

三摄众化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

(一)传播内容上,采用文化营销,以文化引起消费者共鸣

文化营销实质上就是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来传播品牌价值,即在调研、进行产品宣传等过程中主动融入文化因子,提升品牌文化内涵,以文化亲和力将企业与消费者紧密维系在一起。好的品牌通常代表着一种文化,如万宝路是牛仔文化的象征。

每个消费者因地域、经验、教育背景等原因都有特定的文化情结,他们也会不自觉的用自己的文化积累去解读所接受到的信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且同样注重商品是否凸显了个性、身份、品味等文化内涵,文化营销为品牌绣上了一件诱人的文化嫁衣,能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得到深层次的满足。

而高曝光率一直是国内企业难以割舍的情结,他们往往不注重广告内涵,只在乎广告是否出现?出现频率如何?如一则“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年复一年地在电视屏幕滚动,被网友评为“十大恶俗广告之一”,虽然该产品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里却是无创意、低品味的,这显然不利于品牌远景的建设。其实,送礼是中国一个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若广告能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如加入“孝顺”、“仁爱”等文化内涵,就可提升品牌的文化品味,利于品牌远景的实现。

(二)传播范围上,使品牌信息空间与消费者生活空间相溶

在普遍浮躁的现代社会,品牌传播必须将产品最核心的价值浓缩出来,简洁、明快地呈现给消费者,运用联通计划使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变成品牌的传播环境,以保证他们在这个信息接触点上与品牌擦肩而过的遗憾能够在下一个拐角弥补回来。

这里的品牌信息传播空间包含两部分:

1、空间上的信息渗透,就是运用摄众传播所提倡的联通计划,使摄众意念在信息空间上随处可见、随处可感,整合各沟通渠道的传播效力,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目前,大部分的国内企业打造品牌知名度主要还是依靠在电视上投放广告,但单一的传播形式很难保证消费者能接触到品牌信息。企业在运用电视媒体的同时,更应积极拓展其他传播形式,以求得与消费者360度的全方位接触。

2、时间上的信息渗透,品牌传播的信息要始终贯穿于品牌塑造的整个时间过程。现在,许多企业喜欢在某一时段对消费者进行狂轰乱炸,而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见踪影,这样虽易短期奏效,却不利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长期的印象。因此,品牌传播既要有空间上的广泛性又要坚持时间上的持续性。

(三)创新运用传播手段

品牌传播需要依靠一定的传播媒介,媒介的空前繁荣使简单的将品牌信息输入到媒介载体中已经不能奏效。要“摄取”到消费者的注意力,就要进行创新,对传统媒体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或采用新的媒介形式。

新的传播形式能给消费者以新鲜感,有利于他们主动关注、介入传播过程。如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用幽默搞怪的手机铃声或彩铃,企业即可请彩铃制作高手或邀请消费者以企业品牌为主角制作彩铃供下载。这样,品牌的摄众意念也悄然融入到消费者与朋友的日常沟通中,新颖的形式能让他们主动关注品牌信息。

新媒介的出现没有导致旧媒介的消亡就证明传统媒体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是一样能够承载品牌传播的重任,关键是如何对其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以不落俗套,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如公车亭的平面广告对生活在都市中的消费者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广告形式,它们一般都以静态形式展现产品品质。但光明牛奶却能独辟蹊跷,在传统媒体上创造出闪光点:个喝了光明牛奶的男孩左手举着爸爸、右手举着妈妈,似举哑铃般一上一下,动感十足。这样一个在传统媒体下的创意广告能让消费者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深深的被它新颖的创意打动,从而“喝了光明牛奶,我能变得更健康、更强壮”的信息也就被消费者主动地存入了脑海里。

摘要:新的媒介环境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摄众传播的诞生。在这样的媒介背景中,消费者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品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吸引消费者注意成为品牌传播需要研究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在分析摄众传播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品牌传播情况从传播内容、范围、手段三方面提出了摄众化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

关键词:摄众传播,关键环节,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建朝.摄众传播时代到来[J].《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7

[2]陈阳.摄众传播时代:“摄服”你的消费者[J].新营销,2007,8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2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发布,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t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5.高韵斐:《第一财经跨媒体传播及其运作的实践与思考》,《理论前沿》,2009(15)。

论新媒体时代分众化的电视传播 篇3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1967年,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的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首次提到“新媒体”一词。

然而,究竟何为“新媒体”?仅从字面来看,“新”相对于“旧”而言,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使得“新媒体”的具体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提出,“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1] 这一观点虽然没有揭示新媒体本质的“新”的特征,但有助于理解媒体本身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过程中自身的脉络和流变。从平面媒体的报纸、杂志,到视听结合的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网通天下的互联网,人类传播信息的介质不断变化。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新媒体;而相对于广播电视,互联网又成为新媒体。

目前,对于新媒体的界定,依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对其所下定义——“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应是比较具体和全面的。

二.电视新媒体的分众传播

电视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主要包括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等。各大门户网站和视频媒体如优酷网、土豆网以及新浪网等在内的视频网站及3G手机视频等也可以称为电视新媒体。

电视新媒体或是依托全新的传播技术,改变传播形态的新兴媒体,如视频门户网站;或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出來的新型媒体,如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还有就是糅合多种媒体特点而诞生的新的媒体形态,如IPTV,网络电视是在传统电视具有声像并存,形象可感的特质的基础上,糅合了互联网的广泛性交互性的特点,手机电视则是在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结合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手机便携性的特点。

如今,电视媒体已不仅仅存在于一家一户的客厅,还广泛存在于街头楼宇,公交地铁以及触手可及的手机电脑等,可谓无孔不入。各种电视新媒体的出现,显然已脱离了传统电视以聚集在客厅的无差别的普通大众为收视群体的受众定位。各种媒体的激烈竞争使得新媒体进行分众传播成为必然。具有明显户外广告性质的楼宇电视抓住白领等候、乘电梯的间隙,用适位广告信息吸引高职阶层的关注,偶尔经过的行人一则步履匆匆,无暇关注,再则流动性太大,受众特点难以分析,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楼宇电视的受众定位主要是经常活动在这一带的高职阶层和办公人员;当然,商场附近的楼宇电视是以来到此地休闲购物的顾客为受众对象,这是容易理解的。公交地铁上的车载电视,则以经常出行并总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为出行方式的人群为受众,这一群体,显然以采买家庭用品的家庭主妇和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车载电视的节目多以生活小窍门、美食节目或公益广告为主。

手机电视和网络电视等电视新媒体糅合了手机的便携性、互联网的交互性和信息海量的特点,具有超时空的信息选择,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具有分众传播的特点。

其中,超时空的信息选择,弥补了传统电视保留性差,稍纵即逝的缺点。任何人可以在他认为合适的任何时间收看自己喜欢的任何节目,人们不再为了收看一集期待的电视剧或一期好看的节目集体守在电视机前,这使得观众收看节目的时间分化。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内容定制和点播的发展,使得各类拥有不同收视偏好的收视人群,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使得观众收看节目的内容分化。

三.传统电视传播的分众化趋势

电视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和日益丰富的传播内容,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青睐,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压力和挑战。

有线电视技术和数字电视技术的突破,使得电视频道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为电视传播从“大众化”走向“小众化”提供丰富的频道资源。

频道专业化正是电视传播由“大众化”走向“小众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美国的专业化频道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时候,在我国,中央电视台终于率先提出了以“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为内容的宣传改革目标和发展战略,掀起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改革大潮。

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以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的受众需求。现在,中央电视台除CCTV-1和CCTV-4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外,其余频道全部走专业化频道的路子。我国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也相继开办贴近百姓生活的都市频道、生活频道、娱乐频道、音乐频道、外语频道等。这些频道以特定专业化的内容,面对特定的服务对象,观众不再被认为是同质的大众,而被视为是由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域分出层次的,由多种微观文化群体所构成的联合体。频道专业化对受众多元化和差异化需求的满足,电视传播的非群众化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观众权利的一种提升,是电视对于所有观众的收视权利的一种尊重。电视频道专业化,也是中国电视业进一步面向市场,迎接电视新媒体的竞争和挑战的一大步。

就像工业生产领域,伴随着市场多元化与细分化的加剧,一些具有市场头脑的企业选择变原来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为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以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一样。在电视媒体传播形态日益多样、传播内容日益丰富的形势下,电视媒体变大众化传播为分众化传播应是大势所趋,是电视业面向市场,应对竞争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4

人类原初时期的非言语传播———形体媒介传播

人类自从动物状态中走出, 开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那一刻起, 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 也就开始了原初时期的非言语传播。在语言 (口语) 产生前的漫长早期社会, 人们传递信息, 往往借助特定的肢体、文身、饰物、舞蹈、结绳之类的“物态”语言, 以人体自身或其借代物为媒介 (载体) 诉诸视觉来实现, 从而满足同大自然斗争和生存生活的需要。这种因原初时期的低下生产力和人类生存环境所决定的信息传播活动, 长期存在于语言 (口语) 诞生前的漫长过程中, 或在其后的文明历史进程中被延续保留下来, 抑或经过演进、改造成为诉诸视觉的物化类广告传播形式。

以人类自身为媒介的形体类语言传播。在口头语言使用之前, “拟态与手势语”是一方将包含特定意义的信息传递给另一方的最实用、最有效的原始符号方式。原始人狩猎喜欢结伴合作, 当猎手们发现兽迹时, 需要隐蔽行进, 就相互用手势语交换情况。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拟态递信息的重要符号和手段。附着于人类身体的“绘身、文身和饰物”等标识符号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绘身是在身体上涂色彩或画图形的装饰, 文身是在人体表面皮肤上刺花的装饰, 而在人体上加装饰品则为饰物, 这些附着于人体的各类标识符号, 对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及原始人的群体活动具有较强的识别作用, 反映了原始人的喜怒哀乐, 可以视为一种能够传达生活及社会信息的原始广告媒介, 具有明显的原始广告传播功能。

以借代实物为媒介的特定意义符号传播。原始人传递信息除了使用形体类语言外, 还依靠现实世界的借代物来实现广告信息的传递。一是利用“特定借代物”作为媒介实现信息传播与交流需要。如结绳, 结绳记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广泛且年代久远。进入阶级社会, 结绳的传统为商人所继承采纳, 并在形制和用途上加以变化。在店铺、酒肆、茶楼及买卖的摊位上, 各种各样的幌子或招牌, 往往饰以各种饰片, 用绳串缀, 下缀幌绸、五彩条状织物、各种料珠或排穗, 也有许多造型独特的幌子由粗麻绳打结编织而成。此时, 绳节已发展成传递广告信息的媒介。再如刻木, 刻木的做法被后来发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借鉴, 逐渐演变为官工的铭刻或名人商品的标记, 即在所售产品上打上官工的名字或名人的名字, 可以视为商品商标和标记广告的滥觞。二是利用“生活借代物”作为媒介实现信息传播与交流。如草标, 本是自然生长的草芥, 当其插在待售或所售物品上时, 便有了标识意义。宋代使用草标较为流行, 书籍资料载:“地上摊着十数个膏药;一盘子盛着, 插把纸标儿在上面, 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 (2) 这里的草标便具备了广告媒介的告知功能。在古代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 小到日常生活用品, 大到贫困人家因饥寒出卖儿女, 使用草芥作为交易媒介的现象被保留下来。再如谷穗、笊篱、柳条, 多出现在乡村郊野的食店门前, 随意挂在门前或栅栏上, 起到标识作用, 成为一种制作成本低

语言诞生为标志的声音类媒介传播

语言 (口语) 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破天荒大事, 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约发生在10万年前。口语使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由单一的视觉功能扩充至自身的听觉功能, 实现了“物态”显意和“声态”传意的并行传播, 进一步丰富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除了口语传声外, 还有作用于听觉的音响传播工具, 如鼓号、竹号等。进入阶级社会, 随着行商坐贾的分化, 行商走街串巷,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吹、拉、弹、唱等声响传播工具, 举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碗、盏、盆等, 与娱乐相关的箫、琴、瑟、鼓、锣等, 都可用作广告信息传递的音响媒介。如屈原《天问》载:“师望在肆, 昌何识?鼓刀扬声, 后何喜?”所谓“鼓刀扬声”即一边用刀拍打肉案、一边扬声而歌, 以招徕顾客, 可谓口头唱卖与音响器具并用。再如汉代卖麦芽糖的小商贩“箫管备举” (3) , 以吹箫或吹管的乐声招徕顾客。这些都是借助音响工具作媒介吸引买家, 实现传播交易活动。随着物品流通和交易的扩大, 应广告宣传的需要, 许多商人还专门制作了表现行业特征的响器物, 较为典型的如货郎的拨浪鼓、剃头理发者所用的镊叉、磨刀匠所使用的铜制链板, 等等。

文字发明为标志的手写媒介传播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的一大创举, 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文字的使用第一次实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传播, 传播年代和范围得以延续和扩大。因为, 以往的言语传播, 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心记脑存, 难以完全保证信息在传播中不被扭曲、变形和丢失, 包括此前的形体类、借代物及声响器具等传播媒介和方式, 很大程度上也是后人从文字记载中获悉的。印刷术发明前的手工书写媒介传播大致分为:

以实体物为载体的手写文字传播。纸张产生之前的图画、文字, 主要以墙体、石材、动物皮质、龟甲、牛骨、竹木板、铜铁器、漆器、布帛等介质为载体, 来表述有关内容。早在公元前4000年后期, 苏美尔人图画符号和线行记号, 后来形成“楔形文字”并被巴比伦人继承下来, 这种文字刻在泥板上成为泥板文书, 商人之间用泥板文书来通信洽谈贸易。还有古埃及的“纸莎草”, 在上面书写文字, 被人们作为原始广告媒介加以使用, 据载, 一张寻找逃奴的“纸莎草”广告传单曾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古埃及首都孟斐斯被散发过。我国古代, 文字、图画往往与手工制作的各种形态实物相结合, 形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广告媒介, 成为广告信息传递的行业标识。如旗帜广告, 用文字或图案绣于长条青色布上, 并缀以白边, 悬于店外, 招引过客;招牌广告, 一般以文字表明其经营业务, 如当铺前的“当”字。幌子、招牌等店铺广告形态, 常常用于饭店、酒肆、茶楼、当铺、旅店门面及周边环境。文字与实体物的结合运用, 扩展了广告媒体的种类和形式, 使广告传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以纸张为载体的手写文字传播。纸张的发明最早诞生于我国汉代, 与之前的其他介质相比, 其具有书写便易、成本低廉、携带轻便、利于传播等优势。书写媒介由沉重的硬石、泥土到较轻的龟甲、兽骨、木板、竹简, 再到软绵、便携的羊皮、绢帛直至轻便的纸张, 书写工具也由划字的树枝、棍尖到刻字的石刀、铁刀发展至写字的毛笔, 这些变化体现了人类特别是中国人高度的科技水平和文明传播艺术。运用到广告传播方面, 如宋代的“彩楼欢门”, 大店铺经营者和商家在节日或重要活动时临时搭建的门面装饰, 常用彩色纸、帛装饰, 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明显的标识作用。再如灯笼广告, 一般将灯笼悬挂在酒肆茶楼门首的显著位置, 上书“酒”、“茶”、“客栈”等字, 表明其商号招牌和营业性质, 十分醒目, 其形状也因行业特点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比如酒楼灯笼似酒瓮, 还有圆形、椭圆形、宫灯形等形状, 药铺则形似葫芦。

以印刷术发明为标志的早期印刷媒介传播

印刷术是继文字、纸张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并与文字、纸张结合,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报刊普及大众化之前和报刊媒体成为主流广告媒体的相当一段时期, 各类印刷媒介已经在传播广告信息方面开始发挥巨大作用, 如1473年英国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书籍在教堂门口张贴了第一张印刷就我国古代社会而言, 其商家应用印刷技术进行经营活动的媒介形式和表现内容日益丰富, 具代表性的广告传播形态有:

铜版印刷物。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使得一种新型的广告媒介———广告铜版在北宋时出现。最为典型的是现存于历史博物馆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实物。铜板宽12.5厘米、高13厘米, 正面雕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标题, 画面中央雕刻有“玉兔抱杵捣药”图案, 图案两侧分列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八字, 图案下方则刻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宣传文字。这种集商标和广告信息于一体的雕版印刷物, 被视为印刷广告中的典型代表, 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广告招贴画。我国最早的广告画至少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 采用纸质印刷。据史料记载, 南宋时出现《眼药酸》杂剧印刷广告, 画面正中是两个穿戏装的演员, 一人用手指着右眼, 示意有眼病, 另一人则手拿眼药酸请他使用, 广告表现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类似今天的广告招贴。

包装纸广告。史料记载, 我国宋代已出现称作“裹贴”的包装纸, 但这类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宋代包装纸实物没有见到, 后世却发现了元代的包装纸实物。1985年8月在湖南省沅陵县发掘的一座1306年前的元代墓葬中, 出土了两张印有销售油漆产品的包装纸, 系质地较好的黄毛边纸, 一尺见方, 正面和背面均印有清晰的图案、花边和文字, 既可用作广告宣传, 又可用作包装, 可谓一举两得。

书籍类广告。明代雕版印刷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书坊刻书和印书渐成风气。为了宣传所印或所刻图书质量, 书商开始在图书的前言或后记, 甚至封面上做广告宣传, 书籍本身除成为文化信息载体外, 也成为新型的广告媒介。如明弘治年间的《奇妙全相西厢记》书尾就刊印了出版说明, 广告词为:“本坊谨依经书重新绘图, 参订编大字本, 唱与图合, 使寓于客邸, 行于舟中, 闲游坐客, 得此一览, 歌唱了然, 爽人心意。”清代的雕版刻印技术及木版印刷、铜版印刷、石版印刷基本成熟, 印刷广告包含面更广, 内容更丰富, 除书籍广告外, 还有海报、招贴画、传单、说明书、目录、小册子, 以及放在香烟包装中的小画片等, 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表现手法, 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广告传播方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年画铺遍及全国各地, 广告年画被广泛使用, 其题材多取自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传说和戏文内容, 表现方法简洁、明快, 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和民间艺术特色, 既用于公共场所张贴、居家厅堂装饰, 还常做食品、礼品等包装装潢, 独具一格, 用于广告宣传效果好、传播广。如苏州桃花坞出土的“四时名点”广告年画中, 绘有《失街亭》的戏文和插图, 这种年画又充当“四时名点”的包装装潢, 具有鲜明的广告宣传功效。

以上就“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发展与广告传播形态按演进过程予以梳理, 大致经历了形体媒介传播、口语媒介传播、手工文字媒介传播、早期印刷媒介传播, 其发展不是依次替代而是呈螺旋上升式的叠加形制。这一漫长的信息传播过程与人类发展历程一脉相承, 其语言 (口头) 、文字和印刷术及作为载体的纸张是引发媒介传播革命的关键因素, 正是这些符号、工具、载体的结合使信息得以传播。作为信息范畴之一的古代广告, 其内涵构成基本由社会广告和商品广告两种主要形式, 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 广告发展水平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及信息传播手段、途径密切相关, 特别是商品广告又受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 更多地体现了自发性和自足性特征。古代广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不同内容和形态, 恰是媒介对不同时期社会特点的反映, 这也是媒介本身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的关系研究” (立项号:2009113) 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海军:《中外广告史新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赵琛:《中国广告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汪涛:《广告学通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自媒体时代大众传播效果分析 篇5

1 自媒体的概念

2003年7月, 美国新闻协会媒体中心, 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 (自媒体) ”研究报告[1], “自媒体”概念正式被正式提出。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由过去的大众媒介传递信息, 变成当下的“人人都是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 点与点、点与多点、多点与多点的多元相互传播模式, 逐步成为一种潮流,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大众传播的点对面的信息流动规则。

2 大众传播功能论述

信息传播是大众传播最基本的功能, 大众化、通俗化是它的主要的特点, 它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

大众传播在传递信息、监视环境、形成态度等方面, 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 大众传媒是社会影响力的中介, 它既约束着整个社会环境, 同时对环境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大众媒介是最具扩散力的社会影响介质, 它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大众媒介传播效果也是社会环境对人们影响的表现形式。

同时, 大众传播自身也有一些负面功能, 在欧美国家, 他们把“媒介批判”纳入传播学科, 虽然成果较为偏激, 却为学者探究大众传播提供了思路。

传播学著名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 大众传播具有负面功能, 具体如下:人类会逐渐成为无辨别力, 而满于现状的单方人;审美习惯和人格素质逐渐庸俗化;使人类的时间更廉价;让人处于一种虚拟世界, 很容易对生活知足, 却慢慢地失去知觉[2]。

3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变化

与传统大众媒介传播不同, 自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3.1 传播主体扩大化

自媒体的特性是低门槛、普通化。在人人都是记者的今天, 每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工具, 比如相机和手机等, 对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进行现场拍摄、信息共享及信息传递。现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 随心所欲展现自己的想法, 并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

3.2 传播对象身份双重化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 大众传播的受者既可以作为普通大众而存在, 也可以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而存在, 同时也可进行角色互换, 把自己能接触到的新闻进行再次传播和深加工, 这就得益于新媒体的相互交换功能。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单一性相比, 现代大众传播的及时反馈、相互交换等功能, 已经是很大的一进步, 比如新浪博客, 每一个博主既是受众, 又是把关人, 同时还是内容的改造者和生产者。

3.3 传播内容多元化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人们分享的新闻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包括对生活小事的描写和记录, 还有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悟, 同时, 也有对国家大事等时事政治的评论, 以及对专业学术的探讨。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媒介“把关人”的权力, 这样, 各种新闻便能自由传播与发展。自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内容,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而不再如传统媒体一样, 要经过层层审核, 才能发布信息。

3.4 传播方式便利化

对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 媒体的运营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同时, 传统媒体不仅审核严格, 而且进入的门槛也非常高。然而, 网络带来了文化的快速发展, 普通受众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线, 甚至只要一部手机, 然后有一个网络帐号, 就可以成为一名为自己说话的“新闻人”。

4 自媒体时代大众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 通过一定的媒介到达受众后, 所引起的受者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3]。

在自媒体环境中, 传播对象要面临大量的信息, 但他们在接触和反馈信息时, 会比以前更积极、主动。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和媒介接触, 这也就使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方式上出现分化。这样一来, 信息的传播者, 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 把受众分成不同的种类, 这样, 信息内容就更有针对性, 取得最优的传播效果。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大众传播的理论。自媒体不仅挑战了传统“把关人”的地位, 而且改变了受众被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同时, 也打破了传统媒介对议程设置的垄断。

参考文献

[1]张文静.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本质与关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5) .

[2]崔源.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1 (3) .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6

1 新时期科技新闻传播主流为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思想与精神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 我国科技新闻事业也在逐渐发展。国外专业技术人员对新闻进行分类研究较早, 并将科技新闻作为整个新闻的重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出现, 科技新闻才出现在人们眼前, 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发生的事件传播给人们, 从而促进科技新闻快速发展。在邓小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 我国科技新闻才慢慢的走上正轨,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现象。伴随着这种繁荣现象的出现, 人们群众对科技新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我国科技新闻在这几年快速发展, 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其中主要体现在科学素养方面中。科学素养又包含了以下几种内容:1) 科技新闻的专业术语和概念;2) 科技新闻的分析方法与分析过程;3) 科技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力。据研究表明, 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早在多年以前, 国家就提出做好科技新闻传播工作, 充分发挥出科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让人们认识到科技新闻的重要性让科技新闻走向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新闻传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2 加强科技新闻传播工作, 考虑科技新闻价值, 让科技新闻走向社会化、大众化

在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不管有没有任何的主观意图, 在传播时所表现出的结果都会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现阶段, 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活动, 主要目的是将一些数据信息进行共享, 让更多人了解该信息的内容, 并对其发表意见, 只有这样这样才能保证传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在数据信息传播过程中,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在科技新闻的阅读时所产生的观点, 主要体现在对新闻知识的求知、得到行为、指导、消遣等, 同时人们在阅读新闻时还能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内容, 丰富人们知识, 开拓人们视野。现阶段, 我国科技新闻不仅仅是国家政治的报道, 而且还结合了社会经济进行报道, 使人们在阅读科技新闻时还了解社会经济市场现状。科技新闻不像体育新闻那样激烈, 也不想娱乐新闻那么休闲, 科技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立的特点, 它可以将更多的新闻向人们展现出来, 保证该新闻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与实用性能, 并将新闻中所有信息价值体现出来。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科技新闻的宣传价值也慢慢的被人们发掘出来。现阶段世界上平均每天就会出现一些新鲜事、新发明, 大众媒介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记录下来, 而是挑选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展现给人们观看[3]。同时挑选新闻过程中还要保证新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价值观, 做到正确的引导他人, 为观众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给人们带来乐观积极向上的影响, 远离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新闻走向社会化与大众化。

3 寻求科学性和新闻性的统一, 从根本上实现科技新闻的社会化、大众化

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要具有较高的新闻性与科技性, 只有这样才能将新闻的科学性与新闻性性进行统一。现阶段, 有一些科技报道在内容上存在着不真实报道, 对人们的价值观与思想观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 还有一些报道对科技细纹表述的不够客观、准确, 人民群众在观看报道过程中对科技新闻的权威性与准确性产生了质疑。

科技新闻在报道过程中要保证新闻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同时还要将所报道的科技事件进行实时报道, 并保证该新闻具有全面、客观、真实等特点。真实性与科学性是新闻的生命, 但是在实际报道时常常会有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的效益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与科学规律, 久而久而之人们就会觉得科技新闻属于虚构、假设现象的存在。由于科技新闻的专业性与独特性, 要想做好技新闻报道工作, 就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将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中, 并且建立一支高专业、高素质、高效率的新闻传播队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新闻传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科技新闻传播工作来说也不例外。人们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科技新闻进行传播, 让人们了解其中的意义, 增加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 体会到科技新闻的重要性。因此, 对于一些科技新闻传播工作人员来说, 在报道新闻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加强对科学规律、方法的传播工作, 才能对报道对象、题材、内容等进行合理报道。此外, 在报道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 将科技新闻报道传播工作实现社会化以及大众化;各传媒公司也应该不断的流入新鲜血液来改变当前的播报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科技新闻传播工作。

4 结论

各媒介在传播科技新闻时还要保证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并以科学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共的科学素养, 提高科技新闻传播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从而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本文对科技新闻传播如何实现大众化以及社会化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科技新闻传播如何实现大众化以及社会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友女.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刘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3]王艳.民意表达与公共参与:微博意见领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4]钱晓文.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转型探讨[C]//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 中国新闻教育史学会, 2012.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7

1.1 自媒体的概念和本质

最早给自媒体进行定义的是美国的两位学者, 他们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这也就界定了自媒体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公开性和隐私性的双重特征, 其公开性指的是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分享和传播属于一种透明的过程, 其隐私性指的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是由个人决定的和控制的, 外人无法进行干涉。大众群体可以自由在平台上传播新闻事实, 其中的平台起了很大作用, 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的兴起, 这些平台所具备的的私人化、自由化、平民化的特征, 使大众群体可以随时自主将信息用图、文、声等各种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 影响力攀升的速度非常之快。自媒体时代的本质特点就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1.2 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和他媒体的区别

通过对自媒体的概念分析, 可以看出除了在大众提供并分享新闻事实之外, 按照参与、主体以及立场的区别, 还有为政府或者他人代言的他媒体以及具有中立性质的论坛所酿生的平台媒体。在这三种类型中, 系媒体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 自媒体的言论自由程度是最大的, 而且信息的传递分享没有审查。自媒体的自由性也就意味着其传播力量所具备的的爆发力是最为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下最容易引起一种全民的互动狂欢。自媒体的出现, 开启了一个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传媒方式的转变, 现阶段还处于自媒体的早起时代, 未来的发展会对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

1.3 自媒体的“节点共享”能促成网络狂欢

大众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成为一种信息内容, 成为一个互动的节点, 也会被观注, “节点”不仅意味着参与信息互动的个人, 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在传播信息时可以附加套嵌各种主观一体化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发布和接受的节点, 其间的各种互动又会为原来的信息增添更多的内容, 不断改变着原始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 同时这些信息又都是共享的, 用户在提供信息和发布信息时都会以自我为中心, 这就是一种节点, 在网络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的带动下, 节点迅速扩充, 这样显示了自媒体的生命力是无穷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汪峰上头条”等等娱乐新闻, 都是在这种自媒体时代的“节点”互动共享的传播下, 很快形成了一种网络狂欢。

1.4 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信息传播特点

自媒体作为一种互联网的酿生产品, 随着使用不断深入, 其核心功能也随之展现出来, 其最大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发布。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 信息可以大范围迅速的获取和传播。同时交流的过程不受时间地点以及信息形式所限制, 只要手里有能够发布信息的数码终端, 就可以通过聊天、日志发布等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交流传播, 可以使个人观点, 可以是时事新闻, 也可以是官员政务, 当然更多的其实还是娱乐新闻, 这其中不乏有娱乐造势的炒作和谣言, 但是不论是一种满足倾述的需求还是大众交流的需要, 通过自媒体这种形式都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发布。但是, 其最显著的特点时这一传播过程是在一种“潜传播”状态。白岩松曾在《新闻1+1》中提出, “互联网、手机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 以分秒计的速度在公众之间没遮拦地传递着。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 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明传播’, 被有识之士称为‘潜传播’。

自媒体的“潜传播”意味着用户要自行对信息的安全和其他问题进行自我的过滤把关, 这也意味着信息内容的真现实性的严肃性就比传统媒体形式有所差距, 但是用户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却大大提升, 特别是当“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的当今时代, “潜传播”便充分显示了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

2 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必然性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中, 由于网络的普及, 自媒体的传播有了广阔的技术支撑和传播空间。一些焦点性的时事政治、娱乐新闻等等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参与讨论, 对于一些引起反响比较大的事件, 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形成“网络狂欢”, 引起一阵热潮。例如以“辽宁号”舰载机试飞期间的“辽宁style”热潮, 例如近期“汪峰上头条”热潮, 等等, 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么一个能够引起大众观法参与讨论的话题在网络上大范围深层次进行讨论。这不仅仅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所致, 更是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结果。

2.1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是“网络狂欢”形成的基础

“网络狂欢”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基础就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特点。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一种“核心-边缘”的扩散模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由信息源的中心不断向边缘进行扩散, 同时其他节点在传播中心节点的话题时, 经过两级传播之后就会形成中心节点, 在主观讨论时, 其他节点和中心节点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这也就是热点话题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形成“网络狂欢”的因由所在, 节点之间的沪指互换和互换连接就形成了“核心-边缘”的传信息播模式。其次, 信息的传播可以同步互动, 和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单向线性不同,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反馈是即时同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个话题的“网络狂欢”能够有更长的生命力。再次自媒体时代是一个用户本位时代。传统的权威媒介的效果已经开始逐渐远去, 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有了更多的自由行自主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删改后再自行传播, 反映到网络狂欢上, 就是话题虽然有一个中心点, 但是每时每刻都会在用户的传播过程张沾染上不同的色彩。同时,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节点连带”和“圈子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狂欢”现象得以不断涌现。

2.2“网络狂欢”是大众娱乐消费的要求

以“汪峰上头条”为代表的“网络狂欢”是自媒体时代大众自发通过进行娱乐消费的一个现象。

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是大众进行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所, 用户可以在主页上分享个人感兴趣的信息, 也可以描述自己的生活细节, 也可以抒发情感或者表达对人或事的看法, 等等。用户可以转载也可以原创, 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转发评论。这些形式的选择无关紧要, 关键的是人们都能够对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对于娱乐也便有了更强的需求, 需要用娱乐来缓解生活压力, 但是户外的大型娱乐活动却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 因此网络娱乐便成了一个突破口, 在网络里, 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欲望, 压抑的心理可以得到空前的释放。当这种情形不断聚集时, 便开始出现“众声喧哗”的现象。“网络狂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娱乐消费的一个产物, “王峰上头条”等娱乐事件便是这种产物的一个集中体现。

3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下, “网络狂欢”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其中有利也有弊。

“网络狂欢”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娱乐方式, 首先是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提升了信息的利用率, 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这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最大的一个功效。“网络狂欢”是大众集体参与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走到一起, 以狂欢的话题话题为中心, 进行调侃、自嘲、探讨, 精神得到放松, 情绪得到释放。同时狂欢的不仅仅是一种参与, 也是一种关注, 这种关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 有时仅仅是围观信息、评论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也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最大优势特点, 就是在对信息进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解压的作用。

当然, 网民自发无组织无限制的“网络狂欢”现象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像“汪峰”这样的公众人物, 被大众关注追捧的同时, 当然也会被人们调侃围观。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但是娱乐也要有度, 调侃也要有底线, 在网络里, 尤其对于娱乐话题, 人们的言论基本上是绝对自由的, 因此就会有一些人身攻击的话题出现, 这就会对话题的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严重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这一点, 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素养, 公众人物可以为娱乐所用, 但是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态度, 娱乐不等同于愚弄, 更不等同于攻击。另外, “网络狂欢”所引起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数字鸿沟”, 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这中信息传播方式不仅造成了一大批话语弱势群体, 同时由于信息传播的自由行, 也会酿生很多不良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更重要的是, 这种“网络狂欢”会在网民与非网民之间会形成一道鸿沟, 这种鸿沟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4 结论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媒体传播方式逐渐进入一种“自媒体”时代, 传统的媒体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 一些受大众喜爱的网络社交平台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的传递先过滤再发布的模式, 这就极大的扩充了信息传递的自由行和互动性。一些娱乐以及其他事件经过网民的传播互动很容易就会行成一种大众的娱乐消费, 最终形成一种网络狂欢。“自媒体”和大众娱乐消费是密切关联的, 其间的内在联系和利弊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网络狂欢现象要有一定的底线和维度。

参考文献

[1]董森.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2]刘琼.网络:一个公共话语的狂欢世界[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3) .

[3]陈昌勇.网络生存的狂欢特质及意义指向[J].安徽:安庆师范学院院报, 2009 (4) .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8

一、叙事结构

在这部人物关系错综复杂, 矛盾冲突多元化的影片中, 塑造人物形象和理清叙事线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人物众多的影片中, 必须选取人物最有特色的方面来进行展示, 用两个镜头便能让观众对这个人物最突出的特点一目了然。在所有的叙述中, 叶蓝秋是所有矛盾的出发点, 而同时, 每个人物又都有自己对于中心线索的延伸, 因此在叙事结构部分, 我从人物出场和冲突设置两个比较突出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1. 人物出场

人物的出场方式决定了观众对于其第一印象, 并且这个第一印象将伴随整个观影过程。在《搜索》中, 主要人物的出场集中在影片的前三分钟内, 每个人物的第一个镜头中, 都以网页搜索栏的形式交待了姓名, 呼应电影的题目, 较为不同的是他们的出场方式, 下面逐一进行一下分析———

第一组人物 (叶蓝秋、沈流舒、莫小渝) :

·叶蓝秋

作为中心人物, 第一个出场当之无愧。她的出场是在浴室中, 随后的一系列称体重、护理肌肤等动作, 都在向观众传达一个信息, 这是一个美丽的, 并且对自己的美色很注重的女人, 由此, 之后的她因为看到淋巴癌晚期的图片而选择自己自杀来直面死亡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为巧妙的是, 在这段叙述中, 她没有台词, 作为影片中最重要又最沉默的一员, 在此处便有了铺垫。

·沈流舒

叶蓝秋的上司, 思拓公司的老板, 必定享有物质丰盈的生活, 他的第一句台词便是在下了小轿车后对司机说的:“车子擦得不够亮。”走进公司后, 见到清洁工后请他为自己讲段子, 并且发出夸张的哈哈大笑。进入办公室后, 看到自己的二秘, 责备她:“拿饼干又用手。”这些都说明他是一个事业有成、关心员工, 习惯掌控他人, 又颇有手段的老板。

·莫小渝

沈流舒的妻子, 一个阔太太, 在丈夫的打拼中享受着奢华又悠闲的生活。她出场时边健身边看着郭德纲的相声, 并且发出貌似很开心的笑声。随后交待女佣洗衣服, 在吃饭时看着名模的照片, 这几个细节便塑造出一个生活在物质丰盈环境中而精神生活则相对寂寞的女人。

第二组人物 (陈若兮、杨守诚、杨佳琪) :

这三个人是作为一组出现的, 生活在一个狭小而破旧的出租屋中, 陈若兮在紧张忙碌地准备早餐, 嘴里说着:“吃得起最贵的三明治, 买不起最便宜的房。”她在影片中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如何发掘社会热点, 时刻都在考虑生存问题的记者, 在这段中杨守诚和杨佳琪两人处于次要地位, 而实际上也是陈若兮对于兄妹二人有着绝对的支配权 (影片中间陈若兮和莫小渝见面喝醉, 回来后对男友说的醉话是“小白兔你爱不爱大灰狼”) , 因此在随后的让座事件中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

2. 冲突设置

推动叙事的主要线索为叶蓝秋和以陈若兮为代表的媒体人的冲突。叶蓝秋在公交车上做出失态行为后, 陈若兮动用自己的媒体资源使得这个事件放大, 请人帮忙“推一推”, 使得叶蓝秋的行为成为一个全民讨论的话题, 并且随着话题的进一步深入, 所有人的行动也随之而推进。

沈流舒和莫小渝这对夫妇是另一个叙事线索, 莫小渝怀疑沈流舒和叶蓝秋有不正当关系, 而沈流舒不屑一顾地表示“我看上的女人还用偷吗”, 一个是渴望体味爱情的女人, 一个是只注重成功和掌控的男人。在出现嫌隙后, 一个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挽回, 而另一个则利用自己的妻子逢场作戏, 并且为了反击陈若兮对自己的伤害, 动用手段监视自己的妻子, 这一切都使得莫小渝一次次伤心失望, 并且在最后带着回忆离开了丈夫。

另一个主要冲突是叶蓝秋和杨守诚, 这对偶然认识的人之间又充满着各种必然, 叶蓝秋希望逃避, 能够安静地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星期, 杨守诚则处于两个相互对立的人之间, 一边是记者女友陈若兮, 一边是需要帮助的受害者叶蓝秋。叶蓝秋对一切淡然处之, 陈若兮穷追猛打, 杨守诚兄妹两个在最后也彻底倒向了叶蓝秋一方。

这三个主要矛盾是推动影片叙事的动力, 也是影片主题表现的主要载体, 可能表象来说, 看到的主要是媒体对于叶蓝秋的残害, 但实际上几对人物对于影片的主旨都有承载, 最后围绕的中心就是对生命和真情的尊重。

二、精神主旨

1. 对媒体暴力的控诉

在《搜索》中, 媒体是作为一个要被批判的对象出现的。各种细节都对记者进行了丑化。陈若兮, 一个被领导重视的记者, 一个工作小组的领导人, 住着狭窄的出租屋, 吃泡面, 为工作而奔忙。媒体人在这里的形象是拼命工作, 乐于调侃, 眼光肤浅。而就是这一群疲于奔命的人, 在掌控着社会的话语导向, 身后跟着一群盲目而愚蠢的观众。

在让座事件的后续报道中, 叶蓝秋在不久后便让杨佳琪拍摄了道歉视频, 可是在陈若兮的授意下, 没有被播出, 原因是媒体的“立场问题”, 对于叶这种“没有素质的年轻人”、“道德败坏的小三儿”, 是不应该为她做任何的辩解的。无情地为她贴上标签, 这直接导致了叶蓝秋的形象一步步被破坏, 而不考虑对叶蓝秋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也不去考虑叶蓝秋是为何这样做。这就是媒体暴力的体现, 一旦形成了一个舆论导向, 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 舆论的弱势一方就越来越没有辩解和翻身的余地。

还有一个细节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陈若兮一组人去采访叶蓝秋的中学班主任, 采访中老师说了一句:“是不是还不对呀?”这句话在这里说明, 媒体的报道已经对于观众形成了一种强制的引导, 会顺着媒体的意见讲话, “对”的东西才会播出。观众也是无知的, 盲目的, 会因谣言而奋起, 并不问原因地将其置于死地, 这也是对于现代大众传播环境下媒介和受众的关系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立场, 不应被任何人而左右。叶蓝秋是媒体暴力的牺牲品, 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 对现代人将一切“商业化”的批判

沈流舒对于员工有爱心, 能够不问原因地拿出一百万借给自己的秘书, 却不惜将商业的手段拿来对付自己的妻子。面对妻子伤心的质问, 他不屑一顾, 认为是无理取闹, 对于她挽回的举动, 也不以为然。他从未想过这个只会享受物质的女人会离开, 所以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使得妻子的关怀在他眼里成了隐形的东西。

这些在提醒我们, 在物质逐渐丰盈的今天, 所谓成功和金钱都是次要的, 珍惜手中的一份真情和一个真正在乎自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真情的缺失和深重的心机是现代社会真正的悲哀。

3. 呼吁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这个影片一直处在一种忙碌而纷杂的节奏中, 几条叙事线索同时进行, 到最后, 叶蓝秋的自杀使得一切戛然而止。她的病情的公开, 使得之前媒体的穷追猛打成为罪恶的行为, 使得小三儿的流言成为笑话, 使得外界对她的各种怀疑成为了愧疚。

让我们来看看当外界因为她而忙乱时她做了什么:蹦极, 看日出。她带着面对死亡的勇气, 满心希望自己可以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纯净地享受专属于自我的人生。面对流言蜚语, 她不屑于去解释, 因为, 就算解释了, 那又如何呢, 生命都要结束了。但即便这样渴望安静的愿望都会被浮躁的社会所扰。还好有杨守诚, 陪她一起度过了那些美丽的时光。在最后温柔的夕阳中, 她笑着说:“我要过好每个小时, 每一分, 每一秒, 每一天。”这是对所有人的肤浅行为的最好反击。她在等待着, 等待死亡的那一刻, 向这个社会控诉, 有些事情, 有些时光, 可以只属于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权利拥有自己的选择和空间, 都值得尊重。

参考文献

[1]彭昊文.电视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2]郝雨, 王祎.媒介暴力:类型、效应及控制[J].新闻记者.2009 (06)

[3]冯丽.刍议社会应对媒体暴力的处理策略[J].青年记者.2010 (20)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01)

[4]贾岳, 李建春.令人震惊的媒体“语言暴力”[J].中国记者.2006 (09)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国民素质则是第一国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已成为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2006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10年第八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7%[2],但与美国1990年的6.9%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便是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1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现状

我国大众传媒具有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优良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大众传媒便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普及工作。科普的方式主要是在报纸上办科学副刊,在广播电台开办科普节目,放映科学电影等[3]。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我国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科普工作的重要工具。表1列出了我国2008年7种主要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状况。另据中国科协统计,大众传媒已成为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表2列出了我国6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公众从不同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统计结果。

注:上表是根据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编写出版的《中国科普统计(2009年版)》提供的原始数据整理而成的

注:上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有关网站和期刊论文中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公众从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最高,近四次的调查结果都在90%左右。近年来,科技传播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关注,各种科技节目、科普栏目甚至是专业化的科教频道不断涌现,播出频次和时间也呈上升趋势,使电视科技传播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中央电视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每周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科技(科普)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走近科学》等,并在公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由表2可知,我国公众从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呈快速增长趋势,已从2001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26.6%。截止2008年,互联网上大小不一的科普网站个数已有1899个,其中影响较大的综合类和专业类科普网站有数十个。

2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意识较淡薄,科技传播所占比重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科普没有注重发挥传媒的作用,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不够到位,科技传播自然也就难以引起传媒的高度重视,很多传媒把科技、科普当成了配角和陪衬。相比之下,国外媒体则把科技新闻当作四大主流新闻之一。有关调查表明,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总节目量的20%,日本占15% [4];我国是一个拥有三亿多台电视机的国家,但科技节目占电视播出量的比例仅有6%,很多地方电视台甚至没有开设科技频道。

2.2 大众传媒科普内容较陈旧、结构欠合理,传播模式单一

一直以来,大众传媒普及的科学知识枯燥而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且更新不及时。就知识内容而言,一般科学知识普及多,高新技术知识普及少,远远不能满足大众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就内容的结构而言,现在的科普文章、图书、节目等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知识型、技术型的,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普及。面对当今求新、求异、求特、求精的多元受众消费心态,即使有很好的科普内容,如果不采用有效的传播模式和普及方法,也会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但事实上,大众传媒大多采用以授者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单向传播模式,与现代信息社会参与式、交互式的平等传播观念和双向传播模式相去甚远。由于受条件限制,科技传播尤其是科普出版,还很少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新的制作和传播方式。

2.3 缺乏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栏目),科技传媒面临受众规模小、生存压力大的困境

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受众是全体国民,但由于媒体科技节目(栏目)缺乏创新,存在选题平庸、形式呆板、题材单一、内容枯燥、模式雷同、制作粗糙等方面的通病,导致受众数量难以上规模、发展空间受限、生存压力增大,进而降低了大众传媒传播科技的积极性。例如,电视关注更多的是时事焦点、文化娱乐、体坛新闻类节目,地方台科教频道的黄金时间也大多让位于热播电视剧和广告节目;现有科普报刊、图书的数量虽有不少,但大都制作质量不高、发行量小、影响面窄,缺少像《科学美国人》那样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品牌科普期刊,一些科普报刊甚至连生存都难以保证。

2.4 科技传播行为失范,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众传媒存在较严重的猎奇炒作、哗众取宠等行为失范现象和急功近利、泛娱乐化等商业化倾向,致使像法轮功、“水变油”之类的反科学、伪科学以及一些粗制滥造的科普产品、虚假新闻能堂而皇之地占领科普阵地,利用大众传媒在科普大海中“浑水摸鱼”,破坏了科普的良好声誉,损坏了传媒的科学形象,也消解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为了迎合公众的猎奇心理和浮躁心态,一些媒体多年来总是热衷于炒作诸如“神秘失踪与时空隧道”、“章鱼预测世界杯足球赛胜负”等故弄玄虚、有违科学精神的伪科学信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伴随社会转型,传媒开始走向市场化,部分媒体抛却社会责任、疯狂逐利,一切运作均以经济利益为最高追求[5]。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任意撤销或缩减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版面、栏目和节目,把它们让位给那些能提高收视率的娱乐节目和有高广告收入的世俗化节目(栏目)。

2.5 科学家重视科普程度不够,科技界与传媒界以及媒体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热心科普工作的科学家太少,更缺乏像高士其、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董纯才那样的老一辈科普大师;许多科技工作者只注重发表高深学术论文和出版专著,以获取相应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而轻视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认为搞科普是“小儿科”,登不了大雅之堂。媒体更重视的是轰动效应、新闻价值和时效性,而轻视科学的真实性、严谨性和积累性。在我国,也很少有专门机构或召开有关会议来促使科学界与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影响了大众科技传播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此外,虽然每个媒体本身的覆盖面都有限,但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各媒体宁愿各自为战,也不愿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效果。

2.6 媒体科技传播人员科学素养偏低

传媒界从事科技传播工作的编辑、编导、记者等的科学素养普遍偏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接受过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教育和系统训练,有的从大学中文系或新闻学专业一毕业就去当科技编辑或记者。由于他们的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欠缺,对传媒新技术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科技传播的要求,更难以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3 加强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纲要》的颁布,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国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惠及全民、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性、战略性社会工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普及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众传媒只有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克服上述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才能依法担当起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

3.1 转变观念,引领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主导和支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逐渐从“科技引领生活”、“科技推动生活”、“科技改变生活”的层次提升到了“科技创造生活”的至高境界[6]。科技发展的“时新日异”和公众对科学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为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关调查显示,经济、科技、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是21世纪初受众最主要的需求。随着近年来都市类、财经类、娱乐类媒体的相继“热销”,专家预言科技类媒体将会一枝独秀、异军突起,成为传媒业的下一个热点和潮流,这点也是国外传媒业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大众传媒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合理定位,引领潮流,推动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2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国内传媒存在着行业集团化、传播分众化、产品品牌化和功能实用化的发展趋势[6]。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工作也要树立资源整合观和品牌发展观,将有限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各种媒体的纵横联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发挥整体优势和品牌效应,扩大受众面。

由表2可以看出,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传统媒体应该和现代媒体实行资源整合,如开办报纸、广播等的网络版,建立科技电视网络播出平台等,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能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各自拥有的地域和人群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资源互补。此外,品牌是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美国在打造品牌科技传媒方面做得最为成功,如《国家地理》、《发现》、《科学新闻》等都是全球闻名的优秀科普期刊;美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实现了联网化,公共广播网上的《每日科学》、《科学星期五》和电视上播出的《新星》、《发现频道》等都形成了品牌效应[3]。我国也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科技传媒,如选择一些质量高的科普报刊加以重点扶持,将其进一步打造成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品牌科普报刊。

3.3 加强合作,促进交流

要保证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误读科学”和常识性错误,就离不开科学界与传媒界的良好合作。科技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沟通与对话是减少两者间信息传递的扭曲和失真、提高科技传播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机制,双方应共同肩负起科学技术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并建立起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密切合作关系。例如,双方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通报会,建立科技传媒专家顾问组或专家咨询制度,邀请科学家作为节目嘉宾等。科技传媒还应形成一套报道科技新闻的规范程序,报道中使用的重要科技概念和大众化表述方式,需要经过有关科技工作者的核查和认可。科技管理部门还要明确规定,科技人员完成科技项目后,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一篇科普摘要,提供给科技媒体。

国内传媒之间以及国内外媒体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起信息交换、经验交流、技术协作和资源共享网络,或组建跨媒体、跨地区的战略联盟。比如,可以在中央台和地方台的科普节目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围绕像“嫦娥奔月”这样的重大科技事件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国际活动日,共同策划、联合制作和组织实施一些声势浩大的科普行动、科普活动和科普节目。

3.4 丰富内容,创新方法

在信息化社会与经济转型时期,必须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具体而言:

一是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要由重视知识传播转向“四科”(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并重,特别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与普及。比如,时下正在一些电台播放的《袁隆平传》,就是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理性精神、求真精神、务实精神、批判精神和奉献精神的褒扬和传播。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还要针对不同科普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

二是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要想让媒体科普吸引更多公众,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必须讲求趣味性和娱乐性,打破目前国内媒体科普节目的沉闷、枯燥局面。比如,电视科普节目可以引入娱乐节目的传播观念和节目形态,根据不同的内容制作成故事片、专题片、直播节目、竞赛、辩论会、情景剧、游戏等。

三是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互动性。要借鉴国内外新的、好的媒体表现形态、形式和手段,不断创新科技传播的形式和方法,如电视科技传播可采用纪实、再现、参与、直播、表演、演示、动画等多种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科普节目还应形成与观众的互动,使之成为一种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四是运作方式的市场化、产业化。科技传播虽然是公益性事业,但许多传媒科普节目也可以走向市场,让媒体科技节目(栏目)的选题“面向市场、面向科技热点”,并引入营销理念和对节目(栏目)进行适当的商业化包装,或争取科技企业的赞助,这样就会在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5 优化结构,提升素养

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兴衰成败,能否变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变专家语言为公众语言、变高深学问为通俗知识,都得依赖于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理性思维和综合素质。当然,我们并不要求传媒从业人员像科学家那样具有高深专业科技知识,而只是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与素养,掌握科技传播的规律与方法,还要求他们能以科学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和处理好科技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为此,传媒界要采取得力措施,优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人员的队伍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平。具体措施如:其一,从理工科高校招聘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等专业的研究生,作为传媒科普版和科技节目的编辑、编导或记者;其二,与高校合作,加强对在职科技传播人员的继续教育与知识更新工作;其三,媒体自身应该建立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发掘、培养和引进专业科技传播与普及人员,遴选和培育著名科普主持人、记者、编辑和科普节目制作人员,从而扩大科技传媒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其四,在高校开设科技传播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新一代科技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包括从事科技传播学、科普学研究的硕士、博士人才。

3.6 加强监督,有效激励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的监督力度,完善科技传播法制环境。一方面,在对大众传媒贯彻落实《科普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普法规,特别要对传媒的科普时间、科普比例和传播能力做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要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媒体机构自我评估或委托权威中介机构进行专业评估,确定媒体科普投入的方向和力度,并为传媒进一步改进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提供依据。

大众科技传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财政要依法增加对媒体科技传播与普及方面的投入,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对科普出版、科普影视片制作等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将科普期刊、图书、科教片等纳入国家相关评奖系列,表彰和重奖在大众科技传播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大众科技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10):25-34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2010-11-25)[2010-11-29].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3][8]编写组.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333,402

[4]牟慧玲,蒋宏.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J].新闻界,2007(2):19-21

[5]姜昕.传媒科技传播活动的研究需要转换思路[J].新闻界,2006(6):42-43

上一篇:地铁志愿者下一篇:集体备课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