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传播

2024-09-08

科技文化传播(共12篇)

科技文化传播 篇1

摘要:“科教兴国”是国人期盼已经的梦想, 在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中, 科学种子的播撒显得尤为重要。科技传播作为传播科学种子的手段, 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除了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之外, 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传统体制和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科技传播历来以政府推行为主, 不可避免的存在效率低下、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而这就民间科技传播力量逐步崛起。本文选择中国科技传播的重镇——上海, 对其存在的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进行系统分析,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 从而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无论在科技传播理论还是实践方面, 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0 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2003年底, 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 (行业) 博物馆为辅助、社区 (乡镇) 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此可见, 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 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 (曹振全, 林爱兵, 刘颖, 周维丽, 彭玲玲, 冯敏, 莫扬) , 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 许剑 (2007) , 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 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 王殿华 (2006) 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 民间力量正在崛起, 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 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 包括党, 政府, 社团, 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 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 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 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 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 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 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 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 由市领导 (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 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 主要是强调“3+X”模式, 即科委、科协、教委, 是科普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 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 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 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 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 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 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 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 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 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 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 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 实现上下联动, 市区联动 (2006, 蒋宏) 。除此之外, 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 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 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 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 到达街道, 这样整个规划, 整个工作体系, 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 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 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资源来源单一, 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 (2006, 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 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主要包括科协及其领导下的各类协会, 学会, 研究会等、民间科普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私营公司的科普项目、草根公益类型的民间科普团体和从事科普事业的个人 (包括民间个人的科普工作室) 等。据统计, 上海科协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189个, 会员16万余人。组织网络还包括全市17个区县科协和100余个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行业科协和大专院校科协。在全市所有个乡镇、街道建有科协或科普协会。从框架结构来看,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网络已是纵横交错, 较为完善。各类科技组织对我国公民科学紊质建设贡献很大, 特别是中国科协及其所领导的各种学会,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还有各地社科联组织及学会, 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国的科技组织有很多优势, 如荟萃了众多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 学科齐全, 同行认可, 学术权威;地位超脱, 价值中立,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等。但我国的科协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式都是官方在操作,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团体。民间科普组织主要由科技传播类的社会团体, 基金会,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组成, 而个人主要是科学家、教授 (教师) 和志愿者。据统计, 上海共有24家科普类的社会组织, 其中有包括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菇菌科普馆, 上海风电科普馆,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在内的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科委) 和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科协) 2个基金会, 其它均为社会团体。我们有选择行的对其进行了调查, 所有的民间组织都是挂靠在政府或事业单位, 其中除了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为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主管,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为黄埔区教育局主管外, 有4家单位为市、区科委主管, 18家单位市、区科协主管。

由此可见, 虽然在上海也存在和NGO定义上非常接近的大量民间科技传播组织, 但他们的地位并非完全独立, 在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吸引公众参与的能力很低。这些社长期沿用“挂靠体制”而生存, 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导致严重的依赖性。“挂靠体制”建立的初衷本是想使它们得到挂靠单位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的支持, 由于专职科技传播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不受社会团体供养、不受群众监督, 难以从体制上保证他们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组织成员负责自觉地结合起来:脱离社会的支持、参与, 仅靠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开展工作, 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

3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与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比较

3.1 从整体布局看, 官方力量体系完善, 而民间力量分布零散

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官方来体系来看, 以市、区、县的科委、科协、教委、科技馆等实体力量为主要支撑, 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一个较为完善、分布规律且有规模的强势网络, 在整个上海的科技传播力量中占有主流地位;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数量较少, 总体分布较为零散, 同时, 各自之间彼此独立, 沟通较少, 未形成合作力, 总体上其发展处于弱势。

3.2 从传播手段看, 官方力量传播形式固定化, 重展示, 而民间力量更加灵活, 具有特色

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科技传播力量, 在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的手段上看, 官方组织的科技传播力量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以展示为主,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 更具特色。

3.3 从传播效果看,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影响较大, 而民间力量的科技传播影响欠佳

除了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方面, 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传播的效果来看, 二者也存在差异。官方的科技场馆由于规模大, 数量多, 且能较为长久的维持, 在整个科技传播中还是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虽然民间的科技传播形式更为灵活, 方式多样, 但是整体的数量有限, 参加人数的限制以及难以持续性的问题, 在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3.4 结论

综上所述, 从整体而言,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强大, 而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不占主流, 这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限制, 政府管得太多, 管得过严, 束缚官方科技传播手脚的同时也限制了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从传播手段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有待于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而民间科技传播虽然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大多数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都不是很不专业, 专业的限制也成为了限制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传播效果效果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效果较好,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大都需要自负盈亏, 如果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则会生存困难, 不能持久的从事科技传播的工作,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密切相关。

4 进一步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把科技传播当作纯粹的公益事业来发展, 国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从发达国家科技传播网络建设的经验来看, 以科技企业、民间社团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在国家科技传播的整体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一一非政府组织一一企业三方在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 相互促进, 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民间科技力量作为整个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科技传播更多样化, 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解决政府、传统科技社团所覆盖不到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能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科技需求, 如农业科技培训, 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在抑制迷信、培养人才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此外, 民间力量还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因此, 在官方科技力量发展的同时, 需要促进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改革目标, 应是促其向能自主活动,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传播力量转变。只有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使得科学的种子在中华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 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真正实现国人长久的夙愿——“科教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民间科技, 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5 (12) .

[2]黄友直.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J].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006 (3) .

[3]朱进宁.我国民间科技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学会, 2006 (6) .

[4]蒋宏, 许剑.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 2007 (7) .

[5]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理论探讨, 2006 (6) .

[6]李建民, 徐杨, 林巍.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普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 2006 (6) .

[7]Bucchi, M.&Trench, B. (2008)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ingdon:Routledge.

[8]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3176666.html.

科技文化传播 篇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使音响、电影、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3D、4D、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526部,跃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电子出版物已居世界第二位。广播电视村村

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已覆盖全国75%行政村。科技创新引领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动漫娱乐、数字创意、网络原创等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支撑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信息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主流文化占据新媒体阵地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不能得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关系到我国文化产品能不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为此,我们必须把文化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为我国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各重点领域,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针对图书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会展、娱乐休闲等领域多种形式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需要,创作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高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传承和开发;加强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和素材资源的充分提炼和梳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开展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库、素材库、信息库的建设和共享利用。

提升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利用数字、网络、3D、4D、高清、多媒体、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及服务模式;推动有关科技领域先进、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提高支撑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软件、装备的自给率,加强相关标准与规范建设。

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加快数字、网络、移动等各类先进通信技术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双向互动,可管、可控、可信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开发基于数字、移动、网络等具有不同传播、接收、显示特点的新型文化产品,缩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阶层、不同人群间信息与机会不均等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出版、娱乐休闲、远程教育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传播力。

提升文化安全和文化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无处不在,公众自发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与互动活动空前活跃,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外来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保障卫星、广播、电视、网络等通信渠道的传输安全,加强网络文化信息管理,应对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反动)等给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科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研究,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和手段,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将以组织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聚焦文化演艺、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主要文化产业服务形态,整体布局产业链,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创意、生产、传播、运营、展示、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提高文化制作与展示行业软件系统及装备的国产化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并在文化服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针对文物、民俗、宗教等各类典型物质与非物质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与陶瓷、漆器、织造、印染、雕刻等中国传统工艺有机结合,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网络化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提高国民文化消费力。研究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开发新型电子书包,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教育与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国际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与要素互动衔接、协同创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一批具有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科技撞击文化 篇3

而未来,也许在3D技术、浸入式体验设备的共同作用下,观众不再只是“观众”,而是变电影为游戏,人则在电影中。

其实,没有科技的支撑,很多文化创作最终只能是镜花水月,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都给文化发展带来革命性变革。

文化的科技创新

1895年,第一台电影机诞生于法国巴黎,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拍摄完成。此后,随着有声以及蒙太奇彩色电视机的出现,整条电影、电视制作产业链逐渐发展起来,光景交错、美伦美奂的电影产品激起了大量的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1981年,IBM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20世纪,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电脑软件创造了世界财富的增长奇迹;Google、Yahoo、百度、腾讯依托互随网崛起,传统社交模式被完全颠覆。Facebook、Twitter、Youtube、人人网、微信、微博,每一次科技进步都给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出口与展示平台,创意也随之而来。网民们可以任意发表自己想法,把想观看的内容传达上网,电影、电视制作人则开始逃离闭门造车的状态,更多接地气的产品涌现。配合这种形势发展的,是移动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大频的广泛普及。在中国,三网融合正在加紧、4G开始普及,短小精悍、恢谐幽默的微电影风行网络,也带动了新的产业模式生长。

回头再看现在最火的3D技术,它带来影视创新的同时,也给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带来转机。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还原”了一幅百米3D动态“清明上河图”,配合26台投影仪拼接水纹的画面投射在纱网上,透过纱网,部分影像呈现在其下的沙石造景上,形成一条有厚度的“虚拟水系”,效果亦真亦幻,与水系之上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相映成辉,栩栩如生。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用科技的手段升华了世博的艺术气息,那么数字敦煌的出现就是科技力量对艺术生命的延续。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褪色,千百年后的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破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很多年前这是一直困扰文化界的难题。现在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就能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

除了电影、电视产业,还有大量科技软件对创意设计做出贡献,如CAD、CAM、Autodesk软件对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电脑动画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的改变等。

全球布控 创新文化

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等;第二是以电子与纸质印刷为基础的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等常态文化产业;第三就是依靠数字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支撑的,当代时尚生活潮流推动的创意产业。

在这三个层次中,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新业态,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新业态创造了巨大的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和发展潜力,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2013年1月,来自电影局通气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创历史新高;国产片票房82.73亿元,占票房总额的48.46%。这是10年来首次出现国产片票房不敌进口片的局面。

从国际形势上看,美国一直引领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好莱坞更是抓住版权和高科技不放;作为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发源地,欧洲正在致力于让创意产业成为欧洲经济的“正能量”,重新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日本依靠人才和全产业链优势,继续维持动漫大国的地位;韩国则利用先进的电子产业,抢先发展网游,抢占文化创意的制高点。

反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高新技术获得高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日益缩小。尤其在互联网产业,国际上有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创新企业,而中国也有新浪、搜狐、百度、腾讯、水晶石、阿里巴巴等分别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优秀企业。

但是,中国目前在文化和科技方面的融合现状并不乐观,无论在动漫、网游、数字出版还是在新媒体方面,都存在企业各自为政、产业链协作不到位、掌握高新技术的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对此,很多技术型企业已做出布局与改变。例如,新媒体内容制作商芭乐联合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制作微电影、网络剧;腾讯入股华谊,一同打造网络视频新业态;土豆网和中影集团联合投资制作了新媒体网络创意短剧等。

而在国家政策方面,2012年5月17日,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审议通过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下简称“《纲要》”),并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做了部署。此举标志着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

科技文化传播 篇4

1报纸传播媒介

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书刊、杂志等其他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的出版物的典型代表。报业的工作流程大体是: 采写、修改、传送、编辑、审定、排版、印刷和发行。其中各个环节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均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例如,记者的采访工作由于微型盒带式录音机,长记录时间的数码录音机和摄录一体机的使用实现了所谓 “电子新闻采集” ( ENG) ;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实用软件的不断丰富使编辑记者在写作和修改过程实现了 “以机代笔”,编辑部采用的网络自动化办公使得文字编辑实现了资源共享。在传播内容方面, 为了体现文字类传媒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比较容易进行抽象和概括因而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特点,新闻记者对于新出现的新闻线索,往往要在采访前对相关背景材料作充分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 ( 受众) 尚不知晓或不太清楚的事件背景和来龙去脉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充分了解该新闻信息的全部内容。这一工作若按手工操作办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还极易损坏一些珍贵资料。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电脑新闻资料库得到极大丰富,为记者、编辑等传播工作者的资料查询提供了很大方便。在稿件的异地传送方式上,从前的邮政信函已被Fax ( 传真) 和E - mail ( 电子邮件) 所代替, 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有许多蓬勃发展的电子刊物每日每时向世界各地传递大量的知识与信息。科技进步给出版界带来的种种变革使越来越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版面活泼、印刷精美的作品不断充实和繁荣出版市场,也给出版物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电视传播媒介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何获得更多的观众 ( 受众) ? 如何利用现有频率资源更有效地传播更多的信息? 这些都成为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在于技术进步。举例来说,电视双伴音技术是对同一电视节目配有两种不同语言的伴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收看电视的问题。利用字幕技术和电视画面合成技术改善残疾人的收视条件,我们看到的情形是: 播出电视新闻节目时,在荧屏的一角安排一个小画面,由另一位主持人用哑语 “播音”,帮助聋哑人了解新闻内容。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可以增加有效信息的传输量。高清晰度电视以16 ∶ 9的宽屏幕加上其一千多行的扫描线,使它的一帧画面信息含有量比普通电视画面一帧的含有量高出很多,据日本NHK的专家测算,这一高出比率大约是5倍。另外,图文电视广播技术利用全电视信号中的场逆程时间传送数据信号,在不影响正常节目的同时,充分传输了其他有效信息。图文电视技术具有速度快、费用低、接入简单等优点,在我国的各地电视台中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典型业务是传送股票证券行情。随着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用图文电视数据广播开展远程教育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3国际互联网传播媒介

目前,国际互联网开始兴起。它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触角迅速伸向各个领域。由于它能传递数据、文字、图片、声音和活动 影像5种人类信息形式,很快便成为公认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连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似乎使世界的范围逐渐缩小, “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互联网的特点: 一是范围广、时滞短和交互性。二是使信息朝着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加分散的两个极端快速发展。前者指的是随着不断加入与更新,网上各门类、各形式的信息总量逐渐扩张。后者指的是具有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日益突出,每个人都可在网上接收和发布信息,即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在互联网上可以发生更迭。三是对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包容性使它成了其他传播媒介的载体,网上报纸、网上刊物、网上转播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这些特点也即优点,加上科技进步带来的上网手段的不断增多,如除计算机外,还可通过机顶盒和符合WAP的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联网使用者的行列,“网民”的队伍日趋壮大。互联网的出现的确给传统的传播媒介造成很大冲击,由此也产生了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将要消亡”之说。但从技术上说,互联网目前仍主要以电话线路为接入方式,其宽带和传输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传送活动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网站受服务器性能的限制,同时接受多方访问的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尽管互联网 “神通广大”,但完全取代其他传播媒介至少在较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把它称作 “第四媒体”,无论是从传播媒体总的数量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时间先后的排行来说,都还是比较准确的。

科技文化传播 篇5

首届海峡两岸金融科技文化

服务论坛

——科技&文化助力金融服务发展

一、论坛背景及目的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深入,两岸金融交流已是十分广泛和活跃,也得到了两岸同胞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人员往来也十分频繁。它反映的是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必然趋势,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

为促进海峡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便利两岸经贸往来,由国台办、中华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指导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金融服务论坛。

本次论坛由联合国世界艺术发展基金主办,海峡两岸逾千名金融行业专家成员参加。本次论坛论题涉及:科技在金融服务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机遇;如何协调加快推进、两岸三地金融合作与共赢;网络时代的金融新业态;金融服务业在中国企业中的机遇和作用;科技化趋势下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海峡两岸金融业的发展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是一次与部级领导、行业专家学者深层研讨、面对面交流的极好机会,为促进本行业宏观发展,课题深入研究提供原动力。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科技&文化助推金融服务远航”,将为我们提供一次海峡两岸金融发展历程并关注未来挑战的机会。论坛将邀请一批有影响力的发言嘉宾,与来自社会各界的金融行业人士、政府官员共同探讨两岸金融与科技服务如何影响两岸经济发展,并造福两岸人民。/

4二、论坛组织

首届海峡两岸金融服务论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联合国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

承办单位:苏州金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梦文化集团

支持单位:苏州威联豪生酒店

凯悦资本

博汇文化传媒股份《尚品生活》杂志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

人民日报

协办单位: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台湾演艺总工会、台湾创业投资协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华演艺总工会、苏州广电总台、上海卓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台湾台北演艺经纪人工会、台湾华一银行、香港兆丰银行

参会机构:

 全国30多家经济开发园区招商局

 上海金融硅谷金融专家考察团

 100多家银行机构、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 300 多家台商企业代表

三、论坛时间及会场安排

论坛时间:2013年5月10日——2013年5月11日

论坛地点:中国·苏州·苏州演艺中心

具体地址:苏州市金门路33号苏州市政府演艺中心

论坛议程安排请见于附属表格

四、部分参会名单

五、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4008-853-918

电话:0512-***0

传真:0512-68832885

地址:苏州市广济南路19号西城永捷广场1108室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zjstz222

邮箱:admin@jinsuwang.com

网址:

沿路传播的中国科技 篇6

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你是否知道,它们是怎样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呢?

文化载体—造纸术

纸张的发明被归功于公元2世纪初年的宦官蔡伦,但实际上在蔡伦前200年,民间就已流行纸张了。蔡伦的功绩应该在于收集整理并推动造纸术的使用。公元751年,唐与阿拉伯帝国在怛逻斯发生激战,唐军败北。这场战争成为造纸术传播的契机。被俘军士中有一些造纸工匠,这些工匠将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人。后来造纸术又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向西传播,逐渐传遍全球。

纸张有着价格低廉、轻便实用、方便保存等优点,所以它的出现取代了纸草、木板、泥版、羊皮、丝绸、布帛、竹简、木牍这些文字载体。它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保存知识,普及科学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文明之母—印刷术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绸之路逐渐传播的技术之一。8~12世纪,通过流动到中亚的中国工匠和造访过中国的阿拉伯商旅的引入,波斯、埃及等地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13世纪时,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登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印刷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印刷术被誉为“文明之母”,它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才能读书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为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基石。

兵器革新—火药

早在8、9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火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硝也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地区。

火药的制造方法是由商人印度传入阿拉伯地区,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各国。到了13世纪,蒙古和中亚的阿拉伯人交战,曾经使用了很多火器。在作战过程中,火器及其制造方法也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欧洲人则是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据载,意大利人首先在1326年掌握火器的秘密,紧接着法国和英国先后在1338年和1340年学会制造火器,德国则是在1346年获取这项技术。火器技术逐渐传遍欧洲,这为欧洲打破封建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远航助手—指南针

指南针的传播不同于其他三大发明,它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向西方的。司南是一种古老的指南针,它上部分呈勺子形状,下部分则扁平为盘状。后来,不一定要做成勺子状,而是做成针状甚至让它浮在水面上,这就是磁罗盘的核心部分了。

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后,阿拉伯人在与中国船员的接触中获得指南针的知识,并在日后传播到了欧洲。指南针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没有指南针,很难想象15、16世纪的人能顺利地完成地理大发现的远洋航程。

科学技术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

战争俘获

战争虽然残忍,但却是促进技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战争所形成的技术交流通常是,胜利的一方俘获失败者的工匠,缴获战利品的实物,通过被俘工匠的贡献,或是对战利品的仿制,最终掌握对方的相关技术。因为怛逻斯战役而传播的造纸术可以算是其中的典型。

外交赏赐

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会对其他国家进行馈赠,有时还会为了政治利益进行和亲活动。和亲的双方一般为有一定政治影响力或象征性的人员。

唐代著名的文成公主在与吐蕃领袖松赞干布和亲时,携带了大批唐朝赏赐的物资并有大队随行人员。这些赏赐的物资和随行匠人帮助吐蕃掌握了很多本地没有的技术。

商旅携带

商旅携带也是技术交流的一种方式。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指南针可以为海上航行提供更精准的方向定位,为了海上航行的安全,商旅们愿意携带指南针往来于路途之上。

间谍活动

有一些技术,因为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民生、经济、军事价值,而被没有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垂涎。最后这些国家通过间谍活动成功取得了该项技术,使得此技术传播开来。

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查士丁尼皇帝曾高价雇佣了两个印度僧侣,让他们利用旅行的机会从中国窃取桑种和蚕种,置于竹杖之中,偷带回国。

改善生活的技术

四大发明对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也有一些技术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灵巧机械

—擒纵机构

中国人自古对计时器高度重视,因此中国很早就开启了漏壶和滴水钟发展的新时代。漏壶本不是中国发明的,其来源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中国人学会并掌握了制造漏壶的技术之后,把漏壶变成了具有一定精度的仪器。机械式漏壶是在漏壶基础上的创新。机械式漏壶中有“擒纵机构”,这种装置可以是一个旋转轴以固定的步伐旋转,它使轮系转动时每次只过一个齿,这是所有机械钟的核心技术。

机械式漏壶首先是由著名天文学家僧侣一行和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在大约723年设计出来的。公元11世纪的天文学家苏颂在重要发明水运仪象台中也应用了擒纵机构。这台仪器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现在的机械钟表中依然在运用擒纵机构。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欧洲的擒纵技术来源于中国,但这一技术确实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沙地得水—凿井

凿井是遗泽深远的技术。丝绸之路地区沙漠密布,水分的汲取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天山与昆仑山脉的冰川融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融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会在短时间内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就被需要水源的军人在西域使用,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然而“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坚持了很长时间。

nlc202309051356

农武兼顾—冶铁

冶铁技术则直接让很多西域国家跨入铁器时代。据说最早从中国人那里学会铸铁技术的是今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费尔干纳人。铁器传入西域诸国,对于社会生产和军队战斗力都起了促进作用。大批西域国家受惠于铁器,使当地经济得以进步。

高屋建瓴的学术

古代中国在医学、数学等方面都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丝绸之路的通畅,中外交流的频繁密不可分。

妙手回春—医学

中国有丰富的中药使用经验,疗效较好的中药传入印度后,被称为“神州上药”,受到印度人的喜爱。大约唐时,中医体系传入阿拉伯。“学术界的领袖和王子”阿维森纳在其著作《医典》中专门记载了中医的脉学,并从晋代名医王叔和的作品《脉经》中引用了很多描述。阿维森纳的《医典》是12至17世纪中东和西欧的主要医学著作,影响阿拉伯及欧洲的医学教育长达百年之久。

中国医学也特别重视对外来医学的吸收,著名诗人刘禹锡曾经备受眼疾困扰,求治于印度医僧。他还写下了《赠眼科医婆罗门僧》:“三秋伤望远,终日泣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已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自己的眼疾困扰,以及对外国医学技术的期待。

图形与数字—数学

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一套简捷的运算方法,这是因为中国最早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它为中国数学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成果打好了基础。

正是因为中国数学的先进,导至中国数学在很早就开始外传。例如,公元6世纪,印度人创立位值制数算和土盘算数,与中国筹算方法相似,除此之外,分数的表示、四则运算、弓形面积、球体积、勾股问题、圆周率、一次同余式、开方法、重差术等方面都能找到中国数学的痕迹。意大利数学家菲波纳西在其1020年的著作《算术书》中介绍了东方数学系统,从此可见,当时中国数学已经在阿拉伯与欧洲流行。

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影响了世界,而中国本身也在丝绸之路上汲取了科技的养分,丝绸之路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交流架设了桥梁,各国都在这些交流中得到了发展与进步。这是丝绸之路对人类科技的伟大贡献。

由他国传入中国的制造技术

熬糖法

人们从甘蔗或其他含糖量较高的植物中榨取糖液,为了使糖液达到规定浓度变成硬糖,就必须脱除糖液中残留的绝大部分水分,通过不断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最后将糖液浓缩至规定的浓度。这一过程在糖艺制作中称为熬糖。

熬糖法是在唐代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的技术。在中印交往中,唐代官员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次数最多,共四次。他在公元647年,第三次出使时,取得了印度的熬糖法。

玻璃制造

中国古代其实已经掌握了独特的铅钡玻璃制造技术,但发展较为缓慢,长期保持着质地轻脆、透明度差的特点。

西方玻璃最初起源于古代埃及地区,后传播到阿拉伯地区,经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极大惊异,被视为奇物异宝而加以记载。南北朝时期,不仅是玻璃,就连玻璃制造技术也传播到了我国。此后,人们对玻璃就不以为奇了。

(责任编辑/王枫)

河南省农村科技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篇7

1 河南省农村科技文化传播的现状及成效

加快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迫切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扎实推进。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7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培育农村产业等方面, 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

(1) 政府高度重视, 人民群众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实施细节中, 农村科技文化传播的途径、方法及机制研究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并落到实处。目前在河南省农村各地已基本形成了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文化类社团搭台唱戏、科技致富带头人率先示范、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农村科技文化传播长效机制已基本形成。

(2) 科协等人民团体积极介入, 农村科技文化传播成效显著

河南省各地科协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基础, 积极开展农村科普站、栏、员建设;并进一步提高科普大篷车定期巡回宣传的频率和覆盖面, 在科技文化传播的内容、次数、间隔周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 为进一步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及作用, 部分科协所属学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村委会之间积极开展“村会协作”、“会会协作”活动,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 农民群众有了获取知识的途径。

(3) 农村市场广阔, 科技文化类企业参与传播、投入积极

随着农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 高新技术产品、先进种养殖技术及种苗、先进文化理念等在农村已有了相当大的认可群体, 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城市相对饱和。为此, 各类企业为了争夺广阔的农村市场, 就对各种与产品相关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技术、使用方法进行传播以扩大本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群体, 打开农村市场。现在各类科技文化宣传资料、在网络、广播、电视上开设有关的科普宣传栏目、企业科技人员走村入户进行宣传等已十分常见。

2 河南省农村科技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求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而且还涉及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河南省农村幅员广阔、人口基数大、经费严重不足、科技文化传播设施及手段相对落后, 给农村科技文化传播长效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阻力。目前,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科技在建立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发展、新兴产业的培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

(1) 农村科技社团经费保障不力, 传播活力不足

近年来, 在以各地科协系统为首的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 河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迅速, 成为农村科技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之一, 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诸多实惠。但因河南省农村整体经济实力不强, 有些地方由于财政较为困难, 对农业科研、试验、技术成果推广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 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投入更少。推广站所的仪器设备简陋, 甚至没有, 技术推广手段主要靠“一张嘴, 两条腿”。由于缺少经费投入, 一些农业新技术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服务功能弱化,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整体水平的提高。科技社团组织建设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 也导致了农村科技社团多头管理严重, 经费保障不力, 科技文化传播活力不足、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 其应有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科技传播受益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 农村科技文化传播人员匮乏, 投入精力不足

在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人才队伍中, 种植业多, 养殖业少;产中服务多, 产前、产后服务少;传统学科多, 新兴学科少。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知识陈旧, 对当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农业新技术及其产业知之甚少, 业务水平较低, 知识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从整体素质看, 农业科技人员有中、高级职称的仅占农技推广人员的1/4, 综合型人才则更少。有些农技人员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观念陈旧、保守, 市场意识薄弱,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基层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虽有十几个工作人员, 但相对于繁多的日常工作, 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也无瑕顾及农村科技文化的传播。也就是说, 一个人或十几个人要做近万人的科技文化传播和指导工作,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 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致使农村科技文化传播难

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 他们文化素质欠缺致使农村科技文化传播难。不少农户市场信息闭塞, 种植结构调整随大流, 跟着感觉走, 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到较大阻力。例如濮阳县农村45岁以下的青壮男女劳动力80%以上都外出打工, 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幼, 对农村科技推广的热情和接受能力都大为下降;目前留在村里的农民甚至连化肥的用量、用途都搞不清楚, 分析土壤成分中缺氮、缺磷, 还是缺钾, 该使用哪种专用肥料更是无从谈起。

3 河南省农村科技文化传播的对策及建议

(1) 进一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对河南省农村而言, 现有的科技文化传播规模太小、设施不足、惠及面小。如科协系统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 在基层进行来回宣传;在部分乡镇的村搞科普站、栏、员建设, 以文字和图案的形式进行科技文化传播;以传媒企业为主体的新闻传播, 虽然覆盖面很大, 但传播时间却极短, 远远跟不上农民急需的科技文化知识量的增长。为此, 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在农村科技文化传播方面的经费投入, 将上述各种有效科技文化传播方式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以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水平。其次鼓励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 设立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 该风险投资公司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待遇。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增加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贷款。企业在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 可以将专利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申请贷款的质押。保险机构可以依法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险业务。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慈善基金会和政府间的优惠贷款发展农业, 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2) 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文化传播队伍建设

农村科技文化传播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要把好进人关, 实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提高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制度, 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可清退通过关系等进入的不合格人员, 精干农技推广队伍, 提高农技推广的效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要求, 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 应该尽快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通过考试严格录用, 逐步推行聘用制, 竞争上岗, 择优聘用。要搞好对农村人才的任职资格认定和聘用工作。聘用人员养老保险按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农村人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后顾之忧。

(3) 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农业是弱质产业, 比较效益低, 农村科技文化传播在市场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成本上的补偿, 因此, 必须依靠国家和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创造一个宽松有利的宏观环境。为了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及保证农村科技传播体系的良好运行, 政府应尽快建立新的政策体系, 包括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使科研、开发、转化投入能够获得高额的预期收益, 从而激励各方面, 尤其是私企进行投资;制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管理采用公平竞争的政策;积极培育和完善农业技术市场,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形成有利于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生成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在人才、资金、项目以及税收、管理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每年有重点的扶持一批示范性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鼓励开展经营性服务, 对一些发展较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经营性服务实体, 可优先培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并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允许和鼓励农业科技经营性服务组织大规模的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 申请使用政府农业科技研发、引进和推广资金, 享受良种、化肥、农机购机补贴等政策。政府将采取招投标的方式, 将一些一般性公益性服务项目, 有偿、优先交由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对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各类经营组织, 允许将推广费用计入成本, 开办初期的三年内, 给予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地方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的人员, 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成果验收、岗位竞聘等方面与公益性农技服务人员一视同仁。

(4) 进一步体现农村科技文化传播内容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

从地理条件来讲, 河南省农村各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雨水、土壤各异。从河南省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来讲, 城区农村人口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而偏僻地区特别是某些偏远的市县农村人口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另外农村科技文化传播基础设施的配备情况也不相同。为此, 我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 对各地农村进行科技文化传播时, 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统一布局,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果。

摘要:近年来, 我省农村科技文化传播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各单位齐抓共管, 科协等人民团体积极介入下, 在科技文化类企业的参与下, 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河南省是人口大省, 农村人口众多, 现仍存在科技社团经费不足;传播人员匮乏, 投入精力不够;传播真实性、激发性不强, 可信度不高等问题。为此, 我们应采取增加经费投入, 加强农村基层科技文化传播队伍建设, 改进科技文化传播内容等措施, 来提高河南省农村科技文化传播的成效。

关键词:农村,科技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N].2007-11-26.

论科技传播的文化制约与对策 篇8

2006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1]”。而“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1]” ,首先就不能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科技活动的影响。

1 文化是影响科技传播的重要因素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识,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有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2]。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离不开科技传播。因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3]。科技传播作为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伴随着科技的产生、发展和人类交往的不断密切而进行,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一般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文化也被视作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科技传播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必然给科技传播打上深刻的烙印。反之,科技传播亦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及指南针经过阿拉伯传入西欧,对欧洲的社会文化进步产生重大作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曾提出中国古代发明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4]。可见,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传播对近代欧洲文明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日益科学技术化,我们往往容易注意到科技传播对社会的影响,而忽略社会是如何影响和造就科技传播及其发展的。事实上,科技传播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社会是推动科技传播的主导力量,社会状况如何,决定着科技传播及其发展的状况如何。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它渗透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隐含在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强大的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由此构成文化在形式上的特殊性。当科技传播者选择传播何种科技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播时,在受众选择接受何种科技内容、以何种方式获取科技信息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既有文化特殊性的影响,最终影响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方向和效果怎样。换言之,不同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科技传播的轨迹和状况,社会文化是影响科技传播的重要因素。

2 科技传播文化制约的体现

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认为科技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5]。”这一论断指出科技传播包括微观层面的学术交流与宏观层面的科学教育以及科学普及,文化因素对科技传播的制约就体现在这两个层面上。

2.1 两种文化的分离与对抗阻碍科技传播

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科技探索与人文研究的精神实质,展现着科技活动和人文活动的内在意义。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用不同,二者在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现上均存在巨大差异。诚如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C.P.斯诺在剑桥大学作的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中所提到的那样:整个西方社会的精神生活正日益分裂成相互对立的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种文化的分离与对抗使西方丧失了整体的文化观,以至于20世纪的西方学术界不能对“过去”作正确的描述,不能对“现在”作合理的解释,不能对“未来”作可靠的估计[6]。虽然斯诺的描述有一定的夸大、估计也过于严重,但两种文化的分野与对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其结果必然导致科技传播受到阻碍。

(1) 两种文化的内涵差异及价值观念的彼此不认同导致科技传播受阻

首先,两种文化的分离与对抗导致科技传播的学术交流不活跃,科技新知向公众普及的广度与深度受到阻碍。由于长期的专业化教育,人被禁锢于精细的专业学科内,不同学科的人们具有广泛的自律性。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们时刻注意保持“价值中立”,不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那样易受个人观念、信仰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在个人的、阶级的、国家的意志或意识影响下也很难像自然科学研究者那样以纯粹客观的姿态进行研究。自然科学家是被动地从事科技传播,人文社会科学家与普通大众参与科技传播的意愿也不强烈,科技传播活动无论是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均受到限制。

其次,长期以来形成的大众传媒界注重新闻价值取向与科技界形成的尊重科技价值取向的对立不利于科学共同体成员与大众传媒的沟通,进而影响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活动的顺利展开。大众传媒报道科技事实往往侧重选择能引起读者广泛注意、有轰动性、有影响力的科技事实,或者属于科技事实但未必具有较大科技价值却易于引发新闻轰动效应的其他事实。以强调科技价值著称的科学共同体不能接受大众传媒文化对科学的“解读”与“重构”,导致科技传播在宏观层面受影响。

(2) 承载两种文化的语言符号体系差异制约科技传播

人文文化以日常语言作为表达工具与运载工具,科学文化则强调科学语言。日常语言具有意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而科学语言则要讲究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不能有半点含糊。科学语言在表达科学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所运用的术语、符号、公式、图表等在人文文化范围内并不具备通约性,缺乏一定科学文化背景的人文群体或个体就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语言。语言符号体系的差异使仅有人文文化背景的受传者难以接触到广袤的科学技术领域。反之,当大众传媒运用日常语言来表述科技信息,则难以做到科学语言所要求的“精密准确”。 因为大众传媒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标新立异、扣人心弦,这就难以达到科技信息表达所要求的精确性,这势必造成科技信息的“失真”。科学共同体不满大众传媒对科技信息的解读,大众传媒也对科学共同体的不认同难以理解,最终两个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被强化,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活动受阻,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将被耽搁。

2.2 科技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质性阻碍科技传播

科技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它是以科技知识分子为代表创造、传递和交流的文化。科技精英文化以论文、专利、实验等形式体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中曾以普遍性、竞争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的怀疑性概括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气质。科技精英通常具备共同的态度、行为准则、行为模式、探讨模式和前提。而大众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市民文化。它既与同一历史时期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也与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产生的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一些原则差异,它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也是一种强化娱乐的文化。它因轻松愉快、娱人耳目、悦人身心而引领大众的世俗消费。借助现代科技新手段,大众文化信息的传播易如反掌,非常便于普及,是一种同质文化即标准化文化。当科技传播在宏观层面开展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科技精英文化以其特有的研究领域,专业的规范准则、术语、工具和方法致力于追求学术的纯正和规范时,普通大众自然难以理解那些专业、深奥、枯燥、抽象的文化内容,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俗、轻松活泼的大众文化。科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受众在选择性接触过程中对大众文化传播亲近,而对科技精英文化传播疏远。科技精英文化因“曲高”而“和寡”,“门可罗雀”;大众文化因通俗而盛行,“门庭若市”。

2.3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中的落后成分阻碍科技传播

马克斯·韦伯说:“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7]”由于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选择和自我保护功能。假若外来文化有利于原有文化的自我维护,则原有文化能促进科技的传播;反之,如果外来文化对原有文化构成威胁乃至破坏,则限制科技的交流、沟通与分享。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在运用自然知识于有用的目的方面,远比欧洲更有成效;但是近代科学没有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某种程度上,这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所形成的固步自封、天朝大国的文化心态有关。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的中国人不愿意使用大炮;19世纪电力、铁路技术在中国传播也受到很大阻碍。因国人“谓电线有碍风水”,致使1884年大北公司从上海往北京架设电线时出现乡人将“电杆作柴,铜线作钉”[8]的现象。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由于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一种较之于中国更适合于现代化组织形式的心理社会稳态模式,无需作出剧烈改变就迅速又成功地使政府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

这说明,科技传播离不开特定社会文化力量的支持,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中国科技传播面临的一个特有问题。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会在微观层面影响普通民众对科学技术的认同,在宏观层面阻碍科技的普及,最终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大大受阻。

2.4 特殊历史时期宗教文化对科技传播存在制约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而科学则是人类理性的结晶,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有人认为科技与宗教二者相互冲突,也有人认为二者互补、融合。无论何种关系,自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出现以后,宗教无法回避来自科学的挑战。今日科学技术已取得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而在黑暗的中世纪,科学是“神学的婢女”,发展及其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虽然在中世纪后期基督教神学鼓励科学家用科学去论证上帝的存在及伟大,给科学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基督教规定科学必须服从神学,凡与圣经或神学推崇的学说相悖的观点都被斥为异端邪说,这当然是对科学研究、科学体系、科技传播的严重制约。如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由于与教会所倡导的“地心说”相违背,在1543年刚公开出版时就被教皇宣布为“邪说”并被列为禁书。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在哥白尼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无限宇宙论,彻底否定了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论,于1600年2月17日被罗马教廷在罗马百花广场活活烧死。被20世纪科学主将爱因斯坦称之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事实上也是整个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以自己的天文观察实验支持与宣传哥白尼学说遭终身监禁。由此可见,中世纪教会禁止科技书籍发行,限制传播者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甚至从肉体上残害科技传播者的做法必然抑制科技传播事业每个层面的发展。

3 消除科技传播文化制约的对策

社会文化因素对科技传播的制约表明,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发展社会文化来推动。

3.1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有利于科技传播的文化氛围

首先,需要培育社会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和思想观念。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文化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但是,仍需客服僵化的思想观念,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勇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合理的、先进的部分,保证文化的发展性、先进性与科学性,实现文化自强,以利于科技传播活动的展开。其次,弘扬宣传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下,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在给人们提供许多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人们对事态的进程难以把握和对社会现象感到困惑时,封建迷信便会乘虚而入,沉渣泛起。因此,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公众当中扎根是最基本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努力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使科学精神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意识深处。

3.2 融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二者的融合既不是简单地合二为一,也不是用一种文化去统率、消解另一种文化。融合是指以两种文化指引人们的科技活动和人文社会活动,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工作者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文化素质,科技活动同人文社会活动协调发展。为了弥合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举行报告会、座谈会、建立综合性的科学团体、举办文化沙龙等加强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此外,针对当代很多工程技术问题与社会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合作研究与著书立说、开展战略发展研究等。在我国,还要调整现行教育体制,学习发达国家文理打通的做法,使培养的人才文理皆通。再者,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循序渐进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念和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消解两种文化的分野与对峙造成的科技传播的无形藩篱。

3.3 加强科技传播专业建设,改进科技传播语言艺术形式

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使社会公众需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技工作者本身也需要接受科学教育、科学普及。通过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工作使人们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全面、辩证的了解;并理解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科研投入巨大的理由、价值和意义。而这一切有赖于科技传播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对此,我国应努力建立、健全科技传播学科体系,通过加强科技传播专业的建设,培养专业科技传播人才。此外,通过培养科学家科技传播的兴趣,并使他们掌握有效的科技传播语言方式与途径,推动科技传播在科学家层面的开展;同时,还需要大众传媒在深刻领悟科学真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群众的语言、形象化的方法来讲科学、打动和感染读者。总之,任何参与科技传播的个人、群体、组织都需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开发新型传播方式,满足科技传播在新形势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2011-10-18)[2011-10-25].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3]袁清林.科普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7]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科技文化传播 篇9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 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机构汇聚, 文化企业众多, 文化人才荟萃。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之际, 北京应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全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文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文化业态的领航者。北京市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曾在讲话中表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在报告中提到: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总收入突破9000亿, 实现增加值已达到1989.9亿元, 占GDP的12.2%。在北京市的服务业当中,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产业的第二大产业。然而, 从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 北京市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的优势行业还面临着转型升级, 特别是需要提高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同时, 像设计创意、动漫网游、数字新媒体等新型的业态总体规模也偏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步伐, 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北京科技资源最丰富、科研能力最强、科研人才最集中、科研成果最丰硕, 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其中, 各级科研机构213所, 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的比例为36%, 各类高校北京有80余家, 申请专利、授权总量都居全国省市前列, 特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了5.8%, 这个数字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优势, 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新形势下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 北京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以数字出版引领未来阅读方式的变革, 用创意驱动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 构建文化创新战略, 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 科学创新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复兴、文化的跨界融合等提供了新路径。具体来说, 这些年北京十分注重研发与文化的密切结合,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画卷, 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 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独家数字内容供应商, 这些重大科技项目是北京文化创新与科技团队的完美体现。

“十一五”期间, 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 比上年增加近200亿元, 占全市GDP比重的12.3%。2011年,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 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 现价增速14.2%。”[1]具体来说, 在出版领域, 具有零污染、低成本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 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已在怀柔产业化、报刊等领域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展上, 率先攻克了交互式多媒体服务软硬件系统和基于有线线缆回传的双向机顶盒。此外, 喷墨数字印刷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文物保护监测技术等一大批项目, 展现着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繁荣景象。

“十二五”时期, 北京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 力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2012年5月, 在第八届文博会上, 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为核心, 联合石景山区石景山园、东城区雍和园、西城区德胜园共同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1月至8月, 示范基地所在的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2200亿元, 占整个北京的42.8%。

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 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按照规划, “到2015年, 示范基地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 年均增速15%。”[3]2020年, 基地将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 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7000家以上, 力争在20年内将北京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

二、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与不足

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改变着文化的业态。一方面, 文化和科技互相驱动, 促进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发展。文化因素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 技术手段变革改变了文化内容制造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另一方面, 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 主要特点

目前, 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二是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三是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1. 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

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主, 即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创新产品形态, 掌握关键专利技术, 以内容为制胜的根本。例如, 北京市中关村石景山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得益于一批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其技术创新和版权内容为主的运营模式。2012年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超过240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将近20%。

2. 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2009年3月以来, 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关村国家示范园区, 并相继出台“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 推荐人才特区建设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等系列创新试点工作, 并取得显著效果。使得中关村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2011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6201家, 总收入4600亿元, 示范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4.4%。2012年上半年, 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 总收入、利润、实缴税费和出口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 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而言, 融合高新技术, 已经成为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2%, 居全国第一 (详见表1) 。2011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1989.9亿元, 同比增长14.2%,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到9012.2亿元, 增速超过21.1%。2012年仅前8个月, 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达5203.5亿元, 同比增长12.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 一些由科技直接推动的高端的文化业态, 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 这些新兴业态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4.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这是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呈现出的重要特点。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带动下, 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并已经转换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而主管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也使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比如, 《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两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发团队, 就整合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广州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产、学、研机构的研究力量, 针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展开协同攻关, 并在第一时间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在2011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中, 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 他们联合相关的科技研究机构, 组成产学研结合的团队, 以联合申报的方式承担了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初步形成。

2011年初, 中央歌剧院就与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共同成立了数字化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 承担了文化部“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项目, 2012年中央歌剧院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研究实现高新技术和文化艺术完美结合, 突破学科、领域、行业的壁垒, 充分利用国防现代化的技术优势, 融合军用高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内容, 从智能创意、虚拟世界、高效实时交互等技术体系入手, 整合、提升传统人工操作、人力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将数字化高新技术在舞美领域大胆运用, 并加快与大企业的全面合作, 构建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是中央歌剧院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 不足之处

当前, 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 科技对文化发展支撑不够, 仍需建立和完善支撑、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体系

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实现整体提升。科技与文化融合意识有待加强, 融合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目前, 文化创意与科技成果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空间更为广阔。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必须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结合点。同时,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应当更加丰富多元, 要有基础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面, 更要有文化创意促进技术研发的一面。

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不完善、驱动力不足

目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策机制都存在问题。

(1) 就市场层面而言,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在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条件下, 亟需构建适合自身要求的自主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和体系;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综合现有的自主创新具体模式, 在文化内容、文化传达、文化演化等领域, 从技术层面分类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2) 就政策层面而言, 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 需要加强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提供动态、多元的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 实施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战略。建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机制, 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足够的注意:有效结合自主创新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的疏通和引导作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建设;针对重大创新领域提供专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文化创新人才队伍的政策激励。

(3) 就体制层面而言, 文化系统和科技系统长期以来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 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互不往来。因此, 需要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 打破两个系统长期分隔的局面, 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 要实施柔性人才政策, 以智力服务为核心, 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 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破体制性障碍。

3.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不高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效率低下的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创意”, 文化科技难融合。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 技术在其中并非最重要的因素, 传承正确与否才是关键。而传承文化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文化产业的经济魔方。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创意则是中间的媒介。创意为媒的根本是人才, 而人才的匮乏成为了直接的制约因素。

(2) “少资金”, 自发对接有难度。除了缺少创意, 资金不足也成为了令不少文化企业头疼的难题。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前门文化有限公司, 设计的所有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前门地域文化符号, 目前开发了4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品。由于缺少资金, 企业的研发投入小, 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 反而影响到市场。

(3) 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 科技应用仍显不足。以动漫行业为例, 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 国内应用水平不高, 使得我国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 即使有好的创意, 但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成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故无法与DISNEY等国外力量竞争。2009年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 北京市为9357分钟, 杭州市为27409分钟,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应用明显不足。

(4) 创意产业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失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 一批兼具创意与技术背景、实现创意内容产业化的高级经理人。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例, 2009年, 我国仅影视动画和影视特效人才缺口就达15万人。2010年以来, 平均每月的动漫招聘岗位约1000个, 这其中, “动漫美工、程序开发”相关岗位占到85%。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优势资源应该向企业流动, 而现在的优秀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了。如何形成优势资源的企业化流动机制也值得我们思考。[5]

(5) 品牌意识缺乏,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就北京影视行业而言, 规模较小, 目前仅有歌华等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 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

三、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双轮驱动战略核心与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当前北京文化发展形势, 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这“符合首都作为国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 是对过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 战略核心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核心在于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一方面, 科技对文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实践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 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下科技形态的演变;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制约下科技制度及科学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驱动下科技文化的繁荣与渗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科技加文化, 而是通过科技来实现支撑文化和生产力发展, 通过文化的创新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将科技创新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和环节, 文化创新致力于探索发展精神动力和提升软实力, 从而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

(二) 具体措施

北京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需要在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落实。

1. 从战略层面, 要加强顶层设计, 着重打造4个平台

把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协同创新作为首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 着重打造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4个平台。

(1) 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研发平台。以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为龙头, 联合科技共同成立研发公关团队, 对当前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难题进行研发。抓好重大项目, 紧紧围绕文化需求, 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 推动科技成果运用。

(2) 科技文化创新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成立北京市文资办, 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整合、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 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 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要素的优化配制, 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 让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的同时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

(4) 科技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凡进入北京市场的文化与科技的制度创新产品, 一定要事先确立知识产权, 唯有如此, 才能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 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2. 从实践层面, 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4 大体系

要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4大体系。

(1) 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网状联系, 促进文化与科技全方位交融, 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及成果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 如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

(2) 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北京将继续坚持研发与转化并重的宗旨, 加强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 完善交易市场, 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将先进成果应用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保护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 不断提高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

(3) 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换推广工程、数字文化社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 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支持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 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4) 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机制, 整合各方力量, 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上要完善认定标准, 在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 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蔡灵, 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 2012.

[2]石丹.2012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举行[N].朝阳报, 2012-9-24.

[3]李苑, 韩业庭.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光明日报, 2012-5-21.

[4]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北京统计年鉴 (2003-2011) [EB/OL].[2013-2-1.[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5]王一鸣.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及调整策略[J].中国市场, 2012, (50) .

科技传播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篇10

1.1 文化断代期, 科技传播缓慢发展

20世纪70年代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方向的理论作为支撑, 实行改革开放, 达到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邓小平在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是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 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作用。”

诚然, 为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 科学、技术与社会这门新兴的学科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也为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因此, 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1.2 科技传播推动下科学、技术与社会在中国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中介, 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的需要, 必须利用科学技术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多生产生活必须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关键因素, 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力量, 同时, 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约。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是人类必须面对和处理的客观关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就是科学技术社会关系客体以及主体对这一客体的认识发展到一切阶段的产物。其自身也必然会经历一个孕育、诞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1.3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 必定有一批为此奋斗终生的学术专家, 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科也不例外。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这个学科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的艰辛与磨练, 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论方面, 科学技术研究的崛起, 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后, 形成了以科技理论为主导的科技革命。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实践方面, 人才培养作为科学技术的重点, 体现了科学技术管理和科技政策的科学导向性上。不在是为学而学, 而已以学制用。

2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之路

2.1 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探索之路是一门以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新兴的交叉类学科。我们可以从历史、社会学等角度, 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历史的角度, 即科学史和技术史;从社会学的角度, 即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

不同的研究角度决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所以,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应该结合中国自身国情,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细致的方向性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随着中国国力的蹒跚起步, 以及科学技术的初步发展, 国内出现了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深刻矛盾——国内饥荒。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的匮乏, 另一方面, 一系列深化的社会矛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产生活。中国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引起了国家战略上的重视。

从此, 国内学者开始紧张而稳定的科学技术研究。为了开拓视野, 学者们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 对科学技术作统一细致的研究, 把研究领域推向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如对现代以及未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还未进入中国前, 中国学者已经为即将到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做了未雨绸缪的铺垫, 不仅对科学技术做了深刻探讨和研究, 而且为科学、技术与社会进入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深刻认知

从历史角度看, 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破坏, 但是, 中国的科学技术并不等于妥协了人为的压迫, 随即, 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在一代奋斗者的努力下实现了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开始复苏, 并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质的超越。

我们应当适当的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 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 重视“科学”大众化教育的理念, 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也应该加以重视。但是, 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科毕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类学科, 如何更有效的与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的中华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仍然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信息时代的今天, 科技传播的力度日益扩大, 作用日益突出, 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但是, 随着文化不断地更新, 诸多原有思维、行为方式等已经不能承担现代社会的需要。面对不断更新着的现代社会, 我们需要的是创新思维, 以创新思维带动行为方式以及新方法的产生及运用。

科技传播以其独特的发展观和规律性, 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以科技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文化的新时代。为了长足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党和政府应该注重对科技传播产业的培养与保护, 平稳快速的推动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与文化含量不断增长的信息刺激过程, 表现为科学的推进形态。科技传播扩大了人类智慧的时空范围, 不断繁衍, 相继产生质变, 最终被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度。科技传播的持续不断和快速吸纳, 是种种动力推动的结果。这些动力主要有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和人类对科学迷宫的兴趣, 人类改造世界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因此, 党、政府和国民都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进行环境教育规范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仅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 而且应该建立更多的科普基站对国民进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 对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具有更深的认知与思考, 提倡重视科学教育观, 人文发展观等, 与科学、技术与社会本身所倡导的价值观相统一。

摘要:科技传播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但对文化又一种反作用力, 两者相互制约。科技传播和文化的关系, 是两者共同发展的纽带, 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进入中国学科领域, 标志着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步伐, 是以高科技发展战略为目标, 结合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我国具体国情, 加速科技体制改革, 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解放生产力的重要理论研究体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科技传播-人类智慧的繁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4) .

[2]张志永.全球化与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23) .

[3]邢媛.试论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9-06-10.

[4]高继国, 李荃辉.从近代科技史管窥科技传播与文化制约[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1-25.

科技文化传播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 文化产业 科技传播

如今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推动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引进,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遵循文化生产自身规律,评估好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协调好文化的精神消费与价值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实现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正是因为现代科技革命为我们提供高超的文化产业科技传播工具,改变了科技传播的固有方式,在独创性上有重大突破,因此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更具有研究价值。

一、新媒体出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平台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为文化传播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开辟新渠道、搭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崭新面貌。

首先,新媒体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通过完善各种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等技术平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文化产业凭借高科技含量的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现代表达,赋予传统文化产业新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当下流行的3D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3D电影能够真实地还原三维空间感,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因其票价不菲,发行商和电影院也赢得了较高的收益。其次,新媒体的发展给予文化产业工作者更多的创作空间,文化产业工作者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创作,拥有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便利的新媒体技术支持,会给文化创意工作者带来新的灵感和思路,有助于提升整个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新媒体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健全和完善。针对新媒体传播途径广、信息扩散速度快、新媒体研究普及性强等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片面的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大规模投资的比拼,而是转向灵活性强,富有活力的技术密集型投入,中小型企业在此次转型的进程中脱颖而出,扮演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促进中小型文化企业朝着专业化、精英化方向发展,政府更是加大重点培植文化产业中的创新项目的力度,鼓励中小型文化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发展创新,利用专项资金帮助各类中小企业进行投融资。

二、新媒体环境对文化产业科技传播方式的改变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大众传播媒介是进行科技信息宣传、科学技术推广、科学素质培育、科学精神塑造的主要传播渠道。但是,由于媒介技术自身的原因,大众传播媒介在科技传播中存在着传播影响力有限、受时空限制等一些问题。从媒介技术来看,新媒体具有自身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在此背景下,科技传播方式也应有相应的改变。

首先是力求“数字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在大众传媒时代已经传播过的信息进行数字化;二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来处理将要传播的信息。这是因为,随着受众对新媒体的关注程度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数字化的科技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其次是对“超文本”的成功探索。超文本是新媒体自出现时就具备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它是动态的、开放的文本。以论坛中的任意一个帖子为例,只要受众对它的关注热情不减,跟帖就会持续,该文本就一直处于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各个“超文本”又构成了一种“联合体”,是由一大堆信息之间的“链接”构成的,最后形成的结构被称为Web。同时,在获取信息时,我们可以用不断点击的方式,按照大脑所能想到的方式来调用信息。三是选择“超媒体”的运用。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开通了诸多专业科普网站,但是,科技传播类专业网站的访问量不尽如人意,深受网民喜爱的大多还是商业性娱乐性强的网站,有的网站虽然也有科技的最新前沿信息和最新研发产品,但是其本身的科技传播重视度不高,究其原因还有科技信息的“超媒体”呈现不够,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

三、新媒体发展为文化产业科技传播带来的挑战

追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毫无疑问,新媒体的发展为科技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网站、博客、网络论坛、电子图书馆、三网融合,甚至手机短信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代科技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新媒体在提升自身科技力量的同时,使科技传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传播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在传输网络化、资源数字化、应用个性化、服务知识化、管理自动化的必然趋势下,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也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考验,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能否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历史机遇,跟上网络和移动通讯时代的步伐,对文化产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是新媒体在文化产业科技传播方面存在缺陷。在科技博客、科技普及网站等科技传播平台上,就信息的提供和专业化服务方面存在着隐患。一方面存在信息采集能力低,高水平、专业化的采编队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在内容的获取上,网络媒体所采用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媒体,所以深受采编能力的制约,无法构成竞争的绝对优势;特别是新媒体环境内容庞杂、数量浩瀚的现状,网络媒体在信誉度上比传统媒体要弱。

其次是新媒体建设成本对文化产业科技传播带来的挑战。网络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前期投入大,作为眼球经济,网络媒体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要考虑其产业化和赢利能力,不可能对科技传播有更多的倾斜。在人们的信息來源主要依赖网络的情况下,如果网络为了生存的需要,将文化产业科技传播边缘化,就意味着客观上挤压了文化产业科技传播的空间,这是科技传播在网络时代最大的挑战。

三是文化产业科技传播的专业化与需求之间存在落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文化产业科技传播专业化趋势加强,科技信息分层现象和科技传播功能分化现象日渐鲜明,文化产业的传播既有高端的专业领域的交流,又有大众化的科技传播。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无论是科技前沿,还是科技传播,其都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传播,但在网络时代,网络快餐的特点决定了受众只是对一些好玩的科技知识感兴趣。这就意味着,通过网络工具的筛选,真正有意义的科技发展并不能通过网络为人所知,而网络所传播的又未必是科技发展的主流。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科学传播的新革命。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并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媒体为文化产业科技传播的确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拓展了科技传播的空间和维度,提高了科技传播的效率,但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科技传播亦面临“快餐化”、低端化等的挑战。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开拓的过程中,门户网站、商业网站等在向公众进行科技传播时,针对目标受众存在的差异,以其独特的关注视角,秉承文化传播者在服务社会公众时所应坚持的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科技传播的领域,丰富其传播内容和方式。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依赖于新媒体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和保障,有利于科技素养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媒体为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为文化产业科技传播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①蒋晓丽、邓若伊、雷力,《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5)

②翟杰全,《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J].《科研管理》,2001(1)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学2011级研究生)

银行科技的企业文化 篇12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据了解, 企业文化这个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一种新的概念在形成过程中, 往往会发生众说纷纭的现象, 企业文化也不例外。纵观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表述比较有代表性。

首先定义什么是文化。从广义说,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 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社会文化包含了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可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 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 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 强调精神的力量, 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作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集, 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的产品及服务, 反映出企业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其中最核心的定义:通过企业的产品所反映出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因此,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包含什么内容, 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但最通常的说法是, 企业文化主要的内容包含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另外, 也有更广泛的说法, 例如还包括企业的行为文化、文化设施等。

(一) 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用以指导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目标、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

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 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本来只有人才具有精神, 企业精神就是把企业人格化, 它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 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 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 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 它是必不可少。

(二) 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法规、企业形态、企业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等要素构成的外显文化, 它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企业对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的弘扬、培育、落实的具体体现。通过企业制度文化, 确保能更好地把企业所提倡的企业精神文化转化为企业的物质产品。企业制度文化对外约束企业的行为, 对内约束企业内每个人的行为, 使企业文化能向希望的方向发展。

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 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中所发生的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体现了社会大文化对企业的约束和要求, 以及企业制度文化的共性。不同国家的企业法规, 都是以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制定的, 体现国家的意志, 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企业法规是依法管理企业的重要依据。

企业形态主要是指企业体制及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间的责权利关系。现代企业有许多形态, 如私人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企业形态在企业法规下, 通过其所有权和经营权间的责权利关系, 体现企业各自的经营管理特色。企业形态通过企业所有者授权, 体现企业所有者意志, 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个性, 达到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 提高企业活力的作用。

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 在企业法规和企业形态下反映企业管理者的意志和观念。虽然, 企业法规和企业形态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但真正决定企业文化个性的因素, 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企业的制度与经营理念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合理的、严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制定、贯彻, 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如何建立企业的制度文化, 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首要的任务。企业法规一般由国家制定, 企业能左右的空间不会很大。企业形态一般由企业所有者决定,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与企业所有者沟通, 力争更宽松的经营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让企业管理者能在企业组织架构和企业规章制度上体现管理者的经营理念。

(三) 企业的文化设施

企业的文化设施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支撑。完善的文化设施既为弘扬和培育企业的精神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也展现了健康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设施包括企业的形象设施、生产环境、文娱设施及各种文化支撑系统。这些系统包括企业外部门户、内部门户、内部论坛以及各种办公、生产管理系统。

三、银行科技的企业文化

尽管银行的科技部门不是一个独立的企业, 但由于其特殊性, 对银行科技的管理大多都相对独立。与独立的企业一样, 存在如何建设其企业文化的问题。下面, 从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文化设施3个方面去探讨银行科技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 银行科技的精神文化

银行科技的企业精神是什么呢?银行科技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又是什么呢?

一个企业的产品通常可分为两类:有形的产品和服务, 银行科技也一样。银行科技的产品是金融电子产品, 银行科技为了生产、运行、维护这些电子产品还会直接或间接地为科技的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更多、更快、高质量地推出金融电子产品,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满足银行业务发展与社会的需要, 这就是银行科技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银行科技客户的满意度, 在银行科技发展的同时, 让所有员工在事业上得到成长和发展, 让员工满意, 这就是银行科技的价值观。

这里提出了几个概念:首先是“多”、“快”、“好”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银行与社会需要;二是客户满意;三是企业发展;四是员工满意。这就是通常说企业追求的企业、客户、员工、社会“四赢”。如果我们能不断“多”、“快”、“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就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 企业就有发展的空间, 员工也能满意并得到成长;企业发展、员工满意, 就能更“多”、“快”、“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在这几个概念里, 关键是“多”、“快”、“好”的产品和服务。

1.“多”、“快”、“好”的产品和服务

影响银行科技产品是否“多”、“快”、“好”, 有主观的因素, 也有客观的因素。

主观的因素包括:科技团队的管理水平, 参与研发人员的素质、精神面貌等。客观的因素包括:整个银行的科技体制与架构、流程, 研发需求的质量和稳定, 研发使用的平台、语言、工具, 研发条件是否完备。

研发条件又包括:人力资源是否充足, 研发周期是否充足, 研发的生产环境是否具备 (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 。

更要注意的是:“多”、“快”、“好”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别是银行科技自主研发的电子产品与外部产品之间、自己的产品与产品之间, 未必具备很高的可比性。对于一既定的产品或服务, 如何评价, 其实与产品的服务对象, 银行科技客户的主观认定有很大的关系, 与他们的满意度有很大关系。

2. 让客户满意

银行科技的直接客户是银行内部人员, 包括银行的各类员工和各级管理者。进一步分类, 包括提出各种研发需求的业务部门, 银行内部与银行科技关系密切财务、人事、内部审核等管理部门, 还有各级领导。银行的外部客户, 当他们直接使用银行科技的自助产品时, 是银行科技的直接客户;当他们使用银行的协助式产品时, 他们是银行科技的间接客户。通常, 银行客户的满意度会通过银行内部人员反应到银行科技。所以, 银行科技的客户满意度, 关键是看银行内部人员对银行科技是否满意。而银行内部人员对影响“多”、“快”、“好”因素的了解与理解, 直接影响其对银行科技的评价与满意度。

因为任何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多”、“快”、“好”。它在某一个历史时点, 只能在这个时点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下生产出某种水平的产品。如果把绝对的“多”、“快”、“好”的产品比喻为一杯满的水, 那么, 大多数产品只能算半杯水或者大半杯水。对事物的评价有所谓“半杯水”原理:从积极的评价, 可以认为已经有半杯了, 不错;从消极来评价, 认为怎么才半杯水, 差得远。关键是评价人认为被评价人是否尽了努力。

所以, 要业务部门满意, 就要让业务部门了解和理解当时历史条件, 让他们看到银行科技的努力。银行科技各产品线部门要建立与业务部门对应的专门的客户经理队伍, 要做好与业务部门沟通的工作。在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需求编写阶段, 要派出得力骨干参与, 争取在前期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在研发阶段, 要积极邀请业务人员全程参与, 让他们了解研发过程碰到的所有困难, 参与解决。银行科技要做到:想业务部门所想, 急业务部门所急;真正从业务出发, 结合计算机处理的特点, 向业务部门的需求提建议。让业务部门的产品研发人员与科技研发人员完全结合在一起, 共同承担产品研发的压力和风险, 共同分享产品成功的成果。只有让业务部门对研发过程充分了解和理解,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才能获得业务部门的满意。

对于各管理部门, 银行科技必须严格按照各种管理要求, 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并要把各相关方面的工作情况尽量向各管理部门透明, 主动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对他们的意见, 要落实整改, 举一反三。

对各级领导, 银行科技应该尽力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图, 急他们所急。并利用各种机会, 主动把银行科技的情况向他们汇报, 争取他们的了解、指示和支持。

银行的外部客户, 也是银行科技的客户。银行科技应该通过各种机会去了解他们的体验。一方面, 可以在每一个版本投产后, 到网点或应用一线了解版本的应用情况, 听取应用系统的直接使用者的意见;另一方面, 银行科技的所有人员应该同时是本银行的客户, 通过更多的直接使用和享受本银行的服务, 去体验银行应用系统, 也就是自己研发的系统的优劣。要让别人满意, 首先应该自己满意。

3. 让员工满意

让员工满意, 这是任何一个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员工满意呢?

最通常的说法是, 如果企业本身是一个稳定而发展的企业, 员工待遇福利好, 工作条件好, 工作不要太辛苦, 有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员工就应该满意。

但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按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由低到高各层次需要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就业者说, 待遇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要干得开心。那怎样才能让员工干得开心呢?

待遇解决了生理需要, 工作条件解决了安全需要, 但这只是人类低层次的需要。按马斯洛的理论, 关键要解决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实现自我需要。其中, 最重要的是让员工能够感觉实现自我。

实现自我, 指的是人们能够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工作。也就是说, 人必须干自我感觉称职的工作, 让人有成就感。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

当一个人能在越大的范围、越深的程度去左右或影响事物的发展并取得成功且为人认可, 获得荣誉与尊重, 就越有成就感。成就感越多, 就越感觉到实现自我。

可见, 我们要想员工满意, 通常的说法是感情留人, 事业留人。要让员工有事业, 获荣誉, 有成就, 就要让员工能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有话语权。让他们真正觉得自己是面对要建设的系统的主人。

(二) 银行科技的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服务的。银行科技的目标是为银行更快地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所以, 银行科技的所有制度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下面, 以银行研发中心制度为例展开说明。

研发中心的制度主要有两大类。与所有企业类似:一类是行政管理制度, 另一类是生产管理制度。每个制度最多会包含几部分:规范或标准、制度细则、文档模板、支撑管理系统。

行政管理制度包括: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党团工会管理等制度, 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研发管理、支持服务管理等制度。

1. 行政管理制度

(1) 办公管理制度

办公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办公环境管理、审批流程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合约管理、企业文化宣传管理等制度。

(2)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人员录用、培训、流动、劳动合同管理, 岗位、薪酬、福利管理, 绩效考核管理, 奖惩管理, 职业发展管理, 考勤管理等制度。

(3)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包括:各类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税管理、财务审查管理、采购管理等制度。

(4) 后勤管理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安保管理、机电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接待管理、饭堂管理、宿舍管理、园林管理、清洁管理、基建管理等制度。

(5) 党团工会管理制度

党团工会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党委、总支、支部管理, 纪委管理, 团委、总支、支部管理, 工会、职工代表会管理, 各类党、团、工会活动管理等制度。

2. 生产管理制度

(1) 研发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最主要的工作是研发, 所以, 在制度里研发是占了较多的内容, 包括:项目管理、架构管理、开发管理、测试管理、技术支持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文档模板, 项目规模、周期、质量评估管理, 版本管理, 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 风险管理, 变更管理, 配置管理, 专利管理等制度。

架构管理制度包括:各类架构标准与规范, 应用架构管理, 数据架构管理, 技术架构管理, 运维架构管理, 架构、技术评审管理等。

开发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开发标准与规范及执行管理, 人员投入与进度管理, 风险、质量管理, 阶段评审管理, 阶段提交物管理等制度。

测试管理制度包括:各类测试标准与规范及执行管理、人员投入与进度管理、单元测试管理、集成测试管理、系统测试管理、版本集成测试管理、适应性测试管理、验收测试管理等制度。

技术支撑管理制度包括:操作系统管理、技术平台管理、数据库技术管理、网络技术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安全技术管理等制度。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开发环境管理、测试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环境管理、基础设施使用管理等制度。

绩效管理制度:这里的绩效管理主要针对研发绩效。由于研发中心主要的工作是研发, 所以, 研发绩效是构成整个中心绩效的主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绩效指标管理、绩效评定管理、内部审计管理、外部审计管理、过程改进管理等制度。

(2) 支持服务管理制度

支持服务管理制度包括:投产支持管理、生产支持管理、系统监控与优化管理、事件与问题管理等制度。

(三) 银行科技的文化设施

为了能更好地弘扬和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要建立相应完善的文化设施。企业的各种管理系统是企业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 以银行研发中心为例展开说明。

研发中心的各种管理系统, 为落实研发中心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管理系统主要有办公管理和生产管理两大类。

1. 办公管理系统

(1) 办公系统

办公系统通常要具备如下功能:邮件交流、公文传递及调阅、报告审批及流转、会议管理、表决管理等。

(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常要具备如下功能:人员花名册、人员信息管理、人员考核管理、人员岗位、薪酬、奖惩履历管理等。

(3) 考勤系统

考勤系统通常要具备如下功能:人员考勤记录、请假审批、加班审批管理, 考勤统计及分析等。

(4) 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通常要具备如下功能: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人员薪酬、货币福利发放及个人费用、税负的扣收管理, 财务计划执行监控与分析, 固定资产台账, 办公用品库存及领用登记等。

(5) 安保管理系统

安保管理系统通常要具备如下功能:各种门禁管理和监控管理。

(6) 内部门户、论坛

内部门户、论坛通常具备如下功能:信息发布、知识库、信息交流等。

2. 生产管理系统

(1) 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通常要具备如下功能:配置管理、项目管理 (计划、人力资源安排、实际人力投入, 进度) 、阶段监控、风险监控、质量监控等。

(2) 架构管理系统

架构管理系统通常具备如下功能:数据字典管理、应用系统资源 (界面、交易、程序、接口、数据库表等) 管理、方案评审管理等。

(3) 开发管理系统

开发管理系统通常具备如下功能: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开发进度与质量管理、阶段评审管理、阶段提交物管理等。

(4) 测试管理系统

测试管理系统通常具备如下功能: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测试进度与质量管理, 测试案例库管理, 自动测试、压力测试、回归测试管理等。

(5) 支持服务管理系统

上一篇:定位目标市场下一篇:现代园林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