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驱动科技创新

2024-05-20

文化驱动科技创新(共12篇)

文化驱动科技创新 篇1

青岛能源集团以品牌创建引领,提升省级“泰能”服务名牌,打造全国“暖到家”服务品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书香企业”,劳模榜样带动,全面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建家、建站、建屋、建协会”活动,搞好阵地建设;开展“宣讲、演讲、联欢会、运动会、艺术节”,点燃职工激情,凝聚向上力量。

——星眼管窥

青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由青岛市原三大能源企业——青岛泰能燃气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开源集团合并组建成立的市直国有独资大型能源供应服务企业。集团拥有职工6000余名,主营燃气、供热、发电有关的投资、建设、管理、服务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等业务。集团秉持“责任、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敢于担当、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全面提升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泰能”在市场投资运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升级打造全国驰名商标“暖到家”为集团服务品牌,开通了“暖到家”热线96556,推出“互联网+能源服务”,整合、优化、提升服务功能。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

集团建立了以“青岛能源”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体系,树立起“责任、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和“敢于担当、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按照“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的原则开展企业文化的宣贯工作,印制并发放集团《企业文化手册》和《企业VI手册》,展示集团品牌和文化理念的设计成果,全面推进企业文化视觉识别形象的统一、更新工作,实现了企业文化宣贯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以《青岛能源》双月刊为抓手,做好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自2014年10月创刊以来,《青岛能源》双月刊共出版9期,期间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展示集团发展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反映职工精神风貌、宣传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以新闻媒体报道为抓手,积极做好集团文化、形象展示,打造“青岛能源”“泰能”“暖到家”等品牌,提升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以品牌建设践行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以文育人

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四大行动”,开展优良家风、企业精神培育和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推进诚信企业建设和“厚道鲁商”创建、倡树行动。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利用“互联网+”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宣传教育。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开设“以德兴企”专版,下设“创先争优、企业细胞、员工风采、能源青春”等栏目,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好方法、好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对各行各业的好榜样进行选树、学习,使职业道德建设“看的见、摸得着”,成为了交流传播、有生命力的活文化;集团每年度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交流最新理论研讨成果,精选了优秀职工理论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为加强新常态下企业党的建设、群团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书香企业”,锻造职工队伍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以创新、创业、创客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大力弘扬“创新”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增强理论研讨水平,各级工会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提升职工素质,开展创效活动。以“职工书屋”建设为抓手,在全集团开展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建设和争创活动,所属9家企业先后荣获青岛市“书香企业”荣誉称号,集团所有基层班组全部建立了班前或班后学习制度。

重视榜样的力量,推动员工成长、成才。集团高度重视先模人物的培养、选树、学习工作,按照“发现一批、培养一批、总结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致力于先模人物的梯队建设,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先进人物。积极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劳模的传帮带作用,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以职工喜闻乐见为原则

坚持建家就是建企业的指导思想,全面实现“把建家活动与促进企业生产目标发展相结合,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与支持、参与企业和谐发展建设相结合,与教育、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与突出维护职能为职工办实事相结合”的5个结合,使集团各级工会建家活动落到实处。与时俱进丰富“职工之家”内涵,制定“建家”“建站”“建屋”标准,推进“职工小家”“职工服务站”“职工书屋”“职工驿站”建设。

全面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创新“书屋”建设模式,通过与驻地图书馆的共建联动,获得了免费的图书配备和更新渠道,不断充实阅览内容,让职工有读书之处,有好书可读;完善职工阅览室,阅览橱、阅览角等的建设,为喜好读书的职工提供了阅读场所和便利条件,增强“职工书屋”的作用性,引导职工读好书、好读书。

集团根据职工的爱好需求,首先成立了摄影协会,制定协会章程、首次招募会员70余人,选举出执委会,负责日常管理、活动组织等工作,每年举办书画摄影展;在摄影协会成功建立的基础上,筹备成立发扬能源文化、陶冶职工情操的集团职工艺术协会,增强职工“能源一家亲”的归属感或荣誉感,创造激情干事、精神面貌昂扬的职工队伍。

以“能源大家园”为主题

举办“能源在我心中,文化与我同行”首届企业文化演讲比赛,23名选手通过身边的事讲述身边的人,集中展现了发生在职工身边践行企业文化的感人事迹,既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又展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检验了企业文化宣贯情况。

开展“能源文化·我们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宣讲活动,宣讲队伍20余人先后到莱西、平度、胶州等单位送文化进基层,将企业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成果以演讲和小品等形式展示给一线职工,实现了企业文化从“册子”到“内心”再到“生活”,最终回归“内心”,为企业文化转变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办“能源一家亲,军民心连心”迎新春联欢会,通过职工自编自导节目,弘扬了企业文化,展示了能源文化大家园主题,表达了职工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能源集团的无限热爱,使能源文化深入人心。

举办“聚力、健身、快乐”首届职工体育运行会,1300余名运动员参与了拔河、乒乓球、篮球、团体操和6个趣味、70个田径项目的角逐,增强职工身体素质,增进职工相互交流,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检阅和展示了集团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服务中取得的新成果。

举办“运动点燃激情、文化凝聚力量”首届职工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展“五人制”足球赛、篮球比赛,举办跳棋、跳绳和扑克比赛,举办摄影、绘画、书法、手工艺作品比赛,推广工间操等全民健身活动,发掘文化、体育、艺术人才,择时成立发扬能源文化、陶冶职工情操的集团职工艺术协会,增强职工“能源一家亲”的归属感或荣誉感,创造激情干事、精神面貌昂扬的职工队伍。

文化驱动科技创新 篇2

缺乏后续行动力的数据洞察,就像拥有一把钥匙但却不知道怎么用,结果是一文不值。一个好的数据专家能够识别出哪些员工乐意运用数据洞察拓展新的业务。这些员工这么做主要出于两个原因:提升自己潜在的绩效或眼前的绩效。对于数据洞察是否接受,任何企业都有四种类型的员工:第一类,高度重视,高绩效者;第二类,高度重视,低绩效者;第三类,低度重视,高绩效者;第四类,低度重视,低绩效者。

现在,凭直觉你可能认为第一类员工是最容易转化成拥护数据驱动文化的员工;当然,他们的确希望运用最好的工具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但是,从我们的经验看,这类员工最有可能对数据持怀疑态度。数据运用似乎对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绩效帮助不大,因为人们认为这类员工的工作已经很出色了。这就引发另一个思考:之前用于衡量员工绩效的标准,如今是否还能准确反映员工给企业带来的真正价值。因此,尤其在需要做出很大努力才能做出成绩的领域(譬如营销和媒体领域),员工往往对数据运用持怀疑态度。

但是,这类员工是可以转化的,方法是:让他们在早期就参与进来,引导他们建立新的绩效衡量标准,以此巩固数据驱动文化,并让他们逐渐巩固自己的数据意识。这种做法可以让他们觉得是自己创造了企业的数据驱动文化,而不是被迫参与,

你的主要挑战来于第二类员工:高度重视,低绩效者。这些员工是数据驱动文化的反抗者。他们内心深处都害怕引人注目,偶尔会有非常棒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冒失行动。当事情发展顺利时,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发展顺利,而当事情发展不顺时,他们会本能地进入自保模式。量化他们的工作通常只有坏处。

对于这类员工,可以采取的转化措施不多,譬如采用启发式教育法,但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然后是第三类员工:低度重视,高绩效者。这类员工将是你未来的销售冠军。长期以来他们只能处在企业的下层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数据驱动文化和相关工具的应用,将让这些怀才不遇的员工有机会超水平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建立数据驱动文化对于这类员工而言只有好处。运用数据驱动文化帮助这类员工提高绩效,是得到这类员工拥护的最好办法。他们将主动帮助你建立数据驱动文化。

最后是第四类员工:低度重视,低绩效者。他们不会反抗数据驱动文化,也不会拥护。他们一开始只会习惯性地质疑数据。一般来说,这类员工更习惯居于常态,这意味着当事实证明运用数据明显有效时,他们才会跟上来。

数据决策,以及数据决策之后的企业文化,不会平白无故地改变。在采取颠覆性的动作之前,你要先读懂数据背后的含义。对于员工的接受程度,你要有心理准备。而了解员工行为背后的心理,将是你建立数据驱动文化的第一步。

博客主人:Jeff Bladt、Bob Filbin ?

文化引领发展创新驱动转型 篇3

近日,首都精神文明颁奖大会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交流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新世纪服装大厦荣获“首都文明单位”光荣称号。会上,首都文明办副主任卜秀均作了总结发言,勉励获奖企业珍惜荣誉,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坚持“以文化人”,将企业文化铸成企业之魂,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企业的品格和最强有力的文化凝聚力。

据悉,本次首都文明单位评选活动是历年来要求最高、把关最严的一次。在提交申报报告的同时,需要按照《首都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和《首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的要求进行审核和测评。除此之外,申报材料不a仅要求真实准确,还要鲜活生动,内容涵盖了文字、图片、数字等。经过各个环节的严格评审,新世纪服装大厦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多年来,新世纪服装大厦认真贯彻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贯穿于市场改革、发展、创新的全过程,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时,新世纪服装大厦结合市场自身特点,丰富创新载体,举行了“诚信文明示范店”、“文明服务之星”评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先争优,不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面临首都核心功能转变的历史机遇,新世纪服装大厦还策划启动了“时尚创客营”项目,对市场功能和业态作出了新的诠释和再定位,未来将打造“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即时尚创意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时尚创意与产品营销体验中心、时尚产品贸易与电子商务中心。进一步为地区产业提升、人员结构优化、精神文明创建和地区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弘扬文化基因创新驱动发展 篇4

1 打造弘扬卓越的文化平台

21世纪以来,我国支农、惠农和富农政策不断加强,推动农机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机企业产业升级、营销转型步伐加快,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科学分析、有效应对,是推进协调、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一是围绕主题、体系支撑。发展是企业永远不变的主题,从全球看区域,中国市场呈现出的是全球竞争;从区域看全球,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央财政连年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7 000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217.5亿元,推动了我国农机市场成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发展最好最快的市场。国际知名农机跨国公司在加速抢滩中国的同时,凭借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优势垄断我国高端市场。企业的最终竞争就是文化生态的竞争,需要根据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梳理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对企业文化建设层次、实施方法、任务进度进行明确、细化,力求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努力塑造追求企业目标实现的文化体系。

二是把握过程,树立理念。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还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我国农机企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爬坡期”,在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面临着发展的“突破期”,需要加快产品升级、产业转型步伐,实现发展突破,缩短同跨国公司的品质差距。积极提升工艺、液压、材料等技术加工和应用水平,通过精益设计、精益制造和精益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塑造积极恪守的精益要求,形成敬畏科学、坚持创新的要素集成,努力实现中国农机高端产品的突破和跨越。

三是强化牵引,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数据时代的微信、微博等多种传播工具,抓住产业升级、营销创新及文化创新中典型事件,通过理念支撑、制度保障、机制牵引和行为规范,积极构筑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知行统一的追求卓越企业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文化执行体系。梳理修订管理流程,完善新产品营销策划、新产品开发流程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机制牵引追求卓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实施驱动创新的文化机制

实施创新驱动,构筑具有企业特色的创新文化,是企业应对市场挑战,谋划未来优势,统筹发展布局的有效选择。我国农机企业面临第2个10年发展机遇期,需要以创新文化驱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谋划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一是客户导向,价值输送。企业为用户提供的价值方案越独特,越能得到用户的认可。从当前农机市场表现看,销售情况比较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那些价值方案提供比较独特的企业。品质、品牌构筑的经营能力成为传递价值的首要因素。农机企业应着眼于大中型农业装备产品的前沿技术领域和客户导向进行布局,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满足客户价值诉求,延伸企业黄金价值链。

二是秉承创新,战略推进。与国家政策、产业格局、市场趋势和自身目标同步共频,接轨领先技术,依靠战略谋胜,提升产品品质,推进产业升级,持续融合液压、自动控制、微电子、信息与生物等新技术,向大型化、一体化、智能化、广度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动力换挡拖拉机、无级变速拖拉机及其配套智能农机具的研发、制造能力,提升多功能大型麦稻联合收获机、大型玉米收获机械和多种经济作物收获机械产品品质,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价值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承接制造业转移机遇,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

三是要素集成,管理再造。围绕企业发展、员工增收和产品创新,积聚正向能力和发展要素。以自主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文化为实践载体,培育内生性的企业文化,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不断提高成本优化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上向技术高端调整,在管理再造上向内涵式发展推进,在市场拓展上向国际化迈进,在盈利模式上向产品经营与资本运作互动并举转变,努力打造管理黄金价值链。

3 推进人才制胜的创新文化

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核心因素。企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人才聚集、作用发挥的历程。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文化。坚持公平、公正和择优原则,建立灵活多样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全球视野、战略发展和要素所需的范围内,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淘汰,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尽其用。坚持项目带动、高端引领,大力培养、引进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人才的水平和竞争力。由我国农机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谁拥有人才“富地”谁就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中国一拖坚持“事业以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给想干者机会,给能干者舞台,给干成者激励”人才理念,建立健全识才、引才和用才制度,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序时目标和产业布局,创新引才机制,畅通引才引智渠道,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和管理团队,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拖(洛阳)铸造有限公司创新人才管理,推进人才闭环管理,确保优势人才脱颖而出,为提升农机产业核心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提供了全力支撑。

二是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培训是企业精确化育才、用材的主要手段。建立培训体系,按照企业目标,制定培训重点目标和内容,实现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确保培训的及时性和延续性,以体系的支撑推动人才的培养。健全培训制度,根据人才规划,结合经营目标,认真做好培训调研、教师选聘、推进和保障制度,形成活力充沛的管理机制。加强培训的绩效评估,对培训的方式、内容和效果进行跟踪考核,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效能性。

创新驱动发展 篇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文件,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共分9个部分30条,包括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要求,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意见》强调,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含义

编辑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2]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及十七大都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要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高技术不再是独立发展的产业,而要与传统产业全面结合。十八大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对上述认识的精辟总结,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抓住重点,形成合力。

意义

编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点

编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细化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2015年8月2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进行二审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在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经荣在作关于本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时说,按照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草案将对科研人员奖励和报酬的最低标准由不低于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或者许可收入,或者作价投资形成的股份、出资比例的20%提高至50%,并明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的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应当符合上述标准。

我国现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起实施。本次修法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专家们认为,本次修法的亮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和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提高。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圳模式”

□ 李 来 本报记者 刘传书

2月24日,由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投资并购的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在澳交所主板挂牌交易。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是全球第一家生产“钢铁侠”飞行装备的公司,其最新版本的马丁飞行喷射包载重量为120公斤,可以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前进,可连续飞行30分钟,而最接近的竞争产品只能连续飞行30秒,载重仅几公斤。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是由一支海外创新团队于2010年回国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开创性地研发了超材料技术、智能光子技术、临近空间技术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业务包括颠覆式空间服务、光子支付和新一代特种航空结构等新兴领域。据统计,该公司专利总量超过2800件,占全世界超材料领域过去10年申请总量的86%。

如果说深圳光启靠科技创新成为深圳的一个企业典型,那么说深圳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则在全国形成了独有的“深圳模式”。201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02%,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接近1.9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16万件,增长15%,占全国总量的48.9%,连续11年稳居全国首位。深圳在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4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中居榜首。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成立于2006年,用8年时间就拿下全球一半小型无人机市场,这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造的一个奇迹。据介绍,该公司2014年PCT专利申请170多件,目前已有40多项专利通过PCT进入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其中8件核心专利首先在美国获得授权。该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其组建的创新研发实验室已经储备了未来2—3年的最新科技。

去年, 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收入预计约为2870—2890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主营业务利润预计约为339—343亿元。多年来,华为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全球设立了16个研究中心,研发人员约76000名,占总员工数量的45%,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以上。

“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我们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双引擎。”在三诺集团,记者反复听到这样的话。当前,三诺已成为行业领先的多媒体音响产品提供商、以“智慧生活”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涵盖影音娱乐、信息科技和智慧家庭三大领域。在全球,三诺率先创造性地建立了OPM模式,即原创产品策划设计提供商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策划、设计、智造、市场的一站式、差异化整体解决方案,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创造”。

在深圳,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深圳的创新能力已处于世界前沿。深圳光启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86%以上的专利,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产出能力占全球50%以上。近两年,深圳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9个国家科技大奖。腾讯、比亚迪等公司4项发明获2013中国专利金奖,占全国1/5。在2014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5名得主中,有2人来自深圳。在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2014“中美创新人物”中国10人名单中,深圳占了5席。

深圳市市长许勤二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说,“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有创新动力,但创新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就需要政府为他们创造更多服务平台,创造公开竞争的环境,去鼓励、支持和推动其创新。”

“在深圳,我们一直强化企业创新的主导地位”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深圳市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3家,超百亿元的17家,超十亿元的157家,超亿元的12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742家。

深圳的“四不像”

“除了固定的中央拨款占20%,其余的经费主要靠我们主动筹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采访时对记者说。去年,该院来自企业的经费超过1个亿。深圳先进院把科研、教育、产业、资本融合在一起,通过“四位一体”的模式,办了四个孵化器,发起成立了四个投资基金。目前,该院孵化200多家企业,先进院自身占股企业达70多家。据评估,其独特的“四位一体”模式,创新效率是传统模式的30倍到60倍,打通了科研和产业相结合的通道。

获得2014年深圳科技市长奖的樊建平认为,深圳先进院走的是“新型科研机构”道路。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又不是全性质的事业单位,而正是这种性质,加速了科技和市场的接轨。

实际上,类似的“新型科研机构”在深圳远不止深圳先进院一家。按照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陆健的说法,这些机构属于“四不像”:具备企业、研究机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特征,但又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类。

据统计,这样的“四不像”在深圳已有115家。

“寄生”于中科院体系内的华大基因2007年南下转战深圳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同样,深圳光启也属于“民办公助”类。在深圳,还有比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这些“四不像”,在科研成果产业化领域,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对于此种模式,有分析认为,此前的科研机构多数是事业单位,在管理是采取的都是行政模式,真正结合实际市场应用的很少。久而久之,科技创新与市场就相互脱轨。作为“四不像”的新型科研机构,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同时又要自身向市场找饭吃,在现实条件下,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科技和产业的结合,就会水到渠成。

而深圳市政府对于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一直本着积极支持的态度。深圳光启是2010年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是深圳市“孔雀计划”支持的团队。深圳市政府在资金投入、实验室体系建设、产学研联盟建立、产业基金设立、人才配套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小微创新的天堂

2013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即柴火创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建人潘昊入选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企业家”,并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此消息一出,在全国“创客”圈内引起极大反响。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亲临探访柴火创客空间,给予大力鼓励。柴火创客空间主要通过创客会员、创客活动分享会、制汇节、网络等渠道组织广大创客。每年举办超过70期不同类型的活动分享会,50场工作坊,注册会员超过1000人,活动人流总数超过1万人。柴火创客空间拥有20多个国内外创客的最新产品展示区,通过这一开放式创客载体,已完成孵化企业3家,在孵企业5家。

有人把深圳比喻为“创客好莱坞”,这是因为,深圳不仅拥有数以万计的年青创客,还有利于创客生存发展的最佳环境。去年11月高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的中科创客学院正式揭牌,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立科研机构成立的创客学院。良好的硬件配套条件和创新环境,使得深圳有条件成为全球创客中心。今后,每年6月份国际创客周活动将在深圳举行。

去年12月2日,以“质量深圳,创意为先”为主题的深圳市第十届“创意十二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创意十二月”总体活动数量151项,其中重点项目30项,分为九大类别,涵盖创意设计、工艺美术、书画艺术、动漫游戏、旅游休闲、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从2005年开始举办“创意十二月”活动以来,经过连续十年的培育,“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成为深圳市民追踪文化潮流、享受创意理念及参与创意设计的文化节庆。而“创意十二月”是深圳全市范围内的群众活动,群众参与是“创意十二月”持续开展的核心动力。

在深圳,全民创新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科技创新力量。“支持大众创新、草根创新、小微创新和创客发展,是深圳创新驱动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许勤说,在政策支持上,去年以来,深圳从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青年创新、学生创新、创客活动等,并确定今年专门设立鼓励创客、青少年创新的科技计划,为中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搭建更多的平台,使得深圳的创新生态更为完善。

应该说,在深圳,这个年轻移民城市的优势正得到发挥,“敢于冒险、追求成功、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使得这座城市拥有最大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

2014年5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在完成示范区《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后,率先全国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主动承接国家、省6项重点改革任务,在全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赢得了主动权。

在改革中,“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深圳科技创新领域得到率先体现。通过科技投入方式改革,激发出企业创新的强大活力。在全国首个深圳《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中,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放大和激励作用,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要素投向科技创新,使深圳成为国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行区。其中通过银政企合作贴息,政府以5000万元成功撬动了近20亿元银行资金投向科技中小微企业,财政资金被放大了近40倍。

眼下,深圳已经成为创新人才高地。据统计,深圳人才资源总量约400万人,累计“海归”5万人,全职院士12人,“千人计划”人才103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2人,广东省南粤百杰人才7人。2014年新引进“孔雀计划”团队14个,累计59个。

为加快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深圳发挥两地政府创新合作协调机制。目前,香港在深设立各类科研机构43家,累计研发项目超过400个,注册企业16家。同时,为扩展国际科技合作广度和深度,深圳积极建立与“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国际基因组计划”等国际知名计划的国际性大科学、大技术和大工程的合作关系。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引进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境外科技机构入驻,与国外104家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联系,引进技术253项。

为推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技术服务专项资金,成立科技服务业协会,逐步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投孵化、知识产权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体系。目前,深圳科技服务业总产出超过800亿元,增速超过25%,已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中国创新驿站”首批试点地区,科技部批复在深圳成立的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已正式挂牌成立。

可以想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科技创新的“深圳模式”,将给这座城市带来无尽的动力。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实现了在国际和中国城市体系中准确定位深圳的发展目标。35年来,深圳的发展目标在定位上发生过多次转换,现代化、国际化多次作为关键词,出现在城市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之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城市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现阶段尚未列入党代会报告所确立的总体目标。现代化、国际化有相应的标准,但现代化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国际化又受多重因素制约,且两者都较为宽泛。尽管创新型城市在国际上也不少,但更切合深圳的实际和特点。将创新型城市作为深圳的发展目标接地气、接世界、接未来。因此,从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三者的关系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抓手、突破口、落脚点。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反过来会促进深圳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实际上,深圳的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如果说,一流城市的发展会经历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深圳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要素驱动阶段,即特别依赖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的阶段。深圳也正在走过效率驱动阶段,即伴随着工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依赖发展,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占据优势的阶段。深圳正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知识密集型企业占据主导,服务部门进一步扩张,在稳健的基础需求和效率驱动基础之上,创业与创新要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在这个阶段确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可以与创新驱动形成良好的互动。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过去,我们从创新驱动战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层面思考的较多,主要聚焦在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创新生态体系等实施层面的工作,但还不足以支撑创新城市建设。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创新循环。这个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具有创新本能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的政府;新兴的创意阶层;人力的多样性与各类人才的发展机会;全社会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创新的公共环境,主要表现为多元、健康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创业与创新的紧密关联,其中关键是保持城市的创业活动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为此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创业基础条件,包括为新创及发展中企业提供资金支援;制定促进创业的有关税务、法规条例、相关申请奖励措施的政府政策;制定支持新成立或成长中企业的政府计划,加强针对新创公司的教育培训;建立可引导新商业机会的研究计划,以及有利于小型、新创或成长型公司的研究和开发系统;提高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的享用权;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有形基础设施的享用权;鼓励促进创业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等。5月12日至14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内参部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组织策划的“经济活力看广东-创新驱动——人民网强国论坛基层调研行”先后走进佛山、深圳,探寻两地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所在。

三天时间,调研组先后探访了两地七家企业、两个创新孵化基地,召开了两场座谈会,还举办了两场与创新创业者对话的沙龙活动。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我们对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这些判断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GDP同比增长7.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GDP总量17272.24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深圳和佛山两市GDP增速水平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居全省前列。

企业研发成创新主体

与经济增速成正比的,是对研发的投入。2015年,深圳市GDP同比增长8.9%,全社会研发投入约占GDP的4.05%。

在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研发资金来源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4个90%足以说明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说。

对此,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十分认同。他提出:“发明、发现不是创新,实现产业化生产,到达市场,才是创新。谁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企业。政府一定要支持、依靠、推动企业去创新。”

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匹配的,是金融创新。张虎副市长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加快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规定。目前,深圳拥有4.6万家VC和PE机构,注册资本超过2.7万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境内外的上市企业321家,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连续9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火热的资本在深圳很容易就能找到一拍即合的项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辜胜阻对此点赞。他说:创新、创业、创投形成 “铁三角”,实现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

创新创业人才是“根”

从深圳的创新行动中,调研组总结认为,创新创业人才是“根”,龙头科技企业是“主干”,小微科技企业是“叶”,制度环境、政策支持等就是“阳光雨露”。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让深圳成为了各类创业人才和创新要素的栖息地。正如201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打造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把创新环境、创业计划、创投资金和创客活动联合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力量。”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针对今年年初深圳房价持续走高等新情况,今年3月,深圳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副市长张虎说:“180条具体举措,只要是人才,都可以从政策点中对号入座。”

深圳长朗三维科技董事长劳长石就是深圳市科创委从硅谷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去年,他的企业想从英国引进一位博士后,但是深圳的高房价令其顾虑重重,谈判僵持。“没想到,3月份政府出台了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81条政策,把原来的人才资金资助从80万元整整翻了一倍,力度非常大,他很快就跟我们签约了。”

“十二五”以来,深圳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相关人才154人,“孔雀计划”1539人,留学人才以及各类人才超过68万人。

各类人才来到深圳,在这片“创新熟地”上很快耕耘出了果实。“创业者在深圳可以完成从产品研发到做出样品再到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劳长石说:“我们做3D打印设备开发,需要的硬件、软件控制、材料、激光……每一个环节都能很快地在深圳找到供应商,找到相关资源落地。”有过在硅谷工作经历的光峰光电董事长李屹说,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迅速地产业化,在硅谷集齐零部件需要一个星期,而在深圳只需一个下午,“这里比硅谷更适合我”。

创新、创业者在成长

调研组认为,深圳的移民文化有利于孕育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新的创业创新精神。深圳注重合作、尊重人才、能力至上、宽松自由、快乐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可以说,深圳有全国最好的创客文化和创客精神,是国内可与美国硅谷比肩的创新型城市。这样的观点也在许多有过不同地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口中得到了印证。光峰光电董事长李屹说:“在深圳做科技研究很安静,政府不会来打扰,政商关系„亲‟且„清‟。”科比特创始人卢致辉一踏上深圳的土地就爱上了这里。他说:“这里的人都说普通话。这个城市年轻、平等、不排外,政府高效,人相对务实,让我觉得亲切,感觉梦想可以在这里实现,来了就没想过离开。”

浓郁创新激情也激发着校园里的年轻人。深圳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李宝圣在课余研发出了一项基于新型纳米级孔径膜材料的洗车水循环系统。在他看来,“高校创客文化,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是学以致用,学之升华。”

文化驱动科技创新 篇6

摘要: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国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的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文章采用比较发展的视角,借助霍夫斯泰德有关文化维度的研究工具,归纳总结各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驱动机制与实践发展经验。这些特征既是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也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有益经验。最后,文章对如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驱动机制;文化维度;差异化

一、 文化产业的动态差异性

现代文化产业是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国民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竞争优势都被高度浓缩在文化产业的差异化定义之中。以下我们通过定义的比较来展示发达经济体文化产业的差异。

英国——创意产业。其定义如下:创意源于个人的智慧运用,以知识产权形式出现并以此实现收益,不断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新的增長动力。范围界定相对宽泛,具有创意性的服务业也包含在其中。总体看,音乐、建筑设计、视觉表演、娱乐软件开发和数字出版物等近年来发展迅速。

日本——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在日本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发展,发展范围比英国更为宽泛,除去演出、影视、展览、新闻、娱乐内容、还包括体育与旅游,另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等形式都包含在产业范畴之中。

美国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其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许多传统工业,因而被称为版权产业。美国文化产业主要有三个大类:一类是娱乐与电子传媒业;二类是印刷与出版业;三类是旅游相关的产业。

韩国文化产业范围参考自《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包括传统的美术品、服装服饰、特色食品、历代文物;新兴的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广播、游戏软件、网络娱乐内容、创意性设计等。

综合上述四国的特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颁布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产业范围的两次调整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行局部微调以期逐步完善产业框架,创新产业驱动机制,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文化产业。

二、 创新驱动机制差异化的根源与国别比较

1. 文化产业驱动机制分类与文化差异性分析。国内学者雷光华、傅才武、宋丹娜以及霍步刚(2009)等分别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以及政策路径等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参考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差异等因素重新对各国文化产业的产业驱动机制进行分类:市场驱动型与政策驱动型。前者的代表是英国和美国,它们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阿罗、罗默以及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趋势下,突出个人的创意与才华,通过工业化生产模式产出大量可复制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其迅速形成了现代文化产业;政策驱动型的代表是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充分借鉴了别国发展的经验基础,结合本国经济发展中特有的产业支持政策,最大限度实现了后发优势。

对于不同创新驱动机制背后的文化差异根源需要我们借助通过文化维度进行分析。

整体看英美两国因同属于安格鲁﹒撒克逊文化渊源,在文化维度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中国、日本与韩国虽然同处于东亚地区,但在五个维度上都却存在相当的差异,最小为2,最大则达到62。

从局部上看,我们通过五个维度分别说明:

第一,权力距离。美国、英国不是很看中权力,它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权力的追求比其他国家要逊色不少;中、日、韩三国由于国家体制的关系,较之英美等西方国家更为注重权力的约束力。这种差距对于文化产业中个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重要影响。英美的文化产业中市场行为多于中日韩,而政府的行为则是中日韩多于英美。

第二,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与人们的行为倾向有着密切关联,即风险偏好与不确定性呈现反向趋势。因而以个人为主体的经济单位富有活力,能够形成有效的市场。中国与英美两国在这一维度上相接近,对于中国文化资源广泛分布的地理特征和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制度特征而言,有助于激发保护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发展的民间积极性;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日本与韩国,个人强烈的工作进取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推动了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减少了个体地位可能遭遇的市场风险。

第三,个人与集体主义。美英两国均强调个人的作用,成就属于个人,又以自由发挥为基础。其开放性使得来自不同群体的个人有机会展示自身的才能,来自市场的奖励是对智力资源流入的有效奖励,也是人本开放主义成功实施的关键。中日韩的社会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企业与员工相互依赖,很多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价值就等价于是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两者的分离就意味着价值的同步消失,所以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力求对参与人给予最大的关注,使他们以集体形式存在于产业发展过程中。

第四,男性与女性社会。前者强调事业成功,而后者则同时关注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鉴于文化产业消费的特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应满足消费者偏好为前提实现效用最大化。日本是显著的男性化文化,中美英非常接近,韩国则是具有最富女性化气质的文化,韩国电视剧的题材是休闲时间中最优选择便是有力的证明。

第五,长短期导向。在长期导向的国家中人们更加注重长远目标,愿意为目标而不断奉献,东亚三国都注重长期,特别是中国对于民族文化的关注一直强调传承性;在短期导向的国家,人们更加注重当前的生活和享受,不愿为了将来而牺牲现在,英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态具有典型的时尚性。

结合整体与局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但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存在很多交织点。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客观上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充分借鉴不同经济体的经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完善自身的产业创新驱动机制。

2. 基于国别角度的比较。

(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英镑危机、欧盟成立等多重压力下,1997年5月英国政府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到2011年,伦敦被公认为是全球三大广告都城之一,欧洲第一电影制作中心,创意机构密布,并拥有全球客户总数的四分之三。

从伦敦的情况看,英国文化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集群发展之路。这类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其创新的主要来源是知识创造与交流,而知识的创造与交流是通过教育机构、科研中心等媒介,这类交流媒介可以保证交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集群内的有制度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和侵权行为。

(2)日本的文化立国政策。日本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通过产业政策推动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的实施。鉴于其国内资源禀赋不足且长期以来受制于生产原料外部进口,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日本将历史资源最大限度投入到现代生产模式中。此举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即时收益,而且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弘扬了新兴文化。同时,考虑到本国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有限的不足,日本确立了以全球市场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终极空间,发挥自身制造业方面的国家竞争力,通过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形成经贸——文化产品——文化软实力——经贸的循环发展模式。

(3)韩国的文化政策支持机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给韩国经济二战后最为严重的衰退。为扭转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韩国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借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复苏。为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韩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先后设立了文化产业局、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等国家级的专门管理机构。随后为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将文化产业振兴院以及主管电影产业发展和游戏开发等五个不同机构合并,成立“文化产业支援机构协议会”。与管理机构相配套出现的是专项基金,包括政府专项基金,地方专项基金以及康采恩式的集团基金等形式。它们分别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对外出口,直接资助个人创业者以便其发挥文化才能。

韩国对本国的人才是其发展文化产业的另一大特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又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大力培养文化的专门型人才,例如专门从事电视剧拍摄的专业化团队,负责演员市场的职业经纪人,娱乐领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人才等。除了专业人才外,韩国还注重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国际营销人才,负责文化产业管理及海外的推广工作。

(4)美国文化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美国作为新大陆于17世纪登上世界舞台,其国民除印第安土著外大都是移民的后代,其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文特点,使得一个没有历史文化遗产,缺少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能够不断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形成了一种高度杂交的文化。好莱坞作为一座梦想制造场,吸引了全球范围内大量人才和资金,拍摄大量不同文化题材、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形象的大片,借助规模经济作用,创造了无数票房神话。

但不可否认的是,再好的创意也必须有付诸实施的手段。以美国电影业为例,大量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具有风险的产业中,希望借助眼球效应实现高回报率。美国华尔街自身具有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文化产业也从其不同形式的金融创新活动中受益良多,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通过版权制度的建设保障了文化产品未来收益的排他性占有。美国电影业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将数量一定、题材不同的电影组合在一起,此举为投资人有效分散了非系统性风险,从而使得稳健型投资者(人寿保险资金和退休资金)大量参与其中。具体融资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贷款支持和资产证券化等不同形式。在美国,知识资产证券化已运用于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这一形式将更多人的利益通过文化产业关联在一起,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泛社会化的现实。

三、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机制的措施

第一,从权力距离出发,协调产业园区聚集模式的主导模式。根据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渐进式改革中优先试点再推广的成功范式,我国应该通过产业园区的模式实现产业聚集。创业园区的经济实质是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和信息流通的成本,政府通过财政、税收、金融、行政监管等方面的措施为创始期的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资源,以减少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这类园区通常有两种模式:市场导向模式与政府主导的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多采用地方政府主导模式。由于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各方面的基础条件薄弱,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存在缺陷,所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客观上是必要的。但政府应该尽量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结果,不进行刻意园区建设,而应该对已经自发聚集了创意产业企业的地方提供可行的制度保障。另外鼓励依托大学模式而建立的产业园区,这类园区适应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通过产学研的价值链整合实现美国硅谷式的发展。

第二,綜合不确定型规避与个人和集体的角度,中国在文化专业人才与相关人才的培养上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战略。韩国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人才作为智力资本的载体是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现代文化产业承接工业发展的基础成果,其服务业的属性使得不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更多依靠个体创造力的输出与转化。韩国政府培养人才的模式还充分考虑到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需求,既重视了创造环节,也关注了实现环节。我国文化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既有丰富的市场需求,也有社会文化资源储备,能够在不确定型回避较低的人文环境下满足不同专业特长的文化人才实现自身的市场价值;但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相比则较为落后,产业内分工与协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个人的创新工作缺少保障,致使相当数量的人才和产品无法与市场融合,因而需要建立企业组织来降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与产权保护成本。我国在学习韩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从个人与集体的角度出发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机制,深挖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属地化与引入机制并行。

第三,从男性化与女性化的角度看,促进文化与资本、科技三者融合,经济效益与价值引导并重。男性化社会强调事业的成功,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企业为经营主体,贡献产值和获取利润。以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为例,它们是好莱坞在全球展示的标志。这些美国的文化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内部资本的集聚实现内生性发展,再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最终形成了时代华纳、迪斯尼等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我国文化体制市场改革方兴未艾,很多企业尚未改制,需要以市场化改革来培育一批企业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领路人,这一过程需要行政垄断性企业通过机制改革与社会资本相结合,以便挖掘相关行业中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此外,技术创新使得文化产品的质量大大提升、传播范围延伸至全球可以到达的各个角落,产品中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成为启蒙社会青年群体的最佳途径。

女性化社会则同时关注事业成功和生活质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完全是由市场组成,其中还有相当部分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即文化事业。政府应该以社会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公共财政体系构建覆盖城市与乡村两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为中国核心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奠定基础。

第四,从长短期导向着眼,塑造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建设,为中国对外经济各领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进出口贸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不可否认的是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给中国对外发展平添了许多交易成本,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我国通过国家形象宣传片等文化产品表达我国未来和平与共赢的发展战略。同时,我国也在大力加强文化领域的贸易发展和对外投资的输出,在获取贸易利益的同时,展开国际文化交往合作以建设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郑世林,等.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软科学,2012,(10):48-58.

2. 張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中国软科学,2013,(1):1-5.

3. 张斌.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2,(10):87-90.

4. 熊正德.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11,(9):16-26.

5. 郭小东.创意产品出口、模仿威胁与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学季刊,2014,(3):1239-1260.

重点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中国东盟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问题研究”拓展性成果(项目号:13FJY009)。

作者简介:金哲松(1954-),男,朝鲜族,北京市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产业组织理论;陈方(1982-),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品贸易、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韦苏倢(1978-),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文化驱动科技创新 篇7

1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模式与机理

文化与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式, 前者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后者是社会进步的灵魂[3],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系错综复杂。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协同融合和互动融合。协同融合指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产业在相互作用下实现共同发展;互动融合则是在两者的相互交融中催生一种新型文化业态。

1.1 协同融合

协同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的作用总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协同融合是指文化与科技创新两大系统的要素的协同行为导致的要素匹配、溢出与协调, 从而形成了联合效应 (如图1) [4]。

1.1.1 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第一, 观念更新效应。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但也往往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绊脚石, 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双刃剑效应愈发明显, 因此需要更新观念, 形成创新文化, 进而注入科技创新实践之中。首先, 培养创新理念, 形成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其次, 去除体制性障碍, 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 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第三, 破除陈规陋习, 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二, 要素注入效应。科技创新必然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成功, 整个创新过程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因此在关键时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人员的精神品质与信念, 只有文化才能促使开拓者积极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5]。同时文化也影响着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价值, 只有明确而又准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引领创新方向, 实现创新目标。

第三, 竞争引致效应。由于文化产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文化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消费需求, 这也恰恰成为了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如3D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普及便是最有利的佐证。

1.1.2 科技创新对于文化的促进作用

第一, 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导致的文化与科技创新外延式融合是最为常见的融合模式[6]。几乎每一项对于文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创新都会同步运用于相应的文化产品之中, 如通过IT通信等技术建立地毯式或定点式的信息送达渠道使得文化产品的传播速度更快、受众范围更广。除此之外, 文化表达形式也伴随着科技创新而不断丰富, 如数字影像、LED、激光特效等技术都在改变着传统的文化符号。

第二, 关联带动效应。一项科技创新注入文化产品之后, 往往产出不止一种文化产品, 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 随之而来便出现了包括在线电影、电视、游戏、电子书等品种繁多的文化结果, 这自然会不断加速成果转化, 丰富文化内涵。

第三, 优化升级效应。随着科技创新, 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等各方面都不断地受到影响, 文化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份额而大规模地应用先进的技术, 工艺的改进与效率的提升最终导致了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

1.2 互动融合

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各种新兴业态不断冲击传统产业, 而诸如动漫、网络游戏、手机媒体等新型文化业态的不断出现便是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融合的结果, 即文化与科技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后产生聚变效应, 进而形成了新型的文化内容与形态, 催生了新型文化业态 (如图2) 。新型的文化业态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极点, 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指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而2013年财政部也陆续投入财政收入2.97亿元支持了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用以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虽然各种新型文化业态的形式不一, 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形成机制:

(1) 原有的文化内容借用高科技后形成的新型文化业态。此种文化业态是建立在原有的文化内容基础上, 运用了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工具而形成的与原有文化相区别的形态后所产生的新型文化业态。虽然该种新型文化业态有“换汤不换药”之嫌, 但由于高技术所形成的竞争力是传统的文化产业所不具备的, 因而也形成了独立于传统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数字出版产业便是此类文化业态的典型, 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技术基础上, 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 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 强调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流程、传播载体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数字出版产业目前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新业态。

(2) 科技创新时代带来的新型文化业态。此种新型文化业态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文化创造, 其不仅在形态上与原有的文化形态相区别, 而且其内容也是基于高新技术的运用而产生的, 因此, 在原有的传统技术条件下并不存在此项文化内容。以网络为基础的系列文化产品均属于此类文化业态。如网络游戏, 它是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 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 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而网络语言则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语言形式。因此, 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游戏与网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业态是不可能成长的, 而各种新型文化业态也必然会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而更多地涌现。

综上,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模式具体如表1所示。

2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下知识创新链的重塑

知识, 即人们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事实、技能和领悟, 是一种物化的文化,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因而, 知识创新是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天然耦合, 文化创作的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创新, 同时科技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因此, 重塑知识创新链是分析是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表现的重要方面。

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创造与知识扩散过程, 是通过对知识进行配置、扩散、整合, 从而产生新思维并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7]。基于以上的认识, 知识创新链则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于创新参与主体通过知识的运用以实现知识体系的经济化和知识内容创新化的过程。从微观上可以将知识创新链分为3个阶段:上游主要负责知识创新前的市场调研与知识创新的研发;中游负责具体的生产与制作;下游主要指商业推广与用户的体验与消费 (如图3) 。

2.1 知识创新链上游

2.1.1 市场需求的调研

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 其对于创新的拉动力是主要的, Debra M Amidon甚至直接将知识创新链称为以“顾客满意”或“顾客成功”为导向的链式知识创新模式。肯定市场需求对于知识创新的主导作用并不否认知识创新的自身动力, 知识创新的自身动力对于知识创新也是必要的, 但在知识创新链中, 所被创新的知识往往按照一定的规律向产业化演变, 这也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加速知识经济化、合理配置先进生产要素的市场行为。不仅如此, 在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背景下, 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将呈现出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等特征, 因为随着互联网等高技术的运用, 可以使得数据的搜集与统计更为及时、与真实市场也更加相符。

2.1.2 知识创新的研发

知识的研发是创新的关键, 也是价值增值的起点。随着科技创新, 知识创新的研发呈现多样化与效率化。首先, 受高技术的影响, 研发主体大众化, 而不再受限于艺术家、设计者、科学家等特定人士;其次, 科技创新, 如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等能以更为丰富的形态为创作者呈现设计思路和产品雏形[8], 为研发主体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第三, 科技创新融入文化之后展现了更多文化形态, 开阔了知识创新的范围与思路。

2.2 知识创新链中游

知识创新链的中游主要是将无形的、零星的想法整理成为创新性的系统知识, 进而将其产业化生产的过程, 这需要根据在市场调研阶段的需求偏好, 有针对性地向市场生产能呈现创新知识的媒介, 如CD、书籍、视频等载体。在这一阶段,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边际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生产方式, 如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数字出版产业得以高速发展。同时, 在科技创新作用下的知识创新可以呈现不同的文化业态, 拓宽或延伸价值链, 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2.3 知识创新链下游

2.3.1 传播推广与保护

在知识创新链的传播推广阶段应同时注意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 另一方面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高技术的运用, 营销技术得以创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为高效地建立分销渠道, 达到确立市场形象、提高知名度的传播推广目的, 因此, 传播推广的难度大大降低, 更为关键的问题则聚焦到了在创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防止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这需要在文化产业中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并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同时建立严格的授权与被授权的营销网络, 尽可能减少侵权行为对于知识创新链的影响。

2.3.2 满足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对于创新知识的消费的影响尤为明显, 其直接引发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体验欲望, 如好莱坞推出的3D技术便催化了人们新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 科技创新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 如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无纸化阅读的兴起等。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与科创新的有机融合贯穿了整条知识创新链, 科技创新是知识创新链的催化剂, 不仅可以加速知识创新的效率, 使得创新周期缩短, 还能扩散知识创新成果, 表现形式多样化;而与科技创新相比, 文化作为知识的根, 始终在知识创新链中充当核心作用, 只有文化本身向更高层次发展、呈现更多的业态, 知识创新链才能真正得到延伸与扩展。因此, 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极大影响着知识创新链的重塑, 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必须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制度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产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提供机制保障;产业创新完善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和平台, 如知识体系、科技引领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资源整合体系、成果应用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项目研发平台、创新企业融资平台、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以及知识产权平台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升级, 完善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 增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在以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 笔者主张从法律建设、政策引导、市场传导与企业策略四方面着手, 努力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在宏观 (要素层面) 、中观 (产业层面) 和微观 (企业层面) 中的有机融合 (如图4) 。

3.1 加强法律保障

法律保障是从事各项活动的基础, 而知识创新作为一项从事知识的创作、生产、流转和消费的活动更是如此, 因此在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法律保障中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首先, 制定知识产权及相关产权法律, 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创作者的知识产权被侵犯, 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相关收益可以在创意者、企业、销售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其次, 制定相关法律为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背景下的新型文化业态提供法律依据, 如数字文化产品等, 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以确保其数字化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2 完善政策引导

国家政策支持是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重要基础。近年来, 党中央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2年2月)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 (2012年6月) , 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从创新高度为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基石。

3.2.1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之后形成的新型文化业态往往具有“多头多级”管理的特征, 如在横向上的行政管理部门一般包括科技部、文化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而在纵向上也往往包括中央、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等相应的管理体系, 其在管理上极易出现横向与纵向的权力冲突 (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 , 造成争夺行政执法权或法定职权缺失的现象。鉴于以上的现象, 应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层次, 实现行政执法权力相对集中[9], 如广东省于2008年1月首创数字出版管理处, 专门负责数字出版一体化管理。

3.2.2推进文化科技园区建设, 实现文化科技产学研一体化

在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过程中, 应以相应的载体为依托, 结合我国实际, 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基地, 同时结合相关的科技项目与规划促进文化要素与科技资源的协同创新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10]。

3.2.3 打造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知识创新链

在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过程中, 文化是创新的知识能否获得价值认同的核心, 要重视文化本身的影响。而我国在世界各国中具有鲜明的中华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 在政策支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特色, 对于弘扬中华文明的知识创新予以相应的政策优惠, 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知识创新链。

3.3 健全市场机制

文化与科技作为两种资源, 在利益驱动下, 市场必然会将二者作用在一起, 并最终实现有机融合, 因此, 完善的市场机制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健全的市场引导机制需要从尽可能地降低要素流通成本与交易的公平公正性两方面为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3.3.1 降低要素流通成本

市场应进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这包括项目研发平台、融资平台、产品交易与中介平台、知识产权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 使得文化与科技资源的信息流通顺畅, 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与交易成本, 有效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

3.3.2 知识创新价值链的公正评估

价值链的公正评估是知识创新的市场激励机制的重要保障。公平公正的价值认同会让知识创新者有动力去参与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知识创新之中, 而具有高价值的创新知识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必然会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 因而, 市场应建立健全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创新评估鉴定中心, 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后的创新知识提供公平公正的价值评估服务。

3.4 制定企业战略

企业基于利益的驱使, 是对市场需求最敏感的主体, 同时也是最终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生产者, 因而制定相应的知识创新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4.1 建设创新性企业文化

创新性的企业文化往往都具有积极、开放、合作等几个特征, 为尽可能地培育创新性的企业文化, 应从员工自身与外部激励环境入手。首先, 加强创新价值观的培育, 通过讲座、素质拓展活动、文化宣传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价值观强化活动, 促使员工形成用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价值理念[11];其次, 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对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贡献的员工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12]。

3.4.2 建立创新人才体系

文化与科技都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人才是其中的关键, 而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是多领域融合的产物, 兼具文化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难得, 因而, 企业不仅需要制定自主的人才培养计划, 还需要引进外部人才;与此同时, 公司还需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与选拔机制, 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令其能够脱颖而出的通道。

4 结语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政策, 而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文化产业是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低碳产业, 因此, 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相一致。与此同时, 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又是一个涉及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及企业层面的复杂系统, 其不仅包括了文化与科技两大系统, 还经常会受到外部系统或环境的影响, 因而文化与科技创新会因不同的融合模式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并最终会影响到知识创新链的重塑, 因此, 在分析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 保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 从而保证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

摘要:我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张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 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对文化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模式与机理进行深入分析, 创造性地将其分为促进文化与技创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协同融合模式与创造新型文化业态的互动融合模式。同时笔者对知识创新链进行重塑分析, 并提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曦.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 2013 (3) :42-45

[2]朱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路径[J].前线, 2011 (11) :30-32

[3]梁美建.考虑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9 (24) :96-99

[4]林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G].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2 (12) :1-7

[5]雷舜东.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2 (8) :15-26

[6]彭英柯.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13 (8) :75-78

[7]和全生.知识发展的类生物模型[J].科学学研究, 2008 (4) :679-684

[8]顾江, 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 2010 (7) :72-75

[9]马晓黎.我国行政执法体制弊端及其改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 (4) :69-71

[10]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 2012 (2) 54-56

[11]吴晓江.创新价值观是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N].文汇报, 2009-08-03 (6)

文化驱动科技创新 篇8

最近十几年来,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在我国各地有广泛的发展,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力量, 深刻影响着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增长。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是一种联结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多中心组织体, 它的生存和发展有有赖于不断创新和演化, 实施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战略, 提升区域产业价值, 才能维持其恒久的生命力。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建设有赖于科技战略和创新文化齐头并进, 两者相互促进支持, 才能真正促进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功。科技园区的科技战略与创新文化建设如何协调?怎样才能构建和实施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塑造科技园区的强势品牌战略?

目前, 理论界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研究硕果累累, 大多集中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动因和发展策略方面, 在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一般技术创新体系方面, 而在创新文化和品牌战略构建方面则较少见做专门的论述。

2 文献综述

关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文化和品牌战略的研究状况:

关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研究方面,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 (Marshall) 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 率先提出了“产业区”的理论, 他将产业区界定为一种由历史和自然共同形成的特定区域, 其中厂商的相互作用, 厂商群与社会的逐渐融合, 归纳出该产业区的如下特征:1) 与当地社区有共同的价值观, 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2) 生产系统垂直联系的企业群;3) 优良的人力资源配置;4) 产业区理想市场, 是不完全竞争市场;5) 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市场;6) 地方色彩浓厚的金融系统。总结了产业区形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1) 专业市场的存在;2) 供应商与服务商可以提供专业的生产要素;3) 知识可以在厂商之间快速流动。马歇尔主要从规模经济、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的节约, 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经济动因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马歇尔把社区价值观摆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首要位置, 但未对其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体系做详细分析论述。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 最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 (Krugman) , 认为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和最初的分布是由历史即初始条件、偶然或者预期“自我完善的预言”。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增长主要取决于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也是主要论述了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动因, 未专门论述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文化问题。

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研究方面,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Portter (1990) 指出, 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产业的竞争, 产业发展要在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科技园区产业集群, 并提出了著名的“双钻石”框架模型。另外, 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NI) 提出了“集体学习”的核心概念, 意指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之间具有强大而稳定的协调创新作用。Rosefield (1997) 则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通过区域集群的定义来界定, 即地理上相对集中有相互独立的企业群组成的创新系统。Asheim等 (2000, 2002) 主要研究了集群内部产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制度基础结构以及知识提供者。Padmore, Gibson (1998) , 则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作了研究, 提出GEM模型, G——环境要素, 包括资源、基础设施。E——企业要素, 包括供应商、企业结构、相关企业、战略和竞争。M——市场要素。Hill, Brennan (2002) , 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做了分析, 提出由主导产业、需求方、供应商、技术和人力资源构成的集群创新系统结构。以上国外学者未见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和品牌战略作专门论述。

国内学者研究方面, 《广东专业镇: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化》一书, 总结了广东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实践状况——中小企业集群的原因和现象, 并对其展开了SWOT竞争战略分析, 看清了广东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则合性研究, 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性, 指出创新平台的构建仅凭技术创新是不够的, 还需要文化创新等支持。但该书并未详细地说明论述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科技战略和创新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一书, 主要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演化的机制, 但没有研究集群区域的创新文化, 以及创新文化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综述上所述, 国内外对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研究集中在经济动因方面, 并把集群形成的经济动因归结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天然资源、市场需求、降低成本、群体学习、相关及支持产业、政府因素和网络组织等九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与品牌建设, 来分析研究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

3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的内涵

3.1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内涵

迈克尔·E·波特 (1998) 认为,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体。包括一批产业和其他实体。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是联结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多中心组织, 是技术、经济和社会性的组织体。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是在区域经济自发性发展中形成的, 有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质, 有必要加以引导和培育。

关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社会作用, 运用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看,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具有两个优点:众多中小型企业集群, 既可以通过规模经济、资源信息共享, 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商业信用, 又可以避免一体化成大企业的科层组织障碍、官僚主义, 节约内部管理成本、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3.2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科技战略与创新文化

(1)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科技战略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科技战略:指集群区域实施其总体经营战略, 围绕企业区域发展目标,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 通过科技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活动,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附加价值等, 所作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2) 文化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

在西方, “文化” (culture) 一词, 最早在拉丁语里是“培育”、“养育”的意思。在我国“文化”一词有文治教化的意思, 最早出现于《周易》,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文化, 是指有利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组织体孕育创新能力的人本精神、行为准则、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与创新方法、创新的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等, 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或称为“产业空气”。区域创新文化不同于一般企业组织内部的创新文化, 是一种多中心组织状态的创新文化, 包含企业内部的创新文化。区域创新文化是实施区域科技战略、培育和支持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区域创新文化也是区域全部社会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区域创新文化的构建是进一步完善整个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科技战略与创新文化的互动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 区域经济发展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按照钱纳里的经济结构转变理论,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 会以服务业为中心, 有必要实施科技战略。而根据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波特的理论,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进入“创新导向的阶段”。在创新驱动阶段, 以实施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此时的创新和竞争优势都处于巅峰状态, 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与历史文化传统特色也在特定产业与产业环节中出现。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经济演化必须由要素导向转向创新导向, 实施科技战略。这也就要求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内形成一个重视创新的文化环境。集群创新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形成一个重视创新文化的环境, 使企业业主、员工等自觉将创新作为创新文化自己的理念和行动准则, 进而通过创新文化将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有关的企业、政府、大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和一般员工构建成为一个高效的区域性创新文化系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内在地推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创新文化是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其中, 诱导机制主要来源于创新收益和创新环境;激励机制则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创新文化也为企业提供价值观, 并指明共同努力的方向, 这保证了技术创新活动以最大的动力去实现目标;创新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从而可以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行为规范则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保持步调一致, 从而可以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

3.3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

创新文化是品牌战略的灵魂, 科技园区的品牌战略是指构造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一种声誉、个性、和社会形象战略, 包科技园区的企业品牌战略、产业品牌战略、园区品牌战略, 还包括品牌技术、品牌经营、品牌资产、品牌文化、品牌人才等方面的战略。科技园区品牌战略的形成需要有创新文化体系来支撑, 包括点式创新文化、线式创新文化、面式样创新文化、网络创新文化。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和品牌战略, 既有利于科技园区的招商战略和核心竞争力, 也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战略的实施。

4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科技战略和创新文化发展现状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在我国各地有广泛的发展, 其中以广东省为例, 据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一书的研究, 目前广东科技园区产业集群遍及珠三角、山区和两翼, 行业覆盖了广东机械、电子、信息、等三十多个行业, 截止2006年, 广东省共有201个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专业镇 (表1) 。在广东,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不但成为珠江三角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而且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组织形态, 以及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资料来源:朱永华.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1月

其中比较发展得较好的有东莞虎门的服装、中山小榄的五金制品、广州狮岭的皮具、汕头陈店的内衣、佛山大沥的铝型业等。

从广东到其它各地, 我国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很大的自发性,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从创新文化的建设要求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自发性强, 缺乏引导, 民营经济在集群经济中的占主导地位;2) 集群区内, 大多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3) 科技战略不明、产业层次不高, 技术含量偏低; 4) 产业链不完整, 集群之间的产业关联性差:5) 科技战略不明, 技术创新含量低;6) 创新文化建设薄弱, 短、平、快主义盛行, 创新精神缺乏;7) 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程度不高。8) 国际化程度低, 国际竞争力差。

以上来看, 我国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急待实施科技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和活力的创新文化。

5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的构建

5.1 科技园区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构建内容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的包括物质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创新、精神文化创新。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科技园区的精神风貌和个性品格。科技园区有活跃的创新精神、宽松的创新气氛。个性品格是指科技园区有良好的CIS识别系统, 包括科技园区的创新理念系统 (MIS) , 科技园区的创新视觉系统 (VIS) , 科技园区的行为识别系统 (BIS) 。通过三个系统的互动形成鲜明的创新个性。

(2) 科技园区的以创新为主导的客商选配和商人协会。即科技园区不同层次的企业集群中, 有知名的主力创新型大公司, 类似微软, 和我国的用友企业。并且建立了有行业自律的创新商人协会和创新俱乐部, 开展创新文化活动。

(3) 科技园区的科技管理文化, 构建适合适合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产品、技术、市场和管理制度与政治文明, 有力地推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4)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文化, 如人才管理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产权制度、信誉评价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激励奖惩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5)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物质文化创新基础。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内的生产设备、技术手段、生产工艺等, 通过引进、研发、改造等多种方式, 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6)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创新科技人才, 人才的引进、报酬、就业机遇。

(7)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中心、论坛、网沾、杂志。

(8)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制度文化, 如, 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信用制度, 税收制度、监督制度、评价制度。

5.2 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的主体构建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文化主体构建的社会网络体系, 包括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资源。要形成一个多中心的创新文化运转体系。可以借鉴波特的“双钻石”框架体系, 作为创新文化的多中心体系。科技园区产业集群, 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 更主要的是隐含于技术层面背后的体制、机制和文化建设。要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协作创新文化文化、重点企业创新文化、龙头企业创新文化、区域企业群创新文化、区域社会创新文化, 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文化主体网络。

6 科技园区创新文化战略与实施对策

推进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要形成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与品牌战略, 并要有良好的实施对策。

6.1 科技园区创新文化构建战略

培育区域创新精神, 构建创新文化战略。创新文化战略的形成, 要分析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目的、性质、经营宗旨、社会使命、历史渊源、竞争优势, 确定有本区域鲜明个性的创新价值观、创新精神、创新风尚, 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文化战略。树立区域的创新个性、创新精神、创新形象和创新品牌。加强创新文化理念、价值理念的整合和导入工作, 倡导敢于冒险、积极创业、富于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实施区域品牌战略, 维护区域信用、商誉, 加强区域的行业自律和商业道德的建设。

6.2 构建创新文化的具体实施对策

(1) 制定扶持科技园区创新的政策, 通过税收优惠、产业政策、行政引导等方式, 主导创新文化。

(2) 开办创新沙龙, 主办创新研讨会, 建立创新网站, 兴办创新报刊、杂志, 张贴创新标语、悬挂创新旗帜。

(3) 建立创新扶持基金, 对创新项目和创新者给以扶持, 并推动创新资本运作和股票上市。

(4) 鼓励创业和倡导企业家精神, 崇尚创新文化。

在区域内鼓励创业, 包容失败。倡导企业家精神, 坚强果断、敢于冒险、创新品质, 接受市场挑战, 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载体,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内, 保护企业家精神,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应当组织有关沙龙、论坛或其他教育等多种形式, 培育企业家精神。

(5) 树立先进典型和榜样, 弘扬创新文化

对创新榜样企业和创新英雄、先进个人, 作为倡导创新文化的楷模, 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和奖励。通过榜样人物来弘扬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

(6) 支持大型企业自主研发, 强化创新文化

对有较强的资金、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大型企业, 要鼓励走向自主创新。从政策、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扶持大型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大型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展开研发合作,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平台。

(7) 保护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 巩固创新文化

禁止假冒伪劣行为、地方保护主义, 会有利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文化的发展。要大力宣传, 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崇尚知识产权的新风商, 对知识产权入股和报酬所得给以税收优惠, 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8) 加强重点企业的建设, 提升创新文化

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要充分认识创新文化建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应尽快制定本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规划, 将创新文化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 通过创新文化建设形成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企业的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 将创新意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创新文化, 全面落实创新制度建设, 要注意将创新文化的理念体系、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推进系统转化为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和行为模式。培育企业的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合作精神, 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创新合作, 提升创新能力

(9) 促进企业集团化, 加强项目研发, 发展创新文化

集团化发展有助于企业节省成本, 共享企业资源, 通过各中小企业的集团化组合, 或是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整合发展模式等形式, 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文化广泛地发展与传播。在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内可以适当允许一些企业进行联盟或是展开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 适应相关的运行准则, 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扶持, 使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企业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与发挥, 扬长避短。进而提升整个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压的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发展水平。

创新文化是科技园区企业集群的产业空气, 是科技园区管理文化的核心, 可以强化自主创新平台和品牌战略竞争力, 促进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科技战略实施、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文化和品牌战略构建必须由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其他集群企业和企业员工等, 多中心组织、多方面共同努力, 营造区域的活力、提升区域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陆辉.产业机群及其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1) :3-5.

[2]王兴元, 孙平.高新技术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双钻石框架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2) :103-107.

[3]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4]叶新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项目经营战略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6) :106-107.

[5]雷家驌.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7]FRED R DAVID.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8]PORTER M E.The competit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arvardBusiness Review, Mar.No.11-Apr, 1990.

科技创新与创新驱动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驱动,上层建筑

历史证明, 人类社会的发展靠创新驱动。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 往往首先由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进而由生产方式、思想文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驱动, 合力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当今中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年, 从科技创新到生产方式创新, 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较好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适应。但在上层建筑领域, 从思想文化到体制机制, 却还有许多方面禁锢束缚着创新驱动力的发挥。本文将从历史借鉴和中外对比等视角, 分析科技创新与上层建筑领域创新的关系, 探讨如何消除科技创新的非技术障碍, 以便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 促使科学技术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引领作用。

1 创新驱动的历史借鉴

人类的文明历史, 主要从东方开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而同为世界文明发祥地的古希腊, 则更具文明创新的特征。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赫拉克利特的辩证唯物论、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柏拉图的理想国、伊璧鸠鲁的无神论、梭伦的政治改革和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等等, 无不对世界的科学、哲学、文化、教育、伦理和政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当然, 这些成就并不完全是希腊人的发明, 却体现了希腊人的创新。

14世纪到16世纪, 是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开始发展的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改变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封建观念和制度, 在科教哲文等方面表现了许多创新理念。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 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哥白尼、伽利略、培根、但丁、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莫尔、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 犹如灿烂群星, 照亮了欧洲中世纪黑暗的上空, 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18世纪是一个启蒙的世纪, 一个继文艺复兴后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 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科学发现, 以瓦特蒸汽机发明应用为代表的技术创新,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但同时受到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障碍。面对“万马齐喑”的封建禁锢, 不仅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思想家, 哥德、席勒、笛福等文学家, 还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加图等经济学家, 边沁等法学家、伦理学家, 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 共同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纪。

启蒙运动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 促进了欧洲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创新, 激发了18世纪到19世纪欧、美、日、俄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 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马克思语) 。启蒙运动还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的代表人物黑格尔等均诞生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也促进了美国的独立, 杰斐逊就是根据启蒙运动的理念起草了《独立宣言》, 并激励美国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人类进入20世纪, 一场以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创新推动的原子能、无线电、电子信息、航天航空以及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普及, 更是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都产生着革命性的变革。由此产生的多元文化和多种经济成份的融合, 正以浩荡之势, 促进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及组织结构的不断创新。

2 非技术创新驱动的中外对比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15世纪前曾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四大发明 (活印、火药、指南、造纸) 、五大技术 (瓷器、纺织、造船、建筑、水利) 都产生过世界性影响。然而当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推动欧洲和美、日、俄等国家快速发展时, 我们却一次次错过了发展机遇。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国创新驱动的非技术因素严重束缚了科技创新能力,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1 思想文化的历史对比

中国是人类灿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特别在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 出现了空前的思想活跃, 形成了一批影响后世2 000多年的独创思想和优秀文化。但自秦汉开始, 统治阶级出于封建统治需要, 先是“焚书坑儒”, 继而“废除百家、独尊儒术”, 将“三纲五常”的封建教义加以固化, 在“万口一辞, 不可破也, 千年一律, 不可知也”的思想禁锢下, 民众中逐步形成唯书唯上、墨守成规的保守风气。“枪打出头鸟, 出头椽先烂”、“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的观念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创新热情。相比之下, 欧洲国家虽然也有上千年的“中世纪黑暗”, 但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数次思想解放的洗礼, 培育了深厚的创新文化。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当然, 欧洲国家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的形成, 也是他们许多代人奋斗牺牲的结果, 正是布鲁诺以生命的代价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 赫胥黎以“斗犬”精神宣扬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从此自然科学才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语) 。

2.2 科学素质的历史对比

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 却又是一个国民科学素质不高的国家。据中国科协公布的2000年中国科学素养调查:中国每千人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一比例仅为美国的1/23和欧盟国家的1/15。造成这种差异, 首先是教育理念和目标的不同。中国千百年来把读书做官作为目标, 把四书八股作为教材, 把朱熹的“集注”作为唯一标准, 不能越雷池半步, 使人们从读书起就被扼杀了创新精神, 缺失了科学知识。而欧美国家办学以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为目标, 教授内容也以自然科学、实用技术为主, 人文思想也强调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因而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如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就培养了培根、牛顿、达尔文、雪莱、亚当·斯密等著名人物和上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次是对科学普及认识重视程度的差异。在我国, 虽然对科技创新已高度重视, 但对科学普及的相辅相成作用认识不足。创新型国家则把科普看作科技的应有之义, 如各种专业博物馆为代表的科普场馆在欧洲国家数不胜数, 更是市民的必去、常去之处, 成为这些国家重视国民科学素质培养的生动风景线。

2.3 体制机制的历史对比

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 本身缺乏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制度性设置和安排, 相反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对科技创新形成严重禁锢。新中国建立以后,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形成了较完整的独立科研体系。但由于我国尚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型期,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而在创新型发达国家, 早在18世纪就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到19世纪, 这些国家科技创新的企业主体地位、社会组织的管理功能和创新活动的市场竞争机制等, 均已较为成熟完善。企业、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对科技创新起到了主导作用, 政府则主要从政策导向、税收杠杆和法律保障方面进行宏观引导、管理和规范。因而创新成果与市场直接接轨, 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2.4 法治环境的历史对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开始重视科技法规的建设, 先后制定了《专利法》、《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科技法律, 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我国的科技法规大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 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深远, 加上我国长期的封建人治影响, 有法不依、知法违法等现象仍很严重。而在创新型发达国家, 鼓励和规范科技活动的法律早在200多年前就形成体系, 一些国家还在根本大法中鼓励和保护科技创新, 促进科技普及。如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就规定“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 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 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从而促进了美国的各种发明创造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并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生产力的发展, 使之在20世纪初跃为世界头号强国。

3 思想文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

综上所述, 人类社会的进步, 总是科技、经济、思想、文化、体制、机制等不断创新而推动的。它们互相依存制约, 又相互转化促进。当社会渐进发展时, 科技的创新对生产力起主要推动作用, 当量变积累到质变, 进入飞跃发展阶段时, 思想文化、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 就成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更重要方面。在我国, 由于改革开放和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快速发展, 集聚了足以产生部分质的飞跃的物质能量, 因而也对上层建筑的制约因素提出强烈的改革要求。

就科技创新而言, 新中国已建成多学科完整的科研体系, 并拥有上万亿资产的科学仪器和技术装备, 拥有3 3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国家统计表明, 2007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3 664亿元,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拨款达2 127亿元, 应该说, 我国的科技创新已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 我国规模以上企业75%没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 99.7%的企业没有专利申请和自主知识产权, 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全国每年产生数万项科技成果, 其转化和产业化率不到10%。这种不成正比的投入产出, 说明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矛盾方面, 已从物质条件的制约正逐步转为思想文化、体制机制等非技术因素的束缚。为此, 提出如下对策。

3.1 弘扬创新精神, 培育创新文化

创新精神是科技创新的灵魂, 创新精神说到底是科学精神, 而科学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世界观的本质体现。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 土壤深厚成果才丰硕。但在思想文化战线, 我们面对的是2 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沉重积淀, 封建文化残余的影响不容小视。这就要我们以思想解放大讨论为契机, 深刻理解创新文化的内涵, 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对其糟粕应坚决批判摈弃, 对其精华应与创新文化加以有机融合, 努力在思想理论、文艺创作、舆论宣传等方面确定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的主体地位, 并在各级领导中带头加以宣扬, 使之日益深入人心, 逐渐蔚然成风。

3.2 加强科学普及, 提高科学素质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 科技进步总是靠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轮驱动的。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哪个方面, 科学普及也会跟踪到那个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目前, 相对科技创新而言, 科普工作无论从领导重视程度、科普投入力度, 还是人员队伍和设施建设, 都明显是一条短腿。如财政投入, 中央财政2006年对科普的投入还不到对科技投入的百分之一。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 要逐步消除国民科学素质较低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约, 实现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就要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 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能真正如中央领导所要求的“像抓发展那样抓科普, 以抓科普来抓发展”, 全民科学素质才会在较短时期内有较大提高, 中国的科学发展才有最为重要的坚实基础。

3.3 明确创新主体, 加快制度创新

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在现阶段, 是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解放生产力的关键。体制机制问题, 首先要有利于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通过体制机制的制度性安排, 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骤;其次, 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 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和市场激励机制;三是使创新人才包括创新型企业家的形成机制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体制机制的创新, 既要促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进一步适应, 更要改革上层建筑中行政管理体制甚至政治体制中对经济基础的不适应部分, 使相关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能、运作程序等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需要。

3.4 完善法制体系, 营造法治环境

完善的法制体系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针对目前科技创新的法制体系不完善、不够刚性及国民的法治意识淡漠等状况, 一方面要进一步修订和补充相关法规, 并注意在立法中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在地方立法中要根据实际, 使必须条款尽可能具刚性, 使各方都有切实可依的法律准绳。另一方面, 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法规的普及教育, 使相关法规深入人心, 从而切实增强法治意识, 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创新驱动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应系统推进, 更要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 抓住主要矛盾。现阶段, 一方面, 要下大力气继续抓好科技创新;一方面, 要把更大的力量用于实现思想文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才能取得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创新驱动中国科技引领未来 篇10

2014年政协“一号提案”将目光聚焦在科技领域, 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科技领域蕴含着超万亿巨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科技领域涵盖电信服务、计算机软硬件、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生物医药、互联网等多项细分领域, 市场潜力巨大。科技领域成为“一号提案”聚焦点, 凸显了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价值, 未来进展值得关注。

两会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绩和挑战成为海内外关注热点, 从高科技产品使用和开发到前沿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是关键。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支持鼓励打车软件。并将会同有关部门着手研究制定规范打车软件发展的指导性政策。电召服务是国外发达国家出租汽车行业普遍采用的服务方式, 手机召车软件的发展, 使出租汽车召车方式多了一种选择, 更加简便, 效率也更高。对手机召车软件, 我们总体上是支持和鼓励发展的, 但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步调整和规范。对于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发展,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所有市场参与者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作用, 保障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工信部部长苗圩:4G资费鼓励通过竞争降低。2013年年底发放3张4G牌照, 给了3家基础运营商, 社会反映资费比较高, 这是客观事实, 工信部也将督促3家获得牌照的运营商, 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呼声。但总体上解决4G资费高的问题不能只是靠政府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竞争, 通过竞争一定能够把资费降下来, 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中国运载火箭作为实现国家和平开发利用空间的前提和基础, 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中国将通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 将LEO (近地轨道) 的运载能力提升到25吨, GTO (地球同步轨道) 运载能力提升到14吨, 与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持平。目前世界航天强国都已经着手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中国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还不够, 现役火箭的升级换代需尽早提上日程, 新一代运载火箭还需进一步实现系列化, 真正做到有效覆盖, 以不断增强任务适应性, 不断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要实现航天从“大”到“强”的转变, 除了必须在火箭的性能、质量、成本、服务上缩小差距, 大力发展低成本、快响应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和先进上面级外;从更深层次来讲, 还要解决差距背后的体制、机制、文化、人才等问题, 用社会化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合作, 用“不为所有, 但为所用”、实现多赢的理念, 推动运载火箭的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打造国际稻都。我带了一个很重要的提案, 就是建议把湖南长沙打造成为杂交水稻之都, 或者简称“国际稻都”的这么一个提案。现在这个种业国家非常重视, 把它提高到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种业面临一个很严峻的形势, 国外的种业巨头到了我们中国来, 对我们的种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对我们的种业产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的粮食种子受制于人的话那就麻烦了,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建议把我们的种业做强做大, 把长沙打造成为国际稻都。

我的主要精力用在杂交水稻攻关上面, 我们杂交水稻实现了超级杂交第一个目标700公斤, 2004年实现了800公斤, 第三级亩产900公斤的目标2011年也实现了, 我们现在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 这就是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我们计划在2020年实现1000公斤, 争取提前到2015年, 还有3年的时间要实现亩产1000公斤这个目标, 这就是我的主要任务。

超越文化驱动企业发展 篇1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一般来讲,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两种助推力量:一种是物质、利益、产权的力量;另一种是文化、精神、道德的力量。企业如果只有前一种力量而缺少后一种力量,是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或“二局”)的企业文化,就是中建二局历经60年改革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广大员工共同秉持的规范、信仰和追求。

1952年5月,解放军步兵99师改为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五师——这就是中建二局的前身。二局的前辈们放下枪杆,拿起铁镐,先后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一大批经典工程,为共和国的恢复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建工部誉为“工业建设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1986至1996年,二局主动出击市场,创造出的“南京扬子精神”“四川马回精神”“深圳妈湾电厂精神”在全国广为传颂,丰富了二局的企业文化内涵;1996至2000年,二局推行和实施中建总公司CI战略,起到了“内练素质、外塑形象”的效果,并在深圳地王大厦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二局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被誉为“中国电力建设的劲旅”;2001至2005年,二局先后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人一步,高人一筹”“适应变化,持续创新”等经营理念,确立了“为业主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谋求更大发展,为出資人谋取更大回报,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的企业宗旨;2006至2008年,二局以打造品牌文化为主要任务,提出了以“科学、完善、统一”为特征、以品牌战略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新目标。

近年来,中建二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为破解发展不均衡、盈利水平低等问题,二局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历史、战略定位、经营模式等,梳理和提炼出以“诚信、发展、盈利、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文化。这一全新的文化理念体系既是对二局文化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当前企业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诚信、发展、盈利、和谐”是二局“超越”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二局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准则,对二局的战略决策、人力资源、资金管理、市场营销、施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发展是二局的根本任务,要求企业在战略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要有持续作为。盈利是二局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强做优做大二局的关键。二局的领导层和广大职工认识到,只有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合约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项目盈利能力,二局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最终实现高品质发展。和谐是二局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它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企业内上下级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和谐,企业与职工关系的和谐,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企业与业主、劳务队伍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自然环境的和谐等。

“超越文化”不但强调中建二局在与对手竞争中要敢于超越;而且倡导企业所有员工要做超越的勇者,不仅要超越对手、超越强者,更要超越自我、超越平庸,以个人的优秀来成就企业的卓越。

以诚信拓市场

发挥超越文化的扩张力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信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共同认可的立身处世之本、治国为政之道、经商办企之准则,是中建二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是二局开拓市场营销的重要依托,是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二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诚信拓市场,以诚信聚人气;在招投标、施工设计、施工管理、过程控制、履约结算等各个方面都秉承诚信、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是在现场管理方面,二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大力推进底线管理。多年来,二局通过坚持“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的理念,形成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二局“金字”招牌。

二局强调对外讲诚信主要是致力于多方共赢,共同发展,在与利益相关方合作中一方面坚持重合同守信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事,一方面坚持“为业主创造更大价值”的经营理念。对外讲诚信,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内讲诚信则为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供了内在动力。

在项目管理中,二局大力推行项目目标责任制,将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与项目、公司职工的收入紧密挂钩,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为全局上下诚信经营、完美履约奠定了制度基础。

正是依靠一如既往的诚信经营,近年来,二局打造出上海环球中心、奥运射击馆、岭澳二期核电站、上海五角场万达、空中华西村等一大批精品工程。也凭借一个又一个完满履约的经典工程赢得了包括中广核、万达集团、金融街、冀东水泥等一个个业主的认同与赞赏,为企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以发展保稳定

发挥超越文化的引领力

在发展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中建二局的第一要务。

发展既包含量的扩大也包含质的增进。发展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既是企业与外部生存环境良好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自身机体内各要素相互促进的过程和结果。

在战略模式创新方面,二局根据中国建筑总公司加快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进程的要求,坚持以“1+3+3”发展战略来引领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业务结构。“1”是指将房建作为主导业务,扩大规模,注重提升品牌;第一个“3”是将房地产、电力建设、海外市场三个板块业务作为二局经济增长型产业,大力发展,注重提高效益;第二个“3”是将钢结构制作安装、建机和基础设施三个板块义务作为二局传统特色产业,发挥优势,注重突出特色。这为二局实现“稳中求快、快中求好、好中求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营销模式创新方面,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市场环境,二局在市场竞争中在行业中率先提出了“三大”战略,即“开拓大市场,对接大业主,承接大项目”的经营战略。

坚持大市场战略,即将优势力量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郑州、重庆、沈阳六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传统的大市场,在范围集中的同时,更注重对某一片市场区域的深度挖掘,提高市场集中率,以最小的营销成本换取最大的回报,把所选中的目标区域做强做细,在有限区域内实现最大效益;实施大业主战略,即将工作方向集中于那些能为企业带来较大合同额,提供稳定利润回报,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强的基建投资、信誉良好的客户;推进大项目战略,即在施工经营过程中,侧重于承接那些总体建筑规模大、单体体量大、合同额大、建筑高度高的项目。

在超越文化的引领下,二局在战略模式、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解决了下属企业普遍面临的大而不强的问题。数家经营困难的企业实现扭亏为盈,重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盈利求空间

发挥超越文化的推动力

盈利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优质的资本结构、周密的计划、良好的管理、高效的团队、先进的施工工艺等经营模式对盈利水平、盈利稳定性、盈利持续性、盈利趋高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盈利能力建设,是建筑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所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关乎解决企业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中建二局要求经营管理者必须在项目管理工作中以工期管理为主线,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合约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全面加强项目盈利能力。

面对着在工期管理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二局对此施加了严格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在组织结构上,致力于建设具有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深化设计能力、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总承包协调能力、应对风险能力等,并编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人才资源开发上,注重团队学习,有计划地向员工灌输管理、建造、合同、经济、金融、保险等知识;在操作上,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项目的风险。

企业盈利能力建设的关键在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基础上,二局重视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注重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以搞好计量工作;在成本管理方式上,从制订成本管理考核标准入手,围绕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一套有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体系构成的目标激励体系;在成本管理过程上,注重开源节流,始终坚持节俭持家办企。

在合约管理方面,二局在合同签订前要对业主资信特别是工程资金的到位率进行仔细调查;投标前要掌握要素市场价格,使报价准确合理,并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制订投标策略,成立高效的合同谈判班子;在合同履行中,实施严格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在合同的交底与策划、索赔管理、合理风险转移方面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在拖欠款的风险预警与催收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盈利文化的指引下,二局着力推进合约、资金、劳务、物资集中管理,大力实施项目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另一方面,狠抓项目管理的前期策划、责任体系、月结成本、过程审计、结算收款这五个环节,规范和完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的盈利水平。二局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以和谐树品牌

发挥超越文化的影响力

中建二局所追求的和谐企业,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一个多元有序的企业,一个良性运行的企业,一个宽容大度的企业,一个公平正义的人性化企业。

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谋求更大发展,为出资人谋取更大回报,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这是二局的企业愿景与使命,是企业员工面向未来,始终坚持并为之奋斗的动力,也是二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意义、肩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二局注重履行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近年来,二局积极参加奥运工程和抗震救灾建设,彰显了央企勇于担当的风采。特别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难发生后,二局先后累计捐款698万元,援建过渡安置房28.9万平方米,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等数十项荣誉,援建的什邡新家园被当地誉为“震不垮的放心房”。二局还积极响应“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的号召,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安居工程劳动竞赛中,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着力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精品工程。

作为目前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中单次开工合同额的最大项目,南京万晖上坊保障房项目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竞赛促进度、以竞赛保质量,积极推行科技创新,为全国保障房建设创出了新经验。由于出色的现场管理,该工程先后接受过1 500人次的学习观摩,被南京市建委列为保障房示范标杆项目。

在2012年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表彰大会上,二局三家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个项目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截至目前,二局承建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面积达到570万平方米,总合同额约110亿元。工程涉及北京、重庆、四川、江苏、内蒙古、河南、辽宁等省市,今后两到三年预计将建成5万余套保障性住房。

责任铸就品质,文化驱动发展。目前,以“诚信、发展、盈利、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超越”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劲。自2006年以来,二局年新签合同额实现了5次大跨越,即2006年突破200亿元,2008年突破300亿元,2009年突破500亿元,2010年突破800亿元,2011年突破1 000亿元;年营业额实现了3次大跨越,即2008年突破200亿元,2010年突破400亿元,2011年突破600亿元;年利润额实现了5次大跨越,即2006年突破1亿元,2007年突破2亿元,2008年突破4亿元,2010年突破9亿元,2011年突破14亿元。特别是2012年,二局年营业收入迈上700亿元的大臺阶,利润总额突破20亿元,发展规模在全国同行业、同级次企业中名列前茅,发展成效鼓舞人心。近年来,二局27次问鼎鲁班奖,15次荣膺国家优质工程奖,13次夺得全国科技大奖,并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等国家级称号20余项。

目前,中建二局已步入以“超越文化”为主导,以制度为保障,运转有序,执行高效的发展新阶段。

(作者吴业钦系中建二局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刁元文系中建二局党办秘书)

信仰驱动未来——解读京东文化 篇12

—— (法)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企业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 确立企业存在的价值, 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自身的力量从何而来?存在的价值从何而来?

京东十几年的发展史, 是京东不断超越一个个“巨人”的历史。京东声名鹊起, 不仅是因京东开创了全价值链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 确立了自己在B2C领域的领先地位, 更因京东始终坚持“客户为先、诚信、团队、创新、激情”的核心价值理念。

客户为先

京东员工有一句刻骨铭心的话——“客户是决定生死的事情”。京东广受赞许的服务并非一日之功, 它来自对“客户为先”理念近于偏执的坚持。如京东“冒天下之大不违”, 在电子商务行业内第一家做出“货到付款”的举措, 这让当时整个行业都瞠目结舌。京东还可以做到童叟无欺、物美价廉, 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得商品, 如不满意还可随意退换, 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做“上帝”的感觉。更重要的是, 京东的服务不因消费者的地域、贫富等不同而有差别, 因此获得顾客的高度认可, 也最终迫使整个行业不得不跟随着京东而改变。紧接着, 京东自建物流, 陆续推出“211限时达”、“售服100”��这些决策和行动无不是围绕满足顾客、创造顾客价值而做出的。在京东飞速发展的十年里, 刘强东几乎每年都在内部讲话中强调:“任何决策都要遵循公司价值观, 如果违反‘客户为先’, 那这个决策就无效。我们绝不能因为财务安全、信息安全的原因降低用户体验, 我们坚决不允许以为公司省钱为由而降低服务品质。”京东对服务的高要求、高标准可见一斑。

其次, 京东模式迫使所有的商家都回归商业本质, 追求低成本、高效率。京东不断创新模式, 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 减少社会浪费。通过与合作伙伴实现信息系统对接, 降低供货商的库存周转率, 使整个供应链效率提升了两倍。正如刘强东所说, “降低整个供货链的成本, 这才是我们真正伟大之处”。时至今日, 传统实体店模式所遭遇的空前压力已显现, 而京东低价回馈消费者的优势更加突显。此外, 京东在给消费者带来低价产品的同时, 还让品牌厂商获取了合理利润, 帮助整个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同时, 京东发布了吉祥物:一只名为“Joy”的金属狗。“Joy”是京东的化身, 代表了京东对“客户为先”的坚持:努力提升用户体验, 不断为大家带来惊喜和欢乐。有京东的地方, 就有Joy, 就有快乐相伴。

这样的文化梳理的重要意义之一, 就是重新界定了京东“客户”的内涵, 即消费者、供应商和卖家。京东通过感恩客户、服务客户、成就客户, 来实现京东的“客户为先”。“客户为先”与“持续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就是京东的生存逻辑, 就是京东的存在价值。

诚信

在京东, 内部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诚信”。不光是讲, 也坚持在做。自1998年京东创业起就坚持无假货, 不欺瞒用户, 这为京东积累了良好口碑。当时人们几乎不敢相信网上销售, 若无“诚信”根基, 京东想要开辟一方天地绝无可能。

京东还创造过中国企业PE合作史上最经典的案例, 让商界相信“一个口头承诺比一个亿更宝贵”。当时, 老虎基金希望投资京东, 经一段时间接触后, 在一次电话沟通中老虎基金的投资总监与刘强东对京东的企业估值达成了一致意见, 同时也对老虎基金投资京东商城的投资金额与股权比例达成了口头协议。就在这天下午, 另外两家投资基金与刘强东接触, 这两家基金的报价比老虎基金的报价要高出30%以上。如背弃与老虎基金的口头协议而与这两家基金签约, 京东在一天之内就可多赚一个亿。在这种情况下, 刘强东仍选择了与老虎基金合作, 严格遵守口头承诺。正是由于京东在商业交往中坚守诚信, 京东才具有了创造巨大成功的坚实基础。

价值观就是京东的自尊心, 价值观就是京东的性格。刘强东说:“你可以采取一切合法手段去争取一个有利于你的游戏规则, 但是绝不能不按规则出牌。”他还说:“在我们内部, 违反了诚信原则, 只要被我发现, 即使副总裁, 我都一定会请他离开。”

“诚信”不仅是道德底线, 也是企业的生死线。京东正是由于坚守“诚信”才立于不败之地。“诚信”在京东的管理者和员工中形成了高度共识, 让经销商及消费者对京东的信心增强, 也使员工队伍树立了基本的道义感。

团队

优秀的公司首先是有一群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结成互信合作的团队;其次, 是建立在对个体意识的充分认识上, 使企业与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 最终使企业与员工走向和谐。何为团队?就是成员彼此不说假话, 相互尊重, 互助合作, 具有宽容精神。刘强东说:“什么是团队精神, 其本质就是放弃自己, 适应他人。抱怨是团队精神最大的天敌。第一, 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肯定没有团队精神。遇到问题不说自己只说别人, 怎能进行团队合作?第二, 常抱怨的人绝对没有团队精神。有的人90%时间用来抱怨, 10%的时间用来工作, 他们没有团队精神, 必须请他离开。”

互信合作的前提是互利。京东没有“画饼充饥”式的政策对待员工, 而是以利润分享为核心的多元利益分配, 并通过分享制度进行了确立。京东第一次融资就给员工发股份, 连发五年。目前, 京东发给员工的股权超过刘强东个人的一半以上。京东不仅给员工带来好的薪水待遇, 且不断完善培训体系, 希望员工的职业生涯都有新发展。

刘强东在2012年总结会上说:“京东的第二个十年, 员工的满意度、幸福度将作为对我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以人为本”是以事实说话的。禽流感来袭时, 刘强东通过紧急邮件向全公司发出预警, 信中说:“如果疫情持续恶化, 对我们配送兄弟们构成不可规避感染的情况下, 宁愿公司倒闭, 也只能停止营业��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充分、高度重视起来——对生命要充满绝对敬畏。对同事的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来, 如果京东有任何一名员工因工作感染上禽流感, 这是我终身耻辱, 也是我们全体管理人员一生的耻辱!”

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大都是因为人。京东倡导共知、共创、共享、共进退, 倡导个人与时代和谐一体、相得益彰, 这是宝贵的现代企业意识。没有共同的世界, 个人只有孤独和冷漠, 没有自由和幸福可言。相互分享、相互合作和共衍共息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

创新

京东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电子商务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 京东敢于突破常规, 不断尝试新兴事物, 并通过不断学习才走到今天。非典时期, 中关村市场万人空巷, 京东尝试在CD-Best论坛上进行网上销售, 自建物流, 化难为机。自2007年起, 京东陆续投资上百亿, 建设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当时不少人对此产生质疑, 刘强东说:“如果有一天第三方配送公司的服务质量、效率都能达到我的标准, 消费者也能满意, 我随时可以甩掉。”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率先启用移动POS上门刷卡服务, 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先河。京东模式创建了新的行业秩序, 重塑了整个价值链条, 促进了整个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带动了整个行业以更低价格让消费者受益, 并与供货商建立了合作共赢的关系。

“化问题为机会的创新能力”是京东的动能。在这个要求创新的时代, 一个不能创新自己的公司注定要衰落和灭亡。“革故鼎新”是保持企业生命力的朴素道理, 只有在创新求变过程中企业才能实现自我创生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同时应是务实的, 是尊重规律、面向问题和市场的。

激情

京东是一家没什么背景的公司, 能有今天, 靠的是全体京东人的激情, 十年如一日的拼搏。一个网友在评价刘强东时, 说他有三个伟大的品质——要强的个性、独立的思考、持续的坚持。强大的个性创造了一个能量巨大的魅力磁场, 吸引他所需要的资源和人;足够的专注和永不服输的姿态就是成功的一半;世上最难的事就是坚持, 他始终坚持心中那份原始的冲动和梦想。

刘强东说过一句话:“作为企业家, 生存的土壤就是市场。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之一就是呼唤和享受市场竞争!”他坚决追求“只做第一, 不做第二”, 激情力量无处不在。

刘强东的精神力量传递给了他的员工。有的员工晚上9点还冒着风雪去取货, 有的员工送货时电梯坏了一口气爬了25层楼梯, 有的员工送货时宁可浑身被雨淋透也不让客户的包裹沾一滴水��这种激情驱动京东商城一次创业的成功, 也驱动了京东二次创业转型。持续激活、以奋斗者为本, 是京东又一个成功秘诀。

京东人身上不计得失、激情满怀、百折不挠、忠于职守的战斗精神, 源于对职业的虔敬。永葆战斗激情, 以奋斗者为本, 这是企业持续生存的必备素质。

上一篇:肉鸡饲养日常管理下一篇:街道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