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

2024-05-20

街道的美学(共4篇)

街道的美学 篇1

这本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 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 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 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 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 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 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 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 玄之又玄, 再加文字晦涩, 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该书则一扫上述弊端, 将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 通俗而不浅薄。同时, 又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作者的建筑创作, 通过作者本人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 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该书作者芦原义信系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 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 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1956年成立建筑事务所, 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收入本书的《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他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街道的美学 篇2

1.概述

1.1城市与街道

街道伴随城市而生,是城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线性空间。这一点,它是有区别于道路的。虽然两者都是行人习惯或潜在的移动通道,均为到达目的地而生,但街道一般指“两侧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区段”,也就是说,街道与人、建筑和环境空间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走廊。在现代生活中,街道的商业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人们的活动场所,在展现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记忆着城市的发展。

1.2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

所谓可意象性,就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与可读性。城市街道能够产生意象性的主要有:

1)道路的交通特性,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交通线的不同影响力。例如兰州市的南北滨河路、张掖路等,均集中着不同的交通流量,使其具有明显的意象特征(见图1)。

2)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集聚地,它们能给观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兰州市天水南路的终点火车站站前广场,由于此处汇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对此记忆深刻(见图2)。

3)街道rt身的空间特性产生的意象性,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们可以凭借直觉,或宽或窄来判断具体的街道。如兰州市东岗西路盘旋路口处,相对宽阔的街道能使得其成为识别它的一个重要标志(见图3)。

4)沿街的立面特征,既有建筑的立面,也有植物的界面,都能使街道产生区别f其他的明显差异。如庆阳路和雁园路,两侧建筑类型就有所区别,鲋者是商业办公建筑,后者主要是居民楼,类?的差异带来的适立风格的迥异,这对识别街道非常歌要(如图4所示)

5)靠近城山?中特色的部分增加r街道的意象特征。中山路由于终点是兰州的形象一中山桥,这种清晰的标志特征物是其他街道所没有的,视觉h的引人注H使中山路更有意象性(见图5)。

2.城市街道意象美学

2.1空间美学

城市的街道空间是由道路、建筑群、绿化,设施、小品等组成的面的围合,这种围合能够使街道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即人??止在街道中,能够体验和感受到街道两侧的封闭界面所带来的整体龙感。街道空间的封闭界面能起到边界和界限的作用,对外,界面空间能形成牛.动活泼、富含活力、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对内,界面空间和其他元素能够组成人们生活的场所,

2.1.1水平界面

街道空间的水平界而是指由道路、广场等为主的底界面和以迮筑R顶所构成的天际线即顶界面组成。底界面是人们活动最为频繁,接触记为密切的?个界面,也是街道空间序列的开始,其作为空间的过渡,不仅能够缓解街道空间与迷筑空间之间的巨大反茇,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助于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过渡¥顶素有速筑的.“第五立面"之称,连绵起伏的屋顶构成了街逍空间的顶界,成为城屮天际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足展斐鞘刑厣的积极因素。

2.1.2垂直界面

垂直界面主要是由临街建筑的边界以及树木、设施等组成,其中建筑的边界是街道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在街道空间中无论是活动行走还是停留.一般情况F都是与垂A界面相对的,因而垂直界面是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主要观赏而;由于其临街的特殊位置,建筑边界在围合建筑空间的同时又形成城市街道的垂直界而,既是建筑空间的外壁,V是城市街道空M的内壁;既域于某个经济实体私有,又是城市居民的“集体所有”;既表明r逮筑的功能性质,又体现着城市的文化意象由此可知,临街建筑的边界所形成的垂直界面具有诸多的双身份和特性,它的建筑与街道空间的中介,在建筑加人到街道环境之中的同时,街道空间也渗透到建筑之中。

2.2装饰元素

一般来说,具有装饰性的街道比视觉单调的街道更具拥∠筇卣鳌=ㄖ物沿街道两侧排列,彼此在形体之间也存在着映照与回应,而装饰就是其连接的中介,它的存在使得街道.有协调统一性,更富有趣味性。街道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沿街建筑的外立而上,它以不同的材质、色彩、造型体现建筑的形象与风格,M时V是城市精神和文脉的集中表现。

从视距与空间感知的角度来讲,人们对街道最初的感受足建筑的造型即观察者与建筑之间距离过远(视点距离住300m-600m之间),无法观察到建筑的个体色彩和质感特征,对象整体形象和面貌较弱,这时候建筑的造型能够ft接对观察者形成冲击,而建筑的造型一般体现在其比例和尺度上。

2.3色彩美学

色彩也是城市街道装饰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够带给人姐直接的视觉印象。城市街道色彩是指城市的街道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包括建筑、绿地、道路铺装、指示牌、广告牌、河流等城市的内在人文景观和外在的自然贵观无论是水f-界面还是垂直界面,其都能延伸到人们的活动空间,影响人的视觉感受进而达到情感共鸣。

2.3.1建筑色彩

建筑是城市街道的》:要组成元素,也是寸意象的部分让筑色彩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个性和衣现I]笮体建筑色彩设计主要包括墙体、地面、人口、门窗、屋顷、细部等几部分,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这几个部分之间的色彩关系。

2.3.2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棺物绿化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ft协调和相i映衬。通常来说,建筑与周围的植物绿化能够形成丨妇底关系,以绿化作为前景色即“底”,而建筑作为对象,即“图”,这种图底关系的形成更有利于人们对美的感受;同时,由于?梢物绿化,能使街道中两个无关联的元素在视觉上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街道的连续性;除此之外,植物本身造型柔和,它4建筑等这类倘fiii!的元素相结合,能够起到柔化的作用。

2.3.3植物本身的配置美学

城市街道植物在配置中,注重主从关系,首先要选择主调树种,形成街道的风景主体;其次在小空间皆造中,要*视统一-l-j对比的关系,即选择造型独特、形体l大的杭物怍为主景,而低矮灌木作为背景,使得整体构图关系不显重复。值得注意的是,植物的配置必须要考虑季相关系,植物的颜色随季芦变化而变化,故而在造景中要恰当配置+同的棺物和花卉,以达到叫令有景的效果,进而带给人们变化的、多样的视觉感受。

3.结语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不同的居民生活观念、不同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街道的整体形象建设时应该充分体现城市的这种个性,突出城市自身的形象特征,使建设风格与城市个性和谐交融,进而提升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以求营造出具有高度可识别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与美学精神 篇3

关键词:庄子;自然美;相对主义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22-01

庄子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具体来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很明显,庄子是崇天道而弃人道的。天人之别,在于因任自然还是违反、破坏自然。成就美的是天道,残害美的是人道。天道所成就的自然美,在庄子看来是朴素、率真之美。所谓朴素,就是纯任本性,不加雕饰,也就是顺乎“道”的规律。所谓率真,也就是率性自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本性与自然之“道”的本性相合。朴素是庄子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美,朴素的实质仍在于自然无为。它是人们的思想复归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是纯任天性的本然状态。“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当人们在喧嚣的世界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最美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庄子对朴素之美的推崇是与对人道害美的无情批判紧密结合的。著名的浑沌之死便是典型的一例:浑沌本是浑然天成的初始状态,是朴素之美的象征,但倏和忽却以为“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这个悲剧告诉我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违背自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自作聪明的有为,往往破坏了原有的美感。“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马的本性是吃草饮水,翘足而陆。伯乐却以善治马为名,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终于导致马死者过半。庄子用一个个寓言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保有自己天然之美的权利,我们应该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循道而行,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不要强有所为。即“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庄子·骈拇》)做到这些就是识达了生命之真,体会了自然之“道”。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陶者治埴,则“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治木,则“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其结果是破坏了并不欲中规矩钩绳的“埴木之性”。(《庄子·马蹄》)庄子对这些破坏自然之性,以人道害美的行为是非常痛恨的。从社会现象来说,自然又表现为真实,自然之美也是率真之美。相应地,虚伪矫饰就是丑。西施经常心疼,所以捧心颦眉更添其美,因为她出于自然,有真情实感;而摹仿她的女子,虽然也捧心颦眉,并不是由于心疼,只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违反了自然,丧失了朴素的本性,因此,“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契妻子而去之走。”(《庄子·天运》)庄子还有一段关于真的描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这里的“真”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与“道”、“自然”同义的概念。它也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无饰无伪,不拘于俗,是人的自然本性;任何矫饰和伪装,都是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的,也就是损害生命之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才能打动人,只有“法天贵真”、“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不是矫饰的,而是真的,也是美的。

总之,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人们要保有这种美,一方面應该尊重物性,使万物顺其自然天性,不以人害物。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本真,率性自然。

(一)“浑沌”之“原美”。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

这一则寓言,以“浑沌”为原朴。原朴作为“存在”,拒绝也经不起开凿与分析;开凿与分析便是人为、人文;人为、人文的建构,便是“浑沌死”。故“浑沌”者,道之别称。

(二)“天人合一”之“美”。

“天人之辨”,是中国先秦哲学及其美学意识所表达的重要命题。这里的“天”,一指神秘的天帝、天神,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二指自然界即人们头顶上的天空、苍穹,与大地相对;三指整个自然界,包括整个天地宇宙;四指未经人为加工,无“文化”之本然;五指已经人为加工与改造却在人文境遇中对本然的回归。

先秦儒家讲“天人合一”,实际是主张“天”合于“人”,以人为、人工的方式首先是道德伦理实践改造“天”,以达到“人”的目的,审美便在其中。先秦道家包括老庄所倡言的,实际是“人”合于“天”。这不是说,人在天地之间自感太嫌渺小,而是主张人须在天地宇宙之际摆正位置,不要妄为,而须循天则、尽人事,让人为合于天则。

遵循客观规律的人为,实际是“无为”。“无为”的内在根据,是主体的心灵趋于自然,或曰“精神自然”。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事,使被遮蔽的心灵还其“本然”。这用《庄子》的话来说,叫做“以天合天”(《庄子-达生》 )。

(三)巨大的审美尺度与伟岸的人格。

学界以为先秦老庄的美学精神尚玄虚、守静笃,似乎其审美是优柔的、静态的、格局不大的。这与《庄子》所推崇的审美尺度不合。在庄子心目中,其审美空间无比广阔、瑰丽与灿烂。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只有与“道”合契的心灵,才有生命之伟力得以轻挽鲲鹏这一巨大意象,奔驰在宇宙“野马”一般的游气之中。只有无系无累的心灵,才得感觉与领悟这伟大尺度的宇宙本在的美,进入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

街道的美学 篇4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有实际创作的体验, 故虽言之凿凿却难免不着痛痒, 难以指导专业设计实践。芦原义信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之中, 言简意赅, 通俗而不浅薄。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大量作品来说明这些理论, 理论性强又不脱离实践, 增强了其理论的说服力。

书中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 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 对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 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 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所以说, 这本书不仅在理论上为建筑及相关领域奠定了研究模式, 也在实践上为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设计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街道空间构成要素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的第一章中充分辨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外墙的意义以及围廓的概念, 重点论述了东西方人们对建筑的空间概念认知的不同, 为街道的空间构成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建筑空间——作者通过对日本和欧洲的住宅建筑形式的比较, 剖析人们对空间本质关注的不同点, 提出限定建筑的空间三要素是: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建筑是作为同包围它的“外部”相对应的“内部”而被体验到的。建筑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而存在的;它是同周围环境相区别而存在的;它是一个可供人们在其内部停留、居住和工作的空间。

墙体——芦原义信在对“墙”的存在意义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指出墙体的存在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 而采用不同的形式。为了适应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 日本通常采用薄木板墙壁;西欧国家由于要适应干燥的环境采用厚重的砖石砌墙。作者认为夏季气候干燥是砖石结构发达的绝对必要条件, 砖石结构墙厚窗子小, 整个住宅蓄热量大, 采用隔热结构可以保持整个房间的温度, 而日本住宅蓄热量小。住宅应该选用的材料根据各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和当时的生产水平而定, 因地制宜。比如在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 建筑的抗拉性比较好, 而随着树木的减少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 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

庭院——在城市形成时能看见街道的意义并富有感情的主要是拉丁民族, 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开放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式样, 田园风格, 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 但是这种空间是一种“田园城市风格”的街道空间, 即使殖民地也仅仅是郊区住宅。悉尼在住宅大门和街道之间的庭院种满鲜花, 庭院延伸到街道上。日本的住宅区中相当于前院的空间极为罕见。笔者认为意大利这个国家尤其是把街道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在街道上度过大部分空闲时间, 在街道上喝咖啡和聊天。日本的居民更加强调私密性, 住宅前面的庭院包围在围墙之中, 在悉尼或是意大利、希腊国家, 则是把自家的私密空间延伸到街道上。

日本建筑典型特征就是无前院, 内部空间渗透到外部空间之中, 大人看管小孩从隔扇之间的露洞观察, 而从建筑的外面看不到建筑内部, 增加私密性。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 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 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透, 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活, 比如交谈、缝纫等等, 这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

街道空间的美学要素

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详细分析了组成街道的各个部分 (街道的边界——建筑、街道的类型、D/H、广场的构成原则、阴角空间、室外雕塑等附属物) , 并用其在实际项目中的时间来说明街道空间美学评判要素的重要性和意义。

D/H值——在街道设计中, D/H很重要, 当D/H﹥1时, 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当D/H﹤1时, 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D/H=1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这与人们在街道上的尺度感和欣赏街景式的视角有密切关系。虽然现在很多街道的D/H值与历史上的街道相同, 但是由于现今建筑尺度的巨型化, 曾经很有亲和力的街道尺度也不复存在, 街道的尺度对人们来说要宽阔得多。

建筑轮廓线——街道的边界是最吸引我们视线的, 芦原义信将人在观察街道形态时所看到的景象分为两种: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第一次轮廓线”, 把建筑外墙的突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第二次轮廓线”。在设计中重视俯角10度作为设计的重点。目前“第二次轮廓线”的设计没有得到重视, 其不确定性造成了现状亚洲街道景观的模糊。以往的设计中只重视了“第一次轮廓线”的设计, 在广告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更应重视“第二次轮廓线”的设计。

广场——作为街道的中心, 是外部空间最为活跃的单元。作者认为广场从空间构成上来说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 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

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 容易构成图形;

铺装面直到边界, 空间领域明确;

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

此外作者还认为, 广场应是居民的生活场所, 是热闹且有生气的空间, 而不是单纯的封闭的空间, 高质量的封闭式的外部空间构成方式应合理利用阴角空间和下沉式庭院。阴角空间所形成的封闭性强、亲切的空间模式是其强力推荐的街道构成方式, 以洛克菲勒中心的下沉广场为代表的下沉式空间处理手法也具有很好的构成效果。

照明——作者认为照明为城市夜景增添了不少气氛, 为了形成白天的效果, 光源应从建筑的上方照射;为造成夜晚的气氛, 光源应尽量低或进行局部照射。城市照明已成为城市夜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灯光的照射高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国一些城市目前已经开始启动城市照明规划, 照明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专项规划, 城市的夜景已成为城市展现自己魅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读《街道的美学》的现实意义——在现在的社区, 或者是商业区中, 总有许多“无用的”空间, 它们大多为空洞的绿地所覆盖, 说是公园太小, 说是庭院又太大, 本质上只不过是建筑与建筑间剩余的空间, 人影稀少, 大人、孩子都不愿意停留, 而又抱怨没有地方休憩。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空间积极地利用起来, 借鉴小型休息区域设计的方法, 结合建筑“阴角”空间的设计理论, 创造出更多的富于人情味的、安静的、别有洞天的休憩空间, 是不是能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受呢;同时也能满足当代都市人追求安逸、平静的大众心理, 从而给生活在嘈杂都市中的人一个易于思考的空间。

今天, 我们的区域中心城市日趋成为如同纽约、东京一般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北京, 以胡同为典范的传统式街道式居住区, 正在迅速淹没在城市化建设的历史中。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 建筑密度不断增大, 无论居住区还是商业区, 存在的外在形式都与过往有质的不同。所以, 如果直接将西欧或者日本的一些城市的街道设计, 照搬到我国来, 既不符合国情, 更不符合人民的需求。但是, 我们总能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设计的经验中, 寻觅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道路。

上一篇:文化驱动科技创新下一篇:幕墙设计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