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美学特性

2024-10-16

微电影的美学特性(通用5篇)

微电影的美学特性 篇1

摘要:微电影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下产生, 能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说明它有独特的美学特性。本文将从主题通俗化的人文精神、碎片化的叙事、互动性的美学交流和“陌生化”的视听效果四个方面来阐释其美学特征。

关键词:微电影,美学特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忽然间便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生活、微交流……“微”字无处不在。其中, “微电影”更是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宠儿。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 又称微影。作为“微时代”的新宠儿, 微电影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界定, 2010年由吴彦祖出演的凯迪拉克广告短篇《一触即发》被公认为是微电影的里程碑之作。之后《老男孩》《66号公路》《看球记》等第一批微电影上映并引发了微电影的热潮。著名导演贾樟柯曾说过:“微电影和电影是同一个母体, 只是微电影要寻找自己的特点。几百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个时代, 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给终端提供了不一样的可能性, 只是微电影需要在这波热潮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商业模式。”[1]蓬勃发展中的微电影其实也具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 在超短的时间内, 它要瞬间抓住观众, 并且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就需要它独特的美学特性。

一、主题通俗化的人文精神

微电影是新时代的网络文化产物, 供大众在片段式时间里快速地浏览欣赏, 它的受众是普通大众。因此, 它的主题内容往往呈现出通俗化, 生活化的特性。我们看到的微电影常常是围绕青春梦想、爱情、亲情、友情等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主题展开, 其截取的每个故事都是人们生活横切面的一个片段的升华, 它展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是普通人的思考方式。虽然微电影的主题往往通俗化、生活化, 但是它并不是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简单的同步演绎, 而是从一个简单的生活小切口出发, 去从中深度挖掘瞬间的生活感受, 从而在此基础上延伸出隐藏在里面的人的命运和价值, 凸显它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

爱情永远都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话题, 它对于爱情主题的描写比较生活化、平凡化、通俗化, 它不致力于那种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故事, 而是致力于普通人的爱情故事, 反映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对于爱情的看法和观点。《缘定今生》系列爱情微电影是以“一样的完美结局, 不一样的恋爱感动”为主题, 把最平民、最“草根”、最普通的爱情故事在银幕上还原, 以此来积极地倡导现代年轻人学会和懂得珍惜爱情, 让爱情回归自然, 让当代爱情回归纯净。青春怀旧也是一个原始的情感。

微电影的主题内容虽然比较通俗化、生活化, 但这并不等于庸俗化。微电影用它独特的视角对人的生活状态进行关注, 并对人生的价值意义进行思考。微电影展现的是一个小故事、小感觉、小情感, 但是它往往能够以小见大, 从而感人至深、引人深思。《老男孩》中的“肖大宝”和“王小帅”, 他们就是怀揣梦想的小人物, 通过他们在浮华生活中追求梦想时酸甜苦辣、纠结挣扎的描绘, 让我们看到他们生活中的责任、情感和命运;让我们体会到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 永远不会因时间而褪色, 反而更显珍贵, 凸显了其现实主义的人文精神。“艺术的功能就是给人美感享受并能产生新的认知, 能够在某个方面触动人的心灵, 引起共鸣, 并产生回应。”[1]微电影在关注现实并以自己的方式阐释现实, 的确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也让人更深入的进行理性思考。

二、碎片化的叙事

微电影是继微博之后“微时代”的又一重要产物, 它源于人们对碎片化的需求。现代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这种高速的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使人们不得不把一切内容“碎片化”。微电影的特点就是“微”即短小, 刚好适合人们在等车排队的间隙, 工作闲暇之余观看, 刚好填补了人们的零碎时间。所以正如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说:“微电影有自己特有的构思和表现方式, 属于一种新的虚构作品的形态, 可以是一个虚构的小片段、虚构的小情境或者小故事, 内容更加生活、更加轻喜剧, 更适合于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2]微电影正是利用这种独特的表意形式满足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对于电影之梦的审美追求。

“微电影的一个美学信条应当是, 在短小的篇幅里惊人地集中大量的审美概括。”[3]微电影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故事, 受时间的限制, 它会特别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 其余则是通过跳跃式的片段展示故事的情节。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了, 与此同时, 人们的注意力也存在碎片化的倾向, 人们越来越难长时间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 微电影想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就要放大观众最感兴趣的高潮部分, 采用传统电影中蒙太奇手段来剪切时空, 所以有时观众看到的时空关系往往是断裂的、跳跃的、错乱的, 这些都是它叙事碎片化的特征。上述《老男孩》就是碎片化叙事的典型。在影片的一开始, 就是一些记忆碎片的拼贴, 开始是“老男孩”的肖大宝和王小帅在欢乐男声的舞台上被评委们提问, 期间穿插着肖大宝当婚礼主持的画面和王小帅做理发师的镜头画面, 现在和过去两个时空割裂成一个个时间的碎片。看似混乱的镜头需要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将碎片化的片段组合, 并在自己心中形成完整的故事。

三、互动性的美学交流

微电影是在网络上传播的, 网络的开放性就决定了它的互动性, 只要你有兴趣, 有想法, 就可以行动起来, 去写剧本、当演员、当导演, 制作自己心中的微电影, 人人皆可参与, 人人皆可发表观点。

微电影是在新媒体上播出的, 网络使微电影更加注重和观众的交流和互动, 互动成为微电影与众不同的美学特性。观众在点播和浏览微电影的时候, 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感慨和看法, 制作方也可以看到大众的想法。电影批评人人可以为之, 观众感受到一种参与和体验的乐趣。微电影的互动性、双向性, 甚至是多对多的发布方式, 彻底地颠覆了原来固有的点对面传播方式, 观众被赋予了极大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观影过程中, 已经没有纯粹的放映员的角色, 观众自己就能操控播放的权利。为了让互动性更好地促进微电影的发展, 各大视频网站都会设置强大的搜索功能, 让观众更好的欣赏, 满足大众的需求。有的网站在拍摄中还会邀请广大观众参与其中, 大大提高了观众的积极性。

微电影受众最集中的是网络群体, 如今的80后、90后是其主要的受众群体, 他们通过微博转发、人人共享等模式, 将受众人群直接拉到互动中来。王波导演的《泡芙小姐的金鱼缸》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后, 经过网络新媒体的策划, 现在已经成为系列剧, 每个短篇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每个小故事也只有十一分钟。这个系列剧使制作和营销等环节同步进行, 并且根据网友投票和选择即使进行剧集的调整, 这种互动性也只有在微电影中才具有。微电影慷慨地给予观众高度的自由的权利, 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 重新组合故事片段来建构既有的故事情节, 又可以作为微电影的作者, 将自己的想象转换成实践。这样的互动性, 给观众带来了观者即作者的全新体验。

四、“陌生化”的视听效果

视听语言是微电影的基本语言, 也是导演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视听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语言特性, 只不过在这里是用镜头和声音来说话。在微电影里, 由于播放平台与传统电影有所不同, 它比较偏向特写镜头的使用, 往往通过特写的镜头来超越真实空间, 从而产生陌生化的表达效果。

前面说过, 微电影不像传统电影那样进行宏大的叙事, 而观众更多的关住是集中在故事内容的把握上, 所以微电影的画面一般不追求大场面, 更多的是近景和特写镜头。巴拉兹曾说过:“一部优秀影片可以通过它的特写来揭示我们的多音部生活中最隐蔽的细节……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 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而不是我们的眼睛。”[1]特写镜头可以让人物单独跳出来, 从而使观众对此产生“陌生化”, 进而进行思考, 让人物形象走进观众的内心, 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

微电影想要吸引观众, 光有动感的画面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声音的完美配合。音乐是影片情感线索发展的催化剂, 好的影片离不开音乐, 在微电影的创作中更是如此。在《老男孩》中, 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影片的高潮就是男主人公演唱主题曲:“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音乐的响起, 通过这种“陌生化”的处理让观众从屏幕上分离出来, 回味自己的青春。这首音乐成为影片在内容上的延展, 勾出观众脑海中的青春图景, 唤起了观众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美学的研究认为, “音乐虽然不能清晰、详尽地像雕塑和描绘那样刻画某一具体形象, 但它能唤起欣赏者的形象记忆, 诱导他们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2]微电影中的音乐就是一副催化剂, 能够很好地打动观众, 并走进观众的内心。

微电影在“微时代”下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现象, 微电影虽然小, 但我们却不可以小看它, 在未来的发展中微电影或许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叶丽雅.微电影:被技术推动的电影[J].IT经理世界, 2012 (5) .

[2]陈日红.微电影与文化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3]黄小希.微博、微小说、微电影——日趋流行文艺创作走进“微”时代?[N].人民日报, 2011-8-8.

[4]汪黎黎.新媒体电影初探[J].新闻爱好者, 2011 (17) .

[5]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 2012 (4) .

论微电影的艺术特性与创作训练 篇2

【关键词】微电影;创作;艺术特性;技巧训练

【作者单位】陈小娟,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影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13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新媒体时代出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以鲜明的特色成为当下的流行文化现象,微电影创作也风生水起。当前微电影创作的群体主要包括以个人表达为诉求的非专业群体、寻求艺术实践的影视工作者和以广告营销为目的的广告商三大类,他们共同推出一些优秀的微电影作品,推动了微电影的蓬勃发展。微电影的一大突出贡献是使大众表达的门槛明显降低,为非精英式的影像表达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土壤。

微电影创作不但浓缩了正规电影所有的结构与流程,包括从剧本创作到现场拍摄,从音乐到舞美、灯光和后期制作等过程,还再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内容生产、发行、传播和评价体系,是传统电影在新媒体时代新的表达方式。对众多的非专业或半专业创作者来说,投身微电影创作不仅要依赖自身的兴趣与禀赋,还需要对其艺术特性有清晰的认知,对采制能力与技巧进行普适性的训练。

一、微电影创作艺术特性分析

1.微电影的题材选择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微电影呈现出与以往电影不同的面貌。短小精悍的剧情、明快的节奏、丰富的内容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在题材选择上,微电影注重以小事件为切入点来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折射现实问题。但是,当前的微电影创作普遍存在题材单一、故事老套、剧情简单等现象,特别是作为创作主体的在校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的局限,其作品常流于肤浅和稚嫩。

和电影一样,微电影也具有逼真性、假定性、符号性和幻觉性等多重特征。微电影创作可以充分运用这些特征来诠释年轻一代熟悉的青春往事和情怀,也可以从更广阔的现实生活寻找素材,人情冷暖、世事变迁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母题。这需要创作者学会观察生活,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价值,以个人经历和自身经验来撰写剧本。微电影的题材选择还要从当下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情感八卦、流行元素中搜集素材、汲取灵感,展现幽默戏谑的时事话题、时尚潮流的资讯动态、风云变幻的职场情感,以及各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包袱桥段,使微电影创作做到与时俱进,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然,微电影也可以注重反常规的刻画,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反常人的日常生存状态,从反常态入手,更深刻地折射现实生活,唤起观众的理性思考。

2.微电影的叙事方式

一个好剧本是创作一部优秀微电影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微电影出现时间还不长,其剧本创作的理论架构尚不成熟,因此,目前的微电影创作往往以电影理论为指导。也就是说,微电影更多具有电影的特质,用影像镜头和动作来推动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这和靠对话、情景等完成同样功能的电视剧是两种不同的影像表达和思维范式。因此,当下的微电影创作应该学会运用镜头语言去建构自己的微电影文本。微电影创作和传统电影有很大的差异:在主题创作上,传统电影剧作是通过逐层叙事完成主题的传达,相比而言,微电影更为轻松直接;在人物刻画上,传统电影以错综复杂的“蜂巢结构”关系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微电影人物关系则相对简单,人物塑造也大多流于概念型;在叙事结构上,传统电影是“凤头、猪肚、豹尾”,以环环相扣的情节布局、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见长,微电影则是“略两头、重高潮”,以出人意料的情节设计、高度浓缩的悬念张力取胜。

微电影创作重在“微言大义”,适合用“一叶知秋”的故事、“瘦而不柴”的情节、个性化的戏剧动作和细节表情达意,展现冲突,需要探索出适合这一特点的叙事方式并进行训练。对一些已经有一定社会评判的事件不能简单地再现事实,一定要辅以多元化处理。比如综合运用色彩、构图、道具、音乐、表演等艺术元素传达情感的节奏,以引起情感的共鸣;比如将娱乐元素与严肃题材大胆混搭,合理穿越;以经典历史典故与时下热门事件为轴心,用解嘲和自嘲,对现实问题进行解构式的艺术加工;或紧贴网络文化,嫁接网络流行语或者各种段子,使微电影展现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增强受众亲近感,培养受众忠诚度。

3.微电影的主题呈现

在微电影创作中,导演和编剧选取他们认为可以加工的生活素材和片段,经过对各种艺术元素的提炼、加工、改造,凝结成具有主观色彩的作品。这些作品让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里面有普罗大众日常现实的情节元素和场景;陌生是因为它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由创作者提炼出令人新奇的生活内容与精神体验,这些让观众的身心得到愉悦,感情产生共鸣。微电影虽然微,但同样具备电影的相关艺术特性和本质内涵,也就是说,微电影呈现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和故事,观众只有透过现象,通过情感互通上升到对自己现实生活和理性世界的思考,产生情感上的关联性,才能达成微电影艺术价值的深层体现。但目前的微电影创作普遍局限在对感性形象的表达上,其主题呈现也只是停留于表象的结合上,无法展现人性与情感的力度与深度,而且在崇尚“即时性”感受和快餐式消费理念的影响下,越发呈现浅薄娱乐化的趋势。这样的微电影创作也许迎合了观众的宣泄心理,但也日渐消解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吸引力。

二、微电影创作的技巧训练

1.摄制技术的模板训练

技术革新与进步降低了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和技术门槛,是普通人都能参与创作的重要原因,但拍摄手法业余、技术基本功不过硬等问题,却成为非专业创作者长期存在的硬伤。拍摄技巧探索需要创作者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与积累,但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基础的技术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提高的。就拍摄技术的训练而言,模仿是重要途径,但这种模仿不是简单仿拍,而是在对经典场景与段落进行细致分析与揣摩后,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与创新;这种模仿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习者发生深刻变化,最终产生累积效应。

微电影的实践拍摄可以利用模板进行训练,以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拍摄取代专业技能训练和分散的知识点训练。比如以下部分模板内容:上课学习、情侣约会 、失恋女生、约会迟到、白日梦、同学聚会、情绪崩溃、恐怖氛围等。这些内容有常见的生活场景,比如学习与约会,也有不太多见的,比如恐怖氛围,但都是微电影创作中可能会遇见的普适性场景。通过仿拍不同模板中影片剧情的演绎和诠释、演员的表现、机位的设置,以及道具的运用、音乐的烘托等,创作者可以学习不同场景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去丰富自己微电影创作中的内容。这些模板的素材大多取自影视作品,选取的原则是能够模仿,不会因为难度系数太大无从下手,也不会因为太过简单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2.剧本创作的集体训练

原创剧本分为独立创作剧本和多人共同创作两种方式。多人共同创作主要通过导演组织、多人讨论的方式进行集体创作,这是微电影创作团队常见而有效的创作方式。通常可以采用故事接龙法,即根据导演脑海中已有的故事框架或线索,从这个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的开始,由小组成员按顺序现场发挥将故事讲下去,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经历为故事加料;也可以采用集思广益法,即要求小组成员对指定问题发表意见,每人每次说一条意见且不许重复,循环进行两到三轮。这些方法形成的思路都还是粗浅的,还需要再经集体讨论,对意见进行归类、分析和整合。当然,选定的导演本身要对微电影剧本创作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讨论向预想的方向进行,而不能任由讨论自由发展。

多人共同创作类似于头脑风暴,这种创作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故事要合理,要符合电影起承转合的基本规律,这是微电影剧本创作的首要原则,导演要基于此不断对故事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引导,防止走得太远;第二,人物关系要简单,主角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要充沛,重点要突出,在集体创作时导演要进行取舍与整合,切忌太过复杂,微电影的故事胜在讲述的方式方法;第三,反复修改,不能简单认为一两次讨论就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剧本,一定要精雕细琢、反复打磨。通过这样多人共同创作的方式设定故事框架后,导演还需要对故事的枝丫进行细化和丰富,并整理编写出可供拍摄的剧本。

微电影诞生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对影视剧传统经验的继承与创新中一路摸索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充分审视其艺术特性,努力提高专业采制技能,才能创作出符合微电影艺术意蕴和独特气质的作品。

[1]万彬彬,宋素丽.微电影的创作群体分析[J]. 当代电影,2014(5).

[2] 秦勉. 微电影剧作创新性探析[J]. 视听,2014(6).

[3] 万忠杰,张颖. 微电影的本质与艺术创作[J]. 戏剧之家,2015(1).

微电影的美学特性 篇3

一、微电影艺术与广告美学的融合

微电影广告是微电影艺术与广告美学的融合, 与传统的电视广告相对比, 其融合在广告美学中体现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 视听美

通常而言, 微电影广告能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多从人物特写、色彩搭配、镜头展示等各个方面进行诠释, 对受众形成一定的代入感。比如在2010年的微电影广告《老男孩》 (《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之一) 中, 人物特写镜头大量使用, 展示了故事主角丰富的面部表情, 既有少年时代对梦想的无畏追求, 又有步入中年后对生活的忧郁压抑。最后, 他们演唱了一首描写青春岁月的歌曲, 穿插着人生百态的镜头, 结束了故事的讲述,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此相对照, 由于播放时间的限制, 电视广告无法做到绘声绘色的全方位展示, 不能使受众享有充分的视听体验, 那么, 微电影广告给受众造成的“代入感”也就难以企及。

(二) 情感美

微电影广告多以真实的故事改编, 采用励志性的主题, 容易引发受众情感的共鸣。比如台湾大众银行 (1992年成立) 从2010年至2012年陆续推出的四部微电影广告——《马校长的合唱团》、《母亲的勇气》、《梦骑士》、《生命树》, 就是由四个真实的故事改编, 以相对统一的风格塑造了坚韧、爱、梦想等主题相关的企业形象。其中《母亲的勇气》讲述的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照顾女儿, 历尽艰难, 远赴异国他乡的故事。广告以设问的方式结尾, 问这位母亲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她用五个字回答了这个问题, 同时也揭示了主旨:“坚韧、无私、爱”。微电影广告利用真挚的情感触动了受众的心灵, 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让人们愿意去相信和选择它。电视广告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 为了快速地达成商业目的, 在情感上显得直白、生硬, 甚至有虚情假意的宣传, 浮夸的表演反而招致受众的诟病。

(三) 意蕴美

微电影广告不仅需要深刻的主题、别致的题材, 还需要将企业形象与故事情境婉转含蓄地结合在一起, 企业在宣传自身形象的同时, 为受众提供了意蕴深刻的影片, 为广告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比如泰国CP食品公司2015年推出的微电影广告, 提出“每一口都有意义”的企业理念。以妈妈对女儿的爱为主题, 讲述了一个叛逆的小女孩与妈妈吵架, 离家出走后生活艰难, 在路边碰见一位阿姨, 为她做了一份蛋炒饭, 片中母亲拿着照片四处寻找女儿时, 告诉这位阿姨, 如果碰见自己的女儿, 请为她做一碗蛋炒饭, 并转告她, 母亲正在急切寻找她。短片中对蛋炒饭的制作过程、食材选择以及出炉后的色泽搭配都有极高的要求, 通过这一情感故事反映出该食品公司推崇“爱的料理”, 在料理中色、香、味俱全的特点。

二、泰国微电影广告的特色分析

泰国的微电影广告能够在广告界独树一帜, 自有其过人之处, 从主题、素材、风格等方面分析, 它有如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 平民化

平民化色彩在泰国微电影广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多用普通民众本色演出, 将平凡生活一一还原, 让受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据海外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在泰国邀请名人作商业广告的比例还不足百分之五, 多数情况下, 他们用平民、动物、植物等来完成微电影广告的创意。正因为如此, 泰国微电影广告更易将受众带入到情境中, 使之受到细腻情感的感染。如前所举泰国CP食品公司提出的“每一口都有意义”微电影广告 (2015) 中, 女儿和妈妈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两个角色。它利用每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的成长, 从咿呀学语、学会喊妈妈到与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 母亲的心急, 女儿的懊悔, 将观众的心灵牵动, 在不知不觉中被广告所打动。

(二) 抒情化

泰国微电影广告擅长于利用人与动物的情感来打动受众, 以小情见大爱, 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 继而营造出触动人灵魂的情境。此类微电影广告以感人的素材为基础, 策划独特的故事情节带动受众的情绪, 使之感同身受, 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泰国微电影广告《它咬了她, 却成就了她》 (泰京银行, 2016) , 讲述的是一个怕狗的女孩与一只狗狗之间的故事, 主人去世后, 狗狗悲伤至极, 拒绝饮食, 女孩由起初的惧怕狗狗到后来每天给它送零食, 狗狗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热情, 但最终却没能陪伴在女孩身边, 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她, 女孩悲痛欲绝, 但也因此成为了一名尽职尽责的宠物医生。由于这则微电影广告选用的演员是普通人, 片中注重剧情的推进和情感的渲染, 因而格外真情动人。

(三) 诙谐化

由于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 泰国历来盛产喜剧电影, 他们惯常以幽默的方式讲述故事, 以自嘲的态度面对挫折。幽默乐观是艰辛生活的磨砺带给泰国人的一种民族风格, 这种风格充分地体现在泰国微电影广告的创意中, 既轻松诙谐又饱含生活哲理, 既有趣味又不失内涵。比如微电影广告《狗狗的报恩》 (泰商银行, 2015) 系列广告中, 狗狗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 夸张手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 受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 也领会了商业银行的良苦用心, 感恩与信任, 凸显了泰商银行美好的企业形象。泰国微电影广告的诙谐风格值得褒扬, 其精妙之处在于, 幽默的情节带给人们欢乐, 严肃的主题又能令人深省, 在亦庄亦谐中, 达成一种适度的平衡。

三、中国微电影广告的前景展望

与泰国的微电影广告相比照, 中国业内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即叫卖式广告的频繁使用, 以品牌名或广告词为单位反复重读, 刻意地传达广告信息, 吸引受众注意, 影片缺乏表现力, 违背了微电影广告“视听合一”的属性, 广告效果难以保证。例如支付宝十年微电影广告《账单日记》 (2014) 两分钟的广告中, 分别在第26秒、40秒、59秒共七处出现了“支付宝”一词, 这种广告形式受众不但不喜欢, 还可能起到反面作用。泰国的微电影广告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不会直白地表现出广告的目的性, 借助幽默有吸引力的故事映射企业的文化, 得到受众的认可, 从而达到商品宣传的目的。

近年来, 中国对微电影广告这一领域十分关注。微电影广告不仅仅是对品牌的宣传与塑造, 更多的是传递利益之外的正能量。这就要求中国微电影广告的从业者重视微电影艺术在广告中的运用, 提升广告的审美感。中国的微电影广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 就像泰国微电影广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样, 中国也可立足本国本土, 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融入到其中, 进行国际化表现, 这样就能创造出有别于他国的优秀微电影广告。另一方面, 中国微电影广告应该摆脱电视广告的弊端, 增强故事的逻辑性以及情感的感染力。只有这样, 中国的微电影广告才能以自己的特色越走越远。

摘要:本文以泰国微电影广告为例, 探讨微电影艺术在广告美学中的应用问题。微电影艺术体现了广告审美中的视听美、情感美及意蕴美, 能够让受众在感动、共鸣中对企业品牌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泰国微电影广告以平民化、抒情化、诙谐化为特色, 在广告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本文从广告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借以观照中国微电影广告的不足之处, 并为其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微电影艺术,广告美学,泰国,中国

参考文献

[1]李雅梅;解读泰国广告的民族特色[J];东南亚研究;2009年第2期

[2]申凤雪;情感型广告创意在泰国影视广告中的运用[J];新闻传播;2015年第19期

[3]杨虹;微电影广告及其走向[J];新闻世界;2011年第12期

微电影的传播特性及其发展趋势 篇4

微电影是新媒体与电影艺术交相混杂的新样式。2005年胡戈创制的网络草根恶搞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是新媒体与电影联姻的产物, 更是娱乐的一种体现。该视频剪辑了电影《无极》和央视的《中国法制报道》的内容, 充分运用了后现代滑稽的表现形式, 插播另类广告, 吸引了社会关注的目光。由此开启了网络短视频的崭新篇章, 也成为了微电影的雏形。2010年10月, 11度青春的收官之作《老男孩》横空出世, 在没有海报、没有票房的情况下, 意外获得了轰动效果。微电影由此被大众接纳与追捧, 同时, 微电影也吸引了视频网站和广告主的目光。优酷、土豆、腾讯、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都开辟了微电影专栏或专版, 微电影也由此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性”话题。

一、微电影及其传播特性

由于微电影是新生事物, 而且其存在形态也有跨界的风格, 因此对微电影的界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微电影即微型电影, 又称微影, 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 (超短) 时” (30秒-300秒) 放映、“微 (超短) 周期制作 (1-7天或数周) ”和“微 (超小) 规模投资 (几千-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 (“类”电影) 短片, 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 可以单独成篇, 也可系列成剧。 (1) 当然, 也有学者将微电影定义为:“指专门针对新媒体平台量身定制, 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专业电影制作团队, 以网络为核心传播平台, 同时延伸到多种移动终端的影片。” (2) 无论如何, 微电影都具备如下特征。

(一) 微内容生产

之所以被称为微电影, 其生产的过程处处都体现着“微”的内涵。微电影的“微”主要体现在微放映、微制作以及微投资。“微放映是微电影的首要特征, 也是微电影广为传播的首要原因。30秒到3000秒的放映时长,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目前移动式、碎片化的观影审美需求, 同时也要求微电影具备创意性高、故事紧凑、传播迅速等特点。” (3) 如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 佳能的《Leave Me》, 周大福的《爱的邂逅》等等, 其时长都在5分钟以内。微制作是微电影的制作时间较短, 一天或几天就能够完成制作流程, 这种较短的时间与传统电影的宏大流程相比, 其制作微乎其微。微电影制作无需像传统电影一样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要有专业的团队组成, 投放的成品也不要求有多么的完美。如果你有一个“电影梦”, 会写剧本、会拍摄、会剪辑或者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你一样可以制作微电影, 表达自我情感, 诠释对生活的理解, 对艺术的思考。如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就是通过《阿泽的夏天》表达自己对“青春”的理解以及对追梦的表达。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动辄千万上亿的投资相比, 显得更为渺小。微电影的投资成本低, 进入门槛低, 这就为草根创制微电影提供了机会。可以说, 从生产环节上, 微电影的低成本制作, 为草根提供了参与、制作微电影的最佳平台。草根阶层拿起摄像机、DV甚至手机, 根据自己的喜好, 都可以完成一部微电影的创作。微生产的制作方式将精英人士拉下圣坛, 电影不再深不可测, 神秘的面纱被大众文化揭开。

(二) 娱乐化诉求

“人是一个喜欢轻松不喜欢沉重, 喜欢嬉戏不喜欢庄重, 喜欢热闹不喜欢静思的动物。” (4) 相对于深沉, 人们更喜欢娱乐。娱乐是人的天性, 更是媒体的显著特点。在拉斯韦尔的“媒介三功能”说之后, 传播学者赖特提出了媒介的第四个重要的功能, 那就是娱乐。无论是前几年流行的《老男孩》, 还是“快乐女声”系列微电影, 抑或当今爱奇艺点击率较高的《重温涅槃》, 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 时时都泛着娱乐的光芒。娱乐已经成为了当今“微电影”的重要表述结构, 但它“所具有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日常理解的‘工具’的含义, 上升为一般意义上的‘存在’的具体表现、语言形式、技巧和语义阐释、思维方式以及表达直接相关。” (5) 足可见, 在娱乐思维的支配下, 微电影创作的思维表达与阐释空间都呈现出了后现代的色彩。在后现代社会, 微电影的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的界限日趋消融。在后现代精神的强力裹挟之下, 虚幻、镜像、仿真成为了微电影的最佳表征形式, 人们成为了新媒体技术操控下的机器、符号与代码, 表象取代了深层次的意义。微电影在虚构现实场景的同时, 成为了人们逃避现实与寻找慰藉的想象空间。

《阿泽的夏天》海报

佳能的《Leave Me》微电影画面

随着娱乐意义的不断深入, 视觉性娱乐压倒一切, 微电影的娱乐功能正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异化”。为了取悦娱乐的意义, 微电影往往选取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 刻意勾勒视觉表象, 破坏了电影的完整性, 而且还使电影缺少了必要的情节描写和情境铺垫, 因而导致作品缺乏叙事张力。同时, 图像的直观意义代替了语言的符号形象, 理性沉思让位于感性狂欢, 一切似乎都被赋予了平面化的色彩。即时的享受让快餐文化风靡一时, 短暂的乱象过后, 微电影却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此时, 人们追求的终极价值已经不复存在。

(三) 碎片化体验

在这个资讯异常发达, 信息传播率极高的年代, 人们没有时间细细品味90分钟的电影魅力, 对长篇电影产生了一个敬畏感。而微电影的迷你特性弥合了人们心中对电影的缺憾, 利用闲散的“微时间”, 就可以观看一部完整的电影。微电影编剧、导演陈柏坚说, 微电影没有所谓“下线”的问题, 它会一直挂在“线上”, 愿意去看的人随时可以点击打开来观看。如今, 娱乐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微电影迎合了当下的“碎片化时间”的娱乐消费需求。微电影在观看时间上让观众体验到一种便利。当然, 这种便利也与微电影的播出平台有着更大的关系。

微电影在依托多种技术终端的同时, 重构了用户的消费体验, 改变了看电影的习惯。这种体验和改变主要是用户可以自由地游弋于多个屏幕, 感受现代技术的魅力以及所带来的刺激。多屏幕主要指电视屏、PC机屏、平板电脑屏和手机屏。人们观看微电影时, 不再局限于影院, 而是可以在智能手机、互联网上观看。更为重要的是, 传统的线性结构被打破,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观看。随看随点的指尖滑动, 让用户体会到“我时代”的到来。同时, 在观看的过程中, 还可以随意对微电影发表评论。这种跨屏体验, 体现了用户的主动参与, 也反映出了当代电影发展的一种新动向。

(四) 生活化、人性化回归

微电影不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为主体, 而是讲述发生在大众身边的故事。微电影的故事化转向是人性化回归的重要手段。微电影所选取的故事贴近大众生活, 具有较强的人情味, 能够触及大众情感。微电影的故事化策略与情感化表达是平民精神的体现, 更是微电影践行“走转改”精神的有力举措。电影学家安德烈葛东特曾说:“电影一直用故事吸引观众, 让我们以为电影就是如此聪明”。微电影同样采用一种故事化的表述策略, 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它所选取的故事, 富有鲜明主题和生活趣味。相比传统电影精致唯美的画面和华丽的明星阵容, 微电影在主题表达上更注重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对人精神和心灵的震撼。例如, 《老男孩》就是对“80后”青春怀旧的温情再现, 让观众在观影中能够回应内容的表达意义, 唤起情感的共鸣。

微电影的出现让曲高和寡的电影艺术真正回归大众。微电影叙事“立足于新媒体媒介生态环境, 对社会文化生活进行小品式的提取。微电影的这种叙事特征具体到叙事手法与技巧策略上就呈现为, 影像人物与情节的平权、凝缩, 将平民化生活的世间百态浓缩为丰富的故事情节。” (6) 从最早的湖南卫视的《我要拍电影》对职场生活的真实书写, 就是对好莱坞式的冷峻帅哥、美女相伴的贵族化的解构。职场杀手已经不再神秘, 他们一样面临着各种压力:考核、竞争、淘汰等等。这些内容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 这种真实就是微电影艺术贴近生活的一种体现。

二、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如今, 微电影的规模日益强大, 其影响力也日渐深远。微电影最初以草根自制网络视频短片为雏形, 后来传统电影制造者嗅到了这块奶酪的味道, 由此纷纷进军微电影领域。微电影集合了传统影视公司、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及赞助商三方的力量, 实现共赢模式。无论是《一触即发》, 还是《老男孩》、《四方奇谭》, 都可以看出微电影日趋专业化。在数字时代, 微电影的专业化走向是否意味着对微电影发展趋势有着更多的期许。

(一) 精细化表达

起源于草根DV的微电影, 在演化与蜕变中, 走向了精耕细作的艺术之路。电影追求精致化表达、细节性阐释以及艺术性呈现, 而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样式, 更加注重精致化表达, 这也是微电影在日趋竞争的电影环境的必然走向。

微电影的精细化呈现不仅是技术的完善, 更重要的是对情节的把控。浓缩的是精华, 而不应是简化的形式与粗糙的样态。微电影由于篇幅所限, 在架构故事情节的过程中, 并不能完整地展现故事叙事的“转承启合”, 只有把故事压缩或者简化, 极力创造富有震撼力与感染力的情节与冲突。例如, 凯迪拉克品牌推出的微电影《一触即发》, 就是靠主人公“追逐的高潮情节和用人物变脸逃脱追捕的结局而引人入胜”。影片虽短, 但无论从技术表现, 还是故事表达, 都堪称微电影的佳作。当然, 微电影的精细化表达还体现在故事的震撼性上, 即故事能够直击心灵, 唤起情感共鸣。微电影依靠剧情传达的情感诉求引发受众对于故事语境的共鸣而打动人心。譬如, “《老男孩》反映了80后成长历程的酸甜苦辣, 《相约山楂树》体现了现代人对纯美爱情的渴望;《看球记》则触动了现代社会日渐疏离的家庭亲情;这些故事主题都契合了当下受众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 (7)

(二) 广告化生存

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中认为:“在数字化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 广告也可以变得非常个人化。” (8) 微电影作为一种高度数字化、个人化的媒介样式, 已经成为了广告的有效平台。传统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往往让观众产生反感, 既破坏了影片的艺术特性, 又不利于广告产品的传播。而如今, 广告微电影的形式避免了因植入而招惹各种非议, 降低了观众的排斥心理。

广告微电影与传统的电影广告相比, 其优势在于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故事、入微的细节以及品牌的价值等都能够尽情体现。微电影无疑成为了品牌营销的有效利器。比如, 2011年5月, 莫文蔚主演的凯迪拉克广告微电影《66号公路》, “影片讲述了一位当红明星一度从公众视线中消失, 后在66号公路邂逅男主角, 遂一同上路、寻找自由与生命激情的故事。片子强调自由洒脱, 剧情简单却流畅写意, 较好地体现了该轿车产品的创意设计。” (9) 再如, 微电影《我在记忆里等你》中杨子姗饰演的女主角于小红是一位服装设计师, 真维斯品牌在她工作的场合和视频中以及结尾共出现过三回, 结尾的“真维斯向青春致敬”既不显得突兀、影响故事情节, 又将青春与真维斯品牌紧紧联系在一起, 向消费者展示了其品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微电影之所以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归因于其碎片化的时间和形式。当广告主被观众和网民将广告时间转变成“缺席”时间弄得心烦意乱时, 微电影的出现成为了广告主的救命稻草。当然, 从推广层面而言, 微电影与众多知名网站、社交媒体的联合是推动广告微电影走向大众化的最佳平台。这能够让大众在微电影的娱乐中接收到产品信息, 实现软性广告宣传的效果。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的成功更是吸引着各行业优秀品牌纷纷重磅出击商业微电影, 这也是导致如今微电影商业气息日渐浓重的原因之一。

(三) 奇观化效应

近年来, 微电影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专业团队的青睐。专业团队的制作遵循了传统电影的标准制作。传统电影往往采用大手笔、大制作的方式, 这也意味着微电影在今后的发展中, 更加注重当代视觉文化的奇观化生存。美国著名文化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在法国社会学家居伊·德波“景观理论”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媒体奇观”的概念。媒体奇观是指“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喜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 (10) 它包括体育赛事、媒介庆典等等。微电影是制造奇观的最佳场所, 动作奇观、明星奇观、视觉奇观等都在当下的微电影中有所体现, 这也是微电影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如“微电影《一触即发》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集合了耀眼的明星、从高楼纵身跃下的动作、快速追逐的车驾场面、不断变化的后现代金属质感的高楼大厦以及变脸的特效, 充分展示了好莱坞式大制作所具有的电影奇观的几大必备要素。从视觉上带给观众极大刺激。同时, 微电影还通过名人效应制造视觉奇观。”在图像时代, 视觉已经不单纯表征为观看的情景, 更是心理体验与文化感受的交融。直击心灵的观影需要借助视觉奇观来完成。在视觉奇观的建构过程中, 明星奇观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无可厚非。《一触即发》中吴彦祖帅气潇洒的动作、扑朔迷离的眼神以及惊心动魄的追逐把微电影的视觉意义推向了一个富有奇观意义的境地。不仅《一触即发》这部微电影如此, 很多微电影邀请明星担任演员以在视觉上吸引眼球, 桂纶镁、彭于晏主演的《酸甜苦辣》、梁朝伟主演的《心回迈瑞宝》、周迅主演的《指甲刀入魔》等。其中, 有些微电影由著名导演操刀制作, 如姜文的《看球记》、贾樟柯的《爱的联想》等等。明星身上所具有的“光环效应”, 吸引了大众的高度关注与极度参与, 成为了微电影“奇观”的最好诠释。

(四) 版权化管理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为当下的传播环境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个人DV、摄像机也由此成为了电影创作的重要技术支撑, 这种形式的广泛应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盗版的泛滥。比如新技术保护措施的应用以及解码问题、网上下载等。网络盗版居高不下的态势以及版权意识的淡薄, 为网络“污名化”提供生存空间。土豆、优酷、我乐、酷6等都曾陷入过版权之争。包括近日百度和360有关版权的争论也是此消彼长。微电影以网络传播为重要载体, 版权意识的强弱关系着其未来走向。

在数字时代, 微电影创作者的权利逐渐“边缘化”。比如, 草根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传统电影视频、音频、字幕等进行随意的加工与修改, 成为了一种“恶搞”微电影形式。比如, 胡戈创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吸引大家对微电影关注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对版权意识的深度思考。基于网络环境的微电影生存的版权管理任重而道远。国家要出台规范微电影版权的相关法律, 让微电影生存有法可依。微电影创造者要树立版权意识,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而且还要与网络运营商展开多方合作,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规避版权乱象的发生。当然, 微电影出品商要保持理智、清醒, 如果版权受到侵害, 拿起法律武器保护知识产权, 维护微电影的合法权益。可以说, 在数字时代, 微电影的版权意识不但没有消失, 反而需要规范和加强。

注释

1“微电影”,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66540.htm

2李淑娟, 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 载《当代电影》, 2011年第8期

3阮南燕:《微亦足道——微电影的产业魅影》, 载《浙江学刊》, 2012年第5期

4刘效仁:《我们会娱乐至死吗?》, 载《工人日报》, 2005年3月20日

5王丽娟:《视听语言传播艺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版, 序第2页

6郑军:《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初探》, 载《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年第6期

7胡奕颢:《微电影传播特征刍议》, 载《传媒》, 2012年第10期

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胡泳, 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 1997年版, 第199页

9张波:《论微电影在当下中国的生产及消费态势》, 载《现代传播》, 2012年第3期

微电影的美学特性 篇5

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 具有“微时”“微制作周期”“微规模投资”三个明显特征。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微电影的制作采取零度叙事的独特叙述方式, 解构了传统电影的结构模式, 同时在影片文化蕴含上躲避崇高、合流大众文化, 极具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色彩。 后现代语境下, 微电影独特的主题呈现以及其中的美学意蕴, 迎合了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步调, 同时也契合了当代观众的观影诉求, 因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众不同。

作为一个新兴的电影艺术形式, 微电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全民参与, 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研究和分析。 微电影独特的电影特色以及微电影中所蕴含的强烈的后现代气息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将微电影置于后现代语境中进行分析研究,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微电影的发展脉络, 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一、后现代语境的特征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做出了精当的分析, 即完整的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尚处于所谓“古典” 时期, 艺术上主要表现形态是现实主义的。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伴随着新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出现, 也同时出现了新型文化。 帝国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也改变了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方式,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在导致殖民主义出现的同时, 也使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不断成熟, 出现了国家市场向世界市场的扩张, 成熟了的西方电影工业向外输出则是文化扩张的一部分, 而这种新型文化则让人进一步感受到由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的自我异化, 人的心灵被扭曲, 随之也就出现了反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 “二战”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以科技和信息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 这正是“后现代”兴起的深刻现实基础, 科技和信息的迅捷发展改变了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出现, 又使千姿百态、由各种不同影像组成的世界一下子都闯入了每个普通家庭。 文化开始不断走向大众化、商品化, 冲击着一切传统的东西,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上演着以科技信息迅猛发展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之“文明戏”。

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历史话语和宏伟叙事的否定, 不再相信那些历史性的伟大主题和英雄主角, 也不去期望找到返回宏伟叙事的道路, 无限地延伸了局部的话语游戏和文本操作性, 反过来使后现代缺乏整体性把握世界的能力和表述对世界进程的完整理念, 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后现代的“表征危机”, 出现了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的“崭新语言现实”, 它剧烈地改变了图文符号原有的交流功能, 形成了一种为传统批判理论无法解释无法接受的后现代文化, 也就形成了理论界所称的“后现代语境”。

二、微电影的兴起

微电影 (Short Film/Micro Film) , 即微型电影, 又称微影, 指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 (超短) 时” (30秒-300秒) 放映、“微 (超短) 周期制作 (1-7天或数周) ”和“微 (超小) 规模投资 (几千-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 (“类” 电影) 短片。

香港资深影评人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微访谈说到微电影时表示, “微电影只能算是视频, 很多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电影的标准和专业要求”, 并且还表示“ (微电影) 本质上就是广告片, 只是把广告字眼去掉就成了微电影”[1]。 鉴于各界对于微电影的争论,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微电影是区别于传统电影的短片视频, 这种区别表现在制作技术、 拍摄时间、拍摄技术、表达手法以及视频时间上等等。 由此也可以得出, 微电影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解构意义, 解构传统电影的结构模式———采取零度叙事的独特叙述方式, 并且同时在影片文化蕴含上躲避崇高、合流大众文化, 极具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色彩。

2010年, 在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下, 我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走上了相互融合的道路, 由此产生了电影的新形态———微电影。 2010年12月27日, 吴彦祖主演的凯迪拉克微电影《一触即发》在全国首映, 开始让网络时代刮起一阵微电影的强烈旋风。 作为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 它完全拉开了微电影的舞台序幕, “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2]。 至此, 中国的整个互联网产业开始掀起了微电影制作的风潮。 2011年, 伴随着 《老男孩》《指甲刀人魔》《66号公路》等一批口碑较好的微电影作品问世, 微电影的概念逐渐为网民和社会大众所接受并且逐渐熟悉, 以至于2011年被称为微电影的“元年”。 2012年微电影进入了大发展之年, 搜狐、爱奇艺、优酷等多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家的微电影系列, 微电影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 一直到2013年, 微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趋势。 可以说, 《一触即发》《老男孩》《遗忘》《坏未来》《惊悚广场》等微电影制造了微时代的集体围观。

一方面, 微电影篇幅短小, 但又极富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符合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步调, 迎合了当代青年人对于快节奏文化消费的需求, 同时也契合了当代观众的观影诉求, 因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众不同。 另一方面, 微电影的出现和兴起给我国传统电影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同时也带来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契机———产生了电影产业的另一种发展形式, 拓宽了电影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机会。

三、微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的高度契合

在“后工业社会”微电影的出现并非偶然, 微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特征有着高度的契合。

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含糊不清的文化, 它的首要特征就是主体的模糊性、 反主客二分性, 这在微电影上则表现为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界限模糊, 以及草根微电影的兴起等。 其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反普遍性 (反同一性) 、反整体性, 而强调差异性, 这在微电影的主题呈现和美学意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微电影个性化、多元化的主题呈现, 以及边缘性文本的美学意蕴等, 都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反同一性和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心态和思维方式上, 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状态和思维模式。 高宣扬教授的著作 《后现代论》 一书中这样论述———“后现代主义不但同传统文化相对立, 而且也从根本上与传统语言及其正常表达方式相对立……凸显出后现代主义同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断裂性和对立性”[3]。 这种不确定性特征体现在微电影上, 则具体表现为微电影的“反传统性”主题呈现。

此外, 后现代主义具有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 无深度等特征, 这些特征表现在文化上, 则具体为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 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 扬弃传统的语言、意义系统、形式和道德原则, 从而走向文化的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化。 具体到微电影, 则表现为微电影在文本上的边缘化、 在内容上的无深度化, 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零散化。

后现代主义还反映出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特征, 即游戏式的生活方式, 人们不愿意在各种生活规则和道德约束下生活, 而渴求突破传统规定, 在叛逆中尝试各种新形态的生活。 这在微电影中具体表现为微电影在美学意蕴方面戏谑的范式, 反映出了当代人游戏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诉求。

四、微电影独特的主题呈现

(一) “反传统”性的主题呈现。 在后现代语境下,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不再明确, 具体表现为新媒体背景下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 人们在作为传播者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受传者。 同样, 受众也可以是信息传播者。 这使得处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新媒体也失去了传统的真实感。 人在新媒体语境下, 成了记录和传播的符号或者程序, 故而人们失去了传统和根, 开始浮于表面。 由此可以看出, 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 必将成为新时代颠覆传统的代表。 以优酷的微电影作品《11度青春》为例, 在这一系列微电影中, 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聚焦当前社会的各种情感问题, 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等。 而这些微电影在主题呈现方面, 大都选择和倾向于“微” 小叙事, 更加侧重于个体书写和个体体验, 舍弃和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策略。 恰恰是微电影的这种“微”小叙事所呈现出来的影片微感悟和微情绪, 反而更加容易获得当前观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 在网易微电影节上, 微电影《小心, 我爱你》获得中国最佳影片称号。 影片同样是以爱情为主题, 但却没有传统电影中感人的爱情故事, 也不是传统电影中压抑或悲伤的爱情追忆, 它所表现出来的爱情主题仅仅是恋人间的小暧昧和小幽默, 仅仅是恋人间的相处故事。 这些微电影都反映了当前微电影的独特主题呈现方式———微小叙事, 颠覆传统。

微电影这种对于传统的颠覆, 其实也是对后现代社会快餐式文化的一种写照和反映。在当前忙碌并且紧凑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生活背景中, 微电影用“微”小叙事代替传统的宏大叙事, 是当前年轻人应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式心理状态的反映, 同时也是当前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种反映。

(二) 多元化、个性化的主题呈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代社会的一个主要标志, 便是社会的多元化。 在当今社会, 绝对权威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消解。 而微电影的新媒介传播特征又使得微电影创作具有全民性和草根性的特征, 这也决定了微电影在价值观和视角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都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一大艺术源泉, 同时也是微电影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个权威被消解的社会, 由于缺乏权威, 人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而微电影鲜明的草根特性, 也使得解构和反讽成为微电影的文化特征之一, 即微电影的文化特征中包含着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的开放思想。 同时, 由于微电影的播放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的, 这就决定了微电影一旦进入网络平台, 就没有了中心状态, 更没有完全的控制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受众所处的位置就是中心和权威, 并且这个中心和权威是不断转换的, 从这点来看, 其实中心和权威已经被消解和泛化破碎了。 于是, 社会话语权由精英话语霸权转向草根话语霸权, 社会文化也由传统的精英文化走向草根文化, 权威被解构, 中心意义被弱化。 由此, 社会的多元化也就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微电影也成为电影艺术走向草根、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必然形式。

五、微电影独特的美学意蕴

(一) 浅平的审丑。 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 “丑”开始进入电影艺术家的视野, 而且“丑”也作为一种新型的美学意蕴开始在电影艺术中得到普遍认可。 与此相应, 美学意蕴上的“审丑”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入电影艺术领域。 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 其本身的特质就是传统电影所不具有的解构性和非理性以及颠覆性, 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去魅化的审美倾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艺术的审美取向, 在“审丑”视阈中越走越远。

在今天网络流行的微电影中, 宣传传统 “真善美”的微电影往往很难获得高点击率, 相反, 那些充斥着“丑和暴力”的微电影反而更容易获得高点击率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 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的审丑倾向, 同时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审丑倾向和社会上文化审丑的消费需求。 例如, 2012年父亲节当天, 在网络上推出并迅速走红的微电影《干爹》, 描写的是北漂女孩由于追求物质生活, 傍上了大款干爹。 在片中, 女孩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获得干爹所给予的各种高档奢侈品。 在表现女孩和干爹之间的皮肉交易时, 影片用衣着暴露以及极富挑逗意味的动作等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 这部明显具有审丑倾向的微电影却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获得了20多万的浏览量。 此外, 一度走红网络的微电影 《红领巾 》和 《what a fucking morning》等, 也反映出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普遍的审丑倾向。

(二) 戏谑的范式。 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技术游戏的一个体现, 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消解了中心权威话语, 解构了文本的深度感和崇高感, 颠覆了传统电影文本的历史感和严肃感,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降低格调到了一种游戏手段的程度, 成为一种受众娱乐的工具。 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的文本不仅边缘化, 同时也呈现出游戏化的倾向, 同时, 这种文本特征还使得微电影呈现出幽默戏谑化的审美风格。 例如中国80后电影导演卢正雨的作品《绝世高手》就是一部戏谑范式的微电影, 片中充斥着各种无厘头式槽点, 让人捧腹大笑。 影片中幽默戏谑化的审美风格到处都是, 例如躺着修炼 “一指禅”, 睡觉的时候“炼心”, 还有卢小鱼听到歌声时便忍不住翩然起舞的“顽疾”等等, 实在让人无法不放声大笑。 另外, 影片中的人物台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微电影戏谑的范式, 例如“像我这种才华横溢, 又无比俊朗的翩翩少年, 注定了一生都不会有朋友”, 这种独孤求败式的台词, 听来就让人忍俊不禁。

此外, 疯狂喜剧微电影《给丫一特写》、无厘头喜剧微电影《热血雷锋侠》以及法国搞笑短剧《总而言之》《安全驾驶个毛》 等也都反映出了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戏谑的范式。

参考文献

[1]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专访[EB/OL].http://www.enorth.com.cn.

[2]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 2012 (2) .

上一篇:受力模型下一篇:对话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