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模型

2024-10-16

受力模型(精选5篇)

受力模型 篇1

摘要: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地带甘蔗的田间生长状态,引入水平力的作用分析,构建甘蔗田间生长受力新模型。结合田间力学测试,获得对甘蔗的作用及影响规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甘蔗弯曲受力分析,采用Solidworks仿真获得了甘蔗根部应力及挠度。结果表明,随着作用点与甘蔗根部距离的增大,甘蔗根部的最大应力及甘蔗尾部的最大挠度也增大。

关键词:甘蔗,水平力,仿真,应力

0 引言

我国甘蔗主产区多丘陵和季风,甘蔗倒伏严重。甘蔗的田间生长状态对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影响很大。高建民对甘蔗的田间生长状况进行力学性能研究认为,甘蔗与地面之间的约束情况可以近似为一扭簧约束进行模拟,扭转弹性系数为0.33kN·m/(°),而扭簧约束的方法只能模拟甘蔗在扶起过程中绕某一个轴的转动[1]。张扬在甘蔗与地面之间添加球支座,模拟甘蔗在空间上的运动,并在球支座上添加橡胶轴套约束用来模拟地面对甘蔗的约束作用,不能全面反应甘蔗的扶起过程[2]。在国内的公开文献中,涉及到甘蔗田间生长的物理模型大部分都是过简单化[3,4,5,6,7]。为此,笔者研究了甘蔗田间生长状态,建立了虚拟物理模型,为建立甘蔗虚拟模型-甘蔗收获虚拟样机作用系统奠定基础。

1 甘蔗田间生长的状况分析

1.1 甘蔗田间生长受力模型

试验材料采用湛江广前糖业有限公司实验基地种植的甘蔗,见图1所示。品种为粤糖128号,为2年生宿根蔗,甘蔗平均中部直径为3.0~3.5mm,甘蔗长度为2.6~3.2mm,行距为1m,甘蔗密度为6~10株/m,湿基含水率为52.56%。土壤为红土,颗粒状,干燥松软。

研究我国南方丘陵地带的甘蔗田间生长物理模型,引入水平力的作用分析,构建甘蔗田间生长受力新模型,如图2所示。

实际上,甘蔗被扶起是一个空间运动的过程,甘蔗主要受垂直方向提升力FZ和水平方向水平力FX。因此,甘蔗与地面的约束力矩为MZMX,能将甘蔗受力传递给地面,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甘蔗根部的转动,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1.2 甘蔗田间生长约束力矩

甘蔗田间生长约束力矩是甘蔗生长受力模型的至关重要因素。2010年2月25日,笔者在湛江广前糖业有限公司试验地进行试验。因素试验及水平见表1所示。

扶蔗点位置是影响扶起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试验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可知,扶蔗点Ln距离甘蔗根部越近,甘蔗根部的约束力矩MZMX越大,所需提升力FZ和水平力FX越大。

2 甘蔗弯曲受力分析

2.1 甘蔗的挠度

建立甘蔗弯曲受力变形模型,简化模型为受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悬臂梁,分析甘蔗应力及挠度。如图5所示,OAB为甘蔗,O点为甘蔗根部,C点为甘蔗重心,A点为扶蔗点,B点为甘蔗尾端,MZ为甘蔗约束,Ln为扶蔗点位置,Lg为甘蔗质心的位置。

由材料力学可知,悬臂梁在A点处的变形由提升力FZ和甘蔗重力mg叠加而成。fAZA点在FZ作用下的挠度;fAg为A点在mg作用下的挠度;fA为A点在FZ和甘蔗重力作用下的挠度。

fAΖ=FΖLn33EΙ

fAg=-mg.Lg33EΙ.LnLg=-mgLg2.Ln3EΙ

fA=FΖLn3-mgLg2.Ln3EΙ

E为甘蔗的弹性模量,I为甘蔗的惯性矩。甘蔗尾部B点的位移由提升力FZ和水平水平力FX叠加而成。fBZ为甘蔗尾端B点在FZmg作用下的挠度。由几何关系得

fBΖ=FΖLn3-mgLg2.Ln3EΙ.LLn=FΖLn3-mgLg2.L3EΙ

同理,在水平方向FX作用下, FXA点在FX作用下的挠度;fBX为甘蔗尾端B点在FX作用下的挠度;fB为甘蔗尾端在空间的挠度。

fAX=FXLn33EΙ

fBX=FXLn33EΙ.LLn=FXLn2.L3EΙ

fB=fBΖ2+fBX2=(FΖLn2L-mgLgL)2+FX2Ln4L23EΙ

2.2 甘蔗的应力

甘蔗根部O点受到最大弯曲应力,在切面的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如图6所示。

FZ作用下,D点受到最大弯曲压应力,E点受到最大弯曲拉应力,两者数值相等,用δOZ表示。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FQ上。τZmax为甘蔗受FZ作用下在中性轴上的最大切应力。

δΟΖ=ΜΖΙy=4FΖLπR3

τΖmax=43.FΖπR2

FX作用下,Q点受到最大弯曲拉应力,F点受到最大弯曲压应力,两者数值相等,用δOX表示。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DE上。τXmax为甘蔗受FX作用下在中性轴上的最大切应力。同理可得

δΟX=4FX.LπR3

τXmax=43.FΖπR2

3 甘蔗弯曲受力仿真试验

本试验是用Solidworks2008建立甘蔗弯曲受力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试验分析。主要是甘蔗在不同作用点上,即在距离甘蔗根部200,300,400mm的作用点上,对甘蔗X轴方向和Z轴方向分别施加100N的作用力,然后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得到甘蔗的挠度分布图与应力分布图。

仿真试验时,甘蔗的各项物理属性分别为:弹性模量为1 173N/mm2,泊松比为0.33,抗剪切模量为300N/mm2,密度为0.000 438[8],热导率0.05W/m·K,张力强度42N/mm2,如图7所示。

甘蔗在Solidworks2008中的受力弯曲变形仿真模型,如图8所示。甘蔗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挠度的仿真试验结果如图9和图10所示。

FXFZ作用于不同的作用点时,甘蔗最大应力发生在甘蔗根部。甘蔗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应力分布如图11和图12所示。

由图11和图12可知,随着作用点与甘蔗根部距离的增大,甘蔗根部约束力矩增大,甘蔗所受到的最大应力也在增大,并且FX作用的应力变化比FZ作用的稍大。

4 结论

1)构建了甘蔗田间生长受力新模型,试验证明水平力起作用。

2)扶蔗点Ln越小,甘蔗根部的约束力矩MZMX越大,所需提升力FZ和水平力FX越大。

3)随着作用点与甘蔗根部距离的增大,甘蔗根部的最大应力及甘蔗尾部的最大挠度也增大。

参考文献

[1]高建民.甘蔗螺旋扶起机构的理论研究及虚拟样机仿真[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3):1-5.

[2]张杨.甘蔗收割机拨指链式扶蔗器样机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8.

[3]李杰仁,马吉胜,陈明,等.基于ADAMS的自动机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0,27(10):246-249.

[4]魏峥.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SOLIDWORKS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4-75.

[5]汤萍,余承辉.基于ADAMS软件的机械动力学建模过程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3-6.

[6]宋春华.两段螺旋式甘蔗扶起机构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0.

[7]牛国栋,张士新.虚拟样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8(5):157-159.

[8]刘庆庭,区颖刚,卿上乐,等.甘蔗茎秆在光刃刀片切割下根茬破坏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3):103-107.

感受力的驰骋 篇2

吴耀东是一位着重于形式与视觉探索的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传递的是一种与生命有关的思考,他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韵味融入到不同的材质上,演化出一种极具意味的画面。让人想到老墙上的蔓,可以自由的生长。对绘画性的探索,对创作过程的迷恋,可以说是他作品的主要特点。

采访时间:2012年9月18日

采访地点:吴耀东工作室

受访人:吴耀东

采访人:皮 皮

2011年吴耀东怀揣着他的艺术梦想来到了北京。像很多追梦的80后艺术家一样,他坚持着、拼搏着、快乐着,谱写着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很有幸,我今天成为了他的听众,听他漫谈艺术的自由成长。

SHMJ:你201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你觉得学院教育对你的影响大吗?

吴耀东:很巧的是,我所处的综合绘画系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验性的科系。老师鼓励我们发现自己,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在我们的教学里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点野蛮生长的状态。我们系涉及了大量艺术创作的方式,影像、装置我都非常喜欢;但我依然选择静静的拿着我的画笔,一笔一笔的体会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状态。当然,学校给了我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良好的价值体系,是我能够不断延续我的创作的重要前提。

SHMJ:你的作品造型很自由,画法很率性,画面充盈着一种气息,很值得让人玩味。

吴耀东:谢谢你的肯定。但我没有对自己的作品做过系统的评判,或者说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SHMJ:你对自己的创作是怎样定位。在创作之前肯定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设定吧?

吴耀东:我没有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定位。因为我的绘画过程有点像是在作茧:就是不断的去体会对象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将这些信息都吸收,不断的充裕自己的感受力;直到自己可以完整的编织自己理解的的感受(或者叫思想),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茧。这会是什么样的茧我也不知道。当我将茧撑破时,是化蝶还是死亡也未知……哈哈。

SHMJ:目前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许多重要的艺术家,甚至是年轻艺术家都在反思、关注传统文化,你怎么看待这种艺术倾向?

吴耀东:这是个很好的事。我们应该回到自己的文化本身去思考,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有延续,有发展。这不单单是文化发展使命的问题。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早已把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和共鸣感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扎根本土是优势。但一味的崇拜和一杆子打倒都是不可取的。一味的崇拜和强调历史文化的高度,会让我们失去自信,失去创造力。过去的终归是历史,我们要面对的是未来。

SHMJ:艺术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文化的创新需要画家立足于本土文化,提取本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寻找新的可能性。

吴耀东:不论是哪种可能性,首先都应该是艺术家生命的体验和认识,中国艺术的发展太需要“真”的东西了!

SHMJ:我很难把你的艺术归为哪个学术类别,好像你总是游走在那些概念的边缘。

吴耀东:我的确不太喜欢有标签,但还是会有的。就像党派分别。哪个党都不是的,还要叫无党派人士,好像也是个党派。哈哈,绘画最好玩的不是说教,是感受力的探索,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有点像谈恋爱。如果非要用文字解释什么是恋爱,好像就是两性关系。这个答案明显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我的画基本是随心所致,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或者主题。文字能解决的事就不需要麻烦绘画了嘛。

SHMJ:你希望你的艺术最终传达的观念是什么?

吴耀东:我希望传达出的不是观念。是一种共鸣,来自于感受力的共鸣。这种感受力使我们对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观看方式和理解方式。

SHMJ:很多人认为传统和当代、东方和西方实现艺术的融合本来就是无法成真的悖论。你是怎么看的?

吴耀东:所谓“融合”其实是个时间问题。西方的绘画方式在本土的出现时间是比较短的,对于大众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这需要时间来接纳。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自信心缺失,使我们将西方文明对立起来,不断的强调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当我们不断强调“西方艺术”的时候,我们就不具备足够包容的心态将东西方艺术融合统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不再陌生、也不再强调不同,自然就融合了。

SHMJ:你的艺术我能读到传统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感受到你源自西方艺术的影响。你是如何平衡的?

吴耀东:一开始的时候提到综合绘画系和我的关系。综合绘画是有画种科目区分,但没有区别对待。所以我没有画种,创作方式的限定。脑海里只有如何去实现。当我一视同仁时就不必考虑如何平衡了。

SHMJ:你从传统艺术里吸取了什么?从西方艺术里你又得益什么?

吴耀东:说到“得益”,西方的艺术比较讲究逻辑,有比较强烈的节奏。东方的艺术比较虚幻,意境深远。一边是生命的真实,一边是对生命更高的向往。两者相得益彰,都让我受益匪浅。

SHMJ:我知道你除了创作,还时常参与一些艺术策展等方面的活动,这样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和你的艺术创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吴耀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处理不好这个关系。而且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好在顾振清老师帮我,给我很大的帮助,引导我正面应对困境,调整心态。人要两条腿走路,将两个事情都做好,各有收获,慢慢沉淀,才是艺术或者为人的正道。现在的状态就是有序的生活,有节奏的工作、画画,有未来,有步伐。

SHMJ:综合水墨的创作在当代艺术大的范畴里,目前还是比较边缘的。但你仍然坚持这种创作方式,为什么?

吴耀东:我用这样的方式创作,仅仅是结合材料本身的特点。这些材料结合在一块可以较好的“相处”。它们之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和谐,正和我意。

SHMJ:你的画对于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吴耀东:我大部分的作品是纸上的,对纸的色泽、柔韧性、纹理、吸水性软硬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我需要考虑水墨在纸上行走的状态,还有炭笔留下线条的形状。这直接关系到画面的第一感觉。

SHMJ:我看你的作品尺幅都不大,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nlc202309010132

吴耀东:是的,我作品都不大,我喜欢一气呵成的状态,这样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时间较为琐碎,所有我只好控制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作品。

SHMJ:毕业后来到北京,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这期间有没有什么困惑和压力?

吴耀东:有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坚定了走艺术这条路。大学的时候我很坚定自己学艺术的选择,但是毕业时让我彷徨和担忧。来到北京的我就像池塘里跑出来的鱼,很自由也很艰难;但是有理想,有未来,很好玩。所有我很快的将画画调整到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这样才是可持续的道路。

SHMJ:我知道你现在在协助顾振清老师做一些工作,主要是哪方面的事呢?这些经历对你意味着什么?

吴耀东:哈哈,顾老师一直把我当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拧。在荔空间我接触了很多艺术家,认识很多的前辈和朋友。比如最近做《慢活》展览时,和像郭工、邵译农、张羽这些老师们有很多交流探讨,受益匪浅。这样的交流和学习让我更加成熟。在荔空间的工作让我进入了后大学时代。

SHMJ:你目前是一位职业艺术家,那么你是怎么认识你的创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的?

吴耀东:我很乐意看到市场对我的接纳。我不排斥市场也不会迎合市场。艺术需要分享,分享在交换的前提下才有公平。市场作为一个交换平台应该是客观而独立的。而作品和观众之间就像朋友,需要认同,需要共鸣。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以市场为导向。

SHMJ:你自己更倾向于哪种介入市场方式?

吴耀东:我觉得代理的方式还是比较好的,艺术家不用跟市场有太多纠葛。这样的心态创作比较纯粹。

SHMJ:我觉得现在的市场有很好的契机,80后的艺术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都在崭露头角,我很好看你的艺术和为人,很高兴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吴耀东:谢谢!

1984年 出生于福建漳州

2011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

展览及获奖:

2012年 雷励中国慈善拍卖

2012年 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1全 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2011年 上海新星星艺术节

2011年 天津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

2010年 《荒凉》在嘉德四季拍卖成功

2011年 获得天津市青年艺术节作品展一等奖

2008年 《远方》获得温莎牛顿三等奖

群桩基础受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篇3

众所周知,影响群桩受荷的因素很多,如土体的性质、桩间距、桩长与桩径、桩的布置方式以及上部结构的刚度等。鉴于群桩基础的规模大、影响因素复杂及现场试验难度大等因素,国内外很多学者先后采用模型试验针对群桩基础的受力性状及桩土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刘金砺、袁振隆[1]进行的接近于原形尺寸的现场群桩试验;杨克己、王富元[2]在粉质粘土中针对几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的对比模型试验;谢涛[3]等利用铝管做模型桩针对群桩承载性状和群桩效应进行的群桩试验;王幼青等[4]针对桩距和桩数这两个影响因素在均质粉质粘土中进行的模型比例为1∶13的低桩承台群桩试验;张建新[5]利用模型试验对静压群桩引起的土体变形进行了研究。

然而土质的差异及其与桩相互作用后表现出的承载特性和沉降性状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异。虽然高永贵[6]、贺武斌等[7]、费鸿庆[8]、谢永健[9]、王东红[10]等对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基的工程性状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超长桩基承载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半理论半经验阶段。

1 室内模型试验

1.1 试验原型

试验原型为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地上为36层、地下为2层的高层建筑,基础采用5×5且桩间距为5.5d的桩筏基础,筏板平面尺寸为50m×50 m,厚1 m;中心核心筒与四周荷载比约为3∶1;基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2m,桩长为50m。根据相似原理[11~12]和试验模型等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本次试验选用的模型比例为1∶100,其它模型比按照相似律确定。

1.2 试验模型

本次试验在长1.5m×宽1.5m×高1m的钢板模型箱内进行,模型桩采用外径20mm、长为50cm的空心铝管,管壁厚t=1mm,模型桩长径比为l/d=25,桩周采用钢锉拉毛做粗糙处理,空心铝管中灌注砂浆,底部用水泥封底。承台采用1cm厚的钢板,面积为50cm×50cm。桩外侧由顶至底依次间隔8cm贴上应变片,以测桩的应力。

1.3 试验加载

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通过堆载的方式由千斤顶施加反力于两个钢板框上来模拟框筒结构加载,内框和外框承担的荷载比例为3∶1。荷载分为十一级,每级加载为预估荷载的1/10~1/15,预估荷载为120k N,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为20k N。以后各级荷载逐级增加。

1.4 试验用土及相关参数

试验用土是某工地挖取,然后在模型箱中由底至顶依次按照要求分层夯实、固结,土层分布如图1所示,各层土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1.5 沉降观测点布置

本次试验的沉降观测点分别在筏板中心、两个角点和边中心处各布置一个,如图2所示。各测点的沉降观测按照规范进行。

1.6 土体中压力计的布置与测试桩的位置

承台下的基础表面埋设7个压力盒,沿着中心线深度埋设8个压力盒,每个压力盒布置在各土层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用来测得承台下土体的附加应力,如图3所示。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群桩基础的荷载—沉降特性分析

由图4可见,群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与该地区单桩的沉降曲线相似,也呈缓变型,基本没有明显拐点,更没有出现第二拐点。曲线符合三个阶段规律,即线性阶段、非线性阶段和剪切破坏阶段。所以仅仅从群桩的Q-s曲线是很难准确判断其极限承载力的。

由图5可见,群桩的荷载—时间对数s-lgt曲线在荷载相对较小时,其曲线没有变化,沉降趋于稳定。当荷载加到90k N后,曲线形式发生了变化,渐渐出现拐点,并且沉降稳定时间也明显延长。所以黄土地基中群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应综合群桩的s-lgt曲线和荷载沉降Q-s曲线来确定,这是与软土地区确定超长桩基的极限承载力的不同之处。

2.2 承台底土体的附加应力变化

从图6和图7可见,承台下土的附加应力均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速度有所不同,位于边缘部位土体的压力增长速度较快,接近承台底中心位置的土体压力增长速度最慢。故其承台底土附加应力分布的形式是边缘大而靠近中心小,呈马鞍型或抛物线型。另外,随着荷载的增加,相同深度上的土体附加应力也在增大,尤其是土体附加应力最大值渐渐上移,荷载加至接近极限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2.3 不同位置桩的承载能力分析

由于承台效应,不同位置桩的承载能力差别较大(见图8)。在各级荷载的作用下,各桩顶反力均增大,但其增大的速度明显有很大差异,1#桩的增大趋势最慢,3#桩和6#桩总体上增大趋势相当,且显然大于其它桩位的桩顶反力,而同为边桩的4#桩和5#桩也因所处位置不同有很大差异,尤其是4#桩在荷载加至50k N时突然增大,且此后增大趋势一直在提高。总体上是角桩(6#桩)的承载能力最大,边桩(4#桩、5#桩)和近边桩(2#桩)的承载能力其次,中心桩(1#桩)的承载能力最小。

2.4 不同桩位的桩身轴力(Q)及桩侧摩阻力(q)沿桩长(L)的变化情况

不同位置的桩,桩的轴力与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各不相同。角桩(6#桩)在其中上部的侧阻最大、上部次之、下部最小,由桩的荷载传递原理,其侧摩阻力的变化在其轴力图中均可以找到一一对应关系,下文不再赘述。当10级荷载时,桩的最大侧阻为245.6k Pa,而桩上部与下部的侧阻分别为该值的80.1%和25.9%,如图9和图10所示。

近边桩(3#桩)也在其中部的侧阻最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8级荷载时,桩的最大侧阻为126.9 k Pa,而桩上部与下部的侧阻分别为该值的41.0%和52.6%,如图11和图12所示。

边桩(4#桩、5#桩)的侧摩阻力也在其中部最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10级荷载时,桩的最大侧阻分别为180.8k Pa和94.9k Pa,而桩上部与下部的侧阻分别为该值的19.4%、26.1%和35.9%、52.0%,如图13—图15和图16所示。

另外,对于边桩4#桩的轴力,在荷载相对较小时,其轴力增大较为缓慢,而荷载加至50k N时,其轴力增大的趋势显然提高,而且随着荷载的增大,这种增大的趋势尤为显著。这一点在图8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印证。

由图17可见,中心桩(1#桩)的桩身轴力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增幅不大。中心桩(1#桩)在其下部的侧阻最大、上部次之、中部最小,10级荷载时,桩的最大侧阻为153.4k Pa,而桩上部与中部的侧阻分别为该值的20.9%,15.0%,如图17和图18所示。

3 结论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分析,分别对群桩基础的承载性能与荷载传递机理、承台下土体附加应力的发展、不同桩位的桩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的变化情况做了探讨,虽限于室内模型试验的局限性,但试验结果仍可以对以上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群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与该地区单桩的沉降曲线相似,也呈缓变型,基本没有明显拐点,更没有出现第二拐点,所以仅仅从群桩的Q-s曲线是很难准确判断其极限承载力的,还应综合群桩的s-lgt曲线来确定。

(2)承台下土体附加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不同,整体上呈边缘大、内部小的马鞍型分布。另外,随着荷载的增加,土体附加应力的最大值有上移的趋势,荷载接近极限时更为突出。

(3)由于承台效应,不同位置桩的承载能力有所区别,总体上是角桩(6#桩)的承载能力最大,边桩(4#桩、5#桩)和近边桩(2#桩、3#桩)的承载能力其次,中心桩(1#桩)的承载能力最小。

培养语言感受力 篇4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从而进入遮蔽的文本与作者对话呢?

一、教给方法:语言还原成生活图景

语言文字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将无形的情绪具体化,对象化,形成鲜明的生活图景,并力求将这些图景修饰得让其他人也仿佛感受或部分感受到他内心的颤动。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在阅读这些语言文字时,进行了感知活动,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不断产生新的期待。他们的人生智慧也常常由这一个个鲜明的图景来启迪、开化。所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图景,是理解的第一步,也是培养语言感受力的开始。

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既要还原到位,防止“过度诠释”,又要还原到家,防止“肤浅”。

苏教版四年级有篇课文《特殊的葬礼》,第2小节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中的语句是:“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文中用了这些词语:“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巨大水帘”,来描写大瀑布的壮观。如何让学生借助这些词语真切地体会到这一景象呢?还原!还原其形、其声、其情。

师:(出示:“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反复读读这些词语,想想能从中看到什么画面,或者听到什么声音。生1:我从咆哮而下这个词中仿佛听到了瀑布声音很大、很响亮。

师:你能用声音演示一下吗?生1:哗

师:声音不够大全班来一遍。

师:你知道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声音大约在30公里以外就能听到,30公里可不是一个很短的距离。继续聊!

生2:我从“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两个词中仿佛看到了瀑布从悬崖上飞泻而下之后,又快速地流向远方,波浪滔天。生3 :瀑布又高又大,仿佛从天上落下来,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当人们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听到这么巨大的声响,他们心里怎样?生4:激动,情不自禁地赞美。生5:对大瀑布充满了热爱,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向往。

对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通过还原其形、其声、其情,将语言文字包含的信息,释放出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说,还原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语言文字和作者心灵的桥梁。

二、经历细读:阅读之后不再是原来的你

“书是恒河的水,读书好比沐浴其中,从水中走出,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要成为“不是原来的我”,读书就要投入。朱光潜说:“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得。”阅读教学,就要强调学生投入自己的理解,在细微处发现一分美妙,一个世界。

1.在忽略处看到别样的风景

《特殊的葬礼》第2小节中,有一个词语在阅读的时候许多人会忽视,这个词语是“曾经”。忽视了这个词语,第二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因为“曾经”告诉人们的是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辉煌是过去的,流露的是作者惋惜、哀痛之情。忽视掉了,你就会认为这是作者在礼赞“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呢。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留心这个词。

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时你们留心过这个词了吗?(课件出示段落中红色的“曾经”)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的景象,已经成为过去了。

师:说得好!是的,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雄伟壮观了(擦去黑板上的“雄伟壮观”),也看不到它的——生: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了(师擦去黑板上的“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它不再是世界上——生:流量最大的瀑布(师擦去黑板上的“流量最大”),它再也不能让游客——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师擦去黑板上的“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生:失望、惋惜、悲伤、痛心……

师:再读第二小节,请你读出失望、惋惜、悲伤……这些心情。(自由读,指名读)

同样的一段话,因为对细微处的关注,体会出了不同的情感。这些细微的地方,是解开文本情感密码的钥匙,抓住了,你就能发现作者内心的秘密,你就能触摸到一个鲜活的言语生命的脉动,感悟其汹涌起伏的悸动和激情。

2.在精彩处发现缜密的心思

文章是作者表达思维过程(思路)的书面语言形式,思路的雅俗决定着文章的优劣好坏。开豁的思路必然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起伏的思路就会构成优美的文章结构,严谨的思路就会使遣词造句围绕一个意思生发与铺展……文章的精彩,是细致思量的结果。

《莫高窟》一文,为了再现敦煌的杰出艺术,纷繁复杂的内容,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来浓缩文字。这些四字词语还显示了文章的节奏,文章的意境。读懂这些四字词语的美妙之处,也就看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师:“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书上这段话,后面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生1:还有其他各种“飞天”。

师:我以前的学生写过,你们看——

有的仙女,在花园里嬉戏、追逐,银铃般的笑声不时传来;

有的仙女,轻轻舞动着长长的衣袖,正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

有的仙女,观赏着美丽的山水,流连其间,不肯回去……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书上描写“飞天”的句子,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其他同学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生2:前面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后面不是,感觉别扭。

师:就请你们四人小组,挑一条,改为“两个四字词语”,试一试。(生讨论后全班交流。)生3:有的追逐嬉戏,笑声不断。生4:有的衣袖轻舞,放声歌唱。生5:有的观赏山水,流连忘返。

师:现在,都是四个字、四个字了,再连起来读,请你辨别一下是否有不完美的地方?生6:我还是觉得有点不顺,不舒服,可是说不出来。

师:有这样的感觉的同学请举手。

师:你们的感觉是对的。原因在,书上的那几组词的“意境”,是柔和的,有一种柔和的“美”,接上去的呢?“放声歌唱”“笑声不断”,没有这种柔和的“美”。——要是你的表达,不只是意思,不只是字数的对称,还能考虑词的“意境”,那你就是高手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语言运用也是有境界的。当语言能营造出一种意境的时候,当所有的词都和谐地围绕在这种意境周围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美丽的境界。感受言语精华的“提纯”,对于读者的言语生命滋养和了悟是至关重要的。

书面语言的学习就需要这样专注地凝视,反复地品味。含英咀华,才能散发语言的芬芳,窥见言语的奥秘。也只有这样,语言感受力才能有深度地发展。

三、阅读实践:让感受力植根在大地上

教给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方法,引领他们经历细读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产生阅读的自主性。有了这个基础,就该放手让学生阅读文本,交流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示范与提醒——“课文是怎样写的?边读边画出主要词句,然后通过解词析句来理解、体会”;就是不断地组织交流,不断地点拨评价。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阅读的能力只有在读的训练中,在自主阅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我们感觉到了冷暖,触摸到了温度,便有了敏銳的感受力,便能走进美妙的文本世界。

浅谈物体的受力分析 篇5

第一步,明确被研究对象,看看被研究的是什么物体或是哪个物体,一般来说被研究的对象就是指受力物体。受力物体顾名思义就是指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而不要把它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当成它的受力。有时被研究的对象不是一个物体时,那么就必须做到在每分析完一个物体所受的力后,再去分析下一個物体的受力,而不要同时分析好几个物体的受力,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第二步,弄清被研究对象周围有哪些物体。也就是说在明确了被研究的对象后或是指明了受力物体后,就要把这些力的施力物体一一找出来进行分析,可知有两种情况:一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直接接触的,二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间接接触的。先分析直接接触:例如放在地面上的木块,木块和地面是直接接触的,木块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例如,挂在弹簧上的物体,物体和弹簧也是直接接触的,物体受到弹簧对它的拉力等。不过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周围某物体虽然直接接触了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那么彼此间就不会有力的存在。例如,水平地面上的两物体互相接触,但没有发生挤压,那么它们之间就没有相互作用的力。再分析间接接触:指施力物体一般不和受力物体直接接触。比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飞机和地面没有直接接触,但飞机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即重力的作用。比如,互相靠近的两个磁体,它们之间有引力或斥力的作用。

第三步,在弄清楚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后,接下来就要分析受力物体具体受到施力物体对它施加的有哪些力,在初中力学里,物体所受的力一般有如下几种: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摩擦力、阻力、浮力等等。例如,在斜面上滑动的物块不仅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还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在水中游行的小鱼,不仅受到水对它的浮力,还受到水对它的阻力等。

第四步,在指明了受力物体受到了哪些力后,紧接着就要研究施力物体施加的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力的方向应是从力的施力物体指向力的受力物体,但是一个力的方向通常是按照具体力的类型来决定的:比如拉力,如果有绳状牵引物(包括弹簧或者直杆等),则拉力一般是沿着牵引物的轴向方向的。比如压力,压力的方向一般都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的。对于对弹簧施加的压力,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压力的方向应该是沿着弹簧轴向方向的。再比如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的,同时还要看摩擦力的方向是否沿着接触面方向的,如果只考虑摩擦力方向只是阻碍相对运动的,这是不够的,还要指明它是沿着接触面的方向的。

第五步,在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还要对物体所受到的力进行排查,去伪存真,去掉伪力。那么,什么是伪力呢?说简单一些,伪力就是不存在的力,即指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比如,一个做直线加速运动的物体,如果你找了好久也没找到施力物体是谁,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就是由一个伪力提供的,一般是与参照系的运动情况有关。又如,从正在竖直加速上升的直升机上落下一重物(忽略空气的作用),这时重物受到哪些力?有学生会说:“重物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除重力外,还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不然,重物怎能做竖直上抛运动呢?”其实这是由于惯性,重物在离开飞机时还要继续做一会竖直上抛运动,不能认为重物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其实我们只要细想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向上的力是没有施力物体的,因此这个向上的力是不存在的。

最后要说的是物体的受力分析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去进行,例如在水平传送带上放着一个物体,当传送带载着物体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在这两种情况下受到哪些力?有些学生会说:“在这两种情况下,物体都是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除受到重力和支撑力外,还受到一个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不然,物体怎能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呢?”在此我们应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作具体分析,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当传送带载着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物体相对于地面虽然是运动的,但相对于它接触的传送带而言,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这时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只是由于惯性,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当传送带载着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这时物体受到一个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正是这个摩擦力使物体随传送带一起作匀加速运动。可见,在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力是不同的。当做匀速运动时,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当作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受到重力、支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要正确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应认准对象,看清环境,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去深入分析,逐个找全,以免漏掉一个力,而每找一个力,都要思考是否存在这个力,是否有这个施力物体,以免凭空多加一个力。

上一篇:优化学习方式下一篇:微电影的美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