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特征

2024-09-02

受力特征(精选5篇)

受力特征 篇1

摘要:双向正交梁的受力往往比单向受力有所改善, 本文在此前提下, 分别讨论了截面抗弯刚度相同和不同两种双向正交梁的承载比例分配情况, 该分析对实际工程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双向正交梁,受力特征,空间结构

1、引言

结构设计时, 结构设计师往往习惯性的采用平面受力结构, 原因在于平面结构的受力简单, 便于内力分析, 提高设计效率。实际情况是, 任何结构的受力都是空间的, 采用平面结构是在保证工程设计精度的前提下惯用的简化设计方法。当今, 结构受力计算基本上由计算机完成, 采用空间结构时的受力计算也不再有难度, 因此, 一定条件下采用双向正交梁这种空间受力结构, 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通常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指标。

为了说明采用双向受力结构的益处, 我们可以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编织的帆布带往往可以用来做凳子的座或椅子的靠背, 如果我们将这些帆布带仅沿一个方向布置, 那作用在某一布带上的荷载势必会导致该布带产生较大的挠度并将荷载传递到两端支撑点上。但如果我们把这些帆布带沿两个正交方向交织在一起, 不仅会减小受荷布带自身的挠度, 而且还能将荷载按比例传递到多个支承点上。而双向正交梁的受力特征与上述原理类似。

2、截面抗弯刚度EI相同的双向正交梁

现在我们考虑一下双向跨度分别为L1和L2, 在跨中正交连接的十字梁结构, 以确定作用在交点上的荷载在两根梁上的荷载分配。设作用总荷载为W, 梁1所承担的分配荷载为W1, 梁2的分配荷载为W2, 其中W1+W2=W, 设梁端点均为铰接。假设两根梁的弹性模量E和截面惯性矩I相同, 则梁1的跨中挠度, 梁2的跨中挠度为, 两梁在跨中相连, 有, 即, 或写成 (1)

根据上式和W1+W2=W, 可以计算出两根梁在不同的跨度比情况下分别承担总荷载的分配比例, 见表1。

3、抗弯刚度EI不同的双向正交梁结构

当两正交梁的截面惯性矩不同时, 式 (1) 变为

当I2/I1分别为1、2、3和5时的图解表示如图1所示。

从图1中不难看出, 当两根梁的惯性矩比值I2/I1=1时, 长跨梁所承担的分配荷载是在四种I2/I1比值中最小的, 而短跨梁相应分担着荷载W中的较大比例。当两梁的跨长相等时, 则两梁所分担的荷载也相等, 这也是设计所期望的。而当两梁的跨度比I2/I1大于2.0时, 荷载基本上由短梁来承担 (当跨度比等于2.0, I2/I1=1时短梁承担89%的分配荷载) 。这一简例说明, 如果结构能在平面上划分成近似方形的开间, 这对双向井字梁来说是最可取的。但随着两梁跨度比的增大, 这种益处即会随之迅速消失。当然, 在大型空间网格结构中双层网格是比较常用的, 而且还设有许多交叉连接的杆件, 但如果想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那仍应采用长宽比接近1.0的这一基本法则。如果工程项目的实际长宽比远远大于1.0, 则应考虑采用增设中间柱来分割长跨。在维持建筑物内原有净空这一绝对必要的前提下, 只能将附加的中间柱增设在长跨的两个边轴线上, 并在两边轴线上的对称附加柱之间增设刚度较大的中间梁形成边支承来达到将结构划分成接近方形的开间。这中间梁的高度可以设计成与空间网格的高度一致, 但应选用刚度较大的构件来组成。同样也可以在适当的区间通过加大空间网格的结构高度来达到目的。

4、结论

在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中, 是采用双向受力结构还是采用单向受力结构, 往往取决于该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与其支承结构的布置状况。例如, 一个矩形的建筑平面, 其柱网只允许沿该矩形建筑平面的两平行对边布置, 在这种情况下, 可能往往选用单向受力形式。然而, 当柱网能沿方形或矩形建筑平面的四边设置时, 则可以考虑采用双向受力的网格。直接影响这种选择的一个考虑就是对结构的荷载分配要求, 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特别是双向网格两个方向的跨度之比。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包福廷.井字梁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编.结构力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4]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感受力的驰骋 篇2

吴耀东是一位着重于形式与视觉探索的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传递的是一种与生命有关的思考,他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韵味融入到不同的材质上,演化出一种极具意味的画面。让人想到老墙上的蔓,可以自由的生长。对绘画性的探索,对创作过程的迷恋,可以说是他作品的主要特点。

采访时间:2012年9月18日

采访地点:吴耀东工作室

受访人:吴耀东

采访人:皮 皮

2011年吴耀东怀揣着他的艺术梦想来到了北京。像很多追梦的80后艺术家一样,他坚持着、拼搏着、快乐着,谱写着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很有幸,我今天成为了他的听众,听他漫谈艺术的自由成长。

SHMJ:你201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你觉得学院教育对你的影响大吗?

吴耀东:很巧的是,我所处的综合绘画系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验性的科系。老师鼓励我们发现自己,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在我们的教学里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点野蛮生长的状态。我们系涉及了大量艺术创作的方式,影像、装置我都非常喜欢;但我依然选择静静的拿着我的画笔,一笔一笔的体会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状态。当然,学校给了我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良好的价值体系,是我能够不断延续我的创作的重要前提。

SHMJ:你的作品造型很自由,画法很率性,画面充盈着一种气息,很值得让人玩味。

吴耀东:谢谢你的肯定。但我没有对自己的作品做过系统的评判,或者说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SHMJ:你对自己的创作是怎样定位。在创作之前肯定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设定吧?

吴耀东:我没有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定位。因为我的绘画过程有点像是在作茧:就是不断的去体会对象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将这些信息都吸收,不断的充裕自己的感受力;直到自己可以完整的编织自己理解的的感受(或者叫思想),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茧。这会是什么样的茧我也不知道。当我将茧撑破时,是化蝶还是死亡也未知……哈哈。

SHMJ:目前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许多重要的艺术家,甚至是年轻艺术家都在反思、关注传统文化,你怎么看待这种艺术倾向?

吴耀东:这是个很好的事。我们应该回到自己的文化本身去思考,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有延续,有发展。这不单单是文化发展使命的问题。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早已把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和共鸣感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扎根本土是优势。但一味的崇拜和一杆子打倒都是不可取的。一味的崇拜和强调历史文化的高度,会让我们失去自信,失去创造力。过去的终归是历史,我们要面对的是未来。

SHMJ:艺术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文化的创新需要画家立足于本土文化,提取本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寻找新的可能性。

吴耀东:不论是哪种可能性,首先都应该是艺术家生命的体验和认识,中国艺术的发展太需要“真”的东西了!

SHMJ:我很难把你的艺术归为哪个学术类别,好像你总是游走在那些概念的边缘。

吴耀东:我的确不太喜欢有标签,但还是会有的。就像党派分别。哪个党都不是的,还要叫无党派人士,好像也是个党派。哈哈,绘画最好玩的不是说教,是感受力的探索,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有点像谈恋爱。如果非要用文字解释什么是恋爱,好像就是两性关系。这个答案明显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我的画基本是随心所致,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或者主题。文字能解决的事就不需要麻烦绘画了嘛。

SHMJ:你希望你的艺术最终传达的观念是什么?

吴耀东:我希望传达出的不是观念。是一种共鸣,来自于感受力的共鸣。这种感受力使我们对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观看方式和理解方式。

SHMJ:很多人认为传统和当代、东方和西方实现艺术的融合本来就是无法成真的悖论。你是怎么看的?

吴耀东:所谓“融合”其实是个时间问题。西方的绘画方式在本土的出现时间是比较短的,对于大众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这需要时间来接纳。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自信心缺失,使我们将西方文明对立起来,不断的强调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当我们不断强调“西方艺术”的时候,我们就不具备足够包容的心态将东西方艺术融合统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不再陌生、也不再强调不同,自然就融合了。

SHMJ:你的艺术我能读到传统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感受到你源自西方艺术的影响。你是如何平衡的?

吴耀东:一开始的时候提到综合绘画系和我的关系。综合绘画是有画种科目区分,但没有区别对待。所以我没有画种,创作方式的限定。脑海里只有如何去实现。当我一视同仁时就不必考虑如何平衡了。

SHMJ:你从传统艺术里吸取了什么?从西方艺术里你又得益什么?

吴耀东:说到“得益”,西方的艺术比较讲究逻辑,有比较强烈的节奏。东方的艺术比较虚幻,意境深远。一边是生命的真实,一边是对生命更高的向往。两者相得益彰,都让我受益匪浅。

SHMJ:我知道你除了创作,还时常参与一些艺术策展等方面的活动,这样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和你的艺术创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吴耀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处理不好这个关系。而且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好在顾振清老师帮我,给我很大的帮助,引导我正面应对困境,调整心态。人要两条腿走路,将两个事情都做好,各有收获,慢慢沉淀,才是艺术或者为人的正道。现在的状态就是有序的生活,有节奏的工作、画画,有未来,有步伐。

SHMJ:综合水墨的创作在当代艺术大的范畴里,目前还是比较边缘的。但你仍然坚持这种创作方式,为什么?

吴耀东:我用这样的方式创作,仅仅是结合材料本身的特点。这些材料结合在一块可以较好的“相处”。它们之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和谐,正和我意。

SHMJ:你的画对于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吴耀东:我大部分的作品是纸上的,对纸的色泽、柔韧性、纹理、吸水性软硬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我需要考虑水墨在纸上行走的状态,还有炭笔留下线条的形状。这直接关系到画面的第一感觉。

SHMJ:我看你的作品尺幅都不大,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nlc202309010132

吴耀东:是的,我作品都不大,我喜欢一气呵成的状态,这样的作品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时间较为琐碎,所有我只好控制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作品。

SHMJ:毕业后来到北京,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这期间有没有什么困惑和压力?

吴耀东:有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坚定了走艺术这条路。大学的时候我很坚定自己学艺术的选择,但是毕业时让我彷徨和担忧。来到北京的我就像池塘里跑出来的鱼,很自由也很艰难;但是有理想,有未来,很好玩。所有我很快的将画画调整到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这样才是可持续的道路。

SHMJ:我知道你现在在协助顾振清老师做一些工作,主要是哪方面的事呢?这些经历对你意味着什么?

吴耀东:哈哈,顾老师一直把我当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拧。在荔空间我接触了很多艺术家,认识很多的前辈和朋友。比如最近做《慢活》展览时,和像郭工、邵译农、张羽这些老师们有很多交流探讨,受益匪浅。这样的交流和学习让我更加成熟。在荔空间的工作让我进入了后大学时代。

SHMJ:你目前是一位职业艺术家,那么你是怎么认识你的创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的?

吴耀东:我很乐意看到市场对我的接纳。我不排斥市场也不会迎合市场。艺术需要分享,分享在交换的前提下才有公平。市场作为一个交换平台应该是客观而独立的。而作品和观众之间就像朋友,需要认同,需要共鸣。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以市场为导向。

SHMJ:你自己更倾向于哪种介入市场方式?

吴耀东:我觉得代理的方式还是比较好的,艺术家不用跟市场有太多纠葛。这样的心态创作比较纯粹。

SHMJ:我觉得现在的市场有很好的契机,80后的艺术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都在崭露头角,我很好看你的艺术和为人,很高兴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吴耀东:谢谢!

1984年 出生于福建漳州

2011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

展览及获奖:

2012年 雷励中国慈善拍卖

2012年 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1全 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2011年 上海新星星艺术节

2011年 天津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

2010年 《荒凉》在嘉德四季拍卖成功

2011年 获得天津市青年艺术节作品展一等奖

2008年 《远方》获得温莎牛顿三等奖

受力特征 篇3

关键词:双排桩,支护体系,弯矩,桩间土

0 引言

双排桩支护体系由前、后两排灌注桩、桩顶冠梁及其间设置的刚架梁组成, 是一种侧向刚度较大的自立式围护结构体系。在基坑、深水岸坡、防波堤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排桩支护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1) 桩侧土压力作用机理及计算方法的研究[1];

2) 双排桩支护体系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4];

3)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桩身变形及受力性状的研究;

4) 双排桩支护体系数值分析及实测数据对比研究等。

目前, 对于双排桩支护体系, 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已较普遍。但关于前排、后排桩身各自所承受的土压力, 双排桩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及受力机理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仍存有一定的争议, 故有必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使得双排桩设计方法更趋于完善。从而保证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更为安全经济合理。

1 双排桩支护体系计算模型

图1为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所推荐的双排桩支护体系计算模型。其中, 迎坑面一侧桩称为前排桩, 迎土面一侧桩称为后排桩。

该计算模型适用于前、后排桩根数相等的情况。前、后排桩根数不同时, 由于桩间土与桩处于分离状态, 不能将前、后排桩与桩间土整体考虑, 桩间土对桩侧的压力以及双排桩嵌固深度也不应按照《规程》推荐的方法确定。

该支护体系计算模型的受力特征体现在如下两点:

1) 前、后排桩的变形和受力, 桩间土的变形按仅受压的弹性连杆来模拟。

2) 通过对前、后排桩桩间土对桩侧初始压力的计算, 考虑了滑移面的存在使得桩间土作用在前、后排桩体上的土压力的差异。

2 计算模型的建立

本文以武汉地区多个工程实例为基础, 结合《规程》中双排桩支护设计的一般要求, 简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算例。计算参数如下:基坑挖深12.0 m, 插入深度12.0 m。前、后排桩径1.0 m, 桩间距1.5 m, 排距3.0 m。桩顶冠梁、刚架梁的截面尺寸为1 000 mm×800 mm。灌注桩、桩顶冠梁、刚架梁的混凝土强度为C30, 弹性模量E=30 GPa, 泊松比为0.2, 重度为25 k N/m3。

按单一土层计算主动土压力值pa, 采用水土合算的方法。以粉质粘土为例, 土体重度γ=18.5 k N/m3, 粘聚力c=22 k Pa, 内摩擦角φ=10°, 压缩模量Es=8 MPa, 基坑内侧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3.2 MN/m4, 水平反力系数kH的最大值为其比例系数m的5倍, 即kH=16 MN/m3。

双排桩外侧主动土压力按照水土分算原则计算, 计算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3 计算结果分析

桩身变形、弯矩与开挖深度之间的关系。本文计算了开挖深度H为2 m~12 m之间共5个工况下, 双排桩支护体系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变化情况。

图3, 图4分别为前、后排桩的变形曲线。H为基坑开挖深度。

由图3, 图4可知:1) 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大, 双排桩水平侧移逐渐增大, 位移最大值发生在桩顶。开挖至坑底时, 双排桩桩顶侧移为70.85 mm。2) 桩身位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桩端位移最小。相同深度的前排桩位移小于后排桩。当开挖至坑底时, 前、后排桩桩端位移最大值分别为2.9 mm和16.5 mm。3) 双排桩支护体系中, 连梁刚度较大, 相当于一根水平刚性连杆。因此, 不同开挖深度的前、后排桩的桩顶位移几乎相等。

图5, 图6分别为前、后排桩的弯矩图。H为基坑开挖深度。

由图5, 图6可知:

1) 开挖深度越大, 前、后排桩的弯矩值越大。开挖至坑底时, 前排桩弯矩最值分别为1 096 k N·m和-1 822 k N·m;后排桩弯矩最值分别为701 k N·m和-371 k N·m。

2) 开挖深度较浅时, 前排桩的正弯矩大于负弯矩;开挖深度较深, 前排桩的正弯矩小于负弯矩绝对值。

3) 开挖深度较浅时, 后排桩的正弯矩小于负弯矩;开挖深度较深时, 后排桩的正弯矩大于负弯矩。

4) 开挖深度增大, 前、后排桩反弯点位置逐渐下移, 反弯点位置约在基坑开挖面以上1 m~2 m。

4 桩间土加固的影响

双排桩桩间土起着协调变形、传递前、后排桩受力的作用。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桩间土压密注浆等方式进行土体加固, 以控制双排桩的变形。

考虑加固土压缩模量Es提高为原状土的1倍~4倍, 分析双排桩变形和受力特性及规律。

4.1 对双排桩变形的影响

如图7所示为双排桩桩顶及桩端水平位移随加固土压缩模量变化的曲线。

由图7可知, 桩间土压缩模量增大4倍, 桩顶位移减小幅度可达到14%, 同时, 后排桩桩端位移减小幅度可达到67%。

4.2 对双排桩弯矩的影响

如图8所示为前、后排桩正、负弯矩最大值随加固土压缩模量Es变化的曲线。

由图8可知, 随桩间土压缩模量Es增大, 前排桩正、负弯矩的绝对值均逐渐减小。其中, 前排桩正弯矩减小幅度可达到20%;负弯矩减小幅度可达到17%。

随桩间土压缩模量Es增大, 后排桩正、负弯矩的绝对值均逐渐增大。其中, 后排桩正弯矩增幅可达到17%;负弯矩增幅可达到100%。

5 排距的影响

为分析双排桩排距sy变化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分别取sy= (2~6) d (d为桩径, 1.0 m) 进行模拟计算。

由表1中数据可知:

1) 随桩排距sy增大, 桩顶位移逐渐增加。桩排距sy在 (2~6) d之间变化时, 桩顶位移从68.62 mm增大至73.63 mm, 后者较前者增大约7%。

2) 随桩排距sy增大, 前排桩正、负弯矩均增大;后排桩正弯矩小幅增大, 而负弯矩明显减小。

6 结语

1) 双排桩支护体系的最大侧移发生在桩顶位置, 桩身侧移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桩端位移最小。相同深度的前排桩位移小于后排桩, 开挖过程中的桩间土体受挤压作用明显。

2) 增大双排桩排距, 将使前排桩受力增大, 而后排桩受力减小。

3) 桩间土加固能够改善双排桩支护体系的变形及受力状态。桩间土压缩模量增大, 桩顶及后排桩水平侧移明显减小。

4) 增大双排桩排距, 改变排桩受力状态, 并且使得桩顶位移增大。

参考文献

[1]聂庆科, 胡建敏, 吴刚.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上的变形和土压力研究[J].岩土力学, 2008, 29 (11) :3089-3094.

[2]郑刚, 李欣, 刘畅.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 2004, 25 (1) :99-106.

[3]游强, 游猛.深层搅拌桩与双排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 2014, 45 (9) :850-852.

培养语言感受力 篇4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从而进入遮蔽的文本与作者对话呢?

一、教给方法:语言还原成生活图景

语言文字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将无形的情绪具体化,对象化,形成鲜明的生活图景,并力求将这些图景修饰得让其他人也仿佛感受或部分感受到他内心的颤动。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在阅读这些语言文字时,进行了感知活动,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不断产生新的期待。他们的人生智慧也常常由这一个个鲜明的图景来启迪、开化。所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图景,是理解的第一步,也是培养语言感受力的开始。

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既要还原到位,防止“过度诠释”,又要还原到家,防止“肤浅”。

苏教版四年级有篇课文《特殊的葬礼》,第2小节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中的语句是:“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文中用了这些词语:“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巨大水帘”,来描写大瀑布的壮观。如何让学生借助这些词语真切地体会到这一景象呢?还原!还原其形、其声、其情。

师:(出示:“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反复读读这些词语,想想能从中看到什么画面,或者听到什么声音。生1:我从咆哮而下这个词中仿佛听到了瀑布声音很大、很响亮。

师:你能用声音演示一下吗?生1:哗

师:声音不够大全班来一遍。

师:你知道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声音大约在30公里以外就能听到,30公里可不是一个很短的距离。继续聊!

生2:我从“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两个词中仿佛看到了瀑布从悬崖上飞泻而下之后,又快速地流向远方,波浪滔天。生3 :瀑布又高又大,仿佛从天上落下来,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当人们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听到这么巨大的声响,他们心里怎样?生4:激动,情不自禁地赞美。生5:对大瀑布充满了热爱,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向往。

对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通过还原其形、其声、其情,将语言文字包含的信息,释放出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说,还原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语言文字和作者心灵的桥梁。

二、经历细读:阅读之后不再是原来的你

“书是恒河的水,读书好比沐浴其中,从水中走出,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要成为“不是原来的我”,读书就要投入。朱光潜说:“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得。”阅读教学,就要强调学生投入自己的理解,在细微处发现一分美妙,一个世界。

1.在忽略处看到别样的风景

《特殊的葬礼》第2小节中,有一个词语在阅读的时候许多人会忽视,这个词语是“曾经”。忽视了这个词语,第二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因为“曾经”告诉人们的是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辉煌是过去的,流露的是作者惋惜、哀痛之情。忽视掉了,你就会认为这是作者在礼赞“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呢。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留心这个词。

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时你们留心过这个词了吗?(课件出示段落中红色的“曾经”)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的景象,已经成为过去了。

师:说得好!是的,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雄伟壮观了(擦去黑板上的“雄伟壮观”),也看不到它的——生: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了(师擦去黑板上的“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它不再是世界上——生:流量最大的瀑布(师擦去黑板上的“流量最大”),它再也不能让游客——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师擦去黑板上的“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生:失望、惋惜、悲伤、痛心……

师:再读第二小节,请你读出失望、惋惜、悲伤……这些心情。(自由读,指名读)

同样的一段话,因为对细微处的关注,体会出了不同的情感。这些细微的地方,是解开文本情感密码的钥匙,抓住了,你就能发现作者内心的秘密,你就能触摸到一个鲜活的言语生命的脉动,感悟其汹涌起伏的悸动和激情。

2.在精彩处发现缜密的心思

文章是作者表达思维过程(思路)的书面语言形式,思路的雅俗决定着文章的优劣好坏。开豁的思路必然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起伏的思路就会构成优美的文章结构,严谨的思路就会使遣词造句围绕一个意思生发与铺展……文章的精彩,是细致思量的结果。

《莫高窟》一文,为了再现敦煌的杰出艺术,纷繁复杂的内容,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来浓缩文字。这些四字词语还显示了文章的节奏,文章的意境。读懂这些四字词语的美妙之处,也就看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师:“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书上这段话,后面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生1:还有其他各种“飞天”。

师:我以前的学生写过,你们看——

有的仙女,在花园里嬉戏、追逐,银铃般的笑声不时传来;

有的仙女,轻轻舞动着长长的衣袖,正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

有的仙女,观赏着美丽的山水,流连其间,不肯回去……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书上描写“飞天”的句子,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其他同学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生2:前面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后面不是,感觉别扭。

师:就请你们四人小组,挑一条,改为“两个四字词语”,试一试。(生讨论后全班交流。)生3:有的追逐嬉戏,笑声不断。生4:有的衣袖轻舞,放声歌唱。生5:有的观赏山水,流连忘返。

师:现在,都是四个字、四个字了,再连起来读,请你辨别一下是否有不完美的地方?生6:我还是觉得有点不顺,不舒服,可是说不出来。

师:有这样的感觉的同学请举手。

师:你们的感觉是对的。原因在,书上的那几组词的“意境”,是柔和的,有一种柔和的“美”,接上去的呢?“放声歌唱”“笑声不断”,没有这种柔和的“美”。——要是你的表达,不只是意思,不只是字数的对称,还能考虑词的“意境”,那你就是高手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语言运用也是有境界的。当语言能营造出一种意境的时候,当所有的词都和谐地围绕在这种意境周围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美丽的境界。感受言语精华的“提纯”,对于读者的言语生命滋养和了悟是至关重要的。

书面语言的学习就需要这样专注地凝视,反复地品味。含英咀华,才能散发语言的芬芳,窥见言语的奥秘。也只有这样,语言感受力才能有深度地发展。

三、阅读实践:让感受力植根在大地上

教给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方法,引领他们经历细读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产生阅读的自主性。有了这个基础,就该放手让学生阅读文本,交流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示范与提醒——“课文是怎样写的?边读边画出主要词句,然后通过解词析句来理解、体会”;就是不断地组织交流,不断地点拨评价。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阅读的能力只有在读的训练中,在自主阅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我们感觉到了冷暖,触摸到了温度,便有了敏銳的感受力,便能走进美妙的文本世界。

受力特征 篇5

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测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 施工的每一个阶段, 外部荷载和支护体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单靠设计计算所能解决的, 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 重视信息化管理, 取得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关键数据, 分析和预测各种规律的发展趋势, 以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的目的[1,2]。

内支撑支护体系, 尤其是环梁支护体系, 已在我国东部沿海软土地层地区得到广泛运用。分析其受力变形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 有助于基坑支护工程的动态优化设计和工程安全控制[3~11]。

天津高银中央商务区一期基坑工程的开挖深度之深、面积之大、设计施工难度之巨, 均居全国首列。对该基坑内支撑支护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进行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对保障基坑的安全有效施工和预测预警十分重要, 同时也可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重要的借鉴。

1 工程概况

天津高银中央商务区一期工程位于天津市高新区, 在津静公路北侧, 津泰内环二路及津泰南北大街之间。该工程由一栋117层塔楼、一栋36层塔楼及2层裙楼组成, 其下均设置3层地下室。塔楼及地下室均采用桩筏基础。

拟建基坑呈规则矩形, 基坑南北向长为368.2m, 东西向宽为262.4m, 基坑下口线面积为97000m2, 周长为1261.2m, 设计±0.000标高为3.450m, 施工前场地整平标高为-0.95m (相对标高) 。拟建基坑由东西向分界线 (临时隔断墙) 分为南北两块, 北侧基坑为A+B区, 南侧基坑为C+D区;其中B区为36层塔楼范围, D区为117层塔楼范围, A区及C区为裙楼范围。基坑开挖顺序为先施工C+D区, 待其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再施工A+B区。A+B区及C+D区的基坑支护在设计时是作为2个不同支护结构体系进行的, 本文讨论范围为C+D区域。

拟开挖C区域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19.65m, 开挖深度为18.70m;拟开挖D区域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26.65m, 开挖深度为25.70m, 基坑分区平面布置见图1。

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为华北平原、东部滨海平原地貌, 在基坑及其支护深度范围内, 地层表面为人工填土, 下部为河床—河漫滩相冲积、浅海相沉积、沼泽相沉积交互地层;土性以粉土、粉砂、粉质粘土为主, 共分为7大层15小层。除②2、③1、⑤1粉质粘土厚度变化较大, 局部有缺失现象外, 其余各土层分布较为均匀, 厚度及埋深变化不大。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及承压水两类。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①层填土中, 场区内分布有③2、③3、④、⑤2等多层渗透性较强的粉土、粉砂层。在基坑及其支护深度范围内, 承压水有两个相对含水层, 一是在③2、③3、④层内, 高程范围在-17.69~-15.24m之间;二是在⑦2、⑦3层内, 高程范围在-32.65~-27.90m之间。

3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

综合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平面形状, 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 灵活运用不同支护方式, 因地制宜地进行最优支护方案的设计, 才能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同时使得造价经济合理。

3.1 基坑工程特点

C+D区域基坑有如下特点:

(1) 开挖面积大, 达56500m2, 基坑下口线周长达956.0m。开挖深度大, C区域达18.70m, D区域达25.70m;

(2) 基坑周边环境虽不复杂, 东、西、北3侧周边环境条件均较为宽松, 具备一定放坡空间, 但基坑南侧紧临津静公路, 施工条件较为紧张;

(3) 基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基坑及其支护深度范围内土层层位较多, 达7大层15小层, 且具有多个含水层, 这对基坑支护设计造成一定困难,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见表1。

3.2 基坑支护方案

综合以上基坑工程特点, C+D区域基坑整体采用地下连续墙加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由于D区域为塔楼区域, 内支撑采用环形支撑, 内环半径达94.0m;场地东、西、北侧周边环境较为空旷, 具备一定放坡空间, 故上部辅以两级放坡;场地南侧紧临津静公路, 无放坡空间, 故上部辅以重力式挡墙加斜撑垂直开挖;C、D区域交界处坑中坑部分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图见图2 (a) , 基坑支护结构典型剖面见图2 (b) .



3.3 基坑施工方案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要求, 将C+D区域土方开挖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两个区域。内环梁支撑以内的圆形区域为中心区, 内环梁支撑以外、基坑上口线以内区域为周边区。

C+D区土方分5层进行开挖, 第一层土方采取普挖的方式, 开挖深度至-6.50m, 其下各层开挖及施工流程如下:

(1) 工序1:第二层土方 (-6.50~-9.20m) 开挖和第一道内支撑施工。

土方开挖优先开挖周边区土方, 并进行栈桥施工。在第一道内支撑施工期间, 中心区域半径85m范围土方开挖至-12m。第一道支撑形成后, 安装C区南侧钢斜撑, 待钢斜撑安装完毕后开挖该区域;

(2) 工序2:第三层土方 (-9.20~-15.75m) 开挖和第二道内支撑施工。

待第一道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 进行第三层土方开挖。在第二道支撑施工期间, 将中心区域半径85m范围土方开挖至-16.00m, 并在东西重型栈桥第二段处局部开挖至-19.65m, 进行栈桥第二段施工;

(3) 工序3:第四层土方 (-15.75m~-19.65m) 开挖和C区底板施工。

待第二道内支撑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 进行周边区域第四层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下方土方开挖完毕后, 将中心区开挖至-19.65m, 其中D区地连墙内侧开挖至-21m, 以便C、D区交界处预应力锚索施工;

(4) 工序4:待C、D区交界处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毕后, 开挖D区坑中坑部分第五层土方 (-21.00~-26.65m) , 该层土方采用盆式开挖, 并逐步向土坡道退挖, 利用土坡道作为运输通道。

4 内支撑体系受力与变形特征计算分析

基坑东西两侧外地面标高一致且都采用大放坡卸载后再进行桩撑支护, 故两侧侧向土压力计算值一致且不大 (均为400k Pa) ;基坑南北两侧外地面标高虽一致, 但北侧采用大放坡卸载后再进行桩撑支护, 故侧向土压力计算值较小 (仅为128k Pa) ;而南侧则受环境条件限制, 采用重力式挡墙+斜撑支护垂直开挖后再进行桩撑支护, 故侧向土压力计算值较大 (达900k Pa) 。总体上, 东西两侧侧向土压力较为平衡, 南北两侧侧向土压力差异较大。

将上述侧向土压力计算值作为基坑支护体系外荷载用于计算, 荷载形式为均布荷载。运用深基坑设计软件, 采用平面杆件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分析, 分析支撑体系的受力与变形情况。第一道内支撑体系受力与变形计算结果见图3 (a) 与图3 (b) 。

4.1 内支撑体系受力特征分析

由于基坑东西两侧受力呈对称分布, 而南北两侧受力呈非对称分布, 内支撑体系杆件受力计算结果具有如下特征:

(1) 内支撑体系总体受力特征为“东西两侧受力呈对称分布, 南北两侧受力呈非对称分布”;

(2) 受南侧较大荷载作用, 南、北侧冠梁主要受轴向压力, 东南及西南角部冠梁主要受轴向拉力;

(3) 总体上内环轴力要大于中环及外环轴力, 且主要为压应力, 同时轴力的量级要明显大于剪力和弯矩。可见环梁结构能够将作用于支撑梁的外力主要转化为环梁的轴力, 使得环梁的剪力和弯矩较小, 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高的特点[7]。

4.2 内支撑体系变形特征分析

(1) 内支撑体系总体变形特征也是“东西两侧呈对称变形, 南北两侧呈非对称变形”;

(2) 东西两侧冠梁在拉应力区位移方向指向坑外, 在压应力区位移方向指向坑内, 呈对称的“S”形分布;南侧冠梁位移方向指向坑内, 北侧位移方向指向坑外, 并呈“拱”形分布;

(3) 总体上南侧位移较大, 东侧、西侧及北侧位移较小, 基坑四个角点由于空间结构“角部效应”的作用, 变形量最小[8]。

5 内支撑体系监测数据分析

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监测是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支护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关键数据, 分析和预测各种规律的发展趋势, 达到指导设计施工和控制施工安全的目的[1,2]。

5.1 内支撑体系轴力监测数据分析

监测点呈对称布置, 第一道内支撑体系轴力监测点见图4, 监测结果见图5~图7。

分析图5~图7, 可以看出如下规律:

(1)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大, 南侧内环轴力发生明显突变, 而东、西侧及北侧内外环轴力变化均不大;西南侧ZC1-3及东南侧ZC1-11号监测点变化量最大, 工序3较工序1的变化量分别达到21809.9k N和22654.9k N, 说明南侧所受荷载明显大于北侧;

(2)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大, 大部分监测点均有由拉应力转化为压应力的趋势, 其中东南侧及西南侧监测点轴力最大;

(3) 第二道支撑轴力的变化特征与第一道支撑类似, 也呈现南侧大、东西北侧小的规律。但第二道支撑轴力明显小于第一道支撑, 且各工序间的变化量也较小。说明基础底板浇筑完成后, 形成的板式刚性支撑体对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5.2 冠梁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由于受到南北向不对称荷载的作用, 基坑发生明显的南北挤压变形, 南侧位移明显大于北侧位移。东西两侧位移曲线呈对称的“S”形分布;南侧位移曲线呈“拱”形分布。冠梁顶水平位移实测曲线见图8。

注:图中虚线为冠梁最大水平位移实测曲线

5.3 理论计算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1) 受力方面,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形成了较好的一致性;

(2) 位移方面,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在东侧、西侧及南侧基本一致, 但在北侧实际变形结果较小, 且位移方向指向坑内。这是由于理论计算模型未考虑已施工的A+B基坑区域首层支撑对C+D基坑区域北侧支撑体系刚度的增强作用所致。

6 结论

(1) 基坑内支撑体系的冠梁在“东西侧对称分布, 南北侧非对称分布”的外荷载作用下形成了“南、北侧主要受轴向压力, 东南及西南角部冠梁主要受轴向拉力”的受力特征。受此特征影响, 东西两侧冠梁在拉应力区位移方向指向坑外, 在压应力区位移方向指向坑内, 呈对称的“S”形分布;南侧冠梁位移方向指向坑内, 北侧位移方向指向坑外, 并呈“拱”形分布。

(2) 总体上南侧位移较大, 东侧、西侧及北侧位移较小;基坑四个角点受空间结构“角部效应”的作用非常明显, 越靠近基坑四角, 基坑的水平位移越小。

(3) 总体上内环轴力要大于中环及外环轴力, 且主要为压应力, 同时轴力的量级要明显大于剪力和弯矩。可见环梁结构能够将作用于支撑梁的外力主要转化为环梁的轴力, 使得环梁的剪力和弯矩较小, 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4) 理论计算与实际监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说明该基坑内支撑体系受力合理, 整体刚度较强, 能够有效控制变形。同时也说明该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形成了很好的统一性, 使得该基坑工程能够安全而有效地得以实施。

摘要:天津高银中央商务区一期基坑工程具有开挖深、面积大、设计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本文对该基坑内支撑支护体系的受力及变形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两者的数据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说明该基坑内支撑体系受力合理、整体刚度强, 能够有效地控制变形;同时也说明该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实现了很好的统一, 使得该基坑工程能够安全、有效地得以实施。

上一篇:高中数学多媒体技术下一篇:运行状态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