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的一贯性

2024-05-28

中华美学的一贯性(共4篇)

中华美学的一贯性 篇1

中华武术在华夏土地上绵延数千年,甚至被全世界所熟知, 不仅因为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能,还因为它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中华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是集东方美与古典美于一体的缩影,而儒家“仁者爱人”给武术之美增添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使武术与美更加完美的结合。所以,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完全浸润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内容,使中国武术显现出古典美的特殊光辉。

同样,由于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得“武术的美表现出了含蓄、抽象、整体和谐的浓郁色彩,而武术中展示起伏、刚柔、吞吐、神韵等审美因素随处可见。”[1]在世界林立的繁多技击格斗项目中,中华武术整体可以说最具美学文化色彩, 而所包含的各拳种亦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在现代体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使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屹立于国际的舞台,我们固然要修改规则以适应国际环境,更应该从武术蕴涵着的美学价值来把握。

1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的武术审美

朱光潜指出“在西方,从占希腊开始,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把美的木质归结为物体的形式,‘黄金分割律’就是他们所找到的美的规律”。中国古代美学所走的显然是另外一条路。 由于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意”,所以我们的占人不停留在形式上的华丽,不满足于观感的愉悦,而欣赏内在的意蕴。认为“凡其华彩光焰漏泄呈露,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蕴者,浅也;若其意味风韵含蓄蕴籍,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者,深也。”中国人没有刻意探求美的本质问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认识之下,美的本质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天地之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前者对后者的传达;人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对自然与自然精神的表现。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又有着明显的迥异,西方美学范畴是“崇高”、“优美”。但中国武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不同于西方的优美与崇高,“中国美学所具备的诸如‘意’、‘道’、‘气’、‘神’以及‘韵’、‘神韵’等范畴都是西方所没有的;其中‘韵’、‘神韵’更是中国艺术的理想。”[2]因此,“美”并不是古代中国艺术生产的目的,也不是中国古典美学思考的核心。 古代中国艺术生产和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象’、 ‘境’接近‘道’,体现‘道’,也即‘体道’。”

2中华武术的形式美

2.1武术动作的艺术美

武术运动中的“形神兼备”是其他体育项目所缺少的,也是武术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形,是武术运动过程中人的外部形态,它包括审美客体在武术运动过程中所有的运动动作形态,可以是审美客体的单个动作造型,如长拳中的虚步亮掌,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等,也可以是组合动作, 甚至是成段动作。神,是指审美客体精神、心志、意向、韵致等内在活动。神根据项目不同,存在方式也不同,如“太极要求潜藏内隐、含蓄深沉;而南拳则要求阳刚于表,神备于外,即便是同一个套路,对神的要求也不相同。”[3]只有形神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器械、肢体与意识、动作与意识的高度统一,而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以体现出武术的艺术美。

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武术运动也是如此,每一个套路无不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变化。武术运动员对套路精心的处理,纯熟的演练,无不让审美主体产生美感。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所描述的那样:“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泪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界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骆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种动作的矛盾变化之美,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系辞》上说:“刚柔相推, 而生变化”,“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刚柔相推、八卦相荡”,这些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武术动作的刚柔互推、 互化之美正是对它们的体现。如太极拳理论中“人刚我柔谓之走”,再如《剑经》中谈到的“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等等。因此,演练和实战都要求动作刚柔平衡、互相调和,不至刚不至柔、 至刚则至柔,刚后柔、柔后刚,从而达到运动的刚、柔互推、互化的韵律美。

同样,武术中的不同拳术、器械在动作方法、节奏、劲力要求上也有所不同。风格差别也较大,具有不同的风格美。拳术方面。 如“长拳要求动作舒展大方,身型要求顶平颈直、沉肩、挺胸、收腹、塌腰;太极拳则要求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行动如抽丝、 迈步如猫行。”武谚有“刀如猛虎”,“刀走黑,剑走青”之说,说明刀法凶狠、彪悍;动作快速有力,呼呼生风,气势雄厚。剑要求“耀如闪电、舞如长风、气若长虹贯天、形近三尺春水”。棍要求势势紧连、步步紧逼、大开大合、起伏有致,时而声东击西,时而指上打下,刚劲迅猛,势不可挡。枪要求“枪扎一条线”、“出枪如游龙出水,入枪如猛虎入洞”,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快、敏捷。

2.2武术服饰的风格美

传统的民族服装是讲究对称的,中国传统服饰是特定观念的产物,武术服装就是在借鉴古代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制成的。因此,现代武术服装上衣一般做得比较宽大,能够体现出练武之人柔和自然,无形无欲的气质;将衣襟设置方面体现出庄重、典雅、 雍容之美。而其袖口则是紧缩的,便于演练。武术服装的盘扣发展到现在,融人了许多现代设计观念,并应用到武术服装中,使武术服装不仅具有过去的文化特色,而且也洋溢着现代气息,既有民族特点,又将实用功能和装饰作用巧妙地结合起来。所起作用已不再局限于连接衣襟,而成了装饰武术服装的点睛之笔,正是这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着中国武术服饰重意韵、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之美。

同样,从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刺绣用于服装的历史久远,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可以说,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它以大胆而自由的构思、优美而典雅的图案、灵巧而熟练的技艺、多彩而丰富的品种,充分反映了人们的勤劳与智慧。对于体现在武术竞赛套路服装上的刺绣来说,“刺绣题材多为盘龙游凤、梅笑桃开等动物、花卉图案,在此基础上也有寓意吉祥、几何纹样的图案出现武术竞赛服装上。”[4]刺绣图案打破了武术服装在面料上色彩单一的弊病,使之耀眼醒目,强化了服装简练优美的轮廓,体现出运动员独特的品味与鲜明的个性。从构图上看,刺绣图案虽然有疏密聚散的变化,但都是为了适应武术服装的整体感。至于 “对称或均衡的结构、放射或求心的布局、团花与角花的呼应等, 都在图案的构成上得到了反复而广泛的运用,”[5]从而表现出武术套路刺绣服饰独特的艺术魅力。甚至是武术服装的绳带,一方面在讲求实用功能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给人展示其洒脱飘逸之美。

2.3武术器械的工艺美

在武术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武术器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改进。不仅是兵器种类繁杂、形制多样,就连其名称也颇具典雅之美,能够体现出丰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如:其中 “有取样代表吉祥的龙凤形象而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青龙偃月刀、龙渊剑等器械;也有寄情于天地山水、日月星辰的倚天剑、量天尺等器械,更有取形于鸟兽鱼虫的鱼肠剑、狼牙棒等器械。”[6]

此外,武术器械的外观工艺之美,更是让其跻身于绝世兵器之列,与其美名遥相呼应,更有甚者能够与其拥有者一同名震天下而流传千古成为美谈,做到人因器显、器以人名。如描述吴钩锻造成剑之时,“犹隐形火焰中,漾如静水,色青如龙,缈缈一绺青烟遥接云汉。当出剑时,铸剑师泪坠剑上,剑嘶啸似童子哭。” 因此,武术器械不仅是防身技击的工具,更应当是一种工艺品, 因为它本身的功能与特点,而具有其独特实用功能与观赏价值。

3中华武术的内涵美

3.1武术之意境美

按照传统美学理论的解释,“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7]这一美学范畴的内容极为丰富,是一个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8]因为武术是以肢体性动作来抒情言志,所以,就武术意境美而言, 主要应该考察形与神的统一。因此,武术的意境美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武术美的高级形态。在武术意境美中,神是虚,形是实,虚实结合,剥离“实”与“虚”,武术美便失去了考察的依据,将无所附着。其次,在形与神的关系中,神是灵魂,是统帅。因为神虽然由形而发,但是“在武术演练中的形,并不是生活和自然中原始之形的描摹,而是被赋予了强烈的主观精神和思想神韵,跳跃着鲜明的生命律动,就如画家把情感写于笔端,而作品中可思、可悟、可远观、可近视的画里韵致就是画的‘神’。”[9]总之,武术意境是形与神相熔铸的产物,即神形兼具,神形交融。

显而易见,武术的意境美,已超越了纯自然状态,跨入了文化创造领域,使其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族特色。习武者在演练过程中虽然会因性格、情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更主要的是从动作的快慢或动静的变换之中,将武术演练中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以展示心旷神怡的意境之美,使人们在刀光剑影中享受美,品味着醇厚的武术文化。

3.2武术之武道美

武术的武道之美是武术美的最高层次,从总体上决定着武术及武术文化发展的方向。”古人认为天道是自然之道,而人道则是人伦之道。”[10]由此,武道之美的建构可以分为反映武术伦理之道的“德美”和反映自然之道的“道美”。

第一,德美,从本质上讲就是武术道德从善的本性和礼仪规范从善的规定性,其贯穿于武术之“意”,无善之“意”,心机一动, 对于武者及社会可能会是一场灾难,“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更无从谈起。由此确立的必定是无善之“象”也必是毫无灵性或者丑陋或者充满杀戮的技击动作而已。所以中华武术道德之美是武术“意”在意义的根本所在,同时,武术道德之美也是实现武术最高境界一一“道美”的桥梁,因为人伦的从善属性是踏入自然审美的门槛。

第二,道美,“大道无形”,中国武术追求“术道合一”“以武求道”,是具有典型东方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少林武术追求‘禅武合一’;太极追求武术与自然的合一;武当拳法自然、拳法阴阳,以得道为最终目的。”[11]然后,禅之道、自然之道、 阴阳之道是语言文字所无法企及的,是习武者于巍巍青山之巅与潺潺小溪之畔而心中感悟到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是对中华文化几千年精华积淀的心理反映。这种体会和感受,古人有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武术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存在,也正是由于武术道之美的心理感悟,才给武术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元素,使得武术之美一次次的升华与突破。

4结语

“音美之极为无声,象美之至为无形。”[12]《道德经》中指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认为宇宙中有一种非常大的声音,但是很少让人听到,同样宇宙的形状非常大, 大到没有形状可以描述它。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武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氤氲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形成了丰富的美学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武术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新时期武术能否被世人所接纳,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与传承的根本。因此,武术之美应该用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而不是作为一种纯理论上的美。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该服务于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检验与发展,这才是美的本质所在。武术的美学要体现一种和谐、健康、自然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生活的艺术,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和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其武术之美更是有着深厚的传统美学基础,但是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下, 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已经不太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因此, 适时将武术之美与现代生活之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武术走得更远。

中华美学的一贯性 篇2

A.“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深远。

B.“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C.“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的道理,但“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阅读答案:

1.【答案】D【解析】“‘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的说法不正确。原文为“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而非直接“孕育”。

2.【答案】D【解析】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庄子只是将“道法自然”的思想阐述得具体生动。

3.【答案】C【解析】“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顺应自然规律是前提。

★ 《自然之道》阅读答案

★ 从军行阅读答案明余庆

★ 张千载高谊阅读答案

★ 张根文言文阅读答案

★ 张嫂冰心阅读答案

中华美学的一贯性 篇3

丁振海在《中华美学精神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一文指出汲取中华美学的精神营养是提振当代文艺的必要条件,认为理解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前人论述仍有借鉴价值,并指出坚持“文质兼美”的美学标准,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特质。仲呈祥在《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一文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有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包容理念,奠定了中华美学的根基:讲仁爱,重诚信,尚和合,求大同;其次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人间情怀,在现世人生的人间情怀中体味精神美感;再次是营造意象的诗性与写意品格,“美在意象”,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真谛。高建平在发表的《让中华美学精神为当代生活服务》 一文除了强调明确立场,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外,还提倡要“百花齐放”,多样化地对待传统的中华美学精神,不同的艺术种类有着不同的对待传统中华美学精神的方式。这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分析,内涵广泛、蕴藉深远,对于我们非专业美学家的曲艺人来说,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有助于厘清传统曲艺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的确,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意蕴广泛的概念,狭义的文艺美学包含着艺术品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方面,广义的美学则涉及为人处世、天地人和、道德情操、信仰传统等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各区域文化由于历史条件、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于传统美学精神的侧重点也有一定差异。要滴水不漏地整合出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一篇论文的篇幅体量远远不够。另外,我们知道,目前中国现存活跃的曲种有300多种,或说或唱,或俚俗或高雅、或讲史或逗乐,并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与方言属性,传承与表现中华美学精神的角度与方式也有差异。上文引用的观点毕竟来自专业研究者,充满着真知灼见,为定义“中华美学精神”指明了大方向,故本文将不在概念上进行过多阐释,而是希望从当今历史条件下曲艺的创作实践出发,探讨其传承、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方式,为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参考。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尊重曲种本体特征,展现当地民众生活、文化风貌与人文性格

中国传统曲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中国曲艺概论》将曲艺分为散说、叙唱、滑稽、韵诵四大类 ,散说类是一人敘事,只说不唱,时而为书中人物代言,一人多角,跳进跳出,夹叙夹议,偶尔插入一些韵诵体的“诗赋赞”以为点缀,以评书、评话为代表;叙唱类的基本是带有歌唱性,有的说着唱,有的唱着说,包括各地只唱不说的和又唱又说的所有曲种,弹词属该类,影响最大的是苏州弹词;滑稽类顾名思义强调滑稽的语言特征,以滑稽对话为大宗,也有滑稽独白,且杂以滑稽歌唱,长于讽刺,也讲究幽默,滑稽类曲种包括北方的相声及其在各地的变体;还有第四类韵诵类,是押韵的诵说,是有节奏、有韵律的似说似唱,半说半唱等。这个分类法基本将中国现存活跃的300多种曲艺形式囊括了进去。可见,全国各曲种不仅存在表演方式的差异、在艺术特征与审美倾向上也有不同。如何发挥娱乐性与趣味性这一吸引观众的法宝,众说纷纭,各显神通。

曲艺要对味儿,首先得尊重传统表现形式。各种曲艺门类的本土特征中已经蕴含着当地人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比如,被研究者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就是吴地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是市井文化的产物,起源于瓦肆,其听众却上至文人雅士、皇亲国戚,下至引车卖浆、三教九流之徒,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受到了吴文化的滋养。“虽然评弹听客不一定是文化人,大多是普通市民,但是他们生存在吴地,受到吴文化的熏陶,受到种种艺术感染。他们不俗,他们欣赏点雅趣,欣赏丝丝入扣的细致,书品粗俗庸俗为老听客、知音所不取。创作者与听客共同引导着苏州评弹向雅致方面发展,使评弹这一大众通俗艺术于俗中见雅,追求细致,曲径通幽。这就是吴文化的品位。” 再举一个例子,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的语言类曲种相声,是滑稽类说唱的代表,讲究“说学逗唱”,其幽默的显著特征也与华北人民的历史传统与审美习惯息息相关。相声起源于咸丰或道光年间的全堂八角鼓,丑角儿张三禄是相声的祖师,他“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话儿,演来颇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意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第二代相声传人相传是清代“天桥八大怪”中绰号为“穷不怕”落第书生朱绍文,同样是面对市井观众,相声就把滑稽幽默发挥到了极致,做扣子、撂包袱,以此吸引听众,与评弹不同,相声对于趣味的追求绝对在雅致之先,而相声的幽默又不像国外的小丑表演,有着稳健而不闹腾的艺术特点,这与北京人的性格有关,我们知道,作家老舍笔下的北京人就充满了这种闲适平和的幽默性格。相声表演要给人“若无其事的感觉,而不是执意存心去表现”、“如果再故意做出表演痕迹浓重的夸张,装腔作势地强迫人家适应,反而使人笑不出来。”

曲艺要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尊重当地的文化风貌、历史传承与人文性格,展现群众生活。本文一开始引用的仲呈祥在《求是》发表的文章论点中已经指出,天人合一的和谐包容理念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理念确实蕴藏于北京文化与吴文化内核之中,但是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却是大相径庭的。吴文化的天人合一主要表现于小桥流水人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生存美学,北京文化的天人合一却更多地展现在当地人乐天知命、诙谐逗趣的生命美学,这就构成了两地重要曲艺形式与内涵的差异。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热心于苏州评弹事业的发展,曾尝试过推广普通话形式的评弹,这是一个有利于苏州评弹走向全国的举措。但是直到今天,苏州话与苏州评弹之间仍然存在强大的黏性。为了尊重当地的文化风貌与人文性格,曲艺人就需要更多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的锻炼,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曲艺创作与演出,由于不同的听众群体有不同的审美追求,要实现上述愿景实属不易,据说天津相声场水牌不写剧目只写演员名字,就是为了根据现场观众随时调整节目。曲艺人还必然成为“杂家”,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不说天文地理、学富五车,本土的历史传说、文化哲学、社会心态都要掌握好,“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站高望远、融会贯通,才有利于推动中华美学精神在本地的传承与发扬。

nlc202309090552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打造德艺双馨的曲艺家队伍,提升思想自觉、道德情操与文化品位

曲艺演员是舞台表演的主体,也应该成为创作的生力军。较之国外艺人,中国的曲艺人要树立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这与中国的美学传统有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美”的来源,比较通行的论点认为“美”是一个会意字,“羊大为美”,那么“羊大”指代为何?第一种观点来自汉代许慎、清代段玉裁等学者,认为羊大为美乃味觉感受之美,肥大的羊肉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由此中国人的审美第一性源自味觉,带有功利性;第二种观点认为,“羊大为美”是体态、官能的愉悦,源自羊肥胖强壮柔软多毛带给人的视觉与触觉享受,是一种经济价值性的考量;第三种观点认为“羊大为美”乃道德精神之美,羊是古代人民的亲密伙伴与重要祭祀品,被古人上升为道德与牺牲的代名词。究竟如何,尚无定论。不妨换一种思维,泱泱大国、悠悠5000年历史,“美”感起源史的争论不休恰恰说明了上述各个理论无论古今都不乏拥护者,都有其特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中国人的美学思维。

前两种观点有内在的一致性,强调味觉、视觉与触觉的感官享受;后一种观点是无功利性的精神享受,这就分别指明了中华美学精神的两大内涵,正好说明了传统艺术在传达美学精神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好的传统艺术能将两者融为一炉,既是视听盛宴又是道德讲堂,满足感官触及心灵。笔者认为,这一点是传统艺术在中华舞台上能够胜过西方艺术的秘诀。西方古典艺术源于模仿与再现,而中国古典艺术是表现性的、抒情性的,包括“有我之境”的直抒胸臆与“无我之境”的深藏不露,但作者本人的道德判断始终贯穿于作品始终。《毛诗序》认为诗歌等传统文艺,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善教化、移风俗”的重要作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中国古代艺术家无论有意无意,都强调诗教的重要性,像是法国自然主义那种复制现实的美学理念,在中国审美传统中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儒教“美善合一”的审美观点已经深刻地溶入了传统艺术理念,“曲艺,有娱乐功能,这毫无疑问,但我们不能娱乐主义、娱乐至死、玩‘三俗’。”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董耀鹏说,行业自律的建设需要加强,比如,中国曲协制定的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出台。“这就是‘行规’。我们把标杆立在那儿、示范放在那儿,如果你违反就会受到行业的谴责。”

“羊大为美”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曲艺作品要给予观众艺术享受与思想熏陶,为了实现这一点,打造德艺双馨的曲艺家队伍这一要求就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去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并认为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非贯穿于学徒培养过程、演员继续教育始终无法现成效,广大文艺工作者也要形成学习先进思想的自觉意识。此外,还要注意提升曲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早在2007年就撰文指出,“必须要用新思维来指导我们的创作和表演、开展我们的工作、搭建展示我们成果的平台。”他还明确指出:“当前相声队伍知识层面低、素质差,影响了作品的质量。”这就要求曲艺人“提高文化自觉、用文化品位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塑造曲艺演员的良好形象。” 这条要求不仅针对相声,对于其他曲种也有指导意义。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强化去粕取精能力,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第五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研讨会的论题是“传统曲艺与中华美学精神”,笔者在此冒昧地提出“曲艺传统”这个概念,“曲艺传统”不同于“传统曲艺”,尽管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义上的“傳统曲艺”应当包括历史上存在所有曲艺形式与内容,其中必然有不那么符合当前社会现实的成分。而曲艺传统除了包括优秀传统曲目外,还将深入当代生活、描绘群众喜乐,尊重历史传统,继承前辈技艺,坚持发展创新、学习优秀外来文化等创作论的多重含义囊括其中。毕竟,无论哪种曲种,能够发展到今天而不消亡,都有着创新思想、学习实践的艰难历程,继承与创新都是曲艺传统的题中之义。这里好像有点儿诡辩的意思,其实不然。如果只允许曲艺人唱传统曲儿、说旧段子,不仅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表现,也会对曲艺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知道,抓哏是相声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过去“伦理哏”里面有不少“臭话”、荤包袱,侯宝林大师曾经说过:“相声是一种民间的喜剧形式,它用笑作为艺术手段,用艺术手法让人发笑。……如果演员在台上胡来,不择手段,反正人家乐了就行,成了‘包袱’主义。这样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他进行的相声改革从今天的眼光看极富长远意义,相声起初在天桥表演,荤段子有其历史必要性,确实在一定阶段属于传统相声、传统曲艺的范畴,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就不能算是有价值的曲艺传统,反而侯宝林大师锐意革新的眼光与态度才是推动相声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才属于曲艺传统的范畴。

曲艺要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大胆地去粗取精、革新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学习西方文化,有时是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也有时是锻炼学贯东西的眼界,依靠其对比发现传统美学的精粹,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仍然以相声为例,当我们提到相声艺术特征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幽默这个词。然而“幽默”一词本来就是舶来品,其本土的近义词为“滑稽”,但是滑稽绝不等同于幽默,“幽默”所表现的是一种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幽默接近于优美,而滑稽则接近于丑。特别在今天的语境下,幽默中的笑不是那种无情的嘲笑,笑别人的愚蠢,笑自己所看不起的人。它凝聚着对人类,包括自身的可悲性格的爱怜之情,这是比较高级的复杂的笑。中国传统艺术很多都不是简单的滑稽,而是带有智慧与人情味的幽默,只是古人不自知,法国美学家让·诺安倒是指出来了:“中国人有一种稳重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是以他们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广博见识为基础的”。 如今,不仅相声艺术,凡是能被称为幽默性质的曲艺种类中,都更多地蕴含着这种令人发笑的智慧之思和广博见识。幽默这个词来自西方,其表现形式却是“光从东方来”,蕴藏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中。确实也多亏了林语堂先生的创造性翻译,汉语系统才有了这样准确的形容词,曲艺人也才能理性地进行幽默创作,而不是对各种类型的滑稽调笑全盘接收。

nlc202309090552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往往是螺旋式的上升,这在艺术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解放初期,为了逐步剔除糟粕,评弹艺人们革命热情高涨,曾一度自动提出“斩封建主义尾巴”的口号,停说了全部传统书目。现在看来未免矫枉过正,特别在1958年左右,曾出现过一个编说新节目的热潮,当时过分强调政治性,比较忽略艺术性,节目一般编写得较为粗糙,艺术质量不高。到了1964年,更是一刀切,都说新书。直到1978年之后,评弹艺术的发展才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评价历史,当时的评弹艺人同样在为谋求艺术发展而夙兴夜寐,问题的难点就集中在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方面,没有真知灼见,跟着人云亦云,难免会落入到首鼠两端的困境。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要求就变得尤为重要,除了题材、内容的取舍,还要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在这个问题上,去粕取精与继承中华美学精神就不能有先后之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需要有权衡把握、综合理解的能力。此外,曲种差异也会影响实践的效果,唯有深思熟虑、殚精竭虑,方能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相信这一点难不倒全国30万的曲艺从业人员。

尽管现在是初冬的日子,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曲艺发展的春天到了。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将成为传统曲艺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中华美学中汲取向上向善的精神营养,弘扬优秀曲艺传统,更好地以曲艺各曲种为载体传播蕴涵在中华美学中的思想力量、人文力量、道德力量,就成为摆在每一个曲艺人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此抛砖引玉,谨以交流切磋,愿这点不成熟的研究為曲艺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之用。

注释:

①丁振海:中华美学精神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日报,2015年3月24日。

②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求是,2014年12月1日。

③高建平:让中华美学精神为当代生活服务,光明日报,2014年12月26日。

④姜昆、戴宏森:中国曲艺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⑤朱栋霖:评弹:中国最美的声音,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第113页。

⑥许秀林:相声那些事儿,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7页。

⑦张樵苏:专访董耀鹏:艺术传承要“跪”在地上承受,新华网,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30/ c_1116996318.htm。

⑧姜昆:突破旧思维束缚用创新思想指导曲艺创作,艺术研究 ,2007年7月,第42页。

⑨胡鹏林:幽默与滑稽的词源学探源和审美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24页。

中华美学的一贯性 篇4

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叶朗先生, 对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 习总书记在去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这为中国美学硏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大环境, 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的成立非常有意义。中国美学传统博大精深, 有许多富有东方智慧的理论, 有许多具有民族个性的理论, 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继承这个遗产对于今天的美学建设和当代的审美教育, 对于2 1世纪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在致辞中指出, 作为中国美学学者, 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是第一位的任务。只有将本民族优秀的美学传统进行专深的硏究, 才能在多元的国际美学对话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并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做出属于中国的独特贡献。就近年来的现状看, 中国美学研究经过世纪之交的短暂降温之后, 已逐步呈现复兴之势。习近平总书记的汫话和国务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出台, 为这一势头提供了新的动力。美学硏究者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时代环境乘风破浪趁势而上。

上一篇:人际冲突管理下一篇:水环境污染的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