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共3篇)
贺州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篇1
贺州市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构建八步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创新型建设水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设科技强区,打造贺州转型发展的主引擎。根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以及《贺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系列全会以及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坚持
“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线,遵循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放思想、开放包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八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30年,重点领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速集聚,创新型经济占主导地位,把八步区建成贺州市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核心基地,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辐射引领作用明显的新技术产业集聚地。
——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地方生产总值(GDP)比重达1.1%以上。
——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申请、授权总量年均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5%以上,每万人口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年增长30%以上,在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跨越发展优势的核心技术专利。
——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培育和吸引一批区内外高校和科研— 2 —
院所的分院、分所、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等在八步区聚集,新建一批科研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加强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电子铝铂等行业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电子铝铂、生物医药、生态健康、先进制造业、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优势特色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形成,到2020年,力争引进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明显增强。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创新创业要素建设,利用众创空间积极实施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一批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组建一批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学科的创新团队,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
——生态农业得到全面发展。围绕“生态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集生态养生、旅游的特色(精品)农业产业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优先发展优质稻、蔬菜、水果、马蹄、茶叶、油茶等八步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创新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养殖、优势畜禽品种改良及配套技术,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综合技术;积极推行生态农业模式配套技术应用;大力培育生物育种,培育农业生物新品种,— 3 —
实现产业化;开发新品种繁育技术,建立良种繁育产业化示范基地,加速新品种的推广运用;构建生物农业高新技术体系,加快生态农业发展。
——科技惠民更加明显。围绕平安生活、低碳生活,大力推广科普知识,在农村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节能降耗技术、农村能源使用等方面,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集成一批适用技术和装备,形成一批模式和技术标准,并在农村民生工作中示范和推广应用。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产业创新
以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服务业特色化,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轻重并举、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装备制造。围绕千亿元产业基地建设,以中科院电子学所、广西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 强化基础研发平台作用,优先发展大机械、环保节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推动产业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生态制造转变,全面提升机械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做大机械制造产业。整合提升相关机械制造业企业,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打造集研发、设计、铸造、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采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 4 —
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推进机械产品及生产过程智能化、集成化、机电一体化,着力提升核心零部件和新产品研发制造水平。重点应用水果自动采摘机、农林专用无人机等。(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发改局、农机局、农业局、林业局、水果办)
——建材家居。着力打造“原料——石板材和工艺品——矿山废弃物回收——轻质建筑板材加工——建筑装配式型材组装”的新型建筑材料循环产业链,形成原料加工保障、下游产业衔接、配套产业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以节能环保,降低成本为目标,加快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有关产业新技术研究和开展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清洁加工、环保节能生产等工艺的开发,推动石材、木材、建陶、水暖厨卫、水泥、墙体材料等建材产业向节能环保、高科技绿色材料及新材料转型,向智能家居发展。建陶行业要打造原材料加工——坯土制造——色釉料生产——机械模具制造——物料配送产业链,推动产品向薄型化、功能性和工业陶瓷发展,向产品研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延伸。水暖厨卫行业要开发面向新生代的个性定制、数字化、智能化、节水轻量型、健康环保型、厨卫一体化产品。(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建设局、环保局、科技局)
——食品产业。以建设“世界长寿市”为契机,坚定走差异化战略,推广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装备应用,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和食品安全体系,加快建设集材料贸易、创新研发、检测等于
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生产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时尚、高端产品,发展高附加值营养健康食品饮料、功能性食品、地方特色食品、保健食品、天然医药品。重点开发具有八步特色的营养保健品、药膳菜品,加快发展以“养生滋补”为主题的功能型保健品、健康饮用水、健康农产品、健康饮品等,着力打造健康食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果办、卫生和计生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信息技术。抢抓当前“互联网+”和促进信息消费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技术、产品、管理创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讯、数字视听、北斗卫星应用设备、智能安防监控、LED、新型元器件、软件等,培育一批在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快做大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科技局,市工商局八步区分局)
——新材料。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自主创新,推进技术攻关突破,大力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功能性纤维、功能性非晶材料、特种陶瓷等。重点发展特色铝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镁矿等耐火、阴燃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新型保温材料、耐磨金属材料、熔炼助剂等新材料产业,加快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开发以桂东电子、吉光电子等企业为主的精铝、铝光箔、中高压电子铝箔、铝电解电容器及其上下游产品的铝电子信息产— 6 —
业等系列产品、新材料产业。(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新能源。以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高技术水平,重点发展水能、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火电和太阳能利用等。(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科技局、投资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节能环保。围绕“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及“世界长寿市”建设,抓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机遇,坚持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并重的清洁生产模式,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重点发展大气、水污染防治和节能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快形成节能和环保装备、材料及技术服务产业链。尤其是在农村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垃圾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节能降耗技术、农村能源使用等方面,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发展循环型工业方面,按照集聚化、循环化的要求,抓好工业的转型升级,抓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形成的倒逼机制,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牵头单位:区环保局、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建设局、市容市政管理局、交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特色医药。以灵峰药业为主导企业,以发展产业集聚区、产业园、产业链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带动产业规模化发
展,开发一批疗效确切、具有较好前景的特色地方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新产品,培育独具特色的民族药产品和企业品牌。(牵头单位:区卫生和计生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培育一批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促进工业设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创新发展。(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投资促进局、人社局、文化广电体育局、金融办、交通局、旅游局、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特色优势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提升设施及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创建农业物联网基础信息传输平台、存储平台和分析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服务。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优势特色农业专业研究机构,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重点开展优良基因— 8 —
挖掘、优良亲本引进,推广使用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和无毒健康种苗高效繁育技术。支持企业引进、开发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生产和开发生态健康的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重点打造贺街淮山、贺街三华李、开山白毛茶、信都红瓜子、信都三黄鸡、南乡麻鸭等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或有机产品认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油茶、水产畜牧等特色农业集聚。大力发展红瓜子、甘蔗、花生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增加农业产值。(牵头单位:区农业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果办、经贸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技术创新
1.加快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明确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共性关键技术和攻关路径。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重大专项的实施,在数控技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改,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十三五”期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800件,授权量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件,在2015年末
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到2020年,力争引进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2.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按照“出成果、促转化、强产业”的思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资介”充分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提升科技成果链接转化能力,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形成技术、资本、人才与项目、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提高从新技术到新产品的转化效率,优化整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目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到2020年,实现14件以上科技成果在区内重点企业进行转化应用。(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林业局、金融办。)
3.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实施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完善社会化专利服务体系,提升企业专利转化能力。鼓励、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组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实施专利导航— 10 —
工程,引导专利布局。加快健全知识产权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开展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加强专利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编委办、财政局、市公安局八步分局、市工商局八步区分局)
(三)平台创新
1.强化科技自主研发平台。加快引进和建设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院、分所、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其支撑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建设一批产业针对性强、专业领域细分的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对接区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央属企业,引进设立重大研发机构。(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发改局、教育局)
2.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发展由产业需求拉动、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组织。鼓励各类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支持各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科研机构,以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转移扩散为重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整体解决方案。(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发改局、教育局)
3.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利用存量厂房、仓库、商务楼宇以及传统文化街区等,改造建设一批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
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等载体,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企业科技孵化器与区内外上市公司、创投机构和专业团队开展合作孵化,拓展孵化功能。延长创新链,鼓励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合作,共享创新资源与优惠政策,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教育局、经贸局、投资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拓展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支持优势企业融入创新网络,设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兼并重组区外优势科技型企业,链接优势创新资源,加强与国内创新发达地区合作。(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经贸局、投资促进局)
5.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具有八步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创建自治区级农业园科技园区1个。加强园区与科研、推广、教育机构的联合协作,实现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教育与推广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全产业链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企业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园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园区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农业新产品研制,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集成化进程。引导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完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等融资服务体系,扶持农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果办、金融办、各乡— 12 —
镇人民政府。)
6.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合作,继续加强与中科院、广西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校的紧密联系,加速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创新资源向我区集聚,促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申报实施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使用,鼓励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方式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技术咨询等服务。政府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以及高水平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重点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平台。(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人社局、教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业态创新
1.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代理运营服务、数据基础服务、咨询教育等产业。
在制造、能源、服务等领域引入互联网要素,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数字营销、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投资促进局、教育局、科技局、市工商局八步区分局)
2.力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业创新行动计划,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和创业潜能。充分利用产学研等各类创新基地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载体,拓宽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对接通道,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支持企业及社会机构创办创业基地、农民工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引导支持科技创新人员、大学生创业者、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创新,培育一批众创空间,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打造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构建一批投资促进、培育辅导、媒体延伸、专业服务、创客孵化等不同类型的市场化众创空间,形成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示范,建立健全孵化服务团队的激励机制,强化创业创新孵化服务,为创业企业或团队提供包括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在内的创业条件,开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建立“星创天地”,促进农村创业创新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种苗、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全程创业服务。积极选拔和推荐我区优秀创业— 14 —
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参加自治区及国家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科技局、教育局、人社局、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五)模式创新
1.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模式。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提升研发设计效率和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客户深度参与的研发设计模式。支持机械、建材等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集聚各类优势研发设计能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
2.推行网络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系统全面互联,与关联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互通。鼓励优势企业发展云模式,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开放共享,建设资源“池”,实现能力的优化配置。(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
3.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在设计、制造、物流、服务等环节植入客户参与界面,实现客户深度参与的定制化生产。通过先进生产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
新,推行模块化产品设计、智能化生产控制与调度技术,实现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提供定制化产品。率先在装备、家具、建材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牵头单位:区经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
(六)机制创新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围绕“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1%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的目标,区本级财政要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和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优先保障及合理安排财政科技支出,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在保持现有科技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各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项目配套、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研发补助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开发,推进成果转化。全面落实降税减费政策,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股权激励和分红、技术服务和转让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牵头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国税局、地税局、科技局。)
2.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引导社会创业投资资本进入,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通过市场化方式与优秀投资机构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 16 —
型企业培育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出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贷款专营机构,实行专门的客户准入标准、信贷审批和风险控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研发提供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银行金融机构扩大质押范围。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发展基金,鼓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更多地向创业创新企业投资,满足创业初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鼓励民间资金、民营资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投融资,激励社会资本对科技发展的多元投入。(牵头单位:区金融办;配合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经贸局、科技局。)
3.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突出“高精尖”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导向,以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紧密衔接、相互支撑。注重以才引才,围绕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创新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和特色优势产业团队引进力度。制定《贺州市八步区关于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若干规定》等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科研启动资金以及后续配套政策扶持,及时兑现人才引进和创业创新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新引进的高层管理人员,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就业等问题。实施“科研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三
大工程,加快科研、经济管理和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科技和人才专项资助,支持申报和领衔重大科技项目,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引领带动能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整合人才引进管理服务资源,优化机构与职能配置,建立网上网下互促互动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评价认定、项目申报、“双创”支持、待遇落实等方面的高效便捷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免责容错机制,激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区人才办;配合单位: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各项措施的督促检查和落实。各乡镇(街道)要相应成立本级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研究和部署,使科技创新工作有内容、有抓手、有平台,解决科技创新工作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对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二)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的八步区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区创新发展相关工— 18 —
作,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建立不定期协调机制,将创新发展工作作为区政府重大项目调度会的重要内容,及时解决创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创新驱动工作的宣传引导。创造性地加强科普工作,分级分层次建立各类创新培训点,宣传普及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与技能,促进各类创新创业要素交流对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和干部培训体系,积极培育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我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企业的聚焦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奖励力度,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四)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对创新驱动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专项督查。加快建立创新驱动发展考核体系,绩效管理部门要将创新驱动各项任务列入绩效考核范围。积极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合力推动创业创新,对为创新驱动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任用,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
贺州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篇2
1 发展现状
1.1 油茶种植现状
八步区位于广西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满足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油茶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排水性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八步区的地貌条件也符合油茶生长条件要求。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和常年产油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湖南、江西,而八步区作为广西主要的林业县区,八步区茶油产业在广西茶油产业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2 油茶种植经营模式
多年来,八步区油茶种植还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始经营模式,种植户之间互不关联,加工企业的经营极不稳定,种植管理标准不一。近几年来,为了确保油茶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生产加工企业纷纷采取了新方针,进入八步区油茶种植传统区与农户进行长期合作,利用原料优势抢占市场。加工企业还通过承包农民闲置林地,改造低产林等多种举措建立油茶生产基地,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初步实现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于八步区油茶种植较为分散,将油茶种植完全纳入统一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一时难以形成规范化、有影响力的茶油生产基地。
1.3 油茶产品加工
八步区在油茶加工上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和传统优势。油茶加工的产品除了高级食用油外,还能提取出经济价值极高的油副产品,例如茶枯、茶壳和茶粕。副产品茶枯再加工后可以提取出残油和茶皂素;茶壳也还能用于制作糠醛、木糖醇等多种产品;此外,八步区利用茶壳制作有机肥料也取得了重要成效,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良种培育持续性投入不足
就目前中国油茶良种认证情况而言,全国通过国家或者省级认定的油茶良种共有174种,其中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只有54种。八步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油茶的种植,产量大且稳定的发展趋势使得相关机构忽略了八步区良种培育的迫切性,良种科研工作投入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匮乏成为常态,良种培育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2 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有待提高
油茶产业科研投入不足,缺少专业型管理人才直接导致了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当前八步区油茶产业中主要问题有油茶产品加工层次低、副产品少产业链条短、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技术,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油茶产业改革的必经之路[1,2]。
2.3 品牌意识薄弱,市场推广力不足
油茶产品没有树立品牌意识,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知名度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大多优质优价的产品选择依托其他知名企业来进军市场,自主品牌意识薄弱。此外,一些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仍然以传统的设点宣传为主要手段,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主要媒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些产品还有不进行宣传就直接上市的现象,对产品市场推广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导致了油茶新产品市场份额小。
3 对策
3.1 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寻求最合适的发展道路
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对林业的发展规划的林业改革、森林资源、质量效益以及基础保障4个方面做出了要求。例如在林业改革方面要求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等“四分开”,林权制度方面要明确保证所有权、承包权等,林地的规模要适度等。如今,国家对油茶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央已经将油茶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粮油安全、生态安全、国土资源的利用和山区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油茶产业的科学发展将有利于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可以作为其他林业发展的榜样。在国家制定的这些有益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下,八步区油茶产业应该抓住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好发展道路,制定出最合适的方针与制度,以促进广西油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2 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扩大油茶产业的市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产业正逐步的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统产业应当抓住机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帮助茶油产业提升生产效率。网络信息平台会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油茶产业可以被更多消费者、企业所知晓,这样一来,广西乃至八步区油茶产业的知名度就能大大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八步区油茶产业的市场。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宣传,其宣传成本小,覆盖面广,这对于地区性的茶油生产行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3 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油茶产业的质量与产量
“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南缘地区种质创新及油茶加工实验室”正在建设当中,广西油茶产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与科研所、各大高校等联合,成立一支科研团队,研究油茶的优良品种的选择与培育、提高产量、防虫治病等,八步区则可以参与其中,承担某些课题,通过课题的实施,有效地促进油茶产业科学持续的发展。
虽然,广西油茶产业在“七五”期间对油茶种子的收集库的规模有一个扩充,即从“六五”期间的2 hm2扩充至3.3hm2,但是,其后由于资金方面出现的问题,和管理的不善导致了种质资源的流失,这给培育高产高质的油茶优良品种带来不小的损失。当下需要重新进行良种培育的工作,对各地的优良油茶品种进行收集,重新建立一个资源筹集库,并且完善资源收集库的管理制度。除了收集各地的优良品种之外,还要整合研发资源,进行技术研究,例如热带山茶与亚热带山茶的杂交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尽量在已有的育种技术上创新,得到更好的育种技术,为广西油茶产业选育出产量高、质量好的新品种[3,4]。
3.4 茶油产业最佳经营模式的探索与推广
八步区应当在发挥自身地区和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建设油茶优良种苗示范林基地,牢固油茶产业基础,支持与鼓励规模较大的油茶产业优先发展,以此来带动小规模油茶产业的发展,并逐渐整合零散的茶油产区生产资源,形成大规模集群化的茶油生产基地,进行规范化的茶油生产,从而提高总体发展水平。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宣传,为产业提高知名度。八步区政府要扶持该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建议企业在原料生产地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以促进产业可持续的发展,保障原料的供应,营造绿色产业、健康产业氛围。另一方面,企业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原料基地外,八步区政府和林业部门也要鼓励、支持企业与农户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企业负责收购农户提供的油茶原料,包括茶籽、茶果等,而农户也应该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地种植与生产原材料,通过企业与农户的交流,使双方可以更好地进行产业原料产区层与生产层之间的对接,提升经济的效益。
3.5 建立有特色的品牌,利用品牌效应促进八步区油茶产业的发展
八步区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他们建立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牌,然后推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最具当地特色的品牌,并帮助其打造成知名品牌。当然,这需要政府在资金及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做好该品牌的宣传工作。企业则应该积极地配合政府,齐力打造出在国内外都享有良好声誉的知名品牌,提高八步油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4 结语
油茶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项目,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八步区作为油茶种植重点地区,具有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优势,为做大做强八步区特色油茶产业,要密切关注八步区发展动态,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才能促进八步区茶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5,6]。
参考文献
[1]莫顺荣,刘艳芳,全德禹,等.贺州市八步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4(3):86-89.
[2]陈国臣,黄开顺.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0(3):43-45.
[3]李潇晓.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热带农业,2009(5):55-59.
[4]李娅,韩长志.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4(2):175-180.
[5]王斌,王开良,童杰洁,等.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11(2):11-15.
贺州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我校新课改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课程体系。把实验作为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博取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目标和任务
1、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
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恩纳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研发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生成,不断更新数字化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及管理机制。
4、改革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记录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5、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三、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课改工作委员会
主 任:李华强(校长)
副主任:何敬贤(副校长)委 员:王英(教务主任)
职 责:制定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新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
2、成立学科课程研究小组
语 文:组 长—李文辉
数 学:组 长—邓仁科 英 语:组 长—卢维年
政史地:组 长—宋兆仍
理化生:组 长—黄晋团
音体美微心劳法:组 长—严志贤
职 责:探索与新课程适应的教学模式,研发课本课程,验证并完善各种评价制度、考试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
四、实施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原则
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学生发展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新课程运行机制,做好分类指导和分步实施工作。
2、开拓创新与协调配合的原则
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相互之间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师资培训
1、培训原则和要求
初、高中新课程培训工作要严格贯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努力使所有任课教师都得到有效的和学科培训。要将培训贯穿在整个课改实施过程中,并以校本研修为基础,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2、培训主要内容和参考书目
学习新课改的目标与课程结构,转变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及教学行为;重视教学管理制度;新课程的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各科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各科实验教材;选读本学科一、二种主要杂志。
3、培训公式和评价
培训坚持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对所有培训教师要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六、课程设置
1、初、高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
初、高中阶段设置了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地方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法制课。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从制度、师资、内容、评价等系统管理措施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保证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类课程的正常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利用我校外语优势进行。
七、学生评价
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要充分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2、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听取学生、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能力。
3、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作品(如作业、论文、心得体会、手工作品、录像),用以展示学生的努力、成就与进步,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成长。
4、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要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做法。在评价方法中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调查、访谈、作业、成长记录、学习日记、情景测验、激励性的评语等质性评价公式评价学生,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5、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报告学制度,每学年一次,毕业前总评。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任课老师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分别给出a、b、c、d四个等第,总计有18种结果,对18种结果加权分析后,再参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最终得出综合型评价等第。该等第将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课程管理
1.组织建构
学校建立以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 与管理机制。学校设立课程开发和选修指导委员会。学校委员会要提交课程设置的建议,送校长批准,才能执行。确定课程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初中三年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校长是学校课程的第一责任人,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过程。教师要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认真实施,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学生及其家长应有机会了解、参与评价学校课程,并提出改进建议,配合学校和教师完成课程改革任务。
2.成绩管理
初中生水平评价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水平评估包括学业考试和学业考查。
(1)初中学业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理化、政史(政治和历史合卷)。各科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其中含听力测试30分)、理化120分、政史120分
各考试科目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的合理创造留有一定空间。
(2)高中学业考查:考查科目为: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其中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地理、生物设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他考查项目设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应当使用统一的学籍管理号,便于学生学习记录和查询。教务处应当每学期保存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学业考查等级以及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或班主任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学生形成 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
3.设立年级主任负责制。年级主任担负组织、协调、联络和沟通本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对全年级的教育、教学实行全 管理;设立学科组长会员制,对本组课程教学的组织、备课、教师的教学安排等负责,同时还要负责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开展校本 活动。
4.优化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切实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要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精神。提倡合作式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使 知识与培养能力齐全,培养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与方法;促进学生富有广泛 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5.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为保证初中课程的实施,要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合理有效使用机动教室、专用教室、阅览室、实验室、信息中心等资源,网络资源和外教资源;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要特别重视开发本校教师的智慧潜能。
十、保障机制
1.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积极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新课程顺利推广的必要基础和保障。教务处和教科室担负研究的具体组织、实施、服务、评价、管理等职责。要鼓励教师关注教育实际,积极研究教学实际问题;要逐步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改变以往课堂教学评价偏重教师讲课技巧的做法,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强调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要重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等。
2.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
3.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利用各种方式组织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把握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4.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通过橱窗、宣传板、家长会、新闻媒体等,广泛深入地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获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良好环境。
十一、实施细则 第一阶段:
1、召开动员大会,强调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每周一至周四晚上晚自习后分文科组与理科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大纲。观看先进课堂典型录像。
第二阶段:
1、组织骨干教师到全县各试点学校观摩学习。
2、各教研组对观摩学习情况进行讨论,拟定我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思路。
第三阶段:
1、选定班级进行试教,组织各教研组骨干教师进行观摩,开展进一步讨论。
2、邀请县重点学校新课改有经验的教师及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座、示范。
3、组织各教研组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
第四阶段:
1、全面试行新的教学课堂改革,边改革边摸索,不断发现问题。
2、各教研组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总结优点及不足,及时调整改革步伐。
3、对教师在新课改中好的经验进行表扬和宣传。
第五阶段:
1、阶段性小结,查漏补缺,理清思路,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课堂结构。
2、拟定学生评价方案,试行学分制。
第六阶段:
1、阶段性小结,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研组组织讨论,在已有模式上进一步深化改革。
2、拟定学生综合实践实施方案,让综合实践跟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社会的理解。
八步区桂岭中学
【贺州八步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天亮后的贺州八步诗歌07-16
贺州学院07-29
贺州建设11-0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17
创新驱动发展07-04
创新驱动品质发展07-02
2023贺州公务员面试:高分亮点09-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讲06-26
爱我贺州清洁美丽和谐学生作文08-30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述评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