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

2024-08-30

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精选5篇)

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 篇1

0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这是我们党提出的全新理念,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着眼于新时期、新形势, 必须深刻明晰“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探究社会治理研究的新变革, 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要求。

1 大数据

大数据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后的又一创新性的技术革命, 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发展。大数据已然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 然而大数据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定论。Mc Kinsey全球研究院将大数据的定义如下: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采用当前主流的数据库软件对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1]。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 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2]。

2 社会治理创新

2013年11月12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指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这是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也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重要环节。《决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共同富裕, 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3 社会治理创新“期盼”大数据

当代中国已迈向一个以多元复合型为特征的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多元复合型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也会引发诸如教育不公、贫富不均、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现阶段, 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问题, 对于包括人、财、物、事等在内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管理信息需求, 与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期而遇。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逐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在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下, 世界各国政府及产业界引发了高度的关注, “数据权”运动、“大数据”战略、“数据脉动”计划、“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等诸多国家级战略性部署相继涌现。目前, 我国相继设立了“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大数据产业联盟”“大数据实验室”, 其目的是借助大量的、核心的、关键的数据, 充分发挥大数据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整合大数据资源, 挖掘大数据力量, 利用大数据优势, 制定科学的政策规章, 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与跨越式发展。

4 大数据“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政府全方位治道变革的过程, 国家的治理方式也从人治政府走向法治政府, 从统治型政府走向以服务型为宗旨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是以建议电子型政府为载体, 以实现公共服务为根本目的的。在这种创新模式下, 企业、公民作为被服务的核心要素对象, 既是大数据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也是大数据的最大受益者。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人是社会的主体, 对这两种主体的行为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必将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大推力。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无疑给实现这一可能带来了新的整合、管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5 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方式变革

大数据的巨大潜力被形象地比喻为未来的“新石油”, 通过对“新石油”的开采、提炼、萃取, 人类可以探寻、创造新的能源价值。据Mc Kinsey估算, “新石油”的应用将给欧洲公共部门创新1500~3300亿欧元的潜在价值。“新石油”正以其巨大的能源优势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驱动着社会治理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变革。

5.1 社会治理研究思路的变革

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式行为导致了海量的 (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存在的) 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据IDC研究表明, 数字领域当前存在着1.8万亿GB的数据, 非结构化的数据比例约占80%以上, 并将在2020年之前以44倍的速度迅猛增长[3]。因此, 必须变革社会治理研究的思路, 从结构化的单元思维方式转向非结构化的多元思维方式, 从单维内容的思维方式转向多维内容的思维模式。单元思维、单维内容分析结构化数据得到的结论仅仅是单向内容的潜在规律, 而多元思维、多维内容分析非结构化数据得到的结论是与之相关的多向内容以及多向内容间的关联关系。借助大数据的多向思维、多维内容, 探寻多元、多层、多角度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 科学合理的预测社会需求, 预见社会问题, 全面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5.2 社会治理研究方法的变革

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 一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 二是对比分析研究。前者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采集数据, 且样本选择的随机性较大;后者分析概括的是近几年来样本数据集合, 且样本数据大都是弧立的、离散的。而大数据核心的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其核心目的在于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趋势预判。因此, 必须变革社会治理研究的方法, 从收集、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转变为收集、分析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从注重数据的因果关系转变为重视数据的关联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大数据, 需要我们去探寻和挖掘多元化的数据, 探究数据的关联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社会治理政治体系,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6 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来临的今天, 政府作为数据财富的拥有者, 掌握着海量、关键的数据信息。着眼于新时期、新形势, 以“4V+C” (Variety、Volume、Value、Vitality、Complexity) 为特征的大数据对政府部门的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机构和部门应转变角色, 担当大数据的开拓者、推送者、分析者和助力者。

6.1 角色一:大数据的开拓者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开拓者, 拓宽获取数据的渠道, 让“单一”数据逐步“多元”起来。以简单的互联网信息搜索为例, 可以获取如下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搜索设备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ad等) 、设备的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Android) 、搜索引擎 (网页搜索、词条搜索、图片搜索) 搜索关键词 (关键词长度, 类别) 等, 大数据可以继续掘取如下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搜索设备 (图像、视频、文本) , 设备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说明文档、操作系统架构模型、操作系统微缩胶片) 、搜索引擎 (结构模型、市场份额、利润报表) 等。由此可见, 大数据所具有的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穿透性, 正在颠覆传统的、线性的获取数据信息的模式, 形成面向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的掘取数据信息的模式[4]。

6.2 角色二:大数据的推送者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推送者, 推进数据信息的公开, 让“休眠”数据逐步“觉醒”起来。IBM中国开发中心信息管理总经理朱辉表示“我国大量的数据正在处于休眠或者是半休眠状态, 它们不产生任何价值, 尤为突出的是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大数据技术和业务的兴起, 引发了社会对数据开放的强烈需求, 掌握重要数据资源的政府应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深化政府信息资源梳理、强化信息化支撑手段和健全数据开放工作机制, 唤醒“休眠”数据, 主动成为开放信息资源的推送者, 从而实现政府治理透明化、社会管理扁平化、公共服务多元化。

6.3 角色三:大数据的分析者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分析者, 辨析数据及数据关联关系的真伪, 让“模糊”数据逐渐“准确”起来。据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底, 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超过0.8ZB, 相当于2009年全球的数据总量, 预计到2020年, 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是2013年的10倍, 超过8.5ZB[5]。大数据带来了如此巨量的数据样本, 同时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数据对象, 它类型繁多、模式多样、关联关系复杂、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用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描述和度量。基于海量且复杂的数据样本, 政府既要担当数据的收集者, 又要担当数据的深度分析者, 辨析数据的优劣、真伪, 深入分析、挖掘、揭示、度量数据及数据关联关系, 优化公共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4 角色四:大数据的助力者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助力者, 筹措大数据国家发展重点、空间格局和发展方向, 并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大数据立法, 重视个人数据隐私, 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责任;强化政府责任, 出台大数据保障措施, 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以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为牵引,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制定大数据的规范和标准为牵引, 及时整合、组建大数据研究机构;以国家人才战略为牵引, 大力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创新驱动为牵引, 加快技术研发, 选择医疗、金融、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鼓励和扶持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开展大数据基础领域研究、自主创新研究;以数据共享为牵引, 建立大数据分析共享平台, 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加速大数据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创新。

7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实践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政府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规范、监督,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维护社会秩序, 保障社会稳定。而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 是以掌握治理对象的状况及其外部环境的数据信息为前提的, 大数据技术从理论、方法、实践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完全缝合了这一需求, 由此,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实践必将成为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的有效途径。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 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价值都可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得到高度的实现和提升, 如表1所示。据麦肯锡预测, 未来大数据产品在个人位置服务市场的应用就将产生8000亿美元的价值, 未来中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7万亿元人民币, 不仅将给IT行业开拓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更将颠覆各行各业的竞争格局[5]。

8 结语

大数据开启时代转型, 对于提高信息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硬币的2个面, 大数据在给社会治理创新带来新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挑战:如何验证大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如何实现大数据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 如何保证大数据的安全、隐私等。立足于新时期、新问题, 要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切入点, 加强顶层设计, 推进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 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责任, 加快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 推动数据立法, 重视个人数据隐私,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进一步优化完善大数据发展环境利用大数据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

参考文献

[1]Manyika J, Chui M, Brown J, et al.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R].McKinsey Globlal Institute, 2011.

[2]Wikipedia.Big Data[EB/OL].[2014-07-21].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3]顾世山.非结构化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新价值[DB/OL]. (2014-01-26) [2014-07-22].http://soft.chinabyte.com/308/12848808.shtml.

[4]张军, 姚飞.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创新系统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12) :5-11.

[5]36大数据.大数据史记2013:盘点中国2013行业数据量[DB/OL]. (2014-02-24) [2014-07-23].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402/430185.htm.

[6]于达维.被“大数据”的中国[DB/OL]. (2014-07-25) [2014-07-28].http://www.chinahightech.com/html/2039/2014/0725/09165727_1.html.

[7]邬玉良: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水平[DB/OL]. (2014-06-12) [2014-07-23].http://www.wtoutiao.com/a/272700.html.

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 篇2

时下正值暑假,许多老师都纷纷踏入了暑假的列车,享受着假期的愉快。但回想刚过去的期末,不少老师还是会倍感头疼。每个学期末,都是老师准备期末考、加班统计学生成绩的高峰期。

期末总结对于使用速课堂开展移动教学的一线老师们又有着特殊的意味。因为速课堂方便了老师对学生们的过程性评价,平时学生在速课堂里的点名签到、资源学习、作业以及测试评价等教学活动都会有立体化数据分析,这些学习过程都被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相对传统教学,速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总结评价中的权重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和提升。所以每逢期末,检验一学期速课堂过程性教学效果的时候就到了。

速课堂在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发展及个性化教学需求,结合AI智能技术,全程记录学生学习痕迹,从学生、课程、班级多样分析,形成个性化学情分析报告,助力教学。并通过学生的学习轨迹和在线考评、测试的结果反馈,教师有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每位学生成长和进步。

数字立体化呈现班级学生总数、老师发起的教学活动次数,保障学习效果;教学资源学习数据实时跟踪统计,助力学生分析。此外速课堂提供知识变现,班级内的课程打赏收益总额和付费人数也会一一呈现。

速课堂通过雷达图呈现学生出勤表现、知识掌握程度、活跃度、努力度以及学习主动性数据,并运用百分比的形式全面分析学生们学习课件视频、音频和文档的次数和时长,全方位追踪教学数据。

课堂数据指的是整体的速课堂总数据,包括开设课程总数、班级总数、学生总数以及教学资源总数等,都可以查看到各个课程的数据。

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 篇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如文化传播、传承人保护、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产品创新、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与环节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非遗保护与创新由传统的数字化保护逐渐走向深度、系统的大数据化保护的新阶段。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国外,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登录制度转向采用非遗数字化保护技术手段。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的虚拟博物馆,开馆当天,该网站每小时点击超过1000万次,这是预料之外的麻烦,却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

一、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在国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早已开始实施。非遗湘绣自2006年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湘绣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全面铺开,目前,重点放在传承人保护和“沙坪湘绣产区”国家地理商标保护上。由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于2006年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湘绣艺术学院,开设了湘绣专业,开创了“大师工作室+产品+车间”工学结合“全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品创新上,“沙坪湘绣产区”与地方多所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主要研究湘绣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和数字化关键技术等。但是,湘绣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开发,依旧摆脱不了众多非遗保护中所面临的集体瓶颈: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紧缺,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办学成本过大且培养周期过长,后备人才就业后流失严重;第二,在产品创新方面,产品单一且普遍老年化,产品过于注重艺术性而缺乏实用性,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缺乏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和企业本身;第三,在生产制造上,生产移民化且产品粗糙、土味过重,智能化程度不高;第四,在文化传播与市场营销上,品牌意识薄弱,国际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文化故事缺乏内涵;第五,在数字化研究上,非遗保护主要研究领域是基于数据库建设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化设计和简单的网络销售等模式中,在大数据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平台保护和创新非遗等关键领域,尚未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

因此,基于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研究的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构建,深入研究非遗湘绣的大数据保护具有现实意义的,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路,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微课程、MOOC课堂、众创、众包、众筹等新的理念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湘绣非遗大数据平台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支撑,以服务湘绣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非遗湘绣资源要素的相互融合,推进非遗湘绣保护传承方式的变革,推动非遗湘绣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惠及寻常百姓。

二、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新途径

构建“湘绣MOOC课堂”“基于大数据的湘绣众创空间及产品创新设计”等非遗湘绣文化展示及保护工作平台。二者相互关联、前递后进,前者是动力,后者是核心;前者是培养人才、培育市场、提高大众认知,后者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解决产需矛盾。

1.建立湘绣MOOC课程

建立湘绣MOOC课程,包括湘绣文化与历史、湘绣艺术欣赏、大师讲坛和针法课堂等板块。利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与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以真正“上课”的方式——有别于过去的网络公开课,免费传播,实现教育资源的民主化。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包括资源展示门户,通过各种排行展示资源,如:最新上线、推荐直播、推荐视频等;课程资源点播与讲座视频点播;支持各类资源应用统计分析,教师观摩评估,提供个人教学空间等。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包括全自动录制课程实况,并可将录像文件实时上传到教学视频中心,方便教师视频管理;可实现校内教学实况直播,与教学视频中心对接,支持跨校区、甚至跨省直播,服务于直播面授课程;可支持多种方式对湘绣课程进行拍摄,以更新教学视频资源等。利用现有平台,整合资源,盘活数据,建设好湘绣MOOC课堂,有利于传播湘绣文化、普及湘绣知识、培育湘绣人才,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度。

2.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建设自主的非遗湘绣保护信息化平台。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非遗湘绣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大众创造活力,打造湘绣产业新引擎。利用湘绣众创空间,聚集湘绣创新人才、挖掘民间力量、扩充湘绣创意产品、整合湘绣资源,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互”,并结合线上与线下,构建一个激励创意人员在社交与互动中进行创意的平台。

3.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进行产品创新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探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模式的力量能更好的加速推广产品创新,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交互,搜集需求,然后开发适合的产品也成为企业创新的一种新趋势。具体来讲,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凸显了用户资源的稀缺性。当全球市场步入过剩时代后,用户资源在整个产业环节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被彻底改变,并逐渐成为整个产业链环节变革的主导性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用户需求个性化的步伐,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有了新的表达平台,此前相对孤立、不可捉摸的用户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变得可以被衡量,这成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

三、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湘绣保护与产品创新设计是当前中华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责任的重要体现。根据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提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为使命,以湘绣产品创新创意为引领,以培养湘绣产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的 “大数据、微课程、众创”非遗资源保护与产品创新模式和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保护湘绣非遗历史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湘绣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围绕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大数据采集和编辑功能,盘活数据资源,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被数字化存储、为大众所认知。

培养新一代湘绣非遗优秀后备人才。由于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人才缺口大、非遗教授资源紧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很大程度上难以承担起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的重任。而借助MOOC课堂,利用采用教学视频中心软件系统和远程直播互动全自动录播教室,可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为培养非遗教师和专业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借助MOOC技术的运用,立足于“深层积淀的民间文化与浓厚气息的现代教育交相辉映”的新时代校园文化特色之下,让更多非遗精品走进校园和课堂,普及湖南中小学的湘绣文化知识,提高湖南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教育内涵,传播了湖湘文化的民族傳统艺术瑰宝——湘绣。

推进非遗湘绣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式。发展信息化创新经营,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增值空间和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将刺绣大师们的创意、市场审美环境的变化,产品形式的创新,消费者、收藏者对产品的审美和艺术需求进行层次性划分,塑造湘绣线上与线下体验、消费的空间,助推湘绣产品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扩大湘绣在艺术品市场的空间。

*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地湘绣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 篇4

大数据对我国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利用、产业链构建、信息融合三个方面, 具体而言, 大数据对我国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是“三维”的, 这里的“三维”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1)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2) 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3) 大数据“连接”与“融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这三类驱动作用分别从各自的维度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综合构成一种“三维”的驱动机制。下面, 本文将分别就“三维”驱动机制中的每一维进行详细探讨。

一、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 是以新资源、新技术为特征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大数据方式实现转变, 从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方式是以新的数据资源为基础的, 因此是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主要表现在关键业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外部关系网络的重构。

1.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关键业务创新

大数据资源作为基础数据和技术工具, 具有释放资源价值与放大资源价值的功能。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关键业务创新, 本质就是企业商业活动实现“大数据化”。根据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关键业务创新的驱动层面, 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驱动:一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等条件, 通过大数据信息流, 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规模定制”的商业模式, 它是以IT技术设施为基础, 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建立。二是直接通过大数据活动, 逐步转变原有的传统业务流程, 从而实现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变革。这里, 电子商务的普及运用, 就是传统业务流程通过大数据活动发生变革的结果。三是通过大数据资源对业务流程进行再设计, 将大数据作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比如, PASSUR Aerospace公司基于大数据的Right ETA服务, 可以利用天气、航班等公用数据以及公司内部收纳的多方位历史数据, 通过模式匹配分析进行误差预测, 大幅降低了误差水平。

2.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盈利模式创新

获得更多盈利是商业模式创新重要目的之一, 目前国内外许多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基于一种普遍的消费者认知基础: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用商品, 并非拥有该商品。比如, 传统的出售模式改为出租模式, 相应的盈利模式便由一次性付清转变为多次支付甚至是“微支付”。这一商业模式过程中必然伴随使用过程的记录与量化, 而通过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 可以方便地将使用过程、使用频率、使用强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在国内外通过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盈利模式创新的实例中, 以计算机软件行业、广告媒体行业最为普遍。在计算机软件行业中, 使用大数据资源促进软件互联网化, 变革了消费群体实用软件的形式, 促进计算机软件价值的平台载体虚拟化, 从而促进软件使用的盈利模式发生转变, 如App Store模式、开源软件模式等等。在广告媒体行业中,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促进互联网广告不断普及, 加速了广告成本与价值的对等化。

3.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外部关系网络进行重构

由于大数据资源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因此企业对大数据资源的获得与利用往往倾向于在生产和交易之间的信息分享与合作, 而通过信息分享与合作, 可以推动商业模式中企业的外部关系网络发生重构。例如, IT外包 (IT Outsourcing) 的方式实现了大数据资源的规模化运作和柔性化配置。通过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 不仅推动商业主体之间以获取大数据资源为目的进行外部合作, 还有利于降低外部风险, 不断创造新的价值传递渠道。

二、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信息资源的独立提供了重要平台, 网络用户在这一平台中创造了海量数据资源, 通过大数据处理, 进行海量数据整合, 促进数据信息向数据产品转变, 由此大数据产业链也正不断形成。这里, 大数据产业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大数据产品为中心, 横向按照数据搜集、整合、分析、决策的层次发展;二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中心, 纵向沿基础设施供应、大数据技术供应、大数据完整解决策略的方向发展。通过大数据产业链, 可以推动商业模式的角色和定位发生转变, 从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1. 以大数据产品为中心, 按照大数据产业链横向发展,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在大数据产品中, 按照产品“加工”程度的差异, 可以分为原始数据、信息、知识三类。其中, 通过获取海量原始数据, 然后根据数据背景、数据符号等进行处理, 信用这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预测, 并将此运用到实践中, 便成为知识。大数据产品之所以有价值, 主要在于大数据资源的专有性程度。这里的专有性包括使用者对知识的专有性、对时间的专有性。根据大数据专有性的不同, 创造大数据价值的关键资源也就产生差异, 于是产业链上具有不同大数据资源的企业定位也不同。

根据大数据产业链上的不同定位, 大数据产业链创新了三种商业模式, 分别为:数据租赁和销售模式、信息租赁和销售模式、知识租赁和销售模式。

2. 以大数据技术为中心, 按照大数据技术结构纵向拓展,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一般而言, 大数据技术的结构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硬件平台层、软件系统层、服务层。在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行业内, 大数据企业以大数据技术作为基本向外提供产品, 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IT基础设施与服务。基于大数据技术结构中的不同定位, 也基本形成了三类商业模式, 即硬件租赁和销售模式、软件租赁和销售模式、服务模式。

(1) 硬件租赁和销售模式。诸如大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计算设备、大数据通信设备等的销售商, 以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等大数据企业一般会采用硬件租赁和销售的商业模式。代表样本为Dropbox企业的在线存储服务。

(2) 软件租赁和销售模式。一般应用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主体主要是大数据技术或服务的供应商, 通过这种模式对外推广信息洞察方法。代表样本有捷成集团的视频数据处理系统、SAS集团的数据统计软件等。

(3) 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大数据行业的垂直调整为基础, 通过企业合作, 为客户提供完善、一体化的问题解决方案。代表样本有IBM的客户端服务、SAP的Business ONE解决方案等。

三、大数据通过“连接”和“融合”,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在行业的变革过程中, 必然涉及行业之间的融合与分离, 一些行业从原有行业的体系中不断游离出来, 形成新的行业。在大数据的作用下, 行业之间可以通过大数据的“连接”或直接将大数据“融合”, 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大数据具有高度可连接性和融合性, 这促使与大数据相关的商业活动不断频繁, 包括基于大数据的市场交易, 也包括在市场和科层之间的大数据业务结合等。通过大数据的“连接”和“融合”, 可以推动三种平台式商业模式发展:一是基于客户平台的商业模式;二是基于数据平台的商业模式;三是基于技术平台的商业模式。

1. 基于客户平台的商业模式

基于客户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以互联网方式将海量客户引至自己平台, 通过双边、多边的客户价值转化, 创造新的客户价值。也就是说, 基于客户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以客户的“连接”和“融合”为基础的, 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挥价值创造效应。这种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有腾讯QQ、微信等。

2. 基于数据平台的商业模式

基于数据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在提供多行业合作渠道的基础上, 汇集大量不同类型数据, 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共享、运用, 创造新的价值。也就是说, 基于数据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以数据的“连接”为基础的, 以数据之间的传递和互补为方式。这种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是IZP集团推出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3. 基于技术平台的商业模式

基于技术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在提供技术开发渠道的基础上, 不断吸引多方位技术参与, 促进分散技术共享和互补利用。基于技术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以数据的“连接”为基础的, 主要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开发利用, 以创造新的价值。这种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开源社区平台、众包平台、Red Hat平台等。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大数据在资源利用、产业链构建、信息融合三个方面对我国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为切入点, 提出了大数据对我国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维”驱动作用, 即: (1)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2) 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3) 大数据“连接”与“融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其中, 大数据资源的使能化运用, 主要表现为推动关键业务创新, 推动盈利模式创新和推动外部关系网络进行重构;大数据产业链效应, 可以沿产业链横向网络和纵向大数据技术结构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连接”与“融合”, 推动客户平台、数据平台、技术平台三种平台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大数据推动我国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可以为国内企业及外资企业等主体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更为系统的行动框架。与此同时, 大数据也有维护信息安全、加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这些功能也为我国商业模式创新增添动力, 这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长云.创新商业模式的机理与实现路径[J].中国软科学, 2012 (4) .

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 篇5

1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 顾名思义就是数据量非常大, 在新处理模式的引导下, 大数据具有三个主要的特点, 其一是决策力强;其二是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其三是可以随时对流程进行优化处理, 大数据属于一种新形势下的信息产业, 并且拥有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数据的处理模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 可以将信息进行远程的传输而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在现在化的发展进程中, 这是将资源与服务进行有效融合的又一新的形式。大数据是采用分布式架构, 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 除了云计算外, 还包含了其他的技术, 例如虚拟化技术、云存储技术等。

2 大数据对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人类当前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 并且无论是各行各业, 都受到了大数据的影响。例外, 在军事领域, 大数据也渗入其中, 为信息的传输与应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途径。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 大数据的带来必将带动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并且影响深远。除了金融领域, 其他领域中大数据的成果也十分显著, 大数据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形下, 人们对数据以及世界具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作出相应的决策前, 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的, 不再是随意的凭感觉做事, 这是大数据对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业内人士指出, 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致富手段, 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其正在重构很多传统行业。在对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相关的数据信息, 在其中挑选出对自身有利的一部分, 并加以利用, 从而获得更有效的价值。这就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商业模式。在零售业中, 数据分析的技术与手段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大数据驱动下利用互联网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大数据的驱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互联网公司, 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庞大的数字信息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致富手段, 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大数据为互联网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著名的全球商业街———华尔街中, 人们每天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 并且获得了大量的成就, 这是因为大数据可以经过严谨的分析对未来的经济走势作出相应的判断, 从而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在这种变革之中, 人们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效益, 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中, 相信也能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如何利用大数据这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价值, 随着未来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将大数据作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对市场进行相应的变革, 在收集信息, 应用信息, 直至探索新的领域等各个环节, 都能够为人们带来惊喜。

4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

4.1 改造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具备普遍服务特征。相当一段时间,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 并且与我国的传统行业共同进退, 一方面为传统行业的改革创造了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崛起,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都是互联网带来的发展与变革。在这一过程中, 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的阶段。其一是运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阶段, 其二是营销的渠道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其三是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产品的发展, 其四是互联网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不仅融入进了家家户户, 并且在各个行业中均有所涉猎。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之间进行相互的融合, 在保留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并且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只有抓住这一机遇, 在每一环节中都应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 才能使传统行业向前发展。

4.2 互联网金融服务于产业发展。

互联网产业原始的形态是消费互联网, 电子商务就是互联网的初级的形势, 产业互联网接触到商业, 创造了现在的阿里巴巴, 创造了京东, 创造了现在一系列优秀的电商, 同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逐渐融入外汇、期货、债券、期权、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 开始介入投资顾问服务以及宏观经济信息服务, 为投资者提供数据整理、决策分析和行情交易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业务种类和产品类型日趋增多。未来行业内势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型产品, 业务种类及产品终端多样化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4.3 大数据驱动互联网产业前景预测。

4.3.1数据创业成为新热点。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流程管理及产品设计日益受到产业界重视, 结合智能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创业热点, 物联网与移动计算加强了物理世界与人的融合, 大数据和云计算加强了后端的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能力。4.3.2自媒体到自服务的黄金时代到来。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 以微信、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自媒体”正在成为网络舆论场的新重心。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个人自助获得服务的“自服务”时代来临。4.3.3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加速融合。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 传统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 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 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4.3.4移动改变生活, 万物互连深入人心。移动互联网设备普及再创新高, 新应用、新业务纷纷涌现, 聚餐可AA付款, 购物有O2O, 出行找专车和拼车, 住宿能就近查找, 吃穿住行全覆盖的移动方式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行为, 优化了资源配置与分享, 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便利与实惠。万物互连已深入人心。4.3.5网络传递正能量, 法治化成互联网治理新常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重大契机。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网络社会并非“法外之地”。未来, 法治化将成为互联网治理新常态。这需要多方积极推动网络社会法治化建设, 坚持依法治网、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用网, 形成政府协调、行业自律、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网络治理体系, 不断提高网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网络环境净化, 网络空间清朗, 网络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平台。4.3.6产业信息共享, 行业自律组织引导企业规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聚集的平台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引擎。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行业组织将会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积极作为, 定期组织行业测评, 确立行业标准, 建立信息披露和信息共享制度, 引导企业规范竞争。

5 结论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给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机遇。大数据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例如, 金融、保险、医疗、零售、物流、互联网、电信等行业, 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运营模式的改善, 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它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行为和趋势支持, 促进商务活动的前瞻效果, 做出知识驱动的决策, 挖掘企业未知的问题, 最终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价值创造。

摘要: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给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机遇。大数据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研究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产业发展给商业模式带来的机遇与变化以及新的思路, 思考并探索如何让我国的商业模式在适应大数据环境中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概念及应用未来[J].科技讯, 2014, 9, 23.

[2]国务院印发行动纲要促进大数据加快发展[EB/OL]中国经济网, 2015, 9, 6.

[3]周涛.大数据商业革命和科学革命[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3 (3) :5-11.

上一篇: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下一篇:胱抑素C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