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型作文 范文(精选6篇)
创新驱动型作文 范文 篇1
★习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同时也有出版杜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造捧。
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简而言之,就是带着任务的作文。试题往往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则材料便为考生提供了两个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面对各地中学语文教材的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重印的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追捧,面对这两种现象考生如何看?“如何看”,这便是需要考生去思考解决的问题。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它较好地解决了新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话题、命题作文限制性之间的矛盾,又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套作、宿构。
材料中的两种现象,前者其实体现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后者体现的是要回顾过去,继承传统。综合来看,就是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考量,传承与创新是既对立矛盾、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从两者的关系入手来写“注重传承,开拓创新”,也可以把两者割裂开来,就其中某一方面来写,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义”或“不忘过去,继承传统的意义”。当然,考生还可以从语文教材不断翻新、受人称赞的原因,或重印民国国语课本受人追捧的原因,二者择其一,就其中一点进行剖析,只要言之成理,理之有据,令人信服即可。
★思路点拨★
一、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写 可以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在生活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中间可以举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以举马克思的例子,他的《资本论》吸收了圣西门、傅立叶以及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屠呦呦的青嵩素,也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验提取出来的。还可以举郑板桥书法的例子,郑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当然也可以从反面举例来谈,没有继承的创新,是闭门造车,终将失败,如邯郸学步的故事。文章最后再次点题,谈二者关系,强调继承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
二、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义来写
可开篇点题,歌德说过:“要成长,你必须独创才行。”的确,一个人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就必须要创新。中间可举创新则兴、守成则亡的例子。如苹果集团,一路不断创新,成为业界龙头,而诺基亚一味守成、不知创新,最终由业界老大走向破产。结尾再次点题,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如创新是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创新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浇灌枯涸的心灵;创新是燃烧的火把,照亮未来的路!因为创新,我们蔡这么的丰富多彩!
三、从不忘过去、继承传统的意义写
开篇可以引用总书记的话,“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四、从语文教材翻新、有人称赞的原因写
考生可以从老教材内容陈旧、观念落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审美趣味、吸引不了学生兴趣、满足不了学生的口味等方面来写。而翻新后的教材,加进了许多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发展。从这个角度写,考生要就事论事,不能引申太多,最好能写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时事评论,把翻新教材受人称赞的原因讲清楚、讲透彻,从而令人信服。
五、从重印的国语课本、受人追捧的原因写
民国老课本的编者有一特点,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张元济、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丐尊等。他们一方面有坚实的旧学根底,深谙传统之道;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能开风气之先。他们之所以愿意俯下身来,不辞辛苦为孩子们编写国文国语课本,其原因在于小学课本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老课本处处让人看到编写者“奠基”的用意: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如《启蒙国文》的序言说:”本书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本书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内容上民国国语课本采用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历史传说和儿童民歌,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趣味。
★习作题目★
去伪存精,革故鼎新
三(2)江小鸽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翻新语文教材的热潮,同时民国时期语文读本的重印亦形成了流行态势。对此,笔者认为二者的做法都有偏颇之处,也都存在合理之处。笔者以为,语文教材的编订应秉持去伪存精,革故鼎新的态度。
诚然,翻新语文教材的确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出版民国时期的读本亦有利于加深对传统的认识。但不可置否的是,翻新的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减少了国语的传统韵味,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也不可避免地缺少了时代性。对于语文教材的改编应结合二者之长,互补之短。将精华留存,将时代性与传统性统一于教材中。
语文教材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历史意识的重要载体。故语文教材不能一味翻新,其中的中华古文化的精华必须保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说过:“一切历史即是当代史。”中国古代的历史及文化,其中映射着的是社会历史变迁的规律,是中国人民思想变化的历史轨迹。而它们对当代的中国及以后中国的发展必有重要意义。语文教材要让中学生感受到它们,从历史中汲取今后发展的养分。语文教材需要民国时期国语读本的精华。
语文教材也需反映当代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的时代精神。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亦有所不同。若不能使中学生从语文教材中领会当今时代的特点,那么此类语文教材无疑是不完善的。我们需要新的活力新的精神力量注入到语文教材中。唯有如此,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为时代发展助力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不仅是对立的关系,二者即对立又统一,统一存在于语文教材中,互补劣势,完善自我。语文教材若能做到融二者为一体,相信收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去伪存精,革故鼎新,缺乏传统精华难以传承,缺乏时代精神难以发展。将二者有机整合在语文教材之中,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碰撞,相交融,必会激起更耀眼的思想火花,星星点点,足以照亮个人,点亮中国。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三(1)袁月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但与之的相反,也有出版社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对比,我呼吁: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教材不断翻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创新潮流,但正因如此,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方可增加文化底蕴,方可进一步助力社会前行。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助力剂,又是安抚社会人心浮躁的镇定剂。各地中小学生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应用肥沃的土壤去培植他们,用甘甜的泉水去浇灌他们。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便是用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他们奠基。在快节奏的社会,正需要优秀的民族文化来滋润人们饥渴的心灵,抚平那一抹抹裂迹。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今之需要,也是发扬中华文化之必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倘若任由教材不断翻新,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终会消失殆尽。没有了民族文化的土壤,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文化创新以文化继承为基础,假若脱离优秀传统文化,则一切创新都毫无意义。“祖国的花朵”也会因此而过早地凋谢。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味地接受所有民国时期的国语知识也不当被提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前进,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内容同当今时代有所差别,这就要求出版社慧眼识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用以培养下一代,让青少年们乘此飞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怎能加以创新?虽然教材的不断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但更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相结合方能体现其价值,故,“祖国的明天”才能茁壮成长,不至于在不断翻新的教材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丧失了民族的信仰。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国的花朵在它们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创新驱动型作文 范文 篇2
当前动态竞争激烈,封闭式创新已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源型创新不同于封闭式创新,它是通过对活动单位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创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顺应经济、市场发展,立足自身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并再次推动单位内外新的创新经济发展的一种群体性经济行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开源型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形式包括: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官产学研合作形式、日本新日铁为代表的同业者技术联盟形式、欧洲安赛乐钢铁企业率先实施的与下游用户合作的模式、美国纽柯公司推崇的与装备供应商合作形式等。
追逐利润,必然是大多数创业最直接的驱动力。早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西方经济学亦很早提出“经济人”假设。在马斯洛曾说过,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基于这种驱动力的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与众不同的人生价值。谢志远(2010)认为,学校的创业课程及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创业具有直接性教育驱动力。《杭州大学生创业政策解读》中指出,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催化剂,良好的创业政策可以营造良好的创业气氛,提高创业可能性。刘志超(2013)提出,国内沿海一带创业群集中,国外则以美国的硅谷最具代表性,这说明了环境、氛围是促进创业的软性驱动力。
二、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
今年来,国务院多次出台、下发关于促进就业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从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强化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孵化基地、提高培训质量、健全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内容、提供用工服务#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些政策和措施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倡导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态度,可以说,创业带动就业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三结合就业方针的集中体现,是积极就业政策最活跃的、最具有动力的一种机制。
对于开源型创新,无论是“众包”模式、“廉价创新”模式还是“创业孵化器”模式,都能符合创业驱动力的要求,将开源型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已完全具备成熟的理论基础。同时,将二者结合也十分符合当前国内发展趋势的要求,因此,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研究也具备现实意义。
三、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的积极作用
1.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为商业模式的改进提供新的维度
当前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求。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引领的个体制造业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来定制生产商品,引领技术、工程、艺术等方面的变革。
此外这一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进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制造业领域,也包含了如缝补和编织等手工类别,开源式创新驱动创业模式引领的影响产品和服务感官知觉、审美情趣、知识认知的非功能性表现的软创新将会越发受到重视,这一模式并不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个彻底代替,而是有效的补充。这些融入到各个产业中的创新驱动创业模式,正改变着旧有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并最终实现经济的质的飞跃。
2.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创新,寻求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战略或是计划力图实现本国传统制造业突破性发展。例如,英国的低碳工业战略和先进工程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美国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法国的新工业法国计划。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应用于工业产业中,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新机遇,推动传统装备和产品生产制造转向智能,形成了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机制,优化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结构。此外,开源改变了工业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利用方式,可以快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实现生产与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定制化、个性化和小量化生产成为发展趋势。基于开源的传统制造业创业模式经过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制造业企业跨地区、跨领域的协作和产业集群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
3. 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近年来,企业的雇佣人数减少与大量大学生毕业的矛盾越发突出,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创业,正在成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模式引领的个体式制造业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来定制生产商品,对技术、艺术等行业劳动力的需求巨大,会创造出大量新就业岗位,增加人民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促进内需,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
这一模式还应用于不同的产业。除了科技上的创新,开源型创新也影响产品和服务的感官知觉、审美情趣、知识认知的非功能性表现。亦或是缝补等手工类别,这一切都使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创新驱动创业的实践中来。有动机的创意群体是创新的主要来源,通常可以改善一个处于边缘或弱势的社群的生存条件。这些都使得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在多个层面多个产业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基于开源型创新驱动创业提出政府建议
积极发挥政府搭建桥梁作用。通过政府搭桥,将高等院校、科研所,与企业相结合,促进创新落实实践,带动就业。政产学研模式不能只是“授之以渔”形式,如要求项目支持的技术成果商业化后,必须将收益的四分之一返还相关部门,直至达到项目出资额后停止返还。这样能够做到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持续性发展。
积极营造创新驱动创业大环境。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增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能力,将市场、政府和社会资源有机融合,相互作用,构建适合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不断释放创新的活力。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或提高创业贷款额度等,为创业初期的创业者们“输血”。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营造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空间,并将传统科研经费中的一部分转移给新兴创新者。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驱动创业项目。当前很多创业项目发展受制于资金,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不是长久之计。国外很多项目多是通过“众筹”或是“天使投资”等大众或小众风投形式完成。通过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扩大经济投入,可以有效提升创业实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温雯.“创客文化”的历史图景与未来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8).
[2]万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大众创新创业[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5(06).
[3]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德鲁·博迪,雅各布·戈登堡.微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跃迁 篇3
关于“十二五”纺织行业发展
“纺织工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基石作用”观点聚焦:从国际看,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竞争压力。从国内看,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
TAweekly:您怎样看“十二五”纺织行业的经济发展?
田丽: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增加就业、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劳动力成本加大,但解决农村、中小城市的就业方面,纺织工业仍然作出重要的贡献,纺织工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基石作用,但纺织工业在“十二五”中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品牌和供应链整合的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动地位。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资源、贸易环境等比较优势,纺织工业得到平稳发展。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加速,与我国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我国纺织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棉花的对外依存度为30%左右,化学纤维原料乙二醇、对二甲苯、己内酰胺、丙烯腈等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而且受自然气候变化、游资投机炒作和石油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纺织工业平稳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从国内看,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本地就业数量增加,向东部纺织企业输出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东部企业劳动力短缺明显。同时,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对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于当前纺织工业定位
“纺织工业是高新技术和时尚创意的重要产业”观点聚焦:纺织工业既是传统产业,对国民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的产业,也是高新技术时尚产业。从服装起源到现代人类穿衣,纺织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纺织产业正在向高科技、互联网及时尚领域等融合一体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产业发展。纺织工业的发展终极目标就是解决人类穿衣问题,达到物质形态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
TAweekly:您怎样看待纺织工业定位问题?它的意义何在?
田丽:我认为纺织工业定位问题非常重要,是关系纺织工业发展、产业升级的大问题。2009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这一重要文件作为纺织工业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首先明确了“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但是,我们还针对纺织工业的特点,提出了“丰富对纺织工业定位”的重要观点。提出在纺织工业定位中,除了上述之外,还应增加“纺织工业还是高新技术应用和时尚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的重要观点。主要从纺织工业集中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纺织工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纺织工业集合了创意经济和时尚产业要素等三方面加以阐述。针对纺织工业科技进步,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新技术革命是纺织工业加速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的观点;针对纺织工业发展的目标,我们提出了纺织工业发展要满足人们穿衣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美丽的新观点,要加速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关于《中国制造2025》
“推动行业向五大方面发展”观点聚焦:推进纺织业智能制造的进程、推进纺织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继续夯实纺织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快品牌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
TAweekly:今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那么这份行动纲领对纺织行业有哪些意义?传统的纺织行业如何利用行动纲领提升自身实力?
田丽:《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更加坚定了纺织行业强国之路的信心,意味着纺织工业变革的开始。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是世界纺织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纺织工业制造应重点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是推进纺织业智能制造的进程。《中国制造2025》提出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包括智能化装备、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三方面内容。在智能化装备方面,要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控制、实时在线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的关键装备,实现机器代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柔性制造。在智能化运营方面,要发展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建设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整合供应链、设计、生产、销售相关的全部环节,建立云工厂与实现电子商务。在智能化纺织产品方面,要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纺织终端产品上的直接应用,要使传感、通讯、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技术结合开发智能化的纺织品服装,并广泛应用于运动休闲、监测与健康护理、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
二是推进纺织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首先要重点发展满足航天、国防、安全防护等高端领域需求的T700级及以上高性能碳纤维以及对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玄武岩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应用防护、防化、能源等领域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其次要开发替代石油资源的新型生物基纤维材料,推进海洋生物基纤维产业化解决原料的多元化,攻克新型纤维素纤维原料和新型纤维素纤维制备技术的开发,建成竹、麻、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到新型再生纤维绿色工艺示范生产线。最后是要大力发展各种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发展高效率、低能耗、柔性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及装备,满足个性化、时尚化和功能化的纺织终端产品消费需求。
三是继续夯实纺织工业基础。增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是《中国制造2025》为破解创新发展瓶颈指出的解决路径。因此,行业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材料开发方面还需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强化应用创新,纺织基础工艺仍需以提高效率和降耗减排为目标持续升级,专用基础零配件仍需提升自给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创新平台的基础支撑也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要重点突破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以及差别化、多功能纤维等纺织基础材料,新型多功能高速锭子、高性能钢丝圈、喷丝板等纺织基础零部件,对纺织工艺转型升级影响大的纺丝、纺纱、织造、印染及非织造等纺织先进基础工艺,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技术基础建设。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快品牌建设。通过科技进步、设计创新、工艺可靠、标准严格、控制严谨、装备先进等方面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品质,并为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的开发提供积极支持,确立质量品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创造良好的品牌环境,包括产业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推动纺织行业知名产品品牌、知名企业品牌、知名区域品牌和知名国际品牌的成长,尤其是加快纺织品服装国际品牌地位的提升。
五是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在纺织工业的各环节采用先进的节能装备和节能技术,提升全行业的节能水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发展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染整加工技术。建立物理法、化学法兼济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连续再生纤维关键技术体系,把循环再生纤维产品应用范围扩大到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等领域。
关于“十三五”规划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主线”观点聚焦: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放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保持纺织经济一定增长速度为前提,为转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为切入点,为转型发展取势做好“两只眼”;以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化纺织工业为着力点,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以统筹国内国外资源配置为依托,拓展纺织经济转型发展空间。
TAweekly:目前行业“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中,那么“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着力点在哪?企业又将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田丽:改革开放以来已编制了七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因为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形势下,世界经济进入微弱复苏、慢增长、多风险为特征的新常态,国内经济包括纺织经济减速调整,并呈现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纺织工业既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又要面对各项成本压力持续攀升、劳动力资源紧缺以及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产业优化升级进展缓慢,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十三五”规划应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主线,推动我国纺织经济实现从要素投入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跃迁,保证我国纺织经济不失时机、转型不转向。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是制约纺织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需求是可以通过供给创造的,产能可以通过升级平衡,推动纺织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比如,一方面我国中低档纺织品服装产能还是过剩,另一方面高档纺织品、名牌服装等高端产品还需大量进口。此外,“互联网+”推动了服装井喷式销售,我国网上购物的销售额已超过进出口总额,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带动了就业。在传统发展方式边际效益递减的同时,新的发展方式孕育了巨大的希望、生机和潜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不断赋予纺织服装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4
实时监控虽有利,公民隐私不可侵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 班
苏晓虹
“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通过俺瞧瞧网,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全国各景区人流,选择避景拥挤,舒心出游;了解雾霾的状况,判断今天是否适宜出门;获取城市实时路况,提前避免大塞车。不可否认,实时监控的确极大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这样的安全隐患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科技不断发展和信息不断畅通的社会,实时信息的需求也应运而生,有了它,我们的出游更多了一份舒适度,有了它,我们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有了它,我们有效地避免了“人在囧途”的尴尬。这样的实时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份资源,让人们的生活更多了一份安全感和心灵的自由度。服务人民,便利生活,它功不可没。
然而,完全公开的实时监控,清晰的彩色图像画面导致许多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从某种程度上,安全隐患的存在难以避免地让人感到担忧,而公民的隐私在某种程度上,被“群体的侵犯”,外出旅游,感知奇异的湖光山色;出入酒吧,在工作压力之下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经营店铺,用自己的劳动赚取财富。这原本是自己个人私生活,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开。倘若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这样的安全隐患显而易见。实时监控固有利于人民生活,但是公民的隐私权,依然神圣不可侵犯。
因此,实时监控运营之时,公民的隐私权也需得到有效的保障,作为运营商的“俺瞧瞧”网,在信息的公开和选择上,必须要加以选取,对于公民信息敏感点,在直播时必须要进行适度的屏蔽,切莫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对作为市场监管者的政府,对新兴起的“俺瞧瞧”网等新行业新态势的监督管理,也是法不容辞。政府加强对实时监控运营的管理,及时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措施,让监督前移而非事发后处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民的隐私权,还人民生活的信心。
唯其守法,方能致远。实时监控具有在保障人民的隐私等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
直播监控生隐患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班 陈杰銮
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发布了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实时监控等等。兴许该网站的出发点只是为了维护公共环境和为网友带来便利。但这样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全天候的网络直播实在会令人感到不适。
直播实时监控是对市民生活的困扰,对隐私权的侵犯,对不知情市民来说更是一种窥探。试问谁能够忍受长时间生活在直播下,一举一动都无时无刻出现在浅浅万万网名的眼中?人人都有隐私权,但“俺瞧瞧”网站此举无疑侵犯了市民的隐私权,让他们在公共场合中的隐私荡然无存。况且这样的网络实时直播,部分市民事先并不知情,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赤裸裸变相窥视。这种直播实时监控恐怕在为市民提供便利前就已给市民带来困扰。
再者,直播实时监控不是相当于为不法犯罪分子搭建了一个免费而又全民的平台,让他们有机可乘了吗?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然而弊端也不断涌现,将互联网融入市民胜过仍需一个相当的过程,利用直播实时监控维护公共环境的前提是将中国法治意识和规范渗透在互联网之中。否则再完美的网站也只会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为广大市民造成一定的隐患。因此,面对“俺瞧瞧”网站的直播,引起网友和部分市民的争论甚至质疑,其实也是无可厚非。
况且,这已经涉及到道德观的问题,被直播本该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而对于被直播一事,不少市民竟是毫不知情。如果该网站在其直播的地方贴出告示,让市民了解,注意,也许会缓和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对于直播实时监控,我并不反对它对环境保护中有利的一面,但是更大的隐患还需要它来解决,没有这些隐患未被消除,那么它将会成为一种公共道德问题,甚至一种法律问题,这是我所不乐见的。
艾力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但也没有人会愿意将一切摊在别人面前,任人检阅。
娱乐有边界,隐私需空间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班 左秀珊
一家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中,可以看到全国景区直播,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测等,这在为游客提供便利方面固然是好事,但是深思一层,市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呗直播,恐怕也难以让市民放下心来。因此,我认为,娱乐有边界,隐私需空间。
被直播是一种对个体独立的蔑视行为。诚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是,也没有一个人希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生活被直播给全社会观看。一个个体的成长,除了需要社会为之提供的生存条件和生活关爱之外,也需要有一个私人的空间,一个放松的不需要社会舆论的空间。正如某市道德模范因同性恋而进行变性手术的新闻遭到大批网民围观议论,他们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此口诛笔伐,大有一副我围观我有理的模样。且不说该事件的人物做法,但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直播现场若是摊在自己头上,恐怕让人胆寒啊!
被直播更像是一种网络暴力的产物,是泛娱乐时代的悲哀。泛娱乐时代,是一个全民玩过狂欢时代,“虚拟世界中没有责任”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自由拾取了边界,隐私也成为人们娱乐的内容。近年来,“人肉搜索”带出了不少贪官的同事,许多普通人的生活也成为了直播现场。一75岁的老太太为纪念死去的老公而20年来一直做善事的新闻一经报道,老太太一星期接受超过260个电话和无穷无尽的求助信,这让老太太不堪重负,最后竟选择自杀„„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活变成直播现场的感觉恐怕非常人所能接受的。因此,还隐私以空间显得刻不容缓。
还隐私以空间的重要性,还在于国家。部分无知人员曾以观光旅游为名,到国家军事基地拍照的时间屡见报端,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国家隐私和个人隐私都被赤裸裸呈现在全社会时,自由的边界不复存在,法律尊严也被漠视时,何谈娱乐?瞧一瞧的初衷也已改变了!
娱乐需有界,隐私需空间,行动起来,还隐私一片安静的空间。
网络直播实不可取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高三21班
梁子桐
去年九月,一家名为“俺瞧瞧”的网站为众网友提供全国景区直播,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控等服务,引发了众多热议,在我看来,在网络上进行直播的行为实不可取。
不容否认的是,该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去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型之余还使我们得以与外界“接触”。但往深处思考,不难发现,如此网络直播,其害亦是无穷的,不容我们小觑。
在网络对实况进行无声直播,实际上是对不知情而被直播者肖像权与隐私权的变形侵犯。直播使得人们明明穿戴整洁却如同裸露般地在网络平台上被围观,所做的一举一动暴露无遗。其性质与外国著名的“谷歌地球”相似,该软件虽不是实时直播,但却因为上传的地图照片上出现了人脸而屡遭起诉。在这个隐私权应该被珍视的年代,网络直播却与其背道而驰,实为一种悲哀。
网络直播还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得不到本在公共场所就难以获得的保障。于人的身体而言,它于无形中张罗成一张天网,笼罩在人们的头上,给某些人的恶行提供了可乘之机及前所未有的便利。更进一步于人的心理而言,它导致人们在出行时抱有一种拘紧之感,无法真正释放天性,做最真实的自己。如同近日两个被微博“直播”的女孩,就因在等地铁时蹲坐在地上便被“直播”者谴责其为“没教养”。在这个难以用自己的价值观辨清孰是孰非的时代,网络直播无疑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舆论压力,甚至某些人又会不幸成为网络暴力的屠刀下那只待宰的羔羊。我们并不希望这些悲剧的再度发生,也要极力去避免因为网络直播而陷入“网络先审判”的泥沼。
总而言之,网络直播于当时当代实不可取,若真的想要获得即时的资讯,也可以通过电话、收音机等直观快捷的方式,没有必要用到网络直播这种锋芒潜在的工具。也许今天你只是将它当做消遣的工具看这个世界,但在未来的某天,你或许会毫无预兆地成为下一个无辜的直播主角,被这个世界一览无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9月,在一家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可以看到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控等,为此引发网友的众多争议。特别是不少市民发现自己被直播了,认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存在一定隐患。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此表明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5
1.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
最近,语文教学一线盛行一个名词,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到省级的教研会议,小到普通的语文课堂,谈及这个名词,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说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变天的架势。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究竟是个什么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种作文究竟该怎么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高考作文没有变天。
那么什么叫“增加任务指令”,增加了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要从高考作文的本质说起。
高考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它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大学选拔具备学术潜质的人才,这个根本性的目标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的,大学当然希望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具备好的做学术论文的潜质。
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而无论是学术型的论文,还是我们通常俗称的教学体议论文,本质上都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实、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发问,也就是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实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暗合了这样的要求,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说理,最终给出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就已经带有问题的,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从材料作文的本质要求来看,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基础上加了任务指令,可以说是多此一举,如果任务指令添加不当,反而还会束缚了考生的多角度思考。从传统材料作文的隐含任务指令,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给出任务指令,这一变化意欲何为,值得深究。张开老师在文中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材料作文经过多年发展日渐成熟后的一种成果。老徐反而觉得,材料作文如果真的发展成熟,应当是在命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处理方式上有越来越高的水平,而不是在材料后添加任务指令这种偏保守的做法。
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写作角度有限的命题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在这种命题形式上再加以任务的限制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材料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在这些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材料作文命题的发展是日渐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为全国一统天下之势,但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现状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阅卷标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这种现状和格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只好选择倒退三步,从材料作文命题本质要求的源头上,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卷标准制定之中,以起到真正引导的作用。
这样的推断,并非凭空臆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任务驱动作文的对立面,得出这样的结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是话题作文
在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真正内涵的时候,分析它的对立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先来看看非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张开老师在文章里对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从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换句话说,任务驱动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来,虽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线很多老师的教学,甚至一些地区的高考阅卷标准,用的还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的标准。我们先来看看很多高中生的一般写作套路。他们面对一则作文题材料,一般的做法是,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比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稍微高级一点的写法是这样的:作文开篇或直接或间接引述材料,然后不顾材料整体意思,强行给材料套上一个话题,比如“创新”。然后通篇以类似这样的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创新是成功的捷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
再高级一点的,是能对所论述的话题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论述,比如“创新,就是告别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这种写法一般还会被称赞很有深度。
以上的这些作文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它们充其量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的写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内涵为核心,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推动文章行文的内在要求,然而这样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阅卷实践中,并没有通过判低分来引导,不知是这些地区本身的阅卷水平就很低,还是阅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作出的妥协。
我们再来看看,一线老师是如何教材料作文的写作。在《高考作文从零开始》的课程里,曾经讲过一个例子,2013年高考后,江苏地区一个老师为当年的江苏卷作文题写了一篇下水文。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讲的是一群探险者来到一个山洞,为了照明点燃一支蜡烛,导致山洞里栖息的蝴蝶离开原地,退到山洞深处,材料的结尾有一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个老师写的下水文叫做《细节决定决定成败》,文章抠出“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句话,然后给它关联上一个话题“细节”,接下来大谈特谈什么叫做细节,注重细节成功成才,不注重细节一败涂地。这篇文章被作者以满分作文的名义发在网上,还被广泛转载。我们姑且不说一个老师写的下水文标榜为满分作文合不合适,这篇作文本身明显就是把材料作文当作阐释型话题作文来写的。一个敢于写下水文发在网上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千千万万不敢写下水文的老师。
纵观一线的高考作文教学,鲜有真正把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核心来教的,大多舍本逐末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为了让学生写出形式结构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系列所谓文章结构的样式,比如什么“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再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式。还有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么位置一定要联系实际等等。更有走极端的,要求学生按主题背范文以备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什么“毅力”、“信念”、“创新”、“环保”之类的若干个主题,每种主题配几篇陈词滥调的范文,考场直接套用。
以上种种,做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天下文章一大抄,为高考作文做形式结构、语言和素材上上的准备,本身无可厚非,做一定的准备也并非刻意的宿构和套作。但问题还是,这些基于阐释型话题作文的做法,早已经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内在要求了,舍本而逐末,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
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一线老师的认知仍停留在话题作文的时代,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不责众,劣币驱逐良币,以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作,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会成为一线作文教学和市场作文辅导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时代,高考作文的命题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任务指令,说到底,不是为了限制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而是在高考作文命题权收缩的环境下,通过命题增一味药,来对抗多年来久治不愈的话题作文的毒瘤,让命题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厘清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更清楚作文的训练目标和方向。
2.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模板)
总体框架:引、议、联、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间主体:议(分析问题),讲清楚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好处/危害);兼谈对立面
思维方式(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结果分析、背景分析、辩证思维、比较分析、让步思维(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
材料构成: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但可以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
论证分析角度: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国家),人与自然,人与传统历史等
论证分析具体内容指向(供参考):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2、依法治国理念(法律规则)。如:网络随意发帖;恶意占用公用电话;旅游不守法规;不孝不尊敬长辈;恶作剧导致违法;不准守交通规则;考试作弊,参与欺诈活动等。
3、中国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价值观或人生观。
4、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对创新与传统的思辨、热爱科学、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积极实践,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设题。如:“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与传统”“山寨与创新”等?
5、人性主题:即是反映与人的精神活动或行为有关的感情或思想。(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比如:爱、坚强、执著、追求、宽容、包容、诚信、真诚、善良、友善、团结、高洁、帮助、自由、平淡、美、简单、尊重、伟大、深刻、平和、理智等
一、“争议型”作文材料,如全国卷1“女儿举报父亲高速接打电话”(材料+争议评价 + 任务 +要求)
1、★“争议型”作文材料思路模型
例文1——资料一“抢红包”范文
思路结构———
1、第一步:引
——概括现象(事件)、提出争议点,表明自己的判断(肯否或辩证对待,如“该争才争,争应有度”),并确定观点。
2、第二步(主体部分):议(从不同角度从权衡利弊、优劣、好处、危害等)
(1)、个人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2)他人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结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3)自然、国家、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制度、法制或其它)等角度:
理由——阐释句——相关名言、名人、名事、现象分析——分析原材料(背景分析法 + 结果分析法)
3、辨析思考(权衡比较另一种观点或对立面)
4、提出措施、期望、号召等
例文二【2016 成都二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5 年 5 月 1 曰,《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自此,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大部分人对导盲犬乘车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表示担忧,比如车厢内有小孩,见狗就哭怎么办?车厢环境密闭,导致过敏人群感染怎么办?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判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四步法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2015年高考全国卷
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一类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2015年全国卷评分细则评也同过去非全国卷所用的评分细则有较大不同。因此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应对这一新型作文要引起高度重视,广大高三教师也应就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
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该怎样来写作呢?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
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仔细分析应有如下的任务: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这就加强了考生论述观点的针对性,要求就事说理,不能脱离所选的一方而任意写作。同时要求写成一封信,以信的形式来展开论述。信的格式无疑就会成为判分的依据之一。③“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就是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形成像样的、可以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他非核心事件可以涉及,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叙述非核心事件只是为了更好地议论核心事件。③“选好角度”。针对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明确指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事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符合命题者命题意图。
二、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这一则材料表达的有这么几层意思:⒈陈父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⒉小陈迫于无奈,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全,通过微博私信向警举报自己的父亲;⒊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并将这起举报放在官方微博上;⒋小陈之行为、警方的做法,赢得众多网友的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⒌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这则材料中涉及老陈、小陈、警方、网友、媒体这五方。从材料看,老陈、小陈、警方三方是核心事实,网友点赞、质疑,媒体报道是这些核心事实产生的影响。因此分析材料要紧抓这三件核心事实。首先我们来分析老陈的行为。老陈不顾家人多次劝告,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命题者对老陈之行为明显是持批评态度,老陈这是把生命当儿戏,是极不正确的。这种行为要批判。再看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父亲生命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举报自己的父亲。”从举报的原因、目的来看,小陈是正确的。但在举报方式上是否有更好的呢?值得考生思考。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体现了实事求是以及法治精神,值得称赞;但把这一事件公布到官方微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警醒大众,但客观上也将小陈置身舆论的漩涡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辨别是非,为后面的写作找到方向。
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
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这一则材料中就应围绕老陈、小陈、警方这三个核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来写作;当然,在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比如从老陈角度来写,可以着力围绕其错误做法来展开论证。如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的危害等来展开,劝其注意生命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等。又如从小陈角度来写,一方面要突出其举报的意义、围绕其积极意义来写作,把这些作为文章之第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其举报方式值得商榷,以及举报自己父亲与中国传统伦理不一致,并提出自己应对一情况的做法。还可以从警方的角度,抓住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体现了实事求是、依法行政等精神,值得称赞;并指出警方把这一事件公布到官方微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警醒大众,但客观上也将小陈置身舆论的漩涡之中的事实,探讨警方执法是否可以人性化些。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要求。
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过去的材料作文中,材料总是起引出观点的作用,引出观点后,用途不多。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全国卷Ⅰ而言,在写作时就应紧紧围绕一方材料来提出观点,展开论证,要结合材料向读者入情入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可联系类似材料进行类比、辨析,分析事件背后的情、理、法等核心价值观。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写作中类比不当,使得说服力不强,造成论证乏力。这里所谓的类比事理,就是同材料中相关方行为在本质上有同一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6
①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木心说:“见名人,要见其人,不见其名……大多数人是只见其名,不见其人。”
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实的品格。”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资料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分析】
材料是两则名人名言,对于第一则材料,首先要理解其意思:名人因其名气大,他的形象和才能已经被放大许多,不务必真实,所以劝戒人们要不见其名,也就是不要因其有名而被其迷惑.见其人就是要根据你看到的实际状况来决定他,要看他的为人.第二则材料的意思很清楚,也就是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品格.
根据材料的资料,我们能够围绕“名声与为人”来立意,评价一个人“要见其人,不见其名”.
【例文】
品格的魅力
品格往往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构成的.松、竹、梅三种植物象征三种品格,松象征刚毅坚强;竹象征操守气节;梅象征高洁典雅.
青松,树干笔直挺拔,傲然屹立,没有一丝的媚态;树枝旁逸(溢)斜出,向上伸展,有一种用心进取精神,不像柳树那样甘愿俯首贴耳;树叶尖细像针,团团紧簇,有密切的团队精神,固守自卫.
松树的耐寒力惊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陈毅诗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像松树一样虽经风霜雪雨的侵袭依然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搏得四季常青!李清照在国破家亡时尽管历经背景离乡的艰辛和失去丈夫的痛苦,也绝不向封建的恶势力低头.她宁可“守着窗儿”,孤零零地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也决不去做失节的事来求得苟且偷生.她以松柏言志,毅然决然地说:“岁寒知松柏之心,国难知忠贞之节.”表现了出了女词人刚强的性格.“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巾帼不让须眉,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人崇敬!这就是松树的品格!
松树是栋梁之材,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它的浑身都是宝,松材自不必说,用途广泛;松树籽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佳品.从这个好处上说,松树又像征那些甘愿默默奉献的人.
翠竹虽然没有松树那样高大的身躯,但有松树那样顽强的毅力.竹干拔节生长,腹内空空,有人把它比喻为华而不实的人.但它傲霜斗雪的精神和节节拔高的特点更象征具有高尚气节的人;竹子的枝细长有韧性,多么像竹的筋骨!即使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竹叶像鸡爪儿一样,翠色欲滴,三五成群,挤在一齐,很善于沟通和联络,这是好人缘的象征.竹林是隐士和文人雅客们最喜欢的栖息地,有“竹林七贤”为证;曹雪芹也务必喜欢竹子,否则,他能给他喜欢的“娴静若姣花照水”的林黛玉安排到“潇湘馆”去住吗?
竹子把自我的一切都贡献给了人类,他的干能够盖竹楼,能够加工高档的地板…;枝能够做扫帚;叶能够入药,用竹叶泡水喝,润肺沥尿.竹子也象征那些甘愿奉献的人.
腊梅,和竹子一样,虽没有挺拔的树干,但却有顽强的意志.娇小玲珑的身躯能抵御严寒的百般蹂躏;虬枝曲折,像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怎样加压,都不能阻挡它顽强生长的力量,它给人以启迪:“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梅花顶风冒雪昂首怒放,淡雅清丽,芳香四溢,花中君子压群芳.它启发我们:“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激励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的俏丽和香气吸引了诗人,激发了他们的雅兴.王安石吟咏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以梅花自比,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
“岁寒三友”教给我们怎样做一个堂堂的人.我们就应像“岁寒三友”一样善于应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既要具有松的刚强,又要具有竹的气节,还要具有梅的高洁,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