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精选12篇)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1
创新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 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环节都很好地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动。
当然音乐教学对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需要音乐教学的创新, 需要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我们不希望看到, 想学音乐而不愿意追随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情景, 所以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创新。
一、教材的创新
21世纪世界教育正朝国际化、民主化、多样化、现代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那么21世纪中国的音乐教学改革应该以素质教育为立足点, 回过头来, 我们很清醒地看到以往教育在观念上、方法上、模式上的陈旧。曾记得有位同学这样说过:“老师, 你不要教我们教材上的歌曲了, 这些歌曲都老掉牙了, 我们都不感兴趣。”听到这我心里不免有一些悲凉, 我觉得音乐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已不符合学生的胃口, 被学生认为“不感兴趣”, 除了学生审美能力欠缺外, 我发觉课本内的音乐教学也已满足不了学生多方面的音乐需求, 学生也有喜、努、哀、乐, 酸、甜、苦、辣的感受, 我们的教材所选歌曲虽然好, 但也有点刻板、单调, 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所以我们的教材应创新, 适当的创新和补充新的教材, 使之能反映现代社会学生的生活情趣, 以适应学生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一个音乐老师来说, 只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才能培育出更具有创造力, 鉴赏美的能力的人才, 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往往是老师, 任何结果都必须由老师一人来判断, 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而现在的教育我们把被动变主动,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老师要由原来知识的传授灌输到引导儿童主动学习, 由原来的讲授转变为观察、倾听、指导和帮助。国庆节准备节目的时候有一个舞蹈是《十月是你的生日, 中国》, 在这个舞蹈编排前, 我首先让同学们听了四遍音乐, 然后让同学们展开联想的翅膀, 发挥想象的空间来想象各种动作, 同学们各抒己见, 经过一次次筛选、改编、实践、讨论以及老师的指点, 终于获得了成功。演出时同学们那种自信、那种富灵性而发自内心的微笑, 完全把自己融入优美的音乐中。
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要勇于创新。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三、教学环境的创新
当代音乐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学环境的创新改革。我常听到有的老师说:“音乐课就是一少部分学生的休息课”, 这句话已经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不要把音乐课上成“讲授式”“机械式”的课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创设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同时, 也要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大部分人认为音乐课就是在教室里上, 但不知同学们走出教室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 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做游戏, 他们也想尽情地交往、表现, 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有利于音乐情感的体验交流, 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扬。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环境。
音乐教学必须创新, 创新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动力。只要我们加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 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体验音乐, 研究音乐, 表现音乐, 那么今后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2
——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
1、改革开放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我们都学过马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历史一再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谋求发展光靠赶超的勇气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指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发展目标。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发展理念也随之经历了不断突破和升级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提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念。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预示着我国发展将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就。
2、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不创新是死路一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后长期依赖投资、出口和劳动力供给,通过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仅仅依靠传统发展动力,继续沿着老路走,已经很难走得下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正在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一个很有趣的街头调查显示,现在外国人最想从中国带走的特产是什么?是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高铁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科技含量了。在中国我们可以几个月不取现金,3个手机用户就有2个在用移动支付,只要有手机就能看病、下馆子、叫外卖,不论你在菜市场、加油站还是路边摊,是买衣服、买汽车还是买房子,统统都可以移动支付。如此随心所欲的支付新时代完全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的迸发。近年来,我国在大飞机、重型汽车、智能机床、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领域已成功走出创新之路,在创新的引领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
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我国经济向高质高效发展靠创新实现
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在发展中既要讲速度也要讲质量,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我们已经世界是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速度快并不意味着质量高。近年来,海淘已经成为消费新潮流,我们去日本买马桶圈、美国买MacBook,法国买香奈儿、LV,瑞士买手表,我们的新生代父母从亚马逊、考拉、京东、淘宝等平台买母婴用品,为什么海淘会成为一股热潮?难道我们中国不生产这些产品吗?当然不是,还是因为我们有些产品质量不高,就影响了国人对国货产生了总体上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在发展中还要讲效率、要保持生态平衡。目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还很突出:钢铁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电解铝产能已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260万吨,企业亏损面超6成;十二五期末,中国汽车产能已超2000万辆,产能过剩数百万辆,很快我们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合金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为40%左右;电石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闲置。由此中国的生态危机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治理生态危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靠创新实现 如何实现?
首先,推进知识创造、加大非物质要素投入力度 工业革命进入4.0时代(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美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 德国: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中国:《中国制造2025》
过去我们在发展中注重的是资金、土地、厂房,现在我们更多地去谈全社会研发投入,在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到近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但这还不够,最近的中兴事件,让大家清醒的意识到: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大家往往看到做基础研究不赚钱,遥遥无期,投入很大,做应用能更加简单一点。所以我们国家在创新的成果上,科技应用在一些方面已经全球领先,但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产学研政需通力合作,投入更多资源在信息科学、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这样才能具备真正的实力。
其次,推广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互联网
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概念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发生变化,这对制造业产生了新的影响。
自行车诞生20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许多自行车厂面临倒闭。然而,因为中国共享单车的发展,自行车这一传统制造产业又被赋予了新的科技属性。如今中国的共享单车甚至已经走出国门,到日本、法国、英国的大城市,让世界居民体验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便捷生活,他体现了一个国家强大的移动通信能力,精准的卫星定位系统。
最后,一言以蔽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实现“智能制造+知识创造”。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3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本次活动是一个交流思想、汇聚经验、开阔眼界、探究学术的平台,各位选手的教学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可圈可点,参加本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现撷取一二,与同行共享,希望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启迪。
一、创理念之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教师主宰了课堂教学,学生只能在教学设计的条条框框里规行矩步,严重禁锢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只有当课堂上真正确立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教师的自觉行动,建构起新型师生关系,完成教师从课堂教学主宰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偏离了这个方向,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无从谈起。纵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新绛中学课改工作的成功之处,根本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在课堂上还时间给学生、还权利给学生、还地位给学生,使学生获得了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坚定不移的走学生发展路线,唯有从学生发展入手展开教学,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天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推进课堂数学教学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地发展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实际和知识内容为基点,从三个维度入手,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学习方法与情感参与的和谐共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充满自信,掌握数学数学的基本方法,建构数学思维方式。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大树成长为最好的大树,让小草成长为最好的小草”,使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有效教学重要保障。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经历猜想、思考、操作、验证等过程,利用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自主探究知识,形成能力。教师要因势利导,不越俎代庖,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逐步提高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的比重,弱化教师的主宰作用,放手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让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挑战又收获成功的过程。
二、创方法之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建构思想、培养兴趣的主阵地,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丰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脱离了现实世界和生活实际的数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品质、习惯和思维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具体情境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消除知识与生活的壁垒,密切二者的联系,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机械重复训练,让数学学习充满趣味性、挑战性,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有挑战、有激情、有收获的生命历程。
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思维碰撞和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要不断突破数学的生活之用、应用之用,上升至思想方法层面,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正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方法或片面、或幼稚,但都是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灵光,要善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保护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学习信心,形成独具特点的数学的思想方法。
三、创思路之新:把握数学学科特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传统的数学价值取向更加侧重于数学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数学知识本身,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依赖于模仿和识记,呆板机械,悖离了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正是要善于把握数学学科本质,彰显数学的独特魅力,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建构学生的数学思维。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数学学习是学生知识经验基础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要发掘教育资源潜在的教育因素,合理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合作学习,保持探究知识的热情,体验数学学习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
强调知识的拓展运用。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运用,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新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4
一、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实行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与配合, 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跟进且不断创新。
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规律之一, “水不激不跃, 人不激不奋”, 竞争了智谋, 竞争出效益, 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由于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规律, 所以竞争必有得有失, 竞争在有助于培养奋发图强, 你追我赶, 求进向上精神的同时, 也会导致部分人争名夺利、见利忘义的思想, 人们的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希望与迷惘、正义与邪恶都会反映和暴露出来。那种建立在传统人际关系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人员的流动速度加快和流动量的增加以及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在发挥灌输和引导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职工思想的多变性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近年来,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适应改革新形势, 积极探索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但与环境的变化, 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迫切需要加强, 改进和创新。基于以上认识本人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 是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着力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例如:职工的一切行为方式都与其切身利益有关, 处于不同利益地位的职工, 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正视职工的切身利益, 在积极促进职工利益实现的同时,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 要使职工懂得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追求是正当的。只有真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职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 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二) 是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思政治工作如果完全脱离了物质鼓励的原则, 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针对新形势下职工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 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和革命传统教育, 又要吸收时代内容, 引导职工树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既要加强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正面教育, 又要有力地鞭挞和批判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过多地强调精神鼓励而忽视了物质鼓励, 甚至将物质利益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对立起来, 结果挫伤了人的积极性。但也不能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物质手段就想到物质奖励, 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
(三) 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想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企业的特点是得到更加充分的凸显。思想政治工作倘若不能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相结合, 就容易陷入孤立状态, 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熟悉本企业的业务, 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的重点、难点。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做到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 抓思想围绕生产, 使思想政治工作先行于岗前, 贯穿于岗中, 延伸到岗后, 与经济同频共振, 同步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进入主渠道、掌握主动权、唱响主动旋律、打好主动仗, 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行政的支持、群众的欢迎。
(四) 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约束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要借鉴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
首先是制度创新, 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法规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会出现“想起来重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建章立制问题。企业领导要善于把握宏观的路线方针政策, 并与本企业具体实施相结合, 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与生产等管理制度同等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 同时, 将其纳入正常的企业管理运行轨道。这样, 思想政治工作才会从根本上解决“一手软, 一手硬”的问题。
其次是体制创新, 建立分工科学、权责明确的组织体系。企业领导应在策划生产经营的同时策划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这才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经营理念。
再次是机制创新, 建立细化、规范化的操作体系。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分工缜密、量化规范, 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 必须首先导入现代管理的这些特点和要素。
最后是方法创新, 建立动态管理, 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思想到位, 管理到位, 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重布置、轻检查、无考核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操作时与企业生产一致;与经济工作目标同一;与经济工作责任同担;与经济工作效益同在;与经济工作考核同步, 且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
创新思维的动力是什么 篇5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作出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培根也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间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不少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比如,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曾面对长空,发出著名的“天问”,他问天问地,问人情伦理,问世道沧桑,问四季变化,这些问题后来成了科学家、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课题,唐代的柳宗元为此专门作了一篇《天对》予以回答。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屈原提出的问题可以做出比柳宗元当年准确得多的回答,但《天问》留给我们的思考已远远超出了问题的本身。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出创新。我们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学生也要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问,进而增强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民众的呼声是改革的动力 篇6
推进改革也是民众迫切的呼声。
近日,铁道部接连曝出两个新闻:一是中国铁道部的资产负债率超过60%,一是动车天价采购物资。舆论质疑为何一边缺钱严重,另一边却大肆花钱,进而逼问目前的铁路管理体制何时才能进行改革。还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已在讨论,将以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的方式进行改革。
虽然铁道部整体改革的方式仍在探讨,但有关铁路司法改制的问题已提上日程。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尽快完成铁路运输法院改革,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铁路运输法院向地方的移交。此前,山西省太原铁路检察机关已经率先进行改制,原有机构的人、财、物由铁路系统移交地方,实现属地化管理。媒体评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铁路系统司法改制正式拉开大幕,部门、企业占有司法权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改革不是问题,如何改革才是问题。
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与之前各地的户籍改革相比,这次户籍改革从中央层面推进,放开了地级市的户籍。有媒体就此认为,各地的户籍樊篱正在悄然渐失,这是破冰之举,可谓迈出了一大步。但也有舆论指出,此次改革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它只是有限度地放开了中小城市的户籍,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不在此列。
对于户籍制度怎样改革,舆论一直有不同意见,有的支持大刀阔斧地改革,有的认为应该循序渐进。虽然舆论热议纷纷,但正如媒体评论所说,改革很难十全十美,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的2012年《法治蓝皮书》指出:有38.9%的公职人员认同“裸官”,认同度比公众高4.7%,而且级别越高的公职人员对“裸官”越宽容。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再次被提起。南京市近日出台的“权力阳光运行行动计划”,则将舆论热议推向高潮。舆论认为,当前官员财产申报工作步履维艰,南京推出的“权力阳光”计划值得表扬。但纵观近年来多地的官员财产申报最后都无疾而终,只有深化改革,尽快完善相关法制,做到真正的公开,才能真正地推进改革,回应民众最殷切的期盼,取得群众信任。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7
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本次活动是一个交流思想、汇聚经验、开阔眼界、探究学术的平台, 各位选手的教学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可圈可点, 参加本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感触良多。现撷取一二, 与同行共享, 希望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所启迪。
一、创理念之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 传统教学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 教师主宰了课堂教学, 学生只能在教学设计的条条框框里规行矩步, 严重禁锢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 只有当课堂上真正确立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让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教师的自觉行动, 建构起新型师生关系, 完成教师从课堂教学主宰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 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偏离了这个方向,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无从谈起。纵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新绛中学课改工作的成功之处, 根本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 在课堂上还时间给学生、还权利给学生、还地位给学生, 使学生获得了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坚定不移的走学生发展路线, 唯有从学生发展入手展开教学, 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天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推进课堂数学教学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地发展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实际和知识内容为基点, 从三个维度入手, 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 学习方法与情感参与的和谐共生, 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更重要的是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 充满自信, 掌握数学数学的基本方法, 建构数学思维方式。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坚持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让大树成长为最好的大树, 让小草成长为最好的小草”, 使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有效教学重要保障。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 经历猜想、思考、操作、验证等过程, 利用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 自主探究知识, 形成能力。教师要因势利导, 不越俎代庖,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 逐步提高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的比重, 弱化教师的主宰作用, 放手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 让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挑战又收获成功的过程。
二、创方法之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建构思想、培养兴趣的主阵地, 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丰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脱离了现实世界和生活实际的数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品质、习惯和思维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数学教学既要立足教材, 又要超越教材, 整合教育资源, 通过具体情境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 消除知识与生活的壁垒, 密切二者的联系, 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教学的机械重复训练, 让数学学习充满趣味性、挑战性, 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有挑战、有激情、有收获的生命历程。
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思维碰撞和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 要不断突破数学的生活之用、应用之用, 上升至思想方法层面, 让学生发现问题,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正视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方法或片面、或幼稚, 但都是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的灵光, 要善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保护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的积极性, 逐步建立学习信心, 形成独具特点的数学的思想方法。
三、创思路之新:把握数学学科特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传统的数学价值取向更加侧重于数学的工具性, 过分强调数学知识本身, 忽略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方法依赖于模仿和识记, 呆板机械, 悖离了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正是要善于把握数学学科本质, 彰显数学的独特魅力, 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 建构学生的数学思维。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数学学习是学生知识经验基础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要发掘教育资源潜在的教育因素, 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组织合作学习, 保持探究知识的热情, 体验数学学习快乐, 收获成功的喜悦。
强调知识的拓展运用。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认识新事物, 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新问题,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8
■现阶段 (包括“十三五”期间) 如果措施得力, 改革发力, 7%左右的增速是能够稳住的, 经济转型是能够逐步推进的。这也是保持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着力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1日在今年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备受瞩目。李克强总理重申了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信心, 表示要顶住下行压力, 实现“双中高”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 , 并提出了中国经济未来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政府和市场。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 实现“双中高”?为此, 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
“新常态”的表述比“三期叠加”更准确
问:我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又提出中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 实现“双中高”。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张卓元: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明确,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 为此要坚定不移推动结构性改革。他同时一针见血地提出, 中国经济未来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政府和市场。这是非常理性和智慧的见解, 定力十足。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明晰, 要直面经济减速问题。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调是必然的, 回调是为了恢复经济的平衡, 实现再平衡, 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经过新世纪头十年的超高速增长 (年均增速达10.48%) 后, 从2011年起经济增速一路下滑, 2011年为9.3%, 2012年为7.7%, 2013年为7.7%, 2014年为7.4%。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 力求在7%左右稳定下来。我认为, 现阶段 (包括“十三五”期间) 如果措施得力, 改革发力, 7%左右的增速是能够稳住的, 经济转型是能够逐步推进的。这也是保持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着力点。
问:去年我们使用的还是“三期叠加”一词, 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三期叠加”的下行压力。这和现在使用的“新常态”有什么区别吗?
张卓元:中国经济现状, 用新常态的表述比前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 (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阶段的表述更为准确。按照习总书记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指出的,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的体会是, 这三点中第一、二点同“三期叠加”中前两期是基本相同的, 而第三点则表明中国进入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时期, 这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 决定新常态能不能真正摆脱旧的已经走到尽头的增长模式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如能坚持这三个特点, 就必定具有光明前景。
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进一步从九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 也未提如何消化前期刺激政策问题, 只说“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 还强调了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三期叠加”中第三期即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同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相比较, 层次低很多。特别是还要看到, 2013年和2014年, 在经济增速放缓时, 总是不断有人主张走老路, 搞刺激政策, 追求短期GDP增速高一点, 以至于有时不是在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 而是在加重上述负面效应, 使产能过剩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不能很好地顺利减轻或消除。
我以为, 我们要直面这几年经济减速问题。这几年经济增速下滑, 除了因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市场大幅降速以外, 主要是新世纪前十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经济连续五年GDP增速超过10%, 超高速增长带来经济失衡问题严重, 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产能过剩行业很多,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过低和收入差距过大, 居民消费对GDP拉动作用下降, 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 经济增速回落是必然的, 是客观经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回调是为了恢复经济的平衡, 实现再平衡, 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问:中国经济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
张卓元:简而言之, 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在新常态下实现稳增长促转型, 关键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按照经济学原理, 在投资增速放缓和效率有所下降的情形下, 加上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即靠技术进步和创新, 才能使经济增长找到新的源泉, 才能稳增长。因此,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强化创新驱动, 包括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增加研发投入 (美国已将全部研发投入算进GDP) , 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013年首次突破2%, 达到2.09%,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
支持科技进步已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列为国有资本投向的五大重点之一, 应认真落实, 特别是中央企业, 实力雄厚, 应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 改变过去投入不足状态。要大力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包括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快完善创新机制, 鼓励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 等等。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 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制造业向产业的中高端延伸, 向两头延伸。我国有庞大的制造业, 但大而不强, 要又大又强, 就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用现代技术改造制造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 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我们住在北京的人, 对北京经常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意见很大, 都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快治理。有人曾提出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的行政管理设想, 而且提出机动车污染是造成北京污染严重的最重要因素 (占30%以上) 。但是,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 如纽约、伦敦、东京等, 机动车不比北京少, 美国曼哈顿的机动车比北京还密, 但是他们那里的PM2.5一般都在10以下。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汽油品质好, 排放污染物比我国的汽车少很多。
所以, 我们应该主要致力于用现代技术改造我们的炼油企业, 真正提高汽油的品质, 使其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此应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逐步放开原油进口、建炼油厂和油品销售等市场准入, 开展市场竞争, 这样才能够较快提高汽油品质, 并达到大幅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目的。这是一个能够把改革和发展很好结合的举措。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的讲话非常清晰, 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他认为, 中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 实现“双中高”, 就需要对传统思维“说不”, 为创新体制“叫好”, 下决心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创新宏观调控, 增添微观活力, 调整城乡、区域和产业结构, 促进比较充分的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 改善收入分配和民生福祉。这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但将不畏困难。只有沿着促改革、调结构的路子坚定走下去, 才能使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改革进入纵深阶段
问:政府和市场是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引擎。显然, 改革红利的释放, 政府的作为更大。您是一直坚持改革驱动经济发展观点的, 对此您如何看?
张卓元: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很重要, 即“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 形成‘双引擎’, 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培育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改造升级传统引擎”。
可以说, 新常态下稳增长促转型, 关键要深化改革。要靠改革为稳增长促转型提供不竭的动力, 用改革红利来填补这两年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的部署, 并在此后的实践中取得成效,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此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 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 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稳增长促转型。比如, 由于实行简政放权, 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便利化, 削减资质认定项目, 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201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 新增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60%以上。
又如, 由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 推动人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4年, 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超过计划指标,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8%和9.2%, 这就使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的贡献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8.2%, 继续超过第二产业。还有, 由于减少审批, 特别是中央政府继2013年减少审批项目400多项后, 2014年又减少了300多项, 继续放开市场准入和价格, 以及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使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功能进一步发挥。
今后, 如果我们能够继续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各项举措, 必将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 为稳增长促转型提供强大的不竭的动力。
同时, 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可以把国有资本的实力和民营资本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 开展混合所有制经营, 或者引进新的厂商, 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让人民受益。
深化财税改革, 可以为不同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开展公平竞争。比如营改增的税收改革, 能有力地促进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 能促进大众创业。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能使房地产市场走上健康运行轨道。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 对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很重要。前几天看见一个报道, 有人在深圳炒股三天, 大赚两亿元, 第四天就带上赚到的两亿元乘飞机回安徽老家, 说从此以后不再炒股而要过陶渊明式的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了。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件事如果发生在美国, 那么年底必须对他的巨额收入征收近一半的所得税, 以调节收入。看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需加快改革。
推进价格改革, 除了着重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外, 还要推进收费制度改革。这里只说医疗收费制度改革。中国公立医院由于挂号费太低, 对医生的劳动付出报酬太低, 医院普遍靠卖药赚钱, 药品价格虚高, 医生吃药品回扣。这是很不正常的。应当逐步提高公立医院挂号费, 特别是专家门诊的挂号费, 同时降低药品价格, 特别是进口药品的价格。对低收入群体看病, 应当增加政府补助。这对医疗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 如何推进金融改革, 真正使资金流向效益高的部门和区域, 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这也是一篇大文章。
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应有弹性
问:此前有专家估算, 新世纪头十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达10%左右。如果这样算下来, 新常态下对经济下行压力是否过于担忧了?
张卓元:我对此表示怀疑。如果我国那时的潜在增长率达到10%左右, 为何会带来我上面列举的重大结构失衡, 或者说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呢?2004年10月, 我在一次有关领导听取经济学家意见的会上说, 凭我的研究和感觉, 中国经济的增速看来以不超过9%比较适合, 长期超过9%甚至连年两位数以上增长 (如我们后来看到的从2003年至2007年) , 会带来重大比例关系失调, 即经济失衡, 是不可持续的。现在看来, 如果新世纪头十年经济增速稍微放慢一点, 多注重一些改革, 腾出一部分人力、财力和物力于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 使经济增长的质量高一些, 我们今天碰到的产能过剩的压力、资源环境的压力、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 应该是会轻一些的。我们当前碰到的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和现实, 是为了对冲前几年增速过快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现在看来, 我们如果能够严格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新常态三个特点的要求办事, 就能比较顺利地实现稳增长促转型, 经济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7%左右的稳定增长, 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建议, 以后在制定年度或五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时应当有点弹性, 比如定7%左右, 不必定一个很明确的具体增速。因为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比较多, 出一个有一定弹性的指标, 可以避免像2013年下半年那样, 为了争取提高0.1或0.2个百分点的速度, 投放了大量的货币, 不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中国正处于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阶段, 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都比较大, 只要宏观调控政策对头, 措施有效, 7%左右的增速应当是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 篇9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创新”一词,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从而产生新的理念、新的产品、新生产工艺及新制度, 获得更高的效益。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创新的内容来看, 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国内外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产品问世, 任何一种产品都不会永驻市场, 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驱动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 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要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及财富驱动四个不同阶段, 创新驱动阶段是指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创新驱动阶段, 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投资都是以创新带动的, 而非粗放式的要素投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必须依赖创新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 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从企业微观的角度来看, 创新驱动指凭借个人的创造力或技能及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财富、获得发展的方式, 实质是利用新知识、新技术等要素对现有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打破资源、能源及自然条件的束缚限制, 在减少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实现增长。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必须通过创新驱动获得发展动力, 使企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转变。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时, 各类生产所需资源供给约束增大, 此时企业要通过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著名的雀巢公司在成立之初, 仅生产供婴儿食用的奶粉, 在发展过程中雀巢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改良和创新, 推出消费者喜爱的咖啡、瓶装水、冰淇淋、糖果等产品, 其中冰淇淋有14个口味。2010年雀巢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是120亿元人民币, 这是饮料食品行业中研发投入最高的。2014年雀巢在波士顿咨询公司“2014年全球最创新公司排行榜”中位居第四十四位, 不断创新是雀巢公司保持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创新驱动既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的很多企业主要依赖资源大量投入形成规模经济获得利润, 这导致资源消耗高且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及核心竞争力缺失。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有核心竞争力作支撑,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独有的、蕴藏于企业内部且竞争对手不易模仿、复制的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生产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营销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核心竞争力, 沃尔玛以“天天低价”成为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 华为以“技术领先”成为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的先锋。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可以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协同创新能力, 进而培育更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几点建议
首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创新驱动是以自身力量为主, 依靠自身力量整合多种创新资源, 并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自己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活动, 主要通过企业自身的力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等。可以说,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能否顺利实施。
其次, 创新型人才是创新驱动的保证。创新型人才数量、素质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 每个重大创新发明都是由那些对某方面事物兴趣浓厚且执着追求的人完成的, 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800多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的智力保障, 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能力强的人才, 日本丰田公司科研人员占总人数的近1/5, 华为研发员工约占总员工数量的45%。企业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 聚集培养并充分发挥利用各类创新型人才,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 加强协同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不是一种封闭的、单独式的创新, 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协同创新, 创新的复杂性及系统性特征决定了 “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创新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各有关部门都要为协同创新提供便利, 消除“各自为政”的障碍, 通过建设协调创新平台, 高效汇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科技服务机构的创新资源和要素, 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进一步加深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得他们自觉围绕创新目标, 产生合力, 共同推进企业实现创新驱动。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能力水平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必须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取得持续竞争优势, 增强发展动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创新及创新驱动, 指出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既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 也是创新驱动的重中之重, 最后提出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几个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利.创新驱动理论研究综述[J].调研世界, 2015, (6) .
[2]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 2013, (1) .
[3]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13, (1) .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 篇10
创新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经验, 经过独立思考, 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甚至有独到的见解, 学生只要能发现不同于教材, 不同于别人的解题和学习方法, 解决问题有新颖性、独特性, 都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般方法
1. 心里励志法
谈到创新, 学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渴望不可及的惧怕心理, 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 自己没有资格, 也没有能力去创新.其实, 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经常鼓励学生的创新信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重大方法, 但只要我们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 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让学生积极参与, 进行深层次的思维, 就能促使学生领悟知识, 同时, 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能这种见解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并不是第一次, 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的, 教师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 强化创新自觉性, 定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 设问质疑法
创新素质中, 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质疑, 没有达尔文“上帝创造一切”的质疑, 就没有《物种起源》的诞生;没有袁隆平对传统有种理论———水稻杂交优势的质疑, 就不可能培育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这样才能进发许多新思想, 新观念, 新看法.
3. 开放想象性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 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 引导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进行无拘无束的创造性想象.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 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 点拨他们在学习, 生活中迸发创新火花.
4. 定时打破法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按照习惯了的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 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为冲破思维定式, 教师应提供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类型问题, 克服思维的呆板性, 培养思维灵活性.平时学生常会受思维定式的作用采取已用过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 以致发生错误.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分析法, 综合法的训练, 使学生突破原有思维的框架, 打破思维定式束缚.
5. 逆向思维法
即抛开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 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向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如解因式分解时, 可以用多项式的运算方法去逆向思维, 从而得出互逆运算.如讲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时, 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反过来, 消费者为生产者提供了需求的信息和再生产的资金, 通过这样互逆思维, 还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6. 矛盾冲突法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结构和思维层次, 有意识地创造矛盾, 设疑问题, 强化学生的思维以利于问题解决在讲究顶端优势后, 我向学生提出:疑问这样有意制造冲突, 引起学生注意, 积极思考.
二、注意思维过程的训练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 重视思维过程是进行教学的关键, 以上各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向学生显示其思维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情感相互沟通, 给学生创造敢想、敢问、敢说的机会, 让学生尽可能地表现自我, 尊重他们的个性, 并鼓励他们大胆思考, 肯定其独立的思考方法, 充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创新思维的潜力得以开发.
三、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基础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源于厚实的专业知识.一个文化专业知识贫乏的人要创新是无从做起的, 更多的则是一些荒诞不经的幻想.夯实学生的基础, 设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共鸣.
2. 教改和应试的关系
应试指导在当前仍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中考从内容到考试的改革, 这种应试指导应是结合当前实际给学生提供情景材料, 引导其参与分析, 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应该说这与改进课堂教学是一致的.
3. 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这是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数学课要形成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有自由的想象空间, 减少教学过程中的强制性, 增强学生自由学习的机会.
4. 处理好教师创新思维能力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
创新是攀登高峰的动力 篇11
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将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用于蔬菜、花卉的育种、制种和扩繁的海淀组培室,其研究成果已在全国236个市、592个区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推广的10余个海花、海丰系列甜(辣)椒品种和杂交种,累计面积达26万公顷,新增产量16~24亿公斤,新增产值18~26亿元。已先后对20多种,近百个花卉、果树、林木品种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并已建成彩色马蹄莲、树莓、核桃等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优选的地被菊等数10种花卉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近300万株。对于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不少人惊奇地问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的回答是:只要发扬创新精神,就有了攀登的动力。
坚持将生物技术与
传统技术相结合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在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开始了研究工作。当时,北京地区辣椒新品种(特别是甜椒类型)匮乏,现有品种严重退化、产量大幅度下降。海淀组培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于1976年开始了甜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该室科研人员于1977年首次在我国获得甜椒花粉植株后,经过艰苦的科研攻关,解决了包括花粉发育时期、消毒方法、培养条件、胚状体诱导频率和分化频率、单倍体植株的移栽成活和染色体加倍等一系列难题,建立并完善了甜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该技术,育成了国内外首个人工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的甜椒花培品种“海花三号”。有6个甜辣椒品种或杂交种通过北京市和其他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还培育出一大批有实用价值的品系和育种材料。育成的“海花号”系列品种由于纯度高、丰产耐病、种子价格低廉,育成的“海丰号”系列杂交种由于果实商品类型众多、丰产性和抗病抗逆性更强受到普遍欢迎,在生产上广泛推广种植。育种材料也为国内的育种单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甜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经过专家鉴定和文献查新认为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将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实际并在生产上应用的成功实例。
欧洲甜樱桃以其个大、色鲜、味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落叶果树中有“春果第一枝”之称。虽然欧洲甜樱桃在100多年前就已引入我国,但由于受砧木、苗木繁殖技术及栽培条件等影响,一直没有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特别是在生产中,砧木的繁殖常用种子繁殖或压条繁殖,由于种子成熟度差、发芽率低、变异大、压条繁殖系数低等原因,使常规方法繁殖砧木的速度慢,不能满足樱桃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果品的升级换代,樱桃种植业发展很快,急需抗性强、亲和力好、树体生长健壮的优良砧木。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组培技术的优势,解决了组培苗茎节生长缓慢,生根率低,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建立起了砧木的组培快繁生产体系。目前他们生产的组培砧木苗已应用到海淀区四季青果林所的樱桃生产中。今后每年都能保证大量的优良砧木组培苗应用于生产中。
树莓作为第三代水果,早为欧美国家广泛栽培和喜爱。除鲜食外,还可用于制造果酱、果汁、酸奶、冰淇淋、糕点以及食品添加剂,而且不用加入色素,为保健食品。除此,树莓对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建设、天然林的保护及美化环境均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树莓多为高度杂合品种,因此优良品种均采用无性繁殖,但传统的插条、扦插繁殖速度较慢,成活率低,无法适应树莓广泛种植的需要。特别是红莓中,许多品质优良、口感好的品种用扦插方法繁殖很难生根,因而只能靠其自身的萌条进行分株,但这些品种中有些品种的萌条数量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在国外由于标准组培苗木的利用,大大促进了树莓产业的发展。
我国天然分布的均是野生树莓,没有可供栽培的品种,1998年前只在南京、沈阳等地有小面积若干年前引进的个别栽培品种,但品质已经退化。尽管如此,仍有人在盲目发展和兜售落后或退化的品种,国外商人也在试图打开和占领我国市场。因此系统地组织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引进,并结合组培技术,在高起点高水平上建立起我国自己的树莓产业,以引导树莓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该室组培技术的优势,克服了有些品种组培繁殖速率低、生根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等技术难题,建立了树莓组培快繁生产体系,并应用于树莓的生产实际。
海淀组培室针对北京地区早春季节缺花少花,与其他单位合作,将引自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包括冰莲花在内的7种野生耐寒花卉,用组培法繁殖成功。这些花卉中,包括能在雪地开花的品种。这一繁殖技术可将野生地区极少的花卉资源迅速扩繁利用,又能避免将野生地区的病虫害带入栽培地区。
海淀组培室结合课题内容和北京市绿化美化的需要,引种了一些防风固沙效果较好的植物材料。这些品种主要有欧李、俄罗斯大果沙棘、红柳等耐寒耐旱的木本植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莲钱草、芸香等耐寒耐旱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对这些优良品种进行了优选、栽培适应性、生长发育和快繁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还与北京市林业局林业站、延庆、大兴、海淀、朝阳、石景山等区县的有关单位合作,进行了适应性方面的试验和实际应用,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海淀组培室针对奥运会和北京地区夏季绿化美化工作的需要,还引进了包括野生乡土花卉在内的50多种、200多个品种的植物材料。通过栽培优选了夏季开花和观叶的花卉30多种,近100个品种,如:夏堇、长春花、兰花鼠尾草等。目前,已经对这些优良品种进行了栽培技术和快繁技术的试验研究,部分品种已经在绿化美化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坚持以丰富市民菜篮子
和促进农民致富为己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种植国家,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9.2%,2000年时全国的种植面积达131万公顷。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辣椒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不同色泽、不同口味、不同果实类型的辣椒新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对辣椒新品种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区别,部分地区仍种植已落后的农家品种,效率低下。国内辣椒育种单位众多,但所推广的品种大部分为鲜椒类型特别是粗羊角类型和粗牛角类型,而对于一些温室专用甜椒品种、干椒品种等的选育推广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了较大量国外种子的进入,形成了对国内辣椒育种行业的冲击。
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针对上述情况,充分利用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从国内外收集各种种质资源,根据目前市场的发展需要及各辣椒种植地区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选育和推广优良的品种和杂交种。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不同果实类型如方灯笼甜椒、牛角椒、羊角椒等,不同用途如鲜椒、干鲜两用椒、干椒等,不同栽培方式如露地栽培、大棚栽培、温室栽培等的新品种配套。通过承担原国家科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海花海丰系列甜辣椒品种和杂交种的推广示范”以来,该室选育出的新品种或杂交种系列在全国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根据加快韭菜育种速度的需要,提出了用组培法将韭菜的雄性不育株繁殖为不育系的无性系,选取父本配成杂交种,进而获得新的雄性不育株和新的韭菜品种一整套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所育成的韭菜杂交种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目前该室初步育成的韭菜新品种和杂交种已进入生产试验示范阶段。
此外,海淀组培室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要,还进行了茄子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初步建立起了成套的技术体系,并将该技术运用到茄子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中。目前该室已经初步育成一个茄子花培品种,并已在国内一些地区有一定的推广面积。
坚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是科研目标
大蒜是重要的调味用蔬菜,也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蔬菜。由于大蒜在田间不能进行有性繁殖,只能靠无性繁殖。连续无性繁殖的结果造成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大蒜有性杂交一直是国际上有关学者们希望尽快解决的问题。海淀组培室的科研人员创建了大蒜试管内受精的方法和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大蒜的有性杂种胚,并通过胚培养获得了杂交种幼苗。该项研究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用组培法生产大白菜杂交种亲本技术的研究是用组培法繁殖大白菜杂交种的亲本(雄性不育系或自交不亲和系),以亲本无性系配制成杂交种,使杂交种的整齐度比常规制种法有明显提高。该室与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了与该技术有关的提高组培苗繁殖率、简化培养基及培养方法、组培苗长途运输、组培苗移植成活、遗传稳定性鉴定、新旧制种方法对比等研究。使用该项技术生产的白菜杂交种纯度明显提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些技术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葱头杂交种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我国因为尚无葱头的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至今未见有葱头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每个葱头品种中都有雄性不育株,但是要找到保持系十分困难。海淀组培室研究成功了用组培技术从每一个葱头品种中繁殖其雄性不育系并找到对应保持系的技术。为生产葱头的杂交种创造了条件,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海淀组培室与合作单位在国内首先将无籽西瓜试管繁殖与嫁接技术结合生产无籽西瓜。这样既利用了组培技术可以大量快速繁殖试管苗的优点,又利用了嫁接砧木耐土壤病害和节省水肥的优点,同时省略了制种过程。这项技术为我国的一些地区和单位提供了无籽西瓜生产的新途径。该技术也可用于难以获得大量种子的其它珍贵瓜类生产上。
近年来,分子标记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遗传图谱构建、指纹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与鉴定及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等生命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目前,虽然在辣椒育种工作中,也有一些育种单位开始使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辣椒种子纯度鉴定 、部分质量性状的标记 、遗传改良等工作,但是还没有将分子标记技术与花培育种技术及近似杂交种选育技术相结合进行辣椒新品种的选育。海淀组培室科研人员充分依托在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利用辣椒杂交种通过花药培养选育近似杂交种的技术研究”和“辣椒杂交种花培后代果形指数类型比率的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目前,这两个科研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坚持把队伍建设
放在工作首位
海淀组培室是一个事业单位,在现有体制下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的队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们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一,海淀组培室的两任主要领导均是这个单位的创始人,他们由衷地热爱这个集体,珍惜这份事业。他们深知在现有体制下说什么都没有做来得更重要。他们在工作中率先示范,业务上精益求精,主动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他们希望并已初步实现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和影响后来人,已使大部分人认同单位目前的工作和长远的规划,对单位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海淀组培室工作人员只有14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专长和爱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在不影响全室工作岗位安排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尊重个性,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基本上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能够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尽可能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创新是英语教学的动力 篇12
一、创新教学理念和精神, 先创设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 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实施创新教育, 不但应善于理解, 而且也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倾诉, 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作为一名教师, 一定要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二、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动力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学生敢创新, 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 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他们提供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中教人的外貌特征时, 可以先描述班内任一同学:She has long hair.Her face is round.Her eyes are big.She is tall……Guess.Who is she?学生猜出后, 可以让学生尝试描述其他同学。这种教法, 可以先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设置疑问, 引导学生思维的活跃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 层层递进, 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 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设疑性求知, 启发式教学, 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推荐阅读: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10-19
改革创新驱动力06-28
10月入党思想汇报:改革创新,新动力05-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讲06-26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11-29
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六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11-27
创新是创业的不竭动力08-23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08-28
企业创新的动力是什么09-27
课程考核的改革创新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