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

2024-10-19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精选8篇)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 篇1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

变法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革,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和巩固统治。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当政者自觉或被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变法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社会中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当时再合理的制度,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出现问题,变法改革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变法改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势必涉及某些人(旧势力)的特权和私利,遇到他们的阻挠,因此,改革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我们要把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放在当时社会历史大背景下去分析、去认识,成功的找出其理由,失败的分析其原因,全方位的分析评价。

有关古代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

──荀况《荀子》

“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五蠹》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更法》

有关变法内容及作用的论述:

1.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实行县制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而集小乡邑聚为县,臵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2.说明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及秦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3.说明重大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才能胜利。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4.迁都洛阳,采用汉姓、改穿汉服,以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5.说明迁都推动了洛阳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南朝将领刘庆之出使洛阳,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改革与变法给我们的启示:①国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②变法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还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坚信新生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于改革中去,共同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④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 篇2

学校领导班子在思想意识上始终要有一种危机感, 要时时审视自己, 经常反思学校管理的优缺点, 如反思哪些方面落伍了, 哪些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如果在思想上不能正确审视学校的发展, 特别是对不足和亟待改进的方面意识不到, 一味地盲目自满, 那就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 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居安思危, 时刻有一种忧患意识。首先在思想上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要认真进行梳理和思考, 分析学校在哪些方面需要立即改进, 哪些方面需要渐次改进。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 这样才能使学校和谐、健康的发展。校长如果没有超前的意识和战略的眼光, 其他人也跟着故步自封, 那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学校的社会职责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 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这是学校管理者应经常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培养一支具有高尚师德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如何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呢?笔者认为, 第一,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有较远大的目光,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些重点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和有较高学历的教师, 而且必须是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教师, 入口关把不好, 后续的培养就相当费事了。第二, 青年教师进校以后, 要放手大胆使用, 要给任务、压担子, 适度的压力是动力, 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 在锻炼中成长。通过“亮相”、“结对”、“竞赛”等一系列活动, 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时段内具备什么能力, 达到什么水平, 要让他们有成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通过发挥他们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采取适当的培养培训措施使青年教师在较短的周期内尽快地成为能挑重担的生力军。一个学校要发展, 而且要创新性的发展,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决定性因素。当然, 对中老年教师而言, 学校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要求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鼓励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业务水平上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和发展。

在学生培养模式上, 学校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的理论, 正确的理念应该是民本教育, 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应该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而不是只盯着一部分所谓的尖子生、精英生, 如果我们的教育少数化、贵族化了, 那将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根本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立志成才的观念。学校要争取让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进步, 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某些方面取得突出的进步和发展。千万不能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尖子生教育和精英教育, 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 也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规章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

学校管理离不开一定的规章制度, 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再好的规章制度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面临不同的实际情况, 就是同一个方面的工作, 也会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在某一阶段, 某一项规章制度可能很符合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但在另一阶段, 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 这项规章制度可能就不那么符合实际情况了, 有时还显得异常僵化, 很难具体操作, 有时甚至会与学校的发展大相径庭。这时候, 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有的制度和规定及时地进行创新性的修订, 就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 学校管理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不断创新的理念, 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时代和学校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修改和变通, 以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励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 以舒畅、和谐的精神风貌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尽最大能力取得最佳的成绩。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拿学校的量化奖罚条例来说, 同一条例, 对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来说基本上是适合的, 但对一少部分人而言, 可能就不太适合,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不同的师生情况, 对原有的条例进行适时的补充和修订, 以便更符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 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在多少, 而在于是否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 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因此, 学校要不断进步就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去判断、分析, 针对学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对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补充、修订, 以增强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可操作性和引导性, 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使学校的发展更好地进入快车道, 办出特色, 办出成绩, 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改革与发展是兴教的永恒主题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遵照新一届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教育要有新思路、新突破,为建设新昆明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指示精神,结合西山区实际,抓工作关键节点,我们出台了这几项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2008年春节前夕,面对记者,昆明市西山区教育局局长李汝林对展望新的一年工作充满了激情:“巩固‘两基成果,确保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民办教育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是我们今年必须抓紧、抓好的最重要工作。搞好这些工作,对全区教育将产生全局性的深远影响,西山教育也将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每年招生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西山区作为昆明市主城区4个区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辖区范围内新建小区大量增加,而大部分新建小区均无配套学校,原有部分小区配套学校由于历史原因迟迟未移交政府办学。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现有公办学校已逐渐凸显出难以满足常驻人口子女入学需要的端倪。近年来全区外来人口持续剧增,到2007年底,已有外来人口20余万,占全区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学龄儿童约4万余人。虽然全区经过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扩大招生规模,但仍仅能安排1万余名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依然有2.7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能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不断增加,西山区义务教育任务将更加艰巨。

《云南教育》:所有适龄少年儿童都要享受义务教育,这是《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刚性要求,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你们感到目前影响制约所有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的难点有哪些?

李汝林:西山区教育资源可以说是“三元结构”,有城区学校,有农村学校,还有厂矿企业所在社区的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城区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城区学校布点不合理,办学规模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人口等条件影响,办学条件差,无法形成规模化办学,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使得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依然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每年招生工作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可以说这些都是我们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云南教育》: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你们如何破解难题?

李汝林:有困难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在深入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我们在《西山区关于巩固“两基”成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确保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公办学校办学效益。我们准备在2008年3月底以前完成西山教育区域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按照西山区教育10年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整合配置教育资源,对部分布局布点不合理、办学条件差、规模小的城区学校进行撤并,进一步融合优势,发挥特长,方便管理,以规模化促进规范化,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二是继续推进学校扶贫济困助学工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在山区学校继续搞好“三个一”助学工程,落实国家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各项政策: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基本保障制度,健全中职学校学生助学制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参与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让家庭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完善并落实残疾少年儿童招生、转学优惠政策,给残疾儿童平等、优质的教育机会。根据家长的意愿,经过鉴定,残疾少年儿童可以随班就读,要为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和升学构建“绿色通道”,使其享受教育公平。

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以岗位培训与研修提高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体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4年时间,在全区教师中培养10名专家型教师、200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区级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举办“师德论坛”,评选、表彰“师德标兵”,组建“西山区名师讲学团”,定期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巡回讲学。推进学校领导干部培养管理机制,研究制定《西山区中小学(中职)校校长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校长聘任、任期、权责、考核等各项制度。提升各类学校办学水平,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加强一流名校建设,发挥一流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力争到2012年,把全区所有普通高中建设成为二级以上达标学校;整合职业学校,力争到2012年将西山区职业高中办成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四是健全教育网络,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实施西山区教育网络平台。深入开展“百名校长、百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立健全学校校长走访社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全员家访的长效机制。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及相应的社会教育资源场地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规划建设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拓展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合作渠道,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特别是紧缺专业的劳动力需求,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半工半读等育人模式,推动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就业市场办学。广泛开展“师爱进万家活动”,深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

“我们认为在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解决城乡教师素质的不均衡问题是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

“千方百计提高对山区住校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通过不懈努力,使他们每天能吃上一顿肉,确保贫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西山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特别指出:加強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就必须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大力支持,面向农村教师组织实施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的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每位教师都树立起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法制观和教育管理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使每一位山区教师每年最少参加一次区级以上的培训,完成新一轮3年培训计划。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携手学习,送教下乡的机制。定期选派优秀毕业生和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学校示教、挂职;农村学校的教师到城市优质学校跟班进修。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教师、区内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每年都要确定示教学校,确保每年有1周以上时间到农村学校进行蹲点示教。

建立城市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应该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组建由区级名师为主的讲师团,通过听课、会诊、面授指导、专题讲座、教学示范等形式培养农村优秀骨干教师,实现先进理念共享、优秀资源共享、有效成果共享。加强对农村学校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任教师配置、引进和培训。

继续实施山区教师补助政策,并扩大到农村。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改善山区教师的工作及生活条件,2006年开始对山区学校教师给予每月60~100元的补贴,今年将继续实施并扩大到全区农村学校教师。针对农村学校点多面广,班额小,客观上出现了整体教师超编,但在一定区域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在贫困山区和薄弱学校。在这些学校,教师工作量大,难以脱产培训,区政府将针对实际情况对山区学校的教师编制按班师比重新进行核编,并适当给予放宽,引进更多的教师,让山区教师有更多学习进修的时间。

《云南教育》:从《西山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你们对缩小城乡教师素质差距特别重视,这样做是基于什么考虑?

李汝林:城乡学校要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说每所学校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发展水平。教育均衡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均衡,教育均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是降低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的标准,不是忽视城市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是大力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每一所学校的特性,教好每一位学生,实现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相对均衡。随着西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区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愈加凸显,而这其中,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差距尤为突出。

据西山区教育局统计,全区农村学校教师达到硕士学历的3名,仅占全区硕士学历教师总数的15%,专科以下学历教师597名,占农村教师总数的61.5%,而城市学校专科以下学历教师总数仅占38.8%,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偏低;农村学校45岁以上教师276名,占到农村教师总数的28%以上,而城市学校45岁以上教师仅占15.9%。近年来,农村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虽然得到较大提高,但以上情况的存在,使得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们认为在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解决城乡教师素质的不均衡问题是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差异影响着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在制定《西山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时特别突出了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云南教育》:除了教师因素外,你认为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要重视?

李汝林:这里面问题当然还有许多,但其中有两点我们认为特别突出,一是城乡学生学前教育的差距,二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和规模的差距。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目前西山区共有幼儿园90所,其中教办幼儿园9所,全部分布在城区,农村无一所教办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由教办学校学前班承担,学前班无编制、无财政拨款,无专任教师,条件较差,仅能满足学前一年教育需要。相比之下,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均受到正规的3年幼儿园教育,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近年虽加大投入,重点倾斜,农村学校通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但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条件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如信息化教学城市学校生机比为14∶1,而乡镇学校仅为20∶1,城市学校生均图书10本,而乡村学校仅为8本。城市学校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已基本配齐,而农村学校则普遍缺乏。另一方面,城市学校在教育科研、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方面较有基础,农村学校开展此方面能力相对较弱。城市学校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和影响,而农村学校则相对较少。由于上述原因,使得資金、教育设施设备、优质教师资源难以集中到农村学校,难以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办学。目前,西山全区校均规模603人,而农村学校校均规模仅334人。教师虽整体超编30余人,但各校教师仍然不足,教育教学质量均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全区小学统测,前15名无一所农村学校,前20名中仅占3所,中考进入全区前10名的农村中学仅占3所。同时,农村学校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均存在较大差距。

《云南教育》:这确属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城乡教育中带有共性的问题,那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加以改变?

李汝林:首先,要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是完成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通过整合,可节约学校建设投资数千万元,同时解决教师紧缺和设备的问题。

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搭建西山教育信息平台。2008年起由区财政投入专款400万元为23所农村学校配置计算机教室。由区财政投入专款600万元,与西山区电信局积极合作,通过统一规划、统一配置,建设西山教育城域网,搭建西山区教育网络平台,对西山区教育系统的计算机设备全面升级,确保全区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卫星远程教育和网络资源,收集汇合全区优质教育教学信息向所有学校发送,提高办学水平,逐步实现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共享。利用西山教育网络平台,加强对山区教师的培训,逐步实现及时、远程、全员培训目标。

第三,继续推进山区农村、城市学校扶贫济困助学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对山区住校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通过不懈努力,使他们每天能吃上一顿肉,确保贫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建议政府从2008年起增加预算,设专项资金用于提高对山区住校学生的生活补助,每月每生在原25元~30元的基础上提高40元,达到每月每生65元~70元的标准,预计每年约需120万元。教育局继续实施“建好一个基地,办好一个食堂,救助一批学生”的“三个一工程”。

第四,加大校级干部岗位交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是干部定期交流。二是保持规范管理的连续性,不论谁当校长,首先要按规范运作,在规范中创新。三是建立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召开管理心得座谈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交流;开展教研备课活动,进行科研信息、课堂教学交流。

此外,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要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增加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鼓励村镇兴办公益性幼儿园,政府给予资助。积极鼓励并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鼓励经济实力强的村、企业、个人投资兴办规范的公益性幼儿园。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幼儿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城区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山区、农村地区辐射。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联手发展。规范现有小学附属学前班办学行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学前班教师纳入编制,政府按编制核拨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

“在全区3200余人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中,就有一半左右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共有2.7万余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假设没有这些民办学校,光安置这部分学生就得至少再建15所学校,以目前的建设成本不拿出七八个亿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在我们这里民办教育不再仅仅是公办教育的补充,而发挥着与公办教育同等重要的作用。”

西山区现有民办中小学51所,在校生2.7万余人,民办中小学校学生数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33.5%。民办幼儿园61所,在园儿童9800人,占全区在园儿童总数的78.3%。民办职业学校5所,占全区职业学校总数的83.3%。另有4所民办高中、41个短期培训机构。在西山区已形成民办学前教育、民办职业教育和民办短期培训教育为主、民办中小学承担全区三分之一义务教育任务、民办高中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补充的格局,民办教育已成为全区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民办学校,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的教育需求,也弥补了西山区教育资源的不足。

西山区民办中小学虽然数量多,但与公办学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办学经费、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全区民办中小学普遍办学规模小,教育教学管理不规范,约90%的中小学集中在城郊结合部,主要服务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靠学生学费作为自我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学校资金渠道单一,由于财政对民办学校的投入不足,给提升办学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导致学校很难得到良性发展。由于对民办学校在财力的支持上不足,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教师待遇不高,导致中小学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来源,学历较低,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兼职教师结构不合理,造成民办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云南教育》:我们知道近年来省内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都碰到许多问题,不少民办学校举步维艰,而西山区的民办教育却在整个教育格局中占有相当分量。这次又专门出台了《西山区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你们为何如此重视民办教育?

李汝林:民办教育在西山教育中可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外来务工人口集中一直以来都是西山区的区情,在解决这部分人群子女就学公办学校条件有限的现实背影下,民办教育在西山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区3200余人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中就有一半左右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共有2.7万余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假设没有这些民办学校,光安置这部分学生就得至少再建15所学校,以目前的建设成本不拿出七八个亿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在我们这里民办教育不再仅仅是公办教育的补充,而发挥着与公办教育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区委、区政府对区内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心和重视,将民办教育纳入全区教育的范畴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监督评比,促进并引导其实现自我约束,使其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在民办教育的服务与管理上取得了很多成效与经验:设立了专门负责民办教育服务与管理的科室,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民办教育协会,率先尝试对民办学校进行督导评估,率先实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手拉手”活动。

我们在推进全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也将推进民办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民办教育我们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落实平等待遇,强化扶持措施,营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办学形式,培植优质资源,全面优化政策、管理和服务环境,推进公民办学校的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实现民办教育的数量再扩张、质量再提高、结构再优化,形成公办与民办学校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要稳步发展民办小学和初中,大力发展民办高中和学前幼儿教育,鼓励社会各界举办各种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到2010年,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区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办学整体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形成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民办窗口学校,培育打造真正的民办教育集团。

《云南教育》:在不少人甚至个别教育行政领导眼中,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比就像“二等公民”,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相比,在待遇、职称、培训机会等方面有着很大反差。而部分民办学校为保生源以“价格竞争”代替“质量竞争”。如此价格大战对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十分有害。对此,西山区在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将怎样为民办学校营造更好的内外环境?

李汝林:确实如此,要想发展好民办教育就必须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为此,我们在《西山区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要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实施的教育资助和奖励工程必须把民办学校纳入统一规划,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计划、教育、城建、规划、土管、人事、税务等部门要共同参加研究制订全区民办教育发展规划。民办教育发展规划既要从西山区经济和整个教育全局性考虑,又要注重民办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正确处理好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关系,促进公辦与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

其次,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在建校项目审批、土地供给、规费减免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新建、扩建全日制学历教育民办学校按公益性事业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并优先安排。改变土地和建设用途或者办学终止的,按《土地管理法》规定处理。民办学校的水、电、气价格与当地公办学校实行统一价格。

第三,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对向民办学校进行捐赠的法人或自然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从2008年起,西山区财政每年安排民办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投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此经费只用于学生学杂费的减免、学校设施、设备建设,不得用于奖励个人,每年所需资金2776.39万元,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由区教育局负责实施。并在专项经费中拿出295万元“以奖代补”,作为对办学质量好的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奖励。

第四,合理流动教师。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公办学校教师和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到民办学校任教。支持公办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有序流动。根据民办学校要求,区教育局可以选派教师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支教(视同评定高级职称必备条件的支教)。选派教师要本着本人自愿的原则,被选派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支教的教师身份岗位不变,在民办学校工作时间为1至2年,期满后可回原单位亦可留下来工作。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教师也可以参加公办学校的公开招聘,一经录用,在民办学校任教期间的教龄可连续计算。

第五,民办学校要与公办学校一样,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含法定休息日工资)、福利、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待遇,并依法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的教职工与公办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业务培训、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公办学校的教职工同等对待。

此外,针对部分民办学校中存在的恶性竞争,我们运用行政手段予以调节。如严格对各学校考评定级,由区教育局划定最低和最高收费标准,任何学校不得逾越标准线,否则给予年检不合格的处罚。通过这些措施使区内民办学校办学走向规范。

创新是改革的动力 篇4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有感

创新,一直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更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反复加以强调。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作出了科学论断。他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应当进一步深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应当从整体上、全局上加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胡锦涛同志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创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

中国革命本身,就是凝聚起中国人民的力量进行新的创造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面临着与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尽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任务。创新任务之艰巨、之重要、之迫切可想而知,唯有不懈创造,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在经历了革命先驱们的曲折探索之后,我们党终于走上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从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提出到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建立工农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年抗战、“三大战役”,我们党在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创造中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一个时期里,我们党既经历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有过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失误。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能否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又是在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和全面创新中进行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推行联产承包、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体制转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步步惊人的新创造,使我们开辟出了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也正是在这样的“第二次革命”中,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继续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和全面创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世纪之交,我们党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总结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的创新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也给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以无穷的动力。

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

进入新的世纪,我们正处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之中,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课题。如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把握时代进步潮流,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和策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步伐,赢得优势和主动地位;如何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在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等重大课题,都需要作出理论和实践上的回答。

这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课题,老祖宗没有说过,前人没有做过,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但又很现实地摆在了全党全社会面前。我们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办法,抓紧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更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作出了科学论断。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大的创新带来大的发展,因循守旧就会止步不前。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去领会大力创新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

天津广播电视报目前在本市的报纸行业深受竞争格局的影响下,面临了极大的困境,为此,我们在深刻认识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的科学论断后,认真研究了报纸面临的局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图通过改造目前报纸的副刊——《快乐周末》,赋予《天津广播电视报》新的购物服务功能,实现《天数广播电视报》在原有电视节目检索功能基础上的多功能增值服务。并以此为契机,改变以往的医疗、药品为主的广告行业单一的经营局面,大面积引入新行业广告,大幅度提高广告收入。对于目标读者群体将实现以下的目标:1.实现中底收入的群体的冲动购买。2.提升现有读者群体对广告的关注度。

创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创新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系统工程。胡锦涛同志强调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在总揽大势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为发展伟大事业而提出的三个最为重要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紧密相关、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基础,是先导,思想观念的更新必然带来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极大发挥;制度创新是关键,是根本,是保障,制度上每一次重大的完善必然带来党和国家整体面貌的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是重点,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加快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学习胡锦涛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的科学论断后,我们报纸此次的内容调整将紧贴市场,强调实用性,机制建设上实现工作量化管理,分配机制和创收直接挂勾,实现科学目标管理体系。此次的《快乐周末》副刊风格将以系列信息为主线,表现形式时尚,内容紧贴市场,强调朴实实用,逐步形成平面卖场的总体风格。

创新需要无畏勇气和科学态度的有机结合创新,就要立新论、讲新话、办新事,就会涉及对一些既有观点的修改和完善,会改掉甚至否定一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特别是在对新事物取得广泛的共识之前,创新者很可能要经历“曲高和寡”或“孤立无援”的时期,需要承受别人的误解和各种压力。因此,创新首先需要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怀,有勇于牺牲自我的勇气。同时,创新又不是莽撞行事、随心所欲,而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指导创新实践,确保创新的正确方向,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学习借鉴,夯实知识基础,掌握最新成果,使创新建立在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之上。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而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边创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就能不断扩大创新的成果,就能不断显示创新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样的,在目前我们的改革中,我们面临了许多的新问题、新麻烦,但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们都来关注、支持和推进创新,我们的党和国家就会永葆生机活力,永远兴旺发达。

要创新必须要建立三种机制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同时期要赋予创新精神不同的主题,使创新精神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更好地弘扬创新精神,我们应建立三种机制:一是激励机制。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参与奉献,要引导人们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形成人人敢于奉献、善于奉献、乐于奉献的氛围。在抗击非典中,社会各界唱响了弘扬奉献精神的赞歌,应该通过激励机制,把这曲赞歌持续唱下去。

二是惩恶机制。惩恶是为了更好地扬善,除了依照法律和纪律查处违法、违纪者外,对违反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人和事也应作出相应谴责。比如:考查干部时,不仅要考查其政绩,还要了解其家庭、社区、社交圈的情况。

三是保障机制。奉献是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付出。这种付出一般是奉献者自身能够承受的,但是,如果超出了其承受能力,比如奉献者发生致残、致死等情况,其本人和家人就会成为需要救助者。社会、国家和集体应当使奉献者得到充分的保障和相应的补偿。这种保障和补偿除了精神上的表彰奖励外,物质上的帮困解难更为重要。我们要尽可能使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使奉献者得到安慰,免除后顾之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5

——参观海尔集团有感

生产管理部一车间 姜英姿 几年前,公司曾组织我们全体员工观看了《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当时海尔总裁下令将所有存在质量隐患的冰箱全部销毁的举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需要更换家用电器的时候,我相继选择了海尔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当听说公司要组织参观海尔集团时,我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感,遗憾的是这次我们没能亲临海尔的生产现场,只是参观了海尔的几个展示厅,整个过程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海尔人“创新领先,永续发展”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海尔用创新精神创造了世界品牌。本着“用户的心是最珍贵的资源 ”的原则,以“走进去,走出去,走上去”的发展方式,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海尔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创新突破,伴随着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和超越。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道:“海尔精神就是创业、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就是每天从零开始,创新精神就是每天比昨天有提高!”。是啊,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岗位工作着,我们最了解自己操作的设备,最了解自己所在的生产线,有没有可以改进,可以创新的地方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究竟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海尔人的创新还体现在实现由制造商到服务商的转变,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海尔人真真正正落实到了实处:针对不同身高人的需求,他们设计了可升降的灶台;针对不同年龄的人,他们设计了智能卧室;针对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他们设计了防臭冰箱。还有

专为农村地区设计的安全节能家电;能洗12件阿拉伯大袍的洗衣机;适合存放榴莲的防臭冰箱;可遥控的温馨家装等等。耳目一新的同时,我更被海尔人追求卓越,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精神感染着。被他们居安思危、居危思进、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震撼着;被他们”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模式激励着。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工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我们每一个新时代人都应该立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工作中追求创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中学课本里说创新即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造。现在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是奥地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年提出的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虽然创新的几种不同涵义各有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创造性。作为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员工,这些创新大计可能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多数人都在从事着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工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许多人有了倦怠之心,百无聊赖之感。但是“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还有人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6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公司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让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认识创新,思考怎样去利用资源去创新。

创新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就拿我们综合车间供料工段来说吧,本着创新安全生产的原则,完成了大大小小的变革与改动。员工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亮化”这一实践在工作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我们供料工段以确保氧化铝粉的产量供应为己任,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优化工艺,不断改变思路,从科技以及思想上实现创新发展。

起初设备的故障报警,只是在显示器上面显示,如果不留意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设备出了故障,即使是知道了,也得去一项一项地排查,增加了设备的损耗,浪费了劳动力。现在就方便多了,从刚开始的显示器显示到现在的语音智能报警提示,可以准确地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大大缩短了设备故障维修时间,减少了设备损耗和劳动力。

供料,顾名思义是输送物料,一二期四号线带式输送机,总长618米,在确保安全生产以及减少粉尘的情况下,将氧化铝输送到料仓里面,但是由于设备起初的设定和皮带平面的磨损,过程中少不了粉尘飞扬,人员每次巡检点检都要重复地打扫皮带转动带落的铝粉,也造成了氧化铝粉的浪费。去年年底,车间引进了聚氨酯清扫器,保护输送带,减少了维修量,减少了氧化铝粉的浪费,达到了自我清洁的效果,既减少了粉尘又节约了成本。

以前对设备的维护是哪里出问题哪里去保养。供料工段紧跟创新思维,提出设备要“日点检,周维护,月保养”,检查操纵机构、运行机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保持设备整洁,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设备早期损坏,达到设备持续正常运行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市场的不断推进,我们以前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人也一样,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取,才能适应当前进经济形势的高速发。,而创新不止是空洞的说教,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再进行后续的培训。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 篇7

1 有效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要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时指出, 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 我们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当前曾经引领亚洲经济腾飞的亚洲模式遇阻, 原因在于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 生产成本不断提升, 而发达国家在反思产业空心化的危机后, 也越来越倾向于不再通过进口而是加大对本地生产的扶持力度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这一背景原因逼着我们必须调结构, 因为虽然在全球PC市场、手机市场、液晶屏幕市场我们占据了全球大部分份额, 但我们依然面临着结构性生产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通过劳动密集产业和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赚取的不多的剩余价值, 在原材料和高端产品的大量购买中被消耗。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 从2012年起我国的工业增加量已经超过美国, 在2013年达到全球的四分之一, 但产生这一经济价值背后的劳动力数量, 美国是1200万, 而我国超过1个亿。简单对比可知, 我国当前的生产效率状况, 而在这效率低下的背后, 其实是产业层级的巨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通过调整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成功应对了短缺经济条件下投资和消费膨胀带来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但正如前述的那样, 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产业层级差距, 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 如果生产效率、生产力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经济下行就会从现在的风险转变成现实。未来十年我国经济能否按照既定方向翻一番, 核心在于低端的资源扩张与高端的产业突围间取得一下一上的相对优势。《决定》重点提出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当前和长远、分领域调控和全局性统筹、政策落实和调整完备五个关系, 有助于市场失灵情况下的市场科学调控。比如, 银行惜贷催生了很多投资公司, 2013年末开始火爆的互联网金融, 以及催生的大量P2P金融平台。如果没有国家层面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 资金价格的提高对于我国体经济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未来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无外乎这三点。如何实现这一走向, 我认为, 在发挥市场的内生动力的同时, 也要借助外力, 货币政策方面有效降低企业汇率和利率成本, 财政政策方面以"税改增"为契机, 调整税制结构、深化税制改革。同时, 以环保政策倒逼产能过剩问题, 以大项目拉动新技术产业化,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规律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规律, 价值规律在行业之间的运动, 决定着社会劳动在各个行业分配的比例。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规律充分体现了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行为的经济活动。2014年预计我国的人均GDP 7000美元左右, 约为韩国的三分之一, 美国的七分之一;即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 仍不足10000美元。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 但这一数字仍现实地反映着我们的实际生产力水平, 即仍处于全球90名左右的事实。面对这一事实,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虽然"平稳较快增长"已经被"持续健康发展"所取代, 但发展仍是当前最大的国情, 而生产力是最大的突破口。

但现实是, 我国通过消耗全球近五成的水泥、钢铁、煤炭等资源, 在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行业占据全球主要市场, 但产能过剩的阴霾始终萦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头顶。这个时候, 有效发挥市场这只手, 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我认为是三中全会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党的十四大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明确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多年的实践也证明, 凡是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好的领域, 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经济发展就充满活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得到深化, 经济就能搞活, 经济结构就能趋向协调。因此, 在市场要素的配置过程中,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比如三中全会提到的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直接针对的就是影响市场要素配置的地方保护主义, 还比如土地市场、期货市场、自贸区离岸市场、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等, 虽然有些方面的改革, 短期来看, 对于经济的某些方面也许促进作用不明显, 甚至有利空的可能, 但长期来看, 相关措施的出台, 必然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要作用, 2014年中国股市的牛市也从侧面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潜力。

3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的职能转变, 并全面正确履职, 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核心环节。必须承认,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基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一直没有间断, 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总体而言转变工作仍然相较经济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 特别是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方面相对薄弱。

职能转变的原因, 是事权划分的不明晰。事权划分是政府职能有效运转的基础, 也只有在明晰政府事权划分的基础上, 政府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 相关的工作责任, 特别是财政的支出责任才能明确。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制度建设的里程碑, 在调动市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 实现了政府财力增强和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制度红利优势正在削弱, 比如预算管理制度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不高, 比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比如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扩大, 使得政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实现统一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 日益显得力不从心。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5%, 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组数据, 2003年~2012年的10年间,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年均为52%, 最高年份曾达到56%, 两组数据背后的客观事实, 就体现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地方债务高企与土地财政持续高热, 而中央政府在资金分配时有"撒胡椒面"的现象。2015年财政收入占比是否会有所调整, 值得拭目以待。因此, 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 理顺央地间、府际间的职能关系和治理架构, 实现精明增长, 在改进财政体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中央政策制定尽可能不搞"一刀切", 让地方有施展的空间, 同时通过科学的转移支付体系和权事评价指标, 对财政收入项和支出项进行再平衡, 调节上下级政府间的财力水平, 补足缺口。同时,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 充分考虑公共事项的受益范围。然后, 按照《决定》提出的"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 结合税制改革, 考虑税种属性,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参考文献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动力 篇8

评论理论在创新中发展

近年来新闻评论工作的发展态势如何?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发展弱项?新闻评论进一步生长发展的空间在哪里?这都是与会代表十分关心、重点讨论的问题,他们对此提出了具有较强理论深度的观点。

作为新闻评论工作的重要一极,近年来新闻评论教育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作为全国高校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的主任,赵振宇教授作了《今天,我们怎样教学评论?》的发言。面对新世纪新传媒的新环境,他从高校培养评论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必读书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谈到,在培养目标上,既重政治思想素质,又求社会道德良心,还要求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积淀丰富并呈现出开放、递增、创新的状态;在培养方式上,要做到夯实基础、课题教学、强化实践、联系媒体、分阶段推进;在课程设置上,涉及文史哲、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时政、社会调查、思维训练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课程,把课堂变成启发思想、训练思维、增长才识的互动练场。此外他还推出了专家推荐必读书目和专家寄语。

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杨小玲认为,当前高校学生群体都是“八○后”一族,针对他们在评论实践中容易出现感性湮没理智、形象大于思想、情节阻隔判断的现象,教学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言说立场,坚持思想引导贴近学生实际。

时评的整体发展状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思考。武汉大学东湖分校讲师李理认为,导致当前报纸时评呈井喷式发展景象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报纸力图达到议程设置的第二层效果,即把认为需要的事实部分选择出来,使得这些事实的方面在传播文本中得到凸显,在报道中得到特别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体现意义解释、因果推论、道德评价和对策建议。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田大宪副教授则对当前城市党报的发展发出了警示之语。他认为,在都市报评论以犀利话语取胜、网络评论以互联网载体见长、电视评论以声画优势得宠的情势下,城市党报评论变革乏术,应对无力,陷入低迷。

《宁波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乐汉民认为,报纸新闻评论的兴起与报纸功能的定位紧密相关。当下的报纸除了继续担当宣传的功能外,还有传播信息的功能,而信息包括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由此,通过报纸传播他人的观点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新闻评论的语体问题是新闻评论界的一个前沿问题。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翁玉莲认为,消息的主语倾向于原型主语,而评论主语则倾向于话题。她对新闻评论主语的“话题化”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评论语句的主语有状态化、抽象化、对比化、提引主观参与等四种功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系的肖锋教授、尚媛媛老师谈到,新闻评论要讲求语言风格,像范敬宜的作品那样做到缘事而发、寓理于事、目光四射、动人心弦、反应敏捷、针对性强,才能赢得受众,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讲师顾建明对中美新闻评论的立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是:中国的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论多在“纲”上下功夫,即着眼“大局”,讨论精神、原则与方针,而且多以政治尺度来评价对象,正面阐扬精神、方针与反面批评不良倾向并行。美国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论多在“目”上下功夫,即关注个体事件,批评具体行为、措施与方案,而且多以人性尺度来评价对象,以指责为主。两种立论方法的分野,根本在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传统下不同的新闻评论观念。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广电系主任何志武副教授从新闻评论参与构建公共空间的角度出发,提出“正方对反方”的模式已经被媒体评论板块广泛采用,这一模式将冲突性的言论同时登出,还原了冲突性的言论景象,是我国媒体公共意见平台的成熟标志。

《新闻战线》总编辑杨良化对于评论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思考,认为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阶段,人民群众迫切需要通过媒体言论进行交流、探讨,新闻评论对于启发民智尤为重要。在引导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评论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居于舆论引导体系的核心。

评论实践在探索中进行

当下新闻评论整体繁荣的形势,得益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外交流,得益于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也得益于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与不懈实践。今日看似水到渠成的新闻评论盛景,是由新闻评论学术界与实务界闯出来、干出来的。

《嘉兴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今年3月份开全国新闻媒体风气之先,以高薪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追求“第一时间发现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开始了探索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历程。嘉兴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张扣林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们的积极探索。该报对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期盼:第一,“让评论走出书斋”,积极实践“三贴近”要求,重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优良传统。第二,以采访调查的深度成就评论的高度,振兴党报新闻评论真正的权威性,使党报新闻评论成为“有价值的独家思想”。第三,探索一种可持续的新的评论写作方式,一种新的部门工作方式。为此采取了四种策略——本地化策略、“调查式评论”策略、跨文体写作策略、跨部门联动策略。

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兆荣阐发了《嘉兴日报》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探索意义,对《嘉兴日报》与华中科技大学紧密合作、用机制确保记者深入实际调查采访、以考核激发人人都来写评论、通过写评论提高全体记者的素质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认为,《嘉兴日报》在集聚人才、建设队伍、建立机制等方面,先行迈出了扎实的一步,相信必有进一步的辉煌可以呈现,对中国新闻业界乃至新闻教育界、学界的启示意义毋庸置疑。

《佛山日报》时评版《观察》主编田继贤介绍了该报追求职业化的专业化写作的发展路径。“职业化的专业化写作”首先体现为主体作者的职业性。《观察》强调版面主体文章主要由本报自己的专职评论员撰写,占到了《观察》所发主要文章的半数以上,构成了《观察》的核心主体。所谓的“专业化”并非意指诸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等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专业化,而是指“时评写作”本身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可以说是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主任助理王卫明向大会发布了他对《法制晚报》评论版的研究成果。《法制晚报》评论版是我国都市报评论版近年发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我国都市报评论版的当前走向——继续稳健,走向多元,更加贴近读者。他认为正是多元、稳健、贴近这三大要素成就了《法制晚报》的评论版面。多元体现在栏目设置、观点声音、作者来源等三个方面。为了贴近市民主要诉诸两个途径,一是话题本身贴近——讲都市话题,二是话题本身虽不是纯粹的都市题材、市民话题,但评论角度贴近市民读者,为市民利益鼓与呼。

新华日报社评论部李扬副主任近年来在新闻评论上屡获大奖,《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一文更是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援引新闻界前辈范敬宜的观点,认为新闻工作从传播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规定动作”,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政策方针等所作的规定性宣传;“自选动作”则是指针对新闻事实及时作出反应的自主性报道。他认为,作为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必须着眼于“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创优,不仅让“规定动作”准确到位、可读耐读,而且使“自选动作”与时俱进、出彩出新,不断增强党报评论的新优势,不断强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与公信力。

安徽《滁州日报》副总编王清提出,接近性是新闻评论生命价值的具体凸现,平等性是新闻评论传播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亲切性是检阅新闻评论社会效果的必然诉求,为此对新闻评论具体操作提出了“接近些,平等些,亲切些”的要求。

《石家庄日报》编委委员苑晓申认为新闻评论务求“快”和“深”,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新闻评论者注重学习,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反应能力。

香港的媒体也高度重视新闻评论,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观点,当然香港特区政府也很重视舆论引导。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的介绍开拓了与会者的视野,引起了大家对评论实践走向的思考。

评论前景在交流中明朗

当前新闻评论工作还有哪些不足?中国新闻评论工作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哪里?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交流探讨。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指出,新闻评论工作者不是自由撰稿者,也不是只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够了,而是要集思广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来,反映更多人的意见和呼声。评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观察社会,研究问题,使评论真正起到引领舆论、启发心智、鼓舞人心的作用。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顾勇华认为,未来的新闻评论发展要像《嘉兴日报》那样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评论时效,新闻评论写作在战术上要又快又好,这是一种写作能力,而在战略上要又好又快,这是一种把关能力。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建雄给出了“党报评论也要追求大家之作”的观点。党报的评论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加强知识积累,开阔视野,尽量避免地域限制,多出精品,满足读者对高质量评论的需求。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教授提出,新闻评论要谨防评多论少,新闻评论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判断,而更需要用足评与论结合中呈现出来的巨大逻辑力量。

浙江省记协主席马雨农提出,党报要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中促进形成共识,提高实效性。

徐兆荣高级编辑倡言要像《嘉兴日报》那样,通过引入评论人才的“鲇鱼”以及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建立,鼓励报社编辑部和其他部门的记者都来写评论、出好稿,以达到提高整个报社采编人员素质,进而提高报纸质量和水平,提升媒体的“思想竞争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芝晓谈到,提升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首先需要坚持评论的准确性,进行深入的调查;其次要重视群众对问题的意见,比如要重视网络上的民意。另外,评论员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为理性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涂光晋教授提出,要破解当前新闻评论中存在的选题雷同、质量良莠不齐、失实风险和写作模式化问题,追求独到的观点,开创出媒体评论的“原创性作品+跨媒体作品”“随动式交锋+报网互动式争鸣”“原媒体生存+跨媒体生存”的局面。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吴廷俊教授指出,作为当代的新闻评论人,首先是要有责任感,要有对社会、人民、历史负责的精神,必须是有感而发,否则写不好言论。另外,新闻评论人要有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见别人所未见,言别人所未言,言别人所不敢言,言别人所不能言。

《解放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周智强认为,党报要体现政治主张,不能因此而变得大而空,面目可憎,要对党报评论进行分层,合理调配不同功能性产品,对不同产品的功能、定位、语言风格等进行细致、具体的分类,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读者群和社会影响力。

党报的新闻评论是政治话语、严肃风格,如何体现出评论的灵动?《南方周末》评论版主编鄢烈山的答案是:兼容政治话语和民间话语。党委、政府要传达立场、精神,但也不希望是生硬灌输,语言要生动活泼。在能够完成职务行为的同时,又能融会个人见解,保持个性风格,这是比较难的,但也是一个优秀党报评论员应该达到的目标。

《北京青年报》评论部主任张天蔚谈到,评论如果不能真正影响社会的发展,不能告诉受众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提供不了受众需要的最硬的观点,那么评论将变成可有可无的需求。前一个问题,随着专业人士不断补充进来,问题将得到解决。解决后一个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评论界的更多努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评论已经成为报刊事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党委机关报、新型市民类报纸,都要把评论作为核心竞争力、重要品牌精心经营。

评论的空间到底有多大?鄢烈山认为,现在的评论空间比以前已经大了很多,评论的范围更加宽广,但还需要进一步去拓宽。吴廷俊教授提出,不要过低地估计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敢言,同时也要善言。

绍兴日报社总编辑鲁兰洲谈到,目前的评论要对经济改革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加以关注,要帮助读者理解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以及改革的艰难。经过较长的时间,评论记者要形成一个比较鲜明的风格,以创立媒体内容产品的品牌。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对学界与业界的互动寄予热望。他说,如果媒体人都来关注高校,高校也关注媒体,这样,中国的评论就一定能做好,中国的新闻也能做好。希望有远见的新闻媒体老总能和有远见的新闻学院院长握起手来,推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推动新闻评论的健康繁荣发展。

上一篇:品牌策划书范文PPT下一篇:小班小小的我主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