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需要创新驱动(精选4篇)
区域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篇1
“十八大”将创新驱动战略置于国家发展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开放协同,推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考察产业与科技发展正从以国家为单位向产业区域和创新环境转移[1],江苏以“一带一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三角”协同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为契机,将创新驱动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尤其将苏南定位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大量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江苏,高新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全省致力于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基础原创成果转化,大众创新,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但江苏依然存在“各行为主体职能边界欠清晰,协同合力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主要靠政府推动,缺乏自主市场化运作;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未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和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自愿交易与竞争”等问题。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关键。马歇尔[2]主张由“经济生物学”替代“经济力学”,时代局限使他回到均衡分析框架,但生物与生态学理念开始引领区域创新研究。本文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发端,认为创新主体协同联动效应提升区域科技发展与经济水平,增强对各类科技资源吸引力,通过市场交易吸引更多科技资源在创新链主体中动态流转;同时,创新主体利益最大化要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市场交易和实现利润压力,倒逼创新主体对各类科技资源进行理性配置。通过诠释区域创新主体与科技资源客体在区域协同治理背景下相互作用机理,探寻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区域创新驱动源,联系实际,提出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建议。
1 区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与区域引力
1.1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概述
曾国屏[3]回顾了由“创新系统”至“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探寻期间研究范式演进,强调“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政府能动作用”,关注“市场与政府之间某种精妙平衡。”吴敏[4]基于大学、企业和政府的三螺旋模型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发展阶段中的知识创造、扩散和利用等步骤。通过区域主体结构模型,刘立[5]将创新系统功能分为供给侧、需求侧、基础环境侧三类,提出“确定创新系统边界一官产学研动态机制-区域创新功能实现-政策建议”的区域创新功能分析框架。王国红[6]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区域创新系统中主、客体协同演化机制。陈畴镛[7]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集聚系数和特征路径长度等小世界网络特征。洪进[8]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AIITD演化模型,并探讨其演化的创新资源配置、内控性及适应性循环三种机制。不少学者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创新网络等[9,10,11],认为区域竞争优势、战略、文化、管理机制等序参量形成区域创新持续驱动力,存在创新活动“吸引子”,使各区域创新子系统通过协同合作,汇入这一“吸引子”中。徐占忱[12]运用生态隐喻揭示区域创新与自然系统的同构性,构建创新主体间竞合关系优效性模型,认为主体间共同知识域和较高互动强度对创新实现具有正效应。“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耗散性、动态调控性和复杂稳定性等特征”[13]。系统主体有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等,客体(配置要素)主要由科技投入、人才、条件、成果、政策等资源构成,主客体与环境产生各种交互作用,形成具有局部区域特征,呈现区域各自独特科技发展形态。创新生态系统鲁棒调节使其在内外因素较大扰动下仍能保持结构、状态和行为稳定性[14],正负反馈分别表现为系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5];市场与技术、制度等共同成为区域创新生态制约因子,市场规模与方向制约创新主体活动规模与方向[16]。综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发展为具有自洽、反馈、鲁棒等性能,在区域科技政策引导下,区内高新园区创造良好孵化环境,促使创新企业不断繁衍和集聚,域内创新主体与客体要素通过网络化、市场交易等方式发生日益频繁交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节约交易成本,形成区域稳定创新功能并具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从而对各类科技资源的集聚产生持续吸引作用。
1.2 区域创新引力影响下的科技资源流动
区域创新主体递增收益产生向心力,使域内经济活动集中。谷兴荣[17]列举了威尔逊区域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两区域间相互作用。基于区域引力模型,蒋天颖[18]根据最大引力线数量与区域创新产出联系总量等关系,测度浙江及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认为科技资源的区域溢出与引力效应辨证统一,资源溢出为各区域提供吸引的客体要素。刘玲利[19]受广义梯度理论启发,认为科技资源流动过程中极化、扩散和回流效应同时起作用,极化效应使优势资源向高梯度地区集中,扩散效应促进低梯度地区发展,回流效应则遏制低梯度区域发展,优质资源流向创新意愿强的区域,以吸引更多创新人才[20]。区域创新引力促进高新企业集群,使得以高新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对各类科技资源需求增长,导致科技资源价格提升,从而吸引其他区域的各类科技资源。本区域科技资源富集会降低高新企业成本,提升创新主体效益,同时也造成科技资源价格下降,一定程度降低本区域引力。然而,各区域引力取决于其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相对引力,处于此消彼长变化中,这样就在市场化资源配置条件下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要提升或至少维持本区域相对引力,须改进本区域综合配套软硬设施,同时通过提升要素价格来吸引优质资源,此举将增加创新成本。随着区域间及区域内创新主体对优质科技资源争夺白热化,集聚优势逐步不再与资源低成本相关,创新企业更多关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利润空间更多诉诸高附加值,迫使创新主体及其所在区域,持续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蚁族”现象曾一度受关注,源于区域一段时期对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吸纳能力不足,这些人员自身综合实力也有待提升。随着区域创新发展,扩大对科技人力资源需求,部分“蚁族”成员实力提升适应了新需求,还有部分成员选择离开一线城市。问题逐步缓解的背后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科技人力资源在具有不同相对引力强度的各区域间理性流动。
考虑更一般情形:有n个区域和k种资源,可得[21]:
2 区域科技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理
2.1 区域科技资源产权界定与市场化协同机制
资源配置过程是经济主体权利确认和交换的过程,权利配置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即为以权利确认和转移为核心的经济[22],产权赋予经济主体对生产要素使用或经营的权利,成为市场交易的起点。产权制度将资源配置活动建立在行之有效的法律环境中,形成优化完善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资源具有准公共品属性,历史惯性造成部分科技资源仍隶属区域行政部门,一定程度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科技资源委托代理过程中对侵权问题有些麻木,导致创新者利益受损。由此,马庆国教授在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大会上呼吁:严格界定科技资源产权,营造“谁侵权,谁承担不起”的制度和氛围,确保行为主体的利益成为创新动力。清晰的产权界定能发挥要素价格在市场化交易中起到的引导资源流动,衡量使用效益,计算主体盈亏的重要作用。市场化条件下科斯定理演绎企业规模边界,创新主体在科斯边界以内的各项经营管理事务的处理和协调消耗管理成本,边界以外的资源配置诉诸市场手段。区域创新主体提供了各种科技资源交融发酵的运营处所,在区域引力作用下科技资源交易细节不断呈现于企业创新主体的科斯边界上。由此,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科技资源在科斯边界以外的市场化分配和边界以内的集成化安置,二者相互影响,互补融合。
哈耶克[23]经济学认为市场如同一台大型分布式计算机,可在多方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实现资源尽可能优化配置,并使相应资源持有主体获得收益。科技资源在社会法律契约框架下于创新主体间进行市场化交易流转,科技资源价格相互关联形成区域要素价格体系。科技人力、条件、投入、政策、信息与成果等资源分别通过人员薪酬、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租金、资金利息、税收、专利、著作权和版权等方式获取社会对其使用而支付的代价。市场运作自发形成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驱动提供一轮又一轮动力。市场游戏规则也为区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博弈互动、客体流转,提供了舞台,使得各行为主、客体不囿于行政命令或干预而是源于市场信息非对称环境下的理性抉择产生彼此间相互影响、竞争、合作、制约等关系,形成区域内技术、经济、政策等统一和谐的协同机制,机制运转功能越完备,区域创新引力也愈强。
2.2 市场化交易下的区域科技资源流转分配
体制障碍、所有权不明、市场经济不成熟等原因是科技资源市场化的主要障碍[24]。刘玲利[19]从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结构、机制、环境展开论述,突现“效率”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倡导增强市场、政策、文化形成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王雪原[25]揭示科技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与实现过程,建议从配置客体结构优化视角实现企业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市场机制是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路径选择[26],杨向辉[27]将科技资源配置、技术转移视为连续经济实现过程,论证市场和计划两大系统基础动力运行机理及其实现路径,认为区域技术与基础市场完善程度是决定区域创新协同机制的决定因素。赵金龙[28]证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能有效促进区域自主创新,提出基于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协同策略建议。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已为学界共识,市场成为沟通微观创新组织与中观区域产业的桥梁,建立起对科技资源客体要素(人、财、物、信息等)在科技导入、培育、孵化、应用等创新链环节的动态流转方式,科技资源在创新主体科斯边界上市场化交易流转决定其在区际间分配格局,呈现区域科技资源阶段性分布状况。根据纳尔逊、温特演化经济学观点,区域中创新主体博弈,要素资源交易流动,科技、政策相互融合、协同演化,共同推进地方经济增长。创新主体相互联系建立起的创新链,优化区域行业与企业内部及相互间竞合关系,无论从产业、功能、空间视角下进行解构[29],均体现出创新主体和地区间较明确的关系与路径特征,这是区域创新主体间联系的显性形态。市场交易的随机性使得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不会呈现出连续的轨迹流,而表现出具有随机选择性的路径依赖。市场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及交易双方因供需状况、谈判实力、交易经验、技术认知、竞争态势、贸易渠道甚至个人偏好等原因,使得创新主体科斯边界上发生的科技资源市场交易具有随机性。区域创新引力并不必然导致交易发生,却一定程度决定着区域科技资源市场成交概率。科技资金、条件、人力等资源在进入高新或科技服务企业,会具有相应的退出壁垒。各类科技资源通过市场化交易分配至创新主体后,即开始由企业或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对其进行整合和安置并进入创新链下一环节。由于各机构专业擅长领域的历史沿革、创新主体的有限理性、资金投入沉没成本、人员对于某一领域专业与技能的专属性等原因,短斯内这些资源不会再参与其他科技研发项目或商品化过程,因而满足随机过程理论中所谓“无后效性”特征。科技信息与成果资源由于可复制性,使其在溢出和传播过程中可多次使用,表面看不具有在某行业中较高的退出壁垒,但科技信息与成果资源具有较强时效性。根据摩尔定律,科技信息与成果的保鲜半衰期大幅缩短。科技政策资源波及范围广,影响层面深,易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政治形势左右,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上述3种科技资源同样具有一定“无后效性”,即“马尔可夫性”。对于某区域而言,由,可以认为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交易流动在不同区域引力下呈现为马尔可夫链,各区域相对引力此消彼长,成为影响着科技资源分布状态的转移概率,转移概率矩阵由区际不断变化的相对引力决定,即:
游弋于区际创新引力间的马尔科夫链体现了区域创新系统客体要素资源在市场化交易流转下的隐性形态,相对于显性的创新链,隐性形态如同冰山下的汹涌暗流。区域创新系统中显隐两种主客体联系同时存在,协同依存,纠缠作用,左右并决定着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发展状况。
2.3 区域科技资源在创新主体中的安置整合
区域创新主体具有内外部共同驱动下的路径依赖性,内部路径源于资源运用的不可逆性及内部成本转换,外部路径有赖于区域创新要素资源禀赋及其相对价格[30];市场化交易持续随机进行的同时,区域创新主体在各自科斯边界内为诸项科技资源的驻留提供阶段性安置场所与系统性整合技术。创新主体尤其高新企业参与创新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转换成本,缩短研发生产等周期,其组织和关系资源皆具有异质性,前者指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稀缺的内部资源,后者来源于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独特的、有价值的、稀缺的关系[31]。区域科技资源的异质性与替代性并存,异质性为其相互间整合提供可能,而替代性通过要素价格弹性体现市场化配置特征,并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比如:工资率微小提升会导致创新主体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引起对掌握相应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上升,高新企业关心整合后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上过程的持续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提升。微观层面要素价格波动及创新主体理性趋利行为,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主体自组织协同,引发了中观层面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变化的涌现性。
从创新主体视角,将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拓展并应用于科技创新研发等领域[17],设有种科技资源,第个区域创新主体综合状况的创新生产研发函数如下:
其中,f(xi1,xi2…xik)为第I个区域各创新主体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总效果,rj为第j种科技资源要素价格,根据库恩-塔克条件:;
此式表明:高新企业或科研院所及高校为达到效益最大化,应实时调整科技资源要素组合,直至相应科技资源要素边际成果量等于其要素价格,以实现科技资源要素配置帕莱托最优。科技资源配置最优化趋近发生在创新主体科斯边界以内,对科斯边界上发生的科技资源市场交易随机过程产生倒逼效应,这有赖于不同区域既有技术领域、水平、软硬环境等的综合积淀所形成的吸引域。创新驱动源于高新企业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和区域创新引力的联动效应,科技资源配置帕莱托条件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在信息非对称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有限理性的各类创新主体对各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其效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的举措,并成为实现区域创新驱动的客观需要。
3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可写成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
即某区域对优质科技资源吸引会产生乘数效应,创新主体利润上界M越高,同时区域相对引力越强,则越能持续吸引优质科技资源融入,加速驱动当地科技创新水平发展。
2015年底召开的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全省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前列,发展动能孕育形成;第三产业增值超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发展空间拓展,发展动力持续激发释放等喜人局面[32]。经济新常态下,面对2016年“十三五”开局,立足省情,放眼全球,江苏如何“定好调、布好局、出实招”成为眼下面临的新任务。目前,省内市际区域发展的主导新兴产业有相似或部分重叠现象,如: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为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等;镇江将光伏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船舶与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作为六大新兴产业;常州形成新材料、光伏新能源、工程机械与农机、生命健康、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文化创意、汽车及零部件等八大新兴产业链;无锡新兴主导产业偏重物联网、新能源与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苏州工业园则青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纸制品、金属及非金属制品等产业。考虑到优质科技资源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因此|Aiλj-rj|≤M要求区域创新主体利润上界提升更多依赖各地创新引力,且仅与某些优质科技资源所占比例有关。上述苏南五市地域相互邻近,已依托各自高新园区培植或引进了相应企业,势必造成对各市所倡导扶持的相似或重复度较高的新兴主导产业所需优质资源形成激烈争夺,并逐步形成诸区域重点培植的新兴产业各自的利润上界。各市推动扶持的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布局仅仅是起点,地区创新政策制定与引导立足本地原有产业基础、经济水平及各种软硬综合实力并遵循市场规律。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推动某些新兴产业在各区域的优胜劣汰过程,从而形成将来市场主导意义上的市际优势创新产业格局,这一格局已经、正在并将持续处于此消彼长变化中。
4 结论与建议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经济与科技发展综合水平,创新主体间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科技资源要素的富集程度与价格,区域基础设施、科技与金融服务支撑,政策引导等形成的软硬环境共同形成区域创新引力,影响着各类科技资源在区际交易流转的可能性大小。创新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区域创新链,形成具当地特色的创新链群体系,呈现区域创新系统的显性形态;各项科技资源在区域创新引力影响下于创新主体间进行的市场交易随机过程具有马尔可夫性,这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隐性形态。基此两种形态,科技资源要素在创新主体科斯边界以外的市场化交易分配和科斯边界以内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整合安置同时作用,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对前者有倒逼效应。创新主体的利润上界取决于区域创新引力和当地扶持新兴主导产业所需的优质科技资源所占比例,并产生区域创新引力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乘数效应。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引导应遵循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理,立足江苏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直面国内外区际科技发展多重挑战,落实国家创新示范区战略规划,提出新常态下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建议:以市场化配置促进优质科技资源向生产效率高的区域部门流动,坚持以创新驱动作为根本政策取向,发挥政产学研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协同作用;瞄准并高起点定位国际高端科技,发挥后发优势跳过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陷阱,实现弯道超速。自然促生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创新,加速各地高新区政企分开,给予高新园区以更多自主权,区域创新政策主要引导科技源市场化合理流动,营造各类软硬环境,促进区域创新生态总体优化;完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各项科技资源产权与价格体系,鼓励或容忍拥有一定科技成果的创新企业或个人形成局部合理垄断或创新尝试失败,加强创新主体利益激励机制;提升区域创新主体供给侧改革,加强区域创新资源有效供给能力,释放区域创新系统性合力,以利润取向倒逼创新主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强法制建设,填补在科技资源产权保护、消除隐性壁垒、完善市场规则、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互联网+”、风投监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空白;培植和完善区域创新文化,将主体担当、资源引导、需求激励、市场化演绎下的科技体制改革路径依赖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普遍认同“让创新者致富“的社会氛围;合理鞣合科技生态与生态科技间关系,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决不允许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提升区域创新实力。最终将江苏真正打造成为国家创新乃至全球创新网络中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治理,各项科技资源汇聚整合的重要节点。
摘要:由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探索区域创新引力,分析区域创新引力影响下科技资源流动态势,运用科斯定理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探讨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理。认为区域创新相对引力与创新主体逐利共同影响科技资源市场交易并驱动地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联系实际提出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建议。
关键词: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创新驱动
区域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篇2
区域创新系统最早由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提出,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地域空间, 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内, 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新的系统功能, 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具有地域性、多元性、网络性、邻近性和政策性等特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的是为了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协调发展的知识产权谋划及区域内相关企业总体知识产权能力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 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发展”, 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主要在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实施好知识产权战略, 就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在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吉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准确把握吉安知识产权现状, 深入分析吉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吉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
吉安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 知识产权事业起步较晚。近几年来, 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职, 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制定了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鼓励支持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的相关政策措施, 全市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 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业务能力逐步提高, 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1 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在领导体制上, 组建了由科技、知识产权、工商、版权、公安等多部门为成员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在激励机制上, 市政府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年度考核目标, 加强管理和督促检查, 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奖励。在管理机构上, 市编委早在2002年就批复成立吉安市知识产权局, 行使全市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职能。吉水县、永新县、泰和县等9个县 (市、区) 相继成立了县级知识产权局, 并配备了工作人员, 部分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专利及知识产权工作机构, 落实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建立了工作制度, 为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2 政策措施逐步出台
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关于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体系, 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奖励、目标任务等均作出了具体规定。全市有7个县 (市、区) 和经开区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奖励政策, 2013年全市共奖励 (资助) 专利500多件, 用于奖励 (资助) 的经费100多万元。特别是井冈山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关于加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意见》中, 对入区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上的, 一次性奖励10万元, 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 每个奖励5万元, 获得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 每个奖励50万元,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 每个奖励10万元, 获得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3万元。
1.3 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
全市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 品牌打造和商标保护及地方标准申颁等一批知识产权得到了新的发展和提高。2013年, 全市专利申请1520件, 同比增长105.1%;专利授权659件, 同比增长48.1%, 荣获江西省2013年度唯一一项专利翻番奖。2012年, 全市拥有注册商标5995件, 其中江西省著名商标116件, 中国驰名商标5件。2014年, 全市就有5项省地方标准获批发布实施。
1.4 执法力度得到加强
在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 初步建立了省、市、县纵向三级联动, 形成了“严厉打击与积极防范相结合、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与环境营造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组织开展“雷雨”、“天网”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 取得较好的效果, 2014年, 全市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起, 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4起, 共有26人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证并具有专利执法资格, 1人有行政执法监督证。
1.5 宣传培训广泛开展
利用“3.15”、“4.26”、“12.4”、科技活动周等每年的大型集中专题活动, 大力开展《专利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江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政策宣传, 同时举办知识产权报告会、培训班, 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 每年培训近千人, 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支撑、培训为手段, 多层次、全方位、多视角开展宣传培训的良好环境初步建立, 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深入人心, 知识产权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2 吉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影响知识产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服务环境、政府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知识产权实施和企业主体等各方面。吉安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与全省其他设区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产权创新主体源动力不足, 缺乏核心技术, 专利产品和技术少, 大部分企业R&D经费“零投入”, 知识产权产出“零专利、零商标、零标准”, 导致全市专利授权总量小、结构不合理, 多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 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小,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明显偏低。二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弱, 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往往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思维还固定于有形资产, 没有认识到当前企业最重要的是无形资产。不重视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知识产权缺乏足够的认识, 更谈不上诉诸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完善, 已设立的市、县级知识产权局普遍存在机构建设难、编制人员少、执法装备缺乏、统筹协调不力、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还有些县 (市、区) 甚至还没有设立知识产权局, 基本的日常工作都难以开展。四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完善, 专利代理、中介服务平台缺乏, 目前在吉安有办公地点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仅有1家, 缺少必要的专利质押、交易、融资平台和评估机构。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经济、社会衔接不紧密, 难以落实, 如企业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融资难, 而且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主要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 融资瓶颈制约严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3 吉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探索
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主体主要是由政府、司法、企业、中介等四类组成, 具有全社会性特征, 并以动态、全方位方式存在, 具体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利用和知识产权保护四个环节, 主要内容是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利用。随着知识产权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战略地位的确立, 知识产权突破了单纯的事后保护功能, 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意义,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 以科技重大专项为龙头, 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等基础性工作。吉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应从知识产权四个主要环节着手实施, 支撑当地创新驱动发展。
3.1 增强战略主体意识,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的基础, 没有持续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要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水平将是一句空话, 强化保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对知识产权创造至关重要。一要政府重视。吉安知识产权发育程度比较低, 激发创新活力, 不仅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更要依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 政府要主动出击, 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本市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有针对性地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分类指导, 将知识产权拥有量特别是发明专利拥有量及其实施效益作为科技项目推荐、申报、立项和奖励评审的衡量指标和条件, 作为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和复审的必要条件之一。要将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实施效益列为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二要企业重视。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只有顺应形势, 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大力气,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大功夫,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 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 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 促进商标、版权、专利的融合使用和综合保护, 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才能在未来获得稳定发展。三要社会重视。围绕建设创新型吉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局, 紧密结合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加强宣传培训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3.2 完善机构体系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在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过程控制子系统中居于组织和制度平台的地位。离开了强有力的知识产权组织和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创造、利用和保护就失去了承载体。一要加强领导。把知识产权作为战略任务和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努力加强市县 (区) 知识产权机构建设, 切实做到重点工作有创新, 难点工作有突破, 整体工作上水平,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知识创新奖励与资助制度, 发挥知识创新激励功能, 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时间内赋予创造者对其创造成果享有专有权, 为创造者提供最经济、有效和持久的创新激励动力;依法建立利益分配与奖励制度, 对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推广过程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安排专项资金, 对相关产业发展予以支持, 推进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 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三要严格考评。把知识产权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机制, 建立部门与地方互相评议制度, 强化激励和约束措施, 加强督促检查, 严格进行考核, 调动全市上下重视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重视人才。建立全市知识产权人才供求信息库, 对全市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供求状况进行分类调查, 提供及时、准确的动态供求导向信息。把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作为紧缺人才, 积极培育具有较高知识产权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人才, 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基础人才, 通过省内外培训、交流与合作、引智工作等渠道,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训。
3.3 健全执法协作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在产业技术创新、转移和扩散过程中, 知识产权权利人采取协商、行政申诉或司法途径预防和制止知识产权侵权的过程, 保护知识产权是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的重要保障。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在现有机构设置框架下, 整合已有的知识产权执法力量, 建立专业、高效、联动的知识产权执法队伍是增强基层执法力量, 改善行政执法条件, 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的较好选择。实行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日常执法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重点整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 加大行政执法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震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者。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制度, 畅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救济渠道。二要着力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在于执法, 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那法律终究只是一纸空文。要加强省市县知识产权局执法的沟通与配合, 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要及时上报, 联合查处, 积极开展“雷雨”、“天网”等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3.4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推进知识产权利用
知识产权利用, 是指在产业技术创新、转移和扩散过程中, 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所有者或依法有权处分的组织和个人应用知识产权, 谋求或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或收益的过程。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就是规制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战略, 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投入, 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积极培育核心知识产权, 增加知识产权储备, 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水平。一要推动科教融合, 促进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开放共享科技基础设施, 加快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应用。以知识产权为纽带, 以资本为要素,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 畅通创新价值链, 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利益共享。引导和推动企业综合运用各类知识产权, 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协调运作。充分发挥专利的技术支撑和商标的市场价值实现作用, 加强专利保护推动技术创新, 培育知名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现技术创新专利化、专利成果品牌化。二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逐步制订创新服务检验检测标准, 提高科技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全市创新调查制度, 逐步完善全市创新能力要素数据库建设, 有针对性地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开展各种形式的、广泛的创新合作。三要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国家专利、商标、版权等数据库资源, 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行业、特色产业专利信息库建设, 构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基础网络、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 促进专利信息在技术创新和经济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摘要:知识产权战略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概述了吉安市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了吉安知识产权工作现状, 深入分析了吉安市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四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阐述, 对政府、司法、企业、中介等知识产权战略主体提出具体要求, 为吉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有效探索。
关键词: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加快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J].苏南科技开发, 2006, (08) :67-69.
[2]张欣欣.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定义界定与系统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12) :232-233.
[3]杨拔灿.江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4]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4) :54-58.
[5]赖任群.江西企业专利战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09.
[6]董涛, .“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与中国经济发展[J].科学学研究, 2009, (05) :641-652.
区域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篇3
因此, 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切实提高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研究的主力和引导作用, 进一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 使区域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1 创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自主创新
1912 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 Schumpter ·J·A) 在他的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 “创新”概念, 认为 “创新”是 “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 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随着对国家创新系统得研究日益成熟,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当今区域经济日益活跃的背景下, “区域状态”逐渐代替了 “国家状态”, 成为了有代表性的经济利益体 ( Ohmae, 1993) [2], 单纯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创新活动无法深入到对次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进行解释。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开始了对区域层面创新活动以及这种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区域创新体系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 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现有的创新理论。1992 年, 英国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Braczyk, Cooke & Heidenreich ( 1992 )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3]。国内的许多学者在创新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区域自主创新是 “区域对创新活动依靠内部创新主体自身起主导作用的创新”[4]是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所开展的能够自主 ( 或基本自主) 解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5],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6], 是需要区域内部创新能力和区域内外部各种资源 ( 资金、技术、知识、信息) 的聚集共同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7]。
本文认为, 所谓区域自主创新, 是指在区域层面上开展的依靠区域内部的创新主体而进行的对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活动, 是区域内的行为组织在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撑下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的活动。这里所说的 “行为组织”即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指的是: 企业 ( 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高校和科研机构 ( 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的主体) 、中介机构 ( 创新传播和扩散的载体) 以及政府机构 ( 提供监督和政策服务) 。区域自主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结合市场需求而开展的旨在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创新行为。这就决定了区域自主创新是设计到多个主体相互联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如图1) 。
2 我国各区域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征
2. 1 企业
2. 1. 1 自主创新投入
近年来, 我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加深, 无论从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上、R&D经费支出规模上还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上, 企业都已成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具体来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数由2000 年的7 116 家上升至2011 年的37 467 家; R&D人员全适当量由2000 年的32. 9 万人年逐年上升, 2011 年达到了193. 9 万人年; R&D经费内部支出由2000 年的353. 4 亿元上升至2011 年的5 993. 8 亿元; 2011 年, 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 845. 9 亿元。然而, 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仍不足1% , R&D投入强度有待提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全部企业R&D活动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2. 1. 2 自主创新产出
2011 年企业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和专利有效数分别达到了47. 4 万件和122. 9 万件, 占全部总数的84. 9% 和67. 2% , 在数量和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 占据绝对的优势, 主体地位明显。此外, 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和产出逐渐增加。从新产品开发上看, 随着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 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不断增加。2011 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 1 万亿元,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11. 9% , 其中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 1 万亿元。
2. 2 高校和研究机构
2. 2. 1 自主创新投入
高校和研究自主创新R&D人员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均逐年增加, 2011 年分别达到了61. 5 万人年和1 995. 6 亿元。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为1 511. 2 亿元, 约占全部支出的75. 7 % ; 来自企业资金282. 8 亿元, 约占14. 2% ; 来自国外和其他资金201. 5 亿元, 约占10. 1% 。从中可见,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R&D研究仍然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持, 而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尚浅, 产学研合作仍需进一步加深。
2. 2. 2 自主创新研究结构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研究结构上看, 尽管近几年内基础研究的比重有所上升, 但是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相比, 仍然较低 ( 见图2) 。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中, 只有19. 4% 用于基础研究, 39. 6% 用于应用研究, 41%用于试验发展研究。
2. 2. 3 自主创新成果产出
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产出主要从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专注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以及R&D课题数来考查。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表科技论文125. 8 万篇 ( 其中国外发表约25万篇) , 出版科技著作4. 2 万种, 发明专利申请授权3. 3 万件, 完成R&D课题67. 5 万项。近年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服务课题数呈上升趋势, 这反映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逐渐与市场接轨, 能够针对企业从市场上获得的反馈信息, 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开发活动, 从而增加了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
2. 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产生于20 世纪80年代, 按照各自功能, 可划分为三类: 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 ( 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咨询服务的机构 ( 如科技评估中心, 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咨询机构) 以及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 ( 如技术市场等) 。
2. 3. 1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情况1
1992 年我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至今, 经过18 年的建设与发展, 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全国行业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010 年,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 032 家, 从业人员达到23 472人。2010 年, 在科技部的积极引导下,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共取得服务收入699 970. 63 万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 3. 2 技术交易市场
2000 年以来,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技术交易合同数和总金额增势显著, 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 年,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 “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 技术市场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 加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 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 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 764 亿元。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2. 3. 3 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2008 年, 我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674家, 其中,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28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达到2351 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44832 家, 总收入达到了3284. 5 亿元, 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235 亿元。孵化器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创业辅导、创业投资、专业技术公共平台以及企业管理和市场服务体系。截至2008 年, 累计孵化毕业企业32 000 多加, 培育出600 余家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和60 余家上市公司。2008 年毕业企业4 719 家, 其中1 127 家年收入超过千元, 有13 家已毕业企业成功上市。
2. 3. 4 大学科技园
“十一五” 以来,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国家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体系日趋成熟, 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 家, 涵盖了24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 年底, 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 5 万平方米, 入驻在孵企业6 617 家, 累计毕业企业4 364 家。2010 年, 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 606 项, 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 603 项, 其中发明专利2 333 项。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 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 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 促进在孵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8]。
2. 4 政府
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全国科技筹集经费中政府资金等方面。
2. 4. 1 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
总体上看, 我国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额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速逐渐加快,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财政支持力度都在逐年增加 ( 如图3) 。从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的趋势曲线上看, 二者都在2006 年出现了拐点, 所不同的是, 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增量自2006 年起有所放缓, 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甚至已经与中央财政的科技拨款相平齐。由此可见, 地方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视与支持程度。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12年) [9]相关数据绘制
2. 4. 2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
总体上看, 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1995 年的962. 5 亿元,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1 902 亿元, 体现出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的意识不断增强2。但是, 同时要注意到的是,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的比重从1995 年的25. 84% , 经过几次波动, 到2008 年该比重为20. 85% , 而来自企业资金的比重则从1995 年的31. 71% ,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69. 82% , 接近科技经费筹集额到的七成, 说明企业已经成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 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来自政府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 其主要筹集来源是企业本身。
2. 4. 3 政府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
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还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从国家层面上看,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 伴随着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2006 -2020) 》 的出台, 中央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也随之营运而生, 政策对象涵盖了国家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机构等自主创新的主体, 涉及知识产权服务、境外投资、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引进、海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等方方面面, 包括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多种配套政策。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也积极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社等战略, 依照地区发展现状制定适应本地区与发展和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和制度安排等, 以期对国家相关战略进行支持。
2. 4. 4 国家科技计划对区域自主创新中产学研合作的支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是指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 “九五”至今, 973 项目、863 项目、国际科技攻关 ( 支撑) 项目以及国家爱火炬项目和国家星火项目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九五” 期间, 据不完全统计, 产学研合作项目为2 399 项, 约占同期上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12. 4%; “十五”期间,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时注重支持产学研合作类项目, 这一时期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6 590 项, 占同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1. 9% , 与 “九五”相比项目数增加了1. 7 倍, 所占比例提高了近10 个百分点。 “十一五”前三年, 产学研项目数为5 458 项, 所占比例达到了20. 4% 。
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 1) 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 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没有形成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应有的带动左右, 因此,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并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真正的主体, 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促进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道,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成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 2)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力作用。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等创新源头作用, 因此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过程中应着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 促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加快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充分发挥高校在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 不断完善并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 加快建设 “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基础载体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 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4) 发挥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宏观指导作用, 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机制, 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 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 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与此同时, 加快转变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 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完善激励区域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制定并完善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 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
4结论
目前, 我国整体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还比较低, 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不尽相同。企业作为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核心技术, 竞争力较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与市场和企业还存在一定的脱节, 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较差;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创新载体能力还有待提高;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督导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充分认识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行为特征、发展现状和创新行为,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 易家详,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KENICHI O.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 1993, 72 (2) :78-87
[3]BRACZYK H J, COOKE P, HEIDENREICH 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M].Routledge Press, 1998
[4]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11) :83-89
[5]林迎星.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6]黄英, 沈飞.区域自主创新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经济地理[J].2009 (8) :1256-1260
[7]焦少飞, 刘延松, 张薇, 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解析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6) :41-43
[8]科技部, 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 (2011-09-01) [2013-05-03].http://www.cutech.edu.cn/cn/index.htm
区域发展需要创新驱动 篇4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是指矿产资源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地区,这些地区既是经济发展基础能源的供给者,也是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资源大量耗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创新系统的完善是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 本文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的驱动因素,以期寻求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的驱动机制。
国内外学者关注生态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创新概念、驱动因素和协同创新等方面,涉及到生态创新的产品、环境管理、过程以及生态创新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创新概念看,Fussier等[1]首次提出生态创新,随后许多学者、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先后展开了对生态系统创新的研究,明确指出了生态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环境污染。从驱动因素方面看,Carrillo - Hermosilla[2]、Horbach等[3]、Zeng等[4]和Kesidou等[5]学者指出,创新管理、生态产品、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管制等因素是生态创新的根源。田红娜等[6]从创新主体的视角分析指出,内外部因素是工艺创新的动力。从协同创新来看,Rennings等[7]和At-riguero[8]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市场供需和政府政策支撑协同作用是激励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宝。熊励等[9]从实现途径分析企业发展时发现,协同创新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
综上分析可见,目前生态创新研究重点从中小企业的产品生产、加工、供需和监管等各个环节展开,少之从协同作用的视角关注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的构建。因此,本文根据 “驱动因素— 驱动机制—生态创新绩效”研究思路,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来探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的驱动机制。
2驱动机制内涵和模型
2. 1内涵
1987年 “国家创新系统” 的概念首次在日本使用。1992年库克[10]在 《区域创新系统: 欧洲新管制》一文中,首次强调了 “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作用。2004和2005两年美国竞争委员会先后在 《创新美国》 报告中,提出了 “人才、投资和基础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基于此,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的驱动机制是指各种驱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形成和作用形式。本文研究的驱动机制集中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空间5个层面,具体研究思路为 “驱动因素驱动机制生态创新绩效”。
2. 2模型
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显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由内外两部分驱动因素组成,内部驱动因素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根本动力,而外部驱动因素要通过内因的诱导转化为内部驱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内部驱动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和空间3种效益,侧重于从需求和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区域空间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外部驱动因素包括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侧重从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角度进行分析,内外协同作用,共同驱动系统发展。因此, 本文所研究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机制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空间效益共同驱动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机制。为研究问题方便,本文从25种影响因素中选取12种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内、外驱动因素各占6种。
3驱动因素与驱动机制
3. 1内部驱动因素与驱动机制
内部驱动因素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根本动力,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空间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生态技术研发与管理能力、生态创新意识、生态创新管理体制、生态战略以及区域空间合作与竞争。其驱动机制如图2所示。
图2表明,生态效益是生态创新系统生存的源动力; 生态技术研发与管理是生态创新系统创建的前提; 生态创新意识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润滑剂; 生态创新管理体制是生态创新系统实现的重要手段; 生态战略是生态创新系统的命脉; 区域间相互学习、 交流、借鉴和竞争成为生态创新系统的不竭动力。
3. 2外部驱动因素与驱动机制
外部驱动因素是环境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节能减排、生态制度补偿、生态科技进步、 搭建生态合作平台、市场供需和政府支持。其驱动机制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节能减排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政策倾斜力; 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创新系统的制度保障力; 绿色科技进步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技术支持力; 良好生态创新平台的搭建是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推动力; 生态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源动力; 政府制度和政策的支持是生态创新系统的基本支撑力。
3. 3内外协同驱动机制
3. 3. 1协同的相关知识
H·伊戈尔·安索夫于1965年首次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对 “协同”进行研究,指出协同是事物间的辩证和谐的匹配关系,是大量子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变化,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亦即协同是1 + 1 > 2的理念。 “协同学”是一门有关协作的学科,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11]提出,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通过内外部协同作用,发挥2 + 2 > 4的协同效应。同时,哈肯在协同理论中明确指出,子系统中出现的协同运动的条件和规律,有助于系统内外因素协同作用的研究。协同论实现了从中微观向宏观过渡, 描述了各种自然现象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其中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 杨耀武等[12]通过子系统的协同行为,提出了推动结构有序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就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而言,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的形成需要内外因素协同作用,共同驱动。
3. 3. 2内外协同驱动机制
内因驱动是根本,外因驱动通过内因起作用。 外因驱动固然对生态创新系统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外因只有通过激发和诱导转化成内因才能更好的发挥驱动作用。当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具备完善的市场、合作平台、制度以及政府支撑等外部环境时,激发内部驱动力发挥更大作用,进而内外协同作用共同推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的发展,如图4所示。
图4表明,市场供求平衡直接影响生态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只有对生态产品有需求时才会产生有效供给,才能体现稀缺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生态补偿制度促使企业生产更多的生态产品,促使生态创新系统的形成; 生态科技和生态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绿色加工工艺水平,利于实施生态战略; 良好的生态合作平台有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校将新技术迅速应用到企业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实现技术、 知识和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 政府实施激励政策有助于企业生态创新管理体制建设,成为生态创新系统建设的制度保障。
4案例研究
4. 1案例描述与资料收集
大冶地区资源种类繁多,富含丰富的铁、铜和金等矿产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大量耗竭,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2008年3月17日大冶地区被化为中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4年的转型建设,到2012年,大冶市首次入选 “全国百强县( 市) ”排行榜,排名第97位,成为湖北省七年来唯一入选全国百强县( 市) 。
大冶地区资料收集主要采取访谈方式进行,对访谈内容实行同步录音,然后进行整理,最终形成书面文字。具体访谈情况如表1所示。
4. 2案例讨论
湖北省大冶地区殷祖镇的 “绿知堂”与保健酒 “劲酒”之间的合作是生态创新系统协同驱动作用的一个典范。殷祖镇 “绿知堂”引进浙江宁波先进的生态加工技术,利用当地的楠竹资源,将劲酒产生的药渣进行回收、脱水和烘干,并将其加工成药枕,畅销全国。这种技术迅速由5个村增加到15个村,辐射人口达2 000多人,并且还在扩大。这不但解决当地的就业、生活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有效遏制环境污染。殷祖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发挥生态创新系统的基础作用,使部分企业成功转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随着该区域矿产资源的枯竭,大冶地区放眼国际市场,获利后反向投资当地服装产业,兴办有色攀宇工业园,成功实现了企业的生态转型。同时, 大冶地区生态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地方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进行生态技术研发成为生态创新的强大后盾; 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生态产品、发展绿色农业是生态创新的前提,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与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为推进研发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因此,大冶地区生态创新系统融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空间于一体,共同促进地区生态创新系统驱动机制的形成。具体如表2所示。
内外协同驱动不仅加速了大冶地区生态创新进程,还提升了生态技术的创新能力,为其挤进经济80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一举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
5结论与政策建议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空间等效益,研究了内部驱动、 外部驱动以及内外协同驱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案例中驱动机制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的整体实施, 研究了生态创新驱动机制协同作用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1) 经济效益的提升、社会效益的发展、环境效益的取得、生态效益的创新以及空间效益的利用在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系统中分别发挥着基础作用、保障作用、支撑作用、目标作用以及手段作用,共同构成生态创新系统 “五维” 的驱动新模式。 ( 2) 企业效益、技术研发能力、创新意识、生态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间合作等中微观因素是内部驱动机制的基础,也是生态创新系统的根本动力。 ( 3) 补偿制度、科技政策、合作平台、市场供需以及政府支撑等宏观因素是外部驱动机制的主体,也是生态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内因是生态创新系统形成之本,外因促进内因发挥更好的作用,为生态创新系统指明方向,内外协同促进生态创新系统良性发展。“绿知堂”利用劲酒的废药渣加工竹枕,是生态创新系统内外协同驱动的一个典范,促进了大冶地区经济、 社会和生态的健康发展,也为其他地区生态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