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024-09-30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精选12篇)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1

1 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从解放初到1978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阐发的观点为基准, 坚持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 都有约70%在沿海, 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 但是, 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 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首先是协作区, 然后是许多省, 只要有条件, 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这样, 在平衡布局原则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各区域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 我国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平衡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 不仅形成了平衡的发展模式, 而且还产生了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2 非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78年以来, 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针对我国基础薄弱, 资金短缺的现状推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七五”期间, 为了符合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 根据地理同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我国从东到西依次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带, 同时确定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发展战略, 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波浪式”推进, 以沿海带动内地进而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我们把这种由先到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称之为不平衡发展模式。

3 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

平衡发展模式合理性表现为: (1) 从我国建国初经济极端不平衡的实际出发, 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步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沿海与内地之间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格局, 缩小了两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使区域经济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2) 它符合生产力布局原则, 根据各个区域自然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分布差异,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 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国民经济体系。 (3) 它把区划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合理的限度之内。

但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受计划体制的约束, 表现出许多不足: (1) 它忽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依靠计划调节来提高效率, 事实证明是不理想的。既然效率不高, 生产力水平上不去, 物质财富匮乏, 因此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以低增长和低收入水平为代价的。中外实践证明, 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缩小都应以相当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 而我国这一时期在如此低的生产力水平上, 急于缩小发展与收入的差距, 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表现为: (1) 东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空前发展, 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整个, 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以来, 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并且使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地区、民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民的重要地区。在沿海地区的示范效应下,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2) 东中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较大的进展“七五”时期一度比较严重的工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在“八五”时期有较大改善, 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0.9%的地区由1987年的26个减少到1991年的20个。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近年来, 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也呈加速发展之势, 1994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上升, 并使中西部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地区所有制结构。 (3) 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沿边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己逐步转变成各地区经济实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

不平衡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首先, 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 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 而且其扩大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如果这种情形出现, 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其次, 东部地带与内陆地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间题。在资源配置方面, 由于东部地区改革步伐较早, 经济发展较快, 基础设施十分完善, 市场机制运作异常活跃, 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吸食”相对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内陆地区改革相对滞后, 信息不灵市场阻隔, 使得本来丰富的资源或“流失”或闲置, 这样从全国范围看, 经济资源配置没有实现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方面看, 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 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本应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开发和发展高精尖的产品和产业, 但事实上有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高物耗、高能耗、低加工的基建项目, 而且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内地有些省区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 不适当地搞资源转换战略, 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实际, 发展一些力所不及的深度加工和精加工项目, 结果使得东、中、西三个地带产业分工不合理。最后, 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差异必将导致东、中、西三地区社会发展的差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尽短的时间内缩短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却事与愿违, 内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没有赶上东部地区反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在东部地区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可以闻到现代化的气息, 而我国的广大西北内陆地区仅就人们的吃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还何谈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指出的是, 有人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现状, 采用动态实证分析的方法, 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 这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倒V型理论完全相同, 进而认为我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科学的选择。笔者认为, 如果等到市场机制自动拉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那么我国国民心理将难以承受这种不平等的现实压力, 必将对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况且“任何一种理论都仅仅是一种假说, 而不能做为结论加以运用。”

4 结语

通过对二大模式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不平衡发展模式是最为乐观的。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 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为选择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基础。

摘要: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已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却日愈扩大,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 结合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 考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 寻找有效途径以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 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便成了一项迫切的课题。通过比较平衡与非平衡经济发展模式, 分析了二者的优劣势, 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平衡

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尔希曼著.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2

近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永业集团独家支持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与永业集团总裁程坦、永业科学院院长仝宝生一同出席了论坛,并专题介绍了永业创新三农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经验。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10年来,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粮食总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不仅是以沿海为主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成就非常明显,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也在加快发展,在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显著改善。

本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举行,重点探讨了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合作与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创新与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等多项内容。

在论坛致辞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介绍到内蒙古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从强化产业扶持、改善基础设施、扩大转移支付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监事会主席车迎新详细介绍了农业银行在金融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方面一系列有利措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介绍了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以及应用推广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分析了县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财政补偿、专项贷款等具体建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则提出了用新理念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在论坛上介绍了永业深耕三农12年,科技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永业集团一直以来积极探索通过企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把永业生命素等高科技产品推广到农村,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将优质农产品通过多种途径送达到城市消费者,着力打造一条从18亿亩耕地到几亿张餐桌之间的绿色高速公路,让更多人享受健康食品和生活。在此过程中,永业在遍布全国的乡镇、村庄建立起了3万多家永业科技服务站,同时也探索出一套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据了解,结合呼和浩特武川县关于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永业在武川县建立了永业生物工业园,直接带动了武川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富帮

穷”模式,永业党委与鄂尔多斯市五家尧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永业创新的市场推广经验、农业科研力量、覆盖全国的网络渠道以及高科技的产业布局,将五家尧村的发展优势厚积薄发集中转化,继续增加当地农户收入。

在湖北潜江,永业帮助合作伙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晟农之家”,永业科学院帮助当地培训万名农民技术指导员,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在重庆,永业助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帮助当地政府在2010年~2012年期间,让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

连续两年,永业公司独家支持的“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深入各地县市,提供科技指导服务,2012年,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更是重点聚焦各地县域特色经济生产,有针对地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服务。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产业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54-02

衡阳位于湖南省南部,“扼两广,锁荆吴”,区位优势明显。积极承接广东等沿海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特别是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是衡阳未来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研究企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对衡阳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概念的内涵分析

主流的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所谓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集群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而组成。这些企业包括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活动可以是前向的关联,也可以是后向的关联,因此,可以说产业集群也是一种产业组织演变和发展的现象。产业集群现象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着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而言,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和更容易用经济学计量模型来分析,因此,本文所说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工业制造业的集群现象。

二、产业集群模式形成的一般机理分析

对产业集群形成原因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可以说是其关键,其形成机理主要有:

1.规模经济与外部性。规模经济和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由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外部性的分析更具有理性,先进入某个地区的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如果这个企业规模很大的话,产生的外部性就更大,如为后进入的企业创造了生产和生活用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的获得渠道,甚至是生产地点的知名度,后来的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正面的外部性,从而使自己无需经过市场交换就获得利益。所以,充分的外部性就足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的企业周围,产业集群就形成了。

2.集群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他强调,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反过来,这些创新活动又导致新企业和新型企业活动的出现;集群还有利于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3.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总是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外国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示范性,加上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有鼓励性政策,因此,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同产业的集群。葡萄牙、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案例。

4.产业关联延伸。前述三大机制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产业的关联性,没有产业关联也就无所谓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产业关联的存在,各种相关产业或支持性产业交错在一起,产业间就会产生前向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这些关联经济效应是集群内增强机制的源泉,由此引起“集群中集群”现象的出现。

5.制度与政府政策。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凤田等提出的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即在宏观维度上要注意需求条件的培育与相关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中观维度上要注意创造适合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因子条件与配套服务政策;在微观维度上要注意提高企业间的互补效应与联合行动培育群内企业的信任,保持企业适当的竞争程度等。

三、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衡阳发展产业集群的启示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浙江、广东和江苏的南部,通过市场的力量,逐渐出现了产业集群的现象,并表现出较高的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能力,但当前我国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群内企业集聚的关联机制不强。群内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企业科研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严重脱离实际,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一旦原有的优惠条件和生产环境发生改变,区内企业往往会发生迁移,形成所谓的“松脚型”企业,从而给地方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衡阳在发展产业集群(如变压器产业集群)应充分注意群内企业集聚的关联性。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面临着优化升级问题。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分厂多采用标准化的技术,而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放在母国,从而使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极为有限。国内企业经营者和劳动力素质较低,科研能力弱,从事的主要是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加上制度上障碍和组织效率的低下,使得一些大制造商宁愿承担高额的运输成本在海外组织零配件的生产,也不愿与当地的企业合作,进一步限制了外资的技术扩散,影响了产业群的优化升级。

最后,国内经济学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很多情况下采用模式研究的方法,如温州模式,而忽视产业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缺少对产业在地区聚集的内在规律的研究。

衡阳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必须注意这些问题。首先,衡阳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应充分注意产业集群内企业集聚的关联性。产业集群成长的基础始终是产业的关联性,没有关联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合“扎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这正是我国某些由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主导的工业园区无法获得良性发展的根本原因。产业后向、前向和旁侧关联也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及集群产业组织演化的依据,而集群内的产业关联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集群产业升级,“集群中集群”的效应可能就越显著。其次,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衡阳产业竞争力的出路并不完全在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应当形成更多的专业化产业地区,并加快使现在的一些较为低级的产业集群过渡发展到组织化程度高的创新性的产业集群,这对于紧靠珠三角的衡阳的产业显得非常重要。最后,人文传统和社会关系网络是集群运行的重要基础,直接或间接制约和影响集群的发育成长。

四、衡阳未来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衡阳紧邻珠三角,应定位为积极承接廣东等沿海地区向外转移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成为湖南以长珠潭为首的城市群的加工基地,产业集群是衡阳形成湖南次省级经济中心的关键;把衡阳培育成为湖南次省级经济中心,并使其成为省内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湖南南部最大的最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具体而言可从区域和产业两方面展开:

(一)衡阳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分析

衡阳未来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一是衡阳以本地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应延伸产业链,不求产量最大,但要以附加值最大化为目标,如水口山矿务局更应如此;二是利用衡阳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饮料、烟草、林浆纸等产业;三是衡阳应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大力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四是利用衡阳紧邻珠三角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广东等沿海地区向外转移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五是整顿社会环境,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衡阳重点产业,衡阳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依托南岳以及大批的旅游景点,可以成为东南亚的后花园。

(二)衡阳未来区域发展的思路分析

湖南未来区域发展,一是大力推进长珠潭三市一体化进程,真正实现长珠潭三市无缝对接;二是大力推进“3+5”城市群的兴建,是提高我省省域竞争力的理性选择,将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辐射带动湖南省的发展。建设“3+5”城市群,能够把湖南城市做大做强,更有利于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形成呼应开发的态势。

衡阳未来区域发展的出路在于:一是针对地级市城区经济实力不强,而所辖县(市)较多,且一些地级市城区偏居一隅情况,划小地级市范围,选择经济实力强、交通方便的县、市,实现省计划单列,进而再把这些县、市发展成副地级市、地级市;二是对一些人口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且相距较近的县、市合并,或经济薄弱的县市并入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对于合并后的县、市也可直接实现省内计划单列,或升格为副地级市、地级市;三是大力把衡阳培育成湖南次省级经济中心。衡阳作为湘南(包括衡阳、永州、郴州、邵阳)地区区位优势最好与经济基础最好的条件的地级市,可作为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使其成为湖南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四是大力发展衡阳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对衡阳这样农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地区来说,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重大。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4

1会展经济运营管理的模式剖析

依据政府对会展市场不同程序的调节力度而将其管理模式归纳为:政府支撑型会展业管理模式、市场主导型会展业管理模式和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

1.1 政府支撑型会展业管理模式

政府支撑型模式主要是指政府在会展经济中充当主体角色, 会展企业等社会力量处于从属地位, 会展活动行政化, 各种展会主要是由政府主办或举办。在我国, 政府主导型会展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为了扶持会展行业的发展, 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和资源, 发起、倡导乃至主办一些会议和展览。在我国, 政府介入的目的表现为期望刺激当地会展产业的快速扩张。

1.2 市场主导型会展业管理模式

市场主导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 市场在会展产业资源配置中居于战略主导地位。其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的作用, 反对政府干预会展经济。以中国香港为例, 它的会展业发展就遵循了市场主导型模式的规律。香港在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同时时刻注意将行业活动单纯当做是商业活动, 政府主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 力求提升会展业外围环境、改善会展业发展的运营条件, 但一定不会越位参与到会展业的管理当中。除此之外, 政府也努力在法律方面以及制度建设领域对会展业提供足够的支持并维护会展业运作的规范性。

1.3 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管理模式

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管理模式是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两者在会展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的一种混合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行政作用参与其中、大型会展企业充当市场主体, 因此, 很难分清是企业还是政府起了主导作用。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可以说是企业和政府合力推动的产物。

2影响上海会展业管理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之所以要对会展业进行管理, 为的是能够促进上海会展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那就必须要求会展业各个经济主体都明确自己的定位, 无论是管理者、被管理者还是其他相关主体, 对此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影响上海会展业管理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涉及两组:政府和市场、行业协会。

2.1 政府和市场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协调与否、两者的分工明确与否、合作顺畅与否,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上海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学界历来经历了这样一个大致的认知过程:自由市场、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 最后再到互相弥补整合这样一系列的演变。政府和市场应该在功能上互相弥补、互相协作, 政府应致力于市场失灵的领域, 多做一些实际性的工作。本文认为, 要构建上海区域特色会展业管理模式, 就要斟酌如何建立一个协调机制, 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让二者的功能得到有效互补结合。

2.2 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当政府从市场中退出时能够及时并且有效地发挥对会展业的管理。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来说, 解决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有效办法无外乎让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行业协会这一中介组织的优势在于, 它既具有行业话语权, 又可以协助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一方面接受政府的指示对行业进行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又代表行业内的企业将要求反馈给政府, 是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很重要的枢纽。

3建立上海区域特色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

政府的合理定位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 上海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借鉴“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运营管理模式, 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 建立适合上海的特色发展模式, 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会展业“总舵手”和“护航者”的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要规范上海会展业的管理, 这是提升上海会展经济运行成效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 原有的传统政府职能要发生转变, 政府要明确自身发挥作用的领域, 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可以按照如下方向进行调整:强化宏观的调控职责, 减少对会展业的行政性干预;把经营权适当下放给会展行业内企业, 在资源配置方面让市场来担当主角, 政府适度退让;在会展业的服务领域, 让行业协会去协调更多的工作。对于政府自身而言, 建议着重提升其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驾驭能力, 为上海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优质环境。

综上所述, 本文所研究的上海区域特色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可以总结为:政府适度调控——协会协调管理——市场自主运作——企业担当主体, 按照这样的方向对各主体的定位进行适当调整, 力求形成四方鼎力配合的规范局面, 更好地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梅.会展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1) :21-22.

[2]钱小君, 叶明海.城市“晴雨表”—谈上海会展业的发展[J].经济论坛, 2007 (10) :24-26.

[3]栾贵勤, 陈洁莹, 王槊.关于建立南宁特色会展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现代情报, 2008 (8) :322-324.

[4]钱小君, 叶明海.会展业:上海城市发展的“面包”[J].发展论坛, 2007 (1) :30-3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5

实 验 方 案

振安区九连城镇中心小学

二O一二年四月六日

农村小学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

实 验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促进公平”作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其重点工作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的《义务教育法》中也提出了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区域内学校校际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性问题。学校的发展不均衡有硬件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软件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步跟进、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过程评价、教研活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参与式校本培训等方面差别很大。

客观上我们无法改变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生源逐年减少,教师总体超编,但又存在结构性缺编;学校办学规模虽小,却又不能立刻撤并,造成了乡镇区域内的小学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教育失衡现象。

主观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致使多数学生和家长深陷择校怪圈:强校在师资、生源、硬件等方面优势明显,便引来更多优秀师资与生源;而弱校则因软、硬件均无竞争力,陷入“条件差-生源差-质量差-生源更差”的恶性循环。

2、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展这一课题研究能紧跟时代步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下,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战略选择,“教育的公平、公正”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命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渐扩大,加之由于城乡差别、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带来的教育的不公平、不公正,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总体质量。大学区办学正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弱势群体需求的重要战略。

其次,我市农村学校普遍办学水平不高。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跟不上去,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与市区内学校相距悬殊。在市教育局“小学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会议精神的鼓舞之下,结合我校(一所中心校、六所村小)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职权范围和研究能力,将“农村小学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作为课题进行实验与研究。启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区,乃至于我市其它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借鉴意义。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开始派出优秀教师,到内地欠发达地区支教,以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到90年代以后,支教工作蓬勃发展起来:一方面,到东西部去支教的老师数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城镇学校也向本地区的农村薄弱学校派出支教教师,以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我市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失衡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从我市课改实验区现状看,各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主要有如下几类:

(1)区际间的不均衡:中心城区和外围区域学校之间的不均衡。

(2)本地区内的不均衡:同一地区内,乡镇与区直校、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不均衡。

(3)同一乡镇内不均衡:①中心校与村小不均衡;②村小与村小不均衡;③同一所学校内因教师自身素质不同,对课改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均衡;④同一所学校内不同学科教师,由于管理部门对不同学科管理的力度的偏差,使教师对课改关注程度不同,也使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不同,因而导致不均衡。

(4)某些制度的制约。如:职称的评聘→众多的教师由于无望解决职称而消极懈怠;评优评先与骨干教师挂钩:评先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得是市级骨干教师→而市级骨干教师评聘的年龄又不能超过45岁,许多45到50岁的教师,因骨干超龄,评先无望、职称评聘无望,所以,就消极怠工,一心就等退休回家;恰恰这部分教师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属于经验丰富、水平很高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的消极懈怠情绪对教育的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更谈不上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5)影响课程改革均衡化发展的原因很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教育发展整体的失衡;教师工作热情懈怠导致教育发展失衡;城乡差异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特别是教师资源的差别;城乡、中心校、村小资源配置的落差;还有校长的管理水平高低、新课程的培训不到位等原因引出的差别。

3、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本课题将在借鉴、参考上述有关大学区办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对于现有的成型模式和理论的高度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本课题研究的高度和水平。

现有的成型模式和理论成果仅仅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而在本课题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把已有的理论个性化并创新实践,探索出适合广大农村中心小学在区域内通过带动辐射作用,最终达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教育均衡: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2、系统理论:

将一个学区或几所学校看成一个系统,将所属各成员校看成子系统,各子系统在学校工作方面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补关系,相辅相成;各个子系统中的人,就由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系统人”。

3、现行国家教育法规:

(1)、新《义务教育法》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经费、课程、教学质量、办学基本条件、教师问题等。同时明确提出了要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提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

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科研目标

1、建立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养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区域内办学模式相关的制度、措施和促进区域内小学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3、形成以中心校与村小一体化管理,中心校带动、辐射村小的区域内的办学模式。

(二)师生发展目标

1、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普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校发展目标

以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普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达到大幅度提高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最终形成“设施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文化资源共享”的区域内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格局,为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也使我镇教育发展步入全区先进行列。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适合农村中心小学一体化管理的教研模式,建立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养模式。

2、建立区域内办学模式相关的制度、措施和促进区域内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3、探索形成农村小学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区域内教研一体,创新应用集体备课和主题式系列教研模式,实现教科研资源共享。全学区按学年学科组成大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和“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

(1)实施“精炼设计”的大集备模式

①“同伴备课”就将一册教材有计划地分工给全镇同学年的全部教师,每学期放假前分配好备课任务,教师在假期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精细备课。开学前学校统一安排时间集中备课,每位教师根据分配到的任务,担当主讲教师,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挖掘,与同伴们备课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探索。这种备课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以好带差,达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达到少而精,同时为教师减轻了备课负担,改变了以往机械照抄教案的低效率备课形式,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集中研究教材。

②“精炼备课”的“精炼”体现在让教师在备课主要把握住教材中的两点:重难点和训练点。“重难点”是根据知识体系的前后关系、结合学生实际和单元重点等进行确立。数学要

把每课的知识点定准,定全;语文要把每课的核心问题定准,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典型写法或者特殊修辞方法、句式、符号用法等找全,并有机融合在阅读教学之中。“训练点” 数学方面是结合练习题进行基本训练、发展训练和拓展训练;语文方面主要是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语文园地和课后习题来确定,按“字、词、句、特殊提示”四个方面进行。“重难点的措施”主要是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对重难点进行分解、突破、拓展和强化。“训练点的措施”主要体现习题题型、考核目的或者编者意图等,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逐步细化每课的“保底”目标,实现“下要保底”的纠偏功能,只有“下保住了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创造,实现“上封不了顶”。这种精炼备课的模式,省时高效,有效地解决部分教师不熟悉教材、备完课后得不到实践的弊端,使参与备课的教师能有效地在一起交流教学心得,研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集体备课结束后就能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实施“主题式系列教研”的大教研模式

“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模式主要是把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教师比较关注、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开展群体合作的教学研究。它的基本程序是:问题—计划—行动—总结—调整计划—行动—总结—再调整计划,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在主题的统领下,教研活动从随意走向问题,从形式走向内涵,从经验走向科学。而在“问题——计划——行动——总结”的不断循环中,我们引导每一个教师主动参与问题有效解决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个教师对问题的思考,给教师以真实的收获,从而使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得到发展,实现教师个体的自主反思与专家、同事诊断、指导、经验共享的交互作用,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①大教研活动:我们把全镇教师按学年、按学科分成十二个大教研组,间周进行一次“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每组由一名中层以上领导任组长,学年组长任副组长。活动前制定好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主要体现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和具体周次主备人名单和教学内容。活动中主备教师带领大家进行集体备课,组内教师评议后,主备教师综合大家的智慧,再次构建教学设计地;教研活动时主备教师上课汇报,课后教师进行综合评议,形成对本课的最终也是最佳创意的教案。每一个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都要形成课后反思,填写评课意见书。

这种活动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中的“低效、重复、形式化”的问题,提高了教研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全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研品位。

②小教研活动:“一课三评三讲”活动,所谓“一课三评三讲”就是指每个备课组教师在制定计划时,根据主题需要,共同确定一个具体课题谓“一课”;大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头进行个性设计,然后由一位老师先上一课,课后马上评议谓“一评”;大家共同反思、再建构,再由第二位老师上课,如此反复三次谓“三评三讲”;基本流程概括起来就是:“集备—异构—上课—评课—反思—再构—再上课”,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瑧于完美的效果。

中心小学按低、中、高三个教研组进行,时间安排在大教研组的轮空周进行。一般一课要在一天中完成,分别在一、三、五节进行,其中前两节课在学年中进行,第三讲为汇报课在教研组中进行。

③点式教研活动:各单位每月组织教师学习名师录相课、经典课例或者骨干教师指导课研讨课等,作为大教研的补充活动,及时跟进新的教育理念或者个案研究,增强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构建区域内教研网络信息化平台,通过博客和电子信箱等手段,实现教研资源共享,增强教研活动的及时反思性,公开、公平的交流,大大提高教研活动的广泛度和深远影响力。

2、配合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体制建设,保证区域内教育均衡逐步落实并全面铺开。

(1)、构建区域内设施资源共享

①设施设备资源主要指各种设备、专业教室、图书资料等。从校情出发,在中心校建立设施资源共享制度,在全镇建立统一的设施资源管理平台,全镇各校的所有设施资源有计划地进行调配。

②实行“书香校园”计划,全镇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将图书室里藏书流动起来,解决农村

学生读书难问题。

③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建立中心校网页、博客等,实现网络上的资源共享。

(2)、构建区域内人力资源共享

①构建区域内人力资源共享,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调动我镇现有的市级学科带头人、市区级骨干教师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骨干教师带普通教师的“结对子”活动;实行专业特长教师跨校兼课。

②构建区域内“名师”资源共享,学校之间教师定期交流。

(3)、构建区域内课程资源共享

建立健全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共享的典型的教案、网络课件、备课资源、优秀远程课程、优秀题库。

(4)、构建区域内学校文化共享

中心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文化传统、良好的校风全面带动“区域”内学校的发展,提高学区内的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还鼓励每所学校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充分挖掘学校内在潜力,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校品牌。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实验拟定周期是2012年5月——2014年4月,分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

1、选题、申报、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实验方案。

2、确定实验人员、对象、职责分工,制订制度、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广泛地相关理论经验学习。

3、研究制定实验相应的量表、制度、标准及操作办法。

(二)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课题开题会,明确研究任务、方法、途径、人员分工等。

2、按方案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对课题实施以来的相应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争求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意见,对实验进行必要的调控,召开中期报告会。

4、根据中期意见,及时调整实验内容,并进一步实施。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4月)

进行课题的总结并形成《农村小学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振安区九连城镇中心小学

区域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 篇6

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增长极理论提出后,许多国家从城市与周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把其看成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如何制定与实施增长极的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有哪些缺陷?本文作者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增长极之基

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的理论基础源自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1950年,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首先提出“增长极”概念,他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正面论述了“增长极”对自身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但忽视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Myrdal,1957)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理论,弥补了增长极理论的这一缺陷。他认为,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非均衡现象。这种非均衡发展会引起“累积因果循环”,使发达区域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区域更慢,从而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形成区域性二元结构。据此分析,欠发达区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经济,缩小区域差距。

缪尔达尔认为,增长极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流效应亦即极化效应;另一种是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我国在“三线”建设时期,大批从沿海或内地迁至三线地区的一些现代化企业在当地并未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出现产业结构联系中断,各种资源要素无法扩散,只能形成“孤岛經济”。究其原因,主要是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区位条件,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撑,相关产业的互动等。

聚焦增长极

制定与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干预,政府通过资源集中,对某些区域、某些产业与行业及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投资,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带动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一般而言,这些主导部门通常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正面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少数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禀赋较好,具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的地区,通过重点产业与大型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辐射转移。在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进一步的发展使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增长极发展模式主要应用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支配效应。增长极上的产业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也就是说,增长极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会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累积循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极化效应。即增长极周围区域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增长极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增长极的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必然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同时存在、作用力相反的效应,是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区域扩散的趋势效应。增长极规模扩大之后,扩散的力量大于极化的力量,必然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与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极之战

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关键是要进行区位选择与产业选择,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中心。

区域选择。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应选择那些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较完善,投资环境较好,发展潜力与空间较大的中心城镇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

产业选择。增长极的形成离不开大型推进型的主导产业。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技术先进、成长空间广阔、市场容量大、产业链长,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使之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政府政策支持。对于欠发达区域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毫无疑问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一些优惠与扶持政策上,如土地、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培育企业家群体。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在一个地区内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很重要,这实际上是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即创意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而非简单的投资或消费拉动。

改善投资环境。增长极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各类优质生产要素的进入,才能产生经济的极化效应。因此,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

增长极缺陷

增长极理论提出后,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从城市与周围地区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把增长极看成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成效也并不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中心与其它区域的强烈反差的“孤岛经济”现象,即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很快,增长极之外的区域仍然徘徊不前。

增长极发展模式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培育增长极的过程中可能加大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因为增长极的培育和成长有一个过程,在起始阶段,极化效应很强,周边地区生产要素流向增长极,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会加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增长极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一般都会大于扩散效应,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或大型推进型产业的极化作用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区域,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区域与周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而扩散效应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欠发达区域总是难以容忍的,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紧张的社会关系。

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探析 篇7

关键词:农业,区域经济,固体废物,资源化

农业区域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先进的农业经济体制,是由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而形成的系统体制。因此,仅仅依靠单个部门或单项技术是难以实施的,因此,要建立“政策带头、技术支撑,经济基础”的科学发展机制,形成促进农业区域循环经济的持久发展。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就需要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创建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肥率,增大土地的生产率。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进阶而来的是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因此,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农村循环经济的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出于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便将一些重工业、重污染的工厂逐渐转移到农村,并希望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区域经济新模式逐渐成为解决现阶段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

所谓的“循环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型经济,要求利用生态学规律替代原来的经济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在于提倡一种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然后一经济为纽带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

一、农业区域经济循环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内的一些农村地区开始自主尝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但由于刚刚起步规模非常小,且缺乏理论支持和先进的设备基础因此发展缓慢。现今农业循环经济己慢慢成为全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成为了21世纪农业核心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区域经济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三化”原则,致力于转变农业増长方式与农产品消费方式,实现了“资源一生产一消耗一再生一回收”的环形循环,从根本上缓和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矛盾。探究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处理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资源耗竭问题,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经济模式

1. 作物秸秆焚烧再利用

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亟待从严格管控的行政管理思路转向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思路。为此,要做好政策引导,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尽快形成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支持机制;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利用产业化。

其次,尽快形成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支持机制。技术问题是制约农作物秸秆高密度、高深度利用的瓶颈。有关方面应尽快形成有助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的科学机制,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其中,提高农作物秸秆深加工的附加值。但是,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研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投资与回报比例难以确定,风险较大,政府应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技术研发与推广的积极性

2. 人和畜禽粪便再利用

(1)畜禽粪便直接还田利用。畜禽粪便直接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式,可以在不外排污染的情况下,充分循环利用粪污中有用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若土地处理利用粪便量过多,超过了其承载能力,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产量降低,而且污染环境。

(2)畜禽粪便蚯蚓资源化处理技术。利用经过发酵的畜禽粪便养殖蚯蚓,其有机质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转化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既可以生产优良的动物蛋白,又可以生产肥沃的生物有机肥。

3.“三沼”利用

沼气———已经开始注重集中供气系统的建设,利用增压和减压调节装置,通过输送管道将沼气配送到农户,形成了供气管网,并向农民供应沼气,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发电———我国自产单燃料沼气发电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能源短缺的现实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完善,使沼气发电已经成为沼气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沼渣液———沼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已被广泛用作基肥和无土育苗基质,果园和蔬菜大棚有机肥灌溉施用,并作为固体有机肥进入了市场销售。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才能顺利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因此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引导与相关法规政策的有力保障。

美日等发达国家有很完备的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和补助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使得农业循环经济迅速发展。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制定适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使企业、农户自觉自愿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地域辽阔,生产条件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同一水平线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先推行试点重点建设,如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配备完善的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着重发展,分区规划,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点带面,逐渐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生产区。

四、农业区域经济循环发展的前景

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来一直被视作废物的物质逐渐变成有价值而被作为资源能源而被再次利用。

固体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大部分固体废弃物通过转化处理,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在许多的农村地区,可以加大沼气池的建设,发展农村沼气,它不仅可以在解决人们在生活能源问题,而且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2010年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呈现上升趋势,这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政策引导同时也说明了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

五、结束语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较甚远,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推广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当今的时代是倡导生态建设的时代,因此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受到的更大的挑战。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循环、协调、再生”为原则,立足我国农业县阶段的具体情况,全面规划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季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344-349.2.

[2]张宇红.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4(06):126.

[3]单新颖,王俭.浅谈双城市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03):56-57.

[4]李青松.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潜力分析——以河南省鹿邑县任集乡为例[J].河南科学,2013(11):2068-2072.

[5]杨松梅,何曼妮.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其处理处置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6-8.

云南德宏州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篇8

自改革开发以来,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均不相同。德宏州位于云南西部对外开放的前言,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走向印度洋的最佳通道,因此,德宏州成为扩大对外开放总最具优势的区域。云南德宏州区域经济要发展,首先需要做好产业培植、改善基础设施、注重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交通要道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其次要加快瑞丽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及经济合作区建设,依托口岸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以边贸、跨国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度假为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最后要利用现有基础,进一步发展蔗糖、香蕉、芒果、等热带作物及轻工、医药、纺织等优势产业。但是在这些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界定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经济可以用来表示国家内某一地域的经济活动,也可以在国际研究中视作一国经济,或多国经济组成的共同体。狭义的区域经济用力表示国内大小不等的地区经济。因此,区域经济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诸多相关要素的综合,是一种地域性的综合经济体系。如云南德宏州区域经济就是这个含义。某一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以实现经济发展为目标。其次采取的是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体制类型。在此满足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权组合类型。最后地区经济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类型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地域性和空间性特点,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可以实现模式转换,但是模式转换不是随意的,要满足以下特征:1)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2)在大力稳定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实现工业化。3)重视技术进步,可以用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4)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高度。云南德宏州区域经济在走出自己的发展模式之前,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不能随意而为。

二、云南德宏州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鼓励在社会基本制度一致的前提下,各个区域经济体制可根据本区域特点进行改革,因此出现了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珠江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出现了更多的经济中心,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区等。这些经济区多是依靠本区域自身特点,实现了较快发展。如温州模式面向国内,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通过不断创新发展自主品牌。苏州模式是借助上海、错位竞争、走向世界。而德宏就可借鉴这些模式成功的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找到一个最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模式。

(一)培育区域资源配置能力

德宏州是横断山脉西南部、高黎贡山以西的一块自东北向南西倾斜的切割山原。地形复杂,其地表景观主要由高黎贡山山脉南延的“三山”与“三江四河”构成。德宏气候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因所处纬度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面的高黎贡山挡住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气流入境,入夏有印度洋的暧湿气流沿西南倾斜的山地迎风坡上升,形成丰沛的自然降水,且雨热同期。一系列的地理环境综合因素使得这里的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人文环境资源等都非常丰富,为德宏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禀赋只能起到基本条件的作用,如果不能进行优化配置,那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利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等将德宏州强大的区域资源最优化配置,实现高效的投入产出,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目前,德宏州区域经济发展中,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相对较缺乏,资源配置能力低下,自我发展能力不过,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要想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必须引进外部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将其与区域内现有资源结合起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新资源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培育本区域的特色产业或特色产业群,形成以本地区产业为主导,边缘地区产业相辅助的发展局面,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根据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内生的技术进步,但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要规划引导本区域经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由此获得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新资源型工业化发展融资渠道单一

所谓新资源型工业化就是立足于本区域的资源发展,但不依赖资源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目标是增强竞争优势,避免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发展导向的发展思路。基于此,德宏州区域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德宏州区域经济在发展创新模式时,要立足于本地丰富特有的自然资源,并进行产业化审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价值,真正做到借力自然资源,转化自然资源,但不依赖自然资源的区域发展新模式。

三、总结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9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山西煤炭资源型区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山西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滋生出一批“山西煤老板”。然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日益严重,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留给后代的资源量越来越少[1]。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资源型区域转型问题越来越重视,2008年,国家确定了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转型区域,给予重点支持,并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区域接续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为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6年,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资源省,转型思路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同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改变现状,山西必须实现从资源提供向资源深加工方向发展,期望将山西建设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通过煤炭深加工来带动山西工业发展从而改变山西的经济结构,并最终改善山西的人居环境。2010年12月国家批准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山西转型发展再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山西转型决心已经非常坚定,转型方向也逐步明朗。具体怎么转型,需要根据山西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分析山西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2 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纵观煤炭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区域,由于体制与制度、开发方式的差异,煤炭开发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看,大致有三类[2]:(1)煤炭开发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积累了资本和财富,推动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煤炭开发是经济发展之“福”。(2)煤炭开发在短期内为国家或区域带来财富,但是由于对财富的分配与使用不当,社会不同利益集团对资源财富进行追逐与争夺,引起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非合理配置,其结果恶化了经济结构,引起长期经济增长滞缓,煤炭资源型区域受到了“资源诅咒”。(3)煤炭开发对区域经济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煤炭开发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因为对资源部门的依赖,陷入资源优势陷阱,难以实现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跨越。根据煤炭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以上三类关系我们可以把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三类:资源推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推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将资源开发获取的利益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投入到技术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资源诅咒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病态经济发展模式,矿产资源开发不仅不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演进,反而由于资源开发带来的额外收益,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矿产开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波动与产业结构偏差,对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有一定挤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3 山西煤炭区域发展基础的简要分析

3.1 煤炭的低供给弹性与高价格波动性

煤炭资源是稀缺的,煤炭储量是有限的,决定了煤炭资源供给的垄断性[3]。煤炭储量的有限性、垄断性,与煤炭开发资产专用型强,导致煤炭供给缺乏弹性。当煤炭需求增加时,由于其供给缺乏弹性,煤炭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当需求减小时,由于供给缺乏弹性,煤炭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即煤炭价格由于其资源储量的有限性,生产投入的资产专用型性,导致价格波动高于一般产品。

3.2 要素在部门间流动的反工业化

一般而言,价格变化会引起要素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当资源部门相对价格增长快于制造业部门,那么劳动力更多地分配于资源部门;当制造业部门相对价格增长快于资源部门,那么劳动力应该更多地分配于制造业部门。但事实上,劳动力在部门间的流动选择,不仅仅考虑相对价格,还要考虑相对的投入成本。资源部门是规模报酬递减的部门,且进入门槛低,对劳动力的技能没有要求;而制造业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内生部门,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高。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向资源部门流动,不需要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就可以胜任。相反,资源部门的劳动力向制造业部门流动,必须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必须付出相应的投入成本。实际上,资源部门向制造业部门流动时,劳动力接受教育或培训所必须的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投入,还有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能否在制造业部门找到工作的风险等,故劳动力从资源部门向制造业部门流动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因此在煤炭资源区域制造业部门比重下降,形成典型的“反工业化”现象。

3.3 内生生态环境压力与需求影响煤炭区域发展

煤炭资源区域在没有开发之前,与周边的环境是相协调一致的,但是一经开发,强烈的人为活动就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农田破坏、建筑物受损、煤矸石堆积、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并且随着煤炭资源开采程度的增强,煤炭区域烟尘、粉尘、大气、水体污染、煤矿过度开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日益严重[4]。

4 山西煤炭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4.1 煤炭资源开发是山西经济增长的动力

煤炭资源开发是山西省财政收入的支柱,推动了山西经济增长。如图1山西历年能源生产总量、图2山西历年GDP值所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GDP同步快速增长[5]。煤炭资源开发推动了山西省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催生出大批煤炭资源型县域与乡镇。

4.2 煤炭价格波动严重影响山西经济增长波动

山西的经济增长与全国比起来有较大的波动。由于煤炭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一般产品,山西对煤炭资源开发具有过度依赖的特点,致使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高于一般非资源型区域。山西煤炭资源型区域受到煤炭相关政策与价格的显著影响。煤炭价格波动,导致产量波动,进而采掘业发展水平波动,煤炭资源型区域采掘业占GDP比重较高,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的波动。

4.3 高GDP与低居民收入

山西煤炭区域普遍存在着高GDP与低居民收入并存的现象。煤炭资源区域通过销售煤炭资源在短时间内给地方财政带来很高的收入,但是能供共享煤炭资源利益的居民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未参与煤炭采掘、销售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而山西资源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无法带动其它产业,因而无法带动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4.4 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以上特点,山西煤炭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为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煤炭资源开发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结构演进以及区域发展能力产生了双重影响,经济发展中福祸并存。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加工,推动着山西省的工业化进程,形成煤炭产业大省,同时也在山西产生了大批煤炭资源型县域[6]。这些区域得益于煤炭资源优势经济快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潜伏者危机。具体表现在:煤炭价格波动性强,导致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大;人均GDP增长呈现虚高,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脱节。

5 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资源型区域获取的高额资源租金收益,经过合理的收益分配与转化,可以成为工业化演进的积累,推进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与多元化,提高区域总体收入与福利水平;但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就会使资本流失,成为贫穷的、资源依赖型经济体系。

针对山西资源主导型区域发展模式,采取以下三种路径可以突破资源优势陷阱。(1)开采资源时就使用高技术、高技能劳动力,采用集约型开采方式,消耗的资源量少,走上资源推动型发展模式。(2)如果初始状态是低技术、低技能劳动力,要通过将资源开发获取的资源收益投入到教育、研发、基础设施等,以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其它资本形式,逐步走向资源推动型发展路径。(3)加强制度建设,包括收益分配制度、资本转化制度、推动区域技术进步的区域创新体系与人力资本积累制度等。

参考文献

[1]任菊香.煤炭区域发展态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资源科学,2008,(2):169-176.

[2]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November—December:77-90.

[3]王青云.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山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煤炭区域采空塌陷及经济转型研究,2005,8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10

一、低碳经济模式

低碳理念不仅是属于一个简答的经济发展概念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我国从古以来就有着天人合一这一和谐的理念, 而和自然的亲密相处恰恰也是人类当前生存的一个关键所在。人类在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心灵净化、精神安顿的过程中, 也应当对自然进行回馈。国外早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 并且提出了《能源白皮书》, 这帮助国外迅速的进入到了一个良好的经济体系之中。现如今, 我国所提倡的低碳生活就为了在避免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 保持人与自然之间所具有的和谐性。所以, 低碳模式是当前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一种低成本、更安全、自然、健康的一种模式, 选择低碳经济模式是我国当前进行持续的经济体系发展所必须的道路。同时, 选择低碳你经济模式, 也是造福人类, 保护地球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促使该经济模式能够应用在任何区域经济条件之下, 并且还能够创造出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区域经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1、准确定位, 探索发展

政府等部门在区域经济发展期间, 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且其自身也具有对经济发展进行良好调控的能力, 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政府相关部门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政策、计划、实施、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全局掌控。在促进经济体系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还应当针对低碳经济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经济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等, 并且还要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来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规划以及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规划方案的制定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到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划中去;其次是要把低碳经济模式的研究工作提高到政府科研项目中去;最后就需要针对高碳经济行业逐渐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变。

2、落实行动, 履行职责

在当前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做的前期工作就是要和我国各个地区进行良好的交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合作。其次, 要积极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经验, 并且将学习的到的经验和当地的区域经济相结合,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条件之下的经济模式发展。例如国外在科技技术领先的情况下, 就逐渐将能源利用率不断的提高, 这也就促使国外降低了对传统能源依赖性;而部分旅游地区就是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来进行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发展自身的区域经济效益, 还能够减少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污染。这些都能够起到对高碳经济转变成为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

3、正确引导, 塑造形象

区域经济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当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特别是在近现代的经济体制中, 大型企业的发展逐渐受到小微企业的冲击,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 特别是对低碳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给予政策性以扶植和支持。对于个人低碳而言, 企业是引导个人培养低碳消费观念, 政府利用有效的宣传方式进行科学的引导。企业与政府联合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 对消费者进行节能、环保、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树立低碳理念, 绿色环保观念。以此来使得企业能够在进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起更好的品牌形象, 达到加速推广低碳经济模式的目的, 并且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的品牌受到的影响。通过这一方式, 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对周边经营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

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之下, 低碳经济能够通过任何的方式进行几何, 同时还需要通过低碳来对经济模式进行良好的创新,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联系, 促使了新型经济合作方式的改变。低碳经济自身在得到迅速发展的遇中, 其商业的低碳模式已经成为了整个经济体系之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形式, 此外, 低碳经济模式还会把整个行业产出链进行连接。区域经济自身则直接将经济产业链进行了良好衔接。发展低碳经济任何行业新行, 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也是现代社会在持续的发展那过程中一个的关键所在, 只有在这一方面经济发展进行了较为良好的提升, 促使这一方式能够迅速的融合起来。

五、展望

综上所述, 区域经济条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整个社会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的应用无论是对于任何区域来说, 都是最为良好的经济发展体系。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之下, 区域经济体系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极为良好的提升, 开始从以往耗损叫的高碳经济模式转变成为具有更好的低碳经济模式。这对于我国经济体系的持久发展来说, 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文, 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海军出版社, 2007

[2]钱箭星.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科学.经济.社会, 2009,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11

关键词:信息平台;共享;校企合作;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27-01

学校根据多年与合作企业的经验,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通过实训管理系统建设,为合作企业提供实习生招聘和毕业生招聘服务,建立合作企业信息库,为学生在线分配实习实训单位,同合作企业共同对实训学生进行在线管理。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一、依托信息平台,创新校企共管新模式

实训管理系统采用“共同负责、分层管理”的管理机制,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

1、学校通过实训管理系统分配顶岗实习学生、推荐毕业学生到相应企业,同合作企业共同对实训学生进行在线管理,实时掌握实训过程中考勤、招聘、应聘、顶岗实习、企业评价等信息。

2、企业对学生进行在线管理,实时掌握实训过程中考勤、招聘、应聘、顶岗实习、企业评价等信息,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实时状况。

3、学生可以在线应聘、查询就业信息,填报、查询实习报告信息,并实现信息交互。

4、家长可以实时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促进顶岗实习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二、实现信息共享,创新校企共享新机制

实训管理系统通过对实训基地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实训全过程管理,对合作企业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设置不同权限来实现师生、企业和家长间信息共享。

1、学校能实时查看企业的实训基地设备状况、功能及学生在企业的实训过程信息,及时审核、发布企业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管理“零距离”。

2、企业能实时查看学校实训基地设备状况、功能、每个实训教室的使用情况及学生实训状况,及时掌握学生信息,为校企合作“共建、共育”机制搭建技术支撑平台。

3、学生能实时查看学校和合作企业相关实训基地设备、功能及实训教学资源,满足不同方式的学习需求,满足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

4、家长能及时掌握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及合作企业信息,实时查看学生专业与对接合作企业共享资源,为学校、实习企业和家长架起便利的沟通桥梁。

三、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信息化管理是当今实训基地管理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实训管理系统建设,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形成“学校全面开放、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共建、共管、共赢机制,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实训教学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学习平台,真正实现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实训管理水平

通过实训管理系统建设,使实训现场管理更有效,数据统计更准确高效,实训教学的实施更为顺畅;使实训教学模式多样化,能及时、准确的把握教学及实训效果,快速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到了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与工作的感受,营造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与工作氛围;不但提高了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透明度。

2、发挥信息共享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实训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学生顶岗实习“共同负责、分层管理”办法,对由企业领导、车间负责人和企业指导师傅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进行实训管理系统应用培训和指导,指导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现场实习管理,使管理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企业实训教学的实施更为顺畅,推动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助推实训管理平台,提升技术引领示范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功能可以实时掌握实训过程中考勤、招聘、应聘、顶岗实习、企业评价等信息,使学校与企业、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为校企合作“共建、共育”机制搭建技术支撑平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篇12

事实说明, 知识能改变命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带动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省委书记卫留成多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省长罗保铭上任后的第一个专题调研就选择到职业学校, 提出对职业教育实行“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

省教育厅认真领会、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对实施科教兴琼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是对促进就业增长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 我省各中职学校从省情、校情实际出发,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面向市场开专业, 面向岗位设课程”, 主动与企业合作, 积极为“三农”服务, 开展“订单”式培养,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三段式”职业教育新模式, 即:一年在农村职校学习基础理论, 一年在城市职校学习专业技能, 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 然后就业或自主创业。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减轻职校学生的经济负担, 又通过重新组合省、市 (县) 和企业各自资源优势, 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 还充分调动并发挥了省、市 (县) 两级政府和两级职校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 “三段式”办学模式是符合我省省情民情、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职教发展模式。在“三段式”办学模式的推动下, 近年来, 海南职业教育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2005年以来,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30%以上;2008年秋季开学在校生达15.2万人, 实现了普、职比大体相当。2002年以来,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拉动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飙升11个百分点。初中学生一毕业就到职业学校学习在我省广大农村已成风气, 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孩子因此走出了贫困山区, 学会了一技之长。据统计, 海南中职学生85%来自农村。打工赚来的钱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 帮助家庭脱贫致富, 也给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上完初中上职中, 打工致富一路通”, 已成为我省农村百姓中最流行的口号。“培养一个学生, 扶助一个家庭, 服务整个社会”的职教办学目标成为了现实。

以“三段式”为基础, 去年, 省农业学校又探索开创了“送教下乡, 半工半读”, 服务“三农”的办学新模式。他们把课堂设到田间地头, 在果园鱼塘现场授课, 开设“农村青年学历班”, 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和农业实用型人才;与各市县组织部门合作开设“村官班”, 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当地脱贫致富“双带头人”。正如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红梅所说, “海南农业学校与各市县‘联姻’, 为农村培养基层党组织和脱贫致富‘双带头人’, 这种办学模式是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创新。这是海南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 特别是为‘三农’服务最好的突破口。”海南职业学校开设“村官班”的消息经《光明日报》报道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做出重要批示, 认为这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有力举措, 有利于把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人稳定在农村基层村干部队伍中。海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好经验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2008年12月、2009年2月, 周济部长三下海南, 对我省创新“三段式”办学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好经验,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 希望海南继续为全国职业教育创造好经验。

上一篇:控制系统分析下一篇:健身快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