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人口(通用8篇)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1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始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的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10.4%,GDp总量达到540亿元。在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实现提前2年翻一番,提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和人口结构相对失衡是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其地位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2698元,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83元和1851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大,尚有7.35万人未解决温饱。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从**市实际来看,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市人口合理容量为150-200万人,人口适宜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65人,而现在全市人口总量已达到292.6万人,超过合理容量近百万人,实际人口密度已达到124人,超过适宜人口密度一倍。据测算,到2014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300余万人,2020年后才逐年缓慢回落,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2、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总体而言,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人口素质高低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人口素质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为7.51万人,全省为8.35万人,全国8.44万人,分别少0.84和0.93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为0.17万人,全省0.41万人,全国为0.36万人,分别少0.24和0.29万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人数比例还不足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而文盲率,**为13.9%,全省为7.3%,全国为6.72%,分别高6.6和7.18个百分点,即高出全国、全省水平的一倍。再之,**的智力低下的痴呆傻哑人达10万多人,其比例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速度,拉大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制约**经济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3、人口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来自性别比失调的压力,据五普资料显示,**市男女性别比为114.09,比正常性别比(103—107)偏高11.09—7.09。比全省男女性别比(108.4)偏高5.69,性别比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性循环,而且治理性别比的难度大,行政成本高。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来自人口老龄化,据五普资料显示,**65岁以上总人口为7.09%,高于全省1.19个百分点(全省为5.9%),高于全国0.13个百分点(全国为6.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了7%,由“四普”5.78%的成年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人口步入老年型人口后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大,增长速度快。在总人口减少情况下,老年人口达到19.39万人,较“四普”增加了3.04万人,增长18.59%,年均增长1.68%。二是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三普”4.96%(年轻型)发展到“四普”的5.78%(成年型)和“五普”的7.27%(老年型),在较短时间内使人口的年龄构成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步入老龄化社会。三是超前步入老龄社会。老年型人口类型是全市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低下的条件下过早到来的。**市超前步入老龄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富先老,老年人赡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我市经济带来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提高总抚养比,据陕西计生委预测,1990年陕西省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8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9个老人,2020年抚养16个老人,2030年抚养23个老人,2050年抚养32个老人,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保障费用大量增加,政府负担沉重;第二,由于家庭格局改变,大家庭被小型化家庭替代,小家庭里养老养小矛盾加剧,无力照料老人情况增多;第三,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第四,人口老龄化对社区福利和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解决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新的世纪,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满足广
法鉴定胎儿性别,如何确定“非法”界线,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实际无法操作,往往查处这类事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再如“溺婴”,目前司法解释是比照杀人罪,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由于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溺婴比照杀人罪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目前全国还没有这种案例报道,**更没有。况且利用行政手段处理这类案例,有举步为艰,很难落实相关责任等等。因此上述几个非法行为列入《刑法》罪名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应从人大和计生业务两个渠道积极向国家反映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上升为硬性法律规定,只有实行司法介入,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才有可能杜绝。在目前尚无刚性法律条文时,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和综合治理两条路子。因此,各级党政要在充分认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危害性,明确思路,加强工作,把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推广新的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为降低出生性别比提供思想基础。要严格对B超和中止妊娠的管理,落实《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照顾二孩生育只给一次机会的规定,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并且应当重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给予计划生育户和“双女户”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奖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后顾之忧。
4、抓住机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的关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在于发展经济,增强承受能力,增加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财力。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快速的人口转变使**市进入了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一是劳动力供给充足,价格便宜,如果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劳动力年龄结构较轻,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够将储蓄转化为资本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尚不突出,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所以说这是发展经济的人口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对多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回报,也将给**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在实施经营“绿色**”的战略中,积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扶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药、水、游”,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就有可能将潜在机遇转换为现实发展,真正形成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就有可能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机遇,一旦出现较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和较多的劳动力失业并存问题,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劣势,就有可能钳制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按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在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同时,重视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养老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营造健康老龄化环境。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做出战略性选择。
5、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机制建设,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任务,表明中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抓紧抓好”的要求下全面改革和推进21世纪上半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决定》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治理的服务体系,特别是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体系。此外还包括对独生子女家庭、二女结扎户的奖励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的扶持和帮助;依法行政,保护实行计划生育的干部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等等。在未来十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稳定住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做好保障:——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发展经济、普及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途径,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通过对计划生育户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扶贫开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少生快富。——建立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行节育补偿、家庭福利、奖励优惠等形式的利益倾斜。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基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这方面给予优待。——建立有利于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养老、子女**、合作医疗、母婴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和节育手术安全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育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育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参与救助和志愿者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综上所述,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者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2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受到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由来已久。目前, 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已得到有效控制, 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后, 人口问题的关注点转向人口结构和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及其结构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同样会影响区域人口及其结构。目前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集中在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 也有从人口文化结构、产业结构或城乡结构等单一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章, 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居多, 部分定量研究也主要以回归分析等方法较多见。笔者基于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从整个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构建相关模型, 研究其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揭示了二者耦合发展的规律。这对改善和优化内蒙古人口结构, 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一、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根据内蒙古的具体情况和指标的可获取性及可靠性确定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5个方面的13个具体指标对人口结构系统进行了指标的分解。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农村牧区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和国内贸易等5个方面的16个具体指标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了指标的选取 (表1) 。
由于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关联性与复杂性, 笔者按照系统分析的思路, 在构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 求得了指标间的关联度, 再通过对关联度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关联耦合的机理。
二、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因素
鉴于内蒙古自治区以旗 (县) 市为单位的人口结构数据获取的可行性, 本文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及《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等原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 以区域经济诸指标和人口结构诸指标作为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关联分析的指标体系, 运用上面所介绍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公式, 计算得到了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度矩阵。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各要素间关系比较复杂, 经计算得出两系统各指标间的关联度均在0.6以上, 属于中等关联, 说明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密切, 进行两系统之间耦合的主要因素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进一步揭示两系统交互耦合的主要驱动力, 对上面计算得到的关联度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平均和排序, 分别得到了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主要因素。
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过程中,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较高, 经计算得出的2010年内蒙古101个旗 (县) 市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度矩阵中, 第二产业人口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关联度最高, 达到了0.806, 第三产业人口与区域经济的综合关联度排在第四的位置 (0.785) , 说明目前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提高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高效的发展。第二产业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工业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的关联度都非常高分别为0.901、0.873、0.895、0.874、0.872、0.896、0.867、0.893。第三产业人口也与上述经济指标的关联度较高, 均在0.8以上。城镇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也较高, 综合关联度达到0.796, 仅次于第二产业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 排在第二的位置。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城镇人口总数在城乡总人口中的比例在不断提高, 而且二、三产业人口和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大多聚集在城市, 这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作用。城镇人口结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等的关联度都较高分别为0.894、0.892、0.878、0.871、0.844。关联度排在第三位的是大专以上人口结构 (0.795) , 高中、中专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排在第五位 (0.784) 。由此可见, 较高素质的人口文化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较为明显, 科学文化素质越高, 对新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就越强, 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事物的创造能力就越大, 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其他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度也较高, 依次排序为:15~64岁人口 (0.768) 、0~14岁人口 (0.762) 、小学初中人口 (0.757) 、性别比 (0.754) 等, 它们的关联度均在0.75以上。上述诸多指标主要从人口产业、城乡、文化、年龄结构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了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区域经济对人口结构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经计算得出的2010年内蒙古101个旗 (县) 市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度矩阵中,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结构的综合关联度为0.8, 高于其他经济指标处于第一的位置。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它的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会带动第二、三产业从业者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脚步, 从而提高城镇人口比例、影响城乡人口结构。它与第二产业人口 (0.901) 、城镇人口 (0.878) 、大专以上人口 (0.864) 、第三产业人口 (0.86) 、高中和中专人口 (0.849) 的关联度均较高 (在0.8以上) 。经济总量指标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与人口结构的关联度也较高, 分别为0.787和0.782, 排在第五和第八。目前, 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大专以上人口结构的关联度最高, 达到了0.926, 其次分别是第二产业人口 (0.895) 、城镇人口 (0.871) 、高中和大专人口 (0.843) 、第三产业人口 (0.839) 。第三产业的快速与高质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结构的支持, 也离不开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比例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发展、增加城镇人口比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一般预算支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指标与人口结构的关联也非常紧密, 关联度分别为0.795、0.790和0.786, 排名第二、第四和第六。主要与第二、三产业人口, 较高文化程度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关联度较高均在0.75以上。除此之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792) 、粮食总产量 (0.784) 、工业GDP (0.779) 等的关联度均较高。上述诸多指标主要从经济总量、经济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国内贸易和农村牧区经济等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对人口结构产生的影响。
三、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3
一、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类型
由于国家宏观用人制度的改革,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推动与加剧了人才的多向性流动,揭示了“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一)本地主体稳定型
这种类型以具有本地户籍的人力资源为主,典型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核心团队人才以本地为主。指在各种用人单位中期骨干性队伍以本地人才为主,这就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封闭性。这种情况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被逐渐地改善,但在一定的行业内依然存在着这种现象,如被广为关注的大庆油田职工子女的招工情况,折射了极个别地区用人弊端,影响甚至制约了经济改革与良性发展。二是人才数量上占据主体。即在本地区人口在本地人力资源比例的高比性。由于人才工作及其队伍的稳定性,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稳定作用。这种类型的人口劳动力结构在国内主要以中西部地区、东北部老工业区、新疆建设兵团与北大荒等地。
(二)流动主体动态型
这是以非本地户籍性与外来人口户籍迁入的人力资源为主,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白领动态型。主要是那些对地方发展所急缺的高级人才,如软件研发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科研人才与创意人才等,他们是“在经济体系中从事科学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整合”的“科技人力资源”,会按照自己所属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形势,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就业或创业地区。主要是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与广州等城市的某些行业或产业为主,如北京的中关村、798等。二是蓝领动态性。这是那些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城市,如东莞、温州与常州等城市,其以各种制造实业为主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型人才。另外,在新疆收棉花的季节,新疆等地的产棉区与其他水果高产区也属于这种类型。三是综合动态型。是指包括上述两种情况的地区,上述的发达城市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其中,横店等影视基地类型的地区属于综合型的非典型性特色地区。
二、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向影响
区域劳动力人口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同方向性,既可能是积极地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
(一)稳定正向影响
这是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的稳定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稳定。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人口劳动力结构的稳定直接地稳定区域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与发展趋势。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创造了最为优质的土壤,如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等。二是人力资源的优化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化与提升。随着人口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其产业与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各类专业人才发挥积极主动的前提下,对经济发展产生内驱性优化的良性导向作用。如各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的集聚,会极大地带动和支持区域经济中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与开放性的口岸地区表现的极为典型,且随着相关专业人才的增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呈正比的积极态势。
(二)动态摇摆影响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流动主体动态型的经济形态区域,是人口流动及其劳动力结构变化的结果之一。根据人口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及其结构变化的方向,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劳动力结构动态摇摆造成产业发展的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对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当人口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时,必然会造成区域内相关产业与行业的劳动力变化,劳动力流失的行业或产业就会收到打击,甚至会直接地导致没有办法继续经营,劳动力过分流向的产业或行业也会造成供求失衡的劳动力薪酬变化,形成未来人口劳动力供求的恶性循环。如近几年“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就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的“刘易斯拐点”征兆。二是人口劳动力结构动态摇摆造成经济发展方向模糊。这种机构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供应失衡,会直接挫伤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投资缩减、企业破产、产业发展失衡等,对区域发展的规划造成局部实效甚至全局实效的残酷现实。例如,对景德镇瓷器手工制作行业来说,由于人力资源的补充乏力,其发展也面临某种尴尬的窘状。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优化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劳动力作用发挥的良性结果,以其结构的动态与持续性优化去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均衡性和速度性。
(一)产业结构提升性优化
运用人口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去引导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当前国内与国际发展中的具有操作性与实效性的发展路径之一。可以参考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运用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去推动产业结构提升优化。这是筑巢引凤的发展策略,即通过引进当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让他们直接地去创业等,以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科学性完善等。如国内各省市的人才引进计划就属于这种模式,能有效地把人口劳动力的潜力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二是运用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去吸引人才与推动产业升级。为了刺激与引导产业发展,运用税收、国家财政补助等优惠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的同步优化提升,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结构均衡发展。
(二)人才结构均衡性优化
这是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直接与本质体现之一。在各类人才比例均衡且能满足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才结构会以自觉性的动态优化整合的方式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性与行业性均衡优化。即根据区域产业分布情况,在积极引进与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有效地稳定区域经济发展侧重性的专业人才队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人才队伍,为各类产业的发展建设稳定、全面与均衡的人才队伍。二是脑力性和体力性均衡优化。是指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依托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招商”与“促进服务业发展”等举措,去“调整和优化劳动力结构”,尤其避免“区域高素质人才流失”的“空城”现象。
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内在元素之一,两者之间是共存共荣的双赢关系,需要国家及相关区域政府能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出发,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在挖掘人口劳动力结构潜力的基础上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行业整合、产业交融创新,以追求区域经济及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4
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流动育龄群众的需求,与全面实现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新机制还有一段差距。亟待解决的是区域协作不同步问题,尽管各地采取了签订区域协作协议书、召开流动人口区域协作会议等方式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域协作,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区域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产生区域协作不同步的原因:一是交流制度的不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区域协作交流,多局限在省、市、县,而乡(镇、街道)没有实现点对点的有效互通,造成了交流环节增多、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有效到位等问题。二是交流有地区不作为现象。表现为办理各类证件时互相推诿扯皮,服务管理无所作为,区域协作协议书成为一纸空文。三是交互信息反馈不能及时。部分乡镇使用系统时,个案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户籍地和居住地信息不能有效的互通互动,导致数据没有及时维护,PADIS信息系统个别统计报表自动生成的数据与实际操作情况不吻合,生成的各种监控管理表比较滞后,具体表现为信息交换率低、通报接收率低,信息反馈率低。四是个案协作处理不给力。当违法孕育事实发生后,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双方在协作处理过程中,会因各自利益关系采取被动、敷衍甚至是推诿的做法,导致即使查实了违法事实,处理也会不给力的现象。五是责任考核难以落实。目前,在乡(镇、街道),专职管理人员难落实,兼职人员其他事务较多,无法专心从事本职工作,加上所管理的流动人口复杂性、随意性,对户籍地和现居住管理责任难区分,考核也很难落到实处。
解决区域协作不同步的建议:一是加强对乡镇操作人员培训。PADIS系统操作关键是乡镇管理人员,应该编写全国统一的系统操作使用手册,加强对乡镇操作管理人员经常性培训,让他们能熟练掌握PADIS系统使用流程,保障信息反馈及时同步。二是建立流动人口协作管理群。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建议国家人口计生委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协作QQ群,可以分为市、县、乡三个层级,明确专人工作时间在线,便于区域协作的联系和合作。三是强化专职队伍建设。建议国家人口计生委从文件上明确乡镇服务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工作职责、履职情况和综合考核内容,切实强化这支专职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四是加强责任追究,充分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强化对PADIS系统操作、反馈、接收和信息处理等工作跟踪考核力度,加大对不作为或行政延误行为的通报处理力度,调动各地区工作积极性,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国“一盘棋”格局早日形成。
通联: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口计生委徐波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5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升级的今天,人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人口规模适度方面,而是有了更为全面、更为丰富的内容。在层次上,它要求不但人口自身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而且人口与外部各个因素之间也要相互匹配;在内容上,它要求不但要实现人口数量上的理想状态,而且要实现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多方面的理想状态。在此背景下“人口均衡”概念被提出来,人口均衡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数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人口均衡型社会是一种以人口均衡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集中反映为出生性别比失衡,这已成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1984年,在墨西哥召开了国际人口大会,强调不适当的高生育率对国家、家庭和个人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阻碍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想社会兴旺、经济腾飞,就必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素——人的发展。1994年,根据人口出现的新问题,在开罗又召开了有史以来联合国规模最大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以“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突出了人权,包括发展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人口的问题,对人口、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人口的更新、世代的更替以及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且也包括人口更新和世代更替过程的若干“质量”方面的属性特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或人口发展持续性的“质量”属性特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的性别结构。
二、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状况。
出生性别比是指某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生的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对于出生性别比值域的界定,联合国在其出版的《用于总体顾及的基本数据质量鉴定方法》中指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出生置于102——107之间。”此分析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是102——107之间。
在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有11个省市,出生性别比高于110 的省市是安徽、河南、广东和广西;在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出生性别比在正常值域内的只剩下6个,分别是上海、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而出生性别比高于110的已经由1982年的4个省市增至15个省市;再看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情况: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省市只剩下3个,出生性别比在110——120之间的省市有17个,高于120的省市有7个;2005年全国1%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10——120之间的省市增加到了18个,出生性别比在120以上的增加到了8个。由此可见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不再是局域性的,而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连年持续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二)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本文主要归纳为两点:一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思想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使人们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无法真正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民宁愿交超生的社会抚养费,也要追求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
二是我国国家公共政策方面的影响。首先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下,人们为了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生育男孩的需求,人们通过B超技术鉴定婴儿性别和人工流引产满足男孩偏好的性别选择。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的滥用是导致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其次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中缺乏性别平等的视角,导致一些政策规定传递到人们那里就是生儿要比生女好。这些政策法规上的性别不平等,使本已存在的男孩偏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和谐”,“追求公平”。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是不利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
(一)以人为本。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中人都是居于主要地位,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体现为男女两性比例的失衡,这将直接影响人口的再生产,人口无法持续绵延。人口的再生产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人口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的话,那么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二)强调和谐。出生性别比偏高本身就意味着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的不匹配。当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同批人成长到婚育年龄时人口的最大可能性婚配概率只能以人数“短缺”的女性为基数,在同批人中“富余”出来的男性根本不存在与之相配的女性。这样男性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这样婚外恋、强奸、包养等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随之涌现,而社会的不稳定必将影响人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世界人口日的发展 篇6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9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从1954年起,联合国几次召开世界性人口会议。
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开罗召开的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来自18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将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会议最后通过了《行动纲领》,呼吁各国加强在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1999年6月30日至7月2日联合国召开人口和发展特别会议,再次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95年7月11日在伦敦发表的世界人口报告说,1995年世界人口总人数为57亿。文盲为9。6亿,其中2/3是妇女,1。3亿为儿童。据推测,全球每年增加人口数量将保持在8600万以上。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71─78亿,到2025年将超过80亿,到2050年将达到94亿。据科学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在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降至103。5亿。
为了进一步唤起全民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8个部门和北京市政府于1995年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中国12亿人口日大会,以树立计划生育工作紧迫感,从而实现到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的战略目标。据统计,1949~1964年,15年间我国人口由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亿人口要用7年半时间。而1964~1974年,10年间由7亿增至9亿,每增加1亿人口缩短为5年。痛切的反省,使中国走上计划生育之路。
1978年2月,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政策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从1974年到1995年的21年间,人口在巨大的惯性下增加了3亿,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的时间又延长至7年。从1970年至今,中国少增加3亿人口,现在人口出生率稳定在2%以下,并且在不断下降,按国际通用标准,中国已属于低生率国家。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按1973年中国生育水平来推算,早在1986年和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7
1 外来人口与城市化的矛盾
1.1 外来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丰富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地区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矛盾。2)繁荣了市场,促进了消费。外来人口劳动力本身既是一个生产者,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给经济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3)带动了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2 外来人口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如果城市不具备相应吸纳能力的非农产业,不具备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实现生活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人口的过度增长超过了城市的接纳能力,那就会产生过度城市化了,这种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是一种畸形的城市化[1]。拉美国家就是过度城市化的典型例子,不仅没有推动拉美经济发展,反而使其陷入城市危机和城市病中,城市人口超载,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治安混乱,社会失序,政局动荡等。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的特点,是导致拉美国家城市化失控的重要原因。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应引以为鉴。
2 解决外来人口与城市化矛盾的建议
2.1 客观预测外来人口规模
外来人口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对于一般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其自身的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且相对稳定,就业机会有限,因此外来人口数量不可能过大,一般来说,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不应超过30%。预测外来人口的规模,也应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就业岗位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考虑[2]。从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就业岗位需求对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对外来人口规模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特大城市周边的大、中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将截留一部分外来人口,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单一向特大城市集聚的状况。
2.2 城市化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城市化的实现要求城市的非农产业必须具备足够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要求城市必须具备促进外来人口实现其生活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即除了城市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之外,还有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保障等。农民自身也必须具备完成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非农化转变的基本素质。因此,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同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农业人口城市化的规模应该与城市第二、三产业提供的就业量大体平衡,与城市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体相符。
2.3 合理引导外来人口的流动
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省与省之间必须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来限制外来人口盲目无序流动。具体的操作是,各地设置一个专门的信息交流管理部门,分别对当地的劳务输出进行统一的管理。各地必须加强农民的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农民工适应城市工作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无序的流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当然相关的政策配合也是必要的,例如户籍管理,准入制度的制定,农民生活收入补助等。
3 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是解决大城市人口压力的必由之路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根本上扭转人口向城市流入的趋势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同时,中国城市化的任务是非常重的,因为中国城市化的人口规模是世界第一的,超过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拉美地区总人口5.4亿,而我国现有农民就8亿多。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决不能走大城市扩张之路,因为靠几个甚至几十个大城市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城市化人口压力。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任务,需要大中小各类城市共同分流[1]。
3.1 确立城市体系的必要性
大城市的极化效应使其集聚了巨大的资金、资源、人口,并使其不断往外延伸,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然后又吸引范围更广的人口集聚,如此不断地循环发展,结果导致城市规模过大,难于运营和管理,出现各种的城市病,城市发展倒退。为避免恶性循环发展,政府必须要确定一个“城市体系”,通过“城市体系”的确立来对区域中的城市进行定位,以确定城市的规模和职能。即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只从单个城市的发展来考虑,而要从一个“城市体系”的角度来考虑,确定每个城市在“体系”中的定位,从而确立每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3.2 城市体系的发展规律
“城市体系”的发展规律是,在一个不发达的社会,所有的城市都很小,城市间差异不大;在一个社会的发展之中,会出现其中个别城市增长过快过大,而其他城市滞后的情况,城市间的差异变大;而当一个社会高度发展时,会出现城市间均衡发展的局面,大中小城市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形成一个布局有序、健康发展的“城市体系”格局[3]。
2005年全国1%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显示流动人口的规模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而且流向是比较明确的,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流向城市、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包括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城市空间、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等,然而城市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合理地处理好外来人口问题成了城市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城市的人口压力问题,一定要“跳出城市看城市”,不能只围绕城市本身来寻找出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的“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是解决大城市人口问题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城市体系格局。大中小城市之间互相协调发展,相互协作,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增加就业需求,为大城市减轻人口压力。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外来人口现状以及外来人口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存在由于流动人口无序流动而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提出必须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指导思想,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以解决大城市人口压力问题。
关键词:外来人口,城市化,城市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惟英.如何缓解我国城市化中的人口压力[J].北京观察,2006(2):14-15.
[2]崔承印.外来人口与城市规模[J].北京规划建设,2006(2):27-28.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 篇8
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扩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展开对江苏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分布差异分析,阐明其时空分异规律与其重要影响因子的关系,可为江苏省和地区制定相关城市绿地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也对如何缩小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8年后,国内学者开始研究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韩旭(2008)依据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自东向西呈阶梯状由高到低变化[2]。伍伯妍(2012)利用2007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2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绿地面积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布走向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降低的结论[3]。叶骏骅(2013)通过对2010年29个“省市”的城市绿地面积截面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绿地面积存在明显差异,从东到西呈阶梯状由高到低变化[4]。这些研究工作虽然有效,但仅仅是全国范围的宏观趋势研究,并且研究时间跨度较小,缺少对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的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细化到江苏省的三个区域(苏中、苏南、苏北),使用1990-2010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探究江苏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与人口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推进我国城市绿地的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区域划分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常用绿地指标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等相关绿地指标使用情况。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与“城市人口”数据结合可较好地分析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与人口特征的密切关系,所以确立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本研究的三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的变化反应了城市化的进程,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揭示城市绿地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城市绿地建设,可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选取以上三项指标完全适合对江苏省城市绿地时空演化规律与时段特征关系的研究。
(二)区域划分
为了便于分析江苏省城市绿地时空分布水平区域差异,进行结构分解,按照现在江苏通行的行政区域划分,将其划分为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苏南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
(三)数据处理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是世界著名的统计软件之一,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在内的基本统计功能,采用SPSS进行回归性数据处理,具有推广普及价值。用于分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建成区绿地率、城市人口等指标之间彼此影响、制约的规律性特征。
二、人口特征研究
(一)三区域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指标分析
江苏省三区域的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1990年至2010年这20年间,城市建成区域面积逐年扩大,城市人口也随之增长,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二)三区域城市绿地建设与人口现状
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速明显,外来人口多,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建成区面积增势明显,随着江苏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关注,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增速显著,但人均绿地占有量不容乐观。
(三)各区域城市绿地指标年际演化分析
苏北地区2010年建成区域面积为632.5km2,是1990年的4.7倍;1990年至2010年,城市人口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情况;2010年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2.5m2,是1990年的24倍,与苏南接近。
苏中地区2010年建成区域面积272.21km2,是1990年的4.26倍;2010年的城市人口达228.8万人,与1990年114.4万人相比,上涨100%;2010年人均绿地面积增长为46.9m2,虽然增长显著,但与发展更为快速的苏南相比,人均绿地面积还是相对较少。
苏南地区2010年建成区域面积为1420.88km2,较1990年的298.6km2,增加375.8%;2010年的城市人口增加到1086.32万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0年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2.4m2,城市绿地面积的增长,不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而且增强了城市景观的自然性。
nlc202309032048
(四)区域发展总趋势和时段人口特征关系
苏北地区发展分为缓慢和高速两个阶段。1990年至2000年,建成区面积稳步上涨,其中1995年至2000年,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只增长了8.86km2。进入21世纪,随着苏北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迅速,加大城市建设,苏北城市建设区面积增速明显上升,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43.34km2;1990年至2000年,苏北城市人口减少270.41万人,为了改变收入状况,劳动力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和收入较高的地区流动。2000年至2010年,苏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外向型经济,内引外联,城市人口从谷值增加229万人。
苏中近20年城市发展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建成区面积逐年增长,其中2005年至2010年,增长最为快速,五年间增长97.5km2;城市人口在1995年至2000年、2005年至2010年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19.41万人)。虽然城市人口在减少,但是城市建设速度没有变缓,2000年至2005年是人口增长最为快速的5年,期间人口涨幅达123.14万人,这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这20年里缓慢上升,其中2000年至2005年有小幅回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苏中城市建设中,其值偏小。
苏南1990年至2010年城市发展总量大、速度快。1990年至200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增长,2000年至2005年,其增长速度与幅度最大。1990年至1995年,城市人口缓慢上升,1995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增速放缓,其增长率明显低于2000年至2005年(5年间,城市人口增长了626.16万人,2005年,城市人口达到这20年来的峰值),2005年至2010年,城市人口出现大幅回落(城市人口减少122.73万人)。因为苏南地区人力资源过剩,导致流动劳动力资源向其他地区转移。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也在不断上升,虽然在1990年至1995年处于停滞,但在2005年至2010年增长十分迅速,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增加8万多平方千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十分可观的水平。
三、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时空演化与时段人口因素的联系与制约
(一) 离散分析及模型检验
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之间的关系,得出城市规模扩张、人口规模变化、经济水平推动,对城市绿地时空演化规律与时段特征的联系与制约的影响。
表1所示是离散分析,,F的值较大,代表着该回归模型是显著,称为失拟性检验。Sig=0.000<0.05,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即模型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图1,rankit(P-P)图,可以看出1990年至2010年,江苏省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数据散点都基本在直线附近,证明了该模型是适合的。
(二)线性回归方程及分析
为了分析研究更具科学性,特选取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等进行综合分析。设Y=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1=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X2=建成区面积,X3=市区国内生产总值,X4=人口密度,X5=建成区绿地率,X6=城市人口。表2所示的是回归方程的系数,根据这些系数能够得到完整的多元回归方程:
Y=4.896×10-16-0.158X1+1.251X2+ 0.08X3+0.038X4+0.629X5-0.119X6
通过表2可以看出,建成区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成正相关,其中城市扩张、建成区面积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正相关影响最为显著,城市人口、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成负相关,其中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人均绿地面积的影响十分显著,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成负相关,是因为城市人口增长的速率大于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
综合分析可得,城市人口的增长是不可逆的,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园林绿地面积的建设,以应对城市人口的扩张。
四、结论和建议
从分析研究来看,江苏省城市绿地建设受到城市扩张和人口激增及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城市的急速变化和空间重塑使城市扩张模拟的难度加剧,增加了城市绿地合理规划和布局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难度。面对当前趋势,有以下几点建议:
1.江苏省城市人口密集、建筑密集, 老城区不可能获得大量市内绿地, 重视和加强城郊绿地建设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2.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的扩张,在地域上表现为建成区面积的增加和新市区的出现。城市新区的绿地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和新区土地利用规划预留大规模绿化用地。
3.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率高,在高度利用区,绿地布局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将绿地袖珍化、分散化、立体化, 同时也要形成相对集中块状绿地, 以提高其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云国,刘加利,等.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岳阳市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1):72-74.
[2]韩旭,唐永琼,陈烈.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J].规划师,2008,24(7):96-101.
[3]伍伯妍,钟全林,程栋梁,等.中国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3-16.
[4]叶骏骅.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6):94-96.
[5]杜宁睿,杜志强.城市绿地演变的空间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2004,37(6):121-124.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