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效应

2024-05-19

区域经济效应(精选12篇)

区域经济效应 篇1

区域经济是按自然地域、经济联系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 是社会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反映。依托区域经济的规模和范围, 结合自身的辐射范围, 区域物流将区域内外的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输送。在这个过程中, 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及仓储等物流节点现实了有机衔接, 运输、储存等物流基本功能实现了有机集成, 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大大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为区域物流产生的以下各种效应。

一、关联效应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了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 倡导把不平衡增长看作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 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根据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获得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优先发展引致决策最大化项目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所谓引致决策最大化项目就是通过自身的发展能诱导其他项目或部门最快发展的项目。根据“引致决策最大化”原则, 关联效应越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1]。区域物流是个关联效应很高的产业, 其前向关联体现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 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其后向关联体现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仓储、通讯等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对钢铁、煤炭、水泥和制造业的需求;其旁侧关联体现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所有区域的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乃至区域内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产生积极影响[2]。从动态的角度看, 由于区域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大, 因此区域物流产业的增长速度越快, 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大大增强, 致使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地达到更高级的水平, 产出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出效率的提高反过来促进物流产业优化, 进而又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再度提高产出效率, 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上新台阶。

二、资源再配置效应

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使得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断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流动。当生产要素在各区域之间流动时, 区域经济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区域经济系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 二是生产要素流动的贡献。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系统总的全要素生产的增长率, 等于区域经济系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加权平均和再加上一个附加数值。这个附加数值所表示的就是资源再配置效应[3]。区域物流的发展程度越高, 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也越大。流入区域的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因而产生大量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 这些需求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流入区域的资本投入, 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 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 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此外,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 增加区域的输出基础即区域的输出产业, 将启动一个乘数过程, 其乘数值等于区域输出产业与非输出产业的收入或就业量之比。也就是说, 一个区域对外输出的总额越大, 其输出产业的收入就越多。这部分收入除了补偿输出产业的生产费用外, 可以用于满足区域内需要的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业, 以及用于扩大出口。因此, 当输出产业和输出总额越大时, 区域经济的规模和相应的收入就越大。如果从资源配置效应的角度看, 意味着等量生产要素投入于区域输出产业为区域经济带来的收益高于投入于其他产业所带来的收益。然而, 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依赖于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只有在区域物流高度发展的前提下, 生产要素才有条件大规模地聚集输出产业。可以说, 区域物流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就是通过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 特别是加快输出产业的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成本效应

区域经济的形成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区域之间经济分工的结果。分工演化出一系列的经济共生现象: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增加, 贸易依存度、互补性上升, 内生的比较利益增加, 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提高, 产业化程度增加, 自给自足率下降, 生产集中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分工的不断细化客观上要求提高协作水平, 而区域物流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协作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及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的效率和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区域物流的成本效应主要是因为随着区域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各级区域物流中心得以建立。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使得许多物流企业在空间层面集聚在一起, 对于物流消费方而言, 物流企业的集聚使得物流服务功能集中在一起, 这样便于物流服务消费方寻求到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物流服务, 同时减少了搜寻成本。对于物流供给方而言, 一方面物流企业的聚集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大大增强, 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 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 从交易主体行为看, 物流企业的集聚拓展了信息的共享面积, 减少了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阻断, 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 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4]。总而言之, 区域物流的发展改变了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 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由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一个区域网络内各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 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 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 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四、增长极效应

194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 “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地方, 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 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最终影响”。根据佩鲁的意思, 作为经济部门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联系在一起的。后来, 增长极的概念经过改造, 从经济空间逐步转换到地理空间。若从地理角度, 增长极可视为具有高创新能力、高增长率, 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区位, 即增长极。在物流发展规划中, 确定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就是确定区域增长极。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中最重要的是极化效应, 其表现为:由于区域物流的发展,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与初级产品等资源, 被吸引到极点上来, 从而获得各种聚集经济。而聚集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对于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来讲,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对于周边地区而言, 由于大量资源的迁出, 经济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陷入停滞。然而极化效应的绝对优势仅显示于增长极发展初期的一段时间内。随后, 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而不断向外分散的过程中, 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通过产品、资金、人才信息的流动, 增长极将其经济动力的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腹地, 从而使跨区域经济通过增长极的带动呈跳跃式增长。

五、“点——轴”开发效应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 增长极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 这些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就是发展轴。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 但轴线一经形成, 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 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 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 就形成点轴系统。区域物流点轴系统中的“点”指的是各级物流中心, “轴”指的是连接“点”和“点”的“基础设施束”。在区域物流网络形成过程中, 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 形成各级物流中心。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将货物快速、安全、低成本地运达顾客, 因此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及其无缝隙的转接能为其实现方便条件。另外, 为了完成无缝转接, 各级物流中心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点”和“点”之间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轴”得以形成并发展起来, “点-轴”模式开始将重点由点转向了轴线。“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 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金融等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扩散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 与区域生产力要素相结合, 形成新的生产力,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锁, 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湖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7) .

[3]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4]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 2002, (1) .

区域经济效应 篇2

2012-07-09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既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产业间相互关联且向纵深发展的集中表现,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文章阐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塑造区域经济优势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知识溢出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产业集群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一词首次出现于1990年迈克尔·波特撰写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在该书中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动因,并指出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共有的特征。

产业集群的涵义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中,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知识创造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如经纪人和咨询公司),为了从互补资本和知识同盟中获得先进的互补技术,缩短学习进程,分散创新风险,降低各种成本,克服(或构建)市场壁垒,获得合作经济效益,而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网络。它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称产业集群效应,就是指依托产业集群这种形式,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竞争)获得超额利润、降低各种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的溢出与技术扩散,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塑造区域品牌,最终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形成经济增长极。产业集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业集群区域化有利于知识创新和知识溢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知识的使用具有外部性和边际收益递增效应,从而可以弥补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减效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部,一方面具有相似产业特征和主营业务的经济合作体比较集中,彼此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了能在竞争中胜出,企业间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集群是一个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的经济合作体,彼此之间有分工合作,也可以共享资源和环境,甚至企业间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正式交流、员工私下交流的方式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有利于知识溢出,使彼此产生协同。

(二)产业集群区域化有利于成本节约

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各种竞争优势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成本优势体现出来。在产业集群内部,彼此临近的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密切的交流,从而具有了降低群内企业各种成本的倾向或能力,也就是产生了成本节约效应。集群减少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企业间通过知识外溢可以减少创新风险,降低研发成本;集群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关系网络和基于共同文化价值观的互信理念进行交易,减少了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还减少了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集群还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集群内相互独立的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则,通过委托代管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有一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机构进行委托招聘和人职培训;也可以通过会计事务所进行账务管理,还可以通过法律事务所进行法律咨询,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

(三)产业集群区域化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的一大重要特征是空间集中,集群内部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相应的辅助性机构通过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了集群区域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创造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个体品牌的综合体,和企业个体品牌相比,它的影响力更大、更广泛、更持久,这种区域品牌又有利于个体品牌的提升。很多知名产品都因其产地而著称,如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意大利的皮草、我国苏州的刺绣等。

发展产业集群塑造区域经济优势的措施

(一)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

正如波特曾经指出:“政府在与民间部门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和建立现存和正在出现的族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族群”。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避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并购、投资行为,在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专业的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政府要科学的制定产业集群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创新,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形成有利于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良好氛围。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成为招商引资和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这些优惠政策包括:房地产租售价格优惠。对企业购置和租赁的产房、办公场所实行优惠,优惠折扣率在20%-30%的幅度。例如,北京地区很多创业大厦和科技园区的办公楼每平方米的租赁价格大约在2.5元,部分园区企业还享受了每平米0.5-1元的房租补贴;税收优惠。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研究开发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企业机器设备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技术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培训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而且,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新企业认定,可连续三年获得减15%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贷款优惠。考察各国扶持产业发展的贷款政策和方式可知,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或者投资基金的形式向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美国和德国政府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优惠,日本设立了特别利息贷款制度,对技术密集企业提供特别利息贷款,新加坡规定如风险企业连续三年亏损,则可得到5倍的补贴。我国也逐步增加了对高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和对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投入,如国家财政增加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实行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专项用于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孵化期和产业化启动期的投入;外资引进优惠。如泰国规定外国企业永不收归国有,税后利润可自由汇出。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加强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立法支持

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塑造经济优势,强有力的立法支持是必要的。我国国家和地区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法令。如《科技开发贷款管理办法(实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科技周转资金管理办法》等。还应该加强创业投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有限合伙企业法、信托法;其他的如知识产权法、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法和税法等;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担保法等;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企业并购法和投资基金法等。

(四)建立和完善各种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应依赖外力,而应该借助市场自身的内在逻辑自然形成。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集群内部各种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全程化、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服务主要包括:人才引进、咨询管理、创新支持、科技评估、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税务代理、物流管理、外贸代理、废物管理、污染管制、质量认证和商标奖励、商品采购以及产品检验等。最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现实生产力。

(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升级

正如波特所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低技术产业这种说法”,一个充满活力的集群可以帮助任何产业内的任何公司采用最先进的相关技术和最复杂的方式参与竞争。关键是要推动产业集群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低端集群向基于创新的集群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都是获取竞争优势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1.着力促进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世界各国为抢占科技制高点,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都纷纷酝酿和实施“大科学计划”,力争通过解决事关全球性的科技重大问题,激发和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运用。美国于1944年11月提出“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的新经济政策;在2000年提出“为了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重大计划。欧盟在2000年推出了要在10年内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的“里斯本战略”。在此背景下,各种产业集群应运而生。例如,美国的硅谷、128地区、美国斯坦福研究园、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里尔技术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意大利瓦兰扎诺技术城、日本熊本技术城、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我国的武汉东湖光谷工业园、中关村工业园等高科技产业集群,都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增长极。

2.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处理好发展集群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里夫金教授在《劳动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更加自动化的全球经济,正在使劳动的本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是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另一方面是导致产业空洞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就业空洞化。传统产业集群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例如,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意大利北部的皮革制造业集群等;我国目前也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增长高度关联的阶段,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相继出现了服装、轻工等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六)培育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1985年,彼得·F·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首次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可组织(且需要加以组织)的、有目的的任务和系统化的工作。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8月25日的一篇题为《克隆硅谷最宝贵的东西》的文章分析了硅谷成功的关键是它的开放、动态、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的无形因素是奉行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我国发展产业集群

也应该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这种文化应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善于冒险、敢于创新、崇尚合作、诚信友爱、道德风气良好、人际关系畅通、社会基本价值趋同的文化,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结论

综上,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地区培育产业集群、塑造经济优势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刘晋军(1962.1-),男,一级工程师,学士学位,单位:东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1.保兴.中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区域经济效应 篇3

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多项分布滞后分析;动态时滞效应;区域借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6-0106-06

一、文献综述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早在熊彼特创新理论里就有相关论述,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一直是对二者分别进行单独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的提出,开始逐步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短期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目前,虽国外已有较多的文献对波动和增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却一直没有较为一致的结论。如Mirman(1971)认为,为了预防经济周期和波动的存在,人们会有更高的预防性储蓄和投资,从而有更高的经济增长[1];Black(1987)也认为国家可以在高风险、高预期回报的技术和低风险、低预期回报的技术之间进行选择,希望投资于具有更高风险技术的投资者预期得到更高的收益,足以弥补可能的风险,因此,经济波动程度高的国家也应该有高的平均增长率[2]。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如Ramey和Ramey(1991)等认为投资的不可逆性意味着波动加剧会减少投资支出。因为如果企业对其产品的未来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他们就不会投资于新工厂和新设备,产出波动越剧烈,产品未来需求不确定性越大,企业也就越不可能投资,波动和投资之间的负相关或许会导致波动和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3]。Martin和Roger(1997)认为经济波动会影响企业的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研发投资活动,进而影响了这些投资的回报,使得经济波动通过这个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从而得出波动和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结论[4]。但这些结论的得出均与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和结构特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研究区间发生变化或者样本国家不同时,便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因此,对我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借鉴意义有限,还需要具体针对我国具体现状进行研究才更有意义。

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学者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刘金全和张鹤(2003)、李永友(2006)等使用全国总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研究[5][6],Wu Yanrui(2006)使用跨地区数据进行了研究[7]。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的很大不足就是,没有考虑到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重要制度环境因素对二者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没考虑到不同的地区制度环境的差异而可能使得波动和增长间关系存在的异质性。为此,卢二坡(2007)对1953—2004年我国27个省级地区经济波动和增长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各地区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具有相同的负面效应;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区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效应具有异质性,有的地区该效应为正,有的地区为负[8]。董冠鹏等(2010)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导致不同区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性分析,认为不同区域总体发展水平、金融深化程度、对外联系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强度[9]。

现实中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是不会瞬间发生的,需要一定时间来逐步显现其作用,因此就必然会产生时滞。但综观已有文献,很少学者对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影响的时滞效应进行专门的分析和探讨,因此本文拟从时滞性这一角度切入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关于时滞性的考察,学术界通常是采用的分析方法大致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ADF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与ECM模型分析、做投资波动与两者关联性的分析这四种方法,但这些时滞模型的分析大多较为简单,分析结果不够完善,只能反映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普遍忽略了变量长期时滞作用及其负效应的研究。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来分析不同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对经济增长率与经济波动滞后的复杂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然后进一步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模型结果的稳健性予以分析讨论。

二、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对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理的研究,现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二者所呈现的正向、负向、无关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一)正相关关系

Schumpeter(1934)认为经济波动可以降低企业投资于改进生产率的机会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的效率,改善社会的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提高经济长期增长水平的目的[10]。但在Schumpeter的研究中,它所研究的经济波动可以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主要是针对经济衰退而言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波动,因为经济波动不仅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也发生在经济的高涨时期。所以,之后Sandmo(1970)和Mirman(1971)从储蓄和投资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较高的经济波动会导致较高的收入波动,收入波动会使社会的预防性储蓄上升,进而使社会的储蓄率上升,储蓄率的上升预示着投资率的上升[1][11];根据Solow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这个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假定储蓄都能完全转化成投资,显然这种假定是否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另外,Black(1987)从风险与收益匹配的角度也作了相关的解释,认为首先经济波动使得投资的风险较高,这样企业只有预期到能获得足够的风险补偿才会投资[12]。也就是经济波动产生的风险会使社会投资更多地转向具有较高风险收益的高科技领域,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的研究结论在后来也一直被称为Black假说。

(二)负相关关系

这种结论最早是由Keynes(1936)提出的,他认为经济波动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未来风险,当投资者考虑到投资未来回报的风险时,将会降低投资的需求,经济波动越高,这种投资项目的未来风险就越大,投资需求不足的可能性就越高[13]。Bernanke(1983)和Pindyck(1991)从企业投资的滞留成本角度也提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认为由于企业投资具有较长的时滞效应和较强的不可逆性,这样企业的投资回报因经济波动而变得更加不确定,这一过程将使社会投资往往低于社会的有效投资水平;不确定性越高,两者的差距就会越大[14][15]。Galindev(2005)通过按照传播机制将“干中学”对增长的影响分成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内生和外生,对经济波动增长效应进行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16]。

(三)不存在显著关系

Friedman(1968)认为,产出围绕自然增长率的波动独立于产出的增长,而产出之所以发生围绕一个非随机趋势的波动,主要是由于货币冲击造成的价格误置引起的[17]。即产出增长率是由经济活动中的真实因素决定的,而经济波动是由外生冲击造成的,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实际上这种认识主要还是受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影响。

三、模型方法与数据

(一)模型设定和估计方法

解释变量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是不会瞬间发生作用的,其作用过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后现象,即需要一段时间解释变量才能完全作用于被解释变量。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中,因变量既会受到自身过去变量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经济变量过去值的影响,滞后现象较为常见。一般在通过回归分析讨论滞后现象时,不得不引入较多的滞后变量,但是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察数自由度的损失。为此,Amlon提出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olynomialdistributedlag,PDL)。对于滞后长度为k的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yt=α+β0xt+β1xt-1+β2xt-2+…βkxt-k+μt(1)

式(1)中,诸系数β可以用适当的多项式来逼近,即:

βi=α0+α1i+α2i3+…αmim(2)

式(2)中,m是多项式的最高次数,且假定m小于最大滞后长度k。利用式(2)对式(1)进行整理,得到下式:

yt=α+α0z0 t+α1z1 t+α2z2 t+…+αmzmt+μt(3)

近端约束是指解释变量x对y的一期前导作用为0,即

β-1=α0-α1+α2+…(-1)mαm=0(4)

远端约束是指超过滞后期k后,解释变量x对y的作用为0,即

βk+1=α0+α1(k+1)+α2(k+1)2+…am(k+1)m=0(5)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估计需要确定两个因素:滞后项数k,多项式次数m。其中,滞后项数可以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来确定,即选择使AIC和SC最小的滞后项数k。而多项式次数一般可以选择二次或者三次。

(二)变量和数据说明

经济波动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的年份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异,既包括正的增长也包括负的增长,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轮换发生。对于经济波动的度量,多数研究通常采用某段时期内样本人均GDP增长率的标准差,但这样严重地减少了样本观察值数目,而且不能反映波动时间性的变化趋势。另外,变量标准差的大小通常与变量自身均值有关,所以直接利用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来度量经济波动是欠妥的。本文借鉴Blanchard和Simon(2001)在其滚动标准差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差系数来反映经济波动,从而消除了变量均值的影响[18]。由于我国经济周期长度一般是5~6年,所以文中采用7年滚动平均值。

首先使用1992年不变价对各省人均GDP值进行平减,然后计算各省1992—2011年各年度的七年期中心化移动平均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8)中,GRVi,t 为标准差系数,用来反映经济波动程度。

文中包括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1992—2011年的人均GDP数据(因重庆1997以前的相关数据的缺失,所以予以忽略)。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2012)。所涉及变量包括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率与经济波动。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结果与时滞性分析

1. 国内经济波动滞后性分析

运用上文所述多项分布滞后模型,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对全国1992—2011年的滞后模型予以建立。依据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二者的交叉相关系数图,选择交叉系数大于0.5所对应的滞后长度,得出最优滞后长度为3。为了选取合适的模型,本文分别建立滞后长度为2及3时所对应的模型,其中多项式次数必须小于滞后长度。

从表1所估计模型的R2、AIC、SC相关值的比较可以判断,模型滞后长度为3且多项式次数为2时的模型与其他相比较优。其次,为了进一步分析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期限,需要对经济波动变量的近端与远端效应分别予以考虑。本文就各种情况建立模型如表2,以求提高模型建立的准确性。

依据表2,在施加近端、远端约束时,经济波动滞后一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普遍较低,在50%左右。尤其是在同时施加近端与远端约束时,拟合优度R2与D.W统计量较其他3种模型均有了显著的下降,表示经济波动的一期先导作用为零,且对滞后长度以外的经济增长没有影响。所以本文选择无约束时的分布滞后模型。

从全国层面上看,经济波动的滞后期为3年,在当期与滞后一期对经济增长呈现正的作用,从第2年开始抑制经济增长,且在滞后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总的影响为1.9,即经济波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共会带来1.9个单位的经济增长。从各期影响看,在当期会带来2.89个单位的经济增长,1年后对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为1.06个单位,2年后对经济起抑制作用-1.61,且逐渐减弱,3年后减为-0.44个单位。

2. 各区域经济波动滞后性分析

与全国的经济波动滞后分析类似,采用相同方法分别对国内四大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时滞性予以考察,进行比较后得出各自模型(表3)。

从滞后期看,东部经济波动滞后期最短,为2年;西部最长,为5年;中部与东北地区均为3年。

总体上看,东部与东北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呈促进作用,平均可以带来0.26个和1.14个单位的经济增长。而中部与西部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分别可以抑制3.37个和1.92个单位的经济增长。其中,东北地区的促进作用与中部的抑制作用表现最为明显。

就各期的影响来分析,东部在当期与1年后对经济呈正向作用,在滞后2年时表现为负的影响。西部与东北地区均在当期与滞后2年的时间里一直体现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作用逐步减小,直到第3年开始抑制经济发展,且西部的抑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直到5年末减损效应不再显著。而中部地区对经济波动的承受能力有限,在当期便表现为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且在滞后期间里表现为先逐步增大后逐步减小的情形。

(二)结果稳健性分析

上文通过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间的滞后关系进行了相关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但为了验证上文结论的准确性,有必要进一步做相关稳健性的讨论。下面,本文仍然采用先前对于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测算方法,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重新考察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关系以进行稳健性的检验(见表4)。

根据表4中各阶滞后情况下的显著水平可知,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期限分别是3年、3年、4年、4年、3年,与上文中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说明前文估计结果是稳健可靠的。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阐述后,通过建立多项分布滞后模型,认为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期限分别是3年、2年、3年、5年、3年,且对经济增长作用分别表现为促进、促进、抑制、抑制、促进。从各期影响来看,除中部是一直表现为抑制经济发展外,其他地区普遍表现为从滞后2年后对经济的作用,开始由促进转变为抑制,然后效应逐渐减弱。文中最后通过Granger对二者在不同时滞期限下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基本与前述模型的滞后长度吻合,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文中结论的可靠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主张充分利用不同区域间时滞的间隔期限,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应对经济波动的准备,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基于各地区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区域效应,与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或负向作用,中部与西部应该努力控制经济波动,减少波动所带来的减损效应。而东部与东北地区在享受经济波动给当地所带来的正向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能盲目乐观置波动于不顾,波动对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也是在一定的波动程度而言的,所以应该适当控制波动范围,增强风险预警机制。

其次,中部与西部地区应该反思为什么东部与东北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正向作用,而自身是负的作用。这些与其较为完善的金融深化程度、市场化体制与其较高水平的区域发展程度有关,所以中、西部要想长期扭转经济波动对长期增长的负面影响,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再次,不同区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尤其是滞后期限较长区域中部、西部应充分利用相比东部地区较长的滞后期,吸取东部的经验,适当控制不同滞后时段的经济波动程度。特别是在滞后2年后,要抓紧时间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与金融发展程度,减小经济波动程度,尽量避免经济波动给区域发展所带来的抑制效应。

最后,政府实施必要的宏观调控,除了自身应持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有效控制经济增长的波动程度,提高长期增长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福利外,还应为不同区域发展提供适时的市场信息,搭建区域间交流、沟通的有效平台,在必要的时候为不同区域提供适当的政策性引导。

参考文献:

[1]Mirman,Leonard.Uncertainty and Optimal Consumption Decisions[J].,Econometrica,1971,Vol. 39(1),179-185.

[2]Fischer Black,F. Business Cycles and Equilibrium[M].New York:Basil Blackwell Inc,1987.

[3]Ramey,G.,Ramey,V. A..Technology Commitment and the Cost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1991,No.3755.

[4]Martin,P.,Rogers,C. A. Stabilization Policy,Learning by Doing and Economic Growth[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7,Vol.49(2),152-166.

[5]刘金全,张鹤.经济增长风险冲击传导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3,(10).

[6]李永友.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06(4).

[7]Wu Yanrui.Business Cycle and Growth,Wu,Yanrui (eds),“Economic growth,Transi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Northampt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6:241-243.

[8]卢二坡.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07,(6).

[9]董冠鹏,郭腾云,马静.中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0,(10).

[10]Joseph A.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HarvardUniversity Press,USA,1934.

[11]Sandmo A.The 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saving[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0,(37):353-360.

[12]Black F. Business cycles and equilibrium [M]. Basil Blackwel,l New York,1987.

[13]Keynes JM.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M].Macmillan,London,1936.

[14]BernankeB.Irreversibility,uncertainty,and cyclical invest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1983,98(2):85-106.

[15]Pindyck R.Irreversibility,uncertainty,and invest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1,29:1110-1148.

[16]GalindevR.On the effectofmonetary stabilization policy on long-run growth.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s587,University of Essex,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5.

[17]FriedmanM.The role ofmonetary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58(1):1-17.

[18]Blanchard O J,Simon J.The long and large decline in U.S. output volatility[J]. 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1,(1):135-174.

Analysis o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Fluctuation and Time-lag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An Shuwei1, Zhang Jinjin2, Wang Yanfei3

(1.College for Urban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2.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Jincheng Shanxi, Jincheng, Shanxi, 048000;

3. Hainan Supply and Marketing Daji Shareholding Co., Ltd, Haikou, Hainan, 570100)

Abstract: For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effect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the lag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is analyzed by establishing a polynomial distributed lags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period under economic fluctuation in the whole nation, the east, the middle, the west and the north-east is respectively 3 years, 2 years, 3 years, 5 years and 3 years, and th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is to accelerate, accelerate, restrain, restrain and accelerate. Tak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stag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ther regions are transforming from accelerating to restraining after the lag of 2 years, then the effect gradually weakened, besides the middle has always been restraining. Therefore,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others' period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make corresponding preparations and strive to overcome the impairment effect.

关于产业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的探究 篇4

(一) 成本方面的优势

盈利能力能够将企业与企业竞争的优点全面的体现出来, 而在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 能够将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产业群促进降低企业成本,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采取企业共同使用的根本设备的方式, 将企业全面

的聚集在一起, 能够使企业在排水、用电设施、供水以及道路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得到有效的降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这些基本设备有着非常重要的所用, 倘若企业独自进行则会产生数额较大的投资。

2、降低通信以及交通所花费的资金, 倘若企业与企业之间

有着较为接近的位置, 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样属于相同产业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使通信以及运输的所花费的资金得到降低, 从根本上减少企业花费的成本。

3、降低搜索寻找的资金, 其中主要包含搜索寻找企业发

展所需要的信息、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等方面所花费的资金。相同类型的企业在产业群内共同聚焦代表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流动有着较低的风险并且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要聚集着大批的高级人才, 这样就能够使企业在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的搜索寻找所花费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少。

(二) 生产方面的优势

企业在发展生存过程中生产效率属于前提条件, 企业有着较高的生产效率, 则代表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 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较大的贡献。企业聚集在产业群内相对于企业各据一方的形式来说有着很好的生产效率,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产业群内所聚集的企业有着互相协助合作的竞争制度。相同类型的企业共同聚集于产业群内时, 企业之间对于自身的产品则会互相对比, 企业的竞争会受到产品差异、质量以及价格等方面的差别而带来一定的压力,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更为优化的操作以及降低企业成本, 而互相协助与合作对企业竞争所获得的结果有着相对重要的作用。所以, 产业群内的企业在互相合作的同时又相互竞争, 不仅能够使企业感受竞争压力, 并且还能够使企业在产业群的发展中取得更加明显的利益, 这样的发展模式会使企业在生产效率以及生产产品的整体质量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使产业群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模式。

(三) 经济方面的优势

相较于独立地区中的企业, 产业群企业生长环境的优势更大, 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群中具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完善的信息体系、健全的基础设施、成熟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及高素质的企业人才资源。另外, 若企业不适应产业群的发展也可选择退出, 由于产业群众所进行的企业并购以及产权交易等经济活动十分活跃, 相对而言产业退出需承担的风险较低。企业在进入产业群后, 通过相同或相关行业之间的合作与聚集, 更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以及信息的获取更简便、更准确。在各种利益的趋势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在产业群中, 这不仅意味着产业群规模得到了扩展, 更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良性增长。

(四) 区域产业方面的优势

随着产业群规模的不同, 它所带来的影响力在区域经济中的体现亦不尽相同。根据组织形式来进行划分, 传统的企业运行可分为寡头垄断型、自由竞争型以及垄断竞争型三种。其中寡头垄断型以及垄断竞争型存在一定的“大企业病”,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社会福利, 但是单纯的自由竞争在为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也激发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因此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对而言, 产业群的组织形式主要为柔性、网络生产模式, 它主要由非正式联盟且相对孤立的机构及公司所组成, 利用分工协作的方法将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企业网络, 以此来化解因寡头垄断以及垄断竞争而带来的弊端, 同时该产业群所具备的高效性及灵活性也是以自由竞争为主的产业组织不能企及的。对于中型、小型企业而言, 加入产业群之后企业更能适应技术条件以及外部市场的快速变化, 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这对于区域产业升级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就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来说, 产业及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人力及物力资源, 更应注重创新、技术、知识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再加上随着我国国营企业改革脚步的推进, 企业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区域产业群发展势在必行。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而产业群也是这一大环境岁孕育的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国家或者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 产业群无疑是提高其企业竞争力以及经济实力的有力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魏守华, 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8 (01) :142-143

[2]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22 (03) :123-124

区域经济效应 篇5

作为全球唯一的戈宝麻全产业链生态科技企业,戈宝集团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养生领航者。4月26日,在深圳举办的“戈壁珍宝与人类健康产业2014高峰论坛”上,商业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经销商代表近千人共同见证了戈宝麻的生态价值与商业价值成为消费者指明了绿色保健之道,为经销商提供了投资营销渠道。

戈宝集团发展至今已达十二年,创始人刘起棠先生独具慧眼,针对目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养生需求,独辟蹊径,将生长在阿勒泰戈壁地区的戈宝麻作为研发对象,并集数十亿元建成世界首个阿勒泰戈宝麻种质资源保护区、世界最大的10万亩艾比湖戈宝麻拯救恢复项目、罗布红麻兴地试验站等多项工程。正是源于戈宝集团的努力,昔日一片荒芜的戈壁滩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戈宝集团始终本着“保护戈壁珍宝,发展绿色产业”的企业理念,从环境生态效益与人们追求的养生保健生活两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生态绿色产业链。

戈宝麻的保健功效不仅经过了权威机构的检测认定,同时在市场上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肯定,戈宝麻茶的解郁安神、降脂降压、缓解失眠等功效十分明显,成为友人馈赠、孝敬父母、日常饮用的绝佳产品。此外,由于戈宝麻本身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用其织造的衣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除臭、促进代谢的功能。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戈宝集团201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加盟连锁店的形式,将戈宝产品的奇特功效汇及千家万户。同时,开创“360°戈宝盈利模式”,使戈宝产品迅速引领保健市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养生大国”,倡导使用天然保健产品,追求自然与身体的和谐,这为戈宝产品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巨大潜力,成为经销商投资经营的绝佳商机。

品牌效应放大 经济转型加速 篇6

许宝庆介绍,今年华创会项目有三个特点:一是项目重点突出。符合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占60%以上。二是项目技术领先。譬如美国吴隆安博士的动力锂电池保护芯片项目,将会填补国内无厂家有能力设计同类产品的空白。三是项目成熟度高。美国高方博士所带的《新型轮椅及进出汽车装置》等项目,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与江苏鱼跃医疗可进行对接。

“镇江经济要在江苏中部地区崛起并率先,必须借智海外。专业人士‘海归’,除了带来一批技术、人才和资金和扩大镇江在海外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促成产业转型升级、思想观念转变、企业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的更新。‘海归’创业经济正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许宝庆进一步表示:“为了做好对接工作,我们侨务部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搭建了华创会这样的创富平台。华创会不仅是镇江引资引智的平台,也是华侨华人投资兴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而镇江市侨办是海外侨胞的‘娘家’,我们将一如既往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镇江创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环境。”

“今年华创会与往届相比,不论是参会人数还是智力层次、项目经济技术实力都有更大突破和创新。经过一番‘海选’,向海外征集了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航空制造、电子信息5类85个项目。在会议召开前一天,还有专业人士要求参会。会上洽谈活跃,签约项目、意向,消息频传。说明镇江华创会的品牌度效应迅速提升。许宝庆对这一状况非常满意。

区域经济效应 篇7

目前全球性的多边贸易谈判难度越来越大,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巨大挑战,而区域或双边合作范围较小,谈判与实施均较为容易。同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的非传统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的驱动下,许多国家也力图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区域贸易安排,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是发展迅猛,建立自由贸易区和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已通知WTO (包括其前身GATT)的地区或双边自由贸易区已增至340个,97%的WTO成员隶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区域集团内部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已达50%以上。2015年10月美国主导的TPP谈判正式达成一致,虽然各国立法部门是否能最终通过TPP协定还有可变因素,但这个试图成为全球“最高标准”的贸易协定的达成无疑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阶段。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入与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后正式加入的第一个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尽管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不及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但由于东盟国家经济资源和我国的互补程度较大、对中国经济依赖性较强、经济一体化机制日臻成熟及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中国尽快与东盟形成并不断走向深化的自由贸易区将使双方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将促进区内各国的经济发展及提高本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对于未来的亚洲自由贸易区将有着重要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

近年来,中国更是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借此拓展中国区域经贸一体化的范围,深化区域经贸一体化的程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先后建立了1 00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总体上说,国际学术界关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普遍显示它们是不成功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根据对12个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从1960年到1990年的区域内贸易统计,结论性的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安排一直并未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大幅度或持续的增长,其区域内部贸易增加值是比较有限的,即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创造效应远远小于预期的目的。

因为许多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包括一些市场很小、人均收入很低、生产要素雷同、生产结构相似的小国家。

这些经济结构的雷同都不利于利用工业内部的专业分工和商品多元化来扩大贸易。基于中国的立场,选择何种方法研究对外自由贸易区的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二、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探讨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分析的视角与体系众多,其下两个视角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1、关税同盟理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在完全竞争的严苛前提下,Viner等学者以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与否。贸易创造效应是指自由贸易区域内成员之间因为关税壁垒的取消使得贸易的成本下降,从而使得本国家或地区内较高成本的产品被自由贸易区内其他成员的低成本产品替代,并因此给区域内进出口双方都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利益。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因为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限制较少成本较低使得一国将原来与自由贸易区外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转移到自由贸易区内的成员国之间进行。

到了70年代,关税同盟理论突破了静态分析的框架,在原有的理论上进行了修正,“大市场理论”、“偏好工业生产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充实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分析的体系。

到了80年代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改变了原有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新的假定纳入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和特征,被称之为“新区域主义”。

2、经济增长的视角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最初侧重的是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的变化。但缺乏对成员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从实践来看,区域经济组织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明显,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不够充分。尤其是南南型区域组织的特殊影响没有深入系统分析。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更多学者开始从理论上论证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实证模型来量化这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

3、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更多从贸易转向投资和GDP增长。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被用来衡量一体化可以带来的FDI效应。其他学科理论引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地理学理论、博弈论为其提供了新的解释。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日渐丰富。

普遍的研究结论表明,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为开放和自由,更容易获得发达国家溢出效应,因为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更明显。

三、实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在对区域贸易合作组织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际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区域内贸易份额法、巴拉萨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模型、引力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通过区域内贸易比重法这一简单易于操作的实证方法,可以比较区域贸易组织建立前后,区内贸易份额的增长和区外贸易份额的增长,从而说明区域贸易组织的成立是否增加了区域内贸易。

但仅仅借助区域内贸易比重这一表象性指标难以深入分析区域合作组织的贸易效应,因此还需选用相关模型来进行深入研究。下面将对巴拉萨模型、引力模型、CGE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本文具体的研究目标选择实证模型。

1、巴拉萨模型

巴拉萨模型是测算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尤其是在国际学术界。1967年巴拉萨用该模型分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随后威尔福德(1970)、纽根特(1971)、威尔默(1976)等人应用该模型对中美州共同市场进行了分析。在国内有学者应用该模型分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CEPA等区域贸易组织的贸易效应。但到目前为止,应用该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还不多。

巴拉萨模型通过区域贸易合作前后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来说明区域贸易合作组织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其基本假设是,在区域贸易合作之前,进口的需求收入弹性是固定不变的。在此基础上,区域贸易合作后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加大意味着总贸易创造;区域贸易合作后区域外贸易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减少意味着总贸易转移。该模型克服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难以计算的问题。

但该模型的局限性在于:首先,关于区域贸易合作之前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固定不变这一假设与现实不符;其次,该模型只考虑收入变化对贸易的影响,而忽视了价格因素。

2、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该定律被经济学家丁伯根(1962)和波贺农(1963)分别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用以对世界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规模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说明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距离对两国双边贸易量的影响。随后利尼曼(1966)增加了人口变量来反映规模经济的作用。而后爱肯特、布拉达和门德兹等人引入了哑变量,进一步将引力模型应用于估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的影响。

引力模型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贸易优惠安排虚拟变量的变化来说明区域组织的贸易效应。当虚拟变量的系数增大时,说明区域组织对区域内组织的贸易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

但引力模型的局限在于:

首先,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在样本中所有国家都沿着相似的路线发展,而且发展的过程不会改变它们的贸易行为。而这一假设是不现实的,因为无论是生产函数还是效用函数都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系统的变化,这意味着发展的过程会改变贸易行为。

其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引力模型一直被认为缺乏理论基础。如伯格斯特兰德(1985)指出:“尽管这一模型在统计上一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它在在用于解释和预期目的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3、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

上述两个模型实际都是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内贸易影响的事后研究。为研究组建区域经济组织对区域内贸易、经济福利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政策依据,人们利用CGE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化进行研究。约翰逊于1960年构造了第一个CGE模型,随后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政策分析中。

CGE模型主要包括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市场均衡与国民收支均衡三组方程。在假设基年处于均衡状态的基础上,CGE模型通过基年的经济数据校正各种参数,再把与政策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变化代入模型,求解出新的均衡状态下的各种经济变量,比较新旧均衡下的数值就可得出政策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该模型一般假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同类商品之间存在不完全替代关系。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少学者利用CGE模型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模拟不同程度的贸易自由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为国家的决策层提供政策依据。但该模型本身结构复杂,尤其是对数据要求非常高,因而在推广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对上述三个模型的对比分析可知,各个模型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其中重点比较一下巴拉萨模型和CGE模型。一、巴拉萨模型研究都立足于事后研究的基点,其特定研究对象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这两大静态经济效应,巴拉萨模型更具有针对性;其二,虽然CGE模型分析的内容更为全面,但其属于一种事前分析,目.目前考虑到模型的复杂性与数据的不齐全,操作难度大;其三,尽管巴拉萨模型已为国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对区域贸易组织静态经济效应的研究之中,且国内也有学者在东盟自由贸易区、CEPA等区域组织经济效应的分析中应用到该模型,但目前国内应用巴拉萨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自由贸易区静态经济效应的成果尚不多,因而选用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其只针对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分析,因此其局限性也是需要关注的。

摘要:WTO主导下的多哈回合谈判进展受阻,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受到挑战,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却再度兴起。本文探讨的是在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时常用的几种方法的比较,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对外自由贸易区效应提供工具选择的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巴拉萨模型,一般均衡分析法(CGE)

参考文献

[1]翟银燕,李国强.两类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研究—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比较[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3:10~13.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Balassa,B.European Integr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Vol.53.

区域经济效应 篇8

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物流行业引起了国内各有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但是由于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由于投入资金和经济情况的限制,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无法产生较多的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因而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本文主要对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寻找物流发展存在什么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方案,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国内外进行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现状

1.国外进行研究的现状。早先的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时候,着重研究运费问题,到了近代,经济学家更加重视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问题,从而能够让物流行业降低物流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空间溢出效应。当今时代,经济学家更加注重物流技术的优化问题,从而能够让物流工作获得技术的保证,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商品运输工作。

2.国内进行研究的现状。与国外的物流研究相比,中国对物流的研究的起点比较晚,但是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理论,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陆教授的“点轴开发理论”,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此理论着重强调点之间的发展情况,先让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此理论带动了其他学者对物流行业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理论来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的影响

1.物流发展产生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原因。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在购买商品中的花费越来越高,所以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能够有效缩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加快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从而帮助生产者快速地获得经济利益,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因而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物流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途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商品的生产形成一定的规模,为了有效地减轻生产者的库存压力,生产者利用物流将积压商品销往商品需求者,从而避免商品过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对于需求者来说,当获得所需的商品,可能会将商品用于在生产,从而生产出配置高的设备,通过销售这些设备,获得更高的利润,因而获得了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3.物流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人们常说“凡事有利必有弊”,所以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会给区域经济带来正空间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还有可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负空间溢出效应。

(1)物流发展的正空间溢出效应。物流的发展,能够将某地区的产品运往别的地区,从而减少商品的积压,避免发生商品过期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获得相应的销售收入,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获得正空间溢出效应。(2)物流发展的负空间溢出效应。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当地生产产品的技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资金存量等因素。如果对相关因素进行正确的处理,那么物流的发展就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旦当地生产产品的技术不够先进,其他地区的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高,通过物流将当地生产的产品运往外地之后,无法快速地销售一空,运输过程中还会发生毁坏、变质等问题,因而就会出现负空间溢出效应。

三、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1.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公式的研究,得到区域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的密切程度,然后将记录此种空间关系,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

2.忽视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估计方法。为了降低研究的难度,我们先采用忽视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估计方法来进行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得出一个较为理想化的结论来留待后续研究的进行。

3.将空间溢出效应考虑在内的模型估计法。使用上一结论,然后将空间溢出效应考虑在内,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判定模型是否符合标准。

四、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的经济学专家利用大量的理论向我们证明了物流行业能够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让社会分工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让交易市场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快速地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帮助生产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减少意外损失,让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发挥它的功能,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受阻,无法获得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寻找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1.人们对物流行业的认识不足。目前,由于受到思想理念的限制,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所以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物流活动进行规范与保护,生产者在经济活动中只重视生产环节,忽视了商品流通的重要性,导致物流行业的发展受阻,无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无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2.进行物流的基础设施不足。前面所说的国家有关部门和生产者没有意识到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向物流行业投入充足的资金去完善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或者进行物流的基础设施质量不过关,因而导致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因而影响了商品的正常运输,危害了运输人员的生命安全,无法产生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3.物流业的顺利进行缺乏第三方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拥有的自营物流行为已经难以完成企业的商品流通功能,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过大,又缺乏第三方的支持,那么就会生产出大量的商品,商品流通受阻,发生商品积压问题,影响商品的保存与正常使用,增加了生产者的成本,不利于生产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因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

4.物流中心的发展较慢。要想实现物流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物流中心的经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到投入资金、本地的市场情况和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物理中心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无法将商品进行快速地运输,降低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产生的空间溢出效益较低。

五、提高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1.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为了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加深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明白物流行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增设相关的管理条例来对物流行业进行保护和管理,确保物流行业的正常运转,并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产出空间溢出效益。对于生产者来说,意识到物流行业的重要性之后,就会大力使用物流行业来完成商品的运输工作,从而减少库存商品,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产生更多的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2.增加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当人们意识到物流行业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投入适量的资金来增加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以此来保证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加快物流的速度,促进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

3.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为物流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了保障物流公司和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必需增设第三方物流,可以给生产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采购服务和加工服务等,向物流公司和生产者提供合同,并为商品流通活动作担保,对流通的商品进行连续系统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保证物流公司和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4.加快物流中心的建设。为了让物流行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发展,我们必须在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的地点进行物流中心的建设,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六、结语

物流行业能够有效地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快速地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物流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包括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足,无法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所以进行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第三方的保障,物流中心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投入资金去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第三方物流,要加快物流中心的建设,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国家的交通运输行业获得了发展,因此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主要对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寻找阻碍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仔细研究影响因素,增强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力度,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效应 篇9

关键词: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

一、引言

近年来,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不断涌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扩大, 逐渐从以贸易自由化为主的一体化向更深程度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市场开放和放松管制的做法, 促进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市场边界和经济体, 并与区域外的经济体出现差异化。因此,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 会促进区域内FDI的流入。

分析东盟1996年~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 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 而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 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区内不同成员国的投资效应不一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是否存在, 这种效应的发生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1996年~2007年东盟10个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分析, 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相比, 其投资效应还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投资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关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FDI的影响的研究。金德尔伯格借鉴区域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学说, 提出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理论, 认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引发了投资的创造和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后产生的贸易转移使区外跨国公司商品进入到区内变得困难, 跨国公司通过在区内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来替代商品出口, 即投资创造效应。同时, 区内已有的跨国公司会利用大市场统一的机会和自身优势, 对区内的生产经营进行重新布局, 即投资转移效应。

邓宁根据投资动机把FDI细分为逃避关税型、市场扩大型、出口导向型、垂直一体化型, 他认为贸易环境的改善将刺激市场扩大型FDI的进入。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 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将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此外一体化拓宽了市场范围, 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 提高了整体经济的稳定性, 生产的地理分工更加自然, 跨国公司容易实现规模经济, 也导致跨国公司向区域内投资。

Bende-Nabende (1999) 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果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内较发达国家有利, 而对不发达国家不利, 计量结果显示对印尼和菲律宾影响为负, 而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影响为正, 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组成时对较发达国家有利。

三、实证分析

1. 一体化进程中投资效应的影响因素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一种保证, 标志着一个有利的、可预测的投资环境的形成, 使得外国投资者不仅可以出入共同市场, 而且还降低了相关的风险成本。同时, 根据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 加入一体化的区域中, 成员国会得到更多吸引投资的机会, 据此, 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说:H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FDI的流入有正向作用。

(2) 市场规模

东道国潜在的市场规模是外国投资者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越大, 则能有效地降低平均成本, 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条件下, 较大的产品需求能使企业较容易地将产量扩张到获取规模收益的水平, 进而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取得更高水平的利润。因此, 提出:H2: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正相关。

(3) 劳动力成本

效率寻求型FDI倾向于生产优势的发挥, 低廉的劳动成本对其有明显的吸引力。如果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则厂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尤其是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时,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更具有吸引力。所以, 提出:H3:成员国劳动力成本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负相关。

(4) 东道国的基础设施

资源或资产寻求型FDI投资的动机多为寻求目标市场的自然资源或其他资产和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以看成一种资源, 一国的服务业越发达, 反映该国的经济环境成熟, 投资的相关服务便利, 有扩大投资效应的作用。据此, 提出:H4:成员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正相关。

(5) 进口总额

较高的对外进口关税水平使厂商出口成本增加, 为了避免关税, 跨国公司选择对该国投资来供给当地, 因此投资和进口具有替代关系。提出研究假说5:H5:成员国对外关税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正相关

2. 模型与数据

本文研究的数据时期是1996年~2007年, 横截面为东盟的十个国家。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样本数太少不足以作时间序列分析, 将时间和横截面数据结合起来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更适合本研究的数据特点, 而且这种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本文将先后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自身的经济禀赋情况, 如: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发展等因素,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影响。因此, 将代表这些因素的变量先后放入计量模型, 进行测算, 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2年开始启动, 所以数据囊括了2002年前后6年的情况, 从1996年至2007年共12年。工资水平的数据缺失较多, 部分采用了内插法进行处理。实际取得120个观测值。

3. 估计结果

采用计量软件Eviews 6.0分别对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了拟合。主观判断模型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可以依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果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当豪斯曼检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时,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 反之, 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豪斯曼检验的结果支持了固定效应模型。为消除序列的异方差影响, 除虚拟变量和比重指标外, 其他变量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 同时加入AR (1) 项消除自相关现象。估计结果见表。

注: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上标***, **, *分别表示在1%, 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模型 (1) (2) (3) (5) 中变量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验证了相应的假说。在模型 (4) 中, 服务业发展水平变量 (SERP) 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变量 (D) 的乘积项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H4没有得到验证。其原因在于东盟大部分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 区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 以劳动力成本吸引投资为主。所以区域FDI的流入中, 偏好资产或资源寻求型FDI比重较小, 而更倾向于寻求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效率寻求型FDI比重较大。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将区域经济一体化虚拟变量引入FDI决定模型, 通过研究东盟的投资效应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成员国获得FDI, 即具有显著的投资效应;同时, 投资效应与成员国的经济禀赋有关: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 投资效应越大;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 投资效应较大。在影响因素中, 是否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其重要性高于劳动力成本和一国的经济规模。这种情况说明, 即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吸引更多的FDI。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未通过检验, 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不足以吸引FDI, 这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诟病。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较晚,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刺激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资源更有效的配置能得到更大的规模经济与正外部性。目前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成员国的投资收益增加, 应不断深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展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完善投资环境, 来自区外以及区内国家相互之间的投资都将会有所提高。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对我国加入更高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其次, 根据FDI投资动机的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对投资效应产生影响。中国目前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优势的来源, 而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 我国需要结合比较优势, 吸引发达国家效率寻求型技术密集的FDI流入, 同时引导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技术水平以及升级产业结构。同时转移“夕阳产业”到区域内更低阶梯的发展中国家, 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我国还可以通过提供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市场进入和技术及创新能力等综合区位优势, 吸引更多优质投资。

参考文献

[1]东艳: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促进FDI流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引资效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6 (6) :79~88[1]东艳: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促进FDI流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引资效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6 (6) :79~88

[2]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39~42[2]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39~42

[3]邱立成马如静唐雪松: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研究[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9[3]邱立成马如静唐雪松: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研究[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1~9

[4]王勤: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效应[J].南洋问题研究, 2008 (1) :1~9[4]王勤: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效应[J].南洋问题研究, 2008 (1) :1~9

[5]张宏蔡彤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J].当代亚太, 2007 (2) :52~57[5]张宏蔡彤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J].当代亚太, 2007 (2) :52~57

[6]Bende-Nabende, A., Ford, J.L.and Slater, J.R.“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ASEAN-5Economics, 1970-1994:A Comparative Dynamic Multiplier Analysis from a Small Model with Emphasis on Liberalizat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its series Discussion Papers with number97~18, 1999[6]Bende-Nabende, A., Ford, J.L.and Slater, J.R.“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ASEAN-5Economics, 1970-1994:A Comparative Dynamic Multiplier Analysis from a Small Model with Emphasis on Liberalizat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its series Discussion Papers with number97~18, 1999

[7]Dunning, J.H., “The European Internal Market Programme and Inb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35, No.2, 1997[7]Dunning, J.H., “The European Internal Market Programme and Inb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35, No.2, 1997

区域经济效应 篇10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或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相应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

二、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一)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国际上的主要区域一体化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都获得了不断地扩充,不仅成员国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合作范围也得到了有效拓展,并且合作领域也不断得到深化,区域合作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贸易自由化与关税减免层面上,而是向着更加深入、全面的合作发展,如基础建设投资方面、知识产权方面、金融方面、环保方面、区域贸易争端处理等方面的合作都在不断增强,可以说在横向与纵向都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呈现出愈加立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点。

(二)全球性合作的加强

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内合作,而是进一步覆盖了南北半球、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并逐渐向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其主要体现在跨越地域的国际合作增加以及一体化发展组织的建立,地理区域不再是限制经济一体化合作的界限,正如近年来北美国家纷纷加强与亚太国家之间的合作,并由此催生了TPP协议,而国际经合组织APEC的发展也在全球性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一体化组织所涉及的区域范围的扩大,以及全球性合作的加强也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分析

(一)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分析

从静态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进行分析可以分别从创建贸易效应与贸易区转移效应两个角度切入。创建贸易效应主要是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所带来的贸易成本降低,促进自贸区贸易货物的交易量,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自贸区成员国都能够通过贸易加强来实现经济收益的增加,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具体来看,自贸区建立及自贸协定的签署对于关税的减免能够有效的帮助贸易壁垒的破除,打破关税对于贸易合作的限制,增加贸易量。同时,自贸区建立也能够降低商品供应的成本,从而使得商品价格下降,形成价格效益,刺激自贸成员国居民的消费欲望,也更容易实现批量化的供应,能够有效的强化各国间的自贸伙伴关系。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各成员国实现产业链方面的互补,对于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区域内良性竞争、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贸易区转移效应主要是指形成关税同盟之后,由于取消了同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但保留了对非同盟成员的关税,从而发生了同盟成员的低效率(高成本)生产取代非同盟成员的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即在差别待遇的影响下,某一同盟成员把原来向非成员国的低成本进口转向同盟成员国的高成本进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进口成本增加的损失。但在当前时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中,许多国家会有意识的避免贸易区转移效应的影响,并做好充分的利益权衡,以确保国际间的友好合作与共同发展。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分析

从单一国家来看,其市场环境中难以避免的会存在部分垄断市场,而垄断市场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竞争的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市场资源的流通与配置具有着促进的作用,但同时行业垄断所带来的竞争失效,也会导致行业生产效率降低,而产品价格高,从业企业缺乏竞争刺激,对于自身发展与技术创新往往缺乏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自贸区的建立成为了打破不完全竞争困境的关键所在,自贸区的建立能够将来自外部的竞争引入到垄断行业当中,将原本垄断保护下的市场与国际竞争的市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新市场,国内原本的垄断企业在国际竞争的冲击压力下,不得不从怠惰的状态下脱离出来,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加强成本控制,从而提高效率,以应对一体化发展下的新市场环境,这也就使得区域内竞争更趋于良性化。同时,自贸区建立还能够促进区域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并加速行业零散市场的整合,更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的经济效应,其为一体化组织的各个国家所带来的效益增长都是十分巨大的。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探讨

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还需要从以下三条路径着手。首先是关税联谊的建立,通过联谊组成体的建立,在双边贸易中调整关税政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惠及各成员国的关税统一协定,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其次是自贸区建设及发展,在保证各国自身关税政策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自贸区对关税的减免,打破贸易壁垒,增强贸易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公平性,减少不对等贸易合作现象的发生。最后是共同市场的建立,共同市场建立及相关贸易政策的制定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有效促进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商品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的流通,将区域市场进行整合与统一,但在共同市场的政策与管理体系的构建方面往往需要相关成员国在自愿基础上让渡部分主权,来建立共同市场的管理权力机构。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促进国际间合作,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受益的重要战略途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选择。我国作为亚洲的主要发展中国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及其实现的可行性路径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意义与“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5(06).

我国图书出版的经济效应 篇11

[摘 要]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中部地区的冲击效应既不明显也不稳定,西部地区则呈现负向冲击效应。同时,东部地区出版产业的延伸和知识的外溢使得全国的图书出版带来经济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产业渠道”而非“传播渠道”传导的,这就使得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只是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而未能带来出版知识快速且有效的转化。

[关键词] 图书出版 经济效应 面板向量自回归 脉冲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75-05

[Abstract] We use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 book publication in the east has brought about positive impulse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the impulse effect in the middle is not obvious and stable; book publication in the west has a total negative effect on growth. In sum, by taking an absolute leading place, the publication in the eas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by industries extended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Nevertheless, the pass is through industry channel, instead of communication, so that the increasing publication has only brough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ation industry, but fails to boost knowledge transfer.

[Key words] Book publication Economic effect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Impulse analysis

经济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受到来自于知识传播的影响,而后者又决定于知识出版特别是图书出版的数量和质量。由于这一逻辑关系的存在,对“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愈发不可回避。遗憾的是,虽然这一研究极为重要且看似应当能够吸引众多的关注,但在中国,契合这一主题的经典文献实际上则少之又少。如从内容上来看,胡翼青[1]指出了知识传播的经济功能正在不断显现,且认为应将经济功能列为传播的第五大功能来进行研究;相类似地,周玉波和田常清[2]也指出图书出版功能的变化,且认为图书已不再仅仅具有以往积累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精髓的单一社会功能,还因被时代赋予与其他产品一样的经济属性和价值而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功能。但是,他们都未进一步采用有效的数据分析图书出版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因此,其研究也就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与此不同,肖洋[3]运用产业结构理论对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进程及其与出版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且得出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与出版经济增长呈高度正相关的结论。客观而言,这一实证研究虽然在分析思路和创新尝试上具有启迪意义,但其对经济增长中图书出版所发挥的效应显然没有涉及。此外,更多的文献将图书出版视为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并对其概念、分类、效应等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但却对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展开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则相对较为少见。

就研究方法而言,有关图书出版的实证研究已经开始运用可行的统计和计量技术进行适当的创新,并就其中的数量关系展开富有价值的讨论。如以图书出版产业中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迟云[4]运用1991—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存在决定性影响的结论;蒋雪湘和胡振华[5]则采用2004—2006年期间我国图书出版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家出版单位的面板数据,验证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存在“相对市场力量”和“X效率”的假说;易靖韬和赵锦兰[6]也利用调查数据对这一相互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出版企业的市场战略、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等因素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此外,向志强和黄盈[7]基于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在建立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区域非均衡发展进行了定量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和计量方法,对我们分析图书出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其中所运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克服我国时间序列中样本容量小的问题,还能有效地观测图书出版及其效应所存在的地区差异。

不过,不同于上述研究的是,我们在内容上拟分析图书出版的经济绩效,也即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方法上,我们拟运用统计数据首先观测全国图书出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跨省市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来分析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以考察这一影响的持续性及强弱程度。

1 研究方法与典型事实

考察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将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直接分析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直观地观测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则有助于我们分析脉冲效应存在的地区差异。在本文中设置的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为全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率,为各省市图书出版种数的增长率,为残差项,符合白噪音过程;和均为待定的系数;下标为各省市的编号,由于在本文中我们考察了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因此有;下标为对应的年份,为待定的滞后阶数,将运用特征根进行进一步检验。

上式中所包括的经济增长率和图书出版种数增长率两个变量,其原始数据均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这两个变量运用的数据主要有两组:一组是1950—2012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样本个数为63,主要用于统计性地描述图书出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变化关系,见图1(a)。另一组是1978—2012年的跨省市面板数据,样本个数为1085,既用于统计性地描述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见图1(b),又用于分析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脉冲效应。此外,为能更好地观测脉冲效应的地区差异,还进一步地区分了东部(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在内的11个省市)、中部(包括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在内的8个省市)和西部(包括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在内的12个省市)三个地区的数据,并在运用脉冲分析后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

从统计数据来看,经济增长与图书出版之间总体上存在着方向较为一致的动态变化关系。这一典型事实可以描述为:首先,从全国层面来看,经济增长与图书出版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均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图书出版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在此前后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增长阶段。如在1950—1978年期间,图书出版种数由12153种增加到14987种,期间虽然经历了1950—1961年、1962—1967年和1968—1976年的三个震荡波动周期,但总体而言均处于缓慢上升的阶段,最高的也只有1958年的45495种;与此相类似,国内生产总值也呈缓慢增长的态势,其总额仅由515亿元增加到3645亿元。经济增长与图书出版在1978年前同步低速增长的现象可以直接反映在图1(a)的“低速密集区”中:在这一区域,由于两者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因此许多年份都密集地处于这一状态之中。此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与国内生产总值均开始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其中,图书出版种数由1979年的17212种急剧增加到2012年的414005种,国内生产总值则相应地由4063亿元飞速增长到518942亿元,两者分别增加23和126倍,远高于改革开放前的扩张速度。因此,两者不管是在规模扩张还是在增长速度上都具有较为吻合的同向变化关系。

其次,全国情形下生产总值与图书出版同步扩张的特征事实也在省市面板数据中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各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图书出版也表现出较为吻合的正相关关系,但因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差异,见图1(b)。就其中存在差异的地区而言,根据生产总值和图书出版两者之间线性变化斜率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最高变化斜率的北京市,其图书出版种数在由1978年的5253种增加到2010年的最高值155209种时,地区生产总值也相应地由109亿元增加到14114亿元,两者之间相对而言具有最高斜率的线性变化关系。第二类是具有较高变化斜率的上海市。与北京市相比,上海市经济增长与图书出版之间线性关系的变化斜率相对较低,但仍处于全国较高的水平。其图书出版种数由1978年的1666种增加到2012年的23777种,相对应地其地区生产总值也由273亿元增加到20182亿元,具有较强的同步变化程度。第三类是除北京市和上海市之外的其他省市。这些省市由于变化斜率大致类似且均低于北京市和上海市,因此可以集中地归于一类。三类地区存在不同的线性变化斜率这一现象表明:相对而言,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经济增长与图书出版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步变化程度,而其他省市则在经济出现更大规模增长的同时,图书出版并未得以相应地同步扩张。也就是说,从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来看,北京市和上海市极有可能与其他因素在推动经济增长时发挥着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其他省市的图书出版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则可能较为有限。不过应当说明的是,在这一结论中,只是根据图2(b)中的数据密集程度而将北京市和上海市之外的“其他省市”归结为一类,在地区划分上仍然较为笼统,因而难以观测到其中的差异性。

2 图书出版影响经济增长的脉冲分析

为了克服上述分析中对地区划分所存在的笼统性和抽象性问题,我们将在首先分析全国图书出版影响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省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来细分上述分析中的“其他省市”,以便更好地观测具有类似发展水平的省市之间的变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运用的分析方法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从输出结果来看,这一方法均能通过模型估计结果表、脉冲响应函数图和方差分解表三种形式揭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模型估计结果表由于滞后项较多因而占有较大的篇幅,而方差分解表则难以观测到影响效应的正负性,因此,在下文中,我们拟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图来揭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应以变量平稳为前提。对拟建立的模型进行Kao检验和Pedroni检验后,发现Kao检验中的ADF值、Pedroni检验中的rho值、PP值和ADF值均在5%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认为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所设置的变量能够有效地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冲击分析。此外,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内生变量滞后阶数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估计结果的精准性,因此,宜在脉冲分析之前运用AR特征根进行检验和判定。其检验方法在于:逐一选择从1开始的滞后阶数,并观测每一阶数下的特征根是否落在标准圆内;如果对所选取的滞后阶数进行估计后发现其特征根落在标准圆之外,则说明这一阶数并非有效,而应选择其前一阶数。通过检验发现:在全国情形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所应选择的滞后阶数为19期;而进一步对各省市进行分区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滞后阶数分别应选定为18期、18期和19期[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图如图2所示。

在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脉冲效应中:首先,在全国情形下,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冲击效应。如图2(a)所示,给定图书出版一个正向冲击后,经济增长将因此受到一个相应的正面冲击,且这一冲击效应能够维持在10期左右,只是从第8期开始逐渐减弱。这一冲击效应表明,在全国情形下,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我们在上述渠道分析中所得到的经验总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图书出版不仅“本身”是一种带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贸易增加的经济产业,还能通过知识传播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和创新动力,因此能够显著地提升经济增长率。

应当要细分的是,在这一传导过程中,由产业渠道带来的增长效应将在后续时期里逐渐减弱,而由传播渠道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则将逐渐增强。这是因为:产业渠道所带来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贸易存在需求数量上的约束,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图书及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在其需求得到满足后,图书出版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将逐渐减弱。相反,传播渠道所带来的增长效应需要在知识得到有效扩散、消化、吸收和转化后才能逐渐地发挥作用,因此,这一过程的增长效应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脉冲结果显示的从第8期开始出现效应逐渐减弱的现象表明:就短期而言,由于知识传播的增长效应尚未显现,因此我国图书出版是通过产业渠道而非传播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的。这一结论暗含的推论在于:短期而言,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只是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而未能带来出版知识快速且有效的转化;其原因既有可能是由出版图书的质量下降带来的,又有可能是由人们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下降所造成的。不管如何,所出版的知识在成果及应用转化上存在低效率的现状。

其次,在分地区情形中,三大地区图书出版的增长绩效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出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图书出版也具有与全国情形相类似的增长效应,即给定图书出版一个正向冲击,经济增长也将因此而受到一个相应的正面冲击,且这一冲击效应在经历短暂的增强后又开始逐渐减弱,见图2(b)。相比而言,中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则既不明显也不稳定,如图2(c)所示:给定图书出版一个正向冲击,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因此受到或负或正的相应冲击;不过,这一冲击力度极其微弱,尤以前5期为甚,因此,这一冲击效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与此不同的是,西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则存在一个负向的冲击效应。图2(d)显示:给定图书出版一个正向冲击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因此受到一个方向相反的冲击,且其冲击力度呈忽强忽弱的波动趋势。因此,西部省市的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抑制作用。

对于西部地区出现的这一负效应,其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图书出版种数数量少,这就使其图书出版产业尚未形成或正处于刚起步阶段,图书出版难以通过产业渠道拉动地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在品牌和商誉上均低于东部地区,竞争力的缺乏使其难以吸引国内优秀的作者及其书稿,这使其不仅不能从中获取经营利润,还将受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所出版图书的冲击而面临亏损,因此,西部地区的图书出版不仅未带来经济增长,还反而成了“拖累”而产生了抑制作用。此外,由于优质稿源的缺失,其所出版图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就使其图书知识传播所带来的增长效应极为有限;极有可能的是,其知识传播所带来的增长效应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优秀图书的流入。也正是这一产业和知识外溢的原因,才使得在中部增长效应不明显且不稳定、西部增长效应为负的情况下,东部正向的增长效应带来了全国范围内正效应的出现。

3 结 语

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而图书出版作为知识传播之源,自然毫无疑义地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应。遗憾的是,对这一话题所进行的研究不仅数量偏少,而且即便有所涉及,也是定性分析有余,而定量研究不足。以此为背景,我们综合运用全国和分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其中,在分地区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所采用的脉冲分析不仅能够规避时间序列中样本容量偏小的问题,还能有效地观测图书出版影响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

从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果来看,东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能够快速且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中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则既不明显也不稳定,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则带来了负向的冲击效应,其抑制作用的产生与西部地区图书出版的数量少和质量低密切相关。总体而言,由于东部地区所出版的图书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此,其产业的延伸和知识的外溢有效地带来了全国正向经济效应的出现。也就是说,就全国而言,图书出版也带来了经济的有效增长。

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表明,图书出版主要是通过“产业渠道”而非“传播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只是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而未能带来出版知识快速且有效的转化。这一结论的启示在于:更有效地发挥图书出版的经济效应,应在做大出版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图书出版的质量。从企业层面来看,应严控出版程序,提高出版门槛;应做强企业品牌,吸引优质稿源;应创新出版方式,提高经营能力。从全国层面来看,应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支持品牌强和绩效高的出版单位,同时对品牌弱和绩效低的出版社则应尊重市场规则而给予淘汰,以使出版机构和出版资源形成更为合理和优化的空间格局。

注 释

[1]胡翼青. 传播的经济功能[J]. 江苏社会科学, 1999(2):153-157

[2]周玉波, 田常清. 经济学视野下的图书出版业问题探析[J]. 出版科学, 2010(3):56-58

[3]肖洋. 数字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 中国出版, 2014(2):6-10

[4]迟云. 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绩效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11):187-189

[5]蒋雪湘, 胡振华. 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6年的数据[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6):84-87

[6]易靖韬, 赵锦兰. 图书出版产业结构、企业行为与企业绩效[J]. 财贸经济, 2010(5):96-108

[7]向志强, 黄盈. 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6):77-87

[8]出于论证精炼的考虑,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和滞后阶数的AR特征根检验均未在文中予以展示,备索。

区域经济效应 篇12

(一) 区域内传媒平台自身协同整合研究

目前, 辽宁省传媒资源利用和传媒市场效率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辽宁省内大小媒体上百家、各类传媒公司也接近200家, 而市场的开发程度却有些滞后, 传媒资源粗放式的开发利用, 传统媒体条块分割、行政化严重, 重复建设、散、滥、差, 具体到单个媒介内部, 大多数权责不清, 运行机制老化, 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生产效率差, 没能形成实力雄厚的传媒集团, 辽宁省的传媒资源急需进行大幅度整合。

整合要以价值管理为手段, 通过传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实现辽宁传媒产业的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产出最大化。辽宁传媒资源的整合, 微观上要求辽宁的传媒企业在新闻传播方面, 要不断更新传播理念, 努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新的形势, 特别的信息、媒体数量日益过剩、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等形势, 不论什么样的媒体, 都要不断更新理念, 积极探索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 要不断地适应大众需求, 接近受众, 不断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 专业化形象。建立资源共享的数据库, 实现区域内媒介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共享, 使资源流通到效率最高的媒体, 进而达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实现产出最大化。

辽宁传媒信息资源的整合要靠整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信息平台整合应包括整合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安全平台等的整合。通过完成门户整合、流程整合、应用整合、数据整合, 实现传媒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协同服务。具体讲, 数据整合是对原各分离系统之中的数据进行整合改造, 使它们按一致的方式被访问。应用整合是从受众市场的需求出发, 把原来分散在不同系统里的处理功能串接起来, 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 形成面向公众需求的整体目标系统。流程整合是指打破部门、部门内部之间原有的行政划分, 重新组织业务流程, 建立统一的流程管理机制, 让不同的业务流程都能顺畅加入, 并平滑协作, 实现业务“直通”, 实现一体化受众服务。管理整合是指通过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系, 形成协作式的组织架构。具体应按照“集中管理, 分步处理”原则来整合传媒资源, 整合后应达到如下目标:第一、全面集中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决策;第二、横向机构之间能相互协同工作, 纵向机构之间能实时管理;第三、传媒资源充分共享, 系统无缝隙集成;第四、向公众提供“一体化服务”, 公众需求可随时得到满足。

在辽宁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过程中, 要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有组织地持续进行, 最终把传媒平台建成一个多层次、智能整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实现数据应用、流程管理更高效, 达到产出和利润最大化。

(二) 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效应研究

辽宁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的整合, 特别是传媒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整合。广义的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资源的整合是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和软资源之间的整合, 硬资源之间是没法直接整合, 需要软资源做中介。

传媒资源是知识资源的一部分, 属软资源, 可以与区域内其他资源实现整合, 也可以作为软资源中介使硬资源之间完成整合。硬资源指在特定的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 能被人类用来维持生态平衡、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并能形成产品和服务的有形物质, 范围包括不需要加工就可以直接被利用的客观物质。软资源指以人类智能为基础的资源, 如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 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利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资源的整合需要把系统经济的资源位打造成凹集, 这是整合某系统经济自己不拥有所有权资源的必要条件, 资源位是指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潜在和实际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也称为经济系统的资源位。辽宁省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需要传媒软资源为基础或者为中介进行整合, 传媒资源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整合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速度和质量, 对辽宁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产业与地区经济系统的整合方法。优良的资源整合标志是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这一标志正是资源位为凹集的模型。资源位模型为凹集的含义是指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 经济系统实际的资源位集合中的任何两点之间的连线上总有不属于其资产的点。凸集意味着区域内软硬资源不论如何组合, 最后得到的实际资源本区内都能具备;凹集意味着区域内软硬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后, 得到的资源不总是为本区域所拥有。

上一篇:电信改革的借鉴下一篇:农村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