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效应

2024-09-12

产业经济效应(精选12篇)

产业经济效应 篇1

流通是指将商品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社会经济的移动过程, 包括物品本身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流通产业逐渐成为经济系统的基础产业、战略产业或先导产业, 流通能力对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决定性作用,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是具有同类属性经济活动的集合, 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商品货币经济社会中, 商品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需要通过交换完成, 起着转移作用的企业集合体称为流通产业。流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有利于调节生产和消费沟通的作用, 即流通可以实现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 缓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利益矛盾;既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调节生产数量与结构, 又能引导和满足消费的发展, 调节消费数量与结构。实现流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良好的流通组织作为保障, 并在市场经济中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流通产业。

二、流通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一) 分工效应

社会的分工产生了流通产业, 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又加深了社会的分工,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提高社会财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需要在整个社会形成有效地分工效应, 流通产业对分工效应有激励机制的作用。社会分工越发达, 生产的产品越单一, 对流通产业发挥的商流职能就越依赖;社会分工越细, 对应的专业化程度越高, 对流通产业信息职能推动作用就越依赖。没有流通产业, 就难以实现社会分工的扩展, 由社会分工形成的不同专业也难以存在。

(二) 成本降低效应

流通产业是专业化集中交易的经济制度安排, 通过发挥其交换职能, 实现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流通产业通过集中交易来减少交易次数, 降低交易风险;通过缩短交易距离实现节省交易费用。流通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其他产业部门远达不到的优势, 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设施、渠道、经验等方面, 这些优势使流通产业大大地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增加了社会财富, 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 市场完善效应

流通产业的职能发挥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市场的主体, 如零售商、批发商和物流商本就属于流通产业, 为物流等服务的产业也是由传统的商人分化而来。合理的价格决定了市场运行的效率, 而商品价格是由流通产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决定的, 也是流通产业为生产者提供的重要信息。市场的制度安排来源于流通产业所形成的交易规则。要高效履行流通产业的交换职能就必须借助约束交易方权利的交易规范规则和习惯作法。把流通产业通行的规则进行必要的强制化和规范化, 就形成了市场规则和制度。因此, 流通产业在履行自身经济职能的过程中, 对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

(四) 城市化效应

城市一旦形成, 流通产业也必然与其相伴而生。由城市的形成来看, 一般是先有流通产业, 再有市场, 最后形成了城市, 城市的繁荣。流通产业的发展造就了城市的繁荣。除了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影响外, 流通产业还促进了不同城市彼此间的联系, 在生产上产生新的分工。

流通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和城市的形成互为因果。城市的发展对商品流通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为流通产业提供了动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流通产业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流通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五) 就业吸纳效应

根据产业规律的演化, 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逐渐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流通产业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运程中的中坚力量, 承担并吸纳着重要的劳动力职能,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同时也为构建稳定的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流通产业所具有的两大经济属性构成了它本身具有吸纳效应, 一是对生产力的专业技能和地域分布范围要求相对较低, 具体表现在流通产业的生产性产业要明显高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 而对于地域分布范围而言要明显高于生产型企业;二是为迎合多元化消费者的需求, 在流通产业微观主体的组织及规模等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产业内部同时存在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电子商城、连锁网络、购物中心、配送中心和细小化分散型的便利店、夫妻店等小商小贩。小型的流通业者“进入壁垒”比较低, 且经营单体众多。

(六) 流通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所谓流通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就是说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所产生的利益,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来计算, 通过spss软件分析, 流通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的相关性比较得出, 流通产业对三大产业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其中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 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

结语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流通产业已经成长并深入到三大产业中, 成为了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 我们必须要做到积极发展流通产业, 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属性, 把流通产业具备的效应 (分工效应、成本降低效应、空间扩张效应、市场完善效应、城市化效应、就业吸纳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 全面落实应用到实际的经济发展中, 做到流通产业与中国的国民经济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霞, 蔡文浩, 徐永锋.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的关联特征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09:94-99.

[2]朱文蔚, 何解定.大力发展流通产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基于耒阳市的实践经验分析[A].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山西省商业经济学会.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山西省商业经济学会, 2011:6.

[3]王睿.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就业吸纳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13.

产业经济效应 篇2

学者们大多是从产业转出区效应和产业承接区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而较少社会效应或环境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潘未名从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类型开始发生转变,从垂直型国际分工向混合型和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变,跨国公司开始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海外生产体系,从而打破了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国内衰退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体系。这样的产业转移就使得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推动了“产业空心化”的形成。

卢根鑫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对发达国家而言,产业转移的正效应是有利其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负效应是降低就业率和造成技术流失和产业“空心化”等;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正效应是推动产业成长和升级、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等,负效应是产生技术和产业级差,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及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

陈刚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经济效应可以分解为:由于较高技术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产业层次提升引致产业“优化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产出水平上升引致就业“扩大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关联产业发展引致产业“发展效应”。

产业融合的效应分析 篇3

1.创新性优化效应: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换代转而又带动需求结构升级,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使得某些产业容易改变结构的布局,敏捷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由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广泛关联以及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成长性,产业融合造成的边界模糊和消失可以使其他产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并经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连锁反映,使得一国的产业结构得以转换和升级。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使一些传统产业部门由资本与劳动密集向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相继融人传统产业部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产业属性。传统农业部门与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竞争性结构效应:产业融合促使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化。现行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而在产业融合以后,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来自其他产业的企业也会加入进来,竞争会进一步激化。在产业融合之前,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群在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处于竞争关系,从产业的严密定义看,超出产业之外就不能称为竞争关系。但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原先有固定化业务边界与市场边界的产业部门相互交叉与渗透,使产业之间由原先非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而且在此过程中还有大量来自其他产业的新参与者,使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竞争激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企业倒闭和企业吸收合并等悲剧发生。在产业融合中,由于网络外部性等原因,也可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垄断。但与传统垄断相比,也已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尽管TCP/IP协议与电话网中声音通信的线路交换技术截然不同,但Internet和电话通信的基础设施却同样使用物理电线和电缆。而且,随着声音和电视信号被数字化,同一网络设施可同时处理Internet、电话和电视数据。从这个角度讲,随着电信基础设施的融合,竞争趋于激烈,语音、视频和Internet服务的价格可能会更低。但另一方面,产业融合也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大大促进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等。

产业融合新参与者进入和开辟新市场,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等。在产业融合中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新市场活动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从简单的信息传输变成为内容的生产和包装,或提供在线服务和交易。自由化和竞争使得信息服务的传输和发送已成为日常用品,并且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容量的商业活动,从而改变了当前的市场结构。

3.组织性结构效应: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了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而且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产业融合对市场行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调整策略层面上。企业购并开始从纵向购并向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演变,而技术融合的加快是企业从简单购并向复杂购并转变的主要动因之一。在交易成本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讲,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是组织通过权衡,认为公司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的结果。而横向一体化注重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与共存,与外界的交易是非纯粹的市场交易。但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要求企业有以最短的时间进入一个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市场,进行横跨行业专业经营的能力。企业为了达到快速响应,往往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时机。而且技术融合使得企业不同的业务可以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开展,它们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互补,通过协作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所以此时的横向一体化是企业自身资源多充利用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抓住最核心的东西,进行更大范围的业务整合,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融合下,横向一体化成为企业外部组织结构重组的主要形式。

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一种等级分明,层次繁多复杂,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的金字塔型结构,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现代信息经济社会。现代社会经济形态已步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的二元结构形态,虚拟企业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之一。虚拟企业是基于产业融合发展中催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形态,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产业融合得以拓展的重要微观组织基础。虚拟企业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联合多个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资源动态整合,共同创造某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是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纵向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加快了企业资源整合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响应市场能力,新技术和产品被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综合性需求,达到速度经济效应。

4.竞争性能力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竞争。产业融合使原本分立的产业价值链部分或全部实现了融合,新的价值链环节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与原产业相比,融合型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代表了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的竞争力自然就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逐渐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市场条件。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转而又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融合的发展,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因此,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一致性。技术融合提供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企业把融合过程推进到各个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5.消费性能力效应:产业融合有助于消费提升。产业融合带来的经济效应对提升消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人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供给创造自身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产品最终需求会随着产业融合而不断得到提升。(2)产业融合促进了更多参与者进入和开辟市场,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同时,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间整合所导致的成本(包括规模化生产成本,企业组织治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节约,使大批企业极大地增值了其价值,这最终会通过收人的增长和价格的下降促进消费。(3)产业融合需要造就一大批复合型高级人才。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篇4

1.1 体育产业的基本含义

现阶段的体育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 其逐渐演变为经济效用和价值更高的一项社会活动。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及基础产业之一, 体育产业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各项体育产品及服务的活动, 加上和种种活动相关的活动集合。一般来讲, 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的行业, 它们的产品通常包括体育精神产品以及体育物质产品两种, 具体可分为运动用品、体育服务和有关的劳务产品。《体育及有关产业分类》中表明:体育极其有关产业可分成核心层、外围层及相关产业层三类。其中, 作为体育产业本体产业的核心层主要是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和健身娱乐活动场馆的管理活动等;外围层主要是指以体育产业服务为宗旨所提供的各项产品及服务项目;除此之外, 作为体育产业物质基础的相关产业指的是凭借生产及营销体育产品为依托的行业。众所周知, 迎合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是体育产业的最重要目的, 其内在动力则为同体育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体育消费者。目前, 人们对于体育健康的追求不断提升, 体育运动已经转变为一项特殊的、可供休闲娱乐的消费项目。所以说, 和其他追求简单经济效益的产业不同, 体育产业起着增强社会大众健康素质及精神素养的重要作用, 不仅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 也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全面展现其社会效益。

1.2 国内体育产业的特点分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 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巨大, 再加上本行业内市场情况的变动及体育消费品供求利益的作用, 除了和另外一些国民经济产业项目具有一致性外, 体育产业还具备其自身的特点:首先, 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体育产业拥有非实物性的特征, 它的利用价值一般表现于对身心健康的追求, 其产品在生产环节中需要消费者的直接参与。该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情况的变动而变动, 特别是受到经济发展模式及经济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 双方互惠互利、相互影响。其次, 每个人均可以变成体育消费者, 体育产业能够贯穿人的一生。再次, 该产业具备极强的行业整合性。由于众多的类目、很高的行业交叉性, 体育产业渗透到了服饰、视频甚至机械等领域;此外, 体育产业还具备强烈的社会效应。其最早的目的即为增强人们的身心素质, 由于人类对于休闲娱乐的追求不断提升, 具备此社会功能的体育产业慢慢转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认识的持续加强, 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2 国内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

2.1 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

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间所具有的联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最近, 不少专家学者从侧面对我国体育产业和经济的关联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比如:闻扬对四川绵阳市体育产业和各经济指标关联程度的研究。其提出, 地区性体育产业总量和该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644;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604;和第三产业从业者人数的相关系数为0.745。再比如说, 李国强等人借助对京津唐地区体育产业总值和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度研究, 这些人提出:体育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819;和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则为0.701;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3312;和金融行业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7112。

综上所述, 国内体育产业和经济发展指标间关联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拥有很强的关联性, 双方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

2.2 体育产业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体育的产业化及社会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具体表现为吸引企业的投资、拉动消费的增长、扩大内需和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等等。下面我们从这些具体方面进行论述。

2.2.1 吸引企业的投资

体育产业对于企业投资的拉动在上世纪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比如说,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 日本富士胶片企业是当时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此届奥运会落幕后, 日本富士公司进行了相关统计, 得出了惊人结论:在洛杉矶奥运会期间, 富士胶片在美国的销售数量比四年前整整提高了一倍。作为全球各国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世, 它的影响范围广泛深远, 参与其中的公司知名度肯定会迅速扩大, 而后获得意想不到的经济利益。所以, 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吸引企业进行投资, 给企业创造商机, 这也体育产业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具体反映。

2.2.2 拉动消费、扩内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市场经济迅速进步,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物质消费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国民消费结构开始朝着精神文化领域转变, 像休闲运动、体育健身所占的比例更大。总体上看, 国内人民日常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人们在体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比例每年都有上涨, 尤其是那些沿海城市更为明显。由此可见, 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 人民生活品质的迅速提升, 其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在总体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也会继续上升。

2.2.3 提高就业率

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 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给大众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例如, 耗资4亿美元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 吸纳了两千多名人员的就业, 除了给这部分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外, 也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北京奥运期间, 当地投入了超过七百亿元用作体育设施建设, 同样给社会大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可见, 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 对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就业机会的增加具有关键的作用。

3 国内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3.1 培育体育市场, 健全体育产业的市场机制

目前, 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培育体育市场, 同时以此为主线继续推动体育机制的改革, 推动体育资源的整合及市场化进程, 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 进而释放结构效益, 借助这些举措激发体育消费的潜力, 拉动体育消费。此外, 还必须进一步健全体育产业市场与人才市场, 增强和传媒业、旅游业等的协作, 为现代体育产业市场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3.2 推动体育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中国的体育产业要想同世界接轨, 更好地融入到国际体育经济这个大环境中, 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当前这种“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现象, 以市场为向导, 以产权为纽带,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 加快对集团化企业的构建步伐, 努力实现体育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进程,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突破传统体育经济发展的束缚, 最终达到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3.3 推动民族体育产业的进程

因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造成东西部体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为了转变这种体育经济发展失衡的状态, 不仅应当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也应当推动西部民族体育产业的进步。像赛马、摔跤、弓箭等传统体育项目, 应当重点扶持, 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 增强上下产业链间的整合, 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 促进西部体育产业的迅速进步。

3.4 加强有关人才的培养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目前情况下, 我们应当借助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同其他国家地区体育组织的沟通合作等手段, 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除此之外, 还应加强体育机构同各高等院校间的联合办学, 建立起多渠道、多途径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3.5 加快体育产业的法制化进程

体育市场的法制化管理是我国体育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做到统筹兼顾, 互相协作, 职责明确, 除了进一步细化管理法规及准入机制外, 还应当简化审批程序、规范监督行为。经由对有关法律规范的调整和健全, 进一步增强体育市场的管控能力, 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体系, 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再加上人们对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体育产业的关注, 对体育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更好地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发挥其社会效益, 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 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 也增强了对其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 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温, 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不断涌现出来,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持续加快, 并且逐渐演变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借助一系列研究方法, 对体育产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虚拟经济进展效应与路径思考论文 篇5

发展虚拟经济的效应分析

(一)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形成虚假繁荣,于是经济就像泡沫一样膨胀,最终结果是泡沫破裂,发生传递性强、破坏力大的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财政风险,这是因为旧产业的衰退和新产业的不能及时形成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放慢或中断,会使财政收入锐减;另一方面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陡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赤字,迫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四是酿成政治动荡。虚拟经济过度增长客观上要求重新分配国民收入,而众多投机商的加盟,势必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并酿成政治动荡。

(二)发展虚拟经济对推动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虚拟经济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可增加投资者的吸引力。近几年,中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扩张政府投资之后,民间投资并未跟进,投资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同时在降息等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之后,不仅社会储蓄倾向并未减弱,贷款需求不足反而有增强的趋势,银行存贷差急剧增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将间接投资转化为直接投资,培育民间资本。主要是扩张股票市场,开始规模性地尝试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等。

中国经济曾出现过通货萎缩,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物价下跌,信用紧缩。其货币方面的原因在于货币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日益增大,货币供给量却由于信用的紧缩而偏小,结果人们货币支付能力不足,供给相对过剩,导致经济衰退。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发展虚拟经济,考虑活跃资本市场和短期融资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大货币供给量,将货币供给量的控制目标主要放在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上,同时发展股市和债市,使之与增大货币供给量同步。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条件下,虚拟资本是趋利流动的,其虚拟资本的载体有价证券,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借助现代信息、通讯金融等条件,非常灵敏地由效率低的领域向效益高的领域运动,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这种“虚拟性”产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转移,按效率最大化原则不断重新分配和组合,进一步实现了存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再优化配置,从总体上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市场化、开放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发展虚拟经济,提高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有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国内资本要素,支持现代化基础建设和高科技领域发展,有利于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本,选择利润最丰厚的项目,实现全球范围内各种资源的最佳投资组合。

对在中国适度发展虚拟经济的几点建议

1.要有正确的金融发展战略。金融适度发展是虚拟经济适度发展的先决条件,否则最终会产生泡沫经济,我们一方面要制定循序渐进、依托实物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科学的调控措施,避免出台激进的金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必须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减少经济增长中水分的“虚幻”性增长,减少引发金融风险的隐患。为此,一是实施制度创新,适度推动金融工具的发展和应用;二是进一步解决金融部门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个人控制问题,建立利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相对称的现代投融资体制;三是在全社会进行信用观念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遵法守信环境;四是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基本匹配,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

2.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一是在产业选择上以高新技术产业,高增长产业、有发展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为对象,为其提供虚拟化支持;二是加快区域产业调整,为产业转换与区域性专业化分工提供转换空间和依托;三是产业调整、制度安排与产业政策制定必须符合国情,警惕和防范虚拟经济可能带来的危害与冲击。国家可以综合考虑利用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通过金融租赁公司,更有效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加强企业贷款风险监测,加强贷款风险预警的责任,要建立健全贷款企业改制过程中经营管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制度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二是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措施及时处理预警的风险,一般预警的贷款风险来自企业改制中贷款债权未落实带来的风险和企业生产经营中潜在风险带来的`风险。对企业改制可能危及贷款安全的,应坚持债随资产走的原则;对因生产经营问题而预警的风险,应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产品销售情况、企业发展前景进行及时分析和预测,对产品销路窄、经营状况愈下的企业,应及时采取催收的办法,若催收无效的,应盯紧企业的有效资产,然后通过法律的手段清收贷款。

4.大力开展金融租赁,调整融资结构。金融租赁将融资、融物、投资、贸易、租赁、促销、管理、财务等经营要素融为一体,承租人通过这一方式能从出租人那里获得百分之百的资金融资,承租人不必作一次性全部投资,便可获得设备的使用权。与贷款、债券等其他融资工具相比,承租人投资过程中先期资金的投入量大大减少,从而减轻了项目资金压力。此外,金融租赁还可以保证使资金使用在生产性设备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结构。利用金融租赁还可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中国金融租赁在资本市场所占的份额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大力发展金融租赁。

从众效应与产业整理 篇6

2016年迈入第四季度, 连续两个季度电影市场的下滑表现, 让与电影业相关的各层面都有些不知所措,关于“拐点”说的争论一时铺天盖地。笔者认为,对于一个逐步迈入市场化、尚未完全开放、还谈不上充分竞争的行业来说,叫什么“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站在这个点上回望,我们发现了过往的哪些问题,能否理性分析其成因。

当观众们接连几个月被一轮又一轮的宣传声势忽悠进影院,然后骂着离场,一种“共识”终于口口相传开来——甭管咋宣传,越来越多的烂片不值得花钱进电影院。“从众效应”显现。作为社会心理学概念,从众效应是大众娱乐和大众消费品的共同特点。每一个“爆款”电影背后的心理学原因正是从众效应,当周围一定数量的人说好的時候,不看、不说好显得不合群;反之亦然,当每个人都说是烂片时,再去购票观看似乎也不太可能。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消费者、中国的观众群,仍处在比较缺乏理性判断能力、缺乏独立个性的消费形态,从众消费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特点。《泰囧》热映后的新年1月,飞往泰国的机票空前爆满即是一例,尽管东南亚海岛国家众多,但跟着《泰囧》的热炒才是正道,有多少人认真比较过各景地差别,并分析过自己需求呢?

之前行业风行一种说法——“小镇青年”引领了中国电影的审美口味。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而非必然规律。在中国影院建设连续10多年的高速增长下,过去几年间最大的增长空间只能出现在三线以下城市和集镇。这一行政级别的市场人口数量庞大,但之前电影院几乎缺位,当多厅影院进入,看电影几乎成为当地时尚消费标配。“小镇青年”们早就通过互联网接触了很多流行文学和游戏漫画,在他们与现代化电影院亲密接触的初期自然会延续对网文、游戏等所谓IP的热情和口味。

但一方面“小镇青年”也在成长、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另一方面,票补减少以后的票价体系,对于对价格敏感的“小镇青年”构成影响。倘若电影创作者还停留于前几年的项目选择思维,难免要被市场抛弃。

市场和受众,始终都是变化的,也是可变的。我们暂且相信这半年以来的票房下滑是喧嚣之后的沉寂、是大跳跃之后的整理动作——观众从有热闹就看、逐步学会理性挑选。那么创作者呢?行业里的经营管理者呢?

电影投资者和创作者是时候从简单复制或山寨他人成功之作、赌IP这种过于“结果导向”的思维里走出来,回归到市场营销理念最基本的研究受众需求,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市场差异化定位的原则下。近几年的票房黑马之作,往往是当时市场里,既在类型或题材上具独特性又符合类型电影规律的作品。喜剧如《泰囧》、浪漫爱情片如《北京遇上西雅图》,都不是一窝蜂式的跟风产品。

市场的可变性考验着整个行业人员的智慧和境界,只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影响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多样性,假以时日,中国的人口红利才能从全国人民只看一两部电影,发展到各种类型各种格调的电影都有其拥趸,且足以支撑其良性运转。

如果说之前这些年的高速增长是产业初建期,那么也许2016年的中国电影进入产业整理期,更利于系统地梳理和调整以及优化资源利用,从业者能够以更长远的持续发展作为自身的使命和态度,并进而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中国电影才算真正进入产业化阶段。

会计的经济效应分析 篇7

一、会计经济效益在历史与现代的主要体现

可以说, 无论是在历史活动中, 还是在现代社会中, 会计始终都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应, 并体现在经济活动之中。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重要性也越加凸显出来。

第一, 在历史活动中会计经济效应的体现。从最初人类进行数据计算就体现了会计活动的相关内容, 且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计算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尤其是自古代珠算开始, 利用珠算进行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恰恰有效提高了人们在数据运算上的速度与准确性, 其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体现。而西方工业革命以后, 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又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也给我国的传统封建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由传统的单式薄记账转变为复试记账, 为企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这一段时期内,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在迅猛发展, 其经济生产总值飞速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可以说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会计事业早已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很多会计工作在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期内都得到了有效的延续。

第二, 在现代社会中会计经济效应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中会计与企业、事业单位、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 因此, 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很多跨国企业中会计工作的经济效应更是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这是因为许多跨国公司其所拥有的产业规模巨大且在所处的某个行业中具有绝对的代表性, 因此跨国公司的经济效益总额也是十分庞大的, 势必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 往往跨国企业也对会计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正因如此, 加强对会计工作制度、会计工作模式、会计工作方式的创新与完善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此外, 我国的会计事务所也正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会计事务所相比在综合技能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较为严重, 因此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 不断的完善会计工作制度,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进而为各项决策的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与依据, 使会计呈现出最大的经济效应。

二、影响会计经济效益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清楚的了解与掌握会计的经济效应对推动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上文笔者的分析, 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 会计工作早已渗透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 为了进一步促进会计经济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就必须清楚的了解影响会计经济效应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求得完善的解决策略。

第一, 缺乏通用的会计语言。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目前我国的会计语言通用性极为不强, 尚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有效实施。尤其是在不同地区的会计语言其在表达、具体含义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不仅严重影响到会计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 也进一步加重了不同地区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业务工作量, 拖缓了整个会计工作的实际进度。此外, 我国的会计语言虽然在不断向着国际会计语言标准靠拢, 但是仍与国际会计语言准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些都给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发挥其最佳会计经济效应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第二,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偏低。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 以至于相关的会计信息准确性偏低, 不仅影响到会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也直接影响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尤其是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低下, 综合素质不高,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常常会因为人为失误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且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以至于即便会计信息失真也无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奖惩机制的不完善不仅难以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也制约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直接影响到了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第三, 会计信息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普遍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尤其是受到传统封闭思想认识的影响, 不愿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披露且缺乏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认识, 致使会计信息的使用人难以拥有足够的知情权。而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管理与财务工作决策上缺乏足够的会计信息资料, 不仅难以有效提高会计的实际工作水平, 也无法给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第四, 缺乏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对促进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虽然近些年来, 我国企业都普遍加强了对会计工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但是绝大多数企业的会计工作制度仍不健全, 且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实用性, 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 也难以对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规范, 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进而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屡发生, 严重影响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三、促进会计经济效应有效发挥的几点个人建议

通过上文笔者对制约会计经济效应有效发挥因素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目前我国在会计工作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要想进一步促进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则必须要结合会计的日常工作需求, 对会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第一, 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语言的通用性。会计语言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正因如此, 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语言的通用性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会计语言标准进行设定, 使其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致性, 进而使得不同地区的会计工作者能够在同一平台上更好的交流、互动, 而这样不仅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尤其是在我国会计语言的制定上还应该尽可能的向国际会计语言靠拢, 进一步拉近我国会计语言与国际会计语言之间的步伐, 在便利国际会计人员交流、互动的同时, 也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 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度。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为经济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与依据, 对整个经济活动而言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因如此, 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则早已成为促进会计信息发挥其最佳作用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 利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做好会计监督、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控与核对, 进而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同时, 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的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监督与相互督促的意识。并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 严格遵循会计标准规范会计人员的各项会计工作。

第三, 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发挥自有资源的最佳配置能力, 让会计信息被所有使用者清楚的掌握与采纳, 节约会计交易费用, 还有利于增强会计经济效应的发挥, 为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并且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披露认识。

第四, 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始终以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会计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 制定符合要求的会计制度, 从而规范会计工作流程, 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增强企业风险抵抗能力的同时, 为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 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四、结束语:

可以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 会计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经济效益的高低, 更为经济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依据, 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完善各项会计制度, 使会计工作发挥出最佳的参考与启示作用, 进而让会计经济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会计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 其经济效应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合理把握会计经济效应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还能够进一步完善会计的相关制度, 促进会计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因此, 加强对会计经济效应的分析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工作经验, 对会计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经济效应,会计信息,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分析会计的经济效应[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08)

[2]张新宏.论会计的经济效应[J].现代经济信息.2015 (05)

[3]黄潇.关于会计的经济效应的研究探讨[J].现代商业.2015 (07)

[4]叶倩.浅议会计的经济效应[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2014 (Z1)

产业经济效应 篇8

一、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转移经济效应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Mac Dougall (1960) 首次把溢出效应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现象进行分析开始的, 之后, 中外学者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Caves (1974) 的研究则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认为, 外资企业对本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分配效率、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转让的加快。Krugman (1991) 提出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区位模型, 指出在较低的运输成本下, 制造业的区域转移会带来集聚经济效益。之后, Krugman (1994) 进一步指出, 这种集聚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的供求关系和技术外溢及资本外在性表现出来。在传统经济学中, “技术”和“资本”这两种外在性长期存在分界, 相对于“技术外部性”而言, Krugman更关注“资本外部性”。目前学术界基本的看法是, 产业转移经济效应的存在性已经在理论分析上获得了一致认可, 但关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却不一致。主流观点对产业转移经济效应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争论 (Kokko, 1996) , 对正效应的分析认为, 产业转移通过资本挤入 (Dorothee, 2011) 、竞争效应、培训效应 (陈刚等, 2001) 、示范-模仿效应 (魏后凯, 2003) 、链接效应、工资效应等加速了承接地的资本形成、技术提升及劳动就业 (龚雪等, 2008) 。对负效应的分析则认为作为产业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要么凭借高技术水平“挤占”了国内市场 (Miguel, 2009) , 对内资部门造成冲击, 阻碍了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蒋殿春等, 2005) , 要么依据产业梯度, 转移技术含量低的边际产业或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 无助于承接地区的技术提高 (许经勇, 2009) 。

在研究方法上, 对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计量模型法。Feder (1982) 认为, 产业转移效应受到多个变量的影响, 表现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就有多个, 可以用单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而Kokko (1996) 认为, 使用单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对竞争产生的溢出效应及学习与模仿产生的溢出效应没有明确地区分, 前者是转移企业和承接地原有企业之间共同作用、相互竞争的结果, 而后者却可能是由于转移资本的数量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比例关系。因此, 他从承接地原有企业与转移企业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 构造了用于检验产业转移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除了计量模型研究法外, 学者们也尝试寻找其他更合适的研究方法, 如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陈涛涛, 2005) 。

从研究内容来讲, 学者们关于产业转移经济效应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资本效应、溢出效应等某一方面的存在性和作用机理, 很少有学者把这些效应综合起来进行考察, 这与产业转移作为一种一揽子资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从研究方法上来讲,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宏观层面的面板数据或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来进行计量检验。然而, 在回归模型的设置、要素的独立性、自变量的选择、误差项的随机性等方面大多存在相应的技术问题。这样,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总体经济效用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现有的实证研究还不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 这些总量统计指标缺乏微观基础, 从而对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作用有限。鉴于此, 本文从理论推演入手, 来综合探讨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二、产业转移经济效应的理论模型

产业转移被认为是直接资本输入和间接知识溢出的重要源泉, 因此随着对产业转移的承接, 往往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我国各地区竞相招商引资的重要动因。索洛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 推导出一个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这一模型的特殊之处在于, 对于经济增长不仅从既定生产函数的角度来思考, 而且认识到更优良的技术会提升生产函数的水平。他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三项要素, 并通过索洛余值的计算方法测定它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模型可简单变换为:

上述公式表明, 收入增长率 (ΔY/Y) 主要取决于三类因素:一是技术进步率 (ΔA/A) ;二是劳动投入增长率 (ΔL/L) ;三是资本投入增长率 (ΔK/K) 。之后, 运用这一基本思想来分析经济增长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 他把经济增长因素归为两大类:一是生产要素投入量, 主要为劳动和资本;二是生产要素生产率, 主要体现在广义的技术进步。事实上, 国内外许多关于产业转移效应的计量模型都是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的, 但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学者们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变换, 往往关注的是产业转移效应的某一方面。索罗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分析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如图1) 。可以看出, 产业转移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技术效应、就业效应、资本效应以及以这三类效应综合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三、产业转移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1. 生产率提升机制。

相对于承接地企业而言, 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完善的营销手段和技巧等优势。一方面, 这些优势会伴随着产业转移直接复制到承接地, 这也就是技术引入对承接地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另一方面, 其在承接地的投资、经营活动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承接地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从而提高承接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 学者们普遍认为溢出渠道有三种:一是行业竞争。产业转移改变了承接地的市场结构, 加剧了承接地企业竞争, 从而迫使承接地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关联传染。转移企业通过与承接地企业形成产业上下游联系, 进而改进供应商或采购商的技术与管理。另外, 在某些情况下, 承接地企业仅仅通过观察、模仿就可以学习到转移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人员培训。转移企业的员工通过专业培训或“干中学”方式积累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后, 流动到承接地企业, 从而提高了本地企业的生产率。通过这些途径, 承接地的生产率得到了提升, 表现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种综合技术效应。

2. 就业创造机制。

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 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前, 在技术水平和资本-劳动比不变的前提下, 劳动投入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就业创造机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 由于劳动力流动存在区域限制, 转移的企业除了高层管理人员可能来自转出地, 其他岗位的劳动者则主要来自承接地。而且, 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正是为了获取承接地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而转移的。这样, 就造成了承接地就业岗位的直接增加。另一方面,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改变了承接地劳动力市场原有的均衡结构, 使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从而提升了承接地的整体工资水平。而工资水平的提升, 又会促使劳动力供应的增加, 这样, 承接地就必须进一步细化分工, 来衍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以便吸纳因工资水平提高而集聚的劳动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产业转移之所以能够促进承接地产生就业效应, 是因为转移的产业一般来说, 都需要相对高技术能力的劳动力, 这促使承接地更加重视教育, 大力培养高技能的劳动力。随着高技能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 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工序开始显现出成本优势, 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业不断向承接地转移, 这就意味着承接地就业空间得到拓展。

3. 资本累积机制。

资本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一直是主流经济学家的一个核心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产业转移是资本跨区域、跨国界流动的结果。总体而言, 产业转移表现为承接地的资本存量的增加。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资本存量扩张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直接的资本引进, 即产业转移的流量资本促使承接地存量资本的增加。产业转移直接增加了承接地可用于投资的资金, 弥补承接地的资金缺口, 为承接地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段时期内持续稳定的资本要素供给, 有利于承接地经济增长的短期稳定性。二是资本优化, 即产业转移带动了承接地的投资, 使承接地总投资的增量超过产业转移本身的增量, 或者说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投资存在互补关系。资本挤入能够通过扩大承接地资本供给规模和结构性调整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和未来增长的持续性。

以上分析通过引入新古典增长的基本理论模型, 从技术、就业及资本三个方面出发来全面考察产业转移促使承接地经济增长的机制, 从而避免了当前研究大多只关注其中某一方面的偏颇。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研究方法有其现实根源。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以对外直接投资 (FDI) 为主要形式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缺口, 利用外资进行经济建设, 强调的是资本效应。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中国在利用FDI的政策上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策略, 旨在通过开放部分国内市场, 承接产业转移来引进技术, 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主要强调的是产业转移的技术效应。这些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解具有历史局限性, 并不全面。本文认为要全面认识产业转移效应, 就必须分析产业转移如何促进承接地经济增长, 也就是明确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事实上, 在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及就业效应来综合发挥作用的。

四、结语

产业转移作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 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研究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 设计产业转移引导政策非常重要。为此,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问题。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通过生产率提升机制、就业创造机制及资本累积机制产生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和资本效应,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此外, 可从以下两方面继续深入对产业转移经济效应的研究:一是通过区域社会核算矩阵来建立一般均衡模型, 定量地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区域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二是搜集一些典型案例, 对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效应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

摘要:产业转移通过各种不同的经济传递机制直接作用于承接地, 产生多种经济效应。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 在对索罗余值分解的基础上, 探讨产业转移驱动承接地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指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可以通过资本累积机制、生产率提升机制及就业创造机制产生资本效应、技术效应和就业效应, 在这些效应的综合作用下, 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产业经济效应 篇9

(一) 区域内传媒平台自身协同整合研究

目前, 辽宁省传媒资源利用和传媒市场效率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辽宁省内大小媒体上百家、各类传媒公司也接近200家, 而市场的开发程度却有些滞后, 传媒资源粗放式的开发利用, 传统媒体条块分割、行政化严重, 重复建设、散、滥、差, 具体到单个媒介内部, 大多数权责不清, 运行机制老化, 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生产效率差, 没能形成实力雄厚的传媒集团, 辽宁省的传媒资源急需进行大幅度整合。

整合要以价值管理为手段, 通过传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实现辽宁传媒产业的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产出最大化。辽宁传媒资源的整合, 微观上要求辽宁的传媒企业在新闻传播方面, 要不断更新传播理念, 努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新的形势, 特别的信息、媒体数量日益过剩、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等形势, 不论什么样的媒体, 都要不断更新理念, 积极探索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 要不断地适应大众需求, 接近受众, 不断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 专业化形象。建立资源共享的数据库, 实现区域内媒介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共享, 使资源流通到效率最高的媒体, 进而达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实现产出最大化。

辽宁传媒信息资源的整合要靠整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信息平台整合应包括整合平台、系统支撑平台、安全平台等的整合。通过完成门户整合、流程整合、应用整合、数据整合, 实现传媒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协同服务。具体讲, 数据整合是对原各分离系统之中的数据进行整合改造, 使它们按一致的方式被访问。应用整合是从受众市场的需求出发, 把原来分散在不同系统里的处理功能串接起来, 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 形成面向公众需求的整体目标系统。流程整合是指打破部门、部门内部之间原有的行政划分, 重新组织业务流程, 建立统一的流程管理机制, 让不同的业务流程都能顺畅加入, 并平滑协作, 实现业务“直通”, 实现一体化受众服务。管理整合是指通过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系, 形成协作式的组织架构。具体应按照“集中管理, 分步处理”原则来整合传媒资源, 整合后应达到如下目标:第一、全面集中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决策;第二、横向机构之间能相互协同工作, 纵向机构之间能实时管理;第三、传媒资源充分共享, 系统无缝隙集成;第四、向公众提供“一体化服务”, 公众需求可随时得到满足。

在辽宁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过程中, 要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有组织地持续进行, 最终把传媒平台建成一个多层次、智能整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实现数据应用、流程管理更高效, 达到产出和利润最大化。

(二) 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效应研究

辽宁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的整合, 特别是传媒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整合。广义的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资源的整合是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和软资源之间的整合, 硬资源之间是没法直接整合, 需要软资源做中介。

传媒资源是知识资源的一部分, 属软资源, 可以与区域内其他资源实现整合, 也可以作为软资源中介使硬资源之间完成整合。硬资源指在特定的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 能被人类用来维持生态平衡、从事社会生产活动并能形成产品和服务的有形物质, 范围包括不需要加工就可以直接被利用的客观物质。软资源指以人类智能为基础的资源, 如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 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利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资源的整合需要把系统经济的资源位打造成凹集, 这是整合某系统经济自己不拥有所有权资源的必要条件, 资源位是指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潜在和实际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也称为经济系统的资源位。辽宁省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需要传媒软资源为基础或者为中介进行整合, 传媒资源与区域经济系统的整合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速度和质量, 对辽宁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产业与地区经济系统的整合方法。优良的资源整合标志是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这一标志正是资源位为凹集的模型。资源位模型为凹集的含义是指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 经济系统实际的资源位集合中的任何两点之间的连线上总有不属于其资产的点。凸集意味着区域内软硬资源不论如何组合, 最后得到的实际资源本区内都能具备;凹集意味着区域内软硬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后, 得到的资源不总是为本区域所拥有。

民间借贷的经济效应分析 篇10

民间借贷是一种复杂的金融现象,对民间借贷的界定目前在理论界尚无统一的内容,一般认为,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间借贷是指个人同个人和个人同集体之间的借贷活动,它包括个人之间的借贷和私人钱庄等地下金融组织的借贷活动。广义的民间借贷是指游离于经国家职能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集活动,广义的民间借贷又被称为民间金融或民间信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公开的、非正规的金融,它处在国家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之外,不在官方的统计报表中披露,也不受法律保护,它包括民间金融的各种形式和活动。

二、民间借贷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民间借贷在我国普遍存在并且呈现出一种规模扩大化的趋势,是一个客观事实。从民间借贷存在的必然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借贷的大规模存在是与其对经济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作用分不开的。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扬长避短。

1、民间借贷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民间借贷缓解了资金供求失衡状况,实现了民间资金的优化配置。资金供给不足是地方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民间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需求,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金融结构失衡等原因,我国的金融抑制还比较严重,广大的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缺少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只能转而依靠民间借贷寻求资金上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却是困难重重,其中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成长前进中的桎梏。在银根缩紧、从银行主渠道很难获得贷款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面临资金危机,于是,民间借贷方式就成为很多企业和个人融资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具备向银行申请贷款条件的企业。

第二,民间借贷利率形成机制对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民间借贷利率具有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用途而异、随行就市的特点。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利率水平较低,欠发达地区利率相对较高,同时,信用度较高的借贷主体其利率较低,获得贷款也相对容易。民间借贷利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间闲散资金的供求关系和使用成本,与市场真实利率水平接近,有利于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

第三,民间借贷的存在,有助于打破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形成一种竞争氛围,推动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民间借贷吸收了大量资金,分流了银行存款,对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民间借贷同时也有效引入了金融竞争机制,有利于正规金融机构改善经营方式,调整服务手段,加大信贷营销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民间借贷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参与者,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替代效应会加大金融机构改革的外在压力,迫使正规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进行体制创新,实现自身的重组与发展。

2、民间借贷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一,民间借贷的自发性和随意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我国民间借贷的存在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中分流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一国的金融总量理论上应该等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和,因此资金配置在正规金融和民间借贷之间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过多的资金流入政府控制之外的民间借贷市场,必然会对正规金融机构造成巨大冲击,并影响到国家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状态的准确判断,从而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造成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减弱。

第二,民间借贷会对正规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冲击。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民间借贷的利率往往较高,这样就会诱导一部分居民个人的资金流向民间金融机构,从而直接减少了银行资金来源,加剧了金融机构的存款竞争,提高了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并且,民间借贷在特定条件下间接加剧了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风险。比如对于既有银行贷款又有民间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在偿还贷款时一般会考虑先偿还后者,因为民间借贷利率较高,这就给正规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不确定性,这显然会对正规金融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削弱金融主渠道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第三,民间借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负担,并助长高利贷的存在。一般来说,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比银行同期利率高3—4倍,过高的利率水平,一方面会降低高息负债企业的利润空间,容易使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影响企业日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的长期存在也助长了高利贷的存在,在社会上出现了部分食利阶层,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结束语

民间借贷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民间借贷游离于官方金融体制之外,缺乏外部约束,对正规金融机构造成冲击,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效果。但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间借贷的双刃性,以法律形式明确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引导和规范其发展,消除其负面影响,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本文以民间借贷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阐述民间借贷基本涵义的基础上,讨论了民间借贷的经济效应,认为民间借贷的存在对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间借贷的双刃性,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借贷,民间金融,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合理引导规范操作趋利避害——对江西省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4(4)

[2]、林声,民间借贷的发展动因、发展效应与有序引导──以莆田市为例[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3)

[3]、马中杰,杨得芳,李玉霖,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及发展建议[J],发展,2007(08)

产业集群的资源节约效应 篇11

关键词:产业集群 资源节约效应 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 TP309 文献标识码: A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正以其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研究产业集群在资源利用与节约方面的表现对于正确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从国内外实践结果看,产业集群在资源节约方面确实具有卓越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等资源的节约效应;二是由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所形成的内生循环经济效应。

一、产业集群对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的节约利用效应

一个区域一旦形成产业集群,与之相关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造、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与之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及外围支持产业都会不断向当地集聚。集群内大量企业聚集,首先有利于水、电、管网、道路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和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共享,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相比分散建设、分散配套能够显著节约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以上海化工区产业集群为例,该区通过产业整合和集约经营,集中建设了热电联供、工业气体、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废物焚烧炉、天然气管网等公用工程体系,在化工区落户的企业不必再自建配套设施,全区能源统一供给,合理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减少消耗。园区对公用设施集约化管理,统一环境建设标准,不仅避免了分散管理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及风险,还节约了用地和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用配套设施大型化、规模化的效益。

其次,从集群效应上看,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可带来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集群内各个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集群呈现出一定的自适应、自组织、自激励和自约束机制等组织特征,从而形成超越单个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集群内部不仅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而且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彼此信息共享,特别是共享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信息,减少信息的扭曲性和不对称以及市场磨擦,大大降低供需之间的不确定性,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减少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库存和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产品库存中可能发生的失效和损耗,消除不必要的商品转运、积压和倒运,缩短运输距离,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和财务成本。如宁波每年举办一次的大型服装节,相当于为一千多家服装企业组成的服装产业集群做了一次大型推销会和展销会,大大节约了单个服装企业的营销成本。

此外,从社会学角度看,由于群内企业相互靠近,交往频繁,协作关系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包括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的降低和企业间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集群内熟练劳动力的集聚和流动,还可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产业集群在知识学习与技术、管理创新上具有更高的效率。主要表现为,集群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促使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集群内企业联系频繁,知识和创新成果在集群内扩散很快,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管理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容易被接受,极大地加快企业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能加快企业之间知识的共享,使企业在不断扩散知识的同时,又能低成本地获取其它企业的知识,从而提高整体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这里所述的知识及创新,自然包括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节约利用方面的知识扩散和节能降耗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从而使产业集群具有快速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利用方面的新技术与新管理的能力。

二、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效应

产业集群的资源节约效应,还表现在由产业集群内部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所形成的内生循环经济效应。这一点可从大量典型实例上予以证明。

以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为例,该示范园区内的产业集群由六个系统构成,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产业链,原料及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其中,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以及制糖(有机糖)→低聚果糖生态链这三条的主要生态产业链,相互间构成了纵向耦合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网状结构。物流中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再看鲁北生态工业化工园区。在该区产业集群共生体系中,热电厂利用海水产业链中的海水替代淡水进行冷却,既利用了余热蒸发海水,又节约了淡水;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中的液体SO2用于海水产业链中的溴素厂提溴,硫元素转化成盐石膏返回用来生产水泥和硫酸;热电厂的煤渣用作水泥的原料,热电生产的电和蒸汽用于各个产业链的生产过程;海水产业链氯碱厂生产的氢气用于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中的合成氨生产,海水产业链的钾盐产品用于复合肥生产。各个产业链内部和产业链之间建立了良性的共生关系,系统中共生关系总数达17个,包括15个互利共生关系和2个偏利共生关系,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消除了资源浪费。

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最大的外资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富士康,每年加工高技术的铝镁合金产品就要产生4000多吨电镀工业污泥,由于含有重金属,难以处理,富士康在其它地方只能把这些废弃物深埋地下。但这些让人头疼的废弃物,在太原开发区由于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链关系,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让它们变成了宝贝:含镉和镍的工业污泥送到当地水泥厂当拆烧原料,还能提高水泥的质量,含铝的污泥则在高温处理后变成三氧化二铝,被另一家生产棕刚玉的上市公司以1吨300元的价格买走当生产原料。到目前为此,经济区100%的固体废物已经得到了全部的循环利用,不但节约了200亩以上的地,同时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00万以上。

地处杭州湾北岸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化工产业集群,也是一条有机连接上中下游企业的一体化产业链。在这条链条上,“上一环节的产品、副产品和废物正好是下一环节的原料”“上一环节的废气正好是下一环节的能源”。化工区项目设置以石油化工的循环产业链为基础,上游、中游、下游项目相关共生,一体化聚集。其中,中石化与英国BP公司合资的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居上游,中方与巴斯夫合资的上海联合异氰酸酯工程、德国拜耳公司聚碳酸酯等项目在中游,德国德固赛公司的精细化工诸项目居下游,各企业在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互供、共享。化工企业在生产反应中释放的热能会产生大量蒸汽,如直接排放,既有噪音又影响空气质量,而在上海化工区,余热发电项目每天“搜”来的余热可发电20多万度,每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耗水是化工企业的另一特征,上海化工区开启了中水回用项目,将污水厂出水处理至中水,供绿化喷灌、道路和车辆清洗、景观用水等。目前,上海化工区每万元产值能耗只有1.2吨标准煤,不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万元产值耗水33吨,不及同行业的十四分之一。

可见,产业集群在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与节约利用方面确实具有卓越的表现,政府在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起积极推动和引导作用。尽管国内外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但政府的作用仍然大有可为,如可通过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和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出台支持产业集群的优惠政策,在政策支持、资金引导、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产业群集聚;通过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集群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产业集聚,它是以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相关性为纽带的企业人才、资源、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机集合。国内相当数量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由于区内企业之间缺乏产业链配套关系,仅仅是数量上的集聚,所以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志安.企业集群形成中的政府政策作用:理论研究与我国的实证分析[J].工业经济(人大复印资料) .2005,4:l5-2l.

[2]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l2:26-3l.

Industry Clus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 Effects

LuSongfu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tains that industry cluster has an excellent resource conservation effect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First,on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resources saving effect; Seco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internal recycling economy effect.

试论品牌的经济效应 篇12

1 品牌概况

据2012年商务部的一项调查:一线品牌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微乎其微, 大约4%, 但是带来的收益却是60%强。目前, 世界一线品牌主要被美国、日本、欧洲占据, 大约占3/5, 我国能走出国门的品牌少之又少, 这也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做餐饮的老板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是中国的悲哀呀!堂堂一个美食大国却没有一个世界性的餐饮企业”。他的话确实应该值得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企业家们的深思, 中国人在肯德基、麦当劳消费, 但却基本不索要发票, 据说这个未开发票节约的金额可以让肯德基、麦当劳少交好几十亿元的税, 这几十亿元的税金可以开办几十个高档的大规模的餐饮企业, 可悲的是,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餐饮行业。

1.1 品牌的内涵

“品牌”这个词来源于古斯堪的那维亚语brandr, 意思是“燃烧”, 指的是生产者燃烧印章烙印到产品。最古老的通用品牌是在印度, 吠陀时期 (9000~10000年前) 被称为“Chyawanprash”, 广泛应用于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 以受人尊敬的哲人Chyawan命名。意大利人最早在1200年在纸上使用品牌水印形式。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易于区分的名称和符号, 更是一个综合的象征, 需要赋予其形象、个性、生命。品牌标志和品牌名称的设计只是建立品牌的第一道工作, 但要真正成为品牌, 还要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内容的完善。这样,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 才会由形式到内容、由感性到理性、完成由未知到理解、购买的转变, 形成品牌忠诚。商标是品牌中的标志和名称部分, 便于消费者识别, 但品牌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1.1.1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看品牌的意义

法国品牌专家卡菲勒说过, 品牌是伴随着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及对梦想的追求而出现的, 品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体现商品本身的质量、价格及通过与企业关联的一些传奇故事而表达的企业文化, 更重要的在于体现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特定情感交流。比如说那些喜欢穿耐克鞋的消费者, 他们未必对耐克鞋本身和它的企业有很多关注或了解, 他们或许压根儿对此一点也不敢兴趣, 但是企业通过用乔丹这样的大明星做广告, 达到让消费者“爱屋及乌”的目的, 因为热爱乔丹, 所以也喜爱穿乔丹穿过的鞋子, 通过穿乔丹穿过的鞋子, 他们似乎感觉到自己也生活在成功的光环之中, 离乔丹越来越近, 未来某一天也许也会像乔丹一样功成名就。

1.1.2 站在企业的视角看品牌的意义

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 即使把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全部销毁, 它也会在一夜之间东山再起, 其原因在于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 其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等生产要素, 一个成功的品牌就如一个只进不出的账户, 可谓福泽无边。对企业而言, 品牌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 从财务角度,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资产, 在资本市场中可以直接换算为价值;第二, 品牌生命周期越长, 核心竞争力越大;第三, 品牌忠诚度越高品牌成功度越大;第四, 通过品牌可以赚取附加利益, 提高利润率。19世纪初, 商品不像现在这样丰富, 同类商品之间差别不大, 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大, 不像现在, 同种的商品可按照质量、科技、生产过程、功能多少、品牌细分成很多小类, 而且, 那个时候消费者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对商品除了关注其使用价值外, 没有更多的诉求。所以当时, 消费者最喜欢购买的就是价格低的产品,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商品的进一步细分,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质量高的商品, 但是, 随着商品的同质化, 品牌的观念逐渐深入消费者内心, 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甚至质量, 更多的则体现了消费者的一种精神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总之, 未来的世界,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谁的品牌“响”, 谁就是赢家。

1.2 商品的多样化、同质化和市场失灵决定了品牌的诞生

所谓市场失灵主要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所谓信息不对称, 是指在某一经济关系中部分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所不拥有的信息, 这样在决策中拥有“私人信息”或“独有信息”的一方更具有信息优势, 能在交易中占有更多的主动权;而另一方由于对对方所具有的优势或所处的环境不甚了解而处于劣势。在市场失灵情况下, 商品市场上会出现逆选择问题。逆选择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又称为“柠檬”现象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有次品的意思) , 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 只有卖方了解自己要出售的商品的质量, 而买方却不了解。如果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中, 优质品和劣质品可以有各自的需求和供给曲线, 各自的成交价格也可以明显区分。但此时, 市场中的优质品和劣质品混合在了一起, 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 但需求曲线叠加到了一起, 这时的成交价格介于原来的优质品和劣质品成交价格之间。那么, 拥有劣质品的卖方就出售了他们的商品, 而拥有优质品的卖方就不愿意出售。这样随着交易的不断发生, 更多的劣质品涌入市场, 而买方也逐渐认为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是劣质品, 他们的需求曲线继续下降, 市场成交价也停留在原来的劣质品的成交价格上。拥有优质品的卖方逐渐退出了市场, 造成了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况, 这就是市场的逆选择。某汽车行业2011年度调查结果显示, 高端市场是品牌溢价最大化的细分市场, 同样是奥迪A6这款车, 如果换成奔驰品牌, 用户认其价格可以上调7.6万元。单车7.6万元的价差, 完全来自品牌的净收益, 是个惊人的数字。

2 品牌的经济效应

2.1 站在买方视角评估品牌与非品牌产品

2.1.1 供给与需求分析

两种外表、功能十分相似的产品, 因为品牌不一样, 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也会大相径庭。通过品牌, 消费者可以估计某种商品的诸多信息, 如质量、信誉、售后服务等等。不是品牌商品质量不一定会差, 但发生差的几率会很大, 但如果是品牌商品, 质量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即使偶发差的概率, 但这个概率会很低, 而且可以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及赔偿程序得到补偿, 消费者承担的经济风险就会小很多。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其实买的就是一种放心, 安全感和确定感是人的基本情感需要。相反, 消费者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一些非品牌大件商品, 虽然外表、功能似乎与品牌产品没有多大差别, 短期内也看不出有何质量问题, 甚至该商品也有很规范的质量保修单,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司法机关维护自身权益。但是要花费较多的财力和时间, 是很不划算的。而且人处在一种对产品质量的的不信任中, 随时担心质量可能会出问题, 内心的安全感和确定感无法满足, 直接影响幸福指数, 甚至生活质量。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 对于一些花费相对大的商品 (锅碗瓢盆等一眼就能辨别好坏孬丑的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小用品除外) , 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牌产品。

2.1.2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究其原因是因为品牌产品具有相对较高的边际效用。在相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商品在功能、价格相同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消费者愿意购买边际效用高的商品, 导致品牌产品的销路好于非品牌产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具有连续性, 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购买经验将显著影响其重复购买行为, 企业应通过提供满意的购物经历来逐渐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使得消费者对该品牌进行正面评价, 进而容易原谅该品牌的失误行为, 最终排斥替代品而实现重复购买。

假设一下, 在某个商场某一类产品有两个品牌, 一个高端品牌能够给买者带去300单位的经济效应, 而另一个低端品牌给买者带去的则是200单位的经济效应, 再假设买者探询一次损失10个单位的经济效应。

解得:n=3.321928, 将n值代入, 求得Umax=256.78

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品牌给买者带去超过256.78个单位的经济效应, 买者选择该品牌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 对于锅碗瓢盆等一眼就能辨别好坏孬丑的的日常生活小用品除外) 。

2.2 站在商家的角度看品牌的重要性

2.2.1 品牌的博弈

对于商家来说, 品牌有很多重要的意义:第一, 击败竞争对手, 只要品牌响, 它将会永立不败之地;第二, 会收获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 而这个消费者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第三, 创建一系列的延伸品牌, 一本万利;第四, 在营销上有更多可以拓展的空间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企业努力打造品牌。当然, 企业塑造品牌不仅有自身主动的因素, 也有迫于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进则退。

假设某个商场有两个厂家生产的两款洗衣机, 暂且称为甲和乙, 甲和乙之间可以相互代替, 在价格、质量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多大差别, 两个厂家决定联手起来, 用最少成本赚取最大利润, 不再花费资本去打造品牌, 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对外出售, 关键看双方是否都能坚守约定, 商家永远追寻的是利润最大化, 那么, 这样做, 它们都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吗?

假设两厂家都不打造品牌, 那它们都可获益60;假设其中一个厂家打造品牌, 则它可获益90, 另一个则获益30;若它们都去塑造品牌, 那么各获益50。所以, 究竟是塑造品牌还是不塑造品牌, 显然塑造品牌更具有优势。

如果同一类产品的生产商仅仅有两个, 那么出于惰性, 也许它们还真联手都不去塑造品牌, 只图有个稳定的收益即可, 但是现实的同类产品的商家何其之多, 联手协商是不可能的, 所以除非生产商没有能力, 否则都会去塑造品牌, 这样才可以赚取最大的利润。

2.2.2 品牌效应的供求分析

设在没有塑造品牌之前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解方程组得:p=2, q=40

即供求平衡点为p=2, q=40。此时生产者剩余为△OAE, 其面积为1/2*40*2=40。

然后, 企业决定塑造品牌, 这样一定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 而价格也会随之升高, 从而带来供求曲线的变化。生产成本提高, SS向上移动, DD不移动, 但由于品牌效应, 会使更多的消费者不惜花高价购买品牌商品, 从而使DD向右移动至D′D′, 此时新的均衡点为E′。则新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此时, 生产者剩余为△O′A′E′, 其面积为1/2*60*3=90。

显而易见, 品牌的塑造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2.2.3 分析品牌的成本

当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地位时, 自然会带来一定的附加回报。例如一个肯德基鸡肉汉堡10.5元/个, 而在普通店面里不过4元/个。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品质与口感。同时品牌有助于有效的推销。品牌在产品宣传中能够使企业有重点地进行宣传, 简单而集中, 效果明显, 印象深刻, 有利于使消费者熟悉产品, 激发购买欲望。从以上可以看出, 品牌的力量, 同时也可以由此了解, 为什么各个公司不惜花重金打造自己的品牌。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函数近似的表达如下:

其中, C为总成本, T为对品牌的所有投入, B为变动费用, 亦即边际成本, 假定其为一个不变的常数, x为产量, 是变量。平均成本AC为总成本C除以产量x。即:

随着x的增长, 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性。由于在品牌的经济规模之下, 有几种技术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所谓平均成本的单位也可以不同。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产品;高一点, 是一个工厂;再高一个层次, 则是一种品牌。相应的, 边际成本也可以按照几个不同的单位核算。即增加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 增加一个工厂的边际成本, 增加一个品牌的边际成本。

3 结语

从2012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排行榜看, 入围的中国品牌共有11个, 分别是中国移动排名第10位, 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13位, 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24位, 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38位, 中国石化排名第56位, 中国银行排名第61位, 中国石油排名第68位, 茅台排名第69位, 中国平安保险则是第78位, 中国电信排名第90位, 中外运敦豪排名第100位, 入围的品牌主要集中在银行、电信、石油这样一些高度垄断行业, 品种单一, 缺乏竞争力, 和在相对开放的西方市场经济中所孕育的品牌不可同日而语, 据此, 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品牌的实力。而排名前9位的无一不是北美的品牌, 而且分布在科技 (如苹果、微软) 、餐饮 (如麦当劳、可口可乐) 、烟草 (如万宝路) 、金融 (如美国运通) 、零售 (如沃尔玛) 、服务 (如联合包裹) 等多个不同类别的行业。品牌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 邓小平在1992年就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要创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造自己的品牌, 否则就要被人欺侮, 就要吃亏。某汽车大腕如是说:“没有自己的品牌, 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品牌就是质量, 就是效益, 就是生命力。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的, 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 未来属于品牌, 尤其是属于全球性的品牌。

摘要:品牌经济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新的经济现象。关于品牌的创建及其对买主和卖主的意义, 怎样去评价它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方面。品牌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更是一种商业现象,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无形力量。品牌是一个国家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只有拥有过硬的品牌, 才能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

关键词:品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高志丹.用科学的质量观营造品牌[J].市场营销, 2001 (1) .

[2]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研究[J].南开评论, 2003 (6) .

[3]于珺.论品牌效应和品牌延生[J].财经问题研究, 2001 (12) .

[4]马永生.品牌关系管理——营销理论的新发展[J].财经研究, 2001 (12) .

[5]张世贤.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J].南开管理评论, 2000 (1) .

[6]宁昌会.品牌联合的前置因素和溢出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 2006 (6) .

上一篇:绿地生态下一篇:反思性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