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2024-08-12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精选11篇)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篇1

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 到2015年, 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 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的确如此, 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 近几十年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发展。以英国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平均每户家庭的休闲开支占家庭总支出的20%左右, 休闲产值以30%的速度增长, 休闲产业所创造的工作岗位占全国工作岗位的1/5;20世纪90年代初, ……休闲已成为全美第一位的经济活动[1]。对于有着十几亿人口、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入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中国, 休闲产业也在飞速发展, 并且可以预见到其对我国民众的生活将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当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休闲产业整体质量偏低、休闲支柱产业单一、休闲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不良休闲活动等严重影响国民身心健康以及农村休闲市场相对贫乏等。如果我们能够认清休闲产业的发展规律, 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 就可以避免在休闲产业的发展中走弯路, 从而实现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有关休闲产业的研究

(一) 国内外对于休闲产业的研究概述

以19世纪末美国学者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为标志, 学界首先开始了对休闲的专门研究。在此之后的100多年里, 国外很多学者从很多角度关注休闲, 包括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很多方面, 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经济学领域内的研究, 并且已经取得了一批严肃的学术成果。既有对休闲产业各子行业的分析, 也有对休闲产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 还有对政府政策的分析。

影响较大的如英国学者Stephen G.Jones (1986) 对二战后英国休闲产业发展的分析, 他指出休闲产业的需求主要受国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和年工作时间的减少两方面因素影响, 供给主要受就业和资本投资增长影响, 并指出休闲产业发展当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2]。Ian Wilson (2000) 在其《休闲经济学》一书中对休闲的含义、行业特征、市场结构、以及休闲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做了系统的分析。Ken Roberts (2008) 在其《休闲产业》一书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休闲产业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和深入的讨论, 包含了对休闲供给者、休闲活动、政策的分析。国内学者对于休闲以及休闲产业的专门研究只有十余年的时间, 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而且一开始就比较关注休闲对经济的影响。到目前为止, 关于休闲产业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休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休闲消费问题、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因素等方面,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卿前龙 (2006) 对此有过详细的整理[3];但是在某些重要问题上还缺乏相应的研究, 如休闲产业的演变规律, 休闲产业统计体系的建立等, 这理应引起学界的关注。

(二) 休闲产业的界定与分类

由于休闲产业自身的特殊性, 目前中外学者对休闲产业的界定有所不同, 以马惠娣女士和卿前龙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分类的角度对休闲产业进行了界定。马惠娣认为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 (物质的与精神的) 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 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 (运动项目、设施、设备、维修等) 、影视、交通、旅行社、导游、纪念品、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4], 卿前龙认为休闲产业是“由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引发的、国民经济中那些生产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的行业总称, 它广泛存在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中”, 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 “休闲服务业是休闲产业的主体产业部门”[5]。很多学者沿用了类似的界定。另外, 还有学者根据不同产业在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方面的不同和对休闲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将与休闲有关的产业进行分层, 分为基础休闲产业、延伸休闲产业和支撑休闲产业三个层次, 包括休闲旅游业、体育休闲业、文化休闲业、休闲农业、休闲商业、休闲房地产业、休闲工业、休闲信息业、休闲中介业和休闲交通业共十个主要产业[6]。

笔者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认为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定义休闲产业。从狭义来看, 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那些为满足消费者的休闲需求 (物质的和精神的) 而提供直接的休闲物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行业的总称。这个定义的优点是关注了休闲经济的主要组成, 利于进行相关的经济统计。从广义来看, 休闲产业应该是一个同时包含直接休闲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以及间接休闲物品和服务的生产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由于系统内的相关经济活动都是由人们的休闲消费所引发的, 他们都应该属于休闲产业的范畴。这个定义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休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 缺点是目前统计体系对此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休闲产业的发展规律

(一) 休闲产业的多元化和集中化趋势

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最明显的趋势是休闲产业的多元化和集中化趋势。以二战后的英国为例, 其休闲产业在战后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一系列新产品纷纷涌现。根据Stephen G.Jones (1986) 的研究, 在英国, 二战后看电影与休假、足球运动一样成为娱乐方式。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涌现, 并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辅助性产业:从足球场到体育设施和专门的期刊杂志等等;电影业早在1946年就达到了最高入场率, 当时英国有1/3的人口至少每周光顾一次电影院。从表1中50-60年代英国家庭在休闲项目上的支出可以窥见英国休闲产业的部分发展面貌。人们在酒精饮料, 书、杂志和期刊, 玩具和文具, 广播电视 (许可和租金) 等方面的支出有显著增长;在广播、电视, 剧院、体育和一般性娱乐等项目中的消费有缓慢增长;在电影院、赌博支付上面的支出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资料来源: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British Labour Statistics:Historical Abstract 1886-1968, London:IIMSO, 1971:7-386.

20世纪60年代, 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休闲价值取向, 与文学、艺术、音乐和时尚相关的休闲产业得到很快发展。从20世纪70-80年代的发展来看, 对国民经济有显著影响的是餐饮业、旅游业、假日经济、赌博游戏、园艺和DIY等行业, 这些行业每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数十亿计。综合来看, 战后的几十年中英国休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是一个显著趋势。

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包含水平集中度的提高和纵向集中度的提高) 是英国休闲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另一个显著趋势。例如1968年英国64%的啤酒生产被控制在5家大企业手中;在70年代, 赌博商店, 旅店分别由一家企业主导, 餐饮业则由数家大企业主导, 他们纵向经营饮食生产和制造, 横向兼并其他餐饮形式和休闲业的其他部门。

(二) 休闲产业的空间集群趋势

休闲产业发展的又一个趋势是集聚化。所谓集聚化, 按照苏东水 (2005) 是指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 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内, 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若干个同类企业, 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 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集聚在一起, 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部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有关联性, 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 包括专业人才, 市场, 技术和信息等, 一些互补产业还可以产生共生效应, 集群内部的企业因此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 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休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集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城市街区层面看, 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游憩商业区, C.Stansfield&J.E.Rickert, 1970) 、TBD (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 城市游憩商业区, Getz, 1993) 、LBD (Leisure Business District, 休闲商务区) 的出现, 即是休闲产业集聚化的一个体现, 在这些区域内, 旅游景点、各种配套商业和休闲服务设施集聚, 形成集群优势。从城市整体层面看, 在青岛、大连、厦门、三亚、杭州、成都等地, 休闲已经成为整座城市的标签。这些城市的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信息、保险等相关行业高密度聚集, 形成共生发展态势。从更大的区域层面看, 在山西、陕西这样的文化旅游大省, 已经形成的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这些旅游线路区域内基本形成了具备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要素的产业体系, 保险、邮政、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获得配套发展,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商务、会展节庆等产业加速融合, 形成了明显的空间集群优势。如山西以五台山、云冈石窟为龙头的佛教古建旅游线路, 以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民俗旅游线路, 以黄河壶口瀑布、洪桐大槐树、关帝庙为代表的寻根觅祖旅游线路, 太行山水旅游线路以及黄河文明旅游线路等。从更高的层次看, 一省或是跨省的区域都已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休闲产业集群的态势。

(三) 休闲产业的创新发展趋势

所谓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Industry Life Cycle Theory) 是在Vernon (l966)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逐步发展、演化而形成的, 描述了产业从萌芽、成长、成熟到衰退的演变关系, 大多数产业的发展都适合这一生命周期规律。产业在发展到成熟期之后进入衰退期就不可避免, 这是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和发展降低了原来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使得其市场份额大大减少, 趋于衰亡。

休闲产业的生命周期规律则有所不同 (见图1) , 休闲产业在进入成熟期之后将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而不会消亡, 这是由休闲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从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观条件看,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类的发展将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们对休闲的需求必将持续增长。从休闲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看, 随着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改善, 多数人将有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享受休闲;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休闲产业的创新发展有了更强的技术保障。因此, 休闲产业不会消亡, 只会朝向更高一级方向发展, 休闲产业中某一个子行业可能会脱离时代的发展而遭到淘汰, 但是与此对应的必将是新兴休闲子行业的出现或是其它子行业的更大发展, 推动休闲产业的不断升级。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的飞速发展无疑印证了这些事实。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 休闲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 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 到2015年, 休闲经济产值将占GNP的50%以上。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图中实线部分为休闲产业生命周期规律;虚线部分为一般产业发展规律)

(四) 休闲产业将处于产业链的高端

按照杨公朴等 (2002) 的观点, 由于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因此, 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 该定义明确了产业链是由产业依据关联关系组成的。笔者认为对于休闲产业而言, 其产业链中所关联的产业不仅包括实物形态而且包括服务形态。人们进行休闲消费的时候是在享受一种服务, 而要享受到这一服务, 又需要休闲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休闲服务的供给, 休闲产业所在的产业链就是这样一个包含相关休闲设施、产品和休闲服务的生产和供给的链条。由于产业链是由众多的价值环节构成, 但并不是每一环节都创造等量价值,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 生产设计和服务的环节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在现代社会中, 休闲服务业是休闲产业的主体产业部门, 其产业链条具有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的能力和趋势, 也就是产业高端化的趋势。所以从总体看, 休闲产业将占据产业链的高端。

(五) 休闲产业将演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休闲产业的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显现, 国内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马惠娣、卿前龙 (2000, 2007) 指出的我国休闲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王琪延 (2004) 认为休闲经济是中国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楼嘉军 (2005) 认为休闲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以休闲产业中的旅游业为例, 从2002年至2007年的6年间, 我国旅游业的国内居民旅游收入平均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 明显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率。2007年国内居民旅游次数为16.10亿人次, 比2006年增长了15.49%;国内旅游收入为7 770.62亿元人民币, 比2006年增长了24.73% (见表2) , 这表明了我国国内居民旅游消费急剧增长的态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进入21世纪, 我国的国际旅游发展也非常迅速, 保持平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 其中2004年的增长速度甚至高达47.87%。到2007年, 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已达到419.1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3.74%, 约占同期国内旅游收入的38% (见表3) , 国际外汇旅游收入日渐成为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 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 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 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家旅游局预测, 202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33 000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 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见《财经时报》2000年5月17日第2版) 。

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6年中国网游产业报告称, 2006年中国网游市场的规模为65.4亿元人民币, 增长率为73.5%, 拉动的IT、通信以及传媒等行业的产值为333.2亿元人民币。再以鲜花经济为例, 据有关资料统计, 2006年, 我国的花卉种植面积已达72.21万公顷, 销售额为556.23亿元, 其中鲜切花的销售量达125.68亿枝, 销售额达60.53亿元。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鲜切花消费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006年, 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7 000亿美元的上海, 一年鲜切花的消费量就达7亿支 (《新闻晨报》2007年2月8日) 。

(六) 休闲产业将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陈刚 (2003) [7]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具有很高的创新率, 能迅速的引入技术创新, 对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很大的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的, 并且本身增长率较高、带动力较强的成长型产业。通过对主导产业的概念和含义进行总结, 可以得出主导产业几个特征: (1) 市场需求比较大; (2) 本身增长率高; (3) 带动力强; (4) 成长性高; (5) 创新率高; (6) 对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很大的作用。

资料表明, 在美国休闲产业已居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位, 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 其就业人数为全部劳动力的50%。目前美国人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 1/3-2/3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 1/3的土地用于休闲娱乐, 休闲产业无疑已经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 在稍后的几年, 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 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经济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85%, 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 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 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占教育事业的极大份额, 这为休闲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8]。笔者认为, 在我国休闲产业也将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原因如下:从市场需求来看, 我国很多地区正进入或即将进入休闲时代, 休闲消费的市场需求巨大;从增长率看, 2000年以后, 我国休闲产业的主体旅游业的收入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从就业带动力看, 有数据表明, 旅游业中一人就业可以带动其他行业5-6人就业, 其就业系数很大;从成长性看, 我国的休闲产业刚刚步入快速发展期, 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从创新程度看, 休闲产业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 给大众带来了无穷的娱乐享受;从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看, 在很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地区, 发展休闲产业成为结构升级的一条可行之路。

(七) 休闲产业向其它行业不断融合、渗透

在我国, 休闲产业刚刚兴起, 但是已经表现出向农业、林业、渔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零售餐饮业、文化体育业等行业渗透的趋势, 而这些行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休闲产业, 如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休闲房地产业等。笔者认为这种发展情形将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帮助中国实现经济休闲化、社会休闲化, 而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以美国1990年为例, 全美国消费者在娱乐性商品和服务方面总共花掉了2 800亿美元, 占全部消费开支的7%。尽管2 800亿美元已经是很客观的一笔钱了, 但这只是全部休闲消费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大部分的休闲支出被归到了其他类别中。比方说, 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4 580亿美元中, 就有1/3以上花在了休闲旅行上。在机动车运行里程数上, 也有1/3的行程是休闲的产物。在飞机上有60%的乘客是在作休闲旅行, 而非业务旅行。20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证明, 当一个民族或国家由贫穷走向富裕, 人均GDP达到800美元, 人民生活水平越过温饱线走向小康阶段后, 社会对旅游、娱乐、文化产品等服务性消费的需求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凸起现象。在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8 934元, 按照与美元的汇率为1:7计算, 人均GDP为2 704美元, 远远超出800美元的门槛。这就说明从经济层面看, 我国已经发展到了经济和社会休闲化时期。

三、我国发展休闲产业的启示

上述国内外休闲产业的发展规律, 可以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第一, 针对我国休闲产业多元化发展有余、产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 以利于大的企业集团的形成, 促进我国的休闲产业向综合化、全方位、多元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 要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措施, 充分考虑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集聚因素, 使得休闲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融入区域发展之中。

第三, 既要充分认识到休闲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 带动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 又要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适当发展。一些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地区在选择接续产业、促进产业转型的过程中, 不能忽视休闲产业。

第四, 要注意到消费休闲化、生活方式休闲化、休闲活动社会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原梅生, 郭梅军, 张艳辉.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 23 (5) :36.

[2]Stephen G.Jones, Trends in the Leisure Indus-tr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ServiceIndustry Journal.Vol, 6, Issue 3 (November1986) .

[3]卿前龙.休闲产业:国内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 2006 (4) :40-46.

[4]马惠娣.休闲产业应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J].未来与发展, 2000 (8) :39-41.

[5]卿前龙.休闲产业:概念、范围与统计问题[J].旅游学刊, 2007, 22 (8) :83-84.

[6]魏小安, 丁娜娜.关于休闲产业体系的理论思考[A].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7]陈刚.主导产业概念内涵新探讨[J].理论导刊, 2003 (9)

[8]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篇2

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的ERP软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的ERP软件产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而ERP是制造业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是数字化的管理,发展ERP软件产业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ERP需求市场,为中国的ERP软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是如何持续、快速地发展中国的ERP产业?回答是:发展中国的ERP软件产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国产ERP软件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要苦练基本功,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产品的技术水平、改进自身的实施方法、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规范项目管理,形成研究、开发、实施的规范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要树立和维护自身的品牌,不能一心想着找“市长”,盯着政府的支持,靠政府的项目吃饭;不能期望通过获得地区或行业保护,给自己特别待遇;更不能寄希望于采用不规范的手段,一味拼价格,搞短期行为,误导企业,牺牲服务质量。如果是这样,再多的政府支持也改变不了自身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制造业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凸现实施信息化的主体地位。信息化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武器,ERP是尖端,制造业信息化说到底是企业自己的事。必须在理顺自身需求、制定信息化规划、明确信息化实施策略、确保信息化预算、评估信息化风险、做好组织准备、选择好咨询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再选择信息化软件产品、实施信息化工程,搞有效益的信息化;而不能盲目地跟风,草率决策,甚至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把搞信息化与买设备等同起来,忽视信息化软件,尤其是使信息化建设走向歧途;要高度重视ERP作为企业管理支撑系统的极端重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打长期战、艰巨战、持久战。

各级政府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强化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发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政府支持用信息技术发展制造业。但是政府不包揽信息化的一切工作,不能代替企业做企业自己的事。政府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在创造市场的同时,不能留扭曲市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鼓励企业优先选择国产ERP软件,但不能搞地方和行业保护,更不能搞强制指定,干涉企业的选型,否则ERP难以实施好。政府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应该大力扶持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机构来推动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和ERP软件的深化应用。

中介服务机构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市场化运作,与制造企业站在一起,担当企业的信息化顾问,为制造企业负责,发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严格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帮助企业选择软件产品,搞好咨询、监理和培训服务,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而不是充当软件公司的代理,厚此薄彼,简单地推销ERP软件产品。

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实战经验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实施专家。由于ERP软件的应用成败直接影响客户企业的兴衰,因此,专家们必须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保持中立的立场,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共享出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中介服务机构应该依托具有实战经验的信息化专家来开展专业服务。

媒体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正确地引导企业,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和独立性,避免人云亦云。对于信息化领域的专业媒体,就更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立场,真正为企业负责,而不是滥用自己的资源,沦为广告客户的吹鼓手,甚至误导企业。

特级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研究 篇3

特级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

1978年12月,教育部、国家计委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发布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自此我国特级教师评选工作拉开了序幕。为进一步落实特级教师工作,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于1993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1978年的《暂行规定》修订为《特级教师评选规定》,颁行至今已有20个年头。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如何实现专业发展的?有什么规律可以总结和借鉴?这是值得研究者深入系统研究的主题。但是以往对特级教师的研究多是榜样式的课堂教学经验介绍,还缺乏对特级教师群体专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本文拟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视角入手,通过深入挖掘其统筹调配的资本,较为系统地总结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以期望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布迪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简述

尽管早期学者已涉及社会关系的资本研究,且使用了“社会资本”一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研究时,此概念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资本”以及“惯习”概念。所谓“资本”就是“积累的(以物化的形式、具体化的、内深化形式的)劳动。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物化的或者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1:190]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其中文化资本以身体化、客观化以及制度化状态存在。此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指出自然人从一出生就拥有遗传天赋形成的人力资本、土地和货币等构成的物质资本、所处社会环境构成的社会资本这三类资本;著名社会学家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2]在这一概念中,“资源”是中心词,占据重要位置,所有行动者都会采取行动来获得有价值资源,以促进自我利益。个人的目的性行动则分为同质性互动与异质性互动,“前者以拥有相似资源——可以包括财富、声望、权力和生活方式——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为特征。后者描述的是拥有不同资源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2]。

通过社会资本理论,不难发现特级教师从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毕业生,自步入教师岗位后,能在短短数十年间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3],就说明特级教师一定善于积累社会资本为自己的成长服务。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入手,拟结合人民教育编辑部汇编的《名师人生》一书中43位特级教师为分析对象,总结其何以有效调配各项资本,并凭借资源谋求同质性和异质性互动时实现资本的多重转换,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二、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分析

通过对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得出特级教师之所以专业发展优于其他教师就在于他们有意识并善于应用各种资本,妥善为自己的发展服务。

1.学习和教育科研:文化资本的积聚

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表现状态有三种,一是身体化状态,表现为心智和肉体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这种文化资本多是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二是客观化状态,表现为文化商品,它们是理论的印记;三是制度化的状态,意指社会对资格的认可,特别是颁行的资格证书和文凭。该书中的名师大都是初中、中师毕业,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止步,而是积极谋划后期的文化资本再积累。这些特级教师或因深感理论水平过低或放弃多年爱好,如李吉林放弃了年轻时打球的爱好,婉言拒绝了邀请和疗养等,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籍;或萌发继续求学之路,如邱学华就为了研究小学教育,决定报考大学深造,并一举考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此,他遇到了刘佛年、沈百英、张耀翔等知名教授,广览了小学算术教学方面的藏书,尝试编出了大学用书。正是在求学过程中有幸遇到大师,结交今后课程论等方面的同学,为他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张思明因家庭原因放弃进入大学,但在继续深造的坚强意志的引导下,他在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完成了在职硕士学位。[4]

这43位特级教师大都来自普通之家,有些还在幼年遭遇变故,他们的家庭并未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资源,但是他们凭借坚强的学习信念,不断求学的决心,或进入大学深造,或放弃其他爱好,在多年的学习和研修基础上最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资本。

2.提升和内化:同质性互动

《名师人生》中列举的特级教师进入的学校并不是该地区首屈一指的小学,初次踏入教师岗位也并非完全如鱼得水,他们能将文化资本的基础迅速扩展,就在于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后,善于应用同质性互动。他们有些接触了教学经验更为丰富的老前辈而深受启发,如支玉恒受到了斯霞、袁瑢、杨再隋等名师的提携和帮助,教学、为人等更进一筹;吴正宪在教学改革之路上蹒跚摸索时,有感于特级教师马芯兰教改,便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题;有些则与先进思想进行同质互动,如张天孝听区内一位校长谈到上海崇明区的“三算结合”后,突发灵感,建议领导依托进修校在本地区开展“口算、笔算、珠算结合”的教学实验。[4]以此为基础,张天孝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文章;李元昌颇为崇拜陶行知,故在与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己的提升。李元昌论学问、声望等远不及陶行知,但是他们选择了共同生活方式,也就是回归到乡村中,力图在乡村这篇土地中实现自己的教学梦,并力图通过语文学科入手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陶行知所走之路就是很好的探索,通过相似路径实现的同质性互动推动了李元昌自身的提升和内化。[4:78]

特级教师通过与自己力求达到的榜样,或感悟的教改思想等进行同质互动,通过内化思想和行动可以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不断提升,一步步向特级教师迈进。

3.拓展和延伸:符号资本的运筹

布迪厄认为符号资本指的是一种受到社会认可的,能够生产、再生产和长期积累的声誉、名声、精神、特殊性或神圣性等以符号方式存在的稀缺资源。《名师人生》一书中的教师在还没有成为特级教师之前,大都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爱每个学生的心,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他们不盲从于固有教学模式,均讲求教学艺术,践行教学改革。也正是他们敢于作为、敢于试验的精神,支撑了他们最终教学改革小有声势,使得他们获得了一定荣誉和声望。这些符号资本使得他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更多学者、领导等对他们赋予更多支持和帮助,也进一步参加省级、国家级课题,参加省级、国家级以及世界级研讨会等。如张桂蕊成为县级教学能手后,成为其前进的“鞭子”,他更加竭尽全力、踏踏实实地向上攀升;成为特级教师后,她又参加了省级重点课题,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由于符号资本的获得,使得特级教师获得资源、同伴、前辈等的更有力的帮助或推动,促进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教师发展中社会资本积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何以实现专业发展?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可以为广大教师所借鉴。特级教师通过文化资本的积累、同质性互动以及符号资本所带来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的相互转换,实现了自身专业发展。今后,广大教师在专业发展时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注重文化资本的积累

长期以来,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虽一直提倡“教师要成为学习者”,要通过科研、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优化教师的业务水平。但是很多教师一旦踏入工作岗位后,大多忽视了后期文化资本的再积累。《名师人生》中的特级教师他们虽然前期学历不高,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科研等积极进行后期文化资本的积累。这就说明“学历低的教师也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高学历教师未必能成为优秀教师”,[5]关键在于踏入教师岗位后是否注重后期文化资本的积累。因此,无论教师本人还是学校管理者等都要注重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文化资本的再积累,打消“高学历就是好教师”的狭隘观念,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研究,通过“教学做合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2.重视符号资本的延伸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因此,特级教师是模范,是一种学术和师德的代表。特级教师所拥有的符号资本就是他们所拥有的声望、荣誉,因此要广泛重视和利用特级教师的符号资本。重视和利用特级教师的符号资本并不是侧重于“宣传和介绍特级教师的生平、事迹和工作成就,展示特级教师在学科教学案例,建议和反思当下特级教师制度”,[6]而是要利用特级教师的榜样力量对其他教师进行熏染,或是成立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或是实行当地教师与特级教师结对子互相帮助,或是建立特级教师互动网站,实现特级教师在线互动来帮助急需提升的教师。

3.强调教师的同、异质互动

当下,特级教师虽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但是特级教师作为经验丰富的教学、学术能手,其富含的优秀资源、教学经验等大都仅是局限于书本、经验的介绍,忽视了其与其他正处于发展期的教师的同质互动,也更忽视了特级教师与其他领域的异质互动。特级教师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群体,要继续保障其与相似经历的同质群体进行互动,也要注重与处于发展期的教师进行互动。此外,还要注意的特级教师除要与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领导,学校的正处于发展的教师等进行同质互动,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互动的范围,实现异质互动,也即实现特级教师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互动。只要这样才能将特级教师的社会资本扩展到不同领域,也只要那样才能将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吸纳到学校中,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拥有教学名师。更多的只有这样才能将特级教师所蕴藏的社会资本扩展到不同领域。

特级教师通过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促使其最终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其他教师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娴熟地应用社会资本来促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1] 布迪厄.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人民教育,1993(Z1).

[4] 人民教育编辑部.名师人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样本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6(4).

[6] 王芳,蔡永红.我国特级教师制度与特级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5(6).

[作者:贺撒文(1979-),女,湖南邵阳人,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博士。]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篇4

关键词:第三产业GDP,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政府控制力

第三产业的顺利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观察或测定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 重点研究及分析其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变化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当我们对比国家或地区每年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格局时, 应用已知规律就能从中能够判断出新的项目或者第三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判断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政策优劣, 需要对比2008年的第三产业各参数才能看出。为促使2009年江苏整体经济的顺利发展, 本文从全球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研究江苏新的第三产业发展局势和变化, 包括政策调整的方向。

一、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分析

(一) 第三产业主要参数的分解

(见表1)

(二) 发达国家主要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参数的测定过程

上述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参数必须加工整理才能转化为相关的经济规律的模式。我们对表1中的参数进行相应变化 (见表2) 。

在表2中, 各国的第三产业GDP分别用以“准1化”的参数表示。

其测试规则如下:

第一, 如当以{X1}为主时, 所求的各国的第三产业的参数 (见表3) 。

再运用直线回归式的计算, 可测得:GDP<国家>=0.424-0.00204{X1}。

第二, 同理, 对{X2}, {X3}, {X4}, {X5}, {X6}和{X7}后的计算出的直线回归式分别为:

二、对江苏2009年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及判别

(一) 2008年江苏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分解

江苏第三产业GDP的官方统计是1714.118亿美元, 第三产业人口密度296人/km2, 第三产业投资920.933亿美元, 国土第三产业经济释放量168.547万美元/km2, 第三产业经济力达到185,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1.86 (见表4) 。

如果按照测试{X1}, {X2}, {X3}, …{X7}的规则, 可分别计算出:{X1}=256.431;{X2}=2.394;{X3}=33.856;{X4}=272.712;{X5}=58.290;{X6}=1131.206;{X7}=707.774。

从应用规则1计算得:2008年江苏第三产业GDP分别有3.026万亿美元, 4.257万亿美元, 1.346万亿美元, 4.346万亿美元, 4.146万亿美元, 4.312万亿美元和3.880万亿美元。平均为3.616亿美元, 接近日本的第三产业GDP。这表明江苏2008年的{Xi}对江苏第三产业GDP的发展仅仅达到日本的1/30。江苏第三产业有很多财富被蕴涵着。所以江苏必须对{Xi}加快开放和第三产业的相关经济政策方面进行正确的调整才行。2008年日本的{Xi}类似于江苏的{Xi}, 包括第三产业投入产出方面, 但日本形成了极限。当{Xi}的调整有利于江苏2009年的第三产业GDP时, 江苏第三产业GDP达到2000亿美元是可行的目标。

(二) 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发展的{Xi}政策调整分析

年初时省人大代表会议提过江苏2009年第三产业GDP要比2008年增长8%左右, 即达到2093亿美元左右, 那么江苏第三产业的{Xi}2009政策性的科学发展将是什么?通过运用规则1、2对{Xi}的测试初步结果为:X1=360人/km2;X2=1694亿美元;X3=300万美元/km2;X4=42.6%;X5=967;X6=200和X7=1:2;具体测试结果对比如表5所示。

三、结束语

通过全球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经济2008年发展规律的对比, 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经济有尽快提高的发展空间, 即江苏第三产业GDP虽然处于不足的“日本级”, 但可以向着“日本级”发展。在X2, X3, X5方面进行政策调整测试后发现能够较快提升江苏的第三产业GDP。2009年第三产业X5, X6比2008年增大也是重要的关键。如果将{Xi}更加人性化调整及配套好相关的第三产业经济政策, 那么2009年全第三产业经济和谐发展的速度更快。

参考文献

[1]、车济炎等.新知识词典[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徐从才.江苏产业发展报告——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2007[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3]、王培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研究[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8.

[4]、贾晓峰等.江苏产业结构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李惠国.社会科学新方法大系[M].重庆出版社, 1995.

[6]、Brenner.the economics of global turbulence:A special report on the world economy1950-1998[J].New left Review, 1998 (5-6) .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探究 篇5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从变化过程,影响因素及调整原则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调整原则

Changes of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bstract: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a sign of the state of national or regional leve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 decisive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t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from the process of change, adjustment factors and the principles.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variation;adjustment principle

一、概述

农业产业结构是是指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随着新阶段的到来, 影响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业结构性问题, 日益显著地摆在人们的工作日程上。因此, 分析农村产业结构变革成因, 对产业间的规律性变动和演化进行探讨, 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产业结构大致有两种划分:

1、纵向分层法,按农村各产业部门的垂直所属关系划分;

2、横向分工法,按照农村经济的横向分工,把农村经济部门分为三类产业部门。

二、农业产业结构一般发展规律

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受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约束, 不会是“异军突起式” 的革命或“ 爆发式” 的重组, 而是一个由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变动过程。此过程具有阶段层次性和时序性的递进特征。具体产业的组合比例包括生产要素组合和产值配置等在经济时空中的转化运动, 顺次经过四个阶段、五个层次。2.1 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 城乡分工十分明确、差别显著。农村经济困扰在“以农为本”的狭隘界限中。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生产要素绝大部分是集中在粮食生产上, 农民以满足自己温饱为主要需求, 农业只向城市输出少量初级产品。农村工业数量微乎其微,仅有少数传统手工业。此时, 尽管商业服务业还比较薄弱, 但较之农业工业先一步发展。

2.2 初变阶段

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乡联系逐渐密切, 对于农民的限制放宽了, 信息量扩大了, 商品经济观念得到普及。同时, 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提高, 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并出现较多的剩余劳动力、资金等。为了获得最大效益, 这些剩余劳动力和资金等需要寻找新的投人场所。这给原先几乎空白的农村工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大量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开始流向第二产业, 以农副产品加工等为前导的农村工业迅速壮大起来, 它带来了农产品输出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经济。2.3 递转阶段

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增长,生产要素进一步转移、流动。农副产品加工的层次、范围大大地扩展开来, 除中小型工业之外, 城乡联营与农民集资兴办的有机构成较高的大中型村工业企业开始出现, 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决。随着工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也由农业、农村生活伸向第二产业, 引起了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等业的发展。原先以农为主体的旧有结构进一步瓦解了, 第一产业从“老大” 的地位跌落下来, 让位于第二产业。2.4 发达阶段

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 农产品品种、数量、质量水平的大大提高, 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变。农民的消费需求等级远远赶过了基本生活资料的范围, 文化、艺术、娱乐和美化等的服务需求冲动逐渐强烈, 开始进人“超物质化” 需求的高级阶段, 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 农村工业的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这一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它很快成为吸引诸生产要素的主要部门, 并在广阔的天地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先是超过了一直稳定增长的第一产业, 继而超过了“暴发户” 第二产业, 跃居首位。到此, 农村产业结构进入高度发达阶段。

产业结构的演进不是孤立的、随意性的, 而是具有比较明确的层次递进关系,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 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发展结果, 产业之间的位移或配置比例时变动是有规律的, 二、三次产业的依次发展、壮大, 使结构配置沿着折线轨迹横向平移和斜向变动交替上行, 产业间的移位, 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互换, 而是蕴含了质变, 即后一阶段的结构层次无论是要素组合质量, 还是产业产出功能都要比前一阶段高得多。产业结构就是通过这种量的增长和质的变换过程, 不断放弃较低阶段和较低层次, 进入较高阶段和较高层次。

三、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探究

3.1 改革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

1.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

(1)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副、渔比重过小(2)在林业内部,1978年用材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80.3%(3)在畜牧业内部,重养猪,轻草食动物牛、羊、兔等(4)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

2.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3.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农产品供给全面紧张。3.2 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

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制度、市场和技术与农业产业结构变革 以及结构调整与结构效应。

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变化趋势。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作物将有较快的发展。各部门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发展。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量大幅度增加,农村将由自给,半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向商品型产业结构变化。3.3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由于各地的资源不同,得到的效益也不同,因此,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主导产业,是推动农村产业调整的前提和基础。红寺堡开发区确定的“3211”产业,就是适合开发区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调整的一大举措,是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要引导农民向规模化、产业化、“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形成适合本地的优势主导产业。

多方筹集资金,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是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要利用招商引资等形式,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涉农、财政等部门要围绕农业产业化进行调整,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符合产业调整、有利于形成农业产业群的项目,申报争取支持。财政及金融信贷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政策优惠支持力度。

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步伐。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因此,要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重视科技示范企业、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工作,引导实用型人才,培育一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型农民,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就是实现产业经营化、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农业产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市场体系的匹配程度。因此,要重视市场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培育市场主体,建好基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体系。政府要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有序运行。同时,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起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提高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指导力度。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政府要转变职能,在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四、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4.1 自然条件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土地、气候等。不同的自然资源决定不同的产业类型。具有旅游资源的,有利于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有利于形成畜牧养殖发展模式;具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特色种植发展模式等。4.2 市场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熟程度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快慢,供求关系能及时、信息能准确地进行反馈,产业发展快,促进结构调整;反之,市场发育滞后,供求信息不畅,就会影响领导决策,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产业结构调整就会受到影响。开发区在“3211”产业发展方面,应重点注重这一点。4.3 技术因素

只有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相应产品,拥有的技术越具有垄断性,生产的产品就越具有竞争力。具有不同的科技及传统独有的技术,决定着不同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应科学技术及人才优质,有利于发展相应的产业。红寺堡开发区的移民大多来自山区,具有传统养殖技术和勤劳的种植精神,经过技术培训和引导,为发展“3211”产业提供人才技术保障。4.4 政府因素

政府利用有强制性和统一性的权力资源,承担着公共物品分配供给的职能,直接影响着投资环境,对辖区农村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制订合理规划,确定主导产业、政策导向及优惠激励机制,引导农村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五、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第一,根据农村产业发展规律,实行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原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些话概括了农村各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做到种植业内部比例协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才能提高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既不能让产业结构水平落后于生

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能急于求成,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根据农村资源状况,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农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基本途径。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情况不同,使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各有其特点。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保证各种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第三,根据市场要求,采取市场导向的原则。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始终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发生着经常性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超前意识,要以市场需求的变动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安排各产业的生产规模,既强调发挥资源优势,又要强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

第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各种产业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就能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违背生态规律的要求,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针对目前农村各产业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状况,应当特别强调协调发展的原则,即合理确定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的互补关系。

第五,寻求整体发展,采取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农村产业结构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促使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增量型向增效型转变,尤其要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经营模式转向集约经营模式。农村经济不仅要有量的增长,更要实现质的提高,要强调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确定产业之间的合理比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第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由此可见,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是有规律的, 产业间彼此相联互相作用。因此, 变革未来农村产业结构, 就不能凭主观意志, 而应以上述变动规律为依据。

参考文献:

[1] 覃巍.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6):33-37

[2] 宋洪远.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 彭云.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4] 郭琳,王华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4):104-106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篇6

[关键词]旅游规划理念;发展历程;演变规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旅游规划事业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规划实践的发展,关于旅游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旅游规划理念研究属于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旅游规划本身则更强调应用性,由于旅游规划学术基础薄弱,旅游规划学术方面的研究更多是从规划的主导思想、旅游规划战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旅游规划的主导理念研究较少。

而旅游主导思想与旅游规划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旅游主导思想更强调主观性,是以旅游规划者的角度和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和依据,旅游规划理念则是以旅游者的感知和价值观为依托,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和过程中的需求和感受,是反馈给旅游规划工作者的游客需求,对旅游实践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研究不是很多,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王艳丽等人认为旅游规划的理念是旅游规划中所具有的理性观念体系,是与旅游规划有关的价值观体系的综合,是旅游规划活动整体的价值观和理念。因此旅游规划理念可以定义为“贯穿于旅游规划整个编制、实施过程,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根本性指导意义的规划目的性思想”。

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是从游客感知和游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旅游规划价值观,是贯穿整个旅游规划编制过程和实施过程(包括旅游形象设计与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景观设计、旅游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发展历程

我国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规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30多年的时间里,旅游规划理念主要有5种,各个理念指导阶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完成旅游规划理念的转变。在我国旅游规划发展的30多年间,各种旅游规划理念都有体现,在每个时期都有几种理念共同指导当时的旅游规划工作,也反映出旅游规划理念在我国发展演变的过程。

(一)“资源主导”理念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的时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景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以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劣,旅游资源的禀赋与组合为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旅游市场的分析、旅游产品的打造也都是重点突出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战略制定、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开发措施和旅游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规划。

旅游规划的资源主导理念只停留在经济发展的肤浅层面,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旅游开发必须要关注的如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冲击等方面,也没有从游客和旅游功能本身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规划依据。

在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实践和研究中,并没有对区域文化和环境有足够的重视,只是沿用一种“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思路,导致了盲目开发。魏小安曾指出:在过去的发展中,形成了“全国办旅游”和“全民办旅游”的热潮。全国各地大兴饭店建设、大办旅行社,兴起了修庙挖坟之风、兴建游乐场之风。这就是资源主导的旅游规划理念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这种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理念指导下的旅游开发并没有考虑到游客的真正需求和旅游偏好,只是单纯的以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等方法进行旅游开发,这种无视游客需求的规划即使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其规划后旅游产生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讲,单纯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开发,也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旅游的发展对旅游资源的破坏,造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

很多规划都出现了规划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尤其是旅游市场与规划预想的偏差最大。由于缺乏对旅游市场的调研,缺乏对旅游经济规律的把握,缺乏对旅游管理的经验,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普遍存在操作性差的现象。

(二)“市场导向”理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规划编制者开始摆脱单一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桎梏,认为旅游开发要成功就必须符合游客的心理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才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认识到客源市场的差异性旅游需求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前提,旅游规划必须根据自身区位条件为前提进行分析,以自身旅游资源的类型为依托,细分为不同的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和消费层次开发规划相应的旅游产品、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此时的旅游规划依然重视旅游资源的基础作用,但是在旅游规划理念的指导方面更侧重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对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规划,更多的注重市场的需求而开发,而不是单纯就旅游资源而开发。

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虽然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飞跃,重视了旅游市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效,但是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方面却很少体现人文关怀,尤其是对特殊游客的需求如残疾人、儿童、老人等,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但是对当时的旅游规划从业者也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当时我国的旅游事业刚刚处于一个大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处于旅游规划的粗放阶段,旅游规划行业还并没有与国际接轨,还没有吸取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是我国旅游规划的一个必然阶段。

(三)“以人为本”理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入的全面发展”。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旅游开发和旅游规划者开始深切关注“以人为本”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旅游规划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人文关怀,重视游客的心理感受和人文需求,强调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在精神上得到放松,获得审美享受和丰富知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设施的设计、旅游线路的安排以及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就是以旅游者的需求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要尽量满足旅游者的合理需求。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让旅游活动真正回归到游客价值,让旅游真正达到休闲放松和休闲娱乐的功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审美和愉悦的感受,也让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从旅游活动中获得平等和公平的发展机会,使旅游活动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者得到审美享受和休闲放松,旅游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当地居民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和谐统一。

(四)“反规划”理念

nlc202309011316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俞孔坚、李迪华,2002)一文中,是由国内著名的景观规划师俞孔坚教授首次提出的。“反规划”的理念主要针对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生态格局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过程,提倡尊重自然的过程,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反规划”思想要求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人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念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则是一种景观规划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我国旅游规划发展30多年来存在问题的反思,对旅游景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反思。具体表现为旅游开发者在旅游规划内容中要有一个强制性的不开发区域,避免景区的盲目开发建设。

(五)“可持续”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在我国旅游规划中的体现和应用的时间却不是很长。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保持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文化完整性为前提的,在保持和增加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条件下所实现的旅游发展。其内部特征是生态环境压力与社会环境压力小于旅游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其外部特征是增长连续性、系统稳定性和代际公平性,能接受环境与社会承载力反馈的规划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性的旅游规划发展哲学,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自身的环境,对环境的关怀就是对人类自身最好的关怀。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化于旅游规划体系之中,并在规划实施中实践、发展和完善这一理念,使之成为旅游规划编制实施的核心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指导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是全面的指导理念,不仅指导旅游开发和规划,同时也对我们的旅游观念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督促作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可以使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都达到优化。

三、旅游规划理念演变规律研究

旅游规划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划理念为指导,但是每个阶段旅游规划的理念又不是单一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认为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主要有以下规律。

(一)旅游资源始终是主导理念之一

无论旅游规划的理念如何演变,无论旅游规划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怎样的理念做指导,旅游资源都始终是旅游规划者要依托的重要规划理念,也是旅游规划最核心的要素,资源导向时期的旅游规划注重资源,市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及“反规划”理念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仍然是以资源为依托。

(二)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主导理念

资源导向阶段的旅游规划是以资源为旅游规划的基础,注重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市场导向阶段的规划则以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强调旅游规划应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导向阶段的主导思想是可持续的以人为本观念,追求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综合优化……总之,在我国旅游规划30多年间,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作为旅游规划者的指导理念。

(三)不同时期的主导理念在不断变化演进

从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过程和关系来看,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规划主导理念,都是在前一种理念的基础上演化产生的。是一种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是旅游规划理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潮流的结果。

从内容来看,我们所见到的旅游规划研究的主导理念演进,都是一个接着一个,也有在同一时期同时出现几种规划理念的。从资源主导理念到市场主导理念,从人本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后出现的“反规划”理念,都是在旅游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断变化演变出现的。

(四)每个时期都有几种规划理念并存

旅游规划理念在演进过程中,都不是单独以某一个理念作为规划的指导理念,而是同时兼顾其他方面。如市场导向时期也同时兼顾旅游资源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在旅游规划主导理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前一个主导思想与后一个主导理念是相伴发展、相互促进的。每一种新的理念出现,并不意味着以前的理念失去了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功能,它们共同对旅游规划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四、结语

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学术界对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和界定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存在很多争议,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对旅游规划理念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和旅游规划理念转变的规律也缺乏概况和总结,本文从旅游规划理念的界定与我国旅游规划理念演变的规律做一些浅显研究。但是由于旅游规划理念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关资料缺乏,本文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

(一)旅游规划理念的定义及内涵还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旅游规划理念与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区别应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二)资料覆盖不够全面,对我国旅游规划30年来的指导理念概括还不够全面,分析还不够透彻;

(三)没有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简要列举我国30多年来出现的主要旅游规划理念,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各时期旅游规划主导理念阶段点的确定和划分。

原创型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 篇7

关键词:新兴产业,企业,产业集群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继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 科学技术“12年发展规划”和1980年代提出“迎接新技术革命, 发展高技术产业”之后, 建国以来第三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尤其应该注意到的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 是对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趋势的一大调整, 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下一步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虽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但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上的误区也大量反映出来。这些误区包括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片面理解为“规模大、带动就业面广”的产业;片面强调“战略性”而忽视了新兴产业本身所带有的不确定性;过于强调政府作用而忽视了新兴产业探索和试错的市场规律。

新兴产业的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原创型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的两种类型, 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和角度有所不同。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技术发明和应用或者因新需求出现而催生的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对一国竞争力或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产业。原创型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出现, 需要通过原始创新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原始创新的内涵不仅仅包括技术原创, 它还包括了商业模式原创和市场原创。原创型新兴产业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细分过程中诞生的, 具有原创性、不确定性等突出特征。

技术原创产业是指某种具有革命性新技术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和应用, 而直接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产业领域, 例如集成电路、液晶显示等。商业模式原创产业是指在全球创造和实践一种全新商业模式而直接催生的新兴产业, 例如电子商务、软件外包等。市场原创产业是指受文化、观念、社会习惯变动影响, 在全球率先产生、发展并占领某一新的市场需求 (或细分市场) 而直接催生的新兴产业, 例如, 手机短信、节能减排等。需要说明的是, 这3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技术原创和商业模式原创是从供应驱动原创, 而市场原创则是需求驱动原创, 在实际当中几种驱动往往是并存的, 但其中可能有一种驱动处于相对主导的位置。例如, 搜索引擎服务是由于原创型技术催生, 但是其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产业却也离不开新型的商业模式。

不确定性是现代统计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描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过程中不能绝对把握结果的状态。因此, “不确定性”是新兴产业“原创”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属性。在原创型新兴产业的产生初期, 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 往往表现为研发成本的不确定性、研发周期的不确定性、研发成果及其类型的不确定性, 以及机会成本的不确定性等各种投入阶段的不确定性;在之后, 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包括成果产业化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弹性的不确定性、市场门槛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强度的不确定性等。在实际当中, 由于技术路线本身的复杂多样和市场的千变万化, 这些不确定性大部分是无法预料和难以规避的。而且产业的原创性越强, 这种不确定性也就越高。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 就必须得承担、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目前, “不确定性”概念已广泛应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 如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著有《在不确定的世界》一书即是代表。

经过笔者长期的研究, 总结出新兴产业形成的4种机制:重大技术突破催生;价值链分解与产业融合发展产生;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生活理念和方式变革。

重大技术突破催生的新兴产业。由某项重大技术创新发展为新产品并培育出新的产业链, 甚至开拓出一个新的产业细分领域, 这是自20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发生以来, 就不断地大量发生的现象。例如: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 (IPv6) 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

价值链分解与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新兴产业。产业价值链分解的实质就是产业高端领域和低端领域不断出现专业分化的过程, 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分解出研发、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催生出新兴产业。例如集成电路设计、第三方汽车设计、专业生物医药CRO等。而产业融合是以产业分解为基础, 产生于为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而出现的不同产业内容在同一产品上的重新组合, 从而激发新兴产业的诞生。例如:电子交易、商旅管理、在线教育、第三方支付等。

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内需市场将不断扩大, 将加快我国的消费结构升级, 由此将会产生新兴产业。例如: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

生活理念和方式变革催生新兴产业。目前,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寻求根本性的突破和改变。这种根本性的改变从传统的单纯追求效率的提高和生活舒适度, 转向追求人类生产生活的可持续性。人类的这种追求, 促使在新的科学发现不断涌现, 新的产品、技术不断产生, 也不断诞生了新兴产业。例如:可再生能源、核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 (EPC) 等。

高新技术产业细分过程中产生了新兴产业

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新兴产业必然表现为高技术领域中的细分产业。时至今日, 已经不能够再从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这些较高层面的产业门类来说新兴产业了, 而必须在一系列细分产业层面来挖掘具有“从无到有”特征的新兴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都不能算是新兴产业, 而需要细分到移动互联网这个层次。提及细分产业, 人们往往会感觉市场容量小, 其实不然, 只要选对了角度, 甚至会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产业, 例如物联网就是一个可能形成万亿规模的细分产业, 全球光电显示产业的规模也是千亿美元级。但细分产业不一定都是新兴产业, 只有细分产业当中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领域, 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庞大的产业才能够被称为新兴产业。因此, 从这种意义上讲, 高新技术产业在细分过程中产生了新兴产业。笔者认为高技术产业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细分。

高技术产业按价值链细分。价值链分解是新兴产业诞生的重要来源。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分离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构成, 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分销等。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 虽然同一产业内的企业有相似的价值链, 但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链常常有所不同, 这种差别是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 价值链环节之间的分工逐步细化。原来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价值环节开始独立发展, 企业内部的一些环节外化出来, 为另外独立的企业所承担, 当这些独立企业成批地出现时, 一个新兴的产业就出现了。例如集成电路产业。

高技术产业按技术细分。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驱动性, 不同方向的技术创新, 将引发一系列产业的变革。如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 创造出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 能满足各种需要的, 性能优良的新材料产业。

高技术产业按市场细分。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人们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 加上由于区域性和消费群体结构所造成的消费市场差异, 由市场细分而诱发的新兴产业诞生有着比较丰富的来源, 例如, 2009年中国人口达13.3亿, 人均GDP约3 600美元。根据“长尾理论”, 众多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口就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每一个细分领域、新兴领域都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人们很容易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品, 甚至是世界前沿的消费品。同时, 中国人也非常乐于使用新的技术。这保证了中国人消费结构层次非常丰富, 对新兴产品的消费能力不仅有“量”, 也有“质”。例如生物医药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规律

近代及现代经济增长大都可以归因于同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的种种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与实现。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周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经济周期与重大技术创新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产生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理论, 在此基础上的“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发现长期经济增长率由原创性技术的不断产生所决定的。几次科技革命催生了原创性技术推动产生新兴产业的产业革命。

商业模式原创是新兴产业诞生的另一来源。在企业家精神推动下的“创造”更多的集中在商业模式创新, 表现为动态的、演化的商业逻辑、企业战略、公司治理。具体来说, 就是企业通过对不同交易方式以及相关资源与能力的组合, 形成新的经营机制, 从而达成的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

除技术原创、商业模式原创外, 新的需求、新的市场也不断推动着新兴产业的产生。这种新的需求往往覆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且经常表现为长时间酝酿之后的爆发。

通过技术原创、商业模式创新和满足新的需求实际上是新兴产业原创的3个路径。产业原创在大国崛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没有本国原创新兴产业产生的大国崛起,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在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 原创技术是原创型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中最根本的推动力量。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 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 最关键是解决原创技术产业化的问题。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多种途径使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技术和文章上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其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鼓励高校、院所衍生企业;利用“最低量信息原则”让实验室和课堂里的科研人员转变成为企业研发及管理人员;利用天使投资建立实验室和市场之间的链接;通过政府的扶持帮助拥有原创技术的初创企业度过死亡谷。

产业化之后, 则是市场通过“企业试错”的方式选择出最适合的企业。在一段时期内, 将某些原创技术转化为产品、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进入新的市场的企业一般不止一家, 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或不同的商业模式实施技术转化。但最后往往是其中的一家或者几家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迅速成长起来, 成为新兴产业当中的领头羊, 改变世界的大企业, 这一过程, 就是企业试错的过程。企业试错, 本质上就是企业间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战略的竞争, 即由许多企业针对同一未解问题同时做着不同解决方法的尝试, 最终靠的是市场的选择和检验。那些最能满足需求、成本最低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取得成功, 迅速将旧的产品和技术、其他竞争失败的产品和技术淘汰出市场, 从而取得最大的规模效应。

在企业试错的基础上, 市场进一步通过产业试错形成新兴产业。产业试错通过企业试错的技术路线选择, 一批选择了同一技术路线且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逐渐走到了一起, 彼此结成以同一技术路线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联盟;相应的, 所选技术也演变为产业联盟内的技术标准。从而从企业间的竞争上升到了产业层次。在这一竞争过程中, 依旧是市场选择为主导, 但也常常会有政府力量介入其中。当一个个细分领域中的新兴产业纷纷出现并逐渐成长壮大, 则产业结构的变化成为必然。

产业集群是现代新兴产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原创型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成为越来越强的趋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得益于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 密集的企业与产业试错, 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地理空间集中集聚。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式创新推动了技术进步, 蕴含着重大技术突破;吸引了高端要素集聚, 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优化了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 推动了高技术产业内生增长。

原创型新兴产业的产生, 往往要经过一系列机制、体制的创新,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环境。硅谷作为一个典型的创新“栖息地”, 其背后的机制体制创新是全世界试图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集群学习的榜样。硅谷的机制体制创新主要表现在:创业和系列创业是产业原创机制的灵魂;“创业者有其股”是产业原创的最佳激励;开放式的创新型大学是产业原创的技术源头;风险投资是助推产业原创的现代金融工具;链接世界的能力是产业原创辐射能力的重要来源;在区域内形成的从创业到创新型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国政府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的策略

回顾世界历史可以发现, 近代以来的历次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本国的原创型新兴产业崛起, 例如蒸汽机革命推动下的英国毛纺织业, 美国的通信产业, 日本的消费电子等无数次地证明这点。同样, 中国要实现21世纪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和平崛起, 必须产生能引导世界方向的原创型新兴产业。当前,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尚未结束, 同时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的宏伟目标, 这势必使我国面临“历史行程两步并一步”的挑战。即, 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分为两步走完的历史行程, 我国要“两步并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 我国必须正视在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过程中, 政府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 政府应摆正自己在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中的位置。在政府中, 旧体制的惯性影响与对新体制、新职能的不熟悉、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并存。在以往的旧体制下, 政府习惯于“无所不在, 无所不能, 无所不管”政府行为, 不能把握好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定位。在市场经济下, 政府应该采用创造条件, 营造环境等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要将政府职能定位于服务, 为创业者、为企业提供服务, 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其次, 政府作用在于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和市场培育的问题。在我国, 由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仅有30多年历史, 市场主体发育的不成熟、市场秩序的不完善与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时并存。尤其是原创型新兴产业的孕育期, 所需要的技术研发和转化的投入很大, 而市场的需求却不确定, 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因此民营企业不愿意将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和转化, 这是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表现。同时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很短 (改革开放后刚刚起步) , 相比与跨国公司无论经济实力还是技术创新能力都相当有限。这是市场主体发育问题的典型表现。因此, 政府既应当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加大对于原创技术转化的扶持力度, 又要着力通过扶持中小企业, 加速我国市场主体发育成长, 通过扩大政府采购培育新兴市场。

第三, 当前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 需要清晰认识、准确把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与责任重点。一方面, 解决全社会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 加强对基础性、战略性的科研力量投入, 要靠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制度变革, 特别是要实施一系列促进高校、院所与产业之间形成人员、资金和知识良性循环的制度变革。另一方面, 培育市场主体的工作责任则更多在地方政府。

第四, 在中国促进原创型新兴产业发展必须注重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当中培育自我发展, 即通过试错实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成果, 也代表了世界上通过创新区域和产业集聚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的重要趋势。目前, 我国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实现了程度不同的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的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浅析 篇8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 涌现出一批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技术。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些被称为高新技术领域的新突破及其产业的迅速崛起, 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正是由于这些技术具有前沿科学和先导技术相融合的特征, 所以被统称为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 (英文为“high technology”, 简称“high-tech”或“hi-tech”) 一词源于美国, 又称为高技术或高科技, 指密集度高、更新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 能有效节约能源与资源、促使社会技术能级得以提高、具有创立一个新的产业或者改变已存在产业的潜力的高层次技术。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而言, 高新技术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但都指代表了时代的先进科技生产力、对企业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

将高新技术运用于生产实际、生产高新技术产品, 运用高新技术生产工艺、改进现有生产方式, 以及将高新技术成果运用于生产生活、改变现有技术状态的技术服务部门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 经过技术溢出、演化发展、聚合成群, 形成了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全球正步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作支撑的新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经济实现飞速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引擎。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最早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家, 并在二战后一直独揽世界高新技术市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对美国的传统产业进行了彻底的革新, 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灵活性和效率, 降低了成本, 促进了企业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受惠于此, 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自二战以来一直独占鳌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进入了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出现了像微软、英特尔、雅虎、网景、思科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大大促进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 也影响了世界的科技化进程。

西欧自1985年提出“尤里卡”计划以来, 英国的化工、制药业、生物技术、电子工业、软件产业、环保产业, 法国的航空航天、民用核能、高速铁路、高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产业和环保产业, 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化工业、可再生能源、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环保技术, 芬兰的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或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全世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美国形成了巨大挑战。

日本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 其规模和水平已经超过了西欧。日本先后推行“技术立国”、“科技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自主研究和创造型”科技战略, 以信息通信、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同时发展独创性科学技术,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站在了世界前沿。

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不断加强和发展科技力量, 重视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 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技术引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 中国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又精彩的道路, 先后发起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包括“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等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 并推出了一系列规划、计划、政策、条例和法律法规,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些高精尖技术, 如杂交水稻、航空航天、激光照排等甚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 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 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95至2006年的11年间, 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主要指标也取得明显的增长。从产业分布看, 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 大大提高了中国产业技术层次。

注:1.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整理得到。收入等数据未考虑物价的影响。2.* 企业数的统计口径:1995年的数据口径为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2000—2006年的数据口径为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为便于比较, 采用2000年的数据。

(2) 培育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并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背景。

(3) 成长起一批知名的高新技术大企业。如通信、计算机、软件、游戏、传媒领域的华为、联想、四通、方正、同方、东大阿尔派、盛大网络、分众传媒等, 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知名高新技术企业。

(4) 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 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995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125亿元, 占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9%, 2006年提高到23476亿元, 占出口总额的3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带动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5) 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到2006年末, 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内拥有企业30403家, 从业人员573.7万, 实现营业总收入43319.9亿元, R&D占GDP比重达到8.7%。

(6) 实施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项目。如神舟载人航天系列飞船、超级杂交稻、汉字激光照排、嫦娥月球卫星、歼十计划、青藏铁路、人类基因组绘制计划等, 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性影响。

通过美欧日以及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因素。人类正进入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时代。特别是总结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 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巩固基础、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发现问题,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但唯有创新不变。高新技术的本质是创新, 它通过创新或实现技术范式的跃迁, 开发出全新技术和全新产品, 或对原有产品或技术进行改良, 实现产品和工艺水平提高, 实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而这一转化主体, 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许多技术人员依赖于高新技术进行自主创业, 将一种创意或新产品雏形转变为现实的产品, 也是实现一种创新。创业的本质也是创新。创新包括提出创意、研究开发、试生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商业化扩散等几个阶段, 高科技企业以创新为导向, 通过战略制定、研究开发、生产运作、市场营销、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过程使创新活动惯常化, 使创新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 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1)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具有通过创新开拓、引导和占领市场的战略意识, 而且对于将新技术第一次运用于产品生产的企业, 许多消费群体还处在一种潜在需求状态, 市场开拓空间较大。通过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综合作用, 很多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 同时原有的产品市场会受到新产品的威胁。如CD很快取代了磁带, MP3很快取代了CD随身听播放器。都是伴随着技术革新而很快形成新市场或将原有市场挤占。

(2) 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较强的开发实力, 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 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吸收比传统企业快, 而且也是创造和运用高新技术从事生产经营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 技术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庞大,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集体的力量, 通过人才扎堆和技术密集, 研发和生产高精尖产品。

(3) 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最大特征之一是, 不将资源投入作为主要的生产手段, 而是注重知识的投入、扩散和渗透, 注重高新技术的积累、运用和商业化, 注重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注重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如软件光盘的生产, 本身的成本非常低, 物料和人力投资也很少,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零成本复制, 其价值主要靠研发来创造, 其经济效果直接取决于市场份额, 即所能发挥的乘数效应程度。

(4) 衡量高新技术价值的标准是商业化前景, 发明成果只停留在试验品阶段是不能称为创新的, 只有发明创造但没有商业化的高科技成果没有价值, 只有将发明创造和商业化相结合才能使高新技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 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效应,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能发挥乘数扩大效应, 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员流动、技术溢出、市场共享、区域共建, 这是创新活动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3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

3.1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生命周期较短、产业影响范围较大等特点, 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与模式不同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也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种产业形态的有机组合, 形成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群落。企业所处地的文化环境、企业的分布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示范效应、人才流动与技术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所能发挥的聚集经济效益程度。如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样是出在美国非常知名的大学周围, 但是其发展结果却大不相同。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有别于单个的高新技术企业, 而是在发展动力、市场结构、产业投入和产业间互动发展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1) 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成为促进该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更新的快慢程度决定了行业发展的速度。如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 就指出了计算机行业的性能和价值变化速度, 而作为计算机最重要部件的芯片性能的更新速度, 决定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

(2) 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激烈, 但是也更可能出现垄断。同传统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有所不同的是, 对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竞争成为产业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最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门槛高, 许多不具备技术条件和资本实力的企业无法参与持续的竞争, 因此往往会出现大者恒大的局面。如Intel已多年控制世界上计算机CPU芯片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却至今没有企业能打破这种垄断局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一味模仿必然逐步丧失创新能力, 因此中国已经意识到长期作为世界工厂的危害性, 并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努力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评定中将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 对新技术标准的争夺也愈加显示了国家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 如力促TD-SCDMA标准成为中国3G时代的通信行业标准和世界三大通信行业标准之一。

(3) 具有全局意义的产业将得到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必将加剧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国家与地区间的产业竞争。

(4) 传统产业通过高新技术的改造, 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一些传统产业被颠覆性技术创新所取代, 基于高新技术基础上的新的产业形成。

(5) 对R&D的投入越来越大, 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度在进一步增强。一些研究项目需要跨国界、跨地界和跨行业合作, 而这些技术合作也为人类共同进步带来了曙光。

(6) 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结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其技术与企业形态、市场份额与饱和度、竞争与垄断、企业创新方式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图1所示。这一演变过程有可能是漫长的, 有可能是快速的, 有可能是渐进式的变化, 有可能是瞬时的突变, 颠覆旧的产业和市场结构, 带来新的产业范式, 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3.2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深远影响, 带动了整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人类交往更频繁, 沟通更密切, 协调也更成为可能, 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也更大,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在这一背景下, 世界产业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 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摆在空前的高度, 力争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占领某些关键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作为国家最高战略予以实施。高新技术竞争的背后, 已不单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演化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 其结果甚至影响了一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运和民生。在竞争的过程中, 不同国家间的差异化程度在加大, 大多数落后国家越来越难以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

(2) 高新技术带来了高端垄断, 大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集团依靠其自身的雄厚实力, 对相关领域的产品、技术、人才和标准实行垄断。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防止潜在技术影响现有市场, 甚至对明知能提高现有技术水平的关键技术进行封杀和隐瞒, 或放缓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速度, 同时将相对落后的技术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转移, 以形成自己持续保持领先的局面, 并使发展中国家在不断接受外来技术和标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

(3) 在技术和市场落后的情况下, 后发国家唯有加强自主创新, 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突破式创新, 才能打破发达国家垄断。如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 实现了照排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举打破外国人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激光照排不仅是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发明, 它也在市场上也创造了一个神话, 现在它已占据了中国报业的百分之九十九, 海外中文报业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4) 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产业发展最为迅速, 走在所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自工业革命以来, 蒸汽机、电动机车、电器及自动化产业、电子产品与产业、计算机、微电子和通讯产业、生物医药和环保产业等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技术和产业逐步成为各个历史时期带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牵引力量, 各产业在这些主导产业的带动下迅猛发展。

(5) 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人性化、智能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如移动电话从最初的大体积、只能打电话的大哥大, 发展到如今小巧玲珑、能够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图书、听音乐、看电影、听收音机、照相、摄影、GPS导航等诸多功能, 就是高新技术发展在这几个方面的集中体现。

(6)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性、配套性在增强, 因此要求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合起来从事研发生产, 社会分工协调机制在增强, 技术溢出也愈加明显。因此, 这种客观上的联合需求促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空间上的聚集, 如中关村的发展, 其根源是由于靠近高校和科研院所, 利于产学研的相互协调, 最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 上下游之间信息、物流、人力、技术等各方面交流更加顺畅。在产业集群中, 往往以少数几家大企业为龙头, 周围聚集一大批中小企业。

(7) 高新技术服务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新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电信和网络服务,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传媒、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 技术转移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等。虽然它不能直接研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 但是对高新技术的普及与扩散, 对将高新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对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可归结为:战略化、垄断化、自主化、突变化、非均衡化、人性化、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综合化、服务化。

3.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要求与政府行为

同传统产业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技术要素的集约化程度高, 主要表现为智力密集、优势互补、范围经济、环境导向。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也要求相关部门在营造创新与发展环境方面推出具有实效的措施:

(1)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高新技术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外部环境, 政府在营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义务, 相关政策应注意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从高科技园区建设情况来看, 许多地方的硬件发达, 设施完备, 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但在软环境营造上并没有同步跟上, 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中国的高新区尚处在规模扩张阶段, 对内涵建设方面的要求并没有强调,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看不到明显的成效而将其忽视。早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具有很大的风险, 因此, 全社会要营造容忍失败、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通过加强创业教育、举办创业交流与竞赛等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环境, 甚至对创新创业失败者进行一定的补偿, 鼓励其进行尝试。

(2)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是融资。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初期可通过直接补贴、银行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直接投资等方式对其进行支持, 待企业发展壮大后逐步退出, 交由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营造风险投资良性发展的金融环境, 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有责任为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与发展营造环境, 引导风险投资流向高新技术创业企业。

(3) 有重点地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对于带动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发挥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作用。如上海市政府推进实施的小巨人工程就是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深化发展、形成梯队式的创新企业群体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 (“小巨人”) 提供较大额度的直接补贴, 促进了“小巨人”企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振兴。

(4)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等是高新技术项目的重要来源, 企业是高新技术项目的转化主体, 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鼓励产学研的结合, 是加快科技转化、营造创业环境的重要措施。

(5)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特点, 因此, 营造产业集群环境, 打造创新价值链, 通过市场手段与政策手段相结合, 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措施。

(6) 高新技术的影响力, 决定了其不仅在一个行业内发挥作用, 而是对整个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因此, 发挥高新技术的带动效应和扩散效应, 是实现整个产业能级提升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

(7) 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要综合采用财政税收、人才、技术与专利、投融资、创业孵化和高新技术园区等多种政策手段,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基于以上方面, 中国政府于2006年2月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提出了包括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国家创新体系。该体系强调将各种资源综合运用起来,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军民结合、国家与地方相结合、技术创造与技术扩散 (服务) 相结合, 这是对创新软硬件条件的战略化、规范化与系统化, 对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性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也必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国家创新体系, 成为系统化的创新体系的典型代表。科学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营造, 对于推进和实施自主创新性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综合以上方面, 形成如图2所示的基于外部环境与创新体系的高新技术产业构架图。

4 结语

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以创新发展为内容, 以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生命周期短、产业影响范围大为主要特点, 以战略化、垄断化、自主化、突变化、非均衡化、人性化、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综合化、服务化为发展趋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成为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并为其创新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依据。

高新技术产业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策法规、财税支持、技术平台、融资环境、人才培养与流动、中介服务、硬件条件、文化氛围等各种条件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吸取养分的重要来源。国家创新体系是基于这些环境因素之上的战略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创新大系统, 在这一大系统中, 通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形成许许多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 并进而通过聚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要使这一过程顺利进行, 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形成合理有效的创新体系。政府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大有可为, 全社会在容忍失败、鼓励成功方面亦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傅家骥, 雷家骕, 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傅家骥, 仝允恒.工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国家发展改革委高科技司.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报告[R].中国经贸导刊, 2006.

[4]李京文.国外高新技术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家, 2000 (3) :33-35.

[5]李湛, 吴寿仁, 等.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现代创新的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6]吴添祖, 冯勤, 余春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般规律[J].中国软科学, 2000 (11) :40-42.

[7]许庆瑞, 王勇, 赵晓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规律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2) :50-52.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篇9

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鉴, 文化创意产业备受政府关注, 政府将其提到了相当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 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执行一系列政策措施, 使之获得了蓬勃发展。探索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及集群发展经验, 对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毋庸置疑,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征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 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时, 它也是农业、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创意产业的发展, 则需在更高的水准上把这种单纯的以要素分类为标准的产业形态转变为以人类的知识和创造力为标准的产业分类。在农业经济形态中, 土地是最主要的经济要素。土地的使用为社会提供不断进步的动力。工业经济形态的要素主要是资本, 即以金钱为代表的资本助推了社会经济的前进。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了最核心的经济要素。只有灵活运用知识, 才能创造经济的奇迹。创意产业的发展则进一步打破了这种单纯的要素分类标准, 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 把经济社会活动中人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变。传统的农业乃至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 环境遭受破坏, 资源变得紧缺, 发展受到制约。知识经济时代的增长方式迥异:以知识的生产、创意的激发为主要原动力。可见, 随着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彰显,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文化创意产业是交融的产物:技术+经济+文化。在全球化的时代, 虽然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发展。业界有学者认为, 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艺术文化精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让更多民众享受它;同时, 可以解决科技发达后所衍生的相关产业问题。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把知识经济提供给人们的有利条件和社会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这样, 便可以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获得社会的纵深发展。这也是创意产业之产生的经济背景和社会根源。因此, 文化创意产业只有通过将技术、文化和经济统一结合起来, 以科技手段促进文化创意, 进而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数字艺术产业以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作为中心, 涵盖影视特效、计算机动画、游戏娱乐、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电子教育等领域。但是, 并不是这些领域都能成功发展创意产业, 如果没有科技作为支撑, 即使再好的创意也将无法实现, 创意产业就无法形成, 创意经济就难以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延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的界定存在着差异, 但共性居多。英国把就业人数多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或创新性高三个原则作为标准, 其范畴涉及出版、电视和广播、电影和录像、互动休闲软件、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设计、音乐、广告、建筑、表演艺术、艺术和古玩等十三大门类。可见, 很多行业都是以科技发展作为支撑的新兴行业 (互动休闲软件、软件与计算机服务、设计等) 都纳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可见, 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中部分产业的出现就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例如, 后来新生的通信传媒技术使得大众传媒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又如, 今天在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网络游戏业、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以及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 更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科学不断发展所产生的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态。可以说科技进步大大地丰富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为文化创意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那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必定还会有一些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服务行业不断涌现, 这些行业将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得到近一步拓展。

4.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以地方特色为根基。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型产业, 它对客观环境的要求十分讲究。如果不具备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而肆意确立发展创意产业, 不仅不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可能给原本健康发展的其他经济造成损失。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不同, 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结构不同, 导致了各地创意产业的定义、范围界定以及发展策略也各不相同。但是, 它们存在共性:各地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是根植于地方特色, 在充分结合了本地产业发展的实情。可见, 文化处于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各地方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特色, 包括文化、风俗、传统、价值、愿望等相结合。通过分析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 并找出其自身基础与所需基础之间的距离, 为确立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作好决策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有助于塑造地方特殊性与独创性, 如果只是东施效颦, 一哄而上, 重复建设, 那就失去了创意产业的正真意义。

5.集群化态势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集群是指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 具有很强的群体集聚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由于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广泛, 服务的传统产业门类庞杂, 就自身体系而言, 无法通过单独行为来打造品牌和价值链。当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趋势, 就如同传统产业汽车行业一样是由设计单位、研究单位、配件制造企业。整车装配企业、销售企业等构成其完善的产业价值链, 具有单体个性品牌和总体价值品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促使创意型人才和企业在空间上集聚, 建立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集聚区的形成过程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上简单集聚”到“企业之间建立业务协作关系, 打造创意产业链”, 再到“形成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政府、企业、高校、中介机构、网络媒体以及创意人群从“各说各话”到相互间协同合作、专业分工逐步加深的过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 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时, 一定要遵守集聚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切忌一蹴而就。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知, 走集群化道路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为创意产业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群的地理环境。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 形成独特的集群的环境。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创意人群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 具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 具有独特的地方人文色彩。

二、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一) 依托各地优势资源, 创建特色创业集群

国内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尽相同, 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与特色, 创意产业发展与各自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紧密关联。各地应当依托优势资源, 创建特色创意集群。例如, 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地域优势显著。一是北京市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之都, 是中国联系世界各地的核心枢纽, 其所接触到的新创意、新理念、新思潮, 都为了解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二是北京创意人才资源丰富, 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众多, 而且质量和水平较高, 教育和科技资源极为丰富, 人口素质较高, 拥有发展创意产业的坚实基础。当前, 北京正以“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为基础, 并根据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和产业机构调整方向, 着重发展文化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播影视节日制作和交易、动漫游戏研发制作、广告和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设计创意、文化旅游等创意产业, 优势突出, 形成了不同产业有序集聚、共生共存的态势。

上海市创意产业也有其优越的发展环境: (1) 拥有广阔的长三角腹地。江、浙两省创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与上海形成联动机制。三地创意企业可发挥各自优势, 扩大多层次、多渠道合作, 拓展创意产业市场空间、延伸创意产业链, 形成共赢局面。 (2) 创新型城市的氛围浓郁。 (3) 政策坏境也在不断优化。上海及其周边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因此, 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和重点与其城市功能相适应, 重点集中于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创意设计, 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广告设计、软件设计等;与建筑相关的创意设计, 如市场研究、专业咨询、会展策划等;与文化相关的创意设计, 如媒体策划、艺术创作、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等;与消费相关的创意设计, 如时尚消费设计、休闲旅游设计、婚庆设计等。 (4) 拥有“国际经济中心、国际经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创意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其发展环境与基础相适应, 重点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创意设计, 形成了咨询策划集群、创意设计集群等不同种类共同发展的集群态势。

(二) 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中国创意产业集群以政府投资注入为主, 投资主体相对单一, 投入不足, 不利于长远发展。国际应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引导社会投资、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在政策的层面不断完善投资金融体制。

首先, 可以考虑借鉴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按照创意产业市场规律制定和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各种发展基金, 搭建创意产业化平台, 建立一个成本低、信息灵、效率高的投融资政策机制。目前北京、南京、太原等城市已经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主要用于支持本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经认定的重点创意产业的发展, 采取贷款贴息、补贴和奖励等多种方式予以资助。但从其整体规模偏小。其次, 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 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通过贴息引导机制和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 引导银行加大对创意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投入。尽管面临着创意产业产品价值难以评估、银行分担的风险比较大等困难, 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方式, 应该在政策层面加以规范和推动, 同时要从政策的角度加强和推进保险公司的再担保业务, 这是隐含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最后, 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运作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 采取自愿原则, 支持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 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三) 制定合理人才政策, 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发展创意产业, 关键是人才。以美国为首的创意产业大国, 都在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上制定了较完善的政策, 成效显著, 对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中国当前创意人才不足的情况, 在政策制定上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制定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对于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规划和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范,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意人才。首先, 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主“阵地”功效, 重视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国家应鼓励高校设立与创意产业的相关专业或者建立有关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 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 应打通学科壁垒, 培养适应竞争的复合型“通才”。其次, 要鼓励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合作和与专业人士相互合作, 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的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经营人才。最后, 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 将设计、媒体、艺术、经营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 注重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意产业人才。

2.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机制。

创意人才的引进, 大大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才能真正引进优秀人才, 并留住人才。首先, 对于引进的国内外优秀的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 要给予其家属在保险、户籍、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次, 允许和鼓励一批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 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占有企业股份, 参与利润分配, 实现创意产业高端人才使用的社会化, 同时能更好地留住人才;最后, 要进一步整合人才引进政策, 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加强科研工作站建设, 加快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 努力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成创意高端人才的“集聚高地”。首先, 政府在指导集群发展时, 应有意加强产业链的构建和延伸, 构建完整协调的产业链, 提高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其次, 以大中型创意企业为龙头, 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 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 以更好地发挥集群的协同效应和信息共享。最后, 通过组织新产品展示会、博览会和交易会等方式, 为企业进行产品技术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 推动集群内企业建立联系。

(四) 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迄今, 中国拥有知识产权法律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 加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法律和规定, 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 中国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还存在的问题, 如法律法规不够系统且相对滞后, 具体保护措施不能适应创意产业在全力注册申报和取证举证等方面的特性需求,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分散, 管理水平和效率低, 诉讼程序烦琐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成本过高等, 挫伤了创意个体的原创动力, 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是营造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 应通过不断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在有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可以先利用行政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结语

通过归纳总结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创意集群发展态势,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上述启示。它可以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有益的借鉴。但是, 在实践运作中, 我们应该灵活应用这些规律和经验, 因地制宜地“做大、做强”自身的创意文化产业。

摘要: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文化创意集群的发展, 以集群方式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对其文化创意集群发展的共性进行总结, 试图为中国的文化创意集群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国际经验,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张振鹏, 马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 2011, (2) .

[2]张养志.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 2009, (5) .

[3]厉无畏, 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4]禇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5]王万举.文化产业创意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6]侯汉坡.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7]张京成, 李岱松, 刘利永.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8]华正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空间效应探析[J].生产力研究, 2011, (2) .

[9]詹大成.文化创意与传媒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篇10

1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1.1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内涵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定义比较混乱,张炎(2005)认为,高速公路衍生产业是指以高速公路为基准走向,并延至公路两侧、相对集中且经济发展水平、速度高于其所在的经济区域的商品产业群。林旭霞(2008)则指出,高速公路衍生产业是由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经营的,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除主营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包括服务区产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房地产产业、广告产业等。陈一平(2010)在张炎亮(2005)定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高速公路衍生产业通常由与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相近的商品及服务在相同或者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产业带构成。上述定义的混乱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对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研究缺乏深度。笔者认为,高速公路衍生产业是指以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为依托的,与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相关联的一系列商品和服务。

1.2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分类

从国内外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经验看,高速公路的衍生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大类。传统产业是高速公路封闭式管理所引致产业的一些产业,如服务区商品销售、餐饮、住宿、汽车维修、加油等,而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一些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兴的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如下表所示)。

新兴高速公路衍生产业一方面更加充分地利用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源,另一方面又促进了高速公路使用效率的提高。高速公路与其衍生产业的关系不断密切,甚至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2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发展的规律性总结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在产业发展路径、产业经营方式以及产业经营理念上均呈现出了规律性特征。将这些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对于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未来发展很有必要。

2.1 产业发展路径的延伸

经过对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发展历程的总结,我们发现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脉络具有极其明显的“点—线—网状”的趋势性特征(如上表所示)。

传统衍生产业以服务区为主,一个个服务区是以单个的“点”对应高速公路的使用者展开业务活动的。单一道路的线状结构决定了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在高速公路的沿线上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隔离带首先引起了经营者们的关注,不但在高速公路两边修建一些广告牌能起到很好的媒介推广作用,而且宽阔的隔离带的土地资源也可以用于通信设施建设和电力传输,甚至用于绿化的树木也具有不小的经济价值。

但是现代交通的强大不是依靠单一路线的畅通,网状特征是其突出的优势。利用高速公路网的强大资源优势,新兴的衍生产业,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汽车租赁业以及智能交通业都将得到更快的发展。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运营商阿伯蒂斯公司就利用其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路网优势设有6个大型物流基地,通过这些设施提供分销、仓储、物流配送及运输等各种服务,尤其是还可以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另外,有一些学者指出,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路径也呈现出梯度扩散的特征。在衍生产业发展的早期,经营者只注重满足交通运输者的需求,但是毕竟交通运输者的需求是相对有限的,不能满足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经营者对该产业持续性和增长性的要求。于是,很多经营者开始把眼光放得更远,一方面积极开拓交通运输者的上一级消费者作为自己的新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地利用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来增加自己的供给能力。这样既形成了高速公路服务能力的提高,也使得高速公路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并在实质上,形成了更强大的经济网络。

2.2 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经营体制呈现出“公有—私有—公私合作”的发展趋势。

由于高速公路的公共物品属性,所以在高速公路衍生行业的发展初期,公有经营或者公益性经营成为了主流方式。但是,公有体制下的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经营效率很低,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尝试经营的私有化。但是私有化的经营效果也不理想,私有化经营者对短期利益过于注重,经常忽视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公益性质,往往造成衍生产业长期服务水平的下降,人们开始对私有化进行反思。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组(2009)总结了高速公路私营投资的一些不足,它们包括为了将风险转移给私营合作伙伴,要付出更高比公共借贷更高的代价,私营合伙人并不总比公共部门有效;政府担保降低了私营资本的投资风险,并改变其投资决策结果,而政府可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者。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私有化后,由于经营的短视使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和公益性不能得到保证。

为了既能保证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公益特征,又能提高其服务效率,公私合作制(又称公私伙伴关系和PPP)受到重视。公私合作具有两大优势:其一,公私合作组织是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通过合作追求共同的目标,强调风险和责任的共担,并通过合作提供双方互相学习的机会;其二,为有利于利益协调,运作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公私合作使得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由经营者向监管者转变。国外公私伙伴关系的实践最重要经验就是,适当的合约及规制设计是公私合作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关键,必须有强调增强消费者权力的设计,增强对公共服务的责任,在公私合作合同中必须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供给的标准进行明确的定义及监管,其重点在于收益和风险在公有和民营部门之间的恰当配置。最为根本的要求是,监管者能够成为“精明的买主”,不断的累积管理经验。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组(2009)认为,只要监管者出台能够明确区分业主和私营经营者的职能的相应政策,合理利用治理手段(如多元化的评估指标、竞争性招标、特许经营权、与其他投资方案比较、不完全合约等),那么公私合作便能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

经营体制的转变使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具有不同于高速公路传统收费业务的经营方式。新兴衍生产业的经营方式具有更加市场化的特征。经营方式呈现出“垄断———竞争———合作”的转变过程。传统收费业务的经营特征在于定价的公开透明和收入的持续稳定性,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传统的以服务区为主的衍生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其经营方式以获取垄断性利益为主。而伴随高速公路相关资源进一步市场化的利用,使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经营者要面对其他资源拥有者(如铁路)的竞争,造成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合衍生产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经营者不断地发现并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创造”客户的需求,或者说帮助客户发现自己的需求。在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发展的新阶段,高速公路经营者与高速公路使用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合作关系,如高速公路网络作用的发挥也使高速公路的经营者更加注重与所在区域的协调发展。西方很多国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实际上是城市功能的延伸,甚至转型为经济服务区。

2.3 经营理念的提升

纵观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全部发展历程,其产业经营理念呈现出“资产—服务—品牌”的发展趋势。在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服务区阶段,高速公路及其附属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公司重要的经营性资产,其经营理念是实现高速公路及附属设置的所有者或者承包者收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经营的市场化,承包者的服务受到使用者和政府的双重监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承租的期限和全部的收益,这样对其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可以说,从这一时期开始,高速公路衍生产业逐渐的转向“服务为先”的经营理念。伴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强,一些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经营者不断壮大,其经营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张,品牌的效应也逐渐显现,此时,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经营理念也逐渐的品牌化。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品牌优势的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经营者不断地通过其品牌知名度和深厚的行业管理经验大举扩张,如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运营商西班牙阿伯蒂斯公司就通过大举扩张在高速公路相关衍生产业里形成了巨大的相关资产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

3 国内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阻碍,主要表现在体制结构、产业结构、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

3.1 产业结构的问题

由于国内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各子产业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其产业结构问题也比较突出。

我们对国内18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业务结构进行了统计整理后发现,全部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所涉及的产业多达30余种,体现出利用高速公路的线路(运输和广告等)、土地(酒店和房地产等)和资金(创投、银行、信托)等优势资源的发展思路。但总体上看,多数上市公司业务结构以传统衍生产业为主,存在过度依赖现有的收费运营模式的现象,而新兴衍生产业的发展思路普遍不清晰,很多上市公司的新生业务与高速公路业务关联度不强,投资领域比较散乱。仅有几个大型的上市公司(如山东高速的“大交通”、成渝高速的“一主两冀”等)拥有比较清晰的衍生产业发展定位。

3.2 体制结构的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所面对的体制结构往往也是高速公路衍生产业所面临的体制结构。在国内,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多以国有企业为主,虽然由于资金的不足,也引入了一些民间投资,但是在体制结构上,依然是政府,或者国有经济在起主导的作用。由于体制结构的刚性,民营经济在高速公路衍生行业内可从事投资的领域依然比较狭窄,公私合营(PPP)的发展也受到较多的障碍,造成高速公路衍生行业往往缺乏经济活力。

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体制问题还体现为路网的地区分割造成了经营的分散,尤其是依托高速公路路网优势存在的衍生产业(如物流和智能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3.3 组织结构的问题

我国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两方面。

我国高速公路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主要体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据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的统计显示,我国高速公路平均资本负债率为70%。高负债的资本结构使得银行等债权人对公司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并阻碍公司开展风险更高的衍生产业。过高的还贷压力造成高速公路公司自有资金的紧张,没有过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使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均依附于高速公路收费这个主营业务,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治理结构的问题体现为国有大股东一股独大,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几乎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组织结构沿袭了“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创新,并不适合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看,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将不利于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其经营品牌的塑造也将产生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未来衍生产业的发展重点是什么?怎么样将高速集团的路网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衍生产业发展如何利用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主营业务所获得的资源和政策优势?如何实现品牌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陈一平.浅谈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发展趋势[J].管理观察,2010(28).

[2]齐钧.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交通科技,2007(2).

[3]张炎亮.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发展对策思考[J].综合运输,2005(4).

[4]郑建明.公私合作制的经济分析——基于公用事业单位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7(3).

[5]肖晓军,吕景春.公私合作制在中国目前公用事业市场化中面临的问题——以特许经营制度为例[J].开发研究,2006(5).

[6]付大恭.河南高速公路衍生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7]林旭霞.高速公路衍生产业经营开发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8]李茜.高速公路衍生产业行政主体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9]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组.中国收费公路公司化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10]贺竹馨.高速公路企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之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已经严重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出协调推进、和谐发展的局面,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在“十二五”规划开始执行之际,研究山西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对准确把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1]。

1 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综述[2]

1.1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是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在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从生产技术低下的粗放型农业向技术要求略高的集约型农业,再向生物、生态、生化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野外型农业向工厂型农业、种植型农业向畜牧型农业方向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是从轻纺工业向基础型重化工业再向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发展的。在第三产业内部,产业结构朝着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方向次第发展。从市场导向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沿着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方向次第发展。从资源结构变动情况来看,产业结构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的。即具有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

1.2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1.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确定了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他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商业比工业、农业的附加价值高。这一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性。柯林·克拉克在配第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定量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克拉克认为自己发现的规律,只是验证了配第的观点,因而称其为配第定理,后来人们就称该定理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1.2.2 库茨涅兹定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结合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两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1)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中。

(2)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速度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会趋于稳定或者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3)第三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劳动力占用比重会呈上升趋势,其中工业化前期、中期阶段,劳动力所占比重会快于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

1.2.3 列昂惕夫的产业关联理论

列昂惕夫在其著作《美国经济结构研究》(1953)和《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中,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列昂惕夫提出的产业投入产出理论,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模型和投入产出表等。这一理论为具体测定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定量化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现在的投入产出的应用已突破原来只应用于国家这个层面的局限,可以应用于地区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领域。

1.2.4 霍夫曼定律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得出了霍夫曼定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他把工业化的进程分成了如下4个阶段(也有分3个阶段的学者,将Ⅲ、Ⅳ合并):

注:摘自《现代产业经济辞典》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统治地位,资本品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比例为5左右;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霍夫曼比例为2.5;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比消费品工业更快地增长,资本品工业的规模达到甚至超过消费品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在1左右;在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已经超过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己经处于主体地位,霍夫曼比例在1以下。

1.2.5 钱纳里的动态理论

钱纳里等人在库兹涅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整个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得出了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的动态形式: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经济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初级产业(首先是农业)和服务业支撑,速度很慢。大量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停滞在农业部门,还未向高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快的非农业部门(首先是工业)大规模转移。第二阶段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急速上升的工业制造业支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剧烈转变,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部门转入工业部门。新技术得到迅速采用和不断扩散,新主导产业部门不断替代旧主导产业部门。第三阶段,经济增长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制造业的贡献率下降,服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那些与耐用消费品有关的服务部门在减速发展,而与医疗、教育、文娱、旅游有关的服务部门则在加速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仍日益增大。

2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分析

2.1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状况[3,4]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发展状况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统计年鉴2009》及2009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整理。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山西省产业结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一、三”演变为“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产业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2.2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分析

2.2.1 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5]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明:对于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以下为山西省不同年份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见表3。

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9》及2009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整理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基本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自1978~2000年逐步下降,2001~2007年逐渐上升;第三产业产值自1978~2001年不断上升,2002年后产值构成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前期,工业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随着山西能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煤炭的开采,带动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同样也在发展,但其所占比重受到了第二产业的挤压。

从劳动力三次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比较明显,但第二产业自2000~2003年有小幅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在2004年也有小的波动。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整体上在上升,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力度显然不大,仅从1978年的19.6%上升到2008年的26.4%。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上升是比较明显的,从1978年的15.4%上升到2008年的33.8%,进入2004年以后这一势头趋缓。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应归结为:山西省工业是以能源型企业为主,第二产业内部相关产业培育不是很成功,就第三产业大范围而言,与能源工业相关的深加工和附属产业培育、发展力度不够。

将产值构成与劳动力构成数据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0.7%下降到2009年的6.5%,2007年的比重甚至不足5%,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直至2008年仍近乎40%。第二产业产值比重30年来从未低于46%,但就业比重除1995年以外均未超过30%。由此可见,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未得到合理转移。

从总体上来看,山西省三次产业演变特征为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与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规律是吻合的,但是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幅度上来看却产生了明显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主要呈“二、三、一”格局。1978年就业人数占三次产业的比重是“一、二、三”格局,至2000年以来调整为“一、三、二”格局,与“二、三、一”产业结构相比,错位现象严重。

2.2.2 结合库兹涅茨定理分析[6]

(1)三产产值构成演变与库兹涅茨定理的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9》及2009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整理

由上表可知,山西省1978年的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20.7∶58.5∶20.8,人均生产总值为365元,工业占主导地位,是典型的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其经济发展从国家宏观环境变化来看,三次产业构成经历了3个阶段,这3个阶段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第一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宏观经济调整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到1990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8.8∶48.9∶32.2,此时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528元。从1978~1990年这一阶段,农业比重在波动中下降,第三产业由于轻工业发展需求迅速增长有较大幅度提高,从18.3221亿元增加到138.391亿元,增长了7.55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18.204亿元增加到80.808亿元,增长了4.43倍;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从51.4685亿元增加到210.0746亿元,增长了4.08倍。由于第三产业的增加速度更高,使得从1978改革开放到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基本处于上升期,而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呈现下降趋势,这一阶段与库兹涅茨定理不符,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产值应该是比重上升而非比重下降。

经过1991~1993年的调整和缓冲,从1994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到2005年末为第二阶段。第一产业产值从1995年的168.6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62.42亿元,增长了1.56倍,但相对比重从15.7%下降到6.3%,这得益于国家的农业政策倾向和气候等积极因素的作用。第二产业从1995年的494.4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353.16亿元,增长了近4.76倍,比重从46%提高到56.3%。这主要由山西省工业增长速度较高促成的,资源开发尤其是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促进了工业增加值的提高,工业企业有较快发展所促成。这种增长不能简单归结为工业企业管理效率较高促成的,相反,工业企业管理效率并不高,资源损耗很大,浪费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也不够。第三产业从412.89亿元增加到1563.94亿,增长了3.79倍,但比重从经历了相对较高增长以后呈现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42.7%下降至2005的37.4%,说明今后应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服务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力度。

从2006~2009年末为第三阶段。2006~2008年这一时期地区生产总值有较快增长,2007年较2006年增长21.6%,2008年较2007年增长23.0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2007年达到60%,为历史最高值。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经济发展放缓,地区生产总值较2008年仅增长了4.4%,第二产业比重自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后不断下降,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部门所占比重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下降了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这一阶段开始时仍然延续上一阶段的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才出现回升。

(2)结合库兹涅茨计算表分析

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变化理论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将相应达到一个协调水平,见表5。

注:摘自《现代产业经济辞典》

结合当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出以美元为单位的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归入库兹涅茨计算表内的相应组别,并与上表对照三产所占比重之后进行分析,见表6。

注: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9》、2009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及《中国统计年鉴2009》整理。

山西省1978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介于第3组和第4组之间,较接近于第4组。第4组的三产比重协调水平为32.2%、29.4%、42.3%,而山西省实际三产比重为20.7%,58.5%,20.8%。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山西省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与理论上相比过小。

自1978~1994年,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逐渐向库兹涅茨计算表中的第5组水平靠近,但通过比较得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始终高于协调水平,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始终低于协调水平。

在1995~2008年中,山西省2004年的三产比重较接近于第7组的协调水平,但第7组协调水平所对应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864美元,而山西省实际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297.69美元,高出50个百分点。

2009年山西人均GDP达到21544元,按2009年平均汇价计算,约合3153.86美元,远超过表4.3中第8组水平。根据表4.2,2009年山西三次产业比重为6.5%、54.6%、38.9%,而库兹涅茨计算表中的协调水平为9.2%、50.2%、40.6%,这说明虽然实际第二产业比重与理论上的差距在缩小,但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低,第三产业份额相对不足,与北京、上海、重庆等“三二一”先进的产业结构类型省份相比,相差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目前山西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

(3)结合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次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与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的比值,它综合的反映着劳动力比重结构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比较劳动生产率等于或者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效益高或者较高;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说明该产业效益低。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小,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数学计算公式如下:

Bi=gi/gLi/L

公式中gi、Li代表i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g、L代表社会总的国民收入和总的劳动力,Bi为i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来看,库兹涅茨提出:第一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均处于不断地下降之中,并且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呈上升趋势。山西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7:

注: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9》及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相关年份计算。

由表7可见,山西省自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0.5,在劳动力相对比重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均下降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因此,山西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步伐需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部分时期已超过2。它的变动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数值也是三次产业里最大的。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不可能大量吸纳劳动力,而相对国民收入仍然上升,可见,第二产业对国民收入总量、特别是对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有较大的贡献,所以在谋求山西经济发展时,仍然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但还未达到2,说明目前第三产业的效益也比较高,但低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效益总体上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的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征,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吸纳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

3 优化山西产业结构对策[7,8]

通过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定理分析,总结出山西省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第一、第二产业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有待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

3.1 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3.1.1 发挥乡镇企业大容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载体能量

山西省的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程度较低,其就业生存能力较强,特别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山西农村既是农产品主产区,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再次发展的突破口,不但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带动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3.1.2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镇化

发展小城镇战略,在改造传统农业基础上,把山西省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小城镇接近农村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而且还可避免其在大中城市就业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应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发展城镇化过程中,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意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低成本运作。

3.1.3 发展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

集中扶持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幅度提高山西省名、特、新农畜产品的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支持名牌醋、酒、乳制品、肉制品等加工业的发展,大力培育“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使山西省成为全国特色农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省份。特别要瞄准小杂粮、干鲜果品等潜力农产品,竭力做大、做强,提高其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

3.2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水平

继续发挥山西省的能源优势,大力发展与能源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行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强化并提升煤化、日化等科研机构院所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借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对服务业需求结构的改善。尤其要大力发展与煤相关的会展、交流等服务行业,促进山西会展业迈出实质性步伐。

积极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山西省新兴支柱产业。山西省尽管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旅游产业强省,应推动旅游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尽快形成以历史文化观光、登山探险、民俗风情、朝圣、原始生态观光等为主的旅游网络。适当的政策倾斜,发挥财政调节经济的功能,用降低公路收费、景区收费等手段,形成“洼地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流,并依此招来更多、更大的物流、资金流,以刺激山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3.3 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对于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要坚定不移地走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之路。坚持资源整合、有序开发,促进山西经济转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薄生荣.山西省“十二五”规划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EB/OL].http:∥www.counsellor.gov.cn/Item/6421.aspx,2010-01-12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山西:山西省统计局,2010

[4].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经济年鉴[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

[5].[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9-20

[6].Kuznets S.Modem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and Spread[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151-153,265

[7].山西省统计局.山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71227-402455294.htm,2007-12-28

上一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下一篇:功能性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