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2024-08-13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精选11篇)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1

1 粮食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从产业链管理理论出发, 可将粮食产业链分成粮食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来分析。

1.1 粮食生产链分析

粮食生产的目标要从保障供给转向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充分重视粮食相对过剩问题, 并不意味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而可以忽视和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 应该按照社会的有效需求来组织粮食生产。传统体制下, 对粮食及农产品需求量的核算采用人均需要乘以人口总和的计算方法, 这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而在当前情况下显然已不适宜了。因为市场经济对粮食提出的需求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而不是社会需求。这种有效需求, 是受一定消费水平决定的、有支付能力的、体现一定货币额的购买需求, 而不是人的生理意义上的需求。采用以往对粮食生产和供求平衡的预测方法, 很容易出现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目前粮食的深加工能力和粮食转化率都较低。粮食转化主要局限在饲料及少量食品制造业上, 产品科技含量低, 缺乏市场拓展能力, 规模小, 布局不合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加快粮食转化加工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 粮食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粮食生产不能脱离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粮食的深加工水平, 粮食深加工的发展须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粮食生产过程来看, 现代设施条件的改善, 进一步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粮食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总体而言,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1.2 粮食供应链分析

粮食的均衡供求问题, 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 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目前粮食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由此大大改善了粮食供求状况, 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粮食的同时, 进口粮食在粮食市场上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于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承诺的粮食进口配额数量不小, 约占全国商品粮的30%, 而进口粮食价格则低于国内10%到30%。国外价格较低的农产品资源将随关税的降低、市场的开放和进口配额的扩大而自由流入或流出国内市场。1998年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粮食企业自身的改革, 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并使一部分当年收购的粮食能够顺价销售出去。各级粮食部门坚决落实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 然而由于市场管理的难度较大, 隐型粮食交易市场依然存在, 粮源垄断仍有困难。由于社会上粮源充足和低价粮的大量存在, 顺价销售的难度相当大, 成为粮改中最突出的矛盾, 直接影响到整个粮改目标的实现。粮食卖不出去, 库存大量增加, 不仅加剧了粮食收储仓容紧张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企业费用支出加大, 潜亏问题突出, 财政补贴增加, 国家负担加重。上述问题的存在, 归根到底是由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所引起的。粮食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剧了粮食供求总量矛盾, 加大了粮食流通企业的困难, 而且不利于粮食生产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保护粮食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1.2.1 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形成。

近年来, 随着粮食产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上, 已形成了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龙头, 以区域性市场为骨干, 以产地性市场为基础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随着粮食产品的价格、经营和市场的逐步开放,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 以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两翼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据统计, 目前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 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有200多家, 已成为粮食流通的主导力量。

1.2.2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流通的环节越少, 时间越短, 就越有利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

而就目前粮食流通过程来看, 各地的运输条件、储存、装卸、包装等技术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粮食市场放开后, 由于粮食产业链主体寻求实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途径的多样性, 目前粮食流通渠道呈多元化特点。

1.2.3 粮食零售市场中, 超市买粮呈现巨大潜力。

由于大中城市居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决定了靠近居民点的农贸市场、简易菜场存在的必要性。同时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收入的提高, 粮食消费行为已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超市在市民的心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目前超市粮食销售量占粮食上市量的10%, 预计今后几年还将大幅上升。

1.3 粮食需求链分析

农产品是满足最基本需求的产品, 农产品在总量上满足需求以后, 价格的大幅上涨已是不可能, 正像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实践已经证明的那样。所以, 农业增收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对农产品总需求的增长上。要想使农产品价格上升, 就要创造出一个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而这种局面, 又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从总体来看, 我国大中城市粮食供应量普遍大于需求量。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 需求弹性小。20世纪末期至今, 城市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已进入稳定的阶段, 农民人均食品消费增长也呈放慢趋势, 人均粮食、蔬菜消费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说, 对食品需求总量的增长, 将主要依靠人口的增长。从人口对粮食需求来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 大中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将导致对粮食总量的需求增长。而农业发展的稳定性,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长期过剩会引发粮食危机, 并且导致整个农业危机, 其表现与供给不足所引发的粮食危机有所不同, 但给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所带来的损害是一样的。由此看来, 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以满足粮食需求, 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 粮食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链的发展强调相关的行为主体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行为主体缺乏整链运作的意识, 各链条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 阻碍了粮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目前粮食产业链中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环节脱离、信息断流, 具体表现为:

2.1 粮食育种者与生产者之间:

一方面育种者育成的优良种子不能有效地推广, 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粮食生产者抱怨无品质优良的种子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收益。

2.2 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一方面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缺乏了解, 对市场更无预测能力, 另一方面消费者抱怨市场上缺少粮食新品种, 上市的粮食品质欠佳。

2.3 粮食生产者与市场之间:

构成批发市场主体的买卖双方数量众多且多不固定。市场虽发布当日供需状况及价格信息, 但还不能迅速反馈给粮食生产者;在零售市场中, 多数粮食市场管理意识差, 难以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生产者。

3 粮食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产业链中的信息流, 加强信息流通功能是提高粮食

流通效率的关键。针对目前粮食产业链环节脱离、信息断流的实际情况, 今后应加大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扶持, 建立健全粮食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对粮食产销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在现有的各地农业网、粮食流通网的基础上, 充实内容, 加强粮食产销分析、预测, 建立信息反馈网络, 使粮食信息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还为基层的粮食生产者服务, 真正充分发挥联结粮食生产者与市场的纽带作用。

3.2 保障粮食生产持续发展, 做好结构调整工作,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的结构性调整的指导和服务。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大多农产品将受到冲击, 因此, 结构调整更显得重要。然而各地又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只有结合当地实际, “两利相衡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 才真正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因此, 要充分利用优势, 发展优势产品。现在农民虽然意识到只有种优质粮才能卖好价钱, 但具体怎么做, 心里仍没底。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从政府制定目标到成为农民的种植行为需要走一段比较长的路程, 需要时间、技术和费用。从一些省市的经验看, 一些地区经过多年良种引进、试种、推广和普及才完成这一转变。就粮食而言, 由于我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 粮食安全暂时还不会受到威胁。粮食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也决定了我国不会将自己的粮食安全建立在没有可靠供给的基础上, 不会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市场上能买到低价的粮食而放弃自身的粮食生产。

3.3 加强培育各类市场经营主体, 针对目前粮食产业化中存在的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应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要按国际通用原则建立农产品市场秩序, 既能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又能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相适应。二是加快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可以有效地把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营运诸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 化解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完善区域平衡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粮食生产。使生产者能够预先知道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 也使销区有稳定的粮源。应推广产销区签订中长期粮食购销合同的形式, 以促进产销衔接协调, 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满足市场需求, 保证粮食供求平衡。引导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交易成本;大力培育粮食产销经纪人, 及时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给农户, 发挥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同时积极扶持培育各类专业协会, 通过协会来规范带动区域化粮食生产, 提高粮食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3.4 加强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粮食产业所受到的影响是双重的, 既有机会, 也有挑战。有利的一面在于:有助于加快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我国创造比较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利的一面则主要表现在:对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的生产有一定的冲击。当前, 我国应当进一步提升现有的粮食批发市场的功能,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粮食批发拍卖市场为龙头的粮食市场体系;提高粮食销售的集约化程度;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流通服务模式;规范“订单”农业发展, 发挥现代连锁超市在粮食流通中的枢纽作用;积极推广各种类型的粮食产销对接方式, 逐步减少流通环节, 提高粮食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摘要:中国的粮食问题, 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 同时又是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长期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粮食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着重分析了粮食产业链的管理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通过有效的产业链管理才能解决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才能找到出路, 在此基础上,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粮食产业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粮食供应,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2]姜道宏.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升粮食批发市场〔EB/OL〕.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5 (3) .

[3]平海.入世对粮食流通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4 (11) :54~56.

[4]吴硕.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3 (3) .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2

现代物流是近年来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产业,是一个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产业,被理论界、经济学家称之为“第三利润源泉”。一般认为,物流业指物流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质运动,它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以

及一定的加工价值。

一、现代物流与粮食物流的关系及现状

从现代物流的性质和目标功能来看,物流系统是整个商品流通系统的一的部分,它具体地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要求快速、及时、安全地把商品提供给消费者,并要求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相关功能与之相配套,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一切商品的需要。

粮食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产业中一个重大独特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相对于其他物流是发展相对滞后,但由于其特殊的商品特性,且涉及面广、数量大、通费用高等因素,决定了只有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产业,才能有利于我国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粮食生产,有效拉动

农民增加收入,才能促进粮食流通,沟通产销关系,保障粮食安全。

从目前我国粮食物流产业的现状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粗放经营,力量分散,效益低下。我国粮食企业受长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多,设施、设备利用率低,管理粗放,成本费用高。二是对粮食物流重视不够投入少,缺乏统筹规划。形成全国各地粮食批发企业、储存企业、运输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三是行业局限区域分割,功能单调,经营机制落后。四是设施陈旧,技术落后,特别是装卸,信息不灵,与现代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的要求差距大。造成运行效率不高。五是缺乏人才队伍,现代物流意识差。上述这些因素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客观要求。

二、现代粮食物流的基本要求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是由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高效合理的运作方式、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所组成。因此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应用到粮食物流各环节,优化粮食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构成一个协调高效低耗的粮食流通完

整体系对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伸粮食产业链,为粮食产业化服务。延伸粮食产业链;不但是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粮食产业化的需要。一是在粮食产前要加强对农民的市场信息服务和种植、农资等服务,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二是在粮食产中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确保丰产丰收。三是在粮食产后,及时为农民提供收购、干燥、储存、加工等流通服务,提高农民收

入。四是延长粮食加工产业,加快向粮食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大力培育粮食市场体系。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是粮食物流的关键节点之一,也是确保粮食有效流通的重要场所之一。一是在产区建立大型粮食集散批发市场,有效提高产区粮源向销区的快速流动。在销区,大中城市建立成品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确保粮源向消费终端安全、有效供给。二是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大型骨干粮食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的思路重组现有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粮食批发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建立

粮食物流配送中心,扩大成品和制成品的销售份额。

(三)加快打造粮食物流通信息平台服务体系。一是全国范围内加快建设粮食流通信息综合平台,为市场和粮食经营企业提供更多、更及时、更准确的市场信息。二是加快上下之间现有网络平台的取向开向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引导粮食经营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网上商品交易,使粮食资源在网上实现无物化流动,实现“节

时、节费、高效”的目的。

(四)实施粮食品牌战略。粮食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不竭资源的意识,而且粮食企业不仅要打造成品粮食品牌、还要努力打响原粮品牌或原产地品牌,从源头上确保粮食产品的品质。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引导粮食企业创立属于自己的产品品

牌,创立粮食企业品牌。要争创名牌产品,品牌企业。

(五)重视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政府、企业应加大对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加快培养网络信息技术会人才的步伐,以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次,政府要继续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制定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大力吸收社会资金,多渠道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和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现阶段,要以粮食流通“四散”技术为突破口,促进粮食物流业的发展。第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优化粮食流通业务流程,建立与产业内部各方持久、共赢的物流同盟,走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三、苏州粮食物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苏州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可逆转”,即粮食种植面积的持续减少不可逆转和社会粮食总需求的持续增加不可逆转。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苏州每年的粮食直接种植面积(主要是水稻)已不足150万亩,加上50万亩左右的小麦,总产量在110万吨左右,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仍在继续。而近10年来苏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苏州安家落户,寻求发展,目前这一数字在350万人左右,再加上数量可观的外来观光、旅游等流动人口,苏州的基本人口已达900万人,从而对口粮的直接消费大大增加(其中也包括失地农民的口粮需求)。这种粮食供求的变化,已使苏州这个历史上的“鱼米之乡”演变成为产不足需的典型粮食销区。2005年苏州全市粮食总产量在111万吨左右,而总需求高达338万吨,缺口高达227万吨,其中口粮缺口约占总缺口的60%。全社会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巨大,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保障粮食

供应安全的任务艰巨。

但是,对应这种粮食供求矛盾的苏州粮食物流体系还比较落后,仓容不足、设施陈旧、技术

落后,小而散、部分仓库无法通行船只,信息交流方式传统单一。

一是仓储设施捉襟见肘。据统计,全市现有仓容72.6万吨,其中14万吨已不适宜存放粮食,单个库容在1.5万吨以上的库点10个。还有中央储备库2个和省储备库3个,铁路专用线二条(站台121 0米)。粮食进出仓仍采用人力推力或机械辅助的形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此外,部分库点由于河道或桥梁建设的原因,不能通过水路进出粮食,实际已处于不

宜使用的范围。

二是加工能力弱化,对成品粮的依赖性强。我市传统粮油加工企业改革改制后,大部分已在竞争中被淘汰或迁移到粮食产区投资生产,少数存留企业发展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供求关系

紧张,应急保供的难度较大。

三是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市区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已十分显著,但各县级市

场尚处在起步阶段,培养和发展道路还很长。

四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特别是适应现代粮食物流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几乎是空白,传统技术人才也大多流失,满足粮食流通各环节专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较缺乏,将严重影响物流业的规划、实施和运作发展。

此外,通过网络技术交流信息,实现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务尚未开展,配套设施

还未建立。

四、全方位发展粮食物流业,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现代粮食物流是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加工和信息的应用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五一节链系统,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粮食流通连接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搞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和设施建设对于保障苏州粮食供应安全,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流通效率,发展粮食经济,实现“两个率先”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现阶段我市的实际情况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需要,我市将着力加快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确保我市粮食供应安全,为苏州实现“两个率先”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一)采用先进的流通技术,建设观代化的粮食物流设施。

新建、扩建各级地方粮食储备库,配备先进设备,提高粮食储存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市区建成一个仓容量在10万吨左右,集储存、加工、市场、信息为一体的中心储备库(市级储备库)。目前已经初步建成7.5万吨,但需按现代物流要求进一步完善设施,提高收发能力和保管水平。同时建设2.5万吨市场包装粮周转仓库。所属各市、区也要在规划期内建成1个储存、加工、市场、信息为一体,仓容量在3—5万吨的骨干储备库,配套2—3个骨干库,并全部配备先进的烘干、通风、运输、环流熏蒸等设施,推广运用“四散”技术。水路、铁路、公路并举,形成经济、快捷、集散、舒畅的物流功能。目前,我市有专用铁路线的粮食仓库2个,分别为白洋湾粮食中转库,库容1.5万吨,专用线210米;昆山阳澄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容5万吨,专用线1000米。这两条专用线是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进入我市的主要通道,但周转能力有限,现代化程度比较低。今后将根据规划,新建部分装卸设施,完善散收、散发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张家港粮食专用码头的基础设施,提高其现代化物流水平。新建太仓浏家港粮食储备库。进一步完善苏州城区中心储备库和县级骨干储备库内陆港码头的基础设施,提高快速装卸能力,特别是提高“四散”能力。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公路网络,实施城区中心储备库、骨干储备库与各大粮食批发市

场的快速连接,全方位提高苏州现代粮食物流的设施条件和综合效率。

(二)完善粮食综合批发市场体系

加快粮食批发市场体系的建设,逐步建成7个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先进、信息透明、与粮食物流相结合的粮食批发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各级粮食批发市场办成流动的储备库,办成全市粮食的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并在未来几年,将市区粮食批发市场建成集

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息枢纽为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场所。

(三)巩固和发展新型粮食产销流通方式

苏州粮食主销区的市场特点决定了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和地方储备在粮食供应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粮食产销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稳固的粮食物流通道,就能保证主销区市场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一是加盟产区收购市场,直接收购产区粮食。销区粮食企业根据㈦良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可采用购买或租赁粮食仓库设施等办法,就地直接收购粮食。产前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需要,与当地农民签订粮食订单,承诺收购。收购季节,则组织人员或就地招聘人员自主收购粮食,掌握第一手根源。同时,视市场情况,实行边收边调或先收后调等经营策略,加快粮食流转,既可快速满足销区市场的需要,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在粮食物流体系中,龙头企业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发展粮食物流产业的主力军。他们依靠广泛的市场网络,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订单基地,落实订单品种,通过加工增值打品牌,实行优质优价,真正将粮食生产转化为市场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粮食物流的效率。三是政府协议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稳定地方储备粮源。苏州作为一个粮食主销区,仅仅依靠企业的自主行为,以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需要的产销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并又作为地方储备粮的主要来源,产区粮食基地的建立与巩固,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协调。政府协议坚持“政府搭台,部门服务,企业操作”的原则,侧重于双方建立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侧重于双方的粮食产销平衡,侧重于双方的经济互补。近2年来,苏州已在产区建立了100万亩左右的粮食生产基

地,基本满足了全市粮食储备的需要。

(四)构建和完善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将信息技术与发展粮食物流相结合,构建粮食现代信息平台,引导粮食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网上交易。通过粮食流通的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宏观调

控的能力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水平。

(五)加快粮食仓储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高素质人才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推进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力口快物流人才的培养。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队伍流动较大,现有人才队伍已不适应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我们将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培养与在职培养相结合、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为我市粮食物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3

2016年,粮食流通工作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稳中求进,立足行业实际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坚决打好粮食收购“攻坚战”和安全储粮“持久战”,加快实施“粮安工程”,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统筹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具体来说,要围绕“四个突出抓好、四个深入推进”,扎实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好粮食收购

当前,南方稻谷主产区仓容爆满,东北地区库存居高难下,今年粮食收储矛盾将空前突出。各地和相关央企要高度重视、严阵以待,抓好预案、预警、预控,采取非常规举措,及早做好新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快建仓修仓进度,加大调销腾库力度,多渠道消化不合理库存,充分利用社会仓容,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抓好地方政策性粮食收储,积极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严厉查处“打白条”、“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二、突出抓好安全储粮和储备管理

当前,全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安全储粮形势异常严峻、压力巨大。确保储粮安全将是一场硬仗,容不得丝毫麻痹和懈怠。各地和有关央企要始终保持实战状态,做到严防死守、常抓不懈。要全面落实“双随机”监管要求,以实施“监管创新年”行动为抓手,认真履行行政监管督导职责,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收储执行主体、每个承储企业负责人、每个仓廒保管员,切实做到“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要积极采用绿色生态储粮技术,进一步规范千吨囤等简易设施储粮技术。今后新粮收储一律不允许再搭建蓆茓囤,从源头上杜绝“火烧连营”的隐患。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政府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撒手锏”,储备管理是各级粮食部门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责,任何时候都不容放松。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储备管理与企业经营彻底分开,落实责任强化约束,规范运行防范风险,管住管好政府粮食储备,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三、突出抓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要摸清底数搞好规划。各地要全面摸清本地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粮食加工业规模能力、技术水平等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研究制定本地粮食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对于高能耗、低水平、粗放式的落后加工产能,要加快淘汰。对于长期亏损、资产负债率高、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稳妥处置。对于基础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较高、增长潜力大的粮食加工转化企业,要积极扶持壮大,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培育品牌名牌,形成大型产业集团。要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粮食行业的既有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粮食产业,积极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启动“仓顶阳光工程”新能源项目试点,在粮库仓顶铺设光伏电池板发电;积极稳妥发展秸秆饲料、秸秆稻壳板材、稻壳发电等项目,做好既减少秸秆焚烧、又帮助农民增收的“秸秆经济”文章;大力推进“绿色全谷物口粮工程”,催生新消费,培育新需求;加强生物技术在绿色储粮、生态饲料和低脂蛋白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互联网+粮食”电商平台建设,打造“粮油网络经济”。

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全面清理和修订制定粮食加工质量标准、卫生标准,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统计制度,科学设置统计指标,真实反映和及时发布产业情况。稳步推进粮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奖励、失信惩戒机制。粮食收储销售优惠政策、“粮安工程”建设项目要重点向产业经济发展倾斜。同时各地要积极争取金融、财税、用地等政策支持,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突出抓好粮食安全责任考核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首次对各地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国家粮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在3月底前出台2016年考核方案,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日常督查,认真组织开展年度考核工作,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各地的考核工作也要全面推开,特别是尚未出台考核办法的省份,要加快工作进度。各级粮食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责任,搞好沟通协调,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将粮食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五、深入推进“粮安工程”建设

全面落实“粮安工程”建设规划,夯实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基础。

要加快粮食仓储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围绕扩大主产区收储能力和满足主销区地方增储需要,继续加大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围绕畅通“八大粮食物流通道”,重点建设改造一批中转仓、内河码头、沿海深水港口、铁路接发设施、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

要加快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广泛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以地方储备粮库为重点推进智能粮库建设,以省级粮食交易平台为重点推进业务集成和信息协同。强化统筹指导,统一技术标准、接口规范和数据平台,实现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应急配送中心建设,提升应急实战能力;进一步加快粮食收购现场快速检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粮食检验监测技术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支持粮食整理和烘干设施建设,并重点向核心产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和依法治粮

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完善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培育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企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农村粮站要主动抓住农村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的历史机遇,以“农民进城安家落户,我为农民种地供粮”的理念,大力发展粮食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完善国家粮食统一竞价交易系统,积极发挥宏观调控平台作用。着力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粮食法》立法进程,做好国家和地方粮食流通相关规章的制定修订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机制,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认真开展粮食执法检查,加大基层一线粮食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营造规范、统一、公平的市场环境。

七、深入推进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

积极发挥行业院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军作用,加快现代粮食收储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着力研究粮食及副产物高效转化利用新技术,推进真菌毒素和重金属污染粮食安全利用技术示范应用。加强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继续实施粮食行业“百千万创新人才”工程,启动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加速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分批创建“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拔尖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举办第四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拔“粮食行业全国技术能手”。通过组建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粮食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粮食智库”建设。

八、深入推进行业扶贫和援藏援疆工作

按照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统一部署,发挥粮食部门行业扶贫的职能作用,促进贫困地区优质粮油生产,加强粮源调度,保证口粮供应,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积极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发挥粮食行业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强化组织协调,在粮食收储和市场调控、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尽心尽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地加快发展。继续加大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工作力度,推动老区同步实现小康。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4

1 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以中部、北部为主, 通过调控实现全国供给, 也出现了产粮区粮食加工产业规模小, 技术落后的现象。与其相反, 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产业却出现原料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1.2 科技水平落后, 生产标准不一, 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备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较多, 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落后, 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1.3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与设计加工量不符, 最高开工率接近60%, 最低不到15%, 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1.4 地区间争夺粮源, 造成价格上涨地区分化严重

各地粮食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 原料成本提高, 造成粮食价格上涨, 且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 粮食外运较少, 南方地区缺少加工原料, 无序的原料抢夺, 严重阻碍了粮食产业化得发展进程。

1.5 部分国有粮食加工企业, 缺乏竞争力

部分国有加工企业, 人员结构不合理, 负担重, 资金不足, 原料供给不及时, 不能保证较高的开工率, 而随着外资企业的加入, 国有加工企业市场的市场正逐步缩减。

1.6 对科研投入较少, 依赖国外科技成果

中国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 大型设备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 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技术问题, 只重视硬件设备, 忽视了自我研发创新, 造成恶性循环。

1.7 粮食现代物流效率不高, 产品结构单一

物流在粮食加工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系到原料的及时供应及销售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物流效率的高低, 影响到价格的波动及供需平衡, 同时, 粮食加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效延伸, 也严重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1.8 产销不对路

产品销售与生产地空间距离远, 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 种植、加工、销售相互牵制, 不能顺应市场需求。

2 应对措施

2.1 拟定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方向, 制定相关规划制度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从根本上制定相关专项规划, 遏制市场的无序竞争, 对于盲目发展建设加工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监督, 实现全国互补发展, 统筹规划, 实现粮食加工产业的共同进步, 保证公平竞争, 健康房展。

2.2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 降低加工成本

本着就近原则,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 实现就地加工, 不仅解决了农民收入低, 劳动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也实现了低成本加工,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费用, 符合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及时实现种植、生产及时顺应市场要求, 增强市场竞争力。

2.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培养优质品牌

打破区域, 所有制的限制,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培养企业多元化发展, 不搞单一产品,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 遵循市场发展规则, 实现优胜劣汰, 改变粮食加工业小作坊的发展现状, 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壮大, 实现品牌竞争。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实现一体化农业,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4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需要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 乙醇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 乙醇消耗玉米原料较大, 耕地占用较多, 以市场为导向, 将会有部分生产粮食耕地转向能源生产用地, 能源固然重要, 同时也应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保障粮食加工产业资金供给

粮食加工产业实现市场经济比较晚, 相对其他行业, 技术支持少, 人员水平低, 企业规模较小, 市场竞争力薄弱, 发展处于摸索阶段。由此, 政府应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 放宽信贷政策, 增加信贷额度, 同时鼓励人才进入粮食行业,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6 鼓励自主研发,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针对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水平差, 依靠国外技术的弊端, 我国应鼓励人才实现自主创新意识, 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 引导资金流向, 为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7 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增加附加值

粮食加工产业除粮食食品外, 还包括饲料及转化两种类型, 既要加大食品开发, 以产品树立品牌, 又要积极发展饲料加丁业和非食物用途的转化, 延长产业链条, 增加附加值, 构架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

2.8 整合资源, 实现粮食加工产业与粮食物流协调发展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与粮食物流发展相辅相成, 两者相互结合, 形成完整的以粮食加工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链条, 实现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同时“退市进郊”缩短了与原料产地的距离, 有效的降低物流费用,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引导企业走规模化道路, 并且鼓励粮食产地加工业发展, 形成有序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条, 推进粮食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 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资金保障, 加大科研投入, 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实现品牌生产, 整合资源, 协调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及相关物流产业。在市场及政府的双向引导下, 实现粮食加工产业化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莉, 孙宏岭.有效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化的措施[J].中国粮食经济, 2008 (9) ..

[2]袁作强, 谢伟强.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J].中国粮食经济, 2008 (8) ..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5

////////////成立于2008年,占地130余亩,地址位于:////////////,系属优质小麦产地,日东、日南、济广、德商高速在这里交汇,京

九、陇海、新石铁路大动脉贯穿于此,220国道从门前通过,交通四通八达,陆路、铁路运输便利。近年来,在上级相关各部门正确领导下,通过公司广大员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已发展成集粮食收购、小麦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粮油企业。公司现有员工2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企业总资产17160万元,固定资产9460万元,现有两个生产车间、粮库小麦总储量10万吨、销售代理商遍布全国,年加工转化小麦50万吨,产销率达到100%,已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

公司在生产加工方面,采用世界领先的制粉理念及制粉工艺,选用世界最先进的瑞士布勒制粉设备,实现全程自动化管理,从小麦入仓到面粉出仓全部实现微机操作,并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配麦和配粉系统。产品质量检验方面,公司配备瑞典波通的近红外化验仪,法国肖邦淀粉损伤仪、吹泡仪及国内最先进的粉质仪、拉伸仪等完整先进的检化验设备,精细规范的检化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生产技术方面,公司品控研发部人员由毕业于国内专业粮油学院的专业人员组成,公司还与河南工业大学及北京粮科所达成技术支持协定,国内知名专家及教授亲临公司现场指导工作,并根据季节和小麦品质的变化及时对公司工艺及产品作出科学而又实用的调整。

公司所生产的“****”牌商标面粉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加快了公司营销网络建设步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产品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并以其品牌优势扩展新的市场。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的面粉颗粒适中,白度高,灰粉低,口感好且特别劲道,市场走势非常乐观。公司紧紧围绕着“科学严谨、持续发展、精益求精、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坚持达到顾客需求为满意,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效益,以信誉求市场,以科技求发展的企业理念,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健全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

多年来,产品在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公司的发展及董事长*****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11年*****有限公司被***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被中国粮油市场报授予:“全国放心粮油工程标杆企业”,2013年被****广播电视台山河网评选为:“****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单位”,2016年被**省工商局评为:“**省著名商标”,2016年4月被共青团******委评为:“******青春扶贫创业就业基地”,2016年6月被****总工会评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16年9月被**省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粮油放心面”称号,2017年2月“***”牌面粉在2016年荣获“面粉百强品牌”。多年来,公司秉着“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团结、务实、创新、高效”的精神,“精益求精”的质量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营销观,以大力振兴粮食企业为己任,积极探索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新路子,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为一大批社会富余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把握机会、迅速扩张

公司的前身是乡镇上一个规模很小的面粉加工厂,只有几间简易加工厂房和4台磨面机,固定资产不足50万元。没有规模、没品牌,只能在附近几个乡镇销售,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企业毫无生机,职工没有稳定的收入。面对严峻的形势,以及企业发展死气沉沉的不良局面,公司法人***,在对市场深入调研后,制定了“上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于2009年投资5000万元建成现在一车间,于2010年4月正式生产,企业年加工小麦能力达到15万吨,销售收入3.5亿元,企业效益得到提高,通过几年精心经营,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2013年5月又开始投资8000万元建设现在生产二车间,企业年加工能力提高到50万吨,销售收入12亿元,企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也充分证明了公司“上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

二、加强管理,完善机制、确保品牌建设 正确的经营思想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实践中,企业只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保障稳步发展。因此,几年来,在深入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用人、用工、分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公司逐步完善了企业内部管理机构,打破用人上“论资排辈”的不合理现象,采取竞争上岗、签定责任书、年终兑现等办法,不拘一格培养使用人才,使经营工作充满了活力。在分配上实行按岗计酬和计件工资、按贡献大小发放工资,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做事的积极性。公司还从多家大专院校吸收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活力完全嫁接到企业发展上来,另外,公司还聘请知名经济专家到公司进行经济管理培训,用先进的理念灌输员工头脑,让员工的思想意识得以完全更新,跟上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公司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工作,在生产中用严格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管理手段保持了公司产品品质的持续优良性,确保了公司“亚冠“面粉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管理要以人为本,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不断完善了规章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事事对人管理细则》、《财务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控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经营各个环节堵塞漏洞,使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由于公司措施得力,管理规范,使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魄力的年轻骨干走上了管理岗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几年来,公司在经营量稳步增加的情况下,内部管理也不断加强,成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三、继续扩张、跻身全国一类小麦加工企业

过去的几年,是公司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盲目自满,不进行突破创新,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就要被市场淘汰。公司成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我们下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司提出了扩建小麦专用粉生产线,并完善部分配套设施的项目申请。2017年7月*********发展和改革局正式下文批准公司年加工转化60万吨小麦立项,项目总投资17889.1万元,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2018年10月正式投产,公司年加工小麦产量可达到110万吨,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大大提高,也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对”***”牌面粉的需求,该项目的投产不仅壮大了我市粮食加工工业基础,而且完全投产后,公司可安排360人的就业。在壮大公司实力的同时,不仅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安排了一大批社会下岗人员的就业。

与此同时,公司一如既往重视企业的品牌开发与宣传,树立大品牌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扩张空间。我们认为,企业品牌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它代表了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目的,凸显出企业整体品牌形象,为产品的竞争和企业发展提供优于他人的优势。因此,多年来,我们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形象展示,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让社会认知企业以及产品。公司将在保持过去荣誉的同时,争创更多的荣誉,更多的回馈社会。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 产量效应 收入效应

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刺激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体可分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粮补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3]。

为了解我国现行粮补政策的效力水平,我们在河南、黑龙江等国内粮食主产区开展了问卷调查,下面运用调查数据,对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作一兼具实证性和概括性的分析。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我国现行粮补政策分为粮食直接收入性补贴政策和粮食生产的投资性补贴政策。其中,粮食直接收入性补贴政策即是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即直接将补贴以收入的形式发放给生产者。粮食生产的投资性补贴政策则包括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政策中对农药、化肥和产油等粮食生产资料的投入补贴,以及为提高粮食品质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而引入的良种补贴和农业机具购置补贴。

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产量效应评价与分析

尽管补贴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粮食补贴政策的产量效益并不是十分的明显[1]。根据我们对调查所获得数据的分析,造成粮食补贴政策产量效应低下的原因有物价、比较收益、补贴的使用方向以及自然灾害、制度等几点。

(一)物价因素对粮补政策产量效应的影响

我国政府自2004年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户实施补贴政策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但是,粮食产量并没有随着补贴数量的不断提高而提高。

我们在对全国的农户进行随机性的抽样调查时,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您认为目前的粮食直接补贴能不能抵消粮食物资(种子、农药和化肥等)的价格上涨水平?”,并相应的设计了三个选项:“1.补贴能够抵消粮食物资上涨水平”;“2.二者基本上持平”;“3.补贴不能够弥补现在的物价上涨水平”。从农户选择的结果来看,只有少数农户认为补贴基本上可以弥补现在的粮食资料的上涨水平;而大多数农户认为当前的补贴水平还是太低,不足以弥补现在的物价上涨水平。同时,补贴相对于整个家庭收入的比重来看,显得微不足道。绝大多数农户认为补贴的增加不足家庭总收入的5%,还有近五成的家户认为,补贴很低,甚至低于家户收入的1%,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接近一半的家户认为,补贴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所以,对这一部分农户来说,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没有太大的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

(二)农业部门相对于其它部门的低的比较收益

不少学者在粮食补贴的投资性分析中,以在家务农的劳动性收入和在外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分别对投资和产出作回归分析,均得出工资性收入对粮食投资和粮食产量会产生负向的效果[2]。这个结果说明,如果农户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粮的收入的话,那么,即使增加粮食补贴,农户也不会因为粮食补贴的增加从而转向务农。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年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农业的农户的年龄均值为54.7岁,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75岁,标准差为10.44岁。其中,滞留在农村的人口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69.5% 40岁到50岁之间的占7.6%,青年劳动力,仅占到总的劳动力的1.4%。这种年龄分布的“倒金字塔”结构揭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流失的状况。

同时,有些学者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研究,采用了两部门模型,当考虑存在农业和工业两部门时,结果显示:如果政府对农户实行直接的粮食收入性补贴政策,则代表性农户在给定的价格下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时,农业部门的劳动供给不受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由此看来,最终决定农村劳动力去留的关键还是在两个部门劳动力回报的高低。

(三)农户将补贴用于生产的比例

如前所述,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可分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在补贴的具体发放方式上,部分补贴是在农户购买生产资料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返回,例如,农机具购置补贴,按照其实际购买的价格,农机管理部门按照购买价格的30%(一般规定最高返还补贴不超过30%),那么这部分相对于购买价格返还30%的补贴能够保证农户确实是将其用到了生产之中。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大部分的粮食补贴,并不能够保证农户将其全部或者部分用于生产中。

虽然各个地区实行的补贴政策不一,具体的补贴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各个地区是一样的,即大部分的粮食补贴都是政府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农户,或者是以“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将钱打到农户的卡上。

调查研究中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假设每亩地有100元补贴,这100元会不会用于粮食生产上,比如买农药、化肥等?”相应的选项为:“1:几乎会用在增加粮食生产上(80元以上)”;“2:部分用在粮食生产,而部分减少原先的投资(20-80元)”;“3:还是原先的投入水平,就算有补贴也不增加总投入(低于20元)”。结果表明,有65%的农户选择“3”,即表示即使粮食补贴如实的发放到农户的手中,也不能保证农户将全部或者大部分补贴都会用于生产性投资;相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将补贴用于投资,只有16%的农户选择将补贴全部或者部分用于投资。

根据肖琴的研究[3],如果农户将得到的粮食补贴全部用于非生产性的消费,在给定价格下,代表性农户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直接的粮食收入补贴政策对粮食产出并没有影响;补贴用于粮食性的生产性投资时,投资性的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有正向的刺激作用。因此,农户将所得到的补贴用于生产的比例大小也直接影响了粮食补贴政策对产出的大小。

nlc202309020106

(四)其他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对粮食产量产生负向的影响。首先,对粮食产量影响最明显的是自然灾害,近几年来雪灾,旱灾,台风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严重。另外,关于制度上的一些因素也是影响粮食补贴能否合理发放到农户手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目前中国的补贴管理体制来看,补贴主体不明是导致管理体制运行不畅通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补贴资金是由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这就涉及到部门间的协调问题,如果协调不好,则极易使得补贴资金出现跑丢,漏损,未到位等现象。加之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度是否达到要求,也是影响补贴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粮食补贴法律建设的不完善也是影响补贴效应的重要因素。

二、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收入效应评价与分析

根据前文分析,粮食补贴政策会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在我们的调查问卷里,就粮食补贴对农户的生活水平的影响设计了如下2个问题:“您觉得,随着粮食补贴增加,您的家庭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A:有一定提高;B:没什么感觉,有没有补贴差不多;C:似乎还下降了;D:不适用(或不想回答)”;“您觉得,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实施之后,对农户影响如何?A:政策很好,有实惠;B:一般般,对粮食生产没什么影响;C:差,种粮还是吃亏;D:不适用等。”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农户都认为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其生活水平而言还是有所提高的(65%),而且认为粮补政策很好,自己落了实惠(78%)。

表面上看,现行粮补政策具有较强的收入效应。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暂时还不能对粮补政策的收入效应持乐观的态度。因为,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物价等因素直接抵消掉了收入增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如果出于稳定人心的政治目标,该项补贴政策可以持续推行下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过分的强调补贴所带来的收入效应,也许会导致闲暇对劳动的替代效应。

根据吴连翠的动态模型推导证明[2],不论是对于粮食投资性补贴政策还是对于粮食收入性补贴政策,在稳态时,补贴对农户的消费会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在对各种类型的补贴在做检验时,补贴对农户的生活水平的影响(即补贴对农户的收入效应)一项对于补贴都是显著为正的。所以,不论粮食补贴政策最终是否都能提高粮食的产出水平,单就补贴政策本身而言,农户还是对其持肯定态度的。至于对其生活水平,不论物质上是否真正有实质性的提高,就农户心理而言,该项政策在精神上还是受到农户的肯定与支持的。

从整体的角度而言,如果政府的政策指向是稳定人心,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那么,当前的补贴政策在对农户物质上的收入改善可能并不是非常强,但是就农户的心理作用来讲,从种田要交提留税,到2004年后的农业税减免,中央加大对种粮农户的补贴额度,这一政策转变对农户而言还是非常顺民意的。

参考文献:

[1]侯明利.粮食补贴政策背景下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协同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6(2):116-119.

[2]吴连翠,陆文聪.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60-66.

[3]肖琴.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及其政策改革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79-84.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7

一、立足产粮大省实际,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从2004年至2008年,我省粮食产量由627亿斤增加到845亿斤,粮豆商品量由406亿斤增加到635亿斤。为适应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需求,解决我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粮食流通总体能力不强和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问题,2006年我们就确定了以搞活粮食综合流通能力为核心的推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我们规划,从2006年开始,由开好头、起好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下一步是全面优化粮食流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能力、推动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几年来,我们立足黑龙江省实际,通过创机制、培主体、强作用、推改革、壮龙头、建市场,把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到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上来。创机制,一是创建了农民余粮购销服务机制。通过建立、落实全省粮食部门上下协调统一、规范、细致、实用并进村、入户到企业的信息引导、技术支持、储粮设施、质量检测、政策协调落实等各项服务措施,促进农民余粮实现了适时适价顺畅销售,增加了农民卖粮收入。据初步测算,仅粮价提高因素,2005~2007年度全省农民出售粮豆收入, 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5.7亿元、22.9亿元和56.33亿元,实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二是创建了粮食产销合作机制。从2000年开始,我省努力推进与主销区的粮食产销合作,每年通过产销合作向省外销售粮食200多亿斤。合作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产销合作省份达到12个。吸引销区在我省建立了一批粮食生产、储存、收购、加工等基地。销区省市委托我省储存的地方储备粮数量已增加到19万吨。与京、津、沪、苏、浙、闽、滇等七省市粮食局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前四届交易会粮食交易量共506亿斤、实际履约率都在60%以上。第五届交易会达成粮食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433项、交易量177.7亿斤。培主体,就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粮食市场主体。目前,全省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粮食经营者达到5869户,其中多元市场主体5153户,占87.8%,粮食收购量已达到社会粮食收购量40%左右,活跃了粮食购销市场,拓宽了农民余粮销售渠道。强作用,就是组织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2005年至2008年11月份,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销售量分别占全社会收购、销售总量的60%和67%左右,较好地发挥了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推改革,就是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目前, 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完成产权改革。2008年11月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159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3647万元,减亏幅度93.7%。壮龙头,就是培育壮大了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截至2008年11月末,全省粮食行业完成培育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117户,完成销售额392亿元。建市场,就是建设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有特色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和零售市场(超市)为基础的三级粮食市场体系。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率先建立全省首家“粮食银行”,开设网上电子交易平台、期货贸易、现货交易三种方式进行粮食销售,预计年粮食物流总量将超过100亿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以上。

二、适应新增生产能力要求,规划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新格局

为配合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构建新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工程规划》,核心是全面提升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一)确定一个目标。

规划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把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提升到新水平,构筑起与我省产粮大省粮食资源状况和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相适应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做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让农民余粮销售更顺畅、各类企业粮食经营更活跃,居民粮食消费更安全;粮食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粮食资源整体效益明确提高,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抗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资源优化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经济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力、控制力明显提升;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更有力,粮食安全更有保障;政府粮食流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二)构建五个体系。

加快构建以农民余粮购销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产业结构体系为支撑,以产业组织体系为牵动,以产业安全调控体系为保障,以粮食市场信息、粮食质量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综合服务体系为配套的千亿斤粮食现代流通产业框架体系。

(三)规划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一是实施“12415”重点粮食龙头企业牵动工程。即组建1户年销售额3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集团;培育两户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集团;培育4户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15户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的中型龙头企业。二是实施粮食物流工程。建设由22条区域性次级通道和130个重点物流节点、10个左右大型粮食物流运转中心构成的东、中、西三条粮食物流主干通道,形成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区、连接全国重点主销区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粮食流出能力达到508亿斤以上。三是实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规划到2012年,累计新增加仓容110亿斤,改造仓容50亿斤,新增烘干能力180亿斤。四是粮食市场建设工程。建设粮食信息公用数据库和市场信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龙头市场服务功能,改造提升农垦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大庆等重点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规范提升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市场。五是实施农民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方法、技术和设施、设备,到2012年农户粮食损失降低两个百分点,玉米、水稻两个品种可减少粮食损失量达到15.8亿斤以上。

(四)提升五种能力。

一是提升粮食流通总体能力。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年粮食收购、销售量(含转化)达到750亿斤以上。二是提升粮食安全贡献能力。年均为国家和省外销区提供商品粮源达到500亿斤以上。三是提升粮食龙头企业牵动能力。重点培育22户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达1000亿元以上,年粮食销售达到480亿斤以上,粮食精深加工业比重由15%提高到50%左右。四是提升粮食收储、运输能力。粮食收储有效仓容由324亿斤增加到434亿斤,粮食干燥能力由379亿斤增加到559亿斤,年均粮食铁路发运能力达到500亿斤以上。五是提升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地方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更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粮食安全调控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篇8

一、主食产业化是粮食企业的发展方向

主食是任何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都必须要加以食用的粮食成品, 其中不仅包含了面条、杂粮、馒头、米饭等一类的主要粮食产物, 同样也包含了以小麦粉、大米等原料所制造而成的食物。主食产业化, 实际上就是对田间粮食原料到餐桌上的真个产业链形成, 并且以粮食生产工业化、基地化、营销化来作为一个基本特色, 其中有着中国膳食发展的明显特色。

近几年来, 我国的主食产业开始进入到了工业化起步、大规模扩张、产业化发展等几个阶段, 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原料规模化、主食多样化、产供销结合化、品牌化、主体多元化等多个方面的特色格局。虽然说我国当前的主食产业化呈现出了较为良好的蓬勃态势, 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部分装备技术落后、食品安全、产业化普及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还必须要加以解决和完善。

二、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

主食产业化, 是对农田到餐桌这一理念的重要产业化措施。农田到餐桌, 实际上就是一条完整的食品产业链, 而在粮食工作中, 目前最为缺乏的恰恰就是到餐桌之上的最后环节管控, 而我国针对主食产业化进行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一最后的管控环节。针对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进行完善, 强化发展支持力度, 对整个运作流程进行规范、监管、约束, 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体系的保障性。极大的增强相关部门、企业对于食品产业化这一发展措施的使命感、责任感, 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发展氛围。

在我国逐渐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针对主食进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首先要对城乡居民自身的消费方式升级进行适应, 确保民众食品需求的转变有所保障, 使得粮油主食产品的安全工作成为民生工程的一个关键;其次, 针对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粮食行业提振、粮油加工行业转型等几个方面的发展进行推动;再次, 强化粮油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附加值等, 使得企业以及农民的具体收益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最后, 对粮食产业本身的发展进行转变, 提高粮食供应所具有的保障性, 使得粮食产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得以促进。

三、加快推进主食产业结构调整

1. 加快开发主食新产品, 推进产业升级

大力对主食加工业进行发展, 确保粮食本身的新、特、优等几个方面的比重能够得以丰富, 以此来使得以往传统的米面、杂粮主食的发展能够更加大众化、便利化、工业化, 促使主食产品的即食化得以提升, 并且为品质提供保障;增强主食产品的营养化、专用化、多元化、系列化等几个方面的主食原料开发, 并且提高专用米、全麦粉、营养强化粉等多个方面的高质量原材料比重, 主导适度加工模式, 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针对各类馒头、面食、饺子等几个方面的主食品进行发展, 提升营养性和产品档次;积极对米粥、米粉、方便米饭等米制类主食进行发展, 并且对生产水平进行规模化的发展;积极对于各种不同风味、规格的主食品进行开发, 针对生产工艺等进行节能降耗开发、研究。

2. 创新流通方式, 完善主食供应体系

对粮食行业的资源进行整合, 鼓励主食产业的企业能够和粮油供应点、军粮供应点、粮油店等结构进行结合, 充分的对于当前现有的供应网点进行利用, 强化相应的网店经营业务, 使得供应点布点所需要消耗的成本能以降低, 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将目前已有的各个大型主食品加工站、小麦加工站、稻谷加工站、粮油仓储站、军粮供应企业来作为核心的主体, 对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利用, 实现各个企业的充分联合, 并且降低成本的出现。鼓励现有主食加工优势企业, 建设新型物流配送网络, 优化网点布局。

3.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改造, 提高装备水平

鼓励和支持拥有一定基础的自主品牌企业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力度, 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和新产品的产业化, 优化生产流程, 适当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加快提升企业工艺、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支持小企业改善生产条件, 提高技术水平, 开发“专、精、特、新”产品。在速冻主食品领域,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加快推广高效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食装备研发, 加快推进馒头、鲜湿面条、方便米饭、杂粮主食、速冻主食等加工装备自主化, 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装备数字化, 提高自动化水平, 依托骨干企业, 扶持建设一批主食加工成套装备制造基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主食产业化推进任重而道远, 务必要严格的按照各个方面的规划需求来进一步加深, 确保将民生改善以及民生保障作为粮食经济发展体系转变的一个重要依据, 只有坚定不移的以正确的目标前行, 才能够使得我国的主食产业化得以迅速的发展, 追上甚至领先于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刘充辉.看重面制品市场, 双汇开卖馒头包子[N].中国食品报, 2010-12-09 (2) .

新安县粮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9

(一)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不能发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未经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许可或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擅自从事粮食收购的由粮食行政部门查出的,移交工商部门予以处罚。”这就形成粮食部门检查、工商部门处理、权责严重脱节的局面。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个体粮商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收购价格普遍比国有粮食企业低,甚至缺斤短两,扰乱了粮食收购市场。我县粮食局仍是事业单位,在粮食市场管理中,虽然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成立了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和监督检查股,但人手少,没有专门的执法队伍,经费又不能到位,造成有其名无其实,因而制约了执法工作的开展,没有能力全面开展粮食监管检查工作。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销困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的目的原本是搞活经营,但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多种经营主体的参与,使粮食购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于掌握的粮源减少,政策性库存减少,经营实力受到影响。我县有8家粮食企业,具备A级资格的只有国库、0321库和军粮3家,这3家虽然具备贷款资格,但贷款时是根据企业净资产额度扣除200万元保证金给予贷款,且贷款申请后需一个月才能得到贷款,因收购时间集中,期限短,往往误过商机,其余的5家粮食企业因贷不来款,粮食购销更加困难。

(三)企业管理不到位。一是资产管理难度大。粮食部门的基层粮站,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绝大部分年久失修,加之位置偏僻,租赁相当困难,管理起来难度大。二是资产利用率低。一些企业闲置土地、闲置资产没有得到利用,不善于资本运作,特别是企业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必须通过拍卖才能处置,而一些资产虽然多次公开进行拍卖,但购买者不多,处置难度大,影响到企业增收。三是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对职工是全量化考核,造成企业职工与企业的全量化关系,而非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加上核算方式、经营方式陈旧,既不能与成熟的现代大型企业竞争,也不能与管理程序简单的个体经营模式竞争。四是创新能力弱。新企业组建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仍停留在过去一般性管理,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五是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网点布局多数是计划经济时期按照行政区域购销量的多少布局的,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新的网点设置因缺少资金、人员等得不到落实,市场空间在缩小。

(四)科技人才少。粮食行业专业化水准的人才本来总量不足,前些年改革改制中走了一些,粮食行业不景气时走了一些,企业效益差时又有一部分人员待岗失业,余下的已严重老化,国有粮食企业因职能所限吸引人才的亮点不多,外面的高素质人才多数不热衷这个行业,没有科技专业人才,特别是缺少粮食加工、粮食储检、粮食经营、食品工程等专业人才,企业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二、发展对策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县粮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充分认识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搞好粮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定搞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把危机转化为机遇,找准切入点,找准阻碍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问题和症结,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时期的旧观念,树立起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尽快实现新的角色转换,逐步改变我县国有粮食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状况,全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发展。

(二)实现粮食管理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以转变粮食行政职能为重点,做到思想上入位,职能上换位,工作上上位,监管上到位,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和市场稳定。一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赋予的职责,按照“专门机构、专业队伍、专项经费”的要求,积极争取县委和县政府支持,成立运转有效的执法机构,切实担负起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二要以构建一支政治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为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三要广泛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粮食收购许可法规,使全社会了解粮食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执法职能,使广大粮食经营业户知法、懂法,准确、及时地申请收购资格许可,做到持证收购,合法经营。四要夯实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基础,认真开展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把辖区内各种经济类型粮食流通企业的统计业务活动纳入管理范围,建立公平、公正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健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确保监督检查工作不错位,对于不执行制度规定、不按时上报数据的经营者,依法予以处罚。

(三)以效益为目标开展粮食购销活动。粮食购销是粮食企业的主要业务,国有粮食企业要在管好各级储备粮的基础上,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的,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和自身信息、仓储、资源、人才等优势,牢固树立数量、质量、任务意识,把粮食购销工作作为突破口,建立粮食行情信息网络,紧紧围绕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认真分析、预测,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建立灵活的促销机制,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创新购销方法,实现粮食经营效益最大化。

(四)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企业的管理、经营和激励机制,不断探索、创新企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真正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使企业真正步入良性发展。一要加大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工资分配应按职工岗位不同、工龄长短、技术高低、贡献大小重新确定工资标准,奖励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形成企业领导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干多干少不一样的良性循环氛围。二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加强成本管理和核算,规范财务收支行为,降低商品粮油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堵塞生产经营中的漏洞。三要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纠正“轻物重钱”的思想偏差,落实资产使用权和使用责任,激励和促进各个企业强化资产占用的责任制,把有限的资产投入于高回报的经营环节,在把企业资产管理好、经营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10

北大荒集团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东经123°32′~34°33′, 北纬43°56′~50°21′之间。土地总面积553.63万公顷, 其中山地11.7%、丘陵29%、漫岗24.6%、平原16.5%、沼泽18.2%,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0.9℃~4.0℃, 有效积温2 100℃~2 500℃。年降水点量265亿立方米, 年平均降水量450~600毫米, 相对湿度66%~74%, 全年日照时数2400~2 900小时, 年无霜期100~140天[1]。耕地面积280.1万公顷, 水面面积26.1万公顷, 林地面积91.7公顷, 草原面积26.1万公顷, 北大荒集团暨全垦区由9个农场管理局, 113个国有农场, 若干个北大荒集团直属大型骨干企业组成, 总人口168万[2]。 (1公顷=10 000平方米)

北大荒集团、开发建设65周年, 经过三代北大荒人的艰苦奋斗, 已经累计生产粮食5 000亿斤以上, 2012年粮食总产432.6亿斤以上。目前北大荒集团粮食生产、粮食的处理、加工、物流、市场一体化粮食产业的格局 (如图1) 已粗具能力和规模。

1.1 粮食生产的现状

2012年粮食总产432.6亿斤以上, 粮食商品量407亿斤, 商品率94.08%, 粮食总产和商品率分别占黑龙江省全省的34.6%和40.7%。

1.2 粮食流通领域的现状

1.2.1 粮食流通领域基础施现状

北大荒集团粮食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主要以下3个方面; (1) 各农场的粮食处理中心及相关粮食收贮、处理、烘干设施; (2) 各涉粮的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的相关粮食基础设施; (3) 北大荒粮食集团所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相关粮食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北大荒集团, 先后新增水泥地坪428万平方米, 可流转粮食500万吨以上;新增粮食仓储能力182万吨, 比“十五”末新增加51%;新建粮食烘干设施50座, 增加粮食年烘干能力250万吨[3], 在一定强度上缓解了区域范围内的粮食收储矛盾, 减少粮食产后处理和保管过程中的损失, 增强了行业的产业竞争能力。

1.2.2 粮食加工业的现状

北大荒集团区域内其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660家, 资产总额132.9亿元, 加工能力1 890万吨, “十一五”期间, 粮油加工能力年增长9%;平均增加值35.7%, 随着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 现已形成水稻, 大豆和麦类的产业带及加工集聚区。其中:以建三江、红兴隆、牡丹江、宝泉岭管理局及齐齐哈尔、绥化管理局部分农场形成的水稻产业加工带;以九三、北安、齐齐哈尔、绥化、宝泉岭、红兴隆管理局所属农场形成的大豆产业加工带;以九三、北安、齐齐哈尔、绥化、宝泉岭、红兴隆管理局所属农场形成的麦类产业加工带。

1.2.3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北大荒集团的粮食进入市场主要是以两个通道进入的, 一个通道是以原粮的方式, 另一个通道是以成品粮的方式 (如图2) 。

(1) 原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十几年来与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 每年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在150亿斤以上。北大荒粮食集团所属的粮食购销企业, 承担着在区域范围内国家和地方储备的任务, 每年经营的粮食在50亿斤左右。

(2) 成品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 北大荒集团的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在各主销区市场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络[4]。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两广已建成三级代理分销网络, 设立零售网点2万多处, 其中具代表性的:北大荒商贸集团已在全国建立北大荒绿色食品连琐店150余家, 预计发展到1 500家;北大荒米业的商品已进入全国7 500多家大型连琐超市和8 000多家社区粮油店。北大荒集团的骨干粮食加工及贸易企业都建立了网站, 提供产品销售的方式及信息。

2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

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粮食生产过程中产量、品质、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

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战略基地, 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客观上要保持并适度增长一定规模的产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组织的创新, 客观上要求品质上向优质化不断提升;而在产业低端的粮食生产者, 是以经济人假设为主体,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2.2 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北大荒集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 已完成由单一的粮食生产组织向市场经济组织的转变, 这一转变之后, 呈现出粮食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 主要体现在: (1) 粮食的仓容能力严重不足; (2) 粮食的烘干能力严重不足; (3) 粮食的运输渠道特别是铁路运输、运力、运价矛盾凸现。

2.3 在粮食的加工产业中

(1) 在管理方面: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产业层次还处在低端水平、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及经营单位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2) 在人力资源方面, 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还处在一个低端水平, 人才队伍的建设、使用、激励及退出需要一个适合的机制及通道。 (3) 粮食及粮食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还处于相对初级水平, 建设及优化的探索阶段, 市场营销模块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认识程度还没有处在一个合理的位置, 市场营销的人才、策略和手段都有待于发展。

3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优势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的发展, 在之前65年实现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分散到规模的历史性基础性的积淀。在今后及将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中, 仍将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其粮食产业的发展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3.1 资源优势、区域优势

北大荒集团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 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耕地面积4 000余万亩, 林地、草原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良, 以“国家及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为标志, 在全国示范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1亩≈666.7平方米)

3.2 组织优势、体制优势

北大荒集团现行的区域管理, 内部政企分开的体制, 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应急动员能力强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综合体, 这是保障和促进北大荒发展的特色的组织优势。此外, “北大荒精神”[5]是激励北大荒人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3.3 产业优势

2012年北大荒集团提供商品粮407亿斤, 现代化农业体系国际一流, 全国领先, 围绕粮食的加工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 稻米加工业产值可达300亿元以上;黄豆油脂加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粮食贸易交易额400亿元以上;目前具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6]“北大荒”品牌价值, 位居2012年中国500强最价值品牌排行榜第38位[7], 成为亚洲第一农垦品牌。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其组织自身的特殊条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要素禀赋, 地区生产要素特殊性决定了产业结构与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 (2) 需求结构导向, 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推动力。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地区间经济联系越紧密, 产业结构效应就越能发挥作用。区际间商品的贸易和生产需求越活跃。 (4) 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不同产业间生产的地区集中度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地区的产业结构[8]及产业优势。

从产业经济和产业结构4个因素对照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的现实状况看,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 即从历史的发展和在全国粮食产业中的地位, 地位的优势和产业的优势越发突出和明显。

4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

北大荒集团年粮食总量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1/3, 商品量占黑龙江省的近1/2。粮食调出量占全国3个粮食净调出省份 (吉林、河南、黑龙江) 调出总量的1/4左右。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的优化及发展对全国的粮食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4.1 紧紧把握“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方向, 坚定不移地走“北大荒之路”, [9]确保“三大安全”

积极推进和深化“现代的大农业”的水平, 构建世界级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团, 使之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 最有效的农业管理, 最发达的机械装备的现代化产业组织。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垦区, 要承担和确保3大国家非传统安全的职责: (1) 粮食安全, 即继续向市场提供大规模的商品粮, 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基地; (2) 食品安全, 建立全垦区质量安全体系, 出口基地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成为中国最大的绿色安全食品产业基地; (3) 生态安全, 保护绿色生态空间, 森林、草场、湿地、水面面积, 保护水源、维护绿色生态平衡。

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 三者的关系必需在系统论的观点下来考量。首先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 同时要考虑到北大荒集团这一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成长, 还要特别兼顾到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努力做到三者之间的互相促进,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4.2 围绕“现代粮食产业”这一主导产业,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 推进产业升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环境协调政策, 就是决策集团采取有效手段协调主导产业与产业环境之间关系, 创造利于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 (2) 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 主要是通过适当适度的财政金融政策和贸易政策来实行。 (3) 优先发展上游基础产业政策, 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前置性安排, 以避免基础设施的制约。 (4) 技术引导政策。

根据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的实际情况, 有以下几点考虑: (1) 根据北大荒集团粮食的战略地位, 实施一定的价格体系支持政策。基本目的是保护粮食生产成本, 稳定生产者收入。基本方式是决策集团鼓励区域间的产销对接合作并给予支持;同时纳入国家和省级储备的规模要数量前置;在适当的时机, 北大荒集团建立面向第三方, 由财政和金融支撑的市场储备系统。 (2) 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同时将补贴延伸到加工环节。目前的补贴主要在生产环节, 下一步要科学设计补贴的科目和类别。在粮食的加工环节, 对大型的产业化骨干企业要加大补贴与沟通的力度, 使之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市场。 (3) 调整现行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主要是改进进口农产品许可证发放办法。进口管理政策要信息公开, 确保措施目的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最重要的是调整扭曲的粮食出口政策, 取消粮食出口配额制度和代理制度, 赋予北大荒集团粮食自营进出口权, 并减免相关税费。如果能够取得粮食自营进出口权, 将极大地增强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产业竞争力。

4.3 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 面向市场立足资源, 强力提升北大荒集团粮食加工产业

一个成熟的产业运作一定是市场与资源的良好互动, 而产业的组织管理又在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一定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10]。现阶段北大荒粮食产业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 进一步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 并以市场的方式在组织内部, 组织外部整合生产要素, 以市场为中心配置要素资源。 (2) 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在产业组织中的主体作用。必须以市场为主导方向, 立足资源禀赋、要素禀赋, 发挥比较优势, 锤炼卓越的管理能力。努力构建产业高端的核心竞争力。 (3) 加大科技投入, 增强创新能力, 进一步延展和深化产业链形式的发展。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与国际上和国内一些省份粮食、食品加工高端产业组织相比较, 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是我们还在产业中处在相对低端的位置, 这与我们所具有的要素资源优势和产业的后发优势极不适应, 客观上要求我们要积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以产业高端为前进目标, 以产业链聚合为发展形式, 努力构建产业发展的价值链。 (4) 努力增强产业的循环经济的能力, 争取产业与生态互补共赢的良好局面。到2015年, 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测面积可达到3 000万亩, 有机 (出口) 农产品基地达到300万亩[11]。北大荒的生态环境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资源禀赋。而现阶段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目前主要是3个方向: (1) 努力发展替代能源减少石化能源、电能源的所占比例; (2) 积极倡导包装物、包装副产品的回收体系; (3) 积极推动研发加工副产品的利用和二次开发的方案, 选定成熟的研发产品尽快形成产业化。

4.4 努力造就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 具备现代管理知识, 驾驭现代管理组织的人才队伍

根据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实际, 主要包括3个层次: (1) 战略人力资源层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使组织的战略有效的执行”[12]。这一层次主要是对一个产业、一个组织抑或一个企业的高层, 考虑的是战略的问题, 解决的是发展的方向, 首先要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 还要有培养发现和使用人才的有效机制, 更要有激励人才的制度措施。就目前一个阶段, 战略层次的人才作用的发挥, 是提升产业发展的一个急迫的, 也是一个有效的路径。 (2) 策略人力资源层次, 与之对应的是中层管理人员, 考虑的战略的执行问题, 更多强调的是执行的艺术和方法。要求的是要有对事业的热爱, 对制度的忠诚和个人能力的匹配。策略人才层次的建设对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巩固, 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基层人力资源层次, 这一层次的人力资源状况对产业的发展也同样重要。主要考虑的是量化指标的处理与实现, 实现的途径是社会人力资源的统筹与提升, 重点是做好职业、专业教育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黑龙江农垦调查队.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2]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农场经济管理, 2011 (3) .

[3]黑龙江垦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小组.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

[4]黑龙江农垦总局宣传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新闻发布会 (北京) [N].北大荒日报, 2011-03-21.

[5]韩乃寅, 逄金明.北大荒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6]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驰名商标[EB/OL], http://www.zlsb.com/daohang/, 2012-11-09.

[7]World Brand Lab.2012《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EB/OL], http://www.world brand.lab.com/, 2012-11-11.

[8]赵玉林.农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9]胡鞍钢.北大荒之路 (1947-2047) :从落伍者到领先者[J].国情报告, 2010 (26) .

[10]加里·阿姗斯特朗,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吕一林,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9.

[11]李阳, 张涛, 孙晓冬.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二十年发展历程及成就与展望[J].农场经济管理, 2010 (5) .

兴宁市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11

1 兴宁市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1.1 自然和社会环境

兴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位于北纬23°30′~24°22′,东经115°18′~116°00′,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9.4~21.0℃,年平均降雨量1 540.3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009.8 h。生态环境优越,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空气、水质、土壤仍保持着原生态,是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基础条件。蓝天、青山、碧水的生态环境对于发展建设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极其有利,具有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条件。全市总面积2 015km2,其中山区面积逾14.9万hm2,耕地面积逾3.49万hm2(水稻面积2.25万hm2,占64.5%)。现辖17个镇3个办事处490个村,总人口逾11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逾93万人,农业劳动力逾46.7万人。

1.2 农村经济状况

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1.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1.41亿元,农民年人均生产性纯收入4 917元。201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41万hm2,平均单产6 811.5 kg/hm2,总产36.8万t,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49万hm2,平均单产7 351.5kg/hm2,总产33.2万t。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方兴未艾。至2011年,已评定的省、市、县3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农民专业协会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1个。其中已评定的种粮龙头企业3家,种粮专业合作社12个。已获“三品”认证的种粮企业2家,分别是兴宁市惠福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获有机大米产品认证,兴宁市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获无公害产品认证。

1.3 农村土地集约状况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耕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约经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年播种面积达1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3 300多户,涉及耕地面积近6 000 hm2,其中年播种面积2.00~3.33 hm2的有489户,面积逾1 240 hm2;3.33~6.67 hm2有95户,面积逾400 hm2;面积6.67~33.33 hm2有16户,面积逾226.67 hm2;33.33~66.67 hm2有3户,面积逾133.33 hm2。

2 粮食产业发展趋势

2.1 总体目标

兴宁市是广东省产粮大县之一,水稻又是该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1年是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项目试点县。2012年,必须充分发挥该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的有利条件,抓好粮食产业化工程建设。一是努力抓好粮食生产,力争今年全市粮食总产达38万t,其中水稻34.2万t,占粮食总产的90%;二是大力推进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建设,至2014年全市建设有机大米生产基地5个,面积166.67 hm2;绿色大米生产基地10个,面积333.33 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面积666.67 hm2;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20个,面积800.00 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面积1 400.00 hm2;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35个,面积1 333.33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面积5 333.33 hm2。促进粮食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2.2 近期发展目标

未来2~3年内,农业部门及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共谋发展,将完成以下4项任务:一是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建设生产基地5个,面积166.67 hm2。二是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建设生产基地10个,面积333.33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面积666.67 hm2。三是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建设生产基地20个,面积800.00 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面积1 400.00hm2。四是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建设生产基地35个,面积1 333.33 hm2,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面积5 333.33 hm2。

3 主要工作措施

3.1 科学选点,区域布局

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布局以“无污染稻田、无公害生态水”为主要选点条件,依托罗浮阳天障、宋声、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青山绿水资源优势,做到科学选点,区域布局。

在生产基地内,通过把优质稻良种的推广、优质稻有机生产、绿色生产、无公害生产、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稻田作业机械化等高效生产新技术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科学管理、综合运用,达到有机、绿色、优质、无公害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3]。

3.2 成立机构,行政推动

为了确保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的顺利开展实施,成立由主管农业的市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机、畜牧、财政、粮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农业局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兴宁市优质稻生产基地领导小组”。其中,正、副组长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协调工作。

3.3 强化职能,突出科技

要把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做强做大,必须强化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科技带头人为副组长及有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兴宁市优质稻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强化技术指导工作,量化任务指标,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提高科技入户率,在综合分析示范片土壤、水源、气候等各项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具体栽培管理措施和关键农时技术指导工作的具体安排,以及应对不良天气、突发重大病虫害等紧急情况的技术措施,将专家的试点产量变成大面积农田产量,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和优质稻产量、质量目标的实现。

一是实行优质稻品种主推制,要充分认识良种主推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做好技术宣传工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政府引导协调好农户集中连片种植,试行良种补贴资金与优质稻主推品种供应直接挂钩[4]。二是实行无害化生产,充分利用无公害技术成果,推广“稻鸭共育”、“猪—沼—稻”等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模式。三是采取农业措施,应用生物农药等综防措施防治病虫,推动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达到100%,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四是实施优质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五是推广稻田机械化作业。大力推广农田机耕、机整、机插、机防、机收、机脱作业,其中重点推广机收面积100%。机械作业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确保优质稻米质量。六是强化宣传培训。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培训班,分期分批把技术培训到农户,全市完成500人次的年培训工作。利用电视、印发技术资料、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将相关生产技术送到每个生产者手中。突出重点,分级举办培训。市、镇2级都要办好综合利用的示范样板,突出办好核心示范区。各乡镇也应办好本地样板,组织技术人员到样板点摸经验、搞示范、做指导[5]。

3.4 分工负责,密切协作

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加强部门合作。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农业局、农机局和畜牧局负责相应技术培训。市农业局组织优质种子供应,全程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财政、农业部门负责种子和优质稻收购资金,粮食和龙头企业以及相关协会负责优质农产品优价订单收购,项目区所在乡镇负责项目面积和措施的具体落实。做到上下结合,各司其职,多方协作,整体推进,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3.5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政策支持、项目整合、加大投入、补贴惠农是确保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稳产增产的保障。整合全省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粮大县建设等项目,集中优势,形成合力,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环境。

一是对积极完成优质稻订单生产的企业和获得“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实行以奖代补。二是对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核心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配套物资支持(以供应良种为主)。三是农机购机补贴资金优先安排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基地乡镇农机大户。

3.6 突出优势,打响品牌

要突现有“围龙香”品牌优势,打响“围龙香”有机大米品牌。同时,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进一步包装兴宁市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打造3~5个强势名牌稻米,做强做大兴宁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提升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把兴宁有机稻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和优质稻米推出粤东,走向全国。

3.7 创新机制,产销联结

走“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发挥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尤其是省、市级龙头企业)的作用,实行订单生产、规模经营,达到优质优价,稻谷高于市场价10%以上收购。政府积极组织、协调基地农户开展订单生产,帮助订单企业解决订单运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基地农民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实施优质稻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原料,企业通过创品牌、树名牌,提升产品档次,拓展市场,扩大外销,让利于民,实现农企“双赢”。

同时,成立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销售协会。全市以优质稻区的粮食生产大户、科技示范户、粮食加工经销大户等民间组织为主体,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优质稻大米生产、销售协会,尤其是核心示范区的乡镇必须成立协会。协会必须具备有章程、有公章、有牌子、有场所、有计划、有活动、有实绩。已成立协会的地方要切实履行协会职责,经常性开展活动,认真抓好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基地生产优势,发挥民间中介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快销优势。

摘要:介绍兴宁市粮食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结合该市市情,提出该市粮食产业发展趋势和工作措施,以为当地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广东兴宁

参考文献

[1]黄大学,刘国炳.荆门市粮食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2):67-70.

[2]高亚娟,宫晓杰,梁汝艳,等.宁城县粮食生产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20-21.

[3]梁明.推进银川市粮食生产现代化的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4-15.

[4]李虎.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1):16-17,20.

上一篇:机油泵的使用与维护下一篇:三个代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