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

2024-08-17

我国经济发展(精选12篇)

我国经济发展 篇1

聪明的人类运用能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长达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 不断的创造新事物, 开发出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新产品, 满足了人类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无限制的开发、无限制的利用、无限制的排放废物已经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污染, 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超出了其自身的净化能力。面对这种情况, 亟待改变的是人类持续了数百年的高污染高消耗的一次性发展模式, 转而寻找对自然环境破坏小、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困境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贫乏, 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情况严重影响着我国快速发展的整体经济的提高。根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预测, 未来30-35年的时间里, 我国人哭将增加约2.4亿,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将会给已经沉重的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带来更大的压力。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为0.777公顷, 还不及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30%, 仅达到26.5%;我国陆地水资源的总量是相当丰富的, 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 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左右, 同时林地资源、草场资源、铁矿资源、煤炭资源等的人均占有量都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最为关键的是我国能源使用率仅为31.2%, 低于所有发达国家能源使用水平。据统计, “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是日本的11.5倍, 德国和法国的7.7倍, 是美国的4.3倍”。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是在对资源巨大消耗的基础上得到的, 在现有资源供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一味的通过消耗巨大资源的方式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势必难以为继。这就需要寻找到一条能够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性经济的理念

鉴于我国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 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要继续实现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 生产方式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而已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本质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是我姑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目标。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的粗放链式经济, 转变为依附于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集约闭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理念是:首先,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抛弃以往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流观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严格遵守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 变人向自然单向索取的关系为人与自然双向良性互动的关系;其次, 采取新的以生态保护为中心的生产方式, 把对环境的危害减小到最低;再次, 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并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 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根据国际通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要件, 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3R”原则, 即减量化 (reduce) 、再使用 (reuse) 和再循环 (recycle) 。减量化是指采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目的;再使用是指产品生产商尽量延长所制造产品及其包装容器的使用时间, 并且能够使其被反复利用, 杜绝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使用;再循环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通过回收利用的形式重新变成有用的资源。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

近年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所能够发挥出的巨大优势, 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地探索符合我国自身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控作用是首先需要确立的, 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是基于人类和自然整体利益的和谐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之上的, 但是单个的个人或者企业组织在进行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逐利性, 这就产生了社会整天需要的有限和个人生产最大化矛盾。

因此, 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今天, 在强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要性的同时, 首先就要加强政府部门对于资源利用的宏观规划和指导,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并进一步的指导时间生产。

(二) 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地位。

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制定了许多针对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但是这些规范性文件都只是停留在了“污染治理”的层面上, 距离现阶段环境保护的理念相距甚远。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 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针对当前我国法律的缺陷完善循环经济立法。通过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使行政部门有法可依, 生产者依法生产, 违法者得到相应的制裁, 使循环经济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体现出法律制度的影响。

(三) 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要充分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在这方面, 首先国家要加强对于节水、节能、新材料等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 加快缩短这些前沿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 用高新科技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结构,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整体水平;其次, 单单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不能够足以将循环经济所依靠的技术加以推广, 政府还要制定相应的绿色生产和产品的指标体系, 实行具有强制性的绿色税收等制度,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实施力度。

参考文献

[1]、黄钦、杨佳宁:《转型期我国经济法杂货你模式新探——循环经济模式》, 《北方经济》2007年第6期, 第55页。

[2]、王良忠、史美芳:《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1期, 第109页。

我国经济发展 篇2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不稳定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出口拉动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较大困难,因此,更好地挖掘内生经济潜力成为当前重要课题;发展区域经济能更好的整合资源优势,优化国内经济格局,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区域经济贸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字:区域贸易、问题、解决对策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资源票赋、改革开放程度以及国家投资倾斜的重点不同,各地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受到决策机构的关注,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由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及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一)国际背景。

当前虽然世界经济面临着较大困难,但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合作依旧是各国的共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时也暴露出了当前经济全球化模式的诸多问题,以美国和西欧为一极,而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极的发展模式事实证 明是不符合自然经济规律的,因此加强小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经济全球化在继续,而他的发展方向将会是由各个区域经济重构世界经济秩序。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由被动变为主动,全面分析和预测全球化的走势,使区域经济在渡过调整、适应全球化的阶段 以后,建立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化、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 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程度、历史背景和社会人文条件差异很大。具体表现在:一是东部和 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二是这两大区域的市场发育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经济体制的转换速度和程度也不同 ;三是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存在两个相反又互补的梯度差,即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远远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又要比东部地区丰富得多;四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造的人均产出和人均生活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并呈上升趋势。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央层面看,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决定先行启动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都市圈两个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目的是促进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觉。2009年国务院又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将珠江三角洲重新定位为中国新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各地区情况看,区域合作意识增强、步伐加快。比如,在北京举行的“2005 城市流通京津 国际论坛 ”上,北京市商务局和天津市商委负责人联合签署了《京津城 市流通领域 合作框架协议》将两地的合作范围扩充到商贸物流和口岸建设三个领域。2005年8月,东北区域IT市场联盟在沈阳成立,沈阳、长春、大连等, 13个城市成为首批联盟单位,联盟研究了IT 市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制订了重点发展品牌经济及总体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联动互进,共同发展。泛珠合作“9+2”政府层面 正式启动以来,外经贸(商务)贸易

投资、工商、海关等部门签署合作协议,签署《 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协议》,签署环保产业合作协议,编制泛珠三角区域环境检测网络规划和环境检测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方案,教育、旅游、劳务等社会领域合作不断拓展。总的看,区域合作在市场和政府双向推动下,正在逐步走向深入。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各区域经济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绝对差距不断扩大。尽管目前一些抑制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而在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的作用下,资金、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将 由经济增长缓慢地区向增长迅速地区、由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集聚,这种要素的集聚过程将加大地区之间的不均衡。

(二)中部经济规划有所忽视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中部地区己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 ”,十六大后又提出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三)缺乏统一区域规划

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 开放引资上竞相 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 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化现象,各地政府在引进 项目上各自为政,没有考虑本地产业环境特点,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

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主导产业选择来看,各地争相把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医药等作为未来发展 的主导产业。

在长三角巧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为主导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12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0个城市。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上海与江苏的同化率达90%上海与浙江的同化也达70%。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四)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

在地区差距 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 %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这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 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

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 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市场作用与政府推动的协调统一

区域之间能否实现经济合作和怎样实现经济合作,从根本来说不是行政行为,而是经济行为。区域经济整合的基础 是市场要素的整合。同时,区域经济整合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干预,如果中国的区域整合没有政府必要的干预,那么区域经济的自发整合就会出现竞争越来越不公平的现象,就会出现地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的现象。同时,没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就难以打破行政分区的壁垒,区域经济合作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政府与企业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两只手,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总设计师、总规划师,而企业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两者分工合作的好与坏,是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 ”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 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 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三)理顺价格要素,消除价格扭曲,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

中、西部地区在能源、资源、土地 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我 国长期以来限制上游产品、资源产品价格,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格局产生扭曲%而资金、人才则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造成了发展差距。如果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建立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理顺价格,完善税收制度,提高资源富集地区的利益分享格局,将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迅速提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出台各种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同时科技创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东部地区过分依赖低成本、高资金密度型产业,产品缺乏科技含量、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导致产业利润率较低。因此要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当务之急就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高较发达地区的产业层次,而将低层次的产业向不发达企业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国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 物流;现代物流;物流经济;电子物流;第三方物流市场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不足

1.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现状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长期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物流产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于:

首先,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至 2000 年末,我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运里程 6.8 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 140 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 7855 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 646 个,民航机场 129 个,航线 1120 条,里程 151 万公里,管道运输 2.5 万公里。货运量总计 135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 43359 亿吨公里。与此同时,各地以交通部45 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加快进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其中上海西北物流园区、深圳平湖物流基地、沈阳公路主枢纽等已投入使用。

其次,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我国的集装箱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都已居世界首位。各种物流设备制造企业及附属配件制造企业达 3000 多家,一些企业如昆明船舶设备集团公司等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提高技术水平,已可以独立制造自动化仓库、搬运机器人等产品。由于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烟草、家电、IT 等制造企业和连锁商业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中对先进物流技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技术设备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个物流中心或自动化仓库的建设项目经常有国内外多家企业参与竞标。

第三,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进行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有 57%的生产企业和 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市内配送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同时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第四,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 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元干线传输网络;四大骨干网络的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 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从而使 EDI、ERP、MRP、GPS 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由于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是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基础,我国的物流软件市场正稳步增长,杰合伟业、快步易捷等一批新兴的物流软件企业正在成长,跨国 IT 企业如 IBM、CA等也努力开拓我国物流软件市场。

第五,工商企业致力于物流合理化。近年来,不少工商企业认识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抓紧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促进企业物流合理化。神州数码、华联超市、国美电器等企业都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自己的物流体系。特别是青岛海尔集团,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资金周转达到一年 15 次,呆滞物资降低 73.8%,仓库面积减少了50%,库存占用资金减少了 67%,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

二、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体制因素、管理因素、人才因素堪称为主要因素。

1.体制因素

我国现在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市场。因为所有的物流资源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有许多资源都是政府直接管理的,比如交通、邮政,很多资源是分散的,我们物流中横向的联系都被纵向的管理体制切割了。包括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体制也没完全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物流发展。

第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在设施建设上缺少统一规划,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同时,干线运输系统与城市物流系统之间也没有做到合理的衔接。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装备落后。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不少,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铁路也几次大提速,但由于各地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使得交通运输用于物流服务仍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第二,由于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物流企业运营许可的审批程序十分复杂,异地运输常常会遭遇罚款和扣留,过路费高达运输成本的 20%,这些都会对物流成本和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三,管理分散,社会服务水平低。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地方保护势力依然强大,重复建设加剧,甚至在同一地方,出现了大家一哄而上搞物流的现象。加之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物流企业处于小、少、散、弱的局面,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2.管理因素

现在我们的管理太粗放,主要体现如下:

首先,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其次,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第三,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就现状来看,虽然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对电子商务存在疑惑,不敢大胆地应用电子商务模式,因而物流网络系统包括基础设施网络、企业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等建设落后,缺乏在区域及全国开展物流的电子商务化服务的条件,物流的电子商务化是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

第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与物流标准化进程缓慢相矛盾。现有技术标准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制约了物流协调运作,突出表现在托盘、包装、信息技术等通用设备与技术上面。其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滞后于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标准化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直接影响到物流标准化的实施。

三、美、日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所导致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美、日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能给我们的提供许多启示。

电子物流的兴起,物流管理信息化。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E-Logistics)的兴起。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的"直通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模式和物流服务。可以说电子物流将是 21 世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物流活动国际化。21 世纪是一个物流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十分激烈。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必须扩大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的扩大可以是企业合并,也可以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园区的建设。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至今已建立 120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约 74万平方米。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二是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并购,大力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

物流服务的优质化、社会化和全球化。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物流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5个亮点“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成本己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

社会化突出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中心的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生产经营对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工商企业倾向于采用资源外取的方式,将本企业不擅长的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或者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专业部门,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真正的优势领域。

物流服务的全球化是今后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目前许多大型制造部门正在朝着“扩展企业”的方向发展。这种所谓的“扩展企业”基本上包括了把全球供应链条上所有的服务商统一起来,并利用最新的计算机体系加以控制。同时,制造业已经实行“定做”服务理论,并不断加速其活动的全球化,对全球供应连锁服务业提出了一次性销售(即"一票到底"的直销)的需求。这种服务要求极其灵活机动的供应链,这也迫使物流服务商几乎采取了“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解决办法。

四、我国现代物流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现代物流经济认识的对策

第一,宏观方面: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部门和现阶段需大力培植的新经济增长点。经过 20 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向“经济大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产业的差距相当巨大,2000 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 17880 亿元,约占 GDP 的 20%,而发达国家仅为 10%左右。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将起到带动作用。现代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看,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带动效应。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将会带动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互联网络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将会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然,现代物流经济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中观方面: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基础。流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市场经济是以消费需求决定和带动生产的,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未来的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社会化大流通,就是围绕市场消费需求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流通带动生产 ,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现代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大流通体系,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毫无疑问,现代流通业以现代物流业为基础,就能把亿万人民的分散需求,通过现代流通体系,汇集成为巨大的需求,就能带动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和通过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把价廉物美的商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第三,微观方面:现代物流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现代物流经济的形成是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随着企业改革和市场竞争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全球 500 强企业中上百家企业把物流配送交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增加了盈利,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资本周转,企业有限的资金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据报道,“2000 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 1.62 次,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日本制造企业的流动资金年平均周转 15-18 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30 次”。2000 年底 ,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 4 万亿元,占当年 GDP 近 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 GDP 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 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 5%。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 150 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一件商品从生产者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 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 3000 亿元以上。 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 30%以上。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 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 16%。

最后,电子商务的兴起客观上要求建立现代物流经济。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要求物流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具有的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为电子商务提供配套的物流服务。

作者单位:长春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严新.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 12:23-25.

[2]汪本强,江可申.又一次社会大工-浅谈物流经济出现[J].物流科技,2003 , 4 :78-80.

[3]汤世强,吕运福.我国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徐州建筑技术学院学报,2003,6 :65-67.

[4]刘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经济意义分析[J].价值工程,2003 , 1 :45-47.

我国休闲经济发展探讨 篇4

(1) 我国休闲产业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业。我国的旅游业自1978年以来, 除了1989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特殊年份以外, 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取得了接待入境游客排位世界第五的成绩, 创汇创收成效显著,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呈现出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的势头。

(2) 休闲产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有专家认为:休闲产业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旅游业、文化传媒业、体育休闲以及会展业等, 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还包括餐饮、娱乐以及居民服务等。根据笔者在前一部分的阐述, 休闲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提供绝大多数都是由第三产业所提供的, 休闲产业的主体是第三产业。

(3) 休闲产业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领域, 目前正在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延伸。观光农业、林业以及渔业等都是传统农业依托其现有的农业资源向休闲旅游者提供休闲服务, 延伸农业产业链的一种突破。

(4) 重视公共休闲产品的开发与建设, 休闲产业的产品结构中价值型产品与非价值型休闲产品并重。各地城市风光带和绿化广场的建设以及市民公园的免费开放和城市社区健身功能区的开发, 都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休闲产品的提供者对非价值型休闲产品消费的关注和重视。

(5) 休闲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逐渐形成了以休闲旅游及会展旅游、休闲餐饮、休闲娱乐、休闲购物为主体的休闲产业群。旅游和会展对于各大城市的住宿业与休闲餐饮、休闲娱乐、休闲购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我国休闲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

2.1 产业政策

日本经济学家下河边淳和管家茂认为: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 以产业为直接对象, 通过对产业的保护、扶持、调整和完善, 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 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各地政府在贯彻落实有关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其政策倾向、扶持力度等便能够严重影响某种产业的发展与否甚至是兴衰。

2.2 管理制度

休闲产业的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 产业群的综合性特点是不可忽视的, 行业之间的协调尤其重要。我国刚刚开始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时, 假日经济现象使得各相关的行业与企业措手不及, 交通运力有限、景点容量饱和、接待设施规模和服务质量等都没有跟上这种需求的变化, 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继成立了假日旅游办, 负责协调假日旅游工作, 对住宿、游览和旅游交通等主要旅游产品的供给信息进行预报, 有效地缓解了黄金周的压力。因此, 要实现休闲产业的有序发展, 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新的管理部门应负有协调行业关系、指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加强行业统计等职责。

2.3 市场条件

客源市场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稳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结构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休闲消费者来源来看, 构成休闲消费者群体的主要是旅游者和城市居民。他们对城市休闲产品如旅游观光、城市娱乐和户外活动有着相同的需要, 城市居民则以室内活动为主。

从休闲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要求来看, 休闲产业所选择的市场目标群体主要包括两大类:“精英休闲者”和“大众休闲者”。“精英休闲者”包括三个群体:一是被称为“金领”的高层商务人士和外籍商务或公务人士, 这一群体崇尚休闲生活的高尚格调, 属于休闲消费群体中的价值消费群;二是被称为“银领”和“灰领”的处于“中产阶层”的产业投资者、中层商务人士和自由职业人士, 这一群体注重休闲生活的浪漫情调, 属于休闲消费群体中的品牌消费群;三是被称为“白领”和“新新人类”的时尚青年, 这一群体热衷休闲生活的激情创意, 属于休闲消费群体中的时尚和“另类”消费群。“大众休闲者”包括旅游者、游览者, 对日常生活空间和质量不满足, 对休闲生活的向往使他们乐于观览、感受和尝试都市休闲生活场景中的相关元素, 间隙性地体验现代休闲生活的繁华和奢侈, 这一群体属于休闲消费群体中的实用消费群。

2.4 投资模式

(1) 政府投资模式。

政府投资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向社会提供属于公共产品性质的休闲产品。政府参与休闲产业投资与规划是必要的, 因为政府负有向全体公民提供福利的义务。政府对于休闲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商业组织认为在经济上不可行的休闲设施, 政府还致力于为社会保护有历史意义的各种旅游休闲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甚至是向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提供必要免费的休闲帮助, 如再就业培训和义务教育等。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 因为政府很难知道人们在休闲的时候究竟想做些什么, 政府应该提供些什么样的休闲产品或服务, 因而, 大部分的休闲产品的投资与开发需要通过市场模式来运作。

(2) 市场运作模式。

通过市场运作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与市场的结合, 作为公共休闲产品的项目适合采用这种模式, 如国家度假区、烈士公园、城市风光带等区域的规划与投资由政府承担, 而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与经营则可由有关企业或私人投资经营, 另有一些大中型的会展与节事活动也采取了这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和企业之间协商好利益的分配关系, 这种模式有利于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另一种市场运作的形式则是完全的市场运作, 不管是整体规划与投资, 还是具体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都由具有营利性的企业或组织来操作, 并享受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休闲产业投资的瓶颈问题, 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

(3) 非营利性机构投资模式。

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公益性组织如慈善机构、联合协会等机构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捐助以基金会或托管委员会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作为义务性质的非营利民间组织, 他们关注人类自身基本的休闲需要和脆弱的休闲环境及设施, 并积极地给予支持和援助, 如赞助居民小区的健身设施。其经营目标是服务社区, 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并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措施。市场投资模式适用于由市场满足的休闲消费,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休闲产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非市场投资模式适用于由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满足的休闲需要, 这些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休闲的普遍性问题, 实现休闲平等权, 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结论

休闲产业是以休闲消费者为对象, 为其休闲需要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休闲产业结构庞大, 形态多样,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影响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业政策、管理制度、市场条件和投资模式等, 作为城市管理者的政府应该意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设立城市休闲管理部门, 建立休闲统计体系, 加快发展家政业, 重视社区管理和加强社区建设, 注重休闲业态的开发与创新, 拓展休闲客源市场, 规范行业管理,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等途径来引导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乔明.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政府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3) :37-43.

[2]许峰.休闲产业发展初步探析[J].中国软科学, 2001, (6) :112-115.

[3]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1) :48-52.

[4]夏雨生.试论休闲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城学院学报2006, (1) .

加强我国县级经济发展 篇5

姓名:王娜学号:008367

1【摘要】县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尤其是作为一个拥有一半多农民人口的国家,县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安定社会、振兴经济的关键在于县级经济发展。然而在我国大力发展县级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特色产业、“软硬件”配备滞后等制约因素。本文从我国县级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入手,从政府、企业、个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县级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县级经济;特色产业;农民收入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其中有近八亿的农民,农民的经济问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其次中国可用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农业不发达,就业压力大,中国的大部分财富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中,城乡差距大。针对此问题,我国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带动了国内需求的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在拉动经济需求的时候忽略了农村需求的发展。要想拉动农村人口的需求的根本就是增加他们的收入,要想增加他们的收入就是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可以吸收农村人口就业减缓城市就业压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的收入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拉动农村需求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长线投资中国的专家表示,中国一线城市经济增长已经走到极限,正在寻找突破口,未来数以百计的县级城市将带动中国的增长。方源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勇敏表示,近两年已经感觉中国经济往下走,而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美国银行—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师陆挺指出,其实在美国,许多经济的驱动力也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县城。①所以,发展县级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也通过多项政策改革措施来鼓励、支持县级经济发展,例如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试行省管县等。但在全国县级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同① 联合早报网,《投资专家:县级经济将带动中国增长》,陈迎竹,2010-09-18

样产生许多问题制约着县级经济发展。

一、我国县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陈耀在《县域发展背离科学的八大表现》中将县级经济“工业至上论”列为县域发展背离科学的首要表现。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普遍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兴县”、“强县”的战略。②与城市经济特点不同,我国县一级经济与“三农”密切联系,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生态涵养功能,但许多县域盲目发展工业,起到反面效果。

另外,在农村经济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极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小,第二、三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由于产业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制约了县级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特色产业

首先,县级政府必领按国家及上级政府的指令、命令和要求,对本地的经济发展作出相应的决策和反应。这种从属性使得县级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制约。实行强县扩权以来,有些县域得到了部分自主权,但旧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计划体制的惯性仍然束缚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县级经济就缺乏自己的特色。

其次,有些县域对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对自身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没有确切的认识,就无法合理利用这些独有资源发展经济,更无法形成能够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因此县级经济发展只能跟随别人脚步,制约县级经济发展。

另外,从目前看,我国县域农业生产的主体还是家庭农户,分散程度高,生产规模小,经营盲目性大,因此规模效益差,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三)“软硬件”配备滞后

首先,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程度低 致使县级经济低速运行。县级的丰富农产品、劳动力、矿产等资源,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缺乏人材等客观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普遍缺乏对资源进行深度综合开发利用。而且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县级的农业经济处于低层② 陈耀,《县域发展背离科学的八大表现》,《人民论坛》,2009年第12期

次原料生产为主而缺少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状态。从而导致县级经济能耗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收入少。

其次,要使县域经济真正成长为我国发展的“顶梁柱”,人才是其中最大的“短板”。但由于县级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发展潜力小,而且县级企业工资和福利待遇低,企业难以留住人才。而人才的流失又制约县级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必须对人才的流失采取积极的对策。

(四)市级政府的抑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很多地区内部竞争多于合作。特别是地级市为了自身经济发展,颁布政策抑制县级经济发展,截留了大量的应该分配给县区的资源,或将县级的发展成果纳为己有,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不足。

(五)产供销脱节,贸工农分离,没有形成产业链条

绝大部分县一二三产业之间未拉通联动,没有走上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贸工农割裂,形不成利益共同体,农业的发展得不到工业和商业的外在拉动,而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没有得到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工农商三者经常相互争夺利益,买难卖难和抢购大战屡见不鲜,结果都驾驭不了市场经济的起伏和波动,承担不起市场风险,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加强县级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应对新形势,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我国通过各种体制的创新改革,例如: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试行省管县等,减轻农民负担,带动农村消费,为县级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商机。县级应积极应对县级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立足自己更生,自我挖掘潜力,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别的市县的成功经验,积极发展县级经济。

(二)加强政府职能,为县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切实转变政府抓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牢固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也不宜直接介入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培育来自民间的多种经营主体,扶持这些主体的自主成长和自由竞争。并通过依法行政,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县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改进对县域经济工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进一步改革完善对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工作,压缩不必要且难以反映真实情况的责任制考评,给县域经济以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并加强县级经济管理系统建设。解决县级政府普遍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

3.进一步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排涝、灌溉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电网、道路等的建设,抓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项目,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三)多方筹集基金,改善生产条件

1.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加大金融对县级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对退耕还林及农副产品加工相关产业的信贷投入,全面推进农户小额贷款工作,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2.进一步增强政府的财政支持。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县级财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3.完善民间投资政策,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进一步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发展县级经济。同时加强二、三产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共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主体应由政府转向企业,注重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自尽和企业。招商内容既要注重引进资金,又要注重引进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

5.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各部门的管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等,规范管理,改进作风,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公开和规范办事程度,提高办事效率。

(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突破。

由于各县在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市场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差别很大,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讲求专业分工,变大而全为大而专,变小而全为小而精,才能在与国际、国内市场对接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1.构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并依法经营。在土地征用、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要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依

法保护企业家的正当权益和财产安全。

2.培植和扶持骨干企业,推动县域工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特色优势工业等的建设。要立足县域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要发挥“小商品、大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多镇一业、乡村一品”的特色经济。

3.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城镇发展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域,不断提升县域综合功能。同时,每个县要抓好1-2个具有较好基础、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中心镇建设。要以产业支撑城镇建设,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域和重点中心镇集中,加速城镇化进程。

(五)正确处理农业、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抓好农业,确保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多次增值增利。要积极地、有步骤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业由单纯的、小批量的生产向多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发展。同时县级经济的顺利成长,还有赖于充分利用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优势的互补功能,所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城市工业的扩散效应,推动县级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2]

[3]

[4]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 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新建工业项目大致上按照均衡发展的思路进行布局。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各地经济发展异常活跃。以省、区、市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力不断壮大,结构不断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许多地区出现了发展与环境间矛盾加剧的倾向,地区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以及各要素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不予解决,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大,科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具有继续率先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大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国家这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等为世人瞩目。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2006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中部崛起进程来看。中部六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这个地区的山西、河南、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但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它的周围地区的发展过于缓慢,这就是所谓的“中部塌陷”。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政府实施了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及近年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一些初步成绩,区域经济正从过去的“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但是这条转变之路并不平坦,随着区域经济圈的不断扩张、区域间合作的加深,部门垄断、地方保护、政府行政关系错乱等一些矛盾也日渐凸现。

(1)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

(2)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其区域竞争态势表现为,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的同时,强势省份越来越强。

(3)沿海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人口密集,大中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4)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特色不明显。

(5)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规模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6)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个别地方政府或公开或隐蔽地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7)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正在导致严峻的生态退化。

(8)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9)“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因此,进一步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区域经济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创新观念,切实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技术进步已成为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的稀缺性,重视这一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尤为重要。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推动区域文化与制度建设,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的发源地是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我国工业化“区域落差”所蕴藏的能量加速释放,汇成一股产业梯度转移潮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新发明的技术要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必须把新技术引进市场,并在市场中逐渐地扩散。然而许多研究只重视技术创新,而忽视了技术扩散,其实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是同样重要的。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越快,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就越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通过较快地吸收先进技术,能使自己起点更高、整合速度更快,从而大大减少发展的时间成本。

(四)统筹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只要能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通过“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力。至于西部,拥有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优势,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具有战略意义。当然,西部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其硬伤,然而,通过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建设等措施的解决,西气东输,资源运送到东部、中部将更加快捷,从而从资源、动力上保障东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同时能大大加快西部自身地域经济的发展,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继续减少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职能,政府不再直接插手经济管理,让市场去配置资源,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

(六)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

东、中、西部在经济和地域上存在的差异,使得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的同时,东部地区也要进一步发展以增强后劲。因而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

参考文献:

1.刘乃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

2.杨俊.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内生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

我国经济科学发展思考 篇7

19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 截止到2012年, GDP总量已达到6.72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汇储备从改革开放初的1.67亿美元增加到当前的32000亿美元, 中国摆脱了国内贫困, 实现了经济腾飞。同时, 自美国爆发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以来, 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中国自改革开放34年来, 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奇迹。在取得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 但我们不能回避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 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1) 产业经营粗放。

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我国国力弱, 底子薄, 其经济发展路径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 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路子, 这也被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实践的深入, 该模式受到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短缺的双重限制, 该模式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论证为不可持续发展。

(2) 出口压力增大。

自美欧相继爆发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来, 美欧经济持续走低, 而美欧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受美欧因素的影响, 中国出口面临巨大压力。据资料统计, 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换句话说, 一旦中国出口疲软, 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3) 房价过高问题。

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问题, 这也是中国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单从居民收入角度测算, 中国房地产价格明显偏高, 超出居民的支付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压低房价, 会产生重大的民生危机。房价调控的主体是政府, 而土地财政的受益方也是政府, 正是基于政府角色的特殊性, 这也是调控的难点所在。

(4) 收入分配不均衡。

纵观整个中国社会, 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倾向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而二次分配又未能落到实处。2012年,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5, 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分配决定收入, 收入决定消费, 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分配不公会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从另一面说, 分配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稳定的政治问题, 倘若社会日益两极分化, 会激增社会矛盾, 势必影响中国的持久稳定。

3 对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建议

(1) 产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如今已进入成熟的经济状态, 必须选择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 国企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 而政府作为调控主体, 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价格机制。政府可将资源分为民用资源和工业资源, 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提高其对资源的使用价格, 增加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成本, 迫使企业对产业的优化升级。

②税收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资源产品税率, 比如, 焦炭、电解铅等国内紧缺而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通过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进口废钢铁, 废有色金属, 在国内建设加工园区并满足国内市场, 以保障国内市场的需要。

(2) 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外需不足, 一方面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 因为我国制造业处于生产的低端产业链, 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力。为改变当前不利的生产局面, 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 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创新, 着力提升产品的科级含量;二是企业的创新, 包括产品营销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品牌维护创新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只有不断创新,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才具竞争力, 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3) 破除地产经济垄断, 促使房价软着陆。

从当前居民收入角度角度看, 中国房价明显偏高, 其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提高开发商的用地成本, 获取丰厚的土地使用金, 进而推高房价。如何使房价软着陆?调整准备金率或征收房产税, 可能会对房价有所触动,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房价问题应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收益的垄断, 地方政府必须将土地收益的大部分上交中央国库,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失去了抬高地价的积极性。

(4) 着力改善二次分配。

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 表明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做大蛋糕是总量的增加, 分好蛋糕是分配的公平, 普通民众也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我国初次分配强调按劳分配, 而二次分配, 普通民众难获其利, 政府作为二次分配的主体, 对于普通民众, 尤其是低收入者, 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全方位、多角度增加百姓收入。

4 结语

在未来二十年中, 中国经济仍将会面临诸多问题。现阶段, 中国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 出发点是国富, 落脚点必须是民强。政府行使对经济的绝对指挥权, 政府一方面做好做大经济这块大蛋糕;另一方面, 政府还必须妥善分配经济蛋糕。只有这样, 中国才会在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贫穷落后, 一跃成为当前的世界经济强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深水区, 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诸多问题与挑战。就中国当前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 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问题,科学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锐君.“土地财政”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J].企业导报, 2011, (22) .

[2]许跃华.广州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1) .

[3]徐洪才.中美经济的再平衡[J].上海经济, 2010.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研究 篇8

在东部沿海省份, 县域经济呈现出集聚程度高、优势突出、特色明显、专业性强的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出现了新苏南模式、顺德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江阴模式等。中部县域稳步发展, 出现了巩义模式、济源模式和晋城模式等。西部县域发展相对较慢。其差异变化是:东部县域与西部县域经济差异有所扩大, 中部与西部县域差异有所缩小。

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树立新型比较优势原则。

一、整合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从而获得各自的比较利益。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软资源, 而县域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自然资源, 不同的地理环境, 有着不同的地理资源。关键是要将地理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同时, 也要在产业化、规模化上下功夫, 加粗、延长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品牌效应, 使地理资源的隐性价值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价值。通过发展某一特色农业产品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县域, 包括果业县、蔬菜种植大县、中草药基地县等。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以特色经济为基础, 特色产品为支撑, 并有效聚集和整合, 在规模上达到最大化, 可以形成规模优势。实施过程中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跨县市、跨所有制的主导产业集团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基地。

需要指出的是, 在对资源的理解上不能狭隘和简单化, 发展路径要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虽然发展特色化的资源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阻力最小的可行选择, 也是短期内最容易见成效的现实选择。然而, 从长期发展来看,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 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开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 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 必须重视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 突破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随着技术的进步, 新能源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将逐步取代自然资源, 从而将使资源依赖性经济失去比较优势。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的企业尤其是资源依赖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 促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 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节约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另一方面, 应逐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培养以技术为核心的增长点, 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才能提高经济的抗干扰能力, 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从经济学来看, 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都是资源, 不仅本地资源, 还包括域外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 更重要的是软资源 (人文社会资源) 。因此, 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时, 应注意对各种资源的整合, 提升县域竞争实力。如浙江省义乌市, 从地理位置看既没有沿边, 也不靠海, 而且资源匮乏, 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基础。但是, 通过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义乌成了中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每年举行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 使得“小商品市场”成了义乌市的代名词, 物流园区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义乌彻底摆脱了“草根经济”的历史形象, 完成华丽的转身。义乌市的资源禀赋劣势或比较优势也就转变成了“义乌模式”。

二、释放县域经济的后发优势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实际, 提出并阐述了“后发优势驱动假说”, 指出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 (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 , 可获得后发利益, 从而具有后发优势。

首先, 落后地区生产要素物美价廉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等) , 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有利于承接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其次, 后发者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借鉴, 其学习成本大大低于创新成本, 使后发优势 (包括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 并不小于先发优势。这种由后发利益而具有的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实现追赶式发展的主要动因。再次,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后发者处于较高的发展起点, 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旧技术结构的制约, 可以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我国西部后发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无论是在开发环节还是生产环节、市场环节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因此, 通过技术模仿创新, 将先发经济体已应用于生产的新技术、科研新成果引用于后发经济体的生产领域, 形成复制效应, 从而迅速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 大大缩短因研究与开发先进技术所花费的时间, 并节约相应资源的投入。经过学习研究, 西部后发地区不仅可以较快地掌握先发经济体的先进技术, 而且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中有所创新, 甚至可以迅速赶上、超过技术先进的竞争对手。

在许多时候发展机制和借用技术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发展机制潜在于表面落后之中, 一旦这种机制被开发出来, 落后的县域经济发展就有可能实现赶超目标。以落后县域来说, 由于县域经济综合发展主要依托各类产业的发展, 准确把握各种产业的特征, 对产业进行恰当的战略定位, 筛选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传统产业四大类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 分别采取恰当的产业政策加以支持, 促进其加快发展, 从而构筑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发展机制。比如在基础产业的选择上, 要从县域基础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作用, 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上, 要立足于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 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 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业关联度;在战略产业的选择上, 应把最具有增长潜力或对经济发展全局最有长远影响力的产业培育成为战略产业;而传统产业要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借用技术可以提升传统产业, 促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然这种后发优势很可能只是潜在的, 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 才能使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 东部县域属于先发地区, 西部县域则是后发地区。因此, 西部县域在实现经济增长、经济赶超过程中, 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 通过引进、模仿、学习, 充分释放技术性和制度性的后发优势, 从而实现其经济高速增长。

三、发挥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人力资源, 知识产业已控制了全球经济资源的流向和配置。因此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已不再以GDP的增长为中心, 而是以“人”为中心, 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取得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改善人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县域经济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 但观念必须超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发展的过程中, 努力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走出一条经济与资源、人口、社会、环境及生态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更应注重在人力资本的投资, 具体就是要改变重物力投资轻人力投资的传统观念, 把大力发展教育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发展战略的首位, 要克服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发展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遵循协调发展原则, 处理好物力投资与人力投资的比例关系。适当减少物质资本投资, 增加人力投资, 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政府应着力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除了普通教育之外, 对职业教育要积极投入、宣传以及引导, 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实行政府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 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性职业技术学校并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发展县域经济还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 促使县域经济必须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为此, 县级政府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进行农村劳动力培训,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不论是民营还是集体经营, 高素质的劳动力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有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企业的创新也就有了较为充分的保障。随着城乡经济相互作用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县域经济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县域人才素质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 加强县域农民培训, 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不仅有利于县域人口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现代产业的竞争, 还可以提高县域人口对公共产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表达能力与争取相对有利政策地位的能力, 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同时,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硬的经济指标上, 更应该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指标上, 体现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 体现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上。这就需要从制度上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 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乡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 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 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四、提升区位优势

不同的地理位置, 有着不同的区位优势, 可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发展, 交通先行。在我国新一轮的交通路网建设中, 利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这一战略部署, 相应做好高水平的总体规划制订和各项计划的实施工作, 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根据产业的地理定位原理, 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过程中, 应考虑港口、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地理 (或区位) 因素对地方产业的定位与布局的重要影响作用。一方面应根据地方的区位优势发展运输指向产业, 另一方面也应通过积极改善交通条件吸引外来投资, 从而进一步引导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心城市辐射定位, 即依据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 围绕中心城市构筑产业带。处于大城市边缘、大城市积聚区和新兴工业发达区的县, 可以用发展工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经济现代化。在区域经济体中, 若干具有高技术产业水平、雄厚经济实力和巨大经济辐射力的中心城市成为这些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如广州、上海、天津、大连、武汉等。这些中心城市带动了区域内中小城市以及周围城镇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周围城镇的产业也围绕中心城市的推进型产业进行配套, 这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在近十年来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县虽不在沿海地区, 无沿海开放优势, 但却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它们或邻近重要交通干线, 或地处两省甚至三省交界地区, 或地处重要边境口岸, 具有发展商贸经济的优越条件, 通过商贸产业的发展带动生产、加工、物流、餐饮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例如, 江苏昆山作为传统农业县资源匮乏, 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 以开发区和工业园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 实行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和股权转让、经营权转让、土地、资源使用权出让等多种形式, 积极吸引外商和外资, 尤其是高新技术项目和具有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的项目, 成功地激活了县域经济。

我国地域辽阔, 物产丰富, 不同地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的区位优势, 有些地区的同一县域也存在着多种区域优势。新时期开放与合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开放意味着打破区域的行政界限, 使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自由流动, 实现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和重组, 实行错位发展使经济要素在向城镇的集聚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区域经济的点轴开发理论认为, 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 进而通过轴带功能的不断延伸和聚集, 可以完成整个区域的平衡发展。

县域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要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 新时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足以影响其整体发展的巨大区域差距, 这是自然地理环境、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而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发展和体制、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种差异, 决定了各地县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从各地实际出发, 准确定位, 抓住特色, 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新时期发展中获得先机。加快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不仅要发挥县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 更需要加强县域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开发优势资源, 共建基础设施, 共同发展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和产品, 形成若干县域经济联合体。建议可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 统一规划, 合理引导, 促进县域之间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原则, 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联合与协作, 最终使某一县域的单一优势转化为某些县域经济联合体的整体优势, 增强竞争力,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县域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承担重大的责任, 必须树立新型比较优势原则, 整合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释放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发挥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优势和提升区位优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区位优势

参考文献

[1]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 .

[2]曾梦宇.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双月刊) , 2008 (3) .

[3]杨榆宏.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

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探析 篇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用循环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循环农业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节约农业资源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再生闭路循环利用为特征,以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为目标,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的经济形态。但是,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托现代高科技成果和手段,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当前,我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行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和谐循环,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循环农业经济的理论基础不完备

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对循环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以建立循环农业经济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进行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总结得出的。

2. 政策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即使一种理论再好,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使循环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虽然目前有些县域工作开展得很成功,但是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县镇,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对于那些比较贫困的农民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循环农业的基本动力。政府可以好好宣传引导,巩固这部分群体的循环农业经济理念。

3.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

在一个循环农业系统中,要求农业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遵循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按照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循环。要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物质要素的投入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实际上被弱化,而高新技术作用不断地被强化,这就需要完善的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而目前,不少地方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循环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许多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和经验面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是目前在循环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4. 农民的技术知识欠缺

农业经营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经营者的素质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说,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胜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但是,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普遍比较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形成较大反差。由于农民低素质与社会高需求的严重失衡,导致自身掌握的技术知识不够,在农业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技术性困难。许多农业经营者的素质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达到要求,而在以技术含量高为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经营主体的低水平将成为极大的制约因素。

三、加快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目标

1. 建立健全制度和法律保障

农业生态、农村污染、农民人均资源贫乏,都有待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而目前与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应尽快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从税收、金融保障等方面制定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十二五”期间,应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与产业链整合、农村社区“净化”等方面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循环农业经济的广泛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滞后效应长,具有随食物链转移和富集的特点,有时候不容易察觉,但是一旦遭受污染和破坏,它的治理难度大,影响持久。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环境动态监测体系,逐步推行农业环境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业环境质量定期公告制度,以便对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做出即时的预测、预报和评价。同时,完善农业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对农业污染的监督管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益最终还要通过市场机制去体现,通过加强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宣传和营销、完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体系、协调市场供求关系、规范市场行为,提升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认同度,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循环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3.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

农村环境保护依然是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缓慢,形成恶性循环,成为目前存在的一大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在环境资源方面集中表现在对固体废弃物的科学处置和面源污染的有效防治上。有关统计表明,有的地方农村固体废弃物人均产生量和构成已接近于城市,农业固废远远超过工业固废。农业生产无机肥基本代替了有机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无机物增加与有机物的减少,致使不少农作物严重受损,产量下降,质量低劣,直接威胁到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准。因此,运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理念,科学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

要大力发展再生资源经济,促使废弃物的资源化。农村固体废弃物来源非常广泛,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本来是很好的有机农家肥。农家肥的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启发农民充分认识农业生产增收、增质、增效益的有机联系,充分认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生命意识的有机联系,强化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农民使用沼气处理废弃物、废物回收利用、保护开掘优质饮用水源等,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以产业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以节省农业生产成本,节约农村生活开支,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从而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

4. 在农村大力宣传循环农业经济理念,动员农民学习农业知识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依赖农民掌握科学技术。要让农民切实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依靠农民自身力量,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强化宣传舆论作用,切实增强循环农业经济意识,推进节约型农村建设。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以村为单位,每年搞3~5次专题培训,加强对循环农业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科普宣传教育,让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强化科技对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使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摘要:当前,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基础不完备、政策不完善、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尚需提高等。为此,应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和谐循环,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志雄.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制度创新问题研究[J].上海企业,2006,(4).

[2]姜保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选择[J].特区经济,2006,(3).

[3]李国平,郭晓辉.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06,(4).

[4]管建国.试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J].煤炭经济研究,2006,(2).

[5]耿永志,闫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J].特区经济,2006,(3).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略谈 篇10

1、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工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建国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一直处于探索的状态,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工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微观来看,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没有转变,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工业经济发展创新严重不足,主要依赖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创新驱动后劲不足,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的危险之中。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世界经济整体低迷、2008年经济危机、经济发展的投资不足、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等,使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外如何通过工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顺利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成为当代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工业经济从整体上看,体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平衡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分布不均衡;二是工业的税收和税负不平衡;三是工业企业区域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平衡。首先我国工业经济规模总量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东部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68%,而中部和西部分别占比20%和12%,而且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工业经济总量分别占比26%、26%和12%;四是工业的税负和税收也存在着不平衡,仅仅就增值税来看,东部地区的应交增值税占全部应交增值税的60%,中部占比24%,西部占比16%,但是东部地区应交增值税占销售总量的3.07%,中部和西部分别占比4.5%和4.8%,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和西部的税负要大于东部地区, 过于沉重的税负会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我国常见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1)集中发展模式。集中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发展园区经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过于分散,导致的发展弊端。园区内部各种资源集聚,实现了资源共享,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网络等都十分完善。集中发展模式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集群发展模式。集群发展模式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链的工厂和厂家,利用当地廉价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在当地开设工厂,发展制造业,之后把生产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我国的产业集群模式可以分为广东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这几种类型,这些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实现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和人才的集聚,实现了区域工业经济的发展。

(3)延伸发展模式。顾名思义延伸发展模式就是指工业企业不断延伸自身的产品链、产业链,通过已有的产品增加产品品种,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一种高效的产业链经济。

(4)规模发展模式。规模发展模式主要针对利润相对较低的工业产业,因为在原材料、能源等行业,产品的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空间比较广阔,这时如果实现产业规模发展模式的话,会促进产业规模的集聚和优势的发挥。

(5)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理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产的物质不断实现循环利用, 在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使消费不产生废物或产生很少的废物。这样既可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约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

1、市场化进程的差异

我国工业经济建国后相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的。我国市场改革从东向西逐步推进,而且在推进的过程中,因为中西部地区地域之间的差别导致市场化实现的程度不同。东部地区首先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受到市场经济影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经济规律发生的作用,大量的生产要素也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加剧了东部和中西部市场进程之间的差距。我国的东部地区出现了乡镇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等所有制企业,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并没有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效应。因为我国西部经济一直都是国有经济作为主导,国企改革步伐缓慢,也没有效果,在市场机制面前反应相对迟钝,整体发展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最后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导致中西部地区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进一步扩大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差距。

2、缺少有效的互动和联系

总的来说,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东部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且给予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使我国的经济活动逐渐向东部地区转移。按照理论来说,先富起来的地区应该带动后富的地区,但是就目前来看,中部地区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的进步,主要是因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缺少有效的互动和联系,在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无法实现工业生产资源的有效转移和交流。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优势逐渐丧失, 产业高度集聚,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电力供给严重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变高、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使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经济面临着转型和经济停滞的局面。目前我国仍然在探索中,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西部经济和东部经济可以有效互动和联系的途径,但是要想实现我国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要增加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促进全国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3、行政区域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

我国经济目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之间密切的经济合作和联系,使工业经济呈现出集群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体一体化的主要构成就是一个个企业,而政府仅仅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者和监督者,但是就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干预该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盲目追求GDP,忽视经济发展的规律,过分追求经济总量,忽视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1、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 急于求成和贪多求快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部分政府领导在指导工业经济的发展时,没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容易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规律,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变经济发展“左”的激进思想,防止国民经济出现波动;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发挥宏观调控对工业经济的完善。

2、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面对资源逐渐枯竭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事实,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弊端,提升我国工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即使人口红利消失,企业也可以凭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提高我国工业经济的核心实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经济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些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3、经济效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我国工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经济效益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工业经济应该是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因为工业的发达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我国工业经济所创造的财富对我国国际地位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然后工业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情况,工业经济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工业经济所创造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工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我国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是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而工业则成为这个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即便我国的工业经济规模比较庞大,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总量也十分可观,但我国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的水平,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解决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从而使工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并且为我国国民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摘要: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工业体系,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都相对较为健全,总体上看处于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虽然我国工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较大,但是我国的工业化由于历史原因,工业基础尤为薄弱,资金和人才短缺,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均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工业经济,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向 篇11

首先,今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暗淡,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盟出现衰退是主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一致认可,今年欧元区经济可能从去年的1.6%降至0.5%的负增长,美国经济预计增长1.7%和去年持平,日本稍有起色,新兴国家经济略有减慢,按市场汇率计算,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2.8%下滑至2.6%以下,按购买力计算将从3.6%下降到3.3%。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受世界经济增速减慢、全球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中东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居高不下。

其次,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确定。按照我的估计,我国资本积累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48个百分点;劳动力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52个百分点,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推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按照这些参数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会降至8.5%左右,远低于过去三十年的9.5%和“十一五”期间的10.5%的速度。主要原因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减小,劳动力增长速慢,外需不振,人为保持经济高速度即不可能也没必要。

最后,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稳中求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提高经济活力,预计今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为9000亿元左右。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估计广义货币M2增长14%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在14万亿元左右。

依据这些假设条件,今年我国经济有以下特征:

经济增速继续小幅放缓,不会出现硬着陆的局面。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许多国家对人民币不断施压,一些国家有意识、有组织地对我海外资源能源利用、领土安全等核心利益进行打压,出口将明显减慢。但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明显好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已明显高于加工贸易,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之中,出口竞争力仍然较强。

预计今年出口增长12%左右,进口增长15%左右,贸易顺差1300亿美元左右,下拉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回落。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较为密切,出口下降会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长,实体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增幅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会影响投资,今年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20%左右。

房地产限购政策尚不会放松,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待售面积处于较高水平,商品房投资将会明显放慢,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比去年减少300万套,也影响住房投资。同时,我国已经形成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高度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格局,银行和民间信贷也深深介入了房地产,如果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会打破我国财政、金融的脆弱稳定状态,形成系统性的经济风险。因此在继续严格限制投机、投资住房需求的同时,也会鼓励自住性需求,从而稳定房地产投资,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5%左右。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和融资平台融资,为防止半拉子工程,防范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国家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债券等手段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从去年增长9%左右升至20%左右。

总的看,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减慢幅度不大,下拉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从消费看,汽车销量处于底部回升阶段,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将促使农村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实际增长高于上年,上拉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和结构的变化,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比上年减慢0.7个百分点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处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范围内。考虑到欧洲经济在一、二季度最为困难、我国经济惯性下滑和货币政策在一季度末才会出现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会两头高中间低,预计一季度增长8.5%,二季度为8%,三季度开始小幅回升。

通货膨胀压力减弱,不会出现滞涨局面。经过2011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物价上涨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了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社会总需求放缓继续缓解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模型估算,2011年居民消费上涨的5.4%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50%,通货膨胀预期贡献了23%,输入性通胀贡献了15%,实际经济与潜在经济的缺口贡献了12%。

今年,世界经济前景更加暗淡,铁矿石、石油、谷物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减弱。我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经济增速基本一致,供求缺口对物价影响消失。物价翘尾因素影响减弱为1.2个百分点。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推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和粮食紧平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调整。

初步预计,如果不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如果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在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5%后,物价涨幅呈现出逐月平稳的态势。

房地产市场继续温和下行,不会出现房价急跌的局面。限购和限贷政策极大地挤出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性需求,自2010年5月份以来,我国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连续高于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是销售面积的五倍和两倍,显示出目前楼市的供应量较大,待售房销售压力增加。同时,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总体趋紧,也会迫使房地产商降价销售,以收回资金。

因此,只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今年,房地产价格一直会延续震荡下跌或盘整的趋势,不排除部分限购限贷的地区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商品房的开发,减少购地,导致土地购置面积自2011年7月份以来持续下跌,2011年土地购置面积仅增长2.6%。一般来说,在土地购置面积减少后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就会减少,两年和两年半后房地产供给就会减少。受未来供求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房价和地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引发地方融资平台偿还风险和房地产风险。

《上海证券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篇12

自联合国1992年提出《21世纪议程》后, 各国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海洋经济产值在国家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从2001年到2007年短短的六年中, 海洋产业总产值上升了17695.2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3.4%上升为10.11%, 发展速度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愈来愈重要。因此, 为保证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准确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灰色预测分析法是经济数据分析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有预测精度高、需要数据量小, 以及能对预测系统作长期预测等优点。所谓灰色系统就是指信息部分明确, 部分不明确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就是从系统的角度入手, 允许所研究的系统内存在灰色数、灰色关系等。灰色系统作为预测模型主要是GM (1, 1) 模型。由于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 整个系统结构不易明确, 作用原理难以阐述清楚, 但对系统的最后结果总能得到一些资料和信息, 即可以知道每年的海洋产业总产值, 因而海洋经济发展可视为灰色系统。因此, 可以应用灰色理论建立海洋经济发展动态预测模型。

2.海洋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GM (1, 1) 模型的构造方法是把离散的原始数据列进行一次累加生成, 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累加生成序列, 然后对累加生成序列建模。下面简述GM (1, 1) 模型的建立步骤[1]。

2.1 GM (1, 1) 模型的一般形式

微分方程:undefined

离散响应:undefined

式中 a, u-模型待定参数;

x (1) (k) -原始数据的累加量。

2.2数据处理

从上一步可以看出, 所得到的GM (1, 1) 模型, 即一阶微分方程, 不是原始的数据, 而是累加的数据, 因而需进行数据生成运算。

设原始观测数据列为{x (0) (i) } (i=1, 2, 3, ……, N) , 令undefined, 则{x (1) (k) }即为{x (0) (i) }的一次累加序列, 显然该序列为单调增加序列。

2.3构造数据矩阵B和数据向量Yn

GM (1, 1) 的数据矩阵为:

数据向量为:

Yn=[x (0) (2) , x (0) (3) , ΛΛ, x (0) (k) ]T (4)

2.4计算待定系数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待定系数求解, 则有

undefined

上述过程即为GM (1, 1) 建模过程。由GM (1, 1) 得出的undefined (1) (k) 是一次累加量, 为得到K∈{N+1, N+2, ΛΛ}的预测值必须将undefined (1) (k) 还原为x (0) (k) , 即

undefined

2.5模型检验

预测模型建立后, 必须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诊断。诊断方法采用对模型进行后验差检验, 即先计算实际数据离差s1和残差的离差s2, 然后计算后验比c和小误差概率p, 其计算方法如下:

当p>0.95和c<0.35时, 模型是可靠的。

2.6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

表1为我国2001-2007年的海洋经济总产值, 以此作为原生时间数据系列x (0) (i) , 用直接累加法求得一次累加量x (1) (k) , 根据上述步骤可以得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为:

undefined

原始数据来源:国家海洋局2001~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后验差检验结果为c=0.1291和p=1, 说明该模型很好, 拟合精度也很高 (表2) 。

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运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得到2008~2015年海洋经济总产值的预测值见表3。由表3第3列数据和图1可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呈持续迅速上升的趋势, 2008年总产值预计达到29542亿元, 到2015年将上升至123930亿元, 年增长率均在22%左右。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在1998年以前处于孕育期, 1999~2015年为成长期, 2016~2033年为全盛期, 2034年之后为成熟期[2]。从预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成长期,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

随着我国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提高, 开拓新的海洋产业领域是极其可能的事情。此外,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应走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道路, 经济效率必将不断提高。因此, 我国海洋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其产值高于上述预测值也是完全可能的。

4.结束语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愈来愈重要, 正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预测分析结果可知, 我国海洋经济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应当指出的是, 在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修护, 坚持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提高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 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教兴海战略, 加强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有进有退,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全面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愈来愈重要, 正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而正确预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海洋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 并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海洋经济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呈递增趋势增长。

关键词:海洋经济,灰色理论,预测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学伟, 关忠良, 陈景艳.经济数据分析预测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8.200-213.

上一篇:裂纹成因下一篇: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