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经济

2024-05-30

我国社会经济(共12篇)

我国社会经济 篇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国内经济;另一方面, 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 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货币金融稳定、全球贸易平衡都必须考虑中国因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我们需深入研究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相容的方面

虽然国际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 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格局客观上要求国际经济往来尽可能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市场以及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 各种要素组合形成生产力, 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我国出口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附加值不断提高, 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新的比较优势不断形成。进口快速增长, 大量国内短缺的技术设备、中间产品以及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输入, 支持了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国际投资。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外资本、技术、市场与我国劳动力优势相结合, 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有效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拉动了经济增长, 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 在国际金融领域并无一个成文的、规制性的制度体系, 开放竞争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的地位并非法律授予, 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货币都可以通过竞争提高国际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并不排斥汇率管制和汇率干预, 各国拥有较为完整的汇率主权, 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灵活调节资本项目开放。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 我国实行金融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外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过度膨胀。

国际合作。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合作的能力大大下降。多边合作框架基本稳定, 各种区域及双边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国际合作框架下, 继续采取类似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投票权的方式, 追求在多边机构中权力份额的逐步提高, 同时在双边区域合作领域寻求更大突破。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的方面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来参与者, 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 在一些方面与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在发展方向方面, 我国更多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很少能够按照本国利益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利益分配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家是最大赢家, 它们一方面通过传统贸易和投资渠道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通过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控制, 以表面上合理、文明的方式攫取财富。

国际贸易领域的歧视和盘剥依然存在。一些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在高技术产品、军工产品出口方面对我国实施严格限制。国际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贸易存在的寡头垄断局面, 严重损害我国贸易利益。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出口领域, 贸易纠纷不断, 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控制左右价格。

资本流入与流出之间存在明显利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高额贸易顺差局面,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积累起来的外汇资产经过投资渠道回流到发达经济体。在此过程中, 发达经济体投资我国的资产收益率远高于我国外汇储备对发达国家主权债务的投资收益率, 发达国家就此实现“体内损失体外补”。随着欧美国家债务危机的发展深化, 各种债务硬性违约和通货贬值等软性违约的发生在所难免, 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积累起来的财富存在通过金融渠道流失的风险。

对外直接资本输出受到诸多限制。对外资本输出是抑制进口能源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避免外汇资产实际价值损失、改变中外经济关系格局的关键环节。有关国家恰恰在这一领域对我国实施各种限制。其策略是:限制主权财富基金的活动;加强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并购的审核;吸引中国资本以间接投资方式被纳入其资本集团;制造“新殖民主义”国际舆论, 甚至通过战争手段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破坏中国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

国际金融领域权力重新分配进程过于迟缓。按照目前我国在IMF等机构份额增加的节奏, 在可预见的未来, 我国不可能获得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权力。发达国家不断要求中国承担义务, 如购买IMF债券、加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 但不打算在权力框架方面作出实质性让步。

围绕气候变化等议题试图让我国承担超过我国发展阶段的责任。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外非政府组织避而不谈传统工业化国家在碳排放存量方面的历史责任, 要求我国承担过多义务。与此同时, 又在风能、太阳能等节能环保产品贸易领域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试图阻碍我国相关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实施互利共赢战略的对策与路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判断外部经济环境是否适合的基本依据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对于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某些重大失衡, 如果其在一定时期有利于提高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则应在一定范围内承受。

国际贸易领域。我国应积极提倡自由贸易, 尽量利用国际治理方面的现有安排维护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该享有的利益和权利。着力倡议消除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贸易领域的国际垄断, 推动这一领域贸易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通过长期贸易协议锁定供货关系;通过逆周期市场操作建立更大规模储备;将资本输出与原料输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控制所有权保证获得权, 减少价格波动风险。

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稳定现有利用外资政策基本框架, 发挥国内区域间要素成本差异优势, 引导外资存量在境内实现梯度转移, 尽可能延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在增量外资方面, 实现利用外资重点从量到质的转变, 引导制造业外商投资结构升级, 积极稳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建立健全基于国民待遇的内外资法律法规体系,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 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境外投资项目。

国际金融领域。支持以特别提款权为样板创设超主权储备货币。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 采取货币互换承诺等手段支持中小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与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 扩大我国持有的股权。大力推进各种类型的对外直接和间接融资。建立一到两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官方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支持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继续完善审慎金融监管, 有效管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

国际合作领域。在全球多边机制中, 尊重联合国系统的传统机构。区域性合作应成为我国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点:一方面, 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不排斥新的倡议;另一方面, 坚持我国在相关机制中拥有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 反对某些国家“搭好架子、再邀请中国参加”的做法。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全球主要经济板块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会取得值得关注的进展。我国应围绕对外经济失衡的焦点问题, 根据具体需要自主确定解决进程。综合采取多种政策工具, 争取“十二五”期间自主实现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实现资本项目国际收支逆差, 逐步降低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明确主张主要经济体遵守类似马约的赤字率、债务负担率等财政纪律, 主要货币发行国遵守货币纪律和货币政策规则, 防范发达国家通过软违约方式掠夺我国存量财富的风险。抓住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契机, 要求债务国向债权国提供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贸易环境, 建立基于实际购买力或实际资产的债务抵押担保机制。大幅提升财政稳健、货币稳健的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总之, 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基本适应, 在主要领域不存在尖锐冲突。同时也应看到, 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不是按照我国的利益和意愿塑造的, 没有为接受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做好准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内在矛盾在于, 原来的主导国家并没有打算按照他们标榜的开放、自由、竞争原则, 顺应相对经济实力地位的此消彼长让渡国际权利。因此,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 我国应采取的战略仍然是在现有国际经济制度基本框架内强调平等、开放、竞争的基本原则, 凭借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步增强在各领域的话语权。

我国社会经济 篇2

因此,我们此次想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就业现状;了解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以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次对100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31男,69女。30岁以上的人数为4人,30-18岁间的人数为96人。本科占了百分之五,研究生百分之六十,博士生占了百分之三十五。在这一百人中仅有四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其中一个在国企,一个在民企,2个在国家机关。

在就业形势和就业抉择方面,百分之五十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有点严峻,百分之二十的人认为十分严峻。而百分之五十五的人选择就业,百分之四十五的人选择继续深造。“继续深造”的选项在四选项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将近一半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今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职业犹如万军挤向独木桥;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害怕进入社会进行工作,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的确是十分普遍。其好处在于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欠缺和不够成熟,社会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回避,职业期望偏向于“非风险化”。这点在学生对就业形势如何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而在不满意就业指导课程的原因中,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选择的是“内容脱离实际,起不到指导作用”。而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对于就业指导还是给予了肯定的态度,觉得还有作用的。的确在就业信息和指导方面,学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这都是无法找到个恒定的规律。第二,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学府,对于社会就业信息的掌握、分享、分析还不是很擅长,也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第三,每个毕业生的需求和缺陷都不同,校方也不是都了解,所以就业指导的用处是出于个人的实际出发的。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指导的需求还是十分急需的,从希望得到的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四十五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百分之二十的需要“就业心理指导”,百分之二十八的需要“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这对学校在就业方面对于毕业生的帮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校优化自身提出了新的方向,学校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转化自己的角色,与时俱进。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客观上来说,第一,人口与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八八年左右的同龄人十分多,初次就业率也在逐年下降;因为学校连年扩招,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再加上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看出大学生面临了多方面,多层次人给的就业压力,就业市场明显存在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第二,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形成了“剪刀差”的现象。经济虽然在不断的发展,GDP也在增长,但是就业机会却没有看到多大的增加。第三,在求职过程中,学生更多的优先考虑的因素是薪酬与福利,占了百分之四十,而单位的性质也占了百分之三十五,说明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的是个人因素,自己的发展和利益,较少考虑社会的需求,这就极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第四,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中,百分之二十的人选择专业能力,百分之十九的人选择了自我表达能力,百分之十九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说明大学毕业生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和自信。大学生在学习时任然需要多方面全面发展,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外部原因影响着就业问题:第一,用人单位原因。不少用人单位选择用人时存在许多误区和硬伤,主要有:1用人单位盲目相信和关注高文凭,更认为高学历就是高能力。用人单位对文凭的要求的提高,必然带来了人才的浪费和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难度和压力。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才育保险费等,在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工作成本要高于男大学生。3.,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经验并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的劣势,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贪婪的希望人才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注重工作经验,认为迎接毕业生只是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善于交际等等。

从调查中看出,在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看出:第一,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校不断增多,招生规模扩大,每个学校教育质量不同。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贪图享受不愿意参加“支教”“资教”等计划,过多的依赖别人,而不注重加强自身的能力。第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十分迷茫,记不清楚资教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哪里去找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什么,适合什么。这给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数。第三,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比较单一。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网络、媒体以及招聘会,少数人选择了学校分配和亲朋好友。第四,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偏颇。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仍旧束缚着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无法把握自己在社会洪流中的价值和定位,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的要求过高;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小城市;大都希望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金饭碗”。而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校方的原因:学校内部的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技能,考虑如何招生的比较多,而考虑如何让学生就好业,落实好工作的问题并没有给予多少实在的帮助,而是走程序,盖好就业章子才能领导毕业证、学位证。从社会方面来讲,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选择也有分配变为双向选择。哥哥地方、城市的人才见面会也十分多,但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应聘者并不处于什么优势地位。

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第一,有一半的学生反映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第二,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百分之十八的选择“就业心理指导”,百分之二十的选择“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针对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健康成才导航,法律导航等等,真正做到不进教书育人且又注重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

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等院校说到底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更行教学形式和内容,矫正教学的目的是就业,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培养中应该充分重视市场的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才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第二,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是重要的失业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帮助毕业生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第三,高校教学改革中应该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第四,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舒服,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

大学时光是我们最怀念的时光,这里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伙伴,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不能留下遗憾。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希望告诉所有的同学,不仅仅要关注于学习的东西和过程,还要看得更远,注重多方面的发展,把握好现在,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工商141

我国社会经济 篇3

关键词:齐文化;鲁文化;儒家学说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66—02

人们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时,总是无法回避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问题,尤其是儒家传统将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结合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差异,来分析以淄博等地为代表的齐文化圈和以曲阜所在地济宁为代表的鲁文化圈的经济差异,来探讨儒家学说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一问题。

一、概述现代齐文化圈和鲁文化圈经济的差异

经济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方面来分析。隶属于齐文化圈的胶东半岛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 92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6%,2005年胶东半岛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5 877.7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鲁文化圈中心城市济宁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45亿元、465亿元、390亿元。而齐文化圈的中心城市淄博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 430.95亿元,明显比前者多。同时,它们在山东城市发展等级中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因此就整体而言,两地经济存在较大差异,且齐文化圈属地经济相对于鲁文化圈属地经济较为发达。

二、齐文化与鲁文化

(一)齐文化

齐文化是产生于齐国一带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模式、价值体系。

齐文化主要由先齐文化、齐国文化、齐地文化发展而来。先齐文化是齐文化的源头,东夷族创造的东夷文化是先齐文化的最高成就,进一步发展成为齐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国文化是齐国建立到灭亡这一阶段的文化。在这一历史阶段,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文化综合体,即通常所说的齐文化圈和齐文化。它主要吸收东夷文化和殷周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的主体,并与鲁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齐地文化主要泛指秦汉以后至今在原齐国之地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

齐文化理论驳杂,各具特色,从姜尚、管仲、晏婴、孙子到黄老刑名、阴阳诸家,没有清晰的思想传承体系。

(二)鲁文化

鲁文化是产生于鲁国一带的一种地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

鲁文化主要由先鲁文化、鲁国文化、鲁地文化发展而来。先鲁文化主要是周代文化,伯禽到鲁之时基本沿用周朝的典章制度,周礼尽在鲁的说法便是体现。鲁国文化主要是从鲁国分封到楚国灭鲁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基本是周代社会文化形态的延续。鲁地文化指鲁国灭亡以后在原鲁国所在地区的文化,后与齐文化合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鲁国所在地也是东夷人原居住之地,因此鲁文化也有东夷文化的因素。

(三)齐文化与鲁文化的比较

这两种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正是解释两种不同的文化圈内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1.两种文化都要求诚信、仁义、尊贤

这两种文化在讲仁、讲义、讲亲亲、讲尊贤等问题上,根本上是一致的。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诚信、仁义、尊贤等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整个山东文化。山东经济行业及商人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更是主张诚信经营,讲求仁义,招贤纳才。但是由于内外、先后之别导致了鲁国的“王道”与齐国的“霸道”。

2.两种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不同。关于两种文化产生的地理背景,司马迁在《史记》中亦有论述,梁启超认为,齐国的地理环境与希腊相似,而鲁国的地理环境则与罗马相似。“吾迁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战国时齐国的疆界是:“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 (《史记·齐太公世家》),“邹鲁滨洙泗” (《史记·货殖列传》)。由此可知,齐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较为开阔,以海洋为主,是海洋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变通性;而鲁文化的产生的地理环境则较为闭塞,以大陆为主,是内陆文化,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单一性。

3.两种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不同。齐国是沿海国家,主要发展沿海经济,有突出的商业性特征,其特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管子·轻重己》)同时还采取“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 (《汉书·地理志》) 的政策,使这种工业社会得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齐文化,主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游)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而有余于国,奇怪(罕见饬品)时来,珍异物聚。”(《管子·轻重己》)当今齐文化圈仍然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商品经济繁荣,农业逐步向大农业方向发展。烟台积极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尤其是果品方面。比如烟台以张裕为代表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拉长了葡萄酒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同时也拉近了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的距离,加快其融合。

鲁国实行重农经济的政策,工商业经济极不发达。这主要是因为周国主要继承了周礼,而周又主要发展农业,因此鲁国在经济建设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工具较为发达。鲁国修建工程时主要考虑是否影响农时,并记载下水、旱、蛊、蝗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同时鲁国境内多丘陵、平原、湖泊,适宜农业生产,鲁国亦很少参与争霸,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鲁文化,更适宜于农业生产。而当今中国社会要实现现代化与工业化,所以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政策和经济理念在两个文化圈内分别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民俗风情的不同。齐国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较为富裕,而商业发达促进了民智的提高和夸诈之风的形成,鲁国人民则相对而言更加诚信、重礼。

由此可知,齐文化重视经济、重视改革、重视开放、重视科技,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未被真正重视起来。

三、齐文化与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这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其内部相互碰撞,但是随着这社会历史的发展,二者逐渐融合,在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完成。从此以后,二者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二者的融合必定有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的问题。鲁文化是一种农业型文化,相对而言较为保守,与中国当时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更加适应,是仁者型文化;而齐文化是一种商业型文化,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是一种海洋性文化,是智者型文化。二者相比较而言,以仁者型文化而著称的鲁文化更加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因此,以鲁文化为主,以齐文化为辅的融合格局逐渐形成,在以后社会发展中显得尤为明显,纵观整个儒家学说的内容体系亦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对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内容得以大概的了解。其中,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及其历史渊源也是解释当今社会两个文化圈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原因。智者型的齐文化具有开放性,重视经济发展商业,而仁者型的鲁文化更加重视道德,发展农业而非商业,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亦有表现。

四、儒家学说向现代化的转换及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齐文化和鲁文化共同构成了儒家学说的主体,要使儒家学说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鲁文化在儒家学说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主要是解决鲁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过程。那么,它将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去除其糟粕,并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语境相融合,在完成文化的整合和认同的提升后获得新生。

1.儒家学说本身的需要。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并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适应小农经济的鲁文化更应该适时的调整。儒学更加应该重视齐文化的积极作用,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使齐文化和鲁文化更好地融合起来。

齐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更具开放性,而鲁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具有保守性。而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我国有辽阔的内陆国土,在一定程度上鲁文化适应了这种需要,而齐文化则相对是适应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内陆地区也需要发展工业,那么就需要这两种文化的结合。

常有如下疑问:为什么儒家学说能够在韩国等东亚国家成功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就不那么成功呢?除了历史原因、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齐文化与鲁文化没能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该把鲁文化中的“诚信”、“克勤克俭”与齐文化中重视商业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为富不仁”。与此同时,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以此来实现鲁文化和儒学的现代转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反腐倡廉是当今中国绝大多数民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应切实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此时儒学的“以政为德”、尊民、重民、爱民、亲民等观念应该可以被利用,建立各种监督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因此,我们应该使齐文化与鲁文化真正融会贯通,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刘宗贤.鲁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吕明灼,王钧林,张佩国,权锡鉴.儒学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4:9.

[4]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济南:齐鲁书社,2004:1.

[5]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篇4

所谓奥运经济, 就是为满足举办奥运会的相关需要或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对主办国或举办城市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的诱发效益的总称。从广义的角度讲, 奥运经济就是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下, 以城市发展战略和远景规划为基础, 围绕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与营运、奥运无形资产经营、奥运广告活动 (包括企业产品和服务推销、企业知名度推销、奥运设施与活动的冠名等) 等, 以奥运为支撑点引发的一切产业经济现象和效益的总称。

“奥林匹克”从来与“金钱”密不可分:早在1896年的雅典首届奥运会时, 组委会就因经费困难而接受了希腊慈善家阿维罗夫捐资修建体育场馆, “柯达”也经常为在相关体育赛事的纪念品上作广告而提供赞助。1900年的巴黎、1904年的圣路易、1908年的伦敦连续二届奥运会的开支都来自同时召开的世界博览会的收益。1981年萨拉热窝奥运会组委会签署了国内外447个商业性合同。从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起, 奥运会不仅仅再是体育盛会, 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关注。“奥运经济”这个词汇逐渐成为体育经济学界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

二、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 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发达国家体育经济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 体育经济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育产业也在逐渐壮大发展, 已被视为我国的朝阳产业, 存在极大的潜力,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意味着我国体育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申奥成功更是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将对我国体育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体育产业包括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 如体育物质产品 (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建筑、体育食品饮料等) 和体育信息产品 (体育广告宣传、电视广播、报刊、体育彩票、体育信息的传送等) , 以及体育劳务 (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场地出租等) 。

(1) 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商业服务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体育管理咨询公司和体育俱乐部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之机, 一方面学习国外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强势企业, 力争进入国际市场, 和外国人一争高低。有助于中国企业包括体育企业借奥运会快步走向国际, 走向世界。

(2) 有助于体育产业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完善。奥运会, 将对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的效果进行检验。这对我们调放结合发展体育产业有很大好处。比如是否要重点支持竞技体育, 放开其他体育办的产业;是否应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 特别是一些便于市场化运营的项目。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是否应对从事为主体产业服务和为提高大众身体素质服务的项目和单位, 国内企业要在奥运经济中找到商机, 就要与外商企业进行竞争, 制度健全与科学, 是进行竞争的基础。因此, 奥运会将促进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这可能会使一些有条件的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加快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 加快体育产业中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构筑符合现代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组织结构。

(3) 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完善。奥运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发展。目前, 我国体育产业还存在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市场发育不全、管理不善的诸多问题。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水平还很落后, 与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为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政府要引导体育产业发展, 扩大体育经费来源, 在其税收政策上向体育产业倾斜。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外, 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 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完善体育产业政策, 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近几年来, 体育行政部门在建立体育产业政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的许多方面仍因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 使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 这对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4) 为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企业营销提供了非常大的商机。举办奥运会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受益的产业和间接受益的产业, 前者主要包括建筑业、交通业、旅游业、新闻出版业、交通业、电信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 后者涉及的面更广一些。但综合起来看, 举办奥运会主要还是对新兴产业特别是包括体育在内的服务业的影响最大。企业可利用奥运会树立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 加快企业发展。奥运会是企业品牌推销的最佳时机。有助于促进我国内企业加快形成体育产业龙头企业的进程。奥运会将有助于我国体育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体育企业。有助于我国企业的科技进步。在科技奥运下, 加快提高企业科技进步, 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面对的竞争是一种科技竞争。体育产业要想进步和发展, 必须借助高科技。有助于将体育产业与社区建设结合。

(5) 有助于全民健身运动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将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奥运会带来了对体育的兴趣, 对健身的重视, 对各种有助于身心健康的锻炼方式的推广。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而且也是培养体育消费群体, 从经济角度讲, 是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 培育体育市场的主体, 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传统体育和新运动项目开拓。

2. 奥运经济对体育旅游业的促进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事业, 每届奥运会的主办国都会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北京也不例外, 2005年, 北京已确定2006年~2020年间, 将把旅游业打造成北京支柱产业。在奥运期间, 将会有数以万计的运动员、教练员, 以及大量的观光游客云集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 文化古迹非常多, 通过奥运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到中国来参观旅游,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优美风光。在未来几年中, 旅游局将采用光纤宽带技术, 建立中心数据库, 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各地的旅游点进行旅游咨询, 想到北京或到国内其他大城市旅游, 只需在街头点击鼠标, 就能将北京与国内其他旅游点的信息尽在掌握之中, 从而促进国内各大旅游城市的酒店餐饮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3. 奥运经济提升体育经济的科技含量

21世纪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极快发展, 让人难以想像几年后深入社会的广度和深度。2004年以IP网为基础的数据及多媒体业务将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届时将通过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直播奥运会, 让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都可看到奥运会在网上直播。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 有力地促进世界科技间的互动, 为了实现北京“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目标。它的运动场馆和奥运村的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科技技术的支持, 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网络宽带技术等等, 这给体育高新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势必将促进体育高科技产业的巨大发展。面向全世界进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合作, 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 高新成果的转化与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 推动我国的体育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 并且带来无限的商机, 为以后我国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 奥运对我国体育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体育产业本身是本体, 围绕体育产业, 还有很多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也需要有很大的发展。这次申办成功, 对我国体育领域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 围绕举办奥运会, 包括律师、咨询、媒体、金融、旅游、交通、IT行业等等, 各种各样的服务业的介入, 给举办国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就会。

5. 奥运文化对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是中国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 文化的交流也将更为频繁和开放, 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 北京加快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率和规模, 对外文化交流数量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40%左右, 2008奥运让世界史好地了解中国, 让中国史好地走向世界, 把奥林匹克“更快、更强、更高”的精神, 切切实实地渗透到中国的体育文化中。

奥运会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全球性体育盛事, 受世界瞩目, 中国应该抓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 迎接入世挑战, 实现中国体育产业质的飞跃。可以预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国体育经济必将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玲华:北京2008“:奥林匹克——体育经济”呼唤金融创新[J].中国外汇管理, 2002, (08)

[2]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3]刘福安, 李笋南.北京奥运文化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26 (3) :15~20

[4]符亚明.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J].中国软件, 2003. (7) :37~38

我国经济发展 篇5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

一、产业转移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呈现新特点

(一)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力资本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二)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和开放政策效应,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机会较多,可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才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但是面对这种现状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

(三)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大多数的毕业生倾向于毕业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人才毕竟有限,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不要把自己定位的过于高端,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逐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1.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

(1)产业结构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制造业层次低,处于简单引进、承接和复制的阶段,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持续吸纳较多高端人才以及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出了高要求,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门槛,这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地域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往往大量聚集在东部而不是中西部地区,2.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

(1)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

(2)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产业转移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思路和对策

(一)学生:要调整观念,提升素质

1、要注重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础。在湖北工业大学发放的问卷调查中表明,有65%的毕业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企业首要看重的。所以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

2、要提升综合能力。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

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让自己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二)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供需对接

1、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同时学校也应该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湖北工业大学有73%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三)政府:应注重加强宏观调控,营良好就业环境

积极创造就业环境。一是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要通过政策调整来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三是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

相信在政府的亲切关怀、学校的合理引导、学生的不懈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最后一定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2012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 评论(2)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搞好运输综合协调;加强煤、电通道建设,尽快开工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扩

大既有铁路运煤能力。郑州到石家庄物流专线

[url]http:///201/s11842/[/url]

视点二:搞活流通

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工作。降低流通成本。制定实施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工作方案。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好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的扶持措施,推动大中城市建设平价商店,支持粮油仓储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粮食现代物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规范农贸市场、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收费行为。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落实好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加快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

视点三:紧抓“三农”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其中明确指出,要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组织实施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生猪临时收储„„

视点四:调整发展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其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推进物流网应用示范,开展医药卫生、安全生产等国家信息化试点示范。推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石化、装备、船舶、汽车等产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2012年,预期新增铁路营业里程636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0万公里、运输机场4个,新增水电发电量560亿千瓦时、核电107亿千瓦时。

视点五:深化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

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

视点六:开放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双边重要投资合作项目。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论我国社会女性社会学研究特点 篇6

【关键词】女性社会学;中国;性别;本土

我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近些年来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但是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仍无法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成熟。

一、中国女性社会学定义

当前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概念和定义还处于初探阶段,我国女性学的定义解读主要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和理论进行的,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和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社会关系当中女性问题机制的学科。笔者根据国内当前的研究成果将女性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要素概括如下:

(1)对于性别制度在研究成果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当中女性主义及性别理论是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3)众多的研究成果努力去进行性别和行动等的关系,并试图去构建一种整合的模式;

(4)我国关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较为注重对本土女性经验的解读,另外还将性别平等的实现最为根本目的。

二、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分析及阶段特点

从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呈现阶段、理论化研究阶段、学科初建阶段、深化阶段。

1.呈现阶段

这一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主要是对女性家庭、婚姻、就业以及形象问题的研究,该时期我国就业制度、婚姻法等的变化使得女性的婚姻及就业问题等更为突出,学术界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另外该时期买卖婚姻等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女性在买卖婚姻当中的主体也受到了更多的研究关注。

在呈现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研究;

(2)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理论来支撑,对于各种因素和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另外提出的建议可行性并不高。

(3)很多男性的研究成果当中存在很多明显的性别歧视的现象,而女性研究者则在研究成果当中对性别歧视的研究进行批判。

2.理论化研究阶段

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时间为1995-2000年,该时期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国内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成果在不断的增多,并且开始从理论的角度去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当中既有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调查,也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机制的分析,出现了大量关于“社会性别”等理论的研究。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理论研究成果逐渐深入,并能够和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形成了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研究局面。

3.学科初建阶段

该阶段注重和西方知识体系、社会条件、历史传统为背景来进行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和评判。我国女性社会学的初建最早始于“发展中国妇女”项目,其中王金岭的研究成果并认为是我国女性社会学进入到学科构建的标志。和西方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国对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多侧重于东西方的差异方面,总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不管是理论层次还是经验层次上都略显稚嫩。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该阶段性别视角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国社会学的研究当中,并且将该理论应用到了其他的领域当中;

(2)我国女性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3)对于本土的女性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了积累式。

4.深化阶段

该阶段,在研究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所加深,研究者认识到了生物性别领域,集中在了对学科名称的陈述和表达上,虽然研究的并不恰当,但是却体现出了我国学者对该研究的反思,在该阶段中国女性社会学成为了主流的名称。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研究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出现了主流化、学科化及本土化的表现;

(2)对于这种处于构建阶段的学科,是需主流社会学进行支持的。

三、我国女性社会学总体研究特点

(1)我国女性社会学处于全国妇联和国际交流双重的影响。从国际交流角度来看在1995年我国研究成果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另外对于女性社会学的建立最初源于国外机构的赞助。从国内来看,全国妇联一方面各种研讨及会议推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另外一方面阻碍了我国女生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研究逐渐的从隐性走向显性。2007年我国社会学学会女性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研究正式被确认,使得隐性走向显性,在该过程当中女性社会学的主流化和学科化更为明显和突出。

(3)研究侧重于对本土经验的研究。一方面有对本土出现的妇女问题的研究,另外一方面强调对于本土学科的建立。这些都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但是过分的强调本土化还容易造成理论发展的制约。

参考文献:

[1]祝平燕,夏玉珍主编.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我国社会经济 篇7

二战以后, 即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 美国的社会经历了相对的秩序稳定、经济繁荣、科学进步的历史时期, 也就是美国的黄金时期, 使美国赢得了国际霸主的地位。此时美国的成就和显耀的国际地位暂时掩盖了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的剥削、压迫、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和冲突现象。到了60年代, 这是全球性大动荡的年代, 当美国人还沉浸在歌舞颂平之中, 陶醉于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时, 东西方对峙的冷战状态, 民族解决运动的高涨, 第三世界的兴起, 欧洲和日本发展的壮大, 已在危及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加之美国自身社会内的冲突、矛盾日益剧烈, 各种反动运动层出叠现, 就此, 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但大多数人是抨击现实, 摒弃保守主义, 积极主张社会变革, 社会冲突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下产生的。

2 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

社会冲突理论正式的形成虽然较晚, 但其若干重要的观点在古代时就有哲学家、政治家们所提出, 可以说冲突论是各种理论中最富有成果的一种理论。

我们都知道, 每个社会都有它的各种冲突, 每个社会都有人必须面对的冲突, 另外, 冲突理论内部还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一种是冲突理论家认为, 作为社会学家有批判社会的道德义务。他们甚至相信从原则上讲一个不再以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可能会存在。即“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第二种传统正与之相反, 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当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永久性的部分。由于前者拒绝将判断与分析割裂开来即把价值与事实相分离, 而后者则是建立一种具有与自然科学目的论准则相同的社会科学, 因此, 人们把前者称作冲突理论的“批判学派”, 而后者被称作冲突理论的“分析学派”。

其中, 第一种传统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C·怀特、米尔斯等为代表, 他们大多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而坚持第二种传统的冲突理论家如R·达伦多夫、L·科塞、R·科林斯等。他们主要受韦伯的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被现代冲突理论界推崇为始祖, 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冲突论的同义语, 在冲突论者看来, “马克思的理论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假设, 即经济组织决定所有其他社会组织;每个经济组织里都含有阶级冲突的成分;无产阶级因受压迫而逐渐产生共同的阶级意识, 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马克思的冲突论思想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演化理论, 它为冲突理论的传统获得令人满意的政治效果, 而另外一个是所谓的“分层理论”, 为分层冲突理论奠定了基础。

齐美尔把冲突视为一种交往形式, 他认为冲突是一种最具活力的互动, 他反对把冲突视为破坏性的、暂时的、阶段的概念, 和平与冲突同为社会现实的事实, 没有哪一个是固定的建设性的或破坏性的。与这种纯粹的否定性相反, 冲突包含各种积极的东西。然而它的积极面与消极面是联结在一起的, 在概念上能将它们分开, 在经验中则不行。正是从齐美尔那里产生了现代冲突理论的安全阀思想与积极功能的认识。

韦伯对冲突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韦伯认为人都享有自我利益。社会共同利益的存在也只能是建立在个人自我利益基础上, 经济基础并不是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唯一条件的观点。他认为宗教、教育和政治党派与经济因素具有同样的作用。”另外, 韦伯认为未来的人类社会进化到一种完美、无冲突、和谐的境地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韦伯的冲突论强调的是冲突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他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分层论为现实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指导性的意义。

60年代以来, 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期, 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社会冲突论者, 如米尔斯、科塞、里斯曼、兰斯基和柯林斯等, 此外, 法兰克福学派和原联邦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也对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作用

3.1 社会冲突理论的社会作用

科塞的冲突理论强调的是冲突的积极方面, “即社会的整合和稳定作用。他认为, 冲突对解决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秩序问题, 不但不应被排除, 而且应该完全承认社会冲突能为现存社会制度服务。”科塞功能冲突论中最重要的是他的这样两种现象:“一是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过程, 它对于社会结构的形成、统一和维持可以起到一种手段作用, 二是冲突可以激励社会革新, 导致社会变迁。”

3.2 社会冲突理论的安全阀制度

科塞注意到安全阀体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首先, 他发现社会结构越僵化, 安全阀体制就越重要。而僵化的社会不允许有冲突;如果再取消发泄敌对情绪的途径, 造成敌对情绪的积累, 一旦爆发必然造成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威胁。”其次, 科塞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 他强调安全阀体制必须在社会结构当中加以制度化。他认为安全阀有两方面的作用, 好的方面是发泄累积的敌对情绪, 不好的方面是发泄了情绪, 问题不能解决, 不能消除敌对的根源。他希望安全阀体制在社会结构中制度化, 这样使统治者可以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各种群体的人可以发泄敌对情绪, 避免灾难性冲突的最终出现。

社会冲突理论继承和吸收了韦伯、齐美尔、帕雷托等社会学先驱有关冲突的思想, 并借用了马克思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使用的一些概念, 激烈地抨击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 发展出一种用来考究和解释现实社会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的社会冲突模式。一些冲突论者虽然把马克思尊为理论先驱, 大量借用马克思使用的概念、术语, 但在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在对冲突产生的根源、社会条件、社会作用及社会后果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 都同马克思的思想有着本质区别。例如, 达伦多夫则用权威地位取代了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社会冲突理论的特殊重要性在于, 它率先打破了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从而形成多流派、多传统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格局, ”这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学理论无疑是有益的。

摘要:社会冲突理论在美国是作为对结构功能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来的。本文依据冲突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追溯社会冲突理论的渊源并对其主要思想做出评价, 主要针对科塞的功能冲突论和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做以简要的分析及评价, 这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学理论是有益的。

关键词:社会冲突,安全阀,社会模式

参考文献

[1]贾春增, 外国社会学史, 北京[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P247, P250, P266。

我国社会经济 篇8

1 社会资本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在经济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 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 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学家就开始探索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开始出现过“休克疗法”等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其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摸索研究,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首次提出“资本”这一概念, 它将资本分为三大种类, 分别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 在他看来, 各种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而“社会资本”就是各种实际存在或者隐含存在的所有资源的总和, 各种资源的存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 呈现出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

到1990年左右, 社会资本理论逐渐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分析研究, 在他看来, 研究社会资本的本质目的在于了解社会结构, 他说过:“蕴含某些行动者利益的事件, 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 相互进行各种交换……其结果, 形成了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他认为这些社会关系不仅仅属于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属于一种社会资源, 因此, 他把社会资本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结构资源中所拥有的资本财产, 把社会资本看成具有各种形态的实体结构, 与布迪厄不同的是, 它将资本分为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三种类型, 它们是同时存在的, 而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是三种资本的载体, 在三者的相互转换中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

而社会资本成为一种基础理论的存在, 是由美国华裔林南提出的, 他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出社会资本理论, 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 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 他在对社会资本进行重点描述的时候, 强调了其先在性, 就是在社会结构中, 必须要适当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本。

2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阐述我国经济的转型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的转型, 可以发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 人际关系不会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产生很大变动, 这些潜在的资源依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经济进步产生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这种隐性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 进一步对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我国, 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发生转型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 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过程中出现的极左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的高度垄断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但是, 仍旧没有扼杀人们对建立一个富强、民主共和国的激情。王沪宁老师曾经对我国农村的存在形式进行研究时发现其具有两大关键性的特点, 分别是聚居性以及血缘性, 这两大特性在带给人们社会效益的同时, 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村的发展空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 政府对农业的物品供给逐渐变少, 这就加大了生产活动的难度, 促进了每个家庭之间的合作和联系, 为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它的施行将农村闲置劳动力分离出来, 为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 很多都没有取得重大成绩。

3 在经济转型期, 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

到目前为止, 许多资料都认为社会资本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呈现为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 以及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社会资本对经济转型的进步、发展依然存在消极的一面。科尔曼在对因社会资本而产生的诚信等非正式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时认为, 社会资本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封闭性为其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这种现象验证了诚信等非正式制度仅在社会资本的内部发挥作用, 一旦越过这个范围, 结果就会发生变化。在对社会资本积极作用进行探讨的热潮中, 波茨对其消极作用进行重点归纳总结,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具有排斥圈外人士的弊端, 社会资本的最终获益者始终是组织中的内部人员, 会阻止他人的利益收成, 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发展过程中, 涉及的两大重要问题就是合作的成本以及收获利益, 集团的收益往往是建立在集团外部人员的成本基础上, 因此, 其具有十分明显的排他性。

从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的角度来看, 要意识到社会资本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带来的双重影响, 虽然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 促进了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但是, 对国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在经济转型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 要摆正经济发展姿态, 避免出现裙带资本主义、亲朋好友资本主义以及权贵资本主义的倾向。这里所说的裙带资本主义, 简单来说, 就是指部门中的权力人士滥用职权为自己的亲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现象会造成国有经济内部人员的腐败, 会对公共财产产生侵蚀, 会使经济转型走上歧途。曾经有人提出, 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问题重点不是在内部人员的管理上, 而应该放在经营者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上。例如, 曾经在俄罗斯出现过经济转型被“红色经理”以及政府官员的社会资本控制的现象, 促使当时的经济发展走上不归路。因此,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要认识到问题出现的本质, 彻底杜绝由于人际关系而造成的国有财产流失、经济衰退、百姓生活恶化等现象的发生, 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公正、和谐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4 消除社会资本对经济转型负面影响的对策

4.1 注意实现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确保社会公正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 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 必须要确保公平性、公正性。要清楚地意识到这里所说的公平性并非与生产活动中的效率因素是相背的, 如果在工作中不分人与人之间的贡献大小, 所收获的回报都是一样的, 当然就会对生产效率产生消极影响, 但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真正的公平是建立在一定的差距之上, 其中包括个人选择上的差距, 也包括个人能力的差别等。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总结出, 公平与效率不仅不是一对死对头, 相反, 它们之间还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公平是效率存在的基础。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效率以及帕雷托标准正好验证了这个观点的真实性, 任何一个人的利益收获都不应该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基础的, 在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 要严格坚持该理论,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社会的公正性, 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4.2 加强产权管理力度, 树立正确的改革理念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产权以及契约自由的前提下, 这两点同样也是体现效率优势的重要形式。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工具, 其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在交易过程中, 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确保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符合预期目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产权能够引导人们将外部性较大程度上实现内在化,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经济转型都要严格按照明晰的产权路径来运行。在计划经济下, 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才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因此, 在经济转型过程, 其发展成果要切实普及到众多的人民百姓。2004年, 郎咸平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产生怀疑, 他认为产权改革并没有彻底解决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 反而还造成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对经济转型的发展产生重大阻碍。不能肯定地说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 要学会从一些质疑中去发现问题, 寻求问题的本质, 对于郎咸平的这些观点, 不能给予完全的肯定, 但是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 要得到一些启发, 也就是说, 在深入改革过程中, 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国有企业的一切收益都应该是归全体公民所有, 改革的成果必须要惠及每一个人民大众, 本着这样的宗旨来消除社会资本对国有企业的负面影响, 能够有效地防止腐化。

4.3 完善法律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就现阶段来说, 政府部门操控国有企业的系统改革, 但是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分析, 政府的选择偏好和民众之间的选择偏好是存在很大偏差的, 其根本目的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个别政府官员在改革中, 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到集体利益之上, 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本优势获得利益, 针对这种现象必须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 充分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对违法犯罪行为给予重惩, 避免出现政府意向与百姓意向发生冲突的现象发生, 确保出发点的公平、公正性。但是就法律法规来讲, 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中关于国有企业科学改革的条令相对短缺, 制度上的缺陷是对政府官员不合理行为的放纵。在现行的法律中, 本着民主的理念, 将人作为一个理性、运动着、利己、自由而平等的物体, 但是在实际社会环境中, 利己性应该得到适当的控制, 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一定的道德约束。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中, 很多因素会影响改革成效, 例如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内部管理上的不合理等, 因此, 要对改革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打破原有的暗箱操作形式。

5 结语

我国的经济转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 社会资本概念从提出到如今也在不断地完善、丰富, 它对经济的转型过渡发挥着双重的作用, 在促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要尽量将其消极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通过注意实现社会公平;加强产权管理力度、树立正确的改革理念;以及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来实现社会资本的重大促进作用, 使经济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一位合法公民身上, 逐步促进社会结构的完善, 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赵家章.社会资本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12) .

[2]储锦超.论新时期中国社会资本的流失与重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1) .

[3]罗明新.社会资本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 2010 (11) .

[4]毛水榕.转型时期农村社会资本的变迁与重构[J].知识经济, 2011 (15) .

我国社会经济 篇9

1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中, 适应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就目前各项报告中广泛的对两者关系进行阐述, 二者之间的适应性的内涵主要从规模结构、空间布局以及投资资金的比例中表现出来, 其中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建设需求, 必须具有合理的服务水品。公路网路的区域性、功能性以及战略发展等综合实力都与社会经济相互适应, 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方向上, 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的结合需要有所改善。因此, 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阶段性以及可持续性成为了探究的主要方面。

1.1 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于交通运输的作用的促进, 传统结论表明:交通运输发达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经济发展, 运输效率间接影响这两者关系, 较高的运输效率能够壮大区域市场的规模辐射周边板块, 带动整体区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 运输能够通过现代的交通工具与手段对人才及资源进行空间上的转移, 因此要想加快经济增长必须扩大交通运输在整个区域内的影响力。

1.2 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不同国家在不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公路运输的要求也呈现不同的差异性。从四届交通发展历史来看随着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水路运输行业出现;紧接着1830年到1930年, 工业革命带来了铁路运输的迅猛发展;一直到1930年, 世界公路、航空及管道交通运输的方式逐渐成熟起来, 目前全球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运输能力蓬勃发展。随着各种产业的多元化, 社会化道路运输普及开来, 并随着经济需求而显得出越来越重要。

1.3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如今, 交通运输俨然成为社会经济关键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 带来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利益与环境的取舍, 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因此公路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保障, 因此保持可持续利用资源与环境基础, 需要做到: (1) 生产、人口布局的优化, 产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 实现对运输需求的合理分配于控制; (2) 多样化的运输方式配置, 发挥何种运输模式的特长并遵循保障生态环境原则进行优化; (3) 加强各项运输方式的效率, 提高运输质量, 在建设中通过新兴技术, 节约资源保证运输优势。

2 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

2.1 基本评价体系及指标

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 对两者之间的适应性作出指标评价是基本也是较重要的综合性评价问题。评价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服务水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性、管理水平以及数字化水平等。综合公路网络的密度与公路里程等基本交通指标, 其中公路建设站GDP比重、运输周转增长量是刻画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数据对象。所谓公路网络综合密度是公路区域人口密度与区域面积的平均值, 反应出了区域公路网的规模以及范围, 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公路人口密度是区域你公路里程数的总和与区域人口数的比值;公路网络面积的密度是公路里程与区域面积的比值, 二者都是相对所在区域的相对指标, 将两者综合平均处理到公路网综合密度, 能够反映出当地区域内的公路路网密度, 能够直观的比较不同地区、国家的等级结构、合理性以及匹配程度, 及时反映不同运输要求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互动性。

2.2 评价特点

在评价体系中, 协调性综合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 在较强关联性的场合中, 评价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2) 该方案所强调的评价指标中, 强调的重点是平衡性; (3) 在评价方法中, 权重比的系数比线性的评价更加突出且灵敏度较高, 主要用来体现备选方案的选择; (4) 评价体系计算量较大, 计算复杂, 使用非线性加权的方法能一定程度上简化方法, 提高效率, 体现全面协调的发展。

在上述的评价标准中, 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通过聚类性分析, 能够得到正确的公路发展水平定位,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与社会经济相当于发达20世纪末的发展水平, 距离国际前列国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3 结语

当下我国公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路网的规模较小, 结构不合理, 布局不完善, 管理水平落后, 公路网服务水平难以满足需求, 尚未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为了改善这些问题, 提高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要从以下方面去着手解决: (1) 大力开展公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 尤其要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从根源改善公路网的布局问题, 是的不同区域的公路协调发展; (2) 改善现有不合理的布局, 促进高速公路的网络化进程, 加大高等级公路的建设, 提高其比重; (3) 努力提高公路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促进公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和公路信息化进程; (4) 加强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公路建设政策的重中之重就是可持续发展, 这关系到公路从规划到使用的各个阶段, 其中在国土开发与利用、文化和人文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实施、空气和声环境维护等方面我国还有许多的不足, 需要改进, 可以建立公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公路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完善公路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 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公路交通是服务社会的市政工程建设,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互动关系, 公路交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适应, 使得普遍认为适应性是公路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的规律性, 在一定阶段是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公路建设建立了现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增强我国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路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云.如何提升我国交通运输应用理论研究水平[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3, 3 (2) :4-7.

[2]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定量评价[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9, 20 (3) :96-102.

我国社会经济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受关注, 人口素质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条件, 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本文将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影响人口素质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初步得出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微妙的联系。

二、人口素质的涵义及研究指标

“人口素质”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我国学者朱国宏认为:人口质量、人口素质和人口品质均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tion Quality一词, 其所指是同一的, 至于使用哪一术语, 一来与时代背景有关, 二来与研究者的偏好有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使“人口素质”的说法。现代西方学者对人口素质的讨论最著名当首推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口质量就是人力资本, 舒尔茨的“人口质量经济学”早已成为人口经济学中的一门显学。但与其说这是人口学的研究, 不如说是经济学的探讨。这与人口学和经济学的天生血缘性是不可分割的。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 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我个人认为,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三要素”论比较全面, 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不能忽视;但是如果要从统计研究的角度看, 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适宜采用“二要素”论的思想对评价人口素质的各个指标变量进行定量的研究, 因为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指标, 给分析研究带来一定的不便。所以, 在以下的研究中将采用“二要素”的思想。通过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来分析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人口素质的构成, 应遵循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原则来选择指标, 作为人口素质水平的评价指标。

在人口素质的个体素质中, 文化素质起着决定作用, 而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科技素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文化素质方面, 选取以下3个指标: (1) 文盲率。它是指15岁或15岁以上人口中,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的比重, 是识字率的逆指标。 (2) 高等学校数。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率。 (3) 招生比例。它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总招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说明高等学校的普及程度和就学情况。在科技素质方面, 选取的评价指标为:科技从业人员数。它是指从事科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在身体素质方面, 选取的评价指标为:死亡率。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口身体素质状况, 同时它还由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所决定。在思想素质方面, 由于它难以量化, 因此忽略不计。

在人口素质的社会人口素质构成中, 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职业构成都决定人口素质的水平, 因此, 也要确定其可评价指标。在年龄结构方面, 选取以下两个指标: (1) 成年人口的比例。它是指15~64岁的成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是体现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重要指标。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越大, 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就相对越多。 (2) 负担系数。它是指负担少儿系数和负担老年系数的总和。若成年人口的比例较大, 其社会负担就较轻, 负担系数相对较小, 这两个指标成反比关系。 (3) 预期寿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在职业构成方面, 选取的评价指标为:每万人口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它是指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占以万人为单位的人口的比例,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人口脑力劳动者的比重, 决定社会人口素质的水平。在性别比例方面, 由于全国各地区的总人口性别比没有显著差异, 而且它难以对人口素质作确切的描述, 故不作为变量指标。

三、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准, 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及衡量标准至今在国际上没有统一而明确的界定。在传统经济学中,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往往使用单一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指标, 如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等等, 这些指标虽然具有简明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但尚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程度,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 我认为在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 有必要结合人口素质等相关因素, 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更加全面。

(二) 人口素质指标变量的统计分析

为了对人口素质进行定量的描述, 比较分析各地区的人口素质差异, 认识中国人口素质现状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需要提出人口素质指数这个概念, 这对提高中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人口生命素质指数 (PQLI, The Ph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衡量人口素质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 相对比较权威, 它是1977年由大卫·莫里斯提出来的, 适用于考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水平。PQLI是一个综合反映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指标。该指标是由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及1岁预期寿命三个指标, 通过指数计算综合而成的。用生命素质指数考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 灵敏度是很高的。

在分析人口素质时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各地区人口素质方面比使用单一的平均指标更加直观、全面。根据前文提出的我国31个地区的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

此表主要反映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 包括三项: (1) 各成分的特征值, 从大到小排列, 第1个主成分特征值为4.785, 第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550, 第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178, 在本例中只有3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 (2) 各成分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 即各因子特征值占特征值总和的百分比。 (3) 各成分方差占总方差百分比的累计百分比, 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总方差的83.178%。因此, 前3个因子为人口素质的主成分。

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

从表2可知, 标准化后的第一主成分中, 变量总负担系数、文盲率、死亡率的系数为负, 而其它变量的系数都为正。这是因为总负担系数、文盲率、死亡率对人口素质水平起着负面影响, 而其它变量起着正面作用。因此, 可以认为, 第一主成分是对人口综合素质的度量, 代表一个地区总的人口素质水平, 综合素质越高, 说明整体素质越好。在第二主成分中, 高等学校和预期寿命和总负担系数为负, 其它变量的系数为正, 并且正系数中高校毕业生比例最大。所以第二主成分反映了人口的高素质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 可称为人口高层素质。它的得分越高, 表明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程度越高和身体状况越佳。第三主成分中, 成年人口比例系数为负, 可见第三主成分反映了人口的基本素质状况, 即身体素质和识字水平, 可以称它为生活基本素质。

由于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人口综合素质水平, 所以要比较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 应把全国各地区按第一主成分排序。排序结果反映了各个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北京、上海的人口综合素质水平最高, 贵州、西藏的人口综合素质水平最低, 这和各个地区PQLI指数的排序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武建忠.数字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2]陈剑.人口素质概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3]向书坚.统计学与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4]张德存.统计学.科学出版社, 2004

[5]胡健颖.实用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建 篇11

关键词:社会结构;橄榄形;重建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0-01

一、我国的社会结构

(一)何为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这个术语在社会学中经常出现,从广义方面来讲,它可以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从狭义方面来讲,它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具体地来说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

(二)我国的社会结构。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社会结构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这么一个形势: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比较稳定,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文化繁而不荣。在这么多的矛盾当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这一矛盾处在核心和急需解决的位置,这也就使得社会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

就这个问题而言,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也是产生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太快,社会结构没有及时跟上它的步伐,没有及时的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因此社会结构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这也就出现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事业很薄弱,体现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如果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会出现有些社会学家说的“社会利益格局定型化”、那就是“金字塔”的固化,或“社会结构断裂”的局面,所谓的断裂就比如,生活在一个小区里,有的人是高官,有的是企业老板,有的是普通白领甚至有的人是为这些家庭而服务的家政人员,他们之间永远没有共同的生活圈子。

(二)社会结构的“金字塔”形。

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机构,应该是公正的、合理的、开放的。我国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形,在这之中的三个阶级的比例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年薪百万的人才属于中产阶级,但是这个比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比较少的。根据有关数据,现在我国的中产阶级的比重大约达到了23%,和预期的、正常的40%比重还差了一大截。按照每年中产阶层以1个百分点增加计算,还需要十年左右才能达到这个水平,这时,我国的社会阶层就差不多稳定了。中产阶级所占的比重少导致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没有发展成为橄榄型的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社会结构的重建

由于我国的“金字塔”形状的社会结构越来越严重,也出现了一些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大,分配不均,住房难,看病难,官民关系紧张,贪污腐败问题日益突出,等等。面对当今社会结构所引起的一些列社会问题,应该加快提出社会结构的调整、重建方针使其朝着“橄榄形”变化,对于社会结构的重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扩大中产阶级的比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落实,主要目标也是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目前,依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我国中层阶级还在发展中,没有完全的定型,为了使它成为主要的部分,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还需要社会政治制度提供基本条件。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初次分配为主体,二、三次分配为调节和补充的主次有序、调节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现优胜劣汰,破除行业垄断,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怎样使得老百姓过的好,那就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和西方国家相比,可谓相差甚远。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最基础的部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立足于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逐步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要求,以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

(三)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

社会事业是社会发展的载体和硬件,社会事业投入的多寡与社会病的发病率成反比。为了降低人类社会病的发病率,只能这样硬性规定。事实上,在西方的发达国家,有不少社会秩序比较好的国家,他们在社会事业的投入上都是高于50%的。但是,相比他们,我们国家的社会事业投入不仅比重少,而且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

(四)社会组织需要壮大。

我国的国家建设有一条基本经验,那就是中央在决定了战略任务以后,都必须在组织上落实,要有组织、有干部去贯彻执行才能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事业是要人去做的。人一旦组织起来,其力量会呈几何级数上升。如今,中国的各类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七、八年间就翻了一番。可是,以每千人拥有的社会组织的数量同别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政府要积极主动的地扶植社会组织茁壮成长。

四、结束语

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可持续,我们不能放任社会机构的畸形发展,必须要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老百姓真的能当家做主,真正的能享受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过上好的生活,必须要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为了使我国的国家地位在国际上屹立不倒,处于良性的发展大国,必须要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二期

[2]蓝宇蕴.论阻碍我国社会结构健全分化的主要因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三期

[3]田毅鹏.社会重建的真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9月,第五期

我国社会经济 篇12

一、社会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

社会团体又称社团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等。根据我国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尽管学界对社会团体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但大致上均认为社会团体具有四性, 即组织性、非营利性、民间性和自治性。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时期。在此转型过程中, 包括政府、企业和弱小的第二部门在内的整个传统社会体制都在向现代体制转变, 而其中社会团体的现代转型及其功能再定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进程。在制度的演进过程中, 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是一种对应关系。有了制度需求, 就必然会产生制度供给。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上的制度设计。个人权利是市场经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追求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天性之所在。为了充分满足个人的利益, 伸张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发展壮大社会团体就成为与市场体制相互支撑的必然的制度需求, 并由此催生了社会团体的有效制度供给。这是社团发展的根本的动力机制。

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团体的特点

随着国家放权让利的力度日益加深, 在原有的计划行政体制之外, 新出现了许多体制外力量, 如三资企业、自由职业者、民营企业家等, 体制外的社会自由流动资源的数量在增加, 社会自由活动空间在加大。这些体制外力量与体制内力量相结合, 产生了结成合法社会团体的理性诉求。因而, 从1988年开始, 我国的民政部门恢复对民间组织稳步发展。纵观这16年来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团体在功能与性质上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转型。社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是区别于企业组织的重要标志其主旨是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经营活动作为社团的合法经费来源是为了增强社团自身的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团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社会团体不能因为开展经营活动影响自身作用的发挥。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 不仅会影响到社团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而且会使社团的发展方向出现偏离损害社团应有的社会形象。正确处理社团主旨与经营活动的关系还应使社会团体办的实体掌握在适度的规模上一般以满足团体事业经费预算计划为标准。避免形成”大实体、小社团“的格局。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团体发生复杂的变化, 产生具有支持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合作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辅助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分化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抵触功能的社会团体等类型。转型时期的社会团体管理具有政治领导的重要性、利益协调的复杂性、潜能开发的迫切性、资源整合的效益性。社会团体管理应该注意人治与法治、灵活与原则、激励与自律、发展与管理的关系。

三、市场经济中社团的内在制度功能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一方面原有的社会组织、社会机构调整或分化;另一方面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团体。目前, 管理部门对于新兴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缺乏指导和协调的经验, 往往是对团体的初期发展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一旦出现问题就从严限制, 使政府部门的管理处于被动应付的状祝。这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中,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导致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 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留下了广阔的制度空间, 此类空间对社会团体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社会团体由于其非官方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的特点, 在社会管理工作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完成微利或无利可图的任务, 需要有同情心和对个人关心的任务, 以及牵涉到贯彻道德准则和个人行为职责的任务方面, 更胜一筹。“市民社会对制约市场的政府的权力而言带有根本性。没有公民社会联系的教化, 市场经济和民主国家都不能有效运转。而且, “最重要的是, 他们推动社会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由此开成的稠密的信任网络“为稳定和成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平台”。

社会团体大多具备一定的经济力, 是市场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固然, 社会团体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与政府部门的不同, 往往是通过自我约束、志愿服务等机制实现的。它们以基层社区为依托, 广泛动员社会, 进行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而且, 社会团体在公共部门自身建设中, 可促进增加透明性和社会公开度,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因此, 社会团体的发展与壮大, 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之相应地形成教育、信息、文化等产业, 并由此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层社会组织研究课题组, “社团理论及其组织和管理”, 《社会学》2000年第3期

[2]、Lester M.Salamon,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73 (1994) , 109.

[3]、中国科协学会管理处:《学术性社团的功能与设立标准调研报告》2005年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上一篇:文化产业的金融市场下一篇: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