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2024-07-04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精选11篇)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1

法治既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成果, 也必将是推动社会更好发展的阶梯。很多专家指出今天国内的社会问题已经不是制度性的, 而是法律行使过程中的问题, 依据同样的法律, 因为判决人的不同, 就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现阶段中国到底是“人治”还是“法治”社会呢?

改革开放至今, 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似乎中国发展模式已经跃然于纸上, 可是, 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依然相当多, 矛盾非常突出。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一个社会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 就必须要用法律来保证。

一、构建法治社会困难的原因及分析

(一) 、客观原因及分析

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最深刻的变迁, 西方文明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走完的现代化之路, 而今天的中国却只用了短短几十年。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人员, 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那就是同样一件事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错位, 是可以避免产生社会的矛盾。而我国现在正在面临着国家权威的集中化和民主法律建设双重任务, 又偏偏出现在同一时空。所以原本在西方不可能成为矛盾的两方面, 在今天的中国却形成了。有其好的一面, 它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向更高文明发展。但是,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将不可能取得成功。

我们的确借鉴了西方社会发展的方式包括法律法规, 但是, 是否就意味着中国也已经是法治国家呢。法律不是在人类社会早期就诞生的, 而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 分配关系、合作关系越来越复杂, 为了保证社会持续的发展和有序的生活, 法律才有出现的必要。可以说, 法律是文明的果实, 这个果实是有其根土和枝干的, 它包含着一种文明的感情记忆和文明历史, 它更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理性产物。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程度远没有达到西方社会, 法律体系已经近乎完美, 但是, 我们国家的法律传统却没有更新的那么快, 更准确的说, 没有这种土壤去培育它, 而这些土壤是要经过多少年的环境作用才能形成。

(二) 、主观原因及分析

我们的传统法律思想是很难跃过历史的跨沟的, 现阶段中国的部分法律体系是否适应今天的环境呢。我们的文明几千年来, 一直是一种农垦文明, 思想依然停留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思想是具有延习性的, 它一旦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 就很难根除, 会根深蒂固。人的思想是可以左右他的行为的, 尤其是文化思想。某种程度上, 当前我们的实际情况为:日趋完美的法律体系与大众思想、认识之间的距离, 不是朝夕能够弥补的, 思想的落后, 乃至这些思想后面的深层次的根源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尴尬之处所在。

我们的历史主体法律意识相当薄弱, 权力行使的主体或者相对人在面对具体的环境之中, 经常习惯以传统的思维来运用当下的法律体系, 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 经常以人的权威去代替法律的权威。这样的思维逻辑继续传承下去, 那么, 我们的社会乃将是一个“人治”社会。人治的一个巨大祸端是随意性。为了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我们社会传统向来忽视审判过程, 而只关注审判结果。审判过程的不合理或者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那么审判结果还有多大的意义呢?为了实现正义的目标, 人治就可以随意的按照个人的意志采用各种手段, 来达到目的。一旦这种行为习惯成为一个民族的习惯性思维, 法治社会的到来还是任重道远的。

二、加快构建法治社会的对策措施

在东亚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也不乏成功的国家或者地区, 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七、八十年代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使传统的威权性政府最终走到了法治政府的一边。但是, 成功的经验是不能复制的, 具体的历史环境又是不同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域是非常狭小的, 文化具有极大的同一性, 思想各方面相差不大。而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 不仅仅是指其庞大的国土面积, 也是指其文化的和而不同但统的格局。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各种差异对不同区域的中国影响是巨大的, 导致了有的地方比较先进, 人们比较开放,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的地方比较落后, 人们比较保守, 思想很落后, 对现代文化知之甚少。因此,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权威型的政府, 因为这有这样, 才能给现代化过程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客观上, 我们要处理好培育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行政统治的夸张化与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同时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改革产生的震荡。微观上, 我们需要努力展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特定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律。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因为法律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环境, 更主要的目的是用新的去扬弃旧的, 从而达到改造国民性。同时, 切实加强监督制度建设, 使整个执法过程更加合理化, 使这种制度不因人的改变而扭曲。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制度文化, 使制度本身成为一种文化, 一种载体。这种文化、载体就能够被普普通通的国人所能接受, 去影响他们的思维传统, 去发展他们的潜在的公民意识。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 制度与文化相互培育, 相互影响, 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社会。总之, 改革的难度是巨大的,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摘要:法治社会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应有之意。然而, 现实困难重重, 社会矛盾异常突出。其深层次原因表现为制度文化不够发达, 历史的主体法律意识淡薄, 法治体系与社会历史的错位。加强制度文化的培育, 改造国民性等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法治社会,社会矛盾,制度文化,改造国民性

参考文献

[1]冯霞.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祝黄河.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

[3]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2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招远市卫生局“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根据《中共招远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法治办发„2012‟5号)精神,结合我市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六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创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卫生工作相结合,广泛传播卫生法律知识,是全面提高卫生系统法治化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对营造良好的卫生法制氛围、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任务

结合卫生工作实际,把法治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有效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一)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阵地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阵地建设。局属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橱窗、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宣传阵地,向社会广泛宣传与本行业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的模式,大力加强单位网站建设,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扩大法治文化宣传的覆盖面,树立卫生系统尊法、守法、讲法的良好形象。局属各单位还要在单位内部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教育场所,在场所内配备卫生法制图书、报刊、杂志等宣传资料,为干部职工学法提供条件。

(二)开展法治文化活动

局属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广泛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讲法、观看法治电影、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治文艺汇演等法治文化活动,扩大法治文化的覆盖面,同时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各种卫生日、卫生法律宣传周、宣传月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成果六进活动,不断探索法治文化建设新形式,使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深入人心。

(三)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

局属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创作,开发一批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法治文艺节目、法治故事等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充分运用诗词、曲艺、书法、绘画、戏剧、舞蹈、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以鲜活的艺术形象推广和传播法治文化。

三、主要活动

1、围绕法律法规和卫生专业知识,开展全市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法律知识考试、执法文书评比、知识竞答和录像模拟执法、现场快速监测技术竞赛四项内容,全面考核卫生监督人员对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卫生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的掌握情况,以竞赛促提高,激励广大监督人员钻研业务、勤于学习,切实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技术能力。

2、以“法律伴我行”为主题,举办全市卫生系统学法用法演讲比赛。结合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执业等实践活动,畅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展示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掀起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高潮。

四、工作要求

1、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落实责任科室和人员,明确责任,量化指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宣传,认真动员,创造条件,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活动。

招远市卫生局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行政法治;建设

一、社会转型和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

1.社会转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转型这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学术体系中,用来表述社会变迁的整体性和根本性,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制度的创新,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制度变迁过程。社会转型,就是构成社会的诸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体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发生的质变或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的部分质变或量变过程。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正是社会主义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不断发生部分质变或量变,向现代化不断迈进的过程。[1]社会转型是一个价值更替、秩序重构和文明再生的进程。

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起。它深刻地诠释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观念突变和民主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等社会现象的发展,也是决定我国法治建设中必然面对的一系列冲突和难题的根本原因。

对我国这样的国家来说,社会转型的过程将是一个长期的、深刻的社会分化过程。我国当前已发生的社会变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方面,实现从前市场经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政治方面,实现从崇尚权威和实行人治向崇尚民主和实行法治转变。第三,文化方面,实现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换言之,中国正在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

2.行政法治

行政法治是指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权限、手段、方式和违法的后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并积极保证法律的实施。它是行政组织结构法治、行政职权法治和行政行为法治的总称。实现行政法治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法治的有效实施能有效降低社会转型的成本,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行政法治主要包括:一是依法行政,即要求行政活动的合法性,不得违宪,是合法性的最高要求和核心,依法行政首先是对政府执法行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立法的要求,只有有法可依才谈得上依法行政;二是职权法定,指政府、行政机关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它要求禁止行政主体越权,如果越权,行政行为将不具有法律效力;三是控制自由裁量权,“每个被授予权力的人都易于滥用权力,并且易于将他的权力用到极限”[3],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违背了法律授权的目的和意图,是对法治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对自由裁量权必须加以控制;四是权责一致,违法行政必须依法追究,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行政权必须严格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这也是依法行政的本质。

二、行政法治对社会转型的作用

首先,行政法治主导着社会转型的方向。社会转型朝哪个方向转?这是不能含糊且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是在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前三十年的巩固政权、探索前进之后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条件下,所要实现和希望实现的社会转型。这是我们要明确的地方,需要探索社会转型的方向。在这个明确的方向面前,行政法治相比起其他方面的法治,起着最直接的、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也是行政法治在整个法治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其次,行政法治主导着社会转型的历程。社会转型涉及的面非常广,是一个十分巨大、宏伟的系统工程。它有许多关系和问题需要调整、协调、维护和创新,才能达到目的。所有这一切都比任何其他问题都要复杂得多,需要把控;因为这是社会的整体转型!这需要明确社会转型的方向后,不仅要解决转型初期的切入点问题,更要把握速度,控制问题的进程。这个问题只有行政法治才能够做到的事情。或者说其他方面的法治决不能当此大任。这是由不同法治的形式和特点所决定的。

再次,行政法治主导着社会转型的整体构架。社会转型在时间和表现形式上有“突变”和“渐变”之分,在具体内容上有体制、结构、形态之别,或在习惯分类上有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从乡村向城镇化、以及由落后农业向发达工业的转变,等等。但不管如何划分,都离不开社会转型的整体架构。除了民、商法治,经济法治、刑事法治等实体法治及诉讼、非诉讼程序法治等调整解决某一方面的专门要求之外,这整体架构主要靠行政法治指导调整、主导实现。其它方面的法治难以达到行政法治所能达到的要求,无法企及行政法治所能起到的作用。如:结构转变、机制转轨、观念转变、利益调整等等,都需要行政法治的引领、主导,架设和构建。

三、社會转型时期的行政法治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行政法治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方向:首先应继续坚持宪法所确立的治国方略,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再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最后要坚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

1.行政法治为适应社会转型的新要求,应当发挥自身优势

从广义上说,除立法、司法等职能之外,其余均属于行政职能范畴,这是一种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活动空间。行政法治可以纵横驰骋,大有作为。面对社会转型,行政法也应承担起责任,这是行政法治的优势。因此,只要不干涉立法、司法的活动,都属行政法治的本职。过去的“权大过法”现象应该说虽然不广泛,但也深刻,应吸取教训。

2.行政法治在做好本部门法治的同时,应处理好与其他部门法法治的关系

行政法治首先应建设好本部门法的法治,然后才是其他部门法的法治。也就是说在七个法律部门中,行政法与宪法及其相关法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与社会法、经济法也很密切,其他稍次之。

3.应当加强行政法治的监督和约束

首先要牢固树立宪法至上、依法行政的观念。因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最高地位,其他下位法律规范都要以宪法为根据,行政法治也不能例外。其次是要防止行政权力扩张和滥用的倾向,时刻谨记权力的界限。过去一些地方行政长官干预司法机关办案,土地开发和强制拆迁等等,都超出了行政机关的权限,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政府及其行政形象。再次是要加强行政责任监督,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的不断发生和蔓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应当自觉接受人大、新闻媒体、群众等外部监督,以及上级、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政治责任甚至道义上的(下转第203页)(上接第200页)责任,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损害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永进,邬泽天.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4(6).

[2]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读本[Z].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年:295.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4

“法治中国”是一个上位概念, 它是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角度, 概括出“法治中国”建设的立体建构体系。

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前提。法治国家建设重点要解决的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宪法和法律的顶层设计以及与法治相关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问题。

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和基本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坚持人民当家做主或者主权在民,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的原则;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高质量的立法;政府权力来源于法律, 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和监督制约公权力;公权力来自人民的赋予。法治国家建设就是要解决政治国家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善法良治”等基本问题, 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基本的法治前提和法治背景。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角度看, 法治中国建设的全部内容应当是法治经济、法治政治、法治文化、法治社会、法治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法治建设。其中,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共同推进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

二、培育法治文化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

在当前综合国力竞争中, 文化软实力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在国内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人民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期盼良好的制度、法治、文化、生态环境。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 文化外交等方面明显滞后。因此必须重视文化建设, 其中, 法治是各种文明建设的主线, 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 都坚持法治理念。

法治文化是一种公众共同认同的法治观念和价值判断, 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法治的普遍态度。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种以法治为准绳的生活方式, 广大的群众通过养成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 进而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和认同的生活方式。对法治文化的普及, 能将法治理念转化为我们全体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精神情感价值目标, 使法治文化对法治中国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建设法治中国, 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全民形成法治意识、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事理政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因此, 营造法治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是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围绕法治中国建设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1. 执政党和政府首先要革除人治思想,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由人民创造, 同时受益者也是人民群众本身。我们的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基层组织还是党员干部, 应该带头守法, 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及工作人员, 要强化依法行政思想, 让权力在法律框架内合理为民行使, 只有党和政府树立法治理念, 克服和革除旧社会的“官老爷”思想, 才能真正建立起法治党和法治政府, 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有威信的党和政府, 才能有令则行, 有禁则止。

2. 公民树立权利本位思想, 实现普遍守法

真正的法律要铭刻在百姓心中, 因此必须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 普及守法文化。这需要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在法律权利方面, 对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更加尊重, 在立法思想上, 逐渐从强调义务, 转变为权利本位。守法文化的建立, 使更多公民明确自己是法律保护的主体, 守法实际上是对法律赋予的公民自己的权利的维护, 因此这会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民众参与的基石。

3. 尊重和实施宪法为核心的良法文化

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母法, 因此, 法治中国建设必须要严格遵守宪法。习近平总书记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可见, 宪法的尊严不在于空谈和法条, 而在于真正实施, 具体落实。我国传统法制史没有宪法, 因此公民的宪法意识淡薄, 必须加强对宪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让群众了解宪法、尊重宪法、相信宪法、依靠宪法、遵守宪法。有关机关应该对宪法具体落实, 一方面制定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依法落实宪法、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 对人民的权利予以保护, 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和实施宪法为核心的良法文化。

4. 强化以公平正义为目的的司法文化

司法是法律体系最关键的环节, 司法要以公平和正义为准则, 失去了公平和正义, 司法就没有了意义, 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民心涣散。社会主义司法文化也必须以公平和正义作为价值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坚守职业良知,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司法实践中, 必须处理好法治和民主的关系, 要明确司法是为了人民, 当人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必须以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要处理好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 实体正义是程序正义的目的。要形成良好的司法文化氛围, 改变司法随意性, 加强法官、检察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司法文化。

总之, 法治文化是综合了一个民族传统和现实文化的精髓,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组成部分, 又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 希望我们的国家、集体、大众都携手共进, 积极、科学地围绕发展中国建设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同时用法治文化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文明、进步、法治、和谐, 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法治文化是一种公众共同认同的法治观念和价值判断, 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法治的普遍态度。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种以法治为准绳的生活方式, 广大的群众通过养成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 进而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和认同的生活方式。

摘要:我国的法治化进程经历了“依法治国”阶段, 现在正努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目标的提出, 既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又在实践上将中国法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法治文化建立在法治化进程基础上, 同时又对法治建设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法治文化科学、生动, 将会促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围绕法治中国建设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个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喻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百年法治文化的第三波[J].法学论坛, 2012 (01) .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5

1.法律效力的发挥和整个社会大众是不是信仰法律、尊重法

正确 √ 律、遵守法律、忠于法律有关。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2.人们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理、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要素。因为所有这些都是主观要素,构成的一个整正确 √ 体,通称为法治文化。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3.法律的部门、文件、文献的数量和法律发生的效力一定是

正确 √ 正比。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4.法治文化是整个法治生活、法治制度运作的基石,决定它

正确 √ 的方向,决定它的内容,决定它的运作风格。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5.在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命题下,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正确 √ 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第二部分;单选题

1.根据本讲,法治文化上存在的问题有()。

正确 √

A.历史上形成的人治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的矛盾

B.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

识不强

C.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观念不强

D.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2.以下不属于制度范畴的是()。

A.规章

B.组织机构

C.政治环境

D.职能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正确 √

3.()是法治文化的核心,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思想意识,正确 √ 一种观点。

A.法治精神

B.科学立法

C.严格执法

D.依法治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是精神建设的主要工作。

A.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主动性

B.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C.加强全民法律知识教育

D.确保依法解决矛盾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5.社会主义法治下公民的角色是()。

A.遵法者

B.守法者

C.卫法者

D.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6.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主要内容有()。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六项主要任务

B.法律权威的根源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C.社会主义法治下公民的角色

D.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7.本讲认为,先进的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错误 ×

A.基石

B.前提

C.结果

D.杠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8.每个国家建设法治都同时有条主线,这就是()。

A.思想观念

B.价值观念

C.文化改造

D.经济改造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9.我国的封建制度在()年被终结,但是封建同事的精神遗留并没有随之结束。

A.1900

B.1911

错误 ×

正确 √

C.1925

D.1949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本讲认为,现代法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第一块绊脚石是()。

A.封建法制

B.封建人治

C.封建文化

D.封建礼教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三部分;多选题

错误 ×

1.根据本讲,下列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六项主要

正确 √ 任务的有()。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E.依法治党

答案分析:

2.人的行为主要受()的支配。

A.观念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正确 √

B.态度

C.想法

D.意识

E.思维方式

答案分析: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3.十八届四中全会概括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包括()。错误 ×

A.法律体系

B.法律实施体系

C.法治监督体系

D.法制保障体系

E.党内法规体系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4.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的()。

A.学习

B.认知

C.拥护

D.道德

E.信仰

错误 ×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CE

答案分析:

5.四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积极的一面,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大力度推进法治文化的正确 √ 建设,使得更多的像法律面前()的呼声和诉求成为社会的潮流。

A.人人平等

B.尊重法律

C.信奉法律

D.忠实地依法

E.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答案分析:

您的答案:ABCDE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6

关键词:传统行政文化;法治行政;扬弃发展

一、引言

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来看,我国法治行政道路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法治思想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这一要害所致。虽然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从它对法治行政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层面来看呈现的是一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历史景象。然而“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摆脱这一悲剧的最终上演,还要依靠传统行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法治行政的概念

“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现代意义上我国的法治,严格来讲是一个舶来品,尽管在我国古书中很早就有了“法治”的表述,但是表现出来的无一不是“法+治”的概念。目前法治在我国还是较低层次的,但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必然会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不一样的路子,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行政,其实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部门对当地人和事能依法治理的良好状态,即公共行政关系因为得到法律,尤其是行政法的规范和调整而实现了法定化,这样一种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公平正义得以彰显的状态。法治行政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法治建设在行政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起点在于崇尚法律,并致力于法治政府的建设。

传统行政文化,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行政领域的一切思想和文化的总称,具体包括我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一切影响甚至决定行政人员行为的思想、信仰、观念、准则、心理、意识、道德规范和习惯等。传统行政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当然也会具有传统文化这个大环境所具有的共性和特征。

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法治行政的影响

传统法治思想兴起于先秦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起源于维护本阶级的集体利益,而不是维护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益,最后妥协于君主专制制度,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秦朝时期,法家思想被奉为统治思想,但由于自身的弊端和统治者的极端使用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自汉朝以后,法治思想更是不敢直接被提倡,从此也与德治思想拉开了一道鸿沟。然而,统治者都知道法治思想对于阶级统治、社会安定等的确有巨大价值和作用,所以统治者正面推崇儒家思想的背后其实一直遵循的是“外儒内法”的治国安邦之道。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所以说中国传统行政的法治思想从起源到运用都显示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迹象。下面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法治行政的影响:

1.负面特征和消极影响

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法治是思想家们同君主妥协的产物,其本质是统治者维护国家统治的工具。这种法治思想不是保障民众的权利,而是体现君主的意志,是君主专制的妥协物。

(1)传统行政文化含有浓厚的“人情”思想。偏重感性,缺乏理性。尽管有“法不阿贵”的思想,但时有“皇恩浩荡”的现象,“法外开恩”的做法更是常有之事,像这种带有人格取向的传统行政文化在当下具体表现为人格化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思想严重地影响行政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最突出的就是人情风盛行,国家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中存在假公济私、官商勾结、“开后门”等不良现象,不但影响法治行政的公正、严明,而且滋生腐败。

(2)“官本位”思想突出。“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这些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仍然大有市场。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人们大多以是否为官和官职大小分别作为这个人成功与否评价的唯一尺度,这种思想至今还能略見一斑。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就有骗官、买官、跑官的先例,公务员体系中的“咆哮哥”正是官本位思想在当下的写照。

(3)严密的等级性。儒家思想倡导“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宗族等级纲常伦理思想,长期以来导致行政管理一直存在唯上是从的官僚意志。因此,对于封建官员们来说,官位就是其命根子,为了保位和晋级,百般讨好上司,而对于作为其衣食父母的普通百姓,则视之如草芥。官位分等级,官大地位高,权力也大,所以很多官员奉行“官大一级压死人”哲学。这种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很明显不利于法治建设,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主发展进程。

(4)重德轻法。关于为政之道儒家始祖孔子最鲜明的观点就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甚至还这样对法治和德治作了比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的主导思想,直到现在传统的“德主刑辅”的思想还一直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行政管理。

(5)轻视制度层面,重视思想层面。尽管在比较繁盛的朝代也建立了一些法律制度,但是从国家总的治理思路来看还是注重个人的修养、集体的思想统一,从未提出过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制度。正是这一特征导致了我国行政法治的实际水平滞后于形式上的水平;法治行政的执行滞后于法治行政的理论层面。

2.正面特征和积极影响

在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法治思想却一直并未泯灭,相反,它还为我们今天的法治行政之路奠定了深刻的历史根基。

(1)传统行政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本”特征。这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思想根源。“仁者爱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在国家行政上注重举贤任能,强调对人才资源进行开发,对人才使用采取情感激励,并强调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这种人本思想与现代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不谋而合。

nlc202309020251

(2)传统行政文化注重对权力的制约。制权这是法治行政的关键环节。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注重对权力的分散与制约,如秦汉时期的“三公”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枢密院”、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分权的典型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历史传统和经验,所以在当下习近平同志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这对法律约束权力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传统行政文化对下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传统行政文化重视等级秩序,尤重权威,这有利于“法治行政的”直接实施。注重权威的行政秩序符合当代法治行政的客观趋势。因为只有维护了权威,才能合理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只不过今天我们要把权威聚焦在法律的身上,让法律高于权力。

(4)传统行政文化崇尚“德治”。德治、法治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并不是不能共存的。在当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以德行政是法治行政的基础,法律的推行离不开道德的支撑。

(5)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地位仅次于儒家思想。韩非子早就提出过“以法治国”,“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上下贵贱皆从法”等法治思想。尽管传统的法治思想带有绝对的“法律工具主义”成份,但是在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下,任何思想要想成为统治思想被采用就必须向君主妥协,如果大胆猜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所以,虽然传统法治思想有其弊端,但是这却是我国法治行政的源头,对我国法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纵观以上正反两个方面,传统行政文化对法治行政所产生的影响正是一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景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法治之花并没有结出硕果,但是传统行政文化的根子上已然开出了法治的花朵。所以,只要我们重拾优秀传统行政文化,摒弃那些阻碍法治建设的腐朽思想,那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然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行政之路。

四、扬弃传统行政文化以构建现代化法治行政文化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摆脱成败萧何这一悲剧的最终上演,还要依靠传统文化,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积极改造传统行政文化,构建现代化法治行政文化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

1.对传统行政文化持包容态度

历史永远没有对错,历史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看清过去,正视现在,折射未来。不管是对于历史人物还是历史文化我们都应该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包容地去看待,不要苛求历史,也不要奢求完美。

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守住传统文化,不让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遗失是我们的光荣任务。包容传统行政文化,取长补短,积极推进传统行政文化转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光彩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2.德法并重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用道德滋养法治,用法治促进道德,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摒弃过去“外儒内法、德主刑辅”的传统思想,把法律标准作为行政管理的最低追求,以道德标准作为我们行政行为的最高追求,树立一种“德上法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新理念。

3.徹底摆脱人治思想的束缚

摆脱人治关键是把政府的权力放进法治的笼子,把人民更多的权利放进法律体系。与此同时,普及包括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在内的法治思想,建立新的行政文化体系,加强公民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法治思维,法治与教育相互促进。严打党政中依然盛行的“人治之风”。

4.在把握好国情与国外经验关系的前提下处理好传统行政文化与法治行政的关系

构建现代化法治行政建设一味的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全面抛弃传统行政文化是错误的,有人提出“宪政”、有人提出“多党制”,这肯定是行不通的,搞不好带来的就是政治的灾难历史的退步;那种任由旧的不良传统蔓延,任由落后的制度腐烂,也是不行的,那样终会导致落后。所以,我国法治行政之路,既不能违背历史的发展潮流,又要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决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法治经验。这,就决定着我国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在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中处理好传统行政文化与法治行政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改革发展有利于稳定,稳定才能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在这里即是改革发展的对象,又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改革发展传统行政文化,才能促进法治行政的发展;只有在继承包容传统行政文化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法治行政建设有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6.从法治行政思想、法治行政价值观和法治行政心理三个层面同时构建现代化法治行政文化

(1)思想上高度重视。要确立执政为民的政治思想,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法治是人民利益得到保障的更高表现;行政人员要真正做到法治行政,就必须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

(2)价值观上破旧立新。破除旧的“权力观”,树立新的“法治观”,不能一遇到问题只知道权力上做文章,要首先想到“法”,让法成为一种行政思维、价值观念。

(3)心理上扎根于法。健康的行政心理是行政人员成功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构建积极健康的行政心理有利于行政建设的全面推进。一方面,过去有很多落后的行政心理已经阻碍了法治行政的建设,急需转变,具体要从“官本位”转为“民本位”,从“权本位”转为“法本位”,要转管理心理转为服务心理,要把法由一种工具转变成一种思维。另一方面,要求行政人员树立一种勇于接受行政改革的心理,不要畏惧改革的压力,要敢于与封建的落后的行政心理作斗争。

综上所述,在传统行政文化上既然已经盛开了法治的花朵,那么在传统行政文化的合理扬弃的过程中也必定能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行政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夏勇(中),迪亚巴斯塔佛莱纳(瑞士).法治与21世纪[M].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永洪.新时期依法行政难的文化原因浅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6).

[4]贺江群,彭忠益.试论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法治的双重影响[J].价值工程2003(2).

[5]张承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依法行政的影响及其解决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3).

[6]王俊英.传统行政文化对“依法行政”的负面影响分析[J].学习论坛,2007(9).

[7]刘健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传承2010.(11)

[8]贾智杰.中国的法治化道路[J].法制博览:法治论坛.2012.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7

一、法治政府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法治政府要求政府的行政活动依据法律的精神、原则和程序, 并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而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其关键是要弘扬法治精神, 使政府在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突出“治”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而不只是停留在“法制”阶段或拘泥于法的完善、法的形式等表层问题之上。

1. 法治政府调动了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通过科学的民主决策和规范的行政行为, 法治政府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以政务公开凸显民意, 以公正的法律程序保障人民对政府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决策失误和行政违法等问题的责任追究, 使公众的民主权益得以充分表达, 必然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政府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也使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言行与法律接轨, 自觉参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支柱。

2. 法治政府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突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法治政府要体现法的核心价值就要通过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以法律的正确执行担当起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捍卫者, 成为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坚强力量, 这样才能正确、合理、有效地处理农民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下岗职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失业救济机制不健全等社会矛盾和纠纷, 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力量的发展,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使和谐社会所提倡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体现。

3. 法治政府提升了和谐社会的诚信水平。

和谐社会提倡的诚信由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团体诚信和公民诚信构成, 在社会诚信体系中, 政府诚信居于核心地位, 政府不讲诚信就会造成公民道德意识的沦丧, 危及整个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法治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制约政府的违法行政、以权谋私和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 实现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的办事原则, 使之成为现代契约制度的基础, 体现了政府的诚信形象, 不仅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还引导整个社会恪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原则, 也提升了和谐社会的诚信水平。

4. 法治政府强化了和谐社会环境下的监督力量。

法律是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政府以法律为行政工作的核心, 强调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并在政务公开基础上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畅通了公众参与政府事务的渠道, 便于公众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 强化了来自政府外部的社会监管, 使政府不断关注、约束和控制自身行为, 形成廉洁自律的管理体制, 对惩治政府贿赂、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构成极大威慑, 逐渐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相一致。

二、和谐社会是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

1. 和谐社会为法治政府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整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全局性部署下, 各级政府从社会整体层面的价值目标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予以统筹规划以求最大和谐, 那么, 这种和谐系统中必然渗透着安定团结、民主法治和诚实有信的因素, 不仅成为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前提, 也为法治政府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 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法治政府的追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已将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扭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社会就业充分实现等一系列目标,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这些目标也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容和方向, 成为法治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 使政府理念的创新、服务方式的改进、诚信务实精神的塑造以及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始终围绕这些目标而展开, 全面体现了法治政府行政行为的核心取向。

3. 和谐社会的精神意蕴是法治政府的价值体现。

和谐社会要求民主法治得到崇尚并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突出作用, 由此衍射出和谐社会的精神意蕴是消除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对立, 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现代法治的基本价值是秩序、自由、平等、正义, 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看, 法治政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缓解社会矛盾、达到自由和正义的社会状态等方面, 可见, 和谐社会和法治政府所体现的核心价值都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充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

4. 和谐社会的宗旨是法治政府的归宿。

和谐社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 强调和谐社会构建中要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 全面实现人的价值, 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近期和远期的要求。以人为本也是法治政府的归宿, 要求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评价和衡量政府工作的终极标准。温家宝指出:“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强调了政府的依法行政要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工作重心, 可见, 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也是法治政府的归宿, 要求政府规范自身行政行为, 推动政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才能体现执政为民的和谐局面。

三、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思路

1. 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水平,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以来, 我国法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一些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态度不坚决、措施无力, 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依然突出, 造成我国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社会矛盾时有发生的现象, 反映出有些政府部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 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 提高政府的法治意识, 协调各阶层利益, 要求各级政府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观念, 提高法律知识水平,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 弘扬法治精神, 让人民群众明确法律的内容和要求, 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增强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形成全社会自觉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为和谐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 加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代英国行政法学家威廉·韦德认为“对政府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应当由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的法官裁决”、“政府不应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因此, 促使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才能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在长期的行政活动中已形成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法院的监督和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 扩大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为充分体现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 关键要重视群众和舆论监督, 始终让人民满意不满意成为评价政府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并继续完善行政问责制, 群众举报投诉制, 拓宽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支持新闻媒体对政府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曝光、揭露和检举, 政府则要认真核实和调查, 对反映的问题限期整改, 还要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 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

3. 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 为和谐社会提供支撑力量。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之本是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随着和谐社会的推进, 当前的立法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加大对收入分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以及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 补充和完善各领域、各环节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使法律的出台、通过等环节建立在及时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使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 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体现, 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审查和纠正, 该废止的就废止、该修改的就修改, 保证立法的质量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确保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保证立法和制度建设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4. 严格依法办事, 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依法办事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政府要实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目标, 就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和状况能够对社会发展形成示范性影响, 因此, 政府对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处理要树立法律的威信, 坚持司法公正和独立, 真正落实依法办事和违法必究的原则, 从而带动全社会守法, 要健全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背人民群众意志的违法行为要坚决抵制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 实现行政程序的法治化, 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带来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影响。

5.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为和谐社会提供配套措施。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8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突出强调了司法公正的重要地位和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迫切希望。习总书记在《弘扬法治精神, 形成法治风尚》一文中写道, “使法必行之法是法治精神”, 形象的道出了, 社会没有法治风尚只会使法治成为无根之花, 无源之水。

法律只有从法律文本上升为法治理念, 才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才能更深的赢得广发群众基础, 从而真的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因此, 面对现实状况, 作为检察人的我们理所应当成为宣传法治精神的实践者, 这恰恰补充于检察文化, 丰富了我们检察官文化建设的内涵, 借于此努力提升检察官整体的社会责任认识和使命感, 拓展了我们检察官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守检察人的法律信仰, 通过正确把握检察文化的总体要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理念, 努力推动检察事业的科学良性发展, 以更稳健有效的手段逐步树立检察机关的正面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检察干警通过检察文化的日常学习和提升, 用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融入到我们日常的行为中去, 要通过办案、法治宣传, 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自身的头脑之中, 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人员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准确部署新时期检察文化新任务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是担负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明确新时期的检察文化建设的新任务, 就务必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明确检察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切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使检察人员职业信仰进一步坚定, 检察职业精神进一步弘扬, 检察职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检察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 检察职业形象进一步提升。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检察文化活动, 如学习先进优秀个人事迹的报告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讲堂、或者是检察官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评比等, 依托诸如此类的具有检察职业特点的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教育、激励作用, 进一步提升检察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为推进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坚持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原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 如何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使命, 怎样着眼于检察文化的作用, 无疑是要坚持检察文化的基本原则。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检察文化务必是坚持服务检察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检察人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重心向下、因地制宜, 依托地方文化、历史等特色资源, 推进突出具有各自地域检察特点的文化建设。同时又要求我们眼观大局, 心中有大格调, 把自身检察文化建设同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想相联系, 通过一些列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学习, 融入到我们检察官文化的日常建设中去, 同我们的职业道德建设、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相结合。

四、明确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弘扬社会主以法治精神的内在联系

在检察文化的日常建设中, 我们往往剖析如何深入理解其检察文化内涵, 就是在检察官文化建设的深度上做文章, 这里我们也要看到对于横向上拓展也要有一定的作为。检察文化的核心中, 通常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 这二者其实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 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其根本是归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去的, 那么作为形而上的文化建设, 又是包罗万象的, 就毫无例外的囊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具体的说,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 对于检察文化的建设中, 我们都会提到要紧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依法治国思想的总体要求。这在内在主旨的领悟上, 又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上不谋而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中,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治国, 其中以人为本是体现我们党整体的事业的依赖基础, 与我们检察官文化建设中相强调的树立正确的执法形象和良好的公信力所服务整体社会大众也相互重叠, 以上都说明在检察文化的学习和建设中, 我们自觉或不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总的来说, 发挥检察文化的作用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要我们看到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深刻把握其中内涵, 加快检察文化新时期的建设步伐, 从而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早日落成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方.《检察制度史纲要》.法律出版社[M], 2007年11月出版.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9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枚不胜举的,其中最为深刻的是我国社会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的变化。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成为初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从一个人治为主的社会发展成为初步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这样的历史性巨变,不仅充分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也深刻反映在每一个公民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中,成为30年改革开放有目共睹的鲜明特征。

法治即依法治理,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与方法。法治原则强调法律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体现公民的真实意愿,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法治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在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经过探索而形成的治理国家最为有效、最为合理和最为完善的理想方式与手段,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以来,我国已初步完成了形式法治框架的刚性构建,法治日趋成为影响与引导社会生活的最主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的战略性新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加强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工作方针,标志着我们对法的理解与追求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层次。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法治精神的培育则需要通过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即从法治城市、法治乡村、法治社会、法制宣传教育、法治队伍建设、法治文化氛围营造、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理念。

这样一种战略性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法制部门的切实建设与成功引导。然而,结合本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的沉积,培育和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文化,以及如何推动城市法治现代化和提高地方公民法治精神,为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健康有序地发展构筑坚实的法治堡垒,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新亮点。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无锡经验

无锡是江苏省开展依法治市工作较早的城市之一,在提出法治无锡的建设目标之后,近几年无锡市委更加注重深层次的法治内在建设,即无锡法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除了对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以及法治文化的功能定位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外,更加积极推行“以德治域”、“崇文尚礼”、“诚信无锡”、“崇法守法”等法治文化建设。遵循现代法治文化发展的轨迹,无锡法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项环节、各种元素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法治工作的开展以及法治文化的建设都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

无锡市坚持把法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坚持法治的引领导向,将法治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使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干部和群众头脑当中,并自觉用以指导法治建设实践;强化全民普法教育和“法律六进”活动,培养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注重依法治理的推进,切实强化民主政治、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等各项工作,着力在全社会构建以公平正义为主体的法治价值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艺术团演出以及网络等阵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大力倡导全体公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努力把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使法治意识融入每一个公民的内心,成为每个公民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自觉意识和追求;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法治讲坛、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法治街区等法治文化示范点,注重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建立法治文化研究会、法治文化研究推广中心等,搭建了推进法治文化的坚实载体。通过努力,全市初步形成了“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几年来,无锡的法治文化建设,特别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无锡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其鲜明的特色、扎实的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更加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欢迎。隽永绚丽的普法书画展;视角独特的法治摄影展览;朗朗上口的法治文化语录和诚信短语;简明清晰的校园法律教育读本;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演出;寓理深刻的法治研究论文;生动有趣的法治文化与单位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学校文化、法院文化、检察文化、公安文化的互动;温暖的法治文化家园的建立;更有法治公园以古代法器为寓意,以素壁逸石为载体,以秀书雅刻为形式,融大桥绿韵之嘉秀,寄法治育人之惠美,游憩中幽读诚心故事,闲步时轻吟法治格言,绿荫下猜猜法律谜语,花丛中聊廖法治问答,坐检中国法律辞目,笑解中国法律简史,历代清官世人敬仰,法制故事引人深思;健体,带一把绿意回家,闲适,将诚信装入胸中。在政府、法院、学校、街道、商业区、旅游区、图书馆、公园等公众场所都营造出了浓厚的法治社会氛围。繁荣的法治文化建设为和谐无锡的城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公民法治情怀。

三、法治无锡建设的新目标及其借鉴

第一,注重培育城市及地方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构成要件,涵盖了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等内涵。培育城市法治精神,就是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培育城市法治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思想内涵全面落实到立法、行政、司法、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落实到依法执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各个层面,协调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培育城市法治精神,就是要将包容了正义、公平、民主、自由、秩序、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和蕴含的人文精神输入全体公民的头脑,让更多的人学习法律、信仰法治、遵守法律、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权利。

第二,注重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法制宣传教育是重要内容和手段。在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使文字化的法律转化为法律意识,努力在全社会树立法律信仰,使广大公民知法守法,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从而起到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营造法制氛围、弘扬法治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教化功能,通过对社会成员法律行为的分析、评价、判断,教育和感化公民对守法、护法行为的认同和赞同,提高对遵纪守法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和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和法治文化水平。

第三,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城市法治化建设,良好的氛围是基础,通过四个强化,全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和环境。一是强化法治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环保文化等全面融合、有机结合。二是强化法治文化的传播推广,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和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法治文艺活动,让参与者受到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法治熏陶;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增加法治文化的内容,并积极推进法治广场、街区、论坛、学校等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传播法治文化的主阵地;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充分运用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橱窗和手机短信等载体传播法制信息;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抓好政府网站及有关法治专栏建设,提高信息发布质量,丰富法治文化内容,增强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三是强化法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切实发挥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以及各类法学、文化机构的作用。四是强化法治文化的市场运作,鼓励引导各方面、各企事业法人在法治文化产业上投资、发展,积极开展法治题材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

第四,注重全社会的公共参与。加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党委、政府有力的组织领导、全社会的公共参与是保障。应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法治文化建社纳入法治城市、文明城市的大局中,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群众性的重点工程,寓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动员机制,既要使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专职人员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又要拓展社会参与途径,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各类媒体自觉承担起公益性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努力形成各方面协同配合、合力共创的生动局面,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法治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丁国锋.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灵魂工程——访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N].法制日报, 2008-09-19.

[2][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M].徐湘林,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8.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10

法治文化是法治国家得以构建背后的深层次的观念性因素。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法治文化应当涵盖以下的内容:一是法治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判断;二是法治文化所蕴含的行为模式。从法治文化的价值判断来看意味着对法律的尊重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法治精神得以确立, 法治化的思维方式得以养成。而从法治文化蕴含的行为模式来看则是社会普遍存在遵守法律的行为模式, 特别是由于法治的要义在于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因此, 法治文化更为注重的是公权力机关及公务人员的普遍依法而为。

法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 其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法治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则意味着公民对于权利和民主的重视, 这为法治文化的形成确立了政治基础;伴随着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 市民社会自治力量的加大将会限制国家公权力的滥用, 使国家归位为中立的裁判者, 这为法治文化的形成奠定社会基础。” (1) 而从中西方的文明发展历史来看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发展都是在道德伦理进步的推动下取得的。

1.1 道德伦理的完善过程即是民主政治的完善过程

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 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人类社会在民主政治上的发展进步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道德上的发展进步。因为民主涉及到如何对待人的问题, 涉及到人的基本权利、自由、平等等方面的问题, 这在本质上也即是伦理问题与善恶问题。

作为国家与制度层面的民主, 必然包括制度与社会的公正、国家对人民意愿的回应与负责、促进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等方面。 (2) 这样的制度民主本身就是在伦理道德上的积极判断。好的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德行是其有效管理的基础, 而这样的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人民本身的道德素养。作为公民层面的民主则意味着围绕不同社会地位个体间的利益分配所形成的合作协调及妥协让步, 以及在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中形成的自主平等、共同体精神等。因此, 积极合理的道德伦理预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前提, 在民主制度的安排上需要符公平正义的目标, 能够有力促进社会的自由与平等, 有利于生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民主精神的公民同样要有着高尚的道德理念, 其首要的道德品行是能够划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边界, 在公共政治生活领域往往要舍弃私人的偏好;其次则是能够划定具体个体的利益边界, 每位公民的权益都需要得到尊重, 对于私人利益的追求需要以尊重他人利益为前提。

1.2 公共伦理道德的发育完善是市民社会得以成长的主要土壤

市民社会是人类社会生活交往中最为深入及普遍的一个领域, 它渗透进了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个领域的主导规则是公共伦理道德, 因为在市民社会中的一般“市民”摆脱了传统意义的民族共同体, 拥有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与此同时,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很容易陷入各种利益冲突、价值矛盾中, 在对立冲突中谋求平衡的约束机制,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公共伦理道德。在市民社会领域, 价值规律以及法律规范无能为力之际, 正是公共伦理彰显其作用之处。可以说, 离开了公共伦理道德市民社会将无法有序地成长。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公共伦理道德的发育完善也是市民社会得以成长的主要土壤, 在市民社会的交往中, 私人的行为习俗和个体的道德规则不断发生碰撞、摩擦, 不断地提升演变, 最终蜕变成为市民社会交往的约束机制——公共伦理道德, 可以说, 正是公共伦理与其它因素的合力最终促成了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的独立发展。

2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认同中具有重要作用

法治文化在我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体的广泛认同。有学者认为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所谓疲软现象, 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主体对我国法治文化的认同度不高。 (3) 根据上文对于法治文化的分析, 法治文化蕴含的价值判断意味着对法律的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而从法治文化蕴含的行为模式来看则是社会普遍地遵守法律。因而, 培育大众对法治文化的认同应该沿着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 最终发展为行为认同的路径而逐步展开, 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从理念到实践发展的过程。

2.1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的情感、价值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

所谓法治文化的的情感认同主要包括人们对于法治具有的信任感, 这些情感因素是汇聚成为认可法治的主观意识基础。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首要的是观念上需要形成共识, 进而会形成对于法治文化的价值认同。但实际上, 我国对于法治文化还远未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 不少官员并未形成对于法治的价值认同, 甚至于缺乏基本的法治观念, 官本位的文化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盛行。而在民间, 对于法治的情感、价值认同也并未形成主流价值观, 许多人对待法治的态度掺杂着机会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因素。

对于法治共识的形成而言, 道德伦理的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 由于法律具有他律性, 其所形成的往往是一种外生性的国家强制性秩序, 但是, 仅仅当人们对于他律性以及外生性的法律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及自愿服从的情感时, 法治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形成。为此, 需要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 当上升成为法律的规范同时也是一定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普遍性伦理道德准则时, 对于法律的信仰就会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另一方面, 民众对法律的普遍服从与信仰也取决于执法者的道德素质, 一般而言, 执法者的道德水平越高, 法律的实施效果越好, 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任和情感往往得以培养。总之, 如果没有道德伦理的支撑, 对于法律由信任的情感向价值的认同过程就难以为继, 而法律秩序乃至法治文化最终也会因为缺乏信仰的基础而成为空中楼阁。

2.2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

法治文化的价值需要通过行动加以落实, 而要形成对我国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 关键是我国守法、执法、司法等具体法律行为的实践效果与法律理想之间的差距, 差距越小, 人们对于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度越高。显然,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道德水准是法律良性运行的最高保障。

就守法行为而言, 道德素养较高的人, 即使欠缺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因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及做人的良知, 在生活中违法的概率往往相对较低;相反, 道德素质较差的人即便法律意识较强, 在其对法律的强制尚存畏惧时或许可以克制自己的违法犯意, 但在违法获利较大时便难以抵制诱惑, 可能会突破道德防线, 其违法的概率相对会较高。而在司法与执法行为中, 如何令民众认同则更加考量司法者与执法者的素养, “一次公正的司法裁判胜过一百次法律宣讲”。能够做到熟谙法律、精通法律的仅仅只是“法律工匠”, 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法律人能够保障法律良性实施的积极效应。

3 加强道德伦理教育促进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 通过道德伦理教育, 培育民众对于法治文化的情感基础。一国的法律制度如果缺乏正义、道德等价值内涵时, 该法的实施也必然难以唤起民众对之的向心力, 即便是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 多数民众中仍然共有着相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因此, 我们要唤起民众对于法治文化的情感, 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律就必然是合乎公平、正义等道德观念的法律, 是反映最广大民众意愿、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良法。通过道德理念的强化, 制定良法的过程就是道德法律化过程, 也是培育民众对之情感基础的过程。

(2) 通过提升法律适用者的道德伦理素养, 提升民众对法治文化的认同。我国立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早在2008年3月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做报告时就宣布, 中国特色社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民众对于法律治理的信任度、认同度却并未同步的提升, 究其根本在于我国司法与执法的领域广泛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 法律适用者的道德素质难以让民众满意直接影响了法治理念的深化。因此, 对于法治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需要通过提升司法者以及执法者的道德素质来完成。因为公正是法律适用的必要前提, 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司法者或执法者才可能实现公正的价值目标, 维护法律的尊严, 特别是当纷繁复杂社会事务涉及到自由裁量权时, 唯有具备了自律与公正等道德品质的法律适用者才能保障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运用。

(3) 通过道德教育提升民众的守法意识, 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民众法治观念的萌芽乃至法治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人对于规则的认识与接纳程度。一个社会中, 法治秩序和法治文明的最高实现形式就是伦理道德的自律。我国致力于法治建设要在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同时, 也着力加强道德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 因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公众整体的法治文明程度往往并不简单地由他们的法治观念的总体现状加以决定, 而是通过他们总体的道德伦理素养加以体现。因此, 要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人心, 进而建设现代法治文明社会, 应当要将整个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和伦理素养的同步提高作为重要手段, 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通过广泛的道德伦理的教育, 将法律和道德所蕴含的朴素理念转化为社会公众内心牢固的价值信念, 由此民众能够自觉以此来判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道德自律来实现法治秩序并推动法治文化的建设。

注释

11 云书海, 陈新亮.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形成的基础[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 (1) .

22 寇鸿顺.试论民主政治的伦理意蕴与道德追求[J].道德与文明, 2011 (1) .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 篇11

一、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切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1. 明确责任, 确保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有力。

为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督导室, 专门负责组织和协调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局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认真抓好落实。

2. 制定规划, 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有序。

在全市教育系统印发《海口市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五年的总体目标和年度阶段目标, 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 将每年学法内容、学习书目、学习形式、活动主题、内容以及活动开展形式都作出详细安排, 细化年度法治宣传活动方案, 确保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精细部署和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做到初期有计划, 中期有督查, 终期有总结, 切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3. 落实经费, 保障法治宣传教育顺利推进。

海口教育局每年将法治宣传教育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对宣传经费实行实报实销。对印刷普法宣传资料、征订干部学法用书、开展法治讲座和校长法治培训班、举办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五年来, 我局先后购买《“六五”普法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现行教育法规政策选编》、《教师法治教育读本》和《海南省“六五”普法干部法律学习辅导资料》等共123500本, 做到干部、教师人手一册。另外, 我局安排10万元用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片《少年忏悔录》的摄制, 安排20万元用于组织“法制进校园”文艺演出等活动。

二、多措并举, 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1. 加强领导干部学法。

为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我局制定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将学习法律法规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 每季度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法时间不少于2天。每2个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 聘请专家为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进行讲座, 不断提升干部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同时, 我局也非常重视机关干部学法工作, 邀请省委党校教授、局法律顾问和教育法律专家开展针对性讲座, 重点学习行政法律法规和教育法律法规, 结合实际工作, 以案释法, 不断提升机关干部法律素养和能力。认真组织干部学法考试, 将考试成绩纳入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干部任职前考试制度, 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任职前都要进行任职考试, 其中法律法规内容占考试内容的30%。积极组织机关干部、校长、法制副校长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法律培训和法律知识考试, 取得了参加人数100%, 优秀率100%的好成绩。

2.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将法治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明确师生学法内容, 要求各校要充分结合本校实际, 积极发掘普法资源, 采取分学段、分层次、分内容和多渠道、多媒体、多形式的立体教育模式, 扎扎实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利用校报、墙报、黑板报、橱窗、电视录像、校会、班会、团队会等形式,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家校联系, 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 扩大宣传范围。五年来, 全市各学校共开设普法讲座800多场次, 参加学习人数10多万人次, 广播稿件1万多篇, 出版墙报专栏2000多期, 张贴宣传标语5000多幅。为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和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营造了浓厚的法律氛围。

3. 加强普法宣传日活动。

以宣传日为契机, 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法律咨询、图片展览、故事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签名仪式和宣誓仪式等喜闻乐见的方式, 大力宣传法治知识, 努力营造法治宣传氛围。

4. 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活动。

海口二中、九中、义龙中学、九小、二十五小等11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办模拟法庭, 向市民发放普法资料。海南华侨中学、琼山中学、市一中、市十一小、市二十七小等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少管所、法制中心等教育基地参观, 听取戒毒人员和劳教人员的现身说法, 使师生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动和强烈的反响。为加大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禁毒宣传的力度, 我局联合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 在全市中小学举办法制进校园文艺演出20多场, 并选取优秀节目到各校巡回演出, 获得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 丰富了法治宣传形式。

5. 加强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

为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水平, 我局制定了法制副校长聘任和管理工作细则, 完善聘任条件、聘任程序、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全市共聘任21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等政法工作者为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 使我市中小学校法治宣传教育的队伍得到不断巩固和壮大。

6.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推进校园安全管理与防范方式方法的创新, 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建设, 提升校园安全管理与防范水平。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统筹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与秩序整治,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消防工作, 加大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力度, 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与实践能力。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规范学术讲座、论坛和社团活动, 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着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7.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上一篇:情绪压力感知下一篇:伟人名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