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精选8篇)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 篇1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石
知识目标
1.知道法治的作用及要求。
2.了解我国重视法治建设的标志。3.知道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能提高对法治作用的认识水平。
2.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对党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中作用的认识。
3.通过对建设法治中国的学习和认识,能从不同角度、领域为法治中国建设献计献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2.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和要求的认识,支持我国的法治建设事业。3.树立法治观念和意识,做一名尊法守法护法用法的中国人。
重点
1.法治的作用及要求。2.如何建设法治中国。难点
1.法治的作用的理解和认识。2.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教师准备:
1.精心制作教材上相关情景幻灯片。2.认真备课,设置上课提问。
学生准备:
1.预习新课中的探究问题。
2.准备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提问探讨。
一、图片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幻灯片展示两个词语:法治和人治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法治?什么是人治?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小结。教师总结: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但要强调,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但是,不可以将“人的作用”与“人治”相等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法治的面纱,学习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框《夯筑法治基石》。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选择法治道路
1.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回答问题:
(1)认真观察这些图片,找一找: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2)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教师请学生回答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交通警察、政府行政工作人员、工商质监管理人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等;(2)法治或者说是法律治理。
【过渡语】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呢?
教师总结:(1)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小的方面),法治的作用就是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从社会或国家的角度来讲(大的方面),法治的作用就是: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过渡语】既然法治对个人、对国家都有重大作用,该如何施行法治(用法律治理)呢?或者说法治的要求有哪些呢?
2.法治的要求
(1)实行良法之治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良法的判断标准”,或何谓“良法”?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判断标准:
①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知识拓展】修改宪法是时代之需、民心所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是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重要成果。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是一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好宪法。现行宪法诞生三十六年来,充分发挥了根本法的法律权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现行宪法实施以来,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作了四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和要求。
自2004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再次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使得宪法能够及时和有效地反映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保持宪法自身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适应性。因此,此次修改宪法是时代之需。
在新时代对现行宪法进行第五次修改,也是民心所向。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既要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现行宪法的每一次宪法修改都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及时归纳和总结社会各界对宪法修正案提出的好的看法和建议,有效地汇聚了民意,使得宪法修改活动符合人民利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的意愿,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此次宪法修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宪法修改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基础之上慎重决策的,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等共同意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充分的人民性。(2)实行善治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知识拓展】公民享有参与权
所谓“参与权”,主要是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这里的“各种途径和形式”,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参与权首先使公民感受到自己是国家主人、社会主人、本人所在共同体(本人所在的单位和所参与的社会组织)的主人,感受到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所在共同体、对他人的责任,从而积极与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管理者合作,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公民对国家政务(如立法、决策、执法等)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有利于防止社会公共政策和公权力行为的偏差和失误,平衡和协调各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人们的利益冲突。
3.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1840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教师总结: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描绘法治蓝图
【过渡语】法治对个人、对国家都有重大作用,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我国非常重视法治建设。
1.重视法治建设表现:
(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
(2)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请学生阅读教材48页、49页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
1997年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2002年
↓
2007年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2014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十八大提出“全国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
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建设法治中国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夯筑法治基石》,重点要掌握法治的作用和要求,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在中国法治建设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21世纪,她又带领中国人民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法治的作用实行良法之治
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要求实行善治夯筑法治基石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依法治国
重视法治建设表现描绘法治蓝图
建设法治中国要求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知识目标
1.了解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2.理解法治政府的含义。
3.知道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明确依法行政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和对公民的要求。
4.知道厉行法治的具体要求。
5.知道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政府作用的学习和认识,能准确判断政府的作用或职责。2.通过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和了解,能自觉监督政府是否依法行政。3.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支持法治政府建设,支持政府依法行政。
2.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精神,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树立“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观念。
重点
1.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2.如何建设法治政府。3.如何厉行法治。
难点
1.对依法行政的理解及如何依法行政的认识。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教师准备:
1.准备教学情景幻灯片。2.精心备课。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
一、课前导入,场景激趣
在八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国家行政机关》这一内容。行政机关指的就是政府部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遇到下列这些情况,应该找哪个政府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亲要求辍学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教师请学生回答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应找的政府部门分别是交通警察、工商局、教育局、林业局、民政局。除了这些部门外,政府还有哪些部门呢?政府这些部门主要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和学习的内容。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法治政府
【过渡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职权范围包括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方面。这些部门的作用或职责是什么呢?
1.政府的作用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第一段,请学生概括政府的作用有哪些?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政府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管理;二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知识拓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有许多是统一设置、上下对口的,如发展和改革、教育、科技、民族事务、公安、行政监察、民政、司法、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利、农业、审计、环境保护、工业和信息化等机构,有的没有要求上下统一,或是因地制宜设置,或分开设置。这些部门要么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要么对社会进行管理或治理。
2.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人民政府如何为人民服务? 教师总结: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
3.建设法治政府
(1)什么是法治政府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 如何依法行政是一个学习重点。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把握:
从政府自身来讲,一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从公民来讲,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教师总结: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知识拓展】理解依法行政
中国要建设全面的小康,就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当今社会解决基层建设问题特别是农村各类问题的关键。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保护干部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依法行政6点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二)厉行法治
【过渡语】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基本治国方略,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执法是关键。国家的法律法规都需要各级政府来监督实施或执行,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的决策与执法活动是否合法、是否适当,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也关系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实。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并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产生重大作用。从公民来讲,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教师提出问题: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就要厉行法治。如何厉行法治呢? 1.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知识拓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义
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和坚决支持,有利于形成忠实崇尚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坚定捍卫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社会成员养成自觉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法定程序解决矛盾的习惯和意识,有利于法律法规由规范的民主程序产生和制定出来,有利于执法和司法活动受到全社会严格的监督。因此,必须组织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真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积极主动履行法治建设责任,坚定不移沿着法治道路前进,为法治建设提供充分思想条件和坚实群众基础,齐心协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2.对公民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文化环境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5.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教师总结: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行则将至,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和把握法治政府建设和厉行法治这两个知识点,深刻理解我们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这样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法治政府含义建设法治政府要求
对公民的要求
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厉行法治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
文化环境
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 篇2
“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是上教版《政治生活》第三课《国家机关以民为本》第二节“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第三框的内容。教材主要分析了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基本要求,突出了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教材编写理念,凸显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课程地位。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要让学生感悟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要能够正确观察、分析政治生活现象,从而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我所执教的高二(2)班,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好,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在学习这一课时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对“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存在质疑。究其原因,一是高中生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他们并不畏惧表达自己对政府的某些不满;二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接触了海量的信息,他们随时可以看到关于政府的负面新闻;三是学生对我国政府宗旨和政府职能转变没有深入的理解,对当下各级人民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而出台的诸多新举措了解不够。总之,由于学生涉足社会较浅,缺少相关知识的储备和生活经验,对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缺乏全面而科学的认识。
[问题提出]
关于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意义,教材上的回答是很清晰、明确的。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读懂教材的观点,但是要进一步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意义有一定难度,必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知而不信”,进而“知而不行”的教学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有的普遍性问题。
2014年初,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基地政治一组对全市4202名在校初中、高中学生进行了上海市中学生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认同度问卷调查,调查发现55.3%的学生认为政治课讲的道理“与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或者“脱离现实生活”。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高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体会中,对教材(政治常识)的认同度是最低的,高二学生有27.6%对“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他们行使的职权都是人民赋予的,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的观点表示“不太乐观,困难重重”,只有6.2%的学生认为“充满信心”。
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要解决学生“认同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重要意义”,提高正确的认识观点的接受水平,就成为本节课中不能回避的难点。政治课独特的学科价值与特性,决定了教材不可能承载所有内容,政治教师只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科育人的高度,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改变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脱节”现象,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才能实现学生知、信、行的统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政府建设的目标及其基本要求,理解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是由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创设“学生走进政府”“我和区长的一次对话”等生活化、故事化情境,分析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以及服务政府的基本要求,评价身边政府部门的作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进而支持和监督政府,提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1)阅读教材内容,提出问题。
(2)利用“百度”搜索“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了解我国政府建设目标的演变和发展。
设计意图:在每次教学前,请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准备性评价,从中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调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网络拓展学习信息,补充教材内容。
2.课内分环节授课
(1)由热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引入。
设计意图:“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时政热点,学生比较熟悉。“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此导入比较自然。
(2)看视频“学生走进政府”,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视频内容是一组学生走进金山区出入境管理局和金山区工商管理局,采访出入境管理局民警怎么办护照,办护照需要的手续、材料、时间;咨询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如何办理公司注册登记、工作职责等。
师:结合视频内容,思考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受理“华三面馆有限公司”注册登记时需审核设立的条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要依据法律规定?
归纳:建设法治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行为,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努力建设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
师: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认为,如果餐饮许可证办不下来,他就不能受理“华三面馆有限公司”注册申请。他慎用权力,为大众安全负责,有可能是因为他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工商管理局内部有审查机制……你能对此加以补充吗?
归纳:建设责任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完善责任与权力相统一的执行机制,建设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责任政府。
师:结合视频,举例说明金山区出入境管理局如何努力建设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性政府部门。
归纳:建设服务政府,要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政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建设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要切实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走进政府”探究活动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营造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以情境设疑法为依托,实现寓知识于情境,借情境感悟知识的效果,其主要目的是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间建立联系。通过开展“学生走进政府”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拓展提升。
展示学习资料:《中国(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思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意味着政府权力是“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企业、社会和公民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角度分析中国(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设计意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改革。围绕“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中“建设”进行思辨。“建设”是一个动词,“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正是因为政府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还不完善,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还不能让人民满意,让人民高兴,所以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必然要求。
(4)学以致用。
观看“我和区长的一次对话”的数字故事,营造故事化学习情境。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内容观察、分析、评价身边的社会政治现象,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即时评价反馈。通过鲜活的案例,开展“接地气”的生活化、故事化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身边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生活、投入社会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认同金山区政府的工作,并相信区政府能把服务人民的事情做得更好。
3.课后思考
师:请你和你的父母一起浏览金山区人民政府的网站,围绕所熟悉政府部门工作,如教育、交通、物价管理、治安管理或环境保护等,相据据自己或父母的感受,对相关部门服务态度、便民措施、履职效果等表现进行网络评议。
设计意图:网络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利用网络资源能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同时也通过课后探究进一步落实“明理导行,回归生活”理念。
[自我反思]
其一,构建“导之以境,悟之以辨”的生活化课堂,在联系社会实际问题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首先,导之以境。“学生走进政府”情境是小“境”,“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关注和“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介绍是大“境”,把大“境”和小“境”统一,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其次,悟之以辨。围绕“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我和区长的一次对话”等设计高层次思维性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质疑、释疑,对建设政府目标有了包容心和信任感。联系社会实际问题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认同、确信准则的能力。记得上完这节课后,学生问我:“什么时候区长再到我们学校来,也让区长和我们进行对话?”我们不难看出,本案例教学引起了学生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浓厚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其二,开展有意义的学科实践活动,让政治课堂从“走近”生活到“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高二学生对教材认同度不高,在教学实践中要破解这个难题,不仅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走近生活,感受生活,而且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真实体验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对教材的认同度。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从开始对政府服务存有疑虑到课堂中的真情流露,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悄然发生变化。以“走进政府”实践项目为载体,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帮助高中生对一个社会或政治真实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提高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技能,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其三,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主要的政治参与渠道之一,教师要善于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等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发表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关注网上议政、政府网站监督等,利用这些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中来,让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领域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周斌教授曾说过,“真正的一堂好课会自动散发出一些味道,但往课堂上喷洒了有味道的香水,反而是破坏了课堂的自然味道”。政治课要散发“从相信政府到热爱政府”这一浓烈的特别味道,又能保持自然味道,这是我未来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向。
[专家点评]
本节课体现了教师努力建构“导之以境,悟之以辨”的生活化政治课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这是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一课无疑提供了培养这一能力的有效载体。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选择了通过建构“导之以境,悟之以辨”的生活化政治课堂,将问题带进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走进政府”“我和区长的一次对话”等生活化、故事化情境,在师生共同探讨中,在对问题的辨析中,感悟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培育法治文化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篇3
一、法治文化的培育对法治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法治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的法律文化类型,其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成,前者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等,后者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培育法治文化,对于促进全体公民懂法、遵法、守法,实现良法善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法治文化有助于规范社会的行为方式
作为社会行为方式的法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对待法治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形成不仅可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立法机关的科学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等行为,而且可以规范全体公民的行为。如:对于一般社会成员来说,使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从而形成一种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公职人员来说,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什么必须依法办事;对公司企业经营者来说,使他们了解为什么必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平等竞争、公平交易、依法纳税。所有这些行为方式的形成,都与法治文化的培育息息相关。
(二)培育法治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
法治文化“是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乃至个人,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个人生活中必须贯彻始终的文化和精神,是人们普遍借以行动的生活样式和社会成果,而不仅仅是某个领域或层面的特殊职能。”法治文化强调法治而非人治,强调民主而非专制,崇尚守法而非违法犯罪。在当前,传统的人治观念还深深地扎根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除健全法律制度外,必须要转变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培育法治文化,消除人们头脑中的人治观念,对法治社会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培育法治文化有益于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公平正义。法治社会追求权利的公正、机会的公正、规则的公正、过程的公正、程序的公正。法治文化的培育能够使人们从法治的角度去理解公平正义,对公平正义的价值有正确的评判,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当前,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已制定的法律得不到严格执行,执法过程中也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根源不完全在于法律本身,而在于法治文化建设的滞后,在于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适应的法治文化环境。只有建设法治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推动力,才能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律的要求并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科学立法和公正执法。
二、法治文化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经过曲折的奋斗历程,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然而,要建设法治社会,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要真正形成良法善治的法治文化环境,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依法办事的观念没有形成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法治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更没有成为一种真诚信仰,主要表现在:人们“无讼”的观念占上峰。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人们有求稳定、求和谐的社会心理,权利意识极为淡薄。在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除非迫不得已的时候;很多人在有利益诉求的时候,总是“信访不信法”。其次,由于传统的宗法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影响,人们之间的纠纷也多诉诸于家族式调解,而尽量避免诉讼。再次,人们的“契约”观念淡薄,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以信任担保替代法律担保,以忠信的力量取代契约的作用,常常以口头许诺或口头协议代替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以至于在解决纠纷的时候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办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重权轻法的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观念逐渐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但由于受人治文化的影响过深,在一些人心目中权力依然大于法律,当遇到法律问题时,首先想到通过找关系、托熟人、找门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用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法律手段成为迫不得已时的最后选择;在社会竞争中,有些人不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公平竞争,而是靠关系,依仗自己有权的父母、亲戚、朋友等走后门为自己谋求发展。领导干部的权利还没有真正被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滥用职权的现象依然没有完全消除。虽然人们痛恨腐败,但权利高于一切的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权利腐败似乎成了‘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对于权利腐败,人人都深恶痛绝,可是一旦有了机会,人人都乐于搞腐败;结果腐败如污水泛滥,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大人物搞大人物的腐败,小人物搞小人物的腐败。”在当前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成果明显的情况下,依然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依然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反腐任务艰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腐败无法生存的法治文化环境。
(三)对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认识不清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教化和伦理礼教,崇尚“重义轻利”、“修身为本”、“以礼教人”、“德主刑辅”等传统道德观念,在遇到问题时,以礼俗、家法等道德依据进行说教、劝和。长期以来,道德规范对解决中国人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道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所认可的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原则,德治成为了一种普遍认可的文化共识,法治并非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就仅仅成为一种文化植入的过程。“德治文化作为维系我国社会秩序的一种原生态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然而道德伦理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经验法则,不仅具有地域性、模糊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义判断,尽管是出于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但有违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实际上是局外人对当事人的苛责。”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德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靠法治来解决,而且,重道德轻法律的传统极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
三、培育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主要途径
文化,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浓缩,当它积淀为人们的一定传统和风俗习惯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要想改变它,必须要有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因此,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建设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很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教育宣传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
“法治不仅仅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举国上下在生活中普遍遵循的规律,普遍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要想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的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决定》的要求,要在全社会进行法治文化的传播和法治观念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和丰富各种媒体的法治栏目,开通法治热线,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教育宣传,对公众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守法用法,如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挥文化团体、文艺演艺团体及各级文化馆的作用,创作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普法节目到基层演出,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向他们宣传法律知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法治观念的形成仅仅依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的作用,通过科学立法,把抽象合理的公平正义诉求转化为具体明确的法定权利或权益,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用公正执法的行为和事实让公众认识到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对法治的信心,使他们认可法治、接收法治、尊重法治,最终使法治成为人们的真诚信仰。总之,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百姓,都养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用法律维护权利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公民从人治观念到法治观念的转变
要加强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消除他们的人治观念就必须首先遏制滥用职权的行为,就必须消除他们对权力的崇拜,消除他们“有权就有一切”,“权大于法”的思想。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明显加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但是要想让公众真正信任法治、消除“人治”观念,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的要求:“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就必须真正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只有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权力受到制约,才能够解决腐败的问题。从权力滥用这个根源上彻底解决腐败问题,才能让全社会真正认可党的领导,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才能逐渐消除他们的“人治”观念。
(三)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存在诸多区别,同时又有诸多内在一致的地方,因此法治与德治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法律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底线和后盾,凡是法律禁止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反对的;凡是法律鼓励的,通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支持的。”因此,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要求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应该倡导和教育人们,用道德行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同时也必须从法律所规定的社会行为标准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经过不断引导、教化和实践,逐步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李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M].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2013.7.P14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3]刘作翔.法治文化的几个问题[J].法学论坛,2012.1,P10.
[4]魏天舒.浅议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求是网,2014.10.27.
[5]梁平、陈焘.语义与实践: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及其进程探究[M].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p230.
[6]陈良.从杀威棒看权力腐败[J].学习时报,2012.6.25,第9版.
[7]李顺德.怎样理解法治文化[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1,P7.
[8]李林、冯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C].依法治国与法治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P173.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 篇4
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下面是在线 整理的年法治建设计划(3 篇),供大家参考!
年法治建设计划(3 篇)
年法治建设计划 1
20XX 年是实施五五普法工作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在提升村民素质、推动建设法治化村落、构建***社会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根据镇党委下达的有关五五普法工作的规定,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法制宣传,进一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地位,充分发挥法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种利益和关系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村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营造人人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社会各项事务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本村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居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育现代村***识、爱国意识、***统一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强对村民基本权利的学习宣传,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深入开展与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整治关系民生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经济违法现象,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法律原则;学习宣传有关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开展与平安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居民守法、***的观念,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
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宣传,预防和减少犯罪;紧密结合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和平安校区的创建活动,加强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健康、劳动、受等权利以及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
(四)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加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为建设遵纪守法、团结***的新禄村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基本途径
(一)围绕重要节点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做好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利用 3.8 妇女维权周、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等主题宣传,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努力拓展法制宣传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与道德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二)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工作机制。
成立或调整五五普法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激励机制。逐步形成科学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估考核实施办法,定期开展规划实施的考核、评比工作。
(三)加强法制宣传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队伍。开展法制宣传工作者学习培训活动,增强专职法制宣传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调整充实法制宣传讲师团的成员,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法制宣传人才资源库,积极鼓励法律职业者和大学教师和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年法治建设计划 2
为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在提升村民素质、推动建设法治化村落、构建和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根据镇党委下达普法工作的规定,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法制宣传,进一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地位,充分发挥法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种利益和关系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村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营造人人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社会各项事务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本村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居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观念;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育爱国意识;加强对村民基本权利的学习宣传,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深入开展与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整治关系民生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经济违法现象,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法律原则;学习宣传有关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开展与平安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村民守法,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合加强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宣传,预防和减少犯罪;紧密结合平安村的创建活动,加强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健康、劳动、受等权利以及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
(四)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加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为建设遵纪守法、团结和谐的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村普法工作计划
20XX 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一年,为了更好的做好此项工作,提高全体村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全力维护全村的社会稳定,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
建立以党总支为核心的普法领导小组,落实专门的普法宣传人员,制定普法宣传工作计划,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解释有关司法条例,力争做到依法办事。
二、普法对象
六五普法宣传对象:凡是我村有接受能力的每个公民都是 20XX 年六五普法对象三、普法内容宪法、社会治安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土地管理法、环保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宣传中央发的反对邪教挂图和光盘、教材。
四、方法与步骤
1、利用各自然村宣传阵地,根据不同时期进行计生条例、治安处罚条例,土地法、税法等宣传。
2、利用各种大型的会议由街道领导、讲师等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利用宣传手册对各村民小组进行循环法法制宣传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法制宣传。
3、请市、区、街道六五普法讲师团来我村上有关法制课。
五、推进普治并举,强化依法治理工作
在开展普法的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培育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素养和自治能力。努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法制宣传力度,确保法制宣传持续性。结合普法知识,活学活用,及时解决民事纠纷,主动帮教归正人员,杜绝犯罪行为提高学法、用法、守法实效性,有总结,有评比,有奖惩措施,激励先进。
年法治建设计划 3
20XX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六五普法规划的启动之年,我村在总结五五普法的基础上,结合六五普法制定我村 20XX 普法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深入开展普法。
根据区法制宣传工作要点,我村将重点围绕《宪法》、《法》、《劳动合同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知识,组织全体村民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使全校广大师生的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普法活动中,我们突出了以下重点:
1、坚持领导干部的定期学法制度。
我村理论组成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开展法律、法规学习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每月一次的领导干部学法活动组织好。要做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三落实,领导干部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要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要通过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注意把学习法律知识与学习理论、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学习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工作,要把学习《宪法》、《教师法》、《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重点。领导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要在坚持积极参加有组织的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搞好自学活动,要努力在学习法律、法规方面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促进我村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的开展。
2、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学法活动。
要按照我村党委的统一要求,积极组织广大村民认真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要克服农忙,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把村民法律知识的学习活动组织好。村民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要坚持以本部门组织为主的原则,在确保每名村民全年参加集中学法的时间不少于 20 个小时。4、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提高他们遵纪守法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方面,特别是我村未成年人道德建设领导组把法制知识的宣传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活动。
二、普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发展
1、重点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我村将集中组织每学期一次的法制报告会,聘请在公安司法机关工作的同志为广大师生做法制专题报告。请他们采取以案说
法的形式增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在未成人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治安处罚等方面的守法意识、公民意识、自护意识。
2、深入开展法律进酒村活动,扩大我村普法宣传力度。我村将依托酒村大讲堂这个平台,利用张贴法制宣传挂图、播放廉政警示片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酒村群众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和普及,增强普法宣传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村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内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力求使全校广大村民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4、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法治文化建设 篇5
二)加强协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统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建设必须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大格局之中。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更高的目标定位,在理念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司法、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协调,定期检查有关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做到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推进这项工作。
路径四: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借鉴先进、革新自我、注重建设。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路径。所谓立足现实,我们法治文化建设,要从实情出发。离开现实,谈法治文化建设,显然是毫无益处的。继承传统,一个历史深厚的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如果否定自己的传统,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的根在哪里,我们文化传承的血脉又从哪里流动到我们今天。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转型社会中,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的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精华,但是也有糟粕。所以要革新自我。注重建设,对于法治文化来说,破坏是次要的,建设是更重要的,我们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所有对传统文化的批评,除了血脉的传承、文化的保存之外,我们还要
注意,这个民族将怎么走向未来,我们要建构什么样的法治文化,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与世界的其他民族共存,一起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这个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此刻,中国社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开放的未来,我们必须自己去创造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自己去确定现代中国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建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重建。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不能够确知最后的结果;不过有一点应当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和守法的国家,也需要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更需要无数享有自由与尊严的个人。为此,我们既需要法治,也需要民主。法治与民主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中国统一和稳定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重建的制度基础;而通过推行法治、加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在新的政治与社会实践中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使理性的精神融入整个社会、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的、多元的和理性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目标。
法治文化建设规划2013 篇6
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染力,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夯实法治校园建设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促进“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根据团场[2013]7号《关于121团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规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弘扬法治理念”为主题,以集中宣传教育为途径,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提高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水平,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二、目标任务
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建设法治校园”为主旨,培育师生的法治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法治文化,创新法治实践,培养起师生发自内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意识和法律信仰。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文化价值体系。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成立学校“法治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石军介李本照
副组长:张玉峰
成员:李占平尉 锋张卫东岳元明赵彩霞谢疆
尤红娟范旭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以“法治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学科教学。
结合学生的品德修养, 结合思想品德等必修课程的教学,将法制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机统一于教学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了解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权威等。每学年法制教育的内容在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中不少于20%。
(二)开辟“法治文化进校园”教育宣传主阵地。
1、校园网:继续完善“六五普法专栏”。
2、“校园之声”广播:专设“今日说法”板块,定期播放。
3、校园宣传栏:校园橱窗定期张贴法律、法规、案例资料及相关活动照片等;校园黑板报坚持开辟“生活与法制”栏目。
4、校园电子屏:定期滚动有关法制标语。
5、校园图书室:开设法制专栏,增加法律刊物。
6、班级文化栏:开设一块“法制园地”,每期登载相关法制知识、警言、活动资料等;
7、班级图书柜:设立法制图书角,充实法制报或相关法制刊物等。
(三)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专题教育。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丰富和创新创建活动载体,每学期要举办:举行法制歌曲唱响校园活动;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举办“法治文化进校园”黑板报评比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律工作者做专题报告; 举办“法律伴我成长”征文比赛;举办“法治文化进校园”知识竞赛;举办法制教育书画比赛;结合“12.4”法制宣传日举办“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
(四)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纪念日(节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1、利用班团队活动,举行相关法制辩论会或模拟法庭。
2、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日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如:“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
3、开展学生学法社会实践活动,如下野地垦区人民法院旁听庭审,走进社区开展法制“夏令营”活动,搭建法制教育基地等。
五、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各处室、共青团少先队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规划和计划,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学校要保障法制文化建设的“阵地、师资、时间、经费”四落实。
2、开辟阵地,营造氛围。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以及展示宣传板、散发宣传资料等方法,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活动为抓手,使校园法治文化与社区法治文化、家庭法治文化相结合。
3、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积极探索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研究和解决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充实“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内容,促进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二中学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 篇7
善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新区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要求, 应当成为滨海新区领导干部与中央、市委保持一致、提升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要求也为有效落实滨海新区推进开发开放进程、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教育培训的计划, 提供了指导思想、丰富了培训内涵。因此, 只有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才能引领法治新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更加普遍、更为生动的法治实践。
(一) 实现滨海新区功能定位需要法治
国务院把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这进一步强调了滨海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 努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成为天津发展的龙头地区。目前, 滨海新区既面临着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机遇, 也将面对原有优势分布格局重新调整的新形势, 尤其是新区第二次行政体制改革、街镇整合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那么, 如何把握机遇,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 进一步以法治推动和保障滨海新区综合竞争力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取得新跃升, 从而进一步提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 更好地向国际化城市目标迈进, 就成为法治新区建设必须应对的全局性重大课题。
(二) 加强滨海新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法治
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也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追求, 更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保障。社会治理的前提是法治, 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在要求。
加强新区社会治理创新, 是新形势下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也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 社会治理的内容和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城乡差距及贫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 政府公信力问题、社会诚信问题、基层治理问题等都严重地影响着新区的和谐稳定。同时, 市民对社会法治环境的要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这一切对现有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区理政, 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新区社会治理的新要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 只有以平安新区作为抓手, 推进法治建设, 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才能将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才能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
(三) 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需要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把已习惯的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行政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 善用法治要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当前滨海新区正处在开发开放的关键期, 既要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又要解决社会矛盾凸显、利益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问题。因此, 未来滨海新区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持续稳定的改革和发展动力, 更迫切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领导干部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区理政的中坚力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着法治共识的根本, 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所以, 培育和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在法治的逻辑和价值判断的指导下, 在法治的框架内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既是一种必然选择, 也是一个基本要求。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法治新区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法治新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肩负着践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法治新区建设过程中, 要立足区域实际, 服务于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 强化法治意识, 提升法治素养
“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 通过“法律六进”和普法宣传教育, 滨海新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切实增强, 但个别干部在学法守法用法方面还做得不够, 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仍然存在。建设法治新区, 首要是全面提高全区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一方面, 加强法律专项培训, 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在新区干部培训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要建立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制度, 如通过学习、培训、出庭应诉、旁听审理等形式, 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促使他们不仅要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权, 更重要的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区开发开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同时, 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 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 要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 以“法治大讲堂”工作为抓手, 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善于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在新区范围内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推进依法行政, 维护公平正义
建设法治新区, 无论是机构整合, 还是强街强镇, 都需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作保障。因此, “法治新区”首先是“法治政府”, 通过加强法治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认真梳理行政执法职权、制定依法行政规程, 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行政行为;通过成立执法保障基金, 加强执法保障, 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 推进严格执法, 促进“平安新区”建设, 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同时, 要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各个领域, 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具体讲, 就是各级党委要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 规范决策行为、加强党内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党务公开制度,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比如, 按照“谁制定、谁清理, 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 对目前仍在继续执行、现行有效的各功能区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各级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坚守公平公正原则,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 依托电子政务OA办公系统平台, 不断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和载体, 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司法部门要坚持公正司法, 强化司法为民, 把好公平正义“最后一道关口”。
(三) 纳入考核指标, 完善考察内容
从法治的本质看我国的法治建设 篇8
关键词 法治;建设
一、法治是什么
与人治相对,法治应该保障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并用这种至上的法律来治理国家。人治国家也有法律,它赋予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只不过统治者的工具。然而,问题出现了,处于至高无上的法律一定都是正确的吗?因此,有了良法与恶法之分。对于恶法是否是法,二战中德日法西斯国家法律的反人道规则证明了分析主义法学的局限性。因此,现代主义法学认为,法律不仅仅是一种规则,还应该是符合人的理性的,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内容,即自然法所倡导的自由、人权、正义等价值。然而,自由、人权、正义等价值概念的理论定义和实践认定,似乎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辛普森杀妻被判无罪,是如何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对于一种价值的判断,不同人在主客观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甚至有可能完全是人的经验和感受,后现代主义法学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对人的理性提出了质疑。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对神的崇拜,到对以神为化身的统治者的膜拜,再到相信世俗圣人的开明治理,最后终于认识到每个人自身理性的伟大。法治正是基于对人的理性的充分尊重而建立的,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法律就是人类的理性”。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要求每个人知道自己的理性并有合理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因此,法治应该是最接近理想社会的运行机制。因此,法治不同于法律制度本身,也不是高谈阔论的宏大叙事,从根本上说,法治应该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的一种合乎人的理性的合理分配利益关系的运行机制。
二、我国法治现状及其原因
(1)现状。一方面,从法治的外在形式上说,法律制度在我国政权体制中并没有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我国长期沿袭了党政不分的政治体制,导致党委领导实际凌驾在国家法律之上,成为实质的最高权力机关,法律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难以对党委对权力的垄断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另一方面,从法的内在本质上说,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运行机制并不是一种合乎人的理性的合理分配利益关系的机制。既得利益集团垄断社会资源独占利益,并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主导利益分配并实现统治,而更多的公民却没有运用理性并参与利益分配的权利和自由。
(2)原因。“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维方式。一方面,是理性思维的缺乏。受传统儒家礼教文化和乡土小农文化的影响,国人过多关注于对现实生活,忽略了对超然事物的探索,导致国人普遍相信自己认可的经验和常识,盲从于世代沿袭的道德标准,而缺乏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是合理分配利益的妥协思维方式的缺乏。传统的礼教式人治文化,给我们灌输了一种“全输全赢”的人治思维方式,成王败寇,一山不容二虎,只有一种利益集团才能统治社会资源并把握道德评价标准,他们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自己的理性把人简单的分为好人与坏人,而不允许它种利益集团运用理性和参与利益的分配。这种赢者通吃、利益独占的利益分配方式成为社会不稳的根源,其结果是几千年来的中国始终在历史兴亡周期律循环。时至今日,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维稳工作成为当今政法工作的核心。然而,当今的维稳工作的措施仍是缺乏法治思维的治理模式,大多采取截访、打击、镇压等方式,简单的认为平定即使稳定、服从即是秩序,一味的追求利益的独占,没有让其他利益群体真正参与利益分配。由于缺乏平等交流的妥协机制,法律规范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实施,一些利益诉求无法以合法的方式进行,造成利益诉求的方式日益暴徒化,反而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我国如何实现法治
(1)我们必须树立起一种核心价值观,即一种法治主体意识。由于法治来源于西方,近代以来,国人对基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对于西化排斥的心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法治不仅仅是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化,更是人类文明发展无数次检验了的被证明是最不坏的、最接近理想社会的治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当前,中华民族的第一要义不是复兴而是发展,只有顺应法治这一潮流、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因此,我们之所以要法治,归根结底是自己需要,是为了自己,这就是中华民族法治主体意识的第一要义。
(2)执政党要加强自身的改革。执政党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放弃对利益的独占,实现党政分开,让更多社会公众与利益群体能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与成果的分享中来。为防止利益集团对法律的独占,必须保障法律的最高地位,任何利益集团的活动只能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并以妥协的方式达到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制衡。
(3)我国当前最需要的理性思维和妥协意识的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推动精神文明和法治理念的建设,而是应该赋予公民更多的自由表达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实现公民自身法治意识的启蒙。启蒙最重要的是自由交流而非灌输,因为“启蒙的真正实现,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公开的、平等的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一个法治国家,就是让每个人能以有尊严的活着,使公民成为一个完整的权利主体,并在此基础上真正达到共产主义理想所要实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参考文献:
[1]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170.
[2]熊培云.自由在高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263.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推荐阅读:
法治文化建设08-27
农村法治文化05-23
中国法治文化09-13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08-08
法治文化建设规划20108-11
法治中国的文化自觉05-13
开展法治文化传播07-28
乡镇法治文化情况汇报08-23
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10-25
我国法治社会传统文化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