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2024-08-08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精选8篇)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篇1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实现法治已经成为共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

法治文化是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制度安排、社会秩序构建等要素发展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他法律制度、法制精神在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对法律信仰的总和,是人们建立在法律信仰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是全社会对法律的共识性法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一、加强法治文化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一个内容博大,内涵丰富的大概念,是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发展你的必然产物,是诸多法制文明的综合体现表现在立法、司法、执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方面。

(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对内是促进和谐的一种保障,对外是可彰可显的法治国家的一种新形象。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经历了从中重点宣讲法律文件、法律解释的具体规定到面向公民阐释法律精神,启发抽象化的法律权利意识,从宣扬“法律无情,疏而不漏”到宣传“法律是人民维权的利器”,从倡导公民作一个守法者到鼓励公民成为一个积极的护法者的不断完善、更富成效也更加人文化的过程。这种历程实际上就是从法律制度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内核,从法治体系构建深华到法治文化培育。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法制建设和法治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健康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审视、反思立法、执法、司法,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法治工作全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其次,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法治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法治发展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第三,法制建设要做到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法治文化建设本身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因为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和谐社会追求的就是化解矛盾、解决冲突,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人类社会是由若干个不同方面,不同组织和个人结合而成的,他需要一系列的规则来维系。这些规则有道德、有纪律、有传统、有习惯,但其中最明确的无疑是法律。而法治文化正体现着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必须以法治文化作为思想基础,而和谐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也恰恰是法治谋求的最高理想。法治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上,不仅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制定蓝图,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重要的观念,为和谐消除矛盾,提供守法意识。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实践过程,必须通过不断地培育、升华,逐步实现由偏重法律知识普及到注重法治精神倡导的转变,实现由偏重政府推进到注重政府推进与民间自觉相结合的转变,实现由偏重法制宣传教育到注重法治实践的转变。凸显公平正义、权利本位、崇高法治的文化取向,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把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任务。

三、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文化建设缺乏基础

当前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一定的基础。虽然基层有着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作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礼法思想对大多数人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封建“人治”、“德治”的观念在一部分人心中还根深蒂固。儒家的礼法思想蕴涵的是人治理念,无法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建设基础。用托马斯潘恩的一句名言改过就是“在人治的社会里,国王就是法律;而在法治的社会里,法律是国王”。同时中国古代法治注重“刑治”与现代的法治不能相混同。现代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与现代法治文化建设不相和谐的问题,但分析这些不和谐问题的深层因素,关键在于还未在基层形成于法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基础。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和为贵”,重关系、讲人情的传统和习俗几乎渗透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人情和亲情是社会生活和交往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缺少人情的社会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样,熟人社会过分发达的人情伦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特别对现代文明所认同的法治文化更是具有瓦解和剖坏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以情压法”、“以情代法”、“以情乱法”等现象在当代中国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社会公众的普遍心理是,一旦面临讼争,首先想到的不是运用法律维护权利,而是能如何做到息事宁人,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寻找关系和人情资源。在崇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人情与法治并非绝对向左,但情之于法需要一定的尺度和界限。所以基层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处理好这种重情轻法的文化传统,引导人们重新进行法律价值目标的选择,逐步培育人们的法治精神和对法治的信仰。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发展受制于物质生活的条件和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镇文化的贫乏。在农村,大量的农民固守土地,沿袭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单一性制约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使法制宣传效果不高。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的重要关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设法治国家、培育法治文化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具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保持高度敏感与警觉。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律素质,使法治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

法治理念和其他文化种类相比,基层法治文化是一项崭新的建设领域,必须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首先要确立发展的理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建设法治型政府、公正司法执法、社会平安和谐、经济法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有力推动法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其次,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重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建设的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核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领导三者的有机统一,不可有所偏离。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出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有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认真去梳理、去探索、去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框架下,不断地去丰富、去探索、去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第三,要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在利益表达方面,弱势群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素手无策,少数激进的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目前,农民工、流动人口、城市拆迁户等社会问题还未到达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服务基层、满足需求作为履职为民的宗旨,使工作着力点前移,深入实际生活,及时掌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缺、所盼,努力做到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人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的提升。

最后,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高人民法律素质是基础。要在发挥好党委和政府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多地注意依靠社会力量来推进法治建设。因此,提高人民的法律素质,激发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公民的法律素质现状与法治文化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必须继续在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积极探讨如何在社会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努力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头脑,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二)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创新形式,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由于中国法治文化的缺乏,目前,对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坐标,所以,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工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

但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和移植同时要梳理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尽管没有西方法治文化中的法治精神,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体现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民族性建设。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私权神圣、权利制衡等观念,还要注重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性建设。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走上了一条以经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道路,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现代化道路要求用全新的法律规则来保障和维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塑一种法律主治的现代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应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更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也要剔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治思想、特权思想等,形成普遍的自由、平等、公平、民主和权力至上的观念以及信仰法、崇尚法和尊重权利的法治精神和良法主治的现代法治文化。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作支撑,即要创新法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要借助各类传播载体,改进方式方法,使依法治理特别是法制宣传从过去的灌输式、被动式向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方向转化。同时,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采用接近大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表现形式,依托各种媒介,如公益广告、手机短信、普法网站,运用图片、文艺节目、法制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

(三)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

真正实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养形成。法律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虽然说整个法律的实施,是包括着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执法司法和公民群众的普遍守法两个基本的方面,但前者即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的执法和司法者却始终处在决定和影响法律实施的主导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必须满足法治要求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实现执法和司法的公正。因为只有执法和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公正,而这显然是整个法治文明的基础。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之,法治文化建设是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注重司法实践的重要作用,着眼于社会深层结构和秩序的调整和维护,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逐步落实为制度化和程序化,即法治化的措施,健全法制并充分落实,在全社会形成真正依法办事的风气和习惯。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篇2

一、高校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现实意义

1. 实施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高校是我国社会的重要事业单位,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必须要按照法律、法规、各类规章制度办事。这是辅导员法治素养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完成学业后, 要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 成为一个社会人。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要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熏陶, 建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 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 以及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较多, 负责大学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其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法治观念、法治行为的养成。因此, 实施依法治校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第二要义。

实施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与规定, 制定高校各项学生管理制度, 开展育人活动,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也必定会具备较好的法治素养。

2. 学生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法治教育的深入,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也有所增强, 他们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 这对社会、高校和学生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价值取向出现了所谓的“多样化”, “法无禁止即可为”思想被错误地运用, 它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在校园里蔓延, 表现在社会责任感下滑、不遵守学校纪律等方面, 同时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广泛, 行为失范现象增加, 涉法违法现象也趋于增多。从某种角度来看, 这些案例的发生, 说明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出现了一些问题, 高校的学生管理、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等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和繁重, 如何按照法律法规工作, 如何引导大学生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践行法治精神, 已经成为辅导员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3. 辅导员自身素养提升的本质要求

2005年,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 从政治、学历、业务三个方面, 对辅导员的选聘提出了指导性的标准, 即“具有相关的学科背景,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当前, 根据大多数情况来看, 高校选聘辅导员都能够达到这三方面的指导性要求。但是在具体选聘工作中, 这一内容依然过于概括。很多高校都是先招聘后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辅导员。2014年, 教育部又发布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其中, 辅导员的职业守则要求“爱国守法、为人师表”, 职业知识储备上要求其必须具备规定的基本法律法规知识。这些要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现实中, 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加之他们的学科背景比较杂乱, 较少的人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 更少有人是法学专业背景。此外, 个别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不高, 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作风, 成为大学不良学风形成的原因之一。而如今, 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复杂性, 则要求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

二、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路径

1. 学校要实现“良法之制”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某些不合理条文,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现阶段, 在校生人数增多, 对学生管理来说是一项重大课题。其中, 调整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制度, 不论是针对辅导员还是学生, 都必须是合法的。否则, 其一, 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 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其二, 影响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成长会有不良的影响。在某些高校制定的量化考核标准中, 将教学考核、学生管理、学术讲座考核等相关联。为了不影响单位年终考核和利益, 辅导员就会采用各种办法, 做出与法治精神不吻合的事来, 有时也要帮助学生逃脱处分, 这对学校的校风、学风, 乃至实现依法治校都是非常不利的。

学校要修改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使其与国家法律接轨, 实现“良法善治”。在制定和修改校规校纪的过程中, 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使之有参与感和认同感, 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减少抵触。必须要明确的是: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 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因此, 学校有必要对“违法”的“规章”进行清理或修改。

2. 多渠道提升法治素养

近年, 社会上出现的学生与高校发生法律纠纷的案例中, 学校败诉的情况越来越多。2009年, 郑州某大学学生因实习发生意外伤害, 状告学校和实习单位, 法院判定学校和实习单位二八开, 对学生进行赔偿。该案例说明, 学校的某些制度内容及其操作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与法律不一致的地方。现实工作的需要, 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通过研修法律知识、参与法律讲座或自学等方式完善法律和心理学知识储备。这就要求辅导员, 不仅要学习教育类的法律规章制度, 更要明确自己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行使哪些权利。辅导员自身具备良好的法治素质, 才能立好班规、执好法, 进而影响和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成为合格人才;才能增强工作能力, 提升应对水平, 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 管理工作坚持法治原则

高校的校风、学风不良, 与规章制度教育及其实施效果有很大关系。在现实中, 社会的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不健康行为的发生。部分学生在校园生活中, 把不廉洁行为当作必备技能。个别同学会采取“登门拜访、托人说情、威胁老师”等方法, 来解决其相关利益问题。在一些学校的奖助学金评选、发放中, 出现了违规的情况。这些现象的背后不乏辅导员参与其中, 可能还有违纪、违法行为。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就必须重视辅导员的榜样作用。学生有着一定的法律意识, 他们更看重老师是怎么做的。在高校, 坚持法治原则, 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法治教育的成败, 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作为, 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师和学生管理队伍都能够认真执行规章制度, 那么学生工作实现法治化, 就不是一句空话。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 奖罚分明。辅导员必须要公平公正、不徇私舞弊, 同时, 也要慎重对待对学生的处罚, 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既要指明其错误, 也要给其出路, 使受处分的学生真正知错改错。

4. 用民主方式依规管理班级事务

在班级事务管理中, 要有民主、法治思想。辅导员从接新生班开始, 就要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班级制度, 并依此管理班级, 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用规章制度来要求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班级学生综合测评、评选奖助学金和各类评优评先工作等。一些高校的学生旷课、迟到、不请假离校等现象突出, 说明了学生对校规校纪是忽视的。学生存在的旷课、不请假离校等现象被发现后, 必须要依据高校对学生“无故旷课、请假逾期不归和不请假离校”的处理规定, 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惩戒, 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 增强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维护校规校纪的权威。

现阶段, 用社会主义法治观指导辅导员工作, 提升辅导员的法治素养就是重中之重。高校辅导员提高法治素养, 通过依法依规管理, 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对推进整个高校治理体系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高校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是现实学生工作复杂性的必然要求, 也是辅导员提升自身素养的本质要求。辅导员法治素养的提升, 要求学校实现“良法之制”, 要多渠道提升法治素养, 管理工作要坚持法治原则, 用民主方式依规管理班级事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法治素养,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平, 何本华.从法律角度思考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J].教育与职业, 2012, (27) .

浅议生态法治建设 篇3

关键词:生态法治;构建目标;原因分析

急功近利式的经济发展观正在一点点蚕食中国之美。在这一背景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便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美丽中国”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生态建设,最有效的支撑就是法治建设,两者的最佳结合就是生态法治建设。

一、生态法治的概念内涵

生态法治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法治的轨道。生态法治中的“生态”是指狭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法治则可以概括为:国家借助法制手段调节公民之间的生态利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法治过程。根据生态法治的概念可知,其基本要求分为制度与实践两个层面:在制度层面,生态法治意味着建立一个体例完备、内部和谐、层级合理、结构严谨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也就是法制,对生态建设所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法定义务等做出明确规定,为生态法治的实行提供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法制框架;①在实践层面,生态法治要求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的有关行为必须以生态法治的规定为底线。

生态法治的构建目标可以分为首要目标、基本目标、根本目标:首要目标是完善生态法律体系。生态法律体系的完善为生态执法、司法、守法提供依据,是生态法治实现的基础,具体而言,它包括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生态法体系,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基本目标是形成生态自觉的社会风气。法制不能独行,需要法治精神的助推,生态自觉社会风气的形成将会更好的促进生态法治的落实。根本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在法制支撑、民众生态自觉养成的支持下,实现以生态平衡为核心、代际公正为原则,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生态文明是构建生态法治的根本目标。

二、建设生态法治的原因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一些信息:信息一:2011年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其中工业源2016.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04.3万吨,其中工业源1729.5万吨,机动车637.5万吨。信息二:2011年国家环保部对全国酸雨频率的调查显示,在被监测的468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227个,占48.5%;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140个,占29.9%;酸雨频率在75%以上的44个,占9.4%。②信息三: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严重。如福建紫金矿业的事故,导致内河水质污染,渔业严重受损,同时造成了跨界污染;中石油大连油库爆炸,造成50平方公里海域污染,酿成海洋生态灾难。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状况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平衡难以保持,洪涝、干旱、高温、地震等现象频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下,公民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从破坏生态的行为中我们得到的只是眼前的经济利益,牺牲的却是人类长远的生存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反思现有生态建设的局限性。

首先,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有效性不足。我国生态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可谓不多,1979年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家已颁布宪法和《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30余部法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40余部行政法规,而规章和司法解释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更不胜枚举。③然而,仔细分析已有生态法制体系会发现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效力等级低,存在与其冲突的上位法,影响其适用。专门的生态立法中,位居最高的为《环境保护法》,但它也仅仅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第二,可操作性差,规定过于抽象。调查报告显示,92.05%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在实施上存在问题的立法根源在于其条款规定过于笼统简单,不易操作。③例如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对环境监管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仅有原则性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过于笼统,难以在实践中操作。第三,立法体系上存在空缺。同时,随着时代发展,现有的生态法律体系已不足以应对新出现的生态问题,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进行惩治。

其次,我国环境执法中各部门权责不明、执法不力等现象广泛存在,生态执法效果不理想。产生这一不良后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环境执法部门体制构建不合理。我国环境执法采用的是横向分割式多部门执法,纵向“条”、“块”结合的组织体制。③横向上,生态保护工作在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下,由多部门进行实际执法,例如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环保工作进行统一监管,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保工作进行统一监管,具体方面管理则是工业污染执法归环保部、水资源保护执法归水利部门、农业环保执法归农业部门、社会生活噪声执法归公安部门、海洋污染防治归海洋部门。而且,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对统管生态执法主体有较多规定,对分管主体规定较少,且仅为原则性规定,缺少对分管主体执法权力、程序、责任等的规定,由此导致分管环境执法部门执法不力、行政不作为现象突出。同时,法律对统一监管部门与分管部门、各分管部门之间、环保部门与其他机关之间的执法权限未进行明确界定,这就导致各生态执法部门之间相互争权推责,执法效果差,极易导致执法空白地带的出现。纵向上,这种多层级、双重领导下的生态执法体制使得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执法中政府官员包庇污染企业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在法律上环保部门没有权力对包庇官员进行制裁,行政体制上环保部门财政、人事都要受制于政府,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甚至变成了地方政府的“项目经理”和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生态执法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环境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生态执法中“以罚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较为普遍,执法人员随意收费、吃拿卡要、袒护包庇环境违法行为甚至为企业通风报信、串通违法等现象普遍存在。生态执法中的腐败案例屡有发生。

最后,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途径不健全。公民的环境意识是逐渐提高的,但在现实中,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带来的并不是环境状况的好转,反而是更多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出现。究其原因,还在于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不通畅,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还是由国家来承担,而且运行程序不透明,环境保护经常要让位于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经济利益诱惑下,很多公民、企业往往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更大的利益空间,普遍性的环境违法行为大量存在,环境守法性不强。

(二)生态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没有幸免于传统工业文明的负效应,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已非常严重,改善生态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生态建设可以称的上是一场绿色革命,而任何会变革都需要建立新的行为规则体系,并对变革的成果加以确认和保护,否则不会成功。④在生态建设中固然要采用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方法,但综合考量各种手段后可以发现,法律凭借其规范性、强制性、普遍性等诸多优势使法治成为生态建设的根本选择。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工具,不仅能够体现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法律的强制措施、激励措施来建设生态文明。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法治可以提供完善的法律体系使生态建设有法可依;法治可以规范执法行为,防止权力的滥用;法治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使公众参与常态化、科学化。也正是由于法治所具有的这些优势,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全球范围的日趋严重,重视法治对生态建设的保护作用,已成为国外进行生态保护的基本经验,日本、美国、瑞典、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建设循环经济、实现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方面都选择了法治途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法律保障体系。⑤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其已有经验,构建我国的生态法治。

三、结语

我国现阶段生态法治建设中存在法制体系不完善、生态执法机制漏洞百出、公众参与生态法治建设途径不通畅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从完善生态法律体系、规范生态执法行为、培养公民生态自觉、重视生态理论研究四个方面建设生态法治。生態法治的实现将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注释:

①参见郭珉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民主与生态法治》,《社科纵横》2012年第3期。

②以上信息根据中国环保部公布的信息整理而成,http://jcs.mep.gov.cn,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6月1日。

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的相关内容整理所得数据。

④参见宁清同:《论生态法治的创新与完善》,《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⑤参见李国花:《论生态法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许丽君、周路路,女,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篇4

江西省丰城九中

政教处

刘 枪

8月24日上午,丰城市司法局、法制办、教育局等领导陪同宜春市司法局领导来我校指导法治建设工作。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篇5

建设法治XX

坚持依法执政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之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并对依法执政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乡镇要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重要决定,加快推进法治乡镇建设。

一要造浓依法治镇氛围。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的宣传教育,促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清除官本位、特权思想等不良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与发展的关系。要求全体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时刻绷紧法治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观念,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尤其是在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利与法的关系,公正决断是非,不因私利抛公义、不因私谊废公事、不因私情弃公平,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二要全力推进依法决策。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不作为是最大的不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是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政策和法律互联互动的重要条件。党委依法决策,强调的是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决策内容、决策责任都要始终贯穿和体现法治思维,并采取和运用法治方式。每作一项决策,都要认真想一想法律上谁有权决策,有多大权限决策,决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应当遵循的法定程序是什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等。今年7月起,我们为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在决策之前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先知先议先评,保证了建设台资工业园、调整乡村布局、实现重大项目等多项决策更贴近民意、更反映民情、更促进发展。

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篇6

一、充分认识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纪检监察的一项重要工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是培养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全民法律水平,形成遵纪守法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载体。纪检机关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承担重大责任,并且有着其他国家机关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1、法治文化建设是现代民主法治的灵魂。

2、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需求。

3、法治文化建设,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内在要求。

4、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地方人大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

长期以来,纪检监察机关非常重视法治文化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法治文化建设仍然是整个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尚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民主法治发展的新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笔者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进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协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统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

2、——突出重点,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中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元素,彰显人大工作的特色。

培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陕西 篇7

我国的法制建设宣言和总纲领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就此问题作出指示并讲话。对于“法治中国”在中国法制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并列为四中全会的主体, 构建我国法制国家的宏伟蓝图。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也对法治这以为他作出了详细的探讨, 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作出筹划与部署, 并阐述了一系列的新观念, 带动我国法制社会的提升, 使我国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 本文从培育公民信仰法律和崇尚法治的意识, 根植和培育民主、权利、程序等法治文化, 以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陕西改革深化、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对陕西法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法治陕西建设路径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陕西法治建设存在的障碍

法治文化的形成要经历长期的演进, 然而陕西由于民俗、历史和环境因素, 缺乏政治民主文化意识、法治思想的宣传、法律知识的认识,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支持等条件也不够优越,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阻碍。

(一) 人治文化影响深远。

从历史来看, 陕西文化是传统文化代行代表, 一直缺少法治文化的环境。人治核心的观念体系和价值追求建立在宗法制度、伦理道德和血缘亲情基础之上, 由君主掌控国家大权, 主要依靠理治和德治进行治理, 而理治和德治在本质上是人治, 权大于法, 法治只是辅助的治国方式, 即“政教之用”。一个好的领导人是老百姓希望的寄托, 老百姓更愿意是“清官”来治理国家, 在他们眼中法律只适用于保护自身的权益, 而不适用于治理国家。在这种体系下不可能培养出现代法治所需的“平等”原则, 更不可能产生“形式正义”, 这对现代民主法治建设构成了较大障碍。

(二) 法治意识较为淡薄。

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陕西一些领导干部习惯把法律作为工具, 只考虑如何为“治”理老百姓寻找所谓的法律依据, 以权代法、以权决策, 而没有依法办事的观念, 导致了以领导干部的“思想”为依据的主导思想成为主流, 法律的定制者则是当地的官员, 而老百姓只有服从。反之就会得到“法律”的制裁,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影响法制建设进程的主要原因。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不是法律本身, 而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认知和法律知识的传播。

(三)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陕西地处内陆, 内部和外部的文化交流受到环境的限制。长久以来, 民间社会自主形成的本土文化, 在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下延伸, 渐渐演变成百姓生活中的“活法律”, 一代代流传下来, 成为社会的主要规范, 极难改变。在遇到纠纷时, 过分讲究克制礼让, “闾里不讼于巷, 老幼不讼于庭”的厌讼思想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屈死不告状”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还有很多, 通过法庭解决问题的人统称是视为异类。多数人往往通过新房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有政府的介入会更直接有效。同时, 官员和公众对法律缺乏信仰, 以至于导致很多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

三、推进陕西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对于陕西这一从根本上缺乏民主法治的地区来说, 具体可以从以下4方面着手逐步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 形成法治文化共识。

“法治文化的形成必须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建设法治陕西首先应确立法治文化共识, 从纠正重义务轻权利、重“官”轻民、重政策轻法律的观念入手, 把提升公民主体意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探讨如何摒弃人治思想, 正确对待发的价值观, 着重强化领导和公务人员的权利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节本观念。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法治的主体, 国家公职人员才是法治的对象, 唤起公民独立的人格尊严意识, 认识到自己主人翁的作用和地位, 使法治成为公民的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使人民群众在知法、懂法、守法的法治观念中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

(二) 强化权利的同时进行约束监督。

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 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 前者却破坏了水源”。陕西在法治建设的实践中, 应从合理配置权力、确定权力范围、明确权力界限等方面入手,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逐步确立权力运行的具体规则、步骤和方法,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有法可依、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制环境。

(三) 重视法律程序正义。

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程序的权威, 法律实体正义依靠法律的程序正义实现。传统的法律文化对实体法的重视高于程序法的重视。在交涉陕西法治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要把程序法的权威树立起来。赋予正当程序内在独立价值。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行政、立法和司法程序上, 司法程序最为重要, 司法是人民权利和实现社会正义最有力的保障。通常权利和舆论会干扰司法机关分析和处理问题, 只有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才可以更客观的处理问题。

(四) 探索法治建设路径。

陕西法治建设的路径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 应该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文化政治的现状来进行。其中政府推进和人民群众的自觉的性是它本身的最佳途径。根据现在陕西的社会现状分析, 法制建设是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础之上, 把其作为主要推手。在进行的过程中政府公职人员必须起到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 不能仅仅是制定规则和号召的作用。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参与法治建设, 引导民众自觉守法。同时, 法治文化建设客观上需要一个历史阶段, 甚至是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传承与推进才能形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决定作说明时指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作为托动力的法治文化, 可以让人民群众更深刻的理解法律的要求, 更好的推动立法和执法, 使其能够更好的发展。建设陕西法治社会必须提高以现代法治为核心的法治意识, 提高公职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从而为为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 踧踖全体人民群众法治文化的提高, 实现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必要的条件。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将依法治国作为大慧的主题, 大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成为我党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纲领, 并以此为宣言书。全面推进了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在党和国家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实现伟大的中华名族复兴而努力的关键时期, 如何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深化法治改革, 加快推进陕西法治建设, 是陕西省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影响陕西法治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 从人治文化影响深远、法治意识较为淡薄、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等影响因素出发, 进而提出建设法治陕西的实现路径, 以期为推进陕西省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思维,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傅小青, 梁知博, 杜宏宠.关于推进陕西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导刊, 2013 (10) .

[3]王茵.关于树立法律至上权威的思考[J].理论导刊, 2006 (04) .

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篇8

关键词:环保;法制;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又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高度,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也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严格依法保护和治理环境既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更是对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中国梦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

一、清醒认识当前生态环保的严峻形势及其特点

据国家环保部日前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5年新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已取得突出成效,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十二五”前四年,我国COD(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大幅下降,分别降低10.1%、9.8%、12.9%、和8.6%,提前半年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落地实施,国家环保部先后对33个市区开展了综合督察,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负责人,督促各省区市对30%的地市级政府进行了环保督察。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1万份,罚款42.5亿元。全国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分别为2079件和1685件,各级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3件。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环境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这些数据表明,峻法治污、铁腕执法的氛围正在形成,力度也在空前加大,法规发威、管理发力的震慑作用已经初显,但是在这些数据背后,我们依然不可小觑当前面临的复杂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

一是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再治理的生态环保乱象仍在一些地区反复上演和恶性轮回。 某地一座古城,城中公园内原本有一块不小的湖面,为发展地方旅游业和特色餐饮业,时任领导头脑一热,废弃公园,引入大大小小数十家诸如水上餐厅等门店,餐余排污没有渠道,只有向湖内大肆排放,结果湖里的鱼死光了,水草也不长了,水鸟也不来了,等到一泓清水变成了一潭死水、臭水,此时官员们才如梦初醒,重新投资修缮恢复公园休闲游乐功能,类似现象不胜枚举。

二是边保护、边破坏的怪圈此消彼长、有禁不止。据有关网络媒体报道,我国西北某地一条著名的山脉作为南北气候分界线,其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但是即使这样一个重要生态屏障也难逃厄运。一边是当地省市政府分别在2007年、2013年通过制定《生态保护条例》进行立法保护,动员各级政府力量对滥采滥挖的采矿企业进行整治关停。但一边还是滥采滥挖、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乱砍乱伐的“四乱”现象禁而不止,尤其是掠夺式的开采造成山体满目疮痍,植被锐减,有的山体被削掉一半,有的整条山沟一片狼藉,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直接成为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重大隐患,时刻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这种场面与有些地方的湿地保护和水体保护等一样,即似曾相识,也触目可见。

三是甲地淘汰、乙地接纳的生态环保包袱转手传递的合法化程度正在潜滋暗长。当下,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积极性高涨,组织大量人员到沪深广等沿海开放发达城市招商,有的开发区还打出了产业转移的响亮口号,其实引进来的大都是对甲地生态环境已经产生较大破坏的能耗大、排污多的企业,故被当地“扫地出门”,而“病急乱投医”的乙地则当然沦为如获至宝的“接盘侠”。

四是顾此失彼、挖肉补疮式的修复保护生态环境,这在某些地方的所谓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生态恢复与再造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挖了这里,填到那里,留下了一个个大坑却不再有人问津,久而久之又变成了新的地质灾害隐患。退田还湖,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开发了生态游,最后都是水体被污染到不可收拾才罢手。

五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对资源禀赋的深度破坏。有一些原本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方为创设更好的旅游休闲环境,无计划、非理性的透支生态资源,人为增加一些与自然环境极不协调而又带来污染的景观和游乐设施,或配套一些与主题无干的休闲度假项目,把本来人水和谐的绿水青山通过强行“整容”弄得不伦不类,甚至面目全非。不仅扭曲了自然生态的原始风貌,而且也因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让“这边独好风景”在游客眼中大打折扣。

六是有些地方的小水泥、小矿坑、小造纸、小印染、小炼炉等能耗大、污染重的小作坊式企业禁而不绝、死而复生。在利益的驱使下,死灰复燃者有之,与环保部门“躲猫猫者”有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者”有之,……此外,大有围城之势的生活、建筑、生产垃圾及废料地无序堆放(如深圳光明新区人工堆土垮塌事件),废水废气及工业油污的肆意排放(如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施工扬尘、秸秆焚烧等,不一而足,仍在较大范围内普遍存在。正是这些生态环境致害“人祸”的叠加,迅速成为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的直接诱因,也使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短板的各种弊端更加凸显。

二、环保短板的成因及其应对

首先是扭曲的政绩观和变味的数据游戏作祟。把GDP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重要依据,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硬道理, 不惜用生态赤字换取经济“飘红”, 热衷于上显山显水的大项目,动辄搞点移山填海的大动作,结果数据上去了,雾霾天数增多了。项目变多了,土壤沙化、石漠化、污染问题成堆,水体变臭了,官员升职走人了,乱摊子扔下了。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官员则更看重短期效应,只要自己“弄出”的数字体面光鲜,根本不管他人良田寸草不生。

其次是地方保护主义掣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荫下,有些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总是关而不停,打而不死。有的地方清洁的风电送不出去,而又一些地方则拒绝清洁能源,新上大批火电项目。有的地方环保部门查处环境违法,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俨如一只钟罩似的铁桶,地方保护主义可见一斑。

三是生态环保整体联动机制缺位。 有些地方一旦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惊动了上级,下面也不能不尽快做出反应。但往往是环保、国土、林业、水利、公安等多个部门一哄而上,而对总体上如何保护,哪些需要重点保护,哪些应该开发与保护并重,则缺乏系统完善的规划引领与约束。部门拿出的规划各自为政,既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权力交叉重合,也有可能留下权力真空。尤其在一些涉及具体利益的问题上,部门之间“绕道走”和拉锯扯皮的情形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

四是生态环保监管执法软弱无力。新环保法的实施,无疑对改变积久形成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逆向动力机制具有积极意义,但仍难免存在执法偏弱、偏窄、偏软等问题。看长官脸色执法、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等“变通思维”还有较大市场,坊间用“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来形容环保违法处罚似不为过。此外,环境违法信息公开透明不够以及少数企业和政府官员因环保新规产生的“不适应症”或者暗中“杯葛”的现象也对强势环保执法构成了新的阻力。

五是抓环境保护与治理缺乏韧性。环境治理只有坚持持久战,保持高压态势,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方能收到实效,巩固“疗效”。否则,雷声大、雨点小,喊一阵、歇一阵,“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只能愈益放纵环保违法的野蛮疯长。

三、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环保的实现路径

第一,坚持法治环保,至关重要的是让全体公民知法懂法,从而抵制违法,自觉守法。 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贯彻新的环保法,切实拓宽新的环保法的受众面和覆盖范围,使每一名公民知晓核心内容,了解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把遵守环保法、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生态功能红线、资源利用上线作为自己守法护法的准绳,参与监督各级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层层落实环保责任,促进各级政府在生态环保方面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第二,坚持法治环保,就必须不断完善环境法制体系。转变立法观念、重视立法实践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保证。环境违法形式多样,原因各异,需要制订的法律法规能切中肯綮且对症有效。要在遵循环保母法的基础上,因事应变,有针对性地制订接地气的相关“下位法”。对国家有关部委已经颁布施行或将要颁布施行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也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生态环保现状及时跟进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坚持法治环保,就必须强化铁手腕、硬措施惩治环境违法的执行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法律的权威也只能在执行中逐步确立。要不断加强环保管理专业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环保监督执法的履职能力。一方面,要引导环保管理执法人员敬畏法律、恪守信仰,加强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打牢法律法规底子,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公正执法、精准执法,发现问题“一针见血”,处理问题“一招制胜”。另一方面,要推进环境评价、监测、应急处置、信息共享等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环保执法技术体系,配齐配好环保执法必需的专用装备,努力培养一支与国家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新要求相适应的环保管理执法专业队伍。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和《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的有关要求,通过严厉的离任审计和严肃的责任追究,使那些在任期间无视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领导干部不能轻而易举地“一走了之”,必须为自己的失职渎职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四,坚持法治环保,就必须一如既往地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和退出制度。环保主管部门在与环评机构实现资产、人员、财务等彻底脱钩后,既要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监管,又要强调从制度上寻求他律。要通过梳理环保薄弱环节,把好入门关口,推进落后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尤其是对耗能污染严重、工艺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一定要淘汰出局。此外,对环保指标达不到有关先进、模范环保城市(单位)考核要求的,环保部门要适时提出警示,亮出红牌,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应启动摘牌程序,决不允许躺在功劳簿上“一劳永逸”。

第五,坚持法治环保,就必须依靠群策群力、力推群防群治,实行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社会的生态公益和环境权益有赖法律作保障,而法律的威严同样需要每一名公民来维护。要通过建立环保监督员制度,吸纳更多热心公益、具有正义感的“朝阳大妈”参与法治环保,站出来与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作斗争,用“法外之眼”构建多维监控网络,使环境违法者无处遁形,进而拓展更加广阔的法治环保领域。

参考文献:

[1] 郝栋.中国绿色发展下的产业升级[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上一篇:简短的爱情语录短句下一篇:我的中国梦初中一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