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建设(共12篇)
民主法治建设 篇1
摘要: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推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的基本要求。新时期以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发展, 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 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 必须大力完善立法民主、执法民主、司法民主、守法民主、法律监督民主, 使民主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 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法治民主
2009年9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全会着眼党的建设的四大重点问题之一, 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扩大党内民主, 必须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以实现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逐步推进人民民主建设,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1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大力推进人民民主, 进一步革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当前, 政治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 各种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的冲突、比较、竞争和借鉴寓意深刻, 这对我们党如何既顺应时代潮流, 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提出了挑战。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看, 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不改革政治体制、不实行人民民主同样是死路一条。因此, 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是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迫切需要, 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选择。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基石, 是规范党内关系的根本制度安排和催生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内在基础。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机制, 规范党内民主生活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
1.1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汇报工作开启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局面
2003年10月11日—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的第一项议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自觉接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 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 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发展党内民主, 增强党的活力,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党内的权利主体是党员, 党代表大会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载体, 由中央委员会选出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 包含接受中央全会审查工作、听取批评和建议的精神, 反映了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不同地位、权责及其关系。把报告工作主要定性为述职性质, 体现的是授权与被授权、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领导指挥到接受监督意义非凡, 是一项发扬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新纪元。新时期改革难度的加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强党内民主是对这一要求的正确回应。
1.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奠定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制度基础
2003年12月31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以及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需要制定的。它的颁布实施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程序性内容, 开创了党内民主发展的新局面;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主是监督的基础, 没有民主就没有监督,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内监督条例以党内民主为主线, 自始至终贯穿着民主原则。条例多处出现“民主”一词, 明确提出要“发展党内民主”, 规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 并对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做了细致具体的规定。条例的核心部分——“监督制度”一章, 更是突出了发扬民主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可以说, 条例为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党内监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既是党内监督的重点, 又是在党内实现广泛、到位的监督的重要条件。
1.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
2004年9月22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奠定了党内法规基础, 为党内民主建设、广大党员发挥主动性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与“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是统一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 它的颁布实施, 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展党内民主, 健全党内生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对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当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注意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 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在党内生活中要发扬讲真话不讲假话、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 支持和保护党员依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的权利发表意见, 认真查处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甚至进行打击报复或诬告陷害的行为,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 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 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1.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深化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思路
2009年9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给我们指明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党内民主是一个政党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次“超重量级”的会议上, 再一次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足见党中央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明确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重大原则和重要举措。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内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全党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实践中,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发展人民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 扩大党内民主对推进人民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这些党内文件的规定深刻揭示出实现和完善党内民主, 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探索的发展目标。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人民民主同样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2.1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扩大党内民主, 是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将有力地提高中国共产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扩大党内民主, 发展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并服务于社会。政党因其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信任和支持, 而取得执政地位;也因其对于国家权力的运作符合并实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保持和巩固其执政地位。作为执政的共产党, 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才能有效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和完善带动人民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发展人民民主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我党作为执政党, 在国家整个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 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党内民主建设得好, 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引导人民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的民主氛围, 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执政的共产党没有任何超乎人民利益之上的特殊利益, 更没有任何超乎人民权利之上的特殊权力。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根本上说,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切实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的步骤、路径和方法, 以党内民主制度化、程序化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进一步引导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2 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发展党内民主, 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 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 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 决定了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首先, 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决定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先导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执政党,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是与对党内民主生活的认识密切相关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往往是以党内民主生活的习惯和经验为基础的。党内民主化的程度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其次, 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决定了党是人民民主权利坚定的维护者。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这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最后,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习惯, 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 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必然以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为前提。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党是人民民主政治理念的最坚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民主首先是与利益主体多元化联结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时期, 不允许考虑自身利益, 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市场经济以后,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合法化, 对民主的需求就直接表现出来了。我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同的阶层, 不同的利益群体, 都将追求利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 利益的冲突、调节、分配导致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加, 民主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比如基层搞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直选, 干部群众都非常欢迎。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都有很大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很大发展, 群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提高。扩大党内民主, 这和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相称的。党内民主是新时期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重视发展党内民主, 在党内建立一个非常健康、规范的权利运行机制, 进而推动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3 以人民民主为基础, 在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实施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不断发扬党内民主必将对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有效地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导向作用, 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 才能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国家。
3.1 立法民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必须包含民主的要素, 这是现代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民主是民主化的立法和立法民主化的统一, 是由有关立法民主的观念制度、实践、保障体系组成的有机系统。在立法中, 应将民主作为首要要件, 这一要件贯穿于法律创制的所有结构之中, 并且这一要件为其他要件奠定基础, 提供条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人权保护纳入到宪法保护范畴, 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民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发展, 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应从多方面推进中国的立法民主建设:一是应以民主作为立法的核心和主线, 依次展开整个法律创制工作。具体包括立法的内容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以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同时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立足全局, 统筹兼顾, 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立法的过程要贯彻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的呼声, 既要善于倾听赞扬的声音, 更要高度重视批评的声音;立法的技术要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 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鉴别, 力求为我所用;二是在法律体系内的部门法及与其配套的程序法中, 也要充分体现民主的内容。如刑事立法中必须体现人民惩治和制裁违法犯罪的民主意志、民事立法中体现为尊重每一个公民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行政立法中主要体现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经济立法中应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劳动者的民主权益等;在各种类型的程序法中, 民主应作为其立法的灵魂和主干, 一套民主的程序机制是及时保证人民意志表达的重要途径, 也是立法沿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运转的保证。
3.2 执法民主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 体现人民的意愿, 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将上升为人民意志的法律法规诉诸实施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执法活动, 从本质上来说执法也是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执法的民主性要求:一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锐利武器;二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国家制定了多部包含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行政法, 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 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恪守法无授权皆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正确履行执法权力, 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三是执法活动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民情, 体现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国家机关的行政执法也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进行联系的一种法律活动。执法听证程序实际上就是执法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 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可以进一步化解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情绪, 密切干群关系, 使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法律法规得到顺利实施。
3.3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专门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实行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分开的司法体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 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司法体制建设的经验。推进司法民主建设,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司法机关的猜疑、不满和误解, 增进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增强对法律的信心。
司法民主的内涵包括司法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司法服务于人民, 人民有权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民主体现为:一是司法审判公开、透明。司法的人民性这一特性, 使得司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执法活动必须向民众公开, 公开才能促进公正。要推进司法民主, 应将所有能公开的执法工作都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最大限度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司法信息;二是逐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 既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又是一项公众参与诉讼的重要民主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司法的特征和优势, 很好的发挥了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的作用。对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的内容、范围、权限进行规范, 赋予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选择权进行立法, 是扩大司法民主的重大举措;三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理性对待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司法民主建设, 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民主和保障人权紧密联系, 保障人权在刑事司法中体现为如何防止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同时, 也应当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抓紧建立被害人权利救助制度。
3.4 守法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 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 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 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国无法不治, 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 凡事依法纪, 则社会安宁, 经济发展。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 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有序的民主, 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的民主。守法民主是对社会上一切守法主体的基本要求, 遵守法律在法治国家必须体现为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础上根据不同守法主体的特殊性给予不同的要求, 具体体现为:一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模范守法。遵纪守法, 必须抓好执法部门的模范带头作用。公检法司和行政执法部门,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自身守法是公正执法的前提, 只有把守法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建设来认真对待, 自觉做好, 才能减少执法犯法事件的发生, 才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二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认真、自觉守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作为社会的一员, 遵纪守法, 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准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这是将守法作为义务来履行;积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并且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就是将守法权利来行使。守法民主最重要的就是将遵守法律从义务转向权利,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提高社会组织、公民守法积极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运行秩序, 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3.5 法律监督民主
民主监督是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一部分, 法律要体现和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 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 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 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 对权力的行使, 尤其是对国家权力的行使保持合法性的判断力, 起到预防、控制和纠正违法的作用, 保障法律的实现。因此, 法律监督民主也应当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立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行政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司法机关法律监督民主、各个党派的法律监督民主、新闻舆论法律监督民主以及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法律监督民主建设。
2006年8月27日颁布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的出台, 就是紧跟党内监督的步伐, 及时推动了立法民主监督的法治化, 为国家其他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国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是人民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是实施法律监督民主的重要机关, 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 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 把人民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 抓住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新时期法律监督民主更多地体现为法律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以党的监督为前提, 充分发挥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用人民群众的民主力量实施法律监督,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我们已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黄炎培)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参考文献
[1]孙承斌, 李亚杰, 谭浩.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看党的建设[N].光明日报, 2009-09-19.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G].2003.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刘作翔.法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民主法治建设 篇2
—记xx镇xx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
一、村情基本概况
xx村地处xx镇西部山区,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800米,为典型的半山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14.36平方公里,有411户1647人,男女劳动力1029人,劳动力输出350人。“两委”成员9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28人,各配套组织齐全。截止2009年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0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66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2万元,有固定资产2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扎实推进,交通状况显著改善。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41人,参合率89.5%;享受低保95人。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335平方米,拥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185人,距离xx中学9公里。目前整个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6人,其中小学生185人,中学生71人。
二、创建措施
2010年,我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司法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四民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村干部依法治村水平得到了提高,确保法律法规在我村的实施,努力促进我村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深刻开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 首先,成立了以村党支书李有清为组长,村主任杨顺文为副组长的郎等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小组,把依法治村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其次是制订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在村、组、户之间建立共创民主法治示范村网络,村干包片、包组,组干包户,形成了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依法治村的其他配套组织建设,即抓好村综治工作办、治保会、调解委、帮教小组、治安联防队建设,加强其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明确思路,把握重点,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的创建工作
1、抓普法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普法的内容上,着眼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广播、宣传栏、印发法制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再次,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建立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如村民法制学校,设置固定的法制宣传栏,确保了一定的普法经费投入等。
2、抓建章立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建章立制是创建民主法治村的核心环节,建章立制的中心是“四个民主”、“三个公开”。在创建过程中,着重围绕“四个民主”、“三个公开”,抓好制度建设:一是民主选举制度。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确保选举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保障党员、村民的民主权利;二是民主决策制度。普遍建立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三级决策机制,重大决策先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决定,让群众参与村务的决策;三是民主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做到内容上合法,程序上依法,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小宪法”;四是民主监督制度。建立村民主监督小组或村务监督小组,全面实行村务、财务和公共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制度,征地带劳、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策、公开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
3、抓综合治理,维护我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开展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中,针对我村存在的如土地承包及流转,征地拆迁,等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予以妥善解决,努力为群众办实事。首先,深入开展民间纠纷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转刑”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其次,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管理。加强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建设,选配好治保、调委主任及成员,落实群防群治的责任制,使家家户户都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工作和责任,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以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让群众有一个安全感。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有效实施
1、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把开展民主法治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2、精心组织,加强指导。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活动是融政治文明、社会管理、经济发展于一体,涵盖于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我村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
3、强化组织建设,形成创建工作合力。为达到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一是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村党支部对创建民主法治村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二是要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组织的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调整充实力量,努力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共青团为助手,治保调解、妇代会、民兵等组织相互配合、协调高效的工作合力。
二、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取得的社会效果
(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了农村基层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内容的创建活动,农村基层民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而且理顺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关系。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约束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融洽了干群关系。通过创建活动,我们村干部的威信提高了,号召力增强了,工作也比以前好做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使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以有效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加强综合治理,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既享受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逐渐树立,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大幅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生活安全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民主法治建设为广大农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本村村容风貌和治安况状况明显好转,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思考
通过近几年的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创建经验,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创建活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村没有积累,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工作合力不强,负责创建业务的人员工作精力不足,对创建活动资料不够完善,只负责一些面上工作,不能反映该村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等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对创建活动的认识,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将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加大人、财、物力投入,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民主法治建设 篇3
关键词:民主法治建设;理论创新;依法治国
引言:党的十八大是一次比较重要的大会,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要创新民主法治建设,以加快社会的法治进程,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报告中民主法治建设的理论有所创新,并提出了众多创新的观点与对策,说明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将其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使我国民主法治更加成熟与完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保障,党领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也领导着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与核心,同样也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本质与核心,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特征;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此同时,要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党领导的地位与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党作为领导核心的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将党的主张变为法定条款,从而在国家意志中体现党的思想与政策,同时,党组织与其党员要发挥其先锋模范的作用,率先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条款[1]。
二、落实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方式与治国水平,使其逐渐趋于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依法执政是党执政中最为基础的方式,同时与依法治国相吻合,体现了国家的法治精神。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前提,也是关键环节,落实依法执政对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法执政作为党的执政方式具有创造性与跨越性,同时其落实工作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依法执政的落实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使其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依法执政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要依照法律条款执政,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执政,将依法执政的制度与依法治国的制度相结合,从而实现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让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而不断努力。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权力运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全面的、规范化的制度进行管理,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从而实现权力的科学运行。保证权力的科学运行,要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协调,将决策权、监督权与执行权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使国家机关在使用权力的同时,有一定的限制与程序,防治权力的滥用。监督机制的完善包括诸多方面,要实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有效结合,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行使其监督权力,让权力运行更加科学、合理。
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权力运行,要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采取不同的对策,实现依法监督。具体的对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加大检查力度,要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检查,并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保证执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其二,加强个案监督,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人员自身问题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存在违法行为,因此,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来访与来信,对其中存在违法行为的案件进行监督,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保证行政执法的公平性、合理性,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三,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执政过程中,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保证依法治国有序进行;其四,要大力支持对违法案件的查处,给予司法机关相应的支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司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发挥其作用,其中对重大的违法行为要进行全面的审查,坚决杜绝腐败案件,实现依法行政,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实施;其五,促进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实行公开化的执法,让政府与司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更加透明与公开,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监督与舆论的监督[2]。
四、促进参政议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参政议政,让各个领域的人民群众都能实现参政议政,参与到国家的各项工作中,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依照一定的程序,使其更加规范。公民要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而实现参政议政,并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国家的政策与决定。公民参政议政是其众多政治权力中的一种,公民积极参与,才能保证其权力的实现。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建设,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逐渐扩大,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在十八的报告中,强调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性,为了落实这项工作,第一,要创新参政议政的方法,扩大其范围,促进参政议政的全方位实施;第二,要依法参政议政,根据法律法规保证其有序、依法进行,完善听证、旁听等措施,使其具有制度化。第三,要实现参政议政的引导,让公民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根据参政议政的特点与规律等,积极参与,保证参与的有效性与公平性等。
五、提高法制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法制教育,通过大力宣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党员具有榜样作用,领导具有带头作用,因此,党员与领导积极开展对法律的学习,树立法律观念,在工作中遵法、守法,对法律法规主动进行学习。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依法治国,从而将国家建设为法治国家[3]。
总结: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对其要不断建设,从而深化我国的民主法治,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文中通过五方面对党的十八大进行了分析,旨在落实十八大的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福勇,梁芷铭.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关系辨析[J].理论观察,2014,12(07):73-74.
[2]王秀梅.转型期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J].管理论评,2012,(06):107-108.
[3]黄文艺.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纲领——对十八大报告政治法律思想的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9(01):10-11.
民主法治建设条件下的为人民服务 篇4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是法治原则确立的前提。法治并不简单地是指法律制度本身, 它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源于法律并依法行使, 是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的一项原则和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是完善法治原则的前提保证。民主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 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 保护人们组织和充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 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 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也就是说, 民主政府的职能是确保在国家这个共同体内, 人们不需要通过灰色途径或是黑暗势力就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并且能够亲自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公共事务, 而人们的行为也受到共同制定的规则的约束。正如宪法中描述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所以, 法治的要义是对公权力的制约, 是治“官”, 而非治“民”。
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认识经历了从革命党思维到执政党思维, 再到政治文明的艰难探索, 并开始走向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局面。
建国初, 我国法治建设相对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法治建设快速发展, 法律体系逐渐完善。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这标志着法治成为全民的共识。2005年2月,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他指出, “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也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政党是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因民主的发展而产生, 为民主的发展而存在, 最终又将因民主的高度发展而消亡。因此, 广泛而又充分的民主, 是政党文明的根本性质和总特征, 也是衡量政党文明发展水平的总标尺。社会公众对执政党地位和作用认同的要义有三:一是对执政党基本政治价值的认同;二是对政党领导执政权力的形成及其运行规则的认同;三是对政党领导执政绩效的认同。归根到底, 是社会公众对政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及其结果状态的认同。政党的执政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和恒久不变性。政党思维的目的是更好的掌握政权, 实现政治目的, 我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随着我党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转化, 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不仅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还是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需要。政党执政合法性并非一劳永逸, 没有哪一个政党可以恒久执政, 如果作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与时俱进,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使党的执政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提高, 符合人们的要求, 那么在将来的某一天, 党的执政地位也将岌岌可危。政党执政并非一般的政治活动, 而应该在法治的框架内, 以法律为准绳, 尊重大部分人的意愿, 保障少部分人的权益, 而非为特权阶层牟利。
只有将民主和法治作为政党政治思维的核心, 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政党的执政权力源于人民主权, 其本质是人民民主的工具, 正如中国共产党党纲中所指出的“坚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政党法治的水平, 决定着其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程度。只有确保政党权力在法定界限之内行使, 把执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才能有效地约束执政党的行为, 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真正符合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价值
1944年9月, 毛泽东写下了《为人民服务》, 他阐明了, 共产党的宗旨就是, 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在中央七大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出发点, 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全党的确立。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 他更明确地指出, 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 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为人民服务”不仅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必须奉行的“宗旨”, 还写入了宪法, 成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1982年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人民的监督, 努力为人民服务。”第76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 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努力为人民服务。”而后, 胡锦涛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 更是集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核心。
党纪国法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为人民服务”奉为最高原则, 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 人民群众有诸多实际难题需要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就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 为了坚持和发扬这一本质特征, 我国政府机构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 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所以, 为人民服务要求我党在民主法治建设条件下发展经济,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不断扩大公共服务,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基础。我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地位, 只有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 才能确保我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 才能在转型时期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执政党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 而非官官相护, 以权谋私, 只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 执政党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三、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现状
民主和法治是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标志。发展民主, 健全法治,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更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民主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立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并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但是, 在新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对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待提高, 公民权利的保障也有待加强,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诚信缺失, 公德受到影响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然而在当今社会, 人们经常面临诚信危机, 具体表现在行业信用的缺失、企业信用的缺失等。利润驱使着部分商家良心泯灭, 整个食品行业都面临着人民的“信任危机”。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发表讲话《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 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 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笔者认为, 在道德滑坡背后, 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的不力, 正是因为有些地方“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在利益的驱动下, 不法商家才有恃无恐, 无视人民的权益, 甚至视人民的生命为儿戏, 坑蒙拐骗, 暗箱交易, 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弃之脑后, 丧失了诚信为本的根本原则。因此必须健全完善民主法治, 促使商家遵守市场规则, 维护市场秩序,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 公民法制意识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 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公民的法律意识较改革开放之前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 守法意识还较为薄弱, 用法能力还有待加强, 公民法律意识程度还达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我国公民也并没有建立起对“法律”应有的信任。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中, 我们注意到, 有一批人是永远不会站起来鼓掌的, 他们就是美国的大法官们, 他们代表的是法律的权威, 而非政府的奴仆。在我国, 法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是停留在制度层面, 真正懂法的人仍占少数, 公民的法制意识还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阶层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限制了人们的用法能力。宣传手段的滞后也不利于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守法意识、用法能力的薄弱都不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所以, 执政党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开展法制宣传, 普及法律知识, 将民主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 维护司法公正, 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使一切违法行为都能得到惩处, 避免徇私枉法, 确保多数人的利益, 保护弱势群体, 避免矛盾激化, 才能激发人们学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 才能以文明的方式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 民主法治建设的目的是更好的进行执政, 而其最终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既需要民主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又能有效的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工作。高度民主和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在转型时期, 执政党必须努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科学执政,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论政党法治建设的价值意义》,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工人阶级政党文明问题研究》中“政党法治问题探讨”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4BKS026。
[2]方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民生为本》, 《经营管理者》, 2009年。
建设民主法治社区工作汇报 篇5
三A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汇报
“五五普法”以来,社区两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为指导,从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出发,深入开展三A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基础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着力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
前洲社区地处前洲街道集镇中心,于2009年村居合并而成,2005年在农村城市化建设中办理失地农民保障,现有面积2.6平方公里,20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172户,5189人,辖区内新洲家园安居房,新城苑,财富中心等公寓房常住人口10000多人,外来人口3600多人,中共党员159名,居民代表84名,工商企业108家,2010年完成工商销售收入8.8亿元,上交税金4420万元,净资产4325万元。居民社保、医保、失地农民保障、社区统筹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先后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卫生村、省民主管理示范村、省基层先进老年协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管理民主示范村、社会治安安全村、健康促进示范村、绿色家园示范村、区计生先进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围绕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社区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居委主任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创建工作标准要求完善社区创建工作体系,制定创建三A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规划,依法成立以丁学仁为主任,唐秋明为副主任,杜云云、沈毅、刘伟为委员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把加强社区三A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纳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工作计划,作为推进社区经济、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和谐发展的一项制度、措施与目标来抓。
二、推进队伍建设
调委会下设20个调解小组,每个小组由居民小组长作为调解员。调委会坚持人民调解员聘任条件,各组调解员为人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能力,遵守国家法律、调解纪律和职业道德,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每年组织人民调解员参加业务素质培训两次,并聘请唐渭明、唐霞萍为行风监督员,对调委会人员进行监督。
三、完善基础建设
社区建立50平方米的调委会办公室,有独立的调解室,电脑、电话、照相机、办公桌椅、文件资料柜、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配备齐全。调委会悬挂统一规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调解室统一悬挂司法部制作的人民调解标识,并刻制统一规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办公室环境整洁,各项制度上墙,在经济上,社区设立专项费用,保 证调委会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抓好制度建设
调委会分工明确,调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统筹全面工作,下设20个调解小组包干20个自然村落、商品房、安居房小区,每月开展一次调委会工作例会,把重大疑难纠纷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强调委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纠纷排查制度、纠纷登记统计制度、重大矛盾纠纷报告和预防激化制度、回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公示制度,聘请专职人员进行台帐、宗卷的整理登记,《基础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台帐》和调解卷宗登记要素齐全,登记及时、规范。
2011年,社区民事纠纷受理率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突发重大矛盾纠纷、刑事案件、安全事故信息应立即汇报,凡接信息后的相关人员在10-15分钟到达现场,开展调查疏导工作,避免矛盾事故的扩大,并及时报警处理。涉及政策、法规性问题要提交社区综治委、调解委、社区二委会分析会商,提出方案后实施调解,提高矛盾调处的成功率,为民排忧解难,维护社会正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在此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三A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创建必将极大地促进富安、洁美、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
有民主无法治,难言苏醒 篇6
这一出新旧交替的悲喜剧,在西亚北非倒也不陌生:塔利班被击溃了,卡尔扎伊却未带领阿富汗人民摆脱贫困;萨达姆上了绞刑架,自杀式的爆炸声依然在巴格达街头不时响起;卡扎菲葬身沙海了——据说死讯曾让穆巴拉克痛哭流涕——利比亚的部族政治和冲突依旧。没了政治上的强人,有了形式上的民主,中东地区真能苏醒了吗?
强人昏厥的逻辑更耐玩味。倾力干预的西方势力当然不是“救世主”,不过是为了石油与战略利益的顺水推舟,客观上却加速了独裁国家的民主进程。这背后,更重要的还是积重难返的经济社会问题,尤其是法治的缺失。正如埃及网民集结前的网络留言——“为了终结贫穷、腐败、失业和折磨,拼了!”大厦之将倾,谁人又能扶?内因,才是革命最终的爆发点。
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不管属于“舶来品”,还是自我革新,革命创造出的民主程序,都在事实上引领着阿拉伯世界走向现代政治文明。而在革除恐怖、专制的军人独裁后,形式上的选举能否回到原点,去缓释那一份份引爆革命的愤怒与怨恨?对此,恐怕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给出乐观的判断。
一种常见的思维定势是:民主象征自由,交易自由促进市场繁荣,凭此便可以消除贫困;有民主又有竞争,有竞争就有互相监督,当然也会减少腐败。实际上呢?先看拉美,选举与新自由主义的政策非但没有缩小贫富差距,反而带来“悲惨的增长”,造成危机潜伏甚至发生动荡的“拉美陷阱”。再将目光转向印度和非洲,选民手中“自由”投出的选票又何曾遏制住贪腐的横行?不过沦为利益集团相互倾轧的工具而已。
极端举例并不能否认民主的价值,仅以说明其社会治理的有限性。选舉,或许能够影响权力的来源,却生成不了权力的制约。离开制约的权力,既无法为市场主体锻造出平等、安全的契约秩序,更难遏制政治主体的“寻租”冲动。其中失掉的一环正是“法治”——民主并不必然生成法治,反之亦然。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消除贫困、刺激复苏、告别两极分化,都离不开对公民、公司两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而无差别的保护——此曰“法无禁止即为允许”。现代政治学的另一核心议题是对公权力的有效约束,用法律及法律的独立运行把权力关入笼中——此曰“法无允许即为禁止”。此二维度,乃构筑起法治精神的全部要义。
丢开法治去张扬民主,无异于复苏独裁者的独裁意识。革命者的鲜血,若与独裁者的血污混为一色,民主便只会出离为集体的愤怒、报复与非理性,革命的初衷更会被自身的贪欲所扼杀。
而在埃及,立法权尚在军人手中,违宪、重新立宪等议题始终纷纷扰扰。伴随穆尔西的宣誓就职,期盼中的军方交权或许能为法治建设让开道路。“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但人民的权利绝不能仅仅写在纸上。只有当人民的民主权利、经济权利从纸上跃入现实,走进炮火纷飞、人人自危的街头巷尾,大概才能说“阿拉伯革命”的茉莉花香,真正飘进了埃及这个文明古国紧扣的黑袍中。
民主法治建设 篇7
一、目前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向前发展, 广大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切实实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全力维护了农村稳定,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改变了旧有的乡村关系格局
重建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系, 重新划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农民及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边界。调整和规范农村基层政府——乡镇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由此确立了“乡政村治”或“乡村分治”的新的治理体系。
2. 促进了基层政权及国家民主化
农村基层民主已经开始从村级民主向乡级民主扩展, 从基层组织的民主向国家政权组织的民主推进, 从一种社会自治民主向国家政治民主发展, 这显然是村级民主引发的又一富有历史意义的成果。
3. 增强了主体民主能力
随着村民自治的推广和不断规范化, 从这一制度中受益的农民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关联程度的紧密, 促使了农民对于村民自治的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大, 对村政村务的关注和重视, 已成为当前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内容的一大走势。这表明农民的民主和法制观念正日益增强, 参政议政意识已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 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选举改变了传统的村干部任命方式, 不仅使村委会的公共权力合法化, 全市30个镇518个村委员会得到进一步健全, 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民主选举规范有序, 518个村换届选举实行了海选, 选出了农村的精英人才, 从而使村委会的组织管理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决策有利于反映民意, 集中民智, 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监督有利于规范和约束村干部的行为, 遏制腐败现象。
二、影响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得到了加强,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还有许多错误的观念影响到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从我们调查的情况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薄弱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涉农案件中就龙山区寿山镇18个村近4万村民中农村婚姻案件占用30%、家庭纠纷案件38%, 占案件比重大。涉农合同纠纷数量和种类增多。以民间借贷合同纠纷为主,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不断上升。由民事案件引发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 尤以农村故意伤害案居多。农村土地权属争议引发的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
2. 重经济发展轻民主法治
在一定时期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毫无疑义的, 但不是唯一的, 过去在农村工作中, 往往偏重于抓经济, 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民主法治建设, 在财力投入上, 重招商引资的项目投入轻社会公共产品发展的投入。在法律实施上, 重传达贯彻轻执法监督。
3. 农民参政能力与民主法制建设需要不相适应
由于部分农民的权利意识薄弱, 文化程度低, 法制观念淡薄。因此, 农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较低, 与民主法制建设需要不相适应, 远远不能适应民主法制建设需要。
三、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对策
1. 提高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农村普法工作提高到事关农村长治久安、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实力与民主法制同步发展, 要善于发挥党的思想领导与组织领导的作用, 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 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2. 完善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的法律制度
遵循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原则基础之上, 遵循依法流转的原则。补偿, 期限, 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 通过法律确认土地权利, 实现土地权利的物权化。因而, 通过法律尽快确认土地权力的物权化将更加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
3. 提高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保证。乡镇是基层, 是基础, 是我党执政的根基, 要学会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事务。乡镇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学法用法, 不断增强法治观念, 才能提高依法执政意识,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依法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事务,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自身正、威信高”, 农村干部必须保持良好的作风和品质。2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4. 健全制度, 规范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行为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法律培训制度。按照工作要求, 突出重点, 对干部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县乡党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划, 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从而确保党员干部学法的系统性、规范性。二是建立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把法制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 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制定年度学法计划, 认真组织实施, 务求取得实效, 进而在党员干部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干部自觉学法制度。在引导干部根据工作需要自觉学法的基础上, 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和后备干部通过法律学历教育等形式, 系统学习法律知识,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四是加强对党员干部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按照"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原则,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 结合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考核, 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考核。把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领导干部完成年度或阶段性学法情况、法律知识考试情况和遵纪守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情况进行考核。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考核可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同时进行。在此基础上, 逐步推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
总之, 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的具有高度复杂性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医疗等各领域的问题。农村的民主与法制问题是诸问题中的一个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科学解决农村的民主与法治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紧迫性。这项工作不仅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摘要: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 是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农村的民主法治就没有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提高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完善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体制,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完善村级民主法制建设领导机构, 规范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行为。
关键词:农村,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调查,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5页.
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篇8
关键词:民主,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面临理清民主与法治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 这一过程又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交织在一起, 与快速发展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并存, 因而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政治改革之路。
一、中国式民主
民主的大旗在中国已有90载, 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本国特色的民主之路。中国式民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 是指在党的政治活动中, 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制度, 它遵循平等、公开、讨论、选举、集体领导、多数决定、监督和纪律八项原则。而在党的民主制度中, 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真正保证选贤任能, 形成公开、规范、竞争、有序的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 人民当家作主与政治协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 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 在居住地范围内, 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 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 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 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 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 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
2. 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内在机制
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享有最高权威。法律权威要通过立法建立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要通过执法、司法和守法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特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违法必究, 有效地防止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三、民主与法治的内在逻辑
本文认为要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 抓住关键, 切实推动民主与法治的进步,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模式。
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 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就要推进和发展党的依法执政与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 调整和完善党的组织形式和设置方式, 发展党内民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探索党的领导体制、执政体制以及执政方式, 成为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迫切任务。
2构建民主的权力制衡框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是党实现执政的制度依托。充分落实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 发挥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逐步理顺党与人大、人大与政府、法院与检察院的关系。完善人民政协制度, 弥补和矫正人大的不足, 各自发挥解决问题的优点, 实现一定职能上的合作。
论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 篇9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从和谐的思想形成来看, 和谐并非是现代人创新的理念, 和谐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毕生哥拉斯第一个明确地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毕生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后来苏格拉底开始把“和谐”引入了社会领域和人文领域。到后来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理念之中也处处散发着和谐的闪光。
在我国对于和谐社会, 从孔子的“和无寡”到老子的“道”的和谐管理, 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渊源历史。和谐理念不管是西方的理智思想, 还是东方的文化领域, 都同样闪烁着和谐思想的曙光。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素质低下, 和谐仅仅是思想家们的构想而已, 从未提升到执政者治理社会的理念之中。就我国而言,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追求的和谐社会只是农业文明基础上, 极度封闭状态之下的, 皇权统治秩序奴役下的“和谐”。近代以来, 曾一度陷入战乱之中, 无从谈起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建设目标一经提出, 举国上下纷纷讨论, 那么, 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对此, 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由此可见, 和谐社会既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同时它也揭示了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内在联系。
二、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开放、多元、能动、民主、法治的社会状态, 是社会全面、系统、整体的和谐。而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 必不可少, 蕴含其中。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也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 还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一)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民主法治之所以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 没有法治也没有和谐,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法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而在社会管理过程中, 法律是最有效的, 也是最有权威的, 所有社会活动应当在法治框架下进行, 整个社会方能在法治保障下稳定、有序、和谐发展。民主法治是实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这是由法治的前提———法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1. 法律具有至上性和强制性。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一经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 法律就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我国《宪法》规定, 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机关和执政党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因而法律成为所有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性的规范, 任何违法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法律的这种强制性不仅在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还在于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2.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法律在制定、颁布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稳定的、连续的适用, 适用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那么稳定、连续的法律, 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和交融, 并使之合理相处、恰当配合, 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 形成稳定、连续的法律, 为人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和交融, 并使之合理相处, 恰当配合, 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 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没有稳定和连续的法律, 人们的行为便会失去标准, 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便会混乱无序, 一个混乱无序, 动荡不安的社会, 决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3. 法律具有公正性和公开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 它表现出利益、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分配形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必然产生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 《史记》云:“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旦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得不到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就会产生矛盾甚至暴力冲突。法律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 最终促使社会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 人际关系协调, 以致社会和谐。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背景下, 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型的社会, 我国作为吸收国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大国, 法律必须公开、政府运作必须透明, 法律的公平、公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法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法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是首要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民主法治, 实现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社会离不开民主法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要做到“代内公平”还要实现“代际公平”更离不开民主法治的力量。
(二)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
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各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历史上任何一种成型的社会传统都会包含有某种和谐成分, 只是在谋求和谐的方法、和谐的程度以及价值倾向上有些差异, 中国的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总结的五个特征, 是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而达到和谐的配置作为和谐社会的目的。为此, 法治将给予和谐社会稳定的社会环境。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描述:“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这一在法治状态下的和谐社会, 是他毕生追求的实践目标。那么, 法治社会是否等于和谐社会?从西方确立的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来看, 回答应是否定的, 即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但法治社会本身并不等于已经建成了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的升华, 是法治社会的更高发展阶段, 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这当中的原因是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法律之外, 还需要其他的一些要素。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 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社会的和谐, 离不开三种要素, 即宗教、道德和法律。一般而言, 在近代之前, 社会的大治, 主要是靠宗教和道德, 如古代印度、中世纪伊斯兰国家和基督教会国家和中国等。至近代, 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了以法律为主要形式进行统治的社会秩序, 但是, 还不能说已经非常好地处理了这三种要素互相之间的关系, 达到了社会的和谐。比如, 困扰人类数千年之久的贫富差距问题, 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 涉及健康人与残疾人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问题,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等等, 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 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 是已经进入21世纪的人类的又一个理想, 是东西方人们的共同追求。只是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我国, 我们尚未建立起法治社会, 还正在朝着法治社会建设迈着坚定脚步, 进行不懈的努力, 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 还要做法治建设的“补课工作”, 任重而道远。
三、推进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依靠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
(一)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法律素质。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 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 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还不够强。我们应该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 实现由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 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 在全体公民中继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 特别是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 治国理政法治化。
治国理政法治化即要坚持依法执政,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既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经验总结, 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所在。依法执政意味着我们党将严格遵守宪法和党章的规定, 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若能严格遵守法律, 必将带动全社会的守法。从法律适用的数量来看, 80%以上的法律法规要靠政府去执行, 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执法状况如何, 对于社会的状况都有着根本的影响。政府既是最重要的执法主体, 也是法治能否实现, 社会是否和谐的主导力量, 要构建和谐社会, 治国理政必须法治化。
(三) 社会运行法制化。
综观世界, 大凡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法治国家。美国立国200多年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动乱和波折, 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建国之初就开始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体系, 并在以后一直严格遵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是靠得住的东西, 我们祖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举世瞩目的伟业, 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必须后继有制, 要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各项事务依法运作, 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有序运行,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早已深深意识到制度对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至关重要, 正不断地填补法律调整空白, 完善法律调整力度。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我们国家的社会运行、政治运行、经济运行等需要纳入民主法制的轨道内运行。
(四) 关注弱势群体权益, 实现社会公正。
保护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是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 也是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保护弱势群体, 必须以法律保障为前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初步建立, 但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并没有安全到位, 适用对象狭窄, 急需进一步完善。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保护和关注, 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城镇低收入居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是当前和今后都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只有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社会各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能够和谐而平衡地发展,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自古就是我国人民的崇高理想, 但在“权大于法”的“人治”社会, 国家法律随君主的意志朝令夕改, 人们的生活缺乏稳定的预期, 社会和谐只是少数仁人志士的设想, 没有现实的社会基础。今天,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和谐提供了经济条件, 但如果没有法治的贯彻实施, 和谐社会就失去了根本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力行法治。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氛围祥和的社会, 是胡锦涛主席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但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 而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只有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浅论法治民主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 篇10
一、法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所谓法治民主, 是指用法治方法实行的民主, 从民主方略角度看, 它与人治民主是对立、对称的概念。法治民主也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型, 但是, 不论哪种类型的法治民主, 其基本特征都差不多, 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则有所不同。从古往今来的实践看, 法治民主主要有下列基本特征:
(一) 用法律来集中体现人民意志, 并按照“服从法律的人民就应当是法律的创制者”的精神与要求来制定法律。
虽然法治就是法的统治, 但法治民主却不是一般所说的法的统治, 而是由人民用自己直接或间接制定的法律来统治自己。所以, 法治民主所依之法决不能是在极少数人操纵下的走过场、只沾上一点民主色彩的法律, 而应当是按法治国家公认的能够较准确集中和反映公民公意的民主程序制定的法律。产生这样的法律所需要的程序保障, 分代议机关立法和公民直接立法两种情况而有所不同。在代议机关立法的情况下, 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人民的公意和利益, 从根本上取决于代议机关本身的民意基础是否深厚和代表性的强弱。公民直接立法则完全由公民自主实行。
(二) 在法治社会, 只有法律是国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或公意的记载, 其他形式的文件都不能具备这种地位。
在一个国家, 除了国民的共同意志, 还有许多的个别意志, 但与国民的共同意志相比, 后者都只是个别意志或国民中一部分人的意志, 这些意志在经由法定程序被确认为法律之前, 都不能也没有根据被看作是国民的共同意志, 既不能等同于记载国民共同意志的法律, 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因为, 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国民既未亲自也未通过代表对它们表示赞同, 它们只是国民中部分的意志, 其地位就低于体现国民公意的法律。
(三) 国家权力受宪法和法律限制。
这—条的含义相当于西方所说的“权力受限制的政府”或“有限政府”原则。意思是说, 国家权力 (具体而言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 不是固有的、绝对的, 它的直接来源只能是法律, 应当受宪法、法律的限制。在法律上和制度上确认国家权力限于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范围,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权限从事职务活动是违宪、违法行为, 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已成为我国法治民主建设的紧迫课题。在我们这样民主传统、法治传统少的国家, 搞法治民主应当特别注意从法律和制度上限制国家机关的权力, 防止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受侵害。为达到这个目的, 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加重侵权者的相应政治、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要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以更有效的抑制国家机关非法侵害其权利的手段。
(四) 已制定的法律得到严格实施。
洛克说过:“法律不是为了法律自身而制定的, 而是通过法律的执行成为社会的约束, 使国家的各部分各得其所, 各尽其能;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 那就等于没有法律;而一个没有法律的政府, 那是一种政治上不可思议的, 是与人类社会格格不入的。”如果已制定的法律得不到严格实施, 其结果比没有法律好不了多少, 在某些方面会比没有法律更糟。因为, 这样不仅不能实现法律的统治, 反而会遭致国民对法律本身的不敬和藐视。
法律严格实施关键是要解决好执政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守法, 尤其是遵守宪法的问题。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法律严格实施还有一个真正按人人平等原则适用法律、其中首先是适用宪法的问题。对于法律适用一词, 有广义解释的、有作狭义解释的, 但学术界表现出的共同倾向是将宪法排除在外, 只讲行政机关的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司法,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舍本逐末。可能是有的同志认为, 宪法的内容都具体体现在法律中, 只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贯彻执行法律, 宪法也就间接得到了贯彻执行。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 宪法的很多内容, 并不或尚未体现在法律中, 即使有关内容体现在法律中, 但有些法律也不能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来贯彻执行, 而只能由人民代表机关来贯彻执行。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我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宪法实施, 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保证宪法、法律遵守和执行的内容。而恰恰是这些方面, 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民主有基础性意义。
二、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积极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民主
民主法治建设 篇11
对民主与法治关系的认识是否存在错位
为什么讲这个主题?首先是从公共治理或者说从国家治理来讲,民主和法治都是治理现代化追求的目标,追求民主和法治应该说是大家的共识,这是其一。其二,我感觉过去有些讨论或观点,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对民主和法治关系的认识,是有一些错位的。一些学者认为,我们要加强民主,分析民主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得出结论说,要把法治加上去;另一些学者分析法治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加强民主。一方认为民主更根本更迫切,另外一方认为法治更根本更迫切,这两个认识都是正确的,但似乎也有不同。其三,是受我最近看的两篇文章的启发,其中一篇观点是民主要稳,法治要快。另一篇则提到,比如村民自治,过去大家对这寄予了很大期望,这些年基层民主意识确实有发展,但是乡村的实力不足,基层政府的干预也逐渐明显导致基层民主的发展速度有所滞缓;党内民主重要的体现——公推民选,现在也放慢了脚步。所以民主要快,法治要稳。
对此,我想谈谈我对民主和法治的认识。现代社会普遍认为,民主和法治相互离不开,都是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问题在于论证的过程。有一种论证说民主和法治在理论上是共生的,这种共生和相互依赖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这样,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民主和法治都不能缺失,两者应该相互扶持。但根据美国学者波斯基的观点,民主和法治要结合具体时空条件探讨,二者本是分离的,但社会发展过程中它们又需要相互融合,只不过程度不一样。比如说古希腊强调民主,古罗马强调法治;当代社会有观点说新加坡也不错,认为其法治性强,也有的质疑印度为何有民主,但还是腐败横行,是不是有民主无法治。人类社会确实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说明民主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都是社会的条件,它们有共性也有差异,民主强调权力来源,法治更强调权力的运行规则,二者的功能都是使社会公平有序。
关于民主和法治的论证,我们往往会谈到加强法治要靠民主,或者加强民主要靠法治。这样的观点,看到了民主和法治的关联性,也可能形成一种错位,陷入一种循环:是民主在法治里,还是法治在民主里,到底实质是指什么?我认为,论证法治的时候说要加强民主,论证民主的时候说要加强法治,这样显然不太合适——法治有问题就健全自身的法治制度,民主有问题应健全自身的民主制度,两者不能混而言之。
当代中国民主法治制度建设的关键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些年来,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制度探索,比如设立跨区域司法机构,进行问责保障等,总的说来法治建设自身有重大进步,但仍存在部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的改革和进步,我们的政治模式也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决定》之后还有哪些改革空间?比如重大决策失误追责制,要怎么启动这个问责,怎么落实,这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再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过去认为人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不管是监督还是立法,从全会来看人大作用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民主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横向民主机制和纵向民主机制,包括制度设计、人民監督、信息公开等制度保障,我把这些辅助的东西看作民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并不存在像西方一样横向的民主机制,而是存在党政之间的关系,核心就是人大和党委的关系。党的地位决定了我们民主法治的建设,关键在于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怎么摆在最优的位置,这是我们政治体制或将来政治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此外,我们的民主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也会直接影响民主建设的成效。
那么,究竟现实中民主和法治谁是重点?从历史看两者是要同时推进的,但现实中,民主系统性还没有完全跟上。我认为,更好的方式可以是二者有重点地交叉前行。现在是不是可以预见到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法治的效果会好一点,但同样会有不少新问题出现,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一个趋势可以明确:当前党要管党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激发民众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自下而上的民主,可能需要进行调整,突破口在于民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信息的公开,媒体监督作用的发挥,等等。我想,现在我们强调法治,过段时间我们或许还要强调民主,这样交替前行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系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文章系作者在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第二届公共治理与政治传播论坛上的发言。)
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研究 篇12
一、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必要性
1.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是其中的根本与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即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中国民主的主要特色是中国式协商民主, 法治与民主的统一即是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统一。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必然需要健全的民主制度的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式特色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派之间依法实行协商民主的制度, 是用民主来保障法制的必要手段。反过来说, 其民主实现形式即协商民主也必然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下, 中国的协商民主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不断发展完善也使我们向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一步步迈进。
2. 政治协商制度发挥职能的必备条件
政治协商指的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推进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是人民政协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使其在法治化监督下实现规范化、程序化, 其中法治化既是根本保证又是实现目标。协商民主只有在规范化、程序化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施, 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基本组织载体, 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实施的有序性、实效性, 实现政治协商的法治化, 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以及参政议政。推进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可以更切实地履行政协的各项职能。要使政治协商变的更加有效, 需要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 这是民主监督效率提升的必经途径, 也是政协参政议政职能履行的必备条件。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功能发挥, 需要对参政议政的方式、途径等提供法律保障。只有实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化, 才能使政协切实有效地履行各项职能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可操作性
1. 人民政协的已有制度规范为协商民主法治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其法治化提供了前提。在已知的章程与法规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性质、作用、职能等方面都有规定, 为政协进行协商民主讨论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协章程》出台, 为协商民主法治化打响了前战。《政协章程》明确规定, 人民政协实行民主的协商与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 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这表明, 政协在协商与民主监督时是具有合法性的,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及结果是依法规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 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可想而知, 人民政协制度在法律监督下履行职能是必然的, 这也体现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重要性。人民政协的制度规范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法治化提供了依据, 奠定了基础。
2. 协商民主自身特征为协商民主法治化提供了价值前提
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民主重要实现形式之一, 通过平等协商, 实现依法决策、调节利益分歧、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协商民主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公众的参与性等, 保证协商制度与程序的依法进行, 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及协商民主自身特征出发的。中国阶层复杂, 矛盾突出, 想要实施协商民主就必然要有合法的手段, 在法律规定下进行民主协商是维护各方利益的最好保证。作为协商民主主要载体的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的法治化程度还不高, 人民政协可以依照的法律法规还不足,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实现民主的法治化, 协商民主法治化建设势在必行。协商民主是民主理性和民主程序的结合, 而要实现这种结合必须通过法律同其他合法的领域进行合作, 协商民主需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靠民主的法治化来实现协商民主的民主参与作用, 协商民主的作用特征要求必然实现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
三、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的发展趋势
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是人民政协, 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建设, 首先要保证人民政协的运行有法律予以规范。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增加, 《政协章程》已不能满足人民政协有效履行职能的要求, 重新研究制定政协的法律法规, 促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建设可以从三方面着眼:第一, 依法规范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种发展既是指政协权利与义务的发展, 也是指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设置的完善。对于政协委员的组成、服务性质、基本界别等必须依法制定明确的规则区分、界定, 这样才能使政协的组织机构在法律规定下有序形成与发展, 使其在协商、对话中能够行使的权利依法得到保障。第二, 依法规范人民政协的主体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但这不意味着在整个协商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其他党派处于被动地位。实质上,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应该是平等、对称的关系, 在某些方面, 各民主党派需要在法律范围内实现它的主体作用。对于公民的协商参与热情, 更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立法。第三, 依法规范人民政协的职能履行效果。人民政协的协商程序以及监督程序建设, 需要法的保护, 这种法包括法律法规之类的硬法, 也包括协商过程中的软法。对人民政协履行其基本职能的效力机制作出依法规定, 可以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有法可依, 使其发挥职能效力的结果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建.中国民主丛书:协商民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
[2]王维国.论人大工作中的协商民主[J].人大制度研究, 2008 (10) .
【民主法治建设】推荐阅读:
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汇报11-04
法治民主11-21
民主、法治与和谐05-23
自由民主法治07-29
企业民主法治管理08-08
民主法治村工程09-03
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制度11-28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分析07-06
民主法治社区工作内容08-13
民主法治示范村申请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