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精选8篇)
宫颈环形电切 篇1
宫颈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的普遍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检出率逐渐提高, 使得人们能够尽早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对宫颈病变进行治疗, 从而提高宫颈病变的治愈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 临床上多采用冷刀锥切手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手术进行治疗[1]。本院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发现,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于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宫颈病变患者。入选标准: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且无免疫缺陷、合并急性生殖道感染及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 各34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63岁, 平均年龄为 (39.2±5.43) 岁, 29例患者为已婚已育, 5例患者为已婚未育;治疗组患者年龄为23~63岁, 平均年龄为 (38.71±4.92) 岁, 30例患者为已婚已育, 4例患者为已婚未育。两组患者的年龄、婚育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在月经完全结束后3~7 d进行手术治疗, 经检查, 白带均正常, 并利用碘实验确定患者的病变范围。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首先利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法对患者进行麻醉, 然后用普通手术刀对其宫颈管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术后标记标本, 并做病理检查[2]。治疗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环形电刀的型号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进行选择, 利用静脉复合麻醉法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 于术中进行常规消毒, 放置窥阴镜充分暴露患者宫颈阴道, 然后擦拭宫颈分泌物后用碘染色, 并对病灶区域进行标记。电切从着色区域外3~5 mm处开始, 垂直进入到宫颈组织, 缓慢均匀地移动电刀, 直至鬓边外侧3~5 cm, 宫颈管切除的深度范围为2.0~2.5 cm。切除后将标本送检。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并嘱患者于术后2个月内严禁进行性生活和盆浴, 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 检查患者的宫颈修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 对照组的出血量为 (47.28±17.77) ml, 手术时间为 (46.01±10.89) min, 住院时间为 (5.14±1.90) d;治疗组的出血量为 (12.23±3.19) ml, 手术时间为 (7.67±2.91) min, 住院时间为0 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中有3例出现点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占8.8%, 31例治愈, 治愈率为91.2%;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宫颈粘连, 2例出现点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也为8.8%, 31例治愈, 治愈率为91.2%。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即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因此重视宫颈病变、提前进行检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由于宫颈病变的物理治疗方式无术后病理标本, 并且不能评估病变程度, 因此一般采用手术方法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进行治疗, 主要包括子宫切除、宫颈锥切等, 前者对女性的身心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临床上很少采用, 后者不仅可以切除病变, 而且可以保留子宫, 因此临床上使用较多。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虽然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对于宫颈病变的治疗都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但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低,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 因此总体效果更好。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 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并且损伤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玉杰.宫颈环形电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上皮内瘤变临床对比研究.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 (6) :32-34.
[2]陶萍, 刘湘.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06例临床分析.河北医学, 2012, 1 8 (12) :1695-1698.
宫颈环形电切 篇2
关键词:LEEP;唯阴康;宫颈上皮内瘤变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73-0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对阻断宫颈癌病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采用LEEP术联合唯阴康治疗87例CIN病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因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阴道镜检查异常经病理确诊为CIN的患者170例,其中CINI92例, CINII65例, CINIII 3例(病理诊断为CINII—III的划入CINIII)。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36.26岁,所有患者均为经产妇。随机分为单纯LEEP组84例,LEEP+唯阴康组86例,两组年龄、产次、CIN级别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63例采用局麻,107例未用麻醉
1.2.2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和输血前检查(包括梅毒、丙肝、人免疫缺陷病毒),未见明显异常,体温不超过37.5℃,无生殖系统急性感染。
1.2.3 手术时间及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手术,术前禁止性生活3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用5%碘伏消毒阴道和宫颈,要求麻醉者给2%利多卡因4ml于宫颈3点、9点处局部注射麻醉,给予复方碘溶液着色,并参考阴道镜图像,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切除范围超过病灶边缘3—5mm,切除深度在10—25mm之间,切缘电凝止血,切除标本顺时针定位标记后送病理学检查。LEEP+唯阴康组手术方法及步骤同上。术后即于宫颈创面内放置唯阴康一支,8小时后取出,以后患者每晚自行放置一支,次日晨取出,至宫颈结痂脱落,创面基本愈合。
1.2.4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3—7天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嘱患者禁性生活及盆浴2个月,每日清洗外阴,阴道流血过多随时就诊。
1.2.5 随访 治疗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一次,观察创面出血情况;术后2个月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判断近期疗效;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必要时活检。正常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2次正常后可改为半年复查一次。
1.2.6 疗效观察 宫颈创面愈合疗效判断标准:宫颈表面光滑,呈粉红色,粘膜无充血,有典型鳞状上皮覆盖,宫颈口无肉芽组织增生者为愈合。宫颈创面瘢痕或炎性组织增生为有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
1.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两组手术均一次完成,时间2—10min,平均出血量11.2ml(1—50ml),多数患者术中未诉不适,少数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烧灼感,均能忍受。
2.2 两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疗效比较:LEEP+唯阴康组阴道放置唯阴康14—20支(每盒2支)。术后1月随访,LEEP+唯阴康组宫颈创面愈合率60.10%,远高于单纯LEEP组2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随访2个月及3个月,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副反应情况比较:LEEP+唯阴康组患者阴道流液46例,量少,持续时间8-11天,无一例感染患者。单纯LEEP组84例全部阴道流液,其中29例阴道流液量多,如同月经量,每天需更换卫生巾3—4片,持续时间23—42天,其中3例出现轻度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愈合。LEEP+唯阴康组有16例手术后一周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持续时间不超过10天,未做特殊处理,无一例出现大量流血;单纯LEEP组有28例于手术后6天阴道少量流血,其中6例在术后10—26天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2例阴道填塞2—3次后成功止血,4例填塞无效后给予电凝止血。
2.4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 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共治愈161例,总治愈率94.7℅。其中单纯LEEP组4例病变残留,LEEP+唯阴康组3例病变残留,两组各1例复发病例,9例均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正常,两组术后6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改变和宫颈癌三级预防的不断推行,人们对宫颈癌的防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CIN患者的检出率日益提高,CIN患者的年龄也日趋年轻化,积极治疗CIN对阻断宫颈癌发病起着重要作用。LEEP术因其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融诊断与治疗于一体,已经广泛使用在妇科临床。它既能满足临床对完整切除病变的需求,又能保留组织学标本,尤其是对年轻未生育的宫颈重度病变的女性,可以不过多的切除正常组织(可以随意掌握手术的范围和深度),完好地保留宫颈的正常生理机能①。1999年世界妇产科协会制定的CIN治疗指南中,把LEEP术作为治疗CIN的方法之一加以推广,与电凝疗法,冷刀锥切等其他治疗CIN的方法相比,LEEP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创面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②。唯阴康(天津市兴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是应用纳米银独特的杀菌机制,与医用碳纤维生物材料的高吸附性,强引流性相结合,将阴道内致病菌杀灭并清除,起到了抗感染、灭菌、促进细胞生长、加快组织再生的作用。我们采用LEEP联合唯阴康和单純LEEP术治疗CIN,两组术后6个月 的治愈率均较好,分别为95.53%和94.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EEP+唯阴康组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LEEP组(P<0.05),术后阴道流液、出血等情况优于单纯LEEP组。术后1个月随访,LEEP+唯阴康组愈合率(60.10%)高于单纯LEEP组(29.20%)(P<0.05),表明唯阴康可以促进LEEP术后宫颈创面的早期愈合,减少阴道流液和出血,减轻患者的不适,患者依从性高,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 王秋曦 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实施(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7)386—388
宫颈环形电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患者在手术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无合并急性生殖道感染, 无子宫恶性肿瘤, 无免疫缺陷等疾病。
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41例, 年龄在24~62岁, 平均为 (38.52±4.68) 岁;已婚已育患者35例, 已婚未育患者6例。实验组患者41例, 年龄在25~61岁, 平均为 (38.14±4.672) 岁。已婚已育患者34例, 已婚未育患者7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和婚育史等差异均不明显,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在月经完全干净后3~7d手术治疗, 且白带检查均正常, 使用碘实验对患者病变范围给予确定。
对照组患者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 使用普通手术刀将患者宫颈管组织做环形切除手术, 手术范围为病灶外的0.5cm, 深度的为2~3cm。手术后将标本标记后进行病理检查[3]。
实验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手术, 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善手术, 可以使用静脉复合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病变范围选择不同型号的环形电刀, 功率为40~60W。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 术中常规消毒后, 放置窥阴镜, 充分地将宫颈阴道部暴露, 并擦拭宫颈分泌物后碘染色, 标记好病灶区域。从碘不着色外缘3~5mm部分进行电切, 垂直进入到宫颈组织, 缓慢均匀地移动电导, 直至鬓边外侧3~5cm, 宫颈管切除的深度为2.0~2.5cm之间。切除后将标本送检[4]。
患者在手术后禁止性生活及盆浴2个月, 手术后3个月做复查, 以观察患者的宫颈修复情况, 是否有感染和粘连。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手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治疗效果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 检验水准α为0.05, 以95%为可信区间, 计算结果中P<0.05时, 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5]。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 手术中出血量少, 住院时间短,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 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注:#P<0.05, 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4例为点滴出血, 对照组患者5例并发症包括4例点滴出血和1例宫颈粘连。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如溃疡早期发现则能够有效地阻断宫颈癌的发展, 以预防癌变的出现。目前临床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方法较多, 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两种, 其中物理治疗为激光、电凝、微波和冷冻等措施, 但是手术后无病理标本, 且不能对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因此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不适合。
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较好, 其主要包括子宫切除、宫颈锥切等手术, 前者对女性身心影响大, 临床不适用。而使用宫颈锥切手术可以将病变切除, 又可以有效地保留子宫, 效果较好。
冷刀锥切手术的治疗效果好, 治愈率高, 但是手术时间长, 手术过程中的难度较大, 且术中的出血量较多, 因此会限制其发展。
宫颈环形电切手术是使用超高频电刀对宫颈切除的一种方法, 其通过Loop金属丝将高频电流传导到病变组织, 在组织吸收热量后, 可以快速地将组织切除, 且不会影响切除组织及创面的组织特点, 切除的组织也可以用于进行病理检查。在病变切除过程中, 对移形带的宫颈内口、外口效果均较高, 且可以更好地恢复正常外观。
从本次实验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 实验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短, 手术中出血少, 且住院时间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不明显,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手术、冷刀锥切手术的效果并不存在差异, 但是宫颈环形电切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更小[6]。
而在手术中医师要注意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手术如果切除过快可能会导致出血, 如过慢会导致灼伤, 进而影响病理诊断。因此手术患者要从患者的宫颈6、7点处入口, 做顺时针的转动, 且不能停顿。
综上所述, 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 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产生的损伤, 但是由于对范围和深度的局限性, 因此仅适用到病灶局限、表浅的病例,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价值, 为临床治疗宫颈病变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2例为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冷刀锥切术, 实验组患者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治疗效果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 手术中出血量少, 住院时间短,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 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 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产生的损伤, 值得应用。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柱南, 吴丹, 丁李, 等.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后2098例标本切缘阳性的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 (2) :150-152.
[2]刘晓梅, 姜晓英, 杜伯涛, 等.绝经后宫颈下段粘连行宫颈环形电切术造口取宫内节育器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 (1) :76.
[3]陶萍, 刘湘.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0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2, 18 (12) :1695-1698.
[4]孙绍敏.宫颈环形电切术与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11) :1179-1180.
[5]周洁云.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对比[J].河北医学, 2012, 18 (11) :1607-1609.
宫颈环形电切 篇4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8月-2010年8月就诊于我所的166例宫颈病变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宫颈阴道镜检查。其中宫颈糜烂121例, 宫颈息肉5例, 宫颈湿疣3例, CINⅠ~Ⅱ36例, CIN Ⅲ1例, 年龄22~55岁, 平均年龄34岁。
1.2 方法
1.2.1 手术时间。
月经干净3~7d, 无急性妇科炎症, 术前常规化验阴道分泌物。
1.2.2 手术方法。
(1) 宫颈糜烂:采用LEEP刀单极 (电凝、电切) , 调整功率30~35W, 碘伏消毒会阴及阴道壁, 擦干宫颈, 手持LEEP刀治疗探头, 圆头治疗宫颈糜烂, 电凝整个糜烂面, 直至糜烂面变成焦黄色。 (2) 宫颈息肉及尖锐湿疣:碘伏消毒会阴及阴道壁, 擦干宫颈, 采用单极 (混切) 钳夹息肉及尖锐湿疣蒂部, 30W功率电凝5~10s, 直至蒂部发白甚至断裂, 残端出血可用单极止血。 (3) CINⅠ级 (合并宫颈重度糜烂) :碘伏消毒会阴及阴道壁, 擦干宫颈, 采用LEEP单极 (混切、电切、电凝) , 调整功率40~50W, 选用LEEP刀三角形刀头, 顶端置于宫颈内口, 约0.5~1.0cm, 顺时针方向锥形切除糜烂面, 超出病变范围0.2~0.3cm, 环形刀头修正边缘。
1.2.3 术后注意事项及随访。
(1) 预防感染7d。 (2) 禁性生活及盆浴3个月。 (3) 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复查。 (4) 术后7~14d为脱痂期, 有少量阴道出血, 如出血多应及时就诊。 (5) 3个月后阴道镜、细胞学复查评价疗效。
1.2.4 疗效判断。
(1) 治愈:宫颈糜烂面消失, 宫颈息肉、湿疣消失。 (2) 有效:糜烂面缩小>50.0%。 (3) 无效:糜烂面缩小<50.0%, 仍有息肉、湿疣存在, CIN持续存在。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10ml 3例, 用球形电极止血, 纱布压迫止血有效;术后脱痂期出血超过月经量13例, 8例纱布压迫止血有效, 5例再次电凝止血;术后无宫颈管狭窄。
2.2 宫颈炎愈合情况
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糜烂99.1%愈合, 1例重度糜烂电切深度不够有宫颈组织外翻和肉芽组织突出情况, 用LEEP刀适当修整后有明显改善。3个月后, 宫颈光滑, 宫颈肥大、息肉100%愈合。
2.3 CIN术后随访
CINⅠ~Ⅱ 35例, 术后3个月TCT及阴道镜检查无复发;CINⅡ 1例术后确诊宫颈癌;CINⅢ1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TCT及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
2.4 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对照
121例慢性宫颈炎LEEP刀术后4例为CINⅠ~Ⅱ, CIN升级原因:LEEP术范围广、有深度, 可将阴道镜下无法取得的病变组织完整切除, 边缘无异常。1例CINⅡLEEP术后确诊宫颈癌, 行子宫全切治愈, 示术前TCT及阴道镜下活检有遗漏。CINⅠ~ⅡLEEP术后5例降为慢性炎症, 说明术前经阴道镜下活检已除去癌前病变组织。
3 讨论
3.1 LEEP术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往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冷冻、微波等, 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病变深需二次治疗、无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癌漏诊率高等。与传统冷刀相比, LEEP术采用高频电刀, 由电极尖端产生3.8MHz的超高频电波, 在接触身体的瞬间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 吸收电波产生高热, 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LEEP术可提供完整的无炭化的组织标本, 保证病理组织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中166例宫颈病变患者经LEEP术均提供了完整的组织标本, 发挥LEEP术的诊治功能。宫颈炎121例中120例为一次成功, 成功率为99.2%, CIN 37例中36例治愈, 成功率为97.3%。
3.2 LEEP术可以弥补阴道镜活检的局限性
细胞学、阴道镜、组织活检三阶梯方案是目前最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案之一[1]。阴道镜定位活检作为病理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病变的范围、深度和阴道镜医生的经验所影响, 阴道镜下活检的准确不够高。合理使用LEEP术弥补了阴道镜活检的局限性, 121例慢性宫颈炎LEEP术后有4例上升为CINⅠ~Ⅱ, 1例CINⅡLEEP术后确诊宫颈癌, 说明术前TCT及阴道镜下活检有遗漏。CINⅠ~Ⅱ经LEEP术后5例降为慢性炎症, 说明术前经阴道镜下活检已除去癌前病变组织。
3.3 Leep刀术中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主要是出血, 与环切的速度有关, 速度太快容易出血, 术者应根据出血情况控制切割的速度, 以保证电弧切割效应, 减少切割面出血。若遇小动脉出血, 应先钳夹, 然后再电凝止血, 且最好用点状电凝, 不提倡完全烧灼锥切创面, 以免造成脱痂时大出血和日后宫颈狭窄。
3.4 Leep刀术后常见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有阴道排液、出血、感染、宫颈管粘连及狭窄等。术后阴道排液量与手术范围呈正相关, 另外电凝时间也不宜过长, 否则凝固坏死组织增多, 可导致术后阴道排液量增加。阴道出血主要是创面脱痂出血, 减少脱痂出血的关键是要把握好电切的范围及深度。另外术后感染和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也是造成宫颈管狭窄的原因。因此, 术前积极治疗阴道炎及宫颈急性炎症, 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利于防止宫颈管狭窄的发生。本组未发生宫颈管狭窄。
总之, LEEP术操作简单, 可在门诊进行手术, 无需住院, 不需麻醉, 具有使用方便、费用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创面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 易为患者接纳,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宫颈环形电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7例宫颈病变病人年龄24岁~60岁。经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组织检查, 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106例, 宫颈息肉19例, 重度宫颈糜烂52例, 均有性生活史。
1.2 方法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 用0.5%碘伏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 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 用生理盐水拭净阴道及宫颈分泌物, 再将3%的冰醋酸及卢戈氏碘液涂于宫颈, 观察病变区域。以宫颈口不着色区为范围, 绕宫颈口顺时针切割360°, 切除组织深度约1.5 cm, 宽度超过病变边缘0.3 cm。术后创面电凝止血, 切除标本贴好标签, 及时送病理检查, 以排除恶性病变。
2 结果
177例病人手术顺利, 平均手术时间为7 min。其中有6例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给予无菌纱布卷填塞, 24 h取出, 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 再次给予电凝止血, 创面涂擦湿润烧伤膏, 1周后复查, 结痂脱落, 创面愈合良好。在106例CIN病人中, 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无CIN 101例, 5例病理结果为浸润癌, 行进一步手术治疗。除6例病人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外, 其余病人均无明显出血、感染、宫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
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多数病人由于不了解LEEP相关知识, 导致其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年轻病人担心LEEP对性生活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老年病人则害怕病变转变为癌症而危及其生命。针对这些问题, 应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告知病人LEEP的作用原理、特点、效果以及该方法的安全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其充分了解手术过程。LEEP是利用高频电波做局部手术, 不会引起剧烈疼痛, 更不会影响生育。告诉病人该手术出血少、易恢复、对生活和工作影响小等, 以减轻其担忧和疑虑。此外, 还可以将手术医生介绍给病人, 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其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从而积极、安心地配合手术。
3.1.2 病人准备
手术前做好预约登记, 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手术时间应选择在月经干净3 d至下次月经前7 d之间。阴道炎病人应治愈后再行手术, 绝经病人无严格时间要求。手术前3 d禁止性生活及阴道放药, 术前做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 血白细胞偏高或凝血机制差者应治愈后再择期手术。
3.1.3 器械及药物准备
我院采用的是由广州三瑞公司提供的美国华来士高频电波刀 (QUANTUM2000型) 。术前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在安全备用状态, 准确调节仪器的功率, 备好中性电极板。准备好术中用药, 如冰醋酸、卢戈氏碘液、湿润烧伤膏等。还要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 如纱布卷、缝合线、急救药品等, 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3.2 术中配合
按预约登记顺序将病人安排在手术等候区,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对病人进行人乳头瘤病毒 (HPV) 、宫颈液基细胞 (LCT) 、阴道分泌物、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化验检查。协助病人摆好截石位, 充分暴露宫颈。将一次性中性电极贴于病人大腿内侧, 确保中性电极导联线与中性电极板完全接触。一次性手术刀笔、中性电极导联线与主机完全接触, 同时要确保吸烟管独立, 过滤装置和吸烟器与一次性软管的正确连接。打开电源开关, 准确调整仪器功率。打开无菌手术包, 正确传递器械, 一定要使用绝缘带排烟管的窥器。选择合适的一次性LEEP刀头及球形电极, 术中严密观察手术区域有无大出血征象及病人生命体征, 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结束将湿润烧伤膏涂于宫颈, 以利恢复。撤除中性电极板及排烟管, 关闭仪器, 切断电源。清洁LEEP刀柄, 并用75%乙醇消毒处理备用。将切下的组织用95%乙醇固定, 贴好标签, 及时送病理检验。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术后安抚病人, 协助其上床休息30 min, 无不适可回家休养, 休息1周即可恢复。告知病人勿做重体力劳动, 勿参加跑跳、游泳、骑自行车等剧烈活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如起蹲、大笑、剧烈咳嗽等。进食高蛋白、高营养、粗纤维饮食, 禁辛辣刺激饮食。给予抗生素口服3 d, 以预防感染。防止便秘、提高免疫力有利于术后恢复。
3.3.2 外阴护理
术后要保持外阴清洁, 禁止盆浴、性生活、阴道上药及其他经阴道治疗的方式6周。术后7 d~10 d阴道会出现少量血性分泌物, 并伴有黄水样分泌物排出, 属正常现象, 不必惊慌和担忧。若持续2周以上可用抑菌吸附器吸附分泌物, 再配以苯扎氯铵溶液清洗外阴, 以防逆行感染引起盆腔炎症。
3.3.3 随访
若术后阴道流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 或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院就诊。手术后1周、1个月病人需来院复查, 观察宫颈愈合情况, 并复查病理结果。若发现浸润癌应行进一步手术治疗。若出现不典型鳞状细胞、乳头瘤病毒感染等, 则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HPV, 持续1年。正常后每隔6个月复查1次, 持续3年。
4 小结
LEEP是一种高频电波刀产生的超高频电波, 在接触身体组织瞬间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 吸收此电波产生高热, 来完成各种妇科宫颈疾病手术的新技术[1]。由于具有操作方便、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好、可以保留生育能力、不需要住院治疗等优点, 已被广泛用于宫颈病变的治疗[2]。护理配合在LEEP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的护理配合、术后详细的健康指导, 是LEEP治疗宫颈病变成功的重要保证。本组行LEEP治疗的177例宫颈病变病人, 仅有6例病人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其余病人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 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177例宫颈病变病人行LEEP治疗,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 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和外阴护理等。[结果]177例病人有6例出现阴道少量流血, 其余病人均无明显出血、感染、宫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过程中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黄志欣, 刘凤云, 张娟娟.LEEP术联合爱宝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研究[J].数理医学杂志, 2004, 17 (5) :409-410.
宫颈环形电切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55例患者年龄在25岁~55岁, 平均年龄 (34.8±8.5) 岁, 平均妊娠次数 (2.4±1.3) 次, 均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先后在我院接受治疗, 且全部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其中宫颈息肉2例, 宫颈湿疣2例, 宫颈糜烂31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0例 (包括Ⅰ级14例, Ⅱ级4例, Ⅲ级2例) 。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经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后全部确诊。
1.2方法①术前工作。手术尽量安排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 d~7 d开展, 且术前不得有性生活。做好血尿等常规检查工作, 对其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患者均无明显的肝肾功能不足和凝血功能障碍, 以及生殖道急性炎症或其他严重疾病, 确保无异常后进行手术。②术中操作。55例患者均予以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所用手术设备主要配有环形和针状等电极的高频电刀。因环形电切除术创伤较小, 可选择不麻醉, 对手术台及患者进行消毒后, 取膀胱截石位开始手术, 先将冰醋酸溶液 (3%~5%) 涂在宫颈上, 然后涂上碘液暴露病变部位进行阴道镜检查。若患者病变范围较大, 可选择1%利多卡因溶液在患者宫颈3, 6, 9, 12点钟处浸润麻醉。选择适合宫颈大小和病灶面积的环形电刀进行切割即保证能单次将整个病变部位切除, 对于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和宫颈湿疣患者, 需采取环形电切除术, 颈管深度约为5 mm, 边界超出正常组织1 mm;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年轻未育女性原位癌患者则适合采取锥切术。先沿顺时针方向将三角形电极旋转360°, 并将宫颈管切除, 切除的宫颈深度达13 mm, 宫颈深度7 mm。若术后或是术前患者宫颈病变较大, 可改用环形电极将扩大后的宫颈组织切除。对于出血患者则立即止血, 术中多采用电凝针进行止血, 创面用明胶海绵敷好, 术后将切除的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③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予以患者科学指导, 如每日清洗外阴保持个人卫生但不能冲洗阴道, 2个月内不得有性生活, 观察治疗效果。每周随访1次, 时间为1个月, 了解阴道出血情况、分泌物情况、宫颈修复程度以及月经是否恢复等问题。在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月经干净后记录宫颈的愈合程度。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接受电子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 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 若连续2次正常, 则半年复查1次, 若有异常病变部位, 则需要进行第2次手术。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治愈率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效果。其中治愈率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宫颈糜烂创面全部愈合, 宫颈光滑且恢复正常大小, 无其他不适感;有效:部分症状消失, 糜烂面积有所缩小, 宫颈肥大有所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糜烂程度没有减轻, 甚至有病情加剧趋势[2]。
2结果
2.1手术情况55例患者手术最短时间6 min, 最长18 min, 平均手术时间7.8 min;术中出血量最少10 m L, 最多45 m L, 其中10~30 m L患者32例, 31~50 m L患者23例, 平均出血量12 m L。临床治愈45例, 占81.82%;有效6例, 占10.91%;无效4例, 占7.27%。
2.2术后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6例有效患者痊愈, 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痊愈, 恢复正常。对其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 均显示正常, 治愈率达100%。
3讨论
过去将宫颈病变常叫做宫颈糜烂, 是由于宫颈鳞状上皮脱落, 脱落面被柱状上皮及不成熟的鳞状上皮所覆盖, 从而出现假性糜烂[3]。宫颈病变的原因多是因为宫颈鳞状上皮脱落所致, 在已婚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常见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病变有很多种, 如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等, 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在年轻女性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与宫颈糜烂有关, 尽早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诊治, 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宫颈病变。过去多采用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等方法进行治疗, 但出血较多, 很难彻底根治, 且住院时间长, 手术费用昂贵, 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宫颈锥形手术手术时间长, 出血量多, 并发症多, 难以被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是一种新技术, 其利用电极尖端产生高频电波, 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 吸收电波产生的热量, 将病变组织切除, 然后结痂、脱落, 直至有新的上皮组织生成。该手术方式无需麻醉, 患者无需住院, 操作简单方便, 伤口小、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术后反应少、复发率低, 且创面愈合速度快, 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 对将来妊娠影响较小, 易被患者接受[4]。该手术方式在各种宫颈病变治疗中都能发挥优势, 可连续切除宫颈癌发病高危区, 还能提供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为防止术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需把握好手术时机, 掌握正确的切除范围和深度。本文对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好, 安全性高,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5例宫颈病变并接受环形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手术时间在6 min18 min之间, 平均7.8 min;术中出血量在1045 m L之间, 平均12 m L;临床治愈率为81.82%, 有效率为10.91%, 无效率7.27%。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 55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环形电切除术操作简单, 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预后良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愈率,出血量
参考文献
[1]张先娟, 傅璟.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 (3) :179-182.
[2]邹小君, 李晓红, 陆秀芳.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4) :442-444.
[3]邓一叶.LEEP刀宫颈环切诊治宫颈疾病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 2010, 8 (16) :27-29.
宫颈环形电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宫颈病变患者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6.0~50.0 (38.0±5.0) 岁;病程11个月~8.5年, 平均 (3.5±1.5) 年。对照组年龄25.0~51.0 (37.0±5.0) 岁;病程10个月~8.0年, 平均 (3.0±1.0) 年。2组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 (冷冻、激光、红外光线及微波) 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手术治疗, 据病灶范围和病变性质, 选择合适的LEEP刀。一般情况下, 选择混切三模式刀, 于距离病灶外3~5cm处进刀, 从左到右, 从下到上顺序, 连续进刀, 并保证缓慢匀速前进, 直至对侧病灶的边缘外出刀, 切除病变组织, 必要时小环形刀切除中央组织, 球形电刀进行出血部位止血, 对于出血较多部位, 以明胶海绵或无菌干纱布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术中出血、创面感染、宫颈外口粘连、宫颈管狭窄) 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宫颈表面光滑, 糜烂面消失, 病灶完全切除;有效:糜烂面缩小>1/2, 病灶基本切除;无效:病灶无变化,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中出血、创面感染、宫颈外口粘连、宫颈管狭窄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LEEP主要是通过高频电波刀工作时产生的超高频电波治疗宫颈病变, 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 便于手术操作者掌握, 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2]。手术过程中, 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明显较少、较轻, 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术后也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且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可合二为一, 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3]。本文中,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充分说明LEEP刀手术治疗能较好地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 达到根治宫颈糜烂的效果, 且手术过程中, 还可同时切除移行带, 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手术过程中, LEEP刀还有较好的凝血功能, 不仅术中止血较好, 且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 术后创面相对干燥, 有利于创口的快速恢复。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术中出血作为LEEP并发症, 可能与手术操作技巧有关。术后出血好发于术后2周左右, 该期间应做好局部感染的预防工作, 减少出血的发生率。宫颈狭窄、宫颈管粘连可能与术中处理不当有关, 止血时损伤颈管周围组织, 电烧灼宫颈口及颈管, 从而导致其狭窄、粘连, 甚至闭锁[4]。
综上所述,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显著, 能达到宫颈病变的根治性, 且术后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也相对缩短, 可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丽佳.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宫颈病变19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5) :1000.
[2] 朱萍.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10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1, 23 (20) :152.
[3] 常业莎.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2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 :161.
宫颈环形电切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4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妇科进行宫颈糜烂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宫颈糜烂诊断明确、宫颈细胞学检查, 排除宫颈癌变。将患者按宫颈糜烂面积的大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宫颈糜烂。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200例, 已婚111例, 未婚89例;年龄20~46岁, 平均36.2岁;病程1~7月, 平均3.2月;病情程度:轻度46例、中度76例、重度78例。观察组200例, 其中已婚108例, 未婚92例;年龄19~47岁, 平均38.1岁;病程1~8月, 平均4.1月;病情程度:轻度42例、中度77例、重度81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婚育情况、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患者月经干净2~3 d后开始用药, 依据病人的病症和病程选择药物, 每晚睡前康妇特栓1枚 (中加合资太阳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或奥平栓1枚 (武汉天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置于阴道后穹窿处, 连续12 d为1个疗程, 间隔5 d后再开始1疗程, 经期停用, 经后继续放药, 治疗周期3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LEEP治疗。术前对宫颈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用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 用消毒棉球拭尽分泌物, 调整LEEP治疗仪CUT功能键至功率为50 W, 根据糜烂面的大小及深浅程度选择适当规格的LEEP环行刀, 从宫颈9点处进刀, 逆时针360度环形切除病灶, 切割深度:单纯型控制在2 mm, 颗粒型控制在5~10 mm, 乳突型控制在5~15 mm。术中进行电凝点状止血操作, 术后于创面敷上甲硝唑粉, 切下的宫颈标本常规送病理排除恶性病变。嘱咐患者预防感染3 d, 禁性生活以及温泉、游泳、盆浴等, 术后10 d、1月、2月、3月复查。治疗3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子宫颈光滑, 糜烂面消失, 肥大缩小;有效:糜烂面基本消失, 但宫颈口处可见红色肉芽组织, 直径<1 cm;无效:糜烂面积及程度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根据统计结果, 使用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 经过3月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0%, 治疗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的痊愈患者127例, 占63.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的患者79例, 占39.50%, 组意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宫颈糜烂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一般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肠道球菌引起, 少数也可因感染病毒、衣原体、原虫等引起, 并且与化学和机械性刺激或损伤等因素有关[2]。LEEP是采取高频电流, 利用LEEP金属丝由电极尖端产生超高频电波, 接触身体组织瞬间由组织产生阻抗吸收电波, 产生高热将宫颈糜烂面上皮破坏, 使之坏死脱落, 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同时糜烂部位脱落后境界整齐, 利于鳞状上皮迅速增生, 新生的鳞状上皮在正常组织的基础上, 不受任何影响。因此虽然糜烂刚刚脱离, 其色泽与正常组织无异, 不易复发, 且由于宫颈口处深层组织被电切后, 表面外周的鳞状上皮被牵引而向内, 缩小了糜烂面, 可加速治愈时间。LEEP是近年研制的一种治疗设备, 广泛运用于女性宫颈疾病的治疗中, 临床疗效明显。LEEP由环形、方形、三角形、球形、针形、刀形等手术刀构成, 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宫颈病变的操作, 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 有一机多用的优势[3]。LEEP具有手术方法简单, 容易掌握, 门诊即可操作, 不影响妊娠等优点。应用LEEP易于切除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 术后无不适反应, 创面恢复快, 继发感染几率小, 愈后宫颈恢复自然状态, 基本不会形成明显疤痕, 也适合未育妇女[4]。从本研究可见, 我院采用LEEP法治疗宫颈糜烂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达98.00%。可见LEEP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确切, 创伤小, 有效率高,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邓新粮, 肖松舒.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诊治中的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30 (3) :361-362.
[2]郑怀美, 苏应宽.新编实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381-382.
[3]曲开欣, 王立波.低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及尖锐湿疣1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7) :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