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电切除术

2024-09-24

环形电切除术(共7篇)

环形电切除术 篇1

国内外大量资料研究显示该方法操作简便, 可在门诊进行治疗, 并且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被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1]。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的疾病包括下生殖道的癌前期病变、生殖器湿疣、各种赘生物以及畸形生殖器的矫正。宫颈电环切除术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在病灶处产生强大热能, 导致病变部位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同时能通过凝固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但近年来有同侪提出宫颈电环切除术会增加患者流产、早产的风险增加, 且宫颈电环切除术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是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随着检验水平日益提高, 年轻的宫颈上皮肉瘤样变女性逐年增多, 所以采用LEEP术治疗后妊娠的结局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确认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且要求生育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 另随机选取同期60例未有宫颈病变且未性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有生育要求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观察组随机选取的60例患者均经细胞学确诊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 CINII-CINIII。两组患者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下, 观察组平均年龄 (32.08±2.3) 岁;已生育者38例 (已生育一胎者31例, 已生育二胎者7例) , 未育者22例;CINII者48例, CINIII者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31.14±1.9) 岁, 已生育者35例 (已生育一胎者27例, 已生育二胎者8例) , 未育者25例;CINII者44例, CINIII者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例学分期及孕产情况方面的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治疗方法[2]

患者月经过后3~7 d, 术前常规进行白带、凝血、肝肾功能检查, 并予抗炎药物治疗控制炎症。手术取膀胱结石位, 由外向内消毒外阴及阴道后, 宫颈外口涂碘液暴露病灶,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刀头, 电切输出功率为50 W, 锥形环切宫颈病变部位组织, 包括病变周围3 mm内的正常组织, 深度1.5~2.0 cm, 创面止血, 标本送病理检验。术后第一个月每周来院复诊, 观察患者阴道流血血量及宫颈修复情况;以后术后每半年行阴道镜检测, 妊娠期行常规产前检测, 产后两个月内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时间及妊娠和分娩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收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年内的妊娠时间、妊娠情况及分娩方式相关数据, 并经统计学检验可得P>0.05,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体数据见表1、2。

经统计学检验χ2=0.3896, P=0.9424, 以P>0.05,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无差异。

3 讨论

宫颈电环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切方法, 它的手术效果非常好, 手术的精细程度也很好, 是一种微创手术, 且不需要复杂条件设备, 简单易操作, 安全有效, 治愈率高。宫颈电环切除术可以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 切除宫颈的异常病变部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 能够得到完整的组织标本, 可明确宫颈病变的程度, 避免二次手术和过度治疗, 减轻年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患者容易接受[3]。

虽然宫颈电环切除术切除宫颈内口部分结缔组织, 愈合后形成瘢痕, 影响宫颈管的弹性, 导致宫颈扩张困难, 引起宫颈性难产, 增加剖宫产率, 但大多研究均提示宫颈电环切除术对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4]。且手术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不会影响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体重等。

本院结果显示宫颈上皮肉瘤样变患者接受宫颈电环切除术P术后, 其妊娠及分娩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可见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不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 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朱慧芳.应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行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205例分析[J].医学信息, 2012, 25 (4) :233-234.

[2]江涛, 付丹, 李隆玉, 等.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及治疗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 2012, 20 (5) :1012-1014.

[3]李晓琳, 白彩云, 薛艳霞,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06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09, 38 (7) :904.

[4]张春梅, 叶红,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21) :141-142.

环形电切除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止血愈创纱 (医疗器械注册证:鲁食药监械 (准) 字2009第2640240号) 由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为:鲁食药监械生产许20110036。

1.2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门诊, 2012-02~2012-06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入选标准:年龄25~45岁, 经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最后诊断为CINII, CINIII的患者, 3月内未接受其他物理治疗, 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并且要求保留子宫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年龄、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患者在月经干净3~7d,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 铺消毒洞巾, 阴道内置窥阴器暴露宫颈, 碘伏消毒宫颈表面, 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1.3.1 观察组:

取止血愈创纱附于创面, 根据出血程度适度压迫2~5min, 并用带线纱球填塞, 术后观察2h, 48h后门诊复查, 取出带线纱球。

1.3.2 对照组:

用常规纱布压迫止血并填塞阴道, 术后观察2h, 48h后门诊复查, 取出阴道填塞纱布。

1.4 术后观察项目及疗效判断标准[2]

观察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和创面伤口愈合的情况。疗效判断标准为宫颈光滑, 宫颈恢复正常大小为治愈;糜烂面减少, 颈口有肉芽增生有效。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

1.5 术后复查及随访

术后48h、1周后门诊复查, 30d随访。

1.6 数据处理

两组疗效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2。

观察组86例的止血愈创纱牢固贴敷于创面, 45例观察2h后均无出血, 止血愈创纱贴敷牢固, 部分贴附材料变为透明胶状, 27例48h后宫颈出血明显减少, 贴附材料变为透明胶状, 一周后复查无出血。14例一周后复查宫颈少许渗血, 贴附材料溶解。一次治愈率为87.2%, 总治愈率为100%。对照组80例中一次治愈0例, 2h后重复止血治愈13例, 48h复查予再次止血治愈40例, 总治愈率67.5%, 未愈的27例改用止血愈创纱治疗后治愈。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 一次治愈率和总治愈率、治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随着宫颈疾病三级阶梯筛查 (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 在我国的逐渐完善和开展, 越来越多的宫颈疾病在早期被发现及治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应用于宫颈疾病的微创治疗手段, 因其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短, 疼痛轻, 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宫颈病变, 尤其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的创面自然愈合过程相对比较缓慢, 一般正常恢复需要6~8周, 少数患者因为一些原因需要8~12周恢复。在此过程中因结痂脱落导致大量出血, 术后伤口创面感染、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增加, 并且伤口创面恢复时间较长, 因此会影响一些患者对治疗的可接受性, 还可能造成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术后不良情况的出现。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伤口创面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学过程。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 组织的修复速度是影响术后宫颈表面伤口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逐渐修复过程中由于机体本身对创面部位的修复机制, 调动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积累明显增多, 使细胞增殖和肉芽组织发育, 从而使创面修复。研究发现, 止血愈创纱与伤口创面贴附牢固, 不易引起排斥反应, 并且同时能激活伤口愈合中的相关细胞, 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这些激活的细胞及时发挥着促进伤口创面愈合的作用。进而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同时它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抑制不正常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来阻止瘢痕的形成, 使肉芽和上皮组织正常快速生长, 最终达到加速伤口创面愈合的作用。

综上所述, 采用止血愈创纱覆盖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的宫颈创面上, 创面愈合良好, 并且明显缩短了阴道排液时间, 同时减少术后出血情况、缩短创面修复时间, 效果明显, 达到了最终目的。因此止血愈创纱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中的应用, 治疗效果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止血愈创纱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中的减少术后出血、阴道排液和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方法:经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最后诊断为宫颈CINII, CINIII的、同时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16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采用止血愈创纱外敷止血;B组: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采用局部纱布压迫止血。比较两组出血时间、阴道排液及宫颈外观恢复情况。术后均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禁止性生活2个月。结果:术后创面覆盖止血愈创纱后出血及阴道排液明显减少, 无感染情况。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 (P<0.01) 。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宫颈创面覆盖止血愈创纱则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同时缩短阴道排液效果极其明显, 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宫颈环切术,止血愈创纱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61

环形电切除术 篇3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除术,重度宫颈糜烂,护理效果

宫颈糜烂在临床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 且在育龄妇女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与细菌感染和病毒入侵存在相关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会使该疾病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 临床应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较为广泛, 但是多数患者对该手术方法不是十分了解, 较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 对其围术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1]。本文为探讨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对策,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7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观察组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 (36.5±2.8) 岁。对照组年龄25~48岁, 平均年龄 (37.2±2.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实施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而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注意事项告知以及常规检查等, 与此同时, 患者手术期间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予以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包括 (1) 术前护理:由于多数患者入院后对环境的陌生, 加之对手术方式的不了解, 容易产生负性情绪, 如:焦虑、恐惧以及烦躁等。因此, 在手术前,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手术患者进行交谈, 并掌握其心理状况, 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其后对患者详细讲解宫颈糜烂的相关知识, 并告知该手术的治疗效果和过程, 以消除其不良情绪, 减少其不必要的担心, 从而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 患者行手术前, 护理人员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 将术前所用的手术器械和相关工作做好, 并认真核对和检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手术顺利开展[3]。 (2) 术中护理:患者在手术期间, 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禁忌臀部移动, 防止损伤其他器官。而后将静脉通路予以建立, 选取患者的上肢位置, 同时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手术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相关工作, 并将所使用的仪器放在医师较易拿取的地方, 而后结合医师的需求对仪器进行适当的调整, 并准确连接仪器。 (3) 术后护理:患者完成手术后, 护理人员对其阴部进行消毒, 并告知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 禁忌过度运动。其后对其饮食习惯进行了解, 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日常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多食高纤维的水果及蔬菜, 禁忌食用刺激、生冷及辛辣等食物, 对吸烟饮酒的女性患者, 告知其戒烟戒酒。除此之外, 嘱咐患者要加强个人卫生的保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4]

优:两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经护理后, 宫颈形态恢复较好, 炎性增生物全部消失;良:宫颈形态恢复情况相对较好, 其炎性增生物全部消失;差:宫颈形态恢复较差, 可见炎性增生物。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优良率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 发生率为1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糜烂属于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 其不仅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降低其生活质量。就该疾病而言, 临床常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安全性较高的优势[5], 但是多数患者对该手术不是十分了解, 且实施手术前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 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不容忽视。从数据结果来看,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结果显示: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从护理优良率来看,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 在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姜英.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9) :240-241.

[2]万里知.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护理配合[J].医学信息, 2015 (36) :150-150.

[3]张新英.护理干预对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6) :286-287.

[4]林丽萍.护理干预在LEEP刀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6) :80-81.

环形电切除术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 5~5 2岁,平均年龄(39.5±5.3)岁;初步诊断结果:宫颈息肉3例,宫颈湿疣3例,宫颈糜烂2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1例(其中13例为Ⅰ级,5例为Ⅱ级,3例为Ⅲ级)。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行严格术前检查(细菌学阴道病检查、白带检查等),若患者伴有非特异性的病菌引起的子宫颈炎症或淋球菌、滴虫、真菌等特殊的病原菌引起的阴道炎,则先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待患者相关体征、症状消失再安排手术。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后选择月经干净后的3~7天实施手术,嘱咐患者术前禁止性生活。做好凝血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工作,确认患者无凝血功能与肝肾功能障碍后行手术治疗。

1.2.2手术方法

手术所用设备为配备有针状及环形等电极的不同型号电刀。环形电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方法或不麻醉。若选择不麻醉则在阴道镜的配合下施术。手术台常规消毒后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暴露患者宫颈,取浓度5%的冰醋酸溶液与浓度1%的碘溶液均匀涂于宫颈,阴道镜检查病变部位,确定病变的范围。若患者的病变范围相对较大,需应用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对宫颈多点位置行浸润麻醉。根据检查所示病变性质、面积与宫颈大小选择合适的环形电刀,尽量保证单次操作即可将病变部位予以切除。术前检查为宫颈糜烂、宫颈湿疣宫颈息肉的患者应用环形电极,暴露宫颈后宫颈涂5%碘液指示病变位置,将高频电刀置于病变部位外缘5 mm宫颈6点位置,垂直切入宫颈表面深度约5 mm;术前检查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患者。先应用三角形的电极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切除宫颈管,宫颈管切除的深度约13 mm。若患者的宫颈病变范围较大,需用环形电极将宫颈组织予以切除。施术过程中发生创面出血的患者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采用电凝针进行电凝止血,并用明胶海绵将创面敷好。将术中切下的部分组织送至实验室行病理检查。

1.2.3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患者应用抗生素防感染治疗1周;在此期间向患者开展科学的术后指导,嘱咐患者保持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保持清洗外阴但注意不要冲洗阴道禁止盆浴,术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嘱咐患者术后1个月内每周来院复诊,方便医生掌握患者阴道分泌物及出血情况与宫颈的修复程度;术后1~2个月待月经干净后观察并记录患者宫颈愈合程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需定期进行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

1.3观察与效果判定标准

(1)观察本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所用时间、施术过程出血量、术后愈合情况及随访情况等。(2)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宫颈糜烂的创面愈合,宫颈恢复正常且无不适感,为治愈;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宫颈肥大减轻,宫颈糜烂的面积有所缩小,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宫颈糜烂的程度无减轻甚至恶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

本组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2例患者因病变部位范围过大,局部组织相对较脆容易出血,予以多次切除,施术时间相应延长。1例患者凝血功能稍差,创面的止血时间相应延长。本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5~22 min,平均时间(9.3±2.1)min;术中出血量10~50 m L,平均出血量(15.3±3.2)m L。术后患者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2.2本组患者效果

术后随访得知,本组6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痊愈,术后3个月55例患者痊愈,阴道镜与细胞学检测均正常,治愈率为98.21%。

3讨论

宫颈病变是育龄妇女常且多发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CIN、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湿疣等[3]。距统计,已婚妇女超过一半存在宫颈糜烂。而CIN属于和宫颈的浸润癌有关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的连续病理进程。若不及时、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存在进展为宫颈癌的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严重[4]。目前宫颈病变主要以对病变局部进行治疗为主,主要包括病变部位用药、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基础目的在于使宫颈局部表面柱状的上皮脱落、坏死,进而使新生的鳞状上皮在局部表明覆盖并愈合。宫颈病变的传统治疗可选术式较多,如冷淡、激光、微波、红外线凝结等。但上述方法效果不令人满意,且复发率堪忧。若行宫颈锥形手术治疗,将宫颈完全切除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施术需要采取格言的避孕措施,而且施术时间过长,对患者造成创伤大,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恢复[5,6]。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为新型的电切治疗技术,施术时依靠高频电刀的电极尖端所产生的高频电波,身体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体的病变部位,利于吸收电波所产生热量,快速切除病变组织。此术式基本无需实施麻醉,患者也不用住院治疗,操作方面、简单,能够对宫颈病变发病的高位区域施以连续切除宫,还能够提供标本以便进行病理检查[7];此外应用高频电刀对局部组织产生的影响较小,无需行过大的创口,进行快速切除使患者承受的痛苦相对较小,出血量也相应减少,有效的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此术式操作不会产生明显瘢痕,对患者再次妊娠产生的影响小,容易被年轻患者接受[8]。

本文研究显示,本组56例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6例患者与术后1个月内痊愈,术后3个月55例患者痊愈,阴道镜与细胞学检测均正常,治愈率为98.21%。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此术式的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镜环形电切除术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均行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分析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55例患者痊愈,阴道镜与细胞学检测均正常,治愈率为98.21%。结论 应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环形电切除术,宫颈病变,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殷平珍.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627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4,10(6):784-786.

[2]孙荣.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治疗宫颈病变369例临床观察及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6):5417-5418.

[3]郭清娜.应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63-64.

[4]高永良,朱笕青.宫颈癌的筛查及诊治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4):319-321.

[5]张庆芳.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4):197-199.

[6]雷蕾,薛青.子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子宫颈疾病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3):607.

[7]陈芳莲.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26(34):5439-5440.

环形电切除术 篇5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干扰素,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CIN) 是一种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密切相关的一类癌前病变, 病理学上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1]。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HPV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感染、吸烟、免疫功能紊乱都是导致CIN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CIN的治疗仍存在争议。虽然有少量级别低的CIN能恢复正常, 但目前对于CINⅡ、Ⅲ级患者, 临床上多采用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 也称LEEP刀) 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清除病灶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不但具有损伤小、无疼痛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同时也保留了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 因此已经成为妇科用于治疗CIN的主流方法[2]。由于HPV是导致CIN发生的主要病因, 因此仅仅通过LEEP刀切除局部病变组织而无法根除HPV, 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为了探讨干扰素联合LEEP刀治疗CIN的临床疗效, 从2011年2月—2015年10月, 该院对收治的118例CIN患者开展了该临床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湖南省衡南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于2011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8例宫颈CIN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第6版《妇产科学》关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标准诊断为CINⅡ、Ⅲ级[3]。其中CINⅡ级51例, CINⅢ级67例。患者年龄26~46岁, 平均 (34.5±5.5) 岁, 病程5~28个月, 平均 (16.5±8.5) 月。所有患者均有性伴侣, 其中104例患者存在妊娠分娩史。所研究的病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及家属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该研究符合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LEEP刀治疗, 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 铺巾, 暴露宫颈, 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根据病变的范围进行手术。对于CINⅡ级, 切除病灶外3 mm, 深度为15~20 mm, CINⅢ级切除病灶外侧5 mm, 深度为20~25 mm。并根据出血情况采用球形电极电凝或明胶海绵填塞止血。观察组的手术方式与对照组一样, 但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前给予α-2b重组人干扰素栓 (武汉维奥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0980006) 治疗, 1枚/次, 隔日1次, 睡前阴道局部给药, 共用药14 d。

1.3 免疫学检测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后获取外周静脉血, 通过ELISA法检测体内Ig A、Ig G和Ig M水平, 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含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 宫颈光滑, 且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和阴道镜检查无CIN病变;有效:CIN病灶范围减小, 阴道镜检查病变级别降低;无效:术后1年复查存在CIN病变;复发:术后1年出现新的病灶。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两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和免疫功能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临床疗效计效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 (10.5±3.5) m L, 平均愈合时间为 (5.5±1.5) 周, 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5.0±1.5) mL, 平均愈合时间为 (4.0±0.5) 周,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2.2 免疫功能比较

患者治疗结束后, 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g A、Ig G和Ig M以及CD4+和CD8+T细胞水平见表2所示。结果显示LEEP刀联合干扰素治疗后, 患者Ig A、Ig G和Ig M水平, 以及CD4+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 (40/56) , 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 (58/62)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275, P<0.01) 。随访1年后对照组有2例复发, 而观察组无复发病例, 见表3。

3 讨论

目前, CIN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冷冻、微波、激光、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刀锥切以及子宫切除术等。LEEP刀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电极尖端产生高频电波, 接触患者组织后可吸收电波瞬间产生高热, 从而完成组织的切割和止血。这些热量能在瞬间随蒸汽散发, 因此对比邻组织影响很小[4]。该研究结果也证实显示, 对照组采用单纯LEEP刀治疗CIN后, 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愈合时间均长于观察组。HPV是影响CIN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的重要因素。干扰素是最常用于HPV的抗病毒药物[5]。该研究通过随访后证实, LEEP刀联合干扰素治疗能进一步提高CIN的治疗效果。说明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干扰素能彻底清除病灶、预防疾病复发。干扰素除了直接抗病毒作用外, 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该研究结果也显示, 联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 患者的Ig G、I-g A和Ig 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此外, 反映细胞免疫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也得到了改善, 这意味着术前给予干扰素不但可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同时也可能通过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 加速创面愈合[6,7,8]。

尽管如此, 但LEEP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时不易进行定位。此外, 热损伤可能会影响标本边缘组织的病理检查等缺陷。因此, 在开展该治疗方法前建议: (1) 阴道或宫颈炎症严重的患者, 建议给予抗炎治疗后再手术; (2) 操作时应把握好切除的深度和宽度, 止血时建议采用点状电凝止血; (3)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出血量, 并视情况给予局部止血甚至住院观察。

总之,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干扰素治疗CIN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配合术后定期复查, 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Spinillo A, Gardella B, Iacobone AD, et al.Multiple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Size of Colposcopic Lesions Among Women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J Low Genit Tract Dis, 2016, 20 (1) :22-25.

[2]李俊强, 刘绪义, 陈晨, 等.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19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31 (11) :874-877.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李宏.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 (12) :1863-1865.

[5]牛风萍.重组人工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 (辛复宁) 对hpv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22) :159.

[6]Rositch AF, Soeters HM, Offutt-Powell TN, et al.The incid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following treatment for cervical neoplasia:a systematic review[J].Gynecol Oncol, 2014, 132 (3) :767-779.

[7]穆琳, 宋静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女性生殖道局部免疫[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 (6) :561-562.

环形电切除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8例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年龄24~53岁,平均(35.4±4.2)岁,已生育38例,未生育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等,均诊断为CINⅢ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7 d后再进行手术,绝经患者除外。术前进行常规的阴道清洁,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仪器使用深圳市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LC-2000 B型妇科专用高频电波刀,电切功率为40~60 W,电凝功率40~50 W。患者的体位为膀胱截石位,手术不需麻醉,根据患者宫颈病灶的大小及程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圈,电圈可选用三角形的电圈,操作注意不要损伤患者的阴道壁组织,并尽可能一次性地根除病灶。切除深度为0.7~1.5 cm左右,如患者的宫颈病灶很大时可扩大切除病灶[3]。切除后进行充分电凝止血,术中可使用纱布、云南白药散进行止血,术后第2天取出。术中切下的组织立即送病理活检。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一年以上,嘱患者如出现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或分泌物量多、有异味随时要来医院就诊。并于术后每三个月进行TCT检查。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40 min,平均(27.5±5.3) 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30.3±9.7) ml。术中6例患者局部有灼热不适,2例有下腹坠胀不适,均于手术治疗后缓解。术中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原位癌患者3例(5.2%),均行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后创面脱痂出血时间为7~10 d,随访结果显示有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血量大于月经量进行就诊,使用云南白药药棉压迫宫颈进行治疗,均止血成功。所有患者无一例术后发生宫颈口粘连,月经时间、量等情况正常。所有患者随访一年以上,无一例出现复发的患者。

3 讨论

宫颈原位癌和宫颈不典型增生多发于患者宫颈的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储备细胞处,两者的病变性质相同,但病变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宫颈不典型增生为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形和不典型的分化。宫颈原位癌为宫颈不典型增生累及鳞型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未侵犯间质,病变局限在鳞型上皮层内。CIN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需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CIN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单凭其症状及体征是无法诊断的,主要根据组织学检查而确诊。CIN的高发年龄为20~40岁左右。近些年来CIN的发生率逐渐增多,Ⅲ级的CIN中有一部分向宫颈癌演变、发展的趋势。有相关的文献报道称重度不典型增生大概有12%的几率发展为浸润癌,原位癌可以有12%~70%的几率发展为浸润癌[4]。有研究称过早性生活、多性伴侣、多产或流产均增加CIN的发生风险。Denmark发现,产次在2次以上的妇女发生宫颈原位癌的风险较未产妇女高80%[5]。

ⅢI级CIN属重度非典型增生与原位癌,一般主张手术治疗,现今一般多使用LEEP术或宫颈冷刀锥切术,并不首选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但LEEP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宫颈冷刀锥切术,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时间短,患者所受的痛苦少,其为诊断和治疗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重要手段。另外,LEEP术对有生育要求的Ⅲ级CIN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对部分年轻且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Ⅲ级CIN患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6]。

LEEP术治疗CIN的治愈率很高,有报道称国内的治愈率为93.3%左右,国外为95%左右。所以此方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7]。LEEP术的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LEEP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1%。其并发症多为出血,之外是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等。本组病例中有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因出血量大于月经量进行就诊,使用云南白药药棉压迫宫颈进行治疗,均止血成功。文献报道LEEP术后原位癌复发率为0.9%,浸润癌为2%~3%,本组患者随访一年无一例出现复发。

宫颈癌是危及妇女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故需对其进行早期的筛查,这对诊断CIN并阻止其继续发展为浸润癌有很大的帮助。早期治疗宫颈癌前期病变可以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起到了很好的诊疗作用,可作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首选的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并于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40 min,平均(27.5±5.3)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30.3±9.7) ml,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原位癌患者3例(5.2%),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起到了很好的诊疗作用,可作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首选的方法。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除术,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原位癌

参考文献

[1]Badakh DK,Graver AH.Reirradiation with high - dose - rate remote ??after loading braehytherapy implant in patients with loaclly recurrent or residual cervical carcinoma.J Cancer Res Ther,2009,5(1): 24-30.

[2]沈铿,郎景和,黄惠芳,等.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264-266.

[3]钱德英,芩坚敏,黄志宏,等.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2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 473-475.

[4]汤惠茹,乌兰娜,刘志红,等.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高危因素的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564-566.

[5]谭先杰,吴鸣,张涛,等.子宫颈锥切切除术后全子宫切除95例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366-369.

[6]刘植华,李悦.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20(7):435.

环形电切除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宫颈病变患者。入选标准: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且无免疫缺陷、合并急性生殖道感染及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 各34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63岁, 平均年龄为 (39.2±5.43) 岁, 29例患者为已婚已育, 5例患者为已婚未育;治疗组患者年龄为23~63岁, 平均年龄为 (38.71±4.92) 岁, 30例患者为已婚已育, 4例患者为已婚未育。两组患者的年龄、婚育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在月经完全结束后3~7 d进行手术治疗, 经检查, 白带均正常, 并利用碘实验确定患者的病变范围。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首先利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法对患者进行麻醉, 然后用普通手术刀对其宫颈管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术后标记标本, 并做病理检查[2]。治疗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环形电刀的型号根据患者的病变范围进行选择, 利用静脉复合麻醉法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 于术中进行常规消毒, 放置窥阴镜充分暴露患者宫颈阴道, 然后擦拭宫颈分泌物后用碘染色, 并对病灶区域进行标记。电切从着色区域外3~5 mm处开始, 垂直进入到宫颈组织, 缓慢均匀地移动电刀, 直至鬓边外侧3~5 cm, 宫颈管切除的深度范围为2.0~2.5 cm。切除后将标本送检。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并嘱患者于术后2个月内严禁进行性生活和盆浴, 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 检查患者的宫颈修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 对照组的出血量为 (47.28±17.77) ml, 手术时间为 (46.01±10.89) min, 住院时间为 (5.14±1.90) d;治疗组的出血量为 (12.23±3.19) ml, 手术时间为 (7.67±2.91) min, 住院时间为0 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中有3例出现点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占8.8%, 31例治愈, 治愈率为91.2%;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宫颈粘连, 2例出现点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也为8.8%, 31例治愈, 治愈率为91.2%。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即为宫颈上皮内瘤变, 因此重视宫颈病变、提前进行检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由于宫颈病变的物理治疗方式无术后病理标本, 并且不能评估病变程度, 因此一般采用手术方法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进行治疗, 主要包括子宫切除、宫颈锥切等, 前者对女性的身心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临床上很少采用, 后者不仅可以切除病变, 而且可以保留子宫, 因此临床上使用较多。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虽然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对于宫颈病变的治疗都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但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低,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 因此总体效果更好。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 各34例, 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并且损伤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玉杰.宫颈环形电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上皮内瘤变临床对比研究.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 (6) :32-34.

上一篇:剖宫产术后出血下一篇:互联网专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