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泰勒虫

2024-08-04

环形泰勒虫(共4篇)

环形泰勒虫 篇1

1 前言

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对牛危害严重的血液原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病, 该病现在在南非和南欧非常流行, 并通过中东、印度和俄罗斯南部传到中国。在我国, 该病主要流行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在流行区, 该病经残缘璃眼蜱传播。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从5月份开始, 6~7月份达到高峰, 8月份逐渐减少;在年龄方面, 以6月龄至2岁的牛最为易感, 若从非疫区引进的牛, 不论年龄、体质, 均可发病, 且病情较为严重, 死亡率亦极高。患病的幼牛带虫免疫可达2.5~6年。该病病原体经蜱传给牛只后, 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内寄生, 常引起以高热、贫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

近年来,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以及外地引进的牛的危害更为严重, 这严重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所以, 对这种病进行诊治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为此, 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并研制出了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 对牛环形泰勒虫病起到了控制作用, 降低了经济损失, 但牛焦虫细胞苗的保存期较短, 难以推广。

近年来, 环形泰勒焦虫病发病区未见缩小, 反而随着养牛场之间的引种呈扩大趋势, 该病对养牛业危害仍然很严重。若从根本上控制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应该一方面研究更为有效的疫苗来预防该病, 另一方面应做好消灭传播媒介 (蜱) 的工作。

本病诊疗工作, 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 初步疑似为本病, 最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合理、科学诊断该病, 将有助于该病及时治疗和控制, 同时也为养牛业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有益经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试剂

姬姆萨染液, 配制方法如下:

取市售姬氏染色粉0.5克, 中性甘油25.0毫升、无水中性甲醇25.0毫升先将姬氏染色粉置研钵中, 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 再加再研磨, 直到甘油全部加完为止。将其倒入60~100毫升容量的小口试剂瓶中, 在研钵中加少量甲醇以冲洗甘油染液, 冲洗液仍倒入上述瓶中, 再加, 再洗, 再倒入, 直至25.0毫升甲醇全部用完为止。塞紧瓶塞, 充分摇匀, 放置65℃温箱24小时或室温3~5天。并不断摇动, 此即为原液。染色时取原液2.0毫升至100毫升蒸馏水中, 混匀即可用于染色。

2.1.2 培养基

鲜血琼脂培养基, 参照姚火春等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10克琼脂, 加到500毫升普通肉汤内, 加热煮沸, 待琼脂完全融化后, 将PH调至7.4, 再加热煮沸20分钟。用蒸馏水湿润夹有薄层脱脂棉的纱布过滤, 高压蒸汽灭菌。

将灭菌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 待冷却至50℃左右, 加入采自健康绵羊或家兔的脱纤无菌血液 (每100毫升普通琼脂加入鲜血5~6毫升) , 混匀后倒入灭菌平皿。待凝固后, 置37℃培养24小时, 无菌检验合格方可保存备用。

2.1.3 发病情况

本次病例来自一家养牛场, 经场内工作人员介绍, 先前发病及病死牛均经进行了血相检测, 发现无白细胞或白细胞明显降低, 红细胞沉降系数正常。同时, 该场按抗菌、解热原则进行了治疗, 发病牛均用丁胺卡钠和头孢噻圬钠等输液治疗, 除一头发病牛症状减轻外, 其他牛病情无明显改善, 仍然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气喘, 最终以死亡为转归。

2.2 方法

2.2.1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该场饲养规模, 引种情况, 发病及死亡情况, 发病史等。

2.2.2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病牛精神, 体温, 食欲, 毛发, 粪便, 尿液状况。

2.2.3 剖检病变观察

剖检其中3头病牛或病死牛, 观察其体表病变及内部脏器病变情况。

2.2.4 病原学检查

细菌分离: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病牛进行无菌采血, 另取病死牛的肺、肝、肾、淋巴结等器官, 无菌保存, 对无菌采集的血液以及剖检的实质性器官进行细菌分离, 分别在血平板划线和触片, 培养分离细菌。

血液原虫检查:取所采集的病牛血液及穿刺的淋巴液滴于载玻片上, 用盖玻片小心推片, 制成涂片, 干燥后滴加2~3滴甲醇到涂片上, 使其固定后用姬姆萨氏液染色30分钟左右, 蒸馏水水洗, 干燥后镜检。

淋巴内容物检查:穿刺牛体表淋巴将淋巴内容物涂片, 姬姆萨氏液染色后镜检。

3 结果

3.1 发病情况调查

该养殖场共饲养奶牛4000头, 其中有2000头是由本场自繁自养的, 其余2000头是从外地牛场引进的, 其中部分引进牛只来自东北地区。本次疫情中, 发病牛均为本地牛, 引进牛未见发病。发病10日左右共计死亡10头。之前本场无该病的发病史。

3.2 临床症状

病牛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被毛蓬乱、躯体消瘦, 部分病牛神经症状明显, 呼吸急促, 全身无力, 行走摇摆, 结膜贫血、黄染, 尿液发黄, 粪便呈黑色, 鼻孔流清白黏液, 有些牛鼻孔可见泥土, 部分牛胸前或覆下水肿。早期体温升高, 到后期体温不升高。

3.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 病牛全身皮下、肌间、黏膜和浆膜上均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 切面多汁, 有暗红色和灰白色大小不一的结节。胸腔内有大量的红色渗出液, 心肌有弥漫性出血点, 心房有出血斑, 心脂肪有出血点和出血斑, 肺水肿和气肿明显且被膜有瘀血斑和出血斑肺门淋巴结肿大。瓣胃坚实难以剖开, 皱胃黏膜肿胀, 有许多针头至黄豆大、暗红色或黄白色的结节, 结节部上皮细胞坏死后形成中央凹陷、边缘不整有稍隆起的溃疡病灶, 胃黏膜脱落。脾脏明显肿大, 被膜上有出血点, 脾髓质软呈黑色糊状。肾脏肿大、质软, 有粟粒大暗红色病灶, 外膜易剥离。肝脏肿大, 质脆, 色泽灰红, 被膜有多量出血点和出血斑, 肝门淋巴结肿大, 胆囊肿大黄染。血液稀薄呈淡红色, 不易凝固。

从图1可知, 明显地可看出病死牛心脏脂肪有大小不等的出血;图2可知, 心肌出血点或出血斑;图3可知, 肠黏膜上有明显的出血斑;图4可知, 胃壁上大小不等出血点。

3.4 病原学检查结果

3.4.1 细菌分离

用血液和脏器作血平板划线和触片培养后, 均未见有细菌生长, 排除该病为细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3.4.2 血液虫体检查结果

在对无菌采集的病牛作血液涂片后, 采用姬姆萨染色, 镜检发现其红细胞内有多量小于红细胞半径的环形泰勒虫病原体, 细胞内虫体呈梨形、环形或椭圆形。染色结果见图5。

3.4.3 淋巴结穿刺淋巴内容物涂片检查结果

可见到淋巴细胞内有圆形、椭圆形的石榴体。

4 讨论

4.1 诊断关键

该病与牛巴贝斯焦虫、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上较为相似, 同时染色时应与附红细胞体病原体作区别, 以防出现误诊, 延误治疗时机, 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在本次疾病诊断过程中, 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牛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作出初步推断, 确诊本病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 在对无菌采集的血液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后, 镜检发现红细胞内有多量小于红细胞半径的环形泰勒虫病原体, 从而确诊为本病。虽然在本次疫情中, 有部分症状及病变与某些细菌性疾病及牛巴贝斯焦虫、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相似, 本人在实验室病原学检查过程中, 细菌分离培养未见有细菌生长, 可排除细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诊断牛环形泰勒虫病还应注意与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相区别。有些兽医工作者常把可视黏膜黄染、出血、有血红蛋白尿作为诊断牛环形泰勒虫病的临床依据。牛感染泰勒虫发病时, 可视黏膜常表现贫血和出血, 这是由于虫体在网状内皮系统内进行大量无性繁殖抑制了造血功能, 导致红细胞发育不良、增生缓慢而引起的, 再加上毒素对组织器官的破坏作用, 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发生出血斑块。当虫体进入红细胞后, 一般不再进行裂体繁殖, 所以对红细胞的溶血和破坏作用都远比双芽巴贝斯虫小, 故临床上很少能见到可视黏膜黄染和血红蛋白尿。当牛患双芽巴贝斯虫病时, 由于虫体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牙的生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虫体对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此时血红蛋白转变成胆红素滞留于血液中引起黄疸, 可视黏膜被黄染, 当一部分血红蛋白随尿液排出时, 则出现血红蛋白尿。因此, 临床可视黏膜黄染程度、血红蛋白尿的有无是区别泰勒虫病和双芽巴贝斯虫病的重要依据。对附红细胞体镜检时, 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 呈菜花状或星状, 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色虫体, 折光性较强, 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还可寄生在血浆中, 且姬姆萨染色中变形体较为常见。另外, 80%以上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边缘, 圆形, 边缘整齐。一个红细胞可以附着1~16个虫体, 甚至更多, 个体较小, 0.3~0.8微米。当它在繁殖阶段时, 虫体呈多样性, 有圆形、三角形等, 但在带虫阶段一般呈圆形。

4.2 带虫免疫

牛只建立焦虫病带虫免疫后, 即意味着这些牛发生焦虫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 但建立带虫免疫功能时, 必须严格控制焦虫病的感染率。因为牛感染焦虫过多即使不发病也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及引起皮炎, 同时也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所以在建立带虫免疫功能的过程中, 应密切注意牛只的感染状态。

4.3 流行要素

焦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构成该病流行的基本要素有三种, 即病原体 (焦虫) 、硬蜱和易感动物, 三者形成一个流行的链环,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不可能有焦虫病的发生和流行。鉴于该病危害性大治愈率低且无特效药, 因此, 主要应采取综合措施防制该病的发生。

焦虫病原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对该奶牛场进行问诊时发现, 该场4000头奶牛中除2000头是自繁自养外, 还有部分是从东北某牛场引进的, 我国东北是焦虫病主要发病区, 上述外来牛可能成为本病重要传染源之一。但该场在引进时又未做严格的隔离观察及相关检查, 引入病牛或传播媒介 (蜱) , 引发了本次疾病的发生。由于外地牛生存于该病原体的环境中, 对其有一定的耐受性或带虫免疫能力, 而本地牛却未曾接触过该病原, 对病原体较为敏感, 因此, 本次疫情发病牛主要为本地牛。由此可见, 应加强检疫, 严格控制牛只调动, 以防本病。若确需引进牛只, 应选择蜱不在牛体活动的时期进行, 应从非疫区引进, 且对引进的牛只进行隔离观察及作相应检查后再合群。

本病的发生还与畜主对蜱等吸血昆虫的危害性认识不清, 对消灭奶牛场的各种寄生虫重视不够。任蜱等吸血昆虫在该奶牛场生长、传播有关。要消灭牛环形泰勒焦虫病, 预防的关键是在灭蜱。应根据当地蜱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 制定灭蜱措施, 严格执行, 并要始终坚持防重于治。在发病季节, 每隔15~20天, 用辛硫磷浇泼剂, 经自来水500倍稀释后, 喷雾牛体、牛舍、牛床及周围环境等处灭蜱。同时, 配合使用伊维菌素散剂按0.2毫克/千克体重拌料口服, 每月1次, 进行灭蜱, 尤其在蜱虫活动季节, 需严防蜱和吸血昆虫对牛体叮咬而传播疾病。

4.4 综合防治

药物预防可用血虫净 (主要成分:三氮脒) 按5毫克/千克体重, 配制成5%的溶液, 每隔20天给牛注射1次, 还可用咪唑苯脲进行肌肉注射预防, 用量为2毫克/千克, 这种方法可有效杜绝该病发生和传播。

近些年来, 经过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 已经研制出了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 在疫区对新购进的尚未感染焦虫的牛只用抗焦虫病疫苗进行预防, 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尽管孙世荣等 (2000) 报道, 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但疫苗保存期较短, 其使用仍难以推广, 各科研单位及个人还需继续研究延长细胞苗保存期的方法, 进一步扩大成果的推广应用。此外, 在威胁地区的牛群可因不断受到蜱的侵袭 (可人工接种) , 部分牛只可能成为长期带虫者, 故产生长期带虫免疫。因此, 在老疫区若不能完根除焦虫病, 可使牛群经常带虫或感染牛蜱, 并使之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但需用抗焦虫药物来控制感染的数量和程度。

加强饲养管理, 要注意放牧环境, 认真搞好畜舍内外卫生, 在蜱活动季节及时灭蜱。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 牧区放牧避免牛群到蜱大量孳生的牧场上放牧, 清除牛舍周围杂草, 喷洒灭蜱药物。

总之, 在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防治过程中, 应贯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做好预防工作。根据牛场疾病的发病季节及当地传播者生活习性等地域特征制定一整套防治措施。这样, 不仅可以降低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发病率, 同时也是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饲养风险的最经济, 最有效的方法。另外, 近几年焦虫和附红细胞体及细菌类等混合感染的病例比较多, 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及病变自然也会有交叉, 因此, 我们在诊断病情时要综合考虑, 不能只看到其中一种, 而忽视另外病因, 耽误治疗。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诊疗 篇2

1 病原体生活史

牛环形泰勒焦虫的生活史尚未完全明了, 小泰勒焦虫由接种到牛体内时进入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细胞, 以裂殖生殖法繁殖, 形成无性型和有性型两种核虫体 (石榴体) 。无性型多核虫体即大裂殖体, 成熟后由破裂的淋巴细胞逸出并释放大量的大裂殖子 (可称为非孢子) , 大裂殖子又侵入新的淋巴细胞或内皮细胞重复无性繁殖。有性型多核虫体即小裂殖体 (是继无性型多核虫体之后出现的) , 破裂后释放出大量的小裂殖子。进入血流中的红细胞内发育成配子体而不再分裂。成熟的配子体有圆形、椭圆形、杆状等形态 (即血液型虫体) 。血液型虫体被蜱吸食到胃后, 红细胞被消化后释出而形成大小配子, 并结合为合子, 继而变成动合子进入蜱的肠管和体腔各部, 移入唾液腺变为多核孢子, 孢子发育成熟后变为子孢子进入唾腺管, 蜱吸血时进入牛体。

2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的传播媒介为残缘玻璃蜱, 发病多在6~8月, 7月为高峰。本地牛大多为带虫者, 但因抵抗力强常不发病或轻微发病, 种牛或外地引进牛一到发病季节几乎无一幸免, 以1~3岁牛发病率最高。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4~20d。

3.1 初期患牛的体温为39~41.8℃, 呈稽留热, 肩前、鼠蹊、淋巴结肿大有痛感, 角很热, 呼吸80~110次/min, 心跳80~120次/min。精神不振, 减食, 眼结膜潮红, 红细胞内出现虫体。

3.2 中期病牛精神萎靡, 低头耷耳, 肷下陷, 拱腰缩腹, 静处一隅, 卧时头弯于一侧。先便秘后腹泻或交替发生, 粪带黏液和血液, 尿频、量少、色深黄, 但无血尿。病牛的体温为40~42℃, 鼻干流清白黏液, 角膜灰白色, 流泪, 可视黏膜黄红色, 眼睑下有粟大出血点, 颈动脉波动明显, 心区扩大。吃土, 磨牙, 呻吟, 迅速消瘦;沉郁, 肌肉颤抖, 行动摇摆;血液稀薄、呈淡红色, 红细胞200万~300万/mm3, 血红蛋白降至20%~30%, 血沉快。红细胞大小不匀, 白细胞变化不大。

3.3 后期病牛食欲废绝, 卧地不起, 反应迟钝, 在眼睑、尾根皮肤薄处出现粟粒大至扁豆大深红色结节状的溢血斑点, 随后死亡, 病程约为1~2周或20d左右。

4 病理变化

病牛死后尸僵明显, 消瘦;皮肤、尾根及可视粘膜有出血斑;胸腹两侧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肩前有其他体表淋巴结肿大, 外观紫红色, 腹腔有大量黄色腹水;大网膜黄色、有出血点;脾肿大2~3倍, 被膜有出血点, 髓软、紫红色;肝肿大、质脆、灰红或杏黄, 被膜有小出血点, 肝门淋巴结肿大, 有出血斑, 剖面有胆汁;胆囊肿大2~3倍, 胆汁褐绿色, 稀稠不定, 有时混黏稠物;肾外膜有针尖至粟大出血点, 易剥离, 皮、髓界限不清, 肾盂水肿, 有胶样浸润;肾上腺肿大、出血, 剖面有红黄色汁液, 肾门淋巴结肿大;食道、瘤胃浆膜有出血点, 瓣胃内容物干燥, 黏膜易脱落, 皱胃黏膜肿胀有出血斑, 并有蚕豆大溃疡 (严重病例占皱胃面积一半以上是特征性病变, 很少例外) ;肠系膜有程度不等的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 剖面有灰红色液;胸腔有多量淡红色液体, 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壁有小点出血。心包内积水, 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 冠状动脉周围及脂肪组织有胶样浸润和出血点;肺水肿、气肿, 被膜有小点出血;支气管、大支气管和咽喉部黏膜均有出血斑点, 肺门淋巴结肿大;脑部少数病例有坏死和出血性梗塞, 大部分病灶在白质中。

5 诊断要点

因有蜱寄生, 发病在6~8月, 体温高 (初期39~41.8℃、中期40~42℃) , 呈稽留热, 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痛感, 贫血, 可视黏膜充血、黄染 (中期黄红色) , 角膜灰白色、流泪, 精神沉郁, 先便秘后腹泻、尿频、量少、深黄色 (无血红蛋白尿) , 吃土, 消瘦, 磨牙, 震颤, 血稀、红细胞大小不匀、200万~300万/mm3。眼睑、尾根皮肤薄处有溢血点, 早期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石榴体, 以后血液中可见圆形、椭圆形、杆状等形态的虫体。

6 防治措施

在9~10月间将圈舍的墙洞、裂缝用泥加杀虫剂堵死, 次年4月再封堵一次, 使产卵的雌蜱和若蜱、成蜱闭死在洞穴中。10~12月用药消灭牛体上的幼蜱、若蜱, 5~7月消灭成蜱。4月离圈放牧 (离圈2.5km以外) , 10月再返圈, 使5月离墙缝的成蜱不能爬上牛体。新调入的牛均要灭蜱。本病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杀灭病原体的特效药物。 (1) 用贝尼尔, 根据经验必须加大剂量 (量小时无效或效不佳) , 7~10mg/kg·bw, 以蒸馏水配成7%溶液分点在颈、臀作深部肌肉注射, 1次/d, 连注3~4次为1疗程, 必要时静脉注射, 剂量为5mg/kg·bw配成1%溶液缓慢注入, 1次/d, 连用2次。 (2) 用黄色素 (锥黄素) 1%溶液100~200m L、10%葡萄糖500m L一次静脉注射。病重时可在48h后再注1次。

贵州山羊泰勒虫病的诊治 篇3

1 发病情况调查

2011年6月份,贵州省某养羊场共饲养黑山羊700余只,白山羊100余只,杂交波尔山羊140余只,近期有部分羊只出现不食或采食量减少的情况,除个别体温明显升高外,大部分患羊体温变化不明显,下颌、面部皮下水肿。公羊表现为突然两后肢无力,精神差,消瘦,被毛粗乱。用抗生素结合输液治疗效果不明显,后因极度衰竭死亡,临床发病率在3%左右,且发病数在逐渐增加。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羊两眼外凸明显,颌下、脸颊皮下明显肿胀,部分漫延至颈部上1/3处,用手触压有波动感,但无热痛表现(见图1);眼结膜苍白无色,无黄染(见图2);患羊有反刍,但采食停止,体温在38.6~41.2℃之间,肺脏呼吸音无异常,心律加快,患病羊多数拉稀便;公羊发病较突然,两后肢无力,被毛粗乱,毛根处有蜱吸附在皮肤表面,用力驱赶不愿行走,精神萎靡。颈静脉放血时血液稀薄呈淡血水状(见图3),血液流在地上呈浸润状,无凝集;病死羊尸僵完全,肝脏、脾脏、肾脏、肠及肠系膜等苍白,无充血、出血病变,呈缺血样表征;心脏代偿性肥大,心包积液(见图4)。急性死亡羊只肺部有弥漫性炎症病灶,肺叶表面有纤维素性粘连;慢性死亡羊只肺部炎症不明显,肝脏、脾脏无肿大,用刀片划切脏器表层有淡血水溢出,且不凝集(见图5)。

3 实验室检测

取患羊颈静脉血涂片,经甲醇固定后姬母萨染色镜检,血液红细胞变形,红细胞见有环形、逗点形、圆点性的虫体,以环形居多(见图6)。

4 治疗方案

(1)对体温变化无异常的患病羊只,用伏红佳注射液15 m L,黄芪多糖注射液10 m L, 5%葡萄糖250 m L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4 d。

(2)对体温较高的患病羊只,先用头孢噻呋钠300~500万IU, 5%~10%葡萄糖250 m L,维生素C20 m L静脉输液处理1次,待体温下降后,再用方案(1)进行处理,同时用三效粉针200万I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4~5 d。待病情稳定后(以采食明显恢复,血液色泽好转为参考指标),用附红二合一0.5g+10 m L/只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 d。

(3)加强圈舍的定期消毒处理,用0.2%~0.5%敌敌畏溶液对环境周边进行喷洒,进行灭蚊处理。同时用除癞灵按1∶30兑水对羊群进行药浴,杀灭体表蜱、虱等寄生虫。

(4)做好羊群的饲料饲草供给,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对患病羊只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逐只颈静脉采血排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每只患羊的病情的轻重,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直到基本痊愈。

5 诊断结果及转归情况

根据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剖解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涂片染色镜检,本次病案诊断为山羊泰勒虫感染;患病羊只经上述方案综合治疗后痊愈,其病情得以有效控制。

6 小结

(1)泰勒虫对马、牛、羊均易感,但山羊群集中大面积发病近年来在贵州省较为少见,本次疾病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2011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干旱少雨、羊群草料供给不足,羊只体况受到严重影响,草场蚊蝇大量繁殖,增加了本病的传播。

(2)本次病案处理过程中,部分羊只患有肺部炎性感染并发症,体温急剧升高,易导致患羊急性死亡。因此,治疗时必须首先进行急性抗炎处理,待体温稳定后,再按常规方法实施标本兼治,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一起绵羊泰勒虫病的诊治 篇4

1 发病情况

2014 年8 月份,多个绵羊养殖户所饲养的绵羊全群半数以上出现食欲下降、高热( 体温达到40 ~42 ℃ ) 、跛行、消瘦等症状,初期发病羊出现眼睑水肿,可视黏膜充血、潮红; 病程稍长的羊出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腹泻,可视黏膜苍白并伴有轻度黄疸,轻度流涎,鼻分泌物增多,发病后期跛行,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出现大量死亡。该病病程7 ~ 15 d,急性发病羊常在发病3 d内死亡,养殖户用过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控制,但效果不好。

2 临床检查

患羊体温高达40 ~ 42 ℃; 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略有黄染; 呼吸加快,听诊呼吸音粗粝,肺泡呼吸音增强,心率快而不齐; 触诊体表淋巴结肿大,瘤胃略显膨胀,消瘦明显。

3 剖检变化

病死羊尸体消瘦明显; 血液稀薄、颜色较淡,凝固不良; 皮下脂肪黄染,有出血点; 腹股沟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踝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及不同程度坏死与变性; 脾脏肿大; 肝脏呈黄棕色,略显肿胀,边缘钝圆,切开后对合不良,擦过量增多; 胆汁浓稠,胆囊壁略有增厚,表面欠光滑; 胃肠淋巴结肿大,变性坏死; 肠系膜上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坏死; 胃肠黏膜肿胀; 膀胱充盈,尿液混浊发黄,膀胱内壁可见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采取病羊颈静脉血液,分别制作血涂片并使用血球分类计数仪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分类计数显示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明显降低,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略有降低; 血涂片用瑞氏- 姬姆萨复合染色,100 × 镜下可见红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均,球形红细胞增多,细胞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梨形或环形深蓝色染色虫体,虫体的数量不定,少的3 ~ 4 个,多的10 ~12 个,血涂片见239 页彩图1。

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泰勒虫病。

5 治疗

首先给羊舍与羊体消毒、除蜱,用1% 的敌百虫溶液在羊舍内喷雾,辛硫磷浇泼剂( 赛巴安) 按每千克体重0. 4 m L脊中线浇滴。其次针对发病羊使用三氮脒,按每千克体重3 mg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 次,连用3 次; 复方新凡纳明( 磺胺对甲氧嘧啶、甲氧苄啶和青蒿素配制成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按每千克体重0. 1 m L肌肉注射,连用3 d。全群饮水中投放大蒜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连续使用1 周,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按此治疗方案治疗3 ~ 5 d后,发病羊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群未出现新增死亡病例,发病羊症状得以控制,效果良好。

6 小结

1) 羊泰勒虫病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由于本病是以蜱为媒介的虫媒传染病,蜱是惟一中间宿主[3],因此控制好放牧过程中的蜱感染是预防本病的良好途径。草场上蜱活跃期可减少放牧,加强舍饲,适当增加精料,能减少本病的发生。另外在圈舍内定期除虫、除蜱也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建议用1% ~ 3% 的敌百虫溶液主要针对运动场、羊舍墙壁、羊体喷雾灭蜱,每7 ~ 30 d进行1 次。

2) 药物全群预防,本病的流行期可在羊群的饮水、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有研究表明大蒜素有较强的抗原虫作用[4],被广泛地应用到阿米巴虫、滴虫、焦虫以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中,同时大蒜素也具有免疫激发作用,可提高群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本病的风险[5]。

3) 加强检疫,特别是从外地引种时应严格检疫。进行血液寄生虫检查,确认健康并按要求隔离饲养,过渡饲喂后方可混群饲养,在混饲时应密切注意外地引种羊的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早就医诊断,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田万年.羊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延吉:延边大学,2008.

[2]安春胜.牛泰勒焦虫病的诊断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7):142-143.

[3]那日苏,阿勒腾.牛焦虫病的诊治及综合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6):48.

[4]黄金,胡玉荷,周有文.大蒜抗病原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怀化医专学报,2004(2):107-108.

上一篇:三菱数控系统故障处理下一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