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精选11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1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共同组 成的,整体性是 自然地理 环境的重 要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 物、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实质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古人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这说明,全面正确 认识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 基本特点,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而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一切系统的本质特征,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相互渗透、制约、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 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如下图所示。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各单独组成部分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功能和效应。一个自然带的整体特征,绝不是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个别作用的累加,而是各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形成的统一体。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既不能把它简化为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也不能离开组成部分和要素去谈论整体,而只能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高度去认识它。自然地理环境既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又总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和发展。所以说,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实质。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总是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青藏高原的高寒,西北内陆的干旱,区域各自然要素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环境整体特征的反映。因为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作用是隶属于整体的,同类要素在不同性质的整体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下面以黄土高原为例。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诗经》,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诗中这样 唱到:“坎坎伐檀 兮,置之河之干兮。”伐呀伐,到了唐代,“洛阳三月飞胡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等千古名句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番景象: 漫漫黄沙满天飞,黄河也不再“清且涟漪”了,成为“黄涛滚滚自天涯”。黄土高原的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 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各要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 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使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如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产生变化, 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即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另一重要表现。如陆地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森林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 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还能以全球变暖为例。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促使入射能量和逸散能量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发生变化,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发生所谓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这一现象对全球及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对全球的影响。1造成海平面上升。2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 气象灾害。3影响农业 和自然生 态系统。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使世界上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同时也可能使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4影响人类健 康。有可能增加罹患疾病的危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提高人类的死亡率。如下图所示。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2)对我国的影响。总体上,我国的气候 变暖趋势 冬季强于夏季。主要影响是: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与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等地区,洪水暴发频率将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而在春季和初夏时节,许多地区的干旱将会加剧,干热风、生物灾害将逐渐上升。
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 围 区 域 环 境 状况的改变
地理环境整体性如此严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 发生变化,影响当地 的整个自 然地理环 境,即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下面以青藏高原为例。
青藏高原由于整块隆起,重新塑造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对亚洲季风环流影响明显,使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盛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使亚洲成为全球生物种类最丰富、生物产量最高、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地区之一。同时,高原整块的抬升造成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沙漠和戈壁连绵,草原和黄土横亘外围,森林湿地只限于沿海地区。复杂的地域分异为生物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高原的隆起,成为西伯利亚气流南下的屏障,中亚、南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东季风向东运输,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黄土土质松散,利于耕作,但极易受流水冲蚀。流经该 区域的黄河,含沙量、输沙量均为世界之最。泥沙随水流动, 渐渐淤积,导致河床 抬高,形成“地上 河”,造成严重 水患;更细的泥沙注入渤海,致使河口向海延伸。由 此可见,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 进而改变地理环境。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下图所示。
青藏高原隆起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由此可见,自然地理 环境处于 不断的发 展变化之 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整体性的理念处理事情,要用动态 的、联系的、综合 的思维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时,要树立综合利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在区域开发时要处理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摘要: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整体性的理念处理事情。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2
1、在导入新课时,我问同学们,在他们的印象中,温带荒漠是什么样的景观?在这人自然带中,有人类长期居住,从事生产活动吗?再引出绿洲这个概念。再引出“楼兰古国”这人考古学家非常向往的地方。
2、介绍楼兰古国的历史,再提问学生:现在的楼兰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利用网上下载的图片,让学生想一想:楼兰以前和现在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讨论后,我再归纳:据科学家考证:到了3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孔雀河下游水量减少,被泥沙淤塞,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干旱,草木枯死,人口外迁,国都变成了废墟,罗布泊成了生命的禁区。之后,我再提示同学们: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在课堂上我还举了亚欧大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的例子,说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可利用、相互制约的,这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篇3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进行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沙尘暴”的考察和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与地表土层,加上强劲的冬季风,使得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例1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完成(1)、(2)题。
(1)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结构图可知,由于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修建水库),会导致其它要素的变化,库区的蒸发量比周围大,导致水库周围的降水增多,导致土壤水增多,故I为土壤水增多,Ⅲ为库区蒸发量增大;植物蒸腾加强是由于植被覆盖率增大,Ⅱ为植被覆盖率增大。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D (2)A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
2.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由于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一部分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不很鲜明,这些因素称为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多样。
例2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 ,完成(1)~(3)题。
(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
(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
(3)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 B.新疆
C.安徽D.山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和读图分析能力,解析的关键是根据山体的高度和常绿阔叶林判断该山的位置。同一种自然带在山地分布的最高海拔受水热条件影响较大,一般状况热量条件好的山地,其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读图可知,该山3000米以上西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最高海拔比东坡高,说明同海拔东坡比西坡较凉,因为降水多,阴雨天气多,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但水分条件好。干旱河谷灌丛带上面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表明该河谷降水少,主要是河谷盛行下沉气流。该山最高海拔达到7500米,又有常绿阔叶林带的分布,说明该山可能位于四川的西部地区。
答案(1)B(2)D(3)A
点拨地形状况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如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和西部自然带不同,就是安第斯山脉对西风的阻挡作用,使得温带落叶阔叶林不能继续向东延伸,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温带荒漠带。
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的原因是该地区全部为海洋。
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干旱地区,如天山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性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这是由于受到高山冰雪融水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综合影响: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综合影响。如大洋洲的东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地区,它们远距赤道,形成了热带雨林带。从成因来看,这些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信风带大陆的东岸,位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而发育成热带雨林带。
由此可知,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表现为改变、约束、缺失和呈斑点状,总之,各地的地理环境都是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增强B.冰川作用增加
C.风力作用增强D.变质作用增强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了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变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读某类型森林海拔与地理位置分布相关示意图,回答4~6题。
4.该森林类型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5.如图所示,该森林主要分布于( )
A.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B.亚欧大陆和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大陆
6.形成该森林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D.地形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7~9题。
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硬叶常绿林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硬叶常绿林热带草原
C.雨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D.雨林常绿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8.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影响图中垂直景观多样性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参考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4
一、以系统的观点认识地理现象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大气、水分、土壤、岩石、生物等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也就是说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各要素部分的“聚集”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系统这个大的整体, 而系统相较于独立存在的要素又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是由各自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的和。如自然地理系统相比于单个要素和循环, 又具有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系统的层次性指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 在一个联系中是系统而在另一个联系中可能是部分。水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相比于水、大气、岩石、生物等个体来说是系统, 而同时这些循环又是自然地理大系统包含的下位要素。各系统之间通过各种循环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又说明任何单个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系统还具有开放性。可见,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将有“别有洞天”的感觉, 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联系和系统观, 切忌坐井观天。
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理演化
自然地理事物之间以及内部的相互联系又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提供了前提。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黄土高原是通过每年沉积几厘米黄沙的量变历经数千万年达到质变形成的, 而随着间冰期气候的转湿,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增多且集中, 加上植被的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最终又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景象。可见地理景观的演化无不是一个渐进的各要素协同变化过程。地理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不能由于我们看不见运动而否定运动的存在, 在自然地理演进的时间长河中, 我们所处的时代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波纹”。
联系构成运动, 反之, 运动又会引起联系的变化。在自然地理环境中, 各要素的变化会引起与它联系的其它要素发生变动, 从而引起整个自然系统的改变。如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异常升温引起大气环流改变, 并进一步改变东西太平洋沿岸整个地理环境的现象。
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又遵循着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即地理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积累过去的有利条件, 摒弃不利条件—“扬弃”的基础上前进的, 它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发展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无休止的单调重复, 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例如自然界中的生物循环过程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为其他生物生存提供可能, 而植物和动物最终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表面上看是生物无限重复的过程, 实际上每一次植物的转化都会在不同的基础上对大气、土壤、水起着不同的作用, 每一次生物循环的组成部分都发生了改变。就是沿袭着否定之否定规律, 地球才从远古的极端地理条件变成现在稳定适应人居的环境。总之, 应引导学生在联系的基础上,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地理现象, 并指出发展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扬弃”过程。
三、以矛盾的观点把握地理事物
哲学上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包含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自然地理现象和事物演变中充满了矛盾规律。如黑夜与白昼的变换, 冬夏季风相互作用形成的季风气候等。地理现象体现的不确定性更能进一步说明矛盾双方的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气候带和植被带的分布就具有模糊性, 很难说它们在地表有一个明确的界线, 热带和温带间存在着亚热带的过渡, 森林带和草原带之间存在着森林草原带的过渡。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就像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一样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而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太阳辐射影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是地球各种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根本动力。但太阳对地物的影响却是通过地球的转化表现出来的, 如大气层最初并未直接吸收获得的太阳短波辐射能量, 而是与经过地球吸收后再放射出的长波辐射能量发生作用, 可以推论出直接影响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表长波辐射, 这是由地球和大气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所以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内因对事物演变起决定作用, 并且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以人地和谐的观点处理地理问题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也是串联高中地理知识的主线。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显示出动态变化的过程, 由原始社会人完全被动的服从自然到如今人类主动的利用、改造自然。具体来说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作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既受地理环境制约, 又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 但同时自然也会把影响产生的后果反馈给人类。其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会对人产生不利的后果, 如人类对东北森林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河流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增大等, 而自然环境平衡被打破的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 使得人类遭受频繁的旱涝灾害, 并深远的影响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可以预知在日益增多的问题面前, 人类应该重新认识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并在创设和谐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 实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思维是学习的核心, 一则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很有限的, 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具体的知识形成思维网络来指导进一步学习, 在理解和运用知识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唯物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这与高中地理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动态性等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二来高中是学生思维的活跃阶段, 唯物辩证思想对于个人完整世界观形成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反映出教育在育人方面的意义。深度挖掘地理学科内在精神联系和线索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文仅以较小篇幅展现出了地理教材中蕴含的部分唯物辩证思想,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地理学科与充满规律的客观世界始终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关系。而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文中主要以联系、发展、矛盾、人地和谐等四个观点为例探讨了高中地理教材自然地理所包含的部分唯物辩证思想, 并就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思维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唯物辩证思想,地理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陈忠新.哲学思维:提升地理教学的品质[J].地理教学, 2013, 08:11-13.
[2]熊莹莹, 王宝剑.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辩证思维[J].地理教育, 2009, 04:61.
[3]童云华.辩证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但是要想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透彻,单从课本提供的知识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学时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一个科学严谨、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课前布置实验、搜集资料等;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竞答、演示操作等;发动学生总结这节课的不同收获等等。让学生度过一个紧张、有趣、充实的地理课堂。
2、通过案例进行教学。选用生物这一要素来学习某一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让学生能深入浅出的理解所学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4、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电脑动画,演示生物循环的过程,演示湖泊演变陆地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某一地区森林的变化图片,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6
一、活动设计依据
1.主题内容
(1)整体性概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地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整体性表现。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还会对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设计依据
3.高考呈现
高考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在自然地理考查中比较常见。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1题,比较山坡一定高度上的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分以及地表径流量,体现的是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第37题第(1)问,考查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强调地形要素对气候要素的影响。新课标Ⅱ卷第9~11题,考查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对河流径流的影响,体现的是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它地区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典型的是新课标Ⅲ卷中的第7~9题,考查山地植被恢复前后河流径流的变化,特别是对水循环环节的具体影响。
二、活动设计例举
1.理解“联系、制约和渗透”
(1)设计目标。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已掌握的知识推导新知识;形成地理思维,科学进行表达。
(2)活动过程。通过投影呈现图1所示,用关键词概括(标注)各圈层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解释。步骤:自主标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统一认识;学生代表进行展示交流;教师进行更正。
(3)准确表达。a —尘埃:岩石圈中的微小碎屑物漂浮在大气中,形成尘埃;b —降水、风能:大气降水渗入到岩石圈,大风影响着地表形态;c —降水、热能:大气中的水分以降水形式进入水圈,伴随热量的释放;d —水汽、热能:水圈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伴随热量的消耗;e —氧气、降水:大气圈为生物呼吸提供氧气,并以降水的形式渗透到生物圈;f —二氧化碳:生物生命活动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圈中;g —有机质:生物体残体以有机质的方式回归土壤;h —无机物:岩石圈中的矿物成分为生物生存所必需的;i —水、无机盐:水圈为生命活动提供液态水和无机盐类;j —有机质:生物残体到水圈成为有机质;k —矿物质:岩石圈为水圈提供有矿物质;l —水:水圈为岩石圈提供水分。
(4)拓展问题。在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中,涉及了哪些循环?在这些循环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和能量如何变化?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哪些新功能?
2.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活动1 针对“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设计
(1)设计目标。根据景观图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掌握景观图的判读方法,如提取景观图中的地理要素;运用整体性原理进行联系分析;抓住区域的整体特征;分析景观形成的原因。
(2)活动过程。由教师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图3中所示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一地形区?其海陆位置的特征是怎样的?本区域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要素,有何特征?
(3)拓展研究。高考中有一类命题是描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从气候、地形、植被、河流、土壤五个方面进行描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的就是整体性。如图4示意的是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2 针对“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
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的活动设计
(1)设计目标。通过一组难度适中,又有一定区分度的高考试题来引领分析。试题来源: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7~9题。试题注重思维,关注微观层面的分析,如对水循环环节的分析。
(2)活动过程。
*试题呈现(投影)
图5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Ⅰ~Ⅲ题。
Ⅰ.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Ⅱ.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Ⅲ.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学生试做,小组交流
课堂上留有5分钟,由学生试做题目。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研讨交流,形成观点,并解释各选项。最后,出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教师注意学生对地理术语的使用,特别是因果关系,及时纠正,形成正确认知。
*教师点评
活动3 针对“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它地
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活动设计
(1)设计目标。通过发散思维,由学生建立思维链条,以达到对该表现的理解。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要素的改变。
(2)活动过程。请学生根据对“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的理解,进行举例,构建思维链条,用地理关键词进行表达。
3.以土壤形成过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案例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对土壤案例的分析,从土壤的形成过程探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案例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台及相关土壤图片。北京中山公园内社稷坛上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多水稻,土呈青色,南方多红壤、紫色土呈红色,西北干旱土、盐碱土呈白色,中原腹地为黄土高原雏型土呈黄色。
材料二:紫色土是热带和亚热带由紫色岩类风化而成的岩成土壤,主要分布在白垩纪暗紫色泥岩、页岩和红紫色砂砾岩出露的丘陵山地。紫色土因母岩的物理风化强烈,其上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积累不高,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母质原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较高,因而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农用土壤。
材料三:水稻土是人类生产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展。
问题设计:①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请说出可能由哪些因素造成? ②从材料二中可看出紫色土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水稻土有何特性?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7
关键词:自然采光,整体设计,细部设计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节能减排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所以国际社会把建筑节能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而照明能耗接近建筑总能耗的1/3,因而照明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照明节能方向一是提高人工照明能效,如使用节能灯具;二是利用自然采光来减少人工照明使用量。其实,除了节能以外,自然采光比人工照明更易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有利于塑造迷人的空间氛围[2]。但建筑设计过于强调造型设计,以致很少将自然采光与建筑整体设计结合在一起,顶多也是在空间设计完成以后考虑一下自然采光,其结果是室内光环境效果较差,如出现眩光、照度不足及其他不舒适感[3],因此本文对自然采光的整体和细部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1自然采光的整体设计问题
1.1影响整体设计的因素
所谓整体设计就是从建筑的总平面、平面、剖面设计的角度研究自然采光问题。某种采光环境是其所有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建筑朝向、建筑群体间距、建筑体量、平面布局、剖面结构、采光口特征等。太阳辐射又与建筑所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云量、空气尘埃含量、季节、天气等因素有关,它们大致可归结为光气候条件和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上述影响因素可分为建筑外部因素和建筑内部因素两个方面,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自然采光的基本条件,再以此为基础对建筑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和筹划。
1.2基于外部因素的整体设计
首先是根据建筑所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光气候条件和当地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这个特点决定了南北方建筑的不同风格。北方太阳高度角低,为了获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形成了四合院风格;南方太阳高度角高,采用天井就能得到理想的采光效果。同纬度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云量少,太阳辐射量多,例如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低海拔的四川盆地形成显著差异。根据纬度、海拔,再加上其他因素就形成了光气候条件,《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将我国地域分为I~V的不同区域。但应看到光气候的分区范围是很大的,同一分区的不同城市其实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也可能因为地形地貌的差别而形成迥异的小气候环境,这些不同的场地条件都会影响自然采光的效果,所以应在整体设计时考虑进去。
1.3基于内部因素的整体设计
充分了解外部因素以后就可以考虑内部因素,它们是建筑朝向、建筑群体间距、建筑体量、平面布局、剖面结构和采光口布置等。考虑建筑朝向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自然采光量,但是夏季过量的辐射又会使室内进入过多的热量,所以选择朝向也应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结果。我国适宜的朝向是南向,但应避免西晒方向,所以建筑朝向应控制在南偏西45°范围以内。然而要让建筑不同方向的房间都获得一致的自然光线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根据房间使用功能进行调整,例如对光线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精密操作应选择北向房间。合适的建筑群体间距可以避免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建筑体量大小也与内部采光有关,大体量会产生较大的进深,进而影响自然采光,所以一般情况下体量不宜过大,难以避免时可通过插入中庭、开放走廊、平台、采光井等加以解决。平面布局要考虑日照间距和适宜的平面形式,确保在全年范围内所有房间都能获得一定的太阳光,可将相邻建筑设计成高矮参差、层次错落的形式,以便各栋建筑都能得到足够的自然光。剖面结构主要是通过剖面形式、层高与进深比例控制、顶棚与墙体构造实现理想的自然采光效果,例如伦敦市政厅专门根据太阳运行轨迹设计,其倾斜的结构、退台的设置,实现了极佳的节能效果。层高与进深比例应控制为房间进深不大于地板至窗顶部高度的1.5倍。采光口设置主要考虑采光口的形式、尺寸和位置,这些也需要结合房间朝向、进深、功能需求、周围环境等因素来考虑,同时还要兼顾保温、通风、美观等要求。
2 自然采光的细部设计问题
2.1 细部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整体是由无数细部构成的,整体构思之后要经过细部处理才能将设计思想完整地呈现出来。自然采光细部设计不仅要准确表达出整体设计中自然采光的功能效果,还要反映建筑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特征,细部处理效果甚至可以决定建筑设计的成败,因而有人说“方案考能力,细部看修养”,能力较易训练,修养却难培养,因此设计人员应当重视细部设计。由于自然采光的细部主要体现在窗体、顶棚与墙体构造、采光与遮阳构造应用上,所以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2.2 窗体设计
自然采光分顶部采光和侧面采光,前者通过天窗采光,后者借助侧窗采光。天窗适于单层建筑,按照采光方向分为水平天窗和垂直天窗。水平天窗在太阳直射时易产生眩光,所以适合全阴天或需采取遮阳措施。垂直天窗效果类似高侧窗,设置于不同朝向可获得不一样的光线效果。侧窗可满足采光、通风和观景需求,根据设置高度分为高侧窗、中侧窗和低侧窗。高侧窗主要用于采光,中侧窗适于观景及结合采光,低侧窗主要接受环境反射光,采光均匀度较好,可避免直射眩光。侧窗配合窗台构造可得到需要的采光效果,如窗台外凸可扩大采光面积,窗台缩进可避免阳光直射。
2.3 顶棚与墙体构造
顶棚与墙体反射率以及窗洞口的形状可以影响室内采光效果。浅色磨光表面可以较好地反射光线,而照度较低的表面不仅反射率低,还会产生空间压抑之感。从室内望向室外,窗洞口开成“八”字形利于减少遮挡,增加采光量。
2.4 采光与遮阳构造
如前所述,为了改善采光效果,可插入中庭、开放走廊、平台、采光井等。中庭是在建筑内部开设的庭院空间,相当于为内部单元增加了一个采光面。选择合适的中庭高宽比可以满足多层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在教学、办公建筑中设置开放走廊也可为内部单元增加一个采光面,使采光均匀度和平均照度得到改善。凹进平台则为内部单元增加两个采光面。采光井是在多层建筑中设置的采光竖井,可兼作通风井、设备管线井和垂直交通通道。此外,还可利用导光管、光导纤维、采光搁板、导光棱镜等改善采光效果。遮阳是为了避免过多热量进入室内,其形式有内遮阳、外遮阳和窗内遮阳等形式;按照构造形式又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百叶式、挡板式等。考虑遮阳效果应与通风设计结合起来,避免因遮阳而影响通风。最理想的采光系统应该是可以动态调整的,根据视觉使用需求和日光变化自动调整采光量并控制眩光,目前这样的系统已有应用。
3 结语
自然采光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与建筑的其他功能和构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自然采光设计要从整体设计开始,然后再处理局部和细部问题,同时整体和细部设计又经常穿插进行,要得到理想的自然采光效果,必然经历多次修改和调整,只有经过反复锤炼才能获得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曹愉航,李想.高层建筑自然采光优化设计方案研究[J].建筑节能,2015,43(8):56-59,75.
[2]管佳佳,陈红,管泽珂.自然采光对塑造建筑空间氛围的作用[J].华中建筑,2014(10):51-5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 中位年龄26.6岁;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1周。对照组年龄22~39岁, 中位年龄27.1岁;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8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予整体护理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整体护理第一步即心理护理, 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助产人员应提前了解产妇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 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 一旦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即给予安慰和关心。产房应避免嘈杂声, 给产妇安静、舒适的环境, 通过助产士的引导和鼓励使其顺利分娩[1]。
1.2.2 产程护理:
产程护理包括安排亲属陪产和助产人员引导2项。安排医护人员监听胎心情况和观察产妇宫缩情况, 针对3个产程的不同情况指导产妇呼吸和放松肌肉, 在心理暗示的基础上通过与产妇聊天和交流来分散其注意力;针对疼痛严重者使用按摩、笑气等方法镇痛, 待宫口全开时即可将婴儿顺利从阴道娩出。生产结束后对母婴状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和检测, 避免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出现[2]。
1.2.3 分娩镇痛护理:
分娩带来的疼痛是消耗产妇精力、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 为降低产妇疼痛感, 在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硬膜外镇痛法十分有效。分娩镇痛护理包括引导产妇选择最舒适的体位, 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及其安全性, 通过有效的沟通来稳定产妇情绪, 以较平稳的状态配合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各产程、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状况及产妇产后情况。
1.4 评定标准
按新生儿评分标准给婴儿评分, <7分为新生儿窒息;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儿心率<100次/min或>180次/min为胎儿窘迫。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2结果
2.1 产程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状况及产妇产后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产妇分娩要承受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和疼痛, 3个产程时间长、消耗精力多, 产妇一旦出现心理焦虑或精力不足即会危及自身和婴儿安全。助产人员作为引导产妇分娩的对象, 对其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极为有效, 在稳定产妇情绪的同时给予各产程的不同护理, 针对疼痛感明显的产妇应采取镇痛措施, 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本结果显示, 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且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产妇分娩助产过程效果显著, 从心理、产程、分娩镇痛三方面出发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缩短了总产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产妇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观察2组各产程、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状况及产妇产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产妇分娩助产过程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自然分娩,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陆鹏芳.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助产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 2012, 33 ( 26) : 5788-5789.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篇9
例1“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 图1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1, 回答 (1) ~ (2) 题。
(1) 根据图1中提供的信息, 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 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2) 根据图1中信息分析,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1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2植被覆盖率增大
3河、湖及其水 量增加 4太阳能资 源更丰富
A.14B.2
C.12 D.34
【思路分析】 (1) 读图1可知,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 风尘沉积通量逐渐增大, 说明西北地区干燥度逐渐增加, 风力作用逐渐增强。
(2) 青藏高原隆起后, 西北地区降水减少, 晴天多, 因此太阳能资源更加丰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增大, 大陆性增强。
【答案】 (1) C (2) A
例2图2是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2, 回答 (1) ~ (2) 题。
(1) 图2中植物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 图2中植物和农业带的分布与图3中甲~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思路分析】 (1) 图2中沙漠→草原带→混合林→针叶林→苔原带的递变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形成的, 因此其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 图3中丁表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甲、乙、丙都表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但能体现图2中沙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答案】 (1) A (2) B
二、解题准备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之一, 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重要体现。
(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 我国西北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影响, 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而由于气候干旱, 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 形成温带荒漠景观。
(2)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发生改变。例如, 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图4所示。
(3) 某一要素的变化, 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 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从而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如图5所示。
2.自然带的分布
地域分异规律的直接表现是自然带分布, 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 而植被类型与分布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以北半球为例, 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照如图6所示。
3.地带性分异规律 (如表1)
(1)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 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下降约0.6℃。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如图7所示) , 但并不完全一致。
山麓与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情况下, 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 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 由于山地降水增 多, 可能出现 森林带, 如天山北坡。
(2) 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例如,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 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和山体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的相对高度越大, 自然带谱越丰富。
(4) 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 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纬度越高,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具体如图8所示。一般情况下, 同一山体, 同一自然带的分布, 阳坡海拔高, 阴坡海拔低。
(5) 判断雪线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 (雪线以上气温在0℃以下) ,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分布高度的起伏变化, 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因而雪线高度也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降水量———降水量越大, 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 雪线越高。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 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 不利于积雪的保存, 雪线偏高, 而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 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 背风坡雪线高。
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及案例分析
(1) 表现。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某些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呈现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并不是说无规律, 只是与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比较, 其自然带的分布没有呈现“地带性”更替, 故称“非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 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 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 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 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带, 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同一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且很长。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 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2) 案例分析 (如表2) 。
三、命题预测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试题, 多以某一区域的变化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环境变化过程或原因;或者以某一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分析其对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变化过程一般结合河流、湖泊、三角洲等分析;原因一般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去分析;影响一般从河流下游地貌变化、生态变化、生物变化等方面去分析。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成因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此类试题常结合自然带分布图、区域图, 考查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和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等。或结合局部区域图, 考查非地带性现象的产生及其成因。
四、能力测试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图9) , 回答1~2题。
1.引 起 该 区 域 环 境 变 化 的 根 本 原 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独特性 B.区域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图10示意我国某山地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 据此回答3~4题。
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分布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该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 B.天山
C.武夷山 D.大兴安岭
5.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 (图11) , 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图11中亚寒带 针叶林的 分布规律。
(2) A地气温年 较差比B地______, 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
(3) 图11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 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4) 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图9中地壳上升, 形成了山地, 影响了该区域环境。
2.D地壳的 抬升使得 山地一侧 为迎风坡、另一侧为背风坡, 背风地带由于降水减少, 植被、土壤等发生了变化, 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D图10中甲处之上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之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 甲处必然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山地的下部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说明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较多, 因此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气温是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4.A依据山脚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 判断可能是横断山或武夷山;又因为主峰海拔达7556米, 则可能是横断山。武夷山海拔较低, 且没有永久积雪带。
5. (1) 位于北半 球中高纬 度, 横贯大陆东西。
(2) 大热量 (或太阳辐射)
(3)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4)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 山地迎风坡, 多地形雨;暖流流经, 增温增湿。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从而分布热带雨林带。
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 篇10
一自然价值的生态整体性
对于自然价值论的探讨, 首先应深入思索、剖析“自然”和“价值”这两个概念。如果以一种超越现代性的方式去思考的话, 则会发现“自然价值”这一概念在生态哲学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这些内涵就构成了自然价值论得以成立的根基。
(一) 自然多维价值之间的有机联系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的证明和人文思想的反思, 过去那种将“自然”作为一个巨大的、无限的“资源库”的思维已无法成立。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已经明确了这一点, 而且自然的有机性、多元性、生成性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立足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 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意义愈加凸显了出来。无论在什么时候, 人类首先是背靠自然生存的, 失去了自然的支撑, 人类的一切价值都将不复存在。这时的“‘自然’, 也即生命, 指的是存在者整体意义上的存在”, “我们在这里必须在宽广的和根本的意义上来思自然, 也即在莱布尼茨所使用的大写的Natura一词的意义上来思自然。它意谓存在者之存在”[1]。
与此同时, 自然也是必须由人类来展现的, 自然价值必须经由人类的承载才能从隐蔽走向显现。自然价值论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指出:“要谈论任何自然价值, 我们都必须对它们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即在我们的个人经历中充分地‘拥有’了这些价值, 从而能对它们做出判断”[2]121。在罗尔斯顿看来, 自然价值可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价值、辩证的价值、宗教象征的价值等十个层次, 其中的每一个层次都必须经由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体现。这也就对应了“自然人化”或“人化自然”概念。
由此来看, 自然的内涵中至少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万事万物的根源和“基底”的存在;二是作为与人类互动的各种外在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整体。这里,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 自然及其价值本身都必然会超越独断理性主义立场上的“物化”自然或工具理性主义立场上的“单向度”的自然。
(二) 自然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辩证统一
进言之, 自然的价值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同样引发了人们对于“价值”本身的一个反思。从根本上讲, 价值内在地具有属人性, 必须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参与才能显现。传统价值论认为, 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前者以自身为目的, 后者则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性价值。无论哪种价值, 都必然产生于一种关系中。即使站在人类主体性的认识角度来看, 价值作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则“来源于客体, 取决于主体, 产生于实践”[3]。这样一来, “价值”至少不是一个单向的概念, 不能认为价值的来源完全依赖于主体的某种需要, 亦即不能单纯地以人的需要来裁剪自然价值。
应当强调, 自然不能等同于“自然物”, 它不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是一个整体的动态存在, 甚或可将其理解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由于自然生态自身的运行和自我调适, 使之不可能以某种静态和稳定的方式提供固定的“价值”。人类的需要同样也不是任意的, 其产生之初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任何“越轨”的需要往往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因此,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 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更为重要的是, 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实践关系也并非一方主动行为、另一方被动接受的机械关系, 而是一种彼此的相互适应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后现代思潮中的“主体间性”, 即双向互动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价值”不是由人的需要或人的行为创造出来的, 而是通过人的实践, 由“遮蔽”走向“在场”。也就是说, 具有内在属人性的价值并非人的随意创造, 它至少需要一个更为根本的超越性的载体。
(三) 自然价值整体维度的确立
当重新认识了自然与价值之后, 就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看待自然价值了。
首先, 自然价值不是所有自然物的价值之和, 而是一种超越性的价值。它要求将自然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整体来理解。自然价值不仅涵盖了各种自然物的价值属性, 而且让这些价值彼此联系, 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价值网络。只有在这一网络的动态平衡中, 每一种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同时, 在这一网络中, 任何一种高价值的变化都会对自然价值的整体发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时会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在这个意义上, 人不能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态度来俯视自然价值, 而应该在这一价值网络中寻找其自身恰当的位置, 从中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
其次, 自然价值如果与人类的需要相对应, 也必须以“大写的人”来理解人类, 即要从“类意识”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多元需要。换句话说, 即使人是从自身的需要来看待自然价值, 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的需要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多元体。多元的需要意味着, 人类自身的价值实现也需要置身于自然的动态平衡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 自然价值的提出和反思本身则印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从来就不能割裂看待。人与自然在彼此的互动中体现出整体性的特征, 而且二者的价值也渐渐走向一种融合, 越是强调对方价值的重要性和自在性, 自身的价值体现就越完善。
二自然价值论的生态整体主义立场
要进一步深化对自然价值的认知与把握, 还有必要确立科学的方法论意识, 坚持生态整体主义的合理性辨析。
(一) 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理念
生态整体主义是伴随着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利奥波特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 它就是正确的, 反之则是错误的”[5]。这里的“完整、稳定、美丽”被看作是当代生态整体主义的最初价值定位。之后, 克里考特进一步指出了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特质, 提出环境伦理的最高目的是作为共同体整体的善。最终, 罗尔斯顿完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体系, 他特别强调生态自然整体对于价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 认为“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所有创造物, 就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而言, 都是有价值的”[6]。由此, 完成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的基本建构。
在过去的争论中, 人们往往将生态整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进行论辩。但是, 作为一种整体论, 生态整体主义所对应的应是某种“中心主义”或“中心论”。整体论所强调的是多元价值的平衡与共存, 它更为重视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并认为各要素之间的价值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 只是在特定的境域下, 某些价值会凸显出来。进言之, 整体论中所谓的“整体”是一个由各个价值联系并承载着的价值网络, 它认为, 其中每一个结点的崩溃或每一个关系链的断裂都可能对整体产生影响。因此, 整体论强调不能随意用其中某一价值完全遮盖另一价值, 更不应该存在一种凌驾于整体价值网络之上的“价值”。而且人类作为价值网络中的一环, 虽然“人类是自然最丰富的成就, 但并不是自然的唯一成就。……多样化的生命比单由人类组成的世界更为丰富”[2]222。与此同时, 生态整体主义在更深层次上内蕴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意义。从本体论上看, 生态整体主义要反思的是人的主体性的边界, 即人类有没有可能脱离一种根源性的本体来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可以说, 生态整体主义首先在本体论上给予了人类一定的价值定位, 它承认人类是自然价值的观察者, 也是自然价值最深刻和最丰富的体验者。但人类毕竟不是体味自然价值的唯一存在者, 也不可能承担起全部存在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 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类应以一种敬畏的心态与谨慎的方式去与自然进行互动。毫无疑问, 人类应追求终极的、永恒的意义, 但同时又必须意识到自身总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 其理性的能力总会受到当下条件的制约。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类对于自然理解的基本方式就是要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其中的各个元素, 不要忽视每一个元素和关系对整体产生的可能性影响。人类必须以一种谦逊的姿态来看待自然, 并实践于自然。
最终, 生态整体主义落实的基本立场在于, 在整个生态背景中, 人的完整是源自人与自然的交流, 并由自然支撑的, 因而这种完整要求自然相应地也保持一种完整。生态整体主义最终的目标在于人类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系统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使二者的价值能够不断地延伸和丰富。
(二) 生态整体主义对自然的价值梳理与定位
可以说, 在生态整体主义背景下, 以内在价值或外在价值这样的概念来看待自然, 无疑是失效的;同样, 以主客二分的视角来看待自然价值也是有失偏颇的。
生态整体主义所呈现出的自然价值是一种辩证的、主体间性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出的不是“人-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关系。即自然作为本体为人类提供价值源泉, 人类通过展现自然的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永恒性;进而, 自然也由于人类的展现由价值的遮蔽走向价值的“在场”。具体而言, 其一, 从自然生态的维度而言, 自然价值的确立在于自然生态的整体平衡, 其中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环境的稳定等等。因为, 只有人类的可持续地存在和发展, 自然才能使其意义被展示出来, 自然价值这一概念才是有效的。因此, 自然必须满足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其二,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 自然价值必然包含了物质层面的需要。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必须从自然中尽可能地获得物质资料, 但是, 这种获得应是能够持续的。人类获取自然的物质价值的时候, 一方面要使这种价值能够惠及人类全体, 另一方面则要有“代际”意识, 要为人类的后代繁衍生息留下足够的空间与丰富性。同时, 人类作为自然之中的栖居者, 一定是自然价值的实现者、守护者, 而不是自然价值的创造者, 更不应是掠夺者。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中, 人类只是把自然中本有的元素和属性, 依据特定的自然规律来实现自然对人类的价值, 即人类不能无中生有地将价值创造出来, 只能是巧妙地利用自然中的元素和规律, 用于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人类对自然保持基本的尊重, 看到自然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在物质方面, 人类不能使自身的“价值欲望”无限膨胀, 超越了自然的可持续性供给。同时, 生态整体主义也主张将人的价值置于自然整体的价值网络之中, 人类只要守护并不断展现这一价值整体, 那么人类离那种永恒性的终极价值就会更近, 因为自然作为存在整体的无限性恰恰给予了人类这一追求可靠的保障。
由此来看, 生态整体主义对于自然的价值定位具有多层次的维度。它一方面并不否认自然, 特别是具体的自然物具有的工具性价值, 另一方面则强调必须以辩证整体性的思路来看待自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 生态整体主义更为强调的是自然价值的本体性和现实性, 即自然是所有价值的创造者。这不仅是因为自然整体不断创造着丰富的自然物, 而且还将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使每一个自然存在者在价值网络中获得独特的价值个性。在这里, 自然的价值体现为一种共同体的价值, 即让每一个共同体的成员各安其位, 充分展现出来, 而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则成为自然价值的首要体现。生态整体主义也反对那种抽象的价值理念, 而认为自然价值必须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背景下体现出来才是有意义的。因此, 它也强调自然价值的“属人性”, 重视人对于自然价值的展现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自然价值对于人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人类具有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的价值, 而是人类具有承担这些价值的能力。换句话说, 人类具有一种对于自然价值的担负责任, “不仅承认自然具有的服务于人的工具价值, 同时也承认人类具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和‘美丽’的内在价值;不仅承认自然具有的科学意义的价值, 同时也承认自然对于人类所具有的人文价值”[7]。用罗尔斯顿的话说, 就是“只有能哲学思考的人才能懂得这些价值在认识论、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意义”[2]404。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实现了深层次的统一。
三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内在统一
通过对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两种理论基本内核的深入剖析, 不难发现, 自然价值论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 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生态整体主义这一生态哲学立场的确立。二者的统一并不是罗尔斯顿简单地将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逻辑建构于一般的自然价值观念之上, 而是找到了自然价值论能够得以成立的一个稳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
(一) 自然价值的根基在于自然的整体性
罗尔斯顿在其著述中将自然的价值分为工具性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三个层面。如果说工具性价值已成为一种定论, 而内在价值仍然处于讨论中的话, 那么自然的系统价值则是自然价值独立性的一个依据了。所谓的系统价值, 就是系统维护自身内在平衡与动态发展的自组织性, 它既不刻意凸显内部某一要素的价值, 也不护卫或排斥内部某种价值的实现。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 “自然系统总是要趋向于稳态, 但从不长期保持一种稳态, 而是在平衡之上叠加了进化和演变。”[8]显然, 自然价值论在系统价值的意义上就体现为整体论, 自然价值的实现不仅不完全依赖于自然内部的某一成员或某些价值, 而且会在进化和演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价值选择。如果从整个生态史的角度来看, 自然已经淘汰了的成员及其价值远远大于保存下的成员及其价值。对于人类而言, 不仅不可能超越自然的这种系统价值, 而且更多地需要遵循和利用这种系统价值, 以使自身不至于被自然整体所淘汰。在这个意义上, 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 而只能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遵从自然。因此, 无论是从人类的认识角度, 还是从自然价值自身的实现角度, 都需要最终落实于一种整体主义。自然价值论的独特性也才能得以体现。
(二) 超越主客二分来看待自然价值
从自然价值论的理论建构来看, 生态整体主义则成为人们建构这一理论的基础和依据。自然价值论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对于人类价值体系的反思, 其目的则是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 这就需要超越主客二分的价值形式。因为, 一旦加入了自然的维度,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价值可能是从一个无法评价的基础产生出来的, ……现有的一种善在历史上可能是从正价值与负价值的混合中产生的。”[2]173这就需要从生态整体主义的维度来理解自然的本质和自然价值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 当代科学的发展也为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根据现代物理学的观念, 物质的现实性是一个整体, 虽然这不是一个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这完全就是一个通过多样性的互补性描述才能把握的整体”, 因而, “一种自然整体性的思维……必须得到承认, 因为我们自身都是自然的部分……一种以未来为取向的自然研究, 除了不可避免的实验系统之外, 所需的首先是思想者, 他们生活在同其内在世界的生命联系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日益增长的自然异化及其自我毁灭的趋向。”[9]这些都说明了自然价值论的立足点应是自然整体, 而不是人类或者自然中的某一类存在。同时, 对于人类而言, 生态整体主义的立场恰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多样性的途径, 即自然价值越多样, 层次越丰富, 人类就越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多元性价值。
结语: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论对人类价值的提升
自然价值论本身昭示了生态整体主义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因为, 自然价值的延续是自然内部各个元素、各个物种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无论是人类, 还是非人类的其他物种, 都在自身内部包含了某种整体性的要素。这种整体性展现的越全面、越丰富, 这一物种的个体性才越强。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是因为人类能最大程度地展现这种多元的价值。与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相比, “人类却能对荒野的根、邻居与陌生者都进行评价, 而不管一个具体事件是否有助于我们的生存、福祉和便利。我们把资源关系放到一边去, 而带着道德判断来审视自然界。……我们不只是对生存价值加以修改, 而是超越了生存价值。人类的到来的确是全新的, 因为我们能达到一种地球上前所未有的, 几乎是超自然的利他主义”[2]250。由此可见, 人类对于自然价值的提升将建构一种全新的价值形态和评价系统, 从而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所应有的价值维度。只有在生态整体主义的立场中, 才能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中为人类与自然双方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的伦理辩护。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291.
[2]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 叶平,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5]Callicott J B.Introduction[C]//Zimmerman M E.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93:10.
[6]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70.
[7]薛勇民.论环境伦理实践的历史嬗变与当代特征[J].晋阳学刊, 2013 (4) :70-75.
[8]李建珊, 胡军.价值的泛化与自然价值的提升[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6) :13-19.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11
关键词:主体性;科技;自然;异化
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在科技诞生以后,成了一个既古老有现实的问题,自然界孕育了人类,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须栖息的环境、营养。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和谐相处,人类的所有的生活工具都来源于自然界现成的物品,只是进行简单的加工,例如把石头磨的锋利以便切肉等等,食物也大都是野兽,野果子之类的,大自然对人类来说高高在上,人类只能完全的服从它。到了农业社会,人类已经能用金属加工一些农用工具,这样,人类就开始积极的改造自然界,不再只是单纯的听从大自然的安排,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劳动,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来得到更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那时以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不再是原始的依赖关系,人类想要和自然平等,甚至想征服自然的野心就已经逐渐凸显出来。18世纪60年代,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之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到了工业社会,人类第一次实现了能量之间的转换,随后,人类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革,物理学以及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物学也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科学技术正式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社会进步的。人类借助科技这个强大的动力,从“自然界的奴隶”逐渐转变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恩格斯对这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也做了高度评价,“蒸汽机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都革命化了。”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更加迷信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科技成了现代文明进步的主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征战和掠夺更加猖狂,并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伴随着征服者的胜利的喜悦人类迈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航天,生物,信息,这些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物进入到了人类的生活当中,人类彻底被科技的力量所征服。在这一次次的胜利当中,人类自身的主体地位逐渐稳定巩固根基,人与自然的对立也完全建立起来。
“主体”一词向来被看做一个认识论范畴,指认识者,而被认识的对象则是客体。现在我们常说的人类的主体地位,在古希腊,古代中国都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希腊,也没有把人与自然界分开,而是看成浑然一体的认识。在中世纪,人们也没有把自然界和人类分离,圣经中也说上帝七天创造了世界万物和人。直到现代科技的萌芽时期,伽利略用试验证明,整个自然界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述,宇宙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字母是三角形、圆和其他几何图形”。这样,自然界在人类面前成为了“对象”,一个用人类的智慧研究的“对象”。后来,牛顿用万有引力理论“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物体的运动、潮汐涨落、光的折射、物质的微观结构等等。统统纳入一个可以用数学加以定量分析的和谐体系之中。”自此,自然界完全成了一幅数学和力学的图景,人的精神因素被从自然界中剥离出来,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始祖笛卡尔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二元论,在科学上把自然和人类也完全对立起来,人的主体地位就此彻底建立起来,自然界也彻底沦为人类的一个“对象”。
二、科技的贡献与“异化”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也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现代科学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改变人类,随着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科技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的服装的材料已经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统计,传统的耕作方式早已被机械化所代替,高楼大厦随处可见。飞机,火车,汽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都是在科技的推动下诞生的。
然而,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曾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马克思用其独有的远见,已经预言到科技会带来的种种“不幸”。同时,也揭示了人不但有“物化”,“外化”,还有可能产生“异化”。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需求也出现了一个历史上罕见的高峰。为了追求个人的或者各国的财富和实力的增长,各个国家,每个人都在肆无忌惮的消费着宝贵的自然资源。对自然的过度应用,导致了当今世界的种种自然灾害,“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这些几千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感受过的自然灾害正在一点一点侵蚀人类的家园。
三、人、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类从附属自然到征服自然的一部征服史。在现代科技产生之前,人类和自然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更多的时候人还是处在一个“听天由命”的境地,当然人类并不想这样。在16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先进的生产方式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支持,刚刚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人,摆脱了宗教哲学的束缚,不再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超验的宗教研究上,而是转向了对生活的现实世界的研究,自然科学逐渐发展起来。一般认为,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是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随后,伽利略、牛顿、培根等一个又一个科学家开始了对自然的深刻的研究。数学,物理学。化学迅速的在欧洲发展起来,科学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以电力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国几乎同时发生,并且迅速蔓延。现在,我们正在经历以航天,生物工程,基因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次的工业革命对人类来说,是一次次巨大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人类对科技的滥用,对自然、生态来说,意味了离毁灭一步步更近了。
所以,科技的“异化”,生态的恶化,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错误,科学和技术被人类发明出来,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我们常常认为的“好”和“坏”的区分,但是人类在利用这些科学技术的成果时,只是单纯的考虑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完全站在人类自身的立场上,忽略了人类生存的这个大环境,这样就导致了人和自然的对立的情况的加剧。现在地球上五个大洲分成了大小二百多个国家,而每个国家在考虑经济、社会效益时,首先考虑的都是对本国的利益,而非站在全球,全人类的角度上。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并不是南半球的几个国家的“功劳”。北半球的所有国家对其也有“贡献”。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荐阅读: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05-29
自然地理09-12
肇庆自然地理环境11-23
自然地理教学高中地理论文01-01
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2-25
自然地理实习11-02
自然地理条件12-07
自然地理空间12-19
自然地理课件08-17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