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

2024-05-29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共12篇)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 篇1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过程, 建立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 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基础。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 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 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兴趣及生活经验等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 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做相应调整。好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情感教育,学生,民主合作

在新课程条件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 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 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兴趣及生活经验等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 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做相应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 在完成知识与技能中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好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好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应改变过去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注重学生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 可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欲望, 能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表现空间,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另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时, 观察较敏锐, 记忆效果好, 想象丰富, 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 这一切都将受阻。”我一直都想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我慢慢觉察到, 学生喜欢不像“教师”的教师。教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越高, 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越远。一个教师, 课堂像兄长, 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教师, 课下像同学, 用平等的语言主动与学生沟通;一个教师, 课外像朋友, 把生活中的自己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其地理审美情趣。

地理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人文、自然、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应该属于常识学科, 知识的开放性比较大, 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学生可通过网络、电视、课外书籍等媒介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如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形成、城市的经济特点、所处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等等;农民的菜地, 阳光雨露, 城市的高楼, 以及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等;地理教学的素材随处可寻, 这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 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理解, 让学生感受到, 地理来源于生活, 同时地理服务于生活。比如, 在讲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一课时, 教师可举出身边的事例, 把遵义湘江河的污染情况给学生展示出来, 引发学生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 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情怀。

在新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中, 教师不应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 要注重各学科知识间的交叉与渗透。这是对我们现代的地理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 自己作为教育者的同时也是学习者。通过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 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达到真正的感悟。比如, 讲到例题:地球上一人在赤道上从某地坐飞机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圈, 费时24小时, 问飞机飞行速度多快?相对地面的角速度为多少?解题思路:此题目是一个普通的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地理题目, 但是仔细分析发现其中涉及物理中的一个相对运动的概念。需要找到两个问题中的相对运动的事物分别是什么?第一步:首先确定一些基本条件, 在这道题目中需要了解的基本条件是:赤道长度一般为4万千米, 地球自转一周时间大约为24小时, 线速度计算方法为经过的路程除以所需的时间, 角速度计算方法为经过的角度除以所需的时间。第二步:针对两个问题中相对运动的关键, 分清参照物。问题一中飞机的飞行速度是针对宇宙空间的观察者而言的, 所以飞机的实际飞行速度是在地球自转的基础上计算, 问题二飞机的角速度是针对地面而言的, 所以它的角速度不需要考虑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第三步:通过简单的绘制运动路线图完成最后的计算。

分析:此题目条件完全从地理知识中产生, 但思维方式在解题过程中更多地是借用物理知识, 对于高中文科学生而言就有一定难度, 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丰富解题手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总体而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 既有相似性, 也有它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多方考虑,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 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 及对教师的亲近感, 与教师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苏立康, 《现代教育思想》, 北大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科学出版社

[3].蓝忠武, 《创新教育与教师的教育创新》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 篇2

王玉芹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地理教学中每节课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比如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就确定为: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良好情感。学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度》一节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人口过度增长对资源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是怎样渗透的哪?下面具一个例子在学习《巴西》一节“热带雨林的危机” 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生看书总结热带雨林的作用一方面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药材、动物等;另一方面具有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环境效益。利用多媒体展示雨林遭到破坏的现象,在有学生总结出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外国的掠夺、迁移式的农业。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质疑: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有多大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这个“地球之肺”会失去它的功能是全球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能提供新鲜的空气,环境日益恶化。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引出热带雨林需要保护,让学生认识到21世纪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让热带雨林被我们人类永续利用。接着问学生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分别是哪一天?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哪?接着学生说出很多自己身边应该做到的。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效应 篇3

以下是本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看法与做法:

一、幽默艺术在师生的情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幽默是一种气质,在师生的情感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地理教学中若能适当地使用这种艺术,会让地理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幽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课上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有趣的谚语、俗语等,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幽默效果:讲我国南方的河流污染情况日趋严重,教师可以用“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来表述,既形象又幽默。

二、提升自身地理素养,成为有魅力的教师这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内容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地理教学问题的处理能力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是学生对教师的印象的根基,不可動摇。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是成为有魅力的地理教师的根本途径,这样就对地理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

1.教师对地理问题的分析理解应有独到的见解,在地理教学中能挖掘地理问题深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能触类旁通的思考,要让学生学会从地理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中进行地理建模,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以强化地理思维方法,找到抽象问题的实质或模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实践证明这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例如,分析印度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分布时,可通过印度东北部农作物生长条件推出孟加拉国农作物种类分布的相似性,都会有黄麻的种植,同理印度的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也都有棉花和小麦的种植。这打破了一般的惯性思维:国界并非农业分布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才是农业生产必要的投入。类似的还有北美中部平原的春小麦带也跨美国和加拿大等等。

2.教师善于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学设计要体现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应该重点思考设计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让学生置于主体中,找到多种切合实际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老师的主导作用。在互动前,合理的分组,让学生知道讨论后要达到什么目标,老师要指导捕捉信息的规范与方法,进行适当的问题引领,使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去追求目标,尤其要注意不要让问题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使问题的指向明确,要给互动留足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提出不同意见,正确对待和引导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高度重视学生的各种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要的是,老师对互动产生的各类观点要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这非常必要,既要尊重科学,又要尊重学生。要充分肯定学生中的正确的部分,但必须指出其错误所在,这种错误往往是教育其他学生不再重犯的重要资源。这也恰恰是教师处理地理问题折服学生,建立自身魅力的很好的机会。

3.教无定法,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摸索到适合学生的教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让学生认同、接受、喜欢,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吸收、掌握、联想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为: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学习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前先把学生分若干组,每组都有一到二个核心成员,然后给出不同的探究主题甚至是一些复杂的真实问题,让各组同学在实践中去调查研究,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去寻找、发现问题,而且还使学生认识到复杂问题可能是开放性的答案,激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这也吻合了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的宗旨,把地理教学逐步变成学生自主控制的学习过程。

4.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交谈和其他方式的信息反馈,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过分地对学生进行责备,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真爱,从而亲近教师,理解教师,支持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真正喜爱教师所教的学科,自觉地发奋学习。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而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这就是情感教育的结果。

显然,作为教师要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地理素养和专业知识,它表现在对地理学科知识要精通,而且能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教师应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成果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将现在科学前沿知识结合到现实生活里,地理教学生活化,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古今的社会文化、人文文化、自然文化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一个博学的老师面前激发无穷的创新渴望。

情感教学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篇4

一、什么是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营造情感氛围, 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理解相关原理, 达到规范学生行为和培养学生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1]”。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感情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被动地如机器一样教学, 应该把情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都有所收获。把情感融入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学重视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 在中学地理课中引入情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地理课的教学实效。

二、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多投入情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研究发现:“情感素质的培养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共同构成一个健康完整人格[2]。教育的目的是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让学生全面发展。

2. 调节学生的认知过程。

认知和情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是相辅相承的关系。被动的认知过程会产生消极的情感, 主动的认知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同时, 情感能提高认知的积极性;还能影响认知的选择性;增进认知的传递性。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好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 就能强化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密切联系, 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体验良好的情感。

3. 情感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情感共同进步。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就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要同步发展。专业知识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情感的发展跟上专业知识的进步。情感教育的发展, 能促进教师对专业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3]。

三、地理课上情感教学的实施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决定于课堂上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的课堂不可能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相反, 如果师生关系融洽, 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精神与兴趣,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激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 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 (2) 师生关系是相互融洽的朋友关系; (3)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2. 教学过程要保持稳定的情感表现。

地理课本中很多地理知识不能被学生直接接受, 这就要靠教师用富于感情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到地理知识当中。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作为一名教师绝对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局限于书本上, 要把风土人情和历史知识结合到地理课程当中, 历史知识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风土人情的融入有助于情感教学的发挥。例如;在讲到西藏时, 就可以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险峻, 喜马拉雅山的雄伟, 西藏人民的朴实善良, 西藏的地理位置、地势和西藏解放前后的变化融入课堂, 在讲到西藏人民从奴隶一步跨越到做主人这一过程时, 作为一名教师你不可能不带有感情色彩和激情。教师的语言活泼、生动、富有情感, 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对地理课喜爱, 把学生的情绪状态调动起来,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 就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课堂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态度。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课的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形成。所以中学地理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勇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工作要有创造性。一切以学生为主, 找到适合学生的情感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情境,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这样教师就能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和威信, 并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4. 精心组织, 寄情于境, 怡情逸趣。

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认知支配情感的发挥。授课前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及课程的地位、作用, 让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获得成功, 从而产生愉悦、自信的情感, 细致研究教材中能够发挥情感的知识点[4]。教学中, 通过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把各地的美景融入学生脑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对美好景物的深厚感情,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情实例”的整理, 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把和地理教学有关的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 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又有共同性。地理学科涉猎的知识繁杂、内容繁多、涉及面广, 很多知识兼容其他学科内容, 所以教师在授课前就要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在地理课中采用情感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掌握知识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所以说,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决定于课堂上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的课堂不可能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相反, 如果师生关系融洽, 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精神与兴趣,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激情。

关键词:情感教学,人格培养,情感发展,怡情逸趣

参考文献

[1]董晓星, 陈家麟.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5, (3)

[2]周丽华.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教师人格养成中的作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 (02) .

[3]宋丽.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培养[R].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 2002:189-193.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 篇5

泽州二中

冯利慧

摘要: “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地理;情感作用;情感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对其概念、原理、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惧怕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奇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教学的认知活动,但对地理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跃,那么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就高,教师教学情绪饱满、思潮如涌、声情并茂,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情绪就高,对知识信息的感受性就高,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记忆、思维、想象的潜力就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就很高。反之,如果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是冷淡的,学生就情绪烦燥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对学习毫无兴趣和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师生心灵上的接触,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的传输。师生关系的好坏是以课堂情绪气氛表现出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愉快,学生就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师生之间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和学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地理教学课堂该怎样创设这种积极,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这已成为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作出以下尝试: 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课堂上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在课堂上,要想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用目光与学生交流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往往都有目的地在课堂来回走动、提问,用眼睛与学生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吸引他们学习地理。

另外,教师的心境总是影响着课堂气氛。所以笔者尽量保持心情开朗乐观,给课堂带来快乐,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把微笑带给每一个学生,以真情待学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喜爱,而喜爱笔者所教的学科。

其次,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知下一句。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的父母离婚,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精力不能集中,课堂上老师对她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便可以化去她心灵的伤痛,用这颗爱心去鼓舞她。可想而知;情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有多大的作用。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地图、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教师必需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并不是仅仅当作职业来从事。此时此刻,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学生就会乐意地多参与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地理课堂上讲“水环境污染”。我先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片,鲜明的文字,立体动画及警示的声音等学习“污染”的原因、危害、治理等。学生看着水面上泛着杂质,听着沉重的背景音乐和解说,再配以醒目的文字,内心必然会受到震撼,主体意识被不断唤起,深切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关注这类事件及认真掌握相关知识规律。通过实例增加同学们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拉得更紧。

地理学科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宇宙星空、山川大河、风土人情、工厂建筑、交通运输等。它为多媒体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内容素材

通过多媒体制作的地理教学软件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在参与合作的教学中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发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自发产生对自身地位、作用、能力、价值的认识及强烈的实践欲望”。当这种意识与客观规律相符时,就会对作为主体的人产生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主体意识一旦觉醒,便会稳定地长期地作用于主体身上。这种意识产生在课堂上,会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课下,一般说来,如果学生把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正是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着他们。因而,情感对学生今日的学习乃至明日的辉煌都将有重大作用。因此,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

其三、培养主动、快乐的学习氛围,力创善学之乐。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还必须会调动学生主动、进取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注意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讲课时尽量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游戏,引用故事、巧用诗歌,运用谚语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用自己所需要别人怎样对自己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就会不难理解学生。自尊好胜心,人皆有之,学生也一样。所以,笔者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观点,见解及时加以评价,肯定他们的成绩,对回答不够准确的,也应先肯定其中可取部分,再提出其不足的意见,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还获得了求知的快乐感,培养了快乐的学习氛围。

另外,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有偏爱之心,上课提问时要让他们能和别的同学一样得到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对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要优先让他们回答。对于这些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也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从每一个进步中体验到快乐。

最后、完善自我,力创善教之乐。

要让学生乐在课上,教师必须苦在课下,教师“苦求”的目的是为了善教,若要善教则必须在善于学习、善钻教材、善研教法上下功夫。

1、为寻求教学中的“活水”而学。

我们经常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来说明教师自身提高的必要性。然而,为快乐教育施教,要求教师还要为开凿出“活水”的源头,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博览、博闻,博思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这样才能变“一桶死水”为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更新知识。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还要博览群书,博闻信息,博思善析,在“览”、“闻”、“思”中创设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求知。

2、为学生乐学而善钻教材、善研教法。善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善教之根,根愈深,果愈大。善钻教材使自己与教材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不断研究教法,让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研究学生又要研究自己,特别是研究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中扬长补短,才能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地理   教学   情感   教育

我紧紧以新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为基准,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述人地关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对教材中感染学生、培养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强化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环境的思想;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强烈的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地理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我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尤为重要。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二、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如七年级上册地理讲到陆地地形的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三、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 篇7

一、用教师对地理学习的激情,唤醒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书中写道:“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师必须用心灵唤醒每一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获取知识的欲望。许多教师在地理课上常常会把“自然地理学习抽象,极其难学,人文地理识记麻烦,但为了高考我们必须得学”这样的言语挂在嘴边。虽然这样说本是出于好意,想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重视,但往往适得其反,学生从老师的言语中体会出了对地理学习的无奈,从而影响学习的情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带给学生的应该是表示自己对学科的热爱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比如开学第一节课我就说:“地理学科,包罗万象。上至宇宙太空,下到岩层海底,有世界各洲各国,也有祖国山南海北。广袤世界,千姿百态。地理课让我们视觉旅游,感受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美感的欢悦时刻。”我们应该用自己对本学科的喜爱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孔子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一般来说,教师关爱优秀学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关爱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问题学生”,就比较困难了。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力和真挚的爱心。因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任何理由把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学生置于教师的关爱之外。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用爱心播种理想,培养文明,启迪智慧,塑造心灵,后进生是可以进步的,是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所以教师应从小处着手,多鼓励、多赞赏,用激励的话语,哪怕只有一句;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哪怕只有一瞥,从内心深处坚信学生一定“能行”,欣赏他们,拥抱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所带来的乐趣。这样后进生也可能成为英才,其自信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驱使积极行动的内动力。学习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下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下孕育、诞生。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微笑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情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情趣,比如我讲到地球公转速度之前先问一个问题:初中我们学习了《两小儿辨日》,请问到底是早上离太阳近还是中午离太阳近?其实一天中离太阳的远近不明显,一年中才更明显,冬日冰天雪地,夏天烈日炎炎,对于我们而言冬日比夏天离太阳更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生动的语言描述,强化学科知识渗透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大自然的殿堂。

要增加一堂课的趣味色彩,还应兼顾其它学科,如诗词引用,歌曲引入,历史学科中的奇闻轶事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我讲到热力环流的时候先讲一个古代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但实际上是诸葛亮自己谋画出了差错,聪明一世,也有糊涂的时候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讲到《河流的水源补给》,就提到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提问黄河的主要补给有哪些?然后继续追问:李白的诗句完全正确吗?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后半句不正确,必定还有海水的蒸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是相通的,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8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在心理学的范围内是人对世间万物所拥有的感受。而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教学环境。情感作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部分, 对高中的地理教学有着极为有利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情感领域方面对学生进行关注, 适当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以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情和意等多方面因素, 让学生在人际方面能够做到融洽、和谐, 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据科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时记忆和感知等多方面都受到思维情绪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情绪对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并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智力水平。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就是缺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动,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以至于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所以, 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作出改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现状

在现今的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 虽然上课也会听讲并记录课堂笔记, 但是很明显在课堂上的学习并没有多少积极性, 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课堂状态也不甚满意。高中学习阶段相较于之前的学习阶段学生在心智水平方面要更加成熟, 但在学习方面往往还是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甚至有一部分高中生认为地理并不是高中学习的主要学科, 所以学习地理的态度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并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有一部分高中生在学习时虽然制定了目标, 但却缺乏毅力和恒心, 很容易在碰到难题或是遭遇挫折之后就会退缩而产生放弃的念头。综上可以看出, 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 “不会”并不是因为智力方面的原因, 而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不愿意学习。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忽视情感方面的教育, 而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过于重视, 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上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才能改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缺乏兴趣的现状,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促使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策略

1、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来说除了父母之外给自己带来深刻影响的人就是教师。因此, 高中的地理教师除了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之外, 还要努力提高文化素养, 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的背景下, 地理教师应当从高中生的情感因素出发, 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不断地反思与改进, 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也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利用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 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同时, 教师还应当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此来达到目标的教学效果。

2、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课堂氛围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的气氛, 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因此, 高中地理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 要尽量给学生营造轻松活跃并且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学生站在平等位置, 更加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使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求知需求以及心理状态, 以此来展开具有充分针对性教学活动, 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参与, 并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活跃主动。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教学语言富有感情, 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

高中地理科目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上到天文的太阳系八大行星, 下到地球的地壳与地心, 不仅有中国特色的地形地貌, 还有全球各地极具特色的地理景观, 所以, 学生很难直接感知课本知识所介绍的地貌特点和自然风貌。虽然多媒体设备已经在高中的教学中普及, 可以通过让学生直接看到图片或是视频来直观的了解, 但同时还需要教师富含感情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讲解, 让图片视频与与生动的描述相结合, 带领学生从感知上进入真实的环境来充分的了解。

四、结束语

在高中的地理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来提他们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加饱满的情绪, 以很好的完成目标, 取得好的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 高中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探索并加以实践, 以期情感教育在高中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发挥更加有效地作用。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 地理这门科目是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地理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而对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体现了它的地域性, 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所以地理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是一门很难驾驭的学科。因此, 在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的背景下, 高中的地理教师也应当在授课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情感上的关注, 以确保在地理授课中情感教育的开展。本文将针对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并通过对高中生地理学习时情感缺失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指出情感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在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中,情感教育,地理学科

参考文献

[1]赵小月.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7) .

自然地理中的情感教学 篇9

一、小班化模式为师生和谐互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小班化模式背景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大大提高,教师也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有效掌控之下,使得整个教学环节的推进有条不紊。地理教师要抓住小班化教学模式这一契机,将情感因素渗透融入到有效的师生互动之中,积极创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活跃思维,提高互动效果,在学到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情感教育,这也是地理教学重要目标之一。

二、教师要在高频互动中深化学生思想情感教育

小班化教学生数相对较少,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以及和学生开展有效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教育,重点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综合着力。

1.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学生社会主义优越感。地理教学不能完全局限于地质构造、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这样的本位教学,还要从单纯的学科知识拓展开去,向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各学科知识、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内容延伸,让学生感悟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富成果,让他们置身于整个发展大潮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增加认识、增进了解。例如在《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中,笔者向学生补充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从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角度,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果,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对比、数据分析以及现身说法,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在这样的环节,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具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产生了强烈的社会主义优越感。这样的思想情感渗透,对当代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意义重大,广大教师要注重选准有利契机进行渗透。

2.以祖国各地美丽景观增强学生壮美河山自豪感。地理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不出家门便知天下景,祖国壮丽的河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各地美丽景色,每节课尽量留有一小段时间,坚持向学生播放一段各地奇妙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景观,让学生通过逐步积累的方式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在美的享受中达到丰富感知、增强自豪感的目标。例如在《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播放了这一地区的旅游短片,如南京的夫子庙、杭州西湖、苏州拙政园、古镇西塘旅游宣传片等等,这样的信息补充可以达到人未去却如身临其境一般的效果,每一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都津津有味、兴趣盎然。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演示,加上日常积累渗透,学生对祖国壮美的河山能够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每一位学生都会充分感受到河山壮美,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以美的享受充实内心。

3.以面临严峻自然形势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责任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因为小班化模式生数较少,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采取多频率的互动,有些问题的设置、答案的获取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发掘出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受到教育。例如《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组, 分别汇报课前搜集我国自然资源种类、总量、人均拥有量、目前运用的现状等资料。由于小班化生数相对适中,几个小组就可以将学生全部编排进去,每一个小组逐一汇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实际状况进行客观分析,指出我国人均拥有自然资源处于较低的水平,加之目前环境过渡开发以及环境污染, 导致人类的发展与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求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一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也可以进行纠正、辩论等等。建立与小班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可以更加充分、更加深刻,也更为有效,较好地强化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教师要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情感促进功能

以往由于生数过多,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暇顾及学生的具体反应。现在采取小班化模式教学,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契机来观察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重视激励性评价的作用,一方面对学生要加大表扬激励的频率, 无论是学习进步态度转变还是表现积极,都可以进行表扬。另一方面对班级学生要设置分层激励标准,灵活运用激励手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小班化教学生数较少, 每一位学生平均获得激励表扬的次数也会得到增加,船小好掉头,教师在小班化模式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好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有效带领学生快乐积极、充满信心开展地理学习,这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

由此可见,小班化教学为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提升与情感渗透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广大教师要立足现有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使情感因素得到充分渗透,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摘要:小班化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师生互动,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需要,发掘积极情感,强化思想教育,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三维目标。

地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从心理学看, 在地理教学中, 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 才能建立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究教学艺术, 使学生在乐意的、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练习,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且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 还要加强情感的交流。

目前, 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 尤其是地理科目已列为中考科目的形势下, 地理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理想的育人环境, 坚持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 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关键的是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 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会始终处在无足轻重的尴尬地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 初中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些学生已经形成了个性, 很有主张。地理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先主动接受你, 才能接受你的课。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 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 用真情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1.角色互换, 拉近距离

我们应该主动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 把主角位置主动让给学生。课上, 教师坐到学生中间去, 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营造愉快教学的氛围, 让学生放松心情, 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感受, 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这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合理评价, 获得信赖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地理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 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 及时梳理情感, 建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采用生自评或互评, 再结合教师点评, 最后学生通过努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3.倾听心声, 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之间的互动, 即相互交流、沟通及共展。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上, 针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 当时, 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 并解释:“老师不是圣人, 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 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以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 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 使师生思想脉搏融为一体, 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得到调动, 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主动获得地理知识。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 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 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交流对教学的想法, 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 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 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比较好。时代进步了, 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 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 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过去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 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遵循“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 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最后,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 我用谜语导入新课:“容纳千山万水, 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 浑身绚丽多彩。”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 没猜到的学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了启示,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正如演员要感动观众, 就必须先营造相应的气氛, 使观众沉浸其中, 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 使观众产生共鸣, 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同样道理, 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 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 完全参与教学, 就要想办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增长见识, 发展思维, 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情感研究 篇11

关键词: 学习情感 初中地理 情感渗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有稳定的态度体验。学习情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自豪感、学习自尊感、学习价值感和学习成就感等。近年来,学生的学习情感问题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科学领域所关注,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学生学习中的催化剂,是认知活动的好帮手,不重视学习情感,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在多数学生身上失效。学习情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何影响?应如何激发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情感以促进他们的地理学习?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学习情感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情感极易被激发,且认知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地理课堂中学生情感活动即学生从事地理学习的动机激发程度,如果把学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比作汽车的发动机,那么学习情感就是汽车的燃料。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地理教学过程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它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甚至调控整个学习的状态。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动,当情感活动是积极的,学习者表现的特征为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无疑与积极情感活动紧紧相连,同时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情感对学生成就持续有积极影响,它的发挥又加强下一轮所产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实现良性发展。消极的情感则会如脱缰的野马,桀骜不驯,使事物发展走向反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教育者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

二、激发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情感以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

针对初一480名学生学习情感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学习兴趣感和学习成就感等调查,其中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居然占13%,学习中无成就感占19%。调查现象从更深层面反映出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能力的外层认知结构,忽视其内层元认知结构,使得学生学习情感的积极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产生对学习厌恶的现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感情决定着对情境的接近或回避倾向,从而影响着人的智能努力朝着什么方向或方面发挥。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情感是强烈的,如何发挥学习情感的积极功能,让地理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呢?

1.唤醒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学习的原因,学生对地理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强化地理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情感,处于蛰伏状态时,对学习没有热情、兴趣,甚至无作为学习。所以唤醒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学生学习情感的投入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导入《美国》这节课时,紧扣热点“令人揪心的马航MH370黑匣子搜索行动,哪个国家提供“拖鱼”和“金枪鱼”的两样搜寻设备?”(美国),用“活生生”事例导入,唤醒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紧接着设计的环节是交流“我眼中的美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由此拉开美国教学的“序幕”。再如:学习关于南极的自然环境,可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小企鹅的故事”,通过动画视频,充分了解南极的环境特征,让学生情因企鹅而发,在感兴趣的故事中获得新知,达到学习最佳效果。

2.激励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当学生的学习情感得以唤醒,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从而产生对学习的需要,教师此时要趁热打铁,就是激发学习情感,学生在需求和活跃状态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积极思维。思维活动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探究的乐趣中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铺设探究问题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求的最佳情境,例如学习“美国农业”,设计环节为“发现之旅”,通过在资料“2010年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中发现什么?引入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进一步通过读图引导分析: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及河流湖泊等,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通过视频资料“美国现代的农业”又发现什么?引入美国农业生产专业化、机械化等特点;通过观察图”美国农业带的分布“,看看美国主要形成哪些农业带(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等。用循序渐进“问题驱动”,牵起勃勃奋发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杨帆破浪,继之舒疏,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需要。

3.鼓舞学习情感,强化学生内在学习品质。

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在积极体验中获得兴奋和快乐,感受知识的力量,这一切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和进步的评价、鼓舞,对促进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因此,正确评价、鼓舞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学习成果等,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就会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在接纳每个学生的同时,要积极鼓舞每个学生,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鼓舞学习情感,让学生成就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从而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品质。例如:在学习“大洲和大洋”时,设计其中一环节是“找一找”:一架飞机从非洲沿赤道向东飞行绕地球一圈,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有哪些?许多学生并不能一下子很正确地找到,教师此时要不断给各组加油,甚至要注意各组学习情感比较消怠的同学,不留指导痕迹给予成功的暗示,当学生每次进步,借用杜鲁门母亲的话给予赞赏:我为一直努力的同学感到骄傲,同样我也为不断进步的同学感到自豪。通过鼓舞学习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理解新知,增强学生自信心,学以致用,强化学生内在学习品质,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世虎,巩增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5).

[2]李洁新.教学与情感互融[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3).

[3]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

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刍议 篇12

一、情感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领域, 才能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不同心理, 从而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情感发展水平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调动学生在“知、意、行、情”等多方面的激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而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 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教师只有讲究情感教学, 使学生以心平气和、轻松愉快的状态学习地理, 才能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 还要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 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 希望教师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这就给高中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打破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教, 学生学关系, 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 教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求知欲很强, 并且充满了好奇心, 面对这么一群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 教师的素质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 每一位教师都起着模范的作用。作为教师, 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教育学生, 因为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学生的情感与品质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高中的地理教师, 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工作, 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的课堂中,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

(二) 建立融洽而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地理教学教学中, 实施情感教学, 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高中地理课的基础。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氛围。如果教师营造了严肃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教师的不苟言笑与严厉呵责中, 就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灵气与个性, 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中。相反, 如果教师的态度是亲切、和蔼的, 学生就会在教师的真挚感情下更加轻松愉悦, 在这种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中学习, 教师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与兴趣。

(三)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人的情感具有客观性、现实性与情境性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情境, 首先,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情境, 这是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地理这门学科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所以, 教师要利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课堂情境。如果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的地理教材, 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问题与现象展开教学, 就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应该把高中的地理知识向学生身边的地理转化, 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地理问题的眼睛,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例如, 教师在讲授气候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与自己家乡的地理现象相结合。再者, 现在的科技正在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经跨入了地理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抽象的内容制成课件, 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领略到具有动感、立体的视听效果, 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享受乐感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这样, 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 不仅可以巩固课本的地理知识, 还能利用课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与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自己身边, 具有亲切感, 所以, 学生学习地理会很有成就感与趣味感。

(四) 利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以情促学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 教材内容有很多地理事物与地理景观, 因为地理学科的抽象性,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感知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在这个信息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 但能弥补的教学缺憾依然极其有限, 更多的地理教学还是依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所以, 教师要充分利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地将学生引入地理的知识天地。除此之外, 教师要根据高中的地理知识特点, 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 从远及全球, 近及家乡进行饱含感情地讲解, 因为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的高中生而言, 极其具有刺激性。例如, 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教材内的旅游单元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 为学生展示各地的旅游景点, 同时配上绘声绘色的讲解, 就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语

由此可见, 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富有感情的语言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可见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与其他学科对比, 既有教学的共性, 又不失其特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同样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 高中地理教学的情感教学还有很多缺陷, 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坚持不懈地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创建更具有推动性的情感教学模式, 以此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上一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下一篇:绿色图书馆的意义